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文化建设范文

智慧文化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文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文化建设

第1篇:智慧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医院文化;思想政治;工会优势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1

当今,医院文化作为提升单位竞争力的内在动力和要求,在新的医疗体制改革和服务竞争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实现“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现代化医院愿景,工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参与医院文化建设中做到认识超前、思路清晰、执行有力,积极履行维护、建设,教育和参政等基本职能,开展活动引导职工凝聚力量,不断提高医院文化在医院发展建设中的导向、激励和稳定的功能,有力促进医院管理水平和职工素质不断提升。

一、不断加强高素质职工队伍思想道德建设

(一)医院文化建设要以职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医院文化追求的目标是医院愿景,实现医院愿景,需要全体员工的统一行动。医院工会利用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工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独特优势,着重研究和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医院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2008年为了使新整合的人民医院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的发展,我们在全院开展了“让优秀成为习惯、让出彩成为追求”职业道德建设活动,进行“爱心仁术、情系人民”的医院精神和“精诚勤慈、永续第一”的医院宗旨教育,培养医务人员正确的社会责任观和为人民服务思想,激发广大职工爱岗敬业;加强职工对职业神圣感、医院核心价值观以及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引领职工养成爱院如家思想认识以此提高员工对医院忠诚度。

(二)职工的技术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不断提升广大职工的。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要务。我们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通过与医务、护理等职能部门一道定期组织职工理论和操作竞赛,努力打造一支德技双馨的医疗队伍。近年来,医院涌现出了一大批科研和临床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其中全国、省、市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就是广大职工的杰出代表,他们以突出的学术成就、高尚医疗道德和对病人无比负责的崇高精神形成了强大的感染力、影响力,激发了广大职工刻苦学习不断进取的工作热情。

二、不断加强医院职工服务文化建设

(一)构建职工服务文化建设的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模式加强服务组织建设,提高职工服务意识,创新服务举措是加强医院服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011年医院成立了病人客服中心,将住院预约、医疗咨询和出院病人回访等多功能集为一体,深得社会的好评;与此同时,工会十分重视职工学校建设,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初步形成了员工学校与党课为阵地,普及学习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的教育内容,以督促检查与考核奖惩为保证机制的较为完备的医院服务文化体系教育新模式。为了使全员职工有一个系统的行为准则,经过职代会通过了《医院员工奖惩条例》等多个文件,为医院先进服务文化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我们结合“医疗服务质量万里行”活动,认真组织职工学习、掌握和执行卫生部新三甲医院标准,全面推进职工医疗服务质量建设。优化服务流程,改变就医形式,方便病人就医是医院不断追求的目标,2012年医院在医疗信息平台上与银行合作建立了“预诊疗、一次付费”服务模式,免去了病家多次划价收费之烦恼,深受广大病人的欢迎和上级的肯定。为了进一步提高病人对服务的满意度,开展病人最满意科室(个人)活动评比,对深得广大病人表扬的集体和个人医院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有效地提升了医院服务的品质。几年来医院在全省卫生行业满意度调查中综合满意度均在90%以上。

(二)创新开展主题活动载体努力锻造医院服务文化。近年来,医院工会按照党委提出的“对内协调一致,对外不断满足病人需求”的办院思想,参与组织医院核心价值观征集主题活动。在征集过程中组织开展了医务人员职业与人生价值的大讨论,以此统一全院职工在当今社会价值趋向多元化和医患矛盾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神圣的职业等问题,同时工会还组织全院优秀职工评比活动,把医术好医德高的医护人员评选出来,以先进的力量感动职工从而推进主题活动的深入。经过近三个月的征集与评选,从众多作品中选出优秀的表述语,再进行提炼成文最后形成了被广大职工认同的医院核心价值观表述语——“德为先生命至上,术为本臻于至善”,此项活动的开展有力的促进了医院服务文化形成。

三、不断加强医院职工文化建设

(一)树立精品意识,打造职工文化品牌。在医院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行为方式和精神形态是现代医院文化的核心层,表现为具有医院特征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职工文化活动具有的亲和力、参与性、广泛性。开展精品文化的打造工作,对于刚刚由两家医院整合的大型医院能够起着独特作用,也能为凝聚人心、营造和谐、塑造形象作出重要的贡献。院工会坚持以活动不断、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来培育职工的价值观,运用体育艺术的感召力、集体活动的凝聚力把全体职工拧成一股绳,为实现医院目标而奋斗形成独具特色的职工文化品牌。自2008年以来每年我们都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系列活动,以节日为节点,即春节文艺汇演系列活动,正月十五猜谜语活动,庆“五一”体育系列活动,中秋国庆户外健身系列活动,12月进行院庆系列文化活动,上述活动已经成为市卫生系统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

(二)以品牌职工文化活动展现医院形象。坚持以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为载体,以打造精品文化产品为重点,不断提升医院良好形象。几年来,医院工会积极参加市、卫生系统组织的文艺活动,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要求,力求在活动的开展方式、舆论导向、引导目的、文化塑造上均做到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并做到精力、资金和投入三到位,使得整个比赛和调演的文艺演出取得了很大成功,得到了行业的高度评价。如今《茉莉花开香万家》、《江南天使击鼓》等一批优秀舞蹈已成为医院的精品保留节目;2010年医院以强大阵容参加了市卫生系统组织的运动会。在备战行业运动会过程中,我们紧紧抓住机会,以此为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展现集体力量、树立医院形象的良机,在全院上下开展全员健身迎运动会的活动,由于组织发动有力、方案制定完备、执行落实彻底,在达到引导、教育、凝聚、激励职工作用的同时,并以优异比赛成绩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充分展现了医院形象,提升了外界对医院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四、不断加强医院人文环境文化建设

(一)环境文化建设是医院文化建设的第一硬件要素。医院形象是医院文化的具体外在表现和环境教育方式。作为医院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洁优美的生活、工作环境是促进广大职工人格魅力的形成和完善的重要因素。充分发挥工会优势,参与设计制作了医院陈列馆,艺术文化长廊和赋予服务精神的文化雕塑等,以优美的环境和深刻的外形文化影响着广大职工对医院文化的概念和内容具体化和固定化。针对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医院号召自己动手美化院容活动,后勤职工主动承担起了全院绿化任务,仅此项每年就人医院节约了数拾万元;为了创建无烟医院,工会与兄弟职能部门联合组织成禁烟督查组,定期对全院办公场所进行检查,并建立了长效禁烟工作制度,为医院成为“无烟医院”做出了贡献。

