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保护草原生态系统范文

如何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保护草原生态系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保护草原生态系统

第1篇:如何保护草原生态系统范文

 

21 世纪,国内外学者将利益相关者这一研究范式应用到生态补偿主体的识别中来。张晓峰 (2011 年) 运用利益相关者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多元化补偿主体包括受益区域的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及受益区域的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陈佐忠、汪诗平(2006 年) 认为,草原生态补偿就是指在合法利用草原资源的过程中,草原使用人或受益人需要给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付出代价的人或草原资源的所有权人支付相应的费用。草原生态补偿的目的不是主要为经济发展作贡献,而是支持与鼓励草原地区更多地承担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责任。他们还指出,"污染者付费、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谁受益谁补偿和公平、公正原则"是草原生态环境价值补偿的基本原则。

 

文中运用利益相关者分析范式厘清草原生态补偿中各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并确定草原生态补偿主体的构成及各补偿主体的耦合模式。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 1 研究区概况

 

2002 年,农业部的摸底调查(2001 年底的情况) 显示,目前我国接近一半的草原出现中度以上的退化,严重退化的草原面积占天然草原面积的一半,已经达到 17540. 9 万 hm2。其中重度退化的草原占天然草原的 15. 8%,高达 6221. 8 万 hm2。从各省情况看,是草原严重退化面积最大的省份,然后依次是新疆、甘肃、西藏和青海。宁夏自治区是草原严重退化面积占我国天然草原面积比例最大的省分,然后依次是甘肃、山西、河南和新疆。草原退化的重灾区在五大牧区,而其中甘肃和新疆是最严重的灾区,这两个省份退化面积的绝对数与退化面积占天然草原面积的比例都位居前列。

 

草原退化导致我国草原生产力不断下降。通过表 1 对我国 120 个牧区旗县 2002 年和 1980 年草原载畜量的对比,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从二十多年来草原生产力(草原载畜量) 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草原出现了明显的生态退化,草原生态状况总体是恶化的,具体表现就是草原生产力下降了约 20%

 

1. 2 研究方法

 

解决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有效途径就是构建有效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文中主要采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从理论上分析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成要素、耦合方式,在此基础上,构建草原生态四元补偿主体模型,并分析其不同时期的表现形态。

 

2、 结果与分析

 

2. 1 草原生态补偿模式的演进

 

2. 1. 1 草原生态补偿的要素分析

 

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需包含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和制度保障五个要素,草原生态补偿模式主要是解决这五个要素的耦合问题。补偿主体的确定主要解决" 谁补偿" 的问题,根据"谁破坏,谁付费"、"谁受益,谁付费"、" 谁保护,谁受益" 的原则,草原生态补偿主体主要包括各级政府、草原生态资源的开发者、消费者和破坏者、环境保护组织,多元化的、明确的补偿主体是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补偿对象的确定主要解决"补给谁"的问题,明确且准确的补偿对象是补偿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建立受损者和受益者之间的联系,使真正的贡献者得到补偿,避免贡献者和受益者错位。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补偿对象应包括牧民、草原牧区地方政府和对草原生态建设做出贡献的企业,特别要说明的是草原牧区由于放弃一些发展机会导致其地方政府财力严重不足,应予以补偿,即草原牧区地方政府既是补偿主体又是补偿对象,承担双重责任。补偿标准的确定主要解决"补偿多少"的问题。草原生态补偿标准主要通过以下四个途径来确定: 草原生态保护者的投入和机会成本的损失、草原生态受益者的收益、破坏了的草原生态的恢复成本和草原生态系统服务的直接和间接价值。

 

草原生态补偿方式主要是解决"如何补偿"的问题,即如何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或几种方式的组合来解决补偿主体对补偿对象的补偿问题。按照补偿要素的公共属性,草原生态补偿方式有两种类型可供选择: 一是市场补偿。市场补偿是指在政府制定的各类法律法规、生态环境标准的范围内,市场交易主体通过市场行为利用经济手段进行补偿。二是政府补偿。政府补偿是指实施和补偿主体为国家或上级政府,补偿对象是区域、下级政府或牧民,通过财政补贴、政策倾斜、项目实施、税收利率优惠、转移支付和人才技术投入等补偿方式以实现保护草原生态安全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草原生态补偿的制度保障机制主要是解决"补偿怎么才能被保证"的问题。我国的《草原法》是草原生态得以补偿的基本法律依据。

 

2. 1. 2 草原生态补偿要素的耦合

 

草原生态补偿要素包括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和保障机制,只有这些要素有机组合才能实现草原生态补偿的目标,因此,各组成要素的耦合是草原生态补偿实施效果的途径与关键 。

 

2. 1. 3 草原生态补偿模式的演进

 

草原生态补偿主体经历了从单一补偿主体到二元补偿主体再到三元补偿主体,最后将发展成为四元补偿主体模型的演进过程。四个阶段的补偿主体和补偿模式有所不同。

 

第一阶段: 单一补偿主体的草原生态补偿模式 。这一阶段的补偿主体主要是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和草原资源的利用者,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谁排污谁付费"的原则,补偿主体是开发和利用草地资源的企业,补偿对象是受损草原的所有者: 牧民和地方政府,补偿标准与方式: 开发和利用草地资源的企业通过缴纳资源税和生态税到草原生态专项基金进行补偿。

 

第二阶段: 二元补偿主体的草原生态补偿模式 。这一阶段的补偿主体主要包括两类: 一是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和草原资源的利用者,二是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草原生态产品是一种公共物品,因此,存在外部性问题,而国家财政纵向转移支付是解决草原生态产品供给的有效途径。草原牧区作为草原生态效应的生产地,为了增加草原生态效应的供给,经济和产业发展受到限制,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国家理应代表收益区域对草原牧区进行补偿。补偿对象为牧民、牧区地方政府和草原。牧民是最主要的补偿对象,牧区地方政府可以代表牧民和草原接受中央和上一级地方政府的补偿。补偿标准和方式: 政府应按照草原的受损程度和牧民遭受的经济损失进行补偿。

 

第三阶段: 三元补偿主体的草原生态补偿模式(图 4) 。这一阶段的补偿主体除了包括二元模型中的两类主体之外,还包含草原生态保护受益区域的居民及政府,我国草原牧区主要位于西北地区,是中东部地区的生态屏障,对中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决定性作用,因而,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受益地区应对草原牧区的生态保护给予补偿; 补偿对象依然是牧民、牧区地方政府和草原; 补偿方式应主要是草原生态受益区域对保护区域的横向转移支付; 补偿标准应考虑受益地区的财力和保护地区发展受限程度而定。

 

第四阶段: 四元补偿主体的草原生态补偿模式。第四元补偿主体是牧民和环境保护组织,牧民有意识的减少对草原的过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组织加强对草原生态的保护投入,补偿方式包括实物、技术和资金的投入,补偿标准主要是根据草原受损程度来确定。为了使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这些补偿要素能有效耦合,文中提出了复合型多层次的草原生态补偿的耦合模式,复合型多层次草原生态补偿模式的内涵: "复合型"的内涵: 一是指补偿主体不是单一的; 二是指补偿对象是多元化的;

 

三是补偿的形式多元化; 四是补偿标准包含的内容是由多方面组成。"多层次"是指草原生态补偿不是"一对一"的补偿,而是分层次的,既包括牧区地方政府对牧民的补偿及牧民的自我补偿; 还包括中央政府和上一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和牧民的补偿; 以及受益区政府和居民对草原生态保护区政府和牧民的补偿。

 

