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人员风险意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财务风险;研究对策;财务现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研究对策――以北京市鸿运达昌科贸有限公司为例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30日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概述
通俗地对风险的界定可以概括为实际的结果与预期的目标之间存在的差异,首先针对增加了的财务风险使预期收益增加,其次多种事故的发生也加大了风险的不确定性。
(一)财务风险概述。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各种类型的经济活动中,财务风险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主要是财务风险所存在的不确定性,从而带来的举债风险,举债虽然可以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但是还给企业带来到期无法还款的压力;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在社会济活动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导致多种无法预料的结果,从整体化、系统化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风险,一般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等。
(二)财务风险的特点
1、不确定性。不论何种风险都有他存在的特点,那么财务风险也不例外。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是由于时间、地点、法制等的因素影响,导致财务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是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条件下,不是固定不变的,财务风险的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这就是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从而可总结得出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可能使企业财务遭到重创。
2、客观性。从财务风险的界定方面看:财务的预期收益与财务的实际收益之间产生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时时、处处存在,这种客观性致使财务风险带来的财务损失使人们难以避免,这就要求我们要采取积极的方法去应对,从而缩小财务风险带来的弊端。另外,财务风险的客观性不以人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即使我们采取行动去应对,财务风险也不可能从根基上消除,财务风险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改变而客观存在其中。
3、损益性。我们可知与财务风险相对应的是财务收益,风险的客观性与收益的客观性相对应,风险越大收益越大,风险越小收益越小。所以,可以分析得出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收益,也就要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一家企业所能承受的风险与它的经营规模、员工素质、应对风险的能力有关,要想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必须勇于迎接风险的挑战。
二、北京市鸿运达昌科贸有限公司外部财务因素分析
(一)生产资金短缺。从筹资渠道来看,北京市鸿运达昌科贸有限公司达不到债券筹资的要求,另外它属于中小型企业,无法达到股票上市交易的条件,因此只能依靠银行借贷的方式来弥补资金的短缺,由于企业的不动产较少,缺少做抵押的不动产,这就给企业带来了巨大资金营\风险,原始积累便成了企业最主要的流动资金。
企业筹集生产资金所面临的难题,将会影响到企业筹集其他方面的资金时出现资本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过高等问题。筹资风险将会逐渐演变成经营方面的风险,财务风险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财务结构不合理。企业主要采用负债筹集资金,在短时间内不能很快回笼资金,无法偿还过高的债务,无法用盈利来弥补亏损,造成企业资金流动困难,有时企业以克扣员工的工资偿还公司所欠的外债,造成员工劳动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快速发展。管理者缺乏科学的决策指导,对短期资产与长期资产的利用不能合理配置。
(三)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企业财务人员普遍性的问题是学历不高,而且缺乏专业知识的科学指导,在财务具体决策上存在不足。企业经营者缺乏财务知识,在管理上对财务的了解不够全面,风险意识淡薄。片面地认为只要有收益就可以,没有考虑去寻求最大的经济收益。管理者没有设立风险预警机制,在真正发生财务困难时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四)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企业的财务决策缺乏科学的指导,在决策时单纯的凭借经验。例如,在支付采购原材料的款项时,财务人员不能详细地把握市场材料的动态,缺乏整体系统的思考,使所投资金不能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财务决策者掌握着公司财政的核心,在公司投资大的项目时,所花费的资金一定要周密考略,不能没有利润。
三、北京市鸿运达昌科贸有限公司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一)提高对复杂环境的应变能力。财务的宏观管理环境复杂多变,环境的变化虽然不在企业的掌控之内,但是我们也绝对不能任其发展,而没有任何的作为。每个企业应该组织强干的团队,对财务的宏观环境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做出恰当的决策,以此来降低财务风险,制定多种研究方法,解决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压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财务人员的素质入手,教育财务人员不通过违背职业道德的方式取得金钱,做一名合格的财务人员,提高他们随时应对财务风险的思想;另一方面从规章制度入手,规范财务人员的品行。
(二)合理的负债经营。运用单变量的模型分析用公式可以表达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北京市鸿运达昌科贸有限公司与同行业相比资产负债率过高,应该采用恰当的资金结构,尽可能降低资金的运营成本。合理的负债经营关联到公司的举债能力和偿债能力这两个方面。
从两个方面分析来看:第一,在资金比例结构中,用负债来维持经营活动过程中,过多的举借外债,依靠举债来运营公司,会给公司带来财务方面的风险,生产经营环节严重脱轨就会造成重大的资金短缺,这样会降低企业的营业利润;第二,由于财务负债率过高,企业在扩大公司规模需要筹集资金时,由于负债过高导致财务风险,无法满足公司规模扩建的要求,势必就会给公司带来经营风险。因此,中小企业应该充分考虑企业的资金运用情况,合理地举债来经营自己的企业,在合理的预算范围内充分考虑预期收益与成本。
(三)提升财务人员科学决策能力。财务工作人员在决策时,能够对财务知识的科学性进行把握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直接关系到财务资金在整个运作过程中是否存在风险。假如仅凭经验和主观臆断决策,这样会加大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从而加大财务风险。为防止决策失误产生的财务风险,必须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在财务决策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定量的财务分析方法,p少仅凭主观臆断做出不恰当的决策,例如在确定对一个项目的投资决策时,采用科学的会计核算方法计算各投资项目的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净现值及内含报酬率等指标,对结果进行整体系统的评价,在综合考虑各方的情况之后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另外,在经营风险的研究上分析经营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越大,资产报酬等利润的波动幅度就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第二,在资金筹集过程中,要根据生产经营预测所要筹集的费用,在计算资金成本之后以及对各筹资风险分析之后,选择正确的筹集方式,选择最佳的资本结构,做出正确的分析规划之后,选择恰当的筹资方式,减少筹资成本,减少因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在财务决策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预防因财务决策失误产生的财务风险。
(四)强化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强化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要求财务人员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注重对财务风险的分析。首先,从企业的概念入手去分析财务的风险,分析财务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之间的差异;其次,从财务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营运风险、收益分配等其他方面去认识财务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财务人员的工作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具备极其严谨的态度,一定要认识到自己对工作的失误给公司造成的损失是不容小觑的。
中小企业财务人员要时刻关注国家的宏观政策,关注国家的税收政策、会计政策等的变化,以便财务人员在对资金的筹集、资金的运营成本等方面进行预算出现财务风险时,能够采取合理的措施去应对。提高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来看:第一,实行严格的财务人员的入职制度,在入职前进行专业化的财务培训,确保财务人员都能胜任本公司的职位,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从而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第二,对财务人员进行风险预警的培训,在资金的现实运行中,可以对所投入的资金进行预先估算,衡量公司是否有预期收益。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让财务人员掌握随时应对财务风险的一些常识,从正确的角度分析,拥有乐观的态度,去解决财务方面存在的风险。强化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增强财务部作为公司核心部门的基石,以财务部资金为支撑来提升北京市鸿运达昌科贸有限公司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实力。
主要参考文献:
[1]蒋红芸,田凤霞,殷佳雪.基于多层次灰色评价法的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J].会计之友,2011.28.
