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体经济困境范文

实体经济困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体经济困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体经济困境

第1篇:实体经济困境范文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师轮岗制度 现实困境 路径选择

众所周知,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有高水平的教师才会有高水平的教育,所以区域和学校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体现了教师整体水平的差距。2012年9月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意见共九条,其中第五条“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指出了通过教师资源的相对均衡来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各地为解决教师资源配置问题,便逐步开始贯彻实行县域内公办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从已有的实行情况看,很多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我们看到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与风险,需要我们去关注并加以解决,从而完善这一制度。

一、实然问题:不完善的制度面对复杂的现实

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在我国从摸索到建立尚不足20年,关于它的研究还不深入,考虑到我国复杂的国情现实,各地只能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来操作执行,在此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总体来看,教师轮岗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轮岗教师的选定不够明确

目前在各地县域内教师轮岗交流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明确轮岗教师在对象和数量上的具体标准。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的流动过程就是一个利益的再分配过程,所以教师轮岗制度很容易导致利益相关者进行博弈[1]。学校关注的是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保护本校的利益。若是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参加轮岗,则很可能导致本校综合实力下降或者失去某一领域的传统优势,甚至影响其优秀文化的传承。基于这样的担忧,很多优质学校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很可能存在以下道德风险:将本校能力较差的教师冒充优质师资轮岗到其他学校。薄弱学校也可能存在同样的道德风险:将本校能力一般的教师轮岗到别的学校,从而保留本校较好的教师,进一步保护自身利益。这样各学校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必将大大影响教师轮岗交流制度的效果。

2.城镇教师主动参与轮岗的积极性不高

在新制度刚开始实施的时候,每个教师都不希望自己成为改革的“试验品”或者“牺牲品”。因为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而当下由于我国受到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政策的影响,城乡教师在薪酬和社会保障方面享有不同的待遇。对城镇教师来说,交流到乡村参加轮岗,好像更多的意味着“惩罚”或者“损失”,所以城镇学校、优质学校的教师主动参与轮岗交流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的积极性不高。即使各地为鼓励优秀教师参与轮岗而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是在教师轮岗制度尚未常规化、完善化的时候,首先参加轮岗的教师未免显得有些前途未卜,所以大部分教师普遍抱着观望心态。

3.教师轮岗的操作程序不够透明、具体

鉴于教师轮岗制度还不够完善,操作程序不够明确,主观人为因素往往主导着轮岗过程的始终,主管此项工作的官员和校长正可借此进行权力寻租,滋生教育腐败。很多不愿参与轮岗交流的教师便想尽办法利用政策漏洞来暂时躲避,诸如以身体不适、怀孕等理由来延缓自己轮岗的时间,找不到正当理由的就可能“走后门”,让别人先成为改革的“试验品”。甚至一些被选去轮岗的教师,也会采取一些策略保护个人利益,如通过送礼托关系等手段来使自己轮到较好的学校。如果无任何权力资源可以用,恰好又交流到自己不满意的学校,那么他们就会满怀怨恨之情,以消极的态度面对工作。

4.轮岗教师的绩效考核制度有待完善

当前,国内各地方政府为了加大教师轮岗交流的政策力度,出台的教师轮岗政策通常将教师的轮岗、支教等与教师的评职晋级挂钩,与此同时对参与轮岗交流教师的绩效考核制度却较为滞后也不够完善。这样就造成了部分教师在参与轮岗过程中,抱着很大程度的功利心态,即为了轮岗而轮岗,轮岗的主动性、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以轮岗之虚,谋晋升之实”。而对于那些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轮岗的优秀教师来说,由于不能及时地对他们的付出给于反馈和评价,便会影响到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问题何以产生:教师轮岗制度的困境

1.各地普遍存在的重点学校制度

我国教育领域受长期以来实行的重点学校制度的影响根深蒂固,下至幼儿园,上到大学,全都有重点与普通之分。或通过历史的传承,或通过人为的塑造产生了一大批重点学校、名牌学校。这些学校既享有特殊的政策,优先获得社会资助,又拥有良好的校园文化、优良的师资和最好的生源,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得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造成重点学校的教师不想出去、普通学校的教师不想留下的局面。也正是由于存在重点学校这种制度的路径依赖,短时间内想通过教师轮岗交流而达到义务教育的均衡是不容易的。

2.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与以往管理体制约束教师流动的矛盾

在以往的教育人事管理体制中,实行的都是单位所有制,教师和学校之间形成一种隶属关系,教师本质上属于“单位(学校)人”。基于这样的管理体制,教师的人事归属和使用权限都在学校,学校理所当然地把教师视为本校资源,于是在轮岗交流过程中学校就不可能让属于本校的优质师资流失,而让教学能力一般,甚至是事业心和责任感都不强的教师通过轮岗交流到别的学校。这样就给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合理调配教师资源,有效管控教师流动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3.城乡教师的分层工资制度

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教师也不例外。虽然现在已经开始在义务教育学校实行绩效工资制度,但目前很多地方执行和落实效果并不好,加之我国长期实行城乡教师分层工资制,城乡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同工同酬”。另一方面对于轮岗教师的流动成本又不能及时有效地补偿,出于趋利避害的本性,城区教师就不可能主动选择轮岗,尤其是流动到乡村。相反,一些乡村教师却要想方设法进入到城区,进入到重点学校,从而造成优秀教师从乡村到城区的单向流动。

4.城乡倒挂的教师编制制度

早在1984年教育部颁布的有关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的文件中就指出了城乡教师编制差异的合理性,之后在2001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虽然对原政策有所更新和完善,但仍保留了原政策中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的差异化,而且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教师编制差异的状况,使得中小学教师编制的“城乡倒挂”现象制度化、合法化[2]。

这种城乡倒挂的具体表现为:在县域范围内的城乡中小学校的师生比分别为:城市小学为1∶13.5、农村小学为1:18;城市初中为1:19、农村初中为1:23,制定这样的师生比虽然是根据当时各地中小学教师实际数量及需要,也结合了农村地区学生少、学校散的现实状况。但在城乡二元结构政策的长期影响下,对于教师来说,福利待遇更为优厚的城镇中小学无疑更加具有吸引力,便逐渐造成了城镇教师饱和、农村教师缺编的尴尬现实。广大农村教师在薪酬待遇本就不如城镇教师的基础上反而要面临着更加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工作压力,此时城镇教师轮岗交流到农村的积极性必然不高,长此以往城乡中小学校间本就配置不均的师资问题只能愈演愈烈,制约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走出困境:完善教师轮岗制度的路径

1.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均衡城乡办学条件

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普遍较差,硬件设施落后,客观上影响了教师交流到这些学校的积极性。因此政府要统筹规划,加大薄弱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逐渐缩小校际差距,使每所学校办学条件都达到标准化,管理水平规范化,为教师流动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例如笔者所在的江苏省无锡市,因在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建设中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无锡市南长区、北塘区等多个区在开展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经费用于校舍改造维修以及教学设备添置,全市所有中小学教育教学设备都达到省颁二类标准,基本满足了市民对良好教育资源的需求,也为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2.改革当前教育人事管理体制

继续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明确教师公务员身份,已成为国内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共识。如果教师的公务员身份得以确立,便从产权归属上实现了师资的国有化,这样教师的人事管理权将不再属于学校。教师将由县(区)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聘任,学校仅拥有教师的合理使用权,这样学校便无法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阻碍教师流动,教育主管部门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调配教师资源。同时教师不合理的单向流动问题也迎刃而解,使得教师流动更加合理、有序。目前,教师的“县(区)管校用”已经在很多地区开始实行,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构建教师轮岗交流的程序性制度

教师轮岗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方能有序进行。因此,需要制定教师轮岗交流的专项法规,形成科学、透明的教师交流程序。国家或地方政府应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义务教育教师轮岗交流的必然性和义务性,明确教师交流的具体流程和操作规范,形成科学、透明的交流程序,规范教师轮岗的实施程序、明确轮岗的期限、参与轮岗教师的具体条件(包括工作年限、业务水平、身体健康状况)和福利待遇等相关规定,让教师轮岗的实施有理有据。

4.实施合理的轮岗教师补偿制度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对于从城镇轮岗到乡村的教师,不仅不能减少其现有的各种福利待遇,而且要根据他们的额外付出或损失给予合理的补偿。以往的城乡分层工资制度和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影响教师轮岗的主要障碍,要想全面推动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就必须尽快完善薪酬和社保制度,在县域内实行城乡教师统一编制,实现“同工同酬”,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保体系。在此基础上,实施合理的轮岗教师补偿机制。因为很多来自城镇的教师由城镇学校交流到乡村学校,在交通、饮食等工作和生活诸方面都会遇到新的困难,必然增加额外的生活成本,要想解决教师从城镇到乡村轮岗交流的后顾之忧,就需要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一切补偿的总和就是调节教师劳动力资源在城乡学校均衡配置过程中的“交换价格”――虽然这种价格并非通过市场形成,也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市场交换价格,但其确实能起到调节教师劳动力流动的市场价格的杠杆作用,也是利用行政手段带动城乡教师双向流动的必要前提[3]。

5.创造教师轮岗的良好教育生态环境

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不仅仅需要有形的物质层面之均衡,还要追求文化、精神等无形层面的均衡和特色[4]。教师流动不仅要付出物质成本如交通费用等,同时也面临着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压力和损失,而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损失是难以通过经济上的倾斜性待遇来补偿的,而需要多措并举,形成教师轮岗交流的广泛共识,以深入一线、辛勤付出为荣,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因为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才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让教师在心理和精神方面得到安慰和鼓舞。

6.建立轮岗交流的科学考评机制

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必须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科学、全面地评价参与轮岗教师,不断激发参与轮岗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育部门要严格执行各项教师轮岗交流政策,兑现作出的各项承诺,并根据轮岗教师的贡献进行奖励,给其相应的激励性发展空间,不断满足教师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同时也要通过严格规范的科学考评来约束部分仅心存功利而不踏实工作的教师。这样才能使轮岗教师在新岗位上发挥最大作用,提高育人质量,真正促进整个义务教育动态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启兵.教师轮岗制度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

[2] 黄城梅,龙洋.对建立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制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7).