这种复合型多层次的草原生态补偿模式能够有效的解决草原生态补偿中补偿主体的错位和缺位、补偿对象不明确、补偿方式单一、补偿资金不足等问题,从而提高草原生态补偿的效率和效果。

 

2. 2 " 草原生态四元补偿主体模型" 的构建

 

在草原生态补偿中,首先要解决补偿资金的来源问题,生态补偿主体是指筹集资金,实施补偿的组织机构,所以,补偿主体的识别和确定是草原生态补偿得以实现的前提。进入 21 世纪,国内外学者将利益相关者这一研究范式应用到生态补偿主体的识别中来。以草原生态补偿为例,利益相关者包括草原所有者、畜产品加工者、草产业相关者、草原环境的直接和间接受益者与受益区域、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部门。

 

文中根据利益相关方的研究范式,草原生态补偿主体应该是利益相关者中的所有受益方,补偿主体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主要包括各级政府、直接或间接利用草原的企业、草原生态保护的直接受益者(非牧民) 和受益地区(非牧区) 、牧民。现行的草原生态补偿模式虽然有效,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但是远没有达到既定的目标,即实现草原牧区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另外它还存在着严重的隐患: 在生态补偿名义的掩盖下,草原牧区和牧民变相的被剥夺了发展经济的机会,因此就会瓦解草原牧区农牧民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经济和社会基础,造成新一轮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也就不可避免的损害了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构建基于四元补偿主体模型的草原生态补偿模式可以更好地解决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补偿主体不明确等问题,从而提高草原生态补偿的效率。

 

为了实现草原生态补偿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各级政府、直接或间接利用草原的企业、草原生态保护的直接或间接受益者(非牧民) 和受益地区(非牧区) 、牧民和民间环境保护组织。

 

草原生态补偿的四元主体模型即四类补偿主体通过交互作用、相互延伸和相互交融形成的四面体结构(图 6)。以补偿主体 B、C、D 为基底,A 点为主导补偿主体。在 B、C、D 三方补偿主体的支撑下,在主导补偿主体 A 的驱动力作用下,草原生态补偿的效率会不断提高,补偿体系会不断完善。

 

在经济社会的不同发展时期,四元补偿主体模型的主导补偿主体不同,作用也不同,对草原生态环境恢复的贡献也不同。主导补偿主体在变化的同时,四面体的结构也发生改变,且更趋向于稳定的正四面体结构。

 

3、 讨论: 不同发展时期草原生态四元补偿主体模型的表现形态

 

草原生态补偿的四元主体模型是四类补偿主体共同参与,协同作用完成对草原生态的补偿,最终目的是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草原生态补偿的补偿主体和资金来源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根据经济社会的不同发展时期和草原生态补偿四元主体模型中主导补偿主体的不同、扮演角色、发挥功能的不同,将草原生态补偿四元主体模型分为 3 个发展时期: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时期、草原生态受益者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时期、自觉型草原生态补偿时期 。草原生态补偿的四元主体模型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最后走向自觉补偿。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时期是以开发和利用草原资源的各类企业、草原生态受益区域、牧民及草原生态保护组织为基底(即辅助补偿主体,下同) ,以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为顶点(即主导补偿主体,下同) 。

 

草原生态受益者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又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以企业、中央及草原牧区地方政府、牧民及草原生态保护组织为基底,以草原生态受益区域的居民及地方政府为顶点; 二是以草原生态受益区域、中央及草原牧区地方政府、牧民及草原生态保护组织为基底,以开发和利用草原资源的各类企业为顶点。自觉型草原生态补偿时期是以草原生态受益区域、中央及草原牧区地方政府、开发和利用草原资源的各类企业为基底,以牧民及草原生态保护组织为顶点。

 

4、 结论

 

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有效运行的前提是确定补偿主体,文中运用利益相关者分析范式从理论上构建了草原生态补偿主体的最终模式是"草原生态四元补偿主体模型",并分析了草原生态补偿主体从单一补偿主体到二元补偿主体再到三元补偿主体,最后将发展成为四元补偿主体模型的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草原生态四元补偿主体模型"的内涵: 一是四元补偿主体是指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和草原资源的利用者、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草原生态保护受益区域的居民及政府、牧民和环境保护组织; 二是四元补偿主体的作用不是对等的,分为主导补偿主体和辅助补偿主体。

 

本文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草原生态四元补偿主体模型"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时期、草原生态受益者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时期、自觉型草原生态补偿时期。草原生态四元补偿主体模型在草原生态补偿发展过程中,不同补偿主体在不同时期扮演着不同角色,高效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需要各补偿主体的协调配合,通过各补偿主体的相互补充、协调配合可以实现草原牧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中通过构建草原生态四元补偿主体模型,为提高草原生态补偿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巩芳,常青. 我国政府主导性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与应用研究[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2]马莹.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政府主导型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2010(5) : 52 -55.

 

[3]张晓峰.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多元化生态补偿形式探讨[J]. 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1,31(2) : 125 -127.

 

[4]巩芳,王芳,长青,刘鑫. 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的实证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12) : 151 -155.

 

[5]巩芳,长青,王芳,刘鑫. 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意愿的实证研究[J]. 经济地理,2011,31(1) : 144 -148.

 

[6]巩芳,常青. 复合型多层次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31(6) : 96 -101.

 

[7]巩芳,常青,郝晓燕,文宗川. 草原生态的空间网络化补偿模式研究[J]. 青海社会科学,2009(4) : 5 -8.

 

[8]文宗川. 基于开放复杂巨系统的生态城市建设[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30(1) : 85 -88.

 

[9]王青云. 关于我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J]. 宏观经济研究,2008(7) : 11 -14.

 

[10]李郁芳. 政府公共品供给行为外部性的形成机制 - 基于公共选择过程[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0(1) : 63 -65.

 

[11]王玉玲. 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利益补偿机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33(3) : 35 -38.

 

[12]巩芳,常青,盖志毅,长青. 基于耗散结构的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态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1) : 11 -14.

第2篇:如何保护草原生态系统范文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大庆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和不足之处,通过对大庆城市的特点及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分析,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对大庆发展生态旅游有所贡献。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大庆 建议

一、大庆地区的概况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下辖五区四县,分别是萨尔图区、让胡路区、龙凤区、红岗区、大同区和肇州县、肇源县、林甸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大庆市是一座美丽的油化之都,景观独具特色,被誉为“天然百湖之城、绿色油化之都、北国温泉之乡”。拥有“中国休闲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市内50余处旅游景点星罗棋布,石油文化游、湿地景观游、地热休闲游、民俗风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已初具规模,不断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二、大庆地区的旅游资源分析

(一)石油文化资源-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

大庆是中国著名的油城,近年来在大庆发现的化石,显示远古的东北虽气候寒冷,但并不缺少生命活跃的身影,这些化石为大陆漂移和生物进化的假说,有机物的骸生成石油的理论提供了佐证。而大庆石油的开发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工、改造形成人工生态系统的过程。

大庆不仅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还包含了包括“铁人精神”在内的石油文化,大庆的石油文化是提高大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关键,在全国红色文化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石油文化的基础上开发的松基三井、铁人纪念馆、油田历史陈列馆、石油科技博物馆和石油之星等众多的博物馆、纪念馆都已经成为独具大庆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庆人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建立起“森林草原相拥,湖泽水系相通”的自然景观,油城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大庆市成为重要的爱国教育基地和旅游目的地。