[2]王建亭.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财务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J].财经界(学术版),2011.4.
近年来,很多经营好的中小企业对于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开始不断重视,在财务风险管理中,这些中小企业也取得了较多的成绩,在自身企业财务经营中也有自己的成型办法来规避财务风险,但总体来说,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财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其内部控制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包括: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模式比较僵化,管理理念比较陈旧;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财务决策比较随意,费用报支不够合理;费用的审核权限过于向上集中。
(二)财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企业资金严重短缺,流动资金周转不灵;盲目投资,导致投资失败;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短期行为蔓延。对于以上问题,究其原因,有企业内部的因素,也有外部市场和宏观经济的因素。
二、加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基于以上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更多的有效措施来提高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作者通过多年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经验,并结合相关的财务风险管理的资料和文献,总结出了加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对财务风险采取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估测与危机管理体系构建。
(一)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
要想有效地提高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提高中小企业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因此在招收财务工作人员时不像大中型企业那样能够雇佣到学历较高、综合素质较强的财务人员。中小企业财务人员大都是大专水平学历,其综合能力不如大中型企业财务人员那么高。为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内部做好财务人员的培训和风险意识培养工作意义重大。具体的做法为定期对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风险意识培训和财务专业知识培训;中小企业内部一定要做好内部人员的人生规划工作,让员工意识到自己的公司是有前途的,把公司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发展,这样员工工作积极性就会提高,对于公司的发展意义重大。通过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的风险意识,可以有效地提升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二)对财务风险采取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
财务风险事前控制是指在财务活动之前所采取的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策略。财务风险事中控制是在财务活动过程中所采取的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策略。财务风险事后控制是在财务活动后,中小企业应及时总结风险管理的经验,建立档案为后续的风险控制提高有力的支持。财务风险事前控制措施可以通过以下例子进行说明,比如某一中小企业在实施某一方案之前,进行决策时,既要考虑收益,又要考虑风险,通过客观的分析和风险决策方法的有效利用,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控制,以保障在出现意外风险后可以有效应对。财务风险事中控制是经常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法,直接观察、计算、监督财务风险状况,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只有这样在财务活动运行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避免财务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将那些意外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财务风险事后控制是在财务活动完成后,要及时进行风险事故的总结和汇总,将遇到的各种财务风险问题进行记录,并分析出现这种财务风险的原因,总结最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为以后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帮助。
(三)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强化是提升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另一有效措施。内部控制的强化对于企业财务风险意义重大。具体的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主要包括:对中小企业内部的治理机构进行强化和完善,并有效地强化董事会的作用以此来提升内部控制水平;管理者水平的高低也制约着内部控制水平的高低,因此必须加强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素质,通过参与国家组织的各种培训来提升素质,另外在学习中不能只是形式,要真正从实际出发学习管理能力;企业文化也是培养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有效措施;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系统;加强企业内部监督。
(四)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估测与危机管理体系构建
对于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估测与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中小企业财务活动风险估测体系及中小企业财务危机扭转体系。中小企业财务活动风险估测体系工作主要包括:筹资活动风险估测;投资活动风险估测;经营活动风险估测;企业收益分配政策等。中小企业财务危机扭转体系工作主要包括:财务危机成因分析;财务危机处理措施等。
三、结语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成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5-0068-01
1 医院财务风险的内涵
医院的财务风险是指医院在日常的财务活动中,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等不确定因素的存在,造成医院的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造成财务损失的可能性,情况严重时使医院资不抵债,面临破产的危险。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进行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医院面临的生存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能否积极地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防范财务风险,增强医院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医院的财务风险会影响到医院正常的运营,阻碍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因此,对医院来讲,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对医院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2 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
(1)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由于深受医疗体制和医院的公立性质的影响,医院的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不完善,导致管理者以及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财务人员对财务管理的动力不强,往往认为只要管好资金,做好账务处理,及时报送报表,就能规避财务风险。管理者对待财务风险的漠视态度,导致相关的风险管理和应对机制不能有效的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强。
(2)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当前医院对日常运营过程中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多数医院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很多医院都没有设置内部控制部门,设置内部控制部门的多数也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审计和检查。另外,有些医院虽然有内部控制部门和内部控制制度,但对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不够,牵制原则不能有效的贯彻,医生私自收费,靠药品“提成”的现象时有发生,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影响医院的发展,容易造成财务风险。
(3)资本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是指长期资金来源中权益资本和负债资本的比例关系。近年来,由于医院之间竞争的加剧,医院加大了基本建设项目和医疗设备的投资,医院的自由资金和财政拨款不能满足资金的需求,医院便向银行贷款,贷款的年限较长,额度较大,使得医院的资产负债率攀升,如果医院的靠贷款投资的项目收益较低,或者投资存在盲目性,到期不能偿本付息的可能性变大,造成财务风险。
