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畜牧兽医概念范文

畜牧兽医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畜牧兽医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畜牧兽医概念

第1篇:畜牧兽医概念范文

关键词 健康传播;畜牧兽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3;S8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343-01

1 健康传播的概念

在我国当前的文化领域,健康传播的定义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指以人的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媒渠道及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散、交流、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健康传播有了一个全新的定义和概述。健康传播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复杂体系。健康传播领域是集合传播学、社会学、教育学、医学等众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这就决定了在进行健康传播的研究过程中要从多角度来进行分析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发生重大动物性安全的事情越来越频繁、影响也越来越大,引发了行业内外的研究探讨,人畜共患病成为了当前国内外都普遍关注和研究和课题[1-4]。我国人口最多,并且农村人口占到了绝大部分,畜牧兽医行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了当前农村的一项重要经济利益,同时也担负着为社会提供营养、卫生、安全的畜产品的重要使命,因此加强健康传播在畜牧兽医领域内的应用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2 当前健康传播在畜牧兽医行业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年来我国畜牧疫情的频繁出现,在畜牧兽医行业中健康传播的理念已经开始不自觉地被运用,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却未对健康传播的真正内涵及其规律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长期以来,畜牧兽医行业中关于健康传播的知识交流和技术的推广都是专业的媒体人员,很少有新闻传媒专业方面的人员来加入,并且在有关的职称、课题申报等方面都是以专业的业绩作为考核的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对食品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重视,在该种情况下对健康传播在畜牧兽医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将会快速地提到日程上来。另外,健康传播在畜牧兽医实践中的应用研究中,畜牧兽医行业需要和专业媒体进行频繁的交流,但是目前与大众媒体的沟通渠道还不是很畅通。

3 加强健康传播在畜牧兽医实践中的对策

畜牧兽医行业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健康传播在畜牧兽医实践中的研究和应用,培养在畜牧兽医行业中对病毒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对行业自身健康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3.1 加强健康传播理念的推广和宣传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2003年“非典”事件给人民的生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威胁,在此期间,新闻媒体担负着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和人民思想的重任,在动员社会参与、稳定人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也让健康传播成为了备受新闻界关注的一个课题。

健康传播的形式比较多元化,如广播、报纸、网络等,可提高人民群众对动物疫情的防范以及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人们的健康理念。作为专业的传媒,在进行健康传媒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传媒的基本工作原则,保证报道信息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从而为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的生命安全提供有效保证。

3.2 将健康传播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在农业学院进行开设

目前,一般从农业学院畜牧兽医等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都分配到了科研院所、海关动植物检验机构、动物检疫检验控制心中、兽医站、养殖单位等地方去工作,同时也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到专业报刊和出版社去工作。在农业学院的畜牧兽医等相关专业中将健康传播作为一本专业的课程,加强畜牧兽医专业的知识交融性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为社会提供全方位实用性的新型人才。

3.3 开通专业媒体和大众媒体的融合渠道

开通畜牧兽医行业媒体和大众媒体中间的联系融合是为公众提供一些科学健康的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方法,同时也为公众对新科技成果的认识开辟了一个新的渠道。“非典”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使得公众卫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重视,其中大众媒体和专业媒体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动物的卫生健康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国未来的畜牧兽医也将逐渐地从关心动物疫病转向到动物和人类的健康上来。推动健康传播在畜牧兽医实践中的应用能够向更深层次的领域发展,以此来保障我国畜牧兽医行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的健康安全。

5 参考文献

[1] 钮文异.健康传播(一)[J].中国健康教育,2004(3):31-33.

[2] 刘维华,贺亚,晁向阳,等.浅谈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及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2007,34(7):132-134.

第2篇:畜牧兽医概念范文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是国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提出的在当前我国国情下行之有效的重要发展理念。在中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中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是前提,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是方向,根据专业课程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是途径。

关键词:畜牧兽医专业 教学 就业导向

以就业为导向是国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而提出的在当前我国国情下行之有效的重要发展理念。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继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学生技能培养是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下必须提倡和坚持的重要改革精神。在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如何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市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每一个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必须面对与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一、正确理解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的内涵

中央提出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的根本内涵是:以就业为导向要强调学生的就业技能,还要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的完善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学生的真正就业是以技能、理论、素养三者共同来支撑的,它是一个综合素质的就业导向观,是一种全面的就业。它除了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满足企业的需求之外,更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健全,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

根据国家对中职生的培养目标要求,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从专业角度讲,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应具有畜牧兽医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动物科学饲养管理的能力,具有动物疾病临床诊断能力,具有动物疫病检疫检验及防控能力,具有动物药理知识和兽药临床使用及营销能力,具有动物繁殖改良的理论知识和动物繁殖调控能力。

三、培养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探索

1.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就业教育的前提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首先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要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要从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操作技能的现代教育转变。教师要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努力形成以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创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地推行就业教育,才能真正把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

2.寓职业道德教育于专业教学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根据培养目标要求,首先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前提条件或基本条件,否则即使具备了较高的技能水平,也不可能成为受社会欢迎的人才。作为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学生的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并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

