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理财规划的理解范文

大学生理财规划的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理财规划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理财规划的理解

第1篇:大学生理财规划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理财 教学方法 实践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的普及,人们对理财的认识和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现代生活中,能否进行科学的理财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财富收益率的高与低,不同的理财规划,往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收益,大学生学习理财课程是刻不容缓的,能够不断改善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和理财能力,以便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这一背景下,许多学校也开设公共课《大学生理财》。如何使大学生真正提理财观念和能力,能够学以致用有利于完善个人理财教学,不断提高大学生财商水平才是最主要的。

1加大力度开设大学生理财课程的重要性

美国经济教育国家委员会主席说过一句话――对大学生进行经济学和个人理财教育是建立一个拥有深谋远虑的投资者和储蓄者,有见识的消费者,高劳动生产率的劳动力,负责任公民和全球经济有效参与者的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1.1个人理财需求增长较快

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和金融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个人及家庭对金融投资工具的了解不断增加和提高,使得更多的人愿意使用金融工具来为自己的原有的资产增值或者是保值,金融市场不断的发展壮大,相应的融资工具不断的增加,理财产品市场不断扩大。据调查了解,我国中高端消费者人群中半数以上人群需要理财服务;有相当一部分人群愿意为理财服务支付费用。市场金融投资工具的增多加大了人们对专业理财服务的需求,培养大学生具有理财规划方面的专业眼光和视角也是成为高校理财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1.2当今大学生理财能力有待提高

人的一生,从出生、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到老年各个时期都需要理财,而对于大学生而言理财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我国理财教育的现状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在我国85%以上的孩子不懂得理财,而财商时间是现在社会人们必备的素质之一,很多人认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人不富裕,不具备理财的条件,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纯消费群体更是无“财”可理。实际上这是一种狭隘的理财观念,生财并不是理财的最终目的,它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长期规划,学会使用理财使个人与家庭的财务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大学生面临结婚、买房、生育子女、子女教育、养老等现实问题,所以大学生更应该具备必要的理财知识来提高自己将来生活质量和品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可支配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里,他们没有经济来源,却有一笔稳定的“收入”,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可以自由支配大量现金,但是由于我国理财教育的落后使得大学生存在消费无计划、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品相互攀比、生活奢侈浪费等问题。随着高校理财课程的增加,当代大学生已不满足于基本生活消费等方面的需求,希望通过一定的投资渠道为富余资金找到保值增值的门路,有70%大学生表示,需要通过高校开展的公开大学生理财知识课程来更好的获取理财知识。

2大学生理财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并且有着重要意义

加强大学生理财教育是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要求,现代教育研究表明公民的基本素质包括我们熟悉的智商、情商、还有我们现在将来最为重视的财商,财商是一个人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力,是一个人的理财智慧。财商、智商与情商是现在人应具备的三大基本素质。可以这样理解,财商是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中的生存能力,财商越高,人管理金钱的能力越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如何科学的使用金钱”就成了我国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对大学生而言,学会消费和理财与掌握其他主要知识同样重要,所以在大学开设理财教育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要求。

有关调查显示,由于理财知识的匮乏,大学生中出现了各种各样不能顺利完成学业的现象:当今的大学生大部分是家中的独身子女,而且在物质丰富又溺爱的环境中长大,钱是会花不会挣,存在总是不够用的问题,这几乎是所有大学生的问题,由于大学生不善理财部分学生很快花光生活费、学费而影响了学业的完成。对于那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来说,不理性消费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关系到其他学业的顺利完成,所以合理地分配资金完成学业,是家境较为贫困的大学生面临的最大的问题;部分大学生懂得一些财务知识,所以用各种方法去寻找赚钱的渠道,大学生已经成人,自食其力本无可厚非,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本末倒置,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经济创收上,从而成绩下降、不及格最终导致不能按时毕业;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金钱的认识扭曲,唯利是图,不惜用违法犯罪的手段来获取经济收入,从而断送了自己的美好前途,这些现象的发生表明,必须加大、加强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让他们更好的认识金钱,更好的善用金钱。在当今的市场(下转第80页)(上接第72页)经济和商品经济社会中,一个人的理财能力直接关系到他的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理财师一个人一辈子都要做的事情,我们从出生到死亡时时刻刻都在和金钱打交道,谁也不能避免,所以如果能够在大学或者是更早的时候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掌握理财知识,对一生的规划都会有帮助,大学生生活学习在校园中,如果能在这段时间中学好理财还有培养好理财的好习惯,才能够在以后的,在走向社会更好的处理好自己将来的财务问题,过上自己梦想的幸福生活,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对大学的理财教育。