(4)资金使用不当。当前,多数医院缺少资金管理机制,在购置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时,没有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对其经济效益预测不准,有时盲目地扩大规模,引入高价设备,这类设备资金回收慢,有些是靠贷款来购买的,造成资金的浪费,形成财务风险。另外,在购买药品时,为了降低成本,一次性购买的数量较大,造成存储成本上升,流动资金被大量的占用,最后导致存货总成本的上升。
(5)会计核算不规范。首先,医院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不准确,不设置“累计折旧”科目,也不进行固定资产减值的处理。其次,对成本费用的核算不合理,管理费用按人员比例在医疗成本与药品成本中进行分摊,导致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的核算不准确。再次,不少医院已实行了会计电算化和信息管理系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财务核算系统也存在非法地篡改,修改程序、输入操控的风险,医院信息系统的管理不规范,也容易造成财务风险。
3 医院财务风险防范的策略
(1)强化风险意识。医院的全体员工都要树立风险意识,财务风险的产生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的事,关系到医院的每个人,管理者要积极地转变重视医疗水平,轻视财务管理的观念,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医院的全体人员都要为风险的防范工作做出努力,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形成人人都有财务风险意识的氛围。
(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医院应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各项财务管理规章,坚决贯彻牵制原则和授权原则,按照需要设置不同的岗位,将不同层次财务职责、职权进行合理分配,相互制衡,减少财务制度疏漏,防止差错和舞弊行为的发生,最大限度确保资产安全完整。此外,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医院应因地制宜,充分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具体实施程序,要求相关部门严格执行,一切工作都要以制度规定办事,从而有效地降低财务风险。
(3)健全成本核算体系,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成本核算的不准确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首先,医院应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建立“医院”―“科室”―“医疗项目”三级成本核算体系,正确的归集和分配费用,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其次,将医疗设备、房屋、建筑物等这样的有形资产及时提取的大修理费用和折旧费计入成本,加强对“医院品牌”无形资产的摊销核算。最后,积极完善成本会计核算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以购买或者与软件企业共同开发成本核算软件,实现成本核算的自动化,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4)规范决策程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医院建立大额资产的购置和基建项目的决策程序,完善决策机制,实行集体领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体制。
(5)构建财务预警系统。医院财务预警是依赖财务信息数据,通过构建财务指标体系,通过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及时反映医院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对医院运营过程中的各环节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发出预警信号,及时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将财务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医院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财务指标,构建财务预警的模型,通过对指标的增减变动和对模型的分析,对医院的资金筹集,资金的投放,资金管理进行跟踪监控,及时提出财务危机预警分析,对将要出现的财务风险及时采取措施。
(6)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当前,医院内外部环境的多变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要不断地学习,及时地更新专业基础知识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医院要积极吸引既懂计算机,又懂财务管理,掌握医疗相关知识的复合型的优秀人才,并在工作中加强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应对风险的能力。此外,医院还要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将医德和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结合,使财务人员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为医院的发展献计献策。
(7)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强化内部监督。医院要定期地对财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和内部审计机构,并保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要对医院财务制度执行情况和财务运行状况等方面进行审计,查找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经营管理工作中的要风险、薄弱环节与制度缺陷,及时向管理层反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达到加强财务控制,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财务风险 存在问题 管理手段
一、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燃气公司的低位显得日益重要。燃气公司属于能源类的企业,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企业,这样特殊的地位和性质使得燃气公司的工作效果不仅关系到公司自身的生存发展,同时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因此对社会的影响很大。而燃气公司的财务管理问题是影响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中的财务风险管理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财务风险主要指由于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而引起的财务风险。”目前,燃气公司中出现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存在的风险
第一,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利益是唯一的目标。企业的内控制度关系到企业的很多方面,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然而目前很多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职能已经严重削弱。企业对内部财务控制的误解,导致管理粗放,缺乏企业的现代管理经验,漏洞百出,使得制订好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流于表面形式,这样就很可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和经济损失。
第二,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培训相对滞后。目前某些燃气公司中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不重视财务风险问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若不坚守原则,就会偏离正确的道路,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公司的工作运行情况。而培训的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首先,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较弱。即不能充分掌握国家的财经制度和方针政策以及本行业的知识技能,缺乏分析能力和敏感性,制约了财务工作的质量。其次,由于会计电算化时代已经来临,很多财务人员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第三,对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不足。目前很多燃气公司针对财务风险的管理意识淡薄,对突如其来的情况不能很好地应对。财务风险管理涉及的领域比较宽泛,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强调风险的规避,就会使得公司陷入被动,也会使公司缺乏风险组合的意识。燃气公司作为企业,本身就具有风险性,若在财务管理上不做好相应的应对风险的措施,那么将会对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
三、管理的手段
1.加强管理,做好内部控制制度
