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城市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生活形态;游憩;需求特征;交叉分析;潜在旅游者
一、文献综述
生活形态是市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特定目标消费群体的生活形态进行连续性追踪研究,来分析与预测当前与未来文化、经济、技术、法律等社会环境下,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能力、心理与行为的状况与趋势。
生活形态的概念由心理学家Adler于1927年首先提出,指个人认知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空间下所显现的外在形态。Jeanmne Coreil(1986)对生活形态概念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展示。国外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特定地理区域范围内人群的生活形态,如Marcus Felson(1976)概括了1925―1966年美国消费者物质生活形态,Ghazi Falah(1990)研究了生活在巴勒斯坦加利利地区的贝多因部落的生活形态,Tai(1996)从生活形态角度对亚洲市场上中国消费者作了比较研究;第二,某一特定群体的生活形态差异,Iack H.Hedblom(1980)探讨了女同性恋者的生活形态差异,Pertti Pohjolainen(1991)从性别角度考察了老年人退休后的生活形态差异,G。Clare Wenger(2001)以英国威尔斯农村为例,从性别和婚姻状况这两个角度分析了无子女者的生活形态差异;第三,特定生活形态对自己及他人的影响,Carol O.Klecka(1977)以美国365个八年级的女生为调查对象,考察了母亲的生活形态对青少年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HansG.Bootsma(1995)探讨了工作导向型生活形态对夫妻居住地点选择的影响。
国内对生活形态研究远远滞后于国外,内容上以国外研究成果为基础的理论性和应用性研究。吴垠(2005)以中国消费者的生活形态研究为中心,构建了中国独特的系统范式,提出了5项新的理论性观点;中高收入群体生活形态、价值观及消费文化研究报告(2002);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和《父母必读》杂志对当代中国城市青年价值观念及生活形态的调查研究;零点调查公司针对中学生生活形态及消费行为所做的题为《中国大陆沿海地区城市中学生文化考察》的调查分析。深入到生活形态营销层面,涂艳红(2005)从总体上阐述了生活形态营销;周文娟(2005)以台湾地区个人洗护用品为例,对生活形态营销进行了研究。就作者搜集到的资料来看,国内外已有的研究侧重于单纯研究生活形态,还未有将生活形态研究应用于其他领域的成果出现。因此,笔者将生活形态研究应用于旅游市场调研,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一定意义。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常规旅游市场研究通常以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人口学特征为基础变量,进而探讨潜在旅游市场的需求特征或现实旅游市场的行为特征。就目前可供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还未曾出现将生活形态与旅游市场密切结合的范例。本文以长沙市居民作为城市居民的代表,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获得基础数据,然后尝试以生活形态为基础变量来研究潜在旅游者的游憩期望特征。
2.数据获取
以问卷为载体,采用抽样调查技术获得基础数据。选定湖南省长沙市为样本收集地点,用区域控制方法布局问卷发放地点,委派有调查经验的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现场调查。
2006年11月,在长沙市五一广场、沿江风光带、芙蓉广场、岳麓山风景区、烈士公园发放问卷1200份,当场回收问卷1068份,回收率为89%,其中有效问卷1041份,有效率97.47%。
3.分析工具
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问卷的12项生活态度进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制作分析汇总表,归纳潜在旅游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同时对生活形态与潜在旅游者的各项游憩期望特征进行交叉分析,探讨生活形态对潜在旅游者游憩期望特征的影响。
三、生活形态的类别
本次问卷调查涉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态度量表,请潜在旅游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答。态度量表包括12个词汇,分别是:健康、事业(学业)、社交情况、地方风俗、自然环境、消费水平、文化底蕴、治安、生活质量、自我教育、子女教育和亲情。该量表采用5分制评分法,1分表示无所谓,2分表示有点关心,3分表示重视,4分表示很重视,5分表示非常重视。
本研究以12项生活态度为基础变量,对1041个样本在基础变量上的得分运用迭代聚类法(K-meansCluster)进行聚类分析,根据每个样本对12项测评语句的各项赋分高低将其区分为生活形态迥异的4类,即冷淡随意型、中庸平和型、自我关注型和积极热情型。
数据处理的具体过程:以问卷统计表中编号为16、53、426和535观测值作为4个类中心的初始位置,经过16次迭代后收敛,得到了聚类后的最终类中心位置(Final Cluster Centers)(见表1)。
可以看出,该结果是依据每位潜在旅游者对12项测评语句赋分高低进行聚类的,各赋分值以第1类的数据为中心的聚为一类,依此类推,以第Ⅱ、Ⅲ、Ⅳ类的数据为中心的分别聚为一类,共4类。第一类各项以2分为主,仅健康、子女教育和亲情3项为3分,分值偏低,从而命为冷淡随意型;第二类以3分为主,仅地方风俗一项为2分,故命为中庸平和型;第三类对健康、事业、治安、子女教育及亲情等与自身关系密切的项别赋分较高,均在4分以上,因而取名为自我关注型;第四类对12项的关注程度都很高,故称之为积极热情型。
四、生活形态的人口学特征分异
1.性别特征
从生活形态角度考察潜在旅游者性别特征时,发现持不同生活形态者性别差异不大,冷淡随意型和中庸平和型的男性比例要高于女性,而其他两类的男性比例则低于女性。
2.年龄特征
关于城市居民的年龄特征,冷淡随意型分布在18―30岁(60%)和31―45岁(40%),其他生活形态的潜-在旅游者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并且都表现为以18―30岁的青年人居主导地位,31―45岁的中青年次之,46―60岁的中老年排第三位。
3.职业特征
从生活形态角度考察城市居民职业类别时,发现冷淡随意型潜在旅游者在各职业群体中分布较为均衡,其中,工人比例最高,商务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服务销售人员、离退休人员次之。中庸平和型以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最高,之后是学生。自我关注型的潜在旅游者以学生、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服务销售人员、教师、公务员、商务管理人员次之,其他职业群体比例较低。积极热情型以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其他职业群 体所占比例相对较低(见表3)。
4.学历特征
对潜在旅游者的文化程度进行考察发现冷淡随意型以初中及以下学历比例最高,占40%,高中及中专、大专及本科学历者比例均为26.7%,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仅占6.7%。其余3类生活形态者均以大专及本科学历占主导地位,高中及中专和初中及以下依次位于其后,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的比例最低。
5.收入特征
持不同生活形态的潜在旅游者家庭人均月收入峰值均出现在“1001―2000元”,比例分别为冷淡随意型(40%)、中庸平和型(34.7%)、自我关注型(38.5%)、积极热情型(33.1%);次峰值存在差异,冷淡随意型出现在500―1000元(20%),其他生活形态的次峰值出现在2001―3000元,比例分别为23.4%、22%、27%。
五、居民游憩需求的生活形态分异
1.出游目的
将生活形态和出游目的进行交叉分析,结果表明,中庸平和型、自我关注型和积极热情型以风景观光为主要出游目的,分别占70.1%、76%、78.4%,排名第二的是释放压力,其比例略低于前者,分别为61.5%、69.5%、71.6%,冷淡随意型以风景观光和释放压力为目的的比例均为40%。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生活态度积极性的提高,该两类出游目的所占比例也随之增加。冷淡随意型、自我关注型及积极热情型的潜在旅游者均以运动健身为第三出游目的,且比例接近,分别为33.3%、34.5%和34.5%,中庸平和型以亲友交流为第三出游目的,占32%。对于康复疗养和文化交流这两项出游目的,4种类型的比例均较小。
2.目的地偏好
交叉分析所得结果发现,各类生活形态的城市居民均偏好山水自然景观和清静乡村旅游目的地。冷淡随意型偏好清静乡村和山水自然景观的比例分别为46.7%和40%,与前者不同的是,中庸平和型、自我关注型和积极热情型更倾向于以山水自然景观为主要出游目的,比例分别高达67%、70.5%和71.6%,以清静乡村和占城古镇为出游目的地的选择比例相差不大,大约为20%。各类生活形态潜在旅游者愿意前往宗教圣地和放松休闲场所的比例比较低,均低于10%。
3.信息渠道
将生活形态与了解旅游信息途径进行交叉分析可知,电视是持不同生活形态的潜在旅游者获得旅游信息首要渠道,其比例分别为冷淡随意型(33.3%)、中庸平和型(37.8%)、自我关注型(40.2%)及积极热情型(35.8%)。通过向旅行社咨询获取旅游信息是中庸平和型、自我关注型及积极热情型的第二获取旅游信息途径,比例随着积极性的提高而增加;冷淡随意型以电台广播、亲友传言为第二了解途径,比例均为20%。报纸是除自我关注型外潜在旅游者的第三选择。希望通过杂志了解相关出游信息的比例微乎其微。
4.出行方式
对生活形态和出行方式作交叉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生活形态的潜在旅游者出游时十分注重亲情和友情。冷淡随意型以家庭活动为首选出行方式,其比例为46.7%,亲友结伴和单位组织出游是他们的第二选择,各占40%。中庸平和型、自我关注型和积极热情型的潜在旅游者首选亲友结伴,其比例分别为59.8%、74.9%和73%,家庭活动则成丁第二选择。持不同生活形态者喜欢独自旅游的比例相差不大,约为20%。随着生活态度积极性的提高,愿意单位组织出游的比例会逐渐降低,倾向于旅行社组织的比例则会随之增加。
5.出游时段
由生活形态和最佳出游时间进行交叉分析可知,不同生活形态的潜在旅游者均偏好周末出游,比例分别为:冷淡随意型(40%)、中庸平和型(42.6%)、自我关注型(46.4%)及积极热情型(39.9%)。第二偏好存在一定的差异,冷淡随意型倾向春节长假(20%)出游,持其他三类生活形态者选择寒暑假出游,比例随着积极性的提高而增加。对第二偏好为寒暑假的潜在旅游者做进一步分析,发现其职业以教师和学生为主。各类潜在旅游者的第三选择差异性比较大,五一、十一黄金周及工作日是冷淡随意型的第三选择,比例均为13.3%,工作日是中庸平和型的第三选择,占16.2%,自我关注型和积极热情型选择五一黄金周。
6.停留时间
根据交叉分析的结果可知,不同类型生活形态潜在旅游者认可的最佳出游时间峰值均出现在4―7天,分别为冷淡随意型(56.2%)、中庸平和型(57.1%)、自我关注型(62.8%)和积极热情型(58.8%)。第二峰值略有差异,冷淡随意型、中庸平和型和自我关注型的次峰值为3天,分别为22%、22.6%和24.6%,积极热情型为7天以上,占21.6%。
7.交通方式
将生活形态和交通方式进行交叉分析后发现,冷淡随意型和中庸平和型将火车作为第一交通方式,比例分别为59.6%和58.1%;自我关注型和积极热情型首选自驾车,比例分别为48.8%和56.2%。第二峰值差异性较大,冷淡随意型选择长途汽车(14.4%),中庸平和型喜欢自驾车出游(48.6%),火车是自我关注型和积极热情型的第二选择,各占42.6%和39.6%。
8.消费意向
根据交叉分析的结果可知,不同类型生活形态潜在旅游者能接受的休闲消费水平较高,集中在1001―4000元。具体到各个类别来说,存在一定的差异。冷淡随意型愿意接受的年休闲消费水平以500―101210元为主,占33.3%,兼顾1001―2000元和2001―4000元这两个消费层次,均占26.7%。中庸平和型的年休闲消费水平以1001―2000元和2001-4000元为主,其比例分别为31.6%和35.4%。自我关注型能承受的年休闲消费水平也以1001―2000元和2001―4000元为主,且比例相差不大,分别为32.8%和31.4%,积极热情型愿意接受的消费水平以2001―41300元为主,占32.4%,1001―2000元和500―1000元的比例也不低,分别占26.4%和21%。
六、结论及讨论
1.结论
生活形态的性别、收入分异不明显;其年龄、学历及职业存在显著分异。冷淡随意型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的中青年为主,其他三类生活形态以大专及本科学历为主,且分布于各年龄层次;冷淡随意型潜在旅游者在各职业群体中分布较为均衡,中庸平和型和自我关注型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其次是学生,积极热情型则以学生为主,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
长沙市居民出游目的、信息渠道及出行方式的生活形态分异不明显,且存在很大程度的趋同性;其出游时段、停留时间、交通方式及消费意向的生活形态分异明显,具体表现如下:
冷淡随意型偏好周末、春节长假和五一及十一黄金周出游,中庸平和型则倾向于周末、寒暑假和工作日;自我关注型和积极热情型则喜好在周末、寒暑假及五一黄金周出游。
不同类型生活形态潜在旅游者认可的最佳停留时间峰值均出现在4―7天,但次峰值存在差异,冷淡随意型、中庸平和型和自我关注型为3天,积极热情型的次峰值是7天以上。
关于交通方式的选择,冷淡随意型和中庸平和型首选火车,自我关注型和积极热情型偏好自驾车。第二峰值差异性较大,冷淡随意型选择长途汽车,中庸平和型喜欢自驾车出游,火车是自我关注型和积极热情型的第二选择。
冷淡随意型愿意接受的年休闲消费水平以500―1000元为主,兼顾1001―2000元和2001―4000元这两个消费层次,中庸平和型和自我关注型的年休闲消费水平以1001―2000元和2001―4000元为主,积极热情型愿意接受的消费水平以2001―4000元为主。
2.讨论
第一,本文以问卷中涉及的关于生活形态的12个语句为基础变量,对1041个样本在基础变量上的得分运用迭代聚类法(K-meam Cluster)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区分为生活形态迥异的4类,即冷淡随意型、中庸平和型、自我关注型、积极热情型。分析时指定聚类数目为4类,并对4类生活形态根据各基础变量的数据特点进行命名,该处理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可能影响到文章的某些结论。
关键词:低碳城市城市规划概念特征原理生态城市
在全球环境气候恶化的前提下,人们越来越强烈的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于是建设低碳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因此,低碳城市的规划既符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实现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 低碳城市的概念