(二)加强工会文化阵地建设。长期以来,院工会十分重视职工活动场所及户外体育设施等的硬件建设和管理。2009年完善了户外篮球场、羽毛球场的改造和设施的更新;新建了一个现代化的职工活动中心,总面积约1000多平米;工会还以建设全国“职工书屋”为契机,大力促进图书馆、职工阅览室的建设,并建立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于2011年医院工会图书馆被评为“全国职工书屋”。为了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投入近五万元成立了乒乓球、篮球、足球、网球和羽毛球等俱乐部;成立了白衣天使舞蹈、合唱和电声乐队;投入20万余元职工活动室中的KTV安装了音响系统。如今,职工活动中心正成为职工休闲娱乐交流情感的盛地。通过不断的资金投向医院文化,一个功能齐全完、设施先进的医院文化场地已经呈现在职工面前,为满足了全院职工日益增长的业余文化生活需求提供了保证。

参考文献:

[1]邓红卫.工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应发挥五大优势[J].中国职工教育,2010(05).

[2]周凤娟.加强职工文化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J].中国工运,2013(10).

第2篇:智慧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组织文化;制度化;价值观

当前,独立学院的学生会建设在独立学院的学生发展基础工作中拥有重要地位,针对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学生会组织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学生群体能力、思想、认识等基础方面建设的核心。

一、独立学院学生会组织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以云师大商学院为例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其内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制度规范和外部形象的总和。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价值观、中心是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文化、管理方式是以柔性管理为主、主要任务是增强群体凝聚力、组织文化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随着独立学院学生会组织结构的日益完善,组织文化建设受到了更多关注。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学生会成立于2001年10月,是在学院党委领导、院团委指导下逐步形成的“自我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学生群众组织。每学期开始,学生会都会召集新老委员针对上一年工作、学习和思想动态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确定目标和主题,以讨论会的形式商讨组织先进性的发展方向制定学期发展目标;以丰富多样的活动,及时了解新老委员在思想、学习、生活上存在的问题,加强部门间的团结协作、委员间的沟通交流,促使学生会委员形成集体意识,创建商学院学生委员会团队精神;每年第一学期在院内举办“青春飞扬”系列迎新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走出去,请进来”,主动加强与兄弟院校学生会的学习交流是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学生会在文化建设上的主要内容,他们立足商学院特色积极开展到兄弟院校的联谊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

二、独立学院学生会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目前,独立学院学生会的组织结构基本成熟,但大部分并重视组织文化建设。对这种组织的“软控制”不重视,只关心活动的开展,导致了委员被动局面的出现。

(一)委员积极性不高,凝聚力低

随着学院规模的扩大,学生会的人数也相应增多,委员中出现了一种你推我靠的现象,甚至出现人手的不足,这与学生会拥有众多委员是不相称的。许多委员都以“有课”、“英语学习”等借口来推脱任务,致使部长的工作难于开展。

(二)委员思想动荡频繁,易受指导老师更替的影响

独立学院的管理体制比较灵活,教师的更替也比较频繁,每当指导老师更替之时,学生会内部思想动荡严重,委员们产生一种不安全的感觉。部长们为自己的处境而担忧,委员为自己是否可以适应新指导老师的工作而烦恼,这样必然会造成工作效率的低下。

(三)学生会委员的自身建设欠佳

独立学院学生会委员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自身的适应能力差和素质的参差不齐。学生会的形象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损坏,从而形成了学生会在学生中的口碑不一。(四)独立学院学生会存在问题的本质

组织制度的执行受到了外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代表组织文化的一些价值观没有得到充分重视,部分制度没有针对组织和委员的特点来制定是独立学院学生会存在的共性问题,要重视组织文化建设,进行管理的制度化是解决当前独立学院学生会出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建设独立学院学生会组织文化的对策思考

(一)充分体现制度化功能

制度化的功能体现在以下方面:有助于组织成员的自我教育和管理;有助于管理者规范自己的工作;有助于对组织成员工作的考核与评估;有助于各级部门和个人对自己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自查和自评等。

(二)加强学生会组织文化的制度化建设

1、制定学生会制度的前期准备。学生会制度的制定要体现组织价值观,能够充分调动委员的积极性。要从系统上把握学生会文化的制度化。制度化是学生会文化形成的一个环节,科学地确立学生会委员及管理者的制度意识。

2、科学地制定制度。制定制度首先要从全面修订现有管理制度入手,要以民主程序来制定制度,要循序渐进,要将学生会的长远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必须体现义务、职责、与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3、制度制定后的保证实施。除了制度要制定的科学、公正、严谨外,还要重视学生会的“执行文化”。决策层要大力支持、模范执行,中间层要正确引导、大力推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制度化对独立学院学生会的针对性

制度的科学制定有助于塑造独立学院学生会委员的文化素质,引起各个方面力量的关注、支持。合理的制度化可以加速独立学院学生会文化的形成进程。制度化有利于独立学院学生会内部的日常管理和共同信念的形成。

四、结束语

独立学院学生会的组织文化建设及制度化管理,能够在充分保障日常工作圆满完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会的自身情况,实现委员的共同价值观。同时在对外形象塑造和自身素质提高方面,都会取得较好的成效,进而使独立学院学生会的管理水平和文化水平得到提高,自身实力得到加强,以至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中永远健康的前进、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智慧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伊斯兰宗教文化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反对极端宗教思想