要想做好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稽核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和疏忽,通过稽核,可以及时制止和纠正,提高财务工作的质量。第二,原始记录制度。如果原始记录不准确,就会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不便,所以,应该根据燃气公司内部管理的要求,不断完善原始记录制度。第三,内部牵制制度。实行内部牵制制度,必须加强财务人员之间的联系,使其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审核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减少和防止工作中出现失误或者舞弊行为。第四,定额管理制度。为了保证财务风险管理的顺利进行,并为制定和修订方案提供可靠资料,各公司应该注重定额完成情况的测算工作,从而建立起领导与管理相结合的定额管理制度。第五,绩效考核制度。要想解决好财务风险的管理问题,必须做到科学客观地分析和评价企业经营者的业绩和成果,做到公正客观。
2.转变思想,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
由于财务风险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任何环节的失误都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因此必须具备一支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队伍,这也是企业成功的必须条件。因此,必须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圳,逐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首先要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教育,例如开展会议或者发放宣传材料,以及在培训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在培训中注重对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培养,使其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其次,在税务筹划、财务法规等多方面进行培训,尽快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满足企业的要求。再次,加强会计电算化、电脑知识等的培训,对财务人员的知识储备及时更新,做到与时俱进,以适应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要求。最后。要引进竞争上岗的机制,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然后通过考核者予以上岗,未合格者对其进行再培训,若还未通过考核,则勒令其下岗。此外还可以采用激励的手段,对于表现好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激发财务人员的斗志,以保证燃气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很好地进行。
3.建立健全燃气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为了降低风险,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必须积极建立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包括短期预警和长期预警系统。并且对企业而言,资金风险在财务风险中占有重要部分,燃气行业初期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并且资金的占用时间和回收时间都较长。基于这种特殊性,燃气行业往往面临资金断裂的风险,因此资金预算管理是控制财务风险的有效手段。按照一定的程序,将财务风险纳入预算控制范围,通过事前规划,评估财务风险的任何可能性,采取相应的策略,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有效地控制产生风险的因素。此外,还应该以财务风险的识别为基础,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手段进行风险评估,建立风险溯源、风险识别的机制。进一步规范管理程序,“建立起包括财务和资金管理、物资采购、投资融资等各个管理种类以及以内控为核心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形成业务流程和财务风险的统一管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财务活动中,财务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因此针对我国目前出现的问题,必须从不同的的角度予以分析和解决,燃气公司的管理者应该不断加强风险意识,以积极的态度提高燃气公司应对风险的能力,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也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取得更好的效益,还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参考文献:
一、事业单位主要财务风险体现在那些地方
(一)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事业单位的财务收入,我们可以分为几个方面①事业性收入②单位经营收入③财政拨款④股权分红等方面。多方面的财务收入精确没有合理的使用情况,例如事业单位的资产存在闲置、利用率地下等情况,导致严重的浪费。在加上盲目投资,例如长期投资数额巨大、见效时间长、利润低等情况会导致事业单位极大的资金压力。尤其是在政府拨款不足时向银行大量借贷,在巨大的资金压力下由于事业单位本身偿债能力不够,最终的结果就是掉入债务危机。且常常存在专项资金被挪用,使得专项事宜得不到落实,事业单位领导、管理等负责人债务风险意识地下,内部监督管理不强,事业单位部门有吃空饷等问题存在更是大大的加深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通常事业单位主要是政府职能的延伸和扩展,其中资金来源主要还是来源于国家财政,对于资金的来源是比较比较容易的,跟市场上的企业比存在这风险意识不足,财务管理意识薄弱等问题,但是大多数事业单位领导并没有落实财务管理,对财务管理有没有起到关键的作用,并且对财务管理也没有存在过多的想法,甚至一部分事业单位领导认为事业单位对财务的管理是没有必要的,当然这样的想法是盲目的、是不正确的,在财务管理执行方面常常是做做样子,没有深刻的落实到实处,最终导致对财务的控制成为摆设,事业单位总体人员财务控制意识淡薄,领导权利凌驾于财务制度之上。
(三)政府财政预算的约束力弱化也是一大问题之一,许多领导随着市场经济导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大量盲目的投资,甚至负债投资向银行接待这种情况,在政府的财政预算中约束力弱化,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纯粹的支出型消耗型的财务支出。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只是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定了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例如一些可操作性,具有执行性的规定却暂时没有,事业单位在这方面缺乏刚性的约束和管理,常常出现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不足甚至财务紧张时仍然有浪费现象。部门在财务决策中存在不够民主、没有标准的情况,最后由领导拍板决定。事业单位在人员结构、组织机构各方面不合理也是导致财务危机的一大原因。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意识
(一)在日常生活中高的收益常常也是伴随着高风险的,那么事业单位在财务决策上是需要具有较高的财务风险意识的,更加要在财务方面建立起高效的财务运行系统,无论事业单位的决策者和财务工作人员都应该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对于财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要充分的采纳和考虑,要及时的发现财务方面的问题和漏洞,对于财务出现问题要从内部人员,从上至下的问责,要追究每一个相关人员,更加要在内部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内部监督制度,从内而外自上而下的提高财务风险。
(二)在我国事业单位财政预算制度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改革,可以研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但同时要结合我国事业单位实际情况,能够从内部防范财务风险,控制内部预警的机制和制度。财务风险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无论主管还是客观都可以通过合理的制度来进行改变。也可以借鉴大型企业的经验,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数据的处理,建立风险的评估和预警机制,充分的预警财务问题,如果一旦出现财务问题也应该有一套完善的处理机制,尽可能的减少财务风险和损失,财务处理机制的建立可以参照大型民营企业的经验,通过预留储备金,建立保障基金的方式来建立。
三、加强法律及监管制度
(一)在预防财务风险时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前面我们提到很多时候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的。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经常会有漏洞可以走,在财务监管中无迹可寻,甚至是打球等等原因。这些原因都大大的增加了财务风险。在财务事务事实中某些控制环境出错会导致预算没有使用到位,达不到事业耽误财务事务的既定目标,那么在生活中对于事业单位财务活动要进行控制,主要是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资金的流动情况、资金的支付情况、自己的落实情况、自己的剩余情况等。在这些核心的环节中需要在审批、执行、落实的过程重点监控,严格审查建立科学的审查制度,在路上运行的过程中要做到每一步帐都要清清楚楚,不能出现坏账、漏帐等,必须要做到信息真是有效,行为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二)财务的管理最终还是需要在法律方面进行监管,需要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在最近的《会计法》中明确了执法者执法职责和权限,对会计的监管也出发执行力度也有所加大。对于违反规定的事业单位领导负责人也负有连带责任。当然为了让财务监管整个过程更加高效安全、更加觉有执行力。还是要建立更见严格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使得相关人员在执行时更加具有可靠性和执行性。
四、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财务素养