第2篇:实体经济困境范文

关键词:货币计量 环境问题 环境要素

一、环境问题下传统会计的困境

所谓传统会计,是指以历史成本作为资产计价依据的会计实务。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并假定币值不变和以取得资产的历史成本作为计价标准是传统会计核算存在的两大基础。其中任何一种资产的取得和负债的承诺都是以交易时的计价为准的。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它对传统会计的冲击也是不容小觑的,主要体现在:

传统会计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环境问题动摇了其赖以生存的理论基础。降低了稳健性和可比性原则,货币计量这个传统会计的假定产生连锁式的反应,从而使得会计资料的各项比较失去其本身的意义。 货币能够综合的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及经营成果,如果环境问题动摇了货币的地位,也就不能以货币表示会计反映的内容。其实在环境问题下,货币计量本身就存在缺陷,而货币计量有又是传统会计的核心,所以环境问题下传统会计是需要改进创新的。在环境问题下,货币计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这就导致一直赖以生存的企业数据发生变化,使经济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环境问题下,传统会计容易使企业成本计算陷入困境,可能导致某些企业高估或者低估其收益,从而造成影响和损失。传统利润的计算方法是各个企业都应用过的:利润等于所售资产按现行市价计算的销售收入减去其所耗资源的历史成本。在这个公式中,是利用了现在的成本减去过去的支出所计算的利润,也没有将环境资源列入其范畴,也就是说,并不用考虑所耗环境资源的历史成本。如果将这个公式应用到现在的环境问题情况之中,会计核算很有可能会陷入虚盈实亏的现象,不论是微观角度还是宏观角度,这种现象都对企业造成不小的伤害,都会引起经济的动荡,甚至危害国家利益。

环境问题对会计报表的作用产生影响。按历史成本原则编制的会计报表在环境问题的影响下,可能会出现歪曲事实的现象,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工作的信息错误造成决策者失误,引起重大损失。会计报表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企业的收益亏损提供良好的参照,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状况,对会计报表的编制是任何一个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会计核算的作用也是如此为了向信息利用者提供切实有效的信息,保证企业内部正常运行,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保证企业运营顺畅。但是在环境问题影响下,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方式对会计报表进行编制,不仅达不到以前的效果,还有可能产生副作用,对企业带来恶劣影响,由此可见,环境问题对会计报表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环境问题可能使会计目标难以实现。企业中,利用会计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企业的效益,可是在环境问题影响下,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产生负面影响。传统会计中认为,只有存在财产权的财务才具有价格,而且具有财产权就可以肆意毁坏财物,于是公共资源,例如水、空气,还有不能用货币反映的其它事物就不存在价值,不属于财务,这显然是不正确的。这种情况导致了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虚夸,没有如实反映其情况,还鼓励了那些牺牲环境获取利益的短期恶劣行为。这种现象与当今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可资源可再生利用都是相违背的,我们应该坚决抵制。

二、面对传统会计困境提出的对策

环境问题对传统会计发起的攻击愈演愈烈,值得我们深思熟虑的找出解决对策,这就要求我们适时的对传统会计进行一些改革,灵活的运用现代的政策和方法,采纳发达国家对传统会计改革问题中的闪光点,同时走自己的路,创造属于我们的对策。为此,我们需要全心全意的投入,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对某些会计要素的定义进行改革,例如上文中提到的财产。环境资产伴随着环境问题而出现,我们不能忽视对自然资源等财产的保护,也要将其至于财产的范围之类,水、空气、矿产资源和野生动物都需要我们保护,都要列入财产的范围。对会计的革新,需要我们联系环境问题,对环境的开发与保护履行应承担的义务,并对环境加以保护,而且要考虑资金的消耗,要充分计算环境和社会使用费用的成本,把环境问题和会计问题考虑到一起,让企业在增加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增加环境利益。

改变会计确认标准和会计计量原则。传统会计确认标准的依据是通过过去或者现有事项交易的发生决定的,而这种标准与环境问题是不相适应的,因为环境问题中有许多环境资源并不是在交易中产生的,这就需要我们对此情况重新进行研究,并结合现有的环境问题,重新制定会计确认标准。那么,会计确认的标准从会计理论的角度看,应与企业的风险和报酬存在紧密联系。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时代,用传统会计历史成本计量方法对环境资源进行测量,已表现出明显的不足。我们不能一直依据现代财务的核算方法向企业提供经营决策信息,必须寻找历史成本以外的计量方法,环境要素总是与我们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要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反映环境事项,这才是较为合适的方式方法。

三、结束语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们需要建立新的环境会计体系,在环境问题下不断接受挑战,迎接挑战,加强对会计理论的重视。传统会计面临着些许弊端,在环境问题的影响下日益暴露,我们要对传统会计进改革,提出解决方案,提出可行的对策。相信通过有识之士的正确对策,我们会很快解决环境问题下传统会计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3篇:实体经济困境范文

近日,一则消息在朋友圈刷屏: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人物之一、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投资6亿美元,在美国莫瑞恩建造的汽车玻璃厂正式投产。

按说,这也不是个“新闻”,差不多两个月前的旧事儿了。结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曹德旺耿直无比,说了一堆大实话,比如“中国实体经济的成本,除了人便宜,什么都比美国贵”、“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务比美国高35%”、“投资化的重复建设,拖一年严重一年”、“整天讲明年会好,明天会好。谁不想明天好。不切实际的去做那明天会好吗?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我们应该改变这个方式。特别你们这些做传媒的”,等等。

一席实话下来,有人心头纳闷:曹德旺这是要“跑”的节奏?

在笔者看来,当然也不是。只不过,在李嘉诚抛光国内资产上岸的新闻后,大家对此多少会有些敏感。曹德旺的言行背后暴露出的国内营商环境的问题,我们认为倒是一个真问题。换句话说,民营企业、尤其是实体企业们,究竟为什么要“跑”?

企业的宏观税负较重

远看李嘉诚,近看曹德旺,投资海外在企业家圈子里比比皆是:山东太阳纸业将投资超过10亿至13亿美元在美国阿肯色州建厂,中国天源纺织也将投资2000万美元在阿肯色州设立服装制造厂……和特朗普所言中国“偷走了美国的工作机会”不同,曹德旺此次从通用手中低价收购的废弃工厂,满负荷状态下能给当地提供2500个工作岗位。

企业家们为什么纷纷往外跑?原因很多,细细想来,却也在情理之中。

先说最直观的,税负。近几年,国内企业利润增长乏力,利润率能做到10%以上,已经相当惹人艳羡。但历经国家几次减税,仍然有诸多企业叫苦不迭。

国内企业的税负主要来自哪里?除了25%的企业所得税,还有高达百分之十几的增值税,更别提印花税、车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费等其他税种、费用。

中国的税负究竟高不高?不同的人和企业、机构,都曾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验证,给出了一致的答案。

比如,曹德旺说,美国对企业征收的所得税是35%,加地方税、保险费其他5个百分点共40%,而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务比美国高35%;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给出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非常大的负担就是宏观税负率太高。1995年,宏观税负率只有16.5%,2000年也只有21%,2005年26%,2010年一下子到了36%了,2015年,企业的宏观税负率已将近37%;

天津财经大学教授李炜光测算,我国企业综合税负达到50%以上,在21个亚太经合组织国家中排名第四。其观点更为激进:中国的税率让企业老老实实交税,基本上处于死亡的边缘,这就是“死亡税率”。

笔者整理了过去十年的税收收入增速与GDP增速,趋势大体一致。但在绝大多数年份,税收增速都远高于GDP增速。例如,2010年后的5年,经济增速下滑,下行压力增大,企业也遭遇了成本升高、利润下降的现实困境,然而除了税收收入增速依然高于GDP增速,直到2015年,随着大量企业盈利能力继续下降、经济“脱实向虚”的问题更为严重,税收收入增速才略低于后者0.3个百分点。

由此,即使各方数据由于口径、测算方式不同,但大家的基本判断一致:目前企业的税负成本的确居高不下。

更现实的问题是,在企业税负普遍较重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常常处于更不利的地位。对于国有企业,国家经常给予返税。一些垄断型央企集中在产业链的上游环节,税负主要转嫁给了中下游企业和消费者;若剔除企业规模和业务类型特殊的央企,民营企业的税收负担率,明显高于地方和部委所属国企。

中国民营企业选择出逃?

除了税负,中国企业选择往外走,还有诸多原因――

国内要素成本上升。首先便是土地这样的稀缺资源,宗庆后就曾吐槽:现在工业用地的价格需要几十万、上百万一亩,这么大的投资成本谁去投?

与此同时,水电气等能源价格却始终坚挺。在原材料等成本基本稳定甚至下降时,这类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的占比不降反升。人民日报就曾报道,一些企业即使一个月不用电、同时向供电部门报停,也要交变压器基本电费数百万元。

制度性成本,如环评、能评、清洁生产等一系列审批,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费用成本,哪项都低不了。

另外,还有产权保护。长久以来,产权保护不到位成了企业家的心病。无恒产者无恒心,产权得不到保护,谁又能认真经营?一些地方,国有企业欠民营企业的钱可以作为商业纠纷草草处置了事,民营企业欠国有企业的钱就被认为是侵占国有资产,叫人如何不心寒?