3.根据专业课程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畜牧兽医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畜牧兽医专业课上用“纸上谈兵”的传统教学法是不可行的。作为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必须动脑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4.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方向,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施教,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和适应社会的综合职业能力。

在专业教学中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要为基本依据,把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点和能力要素落实到专业技术课和实践教学环节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据调查,农村基层很多中小规模养殖场、养殖专业大户,由于经营者不懂养殖技术,不按常规防疫,一旦出现流行病就束手无策,有的血本无归;另外,大部分饲料和兽药营销人员对疾病的诊疗技术都很欠缺,有的甚至连肌注、皮下注射都不会,更不用说静脉注射了。所以,既懂理论知识又会动手操作的技能人才是基层养殖场以及兽药厂和饲料厂最需要、最欢迎的人才。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必须与之相适应,培养出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实用型人才。

按照市场需求,畜牧兽医专业岗位主要有以下几种,如畜牧技术员、饲料生产技术员、繁改技术员、兽医技术员、检疫技术员、牧场管理员、畜牧物资生产营销员等。要按照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着重职业岗位操作技能的培养,以及适应职业岗位和适应社会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其更好地适应本岗位工作需要以及应对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如《猪的生产与经营》课程内容是畜禽饲养与管理人员岗位必须掌握的知识,教学本课程时,我常常把学生带到学校养殖场或学校附近的养殖专业大户现场教学,使学生掌握猪的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疫防治技术,并请技术员现场讲解猪饲养管理的体会及养猪致富之道,进一步强化专业意识和职业岗位能力。不仅如此,在高二年级开展专业实习时,我们将学生分组分配到各区乡兽医站或中小规模养殖场跟师实习,在高三年级根据学生选择的职业岗位,将学生分配到相应的实习单位,如乡镇兽医站、中小规模养殖场、饲料厂、兽药厂等,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进一步强化了实践操作技能,培养了适应岗位和适应社会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吴霏 徐朔 职业能力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7).

[2]孙连栋 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新路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5).

第3篇:畜牧兽医概念范文

关键词:畜牧兽医;中职教育;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230-2

0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肉奶制品的需求量,畜牧业也因此由传统的散户养殖向集中养殖和工厂化养殖方向迈进,这样一来,社会对于专业化高素质畜牧兽医人才的需求就呈现出明显的逐年升高趋势。在以往的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工作中,教学工作的开展大多以理论课为主,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在毕业后需要到各地区的兽医站工作一段时间才能真正进入到有效工作的状态,不仅不利于学生抓住就业时机,对于中职院校的教学资源也是一种浪费。所以,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中职教师必须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研究和总结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手段,为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和畜牧行业的向前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 畜牧兽医专业的理论教学优化

1.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如此。所以,理论教学的优化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日常学习当中。教师在开展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讲解新知识时,务必要明确“教学工作实际上是从质疑到解疑的过程”这一概念,在课前设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解。这样一来,就能够使他们带着问题上课,让听课有目的、有重点,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其次是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有针对性。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偏低,有着所处年龄段特有的思维模式,教师应在对这种思维方式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课堂导入法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最后是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明确自己所学知识可以用来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使他们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使学生学习兴趣能够长久的保持下去。

1.2 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使用何种教学手段历来是广大教职员工所津津乐道的话题。传统的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大多采用挂图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手法单一,还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科技水平的进步让网络互动系统、多媒体技术走进教学领域,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应用。此种教学方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学生也容易被此吸引,进而产生较高的学习热情。为此,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应尽快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将与教学工作有关的声音和图像带入课堂,高水平完成“实景”教学环境的构建,在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拓展他们的专业视野,以便使学生更好的将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

2 畜牧兽医专业的实践教学优化

2.1 教学环节的优化

针对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特点,应该将实践教学作为放在首要位置,为此,本次研究将其分为备课、授课、学习指导、实践报告审核、成绩评定、实践资料整理六个部分。各个教学阶段都要具备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明确化的教学要求,例如在备课环节,教师的教案必须规范、完备,其中必须包括原理阐述、所使用器械设备、方法与步骤、实践记录、重点及难点问题。而在学习指导环节,教师则应做到“六个及时”,即及时检查学生的实践过程、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及时排除器械设备故障、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及时处理学生实践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除此之外,学校方面也要形成对教师实践教学工作的考核制度,按照时间长短或考核方式进行详细划分,专项考核的方法可以为评课、听课、教学过程与结果检查;随机考核的方法可以分为教学现状了解、教学现状评析,从而使校方及时了解教师的实践教学状态,以便及时纠正错误的教学行为。

2.2 对所使用教材进行优化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使用的教材必须具备新、实、变的特点。其中,“新”指的是所使用教材必须紧跟时展步伐,及时纠正传统教材中滞后性和理论验证性问题,与生产第一线的最新技术保持高度同步,且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实”指的是教材不仅要针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还必须与企业、单位目前或将要使用的设备、技术相关联,不过也要注意避免过分超前技能的出现。“变”指的是所使用教材应处于变化状态,随着技术、设备的进步而不断更新,使学生所学技能有效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材的优化可由三方面进行,一是进行较此案的合理选择,从现行的各种教材中选择那些既符合理论教育目标,又能有效指导实践教学的教材。二是自行完成教材的编制。三是只提供给学生实践必须设备和所需达成的目标,并不提供纸质教材,不过这种方式仅适用于实践操作环节。除此之外,校方也应责成专人做好教材的审查工作,避免因教材质量低下而影响本校的教学效果。

