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间艺术的审美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民间艺术;幼儿教育;幼儿园课程
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和民间美术等。民间艺术充分体现了人类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因而具有认识、教育、娱乐等多种审美功能。民间艺术能培养幼儿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透彻的理解力,能带给他们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开发和利用民间艺术资源对于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拟对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开发和利用民间艺术资源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一、民间艺术资源在幼儿教育中开发和利用的可能性及必要性
民间艺术,作为我国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丰富的内容和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记录了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演变,是世代劳动人民集体的智慧和创造。民间艺术之所以能成为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是因为感受和创造民间艺术是幼儿的认知和审美能力可及的。民间艺术的生活性和价值的综合性与幼儿园课程的特性是一致的。在当前和谐社会背景下进行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无论对社会还是幼儿发展都会有重要的价值。
民间艺术要成为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必须关注其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这是最关键的一项宗旨。以民间艺术课程化的方式进行幼儿教育,不是纯粹的在现有的课程中加入新的成分,而主要是对原有的课程内容的呈现和实现,我们要采用一种新的视角把部分课程内容同现实生活和民间艺术结合起来,使其它课程内容的学习与民间艺术的学习在同一过程中综合地进行,使幼儿园课程的实施真正成为一个生活化的、趣味性的和综合性的过程。当然强调民间艺术的课程价值也并不意味着民间艺术成为幼儿园课程的全部,而是民间艺术应该融合和渗透在其它课程内容之中。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民间艺术可以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在素质教育作为当今教育的一种导向的形势下,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对于幼儿全面协调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民间艺术的审美内涵主要可表述为:从善之美、稚朴之美、造型之美、色彩之美、和谐之美。因为幼儿与民间艺术的相通性与相似性,其对于民间艺术有着强烈的接受性。“幼儿不造作,无拘无束,喜欢色彩鲜艳大胆,随心所欲,无透视,反自然,幼儿的图画往往充满了幼儿特有的稚拙、纯真、自然的质朴美,这与民间艺术是很相似的。”从而使得对民间艺术的组织、加工和改造就成了幼儿园课程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民间艺术的选择、加工的基本原则是对幼儿来说具有发展价值,有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进行动作学习的可能性,远离幼儿生活经验,不能引发幼儿全身心投入的民间艺术不是幼儿园课程首选的内容。
当前有很多幼儿园已经意识到民间艺术对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开展了幼儿民间艺术教育,努力创设民间艺术教育的环境,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依据民间艺术教育的目标、内容,充分挖掘、精心创设与民间艺术教育相适应的环境资源,引发、支持幼儿与民间艺术教育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例如: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活动中,试图探索如何使幼儿对戏剧、工艺、腰鼓、木偶剪纸、染纸、中国结、泥塑、蜡染、舞蹈等多种民间艺术的审美特征产生兴趣和敏感,并在高一层次上对多种民间艺术形式的共同审美要素进行有益的抽象、概括和相互迁移,从而培养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智慧、一种整体的反映能力,将民间艺术得以继承发展。让幼儿从小就在民族艺术的氛围中形成对精神的认识,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情趣、探索精神和想象创造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民间艺术资源在幼儿教育中开发和利用的对策
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以培养审美能力为核心,促进幼儿全身心投入到民间艺术活动中,从而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感知美、想象美、理解美、创造美的愉悦。幼儿的审美心理结构主要包括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透彻的理解力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审美感知能力对于幼儿来说是审美心理结构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一,创设一个富有美感的环境。优美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兴趣,使他们的审美感知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按照幼儿心理发展层次,在幼儿园创设富含民间艺术色彩的生活与活动环境,让幼儿的生活因为民间艺术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也可以通过参观古迹或民间艺术作品展览,如民间剪纸、风筝、民族绣品、各地面塑、民间布玩具展览等容易吸引幼儿兴趣的活动,让幼儿对民间艺术有直观的感受,让幼儿感知民间艺术的存在形式,让民间艺术的客观历史、造型和色彩直观地展现给幼儿,使得幼儿产生对民间艺术初步的意识,增强他们对民间艺术的感觉和情感。孩子长期处在这样的氛围中,耳濡目染,再加上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和引导幼儿主动感知,就能有效地增强幼儿对民间艺术的敏感性和审美感知能力。
第二,从幼儿的兴趣切入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教师在民间艺术教育活动过程中,应该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征及兴趣倾向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民间艺术作品。这样有助于幼儿把感知经验系统化,有助于幼儿把从日常感知向真正的审美感知方向发展,从而培养其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这种敏锐的感知能力表现在幼儿能在获得对作品强烈的第一印象的基础上再认真细致地观察民间艺术作品(要素特征、要素之间的关系、作品表现的情感);能观察作品使用的材料特征,如某种物象的色彩与质地,某种乐器的音色,某首曲目的声调;能观察作品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如早晨或黄昏的背景。
第三,教师在幼儿民间艺术教育中的作用主要是启发和引导。教师的引导是要帮助幼儿面对民间艺术作品时能做出正确的审美反应,引导他们学会如何感知和欣赏民间艺术作品,这也正是培养幼儿审美感知能力的关键所在。例如:在进行民间艺术活动中,教师可以从“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感知民间艺术作品所再现或表现的内容;从“你觉得哪里最美?为什么?”引导幼儿感知艺术作品形式;从“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幼儿感知民间艺术作品的情感;从“请你给作品起个名字”,引导幼儿回顾与反思美术作品的整体内涵;从“猜猜这是哪个民间艺人的作品?”引导幼儿感知了解民间艺人的风格。
总之,创设民间艺术教育环境,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民间艺术,它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使其在良好的艺术氛围和健全的教育环境下,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民间艺术的教育真正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虞永平.文化、民间艺术与幼儿园课程[J].《学前教育研究》,2004(1).
[2]陈源明.幼儿教育指引[M].巨流出版社,2008.
[3]赵玉兰,张赤华,李芹.民间艺术教育与幼儿发展关系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4 (1).
[4]学前教育网..cn.[DB/OL]
[5]吴喜红.论幼儿民间美术教育的当代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09,5.
