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阅读教学如何有效实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探讨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重中之重,作为语文老师要努力探究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让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课改教学目标,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一、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疑问是思维的起点,是一切发明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在不断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发展自我、提高自我,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景阳冈》时,教师这样设疑:“老虎是否该被打死?”然后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说:“因为老虎伤到了人类,所以应该被打死”,还有的学生说:“老虎是珍惜动物,所以不应该被打死,而是将它关起来”等等,经过学生激烈的讨论之后,学生的思维逐渐变得开阔起来,他们的想象力也越来越丰富,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奠定了基础,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中华民族的汉语言文学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其中的汉语言词汇丰富多样,单纯依靠课堂教学,那学生所得到的知识仅仅是沧海一粟。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拓展学生的词汇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生词生字的意识,具体方法如下:引导学生处处留心,生活处处皆学问,使他们明白“生活有多广,语文就有多广”的道理;加强学生的积累意识,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勤动笔、多积累,才能丰富学生的词汇,为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奠定基础;经常查阅字词典,查阅字词典是小学低年级学生解词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运用音序和部首来查阅字词的方法,帮助学生扫清阅读过程中的障碍,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结合语言情境联系上下文,“为解词而解词”的方法只能弱化阅读学习的乐趣,只有充分结合语言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词义、体悟内涵,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生活理解词义,生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结合实际生活解释词义则更加直观与形象,也容易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深刻印象,例如,在教学《趵突泉》中的“水藻”时,教师可以取来真正的水藻,让学生仔细观察水藻的形状、颜色,并闻一闻水藻的味道,甚至触摸水藻,加深学生的体会。
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往往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和源泉,如果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造,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创设必要的条件,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投身于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大脑中的表象,另外,我们还要挖掘文本中的想象元素,鼓钛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想象,积极创造。例如,在学习《飞夺泸定桥》这节课的时候,由于大多数学生从小生活在城市,所以没有见过泸定桥,不知道泸定桥的险峻地势,这样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就会遇到困难,为此,我们可以搜集关于泸定桥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利用投影仪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体会战士的艰辛和不易,这样学生在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语句时就会轻松许多,比如“心惊胆寒”、 “震耳欲聋”、 “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倾泄下来”、“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像荡秋千似的”。在看图的时候同学们就会不禁想起教材中描述的内容,在脑中形成表象,在自己的脑海中描绘出“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场景,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挖掘教材人文因素,实现人文教育目标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引导学生关注人文性的内容,包括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情实感、人生智慧、真知灼见、爱国情怀以及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等等,通过感受这些人文精神可以帮助学生明白父母和儿女之间的至爱亲情,让学生获得人生的智慧启迪,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自然之美,获得情感的熏陶和智慧的启迪,实现人文教育的目标。例如,在学习《母亲的恩情》这节课的时候,笔者并没有马上就讲课,而是为学生播放《母亲》这首歌曲,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回忆自己和母亲之间的点点滴滴,然后笔者问学生:“同学们,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是谁啊?”同学们回答:“最伟大的是母亲。”于是笔者接着说道:“没错,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莫过于母亲了,是我们母亲将包好的水饺端到了我们面前,是我们的母亲记挂着我们是冷是热,是我们的母亲任劳任怨,从不求回报,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都是伟大的,都是可敬的,因为她们可以为了自己的孩子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宝贵的生命,我们都是在母亲的呵护下成长,都是在母爱的沐浴下走向成熟,接下来就让学生阅读《母亲的恩情》这篇文章,感受母亲的伟大吧!”通过阅读这篇课文,让学生明白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最后笔者给学生留了一个作业:用一种方式来感谢母亲,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有的同学给母亲写了一封信,有的同学给母亲洗脚,有的同学给母亲削了一个苹果,也有的同学给了母亲一个大大的拥抱,同学们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母亲最真诚、最真挚、最纯洁的爱,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学习了文化知识,更实现了人文教育的目标,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总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总结教学经验,优化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启华.走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Z1).