2.3 建设实训基地

由于实际操作能力是中职教育的重点,因此校方应注意将实训基地的建设作为工作重心和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应切实贯彻“八有”原则,即有规划、有组织、有计划、有队伍、有管理、有场地、有设备、有资源。为了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实训基地可采用集中化管理模式,使所拥有的人、财、智力资源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效能。

实训基地的管理可分为发挥教师表率作用、实物定置和思想定位。其中,教师表率作用要求教师必须注意自身言行,让自己的一举一动都符合培养“四有”人才的教育要求;实物定置指的是教学物品、设备及其它用具必须有指定的放置位置,同时也包括对设备完整度保持的要求,这对于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都具有重要意义;思想定位指的是教师必须对自身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严格要求,做到基地管理和教育的严格性、规范性,最终使教师队伍在高标准开展教学工作方面达成思想上的共识。

2.4 强化学生管理

2.4.1 岗前培训 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的目的是让他们尽快融入到实践操作环境当中,对工作产生必需的热情,使他们以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投入到学习和实践当中,最终在内心深处形成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教师可以通过实例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具有热情和责任感是每一位劳动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而遵循工作规律、遵守规则制度则是必须承担的职业义务。通过在校实践环节的意识深化,使学生在真正步入工作岗位后可以最大程度缩短融入工作环境所需时间,尽快完成由学生向劳动者方向的心态与角色转变。

2.4.2 学习质量提升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贯穿于整个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工作中,只有进行反复的强化,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如。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发挥自身的帮带作用,多指导,多示范,并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同时,教师也应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到用人单位了解已经毕业学生的实际工作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及时了解,使教学工作的开展更有针对性。

3 结语

总的来说,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开展应重点完成两方面任务,分别为及时了解和处理存在的突出问题,采用先进的教学理论和经验对教学质量进行保障和提升。另外,学校也要注意设立科学的奖惩机制,以便为教师高水平的完成教学任务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第4篇:畜牧兽医概念范文

关键词: 畜牧兽医 SPSS软件 教学效果

生物统计学是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资料,以数字为语言,描述和分析客观事物数量方面的科学,它的应用已经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生物统计学课程是高等农业类院校为畜牧兽医各专业学生开设的基础必修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生物统计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统计方面的基本技能,了解这些方法在实际领域中的具体应用,理解统计方法背后隐含的统计思想,培养学生应用统计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在传统的生物统计学教学过程中,统计公式的计算是通过计算器和手工完成的,对于含有大量复杂数据的案例很难引入教学中;与此同时,数据的图表、图形在生物统计的教学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面对大量数据,手工绘图极其困难,并且精确度难以把握。这些都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产生较大的障碍,不利于学生对生物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的深入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SPSS统计软件是国际上公认的权威的统计分析软件,相对于SAS、SATA、R语言等统计软件来说,其最大的优势是入门快,也就是操作简单。对于初学者,完全利用菜单命令就能完成操作。其对用户的计算机编程能力要求不高,所以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中SPSS统计软件得到广泛应用。SPSS统计软件作为解决统计问题的一个工具,在畜牧兽医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结合SPSS开展统计学教学,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SPSS统计软件在畜牧兽医专业生物统计教学中有以下优势。

(一)SPSS统计软件能够方便、快捷地处理大量数据,并且精确地绘制图形、图表,直观、形象地展示统计结果。

畜牧兽医专业是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对于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数据,很难在短时间内利用计算器和手工完成统计分析,同时难以手工绘制出精确的图形来展示统计结果,然而,采用SPSS软件教学后,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SPSS软件可以方便、快捷地处理复杂的数据,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得到统计结果,同时可以精确的绘制图表、图形,把统计结果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二)SPSS统计软件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生物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数据的计算都是通过计算器和手工完成的,讲授重点内容是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由于受到课时和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限制,讲授内容的广度与深度都很难扩展,很难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事实上,只要学生正确运用SPSS软件,就能很方便快捷地把生物统计学课程的习题例题在很短的时间内演算完成。教师可以把授课重点从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转向对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解析和理解,让学生贴近实际生产,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三)SPSS统计软件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对于生命科学领域而言,随着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每天都会有大量数据完成,面对海量的数据,统计分析工作显然无法用手工方式完成,需要运用计算机统计软件实现。在传统统计学教学中,不论是老师教学,还是学生完成作业,都是通过手工计算,这样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用SPSS统计软件辅助教学,能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在使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具体案例获得实践经验,使用数据快速做出基于事实的决策,使用各种技巧找出处理特定数据类型最佳的统计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是将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释生物界的现象与数据资料规律的科学。在传统教学中,一般偏重于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的教学,老师和学生用计算器进行数值计算。这一教学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学到尽可能多的内容,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但由于数据的庞大或公式、图表的复杂,导致哪怕是求一组数据的方差、计算相关系数或建立回归方程,都无法在课堂上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更不可能精确显示相关图形和进行预测。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认为其难学且枯燥无味,甚至怀疑所学知识在实际中无用武之地,失去学习和实践的兴趣。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学生能够通过手机、网络等多媒体资源接收丰富多彩的课程信息,学生追求新颖、趣味方面的需求非常强烈,这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巨大的挑战。如果在课堂上给学生引入SPSS统计软件,就能在讲课时一边讲解理论,一边利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可以有效解决计算量大的困难,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即使面对计算量大、数学原理复杂的推断统计学知识,利用SPSS统计软件一样可以轻松解决,这样可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高就业竞争力。

