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目前,我国在大力推进学前教育事业,使得学前教育在我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学前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为儿童的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前提,因此,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针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发展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同时也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些有利参考。
一、现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1.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刻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解决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其生理上和心理上所存在的问题,但是教育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幼儿园和家长将重点都放在了儿童的生理健康上,往往只关注儿童的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更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儿童虽然年龄小,但其心理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也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幼儿园和家长需要充分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若发现异常,须引起重视。例如,如果儿童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出现不爱说话、不乐于与人交往等现象,幼儿园和家长就应该格外留意。但是,有些幼儿教师和家长却将之视为儿童的正常表现,不对这种现象采取任何措施,或是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措施,那么最后可能导致问题的严重化,儿童出现性格孤僻、忧郁等心理问题。因此,幼儿园和家长一旦发现儿童表现出此类现象,那么就应该及时采取一定的应对策略,对儿童进行恰当的心理疏导,时常和儿童进行沟通,避免心理问题的严重化、恶劣化。
2.理论与实践不协调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也逐渐发生着改变,对儿童的教育模式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渐重视了起来,这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是非常有利的。现在,我国的众多教育机构开始对儿童心理健康方面进行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在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研究时,只注重理论研究,并没有在实践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导致理论和实际相脱离。究其具体原因,主要是相关研究人员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只是将一些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利用起来,所得理论缺乏实例支撑;又或是即使通过研究得到一定的成果,也是根据以往的一些实际经验进行总结的。
二、提高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对策
1.幼儿园和家长进行合作,共同促进儿童进步
对儿童的教育工作,要想使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都能健康发展,光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所以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家长的参与和配合。只有幼儿和家长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使儿童健康发展,快乐成长。首先,就需要家长增强对儿童的关心,不仅要让儿童的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还要时刻关注着儿童的心理健康,为幼儿创设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幼儿有足够的耐心,要抽取一定的时间和儿童进行沟通,让儿童感受到成人的关怀与爱。另外,家长还要适当对孩子进行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幼?涸耙惨?及时与家长沟通儿童在幼儿园中的表现,只有实现家园共育,才能使儿童
的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2.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对儿童的教育
在学前教育工作中,幼儿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所以不断加强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十分必要的。幼儿教师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对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要充分掌握,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专业理论知识有效的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另外,教师还要善于观察,对儿童有足够的关心和了解,一旦发现儿童的身心出现异常情况,就要及时地解决问题,并及时地和家长进行沟通。在儿童阶段,儿童最爱模仿成人,因此,教师要做儿童的好榜样,如果教师在儿童面前做出一些不适当的举动,就会影响到儿童的发展。教师要时刻约束自己,注意到自己的言行举止。目前,还有许多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较低,对儿童的教育工作不够了解。根据上述情况,要不断加强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只有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素养满足教育的需求,才能够让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实现快乐成长。
儿童时期是人生理、心理发展的起步阶段,是十分关键的。在这个阶段中,儿童还无法用语言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果被忽略,让孩子总是处于沉闷和低落情绪中,会很难获得积极的心态,影响孩子性格的发展,学前期是孩子性格的成长期,一般来说,儿童性格在小学以后基本上是已经定型了,转变会很困难,幼儿时期性格隐藏的缺陷在青春期成长阶段会加倍表现出来,就是青春期类似逆反等心理。一般来说,儿童在幼儿时期很少会出现强烈的逆反心理,但凡是这种心理的种子被种下,将会一直影响孩子的性格。儿童画是孩子情绪的表现,是大人了解孩子内心变化的一扇窗,可以了解到孩子内心潜在的状态。
学前儿童色彩认知与发展
1.1-3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视觉生理系统发育不完全,从儿童心理发展来看,儿童基本上在出生后三周到一个月,自我意识萌芽,开始逐渐脱离自闭期,但是还没有自我独立的意识,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也不稳定,也比较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依赖意识比较强。
1-3岁的儿童绘画基本上都是一些弯弯扭扭的曲线,巴赫曼认为,当一个孩子转动、摇摆画笔或者画细线的时候,是在诠释自己的经历,此阶段的孩子还无法区分一些相近的色彩,例如蓝色和绿色,但可以区分一些纯度比较高的色彩,认识色彩的次序依次为红色、绿色、黄色、蓝色。
2.4-6岁
4-6岁是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求知欲强,渐渐地也会用不同的色彩来表达情感,研究调查发现,这个阶段的儿童最偏好粉色,其次是红色,再是绿色,红色系的色彩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颜色,女孩子主要偏好于红色系列的色彩,男孩子的色彩偏好相对于女孩子来说稍微比较平均一点。这时候孩子们也逐渐有了性别之分。
学前儿童色彩心理表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研究表明,从12-18岁年龄段出现的心理问题多数与1-12岁年龄段有直接的关系,医院曾调查研究了600多个3-6岁的儿童,其中有30%儿童患有心理问题,而根据医院接诊情况学龄期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比较多,占看病总数的80%。
台湾儿童美术教育家林于铃说:”成人心中不快时,常会用语言倾诉,用文字抒发缓解压力,而孩子,没有用精确的语言文字释放情感的能力,只能用哭闹的方式抗议,如果能掌握绘画,可以用绘画涂鸦的方式转移情绪,缓解焦虑。”在绘画过程中,通过色彩可以反映了解儿童的心理活动,及时开始开导,及时的关注孩子的内心情绪,对关注孩子生理、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色彩倾向
据调查研究,学前儿童绘画选择的色彩都比较单一,有很多儿童绘画时会很偏爱某一种颜色,当这种颜色有点过于压抑时,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及时关注儿童的状态。在绘画时,使用的暖色越多,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们心理越健康,反之,冷色使用的越多,说明孩子的情绪比较压抑。
2.反复叠加
孩子在成长时,对情绪的控制没有那么稳定,孩子在绘画过程中情绪焦躁,没有耐心就会用很多颜色反复叠加,对情绪的控制水平低的儿童在绘画时趋向于多种颜色,比如说,在画海洋世界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在画海洋的时候会用同一种或者几个相近的颜色,把它涂成渐变的海洋,有的儿童会采用多种颜色,例如,黄色、红色、翠绿色、蓝色、紫色、黑色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前儿童情绪比较强烈,容易焦躁。