在西部伊斯兰宗教文化区,在这样一个群众宗教意识根深蒂固、宗教传统历史悠久、宗教观念相对强势的十分特殊的区域文化环境中,特别是在当下,一些地方极端宗教思想渗透十分严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同时又面临着“去极端化”的特殊任务,它的推进必然有着其特殊的发展路径。探索一条适合当地宗教文化传统、能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可操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具体路径,这对于实现该区域的和谐稳定发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科学化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该区域宗教文化历史悠久,传统深广,覆盖严密,影响力雄厚。宗教已成为群众生活习俗的一部分,教义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根深蒂固,群众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宗教观念相交融,宗教思想和事务在当地社会各个方面都有着相当大的支配力。而反观社会现实,经济长期发展缓慢,思想文化建设落后,对外交流通道缺乏,封闭的社会循环实际上处于生态孤岛状态。在一些地方,群众缺乏和外界交流的基本条件和技能,他们的生活圈,就是本乡、本土、本民族语言的范围,甚至在个别边远地区,相当部分的群众的文化生活还游离于现代文明之外;教育事业发展缓慢,义务教育、技工教育及现代科技知识的普及率过低;贫困区域面大人多,扶贫工作进展缓慢;宗教管理严重的缺位和不当,法制意识淡薄,为患已久的极端宗教思想渐成气候。他们从思想上话语权的争夺开始,逐渐在民政、教育等方面抵制政府对社会日常管理,发展到组织力量搞分裂;诸多社会矛盾的聚合为宗教极端化思想的猖獗提供了适宜的社会土壤,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设置了特殊的难度。我国伊斯兰文化区的极端化宗教思想,主要来自境外极端宗教势力的长期渗透,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冷战结束后,全球范围内民族主义高涨。伊斯兰世界在全球化浪潮中发展艰难,应对乏力,内部分裂加剧。温和派求变革,激烈派走极端。其中坚持极端理念和行动的伊斯兰恐怖组织成了危害全球和地区稳定与发展的“毒瘤”,恐暴组织成了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头号敌人,反对极端化宗教思想是各国各界的共同任务。

近20年来特别是“9.11事件”以来,国际学术界对于伊斯兰宗教文化,如何适应和融入现代世界主流文明的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如:1.美国学者约瑟夫•拉彼德在专著《文化的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中认为:要从社会经济互动关系中,洞悉当今伊斯兰宗教思潮的结构和方向演变的根源,推动它与世界走向温和的相互适应;2.英国学者詹森在《战斗的伊斯兰》中,指出诱发极端组织兴起的社会根源是:主流文明的排斥和伊斯兰文明的保守,在国际竞争中对自身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和争夺世界性话语权;3.美国哈佛著名学者亨廷顿在《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一方面强调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明在未来世界的冲突风险在上升;另一方面,他也指出只有两种文明各自进行主动的内部改革,增加文化规则的弹性,才能走向相互适应和互动发展。4.研究也触发了宗教改革的思想,如北非学者•阿比德•加布里(MuhammadAbidal-Jabiri)认为贝都因文化“即没有深邃的思想,也没有表达上的连贯性和哲理性,以此完全规定今天的生活是困难的。”等等。这些研究对于探讨现代社会条件下,伊斯兰文化和现代世界主流文明的互认和融合,探寻宗教极端势力兴起的宗教和世俗根源,推动宗教内部改革,都释放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新世纪以来,国内对于中国的伊斯兰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新成果,总体上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展开:一个是探讨中国伊斯兰文化注重“本土化”的优秀文化特点。

比较有代表性的如:1.张宗奇在专著《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整合》中,系统梳理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1400多年来,实现本土化的演进史,指出实现“本土化”是外来宗教文化落地生根的一般规律。2.罗惠環教授在专著《伊斯兰教社会功能研究》中,以伊斯兰教兴盛时期伍麦叶王朝的“百年翻译运动”为例,说明伊斯兰教文化有着融入世界其他文明的内在弹性和宗教法理根据;另一个是当前穆斯林聚居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问题。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1.韩志斌教授等人认为,我国伊斯兰文化必须积极吸收现代文化,增强宗教的开放、包容性,增强广大信教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2全国伊教协会会长郭承真、学者沈少春、吕耀军、贾友军等人认为:一要认识到伊斯兰宗教极端思想不仅是宗教界的毒瘤,也是民族地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危害和障碍;二要发挥好宗教界的力量,阐明伊斯兰教伦理观中所倡导的敬主爱人、爱国护国、诚信务实、友善孝敬等等优秀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具有互通包容的关系;三是穆斯林和广大民众在信仰上可能有差异,但对于社会道德规范、价值准则的认同必须是一致的;3.丁明俊、阿地力江•阿布都力、马平等学者认为:(1)要增强信众对“主流文化”“国家文化”的认同,这种认同,是中国伊斯兰教传播史上的优秀传统。(2)宗教界要重视运用现代传媒技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提供宗教文化的包容环境;总的来说,这些研究取得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成果。但是,尚存在以下几点空白和不足:(1)研究大多表面化,没有结合该区域社会整体发展平台这个根本来考察。忽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去极端化,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它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基础条件,它的推进要结合伊斯兰文化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社会进步来展开。(2)研究大多碎片化。缺乏对该区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系统梳理,没能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的考察和分析。(3)研究大多欠深刻。没能紧紧抓住该区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反对宗教极端势力、推动宗教内部进步之间内在的高度相关性;西部处于国家“一路一带’战略的核心段,区位优势突出,战略位置重要,宗教历史悠久。同时,甘青宁新四省区占我国国土面面积占的三分之一还多,伊斯兰宗教人口占我国信教总人口的70%,其中新疆一省区就占了50%左右,该区域的和谐稳定发展对国家发展大局十分关键。要探索合乎当地社会实际的思想文化建设的路径,就必须抓住宗教文化环境的特殊性,聚焦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反对极端宗教思想的内在相关性。总括而言,该区域思想文化建设的路径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必须以该区域发展、稳定、治理的大战略为指引,以面临的紧迫社会问题为研究对象,厘清深层矛盾。二是要抓住铲除极端化宗教思想这个关键。

第4篇:智慧文化建设范文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挖掘、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的精髓,对于调节各种社会关系、倡导社会公德、整合社会资源,并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意义。

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和谐社会实质上也是一个民主与善治的社会、秩序与法治的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宽容与友善的社会、诚实与信任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各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既要努力发展经济,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增强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又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完善利益冲突的调节机制,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社会稳定和生活秩序。当然,挖掘传统“和”文化的积极因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社会公共道德,营造团结合作的社会氛围以及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这也是重要的措施之一。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和文化精神之表现,其“和”的理念已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治国安邦强调‘和睦相处’、‘和平共处’,治理家园讲究‘家和万事兴’,为人处事恪守‘贵和持中’的中庸之道,人生修养要达到‘心平气和’的境界。”…具体来说,中国传统“和”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和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一、普遍和谐理念

普遍和谐可以看作是儒家文化的最高境界,其中的“和”主要有四个层面:人与自身之和、人与人之和、人与社会之和、人与自然之和,儒文化要求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其与己、与人、与国、与天下的和。