总之,结合SPSS统计软件开展生物统计学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切实提高学生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统计学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菊喜.统计软件SPSS教学研究与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9.

[2]张克俭.SPSS软件在高职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市经理学院报,2010(2).

[3]赵秀敏.Excel和SPSS在生物统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2014(9).

第5篇:畜牧兽医概念范文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和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增长,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为有效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而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鼓励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创业的相关政策,特别是为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各种服务及优惠政策,以促进大学生创业。

为了摸清我院畜牧兽医专业在校学生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为创业教育改进提供第一手资料,以便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提高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为毕业生创业当好助手,特制作了大学生创业就业调查问卷350份,随机展开调查。

一、学生对创业认识的基本现状

调查对象为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以随机抽样、自愿填写的方法,共下发调查问卷304份,收回有效问卷30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下面从学生的创业意识、学生对创业所需能力和知识的看法、学生对创业能力的看法和学生对创业主要障碍的分析四个方面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一)学生的创业意识

从调查中得知,有92.4%的在校学生有创业的打算;6.9%的学生毕业后不打算创业;只有0.7%的学生对创业没有概念;在有创业打算的在校学生中,认为创业难度一般的高达58.22%;有2.6%的同学认为创业很简单。

(二)学生对创业所需能力和知识的看法

对“你认为创业最需要哪些知识”的调查结果显示,近80%的学生认为营销技能至关重要;60%~70%的学生认为法律知识、管理能力和英语能力也非常重要;另有30%的学生认为创业还需要一定的计算机能力;而对于“所学专业知识与创业的关系是否密切”调查显示只有大约36.8%的同学认为很密切。

(三)学生对创业能力的看法

学生在对“哪些行为和学习中有利于在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的选择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当学生干部、社会兼职、参加创业知识讲座。这说明学生对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认可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可这不能解释学生虽然创业意识很强,但只有32.44%的学生“经常开展或者参加过创业相关的学习和活动”现象。

(四)学生对创业主要障碍的分析

在“在校大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障碍”的调查中,近80%的学生选择了创业头脑和资金;约64.5%的同学认为最需要技术支持;只有14.8%的同学认为学校需要加强创业教育培训。

二、从我院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创业意向泡沫太大

从“学生的创业意识”这一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我院有92.4%的学生有创业打算。然而,据麦克斯调查发现,最后能成功创业的学生比例仅有3%左右。可见,目前大学生创业意向存在着相当大的泡沫。一方面,由于大众媒体对于某些创业神话的过分渲染与炒作,对大学生的选择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大学生社会经验很少,对于创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估计严重不足,这从超过60%的同学认为创业难度一般或者不难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因此,需要创业教育中注意讲授知识的全面性,既要鼓励学生创业,但是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创业的艰难,让学生的创业意识理性发展,而不是在校期间头脑发热、创业时盲目地选择,最终导致退缩或失败的结果。

(二)加强创业教育并改进创业教育模式

创业教育在大多数院校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且创业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各自为政,创业教育不讲专业知识与创业的关系,专业教师也不在专业知识讲授中渗透创业理念,没能形成有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使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在多数高校处于真空状态。这一点从“学生对创业所需知识的看法”调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创业过程中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忽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成功创业中应有的核心位置。

近年来,我院创新实施了“项目式教育、双轮式驱动、课题化管理”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创业比例高于其他的高职院校。畜牧兽医系的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中,让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创业教育中强调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三位一体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改变创业教育以课堂教育为主的单一教育模式,利用创业社团、江苏农博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注重创业实践教育,而不单单是注重理论教育,从而改变学生认为“当班干部”和“社会兼职”比“创业教育”课程更能锻炼创业能力的现状。

(三)学校与社会合作为学生创业搭建平台

从“学生对创业主要障碍的分析”高居前三的分别是创业头脑、资金和技术支持。学生认为的创业头脑主要指个人创业能力和对机遇的敏感性,我院畜牧兽医系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学习平台(项目式教育)和实践平台(大学生创业园、江苏省农博园);资金的缺乏可以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学毕业生创业优惠政策、组建创业团队(共同出资、风险分担)的方式解决,我院畜牧兽医系学生参加了SYB创业培训班,培训合格的学生可以获得当地政府不同额度的创业扶持基金;技术支持方面,我院畜牧兽医系教师对毕业生创业的技术支持已经开始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源,联系企业专家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徐红,邓银城.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心态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2).