【关键词】年画;民俗;民间艺术;中国元素
【中图分类号】J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272-02
中国民间艺术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厌恶工业都市的情感倾向在人们的心中油然而生。回归大自然,,寻找原始民间艺术,追求纯朴稚拙的人类童年情趣,追求原始艺术的神秘感和真挚野性,这种人类对本性的执著与追求使得民间艺术的价值和份量受到空前重视。中国现今兴起的“民间文化热”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是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时期所产生的一种现象,是人类内心空虚而致的返自然现象。在中国,是数千年中华文明在现代人内心的一种涌动。
中外艺术的起源趋同,其艺术设计的思维特征也是趋同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文化的发展虽然从表面上看似乎发生了文化的断裂和变异,但是,作为一个漫长的文化历史阶段,原始神秘文化并没有伴随着分解型文化的产生而消失。中国民间艺术的宝贵财富就是民族文化几千年来积淀的结晶,民间艺术始终保持着相对的传承性。
民间年画、鞭炮、窗花,是旧历春节中不可缺少的三样东西,尤其是年画,俗称“喜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一直深入寻常百姓家。每值岁末,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年画、门神以及对联的习俗,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年画因一年更换一次,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年画逐渐脱离了和过年的联系,失去了“年味”,甚至已从大多数人的生活中消失,变成了纯粹的“画”,而在艺术家手中,年画的元素是不朽的,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褪色。
1民间艺术的审美特性
历史上农业社会的形态结构不仅成就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中国民间艺术生
成并发展的基本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认知是与人的味觉相联系的。许慎《说文解字》释“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给主膳也。”“甘,美也,从口含一。”这便揭示出以味为美的起源观。这种最初的对美的认知是直接从身体感觉的对象中触发的,其实质内容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某种合人意的事物,意味着对人生价值的体悟。
民间艺术的审美特性所表现出的功利倾向是以善为本的,是一种精神性的物化转换。在民间艺术的各个品类中,对吉祥、如意的祈求,对生殖、生命的渴望无处不在,老百姓总是用善的正面形式来揭示或寄托对美的追求。这种精神上、观念上的趋利避害的功利追求,通过各种恰当的审美形式表达出来,使参与者或受众群体的功利意愿得到一种意念性的满足,这种形式特征具体表现为构图饱满、对称;造型完整、意象;色彩鲜艳、爽朗;气氛热烈、生动;工艺自然、灵透。
2“年画”――雅俗共赏的中国民间艺术
民间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中较大的一个艺术门类,它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祗信仰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祈福避灾和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表达了民众的思想情感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民间年画历史源远流长,有着较多的产地,流行也十分广泛,通俗普及,而且拥有大量的读者,曾经有过颇为兴盛的发展。无论是题材内容、刻印技术,还是艺术风格,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它不仅对民间艺术的其他门类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绘画形成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成熟的画种,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四川绵竹的木版年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苏州桃花坞年画始于明代,鼎盛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主要有门画、中画和屏条等形式。在人物塑造、刀法及设色上,具有朴实、稚拙、简练的特点。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天津杨柳青年画始于明代崇祯年间,风行于清代雍正、乾隆、光绪年间。年画内容多取材于传统戏曲、美女、胖娃娃等。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有500多年的历史,盛于清代,流行于黄河下游地区。其风格重用原色,想象丰富,线条粗犷而对比有力。四川绵竹年画以雕版艺术精湛、艺术情调高昂著称。造型质朴简练,填色鲜艳悦目。
正因为年画的这种“取之于民,用至于民”的特性,使得年画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广为流传,民间艺人的本色设计,文人骚客的精雕细琢为民画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色人群在艺术审美上的沟通变得轻而易举。真正的大众艺术在年画中得到了体现。
3现代艺术中的“年画”元素
我国自古以来的太极阴阳哲学对中国民间艺术就有着深远的影响,对现代的艺术设计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太极图案最终成为象征中华民族的标志图案之一。民间崇尚完整圆满,讲求对称偶数,喜好以大为美等审美观,不仅体现在中国民间艺术中,而且直接影响着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尤其是平面设计。
民间艺术中民间木版年画的完美构图、互不遮挡的人物造型,民间吉祥图案中的“喜相逢”纹样,还有许许多多阴阳相合,俩俩成对的造型,如“阴阳鱼”、“比翼鸟”、“双头驴”、“扣碗”等等,无不反映出正负相生、阴阳一体、生生不息的哲学观念。而这种哲学观念经过数千年的传承,深深地烙在每个现代人的心里,直接影响着现代艺术设计的思维观,这一点在平面设计中显得尤为突出,在艺术设计的其他领域也普遍存在。
现代艺术工作者、艺术家、设计师都在不断努力探索发现着与众不同的新鲜理念和元素,将民间艺术发扬光大无疑成为了“在经典中提炼经典”的捷径,尤其是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平面设计师们在他们的作品中争相开始了用现代的手段演绎现代与传统融合的比拼战。
无论从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内刮起的“唐装”风,还是在“申奥”过程中,设计师们费心为中国形象贯穿的中国色、中国形,处处都体现出本土文化是中国形象走向世界的王牌。民族元素是中国设计抗衡所谓西方主流设计的制胜符。年画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绘画艺术,以其崭新的艺术姿态摇身一变,更加灵动地为各类设计提升了艺术审美和高贵实用的双重价值。越来越多的设计作品已经认识到民间艺术的重要性,是能够深入表现内容的处理手法,也是能够引起共鸣的艺术形式。
4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年画――民间艺术――中国元素,是一个层层递进,生生不息,发展升华的概念。不仅对于现代艺术家、设计师是一个值得研究发扬的话题,对于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都是一个值得不断提升的课题。从而,我们更应该以严谨的态度学习、借鉴,不能对中国民间艺术形成表层而单一的模仿。追求表面的稚拙味,毫无法度的“变形”,歪头歪脑,短手短脚,片面地追求原始风,无节制的“粗犷”、“滥用脸谱”、廉价“图腾”。
[关键词]民间艺术;当代设计;文化传承;价值研究
一、民间艺术的产生及现状分析
我国最早对民间艺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俗界,钟敬文先生等一批民俗家在《歌谣周刊》等刊物发表一些关于民间艺术的文章。20世纪80年代张道一先生在“中国民艺学研讨会上指出:“民艺学侧重于研究艺术的发生和发展同劳动群众的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种种特点及规律。”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经济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人们生存环境也随着改变,一些散落在民间的传统艺术遭到严重的打击。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不管是物质文明的发展,还是精神文明的丰富,都具有延续性,而设计创新必须建立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社会发展的转型使得民间艺术的发展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民间艺术的生存之道与传承发展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1]
二、民间艺术的载体及表现形式