(一)自身之和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修身,突出如何以仁心来做人处世,其实质就是要求人们在道德方面不断自我完善,达到忘我的境界,成为一个大公无私的圣人、君子或善人。其方法就是要通过“自省”、“慎独”、“苦养”和“外求”等“先正其心”,而要正心“就要加强自身的修养、锻炼、磨炼,端正自身的品质、情操、德行。因此认为,修身是做人之本,‘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也视其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大学》篇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二)人与人之和

人与人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家庭的也有社会的,中国古代把人与人的关系概括为五种,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和朋友。儒文化用一贯倡导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作为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的准则,孟子在此基础上扩展为“五伦十教”,作为处理这五种关系的标准,并依此来要求各个不同角色,即“君惠臣忠,父慈子教,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虽然其中包含有一些封建糟粕的成份,但其中“忠恕”思想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论语·里仁》章中曾子说:“夫子之道,恕而已”。所谓忠恕,要求人人先从自己做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要求处理个人同他人关系时,应持无私、互惠的原则。罗斯特认为,“互惠的行为规范的思想在儒教中是非常重要的,而它与黄金法则有直接关系。’’

(三)人与社会之和

主张臣民要忠君爱国,要为治国、平天下做贡献,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主忠信,徙义,崇德。”、“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日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如果只是片面的去理解,传统文化中的这种思想可能会带来许多消极、负面的思想,比如臣对昏君的愚忠、子与妇对父和夫的盲从等。但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前面提到的人与己之和、人与人之和,就会发现这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主张是以前两种和为前提的,君、臣、父、子都有自己的名,为了“正名”,每个角色都要完成与其名相符的责任和义务,只要各自完成了其责任与义务,这主张带来的只能是国家的繁荣昌盛,家庭的和睦团结。纵观历史,“这些思想和主张,两千余年来在中国历史和社会生活中对形成中华民族的忠君爱国意识和传统产生了强大的作用,在整个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它几乎成为了绝大多数臣民的重要社会意识和人生要旨之一。正因为此,才有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有了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四)人与自然之和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人类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天地万物和睦相处,而不是以人为中心,崇尚对自然的征服和驾驭。”中国古代审美意识中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追求天人合一,在风俗习惯、建筑园林、文学、绘画等方面都有表现。“中国文化过去最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中国古人认为人生与天命最高贵、最伟大之处,便在于能把他们两者合而为一。”古代农业依节令进行,民间节日也多与大自然有关,总是适应节律,与自然界建立协调一致的关系。从中国风水之说就可以反映出古代建筑中的“天人相应,人神一体”。在古诗文、故事传说中我们可以发现更多的人与自然界中的花鸟鱼虫的和,如二郎神有狗相助,所向无敌;项羽的乌骓马、关羽的赤兔马在失去主人后,竟然相随英雄而去;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与之相伴的人比比皆是。不仅如此,“古人在‘天人合一’意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礼法自然’的理念,从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礼’而得到了更多的关联与融合,并演进到了更高的程度。”在制礼的过程中把人与自然密切相联,甚至把人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与之融为一体。正如《礼器》中所讲:“礼,时为大,顺次之,体次之,宜次之,称次之。”

古今中外思想家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都涉及到对社会成员的道德要求,而在思想文化多元的今天,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民道德的诉求就更加的不可或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普遍和谐理念则可以培养社会成员自身、社会成员之间、社会成员与社会之间、社会成员与自然之间的尊重和宽容,进一步促进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秩序和谐理念

秩序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它主要以“礼”、“仁”为核心和逻辑起点,并逐步深化,形成了自己的学说体系和基本范畴体系。除了普遍和谐之外,“还需要社会性的规范来强化人们对这一关系网络的意识,这就是礼。” ‘‘礼,在中华传统文化与文明中源远流长,可以说它是中华传统文化、文明的根。”¨叫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并且逐步凸现出来,为了调节各种矛盾以达到社会和谐,礼表现为各种规范,并随之发展起来。从儒家思想数千年的发展演变来看,礼其实是其核心,正是礼及其逐步产生出的仁、义、忠、信、孝、悌、智、教等范畴,规范着每个人的为人处事,形成了一种人人认可的社会秩序。仁与礼共同成为儒文化的基础和核心,二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因果,礼为外在表现,仁为实质,礼为因,仁为果。我们可以从《论语·颜渊》里的表述了解孔子对礼与仁关系的认识:“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代表人物,也有着互不相同的特点和特色,但总的来说,都体现着礼、仁的理论核心和基本内容。

三、规律和谐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在老子哲学中十分强调“道”,认为道是万物的本原,《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千千万万的事物都由道产生、演化而来。“老子的‘道’和由它而产生的天地事物都遵循着循环往复的规律,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就是在这种周期性的平衡中维持生存和发展。”¨“道”蕴涵着阴气和阳气两种元素,这两种元素相互对立、相互斗争,却又是相辅相成的。认识到这一点,正确处理事物内部的阴阳两元素,使之不失去平衡,其就能达到和谐。人体是这样,社会、国家亦是如此。这种思维方式,也可以称之为“和谐的辩证法”。

四、均衡和谐理念

贵和谐,尚中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如何才能实现“和”,中国传统文化提倡致中和的整体均衡和谐观,即保持“中”道。“中”,也就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中庸,但我们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客观事物的绝对的中度,其实这是指事物的度,人们行事的最佳状态,即不偏不倚,既不过度,也不能不及,对待事物既不“狂”,也不“狷”,要恰到好处。《中庸》中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5篇:智慧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组织文化;制度化;价值观

当前,独立学院的学生会建设在独立学院的学生发展基础工作中拥有重要地位,针对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学生会组织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学生群体能力、思想、认识等基础方面建设的核心。

一、独立学院学生会组织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以云师大商学院为例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其内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制度规范和外部形象的总和。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价值观、中心是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文化、管理方式是以柔性管理为主、主要任务是增强群体凝聚力、组织文化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随着独立学院学生会组织结构的日益完善,组织文化建设受到了更多关注。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学生会成立于2001年10月,是在学院党委领导、院团委指导下逐步形成的“自我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学生群众组织。每学期开始,学生会都会召集新老委员针对上一年工作、学习和思想动态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确定目标和主题,以讨论会的形式商讨组织先进性的发展方向制定学期发展目标;以丰富多样的活动,及时了解新老委员在思想、学习、生活上存在的问题,加强部门间的团结协作、委员间的沟通交流,促使学生会委员形成集体意识,创建商学院学生委员会团队精神;每年第一学期在院内举办“青春飞扬”系列迎新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走出去,请进来”,主动加强与兄弟院校学生会的学习交流是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学生会在文化建设上的主要内容,他们立足商学院特色积极开展到兄弟院校的联谊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