认识低碳城市的概念,首先要认识到低碳城市实际也是属于生态城市的范畴,追求低碳城市建设,实际上也是在追求生态城市的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生态城市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切入点的生态城市类型。由此,低碳城市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从而形成低碳型生态城市。
2 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
认识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首先必须弄清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然后才能按照低碳城市规划原理去规划设计,自觉的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2.1 可操作性
低碳城市的“低碳“,是为人们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行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切入点,也相对容易量化衡量,因而也较容易把握和实现。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体系,至少有以下三点:一是低碳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二是低碳经济技术和低碳能源技术;三是生态技术等。
2.2高效性
城市作为一种高度集聚性的人类聚居地,人们的生存途径不同、生活水准不同,欲望也不同,故生存竞争激烈,行为效率也就高了。低碳城市的高效性表现在城市的生产、运行和维护成本的低能耗趋于最小化,城市物质与能量得到了最高效的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将大大提高。低碳城市规划内容的高效性主要应体现在城市能源系统的高效率,城市转换系统的高效益和城市流转系统的高效率。
2.3 循环性
“循环性”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自然生态系统内在运行机制。低碳城市的循环性特征体现城市各个系统和各个层面的良性循环,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通过自身生态系统的完善,对改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循环起积极的作用;
(2)城市循环的内容全面、完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3)城市各个系统以及整体的城市系统的循环速率比较合理、且保持整个城市循环系统平衡;
(4)循环机制明确模式正确;
(5)能识别、能解决阻碍城市系统良性循环中出现的问题。低碳城市规划设计就是遵循这几种特征的特性,利用科学的手段,通过原理设计,使其更加系统性,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2.4 和谐性
低碳城市的和谐性,一方面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城市结合自然发展;另一方面,低碳城市的和谐性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低碳城市不是仅用自然绿色点缀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社会。
3 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
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是指导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思想,对于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良性循环原理
良性循环原理的核心是指低碳城市要充分考虑各系统关系及城市与区域关系,从未实现城市发展的趋优性。其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系统性原理
城市环境已经属于自然环境加人工环境的环境系统,城市环境系统所具有的自然性、人工性、开放性、相依性等特点,使其成为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从而决定其必须考虑系统的良性运转。
一方面,规划建设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不仅是物质空间的建设,而且还应注重人的环境素质的培养,致力于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建设、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建设和长远的发展框架建设等。另一方面,规划建设需要完善城市低碳生态系统功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应当运用生态学的生态系统基本功能的理论,从生物生产、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系统功能的角度着手,进行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的组织实施。低碳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是实现低碳生态系统与外界协调平衡的必要条件,而从低碳系统的角度进行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将有助于实现城市系统高效、循环的“自运营”,减轻城市建设与发展对区域的生态的负担,将城市建设成为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人居系统。
(2)区域性原理
城市的发展是在一定区域背景下展开的,城市与其赖以生存的区域,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低碳城市是一定区域社会、经济、自然的综合体。城市要实现有机的生态发展,区域原理可对此发挥有益的作用。
首先,必须在城市和区域之间构筑有机、紧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联系网络,形成复合系统。通过统一规划和建设,使水资源、市政、教育、医疗等资源能与城乡共同使用,使资源在城市和区域农村间复合循环利用,同时协调城乡基础设施投资,保证城乡更大范围的支持和覆盖;整合城乡发展,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使城市与区域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的共生体。其次,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还要注意区域差别。
3.2 生态调控原理
低碳城市作为生态城市的先锋军,其规划建设需要以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对低碳城市进行符合生态学原理―自然原理调控。一是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要结合自然。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建设的框架,决定了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城市形态。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要充分的结合自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等。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的生态调控须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河流、水系、森林、防护林带、公园等要素形成绿色基础设施的基本空间格局,从而保证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生物要素的流通。三是空间设计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空间设计主要是通过空间要素的生态化规划布局达到系统自我循环和自我调节,减少对环境的消耗和污染,实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3.3 层次原理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网络,具有复杂的结构。实现低碳城市需要区别各层次的共性和差异,层层推进,一环扣一环。层次原理的特征之一是通过改善纵向状态促使途径趋适。低碳城市规划作为指导和协调多部门利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环境的战略部署,必须在区域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建筑设计和施工等层面都贯彻低碳化、生态化的基本概念,并使层次之间关系协调、层次递进。
当前,我国与人居环境发展密切相关的国情包括:①资源短缺;②人多地少;③经济贫穷。资源短缺、人多地少决定了我国的建设只能走资源、土地节约的道路;经济贫穷决定了我国不能停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中国的经济及大多数城市的70%以上的能源来自煤碳,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走向带来极大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的生态空间受到蚕食和冲击。中国在未来几十年内,将出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国城市环境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实情,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经济,立即动手开发新能源,遏制污染,发展经济,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4 结语
总之,促进城市良性发展,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是一个重要战略。低碳城市规划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我国低碳城市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需要循序渐进,不仅仅需要技术、经济等各个方面的进步,更需要城市居民对于低碳城市生活的真正领悟,只有通过全方位的进步才能建设成真正的低碳城市。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产业承接能力;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中西部城市群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8X(2017)02-0177-08
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我国中西部地区迎来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良好机遇[1]。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受到地区生产要素、市场需求、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政策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2],本文以我国中西部城市群41个地级市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变异系数法、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通过构建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对2009-2013年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比较,以期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并实施产业承接政策措施,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范围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参照肖金成和袁朱[3]、曾鹏[4]关于中国十大城市群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中西部城市群及所辖范围内的城市界定为如表1所示,并借鉴孙威等[5]的相关成果,选取了28项具体指标构建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将产业承接能力子系统分为产业吸引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产业l展能力三个层面,并采用X1-X15共15项指标进行测度。
1.产业吸引能力由X1-X5等5项指标构成,其中职工平均工资反映了该城市劳动力成本的高低,属于负指标,职工平均工资越高则产业承接能力相对越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了该城市的消费市场大小;货运总量反映了该城市运输状况和对外开放程度;人均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反映了该城市对外资的吸引力。
2.产业支撑能力由X6-X11等6项指标构成,其中就业人口占总人口比率表示该城市的劳动供给状况;等级公路线网密度由该城市的等级公路里程数除以行政区域土地面积求得,反映了该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百人拥有国际互联网用户数代表了该城市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显示了该城市的产业配套能力;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反映了该城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体现了该城市的资金供给状况。
3.产业发展能力由X12-X15等4项指标构成,其中科学技术经费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反映了该城市在创新资金方面的投入程度,科学技术人员占就业人口比重体现了该城市供给高素质劳动力的能力,专利申请受理量反映了该城市的科技创新产出状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体现了该城市的企业盈利状况。