(二)湿地景观资源-湿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湿地,有着“地球之肾”的美誉,大庆位于松嫩平原腹地,松花江和嫩江从其中穿过,由于地势低平,大庆的湖泊数量众多,水域总面积29.3万公顷。大庆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湿地类型十分齐全,景观类型十分丰富,在湿地栖息着众多的鱼类、鸟类和珍稀水禽,与湿地相连的还有众多的湖泊和沼泽,与之搭配的还有众多的草甸、天然灌丛、人工林等,拥有亚洲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城中湿地-龙凤湿地,拥有亚洲仅有的两块原生态湿地之一的当奈湿地,大庆博物馆通过湖泊湿地水下剖面将大庆湖泊湿地的成因和状况,直观、科学地讲述水下生态。这些湿地景观可以大大推动大庆生态旅游的深度发展。

(三)地热资源-大庆林甸生态卫星新城的特征

大庆地区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尤其在林甸县境内集中分布的雪地温泉,填补了我国高寒地区室外高温温泉景区空白,林甸地区的地热资源具有分布广,温度高,压力大等许多优点,是开发地热资源的最有利地区,通过合理开发,打造温泉疗养、温泉旅游、农业观光、运动休闲等多功能旅游综合新城区。

(四)其他生态旅游资源-生态系统的综合体

除了上述的几种资源外,大庆的杜尔伯特县还有着称为龙江百草宝库的草原生态系统、大庆的大同区着力培育的立体农业生态系统, 共同形成草原、林带和水面互相影响的完整的生态系。随着大庆市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大庆的石油文化旅游、湿地观光旅游、温泉度假旅游发展迅速,加上农业观光和草原观光游、民俗风情游和历史文化游,综合组成大庆生态旅游的鲜明特色。

三、对大庆发展生态旅游的分析

(一)优势

大庆位于哈大齐城市走廊的中心位置,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大庆境内铁路、公路交通方面快捷,航空运输日趋成熟。大庆石油工业发达,随着产业的转型调整和升级,大庆市开始大力发展农业以及旅游业,努力补齐产业短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二)不利因素

虽然大庆地区拥有非常完备的湿地资源和农业资源,但也存在资源过度开发问题,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本来就十分脆弱的湿地和农业生态环境,加上缺乏生态旅游相关的服务意识和环保意识很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衡,造成不可估量的生态灾难。

四、发展生态旅游的建议

(一)关注生态伦理道德,提前做好规划与布局

生物不是为了人类的需要,更不是这一代人的需要才生存。在把握大庆旅游整体层面的基础上,学会如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环境和资源,制作相应的科普宣传风光片,使生态旅游的概念深入人心,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进行实地调研考察,科学地制定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探寻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模式。

(二)应用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综合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在环境开发的基础上进行的,除了自然风光外还需要一定的文化、历史、民俗风情来辅助发展。大庆拥有以石油文化、生态湿地、特色温泉为代表的特色资源,还有初步开发的农业观光、民俗风情等,这些旅游项目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条,需要政府统筹规划,以发展生态旅游为契机,以石油文化、生态湿地、特色温泉为支撑,合理配置资源,将各种旅游资源统筹在生态旅游中,建立起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协调与平衡,促进各项特色游的有机发展、整体发展和融合发展,建设寓教于游,寓乐于游的大庆特色生态旅游。

参考文献:

第3篇:如何保护草原生态系统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高中生物

生态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号]1674-6058(2016)32-0114

生物学是21世纪领先的科学之一。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除了要教给学生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观念教育,尤其是生态观的教育。这一点已在2011版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体现出来。笔者通过对人教版、苏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进行比较研究,挖掘出可用于生态观教育的素材。现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对高中生物生态观教育提出自己的一点见解。

一、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由于人类长期对赖以生存的大自然过度索取和工业化发展对大自然带来的破坏,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气污染。随着工业的发展,我国大气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大气中的污染物可以直接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其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家庭电器(如电冰箱、空调等)排放的气体,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

(2)土地沙漠化。由于西北部地区植被遭严重破坏,我国土地沙漠化面积增大至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并且向东、向南发展,以致威胁京津地区。

(3)水资源危机。水体污染是水资源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水体污染状况极为严重,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长江被污染,白洋淀、太湖、滇池等诸多水体被污染,甚至有些地方的饮用水也被污染。我国海洋水资源的污染也非常严重,出现赤潮天数在不断增多。此外,资源短缺是水资源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近一两年来,我国出现大面积干旱,使很多地区(如北京、天津、内蒙古、山东等)出现长期水资源短缺现象。

(4)植被遭严重破坏。长期以来,我国植被遭破坏状况日趋严重,如长江上游植被遭破坏、东北地区植被遭破坏等。

由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使得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也在不断增加。例如,2010年全国部分省市的干旱、2012年初全国大面积的雾霾、2015年部分省市的蝗灾以及2016年全国大面积水灾等,使国家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人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由于水资源缺乏,导致国民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例如,我国京、津、东北等地区的缺水,使工业、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西北地区的缺水也使得西部开发受到一定的影响。

针对以上种种生态环境问题,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我国面临的生态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生态观念。

二、高中生物教学实施生态观教育的策略

我国近些年来非常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和天津市政府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而要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更重要的是加强国民的生态观教育。高中生物教学在提高国民生态素质,尤其是各级人才的生态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此,高中生物教师应不断挖掘适于进行生态观教育的素材,结合生物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生态观教育。

1.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生物与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念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教材中《人类影响环境》《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等观念的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念。

(1)使学生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教育,初中生物教材中仅仅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植物和绿化观念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人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都在为维持生物圈的稳态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不能仅凭自己的喜好和该生物对人类有益与否来划定生物保护的范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有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观念,而且要使学生有保护连名称也不清楚却有着巨大的潜在价值(如基因库的价值)的野生生物的观念,即树立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通过开展一些研究性学习或学生讨论活动,使学生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例如,某一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为发展经济,每年砍伐一些天然林,同时又种植一些树木的做法为什么不对?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意识到这种行为是用人工林替代了天然林,大大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是不可取的。

(2)使学生形成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意识

生物在自然界中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存在于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如海洋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和池塘生态系统等,并且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着食物链、寄生链或腐生链的关系。如果某种生态系统的平衡被破坏,那么,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就会面临灭绝的危险。因此,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必须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各种生态系统的特点,让学生研讨保护不同生态系统的方法,使学生形成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意识。

(3)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观念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对于《人类影响环境》《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教学,教师可根据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在气候调节中所起作用的不同,让学生讨论现在人们热衷于建草坪的做法与植树造林相比有什么不足。通过学习教材中关于湿地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城市周围存在的池塘、湖泊、河流、沼泽等对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观念。例如,二三十年前,天津市周围众多的坑塘被填平,对气候、降水等带来不利影响,这使学生意识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

2.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和生态道德观念教育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利用教材中关于生物与环境、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和生态道德观念教育时,可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让学生思考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将来,大部分高中生都会进入大学深造,毕业后他们都有可能成为科技人员或管理者。而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管理部门、企业管理者及科技人员的决策与行为。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让学生讨论、分析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很有必要。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调查、讨论或写论文等方式分析探讨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企业应走高科技、高附加值、低污染之路,这才是对国家、人民、企业都有益的决策。

二是引导学生处理好生活消费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消费越来越多,那么对环境的索取和破坏也就会越来越大。例如,冰箱、空调等在消耗电能的同时还会破坏大气的臭氧层;家庭装修将会浪费大量的木材;洗澡、冲厕所会消耗更多宝贵的水资源;大量食品的精美包装将成为垃圾;等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调查,学生意识到应该适当限制自我消费,反思如何更好地处理垃圾,为生态环境保护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三、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实施生态观教育

教师除了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生态观教育以外,还要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对学生实施生态观教育,以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第4篇:如何保护草原生态系统范文