第4篇:实体经济困境范文

关键词:数码钢琴集体课; 高师钢琴教学;优势;困境;出路

引言

数码钢琴集体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引进我国高校已近20年。其标志性事件是1993年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师范钢琴“美国集体课键盘教法”研讨会。20年来,数码钢琴集体课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主要源于我国高校扩招、高师音乐教育改革趋势的推动以及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和理论的启发。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多样化课堂演奏形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迅速有效地训练并提高学生的键盘综合应用能力,能够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有利于复合型、高素质跨世纪钢琴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就笔者近10年来在学校担任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经历来看,从最初引进时的新鲜和激动,到目前的困惑和无奈,值得梳理、回味、反思的东西很多。应该说,人们对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内在运行机制、实施操作方法及其教学优势的认识尚有待深化。这种新兴的钢琴教学组织形式在国内的应用远未达到国外的普及程度。

本文根据笔者自身的理论思考和教学经历,将数码钢琴集体课的优势和所面临的困境加以分析,并对如何走出困境进行积极的探索,以期更加理性和恰当地运用这种教学形式,为培养更多胜任未来教学工作的高师人才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数码钢琴集体课的优势

(一)符合高师培养目标,使钢琴普修课学生总体水平、音乐素质和应用能力明显提高。正如高师数学系旨在培养中学数学教师一样,高师钢琴教学的目标也不是培养顶尖的专业演奏家,而是培养未来的中学音乐教师。他(她)们在今后的音乐教学和音乐实践活动中能用钢琴伴奏,能通过学习钢琴拓展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就视为学习合格。通过数码钢琴集体课,可以将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学、视唱练耳、视奏以及即兴伴奏、齐奏、合奏、伴奏指挥、自弹自唱等诸多知识技能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便于知识迁移融会贯通,帮助学生迅速发展规范的弹奏技术和实用综合键盘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往钢琴个别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单纯注重弹奏技能,造成学科知识分离的问题。

(二)突破旧的教学观念束缚,推动了钢琴教师专业学科知识结构更新,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组织能力,丰富了钢琴教学理论。“班级授课”的形式使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弹奏技术训练过程,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多样化,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把握。这增强了钢琴演奏技能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克服了个别授课中通常以曲目完成情况推动教学进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同时,数码钢琴集体课提高了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三)有助于增进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大意是如果没有朋辈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和反馈,学到的知识很难融会贯通,学习的过程也会变得索然无趣。数码钢琴集体课提供了齐奏、分声部合奏、伴奏等丰富灵活的课堂演奏形式,同学间相互激励,随时聆听观察和分析领会,有效地锻炼多声部听觉能力、节奏感、视奏能力、默契配合能力等作为中学音乐教师所必需具备的实用键盘技术能力和心理素质,较好地发挥了“群体动力”效应以及“心理暗示”效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同时,学生在日常观摩、毕业实习和未来的教学活动中能够体验到胜任感和成就感,从而增强主观幸福感。

二、数码钢琴集体课面临的困境

古往今来,任何新生事物都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才能逐步被人们接受和认可,其兴起的初级阶段往往陷入一片质疑声中,数码钢琴集体教学形式也不例外。

(一)教师观念的转变

教师对于数码钢琴集体教学的疑虑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码钢琴的技能训练效果不及传统钢琴

由于数码钢琴与传统钢琴在音质和触感上有着明显差异,许多钢琴教师认为弹奏数码钢琴无法形成所谓规范的手型,找不到传统钢琴那样的触键感觉和声音效果。

究其本质,这里存在着对高师钢琴教学目标的潜在误解,仍然认为通过钢琴课是要培养演奏家,技能的训练是至高无上的,似乎只有传统钢琴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钢琴。诚然,我们不否认高师院校也会培养出演奏家,但对绝大多数高师学生来讲,将来要做中学教师。只要不是做专业钢琴演奏家,其演奏技能就不是唯一重要的素质。钢琴教师可以试着不要用过于专业的演奏技巧严格要求他们。过于苛求技能的规范只会掩盖高师钢琴教育的其他更为重要和有意义的目标,妨碍学生通过钢琴学习音乐文化、提高艺术素养。

2.集体教学无法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毋庸讳言,集体课在技术训练的精细程度上和因人制宜解决技术问题方面的确比不上个别课。但技术训练毕竟只是钢琴教学的一个方面,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许多钢琴教师由于长期进行一对一的个别教学,语言、教学态度都比较随意,不需要教案、板书和课件。然而,当面对多名学生组成的集体课堂时,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组织能力、管理学生的能力、课堂应变能力等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一时难以适应是很正常的。经过一段时间的锤炼就会进步。而这些能力,是成功教学的重要因素,是未来的中学音乐教师更需要学习的能力。因此,数码钢琴集体教学在高师钢琴基础课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更为合理,对学生综合音乐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也更为有利。

3.钢琴教师能否适应新的教学工具和教学形式

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向钢琴教师提出了综合素质的挑战:不仅要掌握新的教学设备、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具备更加广泛的专业技能和广博的知识修养,而且要求教学要有科学性和计划性,这使得教师课前的备课量将会明显增加,从而使得一部分教师因为畏难、怕苦而退缩不前。

(二)学生程度参差不齐

程度参差不齐、进度快慢不一是集体课教学的首要难题。无论在学校开设的数码钢琴集体课上,还是其他科目(比如数学、外语)的课堂上,学生程度的一致都是相对的,而差异却是绝对的。学生程度差距过大,教师就很难布置相同的作业,必须留分层作业,从而增加了回课和辅导的工作量。

此外,多数师范类非钢琴专业学生进校时没有学过钢琴,学习难度大,练琴兴趣不高,加之目前大学生就业难,能从事本专业的人数比例低,部分学生认为反正毕业后也得改行,学琴无用(学其他科目也提不起精神),缺乏学习热情,主观上造成了学生难教。

三、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出路

数码钢琴集体教学形式要在高师院校站稳脚跟并日益发挥培养合格中学音乐教师的重要作用,并不是钢琴教师单方面努力就能达到的,而是需要一项系统工程来共同努力。

(一)学校教学管理层面的努力

  数码钢琴集体教学形式与传统的个别授课相比,仍然属于新生事物,应该先搞试点,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推广,不能全面铺开,一拥而上。目前还没有开辟数码钢琴教室的学校可以先与其他已经开设的兄弟院校交流经验,学其所长,同时从本校钢琴教师中挑选乐于尝试新鲜事物、乐于挑战自身,已有教学技能的教师参与此项工作,并且在工作量和薪酬方面予以适当倾斜,鼓励教师积极备课、探索集体教学形式,使这项工作从一开始就有坚实的基础和充分的准备,而不是仓促上阵。

    (二)教学方面的尝试

1.将学生按能力分班,设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师生保持理性追求

对于音乐系钢琴专业的学生,入校后应该先进行专业能力展示,依据学生键盘程度的高低,划分不同进度类型的钢琴班。学习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进度和程度重新调整班组,帮助学生适当调整学习目标以便更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对于主攻其他专业、辅修钢琴的学生,由于基本缺乏钢琴基础,所以教学目标切不可好高骛远,切不可仅凭主观想像认定自己能够达到的水平。教师应该在第一、二次课上给学生把钢琴弹奏技能学习的规律、过程和阶段讲清楚,还可以请钢琴专业的同学进行展示,并告知辅修的同学这样的弹奏水平需要多长时间的练习才可能达到。由于是从零基础开始学习,在课时不充分,个别练习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可能达到的弹奏水平肯定是有限的,与其一味追求自己难以达到的弹奏水准,不如在掌握基本键盘技能的基础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钢琴文化、即兴伴奏、与他人合奏等方面,这样既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又能掌握将来工作必须具备的实用技巧,这将比一味钻研弹奏技术更具现实意义。经验表明,经过这样的讲解,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确定理性的目标,并愉快地学习。

上述过程无疑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但是为了提高师生配合程度、保证集体课的教学效果,这种付出是必要的。

2.大小课结合,适当增加课时,布置分层作业

在课程形式的配制方面,可以尝试大小课相结合。大课解决共性的问题,小课解决个性的难点。可以适当增加课时,比如师范生每周一次集体课,两周一次小课,从而兼顾理论教学与检查作业。对进度较慢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给进度快的学生提供附加作业,有效缓解两端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选用或编写重奏、合奏谱例,让程度低的学生演奏浅易的声部,程度高的学生演奏较难的声部,使大家都能体验到胜任感,乐于继续学习。

3.评价与考核

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目的,是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前已述及,高师院校音乐专业主要培养中学音乐教师,不是中学钢琴教师,更不是钢琴演奏家,因此,必须改变个别教学中只以弹奏难度和质量来评价学生成绩的方法,要全面评价学生对基本技巧的掌握程度,及其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发展状况;要从单纯考察对指定曲目的演奏水平,扩展到对学生即兴伴奏、即兴演奏和创造性能力的考查。考查标准是教学活动的无形指挥棒。只有真正从考察的环节上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帮助师生逐步跳出只重视演奏技能的框架,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还可以将学生的进步幅度作为评价的依据之一。前已述及,由于学生起点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专业发展目标,使学生学习起来有充分的动机,而非好高骛远。在专业考核时,就应该将学生的进步幅度考虑在内才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最后,可以增加学生之间观摩实践的机会,相互评价,树立典型,激励学生练琴的欲望。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还可以编排一些学习小组,程度不同的学生混合在一个小组内,以小组的总成绩作为每人成绩的一个部分,这样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促进。

综上所述,数码钢琴集体教学形式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教学形式,值得广大教师深入钻研和学习,值得高师学生投入饱满的学习热情,同时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共同努力,使这种教学形式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

on the advantage, predicament and outlet of collective course of digitalpiano

liu xin

第5篇:实体经济困境范文

1.资源优势

昆明旅游业作为云南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见表1)。根据昆明地区的自然气候、地理条件、人文环境以及国内外体育爱好者和旅游者消费需求,滇中体育旅游的内容可划分为竞技体育训练和竞赛观赏、大众休闲体育活动、体育康复保健疗养3类。昆明作为滇中城市圈的核心城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相比较而言,呈贡、海埂国家训练基地是我国比较出名的高原训练基地,每年都会引来国家队优秀运动员的训练,尤其是田径项目更是数不胜数。在这里体育旅游者不仅可以参观先进的训练场地,有时还可以一睹奥运冠军的风采。新亚洲体育城、拓东体育场和云南省规模和知名度较大的体育场所,在这里经常举办各种大型赛事,一旦举办大规模的体育赛事往往会吸引省内外体育迷的观看。其次,打高尔夫球和各类健身会所也为体育旅游的提供了更多选择。