[2]张宪.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探析[J].华章,2009,(23).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体验式阅读教学 有效构建
一、体验性阅读教学的概况
所谓体验式阅读教学具体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某种方法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体验式的阅读教学可以创设引人入胜的情感意境,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由自主地进入那种意境,从而品味到知识的独特味道,得到情感的感悟、升华及熏陶[1]。
二、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有效构建
1.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书本是作者或编纂者对某种东西的记载或描述,小学语文课本是汉语知识的开端,通过从小学开始学习语文知识为以后的汉语学习将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阅读语文课本则是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基础步骤,通过有效阅读可以让学生深刻体验到书本作者或编纂者对某种东西的记载或描述里所包含的理解与感悟,是对语文知识的再度体验。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与语文课本之间就好比处在同一条线上的两端,通过体验式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与语文课本之间的距离迅速缩短,融为一体,也就是以学生的亲自体验为主,以老师的引导为辅,通过这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互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步体验到书本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内涵及作者或编纂者的感悟,从而得到情感的升华与熏陶[2]。
2.构建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
(1)从情境中得到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情境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意境,首先教师应根据语文知识内容及学生习的兴趣点所在,创建相应的知识意境,通过这种意境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求知欲望及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思考。其次,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阅读及绘声绘色的演讲,再加上高科技多媒体视频或音频技术的适当运用,将语文课堂学习打造成一个氛围活跃、思维广阔、情景引人入胜的情感基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畅所欲言,充分发挥想象力及语言组织能力。
(2)在对话中得到体验,引导学生进行深切交流。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对话,可以使学生之间进行深切的交流,从而得到更深的体验。首先由老师提出一个观点,设置一个关于某个知识点的对话场景,然后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这种交流是不同观点的碰撞,各种心灵与情感的交融,从而使学生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独特的生命价值,获得情感上的感悟与享受,这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话是多方思想碰撞与心灵交流的一个动态过程,是通过阅读体验生活、体验心路历程、感悟人生及生命的历程。
(3)在不断反思中得到体验,使学生得到认识的提升。
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着重点在于体验二字,而在阅读体验过程中需要反思与总结,这种反思可以是对某种抽象真理的反思,也可以是对经验的怀疑,更可以是在阅读过程中对自身某些不足之处进行的反思总结,而在这种不断反思的过程中,学生除了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之外,还提升了对自己的认识、对语文作者或编纂者的认识及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相应地学生的体验式教学的目的才真正达成。
(4)在实践中得到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知识课程,要进行体验式阅读教学就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不断实践过程中进行体验,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学生要熟练掌握语文知识,在学校安排的实践活动中,比如班级黑板报的设置,校园广播的安排播报等,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充分利用自己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这样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提高实践能力。其次,学生在熟练掌握语言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实践,比如在校内写板报稿、竞选演讲稿,或者在家里写信及生日祝语等,同样可以提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当中体验到语言的魅力,在实践当中更能得心应手。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体验式阅读教学进行概况分析,探讨构建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主要有四个方面,即从情景中得到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话中得到体验,引导学生进行深切交流,在不断反思中得到体验,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提高及在实践中得到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希望本文的分析探讨对我国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摘 要】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整个高中英语教学效率的发展。所以,如何做好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师思考的问题。在下文中,笔者将分别从四个方面就如何实现高中英语的有效性阅读教学进行方法探究。
关键词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提升
在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差等问题。因此,在下文的具体论述中,笔者将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来简要论述如何做好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工作。具体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的实施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长期的教学工作。所以,在这样一个长期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当前的高中英语阅读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都存在着:一边朗读一边阅读或者阅读过程囫囵吞枣以及阅读过程咬笔头等不良习惯。这样的一些习惯都会影响学生的阅读效率的提升,而且在这些不良习惯下开展的阅读,学生很难对阅读材料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因此,针对这样的一些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及时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及时地纠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不良习惯。而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是要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如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在高中英语模块七第一单元的阅读材料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该部分的阅读材料主要是介绍电视和音响器件的发展史。所以,在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并且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用眼睛进行阅读,而不是用嘴巴进行朗读。并且要求学生在阅读的第一遍进行浏览式阅读,在第二遍的阅读的过程中则注意将电视和音响器件的发展史分别表示出来。