在每个民间艺术种类的内部,统一性之外还存在着多样性的差异,民间艺术不以复制为目的,就算是看似相同也会存在个体间的差异。民间艺术载体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划分为民间雕塑、民间年画、民间剪纸、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等。[2]民间艺术依附于民众阶层,反映民众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寄托民众的祈福心理。著名美学家、艺术理论家王朝闻先生在《总要选最“趣”的画》中提出,民间艺术的研究对象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种,只要说是具备审美价值,适应人们的审美需求,从产品中能认识到民间艺术的审美特征,除了民间绘画之类具有精神性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的作品值得研究和引起重视外,其他如工具、器具、旅游艺术品之类的具有实用功能的生产、生活用品及工艺也都是民间艺术的研究范畴。后来的许多民间艺术家与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民间艺术的概念进行分析与总结,得出不同的认识。王树村先生将民间艺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具有独立欣赏价值,不依附于一些实用器物或建筑上做装饰;第二,附属于日常生活用品上或是建筑上做装饰作用;第三,既不是独立欣赏品,也不附属于任何物品上的,这种分类侧重于民间艺术特征。[3](P25-30)还有学者将民间艺术分为“日常活动”“节日活动”“祭祀活动”三类。本文采取后一种分类方法,对民间艺术的性质加以揭示。
(一)日常活动
民间艺术植根于劳动人民日常的生活之中,是生活中的一门艺术。以草编为例,草编是一项古老的技能,在中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往往离不开草编,最为常见有草帽、草鞋等配饰,篓、筐、垫、席、包等家居用品。除此之外人们的娱乐生活也离不开草编,如蒲草编织的蚂蚱、螳螂等昆虫,惟妙惟肖,深受喜爱。草编堪称中华民族民间历史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2008年草编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价值不仅仅是囿于经济实用链条,而且具有较高的审美愉悦和鉴赏功能。在民间,劳动者更是把美好的愿望和使用功能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节日活动
民间艺术与传统的节日活动紧密关联,丰富了民族生活,便利了日常生活,更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成为中国民间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从传统节日的习俗中,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的生存方式、审美意蕴、生活态度及民族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如民间剪纸。剪纸是婚丧寿宴等节日礼俗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民间传统节日中不可缺少的装饰物,有长寿富贵、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等寓意。这与人们当时的生活习惯、民俗习惯、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在封建统治下,过着苦难的生活,这样的环境使他们祈求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家庭和睦,而民间艺术正是他们所寄托愿望与信念的载体。民间传统的节庆活动折射出淳朴、率直、乐观的思想感情,表现出鲜明、美满、夸张的特点和浓郁的地域特色。民间艺术文化传播形式,也体现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传播和艺术形态的渗透,而且这种传播也是一种审美形态的培育过程。
(三)祭祀活动
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沉淀中,培育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在早期的原始社会,巫术与艺术有着不解之缘。我国先秦时期的典籍《周礼》中有这样的记载:“若国大旱,则巫师而舞雩。”所谓的雩就是一种舞蹈,遇到大旱,便率巫师做舞以求得雨水。至今的贵州东南地区还有古代祭祀的遗存,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象征符号,在民间艺术发生之初,继承了原始艺术先前的发展方向,反映了原始初民的思维观念和造物意识。古代神学为民间艺术的创造与发展选择了合适的契机,神仙题材成为民间艺术的普遍题材之一。儒家信奉“天地君亲师”,祭天、祭地、祭国、祭祖是规定的仪式,在这些传统的祭祀节日中劳动人民用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按照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将中国民间传统的信仰观念和造型观念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审美创造,且对中国民众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民间艺术作为传统艺术的一个分支,是服从于人的本性需要而产生的,它表达了质朴勤劳的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在漫长的历史中,民间工艺自然形成独特的审美观念、造型、色彩规律和发展规律。[4]由于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的变化,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民间艺术的生存延续必然受到严重的影响。但是,如果能为民间艺术培育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观念出发,使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民间艺术发挥其民族性,更系统地挖掘其发展的价值所在,那么民间艺术的生存之道其实是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追求器物的本质美,以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来塑造当下产品的内在美。譬如“铁画”,具有上百年的工艺,它是以低碳钢为原料,按照画稿分别锻打成枝、叶、朵、山等,再焊接在一起,烘漆成画,主要产于中国芜湖等地。铁画采取与中国画同样的构图方法,颜色与国画中浓墨、焦墨的效果近似,具有与中国传统水墨画相同的艺术效果。例如,《金戈舞影铁画瓶》的设计者王小元,致力于传统美学在今天的延续,以繁昌窑青白瓷的烧制技巧巧妙地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技法———铁画,做出了由两种不同材料结合而成的系列装饰瓷瓶,突破铁画单一的装饰功能,将铁画的骨感与瓷器质朴相融合,整体造型风格铿锵有力,柔中有刚、意中有境,设计理念新颖独特,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金戈舞影铁画瓶》既继承了传统铁画的工艺与技法,又符合当今时代审美需求,同时还唤起人们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是维系徽州族群存在不可缺少的文化要素,[5]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开创了新的道路。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发展并不是简单地依照传统进行复制,而是要将其与民众的生产方式、文化方式等日常的生活内容有机结合。例如,在南美洲哥伦比亚的亚马逊河流域的民族,由于生活在大山的深处,无人知晓。但族民的编织技术精湛,坚韧的竹藤在他们娴熟的手下变成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作品,并体现出了本民族文化。同时,这个地区受到美式文化的冲击,当地人爱上了各式各样的塑料瓶饮料,饮用完的塑料瓶遍布亚马逊河流域,严重污染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显得日趋尖锐。西班牙设计师阿瓦罗(Alvaro)知道此情形提出:通过设计的力量可以将废旧物重新利用,同时能拯救即将消失的民间手艺。通过阿瓦罗的的精心设计,一盏盏精美的吊灯,就这样诞生了。这些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因为它不仅具有民族特色和异国情调,还体现了环保意识,重要的是它能够拯救传统民间艺术,帮助贫穷的原始居民和手艺人。阿瓦罗的设计在资源回收和保护传统手工艺之间搭起了一个良性的循环纽带,为传统民间艺术找到了一条良性发展之路。设计作品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价值,而应考虑设计的作品是否对社会有益。而设计的生命力也在此,它解决的问题越多,帮助的人越多,存在的价值就越大。
四、小结
在现代社会,人们应该充分利用设计的创造力,在遵循艺术发展本质的前提下,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民间艺术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不断地促使民间艺术的完善和发展。只有为民间艺术创造合理适宜的生存空间,把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的技术成就与传统的文化艺术形态相结合,民间艺术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成为弥足珍贵的艺术瑰宝。
[参考文献]
[1]杨秀兰.民间艺术现状分析及传承探索[J].读天下,2016,(15).
[2]刘美英.民间艺术的形态构成[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3.
[3]潘鲁生,唐家路.民艺学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4]肖旺群.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与现代工业设计的相互关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
关键词:手工印染;传统印染艺术;个性化图案;审美;数码印染;整合