科学的消费观,不但表现为会花钱,而是会花钱和敢花钱的统一,在消费实践中,敢花钱其实并不难,难的是会花钱,后者实际上是很多社会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讲也是最欠缺的,很多大学生存在高消费、乱消费的问题,结果导致自己收支失衡,经济拮据,陷入困境。这与理财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欠缺紧密相关,大学生没有固定的工作和固定的收入,有很多学生会说“我无财可理”,但值得一提的是,关于“理财”这个词,不能局限在对已经拥有的资产,更应该包括科学地获得资产的方式,对于理财师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获得财富,通过对这些财富的正确使用已达到财富的增值。也就是说,大学生理财,既要“节流”,对口袋里的钱适当地使用,也要“开源”,科学地创造收入。

大学时代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理财的起步阶段和学习理财的黄金阶段,对于没有收入的在校大学生而言大学阶段的理财培养只是训练和演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药学习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学会理财,从自己的每月生活费用开始,要知道从小钱开始理,以后大钱就会得心应手了,这是大学生在踏入社会前应该做好的一项准备工作,也是为进入社会生存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邹晓涓,严飞.大学生投资理财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4(01).

[2] 孟德锋,张瑞.高校个人理财课程教学的问题和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12).

[3] 陈瑜.高校理财教育的必要性及实施途径探讨――基于对大学生理财行为的调查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9).

第2篇:大学生理财规划的理解范文

关键字:大学生;理财观念;消费方式

 

 

一、大学生理财发展概述

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中的大部分人每月自己支配着一定数额的零用钱,这些钱的来源不同,有的完全由家庭支持,个别完全是自己双休日、假期等打工的收入,有的是二者兼有。从零用钱的数额来看,除向学校缴纳学费、住宿费等费用外,现过半数的大学生月生活开销在500—1000元,平均在1000元左右,小部分大学生每月能支配1500元以上。除去必要生活费的开支,他们很多人还留有一定的“流动资金”。

(一)大学生理财投入水平

由于大学生每月可支配资金有限、理财意识不强,大学生理财投资整体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许多大学生认为只需要打理好每天的生活就好,并不需要专门划分出一些资金进行理财投资。还认为理财投资收益较少,手续又比较麻烦,没有进行理财投资的必要。

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理财都是持观望状态,他们缺少理财知识,人对于金钱都有一种看重,现在骗子太多,好多大学生觉得把钱投资进去,还能不能收回成本,因为投资有风险,他们的钱来源单一,害怕被骗、不懂,所以大部分大学生对于投资理财方面都没有什么经验,都存在顾虑。据调查显示,读金融专业的学生,理财观念会比不是读金融的学生高,他们也更愿意去投资理财,因为他们学金融投资,观念改变,所以他们的理财投入水平就会高。但是除了金融专业的大学生外的其他大部分学生,对理财投资是少之又少。

(二)大学生理财方式

当代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流动资金”,在选择传统银行存款的同时,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涉足新型的理财方式,如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存款方式进行理财。即使是在这种投资理财方式多元化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由于用于投资的资金不多、投资风险承受能力较小,大多数选择较保险的存款方式进行理财投资。

在调查中,大学生最主要的理财方式和途径是银行存款和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存款这类只作储蓄用途而无法产生多余价值的存款类方式,而对于股票投资、基金投资、保险等方式则少有人选择。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理财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大学生对于理财活动的态度却十分尴尬。对理财活动兴趣不大或没兴趣的人仍占多数。

二、大学生理财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较差

1.经济来源单一

调查结果显示,有88.54%的大学生依靠家庭提供生活费。这是现阶段我国大学的普遍情况,大学生已经习惯了依赖父母,而且绝大多数大学生打工的目的是为了增长社会阅历,而不是为了补贴生活费。这反映了我国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普遍较差。

2.存在“面子”消费

据了解,部分大学生存在攀比消费和超前消费现象。一些同学表示,为了购买某些奢侈品或者价格较高的物品,他们不惜节衣缩食,以泡面度日,甚至牺牲其他的必要开支或者向其他同学借钱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这些情况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大学生消费时不量入为出,而虚荣心的驱使极易形成无休止的“面子”消费。