生态环境子系统指标的构建采用P-S-R模型,分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状态及生态环境响应三个层面,采用X16-X28共13项指标来测量。生态环境压力由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人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人均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人均生活用水量、人均用电量、人口密度共6项指标构成,且均为负指标,表示这6项指标值越大,该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越不容乐观;生态环境状态由人均绿地面积、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共3项指标构成;生态环境响应由工业烟(粉)尘去除量、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共4项指标构成。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反映了产业承接能力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28项指标,构建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项具体指标的权重,通过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计算得到城市群内产业承接能力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各自的综合评价指数,最后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方法对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类型进行判别,进而得出研究结论。
1.指标权重的确立
由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量纲千差万别,本文采用极差标准化公式分别对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再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具体计算方法如公式(1)、(2)所示。
2.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利用线性加权法计算产业承接能力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公式为:
3.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
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4.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类型判别
在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程度的分级和判别标准上,本文借鉴钱晓英和王莹[6]的研究成果,将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划分为10大类;同时,根据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综合评价指数(IU)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EC)的相关性,将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系统对比关系细分为3个基本类型(见表3)。
5.数据来源
本文将济源、仙桃、潜江、天门等4个县级市剔除,最终选择的是中西部城市群范围内的4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数据作为样本,对2009-2013年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2010-2014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及各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直接得出或公式计算求得,个别城市少数年份缺失的数据根据其相邻年份值补齐。
二、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综合评价
(一)产业承接能力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根据变异系数法获得各指标权重(见表2),通过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计算,得到2009-2013年41个地级市的产业承接能力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IU)和生态环境水平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EC)(略),进而得到2009-2013年各城市产业承接能力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排名情况表(略)。结果显示:从产业承接能力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IU)的排名情况来看,2009-2013年城市群内41市的产业承接能力呈现出区域非均衡发展态势,进入排名前三位的城市只有成都、西安、重庆和武汉,说明这4个中心城市的产业承接能力相对较强;从生态环境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EC)的排名情况来看,41市在2009-2013年间的生态环境发展状况波动性较大,进入排名前三位的城市包括重庆、西安、武汉3个中心城市,以及随州和九江两个地级市。
由2009-2013年各城市的产业承接能力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IU)和生态环境水平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EC),可以得到考察期内各城市的产业承接能力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对比关系的基本类型,进一步得出2009-2013年产业承接能力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不同对比关系类型的城市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结果显示生态环境滞后型城市所占比例分别为463%、39%、415%、39%、415%,产业承接能力滞后型城市所占比例分别是488%、61%、585%、61%、537%。就整体而言,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综合水平明显滞后于生态环境发展综合水平,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同步型城市所占比例相当少,2010-2012年41市均非此类型,2009年仅有平顶山和许昌两市属于此类型,所占比例为49%,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107、0113。2013年许昌和黄冈两市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同步发展,占比49%,且综合评价指数非常接近,分别是0106、0107。
(二)产业承接能力子系y与生态环境子系统线性相关分析
为了验证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本文以各城市的产业承接能力综合评价指数为因变量,以各城市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为自变量,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2009-2013年41市的产业承接能力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各自的综合评价指数(T)的均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表4回归分析参数结果显示41市的产业承接能力综合评价指数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呈正相关关系;整体回归方程的F统计量值为13762,P值为0001,说明回归分析结果在1%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由此可以认为城市群整体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强。
三、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分析
根据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可计算得出2009-2013年城市群内41市的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T),进一步计算得到耦合度(C)及耦合协调度(D),如表5所示。下面分别从时间序列特征和空间特征两方面对城市群内41市的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
(一)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时间序列特征
通过计算得出2009-2013年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的均值(如图2所示):2009-2013年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整体偏低,其均值位于0201-0300之间,两个系统的耦合度的均值位于0401-0500之间,显著高于耦合协调度均值,原因在于两个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偏低,致使耦合协调度也较低。就整体来看,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的均值在2009-2013年间趋于平稳,波动幅度较小,可以认为城市群整体的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在考察期内具有稳态发展的时序变化特征。
为了分析城市群内41市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时间序列特征,本文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2009-2013年城市群内41市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时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秩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R为秩相关系数,Xi为考察期内根据耦合协调度值从小到大排列的序号,Yi为根据时间排列的序号,N为样本数。R≥0代表上升趋势,R
本文采用SPSS170软件对2009-2013年城市群内41市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时间变化数据进行Spearman检验,结果显示在置信度(双侧)为 001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通过计算得出城市群各城市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秩相关系数(见图3),结果表明各城市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在考察期内存在明显的时间分异。具体而言,2009-2013年间,有28个地级市的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孝感、漯河和咸宁等3市的上升趋势相对显著;其余13个地级市的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下降趋势最显著的是西安,其次是郑州,武汉位居第3位。一般来说中心城市的产业承接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从秩相关系数来看,6个中心城市中仅有重庆的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上升趋势明显,洛阳的耦合协调度非常接近于0,变化趋势平稳,其余4市均呈下降趋势;在12个资源型城市中,鄂州的耦合协调度下降趋势较明显,洛阳、焦作、平顶山、黄石、南充和宝鸡等6市的耦合度发展态势平稳,其余5市的耦合协调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二)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特征
2009-2013年41市的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类型出现轻度失调、中度失调和严重失调等3种状态,为了更直观地分析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变化特征,本文根据41市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计算结果,从时间维度上计算2009-2013年41市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均值,得到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见表6),发现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
第一,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呈现“中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中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均值为0246,略高于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的均值(0245);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的均值分别为0249、0241、0226、0242,由此可知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总体偏低,原因在于四大城市群的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均不高,且在考察期内空间差异明显。其中,位于中部地区的中原城市群的耦合协调度最高,位于西南地区的川渝城市群的耦合协调度最低,位于西北地区的关中城市群的耦合协调度略高于位于中部地区的长江中游城市群。
第二,6个中心城市的耦合协调度明显高于非中心城市,且表现出“中低西高”的空间变化特点。位于中部地区的郑州、洛阳和武汉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288,明显低于位于西部地区重庆、成都和西安(0314)。具体来说,虽然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郑州和洛阳属于中度失调区,但两市的耦合协调度在中西部城市群36个位于中度失调区的城市中分别名列第一、第二位。作为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武汉属于轻度失调区,其余11市均位于中度失调区。成都和重庆两个中心城市均属于轻度失调区,且两市的耦合协调度在中西部城市群41市中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内江位于严重失调区,其余12市均属于中度失调区,其中绵阳和德阳的耦合协调度相对较高。西安位于轻度失调区,其余5市都属于中度失调区。