手工印染是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工艺。它包括手工扎染、手工蜡染、印花和手绘等。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人们消费水平和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家居装饰及着装个性化的需求,印染装饰面料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其个性化的创新设计图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的重视。
一、传统印染图案艺术美的形成
传统印染艺术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工艺,据《二仪实录》称手工扎染“秦汉间始有,不知何人造,陈梁间贵贱通服之。”从这个记载来看,中国的手工扎染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我国的唐宋时期曾盛极一时,印染艺术的风格多样。秦汉的朴实、唐代的丰满华贵、宋代的清雅丽质、清代的纤俗。它以其特有的装饰风格和独有的民族、民间语言在家居方面、室内软装饰、公共空间环境、着装等方面广泛的应用。其中的扎染、蜡染图案、色晕变化仍然受到现代人的青睐。传统民间的印染艺术内容广泛,如:我国古代的“鹿胎缬”、“鱼子缬”“龙子缬”,日本的“目交缬”,我国近代云南大理的“小圆菊”、“蛾蛾花”图案,湖南湘西的“狗足花”、“双蝴蝶花”、“海棠花”等图案都是印染艺术中较经典的图案。蜡染艺术的冰纹天然成趣,是其它任何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例如扎染艺术,具有朴实、自然、清新、雅致的审美格调,它带给人们美好的艺术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使人产生亲切温馨之感。并且每一幅扎染作品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具有突出的个性。手工扎染图案有着特殊的个性美。制作者在掌握了扎染的各种技艺之后,结合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内在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就能创造出更具特色的扎染作品。手工扎染的特殊性还在于,任何一件作品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这取决于它的制作工艺。手工印染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独特的审美特征。在机械化印染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并没有屏弃古老的手工印染,这是因为它具有自身独特图案造型的艺术魅力。传统的手工技法则更加需要我们研究与继承。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传统民间艺术将以更大的情感容量而进入高层次,成为民族文化的回归。传统民间艺术是艺术之根,是艺术的宝藏,是值得我们认真去挖掘的。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要求表现自我、个性发展。那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正迎合了现代人的心理。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数码印染技术,通过对古老的印染艺术的深入挖掘,将会开辟装饰图案设计的新局面。
二、印染装饰面料的发展趋势与印染图案创新
印染装饰面料作为一种日常用品,在家居装饰、公共空间,着装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在审美和民族文化方面,许多国家的设计师都非常重视这一方面。一幅完整的印染装饰图案,对立与统一同时存在于画面。处理不好容易造成呆板、中庸、死气沉沉的效果。因此,寻找印染图案中的元素,运用形式美的原理,如对称、平衡、反复、比例、节奏、呼应等,通过数码技术与传统印染的整合,利用电脑软件的技术,做到设计元素的多少相宜,层次丰富,疏密得当,排列有序,穿插自如,虚实相应,动静结合,方圆互补。使创新型的带有民族特征的印染个性化装饰图案面料呈现一个崭新的面貌。
(一)加强传统印染艺术审美特征的研究,如:扎染、蜡染、手绘、图案等。传统手工印染工艺具有自身的审美特色,其材质纯朴,肌理多变,色彩鲜明,装饰效果丰富。例如,蜡染的冰纹、扎染斑斓的色晕和蓝印花布上的斑点、碎线,着实使人痴迷。蓝印花布蓝白分明,朴素、幽雅,与瓷器青花有异曲同工之妙。蜡染的冰纹是其审美特色之一,美丽的冰纹,冰纹若隐若现,图案具有一种妙趣天成的韵味。传统手工印染中的图案具有一种简洁、整齐、匀称的装饰效果。它取材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花鸟虫鱼、人物、建筑等形象,图案生动且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
近年来人们只注重印染工艺的研究而忽视了传统手工印染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只有丰富其精神内涵,创造出适应时代审美特征的新图案、新作品,才能使传统手工印染工艺得到新的发展。
(二)将数码印染技术与传统的手工扎染、手工蜡染等艺术进行整合。扎染的色晕、蜡染的冰裂纹肌理图案等传统技艺精髓与泼彩、喷涂、拓转等技术结合,集中国画“写意”之意境和西方的光、影之神韵于一体,将传统民间工艺文化与现代设计法则、数码图形创意与纺织印染技术相综合创新,形成了全新的市场前景。
一、民间文化的传承、交流状态与儿童美术教学环境的创设
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儿童的形象思维经过了学龄前期的涂鸦期(1.5~3.5岁)、象征期(3.5~5岁)及图式期(5~7岁)与学龄初期的写实期(7~12岁)这四个阶段。学龄前期的幼儿由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其美术活动表现出比较鲜明的游戏性、模仿性、求全性及稚拙性等特点。[1]儿童对于艺术作品的创作,仅仅停留在直观的形象思维层面,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对于事物的认识,也处在“对”与“不对”的简单判断阶段。儿童对自己作品的判断永远是“对的”、“好看的”和自以为是的。
在创作的过程中,民间艺术家进行的是全方位的艺术创作,画、塑、剪、糊等要样样精通,通常进行创作时不是事先拟定草稿,而是信手拈来且一次成型。“目识心记”是民间艺术家学习的过程,通过“目识”师傅“信手拈来”的创作过程,“心记”师傅的创作规律,再通过个人循序渐进的实践,才能达到“得心应手”的创作效果。这种经验性的、直观传递性的传授方式,积淀着不知多少代人对某种技术性创作的经验总结。基于此,接受者能够直观地认识事物并达到再创造的目的。[2]
节庆、庙会、祭祀、红白喜事等都是民间艺术家创作和展示其艺术作品的时机,无论是炸响的鞭炮、喧天的锣鼓、嘹亮的唢呐,还是孝子的哀嚎、和尚的诵经,这些民间活动与文化氛围营造了民间艺术不同的创作环境。民间艺术家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创作,并将其作品通过一系列活动给予展示。无论是创作还是展示,学生(徒弟)都要全程参与。全面感知艺术的方法,这是我国民间艺术传承和交流最典型的特征。
美术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改变美术教育学科本位的倾向,进而建立文化美术和生活美术。民间艺术家将传统文化与生活十分紧密地结合起来,用满腔的热情创造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儿童美术教学中,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构成了美术学习能力的基本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借助书籍、图片、实物、音像等工具,让儿童进入到一种艺术体验的环境中,感悟美术作品、分析美术形象、聆听美术故事、创作美术形象,从而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情。
民间艺术家必须在特定的环境,如民间节庆、祭祀、婚俗丧葬礼仪等中创作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作品。儿童也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在游戏、亲情、友情和自然现象中感知世界。因而,在儿童美术教学中,从感知能力到形象思维能力,从临摹到创作,文化情境创设都是至关重要的。民间有一则《画匠画佛》的故事是这样讲的:徒画弥勒佛,其笑容总不尽如人意,问多次,其师笑而不答。一日再问,其师笑而举手,做逗儿状,徒弟不解。过数日,师抱其胖儿,徒举手逗儿,儿乐呵呵笑容满面,徒见之遂喜,原来如此也。一尊身形胖大、光头大耳、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佛像立挥而就。这种“笑”是无法用文字描述的。因而,教师要在文化情境中,将民间美术与节日习俗相结合,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悟”其“真”,培养儿童对民族故事、传说及艺术传统的兴趣,也要引导儿童自我感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树立科学、平等的文化价值观念,在美术学习中感受美术,从而使学习更具娱乐性和趣味性。
二、民间艺术的造型理念与儿童审美意识的培养
程式化、意向造型是民间艺术造型的核心理念。由于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造型理念和审美意识。民间美术承载了更多民族地域文化、和生活形态中的文化符号和艺术形象。民间美术的实用性、概括性、随意性、象征性及完美性等特征,是民间艺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形象理解,并以符号化、程式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中国戏曲当中的动作、脸谱、服装,民间美术中的构图、色彩、造型等皆为高度程式化的理念。