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地缘优势突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近年来通过广泛与内地、沿海发达地区和周边国家的接触和交往,喀什地区的经济社会通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引起周边国家、内地省区对喀什发展的关注和重视,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决定设立“喀什经济特区”,喀什将依托国家批准设立“中国-喀什经济特区”的特殊扶持政策,面向东南、南亚、西亚广阔市场,加快超常规的发展步伐,力求跨越式发展,但由于其脆弱的生态环境,势必会严重制约喀什的经济发展及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

喀什地区处于我国中纬度大陆腹地、西北内陆干旱区,三面环山,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绵亘东西的喀喇昆仑山,东部为一望无垠的全国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并且远离海洋。由于地理位置独特,喀什气候呈现干旱、降水量少(年降水量200mm以下)、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干燥度>4.0)等特点。随着国家在喀什成立经济特区政策的确立,各兄弟省市援喀力度的加大,极大的促进了喀什的开发与建设。但在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中如何有效地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喀什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1)土地资源现状

喀什土地总面积1394.79万公顷,现有耕地57.5万公顷,后备耕地资源58.81万公顷,年均开发约2万公顷。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一般在1%以下。长期以来,以农业为主,但多是粗放种植。近几年土地开荒面积逐年增加,很多开荒土地因水资源缺少又弃荒,造成边开发边弃耕现象时有发生,使一些地方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2)草地资源现状

喀什草地总面积161万公顷,可利用草场11.48万公顷,其中改良草场2.96万公顷,围栏草场1.38万公顷。草地总体结构不良,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土壤肥力差,生物生长极为不易;植物稀疏,种类少;生物量低,食物链简单,植被呈现荒漠.荒漠草原景观,草原生态系统脆弱而不稳定,自我调节能力差,极易遭受破坏。

(3)林地资源现状

全区现有林地面积35.53万公顷,其中天然林22.9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75%。植被总的面貌是低矮而稀疏,且分布极不均匀。

(4)水资源现状

根据喀什水文资料,喀什地区水资源总量逐年呈下降趋势。喀什地区的河流都是季节性河流,流程短,水量小,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随着雪线上升,河水流量逐年递减。喀什地区的帕米尔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冰川分布很广。全区有叶尔羌河流域和喀什噶尔河流域,大小河流共有10条,其中较大河流有叶尔羌、提孜那甫、克孜、盖孜、库山等5条。全区河水年径流量11445.7亿立方米,还有地下回归水10亿立方米,河流的来水特点是枯、洪期差异较大。6~9月洪水期的径流量为年径流量的60%~80%,此时水位涨落急剧,昼夜变化明显。喀什地下水的储量约在50~60亿立方米(包括上层滞水)。

二、喀什地区生态环境主要存在的问题

(1)喀什地区土地总面积16.2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57%、沙漠戈壁占23%,平原绿洲面积仅占20%。由于受地理,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自然环境恶劣,干旱少雨,沙漠.戈壁广布,植被稀疏,风沙灾害频繁。自然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后的抗逆性和承受能力相对小,大多数县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受到外界干扰后修复能力差,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不稳定性较突出。

(2)矿产资源未综合开发,浪费严重。

(3)缺乏有效管理手段,环保部门无法有效履行生态环境建设的统一监督管理职能。

(4)机构设置不健全,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人员。

(5)生态监测能力急待加强,以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6)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搞好喀什地区生态环境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生态建设

以保护天然荒漠植被和绿洲为重点,积极开展生态建设与修复,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促进局部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高。保护和建设好绿色生态屏障,在绿洲内部巩固、完善、提高农田防护林网建设,稳定发展特色林果基地,构建合理的绿洲林业产业体系。在绿洲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重点,大力实施环塔防沙治沙工程,开展以防沙治沙为主的林业生态屏障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塔里木盆地周边植被,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脉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建立喀什昆仑圆柏自然保护区,把叶尔羌湿地、帕米尔湿地列为国家的重要湿地力口在保护。

(二)加强环境保护

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强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生产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优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筑以环塔里木盆地,沿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等流域重要绿化带为主要框架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加大采矿区和重点环保监测企业周边的环境保护与修复力度,禁止生产型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的无序排放。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水质改善,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污水、垃圾污染、农村土地面污染治理。加强城市饮水水源地保护和污水垃圾处理,十二五时期力争全地区所有县城均建有污水处理厂。加强城市及周边企业的污染治理,有计划地逐步搬迁城区内的重点污染企业。加强重点城区煤改气、集中供热、热网改造和电厂脱硫等工程。大力提高保护环境消费意识,鼓励低碳消费方式,实施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

第5篇:如何保护草原生态系统范文

    我国草地面积约4亿hm2,占世界草地面积的12.5%,占国土面积的41.7%,是我国耕地面积的3倍多[3]。草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国土资源,是维持食物安全和改善膳食结构的重要物质财富,是维持国家生态安全的主要阵地。当前我国草地环境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草地生产力低下

    我国草原牧草平均产量不足450kg?hm-2,其中优良牧草比重不足20%,灌丛化趋势增加,小半灌木+杂类草>禾草+豆科牧草。天然草地的家畜承载能力十分有限,饲草供给能力差,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仅能保障夏季的家畜放牧性饲草供应。而在退牧、禁牧的国家政策下,传统自由放牧正在转向舍饲、半舍饲,以及全年放牧到季节性放牧的转变。因此,草地生产力低和可收获性差就成为今后限制我国草地畜牧业发展的短板和瓶颈。另一方面,人工草地保有面积小。我国严格意义上的多年生人工草地的实际保有面积不足33.3万hm2,占全部草地面积的比例不到0.1%,造成冬季饲草储备不足,严重缺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1.2生态系统稳定性差

    草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差是我国草地畜牧业面临的另一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牧草产量年度波动大、生物多样性降低、功能类群计量关系失衡和难以以草定畜。牧草产量年变化率一般在30%~80%,优良牧草年变化率高达60%~180%。中科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1979-2010年监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封育30年、保护最为完好的羊草(Leymuschinensis)草原,其牧草产量年变化率也高达36%。夏季干旱是当前影响草地生产稳定性最主要的自然灾害类型。

    1.3土壤固持能力减退

    随着过去10年西部大开发“退牧还草”和“围封转移”战略的实施,我国草地生态环境趋于好转。但必须看到,这种恢复仅是植被结构与功能的部分恢复。例如,植被覆盖度和高度有所提高,但产量依然低下,以先锋植物和一、二年生杂类草为主,而生物多样性未有改善,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依然未有根本改观。就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主体土壤系统而言,天然草地土壤贫瘠、沙化依然严重,地下生产力低下;土壤有机碳贮量整体没有明显变化,而土壤N库则整体继续下降,有效P养分供应明显不足;植物根系进一步表层化,细根比重增加,死亡周转加快。研究表明,土壤固持能力的恢复尚需要30~50年的时间。

    2世界草地科学的新理念与新趋势

    占世界陆地面积52.2%的草地生态系统是物质生产和生态服务最主要的陆地生物圈与人类活动圈,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无论是现代草地生态学的发展趋势,还是全球环境问题和中国的现实状况,都要求草地生态学研究与草地畜牧业实践都要在可持续性科学的大框架下继续发展,即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草地的物质生产和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人类要想获得更广阔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必须树立人工生态设计和定向干预的理念,而不能一味被动地适应自然[4,5]。因此,无论是健康的、还是退化的草地生态系统,“进一步提高草地生产力,维持草地稳定性和提升草地固持能力”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科学命题。