影响儿童绘画色彩的因素
1.自身因素
儿童在选择色彩受到绘画当时的心理情绪或者身体不适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就有可能是自身性格因素,在调查的幼儿园中,曾有一个小朋友非常喜欢紫色 ,草坪,花朵,树叶等等都喜欢画成紫色,心理学研究表明,喜欢紫色的人创造力和感受力都很优秀,他们崇尚高贵、华丽、浪漫,但感情较为脆弱,大部分缺乏冲劲和勇气,容易沉溺在自恋的状态中,最后调查发现,这位小朋友的母亲很喜欢紫色,家里的布置装修基本偏向于紫色,孩子绘画了很多紫色的东西,表达了对母亲、家庭的依恋,大人要懂得从儿童偏好的色彩中观察他们的内心变化,更要从绘画内容、色调等全方面解读,千万不要凭某一条理论就给孩子下结论。
2.外部因素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除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习惯,孩子也越来越倾向于外界的评价,这些评价极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儿童成长时期,他人是无法代替父母对孩子情绪的影响,据上海未成年调查研究发现,父母吵架的家庭中的孩子所患的心理问题的比例比离婚家庭子女所患心理问题的比例高出10%左右,很多患有抑郁症、焦躁,性格不自信,人际交往有障碍,严重的会患有精神分裂症,婚姻恐惧等等。
在生活中,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更多的给予孩子精神上的关心,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态,引导孩子观察生活,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小结
关键词:学前教育;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140-02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
当前,学前儿童教育的现状,有两个极端。
一个是城市的孩子,家长因为工作的忙碌,而把所有的教育推给了幼儿园和补习班。所以,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这些家长大多不重视孩子的心理引导,只是督促孩子尽快完成各科作业,造成孩子还没有上学,就开始厌学。
另一个是农村的孩子,农村的孩子学龄前也会学到很多知识,他们学到的是很多生活的技能。他们还会有拥有非常健康的身体。农村的孩子对于单纯的知识教育,父母是很难胜任的。所以,孩子到了真正上学的时候才会接触。这样的孩子反而因为没有压力而轻松学习,当然也不会厌学。
当然,这里说的很片面,只能代表一部分的家庭现状。不管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学前教育,只要让孩子有健康的身体,有懂得珍惜和关爱的心灵就足够了。学知识是上学之后的事情,没有必要提前到这个阶段。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生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很有帮助。诚然,学前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家长的情绪、家长的关注、家长的教育方法对学前儿童的影响十分大,只有在亲子关系融洽的情况下加以合适的教育方法,孩子才能把家长的话听入耳、记入脑。这样,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规范的认知、身体成长、智力开发、个性发展等,都能在学前阶段启蒙并迅速发展起来。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然而,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教育中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革,家庭结构、父母价值观等发生了明显变化,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的现状存在着一些我们无法忽视的问题。以下总结了三点误区。
1、民主就是溺爱
这是现代父母,经常犯的错误之一。认为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就是一切按孩子的意志为转移,凡事都要满足孩子的需要。并且随着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这种认识是越来越普遍。许多家长认为这是一种尊重孩子的表现,实际上这是一种溺爱。父母需要与孩子建立民主的平等的教养关系,然而,任何的民主与自由都是有前提的、有条件的,要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允许的范围之内,特别是当孩子年龄小,孩子并不能了解父母行为的意义,而往往认为是父母在疼爱自己,从而养成一种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父母们这样的教育态度和方法的结果就是:不仅不能达到教育好孩子的初衷,相反,使孩子变成一个专横跋扈、唯我独尊的小霸王!
2、教育目标失衡,导致教育方式的不科学
家长过高的文化期望、职业期望、心理预期;重智力第一,加上早期教育思潮,忽视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入校后厌学、逃学现象时有发生;轻能力,认为孩子太小啥也不懂,生活自理能力差;重身体,一味满足吃穿;轻心理健康,这么小,认为他们不需要或漠视忽略了。不恰当的教养态度,极端的教育方式,甚至不适当的满足一切需要,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会起适得其反作用。
3、与托幼机构教育相脱节
如家长让孩子死记硬背,而老师则支持在游戏中学习;父母从自己愿望出发,让孩子上各种特长班,而老师则孩子自由发展。教育内容偏差,导致教育力衰弱。
三、如何做好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
1、坚持家庭教育的原则
(1)一致性。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家庭、社会、学校之间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决不能各行其是、唱对台戏,或是前后矛盾、出尔反尔。
(2)两不。再穷不能穷孩子,再富不能富孩子。
(3)三为主。一是以正面教育为主。父母要鼓励孩子,给他正面积极的教育,切忌给孩子头目中灌输恐怖、迷信之类的东西。二是以赏识教育为主。对孩子的奖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方法,本质在于善待生命、尊重生命。当然不是容忍每一个错误,也不是溺爱,而是发现他们的长处,挖出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走向成功。三是以细节教育为主。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学习和游戏过程中,善于捕捉具有教育意义的细节,及时对孩子进行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说理性的教育。当然,适当的反面教育、计划教育和批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必要的。
(4)四尊重。一是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好规律,遵守好这些规律,实现教育能取得佳效。二是尊重孩子的权利。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小天地,孩子有平等交流、玩等的权利。三是尊重家庭成员的意见。温馨和睦的家庭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要尊重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意见,形成教育孩子的孩子的合力。四是尊重家庭教育的特点。要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必须了解和掌握家庭教育的特点,采取适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5)全面发展。在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和劳动技能这五方面全面发展,不可偏废。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各方面都达到基本素质,并能相互促进,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
人的心理活动是大脑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从有生命起就开始产生了。如婴儿饥饿时需要饮食,而妈妈喂奶的反复刺激,使得婴儿只要妈妈一抱到怀里,即使是正在啼哭的婴儿也会立即停止,并产生吸奶动作,这就是儿童心理活动的最初表现。当他们吃饱后,母亲的逗引取乐,又使他们得到无限的快慰和感情的充实,从而他们的一系列心理活动逐渐地发展起来了。
心理活动包括许多方面,性格也是它的一个方面。儿童的心理活动和性格都是逐渐发展的,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趋向成熟。性格的发展和形成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制约,但后天环境影响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先天遗传因素是指每个人性格的个别差异而言,如有的孩子生下来比较温顺,容易抚养,而另外一些孩子生性急躁,稍有不适即哭闹不安,较难抚养。……这种先天性生物性差异,对于在后天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性格来说,也是具有某种倾向性的。
后天环境因素包括小儿的家庭环境、生活条件、所受教育等。由于孩子是在父母的抚养下逐渐成长起来的,所以父母的举止言行时刻都在影响着孩子,甚至父母的喜怒哀乐情绪变化也会影响孩子们的心理活动。当孩子们生活在融洽和睦的家庭环境里,或在品德高尚、举止文明的父母影响下,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性格和情操。如果父母当着孩子的面互相吵骂,打架,闹家庭纠纷,或为一点小事打骂孩子来发泄私愤,在这样恶劣环境影响下,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养成急躁、暴戾的性格,或者是自卑,畏缩的性格。还有些父母过分疼爱孩子,以生活享受来满足孩子的要求,甚至百依百顺,使幼小的心灵里便开始滋长了优越感和自私自利的观点,养成任性,娇气、心胸狭隘、好嫉妒的性格。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后天环境因:素是培养孩子们良好性格的重要冈索。