受地域性、民族心理与民族文化的影响,各个民族都有本民族自身的审美特质和造型语言。儿童审美意识受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其造型理念带有强烈的民间意趣。超时空的构图、主观性的色彩、稚拙的线条,这些是民间美术和儿童美术所共同拥有的特征。例如,X光机的透视构图意趣,大红大绿、对比强烈的色彩观念等。
在儿童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用成年人的审美意识来指导和品评儿童课堂。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现代信息技术获得较大进步,人们逐渐忽略了民间艺术,导致民间艺术迅速衰落。在这种状态下,中小学教师不愿也不会将民间美术引入课堂。在小学一至六年级的美术课堂中,能够直接涉及中国民间美术文化的课堂占比不到20%,而以自然物象为观察对象的课堂占比是50%,美术基础知识课堂占比是30%。儿童美术教学中,人文社科知识的内容较少,民间艺术知识涉及不多,因而,儿童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十分有限。
儿童对基础美术知识的了解,不应仅仅局限于春天是嫩绿的、嫩黄的、粉红的,夏天是深绿的、火红的,秋天是金黄的、橘红的……,也就是说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自然物象的细致观察和表现上。中国民间艺术的造型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和概括,以民间美术色彩为例:红色、黄色代表着喜庆,代表着皇权;丧葬仪式中所用的蓝色、白色、黑色象征着凄凉、惨淡、悲痛。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运用,深受传统阴阳五行学的影响,形成了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色——青、黄、赤、白、黑,五时——春、夏、季夏、秋、冬,五方——东、南、中、西、北等因素的象征关系。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将这些民间文化的基础知识穿插于小学美术教学当中,儿童就无法欣赏中国传统艺术,更无法理解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造型与色彩观念。
感性、直观、抽象、完美是民间艺术与儿童美术创作的共性。民间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以感性的、直观的视觉去审视世界,以夸张的、抽象的、尽可能完美的画面去表现世界。儿童也是一样,“所有的儿童创造都不是对物体原物的模仿,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正是由于这种儿童先天认知的思维混淆,使他们自身原创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足以支配自己的世界,所有对外界的感知都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3]
无论是民间艺术家的有意,还是儿童的无意,其造型理念中均表现出一种超自然、超物类、超科学、超逻辑的自由思维状态。在这种思维状态之下,其画面显得充实、饱满、自由与奔放。所以,在儿童的眼里,小草可以歌唱,大海能够呼吸,树木可以和云彩聊天,马儿可以长上飞翔的翅膀,小朋友也可以在月球上荡秋千。因而,教师在儿童美术教学中,将中国民间美术的审美元素与造型理念融入其中,有益于儿童民族文化情感的形成,更有益于儿童审美意识和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民间艺术的创作技艺与儿童造型能力的形成
民间艺术家的创作技艺是全方位的,眼、手、脑共同协作,绘、雕、剪、绣、塑等各种技法综合运用。而这种全方位的动手实践能力恰恰是今天电脑时代所缺乏的,却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对儿童群体的传统文化认知和文化情感的启蒙具有重要意义。民间艺术家通过用心观察去写生的作品,以自身的表现需要为出发点,非常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和释放,所造之形不是对视觉形象的直接复制,而是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和思想,对印象本身进行能动性的改造、修饰、规范、取舍和提炼,使其造型特征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与典型,将其融于剪纸、年画、刺绣等形式中。[4]
民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在长期的工艺创作实践过程中,民间艺术家在选材、布局造型及设色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民间艺术家造型的稚拙化、完美化、平面化和程式化,构图的规整化、秩序化,对称性、均衡性、多样统一性,色彩的象征性、对比性、民俗性和质朴、真挚、热烈的情怀,对于儿童美术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民间艺术家在各类民间作品创作中,有其独特的创作规律和创作技艺。在具体实践中,民间艺术家以谚语、歌谣等形式进行技艺交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作品创作。民间艺术家坐在暖暖的炕头上,唱着信天游,剪着窗花,与文人雅士或专业艺术家在宁静典雅的环境里进行专业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处。专业艺术家以系统的理论和技艺进行传承;民间艺术家以歌谣、顺口溜形象地总结民间艺术的技艺特征。这些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技艺经验,成为民间艺术创作朴素理论和创作实践的依据。
民间技艺口诀对形式的总结体现在形象造型、色彩、纹饰、结构等方面,其中最为普遍的是造型艺诀和设色艺诀。民间技艺口诀内容丰富多样,包含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玩具艺人总结的塑造口诀“从下而上,由里到外;分段组合,一气呵成”,上色口诀“从上到下,先淡后浓,先白后黑,头发靴子最后”、“落笔如飞,厚薄均匀,头色不过四,身色勿过三”。[5]这些朗朗上口的画诀不仅仅是民间艺术家技艺的总结,也是中国传统绘画技艺的精髓。
民间艺术不但具有重大的理论研究价值和教育意义,而且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民间艺术的生存空间在逐步缩小,如何在这种尴尬的状态下,保护、拯救、传承民间美术文化是值得所有美术教育工作者重视的议题。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条件的完善以及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儿童美术教学更多地依赖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逐步向西方美术教育模式看齐。但遗憾的是西方美术教育模式缺失了美术教育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民族化。民间文化是广大群众自己创造的文化,是源头,是根,是一个民族情感和理想的载体,是和生活融为一体的。美术教学特别是儿童美术教学,必须强调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创新,否则在我国特定的社会形态转型时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会面临被中断的危险。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以课堂教学、兴趣小组、采风考察、民俗实践等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儿童在欣赏与实践的过程中接受历史与人文的教化,提高审美能力、创作技能和求知欲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民间美术视野下师范院校艺术类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编号:GS[2013]GHB084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武葵英.美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63.
[2]刘吉平.陇南民间美术创作状态与文化传承[J].文艺评论,2009(4).
[3]徐青青.民间美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58.
[4]谢子静.让民间艺术融入儿童美术教育[J].文艺争鸣,2010(7).
关键词:民族民间艺术;高校;美术教育
从中国美术教育的现状来看,教育教学内容大部分都是在外来教育模式影响下进行的,借鉴的痕迹相当明显,而本国特色重视不够,缺乏本土化和民族性的东西。几十年的美术教育发展,虽然我们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我们放眼世界就发现仍然缺乏用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声音说话的能力。为使我们的美术事业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并蓬勃发展,我国的民族民间艺术就是我们美术教育的最大宝库。
一、高校民族民间美术教育现状
高等学校是指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它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高层次的人才素质包括美术等艺术方面的素质。最早提出对民族民间艺术关注的是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汀先生。他早在二十世纪期间,不断探索着民族化的现代艺术教学模式,提出了重传统、重民间、重实践的美术教学方针,推动了中国美术教育走向新阶段。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大多数的艺术院校和有相关艺术专业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民族民间艺术的相关专业或者相关课程,例如,江南大学“民族艺术考察与研究”课程。自各地开展民族民间美术教育以来,增加了学生们的自我认同感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了大量从事民族民间艺术的人才。同时,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的学习,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保护民族艺术的责任心。