(二)理财观念淡薄,长远思考欠缺

1.储蓄观念淡薄

据了解,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一个学期的花费没有具体预算,因为缺乏合理预算,生活上的支出比较随意,结果经常是前松后紧。对于每月定时提供生活费的大学生来说,多数同学都是“月光族”,有些甚至于月末要向别人借钱度日。

2.理财习惯不良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50.2%的大学生有记账的习惯,而其中仅有24.51%的大学生会对所有支出有记账,剩余的25.69%的大学生会对数额较大的消费有记账。这显示了多数大学生没有良好的理财习惯,这对其日后的消费理财发展极其不利。当前的市场经济,能够产生暴利的投资理财领域几乎不存在了。要理财致富,就要依靠长期的资金运作进行投资来积累财富。

(三)理财知识缺乏,理财方法单一

1.理财观念认识存在偏差

不少大学生认为,理财就是进行投资,自己的钱不多,都是父母给的,根本用不着理财。其实这是对理财概念认识上的一种偏差,投资当然是理财的重要内容,然而对于资金不多,刚刚开始掌握一定资金支配的大学生来说,财务规划是远比投资更重要的内容。所以记账,是大学生理财需要学会的第一项理财技能,也是培养大学生理财意识的关键步骤。

2.理财方式保守单一

据调查可以知道,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是通过银行存款、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存款方式进行理财。这种通过存款理财的方式虽然收益低、但风险也低,比较适合大学生进行稳定投资。少部分大学生通过购买股票、基金的比例占9.49%,购买保险的比例占2.37%,做小生意的比例占3.95%。即使是在这种投资理财方式多元化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由于用于投资的资金不多、投资风险承受能力较小,大多数选择较保险的存款方式进行理财投资。

三、对大学生理财的建议

(一)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

大学生应学会理性消费,不但要注重改善自身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也要克制消费欲望的膨胀,在满足自身精神条件的情况下不断地改善自己的经济条件。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关键在于自身,我们应该积极积累消费经验,学习消费知识,遵循正确的消费原则,杜绝从众盲目消费、攀比消费、情绪化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大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才能为更好地进行理财投资打下基础。

(二)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学习更多的理财知识

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对于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大学生树立理财意识的首要条件。我们应该学会衡量、预测与分析金钱在投资理财中的分配比例,也要学会明确参与投资理财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把提升自身理财能力作为最终的目标。大学生应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必要的理财理论知识,比如可以参加学校开办的投资与理财的专业课、公选课和主题讲座等,不断拓展自身的投资理财相关知识,逐步培养自己的理财意识,充分了解消费、金融及投资方面的相关知识,学会合理的安排个人的财务开支。

(三)积极参与投资理财活动,增强大学生理财能力

大学生在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掌握基本的投资理财知识的基础上,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家庭经济条件和当地物价水平,建立一个个人财务账簿,记录平时自己的各项支出,以便更好地确定投资理财的分配比例。同时,大学生也要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学校举办的投资理财活动,比如模拟炒股比赛、ERP沙盘大赛、理财辩论赛等,从而积累实践经验,加深对理财知识的理解和增强自身的理财能力。

 

参考文献

第3篇:大学生理财规划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思想教育 和谐班级 关爱学生 能力培养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工作至今25载,其间我多次担任班主任,深知责任重大。正是因为担负着对学生的责任,对班主任工作的坚定信念,兢兢业业,全心全意,忠于工作,思考工作,感悟工作。我就多年以来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所知、所想、所做,谈谈做好高职班主任工作的心得体会。

一、思想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保障

(一)坚持品德教育为首。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人生阅历浅,个别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长辈的溺爱,形成以个人为主体,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在家不爱长辈,在校不尊重师长,集体观念淡薄,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自由散漫,纪律观念淡漠,信用意识缺乏,诚信度差,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思想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针对学生思想现状,我首先是以身作则,为学生作出表率,工作中踏实肯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其次是营造浓厚的道德氛围,充分利用主题班会,以日常发生的典型道德事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道德情感、感恩情感、敬业精神、遵纪守法意识和诚信品质;再次是借助学校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课堂上以思想教育为核心,重点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实际上就是适应问题。高中生步入大学后,由于角色转化不适应,产生失落、焦虑、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个别学生特别是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产生心理困扰;与他人交往中,不知如何沟通,不懂交往技巧,人际关系敏感、敌对,自闭行为严重;当前社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就业市场不景气,大学生寻找到满意的工作不容易,造成大学生较大的精神、心理压力,许多心理问题随之产生,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比例逐年上升。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首先,我积极主动热情地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其次,聘请心理辅导老师,协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会学生自我调节,培养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自信心,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压力。