为了培养儿童具有良好的性格,须从以下儿方面加以注意:
一、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孩子们所在的家庭气氛应是愉快和睦、团结友爱的,,只有在这样良好的家庭环境里,才能使孩子的心理活动健康的发展。
二、父母应是具有良好性格的典范。学龄前儿童特别喜欢模仿成人的行动,在家里父母就是模仿的榜样。所以,做父母的也应该努力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成为乐观开朗性格的人。
三、教育孩子要注意说理、正面引导,切忌打骂体罚,更应防止父母管教态度不一的现象。晟好的办法是在管教孩子之前,父母统一认识之后进行。
父母与老师紧密配合进行教育,互相树立威信,尊重师长,有利于孩子养成有礼貌及良好道德品质的人。
四,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制定教育内容:
1、养成独立的生活能力,培养有坚强意志和顽强的性格。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没有一对父母因怕孩子跌跤,而不让孩子学走路的。同样,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励孩子学会独立生活,如吃饭、穿衣、洗脸、梳头,铺床、叠被子等,要不怕困难,有始有终地进行锻炼。
2、要在集体生活中成长。当孩子三岁时应送幼儿园进行集体生活的训练,使他们体验小朋友相处的友情和快乐,培养爱集体、守纪律的良好品德.从而养成助人为乐、心胸豁达的性格。
一、高职《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繁多
从目前各个版本的《学前卫生学》的教材可以看出,主要包括“人体概述”、“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学前儿童生活保健制度”、“学前儿童营养卫生”、“托幼机构安全教育”、“传染病以及常见疾病”、“幼儿园环境卫生创设”和“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等内容。由此可见,《学前卫生学》教学内容繁多,涵盖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涵盖了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其中涉及的学科门类众多,包括解剖学、营养学、心理学、卫生学、保健学和运动学等诸多领域和学科。由此也造成了在课程教学时目标定位模糊、重难点不突出、教学内容复杂、教学课时不够等问题。
(二)教学方式单一
《学前卫生学》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理论课程,因此在进行课程教学时更多地是采用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模式,即主要采用讲授的模式进行教学。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课时都用于教师对卫生学知识点的阐述和案例的讲解。在课时安排方面,将所有的课时都用于理论的教学。由于教学方式单一,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学生上兴趣低下、参与程度不高、难以理解晦涩知识,影响了教师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高职《学前卫生学》课程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一是主要以闭卷理论知识考试为主,将闭卷考试的分数作为评价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二是主要以期末考核为主,将期末考核的分数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主要指标。考核方式侧重于量化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的幼儿教师,由于评价方式的单一,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倾向于知识的传授和理论的讲解,最终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缺乏实践教学
目前《学前卫生学》的课时通常设置为48个学时,其中所有的课时都为理论教学,并没有相应的课时用于实践教学。学前卫生学一般开设在大学一年级,学生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导致学生上课时难以理解深奥复杂的生理学知识。例如在讲授学前儿童卫生生活制度和卫生保健制度时,由于学生缺乏到幼儿园见习实习的实践经验,教师只能通过描述和图片来展示幼儿园的生活制度。如果学生能深入幼儿园进行现场观摩,将会对学前儿童的一日生活和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有更直接和更感性的认识。
二、提高高职《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精简教学内容
学前卫生学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是一门交叉学科。其中的部分教学内容在学前教育专业其它课程体系中也有涉及到。如“人体系统的生理解剖特点”在《人体解剖生理学》中有详细的论述,“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课程中也有详细说明。因此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应突出教学重点、精简教学内容。一方面,将其它课程中涉及到的部分卫生学知识删减掉;另一方面,将《学前卫生学》的重点与幼儿园的实际相联系,使教学重难点更加突出。如“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制度”、“学前儿童的营养与卫生”、“托幼机构常见的意外处理”、“常见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等与幼儿一日生活和幼儿园保教活动密切联系的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的位置应该更加突出。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学前卫生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学前卫生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应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如在学习“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指标及测量评价”时,教师可提供一些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数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该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在学习“常见疾病及传染病的预防和处理”时,教师可给学生呈现一些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病症,引导学生通过对病症的识别和分析对学前儿童进行疾病预防和处理。
2.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情景,并让学生扮演情景中的各种角色,模拟情景发生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在仿真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经常运用在临床医学的教学中,而学前卫生学同样涉及到众多医学知识,同样可以采用这一教学方法。在“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和传染病的处理”这一章节,可创设医院的场景,由教师学生扮演患病儿童,学生扮演医生,模拟患儿去医院就诊的情节。在“托幼机构常见意外的处理”这一章节,可以为学生设置托幼机构常见的事故场景,学生通过扮演保育员或幼儿教师进行现场演练,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分析总结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3.观摩法
《学前卫生学》是和幼儿园保育活动密切相关的,因此可利用学生到幼儿园见习实习的机会进行观摩学习。观摩法主要是指学生深入幼儿园,通过观看保育员和幼儿教师的一日活动,学习学前儿童保教的知识、提升保教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深入幼儿园观摩一日活动,能全面深刻地理解学前儿童的生活制度和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制度。如在学习“学前儿童营养卫生”这部分内容时,可在学习了课堂理论知识后让学生深入幼儿园实地观看和采集幼儿园所制定的食谱,然后再对食谱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讨论。
(三)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考核
《学前卫生学》的考核方式应采用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一方面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模拟训练的方式进行考核。例如在“托幼机构常见意外事故处理”这一章节,可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进行模拟演练,将模拟演练的表现作为考核的依据之一。另一方面,期末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考核。除了理论闭卷考试对硬性知识点进行考核之外,还可以采用观摩视频的方式进行考核。通过观察学前儿童的视频,尝试运用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分析和解决案例视频中呈现的问题;通过观摩幼儿园卫生保健的相关视频,分析保育员和幼儿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
关键词:心理健康幼儿心理特征师幼互动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 A
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多数在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方面,对孩子的人格培养和心理健康往往有些疏忽。经相关专家研究表明,3-6 岁幼儿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素质和他在幼儿时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素质有很大关系。