此外,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室内来回巡视,发现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及时加以纠正。长此以往,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也必将获得有效性的提升和发展,整个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效率也必将获得提升。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阅读教学的实施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而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则还需要学生在课外也能够积极地投入其中,继而才能够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还应当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在意识的牵引下,学生能够在课外积极地开展英语阅读,并且在课外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笔者认为教师主要可以在一开始的阶段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阅读素材和任务,然后逐步地教师开始慢慢地减少任务的布置。并且在这个过程之中,教师还应当积极地引导学生,给学生一些鼓励。而且教师进行阅读任务的安排时,教师还应当给学生布置一些较为有趣的阅读材料。
例如:教师在一开始的阶段就可以布置英国小说《诱拐》的英文版给学生作为一个礼拜的阅读材料。因为《诱拐》这篇小说的英文版其中涉及到的词汇都比较简单,而且句式也相对容易理解,故事性较强、且情节曲折,能够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所以,借助这样的一些阅读材料的推荐,学生的阅读兴趣将获得激发和加强,随之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也将在此基础上获得培养。
三、有针对性地传授阅读方法
高中英语的阅读材料囊括的类型很多,涉及到的文体也非常丰富。而不同的阅读材料所涉及的阅读问题不同,阅读的思维逻辑和方式也不一样。
所以,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地方式开展阅读教学,并且有针对性地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好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工作。
而且,高中英语的阅读问题的设置一般包含有判断题、信息解读题、词义猜测、文意深化解读这些问题。而且阅读的题材也涉及有科技说明文、故事、记叙文等。
所以,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且实现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有效性教学实施。教师就一定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并且因材施教。
例如:针对推理判断性的阅读理解题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来解答:
1.读清题意、忠于原文、不可臆断从而完成推理
2.分清推理题的类型,如果是细节推理题则应依照语篇内容抓住关键信息词。
如:有这样一个题目“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text that( )”,根据文章中的unemployed、homeless等具体的信息,可以发现答案为B-the unemployed who receive help may still be among the homeless
3.态度观点的判断题,则是要注重作者在文中的叙述语气。
通过细化这样一个类型的题目解答方式并结合具体的阅读材料实施的教学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这样也将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整个的教学效率也将获得提升。
四、加强教学反思和总结
阅读教学的实施和效率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在这个复杂而漫长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应当积极地对教学方法加以改进。
所以,在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也应当积极地、不定期地对教学实施加以反思和总结。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改进教学实施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深化阅读教学的实施,以实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的能力发展。
随后,教师就会在下一次英语课堂教学开始之前首先将该内容加以补充教学。而教师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也将有效地发现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不断地完善阅读教学的实施。最终,实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实施。
参考文献
[1]苏雪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如何优化之我见[J],中学生英语·教师版,2014年第1期
[2]覃建华,分层教学对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作用[J],中学生英语·教师版,2014年第1期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的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虽然批注式阅读教学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群体特点,设置不同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批注阅读模式,这就需要在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之前做好课前准备。首先了解班级情况,确定研究起点,以使教师的教学指导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其次,教师在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前向学生详细地讲解批注知识(比如批准角度、批注方法、批注质量等),使学生能够全面、细致地了解批注方法,以及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批注式阅读学习方法的实践意义与重要作用;最后,结合阅读教学的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制定上课计划。
(二)课堂实录阶段
教学准备完成之后进入课堂教学实录阶段,在这一阶段,首先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合理地选择有代表性的阅读文本,引导学生学习批注的方法,使学生能够适应且熟练地使用常用批注阅读学习方法,这是批注式阅读的整体把握阶段。之后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具体的阅读文本语段,锻炼学生掌握批注的要点,在这个阶段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自主性学习。在学生熟悉掌握批注式阅读学习方法之后,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合理创设情境,结合实际运用批注所得,重点引导学生的想象与创新思维,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
(三)课后反思阶段