第三,12个资源型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呈“中高西低、西北高西南低”的空间发展态势。在12个资源型城市中,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均值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洛阳(0268)、焦作(0246)和咸阳(0243);自贡、南充和泸州排名末3位,耦合度均值分别为0208、0207和0206。位于中部地区的洛阳、焦作、平顶山、黄石和鄂州等市的整体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246,明显高于位于西部地区的自贡、南充、泸州、咸阳、宝鸡、渭南和铜川等市的均值(0222)。位于西部地区川渝城市群内的自贡、泸州和南充等市的整体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均值(0207),显著低于关中城市群内的咸阳、宝鸡、渭南和铜川等4市的耦合协调度均值(0233)。
四、结论
本文采用变异系数法、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通过构建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对2009-2013年中西部城市群41个地级市的产业承接能力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考察期内中西部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演变特征,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城市群整体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之间具有强相关性,但整体产业承接能力明显滞后于生态环境水平。2009-2013年41市的产业承接能力呈现区域非均衡发展态势,成都、西安、重庆和武汉的产业承接能力相对较强;41市的生态环境发展状况波动性较大,重庆、西安、武汉的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第二,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总体偏低,41市的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出现了轻度失调、中度失调和严重失调3种状态。城市群整体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在考察期内变化较为平稳,但41市的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产生明显的时间分异。重庆的上升趋势明显,洛阳变化趋势平稳,其余4市均呈下降趋势;在12个资源型城市中,鄂州的下降趋势相对明显,洛阳、焦作、平顶山、黄石、南充和宝鸡等市的发展态势平稳,其余5市呈显著上升趋势。
第三,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中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中原城市群的耦合协调度最高,川渝城市群的耦合协调度最低,6个中心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均明显高于非中心城市,且表现出“中低西高”的空间变化特点。郑州、洛阳属于中度失调区,武汉、成都、重庆、西安位于轻度失调区,12个资源型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呈“中高西低、西北高西南低”的空间发展态势。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现提出如下建h:加快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应从政策引导机制、组织管理机制和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等方面,建立由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发展协调机制;中心城市应根据自身功能定位,注重降低要素成本,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加强对外联系强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度;加大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实现信息共建共享,通过产业创新联盟和一体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从而有效发挥其对非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资源型城市应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以综合性和多元化为发展方向,积极探索转型发展模式,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城市产业体系;各城市应根据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水平,因地制宜地采取环境规制措施,对入驻企业进行严格审查;坚决调整和淘汰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产业,对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进行限制,对集约节能成效显著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激励,并不断优化城市绿色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公共绿地水平和绿色品质。
参考文献:
[1] 赵建吉,茹乐峰,段小薇,等.产业转移的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经济地理,2014(1):1-6.
[2] 李斌,陈超凡,万大艳.低梯度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及预测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93-96.
[3] 肖金成,袁朱.中国将形成十大城市群[N].中国经济时报,2007-03-09.
[4] 曾鹏.中国十大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因素分析与综合集成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69-73.
[5] 孙威,李文会,林晓娜,等.长江经济带分地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5(11):1470-1478.
[6] 钱晓英,王莹.京津冀地区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间的耦合关系[J].统计与决策,2016(3):103-106.
Research on the Coupl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dustrial Undertaking Capacit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U De-shen1,2,XIANG Li1,3
(1. School of Managemen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China;
2. Department of Tourism and Leisure Management,Guilin Toursim University,Guilin 541006, China;
3.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zhou College, Hezhou 542899, China)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分析
一、引言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的建设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态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和关注,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开始呈现出了人文化与生态化特征。鉴于此,下面文章就当前这种新形势下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标准进行研究和分析,基于生态型城市自身的内涵,就其规划标准的制定进行详细地论述。
二、生态型城市内涵
所谓生态型城市就是指把生态城市看作城市发展的特征、城市的性质以及城市发展的目标,可推动城市社会环境与社会经济和谐、统一发展的城市类型。生态型城市其实就是生态城市,基于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结合生态学的相关原则,构建一种社会、自然以及经济这三者之间协调统一发展的社会关系,通过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生活方式以及新生产方式,这种含义为广义。若从其狭义上来看,即基于生态学的各种原理内容来设计、规划和发展城市,构建一个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和谐的适合人类聚居的城市环境。
而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标准就是指为生态型城市建设所服务的一切规定要求,把一般城市的建设规划标准中基本内容和生态城市的相关准则、指标以及特征等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来制定城市规划的规定要求以及具体准则。
三、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标准
(一)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制定的原则
第一,对应原则,即所制定的标准应该和国家关于生态城市指标中规划方面的内容所对应,确保其所制定的标准可为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直接服务,并满足国家考核的相关标准;第二,兼容原则,即充分利用当前城市建设过程中现有的地方规划标准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并将其有效地融入到正在制定的标准中去;第三,简洁原则,结合生态型城市规划的具体情况,将常规规划中关于城市用地分类这方面的内容省略掉,采取指标表格和子规定结合方式,尽量确保制定的标准清晰、明了和简单;第四,地方原则,即该标准不仅可凸显城市自身的特色,同时还可有效解决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存的各种生态型问题;第五,持续原则,所制定的这一标准应和生态型城市的规划以及建设阶段相呼应,促使该标准可始终贯穿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整个过程。
(二)规划标准的矩阵
基于上述的这些原则,笔者在此在建立了一种相应的规划标准矩阵,这一矩阵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总体目标、实施阶段以及物质规划,在整个规划标准中,物质规划这一方面的内容为其核心部分,下面文章就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
第一,总体目标。简而言之就是生态型城市规划建设总体目标,其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城市环境水平、人发展、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等情况,基于这四个方面所制定的目标,应该呈现出一定的战略性以及概括性等。在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中,总体目标为其纲领,对物质规划方面方面的各个指标主要起着指导的作用。
第二,物质规划。这方面的内容为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中具体的内容,因该标准是在城市规划体系具体要求以及生态型城市规划评价需求的综合考虑下所制定的,基于这二者内容的结合,所构建的矩阵结构可看作为城市物质规划标准制定的基本构架,即横向分层(行)、纵向分栏(列)。在该矩阵结构中,“行”是在生态型城市规划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所确定的城市规划建设项目,而“列”则是生态市的具体标准。在该矩阵结构中,“行列”相交的位置为生态型城市建设的具体标准指标。横向分层(行):通过研究常规化城市规划标准的具体结构、生态型城市的具体指标内容以及其规划的内容,基于对这些内容的研究额分析,明确规划标准项目中的相关内容,即城市的环境卫生、城市土地的使用情况、城市自然历史景观的保护、城市的防灾建设、市政基本设施建设以及交通建设等。纵向分栏(列):在大层面上来进行划分的话,可将国家所制定的生态市标准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即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的保护。在文章所阐述的这一矩阵中就包括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三,实施阶段。在生态型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这方面的内容为各实施阶段所采用的标准,按照生态型城市规划所具体划分的各实施阶段,给出这些阶段所对应的各规划标准。针对这一特性,笔者建议在制定阶段性规划指标时,可将规划城市历年的发展情况以及其具体建设情况,在所制定的这一规划标准中分列出来,从而将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中关于各阶段实施的指标反映出来,以此来进行动态响应。
(三)生态型城市的规划标准
第一,便于新能源的充分利用,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其规划标准的首要要求就是新能源充分利用,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有效资源的耗费,在城市交通和市政基础建设过程中,应该将这一内容体现出来。第二,构建绿色城市与建筑,坚持以人为本规划设计理念,确保城市的循环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第三,强调生态型城市建设的实用性以及系统性,注重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整个环境效益,在生态型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其理论标准均应该具备较强的可行性,可将这种规划的生态型城市便成为实际。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生态化城市建设理念的不断深入,各城市也加大了其生态型城市建设的力度,而这凸显了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制定以及提出的重要性、必要性,通过这一标准可促使生态型城市规划建设具备很强的切实操作性,便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在制定规划标准时,应该和城市现有的这些规划编制内容、现有生态型指标以及规划标准等结合,这样才可使其最大的功效发挥出来,除此之外,其标准还应具备一定的动态性以及地方性,可满足城市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变化。
参考文献:
[1]齐浩男,庞旭锋.刍议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和建设途径[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7).