判断心理素质是否健康主要有两个指标[ 1 ]:一是适应性指标。“适应”从心理学角度是指有效地应对或顺应自然和社会环境。人的适应行为包括多方面的因素:智力、情感、动机、社会性、道德、运动等。适应指标即对适应行为水平的一种衡量,不适应社会的现象都属于不健康。比如儿童的任性、孤僻、焦虑、社交困难等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二是发展性指标。幼儿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多数问题属于尚未发展或尚未能得到发展的问题。幼儿有发展了,有进步了,就不成问题了。所以发展性指标是根本性指标。我们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也就要把重点放在心理素质的发展上。幼儿园作为把儿童从家庭引向更广阔社会的第一个过渡机构,其担任教育任务的幼师在幼儿的认知与学习、社会性与情感等心理素质的发展上均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一、幼儿常见的心理特征的表现
1.焦虑。具体表现为哭闹、自卑、敏感、厌食等。一些适应能力稍差的幼儿从入园的那天起,往往会表现得格外焦虑,这是幼儿和家人突然分离而产生的不安全感。一般情况下,这种焦虑随着幼儿对入学生活的逐步适应会慢慢减弱,但是适应能力较差的孩子会持续较长时间,有的甚至会影响到未来的成长过程。这类儿童一方面对陌生环境的反应是极其敏感的,由于初次跟父母、亲人分开,担心害怕父母从此消失在自己的生活中,从而导致恐惶不安、哭闹不停;另一方面会对尚未发生的事情产生警惕性、预防性关注,时常伴有无理由的烦恼,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显得过分在意、焦燥、爱钻牛角尖。
2.好动。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分散、自我控制能力差、遇事易冲动、情绪波动大等几个方面。一般来说,好动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习惯,好动的幼儿相对别的孩子而言缺乏自我约束力。幼儿好动与多动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多动症患儿无一兴趣爱好,行动常呈冲动式、杂乱,有始无终,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具有注意力缺损症状。而好动的孩子行动常具有一定目的,并有计划及安排,做他所喜欢的事能专心致志地去做,并讨厌别人的干涉和影响,有时表现的不安宁状态主要是因为他对某些事物缺乏兴趣。好动的孩子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力,总是不能安静下来,或随意跑动、爬上爬下,或高声叫喊、引逗旁人。学习时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注意力难以集中,不能专心听讲,有时左顾右盼、东张西望,有时却心不在焉、走思发呆。缺乏自控能力,没有耐心,任性浮躁。当接触与自己思维排斥的事物时,容易引起较大的情绪波动,迁怒于周围的人或事物,可能做出一些危险举动、破坏行为,甚至攻击他人。
3.不良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幼儿的人际关系范围主要是他们与父母、亲人、教师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从这些人际交往中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出幼儿的心理健康状态。不良人际关系的主要表现为,有些幼儿会不自觉的与别的幼儿相互攀比、猜忌、排斥、攻击,这样的孩子往往比较任性、霸道、粗暴;而有的幼儿却相反,比较孤独、喜欢独处、不合群,害怕与别的小朋友接触,往往显得软弱怯懦,易被其他幼儿欺负,这种人际关系也是不好的。其实孩子都是很单纯的,但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以及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外界影响,幼儿会潜移默化地产生思维和行为上的变化。构成幼儿不良人际关系的因素是很多的,也是很复杂的:有的由于在家里受到特别的宠爱,家庭成员对其百依百顺。有的家长怕孩子在外面吃亏,让孩子主动攻击他人。有的幼儿有较强的交往愿望,但由于缺乏正确的交往技能,在交往过程中常发生冲突。这样环境成长下的幼儿易形成任性、霸道、粗暴的性格;而有的是由于缺乏自信心,没有交往经验。有的是由于发展缓慢、口齿不清,而受同伴的歧视。有的是由于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在这样环境影响下幼儿难以融入群体,产生交往障碍。此外,教师平时对幼儿的态度、评价等也是影响幼儿人际关系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二、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如何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师幼互动是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正如儿童心理治疗师Haim G.Ginott把自己曾身为教师时的感触描述为:“我发觉我是教学成败的决定因素。我可以用个人的方法去营造学习的环境,也能用每天的心情去决定学习的气氛。身为老师,我掌握无比的权力,使学生过得悲惨或快乐。我可以作为折磨人的工具或激发灵感的媒介。我能侮辱人或使人开心,也能伤人或救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的反应决定了危机是扩大或缩小,是教化或兽化学生[ 2 ] 。” 幼儿就像是未干的水泥,幼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都会有所影响,为了建构一个以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的幼儿生活环境,幼师要从自身情绪管理和沟通方式两方面双管齐下,促进师幼的良性互动。师幼互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幼儿的各种反应,随时肯定、表扬他们的积极性和良好表现,激励他们的主动精神。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发生的实际问题为素材,及时组织他们思考、讨论,然后对他们进行讲解、分析,或者对正在发生的实际问题进行更具体、更直接的指导,让幼儿获得积极的心理暗示,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
2. 游戏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可以归入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它不仅使幼儿的各种感知觉得到充分训练,还发展了幼儿对事物的理解、想象与记忆的能力。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
增效的作用。游戏让幼儿养成合群性、独立性的良好习惯。通过角色游戏,幼儿在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了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通过游戏,发展了幼儿的智能,调整了幼儿的消极情绪,锻炼了幼儿的意志品质、培养了幼儿的交际能力,促进了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当然,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
3. 体育活动中促进合群性发展。
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更是促进合群行为发展的有效方法。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幼儿会出现心理机能发展受阻的问题。这样的幼儿往往手脚笨拙、乱奔跑、易摔跤,出现感觉统合失调。如果在体育活动中有意识地加强他们的统合专项训练,就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从而使他们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同步提高,相互促进。
三、在家庭教育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也是检验幼儿教育成效的舞台。正是由于家庭的重要地位,可以说家庭不仅是一些幼儿产生心理问题的来源,也是实施教育措施、矫正幼儿心理问题、保障其健康成长的主要场所。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家长在培养孩子某一方面的能力时,要依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期望值。
其次要当好幼儿的心理医生,帮助幼儿形成健康心理。一方面,家长要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家长要以极大的爱心去关注孩子,陪他们做游戏,和他们一起玩。并做他们的忠实“倾听者”,耐心的倾听他们的心声,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另一方面,要特别注意矫正他们的某些心理障碍,创造条件让他们参加各种活动,在真实体验中感受挫折,积极指导他们矫正自身的缺点。
最后创建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营造良好成长环境。在爱心浓郁、人际和谐、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具有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与自豪感,容易养成自信、开朗、积极的心态和开拓、灵活的思维习惯。因此在家庭活动中,家长与孩子要增进了解,并互相影响,从而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同时,家庭成员在于幼儿沟通交流过程中,应注意尊重与爱护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好奇心。
四、结束语
幼儿期是幼儿身心都发展较快的时期,而且这个时期可塑性非常的强,幼儿园的幼师和幼儿家长应共同依据幼儿心理的特点和规律,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高度的关注,用科学而理智的爱让他们迎接美好的明天。
【注释】:
[1] 林崇德.教育为的是学生的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海穆・基诺特著,许丽玉,许丽美译.师生沟通技巧[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参考文献】:
[1]王振宇. 新编幼儿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顾荣芳等.幼儿对心理健康相关概念的认识[J].学期教育研究,2008.