课堂实录阶段结束之后,批注式阅读教学并未完全结束,而是进入课后总结与反思阶段,总结与反思不仅包括教师的反思,还应包括学生的反思。首先,教师应该反思课堂阅读教学中所体现的个别指导,这对于提升班级语文阅读学习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体现教师对不同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其次,教师应该思考如何避免把书“批花”或者“批不下”的问题,以便在以后的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规范、有效地进行批注;再次,结合课前准备与课堂实录的过程,深入思考如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如何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有效地批注式阅读教学;最后,教师需思考如何使批注式阅读方法实现学以致用,如何能够使阅读与写作完美地融合。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分析
(一)批注式阅读需要把握实施步骤
批注式阅读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一样,也需要经历三个主要事实步骤,即课前预习、课堂学习与课后练习。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要根据阅读教学的内容给学生布置课文的预习性批注,即自由批注,目的在于使学生充分熟悉当堂阅读课的阅读文本,并在长期的学习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课堂学习阶段,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对预习时的文本及批准再次进行重点批注,以便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创造性想象;在课后练习阶段,教师要及时要求学生选择与课堂阅读文本相似的阅读文本进行开放式批注,使学生在阅读中通过对比产生强烈的情感感悟,进而真正掌握批注式阅读学习方法的精髓。
(二)批注式阅读需要教给学生方法
在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时,批注式阅读方法的掌握十分必要,要教会学生掌握批注式阅读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通常来说,批注式阅读方法主要有循序渐进式批准法、联想式批注法、符号标画法、提纲式批注法等。循序渐进式批注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与习惯,先从一字一词开始,对自己阅读过程中喜爱的字词所产生的感悟与情感进行批准,在对批注方法得心应手后,再逐渐地过渡到词句、段落、篇幅、全文的批注。联想式批注是较为简单的批注方法,即强调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无论读到什么地方,只要有强烈的感悟或联想均可简明扼要地批注下来,这种方法由于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往往能够迸发出新颖、闪光的感悟;提纲式批注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培养他们的整体把握能力与大局观。
(三)批注式阅读需要拓展课外阅读
吕叔湘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这说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应该包括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因此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也应该重视课外阅读的积极作用,教师应该积极鼓励与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及课外批注式阅读,使课外阅读真正成为课堂阅读的有力补充和延展。把阅读的范围从课内扩展到课外,这不仅可以巩固课内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还能够锻炼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开阔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课余学习质量,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积极的作用。在课外批注式阅读的具体实施中,教师要鼓励并放手让学生自由批注文章,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引导与肯定,使学生树立强烈的自信心。此外,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资源优势,为学生创设展示平台,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经验交流,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最终培养他们批注式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批注式阅读教学建议
在教师方面,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新的阅读教学观念,其次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与扎实的文字功底,能够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批注材料,有能力对课文进行筛选与分析,还要能够对学生的批注阅读采取个性化、差异化的过程评价,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收获。在学生方面,首先要掌握批注式阅读学习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要养成良好的批注式阅读习惯,重视每次合作交流的机会,学会倾听记录,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思考与比较中提高自己的批注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明明.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研究――以义务教育阶段为例[D].苏州大学.2012.
关键词: 高职英语 阅读教学 实训模式
近年来,英语作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具之一,已成为时展对现代人的基本要求。无论是从自身发展还是从社会发展来看,高职生都迫切需要甚至是必须提高英语语言技能。阅读作为英语五大技能之一,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那么,究竟如何进行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尤其是实训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传统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不足及其后果
1.阅读教学重语言知识传输,轻阅读技能培养。目前各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的主要模式仍然是学生课前忙着查字典、课堂上教师解析单词、讲解句子语法结构、翻译难句、核对课后答案。在阅读课堂上,教师重点讲授语言点、语法结构,而忽视了阅读技能的培养,即仅仅“授之以鱼”,而没有“授之以渔”。而阅读技能是学生阅读的基础,因为根据Barnett(1989)的研究发现,阅读过程不仅仅要求读者有必要的语言知识,同时需要其预测能力、语篇分析能力等。同时,阅读技能也是学生自主阅读、终身学习的基础。
2.阅读材料脱离实际,实用性不强。目前,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所用阅读课本的材料大部分来自报刊杂志,文体一般只有议论文、说明文或记叙文。但是,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它主要是培养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等工作的高等应用型和操作型人才,强调专业的实用性及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性。根据对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需要阅读的往往不是报刊文章,而是产品说明书、通知、分类广告、招聘启示、产品包装、销量统计等实用文体。
由于上述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不足,导致高职学生英语阅读存在以下问题:存在不良阅读习惯(如唇读、指读、经常性回读),不能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长难句,不会推测难词,抓不住段落主旨,不理解文章篇章结构,不会推断等。