2.区域优势

(1)地理位置优势昆明位于东经102°10'至103°40',北纬24°23'至26°22',市中心位于北纬25°02'11",东经102°42'31"。中国的西南部,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濒滇池,三面环山,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昆明属北纬亚热带,然而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的气候特征在全球少有,因此,昆明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明四季温暖如春,全年温差较小,市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热时月平均气温25℃左右,最冷时月平均气温3℃左右。(2)经济区域优势作为桥头堡的龙头,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必将指引昆明进一步从我国对外开放的末梢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为昆明发挥经济核心圈立足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广泛、有效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重大的发展契机。在云南省“两强一堡”发展战略的实施中,昆明的发展将起点更高、期待更多、空间更大、前景更好。通过生态、规划,城乡统筹和产业发展,展示出昆明的吸引力和吸纳力,能够让更多的各方人士能够到昆明来投资体育旅游业,能够在昆明发展创业。作为西部省会城市、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门户,此次的发展机遇垂青昆明。国家已经明确要求昆明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和中亚区域等经济合作平台,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发展合作。

二、体育经济视角下昆明市体育旅游业的发展策略

1.合理引导,科学规划

科学规划是合理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昆明市各地发展体育旅游的积极性很高,但有些地方不从实际出发,在没有认真研究市场和做好规划的情况下,盲目开发体育旅游项目,有的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体育旅游规划是体育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是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体育旅游规划包括旅游业发展目标、拟订体育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体育旅游业发展速度、体育旅游设施的修建等。制定体育旅游规划是协调旅游与环境关系的必要途径,在制定时,应从环境适应性的角度出发,合理布局景区,适度开发旅游资源,努力体育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通过区域资源评价、旅游市场分析、区域区位分析,从而准确地把握文化内涵、地方特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科学、合理、有效地引导昆明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并按照高起点的规划,高水平的策划、高质量的建设、高效益的经营好旅游项目,避免低层次开发和先破坏后治理的现象发生。

2.加快区域合作

昆明市被定义为我国西南的发展战略城市,作为面向东南亚的桥头堡战略发展城市,具有丰富的区域优势,体育旅游合作发展的具体措施,首先要营造共同的体育旅游大环境,包括加强城际间的交通建设、城市文化建设、媒体合作、体育旅游企业联合以及政府友好合作等。这正是体育旅游合作发展基础最重要的部分。最实际的措施就是体育旅游资源之间要共享和体育旅游资源,共同开拓客源市场。其次,重点加强体育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由于体育旅游合作发展主要是通过体育旅游企业之间的联合来实现的,因此,体育旅游企业才是区域之间竞争与合作的真正主体。因此必须尽快建立良好的体育旅游企业合作机制。最后,体育旅游的合作发展旨在形成较强的区域竞争实力,使得区域内的各体育旅游竞争力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第一,要加强省内合作;作为省会城市,昆明市具备优良的条件,以昆明为中心往下面的各个地州市共同开发,不仅把昆明市的体育旅游业壮大,也大大提高整个云南省的整体旅游产业。第二,要加强与内地的合作,与内地的各个大城市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渠道,把外面的先进理念、资金引进协助开发昆明的市场,同时也把昆明的体育旅游资源让外面的更多的人所知道,从而更好的宣传昆明,发展昆明。第三,要加强与周边国家,例如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新加坡等邻国之间的合作。在加强省内体育旅游业资源与内地资源的基础上向东南亚地区蔓延,以昆明为中心,把昆明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开放的窗口,让昆明更加的开放,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使昆明成为促进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的渠道,把昆明打造成面向世界的著名大都市。

3.加强和改进营销工作

昆明市体育旅游管理部门已比较重视多种媒体的宣传作用,构建一套行之有效且形式多样的体育旅游形象营销系统,从不同侧面、不同季节宣传昆明市体育旅游。促销途径上除有针对性的利用一些传播媒介如报纸、电视、杂志、广播等外,还可以积极参加和举办体育旅游交易会,同时逐渐扩大网络媒体的旅游促销利用率。在市场营销策略制定方面。首先,根据消费市场需要确定昆明市体育旅游产品组合,不断提升体育旅游产品经营的多样化程度,拓宽其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选择空间。例如,昆明体育旅游开发可与周边的旅游景点的发展相结合,形成资源组合、共同开拓消费市场的发展格局。其次,结合昆明体育旅游产品或服务生产成本的考虑,在参考现有大众体育旅游消费市场普遍定价的基础上,快速地配制出高、中、低不同消费档次的体育旅游产品,形成合理的体育旅游消费价格体系。

4.加强居民的人文素养

体育旅游过程是一个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互动关系的感知行为过程、异质文化的文化涵化过程、社会变迁过程、影响效应的扩散过程。从体育旅游地的角度来研究体育旅游过程,使体育旅游活动产生正效应,避免负效应,使体育旅游得以持续发展。在以往的大众体育旅游中,由于体育旅游开发商和外来生意人的涌入,当地居民只有少部分从体育旅游开发中得到实惠,大多数人只会感受到发展体育旅游业带来的社会成本的上升,如物价上涨、拥挤等,长此以往,必然会引起当地居民的反感和对体育旅游的厌恶情绪。另外当地居民有权利选择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体育旅游发展的依托,没有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没有体育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一些地区的体育旅游业就是由于忽视社区因素及当地居民的要求,没有与社区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而造成体育旅游环境污染、经济秩序混乱、文化丧失。

5.走绿色和谐发展道路

从长远的利益来看,昆明市的发展应该紧跟时代的主题,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武装自己。而体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对体育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严禁破坏环境式的开发,处理好环境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这方面可以综合采用法规、规划、经济、科技、行政和宣传教育等手段,使环境管理走上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建议首先需要建立体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并纳入到各级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当中。各个主体在进行决策时,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应统筹安排,有机结合,其次建议对体育旅游资源实行分类、分区、分期、分批开发,留有充分的余地,正确处理好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保护、研究、利用的关系,协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在与将来利益、局部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做到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继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目前没有条件或开发条件不成熟的体育旅游资源要以保护为主,待今后条件成熟再进行开发。最后需要广泛开展社会化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素质教育、公德教育、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公众特别是主要体育旅游城镇居民的环境意识和体育旅游意识留了一部分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建立一套节约型、环保型、循环型的经济体系制度,来保证岛上资源的合理有效充分的利用。

三、结语

第6篇:实体经济困境范文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伦理;儒家文化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0461(2011)11-0093-04

一、引言

2001年,安然申请破产,随之而来的安达信倒闭等一系列恶劣事件震撼了美国与全球业界。[1]而我国,自2000年以来,几乎每个造假公司背后都有一个造假“同谋”,如琼民源事件中的原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银广夏事件中的原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郑百文事件中的原郑州会计师事务所,等等。2010年2月初的上海爱建窝案同样也让国内最大会计师事务所上海立信陷入市场的质疑。由此可以看出,会计师事务所伦理已成为全球业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伦理学是人类知识中一门最古老的学问。在西方,伦理学一词源出希腊文ετησs,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先赋予其伦理和德行的含义。而在中国,《礼记・乐记》中有“乐者,通伦理者也”,这是伦理一词最早出处[2]。我国最早论述伦理道德的思想家是孔子,他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而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或四端。其后,董仲舒又加入“信”,曰:“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最终成就了贯穿于中华伦理发展中的“仁、义、礼、智、信”传统儒家文化的精髓。

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当代,重温及重思“仁义礼智信”,将传统儒家文化的精髓与会计师事务所伦理问题结合,理清会计师事务所的伦理关系,探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伦理困境,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仁义礼智信”在会计审计层面的独特效应,促进适应和谐社会发展需求的会计师事务所伦理体系的构建。

二、会计师事务所的伦理关系

“伦理”的“伦”即人伦,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即道理、规则。“伦理”就是人们处理相互关系应遵循的道理和规则。只要是由人组成的集合体在本质上都存在着伦理问题。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民间中介服务组织,同样是人的集合体,其所涉及的伦理关系主要包括与员工、股东、客户、同行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3]

(一)会计师事务所与员工的伦理关系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知识型企业,是由知识型的注册会计师组成的集合体,其稀缺资源是知识而非资本。注册会计师是会计师事务所的重要人力资本与经济利益创造者,其专业知识的丰富程度、业务水平的高低及伦理道德水平的优劣,都直接影响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收益与风险水平。因此,合理协调会计师事务所与员工之间的伦理关系对其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应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公平的薪金及提升与发展的机会、提供和谐的工作环境,使员工实现工作的价值与意义,获得个人发展与精神上的满足感;另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应努力工作,提高业务水平,忠诚于事务所,保持职业伦理道德。

(二)会计师事务所与股东的伦理关系

当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有有限责任制和合伙制两种组织形式。[4]股东是会计师事务所的投资者,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与保障,并有权按照法律规定在适当的职权范围内就重大决策事项行使表决权,同时获取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利润。会计师事务所对股东的基本伦理要求其遵守法律所赋予的股东权利,确保股东投资资金的安全,并根据经营状况分配收益,同时定期向股东公开经营与投资的信息,不得瞒报或谎报经营信息,欺骗股东,损害股东合法权益。

(三)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的伦理关系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以民间审计的形式存在,属于受托审计,因此,与委托客户之间的关系是其必须面对的重要伦理关系之一。在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的伦理关系中,会计师事务所有义务在接受委托业务时,判断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与委托客户管理层与治理层恰当沟通,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同时,对在审计中知悉的委托客户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责任。而委托客户有义务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提供应有的帮助与支持,并按审计服务支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费用。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客户之间的相互交流,互相尊重,是维持合理伦理关系的基础。

(四)会计师事务所与同行的伦理关系

相比员工、股东及客户而言,会计师事务所与同行之间并无最直接的关系。但由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委托关系的存在,必然会导致会计师事务所与同行之间关系的存在。配合与合作关系是会计师事务所与同行之间的基本伦理关系。会计师事务所与同行之间在争夺审计客户时,应公平竞争,不得使用不正当手段抢夺客户,不得垄断审计业务,同时在执业过程中对前任与后任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应提供相应的支持与帮助,与前后任同行保持相互配合与合作的良好关系。