但也有民族民间艺术教育相对落后的省区,他们的民族民间美术研究还停留在选修课等低层面的形式上。
二、本民族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应用
高等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区,也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还是传播文化、知识、思想的阵地。因此,高校应该借助本地优势设置具有本民族文化内涵的艺术专业。比如江苏宜兴陶,云南建水陶,重庆荣昌陶和广西壮锦,这些民族传统产品,古色古香,独具一格。但是有的地方的这些产品的研发现状并不容乐观,大多处于手工半手工生产低层次阶段,人才层次偏低,断层严重,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由此可见,高校根据本地特色设置相关专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开设民族民间艺术特色的课程需要与当地民族文化相结合,要挖掘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比如剪纸、年画、苗族的蜡染,壮族的铜鼓艺术等,这些艺术研究方向都值得我们高校教育中以课程的形式进行专业的探讨。在课程中,渗透民族民间艺术文化。比如在图案课程上,我们启发学生创造灵感,引导学生用本民族民间图案等元素进行设计。在这样的练习中,不仅提高了美术专业水平,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学生保护本民族民间艺术的责任心。
为了研发民族民间艺术,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是十分必要,这在美术类高校已经形成了传统,这是一个好现象。在考察、调研中收集第一手材料,并虚心地向当地民族民间美术的创作者或民间艺人学习,从而得到创造源泉。只有这样,我们创作或设计出来的美术作品才能保持民族民间的纯朴艺术情趣。
在进行艺术考察、研究的过程中,面对旧有文化和传统技艺的时候,要使艺术教育走向了真正的“传承”,使“死的标本”变成“活的文化”,关键在于民族民间艺术的开发和应用要同时进行。任何一件作品特别是设计作品从来就不是孤立于商品社会而存在的,它是进行整合再创造出来的新作品,是设计者、创作者做好本民族民间文化整合的基础上,使民族民间艺术重获新生。俗话说得好: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为此,有的地方高校在少数民族特色地区建立实训基地,开发了该地区的民族美术,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比如广西特色的建筑或者园林工程和苏州印象的海报活动就很成功。他们不仅提高了专业人员业务素质,也通过活动提高了整体形象,宣传了本民族特色文化艺术。
高校大学生是文化艺术传承者,因而对他们进行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是至关重要。其实,美术教育本身就起到了对本地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的作用。这正是“继承发展一切优秀的传统,不是融入在古物之中,而是在于继承保全作为传统精神的创作者理念,即创造。”民间美术的继承和发展在于民间美术的民俗应用和社会应用,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应用,任何传统的民间艺术品种都会失去它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我们要学习和传承民族民间美术,要求我们对民间美术要有个消化、吸收、转换和升华的过程,在创作时借助传统的民间美术,最终是要赋予它时代的活力。
一、民间青花的艺术价值
1 艺术技法
民间青花的艺术表现手法,既吸收了中国民间图案的特点,又融入了中国绘画的技法,在长期积累中形成了以简练的笔墨描绘物象,不重细节、注重大势,不重形似而求神似,质朴、简练,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风格。
民间青花的主要用笔是线的表现,用线条概括物象的形神关系。通过线的变化,来表现事物形象的量感和质感。以线条的刚与柔、动与静的运用,产生率真奔放或宁静优雅的美感。而且用笔自然潇洒、毫不拘束,像书法一样,通过快慢轻重和顿挫转折进行变化。并常常根据工艺性能的需要,结合运用了许多装饰手法如釉中青花、青花斗彩等(图1)。
2 艺术美感
美的东西是人们不断追求和向往的,因为它能给人们以愉快、欢乐和希望。而民间青花正是以它那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诱人的艺术魅力,向人们展示出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情趣的美感。
民间青花没有艺术理论的拘束,没有矫揉造作、故弄玄虚,而是民间艺人发自内心真诚的情感流露。从那洒脱的线条、简练的构图、生动的形象中能体会到民间青花艺术的率真之美。如图2婴戏图就是这种率真美的很好体现。民间青花出自民间艺人真诚、质朴的心理,给予人强烈的审美感。
民间青花的青白关系体现出空间美感,在大面积的白底上画少而精的青色形象,突出一个“疏”字,充分发挥了以白衬青的作用。布白、透白、留白、衬白的方式,显得形象更加简练分明,给人以清新自然的色彩感觉。
3 艺术风格
民间青花主要来源于生活,表现一些大自然的物象,同时吸取了中国画的一些技法,不断创新,用笔自然洒脱,使表现对象形神兼备,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不仅要求意境情趣,而且对形象的意态特征进行整体把握。
民间艺人从自己纯真、质朴的内心出发,用饱蘸料水的笔随意洒脱地运用于陶瓷坯体上,有如写意国画的纸墨相发,产生特有的肌理韵味。其轻重虚实、曲直刚柔均根据画意大胆勾勒,在随意的用笔中自然展现着线条的活泼流畅,毫无矫揉造作。他们从内容到形式处处反映出民族化、大众化的特色。如图3的山水小景,寥寥几笔中,呈现给人们的是一种简练中见丰富、朴拙中显灵巧的艺术风格。其青蓝的色料和白中泛青的釉色组合,构成统一的色调,形成青花的独特装饰体系。
二、民间青花的文化价值
1 生活价值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可以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民间文化是影响民族感情、民族气质和民族审美意识的重要元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它完全融于人们的生活中。民间青花作为大众百姓日常使用的器具,功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装饰题材内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与审美情趣。民间青花艺人们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从生活中吸取装饰的题材与形象,在平常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
民间青花的作者大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劳动人民,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大批量地生产,但由于坯胎和青花料的工艺制约,要加快绘画速度自然必须草化线条,简括形象,有的进行了夸张、变形。同时因为他们社会地位的低下,生活劳作的艰辛,为宣泄一种苦闷情绪,他们寄情于游山玩水,听泉下棋。有的在临江垂钓中忘去疲劳,有的逗孩子来开心。如图4的山水人物图,民间青花中出现了许多描绘这些生活实景的画面,有浓郁的生活情趣,给人轻松愉悦的美感。
2 社会价值
民间青花最大的特点是符合平民百姓的审美需求及工艺制作,同时反映出民族化、大众化、社会化。它将民族性格、民族感情贯穿其中,体现了民族审美意识的共同特征,把民间青花艺术伸向广泛的现实生活,分析、概括、提炼成一幅幅反映社会风俗、民间传说的山水、花鸟、文字及吉祥图案。通过这些画面在器物上的集中展示,从而构成了民间青花的独特风格。如图5福寿康宁罐,“福”、“禄”、“寿”、“喜”,原本是书法作品,但经过民间制瓷艺人巧妙的构思,将其纳入了青花瓷装饰之中,并使其变为具有装饰美的形象。
民间青花瓷的图案装饰还具有儒、佛、道三家的思想轨迹。儒、佛、道三家思想对华夏民族素养、文化心态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比如儒家倡导的“天人合一”,便是把人与自然共融合并的一种整体观念,于是人们赋予花、鸟、虫、鱼的吉祥寓意和丰富的拟人情感,正是体现人对自然的认识。在中国思想史上,儒道两家的思想体系是互相补充的,儒、道、佛三家也常常合流出现。如图6以“渔樵耕读”为题材的吉祥图案,就表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在儒、佛、道三家思想中的徘徊,而归于山林隐逸的这一特点。道家强调想象,体悟与吉祥图形的象征寓意也不无关系。
3 心理价值
普列汉诺夫曾说过:“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决定的。”民间青花中可以发现中国民众祈求吉祥心理的表达,这是中国民间特有的文化内涵。“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趋吉避凶、寓意吉祥、希冀幸福,已经成为民间陶瓷艺术的文化主题。