    2.1草地生产力调控

    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各种计量关系。例如,生命物质的化学生态计量比、土壤C/N比与机械组成比、植物根冠比、植物功能群组成比,乃至整个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比、畜牧业的草畜比等等。生态系统调控的实质就是对上述各种计量关系进行调整。当前,草地生产力调控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提高牧草的总产量?如何增加优良牧草比重?以及如何增强草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长期以来,“围栏封育,依靠自然力恢复”一直是全世界普遍采用的一种恢复退化草地和提高草地生产力的技术措施[6]。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长期封育的草地,其生产力提高的幅度不到其最大潜力的46%,主要是由于植物萌发受到阻碍并导致植被更新困难等[7]。由于缺少动物采食,生态系统物200质循环和自我调节功能丧失。此外,其恢复速度缓慢,容易产生火灾,浪费生物量[8,9]。面对当前全球人口不断增长和社会物质产品需求的压力,这样的生产力调控方式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亟待寻求高度人工设计和定向干预的草地生产力调控途径[10]。草地施肥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在30kg?hm-2的施N强度下,牧草产量通常可以提高30%~80%[11]。国内外研究结果均表明,长期少量施N可以显着增加禾本科优良牧草的比例,能够定向调控植物群落的植物功能群组成,主要是由于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N素利用效率和响应对策[12,13],以及提高优良牧草(例如羊草)的结实率。天然草地大面积施肥的可行性一直受到学术界和管理人员的高度质疑,主要是经济上的投入-产出比和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基础割草场的雨季施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草地生产力调控途径,其在冬季雪灾年份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极其有限。通过浅耕翻、松土补播优良牧草,能够显着增加天然草地中优良牧草的比例。然而,在草地改良中其效果往往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实施的经营理念和技术细节上的问题。目前,国际上提出了适应性草地管理的科学概念[14],并进一步提出了将精准农业的发展思路引入到天然草地管理、退化草地恢复和草地生产力调控的实践中[9]。长期以来,国际上一直将草地灌丛化作为草地退化或荒漠化的一种类型。当前在全球变化背景下,需要对灌丛的生态系统功能重新加以认识。由于灌丛地下根系生物量大,木质素含量高,具有超强的固碳功能;另一方面,灌丛类多属于固N植物,根系深、吸收地下深层水能力强,在严重干旱年份仍然能够保持一定的地上生产力。在冬季大雪年份,由于其地上部高大,大部分枝条能够露出,可解决家畜的急需。在美国长期以来,一直通过保持一定比例的灌木、半灌木种类来增强草地抵御冬季雪灾的能力,特别是对于野生动物[15]。人工和半人工草地是生产力提升的主体。在我国农牧交错区发展人工草地、加强全年饲草储备,可以极大地缓解天然草地应对自然灾害(干旱、雪、沙尘暴)的饲草供应压力,发展高效优质的集约化草地畜牧业[1]。通过在不同区域建立国家战略饲草贮备基地,进行区域间、不同季节间饲草调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草地应对灾害气候和全球变化的能力[16]。在灌溉、施肥、田间管理等集约措施下,其牧草生产能力能够超过温带天然草原[9]。在当前科技手段和综合国力明显强盛的情况下,在半干旱区大规模调水工程实施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在传统经营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草地发展思维。由于全球人口的激增,对食物的需求将在未来50年翻番,这对食物生产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将形成严峻挑战[17]。从被动适应和改善自然到主动的人工生态系统设计,是实现可持续性生物圈、增加地球承载力的必由之路[5]。通过人工设计,形成具有结构完善、功能稳定、信息完整及调控有效的生态系统,保证系统的健康运行和良好发展并不断调整使之日臻完善[18]。应用人工生态设计的原理与方法,进行生态-生产功能区优化布局是实现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途径[19]。当前的发展趋势是通过大量的野外控制实验,研究高度人工设计和定向干预的草地生产力调控途径,为草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具体的研究实例,丰富其理论基础、完善其理论框架。

    2.2草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

    生态系统稳定性主要通过对其物质生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时间和空间格局与过程的波动程度来考察。就草地生态系统而言,主要是考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的季节变化和年度变化,以及群落之间、地域间以及区域间随气候和环境要素变化的波动程度和稳定性[20]。由于物种与功能群之间存在着补偿效应,乃至群落之间、地域间以及区域间通过人为调控可以形成的补偿性,构成了草地的稳定性维持机制[21]。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其稳定性具有正效应的机制归纳为互补效应和选择效应,其中,互补效应包括生态位分化和互利效应[22];将多样性导致稳定性机制归结于平均效应、负协方差效应和保险效应[23]。国内外研究均表明,草地生物多样性导致群落的稳定性[23~25]。长期封育的草地将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下降[24]。长期少量施N会导致植物丰富度的损失,使净初级生产力的年度波动增加[13,26]。放牧、刈割、火烧和少量施N能够定向调控草地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与功能类群计量关系[11]。土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的根本。目前,对保持稳定性的草地地下生态学过程及其调控途径尚不清楚,其长期被作为一个“黑箱”来对待。土壤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大约只有1%的土壤微生物是可以分离培养的。对于土壤中C和N转化微生物功能类群多样性仅具有初步了解,而对于完整的土壤生物链、营养级构成及其多样性特征基本上一无所知[27,28]。草地土壤动物在稳定性维持中的作用相当关键,但这方面的研究开展极少[25,29]。

第6篇:如何保护草原生态系统范文

一、准确把握生态文明本质,充分认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1、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文明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是人类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的时代标志。就本质和含义而言,生态文明是当代知识经济、生态经济和人力资本经济相互融通构成的整体文明,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明,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公众幸福指数不断上升的文明。

2、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林业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两大类。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根据各生态系统的植被分布情况,又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泛、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占有首要地位。地球陆地面积约为1.49亿平方公里,森林面积约为0.5亿平方公里,约占陆地面积的32.6%。森林生态系统占有巨大空间,其地上部分林冠可高达数十米至上百米;地下部分根系可深入土壤数米至数十米。无论从森林生态系统所占的面积,或是地理分布状况、群落组成和结构特点,都远远超过农田和草原,在自然界中有不可缺少及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最高的生物总量和最高的单位面积生物量,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总生物量约为1.8万亿吨,其中森林生物总量达1.6万亿吨,约占陆地生物总量的90%,陆地表面约1/3被森林覆盖,其每公顷生物总重量干重达100—400吨,约为农田或草原的20~100倍,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生产者,为人类和多种生物提供了最多的生存、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质和栖息环境,对人类和各种生态系统有着巨大的影响。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严峻性

××是西部欠发达省份,自然条件严酷、气候恶劣,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森林资源十分珍贵。主要表现为荒漠化威胁有增无减、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森林和草原植被破坏有禁不止、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当前生态恶化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生态环境建设中边治理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仍很突出;生态环境整体功能在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总体来说,我省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一是荒漠化沙化形势逼人。全省沙化土地面积为1203.4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8.26%,范围涉及8个市州24个县区。1994年第一次沙化普查,××省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0.9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4%,1999年××省监测荒漠化土地为17.8万km2,沙化土地面积为11.1万km2,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0.2万km2,年均增长0.35%,2004年监测××省监测荒漠化土地为19.4万km2,

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1.6万km2,

年均增长1.7%,沙化土地面积为12.0万km2,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0.9万km2,年均增长1.6%,出现“沙进人退”的现象;二是森林质量不高,覆盖率低且分布不均。全省林地面积虽然由802万公顷增长到981万公顷,净增17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也由9.9%增加到13.4%,净增3.5个百分点,但增加森林面积以次生林、灌木林地为主,林分质量不高。且主要分布在白龙江、小陇山、洮河、祁连山、子午岭、关山、西秦岭、康南、大夏河、马御山10个林区,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