二、独立学院学生会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目前,独立学院学生会的组织结构基本成熟,但大部分并重视组织文化建设。对这种组织的“软控制”不重视,只关心活动的开展,导致了委员被动局面的出现。

(一)委员积极性不高,凝聚力低

随着学院规模的扩大,学生会的人数也相应增多,委员中出现了一种你推我靠的现象,甚至出现人手的不足,这与学生会拥有众多委员是不相称的。许多委员都以“有课”、“英语学习”等借口来推脱任务,致使部长的工作难于开展。

(二)委员思想动荡频繁,易受指导老师更替的影响

独立学院的管理体制比较灵活,教师的更替也比较频繁,每当指导老师更替之时,学生会内部思想动荡严重,委员们产生一种不安全的感觉。部长们为自己的处境而担忧,委员为自己是否可以适应新指导老师的工作而烦恼,这样必然会造成工作效率的低下。

(三)学生会委员的自身建设欠佳

独立学院学生会委员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自身的适应能力差和素质的参差不齐。学生会的形象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损坏,从而形成了学生会在学生中的口碑不一。(四)独立学院学生会存在问题的本质

组织制度的执行受到了外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代表组织文化的一些价值观没有得到充分重视,部分制度没有针对组织和委员的特点来制定是独立学院学生会存在的共性问题,要重视组织文化建设,进行管理的制度化是解决当前独立学院学生会出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建设独立学院学生会组织文化的对策思考

(一)充分体现制度化功能

制度化的功能体现在以下方面:有助于组织成员的自我教育和管理;有助于管理者规范自己的工作;有助于对组织成员工作的考核与评估;有助于各级部门和个人对自己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自查和自评等。

(二)加强学生会组织文化的制度化建设

1、制定学生会制度的前期准备。学生会制度的制定要体现组织价值观,能够充分调动委员的积极性。要从系统上把握学生会文化的制度化。制度化是学生会文化形成的一个环节,科学地确立学生会委员及管理者的制度意识。

2、科学地制定制度。制定制度首先要从全面修订现有管理制度入手,要以民主程序来制定制度,要循序渐进,要将学生会的长远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必须体现义务、职责、与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3、制度制定后的保证实施。除了制度要制定的科学、公正、严谨外,还要重视学生会的“执行文化”。决策层要大力支持、模范执行,中间层要正确引导、大力推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制度化对独立学院学生会的针对性

制度的科学制定有助于塑造独立学院学生会委员的文化素质,引起各个方面力量的关注、支持。合理的制度化可以加速独立学院学生会文化的形成进程。制度化有利于独立学院学生会内部的日常管理和共同信念的形成。

四、结束语

独立学院学生会的组织文化建设及制度化管理,能够在充分保障日常工作圆满完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会的自身情况,实现委员的共同价值观。同时在对外形象塑造和自身素质提高方面,都会取得较好的成效,进而使独立学院学生会的管理水平和文化水平得到提高,自身实力得到加强,以至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中永远健康的前进、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智慧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工会组织;企业;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0-000045-01

一个企业长久发展以来,逐渐形成了企业文化,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一个5—10人的小型办公室是靠口头管理来维持;一个300—500人规模的企业,必须有扎实的制度;一个1000人以上规模的大型企业则是靠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企业文化。所以作为企业的精神财富和发展核心,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极大的促进作用,而工会组织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企业要懂得发挥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从而促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以下就如何让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开展了一系列的探讨。

一、企业工会组织要将自身优势和强大号召力充分发挥出来

作为企业基础性、群众性的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员工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企业员工要积极参与,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与自身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为了发展而共同进步、共同奋斗。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由各员工的精神状态、理想信念、人心向背直接决定的,而员工刚好是企业工会组织的基本属性与特征。为了使工会组织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首先要加强企业员工的思想教育和培训工作,培养、提升企业员工的心理素质和业务工作素质,培养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出业务扎实、廉洁自律、作风过硬的工会组织团队。同时,企业要根据员工的工作特点,不定时开展一些积极向上的活动,竞争也好,交流合作也好,目的是为了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培养企业员工的良好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企业员工要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乐于帮助别人,懂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其次,企业要加强工会组织的建设,并培养相关工作人员的团结意识。作为群众性的组织,工会组织对企业员工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它可以说是企业员工“温暖的家”。而公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是重要的角色,意义非凡,工会组织要在遵循依法执行这一原则的前提下对建会思路、建会形式以及入会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积极引导企业广大员工加入到工会组织中,加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和企业领导、管理人员共同奋斗共同努力,促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二、工会组织要为了企业文化建设积极探索新途径

企业文化建设中,工会组织不仅仅是一个参与者,更是发挥重要作用的要点。工会组织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而不断探索新途径,并把培养企业精神作为基础来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而且要满足目标明确、步骤合理、秩序统一等要求。以下提出了工会组织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建议:

(一)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将培养企业精神作为基础。为了使工会组织直接在员工群众里建设企业文化,工会组织要经常让员工讲出自己的心声和工作建议,并及时沟通交流。对于较为基层的工会组织来说,可以把企业文化建设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进入到每一个员工心中,比如宣传企业文化可以通过黑板报、简报、期刊、广播、网络媒体等途径。当然,工会组织也少不了树立正确的工作原则,将“围绕企业中心、服务放在首位、共同创造企业”作为工会组织工作的思路之一,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意识和能力,还要懂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为形成服务型企业而不断努力。

(二)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将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作为一大契机。企业员工的素质高低,间接反映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情况。企业工会组织的文化角色,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大优势,主要优势有:通过职代会对企业的重大决策,提高员工参政议政能力;通过开展的民主管理、技术培训、活动竞赛、企业改革、创新活动和员工喜欢的文体活动等,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实践,用企业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增强员工的工作活力和积极性等。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工会可以把职工中最先进的代表选树出来,大力表彰奖励,把最先进的企业文化代表推上前台。以拍摄专题片、举办经验交流会的形式对先模人物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和奖励,在职工中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竞赛热潮,逐步实现职工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