与官窑陶瓷相比,民间陶瓷除了自然、朴素和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还表现在装饰上,用寓意和谐音来象征吉祥的图案比官窑器多得多。游鱼图案象征富足有余;牡丹象征富贵;石榴象征多子多福;松鹤象征延年长寿;鸳鸯象征成双喜庆;鹿象征官禄;蝙蝠象征幸福等。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形式与发展,除了潜在传统意识外,其本身发展的内趋力,也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由民族文化积淀所形成的一种象征物在不断地运用过程中,又不断增加新的内涵。民间青花的实用性、多样性,从而促成了装饰题材的广泛性和丰富性。青花瓷是民间艺人经过历史的传承,并不断创造的产物,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它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与人民大众的普通情感紧密相连。
三、民间青花现代设计价值
1 民间青花的发展趋势
民间青花这一民族传统艺术有其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官窑青花相比,民间青花普遍胎质较粗、造型简单、装饰不细,加上数量多、价格便宜,故民间青花长期以来不为人们重视,鉴藏家们推崇的是做工精细的官窑青花,博物馆展出的也多是官窑瓷器。直到20世纪后期,民间青花在中国才日益受到现代艺术家和学者们的重视(图7),关于民间青花的研究也才日渐增多。现在人们已逐渐认识到民间青花艺术是一个值得深入发掘、充分利用的民间艺术宝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 提高,青花瓷的功能效用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青花的内涵与外延都开始发生改变,从“民族化”“高雅化”开始向“世俗化”“装饰化”转化。在现代青花的范畴里,民间青花的绘画风格得到社会的普遍接受。现代青花在保持历史上民间青花质朴、率真、自然的艺术风格前提下,通过材质、工艺的变革和艺术的更新,把装饰在日用瓷上以满足人们实用为主,发展成装饰在艺术陈设瓷上的现代民间青花艺术,可以满足人们收藏、鉴赏的需要,使它适应现代人更新更高的物质和精神功能的需要。
民间青花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丰富而充足的物质世界,而且塑造了一个有华夏民族特色的精神世界。经历时间长河的冲刷,却毫不褪色,反而以其东方神韵之美,显现出薪火相传的魅力。现代民间青花从传统民间青花上发展、蜕变而来(图8),在继承传统民间青花的简练、质朴、率真、洒脱的艺术风格基础上融合现代艺术的创作观念、手法,达到了现实与传统的对话,将传统与现代的事物融合一体,开创了民间青花的新局面。
2 民间青花的现代设计价值
青花瓷从14世纪生产到现在已经有约七百年的历史,由一个新生的、不起眼的一般瓷器品种发展成为明清时期以来的主流产品,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器具之一,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之所以能够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它物美价廉,特别是它的艺术审美特点能够适应和满足大众的审美要求。现代,我国多以青花瓷作为国家大庆宴会、接待外国元首和驻外使馆实用的器皿。由于我国对外交流日益扩大,青花瓷已为我国驻外一百多个使馆使用,青花瓷在我国外交上已成为国家级的用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民间青花的艺术价值与意义正在被重新唤起,并逐步为一些国内外的现代艺术家和理论家所关注并在实践中所借鉴(图9)。返璞归真是现代艺术发展的特点,而民间青花就具有率真、质朴的本性,所以从民间青花中寻求灵感是现代艺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现代许多陶艺家常采用民间青花这种特有的民族化语言,逐渐从室内的装饰小件器物及日用器皿,走出到更大发展空间的室外去,这种介入到“公共空间”领域的新艺术形式也是传统青花瓷所无法比拟的。这样它的价值空间与实用功能得到了更大的延伸,也创造了民间青花艺术的更大社会价值。
关键词:民间艺术;品牌;建设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150-01
一、河北省民间艺术文化
河北省处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一个文化大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在这里孕育了绚丽多彩、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在这里有地方戏曲、民间美术、特色的工艺、武术、杂技、等多种多样。总体概括来说,既有北方民族的粗狂、淳朴又有自然的优美特征。这些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都是从不从的角度来表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这些都是源于民间生活、民间节日而日积月累兴盛起来的,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现在河北民间艺术是珍贵的物质和精神的文化遗产,不仅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都得到了认可。在2006年,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其中,河北省有39个项目进入了该名录,位于全国第四,其中包括武强木版年画、丰宁满族剪纸、曲阳石雕、蔚县剪纸、衡水内画等。在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忠,玉田的泥塑、定瓷传统烧制技艺等被收录其中。河北省的民间艺术实在河北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承载着河北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通过民间艺术的品牌开发与建设,更好的对河北民间艺术进行整合,更有利于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二、品牌的开发与建设研究的可行性
河北民间艺术有二十多个门类,但现在实际上鲜为人知的很少,像蔚县剪纸、玉田泥塑、衡水内画等少量的艺术品得到了发展,形成了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但是还有大量的民间艺术品都没有得到世人的关注,更谈不上发展,有的甚至已经没落了。在这种发展的条件下,由于缺乏统筹,使得民间艺术品资源的文化价值开发收到了很大的局限。所以在这样的发展现状下,从新整合思路,通过民间艺术品牌的开发与建设,统一的对长期处于“零散”状态下的民间艺术进行整体包装。从整体的角度上来组织、协调,更好的推进艺术品的总体发展。
目前,针对与河北省民间艺术发展现状来说,虽然河北省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广阔的民间艺术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但是河北民间艺术品牌形象不够鲜明,相对于国内其他的省市发展还是比较的落后。冀派内画的创始人王习在采访中这样说:“只有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成‘知名品牌’,才能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才有可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它也才能会得到更好的保护!”所以河北省民间艺术品牌的开发与建设在民间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是势在必行的。
三、河北省民间艺术的品牌建设
民间艺术的品牌开发与建设就是通过品牌的创意策划,延伸民间艺术品牌的文化产业链接,实现民间艺术品牌的有效保护,从而使民间艺术有文化资源走向市场,以全新的品牌整合面向大众,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实现区域文化品牌特色的功效。其主要就是把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民间艺术,置入现代的文化产业语境中,通过品牌的开发与建设,大力开发,成为区域间,国际间可以广为交流的新的文化产品。这种民间艺术的开发模式,可以针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民间艺术进行区别分类,合理开发利用,从而保证民间艺术可以得到持久的发展。在民间艺术品牌的开发与建设研究中,应注重的是民间艺术文化的审美与价值的体现,同时还应该注意的是区域民间艺术资源的独特个性,展现出当地居民的价值观和人文。每一种民间艺术的形式都是源于其民俗文化的土壤。
由于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有自己的特色,在对本地区的民间艺术进品牌开发与建设也要结合本地区的因素。在河北省民间艺术品牌的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该着重体现河北人的地域特点,忠厚朴实的性格和开放进取的现代风格。在品牌的包装设计,形象及传播等多方面都应该与之结合,反映出民间艺术产品的特色,河北人民的特色,河北区域性的特色。2.在民间艺术品的品牌建设设计时,体现出民间艺术品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并且在包装过程中,标志的设计,颜色款式的定位等外在的视觉元素,应满足消费者的特殊心理要求。3.在民间艺术品牌经营的过程中,不能因为销售和市场竞争而失去了民间艺术文化的本质内涵,民间艺术是一个通过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形成的文化剪影,是几千年里文化的积淀而形成的庞大阵容,在河北民间艺术品牌的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应保证品牌的质量,注重对品牌的控制,遏制一切不正当的竞争和损害民间艺术品牌的行为。
四、总结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庞大阵容,河北省是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拥有灿烂的民间艺术文化,在我国的民间美术中,河北省的民间艺术也是重要的组曾部分,深为广大群众喜爱,民间艺术就是需要更好的继承与保护,需要更好的传播与宣传,需要更好的保存历史文化的结晶,对河北省民间艺术进行品牌的开发与整合是一条必经之路。