财务人员事业单位是整个财务执行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最重要的人物。所以对于事业单位中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事业单位应当注意培养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包括:学会现代化高科技的管理手段和与时俱进的财务处理方法,在学会现代化管理手段和处理方法的同时也应该加大财务风险意识的学习。在职业道德方面也应该要进行深入的培养,要让财务人员学会解决财务问题和学会发现财务风险并且处理风险的能力。
五、结语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一、引言
2011年财政部会计司发文指出应当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作为新一年重点工作,这意味着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事业单位将成为内部控制建设的下一个焦点。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防范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将内部控制设与完善纳入我国惩治预与防腐败体系,将必势必成为我国防范财政风险的重要环节。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为保护其财产安全、完整,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而对事业单位内部财务运行所做的制度安排。随着事业单位迅速发展,筹资渠道不断增加,产生了内部控制的需要,但是其内部仍然存在着资产管理混乱、预算管理随意、对外投资盲目、财务监督不力等内控不健全的现象,导致其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健全内部控制,加强风险管理成为事业单位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内涵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定义及特征
所谓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为实现事业单位的管理目标,以财政部门预算管理为主线,通过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控制程序和方法,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风险进行有效识别,控制和监督的机制。
理论上说,内部控制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并贯穿于组织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而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即是在这种管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是由内部管理人员逐步总结并完善而形成的自行调整和自我监督的体系,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组织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等;第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组织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第三,信息沟通信息与沟通是组织及时、准确的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组织内部、组织与外部之间的有效沟通;第四,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组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发展现状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各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发展一直处于薄弱阶段。不足之处主要表现:第一,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目前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淡薄,一些单部门领导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够,只注重事业的发展,提高自己的政绩却忽略了单位的内部控制,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还有一些事业单位领导错误的把财务部门的预算控制当成企业的内部控制。忽略了财务部门对单位的监督作用,不重视财务人员的工作,打击了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降低其对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意识,无法真正达到单位内部控制的要求。第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岗位设置不合理,多数事业单位控制制度不完善,由于事业单位的编制有限,人员紧张,岗位安排不到位,岗位调协不合理,存在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兼职现象。甚至有的部门的会计、出纳由一人担任,严重违反了会计制度。不相容职务是指如果一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的行为。不相容岗位不能合理设置,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发生舞弊行为。记账人员、保管人员、经济业务决策人员及经办人员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固定资产管理混乱等问题十分突出。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措施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许多单位对内部控制的熟悉还停留在内部牵制阶段,碰到具体新问题都强调灵活性,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厉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原有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和方法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将会面临更大的环境变化和生存风险、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经营管理将面临来自各方面的经营风险,如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开拓市场的风险、担保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
(一)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针对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控制制度疏于建设的现状,各种类型的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特点,完善各自单位的财政管理制度,建立科学财务管理体系,如建立各事业单位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就拿内部稽核制度和牵制制度来说,各种类型的事业单位不尽相同,应建立在本单位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上。总的来说,内部稽核制度包括稽核工作的职责、权限,个体分工和组织形式,以及稽核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础流程等等。
(二)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实行风险问责制
为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实行财务管理问责制,以强化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人员以及相关领导层的风险意识。所谓问责制,是指若因为个人过失及故意,损害国家或他人的合法权益,以致产生不良的影响和后果,或者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岗位职责,导致正常的工作秩序紊乱,工作效率降低,通过实行内部监督来进行责任追究,以强化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风险意识,如让事业单位的财务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信息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并作为本单位财务风险控制的第一责任人等手段来强化事业单位领导层的风险意识。
(三)强化财务人员素质建设
国有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风险意识方面相对比较薄弱。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国有企业了保证长期健康的发展,必须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努力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在当前市场经济下,国有财务人员需要职业判断的业务事项不断变化增多,只有加强职业道德和提高专业水平,才能做好相应风险防范与控制工作。本文试对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进行解剖,然后针对性地提出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措施,最终目标是降低企业的风险从而保证企业获得长期有效的发展。
关键词:
财务人员;风险;防范;控制