[3]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幼儿分离焦虑情绪的类型
当幼儿与其亲近的人(尤其是父母)分离时,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失去快乐。仍以入托(园)焦虑为例,幼儿虽然被送入托儿所(或幼儿园),不过,如果母亲能陪伴在旁,幼儿非但不哭不闹,还能愉快地游玩,不时还会回头看看母亲是否还在。假如发现母亲不在了,便会立即哭喊起来。如此情况若多次发生,幼儿便会紧勾母亲头颈不放,生怕母亲会再度消失。观察表明,不同幼儿分离焦虑的表现是不同的。这反映在痛苦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上,也反映在焦虑情绪表达的方式上。大致可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一(暴躁型)。具体表现如下:暴躁型的孩子:一般脾气急躁,但他们比较爽快、干脆,适的孩子应能力较强,闹过之后很快能平静下来。如祉问小朋友入园第一天,我刚接过他时,他就又哭又跳的,还用小脚踢我呢!然而半小时不到,他就安静下来了,并且没有反覆的现象。
二(波动型)。一般较情绪化,容易被新的环境所吸引,但时间不长又想回家了。如:敏璇小朋友入园第一天,她妈妈带她来园时,她并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哭哭啼啼的,而是好奇地玩起桌子上的积木,然后东走走,西看看。过了一段时间,她觉得幼儿园并不像她所想象的那样好玩,于是刚才她那甜甜的笑容顿时消失了,而取而代之的却是哭着要回家。
三(恋亲型)。独立性较差,不能独立地过集体生活,我班的霖霖小朋友就是很好的例子。她第一天来园,未进班就哭得像个泪人似的,紧紧搂着妈妈的脖子,她妈妈也不放心的样子,对她说"你别哭,我再陪你一会儿。"此时,她的哭声稍稍停息,当她妈妈看她不哭准备离开。妈妈一走,几乎用尽各种的方法也无济于事。
缓解分离性焦虑情绪的策略
一、 入园前的预防策略。
入托、入园是幼儿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走好这一步,需要家园通力合作,入园前,如果家长能为孩子入园做好心理准备,能力和物质的准备,那么孩子会更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一) 幼儿园的预防策略。1、举办新生家长讲座,聘请专家介绍有关于新生入园会遇到的种种问题;2、举办家长会,介绍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和作息制度;3、向新生开放幼儿园、举办亲子活动,让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4、做好家长工作,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家庭环境。
(二) 家长应该做的预防策略。
1、 心理准备。激发幼儿期盼入园的愿望,带孩子参观幼儿园的环境,激发孩子喜欢幼儿园的情感,并告诉孩子,每个小朋友长大了都要上幼儿园,让孩子对幼儿园由感性的认识,留下好的影响,对幼儿园有一种向往的意识。
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首先家长的情绪、情感很重要,要消除自己消极的心态;其次,每天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再有,在与孩子交流时,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导向,家长应在和老师沟通的基础上,从正面引导幼儿,如:"今天你得了一个小五星,真棒!明天我们还去幼儿园,得一个大五星好吗?"、"老师说你真乖,可喜欢你了。""今天和谁做好朋友了?"......用积极鼓励的语言与幼儿交流,多鼓励孩子正确的行为。
2、 能力准备。认识自己的物品。包括自己的衣服、书包、鞋子、袜子,如果孩子的物品和其他小朋友混在一起也能够分辨。自理能力。包括能自己吃饭、大小便、入睡,愿意穿脱裤子或学习穿脱自己的衣服、鞋袜。用语言寻找帮助的能力。遇到问题能大胆地告诉老师,请老师帮忙。
3、 物质准备。九月份天气正热,多给孩子准备几套透气的衣服以便更换,但要注意不要给孩子穿背带裤以及穿前门有拉链的裤子以免夹伤生殖器。所有带回园的衣服用品都要写好名字。
二、 入园后的预防策略。
(一)带班教师适度转移策略。适度转移策略包括情感转移、语言转移和游戏转移。
1、情感转移就是将幼儿对亲的依恋转移到对教师的依恋。例如:对于新入托的幼儿,教师可以叫他的乳名以让幼儿感到亲切,同时尊重幼儿在家里的习惯(抱娃娃睡觉,拍着搂着睡,摸摸他,亲亲他),让幼儿有一种亲切感,从而消除陌生感。让幼儿对老师产生深深的亲切感和依恋感,以缓解失去依恋引发的分离焦虑。
2、语言转移策略:教师通过语言来分散他们的焦虑。例如:给幼儿讲故事,向幼儿提问题。"幼儿园有许多好玩的东西。""教师和你一起玩行吗?""哇,今天的饭菜真香,味道好极了,谁先尝一尝?""你真棒,会自己吃饭"通过语言来引导,以达到缓解的目的。
(二)给孩子适当宣泄空间策略。美国心理学家帕蒂·惠·芙乐的著作--《倾听孩子》一书,在阅读之后,我仿佛接受了一场教育观念的洗礼。特别是书中的"要理解孩子对哭的需要","哭泣是愈合感情创伤的必要过程"的观点。对我原有的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原先认为,孩子哭闹是孩子自我中心自我意识膨胀的结果,现在,认识到孩子的哭闹是有原因的,是自然情绪的流露,我们做教师的应该理解和宽容孩子,从而转化为健康的情绪和意识。
(三)教师适度的肯定策略。例如:幼儿进餐时能自己独立的吃饭。当幼儿能快乐的自己午睡时,能和老师问好,和家长说再见时,特别是新入托的幼儿一边哭一边往里走时,老师就用"糖果"、"小玩意"、"小红花"等给予肯定、表扬。强化幼儿的积极性,促使向稳定行为发展。
焦虑是一种不利身心健康的负性情绪,他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地发展。以上是我根据实践总结出来的一些新生分离焦虑的类型以及如何缓解新生分离焦虑的策略,希望能够有效地帮助新入园的孩子缓解焦虑,让孩子们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环境,开始新的童年之旅。
参考文献
[1]杨健身、万忠群《儿童心理障碍及其矫正》
(一)儿童本位的教育意识
推崇“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思想,他强调在儿童教育中应该发扬民主精神,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在新旧教育的比较中,他从受教育者本体的角度,阐释“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思想,“夫新教育所以异于旧教育者,有一要点焉,即教育者非以吾人教育儿童,而吾人受教于儿童之谓也”。他指出,违反自然、束缚个性自由发展的旧教育,不仅是对儿童身心的摧残,更无益于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童子就傅以后,接父母兄姐之时少,而日与其仇耳相对,务剥削其亲和眷恋之良,而养成夫乖戾忮忌之性。夫是以在家而戾于家,在国而戾于国”。主张儿童教育要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从教育的主体出发,要“尚自然,展个性”,他形象地将这种新的教育方法比喻为“干则灌溉之,弱则支持之,畏寒则置之温室,需事则资以肥料,好光则覆以有色之玻璃”。将这种科学的教育方法用于培育儿童的教育中,不仅能够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更有利于儿童个性和群性的有机统一。
(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在儿童教育中,倡导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反对“守成法”“求划一”,他主张“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其核心教育思想就是要求立足实际,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反对任何滞后或超前的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法。指出,以养成科名宦官之材为目的的旧教育,在教育方法的选择上必然带有强制性和盲目性,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然而“新教育则否,在深知儿童身心发达之程序,而择种种适当之法以助之”。无论是“体育、智育,均当按其年龄而施之”,强调了教育要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特征,施行相应的教育,挣脱滞后或超前的旧教育枷锁,秉承与践行因材施教的新教育方法。因材施教的践行,不仅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更隐含了对儿童个性的尊重。在美国给中国留学生讲演时指出:“孔子主张陶冶性情,发达个性。其教人之法,为因材施教。”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认同,映射出了他自己的教育主张,在施教过程中必须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有的放矢,这不仅符合教育的客观规律,更有利于儿童的个性发展。
(三)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目标
强调儿童教育的目的,要通过德、智、体、美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培养未来国家的健全公民。“盖国民而无完全人格,欲国家之隆盛,非但不可得,且有衰亡之虑焉。造成完全人格,使国家隆盛而不衰亡,真所谓爱国矣。”然而,中国传统旧教育却违反儿童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偏于智育,忽视体育和美育。在看来,对儿童德、智、体、美健全人格培养的认识误区,不仅违背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价值追求,更不利于发挥教育改造近代社会、发展未来国家的功效。只有四育全面发展,“一无偏枯,才可教练得儿童有健全的人格”。在“四育”中,首先强调的就是体育,体育是诸育之首,“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健康的精神寓于强健的体魄之中,体育的目的是强身健体,振奋精神,非竞技输赢。其次,的智育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视和传授,他认为智育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途径;二是智育重在启发儿童心智,引发儿童读书兴趣,丰富儿童精神世界,因此,他提倡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开发儿童的智力。再次,将德育视为教育的中坚,培养健全人格的根本。他强调德育重在践行,要养成儿童博爱心、求上进、拥正义的良好品质,必须通过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最后,很重视美育独特的教育功效,美育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感情,培育良好的道德心,还有助于移风易俗、改造社会,成为科学发展的原动力,要鼓励儿童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四)重视幼儿园、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
强调教育的彻底性,他重视家庭教育,认为:“幼儿受于家庭之教训,虽薄物细故,往往终生而不忘。”“一生之事业,多决于婴孩,其矣,家庭教育不可忽也。”但是,他对家庭教育又有所质疑,认为不应过分强调和依赖家庭教育,因为教育是一项专门的事业,只有具备较高教育素养和丰富教育知识的专业人员才能够担任,而缺少系统性专业训练的家长难以完全承担起教育儿童的责任,而且“囿于职务而无暇为教育子女之准备”。幼儿园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完备的硬件设施、内隐的精神文化以及专业性的教学人员,使其教育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专业性的特征。
1.幼儿园教育的系统性对家庭的影响。
幼儿园教育的系统性主要表现为,幼儿园完备的教育管理体制、专业的教职人员以及契合教育主题的环境设计。幼儿园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是对儿童家庭教育随意性和片面性的弥补,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优势互补,增强了儿童家庭教育的成效。