(三)加强法制教育。大学生是特殊的群体,年龄普遍较低,心理和生理都很不成熟,容易受社会和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片面追求书本知识,法律知识贫乏,自我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近几年频频出现的大学生犯罪现象,为高职院校的法制教育敲响了警钟,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迫在眉睫。为此,系里专门聘请法律专家进行普法讲座,并以开设法律基础课、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征文、旁听法庭审理案件等形式,教育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武器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二、和谐班级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一)充分发挥班干部的领头羊作用。对于班级管理来说,班干部工作是关键因素之一。为使班级形成坚定团结的领导核心,积极探索班委会组建方法,通过竞争上岗,领导能力强、组织协调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同学脱颖而出。进而根据所选干部的气质、性格类型和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工,优化班委会组合。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实行“竞选制”,每年竞选一次。劳动委员、生活委员、安全员则实行“轮岗制”,每月轮换一次,从而使班级的每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协助班主任完成一些班级工作,磨练精神品质,锻炼工作能力。

(二)坚持定期召开班会。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例会机会,及时地向学生们传达学院及系的精神,以“级部班级积分表”为依据,肯定成绩,总结不足,寻找差距,指导工作。定期召开班会有利于有效地开展班级工作,增强同学们的班级责任感,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最终形成“我以班级为荣,班级以我为骄傲”的奋斗目标。

(三)紧抓班级学风建设。班级浓厚学习氛围的形成要靠师生的共同努力,为此,我经常采取深入学生宿舍、晚自习室,以随堂听课的方式,了解同学们的纪律情况和学习情况。良好学风的形成还要依仗制度的保障,为此班内设置了考勤情况记录表,对每位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检查记录,每周汇总一次,对于违反纪律、学习自我约束力差的学生,我以平等的身份,像朋友一样,多次与他们促膝长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每学期期终考试结束,总结每个学生的考试成绩,对成绩不及格三门(含)以上的学生实行成绩预警机制。学生成绩预警通知书是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桥梁,便于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共同努力帮助学生提高成绩,顺利完成学业。成绩优秀、表现优秀的学生实行奖励机制和评优机制,在每学期召开的班级和学院总结表彰大会上,对奖学金和评优获得者及对班级作出重大贡献的学生给予表彰,肯定学生在一个学期方方面面取得的可喜进步,同时优秀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大家共勉,互相帮助,互相进步。

三、关爱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纽带

(一)关心爱护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学生是教师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教育本身就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情感的接触,没有情感的教育永远是失败的教育,唯有对学生付出真爱,才能沟通师生之间情感上的纽带。班主任热爱学生,一是施于真爱,真心诚意对待每位学生,生活上体贴照料,有困难帮助其解决,生病虚寒问暖,没钱看病,就先掏钱垫付医药费用;二是确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班集体的主人;三是经常与学生谈心,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生活和学习情况,做学生的知音和良师益友。

(二)尊重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理学生必须有根有据,根据就是班级管理制度及积分规定。在制定的过程中,广泛尊重学生意见,学生共同讨论,共同制定班规班纪,效果显著。批评学生也要讲求艺术,由于大学生思想相对成熟,自尊心强,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首先,不能在大庭广众面前训斥学生,应尊重学生。其次,私下充分听取学生的申辩,采取正确、恰当的方法处理,消除矛盾,消除隔阂。班主任应放下“老师”的架子,走到学生中间去,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地做到尊生、信生、爱生。

(三)严格要求学生。严师出高徒,严并非动辄训斥学生,不留情面,而是严格教育一定要以关爱学生为基础。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相反,动辄训人的所谓“严格管理”学生,容易造成感情上的对立面,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不利于有效开展班级工作。班主任对学生不仅要做到关爱有加,而且要做到严而有理,严而有教,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1]。

四、能力培养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一)挖掘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每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不仅能够系统学习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通过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并取得相关专业技能证书,而且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自学考试、专升本和函授等不同方式继续深造,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

(二)培养理财能力。大学时代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在大学时代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终身受益匪浅。而目前大学生生活、学习、交往的主要经济来源仍由家庭提供或申请助学贷款,从未受到过正规的理财教育,理财知识贫乏,理财意识相当薄弱。怎样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呢?首先,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赢得奖学金。其次,鼓励学生兼职开拓理财渠,通过做点小生意、打工等形式学会投资,不仅能体会到挣钱的不易,而且能培养理财意识。支配时钱要用在刀刃上,该花则花,不该花的坚决不花。再次,聘请理财规划师和设置投资理财课程,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传授理财知识、理财理念和理财方法,以提升学生的理财能力。