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是企业日常业务处理和会计控制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业务处理和会计发展都离不开财务人员的影响。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因素在加大,财务人员需要职业判断的事项也不断增多。全面分析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增强财务风险控制和防范的能力,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对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一)财务会计基础比较薄弱,数据敏感度不够老财务人员的会计基础非常扎实,对借贷理论和勾稽关系运用的很严密。着眼于细节处,用内控的角度处理实务。日常的工作多以核算为主,财务分析涉及较少。随着财务信息化软件的普及,计算机核算代替了手工核算,财务人员无需把大量的精力应付在日常的核算工作,多需要在核算的基础上做好相应的财务分析,找出内控的不足,进行改正。由于不需要进行具体的核算工作,就是按照运用既定的借贷理论去处理日常业务,对数据内部的勾稽关系缺乏一定的了解,往往不愿意更深入地去了解相应的业务原理。对数据缺乏一定的敏感性,只追求获得结果,不追求获得结果是否准确。比如:支付相关费用,取得内部用款申请后就直接列支到费用中,不追踪收款单位发票开具与否;收取一张客户支票,不管这张支票是远期还是近期,支票到期是否可以获得兑付等。
(二)财务管理水平偏低,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当年,国民经济整体的形势在不断变化,国家信贷、外汇政策、汇率和通货等,都成为影响企业财务的重要因素。国有企业对由于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利因素敏感度不够或者没有进行科学有效地预见,相对财务管理基础偏弱,对市场的适应能力有些不足,反应比较落后,隐藏了很多的风险。比如:对产品毛利降低进行分析,不分是售价变动还是成本变动的原因,感性判断为成本增加,原因笼统描述为领料成本扩大,至于为何扩大,就表述为产品更新版本等原因,并不区分是材料成本浪费还是技术造成领料成本提高;为了解决生产周转资金需求,公司进行了短期贷款,但短期贷款节节高,导致资产负债率偏高,财务风险偏大等。
(三)内控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企业内控控制体系是为了合理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益性等而建立。领导层从一开始就不重视内控体系的顶层设计,往往是为了应对上级或者外审机构的检查才建立起来,公司所有的业务环节不一定全被覆盖到,业务处理过程中就怕流程多,能够简化进行简化审批流程;虽然搭建了内控制度,从内容上看也是非常严谨的,但如同虚设,走形式,执行率不高。在缺乏规定流程情况下,业务照常进行。比如:用款申请单上缺乏部门领导签字就付款;采购入库单上制单员和复核员为同一人;岗位职责中,出纳负责取得银行对账单,核对银行日记账,并编制银行余额未达事项的调节表;带款提货时,仅凭内部用款申请就付款,没有及时取得采购合同等。
(四)风险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企业虽然认识到经营过程中存在风险,但对风险的重要性了解不足,对风险的后果认识不足。(1)资金风险方面:为了保证企业全年的经营净现金流指标,在应收账款和存货都居高不下情况下,每个月度依旧采取量入为出原则,导致应付账款升高,时间较长账龄的应付款增大,企业面临诉讼的纠纷事件也猛然上升;随着应收账款的提高,由于没有及时建立客户信用等级档案,容易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可能是3年以上,也可能是5年以上,只能成为坏账。同时因为证据不足,该应收账款只能全额计提坏账,不能核销,长期挂账,成为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2)税务风险方面:国有制造企业成为很多地方的纳税大户,增值税等纳税额很高。日常业务处理过程中,企业人员接触的就是开具发票,收取发票和抵扣发票等,鉴于增值税发票的可抵扣性,给客户开具增值税发票和收取供应商发票是比较常见的业务。但时常发现有:企业把发票快递或者其他方式给客户,但客户说没有收到,而企业也没有留下快递或者发出的依据;供应商发票虽然开具给企业,但一直保留在采购员手上,如果采购员一更替,容易造成该发票由于过期而无法抵扣;供应商开具发票,并把采购发票快递给原先业务人员,但企业对接的业务人员已经辞职;进口元器件,由于无须马上支付款项而暂时没有认证抵扣海关增值税票,直到超过抵扣期导致无法抵扣,而且金额较大。
二、财务人员风险防范和控制应采取的措施
(一)夯实会计基础工作国有企业财务人员,大多为80.90年代的青年,会计基础比较薄弱,可通过几方面打好基础:1.从原始数据的制证、凭证的复核、记账、结账、对账、银行余额调节表的核对一直到会计报表的编制等每项工作,都要做到准确性第一、及时性第二。只有数据工作做扎实了,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分析报告才会客观可信。2.围绕规章制度和日常容易出错业务,可采用定期答卷考、抽查考的方式来进行,增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基础。3.现在财务人员都是工作急需情况下上岗,对生产制造业务流程很不熟悉,处理业务过程中容易按照人家怎么说就怎么做,一旦情况变化就不知所措。可采用不定期去车间、生产部门和经营部门实习,了解业务流程,尤其对采购、成本和销售岗位财务人员都有很大帮助。4.企业准则在不断更新,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财务人员可通过外部培训方式提高财务人员技能,从而应对日益复杂的业务。
(二)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创效益做好公司层面和业务层面内控制度的顶层设计,打造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内控体系,加强内部管理,从制度上加强财务风险的控制和规范。1.建立完整的会计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办法、票据交接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差旅及报销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办法、、内控基本规范-销售与收款、内控基本规范-采购与付款、内控基本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内控基本规范-成本费用、内控基本规范-存货、内控基本规范-税务管理等。只有不断补充完善制度,财务工作开展才能得到保障。2.建立和规范财务风险分析制度,包括年度梳理各类分析,月度风险小汇总、季度风险大汇总、季度经济活动及风险分析、年度财务风险及总结报告,对各类风险进行跟踪分析,包括强弱程度、建立风险库等。3.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用之有效财务人员日常业务中要考虑资金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因素,对预算外使用的资金,一定要在合理评估的前提下,符合一定的审批流程,从而保证企业资金管理在合理有效的范围内使用;对于长期应收应付款,要重点管控,并合理利用银行信用,不影响生产周转,尽快资金回笼;实行收支两条线,在年度预算情况下,编制季度、月度资金计划,及时反映资金动态,对偏差度较大项目及时纠正预防。4.加强预算管理,确保获得预期收益全面预算是提高管理效率的一大工具。按照成本效益原则编制预算,体现可控性,预算目标要进行分解,并落实到部门,提高执行效率。多角度,多层面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监督和考核,提高预算执行率,提高企业的应对能力;按照效益优先的原则对预算方案,区分轻重缓急,区分优先原则,分解落实进行,确保费用发生的合理。5.加强成本费用控制,提高效益区别以前从采购环节才考虑成本的控制,采用产品成本全生命周期的理念,从设计开始就重视成本的控制,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推进目标成本和责任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月度、季度分析比较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之间的差距,寻找是量还是价造成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案;按照会计准则确认收入和成本,规避财务风险。
(三)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培养加大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从而成功实现风险分散和转移企业很多业务环节存在着财务风险,包括任何一个工作失误也会带来财务风险,企业需要建立全面系统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1)在人员配置上:企业财务人员需要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和预防;培养负责的员工,调动相应的主观能动性,是风险控制和防范的关键;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的绩效考评制度,鼓励职工对企业存在的风险点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极好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2)在数据利用上:以企业预算、生产经营计划及财务数据为依据,利用财经理论,采用数学模型等方法,通过计算机对大量数据的处理,采用横比、纵比等方式,对于异常值及时进行预警。这些指标也可包括两部分:采用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作为补充的方式,对指标定期不定期进行分解和测算,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可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和减少企业损失。
(四)财务人员要廉洁自律,提高职业责任心市场竞争给企业带来很多商机和挑战,财务人员也面临着一系列诚信问题。作为财务风险的直接面对者,要能够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加强道德建设;要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加强自身岗位的优越感。要通过国家法律和财经法规及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大自身的约束,提高自身的自律;要站在内控的角度,宏观去分析经济数据后面存在的潜赢或者潜亏,提出风险规避措施,提高企业的效益;要加强后续教育学习,通过新知识的不断补充和财务人员的相互学习,增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从而实现推动企业发展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敏.会计控制与风险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财经类,2015,9(30).