2.幼儿园环境的育人性对社会的辐射。
认为,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环境可以开智陶情,提高教育成效。在学前教育场所环境的设计上,主张,一方面要把学校建在风景佳胜的地方,通过物化环境培养儿童真、善、美的性情;另一方面,要通过对人文教育环境的创设,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熏陶儿童。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社会也必然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幼儿园环境的育人含对社会环境育人性的内在要求,为了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社会舆论、社会风气、社会教育设施等软硬社会教育环境的营造,都必须与幼儿园教育对接,彰显隐性社会文化的教育功效。
3.幼儿教师的示范性对家长的启迪。
在看来,由于儿童兼有养与教的特点,凡是与儿童接触的人,都具有为人师表的作用。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教师是儿童的直接接触者,加之幼儿时期的儿童模仿性较强,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师必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教员须有充分之知识,是以应儿童之请益与模范而不匮。”认为,教师的学识、品德、仪表、言行举止都对儿童健全人格的养成关系极大。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须以学校专业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发挥好对儿童的示范作用。
二、当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家庭教育观念片面
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将子女视为自身价值延伸的父母,在早期家庭教育中,为了完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他们秉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将家庭教育“学校化”,为孩子请家教,报各种兴趣特长班,将家庭教育演变为幼儿学校教育的延伸与再续。在家庭教育中,作为教育者的父母,有的始终将满足应试教育的升学要求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子女兴趣、爱好、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海青少年研究所的调查显示:0-6岁独生子女的年轻父母,更多地认同“学习第一”,在比例上甚至高于6-14岁、19-25岁两组孩子的父母。
(二)家庭教育内容单一
1.重智育轻德育。
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部分家长甚至将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唯一标准。在某高校“弘扬家风,立德树人”的家庭教育调查中显示:有70.55%的父母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有26.02%的父母关注孩子的品德修养。
2.重知识轻实践。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家长为了增加孩子的知识储备,他们往往限制孩子交友和参加社会实践。“中央教科所的调查证实:中国父母最关心孩子的求知(85.95%),求知在孩子的各类素质中排到了首位,而孩子的实践(40.86%)、创新(39.24%)、审美(36.80%)等素质却被忽视。”
3.重身体轻心理。
在“健康的精神寓于强健的体魄之中”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较为重视,而忽视了以隐性方式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多元文化的冲击,社会思潮的泛滥,使儿童理想的精神世界与现实的真实境遇不符甚至相悖,这一时期需要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更多的关注。
(三)家庭教育方式欠科学
每个父母都希望子女成才,但大多数父母却不太了解儿童心理,不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能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施行教育,因此在家庭教育中主要存在娇宠型、专制型、放任型三种非科学的教育方式。
1.娇宠型。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数量的增长,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呈现出骄纵溺爱的一面,至少两代人及其双方家庭关注着“小宝贝”的一切活动,对他们百依百顺,缺乏管束,鼓励他们在“安全网”内学习、生活。
2.专制型。
在应试教育影响下,父母对子女的学历期望值偏高,为了让子女“不输在起跑线上”,他们以自己的意志代替孩子的意愿,想当然地为他们准备生活、学习上的一切,包括报读特长班、不让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家务劳动等,这种忽视儿童自主性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对儿童自由发展个性的泯灭。
3.放任型。
部分父母由于对“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所以他们只将抚养、照顾子女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职责,而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幼儿园。上海青少年研究所的调查显示,0-6岁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绝大多数为“放任型”,即一方面对孩子给予的关注有限,另一方面对孩子提出的发展要求也非常少,属于“随便孩子怎么样”的状态。
三、启示
(一)转变观念,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
科学、民主、平等的思想已经辐射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社会生活基础组成部分的家庭教育,必须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进行相应的变革,这种变革首先是观念上的变革。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创新精神和独立能力,在家庭教育中,作为施教主体的父母,要遵循儿童本位的教育思想,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施以相应的家庭教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在教育中,父母与教师承担相同的职责,父母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和自利,倾听儿童的意见和想法;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发挥表率作用,充分利用自身在家庭教育中榜样角色的力量,对儿童施加影响;最后,父母对儿童主体地位的尊重,还表现在要营造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父母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父母不仅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充分的物质资源,也要供给丰富的精神养料。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摒弃已往错误的思想观念,正确认识自身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切忌喧宾夺主,以主导性代替儿童的主体性。
(二)因材施教,彰显儿童的独特个性
在以儿童为本位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强调在教育实践中,要奉行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因为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使人获取更多的知识,还需要丰富个性、多角度思维、关注人整体素质的提高,这为适应社会、发展个性的教育培养新方式提供了理论指导。坚定的“性善论”者卢梭主张,要根据每个阶段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应该遵循教育任务使儿童“归于自然”的自然主义教育理念,他提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任何滞后或超前的教育方式都是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违背。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因材施教,以年龄为选择教育方式的维度,充分发挥儿童的个性潜能,切忌照本宣科,对儿童进行模板式的“克隆”。同时,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父母要注重对儿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与年龄相适宜的活动。
(三)和谐发展,促进儿童健康成才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人懂得人之为人的意义,明白人的生存价值和追求目标,促进人在品德、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均衡协调发展。智育属于精神方面,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促进儿童健康成才的精神养料;思想道德素质在儿童和谐发展中起着根本性的导向作用,是促进儿童健康成才的关键;强壮的身体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首要前提,是促进儿童健康成才的基础;高尚的审美情趣以提高道德,完善人格为根本宗旨,对儿童四育的培养,是促进其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根据培养儿童健全人格的教育目标,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矫正重智轻德、重知识轻实践、重身体轻心理的教育弊端,树立通过和谐发展,促进儿童健康成才的目标。处于幼稚期的儿童,可塑性较强,在可塑期内对儿童施以教育,学得好就好,学得不好就不好,儿童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难以轻易改变。父母对此阶段儿童的教育,要立足于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基础上,提升儿童知识文化、体育和美育的水平,秉承“强壮的身体始于健全的精神,高尚的品德源于情感的陶冶”原则,对儿童施以德、智、体、美的教育。
(四)家园合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一、记录:“小霸王”的“拿来主义”
2014年9月,接手新一届小班,班级中的有一部分孩子经常出现争抢玩具、抢翻图书等情况,让我应接不暇,当和孩子一段时间接触之后,发现这部分孩子其实流露出的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他们“霸道”地认为:“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这显然不会受集体的欢迎,更不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仔细罗列,主要记录了以下一些镜头:
镜头一:点心时间――“我拿你饼干”
小班刚开学的一段日子里,有些孩子由于家长或自身的原因没吃早饭就来上幼儿园了,到了吃点心时肚子已经饿了,所以很快就把自己的那份吃完了,看着吃得慢的小朋友盘子里的饼干,二话不说就直接拿过来吃,当老师说不可以拿别人的点心时,他盯着饼干,说:“我还要吃!”