(三)提高创新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多种措施,但学生教育管理创新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基础。班主任应组织不定期的演讲、辩论赛、书法绘画活动。此外,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科技活动月、大学生宿舍文化节、校园吉尼斯、设计作品展会、论文交流会、科普知识竞赛和创新培训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创新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组建科研小组、课外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科研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提升创业、就业能力。大学生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缺乏创业实践能力,创业意识淡薄,创业能力不强。班主任应使学生树立起“敬业是前提,就业是目标,创业是贡献”的新型择业观,引导学生把创业作为就业的一种渠道,没有创业,难有就业;积极地为学生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与其对话、座谈和结合就业指导课,引导和教育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将被动的就业观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增强创业意识,树立创业新观念;鼓励学生利用实习期或休学,借助政府小额贴息贷款、社会投资风险基金等方式,以及接受父母、亲戚或学校资助,开办、承包小实体,既能使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又能提升创业信心、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积累创业经验,减少就业压力。

我相信自己开垦的,即便是一寸,也是最宽广的土地。自己播种的,哪怕是一粒,也是最诱人的果实[2]。在学生管理工作的道路上,我累并快乐着,前行中有迷茫,也有收获……但我依旧执着。

参考文献:

第4篇:大学生理财规划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税收学;应用性;人才培养

一、税收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顺应国家政策的引导

2010年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型人才培养规模”。2015年多部门联合的《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要把办学思路真正转移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服务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服务能力上来”。为了能够执行国家的政策要求,需要加强税收学专业本科应用性人才培养。

(二)适应市场需求,行业发展的要求

我国的财税信息化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相关的涉税业务,与此同时,税收的征管、税收的稽查等也可以通过财税信息系统实施。大量的财务软件、税收软件以及相关系统和设备的开发和使用,对未来税收专业人才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要熟悉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又要对税收的征管和稽核了如指掌,还要熟悉管理信息系统。这就需要培养的税收专业人才不仅理论基础要扎实,在具体的财会、税务的具体实务方面也要应用自如。

(三)树立学校品牌,突出教学特色的重要举措

作为校企合办的独立院校,与一般的普通高校不一样,在学校的历史、师资力量、学校名气等很多方面没有办法与普通的公办高校相比。独立院校的学生找工作没有让人骄傲的高考成绩,也没有名校毕业生的牌子,想要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只能靠自身的能力。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校企合办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目前税收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理论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长期以来,财政和税收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注重理论课程教学,大学一年级不开设专业课程,全是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大学四年需要修16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62学分,学科共同基础课32学分,专业课36学分,实践环节30学分,其中专业课所占比重不足25%,实践课程所占比重为18.75%。由此可见,专业课程所占比重比较低,即使是专业课也是注重理论的学习,实践课程所占比重较少,仅大三有实践课程,所占课时较少。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且指导实践。学习理论知识不是目的,目的是如何让其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课程设置不够系统性、灵活性

课程的设置不够系统,例如:大学二年级开始学习专业课,这一学期学生既要学习财政学也要学习税收学,财政学属于专业基础课程需要先学,在有一定的财政收税知识的基础上再学习税收学。在课程设置时将两门课程放在同一学期学习,先学税收后学财政学,这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的学习欠缺逻辑性,不够系统。很多知识在不同的课程里面都有涉及,存在重复,而有的知识在不同的课程里都有,又会被遗漏,灵活性太差。

(三)课程设置没有特色,知识结构相对封闭

税收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几乎每个院校都差不多,都是采取标杆法,比照重点大学设置的,没有自己的特色,在这个凸显个性的社会里,难以具有说服力。目前所学的税收专业的课程内容主要是以国内为主,很少涉及国外的税收理论和实践。我国的税收工作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过程中,学到的也是现有的或者是过去的,等工作了也就过时了,所以一直会处在一种相对滞后的追赶过程中,不利于学生应用性的培养。

(四)专职专任教师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新建学校的专职专任教师大部分是年轻教师,年轻教师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优势就是朝气蓬勃,可以跟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更好地互动,为学校带来“新鲜血液”,在创新方面具有独特性。同样劣势也很明显,就是90%以上教学岗位上的年轻教师都是刚刚走出大学校门就走上三尺讲台,他们的理论水平毋庸置疑,但是他们没有实际的工作经历,自身的实践性不足使得他们难以将理论跟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讲起理论来滔滔不绝,对于实际工作却一无所知。如何提高老师本身的实践性,丰富他们的工作实务性,这是学院面临的重要问题.