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它主要是培养从事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工作的高等应用型和操作型人才,强调专业的实用性及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性。随着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英语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阅读教学中体现为:传统的通过分析词汇语法来理解语篇的教学模式不再为人们所推行,取而代之的是以能力为本位,基于任务型为主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阅读教学由原先的“面授”式的听说教学扩展为“面授+实训”的互动教学。“面授”主要是指语言知识的传授,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实训”侧重技能运用,侧重实践训练,要求学生在知道“是什么”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解决“怎么学”的方法问题。可以说,目前的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已能较好地完成前者的要求,但在后者方面还处于实践阶段,需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二、实训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上述高职学生英语阅读存在的问题给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带来很大的启示:英语阅读教学应该围绕“培养阅读习惯、增强长难句结构分析能力、掌握阅读技巧,强化阅读训练”这三方面来展开,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实训环节的实施。
笔者在教授的商务英语一年级新生中进行了“面授+实训”相结合教学方式,具体设计如下:
第一周,制定阅读学习计划,培养正确阅读习惯:介绍阅读训练的重要性、目的等,制定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和阅读计划,纠正学生错误的阅读习惯。
第二、第三周,技能训练一――词义推测,包括课堂教学部分:介绍如何运用词缀、定义(同位)、对比、上下位法来猜测生词词义,并举例解释;然后实训部分:学生练习运用词缀、定义(同位)、对比、上下位法来猜测生词词义。
第四、第五周,技能训练二――句子理解,包括课堂教学部分:介绍句子的基本结构,如何分析句子结构成分,从而理解其意思;实训部分:学生对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长难句进行结构分析,理解其意思。
第六、第七周,技能训练三――快速阅读,包括课堂教学部分:介绍skimming和scanning的方法技巧;实训部分:要求学生对一些文章进行skimming和scanning,并完成一些阅读任务,如在大量阅读材料中能利用数字、大写、地名等标识快速寻找需要的信息,快速回答文章相关问题。
第八周,技能训练四――判定段落大意,包括课堂教学部分:介绍文章常见段落结构,介绍段首句、段尾句的作用,如何判断段落大意;实训部分:要求学生根据段首句、段尾句总结段落大意。
第九周,技能训练五――内容预测,包括课堂教学部分:介绍英语文章常见篇章结构,介绍如何用非正文内容(如文章封面、封底、别人的评论、标题、副标题等)预测正文内容,如何用文章标题、副标题或首段预测下文内容;实训部分:要求学生用非正文内容预测正文内容,用文章标题、副标题或首段预测下文内容。
第十周至第十四周,技能训练六――不同体裁实用材料阅读,包括课堂教学部分:介绍在工作中经常需要阅读的不同体裁英语文章(如产品说明书、通知、分类广告、招聘启示、产品包装、销量统计等)的特点,高效阅读的技巧;实训部分:要求学生练习阅读产品说明书、通知、分类广告、招聘启示、产品包装、销量统计等,并完成一些阅读任务。
从上述课程设计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采用了“面授+实训”的师生互动性教学,且面授与实训在教学中各占一半。首先是在课堂向学生讲授某个阅读技能,然后是学生实训阶段: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用阅读材料,以便学生强化训练该阅读技能。
另外,本阅读实训教学模式的另一特点就是注重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阅读教学并不只是解决学生阅读中词汇、语法等问题,或只是简单地带学生解答阅读理解题。教师的“授业”更主要的是传授阅读策略、传授学习方法,即如何处理生词、语法,如何解阅读理解题。这样做的益处是学生可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自主运用阅读技巧来进行阅读实践,提高阅读效果和速度。
经过笔者在学院一年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中实行以上阅读实训练习一个学期之后,学生能熟练掌握常用阅读技能(包括难词推测、略读、跳读、预测、判定段落大意、推断等)。项目实施前后,学生都参加阅读技能测验,学生测验成绩提高50%以上,实施后测平均成绩达到80分以上。同时,学生能有效阅读常用实用文体(包括产品说明书、通知、分类广告、招聘启示、产品包装、销量统计等)的阅读材料。
三、结语
总地来说,高职英语培养的是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而实训环节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围绕能力培养核心,适当增加实训环节的学时比重。使理论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单介绍并分析了英语阅读课程实训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但这仍处于探索阶段,如阅读材料滞后性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所极力培养的能力之一,阅读能力的提高能够有效地带动学生听、说和写能力的提高,是确保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工作。在长久以来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都是作为每一位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很多教师也是采取了很多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收到的成果却并不令人十分的满意,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教学方法失当和教学工作的基础不牢固,本文笔者现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关于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奠定阅读教学的基础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目的性方面都有所欠缺,学生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动力还基本上是以兴趣为主,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时期学生的这一特点,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开展阅读教学的基础。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立足于教材,让学生深入的阅读教材内容中的文章,发现和感受语文的魅力所在,继而进行适当的拓展,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阅历,同时又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形成两性的循环。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持续性提高
很多教师在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没有注重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这样虽然在短时间之内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高,但是这样的增长很难维持在一个较长的时间之内,这就说明学生在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缺乏独立性,离开了教师的引导就失去了提高的动力。所以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还是要以学生的自我提高为主要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始终处于稳步提高的状态。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能力的提高势必会带动学生听、说和写能力的提高,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积极和主动,也能够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有效的拓展,同时阅读能力的提高还能够为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策略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通过阅读来丰富阅历,但只有有效的阅读才能带来知识面的增长,因此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的目的并不局限在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它还与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整体能力相联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所在。但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学生的阅读多表现出被动低效的状态。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忽略学生主体地位