(五)会计师事务所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伦理关系

会计师事务所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行业自律组织、使用审计的社会公众等。政府作为国家意志的代表,是规则与标准的制定者,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保障。政府需要制定符合经济规律的法律、制度与规则;行业自律组织与监管机构需要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制定执业准则与规范,为会计师事务所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而会计师事务所必须遵守政府制定的法律、制度与规则,遵守相关部门制定的执业准则,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及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监管,并为审计报告使用人提供真实合法公允的审计报告,这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伦理要求。

三、会计师事务所的伦理困境

会计师事务所要恰当处理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业务时应履行社会责任,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遵守审计准则等职业规范,履行对客户的责任以及对同行的责任等。这也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这一要求既体现了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也反映了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伦理要求。然而,在实际执业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却不得不面临几大伦理困境,并进而可能造成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非理的发生。

(一)困境之一:“仁”与“争”

“仁”是中国儒家学说的核心,是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由此而言,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兼顾自身利益、客户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及同行利益等,即以“和”为贵,实现共赢与多赢。然而,市场经济中,竞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有竞争就会有取舍[5]。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民间中介服务组织,是一个“人合”的利益体,而并非公共组织,其生存与发展必须培养必要的竞争力,这就注定其必须争取利益。在此过程中,既要维护自身利益,又不损害国家利益、客户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及同行利益,必然使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处于两难境地。

(二)困境之二:“义”与“利”

“重义轻利”、“舍生取义”是中华伦理的传统美德,而“为利弃义”、“见利忘义”则为传统儒家文化所摒弃。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是会计师事务所的责任伦理,包含对客户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同行的责任,也包括对自身员工的责任。对会计师事务所而言,“义”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在遭遇利益与正义冲突的审计困境时要重义轻利,强调社会责任,公正对待利益相关者。然而,诚如前面所言,会计师事务所是一个利益体,这必然导致其有趋利倾向。当然,我们强调“义”并不否认“利”,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就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正确权衡“义”与“利”,既遵纪守法,提升形象,又正当竞争,正当盈利。但是,理性协调“义”与“利”并非易事,“舍生取义”更是难以达到的理想境界。“安达信”的寿终正寝即是最好的例证。

(三)困境之三:“礼”与“情”

《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我国传统儒家伦理强调礼仪规范,认为“礼”是社会秩序得以维持,国家得以长治久安的基础。“礼”是行为的伦理规范。“礼”注重尊重、适度及自律原则。在审计行为中,“礼”是会计师事务所处理与客户、政府及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伦理与制度规范。然而,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注重人情关系、熟人伦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客户通常具有固定性与长期性特点,长期合作必然形成人情关系,极易导致熟人伦理起作用,使其关注与客户的关系而忽略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四)困境之四:“智”与“识”

智是“日知而心慧”,即明慧,经验积累到能在明辨是非善恶基础上趋利避害的能力。智者,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智”在审计伦理的运用是指通过审计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增强明辨是非善恶和知己识人的能力,以在审计过程中降低审计风险,形成正确的审计结论。然而,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所进行的基本属于抽样审计,这就需要运用到大量的专业判断,采用更多的职业判断进行辨识。因此,如何合理协调“智”与“识”,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真正明辨是非,也是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困境之一。

(五)困境之五:“信”与“忠”

《说文》中言,“信,诚也,人言为信,会意字。”“信”,即诚信,其在传统儒家文化中是最起码的伦理要求。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传统儒家伦理推崇诚信品德,崇尚诚实守信,反对隐瞒欺诈及弄虚作假。“信”在审计的运用中要求审计人员不歪曲事实,提供真实公允反映经济业务活动的审计报告。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及“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观念也具有非常深远影响,很容易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审计业务时丧失诚信,违背审计的职业伦理观。

四、会计师事务所伦理体系的重构

结合对会计师事务所伦理困境的思考,会计师事务所的伦理体系应由基本原则、规范体系及评鉴标准三部分构成。基本原则是处理会计师事务所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根本原则与精神基础;规范体系是以基本原则为基准,处理会计师事务所各种伦理关系的具体行为准则;评鉴标准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伦理评判标准及其行为的最终目标。这三者之间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构成一个有机整体[6]。

(一)伦理基本原则:“仁”

“仁”是中国儒家学说的核心,是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仁者,人二也,能做到融洽和谐的与他人相处,即为仁。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也”,又曰:“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仁是仁爱之心,发端之气,归仁即是善的开端。“仁”体现的是人心,企业要“人心”,会计师事务所也要“人心”。通过内部争心,其正确协调与员工、股东之间的伦理关系;通过外部争心,其正确协调与客户、同行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伦理关系。“仁”是处理各种伦理关系的精神基础,是决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行为的精神动力。所谓“欲修其身,先正其心”,它通过维护真实合法公允的审计理念,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态度,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审计心理,从精神上树立伦理意识,明确伦理的重要性。

(二)伦理规范体系:“义”“礼”“智”

会计师事务所伦理规范体系是其“正身”的行为准则,由“义”、“礼”、“智”三者共同构成,它们从不同角度规范了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

首先,“义”是会计师事务所处理各种伦理关系的责任规范。“义”与“仁”相反而类,“仁”属阳,义属“阴”。“义”是处理会计师事务所对员工、股东、客户、同行及政府等其他利益相关者责任的行为准则。“义者,宜也”,即应当、应该,表明行为必须适应一定准则。“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是“君子”追求的伦理道德观念。这一行为准则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在遭遇利益与正义冲突的审计困境时要重义轻利,强调社会责任,公正对待利益相关者。

其次,“礼”是会计师事务所处理各种伦理关系的道德规范与制度规范。[7]“礼”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是为人处事的根本,是调整人际关系的正常规范与准则,如礼仪、礼制、礼法。“礼”是一种准法律规范,它是用来管理与激励行为人的行为、规范责权利关系的规则。古代封建社会中,“礼”是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礼”调节会计师事务所的各种关系,可将职业道德的强制性与自觉性有机结合。会计师事务所应学“礼”而懂礼,遵守符合自身的行为规范,以约束自身的行为,从而“礼达而分定”,达到社会的和谐。

最后,“智”是会计师事务所处理各种伦理关系的合理保证。孟子曰:“是非之心,智也”,又曰:“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背离)是也”。“智”,即明辨是非,判断行为是否背离仁与义。“智”也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中通过审计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增强明辨是非善恶与知己识人的能力,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合理运用职业判断,形成正确的审计结论,为会计师事务所正确处理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提供内在保障。

(三)伦理评鉴标准:“信”

“信为人之本”,信是会计师事务所伦理的评鉴标准,是其伦理规制的最终目标。信者,诚信,言无反覆、诚实不欺。所谓“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以信立身乃为人之本,以信立国乃兴业之道。现代社会是崇“智”的社会,科技发达、社会进步需要拥有明辨是非、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信”克“智”,有智而无信只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经济的衰退。诚实守信是对会计师事务所伦理执行的评判标准,也是其伦理体系中的根本性范畴。

综上所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下,会计师事务所应充分借鉴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发挥“仁义礼智信”在处理伦理关系中的作用,建立“仁、义、礼、智、信”为基准的伦理体系,以仁正心、以义立行、以礼规行、以智促行、以信鉴行,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Christopher J. Cowton.Accounting and the Ethics Challenge:Re-membering the Professional Body[J].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2009,39(3):177-189.

[2]廖克勤. 论会计伦理建设的实施机制[J]. 当代经济研究,2010(5):255-256.

[3]魏 洁. 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职业伦理的思考[J]. 财会研究,2008(8):44-51.

[4]林钟高,方德梅. 会计师事务所做强做大应考虑的几个战略问题[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06(11):31-34.

[5]孙智君,苏 灵. 儒家经济伦理学与审计者的行为抉择[J]. 湖北审计,2003(12):6-7.

[6]杨晓红. 浅析会计伦理规范理论体系[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71-73.

[7]李志斌. 中国会计伦理的构建与推行――传统文化视角的研

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10(2):87-89.

Ethical Dilemmas and Ethical System Construction in Auditor

Based on Traditional Confucian Culture

Gao Juan1,2

(1. Engineering and Commerce College,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 430065,China;

2.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Wuhan 430073,China)

第7篇:实体经济困境范文

【关键字】新媒体环境;传统电视媒体;新媒体类型;优势与劣势;应对策略

2011年11月15日,东南卫视在新浪微博上启动了“寻找东南卫视百万微博粉丝王”系列宣传活动,一周内,东南卫视的官方微博粉丝数就从60万迅速激增至100万,即便在“百万微博粉丝王”诞生后,广大粉丝的热情也依然未减,截止2012年1月15日,官方微博粉丝数继续增至150万,跻身全国卫视前十。有很多粉丝在微博上贴出了自己与东南卫视之间的老照片,在回忆与怀旧的过程中,表达了他们对东南卫视的爱和期许;有更多的粉丝通过微博向东南卫视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仅仅是微博上的一个小小活动,在短时间内居然就能引起超百万人的互动,新媒体的力量绝对不容小觑!那么,面对汹涌而至的新媒体浪潮,身处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我们传统电视媒体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传统电视媒体必须正视所面临的竞争困境。

1、人们看电视的时间正在不断减少,而用于上网和使用其他新媒体的时间却在不断增加。

2、主要观众群老龄化,越来越多年轻人渐渐远离电视,向网络转移。

3、传统电视媒体赖以生存的广告正在不断从电视流向互联网。

其次,传统电视媒体应当全面认知新媒体。

新媒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微博

之所以把微博摆在“新媒体”的首要位置,是因为它的确是当前影响力最强、最不能忽视的最“新”的新媒体之一。就如本文开篇提到的那样,东南卫视仅仅是在微博上发起了一个小小的活动,就能在短时间内引起超百万人的互动。如此强大的力量,谁能小觑?近年来,微博也经常成为重大事件的第一个者,如:2008年,微博第一个向全球发出汶川大地震消息;2011年,温州高铁事故,微博第一个发出求救信息,并在之后一周内引发2600余万条的讨论……