[2]王春云.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出路[J].当代教育科学,2010(19).

[3]吕梅,毕德全.职业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09).

[4]丁桂苏.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6(32).

[5]陈颖,王元元,张永华.高校共青团实施创业教育的路径探析―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06).

[6]谭家德.创业教育:职业学校推进半工半读教育模式的新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8(27).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高专农业类创业教育体系的初步研究”(2010SJD630013)。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刘庆新(1978-),男,河北成安人,本科,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畜牧兽医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创业教育。

第6篇:畜牧兽医概念范文

关键词:疫病预防;免疫监测;防疫规范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1-0084-1

随着目前养殖业的持续发展,一些传染性比较强、危害性比较大的疾病成为生猪养殖业的头号杀手,全世界普遍采用预防接种作为预防和控制这类疾病的主要手段。然而,当疫苗接种到动物体内后,必须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之后才能够产生保护力,而这种保护力的产生往往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疫苗方面、动物方面、接种方式方法及时机选择、饲养管理以及环境等,每一个方面的因素出现变化都有可能对免疫效果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而接种抗原所产生的抗体滴度或效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免疫效果,因此从监测即时抗体水平或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来判断动物对某种疾病的抵抗力或某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变的尤为重要。

1免疫监测的概念

免疫监测是通过免疫血清学的方法对免疫后机体抗体水平的测定,根据免疫监测的结果来检验免疫成效的一种技术方法。血清学试验是运用敏感、特异的手段来检测机体针对微生物的抗体应答。这种可引起机体发生抗体应答的微生物可以是病原微生物,也可以是因注射疫苗而诱导的,也可以是无致病性的微生物或者机体内正常存在的菌群的一部分。目前应用于动物血清定抗体检测的方法有很多,这些方法主要有血凝试验(HA)、血凝抑制试验(HI)、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AGID)、病毒中和试验( NV)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在这些方法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个准确性、安全性高,实用性强的检测技术,其特点为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速度快。目前我国兽医部门日常动物疫病监测首选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

2免疫监测的重要性

2.1 掌握猪群整体免疫状态,预防重大疫病爆发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程度的增高,畜禽流动和引种工作的频繁,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得越来越复杂,能够快速掌握本场猪群的整体免疫状态变的至关重要,稍不在意,一个细小的问题就会导致整个猪场暴发疫病,损失惨重。为了控制猪口蹄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猪伪狂犬病等重大传染病的流行,猪场管理者应严格而又认真的进行疫病免疫检测。

2.2 加强猪场免疫监测,减少免疫失败发生

目前绝大多数养猪场没有充分利用实验室检测手段,在养殖生产中使用疫苗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免疫效果不理想,甚至接种了疫苗后猪群仍然暴发该疾病。猪场人员应对不同阶段的猪进行定期采取血样,采集的血样尽量广泛而具有代表性,送到有实验室检测能力的相关部门(如各地县级或市级畜牧兽医站)作出科学的检测报告,进行分析决策。通过动态采样监测了解猪群中到底有哪些疾病的存在,同时掌握检测出的疾病感染程度,什么时间、什么疾病感染了哪个阶段的猪群,这样才能因地制宜适时而正确的选择疫苗接种的种类和接种疫苗的时机,同时也能够掌握疫苗的免疫效果,也就是经过疫苗接种后摸清了某些疾病的抗体水平的高低、群体猪的抗体效价的均匀度、疫苗的保护率和保护时间。对于出现抗体滴度不合格的猪,应及时给予补免,从而避免因免疫失败再次感染该疾病的可能。

2.3 指导猪场的群体防疫准则,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受母源抗体和自身抗体水平高低、免疫时间、免疫方法、疫苗种类、免疫次数和当地疫病流行情况等因素的影响。良好免疫效果的获得依赖于首次免疫和再次免疫时机是否合适,母源抗体水平决定首次免疫的时间,上次免疫时体内的残留抗体水平决定再次免疫的时间,由于各方面的影响,一个养殖场的免疫程序应根据每年免疫监测情况适时加以调整修订。一味照搬别场免疫程序,或连年不变的做法难免会失误,进而引发疫病的流行。因此,不能教条地仿效其他猪场的免疫程序,只有以根据本场所测的实际抗体水平为依据,结合当地的实际,才能制定出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这一切都是依赖于抗体水平的监测。

3总结

第7篇:畜牧兽医概念范文

关键词 生态养猪;养猪产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322-01

有研究表明,我国猪肉消费量占各种肉类总消费量的50%以上,为了满足居民对猪肉的需求,政府加大了对养猪产业的支持。目前,养猪产业的产值已经占到我国畜牧产值的60%,养猪业已经成为农业经济中的主要产业之一。因此,保证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对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经济效益以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生态养猪应运而生,其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猪肉质量和安全的需求,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1 生态养猪概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已经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中以养猪场、家庭农场、公司+农户等形式为主的生猪养殖产业正朝着形式化多样化发展。畜牧产业规模不断发展,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带来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有研究表明,一个万头养殖场每年排污量高达3万t,对环境造成了重大污染,如果不能对养猪场的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不仅会污染环境,也会成为人畜共患病、畜禽传染病以及寄生虫病的重要传染源。生态养猪是在保证猪基本生存权利和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恢复猪的拱食习惯的一种养猪模式。生态养猪涉及动物营养学、农作物栽培学、生物学、生态学以及养猪学等学科行业。生态养猪以养猪为主体,将猪粪进行科学处理并应用到农牧生产上,形成一条低投入、高产出、污染小的良性循环养猪方法。相对于常规养猪,生态养猪将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和养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建颍乡生猪养殖现状