70%。三是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严重。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我国占189种。四是生态功能继续衰退,水源涵养功能退化,调洪蓄水功能下降,防沙治沙功能减弱,沙尘暴危害严重,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三、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全面掌握、正确认识××生态环境监测监督工作现状

(一)、监测队伍参差不齐。目前全省林业监测资质的单位70多家,甲级单位2家,乙级21家,丙级27家、丁级20家,专业技术人员1051多人,资质级别不同,要求标准不一。监测队伍参差不齐,专业水平不高。除甲级单位外,其他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多数单位难以独立完成监测任务。

(二)、林业工程项目管理分散,科学指导林业建设不够,生态监测监督工作滞后。现代生态文明科学的显著特点,是集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其它自然、人文学科之大成,成为一门多学科相互联结的大跨度、复合型、融为一体的交叉学科。生态环境监测是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和环境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作为全省依法对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的单位,要切实履行法律的职能,积极有效监测土地荒漠化、沙化和森林资源消长、变化情况,为政府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依据,努力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但在履行工作职能过程中,因职能不明确,存在项目管理分散问题。一是全省各项林业生态工程作业设计存在部分作业设计不规范,影响工程质量。二是全省部分林业建设工程任务的下达、工程质量管理、质量的监理、完成任务的检查验收和检查验收,没有形成明确有效的互相监督的机制,不能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质量。三是重点公益林数据库、图形库的数据管理与更新,责权利不明晰,没有发挥出数据库的作用,影响科学发展。四是森林资源、荒漠化等监测技术成果、数据在使用、和报送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前,程序不够完善,数据口径不统一。处室之间存在职能交叉,加之一些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监测职能没有落实到实处,影响我省生态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的质量,影响全省林业生态建设的科学发展,影响我局为政府提供决策和服务的水平。

(三)、省直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目前呈现出环保、农业、水利、林业、气象、国土等部门都涉及,各自为阵,各行其是,互不勾通,监测标准不一,数据不能共享,是单一的业务性专项监测,造成监测数据单一,保存分散,没有形成技术优势,造成数据精度低,缺乏科学性、严密性和连续性。

(四)、资金投入不足,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经费不足,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础建设差。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投入不足,欠债过多,留下了巨额生态赤字,加之我省是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资金扶持投入不足,影响我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

四、为服务我省林业科学发展,全面履行生态环境监测监督职能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依法行政,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开发建设中,必须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坚决禁止和取缔各种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非法活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制定《生态环境监测监督保护条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环境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逐步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切实加强对水、土地、森林、草原和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要加大对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加强对重点流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监督管理,努力使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二)、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切实负起生态环境监管职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我省的开发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严格管理和保护生态环境,是关系环境安全和生存发展的长远大计。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认真行使监督管理职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与监督工作。首先是各有关部门都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全省生态环境监管保护工作。要利用全球环境基金-××省综合生态管理系统信息中心设在我局,利用以gis为平台建立的全省生态系统和土地退化数据库信息的有利条件,做好国家地方纵向互动,与计划、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国土资源等13个部门横向联通,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特别是做好生态恶化重点区域生态的治理和恢复,遏制土地荒漠化加剧的趋势;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流域规划,保证生态用水,严禁对现有草场、植被的破坏;抓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建立一批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城市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生态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其次是要细化处室和厅直各单位的职能,合理分工,相互监督,确保林业生态建设的科学发展。并借鉴兄弟省区(如宁夏、xx、江西等)的经验,由监测监督单位组织依法负责全省各项林业生态工程作业设计审核、工程监理和年度计划任务核查,对审核、监理、核查结果经计财、工程管理部门和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会签后,向省厅提交工程建设验收报告,作为拨付工程建设资金和调整建设任务的依据。

(三)、加大科研支持能力,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是有着显著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事业,要确保对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到位,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同时,以建立的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脆弱保护区、生态旅游区为依托,结合森林资源监测和荒漠化监测网点,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监督体系。

要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控能力建设,逐步建成全省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站,确立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采用遥感等高新技术,建立生态环境灾害预警系统和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加强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预报。

第7篇:如何保护草原生态系统范文

“生态系统”是北京版教材初中生物学第四册,第十六章生态与环境,第三节的内容。主要内容有两方面:(1)生态系统的结构。(2)生态系统功能。本节内容介绍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等内容;生态系统的组成中介绍了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三种生物以及这三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的生物,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组成了吃与被吃的关系,这就形成了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人类居于最高营养级,人类的活动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说明生物影响环境,与前节的内容相联系,通过这节内容的学习又为下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奠定了基础。

2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本节课已经具备的知识:知道了环境因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等知识储备。学习本节课已经具备的基本技能;对简单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等;对于复杂的高等的技能还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基于本节课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学习本节课的困难是:对生物学专有名词的理解学生不易接受,如营养级、生产者的社会学概念与生物学概念的区别。理解“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并能领会“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学科观点是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制定较恰当的教学目标。

3 课时安排

共2课时:生态系统的结构1课时;生态系统的功能1课时。

4 教学设计的思路

通过客观事实分析归纳出一般的认知性概念,如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然后引领学生建构核心概念——生态系统。为将来建构《稳态与环境》模块中的最核心概念——稳态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认识生命系统的环境、调节与稳态找到一个宏观的视角。

5《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下面我以《生态系统的结构》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5.1 教学目标

5.1.1 知识目标:知道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举例说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图解生态系统各种组分之间相互关系;举例说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营养关系,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内物质流动和能量传递的渠道。

5.1.2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制作生态瓶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推测和交流的能力;通过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组分之间相互关系,增进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

5.1.3情感目标

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强化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5.2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取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融比较、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生动。组织学生根据课程设计逐步深入教材的内容,达到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目的。

5.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的关系;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与食物网。难点:生态系统的概念。

5.4对教学效果的预期

由于这个教学设计始终以稳态与环境科学主题为指引,始终以理解生态系统这个核心概念为目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会利用各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很容易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对生态系统中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对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会对第二课时较为完整地构建生态系统起到“修桥铺路”的作用。也会为高中继续学习稳态与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5.5板书设计

5.6 教学流程

图2教学流程

5.7教学过程

5.7.1导入图片集锦:昌平几处学生熟悉的生态园(北京绿色农业生态园、盛世源生态园、百辰生态园、浩华绿色生态园、英达生态园、红栌生态园)这些场所为什么叫生态园? 学生答出生态园就是一个生态系统。你凭什么认为生态园就是生态系统?(同学一时说不清楚)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课题。

5.7.2 生态系统的成分

指导学

生观察学生自制的生态瓶,这是我们小学就接触到的小型生态系统——生态瓶,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①生态瓶内有哪些成分?②生态瓶内各成分的关系怎样?学生交流,教师适当评价。

以上我们探究的小型生态系统——生态瓶的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我们再来看看池塘生态系统在成分上与生态瓶有什么异同点?通过学生识图探究,教师让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总结池塘生态系统与生态瓶在组成相同点。从而引导学生归纳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指导学生观看视频:(部分解说词:植物的叶子有一种动物所没有的独特本事,将阳光吸收下来,固定在植物体内。这就是光合作用。一旦停止,地球将变成一颗死星。植物还能制造出我们一刻也离不开的氧气。对许多动物来说,要获取太阳能,除了拿植物做食物,没有别的办法。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其他生命在这个能量传递的大网中占有自己的位置。在西双版纳森林闷热潮湿的底层,蘑菇和细菌完成了西双版纳密林中的最后一道工序,把所有的生命遗体分解掉,不然,多少亿年后,地球上将到处是尸体)。引导学生分析各个生物因素的功能与地位: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讨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作用和关系如何?尝试在练习本上用图解的形式描绘出来。老师巡视,选一两个同学的图表进行展示交流,其他同学帮助完善补充。