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308028
中国是多民族聚集的国家,得益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滋养,各民族、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别具特色,地域性构成民族区域的文化标志,塑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性格,代表着人们的生活习尚,体现出浓郁的民俗色彩和地域风情。如陕北剪纸,东北皮影、蛋雕,徽州三雕,河南的年画,唐卡等,④透过不同形式的民间美术,人们可以窥探到不同民族、区域的民间礼仪、民俗风情、审美情趣。内容丰满形式多样,原汁原味的自然流露,随性而质朴的表现风格,具有感人的力量,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和乡土情结。在海纳百川中汇入华夏文明的源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北方的画家,应着眼于北方的人文景观地域特色,在我国北方,流人文化、鹤文化、冰雪文化、工业文化包含着东北特有的生态文化资源,是历史发展的人文印记,“鹤”被誉为神鸟,生态鸟、吉祥鸟,它以形态之美、色彩之美、声韵之美而著称。它的姿态优雅、本色天然,在芦荻雁荡生生不息,群鹤翔舞蔚为壮观。鹤已成为北方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养分。白山黑水的冰雪世界孕育了北大荒版画,冰雪文化构成东北最具品牌的旅游产业,演绎为城市的文化气质。纪念册、旅游工艺品、摄影、雕塑、浮雕、壁画等,作为公共空间艺术从题材到形式是城市文化的标志和符号。北方的画家应更加关注北方的地域民俗中典型化的原始生态,地域性的民族、民间艺术独有的人文风情。北方,沼泽湖泊、沃野千里,南方多石林舟桥,湖畔观荷柳暗花明,北方多森林平原,白山黑水冬花雪韵。北方的桦树皮制作的工艺品以天然本色、自然肌理与精美手工艺巧妙结合,尽显天然气象,北方的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的田园渔猎生活,体现了人与自然天地和谐共生。驯鹿、帐篷、雪橇,不惧寒酷的生活,就是他们与世相处的存在方式。他们使用的弓箭,取自天然,造型精美,手工技艺精湛,以兽皮自作服饰,传统饰品、一派天然本色。达斡尔人的服饰图案精美、巧夺天工,刺绣结合装饰工艺,装饰纹样体现了民族的传统寓意。这些都是历史和文化的宝藏,也是创作的重要素材,各种精湛的技艺和他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创意在民间散发出异样的光彩,作为艺术家要看到生活的地方,那些即将被人淡忘的地方,那些渐行渐远的风景。自然本身并非艺术,但真正的艺术来自于生命体验,离不开我们的精神家园。在我国南方,民间工艺特色浓郁,例如石雕、砖雕、浮雕,其根基发源于民间,虽然形式朴素却极富创造智慧和工艺之美。徽州文化沧桑的历史风貌,在寻常巷陌中所散发出的人文气息,蕴藏在雕梁画栋之间,引发无限的思古幽情。木雕、石雕、砖雕堪称三绝,徽州三雕早已名扬天下。传统的建筑雕刻装饰,从结构上重视牢固与美学协调统一,饰以雕刻的地方极为讲究,形象与色彩皆自然得体入理入微,常以材料本色别具匠心。木雕上的松石、云泉与奇花异草、来自民间的传统,就是徽州典型地域形象。徽州文化具有程式化、符号化的美学特征。浓郁的徽派建筑在造型上别具特色,融化在整体环境之中,白墙青瓦、古朴淡雅,特别是木雕艺术,历经工匠打磨雕琢更为华美典雅,身临其境,令人留连忘返。三分精美,七分儒雅的古旧浮雕,构筑成立体的景观空间,令人感叹!徽州民居依山傍水,风水布局、修竹茂林、相互掩映,从自然天成的环境到人工配置的山水林木,总是和建筑雕刻浑然一体自成格调,民居的前庭后院饰以庭园植物、花草,粉墙以砖雕,石雕、花窗为装饰,石砖铺地,曲径通幽。马头墙绵延起伏,错落有致、形式独特巧夺天工,使建筑、山水、花木相得益彰,宛若诗意的田园,显示出园林化的格调,达到了建筑功能与审美的和谐统一。浓郁的地域的民俗风情,也是木雕中题材内容的来源,即便是人物为主的木雕,其衬景,也是从徽州园林中摄取精华,汲取了山区古老村落独有的灵秀气韵。徽派建筑成就令世人瞩目,雕梁、斗拱、门廊、窗棂、均以平雕、浮雕、镂雕作装饰,恢弘而大气。内容多以花鸟虫鱼为题材,或以戏文故事借物喻人。祥兽蠢蠢欲动,方寸之间寄托着达官仕子踌躇满志的情怀抱负。其中狮子象征飞黄腾达、鱼和莲花寓意连年有余。成串的葡萄代表子孙繁盛。枕和蝙蝠象征着四季吉祥。徽派建筑门楼多以水磨青砖、石雕青瓦装饰,造型别致酷似汉字的商字。民居多以木结构为主,天井书斋、内堂高大,门窗为镂空雕刻,工艺繁复精巧。早年内院串通,据说可以穿堂入户雨不湿杉。小溪沿山脚由东而西、弥漫着青灰色调,红灯高挂、古韵犹存,极为赏心悦目。邻里旅人谈古说今,伴着四溢的茶香、挑夫的木履,置身其中仿佛时光倒流,令人回到历史的深处……流连于古镇西递,可谓移步换景。胡氏宗族营造的邸宅家院、古道民风,虽历经风雨洗尽浮华,却更显历史悠久,古朴典雅。这里曾孕育了无数饱学之士、文人墨客。在茶楼面铺,绵延伸展、高低错落的古老村落中,依稀可见昔日的繁华。明德园、流水人家、胡氏宗祠、应福堂、老屋子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徽派建筑白墙青瓦、檐角飞翘、处处独具匠心。徽派经典结构样式其实都源自于民间艺人的杰出智慧与发明创造。
二、民间艺术的的精神世界
宗教与世俗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宗教源自于古老的民间传统和精神信仰。各民族生活习俗与各不相同,但宗教情结,却深入民间,衍生为各种文化形态。以对神灵的尊崇与供奉、祈愿,获得神灵的保佑庇护,在民间建有大量庙宇、传播教义、朝圣祭祀表达民间信仰等。民间艺术中的宗教形式,目的是为宗教服务的。民间艺术并非宗教艺术,但二者又有着内在的联系。民间艺术中有众多的题材内容与宗教有关。佛教故事内容大量留载于世,包括建筑、祠庙、浮雕、宗教题材的民间壁画、建筑墙饰和工艺品,描绘出超脱世俗的天庭境界,反映了民间对宗教的神圣敬畏。自唐宋到明清,敦煌、龙门、永乐宫、法海寺等代表作,都体现出宗教对世俗生活的巨大影响,也寄托着民间文化中的“宗教情结”。中国的传统壁画的宗教内容主要是表现佛祖的修行历程、佛法记述的本生故事,天庭世界的芸芸众生,使人沉迷于想象的世界获得超脱,令信仰者顿生修行信念。风格上往往气势宏大、富丽堂皇、色彩华美、画工精湛。据学者研究考证:敦煌壁画乐舞包括天乐和俗乐。天乐寄托对天国的幻象,展示出佛教世界的繁华,俗乐表现了世俗世界的欢场,具有浓厚的宗教意味。实际上,宗教作为统治者的精神工具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但作为文化传统,在各种形态的民间艺术中也传播“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因此在世俗社会影响深远。最丰富的想象都来自于民间。历代的工匠、画师以想象和智慧为宗教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早已突破了民间画工与艺术家的界限。建筑是造型与结构的艺术形式,门庭寺院在民间的广泛设立,作为面向社会开放的场所,为信仰者提供了求神纳福的场所,营造出浓厚的宗教气氛。建筑构件的铺排组合、美化装饰,屋檐斗拱、瓦当门楼、匾额砖雕、风水布局、院中其他雕刻装饰等都有特别的讲究。民间艺术的祭祀供奉与民间宗教有关的装饰艺术,如各类神像、祖先像、祭祀物品。它们往往按照传统的规范样式进行创作,在人物的造像、比例设色、装饰配置等方面,都有严格的法度规范。在民间各类神像家喻户晓,民间艺术中的宗教题材,所表现内容除了佛教、道教外,也包含了流传民间的原始宗教、他们或来自于图腾崇拜、祖先信仰,或是历史故事、人物传说、神话名录的经典传奇,又结合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内容极为丰富,天地神灵与人生活有关的神祇在民间广为祭奠。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时民间艺术也出离宗教藩篱、转向世俗化,强调实用功能装饰效果与审美效果。它所呈现的,是一个充满浪漫想象、世俗趣味的文化精神世界。
三、解读民间艺术的审美特征、象征性、隐喻性、装饰性
在理论总结、梳理后我们发现:民间艺术来源于生活,植根于情感,生长于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观念决定形态,艺术作为精神世界的支撑,在中华民族的文化立场中天人合一、生生不息的伦理观念持续发展,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都体现出和谐、圆满、丰收、吉祥的精神气象。深入到汉族吉祥文化印记中。在持续的演绎发展中,编结了文化根脉发育生长的基因。世上没有什么东西凭空而来。民间的各种造型元素都有发源的根脉,可谓意味深远,从普遍意义上,龙被喻为告天命者,成为华夏民族的精神象征,汉文化的精神图腾。龙凤呈祥代表天地之间阴阳调和,每逢年节,舞龙、舞狮成为汉族独特的人文景观。饕餮被喻为神界的主宰,来自于兽首纹样的复合变异,象征统治者的威严,在商代是权贵与身份的象征。这类复合纹样在青铜器上的尊、鼎、爵等器物上绽放异彩,表达了庄严、狞厉之美。石狮被誉为神兽,狮的造型庄重威严且成双成对,作为宫廷宅院的重要装饰,昂然肃立驱邪镇宅。莲花与佛教故事紧密相连,民间信奉佛祖、观音菩萨救苦救难、普度众生,成为民间世俗化的精神信仰。花鸟虫鱼、装饰手法蕴涵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再饰以彩漆做旧更加天然古朴。鸟和鱼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鱼在各种艺术与题材中都是民间热衷的主题,鱼的造型被民间艺人表现得情态跃动、生趣盎然,早已深入人心。这些技艺传承的传奇故事,不断演绎变幻,出现在各种艺术作品中,成为研究民间文化的活化石。来自民间百姓的平实生活图卷,也是历代艺术家们关注的题材,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参照和图式信息。这些元素带有浓郁的神秘色彩和精神象征以及文化符号特有的内涵。这些平淡事物衍生的图示语言,对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带来了无限的灵感和启示,对今天的艺术创造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民间艺术蕴涵文化思想,代表了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普世价值观,充满人文关怀,是一部图像学的百科全书。
四、保护与发掘———关于复兴民族、民间文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