(三)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将提高工会组织凝聚力作为重点。为了提高工会组织的凝聚力,企业要加强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工会组织要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在弘扬先进方面留住人才;在凝聚力工作上发挥重要作用;工会组织还能通过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教育、创新教育活动,培养企业员工树立新的工作观念,自觉地为企业生存与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让企业员工管理从制度管理到自我管理的跨越得到真正的实现。

(四)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将建立和谐人文环境作为要点。作为员工与企业管理层沟通和交流的桥梁纽带,工会组织了解企业每个员工的具体需求,能够以有效的激励体制和公平理论对员工进行管理,让每个员工把个人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的发展目标有机结合,不断创新学习,争做知识性员工,建立出一个浓厚的人文环境,同时会积极开展针对困难员工的扶贫帮困、送温暖等活动。作为企业员工“温暖的家”,工会组织还要在第一时间把员工的心声和建议传递到企业党政有关部门,这样,企业领导才能够更好地在座谈会、联谊会上和员工进行沟通交流,也使得员工能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下进行愉快的工作,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了强大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化管理模式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纳入了企业管理之中,成为提高职工素质和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工会组织只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充分地发挥积极作用,就一定能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块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黄冬妮.如何发挥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3(08).

[2]赵鹏飞.浅谈如何发挥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3(07).

第7篇:智慧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走班制;班级文化;文化重构

作者简介:王一凡,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走班制打破了传统行政班级的阈限,分层、分类施教,变班级固定常态为“动态”化,以适应当下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成长需求。相对于传统行政班级,走班具有重要的现实班级样态实践、探索的价值,在当下的教育语境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加强走班班级文化建设,促使其效能优化,是教育新常态中一个亟待回应的命题。

走班文化建设有别于传统行政班级文化建设,如何让走班相对于传统的行政班级不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如何进行走班环境建设、活动开展、制度磨合以及人际关系的形成,将“走”之个体聚合为有内聚力的“班”之群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走班文化进行建设与重构。

一、营造异质融汇的走班环境

走班中的每个学生既是班级环境的适应者,也是班级环境的能动改造者,使不同的“异质”个体在走班的环境适应中释放自我,形成环境场的“同质”认同与归属感,进而开放自我,发挥“异质”在共存互依间对环境的再构功能。

一是基于课程牵引,让班级环境激趣扬长。走班中的学生往往籍以共同的课程认同与需求聚于一班,课程承载着走班群体学生的共同求知价值追求,群体对课程有着普适性的认同,以此为契入点,在班级环境的布置中,挖掘课程中的育人元素,并围绕这些课程元素进行教室环境布置,让课程蕴藉的教育元素激趣启智,顺性扬长,发挥班级环境激励、导向等育人无痕效应,如此群体心理对趋同性的班级课程环境会产生认同。

二是基于认知趋同,发挥群体心理效应。走班中学生“走”之位移承载着不同个体殊异的心路历程,对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心理定位与考量,在班级环境营造中让缄默的环境给其积极的心理暗示、导向、激励等,往往更容易使走班的学生对走班产生认同与归属感。走班中的学生个体对课程共同的认知追求,往往会形成彼此暗合的集体潜意识,而这种集体的潜意识表现在对课程的普适性的认同、类似性的习得体认。如认知取向、价值追求、学习方法等,这些源于不同认知个体的心理趋同性,往往更易于在班级环境中集中外显,因此认真分析走班学生群体的心理特质,发挥群体心理效应,在班级环境布置、氛围营造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与呈现,往往更容易缩短彼此的心灵距离,进而开放自我,彼此悦纳,让学生心理在走班环境中“软着陆”,产生班级的认同感。

二、开展多方交互的走班活动

走班的班级活动开展前提有别于传统的班级,学生个体的多元性使班级组织形态具有灵活多变性,如何在异质际会的时空中有机开展班级活动,使个体对“走班”产生情感的认同?班级活动的开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多方共时(识)性。走班制中的学生既存在个体的异质性,也存在群体的同质性,即走班中的学生个体对某一课程存在趋同性。基于此,以时空或对某一课程的认知为维,让具有不同教育认知经验与特质的学生个体在特定的时空中开展活动,让异质基于对近似课程兴趣与认知基础,彼此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心灵共振,进而形成群体的话语共识,这是彼此认同,也是对走班认同的前提与基础。

其二,动态生成性。因走班的动态性,其班级组织的活动有别于常规行政班的固定,时空动态化就需要在班级活动过程中捕捉教育的契机,将活动中的问题适机瞬时放大,在随机中动态生成,如此不仅凸显教育机智,又撼人至深。

其三,因时因生有别构建的系统性。一是走班活动要“聚散”开展合理。“聚”即在班级活动的开展中既要有群体性的普适性活动,以促进班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让班级异质渐趋同质化;“散”即在走班分散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合个体自我拓展的活动,顺性扬长,兼顾不同学生个体的成长需求。这种普适共性与个体个性互补的班级“聚散”,让不同学生个体在活动中认识自我、悦纳同伴;二是班级活动要随机与规划相结合。走班的班级活动既具有随机的动态,又具有固化的常态,如此系统构架班级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张弛中彼此磨合,进而产生班级的认同感。

三、实施多维渐进的走班制度

走班的班级制度包含学习、考勤、考核、评优等惩戒约束、激励导向、评价保障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其制度形成既有其一定的随机、动态性,又有其应遵循的规律性。依据走班学生构成及班级特点,其班级制度的形成可分以下几步制定。

其一,以问题为据制定制度。班级制度是班级内群体生活维系的重要他律,因此在走班制度的制定中要有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考量走班中群体生活的实际情况,审视班级存在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剖析,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因生而宜的班级制度。

其二,以群体适应为前提完善制度。当依据走班中的问题制定制度后,在制度施行中个体与群体是一个不断磨合与适应的过程,这是对走班制度是否科学、合理的有效检验:制度能够兼顾不同个体的合理诉求与需要,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调整等?以此在反复磨合与适应中对走班制度跟进修订,是走班制度得以普适认同的重要前提。