目前,传统电视媒体也普遍意识到微博的重要性,经常会借助微博展开观众互动,扩大影响力,增加收视率。据笔者查证,目前,已有40家卫视频道,112家地面频道在新浪微博上注册。

网站

网站(包括网络视频、网络广播)不算是很“新”的新媒体。但是,在中国,超5亿的网民规模、庞大的信息量,超广的传播范围以及简单的操作方法,这些都足以让互联网成为最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新媒体之一。

据笔者了解到的信息,目前全国卫视基本都开通了自己的网站,让受众全方位了解自己。有些卫视的网站更是办得风声水起,如:凤凰卫视的凤凰网、湖南卫视的金鹰网,齐鲁电视台的齐鲁网等。

除了开通自己的网站外,近年来,传统电视媒体已经渐渐重视到与各门户网站合作的必要性,尤其是与新浪、搜狐、网易等大型门户网站展开业务合作。各大综合性门户网站所拓展出来的功能,如:网络论坛和贴吧、社交网络等,也成为传统电视媒体与网民互动的一个有效平台。

手机电视

手机电视是以手机为载体,利用3G技术,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内容发送到手机上,利用手机观看电视的业务,它代表着受众真正的分散化、小众化、个性化。

手机电视的市场前景还是相当可观的。许多卫视基于宣传和推广自身节目的目的,均和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签有合作协议,允许电信运营商无偿使用电视台的节目资源,极少有电视台提出收费要求。但是,由于电信运营商目前忙于其它竞争,还无暇大力推广该项业务。

IPTV

IPTV简单来说就是“电视可以随心看”。

笔者家中就安装有IPTV,它的时移功能、回放功能和点播功能,使我一点都不担心错过了精彩直播或是喜欢看的节目怎么办。如果说有什么办法能让年轻观众重回传统电视的“怀抱”,那么,IPTV是可以被传统电视媒体好好利用的新媒体。当然,对这样一个基于三网融合而生的新媒体,自然是香饽饽,全国仅有的两个IPTV牌照企业——央视和上海文广之间一直都“暗战”不止。

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包括视频点播、网上购物、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新业务,它赋予了电视媒体新的用途,扩展了电视媒体新的功能,使电视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信息家电。目前数字电视的功能还十分有限,但是,随着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电视机顶盒功能将逐步完善。深信不用多久,大多数用户就能在普通模拟电视机上实现娱乐、上网、购物等多种服务。

户外媒体

1)楼宇电视

楼宇电视也称之为楼宇液晶电视,安置于消费能力较高的白领聚集的甲级智能化办公楼宇,以及人流量密集的中高档知名商厦的电梯轿箱内或电梯等候厅按钮上方。

2)移动电视

是指在公共汽车、小汽车、列车等可移动物体内通过电视终端,移动收看电视节目的一种技术或应用。以公交视频为例,每天不间断的播出,每天能影响到的移动人群数以亿计,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移动电视网络。笔者留意到,这是近些年来才出现的一种新媒体,并悄然成为城市中现代化发展的标志之一。可以预见,其发展空间是巨大的。目前,全国有很多电视台已抢占先机,在移动电视上投放品牌宣传。

三、传统电视媒体应当明确与新媒体相比的优势和劣势

电视媒体的优势:

1、真实性、权威性和公信力优势;电视媒体在舆论导向的把控上一直非常认真严谨。普通观众宁愿相信一条电视上的消息,也未必相信网络上的一百条信息。

2、传统优势;从中国第一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1958年成立至今,电视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50余年,传统电视已经培养了一定基础的固定观众群。

3、内容优势;传统电视产业在信息生产、内容制作等方面有数十年的积累和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节目生产体系,能够保持节目质量的稳定性,许多电视台的内容品牌优势十分突出,如:凤凰卫视、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

4、覆盖优势;撇开老大央视不说,各省级卫视的覆盖优势也还是相当明显的。以2011年的覆盖情况看,浙江卫视、江苏卫视、山东卫视这三家卫视全国覆盖人口均突破9亿。

5、观众收看成本优势;以福州市为例,观众每月使用有线数字电视的费用仅为18元,这样的消费支出,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非常容易接受的。

电视媒体的劣势:

1、无法互动;电视机上收看电视节目,观众所面对的都是冰冷的荧屏,图像、声音从电视机单向传递给观众,不管观众是否愿意接受这些视听信息,传者和受者不能形成双向交流。

2、无法随意收看;节目一旦播出,信息呈现的先后顺序、结构方式、时间长短等无法再做调整,观众在接受这些信息时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他们被迫按照编导的思路去看、去听、去想。

3、信息慢;突发事件上,由于电视节目的制作、编审都必须遵循一整套流程,耗时颇多,因此,信息速度比较慢。

新媒体的优势:

1、互动便捷;人们在使用以微博为首的多种新媒体时,边看就可边发评论,和共同在线参与的人产生有效互动,方式简单、便捷。

2、主动性;观众喜欢看什么,随意点击即可播放,而且可从任意的地方开始,还可以回放、拖放。在大部分新媒体上看视频,观众是主人,是自由的、主动的。

3、传播速度快;突发事件上,一条短信、一个微博、一张图片、一条网络留言都可以马上就了信息,这是新媒体的先天优势。

4、海量信息,内容丰富;新媒体,如:网站、微博,信息贮存量、转发量接近无限,人们想要什么信息都可以找得到。

新媒体的劣势:

1、权威性、公信力不足;新媒体的信息提供大部份来自于“民间”,其中不乏虚假和错误的内容,大众普遍对新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心存质疑。

2、信息杂乱;由于新媒体容纳的内容数量近乎无限,很多信息处于无序排列状态,观众只能在信息的海洋中寻寻觅觅想要的信息。

3、缺乏高质量内容;大部分“民间制造”的节目内容,由于技术设备的限制以及经验缺乏,制作水平低劣、粗糙,可视性差,高质量的内容鲜有踪影。

4、使用成本高;人们使用新媒体的成本并不低。如:在福建地区,中国电信宽带每月无限时上网的费用为99元。这即便是城市人也未必愿意支付,更何况农村的老百姓们。

5、覆盖受众面受限;每一个新媒体的受众面都还在有限的人口内,以发展了多年的新媒体——网站为例,也只是达到5亿人。

从以上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天然的优势互补,如果联手,必然可以实现双赢,打造出更广泛的受众群体、更新颖的互动渠道、更多元的盈利模式和更有影响力的媒体空间。

四、传统电视媒体务必要提升自己,加强与新媒体合作

1、坚持内容为王,打造品牌节目

当渠道无所不在时,内容将成为最有竞争力的产品。谁生产出最具眼球吸引力的内容,谁就能牢牢抓住受众的关注,掌握市场,独领!“内容为王”永远是传媒业的立足点和核心竞争力。目前,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卫视无不是通过品牌节目吸引观众,从而在竞争中突围而出的,如: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还有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等。

2、坚持技术提升,实现高清播出

高清电视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打造高清节目,实现高清播出,是传统电视媒体应对新媒体竞争的重要手段。利用数字技术进行高清播出会让电视画面色彩更加丰富艳丽,细节表现更加完美,让观众在观看电视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具现场感。笔者了解到,目前全国已有CCTV-1,CCTV高清综合频道,浙江卫视、湖南卫视、CHC高清电影频道、广东卫视、BTV综合高清频道、BTV纪实高清频道、黑龙江卫视、东方卫视等多家电视台先行一步,采用了高清技术播出。

3、坚持管理创新,提高竞争能力

新媒体冲击之下,传媒电视媒体固有的僵化的管理模式已到了非变不可的时候。如何制订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释放团队潜力,这是变革中的电视媒体必须充分考虑的。在这一点上,不妨参考湖南卫视和浙江卫视的做法,这两家卫视之所以收视、创收均走在各卫视前列,主要原因就是它们的机制更为灵活,如:湖南卫视重奖高收视节目,浙江卫视的“总监嘉奖令”已成为常态鼓励方式。

每一个传统电视媒体都可以自我测评一下,自身的岗位管理是否完善、人才选拔机制是否公开公平、收入分配机制是否科学合理,栏目建设机制,包括节目管理、成本管理是否存在漏洞。

4、坚持人才培养,打造全媒体人才

新媒体环境对传统电视媒体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培养优秀人才、打造音、视、网、报、刊样样拿得起、放得下的全媒体人才迫不容缓。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传统电视媒体工作者自身都对新媒体传播和新媒体技术不甚了解的话,又怎么可能在新媒体环境生存,并从竞争中胜出?