近年来,建颍乡不断加大对生态养猪的投入,进一步提高生态养猪技术,建设了许多生态养猪场。2014年生猪出栏6.01万头,同比增长5.7%;年末存栏4.2万头,同比增长1.4%。全乡规模养猪场16个,其中建颍乡班草湖生态养猪小区占地66.7 hm2,有5个国家扶持规模养猪场,建有10栋标准化猪舍和26.7 hm2精养渔塘,四周开挖了超过3 000 m的循环围沟,是养殖小区与外界的屏障。小区建有600 m3沼气池1个,利用沼气发电,实现小区用电的自给自足。加上全乡其他308家微型生猪养殖户,有效地带动建颖乡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1-2]。

3 生态养猪发展模式

由于每个养猪场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生态养猪的模式也各不相同。猪―沼气―农业是生态养猪的主要模式,现在生态养猪的各种模式基本都是以此为核心,根据各养殖场的特点进行改造的一种半封闭人工生态循环系统。建颍乡现已形成猪―沼―林(渔)、猪―沼―菜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生产经营中,他们采取了统一引种、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四统一”管理模式,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无论采用何种生态养猪模式,沼气都是生态养猪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对生态养猪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沼气发酵,不仅可以将废弃物中含有的有机碳分解为沼气,也可以将废弃物中的氮、磷等元素溶入沼渣中,提高肥力,同时可以有效地消除废弃物的恶臭和寄生虫。生态养猪产生的废弃物经过发酵处理产生的沼肥,不仅可以用于农业生产,也可以用作鱼类的饵料。

4 促进生态养猪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4.1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加强生态养猪的管理和领导,将生态养猪产业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点工程来抓。在落实生态养猪扶持政策的同时,各级政府应该将生态养猪的养殖场规模纳入土地总体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中来,并优先安排其用地。二是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生态畜牧发展规划,明确畜牧业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并根据生态养猪场的排泄量,扶持相应的农林业,实行农牧、林牧相结合。加大对生态养猪的宣传力度,并有计划地组织生态养猪企业进行技术学习,提高生态养猪技术,保持生态养猪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的生态养猪所需的土地按照农用地进行管理,对于个人或者企业兴办的生态养猪场使用的土地实行分类管理,对生态养猪企业提供适当的优惠政策,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3]。

4.2 完善生态养猪产业体系

由于近期国内生猪价格一直较低,加上兽药价格以及工人工资等不断升高,导致养猪成本不断加大,许多养猪场濒临破产,严重制约了建颖乡养猪产业的发展。如何降低养殖成本,促进养猪产业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为了保证生态养猪产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和完善生态养猪管理体系和技术,建立一套完善的良种繁殖技术体系,保证生态养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生态养猪饲喂管理,促进猪肉品质的提高,要建立并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饲料生产、饲养以及管理体系,为生态养猪提供安全、优质的饲料。三是建立有效的卫生防疫体系,加强乡畜牧兽医站的职能,让兽医定期防疫到户,减少生猪死亡率。四是加强生态养猪粪污处理,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从而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五是财政、金融等部门继续加大对生态养猪产业的倾斜,减少贷款手续,帮助企业和养殖户多方面筹集资金。对那些因自然灾害出现困难、急需要贷款的养猪户,政府可担保贷款,联合银行上门对接[4]。同时,加大养殖保险工作力度,解决生猪养殖企业和农户的后顾之忧。

5 参考文献

[1] 刘猛,王桂荣,王慧军,等.中国生猪饲养的发展出路:生态养猪[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8):254-258.

[2] 杨应川,张玉成,白长新,等.生态养猪实验及其技术推广可行性分析报告[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4(3):76-77.

第8篇:畜牧兽医概念范文

关键词 兽医产科学;教学;实践;改革

中图分类号 S857.2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341-02

《兽医产科学》主要是研究动物繁殖生理、繁殖技术和繁殖疾病。它以课堂讲授与临床实践结合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动物繁殖过程的现象、规律和机理,防治母畜疾病、新生仔畜疾病和乳腺疾病的基本技能及动物繁殖的基本技术。该课程现在已经成为很多高校兽医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为此,根据兽医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对兽医专业兽医产科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将理论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同时开展多媒体教学模式,积极设立开放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外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提高[1]。

1 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2002年高校入学率达到15%,开始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到2006年高校的入学率已经达到23%,在校学生数占世界第1位,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2-3]。由精英式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高校本科生面临着严酷的就业压力。《兽医产科学》是对动物繁殖生理、繁殖技术和繁殖疾病进行研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亟需进行改革。