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依旧停留在“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水平,这就导致教师对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主体对象认识不够,颠倒了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讲解详细,这不但不利于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也会严重影响学生对课文的探索感悟过程;有的教师则只注重标准答案,阅读模式死板,为解题而阅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亦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高。这些教学模式都是因为没有充分意识到学生才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主体,盲目根据教师自身喜好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必然导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低的现状。
2.教学教案未发挥实际作用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案和实际教学过程无法达成一致。教案的撰写设计通常完美详细、考虑周到,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是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完全生搬硬套、忽视学生思想的灵活性和课堂与教案间的差异性,把整个课堂变成对教案的完全复制,学生根本没有进行自由思考发挥的时间;二是教案完全得不到实施,或者说只进行一部分之后就出现整个课堂节奏失控的严重后果,最终导致实际教学目标偏离教案教学目的。两种阅读教学模式都是不可取的,这样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质量较低,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能力的培养。
3.阅读教学手段不切实际
随着科技进步和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形式日趋多样化,教学方法自动化趋势明显。诚然,制作精美、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教学参与度等方面有极大促进作用,但却容易本末倒置,造成过于依赖多媒体、忽视教师引导作用的不利局面。同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充分发挥学生主观想象能力的过程,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虽然能在感官上带来直接印象,但却把学生的想象范围禁锢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对阅读教学的顺利高效实施带来阻碍。
二、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1.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深刻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发挥自身的学习创造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全面了解初中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特点,对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进而制定相应教学策略。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抓住学生乐于表现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励,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人公意识,加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是顺利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前提保证。初中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加强对各种课内外书籍材料的阅读。对于课内阅读,教师可以在原有标准上适当增加应熟练掌握的词汇句式数量;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推荐优秀课外读物,指导学生养成摘抄、批注的习惯,并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只有不断对各种语文知识进行积累,积极思考,“读”“思”结合,才能积少成多,达到厚积薄发的目的。
3.创设阅读教学情境
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情境代入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对于情节性较强的课文,可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再现,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鲁迅的《祝福》时,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学生在对祥林嫂等角色的扮演后,对于作品要表达的情感理解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当面对偏情感表达的课文,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当时的心境等进行形象表达诠释,能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作者在创作这篇课文时的心境,对课文表达的情感有更深层次的体会。总之,应利用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对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来,从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质量。
4.设计切合实际的教学教案
一个良好的阅读教学教案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过于细节化的教案,很容易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营造一种死板的气氛。而太过概括的教案设计,也会导致整个课堂节奏失控,一个良好的初中语文阅读教案应该具有结构明朗、层次分明的特征。从认读课文到全文鉴赏,再到评价创新,各个部分的教案设计应在表现其独有特点的同时相互联系,与整个课堂教学流程相对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教案设计的层次化有助于初中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进度的整体把握,帮助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在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学生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活跃度。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学生应在初中语文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进行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初中语文阅读的课堂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英语;发现式反思性阅读;方法策略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技能之一。在高中阶段,虽然教师们重视阅读教学,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似乎有限,更难以满足他们生活和工作的需求。究其原因,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教材的原因以及测试评价的原因,但笔者认为更主要的还是阅读教学的原因。阅读教学目标不明确,阅读教学模式单一,以应试为目的的题海战术等问题在现实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而对于这些问题,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并不认为它们是“问题”,或者潜意识里认为学生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就是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问题。这些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教师缺乏对阅读教学的反思,把经验当作成功的基石。殊不知,“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称为肤浅的知识。”(美国学者,波斯纳)