摘要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中等职业院校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突飞猛进。过快的发展也给中等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中职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职院校的发展。本文结合中职院校的实际情况,针对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希望对中职院校的发展有所帮助,使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跟上学校发展改革的步伐。
关键词 中职院校 财务管理 改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飞快的发展,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和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影响下,中等职业院校的教育经费获得渠道更加多面,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影响和制约着中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
一、中职院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院校对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财务管理观念滞后
中职院校对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财务管理观念滞后是影响中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国家财政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中职院校的财务工作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也对中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中职院校的财务管理更多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不能适应当前财政体制改革和中职院校财务工作的要求,财务工作内容比较粗放,执行随意,经费的利用效率不高或者效益较小。
财务管理观念落后。部分中职院校不重视财务整体管理,财务基础工作不到位,账目不清晰,资金利用率低下,浪费现象严重;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无章可循或者有章不遵,容易出现违法违规现象,严重影响到财务管理在中职院校的作用,遏制了中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
(二)财务工作人员数量少,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中职院校资金来源的多面化,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难度也在不断增加。中职院校现有的财务人员有限,财务工作只能按照以前的收支分类设置。由于人员数量不够,工作内容和难度的不断增加,中职院校的财务工作分工不细致,有的工作多人做,而有的财务工作却没人来做。
财务工作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有待提高。部门中职院校的财务人员任职随意,有的学校将一些不具备财务专业知识的人员安排在财务工作岗位上,由于没有相关的财务知识,在工作中容易出错,有的财务人员思想道德素质和技能水平不高,在工作中推诿拖延,工作随意,对自己的工作不重视,缺乏必备的责任心,与同事之间缺少沟通,容易情绪化工作,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电算化技术不过关,降低了财务工作效率,影响了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行。
(三)财务风险意识较薄弱,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中职院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大力发展,但是部分中职院校却没有财务风险意识,在没有看到学校的具体情况和资金情况的前提下,大力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硬件基础,容易给学校带来巨大的财务危机,从而会遏制了学校其他方面的发展,如师资力量、教学科研经费等的缺乏和不足。
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中职院校的正常办学。部分中职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以预算为中心,不重视财务分析,不重视成本核算,财务工作内容不具体,抑制了财务工作的效率。部分中职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有了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却流于形式,执行不到位。财务部门与学校其他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作,工作不能协调一致,各部门资金上报不统一。部分高职院校资金流动性大,资产浪费现象严重。
二、改善中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中职院校要转变财务管理理念,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中职院校要跟上时展的步伐,逐步转变原有守旧的财务管理观念,树立科学合理的现代财务管理观念。要有节约意识,成本意识,树立效益观念,将成本与效益相比较,加强预算管理,财务分析,寻找最低成本,又能事半功倍的有效方法,减少投资,得到效益最大化。增强风险意识,能够应变突发的经济风险,使中职院校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不断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合理投资,让自身效益不断增大。
中职院校要重视本校的财务管理工作。组织学校领导及相关人员学习国家财政政策文件,各部门要统一认识,在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使教职员工认识到财务工作对学校的重要作用。树立财务管理在中职院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预测、决策、计划等作用,财务部门可以参与到中职院校的发展、投资、规划等各项工作中。完善中职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度,规范报销、预算、上报、执行、调整、评价等工作流程,权责分明,认真处理处理财权与事权的关系,财务工作人员要做好学校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二)加强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中职院校的人员编制有限,财务人员数量不够,面对日益增多的工作量和难度增大的工作内容,财务人员应该如何来面对?良好的自身修养和工作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一要加强对财务人员思想道德水平和自身素质的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是财务人员最基本的素质,帮助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增强财务人员对本职工作的责任心,热爱财务工作;二要让财务人员定期学习,参加培训,熟悉国家财务及税务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减少亏空公款、私自挪用公款、报多用少等违法乱纪现象。三要提高财务人员专业职能水平,鼓励人员深造和学习,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工作技能,不断探索。四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估体系,任人唯才,招聘严格,录取合适人才,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并作出合理的评估,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人员的选拔和提升。
(三)加强财务风险意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中职院校要要加强防范财务风险能力,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合理贷款,控制财政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保证资金正常运转,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率。
中职院校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制定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严格执行落实,加强财务的管理和监督,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重视预算管理,仔细分析各个影响因素,科学、准确的编制预算计划,合理利用学校资金;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核定成本,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申请、报账等工作,遏制资金的随意浪费,规范使用要求,避免人为损坏和私自使用,减少固定资产的流失。
参考文献:
1.预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以前国内大型医疗机构大都缺乏行之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再加上长期的体制方面等原因,使得医院的部分工资支出由国家财政进行拨付,造成了医院没有市场经营压力以及预算管理观念的严重缺乏。医院领导对财务预算管理重视不够,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又不强,医院的预算编制往往仅由财务部门单独负责,再加上医院运营管理日趋复杂,财务部门对医院整体运行难以做到全面把握,这样往往会影响到预算编制的质量。预算编制程序不规范、预算制定和执行主观随意性很大、资金运营效率较低、预算编制内容简单、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预算管理大多流于形式、执行力度不够、预算超支现象比较普遍、甚至由于某些原因造成实际资金支出和预算支出差距较大、财务部门在办理资金支出时处于执行者地位而没有履行监督和管理职能等,都属于预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的表现形式。