传统电视媒体只有大力加强培训,才能让工作人员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主动适应信息技术对编辑、制作和传输的新要求,把握新媒体的传播特点,成为精通多种媒体形态报道技能的全媒体人才。

5、坚持新媒体合作,打造全媒体平台

如今,单一媒体已经很难走远,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传统电视媒体在经营模式、传播形式、内容形态、细分受众等方面都与新媒体有着“天然互补性”。坚持与新媒体合作,打造全媒体平台,是传统电视目前最现实的选择。事实上,近年来,电视媒体与新媒体也已渐渐形成一种紧密合作的架构。电视媒体与新浪、搜狐、网易等大型门户网站深度合作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媒体只有借助新媒体平台,如:加强与网站合作、利用微博、推广手机电视、覆盖IPTV、渗透楼宇电视、拓展移动车载电视等,才能进一步加强与观众互动,实现多渠道传播,从而开拓出更广阔的空间。

第8篇:实体经济困境范文

一、“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是指学校发挥主导作用,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课堂学习和工作学习结合起来,以培养适合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已成为国内外职业教育的主流形式,各国结合其特点,形成多种模式,“合作教育”、“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是最具代表性的模式,其共同点在于学校承担了人才培养目标、内容、组织、评价安排的全过程,企业只是配合完成学校委托的任务。“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学校教育为主,企业实习为辅。学校发挥主要作用,企业参与配合是“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最直观的特征。学生以学校学习为主,以企业实习为辅。“合作教育”模式中,学校发挥主要作用,组织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企业对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没有太多的涉入。虽然校企合作办学,但教育主体是学校,而企业多提供资金、设备等支持性条件,处于辅助地位。“工学交替”模式中,学生主要在学校接受教育,在企业的实践学习比较有限且不太稳定。学校占主体地位,整个培训计划由教育部门制定,学校联系企业并组织学生签订培训合同,企业则按照教育部门制定的培训合同自由执行。由于缺乏严格部门管理和法律保障,学校和企业之间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合作,只有少数企业真正参与人才培养。我国“顶岗实习”模式与英国“工学交替”模式有相似之处,以学校学习为主,企业实训为辅,但“顶岗实习”模式更加学校化,不仅教育与培训计划由学校制定和实施,而且企业实习部分也由学校来组织和安排,企业处于被动地位。

二是学校教育与企业实习时空分离。在“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中,学校与企业不仅地位不平衡,而且二者之间缺乏协调管理,出现学校教育与企业实习时空分离现象。一方面,学校教育和企业技能培训时间相互错开。学生集中性在1到2年时间进行理论学习,结束后再进行1年实践训练,间隔时间太久,学生不能及时地将学校理论学习与企业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导致理论知识得不到及时巩固和理解,实践训练缺乏理论分析而停留于简单模仿和机械操作;另一方面,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技能培训地点相隔离。在学校局限于理论知识学习,在企业局限于实际操作学习。学生因学习的跳跃性而难以很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时没有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缺乏直观的认识和理解;而在企业实习纯粹是技能操作而没有理论讲解和指导,难以形成技术运用能力。这种时空分离导致学校知识学习与企业技能培训内容上的脱节,难以发挥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真正优势。学校教育与企业实习分离的原因在于学校与企业未形成共同利益诉求,缺乏内在的共同目标和外在的保障。学校与企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其目的和职责在于培养人才,是公益性组织;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组织,其目标和使命在于创造经济价值,是营利性组织。学校与企业所追求的价值截然不同,因而让其自发合作共赢不太现实,必须以国家作为主导者,通过政府和行业组织协调指导,才能实现校企合作科学可持续发展。

三是以基础性为教育核心理念。“企业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教育核心理念强调的是应用性。“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基础性,即理论知识的基础性和技术技能的基础性。“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原则体现在培养学生将来从事工作所需的基本素养。学校之所以重视基础性理论和技能的教学,和学校教育的宗旨是分不开的。学校教育自诞生起就被赋予“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使命,其关键是辅助学生成长来促进社会的发展。这种“辅助”主要体现在学校引导学生获得基础发展能力,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态度等。但是这种基础性理念在职业教育里容易被曲解,致使职业教育重“学”轻“做”, 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真实工作世界脱离,难以形成综合实际应用能力,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特质。

二、“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困境

“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可以归纳为“内忧外患”。内在问题是教学脱离实际、缺乏职业精神培养以及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外在约束主要是缺乏组织保障和制度规范。值得注意的是,内在的问题比外在约束更致命。因为,内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而外在只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在甚至可以影响外在,所以其内在教育教学问题更值得重视。

(一)重理论轻实践,教育教学脱离工作世界

职业教育和职业有着天然的联系,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应尽可能地将所传授的知识和真实工作任务结合起来,遵循工作任务逻辑,培养学生完整的工作能力。然而“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脱离了这种逻辑。一方面,学校教学模式受普通教育影响,围绕学科专业知识体系,采取“三段式”课程模式(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重理论轻实践。另一方面,学校实训内容往往陈旧落后,与现实工作要求相差甚远;企业实习虽结合了真实工作环境,但学习者接触的只是“独立分解的操作技能”而不是“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往往不能理解所学理论和技能与将来所从事职业的关系,导致他们对所学知识技能缺乏认同感和学习的盲目性,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二)重职业能力培养,轻职业精神养成

以职业道德、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责任意识、诚信敬业等为表征的职业精神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职业认同感更是职业精神的核心内容,是获得职业能力的基础。“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体现出很强的工具性,注重传授专业技能知识,而缺乏职业精神陶冶。大多数职业院校过分追求职业技能最高化,遗忘了在职业技能背后“人”的情感和道德因素,将人培养成了无情感、无道德的“工具人”。“工具人”虽然能够按照程序将工作做完整,但是难以将自己的情感因素融入工作,缺乏职业认同感和工作成就感,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也难以内在约束自己严格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从现实观察可以发现,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员工的职业精神,责任心,工作态度往往排在工作要求的首位。因而过于追求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而忽视职业精神态度养成必然会降低职业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水平。杜威早就指出,狭隘的工艺教育是职业教育最大的危险,人成为机器的附属,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而且阻碍了阶层的流动,难以形成民主社会。

(三)专业定向教育排斥通识教育

职业教育简单地培养学生某一特定职业或工作岗位的专业定向能力远远不够,良好的应对心态、理性的思辨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坚韧的奋斗精神等综合能力越来越重要。目前“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功利性较强,专业定向教育排斥通识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围绕某个岗位的知识、技能、态度,过于专业对口,而忽视学生综合发展能力的培养,如学习方法、价值观、人生观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定向性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但容易造成学生片面式发展。职业教育如果丢弃“育人”责任,就丧失了教育的真正价值。

(四)缺乏组织保障和制度规范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组织保障和制度规范是欠缺的,尤其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这方面。教育部门有关校企合作的制度针对学校的规定比较严格。如我国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制度中将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作为考核高职高专办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付丽琴,黄荣英:《制度视角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初探》,《教育探索》2009年第9期)相较之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则明显薄弱,激励制度不足,国家制定了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可享受税收优惠的政策,但实际的状况是企业投入远超于所得优惠。约束制度不完善,如我国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但过于宏观,缺乏可操作性。制定的职工技术培训制度及就业准入制度也难以有针对性地促进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另外,学校和企业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必须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组织协调和强有力的工作才能实现合作效益最大化,尤其需要独立的中介组织和管理机构进行协调和监督。我国这方面的组织机构是欠缺的,尤其是没有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中介作用。

三、“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技术理性的控制和奴役

技术理性是指技术规则和科学知识成为判断标准,科学和技术成为统治者利用的工具,变成了使社会统治合法化的意识形态。(赫伯特·马尔库塞:《工业社会和新左派》,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82页)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教育的科学主义倾向日益凸显,科学技术成为教育目标的核心。作为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更加深远地受到技术理性价值取向的控制和奴役,突出地表现为重视职业技能培养而忽视学生职业精神态度的养成。通过历史比较可发现,“重技术技能轻职业精神”现象在古代较少。当时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缺一不可,学徒跟着师傅不仅要学习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习行业规范、做事态度。学徒入门时,需要进行庄严的仪式(如拜祭或宣誓),以此加强学徒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学艺的过程中,学徒始终要以“行规”、“门规”为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最后学徒出师时必须通过严格考核,包括技能、人品、处事能力等。古代学徒制自始至终都非常重视职业精神的培养,这和古代“德才兼备”社会价值取向是密切相关的。当今社会在技术理性的影响下,科学技术被人类追捧为万能的宝贝,教育成为获得科学技术的工具,“重才轻德”成为必然。马尔库塞在他的《单向度的人》中提到,技术的解放力量(使事物工具化)转而成为解放的桎梏,也使人工具化。职业教育如果只是强调学生获得技术技能而忽视职业精神养成,培养出来的人可能只是生产线上各环节的工具,缺乏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功利主义教育观念引导

现代职业教育强调专业能力而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与当今功利主义观念的引导有着密切关系。功利主义从个人出发,以个人苦乐为善恶标准,具有个人主义内涵。它最大的特点是主张效果论,通俗地讲,就是干什么都要达到一个效果,一定要有用处。我国在建设市场经济时,功利主义也得到充分发扬,社会价值判断以外在的结果为准。教育在这种社会思潮下逐渐功利化,教育只为其效果而存在,衡量教育的标准是实现价值和创造价值,并且导向外在的快乐与利益,而对于教育实践中很多内在价值,如知识、德性等被忽视。(李长伟,徐莹晖:《功利主义教育目的与人的工具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9期)职业院校在这种社会氛围中逐渐形成功利化的办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追求外在的效益而忽视学生的需要和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突出地表现为注重学生的专业定向性培养,教育教学过分“专业化”,学习者所学知识和技能主要围绕为了未来的工作,学校只是专业片面式地培养“职业人”。学习者接受这种片面式的教育,可能会有较好的物质生活,但缺乏健康的精神生活、高尚的精神境界和自由自觉的创造能力。

(三)校企合作相关利益关系不明

校企合作是一种相关利益者组织。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目标的多重性反映其利益相关者的多重性,主要有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组织。“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缺乏外在组织保障和制度规范,究其原因在于没有深刻理解这些校企合作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缺乏科学认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核心思想是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主体的利益。因而利益相关者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保障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要保证他们的利益,需明确两个关键问题,一是他们都有哪些利益诉求,二是如何协调不同的利益达到共赢。“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这两点都没有做到。一方面,校企合作利益相关者不同的权益没有被正确地认识,各利益相关者在校企合作中定位错乱,权责模糊。政府是掌舵者,在资源配置、制度规范和文化引领方面进行宏观调控,但并不意味着政府直接参与教育教学;学校是教育机构,受政府支配,是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实施者,而非组织者;企业的生产环境是良好的实习场所,但企业是经济组织,没有直接的义务参与职业教育;行业组织代表企业利益,作为连接政府与企业的纽带,是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中介者,而非主导者。另一方面,没有把握校企合作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赢点,致使难以形成可操作的长久合作机制。例如,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中付出了设备、人力、资金等成本,但较之所享受的税收优惠和人才资源,总体上“入不敷出”,因而学校“受惠”是在企业“牺牲”利益基础上,这种利益的不平衡必然影响校企合作的质量和长久性。这种混乱模糊的相关利益者关系认识导致校企合作缺乏明确的制度规范和健全的组织保障。