2 教学改革措施

2.1 理论教学的改革

目前,国内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使用的教材一般为赵兴绪主编的《兽医产科学》第4版教材,该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将该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都纳入书中,因此成为国内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重要教材。但是,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太快,使得教材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要善于总结,将理论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

沈阳农业大学动物医学本科专业分别在2007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对《兽医产科学》的教学大纲进行了编写与修订,使得教学内容能够得到及时更新。随着教学大纲的修订,产科学理论教学内容已经由最初的54学时减少到40学时,而增加了实验教学的课时,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新的《兽医产科学》教学大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保存了原有的教学大纲中的该门课程的重点。二是在学习动物产科生理学理论指导下,加大动物产科疾病方面的授课学时数。三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动物克隆技术与转基因技术等在第4版新教材均已提及,但是实际的内容更广泛,因此需要将这些章节设定为学生课后自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人工授精、手术助产的等常规经典的技术作为重点讲授内容。在平时的授课内容中,要进一步强调各类新技术如何在兽医产科中应用。四是增加公、母畜生殖器官的解剖学结构和实验动物、经济动物、观赏动物、伴侣动物和濒危野生动物等产科疾病的内容,丰富了《兽医产科学》课程的授课内容。五是补充一些新疾病、新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如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等新疾病,早期妊娠诊断技术的新发展,母畜不孕症的新防治等,使授课内容与时俱进、始终与生产实践保持高度的统一。

2.2 实践教学的改革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兽医产科学》仍由理论和实验教学2个部分组成,不利于综合性实践项目的实施[3]。2010年沈阳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全面改革,将以往分散于各专业课中的实验、实践与实习内容提取出来,形成独立的课程——《兽医专业基础课实验》和《兽医专业课实验》。经过此次调整使分散的兽医实践内容变得规范化、合理化。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力度,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及开放性实验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

在《兽医专业课实验》课程中,课程前期设置一些相对简单的认知实验,如动物生殖器官标本的观察及常用产科器械的识别;中期可进行一些技能实验和整合实验,如品质的检测;课程后期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为主,如奶牛隐性炎的检测及怀孕动物剖腹产手术等。积极开展开放性实验是沈阳农业大学兽医专业本科生教学的一大特色。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复制一些针对性强的产科疾病病例,有兴趣的学生根据需要可以自行选择,然后由学生根据实验的内容、目的及要求制订试验方案,教师对方案进行指导,之后学生开始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操作、观察,并记录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临床表现和病理解剖学变化,根据疾病的特点,结合课堂的理论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观察实施效果,全部操作均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和实施的实验,对疾病的症状、病理变化有更直观的感性认识,学生学得扎实、记得牢靠。整个实践环节完成后,按照正规格式和要求,就发病机理、临床症状、治疗措施和监测、实验体会等书写实验报告,由老师批改并讲评。从认知性、演示性的实验项目到设计性、综合性及开放性的实验项目,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教学方法的改革

《兽医产科学》与基础学科联系紧密,兽医产科生理部分中基础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如生殖内分泌基础及母畜生殖机能的发生、发展与调控等章节的内容。同时,《兽医产科学》与临床学科联系紧密,没有形象和生动的授课方式,会使教学内容变得枯燥乏味。为使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充分消化、吸收该门课程内容,笔者所在课题组将CBL教学模式引入到兽医产科学教学中。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是在可控环境中对现实世界的部分模拟,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其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 [4-5]。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一是开发了内容丰富的PPT课件、运用多媒体资源、推进网络教学方式、开通网络学习平台和网络交流模式等,与学生建立零距离的信息交流平台。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临床病例的图片、录像、化验单、诊断步骤、治疗方案等演示出来,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产科疾病,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例如,讲授母畜分娩的过程,采用flas效果,生动形象地展示母畜分娩前的不安,子宫的阵缩和腹壁的努责,胎儿的胎向、胎位及胎势等的变化,及胎儿通过子宫颈的完整分娩过程,此种授课方式与单纯讲述比较,优点非常突出。二是充分利用学校动物医院和其他兽医院的典型病例、常见病例、季节性发生病例及稀有病例进行实地教学。同时,将兽医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典型产科病例用视频或图片等方式保存下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该病例的病理变化进行模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三是课堂讨论临床案例,在基本理论知识讲授结束后,针对典型案例让学生自由讨论,采用启发式、诱导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得出准确结论,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同时,教师应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大量查阅相关资料,保证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6]。

3 结语

通过对兽医产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兽医产科学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升,说明教学改革与实践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有非常大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但是改革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和完善,进一步完善兽医产科学教学模式[7-10]。

4 参考文献

[1] 赵兴绪.兽医产科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 温恒福.大学教学质量的概念、问题与改进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66(2):1-4.

[3] 付世新,夏成,武瑞.家畜产科学临床操作能力培养改革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08(34):202.

[4] 李稻,韩玉慧,蒋益,等.医学基础教育中PBL和CBL两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108-110.

[5] 郭闻渊,罗逸潜,张凤琴.CBL与LBL结合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610-613.