[2]王海霞.从城市规划角度浅谈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评价标准的认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4).
[3]欧阳娇薇.对生态型的城市规划标准研究[J].知识经济,2013,(1):57.
关键词:绿地系统 规划 生态园林 理论方法
1、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
1.1生态园林城市提出的背景
我国从1992年开始园林城市的创建活动,其重点在城市的绿化建设,实行了十多年后,全国城市的生态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因此, 2004年9月22日,国家建设部向全国又发出了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号召,提出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新目标,其根本目的在于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目标明确单一,可操作性强,适合目前我国的国情,对于改善我国城市的生态环境,以及建设生态城市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基础作用,所以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成为建设生态城市的阶段性目标。
1.2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
生态园林城市的理论尚在发展之中。保护非再生自然资源;珍惜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抢救逐渐消亡的历史文化;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建设舒适宜人的绿色家园;缩小区域差异与平衡发展;重视科学规划与有效实施;承担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就是要利用环境生态学的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有效防治和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实施清洁生产、绿色建筑,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环境更加清洁、安全、优美、舒适。真正的生态园林城市应该是生态之城、美丽之城、高效之城、和谐之城。
2、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搞好城市生态园林的规划与设计
科学规划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前提,城市生态园林规划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类的福利为出发点,追求与实现人、园林植物及其景观、城市环境三者间的和谐共存。应用城乡规划学、生态学、系统学、风景建筑学、植物学、林学、药学、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和文化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充分认识到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城市外部其他生态系统必然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必须用系统的观点从区域环境和区域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制定完整的城市生态园林的发展战略规划;以生态学中廊道的作用、结构与斑块的关系等理论为城市道路、滨河等线状发地提供科学选择依据,以景观生态学中斑块的大小、形状及边缘生态效应等理论应用于城市生态园林中点及重点面的规划,主要寻求城市中点及主要专用绿地(面)的布置位置、大小、形式的生态效应及其相连关系;运用岛屿生物地理学原理,在城市各生境岛之间以及与城外自然环境之间修建“廊道”(绿化带),把这些分散分布的公园、绿地连接起来,以形成城市生态园林的有机网络。
3、城市生态园林规划实现的思路
3.1城市结构生态化
生态园林城市的功能源于城市结构,并依附于城市结构;城市功能的强弱,城市竞争力的大小,根本在于城市结构是否合理和先进。城市功能实现生态化的前提就是城市结构实现生态化。城市功能生态建设规划的着力点也在于城市结构生态化的建设规划,因此,城市结构生态化是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和前提。我国学者刘天齐等认为,城市生态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促进和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要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状态就必须从调整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入手,调控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是城市生态规划的首要内容。因此,实现城市结构生态化是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的首要核心任务。城市结构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但是无论从城市生态学的角度考察还是从我国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看,我国生态园林城市结构生态化首先应从实体结构生态化开始,然后才能逐步实现高层次的城市社会生态化。
3.2城市功能生态化
传统的城市功能主要有城市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但是结合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特征及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模式,本文认为生态园林城市功能具有更为广泛的含义,其功能主要包括产业、社会、人居、交通、水域、园林、景观和生态环境类功能。其中,社会、产业、人居、交通为城市实体功能,水域、园林、景观和生态环境为生态服务功能。生态园林城市的功能生态化就是指产业、人居、交通、园林、水域、景观、环境和社会类功能的全面生态化。
3.3生态园林建设的类型
3.3.1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
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是生态园林中植物利用和配置的一个重要类型,它将景观、生态和人的心理、生理感受进行综合研究。并运用美学原则,强调意与形的统一。①美学原则的应用。运用节奏与韵律,统一与微差,对比与协调等美学原则,采用有障有敞、有透有漏,有疏有密、有张有弛等手法造景,富有季相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②意与形的统一。强调意与形的统一,情与景的交融,利用植物寓意联想来创造美的意境,寄托感情。如利用优美的树枝,苍劲的古松,象征坚韧不拔;青翠的竹丛,象征挺拔、虚心劲节;傲霜的梅花,象征不怕困难、无所畏惧;利用植物的芳名:金桂、玉兰、牡丹、海棠组合,象征“金玉满堂”;桃花、李花象征“,桃李满天下”等。
3.3.2环保型人工植物群落
环保型人工植物群落是以保护城乡环境,减灾防灾、促进生态平衡为目的的植物群落。
3.3.3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
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是利用植物的配置,形成一定的植物生态结构,从而利用植物的有益分泌物质和挥发物质,达到增强人体健康、防病治病的目的。例如:枇杷树、丁香+桃树+八仙花-八角金盘,林沿种枸骨-葱兰;银杏、广玉兰+香樟、桂花、胡颓子-薰衣草;含笑+蜡梅+丁香+桂花-结香+栀子-玫瑰、月季;其中,枇杷安神明目,丁香止咳平喘,广玉兰散湿风寒,许多香花树种如含笑、桂花、广玉花、栀子等,均能挥发出具有强杀菌能力的芳香油类,银杏叶含有氢氰酸,故保健和净化空气能力较强。
4、总结
人类渴望自然,城市呼唤绿色,城市生态园林以丰富的植物为材料、模拟与再现自然植物群落、提倡自然景观的创造,形成城市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能力,改善城市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的休闲、游憩和观赏能需要。
参考文献:
[11王浩,赵永艳.城市生态园林规划概念及思路田[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4.