镜头二:中餐时间――“打开抽屉直接拿”
在自由活动时间,当孩子有新奇宝贝拿来班级的时候,我总会发现有一部分孩子会不经过别人的同意,自己打开别人的抽屉,拿走抽屉里的宝贝,结果当被发现时,这些孩子还玩得很开心,一点也不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
镜头三:离园时间――“我的玩具,拿来”
在活动室,孩子们正在玩玩具和积木,经常是刚玩一会儿就听到这样的声音,“老师,我要玩这个!”还没有说完就“唰”一下拿走了;“老师,他在拿我的积木!”……
二、思考:“小霸王”的“成长由来”
孩子一出生就是每个家庭里的宝贝,从那么小的婴儿成长起来,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可爱的孩子变成了“小霸王”,“小霸王”的“拿来主义”心理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我进行了一番思考。
(一)家庭环境主因素
现在每个家庭基本都是6个大人围着1个孩子,6 ∶ 1这样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们成了家庭的主宰――“小老大”,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宠爱,爸爸妈妈的喜爱,只要孩子开口,任何东西必定“手到擒来”。例如,在路上看到玩具就直接拿来要买,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马上掏钱买下,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环境中,孩子形成了任何东西只要喜欢就拿来的不良行为和心理,一进入幼儿园大集体,这种不良行为和心理也带进了集体中,于是便会引发一系列的孩子之间的“世界大战”。
(二)家长态度次因素
孩子每时每刻都有不同的需要,需要或大或小,例如孩子想玩手机,看到爸爸妈妈拿出手机就直接拿来一通乱按,碰到这个情况时,家长是怎么做的?是让孩子任意妄为,还是引导孩子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因为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只是好玩、好动,于是抱着这样的态度不予引导,时间长了孩子就慢慢形成了“只要自己认为需要的就拿来,就是我的”这样一种主观思维,当孩子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之后,这种主观思维就愈演愈烈……
三、策略:纠正“小霸王行为”四部曲
(一)前奏:孩子学沟通
1.互动中学习沟通
由于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以及受自身阅历和经验的限制,幼儿还不懂得去尊重别人,当自己最直接的需要产生时便出现“拿你没商量”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孩子方法,指导孩子用商量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需要,重点学习一些商量用语:请、可以吗?好不好等。那这些商量用语怎样来学习呢?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通过课前互动环节来进行学习和训练,让孩子逐步学会一些商量用语。
案例:请你照我这样做(说)
每次主题活动前,我和孩子经常玩“请你照我这样做说”的小互动,在每次互动前我准备一些新奇的小玩意,当孩子们想要得到一件老师手里的物品时,我就引导孩子学说“请”,比如小朋友想要老师手里的图书时,老师就和孩子说:“请你照我这样说,老师,请把你的图书给我看一下。”当老师要拿回图书时,可以让老师照着孩子说:“宝贝,你的图书还给老师,好吗?”通过这样游戏式的训练,让孩子逐步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2.游戏中体验沟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于是在让孩子学习了一些商量用语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展各种情景游戏,让孩子在情景中体验沟通的乐趣。
案例:有礼貌的小主人
区域活动时间,四个孩子在娃娃家玩做客的游戏,他们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宝宝、客人等不同角色,玩着玩着宝宝和客人为都想要同一个玩具而吵架了,这时当“爸爸”的小朋友站出来说:“家里来客人了,我们应该先把好玩的玩具给客人玩,学会有礼貌地接待客人。”扮演“宝宝”的小朋友听了,拿着玩具对“客人”说:“我请你先玩吧!”“客人”说:“那我们一起玩吧!”我听到了走过去说:“嗯!这才是有礼貌的好孩子!”有了这样的沟通之后,游戏从始至终变得更为有序和好玩了!
通过这样的情景区域游戏,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体验了沟通带来的好处,可以让游戏更好玩,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主旋律:榜样巧引导
在一日生活中,家长经常是不管任何东西,只要孩子喜欢就买来,逐渐也形成了孩子只要喜欢就拿来的思维,任何时候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存在方式,当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时,与其告诉家长制止孩子的行为,不如以榜样学习的方式来引导孩子明白原来喜欢一样东西还可以通过商量和交流沟通的方式来得到!
1.以经典故事为主,让孩子在倾听中熏陶
小班孩子正处于学习发展成长期,好模仿又带有很大的好奇心,但是心理很不成熟,辨别能力非常低,所以要形成良好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只用口头说教是难以达到的,于是我通过一些经典优秀、是非鲜明、感染力大的故事来对孩子进行教育,比如,故事《魔语》让孩子知道随随便便拿别人的东西,会使人讨厌。《孔融让梨》,教会了孩子谦让是美德。
2.以礼仪动画为次,让孩子在视觉中感悟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儿童思维最主要的方式和典型特点。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幼儿对一些具体、形象的事物较易认识,特别是一些动画视频总是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没有枯燥乏味的感觉。于是我们利用奇佳礼仪教学的动画片,不仅让孩子学习礼貌用语、学会分享等,还让孩子与动画视频进行互动,提升孩子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3.以同伴模范为辅,让孩子在激励中模仿
小班孩子正处于学习发展成长期,好模仿又带有很强的好奇心。在幼儿园的一日学习生活中,孩子的一些行为总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其他孩子,所以我们经常会把同伴的事例,看似无意却有意地向孩子做宣传。在晨间谈话时,我请轩轩拿出他带来的新玩具,问:“你们想玩吗?如果想玩应该怎么对轩轩说呢?”看到孩子们一脸迷茫,这时我就请几个平时特别会沟通的小朋友上来示范,让其他小朋友都来学着说:“能不能把你的玩具给我玩玩。”通过这样的同伴模仿方式,孩子们接受更容易,而且特别受激励,纷纷想成为榜样模范来带领其他小朋友学说商量的话。
(三):快乐来分享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体验之后,孩子们已经慢慢学会说商量用语,“以自我为中心”的“霸道”气焰也略微消减了些,为了更好地消除孩子的这种心理,经过一系列思考,我决定创设一种快乐分享日活动,以此来消除孩子的“拿来主义”!