通过师生归纳的图表,使学生既能深刻理解生态系统各成分间是一个联系紧密相互依赖的整体,也为第二课时学习生态系统的功能打下坚实的基础。5.7.3 食物链与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系,我们称之为食物链。然后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生物之间的营养供应关系。先请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几组食物链,再利用实物投影进行讲评。并向学生阐述食物链中的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的判断。

判断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不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提醒学生认清食物链起点和终点)

实际上,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并不是单独孤立的,而是许多条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联结成的复杂的营养关系,叫食物网。

游戏:食物网中的生物角色关系。选10名同学带上狐狸、鹰、蛇、鼠、鸟、蜘蛛、青蛙、蝗虫、野兔、植物的面具。每个学生用手里的彩带,按扮演角色的捕食关系连接起来,形成链状(和网状),让学生体会食物网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

然后,尝试其中的某一角色缺失,食物链(食物网)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学生分析:食物网上某一生物的增加或减少,对其他生物有何影响?教师启发: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个体的数量越大,食物网就越怎样?(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对越强)。为第二课时生态系统的功能做好铺垫。

5.7.4利用板书帮助归纳小结

5.7.5 分析与思考

观看一段视频——“生态家居广告”。现在流行的生态水族家具里一般都含有小鱼或小虾,水草水藻和能分解废弃物的微生物。思考下面三个问题,然后请在所发的练习纸上作答:

.这些生态家具中含有哪些生物成分?

.这些生态家具中含有哪些非生物成分?

.要让小鱼等生物长期生存,生态家具中的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应该具备哪些必要的联系?(绘出各种成分之间的联系)。

5.7.6课后实验

第8篇:如何保护草原生态系统范文

一、目前我国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快

我国是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受其危害的人口近4亿。荒漠化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造成了可利用土地面积的减少,生产力下降,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恶化,旱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全国每年由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二)森林资源锐减

我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森林生长量,森林资源日益枯竭。森林资源号称“地球之肺”,对地球的大气环境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表土总量达50亿吨,相当于全国耕地每年被剥去1厘米厚的肥土层,经济损失达100亿元。占国土面积38.2%的沙土流失区域内的河流以高含沙量著称,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抬升,长江每年带走泥沙近5亿吨。由于淤积,全国范围内水库库容量也在不断缩小。

(四)草原生态呈衰退趋势

我国拥有草地面积4亿多公顷,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利用条件较差的山地或高海拔地区,此类地区又多为大江大河的源头,而平原草地却因利用条件便宜,在逐年增大的拓垦中,草地面积已在逐年缩减。再加牧业生产者掠夺式的经营,超载过牧、重用轻养,甚至滥用,致使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生产力下降。

(五)水费源严重短缺

我国水资源紧缺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资源型缺水,例如陕、甘、宁地区;二是工程型或设施型缺水;三是污染型缺水。水资源在我国的分布也极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我国还是世界上人均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仅为2300立方米。

(六)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生物种类趋于单一化,我国已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而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基本的自然基础。

(七)城市污染环境忌化

上海、广州、沈阳、西安等城市的大气质量一直位于全球70个被监测城市中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列。城市生活用垃圾也在逐渐侵蚀着城市的环境质量。

(八)非环保产业污染严重

这是我国目前有共性的环境问题之一。非环保产业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把应由自身负担的排污费用与排污治理成本转嫁给社会,既增加了社会的负担,又打乱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破坏了生态环境。

二、环境恶化问题的成因

(一)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矛盾

这是环境问题的历史成因之一。我国人口13亿,且每年净增约1400万。我国资源有限,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不仅加重了经济社会的压力,还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

(二)发展与环境的矛盾

我国环境现阶段面临着人口和经济高速增长的双重压力。市场的诱惑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带来了环境破坏。

(三)生产的自利性与生态环境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是厂商的事,而生态环境却是高度社会性的,因此存在生产自利性或局部性与生态环境社会性之间的矛盾。生产者为了自身利益而牺牲社会利益,以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等方式向社会转嫁成本或攫取效益,以达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四)人均资源量偏少和单位产值资源量偏高的矛盾

由于单位产值所耗资源量偏高,必将对环境资源产生浓度要求,使环境可持续发展缓慢甚至停滞。

(五)环保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环保方法不配套,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淡漠。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全面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我们开展其他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提。宣传教育部门应当把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列入计划,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开展“保护环境是一项基本国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有关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宣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普及环境科学和环境法律知识,提高全民族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

(二)采用多种手段保护生态环境

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的手段,对资源开发建设进行生态环境监督监测。加大立法执法力度,把改善宏观生态环境纳入法制轨道,通过科学的论证和评估,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避免因重大决策失误造成新的生态破坏。对企业排污不符合标准或者破坏环境严重,应当关、停、并、转的,不管经济效益如何,要一律坚决关、停、并、转;对污染和破坏环境构成犯罪的,要坚决追究刑事责任;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还要积极参与并认真履行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可持续发展”是WTO的宗旨之一。WTO规定各成员方应“最合理地利用世界资源,保护和维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自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

(三)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三同步”方针

落实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采用必要的政策调控手段,促进和监督污染企业增加治理投入。建立生态破坏期限治理制度,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在项目建设中,运用经济手段来达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四)解决水资源危机

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我国水资源在短缺情况下的分布不合理状况。大力发展海水直接利用技术和海水淡化技术,是一条解决水资源危机的可行出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以解决水资源的短缺问题。中国必须找出合适自身特点的解决方案,需求管理是解决中国未来水资源短缺的重点。

(五)积极发挥政府和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

1.依法采取措施防治工业污染。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经济效益差、严重污染环境、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的企业,必须停产治理;对浪费资源和能源、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特别是小造纸、小化工、小印染、小土焦、土硫磺等企业,必须责令其限期治理或关、停、并、转;对直接危害城镇饮用水源的企业,必须一律关停。从国外、境外引进技术和设备,必须遵守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得损害我国的环境权益和放宽环境保护规定。

2.积极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积极推进污染的集中控制,提高治理投资效益和污染防治能力;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对本辖区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定量考核,每年公布结果。

3.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执行国家有关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认真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积极开展跨部门的协作,加强资源管理和生态建设,做好自然保护工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

4.完善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根据职责权限,采取具体措施完善环境保护法规、标准体系,逐步推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建立环境状况报告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对重点污染治理项目进行检查,定期环境状况公报。

5.积极参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广泛开展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认真贯彻和积极宣传我国政府关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原则立场,注意维护我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6.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环保产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机械设备制造、自然保护开发经营、环境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服务等方面。

第9篇:如何保护草原生态系统范文

【关键词】和谐;和谐发展;意识行为;教育素材;教育资源

作家冰心曾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而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一个美丽的世界是由种种”和谐“因素构成的,“和谐”美才是美的最高境界。

“和谐”这一光辉的字眼在十的报告中也屡次三番的出现过,所以“和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作为社会发展前沿的教育,作为培养接班人的一线教师,我们更有责任向学生传递“和谐”的理念,由理念去支配他们的意识行为,从而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走向和谐平衡的理想状态。下面就“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谈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落实。

1重视利用教材中“和谐”教育素材,开展针对性教学

生物教材中含有许多现成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教育内容(图文资料、信息等),教师不能忽略,应及时抓住,把握其编写意图,开展针对性教学。