[6] 赵树臣,侯振中,吕占军.浅谈兽医产科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4):76-77.

[7] 刘艳,白龙,刘英.浅谈《草原管理学》课程的发展历史与教学改革实践[J].草业科学,2009,26(12):164-167.

[8] 林炜明,杨小燕.兽医产科学教学改革探索[J].广东农业科学,2011, 38(2):187-188.

第9篇:畜牧兽医概念范文

关键词:动物检疫;畜产品;质量安全;作用

对畜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动物疫病,一旦动物感染疫病,并且没有及时被检查出来,那么用这些感染疫病的动物生产出的食品携带有病菌,食用之后就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1]。面对疫病的危害,相关部门应该做好动物疫病检查工作,及时找出感染疫病的动物,以此来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1动物检疫理论内容概述

1.1动物检疫概念

所谓的动物检疫,就是指动物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的检疫工作人员根据当前先进的技术以及兽医知识,按照规定的检疫程序来对动物进行检疫,并作出有法律效力的结论。

1.2执法依据

动物检疫工作的开展并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有一定事实根据的,我国出台的《动物防疫法》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之一。在此法律中,对动物检疫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在其他相关的法律中,也涉及动物检疫这一方面内容。所以说,动物检疫是有执法依据的,此检疫工作的开展属于强制性行政管理手段。

2动物检疫在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作用分析

2.1产地检疫作用分析

在进行动物检疫中,需要开展产地检疫。所谓的产地检疫,就是指检疫工作人员需要在畜禽出栏之前按照相应的规定以及规范的程序来开展检疫工作。在这一阶段的检疫工作中,工作人员可以将比较常见的动物疫病检查出来,当确定了动物疫病之后,就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处置,这样就能够从源头上避免带病的动物进入到畜禽市场,从而实现源头动物疫病的控制。在产地检疫中,工作人员可以将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瘟等常见疫病检测出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2]。同时,开展产地检疫工作,还可以确保感染疫病的畜禽不会进入到下一个环节中,这样其他健康的畜禽感染疫病的几率就大大降低,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就会得到保障。

2.2屠宰检疫作用分析

将畜禽做成畜产品,需要经过多个工序,其中对畜禽进行屠宰就是非常关键的步骤之一,在进行畜禽屠宰之后,动物疫病检疫工作人员就应该进行检疫工作,此部分的检疫主要是病理检疫,通过严格落实的检疫工作,可以确保进入生产加工环节的畜禽是没有感染疫病的,畜产品质量就会提高。反之,若是此阶段的检疫工作草草了事,那么就会导致感染疫病的动物进入到加工环节,进而加工出带有病菌的产品,从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做好畜禽屠宰环节的检疫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进行这一检疫中,需要对猪链球菌以及口蹄疫病菌进行着重检疫。一旦感染此病菌的产品被人们食用,那么就会导致人们出现眩晕、发热等症状,因此,在屠宰检疫过程中,必须严格检疫,把好每个关口,这样才能确保市面上出现的畜产品质量有保障。另外,针对屠宰环节的检疫工作,国家在相关法律规定中明确提出了不得屠宰有恶性传染病,或者是因病死亡的动物,对于这样的动物,必须要开展无害化处理,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放心食用畜产品。

3做好动物检疫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3.1进一步宣传检疫工作

为了确保动物检疫工作可以更好地落到实处,政府部门就应该提高对动物检疫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政府部门还应该进一步宣传检疫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检疫的重要性,从而促使相关人员能够配合检疫部门的工作,共同来完成检疫工作。同时,政府部门除了要加强宣传之外,还应该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检疫工作的开展若是没有充足的资金做后盾,是无法有效落实的。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在此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帮助检疫部门购买更多先进的检疫设备,并协助检疫部门构建完善的市场机制,以此来确保动物检疫工作顺利地落到实处[3]。

3.2加强处罚力度

在检疫工作开展过程中,国家除了要为检疫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之外,还应该加强处罚力度,从而打消很多违法人员的侥幸心理,通过增加违法人员的犯罪成本,来促使更多的人认真履行自身职责,能够在法律的警示下改正自我,避免一些扰乱畜产品市场的不法行为出现。

3.3对检疫人员进行培训

要确保动物检疫的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动物检疫部门就应该对检疫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来促使检疫人员能够认识到自身肩负职责的重要性,能够在培训中学习到更多先进的检疫知识,提高自身的检疫水平。同时还应该对检疫人员进行职业素养的强化,只有这样检疫人员所开展的工作才能是高水平的、高效率的,检疫工作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综上所述,在我国畜产品市场发展中,质量存在问题的畜产品不仅使得市场发展受到了阻碍,同时也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面对这样的情况,动物检疫部门就应该提高对自身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严格落实产地检疫以及屠宰检疫工作,以此来减少感染疫病的畜产品数量,维护畜产品的市场稳定,促使人们能够放心地食用畜产品。

作者:年梦 单位:甘肃省迭部县畜牧兽医动物检疫站

参考文献:

[1]王杰玉.动物检疫对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作用分析[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8):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