2.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大部分医院对财务从业人员的要求并不高,因此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及技术水平有限。面对医院财务工作专业性强、工作量大、需要素质较高的财务人员参与核算的现实状况,医院普遍注重对医疗技术人员的培养,通常是把财务人员纳入后勤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在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上并没有像对医疗人员那样重视,同时医院财务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记账报账等会计核算工作上,而没有注重新专业知识的学习,不能发现医院管理中更深层次的问题,往往不利于医院竞争能力的提升。上述原因导致在各类医院中普遍存在财务人员缺乏、理论基础薄弱、知识结构老化、管理观念与创新意识不强、工作质量和效率不高等问题,使得医院财会队伍的素质、人员结构、财务专业知识和具体业务水平跟不上医院管理发展的需要。
3.缺乏财务风险意识。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人员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我国公立医院属于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绝大部分的医院都是自负盈亏,这在还属于“卖方市场”的大型医院,暂时不存在亏损的风险。但是,诸多大型医院已经出现单方面亏损的局面,有些规模较小的医院甚至出现全面经营亏损。因此,财务管理人员不能安于现状,要增强风险意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医院必须改掉原来的经营方式,树立和加强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重视预算,提高医院的盈利能力。
4.医院成本核算体系有待完善。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前,很多医院成本核算工作进行地较为粗放,不能全面反映医院的成本,难以全面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很难将真实、完整、可靠的信息提供给医院管理者。为了强化成本管理工作,新制度规定了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取消了“医疗支出”、“药品支出”以及期末将“管理费用”简单按人员比例分摊的账务处理方式,改为详细设置与成本核算相关的会计科目及明细核算,进一步明确了成本核算的原则、对象及成本归集和转移的方法,充实了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内容。
5.缺乏针对财务管理的监督机制。当前多数医院的各项账簿和会计凭证并没有得到严格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不仅缺乏相应的有针对性的监督机构,而且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还没有建立。在这样的状况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很容易出现大的漏洞。
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新举措
结合新会计制度的相关准则和当前医院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其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新会计制度下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举措如下:
1.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医院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医院预算管理有利于合理配置医院资源,加强日常经济活动管理。实现医院总体收支平衡,调动医院各科室的工作积极性,以最少的耗费获取最佳的经营成果。克制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提高预算编制质量,摒弃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按照医院的不同医疗服务项目,根据业务发展计划和目标,综合考察医院相关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地域特殊性等影响因素,采用零基预算、弹性预算和增量预算相结合的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数额。采用“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步汇总”的编制步骤,对医院总预算目标进行合理分解,并层层落实到有关部门、科室,充分发挥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科室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健全各项经费开支制度,强化资金管理,使有限的资金用于医院的生存发展等主要方面,为医院更好地参与社会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强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主管财务的某些医院领导对财务方面的制度并不熟悉,只是满足于医院财务的正常运转,这就需要加强对财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时不时的提醒主管领导,严格遵守财务制度。所以,必须严格执行《会计法》的相关人员培训的规定,财务人员必须接受后续教育,促使他们在外语、专业技能、计算机操作、写作以及运用能力等方面不断长进知识,鼓励财务人员的创新精神,组织相关人员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考核,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使得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很好的融入到医院各项管理工作当中。
3.加强财务风险意识管理。医院需要科学决策、量力而行,排除一切不利于医院长远发展的因素,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失掉了长远利益,要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来控制风险。财务部门应该对潜在的危机时刻保持警惕和清醒的认识,合理对医院的财务报表信息进行分析。即便医院效益再好,也不能放松警惕,不要被暂时的良好业绩所迷惑。在医院面临危机的时候,)风险意识就显得特别重要。只有财务人员都树立了强烈的风险意识,正确估测风险并有效应对,才能使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得到充分的保障。一些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往往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措施,在财务监管方面做得不够,导致管理漏洞较多、管理责任不清,出现了资产流失、经费浪费等潜在的风险现象,比如资产管理制度滞后、浪费严重、资金管理不严等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应收款项周转缓慢而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存货控制薄弱而造成资金呆滞、固定资产管理疏忽而没有充分发挥使用效益、资产流失较为严重、医院资本性投资膨胀、营运资金供应困难、资产负债比例过高、偿债能力持续减弱等等。
4.建立健全全面成本核算管理体系。应该重新划分成本的管理权限与职责,每个科室都需要安排固定的专职管理人员,专门对本科室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全面落实“一岗一责”的制度,在职能科室的内部要依照成本的控制指标来执行发放福利的激励制度,而每个科室之间应该有相互监督的职责约束制度。对于不相容的岗位需要进行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每项业务应该由两人来参与,比如:报销与复核、采购与库管、出纳与会计等等,利用一系列的约束机制,可以使财务管理在各个部门的相互合作过程中都能做到事前检查以及事后管理的监督。
5.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监管。医院内部控制是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法律法规有效遵循和发展战略得以实现,而由医院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一个权责明确、制衡有力和动态改进的管理过程。科学合理的内控体系是医院做好经济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有效防止财务风险发生的最好措施。一是做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对医院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成本费用等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控制,同时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财务组织管理制度、会计基础工作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财务审批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对外投资制度等;二是明确医院财务工作程序,加强财务风险的监督与防范。对于不相容岗位,要有不同的人员担任,避免一个人从头到尾处理一项业务,减少错误和舞弊出现的可能性。根据分工原则,尽量将不同功能的工作由不同的人来完成,分清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医院应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监督机制,严格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监督职能。实行重大项目集体讨论制,增加收入、开源节流,控制不合理支出。对医院的工程建设、新购设备、维修项目等进行效益审查论证,实行公开招标,尽量节约成本,实现“少花钱,办好事”的目标。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