一、发现式反思性阅读教学
熊川武教授(2002:5)认为:“反思性教学即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发现学习则是布鲁纳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他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主动去探索,发现新知识进而学习。把反思性教学理论、发现学习理论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内涵进行认知剖析,探究阅读教学前、中、后各环节的得与失,从而解决阅读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素养。
二、发现式反思性阅读教学方法的选择原则
作为实施发现式反思性阅读教学的教师首先要树立发现式反思性教学的理念,掌握发现式反思性教学理论知识,从而能够在实践运用中游刃有余。为推进发现式反思性阅读教学,笔者认为,在选择阅读教学方法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以课堂教学目标为依据。高中阶段的阅读目标不仅包括理解大意、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根据上下文线索进行推理判断,理解不同文体的文本,包括各种商品的说明书等非专业技术性资料,同时还必须能够阅读一般的英文杂志、报纸等(王笃勤,201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提出“对语篇的学习需要以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为导向,分析语篇承载的丰富意义和内涵,分析具体语篇是如何布局和有效运用语言素材来建构其意义和内涵的。”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的放矢,选择合适的阅读教学方法。如果课堂以培养略读、词意猜测、推理等阅读技能和阅读策略为目标,就不宜选用任务型教学方式。第二,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教学内容是实施教学的文本依托。高中阶段的阅读文体多种多样,需要增加分析型阅读教学,高中英语发现式反思性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朱成明(夹河中学江苏徐州221150)加强高层次理解能力的培养。此时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相扶相依的,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教学内容展现得淋漓尽致。第三,以学生的学情为导线。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任何教学方法的效果最终都会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因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语言基础和学习风格,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应有的支架。
三、发现式反思性阅读教学方法
经过将近一年的对发现式反思性阅读教学的研究,笔者总结了如下的阅读教学方法:(一)反思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教学设计。阅读教学实施前,教师对阅读教学目标、阅读教学内容、阅读教学模式、阅读教学活动设计以及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反思,预测阅读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早做好应对措施。对阅读前的反思,其本质是再次备课,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阅读教学中的反思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要能够随时观察教学实施效果,并不断进行自我检查与修正,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活动参与度及整体教学氛围,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善与提高。阅读教学后,对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反思。总结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如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新的教学模式的启用、教学活动的优势等,形成个人教学经验,以在合适的时机再次使用或是推广。归纳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分析造成教学失效或失败的原因,讨论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不断优化阅读教学,同时也促使教师不断进行阅读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二)关注整体阅读教学模式。目前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模式主要有PWP(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阅读教学模式、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支架教学模式等。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自身的特点及侧重点。而实际教学中往往是同时交叉使用几种模式,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各模式使用的原则和目的。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适当调整。只有调控好阅读教学的大框架,才能确保阅读教学目标实现的最大化。(三)充分利用录像课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对自己和其他同事的阅读课堂进行了录像,旨在更细致且反复研究教学现象,偶然发现,录像课是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很好的途径。通过自我观课,把自己当作听课教师,客观地去研究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容易发现问题所在。对比改进后的课堂录像,教师能够观察体验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所提高。研究他人的课堂录像,可以更完整、深入地学习他人的优点,发现阅读教学的普遍缺点,更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行为。(四)积极有效参与集体备课,互助合作。建构反思过程离不开团队合作。在学校,备课组是最具体的合作团队。在研究的不同阶段,教师聚在一起分析比较各自阅读教学的相关数据,共同研究彼此的课堂录像,互相学习、建议,能够使教师脱离狭隘的个人经验主义,修正个人反思中的不足,取长补短,从而促进整个团队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结束语
高中英语阅读质量的提高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发现式反思性阅读教学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践,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总结、分析,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地实现“学会教学”,才能够真正地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阅读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2]郑秋芳.大学英语阅读课程的反思性教学[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3(1).