(五)考核方式的不完善

现在提倡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学生的考核仍然采用量化方式,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分别为2∶1∶7。虽然说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完全通过一纸试卷来考核的方式了,但是这样的考核方式仍然不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的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上课率,期末复习的努力程度,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应用性的提升并无太大作用。

三、提高税收专业学生应用性的建议措施

(一)以学生为本,因地制宜

为了更好地进行应用性教学,对学院财税专业的学生做了一个调查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有91份,女生占81%,男生为19%,学生生源地来源于全国10个省市,主要对学生未来的就业专业方向、行业部门等几个问题做了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有48%的学生希望在政府机关工作,31%的学生希望在金融机构工作;关于就业行业部门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同学希望从事与财税、会计有关的工作。根据以往毕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分析,财税专业的学生大部分从事财会、财税、金融方面的工作,因此在学生培养方面,要增强其在财会、财税方面的应用能力。

(二)以应用性为基础的课程调整

想要培养应用性人才,需要让学生学习更多应用性的知识,让学生多动手,多参加实践学习,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增加专业课程的设置。目前的课程设置中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多,公共基础课程设置过多。在不改变总学分的前提下,增加专业课的内容。将专业基础课程,如《财政学》等开设在大一下学期,为大二开设专业课程做好知识准备。2.增加实践课程。除了大三一个学年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外,还需要加强专业性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一是开设《会计电算化》《税务实务》以及《税收稽查》等课程,在开设课程的同时分配一定的实践学时,让学生边学边实践,这样有助于他们对课程的深入理解。二是在财税综合模拟实训中,要让学生学习不同的税务主体的实践工作,例如:征税机关和纳税人,以便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工作的需要。三是在集中实践学期开设“职业角色综合模拟”,借助于互联网和财税教学软件,让学生模拟涉税的每个角色,系统了解整个税收的征管、筹划、监察和稽核等一系列环节的实施和运行,强化学生整体把握和沟通能力,也有助于学生未来就业过程中更好地适应自己的角色。3.增设西方税赋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课程。为了使得税收学的知识结构更加开放,需要增设西方税赋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课程,例如:介绍西方税赋理论的课程,讲述发达国家税收制度和税收征管的课程,必要的话可以实施双语教学。知识结构的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吸收不同的税收观念和理论,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执行我国当前的税收政策。

(三)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和“学”是分不开的,要让学生学的好,也需要从教师的与时俱进。应用型师资队伍就需要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为目标。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鼓励教师到相关的企业或机关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多与企业社会团体合作搞科研,以增进教师与实际业务的认知;二是鼓励教师参加财税领域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如注册会计师、税务师以及理财规划师等;三是鼓励教师寒暑假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兼职,以便提升其对实际业务的熟悉度和对行业前沿问题的了解和把握,从社会领域引进一些实战经验丰富的人员在校内兼职;四是完善现有的教师评价机制,实施多元化评价机制,除了教学、科研之外还要考虑其所拥有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其社会工作经历等,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四)强化应用性的考核方式的改革

完善学生的考核方式,改变过去以一纸试卷为主考核学生的方法,实施多方位、过程化的考核方式。应用性人才培养要以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为导向,注重学生学习的掌握程度、以及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考核学生学习的掌握程度或者有效性单凭试卷成绩是考核不出效果的,因此要实施多方位、过程化考核。多方位,要求不能只看成绩,还要看学生上课的听课状况、提出疑问、回答问题、作业完成状况等,以及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社会实习的状况。

(五)加强与当地税务机关的合作,举办多种校园税务活动

加强与当地税务机关的合作,举办多样化的税收知识竞赛,税收知识进校园等,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同时加强学生对税收实际工作的了解。学校税收专业班级不多,可以安排学生到合作的税务机关进行实习。根据学生的工作意愿分类,希望到政府机关工作的与税务机关协商到税务机关实习,希望到企业单位工作的安排到相关的合作企业进行实习。通过实习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樊慧霞.本科教育中税收学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3,11

[2]刘珺,许宗凤,游振宇.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税收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以铜陵学院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2016,1

[3]陈晓红.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税收实务”课程建设的创新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11

[4]杨光焰.基于行业背景的税收专业实践综合体建设路径分析[J].管理智库,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