1.美食品尝会
各种各样的美食是孩子的最爱,在开展美食品尝会之前,我请每个孩子带来1~2样自己最爱的美食,然后请大家围坐在一起,瞧!品尝会开始了,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好吃的零食,看着满桌的零食,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流露出开心的笑容。“乐乐,你的薯片能给我吃点吗?”于是乐乐很快就把薯片递过来,还有佳佳想吃小诺的小鱼饼干,她轻轻地对小诺说:“你的小鱼饼干能给我吃一块吗?”这时我走过去鼓励佳佳要大声说,这样好朋友才会听见哦!……在短短的20分钟的美食品尝会中,孩子们自主参与,老师们只是在一旁观察、巡视,对个别孩子给予帮助,在这种宽松、自由、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也学会了把自己的好东西分享给别人,体验了交流和分享的快乐。
2.宝贝大交换
每个孩子家里一定有一大堆的宝贝,因此我们在班级中还进行了宝贝大交换活动,希望通过大交换,让孩子对于要拿取别人物品的“拿来主义”心理淡化一些,逐步学会用约定、交流的方式来索取别人的物品!
(1)图书分享会
我们在班级中开展“图书分享会”活动,一般都是吃过午饭让每个孩子带上自己心爱的图书坐在走廊上,这时孩子三三两两地围坐在一起,等到自己的书看完后就和旁边的小伙伴商量“我的看完了,和你换一本看,好吗?”有几个男孩子拿着一本较厚的恐龙动画百科全书围在一起看,想加入的小朋友就说:“我们一起看,好吗?”通过与小伙伴们共同分享,孩子们在活动中交到了更多的朋友,也能阅读到更多心爱的图书。
(2)玩具大比拼
玩具是孩子最爱的宝贝,在进行完美食品尝和图书分享之后,我们还开展了玩具大比拼活动,让孩子从家里带来自己最喜欢的一款玩具,然后和班级中的好朋友来分享,让孩子学会用语言沟通的方式和好朋友交换玩具或者一起玩,看看谁的玩具最受欢迎,想要交换的小朋友最多!
3.心情聆听会
有了前两次分享经验的铺垫,我对这次的分享心情活动提高了要求。每个孩子每天的心情都是不一样的,没有物质的刺激,而是需要孩子们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情感。我们请孩子们在晨间活动时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来分享开心的事情,可准备一些照片来说一些在旅游时、在家的趣事等等。
心情分享――快乐秋游
活动前我请孩子们两个人一组或者几个人一组找好了要分享的朋友,接着坐在一起开始讲述自己开心的事情或不开心的事情。这时我听到婷婷指着照片正和佳佳等小朋友在说着秋游时的趣事,她说:“这是上次我和扬扬他们一起去野生动物园玩的时候拍的照片,那天可开心啦!”“是的”……短短的20分钟,整个活动室变成了聊天室,大家都讲述着自己的心情。通过让同伴聆听自己的心情分享,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不少,孩子们更愿意和同伴交流了,在看照片时也少了一些争夺,多了一些商量和礼让,更增进了孩子们的友谊。
通过组织开展“分享日活动”,使小朋友交到了更多的朋友,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在相互交流中感受到与同伴分享的快乐,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同时使幼儿学会了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学会了相互谦让。
(四)尾声:家园总动员
1.宣传教育理念,摆正家长的育儿观
孩子的身心成长自有他的一套规律,孩子喜欢任何东西都直接拿来是孩子最初的行为表现,是一种自然成长的表现,但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大家庭之后,我们老师和家长都应该对孩子出现的各种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分析,当孩子出现“拿来主义”时,首先我们老师要对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与家长达成一致观念,然后让家庭里的每个成员携手来看待孩子的这种行为表现和心理特征;其次让家长在家里对孩子的“拿来主义”行为进行监督,学会观察孩子的需要是否合理;最后和家长约定当孩子出现不合理的需要时,家庭里的每个成员都要携手一致,学会对孩子说不行!
2.开展经验交流,引发家长共鸣
当家长意识到孩子自我中心心理会影响各方面的发展时,便愿意改变自己一些错误的教育方式,积极配合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活动,在参与幼儿园活动的过程中,家长之间也多了一些经验的分享,因此我们专门开设了“家长经验分享日”,如月月的妈妈说道:家长自己的一言一行正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在家我总是喊:“老公,我要××,快拿来。”所以孩子对我们大人也总是这样说:“妈妈,我要……快拿来。”因为妈妈没有用商量请求的语气和爸爸说话,孩子自然也就不会。作为父母在要求孩子怎样去做的时候,先要求自己做好,这样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发展。通过家长之间的经验交流总能给其他家长带来不小的收获,给家长育儿提供捷径。
3.把握交流环节,反馈孩子表现
在整个家园联动过程中,教师和家长不断交流和沟通,确保每个孩子消除“拿来主义”心理,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我们积极把握各种与家长交流的机会,例如家长会、离园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等等,通过和家长多沟通,反馈孩子在幼儿园及家中的表现,做到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共同合作来促进孩子学会用商量的口吻解决自己的需求,消除孩子心中的“霸道”心理!
四、成效:“小霸王”无踪影
通过对小班孩子“小霸王”的成因分析,从而开展一些实践研究,主要采用四种策略让班级中的这部分孩子原本的“霸道”心理消除了不少,不仅如此,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同伴的沟通能力也提高了不少,同时我把研究前和研究后进行了一些对比,惊喜地发现了两方面的进步:
进步一:礼貌商量我再拿
每次吃点心,原来孩子们会把老师桌上未分完的饼干抢光,现在孩子们会主动与老师商量:“老师,我还想吃饼干,这些可以让我们吃吗?”得到同意之后,孩子们会一个一个排队拿饼干,如果不同意,则会乖乖地回去。
进步二:无主物品我不拿
晨间活动孩子们经常会捡到一些小东西,之前这些孩子经常会将捡到物品据为己有,不仅如此,还会向其他小朋友炫耀:“瞧!这是我捡到的,不给你们玩!”现在孩子们捡到东西会自觉地交到老师手里,并且希望能找到失主归还物品。
总之,通过让孩子学沟通、榜样巧引导、家园总动员和班级分享日活动等一系列策略,让孩子从内心真正明白了:想拥有别人东西的时候,应该有礼貌地向物主请求、商量;可以拿的东西也要经过允许再有序地拿;别人不允许我拿我坚决不拿,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不再盲目地以“自我为中心”,消除了小霸王的“霸道”心理,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和意义,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