[2]王艳红.关于生态园林城市的思考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环境;作用及浅析
引言:主席高度重视城市化发展的质量,并且发表了“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明确指出要大力构建“海绵城市”。目前海绵城市理念在多个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都发挥了巨大的功效,我国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相对较晚,要善于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设海绵城市,是实现城市建设和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重大举措,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病”,推动我国城市发展早日走上生态化、持续化的道路,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
一、海绵城市的概念和特征
1.海绵城市的概念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中对海绵城市的概念进行明确了定义: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这一“吸”一“收”的过程中实现了城市内部良性的水循环系统,还能自动吸收水系统的污染物质,保持城市水土。
2.海绵城市的特征
第一,注重城镇化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对城市地下水、自来水等进行存储、排放、使用时不是依靠传统的地下管道而是依靠城市自然环境综合利用各种措施吸收、存储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进而缓解城市的洪涝问题;第二,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海绵城市建设思路不仅注重恢复和保持城市内部的水系统,更注重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重视城市系统的自我调节;第三,转变了排水防涝思路,海绵城市彻底摒弃了“快排式”传统的排水模式,在城市排涝过程中始终坚持“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方针;第四,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基本不变,海绵城市构建了一个良性的水系统。
二、分析“海绵城市”对城市环境的作用
根据《指南》的相关规定,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充分保护城市原有生态系统;二是对已经受到破坏的自然环境及水体进行修复;三是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的建设对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调节地下水、净化水中污染物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美化城市环境等发挥了巨大功效。
1.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应用,起初就是从解决城市雨洪问题出发,发挥着雨洪调蓄、雨水资源收集利用与地下水涵养等作用,完善城市雨水管理体系。海绵城市的建设,改变了以往单纯使用市政地下排水管道和泵站的现状,侧重于依靠城市自然生态系统来吸收、存储、排放降水,综合利用自然生态调节和人为调节措施来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群力雨洪公园是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运用的一大成功案例。该区域在历史上是洪涝灾害多发区,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以保护湿地为原则,巧妙的将其打造成收集雨水、储蓄雨洪、下渗雨水、补充城市地下水、涵养水源、净化水中污染物质、增加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于一体的湿地公园。在具体实施的环节中,尽量保持原有的湿地区域,群力雨洪公园成功的运用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湿地公园的开发,为调节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群力雨洪公园的成功案例实现了缓解城市内涝带来的问题和危害,增强城市排水系统的能力,通过协调市政道路和地下排水管之间的关系,增大城市的绿色植被覆盖率,完善城市水系统等措施来达到排涝的目的,确保在雨季时城市市民依然享受安逸的生活。
2.形成良性的水循环系统
海绵城市的建立,不仅有效的减轻城市洪涝灾害,还能够缓解我国水资源不足、水质恶化的局面,为建立良性的水生态系统提供助力。
武夷新区践行“海绵城市”在此方面取得了非常成功的效果。其主要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对森林生态的修复工作,闽北地区原生态的森林在被人为的滥砍乱伐之后正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鼓励当地林农还林于上,加大对林业种植的补贴力度;二是城市生态修复同样不可忽视,一些贴近地面的建筑如广场、硬地、建筑等工程在材料的选择上采用通气、透水性较好的;三是恢复和修复自然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物种的多样性,扩大生态用地的面积,净化水资源,淡化水质,减少暴雨对城市的影响。
笔者认为,海绵城市就像被放大了的“湿地”一样,最大程度的修复城市原有的水生态系统,注重开发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等综合作用,实现雨洪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维持着一定的径流量。森林植被、湿地等大大提升地下水的涵养能力,净化水质,吸收水中的污染物质,确保居民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安全性,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实现地表水、地下水和自然降水三者之间的平衡循环。
3.保持城市水土
不可否认,城市水土保持是实现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提供动植物栖息地等的关键,而海绵城市的建设,又能够给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雨水控制环节提供便捷。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做到了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基本不变,始终坚持低影响开发的原则,城市水土保持离不开对雨水的控制。
比如,我国投资建设的重庆海绵城市,其建立了完整的防水控制,也因为重庆地处高原,山地较多,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时候发展了绿化工程,让绿色植被对城市的水土进行保持。雨水较多季节植被能够吸收水分,保持水源,对于雨水能够做到有效控制。并且,绿色植被与重庆城市的人文特征相符,也是海绵城市与其人文气息相得益彰构建之处。
鉴于此,笔者从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水土保持出发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结合海绵城市建立起合适的雨水控制利用设施,做到真正的系统优化;二是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监测,纠正雨水控制期雨水控制的不当之处;三是注重低影响开发理念和水土保持临时排水措施相结合;四是政府部门要积极引进和开发雨水利用控制系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手段等。
4.改善城市的人文和自然景观
在实施“建设海绵城市”的规划策略时,对居住区和城市道路进行分割,增大了建设绿地的用地面积,合理的修建了广场,广场铺装多采用透水式铺装,城市道路人行道也采用了透水式铺装的方法,增强了城市内部的水循环系统;另外,城市内湿地、公园面积增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比如,嘉兴海绵城市的建设,便是对居住区和城市道路进行有效规划,开垦绿地面积,增加绿化建设,让百姓在享受到其“海绵”作用的同时还能够欣赏到美丽景色,增添了城市的人文气息,美化了城市的自然景观,可以说是一箭双雕。嘉兴海绵城市建设是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的标杆,也得到了全国各地的争相效仿。
结语: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实现城市化和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力克服了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当前,无论城市规模的大小,建设海绵城市已经是大势所趋,其推动了新型城镇的建设,在城市化发展中贯彻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参考文献
[1]仇保兴. 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 给水排水,2015,03:1-7.
关键词城市设计地域特色贵阳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城市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久远的过去。美国现代哲学家路易斯·芒福德说过:“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城市,可谓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生活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撑。城市的重要性让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城市发展的方向和城市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城市设计的必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城市设计是基于城市自然禀赋与人文特质的城市空间创造与表达。城市设计中所关注的是具体生动的人,而人的生存依赖着自然,寻找“城市——人——自然”三者之间息息相关的命脉,就涉及到了城市独特的地域特色。
城市设计中的地域特色的展示应将设计对象的重点放在包括人和社会关系在内的空间环境上,力图创造一个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存、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理想人居环境。在整个城市设计过程中都应该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地理环境、现状建设情况和文化特征等进行城市设计,摒弃无场所感的生硬环境塑造方式,强调城市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联性,追求具有地域本土特征的建筑和城市文化特色。
具体的城市设计手法有很多,笔者以城市地域特征为依据,从城市的历史格局、文脉特征、自然格局、生活习惯等角度出发,以贵阳城市设计为研究对象,采用挖掘和展现城市结构、城市文脉、城市生态、城市活力四个方面来探索体现地域特色的城市设计方法。
进行城市结构梳理
图底关系理论试图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和秩序简化出来的二位平面的分析来研究城市的形体环境,明确城市形态的空间结构和空间等级,从而确定出城市的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并通过不同时间内城市图底关系的变化,分析出城市建设发展的动向。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看,这种方法实际上是通过增加、减少或变更格局的形体几何学来驾驭空间的种种联系。图底关系分析有助于了解城市的空间总体结构特色、空间等级和肌理特色,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城市的发展动态。
根据贵阳市总体规划(2011-2020),贵阳市中心城区将形成“一城三带多组团、山水林城相融合”的空间布局结构。贵阳中心城市以三段南北向的山脉为空间依托,即由西向东的百花山脉、黔灵山脉、南岳山脉,三大山脉形成城市骨架,城市划分为“三带”;老城区是城市文化核心区,构筑为“一城”,周边片区形成组团,组团打造为综合性片区,功能相对独立,贵阳中心城区将由多个城市组团组成。跨越黔灵山脉,城市新建金阳新区,与老城区交相呼应。金阳新区与老城区共同构筑未来发展的“东西双核”,带动周边组团。城市跨山发展,多区共筑,提升城市发展的积极性。
挖掘城市的“场所——文脉”特征
文脉是指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对话与内在联系,推广到城市设计领域,就是指人与建筑的关系,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整个城市与其文化背景的关系。单纯的空间只有和一定的城市文脉相耦合,具有了高于物质层面的文化和精神的属性,才成为“场所”。 “场所——文脉”的设计方法强调设计与现存条件之间的协调,并将社会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人们驾驭环境的体验与物质空间分析中的视觉艺术、实空比例等原则等量齐观。