其三,以普适认同为目的恪守制度。走班制度不仅在制定的过程中需要民主,而且在执行的过程中更须民主。无情的是制度,但有情的是管理,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不仅要表现出对制度普遍恪守刚性,同时,还应体现制度执行中的柔性、人文性,如制度执行时的学生心理缓冲、耐心地思想工作、适宜的环境气氛等,使走班中的学生群体真正将走班制度由外在的他律内化为学生内在的心灵准则。

四、形成异质际会的走班人际关系

走班班级精神文化是一个走班的灵魂,其精神力量对走班组织结构维系、高效运转具有重要的价值,是班级建设的核心,而走班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走班中以学风促班风,形成正向的舆论导向,师生彼此平等互动,以此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8篇:智慧文化建设范文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实施阶段的组织领导

组织实施阶段是本次机关效能年活动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抓好机关效能建设存在的不足和突出问题,促使我局的政务更加快捷、方便,更好地服务群众,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进入组织实施阶段伊始,局党组就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了工作调度会,制定了机关效能年活动工作进度安排表,对每一项工作任务作了周密部署,同时指派了督办领导,落实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二、明确目标,制定切实可行实施方案。

以“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为目标,以“征求意见广泛、查找问题准确、分析原因深刻、整改措施过硬”为基本要求,制定了《*市文化局机关效能年活动组织实施阶段工作方案》,在本阶段认真查找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努力实现全局机关和干部队伍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干部素质明显提升,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发展环境明显优化。

三、广开渠道,认真查摆效能建设突出问题

为做好查摆问题工作,根据工作特点、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我局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征集意见活动,采取自我找、领导点、群众提、互相帮等多种形式,组织机关干部职工认真查找本单位和个人存在的突出问题,“走出去求谏,请进来挑刺”,切实做到查摆问题不护短,不手软,通过走访群众、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意见箱、公布电子邮箱和召开座谈会,开展“我为效能建设建个言”的讨论活动等渠道,广泛征求本系统干部职工、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对我局机关效能建设的意见、建议,并进行了认真梳理汇总,归纳起来共有7个方面的问题,主要是:1、少数干职工业务能力不强,工作作风拖拉,办事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工作需要;2、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不强,为群众排忧解难不够;3、无证经营和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等扰乱文化市场正常经营秩序的行为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4、行政成本过高,行政审批事项时限有时过长;5、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工作的自觉性还不够强,服务发展的责任意识淡薄,工作缺乏创新;6、全市文化干部、业余文化活动辅导员业务培训工作不到位,培训的制度,培训的方式方法需要改进;7、制度机制和工作措施不够完善,落实不够到位,工作纪律时有松散现象。

四、深入剖析,找准问题存在的症结根源

针对查摆出的问题,我局进行了深入剖析,抓住问题实质,深挖思想根源,找准问题存在症结,主要是:1、工作中缺乏竞争氛围。少数同志在本职岗位上工作平平,不犯错误,总认为过得去就行,单位也没有严格依照有关规定纠正这些人的思想和行为,造成这些人缺乏立足本职钻研业务的精神,业务水平不高,办事效率低下,影响了整个机关的工作效能;2、官本位思想时有存在,部分干部职工总认为行政管理部门是执法管理的主体,仅仅把自己当成管理者、执法者,没有真正树立服务的理念,强化管理而淡化服务,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的切入点等方面都还达不到高标准,难以充分满足群众需求,此外主动服务、创新服务的意识还不够强;3、文化市场存在监管难度大和监管不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文化娱乐市场投入回报率高,经营业主受利益驱使铤而走险,无证入场、被取消经营资格的再次入场或因办证程序复杂耗时,未等手续齐全就擅自开业,与管理部门打起“游击战”;二是部分经营业主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守法意识,恶性竞争,扰乱市场;三是互联网接入监管不力,网络游戏和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对未成年人沉迷网吧构成了强大吸引力;四是市场点多面广,执法经费紧张,管理人员相对欠缺、力量薄弱;五是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监管难度大;六是执法人员职责履行不实,管理手段不新;七是缺乏社会监督的积极参与和配合;4、少数干部职工私字当头,集体观念和节俭意识淡薄,轻视集体利益,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行政开支;5、思想还没有彻底解放,很多方面还不能突破体制和机制的限制,缺乏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思想上固步自封,难字当头,缺乏改革创新的胆略;与时俱进做得不够,面对瞬息万变的形势,不能适应信息时代要求,解决日常工作难题感觉束手无策;6、文化管理人才和艺术人才奇缺是导致文化干部、业余文化活动辅导员业务培训工作不到位的最主要因素;7、制度落实缺乏有效监督,导致违规违章现象偶有发生;惩防机制和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部分干职工思想懈怠,对工作缺乏热情;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好人主义倾向,一些干部怕得罪人,不敢管,不愿管,工作起来和稀泥,制度自然难以落实到位。

五、对症下药,切实落实整改措施

我局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根据深入剖析问题后找出的症结根源,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坚持“三到位、三落实”(领导到位、认识到位、组织到位、责任落实、任务落实、督导落实),以务实的作风落实新举措,以创新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力争做到问题在一线解决,业绩在一线创立,形象在一线树立。主要做法是:

1、强化学习意识,突出学习重点,完善学习机制,创新学习方法,将终身教育贯穿于每个干部的日常工作之中,形成全系统干部职工全员学习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创高效机关、塑文化形象”主题教育活动,努力营造爱岗敬业,争先创优良好氛围;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组织文化法律法规学习测试、行政效能建设理论知识测试,把专业知识熟练应用到岗位工作中;通过开展岗位练兵加强业务能力建设,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专业技能和业务工作水平,全面增强机关干部的整体素质;强化竞争意识,引入激励机制。通过设立合理的竞争目标、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机关全体人员的潜能,努力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督办领导:*;责任部门:办公室;责任人:*)

2、强化服务意识。牢固树立服务是生产力,也是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大服务观,把“群众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作为机关服务宗旨,通过实施“畅通工程”、“提速工程”、“阳光工程”、“民心工程”,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失职追究制等制度;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一方面努力做好送戏、送活动下乡到街头、村头工作,完成好全年为农村送戏108场,开展文体活动102场的送文化下乡任务;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化服务,把文化送进企业、学校、社区,让文化服务惠及更多的群众;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领导班子成员每季度下基层调研不少于一次,到困难单位现场办公每半年不少于一次,看望困难职工每半年不少于一次,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每月不少于一件。(督办领导:*;责任部门:办公室、艺术科、群艺馆、歌舞剧院;责任人:*、*、*、*)