《食物链》中的“野味”、“打狼”两资料就应充分利用,首先在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组成成份”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分析各成份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达成学生认同“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以及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存在的食物链关系从而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生态平衡”的观点,实现情感目标“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平衡能力,我们人类不能随意改变系统中任意一种成份的数量或比例,干扰它们的“吃与被吃”关系来破坏生态平衡。而“野味”和“打狼”两资料,恰恰是能充分说明这一点的现成“佐料”,我们不能看它成是可有可无的普通资料,应引领学生仔细阅读,再通过我们点拨关键,使学生由“生物间通过食物链相制相依来维持生态平衡”,产生树立“保护每一物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识,帮助学生成就“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生物与环境》的学习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十二幅图片,引领学生仔细分析图片展示的内容,体会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建立起生态学的基本观点,生成“生物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核心思想。

充分认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生存的唯一家园。进行《生物圈―我们的家园》学习中,可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生物圈二号》小资料,引导他们探求生物圈二号失败的原因,学生会认识到:“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生存的、唯一的家园”,由“唯一性”学生更清醒的认识“保护生物圈、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命!”、“人是万物之灵但不是世间主宰,应爱护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从情感上学生会认同生物与环境和谐、生物与生物和谐共存的必要,在此,递进一步:“你怎样做,从自己身边谈起”,学生踊跃:“植树造林,美化环境”、“不随地吐痰,不随地扔垃圾”、“告诫父母,不抽烟、少开车、步行上下班”、“不欺负其他小动物,及时放生”……由此看出学生会将情感意识自觉自愿地落实于日常具体行动中。我们进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教学时,也要及时向学生施教,帮学生明白:生物多样对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我们要与所有生物“和谐”共存!

2注意挖掘教材隐含的“和谐”教育资源,在知识传递中有意引申和拓展

教师备课时,首要任务是深刻领会教科书编写者的意图,理解表面材料背后所隐藏的丰富内涵,在对知识归纳、整理后适度地进行延伸和综合,挖掘有关“和谐”素材,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进行“食物链”的学习中,引领学生分析草原生态系统获得食物链概念和特征后,应深入一步追问:“如果某饭店老板为赚钱,将此系统中的蛇大量捕抓后会出现什么结果?”以此诱导学生站在生物圈的角度综合考虑生物间的关系,应用学到的食物链知识经小组合作后得出:鼠泛滥,啃食草根、打鼠洞―破环植被,生态平衡被打破,草原逐渐变为荒漠。分析中,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了生态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含义,还由学习结论“营养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向下一级生物流动,有毒物质也会流动和积累,而食物链的最后往往是我们人类自己!”感悟出了环境污染的危害有多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绝不能以牺牲自身生存的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眼前的利益!

3及时抓住课堂中突现的灵感,增设活动环节,增强“和谐”教育针对性

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如突现“和谐”教育灵感,应及时抓住,有必要设计活动环节,实现“和谐”教育目标。

《计划生育》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充分理解了“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四项措施的含义后,就有学生提出:“计划生育”与当今“和谐”有关吗?针对学生明智的发问,我增设了一个活动环节:让学生去改动书中的一副《少生优生,幸福一生》的彩色图片,在学生盎然地“改丑”图片后,我问了一句:“这样大的改动后,图片的背景还相衬吗?”一语激起千层浪,学生顿悟,灵感被激发:“七彩阳光的背景应改成灰色的!”“白色的和平鸽应改成黑色的!”……我追问:“为什么这么改?!”学生踊跃:“人多了,污染就严重了”、“人多了,资源浪费也多,环境就恶化了”,再追问:“这么一改,画的标题还相符吗?”,学生画龙点睛“改成《多生差生―劳累一生》”。活动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促进了学生思维。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会伴随着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疾病纠缠及生态平衡等问题,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杜绝这些弊端,情感教育自然到位!

4结合生物学科实验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有意安排有关“和谐“教育的实验和实践活动

都知道“做中学”是学生最易接受的学习方式,所以动手操作、参加社会实践,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我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在指导学生多参加实验和实践活动中适时对学生进行“和谐”教育。

用干湿球仪测量不同环境中的空气湿度。先让学生将几台干湿球仪分别置于草坪中、灌木丛下、水泥地上,在半小时后学生由干湿球仪表读出(数据对比)“不同环境中空气湿度不同”时,及时向学生传递了“植树造林可以改变气候”的信息。

用废电池水浇花、养鱼。让学生收集废弃电池用清水浸泡一周,然后将浸泡水稀释用以浇花、养金鱼,学生当场看到了清水中(对照组)的金鱼与电池水中的金鱼表现明显不同,:电池水中的金鱼鳃盖开合急促、游动激烈(现象出现后,要求学生立刻将金鱼放生);并且在三周后,用废电池水浇过三次的花也枯败了,学生从中强烈意识到了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

开展“白色污染”活动。学期初,让学生将家里吃鱼时剥出的鱼内脏和废弃的塑料袋、一次性饭盒同时埋入一块草坪下,学期结束时再引领他们翻开此处草坪,结果发现:鱼内脏已消失不见;塑料袋虽破却还在;一次性饭盒丝毫没有变化;学生在现象面前惊叹“白色污染“的永久性危害,在今后的生活中,学生会从情感上排斥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饭盒,从行为上会告诫家人及他人减少使用,学生成为了“杜绝白色污染、保护环境”的义务宣传员。

设计制作环保购物袋。在上面活动的基础上趁热打铁,有意安排他们制作环保购物袋,学生们明确任务后,由于受上面活动情感的支配积极性很高,主动收集来家中准备丢弃的衬衣盒、礼品盒、旧挂历、饼干箱、烟盒、酒瓶盖等废弃物,按照自己的设计或折或缝,忙的不亦乐乎,各式各样的酒瓶盖也被点缀在购物袋上熠熠生辉,活动结束后,学生不仅制作出了各种色彩斑斓的购物袋,更重要他们还将做好的购物袋在社区内免费发放供大家使用,由购物袋向人们传递了环保理念,进行了“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无声宣传。

办生物手抄报,设立“和谐发展专栏”。结合学校艺术节,要求学生制作手抄报,并设有关“和谐发展”的专栏展示他们的作品:“保护野生动物”、“杀手――雾霾”、“身边的它”等,学生在查阅收集资料、制作中完成了自我“和谐”教育的过程,提升了有关和谐发展的认识。

参加社会活动。联系环保部门,带领学生与他们一同走访了黄河水域边的化肥厂、污水处理厂,并在排污口附近的黄河水域中,采集了水样,拿回后经稀释饲养金鱼(与清水饲养对照),对比观察金鱼生活的状况。这一探究中学生亲眼目睹了污染水对生物生存的危害、对黄河水域的危害,从而激发学生迫切参与社会问题、解决环境污染的欲望,发出“爱护环境、保卫黄河母亲”的呐喊。在此基础上,将活动再追加一步:让他们就此写出小论文发往报社。曾有位学生在他文章的最后这样写道:“世人如再不挽救我们的母亲―黄河,那么黄河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这些儿女的眼泪!”,可见其环保意识之强烈,在此意识作用下,他必将在今后的生活中有所作为,很有可能在将来成为一名环保方面的专家,为“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从以上看出,我们培养学生,不仅要帮他们树立“和谐”意识;还要让他们明白:“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但一片森林可以改变气候!”;要想法提升他们的“和谐”素养,以促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这个目标的机会很多,方法也很多,究竟怎样具体去做,就看我们做教师的有心无心了。“和谐”并非仅仅是一个无关痛痒的口号,而是人类迫切需要实现并经营得更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生存,为了社会的发展,让我们都做个有心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