[3]卢庆荣.反思性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2011(4).
关键词:高中语文 兴趣 教学模式 阅读教学 习惯
阅读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主干内容,它所涉及到的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基础,同时还关系到对学生的理解力、领悟力及对语文的兴趣等因素的养成,而且在新课标中也有明确表示: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所占的分量,不容忽视。
在实施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始终都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虽然只是扮演辅助、引导的角色,但是若想在语文课堂中对阅读教学进行有效运用,却是以教师的引导作为必要基础和前提条件的。只有充分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够真正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问题一直是教学的核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实施阅读教学的基础保障,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影响学生阅读兴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受个人因素、材料因素、环境因素和教学因素的影响,下面介绍几种可以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共勉。
(一)根据学生的阅读需求、阅读习惯和阅读基础设计课堂活动
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先了解一下学生的阅读需求、基础和习惯。阅读需求不同,学生喜欢的阅读任务就不同;阅读基础和习惯不同,学生能够顺利进行阅读的材料水平就不同;教师在设计阅读活动、布置阅读任务之前,必须要提前掌握学生的阅读需求、阅读习惯和阅读基础等情况。
(二)恰当地把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活动中
视觉刺激是使学生产生兴趣的第一要素,传统的白纸黑字、粉笔黑板对学生来说缺少感官刺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改变教学手段,恰当地转变阅读媒体,通过网络阅读、视频阅读等方式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多元智能设计阅读活动
阅读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多元智能。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让学生回答问题、转述信息、概括思想、角色对话,等等,但是这些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还应适应学生的多元智能,让学生利用自己的优势,如朗读、表演、歌唱等方式展示自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二、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
阅读不应该只是针对教材内容的阅读,因为有限的教材内容难以培养和满足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需要。教师应该根据阅读教学的目标调整阅读材料、增加阅读材料的内容。因此,帮学生选取优秀、恰当的阅读材料也是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选取阅读材料呢?
(一)选取趣味性较强的内容作为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的内容决定着学生的阅读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效果。趣味性强的阅读材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帮助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除了要以教材内容为主,教师在选取阅读材料时可以广泛一些,既要弥补教材的不足,又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二)材料内容以学生的图式为基础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材料的选择必须基于学生的图式基础,分析学生是否了解相关内容的话题知识、背景知识、文化内涵,是否具备阅读目的所需要的语篇和策略知识。
(三)鼓励学生自己选择阅读材料
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选择阅读内容,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筛选过的阅读资源,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意愿选取阅读材料,然后根据阅读内容设计相应的阅读活动;也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书籍、互联网等方式完全自由地选取阅读材料。
(四)难易程度不要浮动过大
阅读材料的内容应该是呈阶梯状的,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信息识别到理解掌握,再到应用,总之是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否则会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影响阅读效果。
三、在阅读过程中融入现实生活,构建课堂内外的联系
学生只有能够把所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相结合,才算是真正地掌握和理解了知识本身。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想要认识到阅读的意义、发挥阅读的作用,就需要把阅读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生活的细节,在生活中寻找可阅读的载体。
虽然教材中的的阅读材料涉及生活因素的内容很少,但是,其中的话题相关性却为课堂内外的联系提供了线索。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材料中的话题点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实例,可以让学生寻找课程材料在生活中的体现,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体让学生感知所读材料与现实生活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