贵阳人文文化丰富,在梳理贵阳人文历史、红色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明、少数民族文化等物质文化及特色民俗、少数民族文化、阳明文化等非物质文化的同时,采用“找出来,保下来,串起来,用起来,活起来”的策略,将各种文化元素加以联系利用,形成文化网络。贵阳古城的城门、阁楼、牌坊存在了几百年,是历史的旧物。然而随着贵阳城市的扩建,现在已是九门无门,四阁存一阁,牌坊不再见的局面。为营造城市人文格局,需依据现存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适当的措施,展示城市记忆。对城市人文格局的营造除了适当恢复城市记忆之外,还应形成对外的展示平台,展现贵阳人文特色。可以考虑和城市旅游线路相结合,依据历史文化遗存的分布和贵阳独特的城市氛围,打造市民和前来旅游人员的人文游憩路线。
保护城市的生态结构
城市地域自然生态条件及要素对城镇规划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它与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布局、人的生活方式、乃至建筑材料的供给都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城市设计中更应该遵循建设地的生态条件和变化规律,保护城市的生态结构,使城市与自然结合在一起。根据设计对象不同的自然条件,要充分利用江、河、海、山、湖泊等自然资源,将这些自然资源结合城市道路、广场、公园、绿地形成体系,使之成为城市设计形态的“骨架”。地域性城市设计的内容还应包括生态设计,结合自然设计出一种包含人及人赖以生存的社会和自然在内的、以舒适性为特征的多样化空间。
城市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人对自然改造的过程,因此人工环境的塑造要尊重自然环境,相对平衡的发展。贵阳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自然资源与城市衔接,并且深入到城市的结构中,成为城市的自然景观。山、水、森林已经是贵阳城市结构中的一部分,并且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其他结构的分布。
山体是贵阳的结构骨架,也是凸现贵阳“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自然环境特色的基本要素。针对贵阳市目前城市建设对自然山水的普遍忽视以及城市形态功能低下的现状,城市设计应以尽量保护山体资源为原则,根据自然环境要素设成城市的整体构架。水体是城市的命脉和城市活力的体现。城市内部的河流是展现城市灵气活力特色的镜子并体现城市的历史记忆。应针对不同类别的水体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充分利用水体资源,构架起城市生态格局。贵阳林网是贵阳重要特色之一,也是贵阳荣获“森林城市”称号的依据,构建城市林网系统就是将环城林带的概念发展为网络林带的结构发展模式,以强化城市山林特色和城市生态机能。
展现城市生活活力
人的活动是城市最基本的特征。一个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应该是一个有活力的城市。
宜人的街道空间
街道是城市中的重要组成,城市设计需要回复街区的活力和多样性,使其成为人们交往的平台。在贵阳拥有许多城市化进程快的大都市里见不到的极富人情味的街道生活,值得保留和发展。适宜的街道尺度是源于贵阳市一直遵循以市民生活为主导的规划原则。步行尺度的街道对于发展城市商业、旅游业都非常具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在贵阳这种以城市生活本身为旅游特色推出的城市更应看重步行尺度街道的重要性。
优美的城市天际线
城市天际线主要指城市建筑物、构筑物以及自然要素与天空交接的轮廓线。城市天际线是城市的象征,它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城市建设的文明程度和社会发展阶段。贵阳老城区天际线形态由于城市自身新陈代谢缓慢而必须受到严格的保护与控制,在自然与历史遗产面前,天际线应体现其所背负的公共属性——良好的具有特色的城市天际线景观属于整座城市人民。
参考文献:
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薛华培. 塑造山水城市特色 保护“中国近代第一城”风貌——南通总体城市设计框架体系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10(10)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原则;设计要求
随着我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日益重,生态城市规划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中一个重要部分。生态城市的概念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理想国”,国际上的正式提出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通常来说,生态城市是指以生态与人类协调为城市性质、目标与特征.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整体和谐与科学发展的城市类型。生态城市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区域性等特征。我国总体城市化水平还不是很高,但东部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城市化发展的“超速”阶段,在城市发展建设上构造一个内部结构合理、系统功能强大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是至关重要的,这可克服城市发展规划“先污染,后治理”的旧模式。因此,研究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及设计要求对指导生态城市实践有重要价值。
一、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
联合国在“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原则,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该计划提出了“生态保护战略、生态基础设施、居民的生活标准、文化历史的保护、将自然融入城市”五项生态城市规划总体原则。依据联合国生态城市规划原则,结合国情提出以下几点具体原则。
(一)控制城市人口
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我国城市人口比例逐年上升。随之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病”,地方政府于是从政策层面控制城市人口的膨胀,但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时期,大量农村与城镇人口涌入大中城市,城市越大其就业和魅力就越大,从而吸引了更多人口的涌入。城市的健康发展需要适当调控外来人口,但并不是指硬性限制,以保证城市竞争力和城市承载力。但是,一些特大城市的人口已趋饱和,城市功能难以满足膨胀的城市人口规模,应在城市附近积极发展副城、卫星城、新市镇,严控大城市人口规模。因此,找出城市发展和人口规模的平衡点是生态城市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
(二)控制城市土地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人均土地占有面积在逐年减小,大城市中此问题尤为突出。要增加人均土地占有面积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然要扩大城市规模,而城市规模扩张与控制城市用地及保持城市生态系统是存在矛盾的。因此,协调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间关系是控制城市土地的关键。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集约节约土地资源是保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政府相关部门应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城市生态系统状况,制定城市土地规模的发展战略,评估城市土地规划方案,合理规划工商用地、居住用地、农业用地、森林、自然水体等,以支撑城市的科学发展。
(三)合理城市布局
合理的城市布局是以城市功能为依据,按照协调发展的要求,以中心城市为基础进行城市布局,确定城市规模、等级、地位、作用和职能分工,以点带面地辐射带动区域内各城镇和广大农村的生态化发展,促进区域发展生态平衡。合理的城市布局要协调几类关系。一是协调生态农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态农业是农业与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需要调整生态农业的产业结构,促进其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协调发展。二是协调城市绿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绿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已无法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基础,而城市绿化发展是城市经济生活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生态城市规划要将城市绿化因素列入城市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打造“以人为本”,美丽、安全、清洁的生态城市。
(四)符合法规标准
建立完善生态城市的立法和标准是生态城市发展的重要前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可使生态城市建设更为正规,法规对生态城市的科学管理与规划有重要意义。加强生态城市法制建设,需要建立健全生态城市法规,研究合理方法促使社会遵守生态城市的法规,如有人违反法规时有良好的司法介入程序,达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法治目标。生态城市规划标准是为实现城市规划目标而制定的指导城市规划的准则与规定。生态城市规划标准的制定可实现城市规划在考虑生态环境的情况下,使其管理更为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步伐。生态城市的标准在国外有《生态城市的判定标准》、《生态城市的建设内容》、《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等。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城市结构、交通、能源物质流、社会经济议题等四个方法。国内标准有《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等。
二、生态城市的设计要求
生态城市的设计以“山水城市”、“绿色城市”为目标,要求城市的规划设计既要符合城市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又要把生态因素充分融入设计中去。
(一)优化生态城市的空间构架
生态城市具备自然、美学、文化的三重属性。自然属性是本质属性,美学属性是人们的主观评价,文化属性是其精髓内涵。优化生态城市的空间构架,首先要以构建现代生态城市为目标,采取组团式等布局模式优化城市内部空间布局,设置森林、水体、草地等生态隔离带。其次是充分规划利用城市绿地系统,使城市绿地与山、水、林、田绿化连成一个完整的绿地生态系统。再次是合理规划城市水体系统,将江河湖海与地下水系统统一规划,并可考虑设计相关景观,既符合生态属性,又考虑城市美学和文化属性。
(二)完善城市要素的生态设计
城市的要素由街道公路、桥梁、住宅区、商业区、景观区等组成,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规划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也应注意城市生态环境,处理好构建生态城市的多重关系,包括建筑景观与自然山水景观的关系,街道公路中人与车的关系,城市绿化与文化特色的关系,商业区、住宅区与景观视觉走廊的关系,历史性建筑与现代建筑间的关系,城市光照、通风、温度控制间的关系,城市交通网络、交通工具、交通对象、交通枢纽间的多重关系。从而不断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的总体设计,加强湿地、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规划,也加强城市绿地、生态公益林、沿河生态绿化带、绿色公园等设计,营造城市的生态绿肺,平衡城市的生态环境。
(三)尊重生态城市的历史人文
生态城市设计要符合生态环境,也要符合城市的历史人文内涵,不断采取现念构造崇尚历史文化的生态城市。生态城市设计中要与历史文化有机结合,以主要街道和高架路为中轴,做好高层建筑与城市的相互协调,构造城市的艺术形象。
(四)规划城市水源的循环系统
合理规划城市水体系统,推广各种节水、节能建筑和城市管网,使城市建筑内用水的循环,设计出性能良性的城市管网循环系统。因此,城市设计要不断完善改造雨污管网,下水道口采取隔油隔污技术,规划建设一定能力的污水处理中心。郊区设计则要保护农田灌溉水源,控制农业、禽畜业生产对水源的污染,通过河口湿地、植树造林等达到净化水质、保护饮用水源和保持水土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化思想