第9篇:实体经济困境范文

一、 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力概述

1.课程领导的含义

“课程领导”概念被首次提出并进入研究视野是在上世纪70年代,哈里・帕素教授第一次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这个概念,但当时并未引起学界的注意。美国的课程专家在对这一名词进行细致的考察与论述之后,提出了相关的课程领导概念,包括“分享式课程领导”、“创造性课程领导观”、“转型的课程领导观”等。随着课程实践领域的不断发展,美国的CLI(Curriculum Leadership Institute)模式、澳大利亚的促进有效教学的课程领导模式、英国的学科课程领导模式和加拿大的DIME(Development,Implementation,Maintenance,Evaluation)模式逐渐成为有代表性的课程模式。[1]当前,世界范围内对课程领导的界定主要有五种视角,分别是“功能观”、“过程观”、“内容观”、“特征观”、“行为观”,这些视角基于对概念内涵的理解,把课程领导界定为既是课程实施的过程,又是课程发生的行为;既是特定情境中完成的特定内容,又指向预期目标。之前被大家广为运用的“课程管理”正渐渐被“课程领导”所替代。“课程管理”是接受行政部门指令后的“监控”,“课程领导”则摆脱这种“管制”思想,学校决策的课程模式与活动不再受上级行政管理部门的驱动,而是走向了“自发”[2]。“课程领导”的本质是引导和统率课程,包括课程开发与发展几个具体内容,作为一种课程实践,它是各项活动的总称。 [3]“课程领导”的根本目标是更有效地达成关于课程的正确理解,获得实施课程的有效方案,并能给予评价,进而促进学校文化建设,打造优良课程品质,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4]

2.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含义

教师课程领导力是课程领导力的下位概念,从情境来讲包含教师、学生,在课程领导力的概念体系里占主要地位。教师课程领导力体现了平等与合作的方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在能对课程体系进行积极领悟、对课程实施进行自主实践。教师课程领导力主要包括教师的课程意识力、课程设计力、人际领导力、课程实施力、文化领导力和道德领导力等。课程实施能力是教师课程领导力的主要部分,体现在能够结合课程标准,对全年的教学进行规划,在课堂教学层面能够根据学情拟定教学方案,以教学智慧补救教学,发挥自,并有计划地进行课程评价。

教师课程领导力包含多个维度,即引领、共识、创生、构建,甚至共享资源的方式方法。多个维度彼此联系,包含了教师能够面对课程愿景,彼此消解矛盾,搭建相关平台,塑造校园文化,进而树立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的世界观。[5]课程领导力体现了教师灵活的教学智慧和独特的教学方式,教师能够依托师生情感与学生共同分享文化知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课程领导力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智慧,需要具备包含课程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在内的先进的课程领导理念。

二、 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力发展面临的困境

1.教师参与课程领导的意识淡薄,缺乏创造性

课程意识是教师在参与一系列课程规划过程中对课程整体的认识,表现在教师对有效实施教学的看法,或者也表现为对其地位与作用的理解。课程意识属于观念层面,教师所具有的批判意识、创新意识、敏感意义等都属于课程意识,这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专业意识。意识决定行动,同样教师的课程意识不同程度上也影响着他的教学行为,因此说课程意识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内在力量。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影响,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课程体系意识还很淡薄,心中只有教学意识,认为我只要会“教”就可以了,对课程概念的理解仅限于“对教学计划的设计与实施”,直接导致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成为教科书的重复者,教学方式永远为“填鸭式”,缺少对课程的自主理解,更不要说能对课程进行批判与创造了。“很多教师都不知道基础教育的三级课程体制,熟悉的仅仅占12%。”[6]很多小学教师按照原来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难以站在课程领导者的角度去组织和实施教学。小学教师课程领导意识的淡薄直接导致课程领导意愿不足。很多小学教师习惯了原有的教学方法,不愿作出改变,甚至安于现状,惧怕迎接新的课程挑战。在这样的心理和意识下,小学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就不能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只是囿于已有的课程模式,因此忽视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2.课程专业知识和领导能力欠缺,缺乏参与性

教师课程领导不但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领导意识,还要具备包括理念与实践能力在内的其他能力,如掌握丰富的学科知识,能够设计符合学情与教学规律的方案,能够对课程实施与教学实践进行客观的评价等。但是现实状况是,许多小学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放弃了对本专业知识的探求,甚至满足于现状,满足于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主,不会灵活处理与归纳学科知识,教学方式死板,教学模式僵化。

教师课程领导也需要教师具有领导能力。对小学教师来说,课程领导力一开始就被排斥在外,尤其是关于学校政策方面的课程领导能力更是欠缺。学校拥有课程决策的权利,行政部门在编制好课程后,小学教师盲目地跟从专家的方案,不能发挥自主性去开发符合学生学情及自身实际的课程内容,更关键的是缺少与上级行政部门就课程开发与建设进行沟通的能力。[7]因此,面对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小学教师多倾向于保守,不能主动地参与到课程的开发、生成与创造中去。

3.教师课程领导的管理体制落后,缺乏适应性

三级课程政策的实施赋予了小学教师更多的课程领导权,但是这种权力只限于政策层面。受现代科层制管理体制的制约,教育系统依然实行着这种领导制度,究其原因,跟这种科层制管理形式结构稳定有很大关系,因此,一直以来现代学校管理都在采用这种形式。但今天,人们发现学校教育尤其是课程实施是极其复杂的,教师的个性和自主意识容易被忽略。[8]另一方面,学校科层制管理下的量化模式把教师变成了“技工”,教学变成了可以被量化的技术活动,学校教育成为可以被描述与量化的数据。[9]这种现状直接导致教育行政管理阶层掌握着课程管理的权力,他们来颁布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由于与教师缺乏沟通交流,因此造成管理主体单一的局面。

三、 提升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策略

1.更新教师观念,激发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内动力

课程领导意识决定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朝着哪个方向前进,是教师课程设计、创生、实施的重要决定因素,对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起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只有拥有先进的课程观与教学观,尤其是能结合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不断更新课程改革价值观,才能理解与实践课程领导的目的、意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只有树立正确的应然角色,把握与其他教师的合作关系,才能提高课程领导的内动力。小学教师应该更新观念,有意识地增强课程领导意识,肩负起自身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应承担的责任,对“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与迫切需要进行充分认识,激发自己的教学热情,做一名真正的课程决策者、课程设计者与课程管理者。

更新观念首先要意识到传统课程观的局限性,不能再把课程设计与实施单纯认定为教学知识点的讲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经验与体验,要认识到课程实施过程是师生共同建构的体验性过程,是由师生、文本与外界共同组成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体验系统。前面己经论述课程意识决定教学实践,所以改变过去的陈旧观念,树立新的观念,可以帮助小学教师形成新的课程领导角色,新角色包括愿景计划者、新方案创生者以及客观批判者,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小学教师在课程创生过程中的自主动力。更新观念还包括更新与同事的关系,变过去的互不相关为共同合作,乐于与同事分享经验与成果。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小学教师课程领导能力

课程领导力不会凭空产生,要不间断地提高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队伍建设可以通过教师培训来实现。尽管小学教师在走上岗位之前都己获得必备的教师素养,但是其课程领导的能力不能随之而现,只有坚持不懈地发展,才可储备必要的课程领导理论,掌握课程领导能力并运用于实践。[5]小学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集中体现,表现在课堂教学、活动管理、课程实践等各个方面。小学教师的专业学习分为自身主动的学习与参与各种形式的培养两种方式,前者是教师自己主动学习先进的课程理论,为课程领导作储备;后者是教师主动参加学校提供的各种教师培训,通过专家讲授、教育论坛等方式获得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

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师培训呢?首先,学校开展的各式培训应具有针对性,是在贯彻了新课程理念与研究了被培训教师各自的特点之后开展的有的放矢的培训,这就要求培训者全面了解教师。其次,通过骨干教师带动其他教师,让骨干教师发挥其带头示范作用,帮助青年教师或经验少的教师快速提高课程领导能力。因此,可以先重点培训骨干教师,发挥其示范作用,这样可以快速提高效率。最后,要注意培训的方法,不要让培训停留在表面,而应该深入下去,防止出现急功近利的情况。

3.创新课程管理体制,赋予教师课程领导权力

尽管我国在本世纪初也实行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但是对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放权却没有达到满意程度,教师课程领导的意识与作用的发挥还依靠所在学校领导意识的觉醒。小学阶段的教师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要想提高小学教师的课程领导能力,需要不断创新学校行政层面的机制。

现代教育管理理论认为,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管理模式和各管理要素的关系,才能真正促进构成管理主体各部分的意识觉醒。这就要求我们做到:首先,建立并完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尽管我国在课程管理上还存在一些特殊的现实障碍,但是西方国家对中小学课程管理机制的改革已经向我们展示了以后我国课程领导体制改革的趋势。我们应清除障碍,创新思路,总结经验,建立适合我们自己的课程领导体制;其次,学校应完善评价机制,不能只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应建构全新的教师评价制度与评价体系;最后,应把教师课程领导的权力还给教师,创设积极的校内管理环境,让教师建立工作团队,为他们提供课程开发的平台。

总之,在教师课程领导策略的研究中,我们应该认清概念,抓住内涵,找准突破口,解决难题,把教师课程领导意识的觉醒作为重点,切实提高小学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参考文献

[1] 张歆柳,杨福梅,李.教师课程领导力研究述评[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5).

[2] 钟启泉.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J].全球教育展望,2002(12).

[3] 王钦,郑友训.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课程领导力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3(7).

[4] 郑东辉,施莉.课程领导理念探微[J].教师教育研究,2006(2).

[5] 熊鑫.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6] 李芳蓉.职业中学教师作为课程领导的素质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6.

[7] 沈建民.试论课程意识缺失的课堂表现及其培植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