3、着力提高经营业主的道德素质和守法意识;疏堵结合,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努力构建齐抓共管的社会体系;认真落实市场监管措施,成立领导协调管理机构,积极探索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畅通举报渠道,提高行政效能,做到举报必查,有案必立,打防并举,标本兼治,把日常管理同集中行动和专项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有效防止产生重大影响的案件发生,努力构建文明健康规范的文化市场新秩序。(督办领导:*;责任部门:市场科、文化管理行政执法支队;责任人:*、*)

4、严格执行有关禁令,从简办文办会,狠刹“三公”消费歪风,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肃惩处违规、违纪行为;在行政审批的法定时限内大幅缩减办结时限,同时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积极推行网上审批,尽快提高行政效能。(督办领导:*;责任部门:办公室、监察室、产业科、市场科;责任人:*、*、*、*)

5、扎实开展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强化创新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创新作为工作的灵魂,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创新思想、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优化服务方式,完善管理手段,全面推进机关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督办领导:*;责任部门:办公室、产业科、市场科;责任人:*、*、*)

6、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定期输送人员外出学习深造,努力造就一批管理强,业务精的文化专业人才,为文化辅导和艺术培训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在改革辅导、指导方式的基础上扩大指导、辅导覆盖面,提高辅导、指导的质量。具体辅导、培训工作由市群艺馆强化辅导、培训制度,组织开展全市文化干部、业余文化活动辅导员业务培训工作。(督办领导:*;责任部门:办公室、艺术科、群艺馆;责任人:*、*、*、)

7、一是加强思想教育,着力培养干职工的敬业精神;二是坚持把效能建设纳入制度管理,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形成比较完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根据当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组织对原有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市文化局工作规则》等制度,形成《制度汇编》并重新印发给各单位各部门;三是在制度落实上,领导率先垂范,认真践行,经常监督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落实到位,见到成效。(督办领导:*;责任部门:办公室、监察室;责任人:*、*)

此外,根据市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我局认真落实了“三个缩减30%”的工作要求,深化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了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缩减了审批时限,并开设了政务公开专栏,上桌上墙上网公开服务承诺,办事指南,办事流程引导图等,还编印了“便民服务手册”向社会群众发放。

六、成效初现,全局各项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通过机关效能年活动第二阶段的查摆整改工作,我局的整体形象、队伍素质、精神面貌均有了明显的改变,有效地推进了全局各项工作。

(一)全局执政为民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局党组把提高人员素质,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服务质量作为转变作风、提高效能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干部队伍想问题、做工作都能自觉维护部门的诚信效能形象,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信任不信任作为最高标准,不断追求工作的高标准、服务的高效率。

第9篇:智慧文化建设范文

摘要:职工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质量和方向。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必须要发挥工会大学校以及导向、凝聚、弘扬等作用,加强职工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繁荣发展。

 

关键词:企业 工会作用 职工文化建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对于企业来说,文化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企业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要注意:一是企业要发展壮大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二是企业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样需要文化建设;三是企业要发挥工会的作用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加强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职工素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1 加强职工文化建设,必须加强阵地和机制建设

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满足人民基本的文化需求。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对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极大地改变了广大职工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使职工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前“80后”、“90后”出生的青年正逐渐成为职工的主体,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职业追求更加日益现代化。职工的需求取向和结构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工会必须努力适应这种转型趋势,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职工群体的新需求。

 

首先,企业工会组织要为职工文化建设提供阵地支持。工会文化阵地是职工学习和娱乐的乐园,在这个乐园中,职工可以学习知识、增长才干、陶冶情操,以及参与文化娱乐活动等。其职责是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其道德品质和职业技能,同时承担着培养职工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的使命。企业基层工会自行建立“职工书屋”,可以为广大职工读书、学习提供平台保障。要进一步明确企业工会文化阵地特别是职工文化活动中心的性质、定位,将其纳入职工文化建设体系。

 

其次,建立和完善职工文化活动的机制。机制为职工文化活动奠定基础和提供保证。为此,企业要建立以下制度:一是基层工会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同时企业将文化活动的开展、规模、效果等纳入年底考核的范围;二是加强各基层工会职工文化活动的交流,定期组织现场参观、学习,进而相互提高;三是汇集企业有才艺才能的职工,定期组织职工艺术节,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职工文化生活的需要。

 

再次,建立企业才艺职工储备库。企业工会组织在开展职工文艺展演、文化节等时,要注重不断地挖掘多才多艺的职工新人,建立和完善职工才艺储备库,为进一步提升职工文化活动水平、推动和谐职工文化建设储备大量的优秀人才资源。

 

2 加强职工文化建设,必须发挥工会宣传教育职能

企业工会组织要结合实际,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优势和作用,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基层,主动适应服务主体多元化的趋势,根据不同职工群体的娱乐倾向、求知需求和消费水平,努力开展健康有益、寓教于乐的活动,用先进文化思想占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阵地。

 

2.1 强化宣传功能。要充分发挥企业工会文化阵地的宣传作用,大力宣传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大力宣传工人阶级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方面的主力军作用,大力宣传职工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劳动模范。

 

2.2 强化教育功能。企业工会组织必须坚持以职工为本,把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各自的发展目标和行业特点以及职工队伍的现状,坚持适应新形势对职工队伍提出的新要求和职工群众的新期待,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倡导和组织职工多读书、读好书,运用读书节、读书会、读书征文、学习讲坛、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加速推进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

 

2.3 强化培训功能。工会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思想和业务技术素质,增强职工的竞争能力和本领,是工会为职工办的一件大好事。各级工会组织要结合职工的实际情况,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技术水平,借助社会力量,利用联合办学的模式开设培训班、学习班,共同搞好职工培训工作,为广大职工学习提供服务。

 

2.4 强化娱乐功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针对职工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生活需求,以及选择性强的特点,将传统项目和新项目进行结合,同时将各种活动与优质服务结合起来;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文化建设,以职工文化活动中心,职工书屋、职工之家为载体,不断丰富基层文化体育活动的内涵,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 结束语

总之,企业工会组织在职工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创建职工文化的同时也倡导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构建和谐企业,有利于提高企业职工素质,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协调、宽松、和谐、理解的良好环境,为企业开展各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宁夏回族自治区总工会.全区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0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