1引言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产、积累和传播的中心,也是人口高度密集、人类活动高度集中的地域,也是环境质量急剧下降、人与自然环境矛盾最为突出、生态失衡最为严重的地方。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创造着许多“城镇密集区”、“都市连绵带”的同时,我国城市规划生态化理论视野正从个体城市向整体区域拓展。但是由于地域和部门条块分割等多种原因,对区域生态资源的保护、对整体生态环境的引导等几乎没有反映到城市规划体系中,特别是付诸实践的行动纲领中,因而城市规划还无法对广域生态予以全面的引导和控制。城市规划生态化必须注重整个城市的空间与环境的和谐和统一。城市规划主要是通过控制城市土地使用及其空间变化来间接地对城市社会发展施加特定的影响,而生态学关于城市规划理论核心、本体部分、土地的利用及工作方法则利于城市规划生态化的拓展。
城市规划生态化的本质特征是要保障城市发展的高生态绩效,然而目前,我国虽然对城市的生态建设已日渐重视,但是由于各种规划行为缺乏正确的生态理论的导引而使得近年来打着 “大树进城”、“城市化妆”等旗号的城市建设行为屡屡出现,并凸现了 “三化”问题:第一是城市建设中的 “贪大化”,这是城市建设中 “贪大求洋”的问题。这个“大”,首先就是大草坪,树木只是点缀之笔,还有大搞大广场、大马路、大CBD、大音乐喷泉;第二是河道整治中的 “渠道化”,许多城市的河岸工程措施常常是拓宽河道、裁弯取直、水泥村地、石砌护坡、高筑河堤,有的甚至把河流变成暗渠,不仅使河岸功能单调、人工痕迹累累,而且使乡土植被毁坏、生态严重失衡;第三是景观建设中的 “奢侈化”,很多城市的规划者和管理者为了追求所谓的 “政绩”而 “大兴土木”,把大量的财力物力投入到城市形象的塑造上使得整个城市的 “生态量”和 “生态质”严重失衡。
2 生态城市规划基本概念
生态城市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所谓的生态城市规划是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 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城市生态系统为规划对象,结合生态学的原理、 方法,应用规划科学、 系统科学的手段,去辨识、设计和模拟人工生态系统内的各种关系,确定最佳生态位,并提出人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相协调的优化方案的规划。生态城市规划是在城市规划、 环境规划、 生态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城市建设的总体方针、政策和计划,基于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以生态学、 环境学、 城市学、 社会学、 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城市社会、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合理地确定生态城市建设目标、 发展方向,布置生态区城市建设体系,重点强调规划区域内城市社会、 经济、 环境协调发展、 规划布局的合理设计等,生态城市规划要解决的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人口、 经济、 资源、 环境问题,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3生态平衡问题与城市的发展趋势
生态平衡是当前国内外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在自然界中,诸如森林面积减少、沙漠扩张、草原退化沙化、水土流失,气候旱化、洪水泛滥、环境污染及人口膨胀等,都是生态平衡失调的表现。人工、自然生态系统,如农田生态系统或城市用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食物网、食物链比较简单,遇到自然灾害或人为干扰,很容易使其结构破坏,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一般人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低,即生态阀值比较小,只靠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维持有序的耗散结构、达到稳定的平衡状态。在城市化过程中,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甚至破坏,特别是原有的生物群落大为减少或者不再存在。为了保持良好的城市环境与防治污染,必须把建立适宜的城市面积园林绿地系统列入规划之内。
城市生态建设与规划就是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日照和交通条件,维持原有的生态系统,减少对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降低资源消耗,充分利用再生资源;采用新型的自然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和生物能等,以及各种节能措施,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并利用生态技术实现“三废”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循环再生利用。概括起来,城市生态规划的内容一是可持续城市生态空间规划,主要是城市土地的生态规划,其内容主要包括:城市土地各要素与土地结构单元之间的关系分析、根据城市土地适宜性,制定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土地利用生态分区及其结构和功能分析、进行土地利用的生态设计等;二是可持续城市生态关系的调控,根据目前学界的观点,这是一种软规划,是在对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背景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生态控制论原理对城市系统的生态关系和生态行为进行辨识、模拟和评价,找到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关键因子、机制和机会,从而不断调整系统的结构和关系,增强系统的活力。
4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应符合的原则
城市生态建筑设计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局部环境,比如健康舒适的温度、湿度、良好的通风环境、清洁的空气、合理的光环境和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用途的开敞空间等,又要保护好外部的客观大环境----自然环境,也就是要对自然环境索取的能量和物质要少,而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小。归结城市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环境为本。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环境质量的优劣又是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评价的。在能源和物质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的思想,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包括节约土地等。
(2)将自然融入城市。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维持原有的地理环境,以保持原有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并得以延续。
(3)合理布局,节能、低耗、无污染。在规划设计时,要力争做到布局合理,并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的要求。减少城市中产生的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的排放,将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并入城市生态建筑设计中,同时减少光污染、声污染等等 。
(4)强调整体效果。科学配置,完善城市生态的类型和布局,最大限度提高系统生态总量,发挥城市生态环境的最优效益,实现生态系统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充分提高整个城市的总体功能。
5 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表现
城市生态建设与规划的城市生态支持系统包括:水资源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能源规划、交通规划和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和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生态产业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远景规划则要求展望更远的时间空间,审视更广的地域空间,透视更深的内部空间,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全面思考城市化的全过程,预见城市增长到稳定态的进程。
5.1城市基质、廊道和斑块。城市区别于其他的关键在于其主体为各种类型、体量的建筑体,交通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城市中高度的通达性,这些建筑和硬质地面街区构成城市中的硬质本底或基质。城市中的廊道,主要是人工廊道,即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城市整体形象的骨架,通常是城市中物质、能量、信息及生态多样性集中地区,对城市的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增加廊道绿化率,可以形成城市完整的绿化网络。城市中的斑块主要是散布其中的公园、公共绿化地、休闲广场及建筑周围绿化等,共同构成城市的绿化系统,同时能够调节局部地区的微气候,减少环境污染。
5.2城市功能区划分和布局。城市功能区的划分从空间结构产生,以满足生态系统的环境服务、生物生产及文化支持三大基础功能为目的,并与周围的空间格局相联系,形成规划区合理的空间格局,实现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规划区可持续能力的增强。城市空间规划首先应满足功能需求,为居民提供进行各种生产生活活动的场所。各种类型的本底、廊道、斑块组成的人文和自然氛围,共同构成城市功能区,在生态理论指导下,根据各功能区所需条件、居民的心理生理要求等,合理安排功能布局,比如居民区附近应安排相应的学校、商场等以满足人们的配套需求,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及物流、能流的高效流通,同时展现一定的城市文脉及满足人们对艺术与美的追求。
5.3城市绿地系统。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城市内部的绿化空间的规划应重点考虑,做为人文理念的基础及支撑。城市空间有限,应充分利用空间进行多层次绿化,乔、灌、草复层绿化体系以及垂直绿化,将绿化与建筑结合起来,并合理选择和搭配植物种类,将城市建在绿地中。合理的绿地规划才能有效发挥其生态意义,绿地斑块与生态廊道共同组成城市生态基础,并融入整个区域绿色生态网络系统。
5.4 文化生态建设。城市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功能的发挥决定着城市的品位与内在价值,也是增强城市竞争力、吸引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将城市的特色资源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创造出一种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城市文化,这是搞好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历史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失去即成千古遗憾。既要保护原有文化资源,又要体现时代特色,做到在协调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协调,不断创作出有地方特色、时代特征,有整体美感的城市建筑群。
5.5社会生态规划。首先是要完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完善程度是生态城市体现对人关怀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应包括对人从生到消亡整个过程的关怀,这既体现对人在正常生活状态下的关怀,更能体现人在需要帮助时得到的关怀,同时,也要体现在社会性、自然性灾难时有安全保障。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应包括每万人医生数、社会保险普及率、每万老人“托老院”数、社会安全应急措施完善程度、特殊人群受益率等。其次是健全社会管理机制。社会管理机制健全是保证生态城市稳定、民主、安全的重要方面,没有完善的社会管理机制,生态城市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可能顺利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