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范文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建筑设计规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第1篇:绿色建筑设计规范范文

绿色建筑概念。绿色建筑是指对环境不产生危害,又可以充分利用环境中的各种自然资源,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一种建筑。绿色节能建筑是在建筑领域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集中体现,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将人文,环境和建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自然环境,通过人工的方法,为人类营造一个美好的居住、工作环境,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态破坏率。绿色建筑的设计内容。绿色建筑的基本内容的设计是以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发展为前提的,通过人为的方式,合理运用生态原理,使人、自然和建筑三者之间维持协调统一的关系,并在此背景下寻求建设生态环境的设计方法和途径,更好的体现人、自然、建筑三者与生态环境设计、美学之间的联系,实现人工与自然美相结合的目的。绿色建筑的具体内容包括节约环保,建筑生命周期,对建筑基本功能的需求,实现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建筑生命周期主要是强调在一定的时期内建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从全方位出发,兼顾环境,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和无害的生活空间,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对自然和环境进行整体的估算,强调节能环保,注重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各种资源,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高效利用能源,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减少资源浪费,实现人与自然,建筑和谐统一的局面。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实施策略

建筑行业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重视“绿色建筑设计”,并将“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融人到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以及评价全周期,这就需要围绕“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进行策略研究:

l、国家的宏观把握是根本

对绿色建筑来说,实现经济、文化、科技等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遵守绿色节能制度、环境政策等法规。“按标准、规范设计”是我国设计师经常秉承的法则,也是我国建筑管理审核的重要依据。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加强建筑节能检测技术研究,总体性的限制建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绿色建筑的推广,从标准到实施、检测、认证到监测,由于专业性强而导致各相关方在方法思路上的冲突、进而导致了标准执行过程中相互推诱,逃避责任的问题。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也造成许多项目在建设初期投人增加、工期延长,从而使许多业主对绿色建筑根本不感兴趣甚至持反对态度。这就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从宏观角度去把握,将相关各方召集起来,讨论研究,理顺这些关系,找出问题的症结之所在,然后加以解决。

2、规范行业标准是重心

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使得整个行业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不规范的恶意竞争,小作坊的企业大量存在。如果不规范市场管理,不规范企业的设计、施工、检测、评价以及后期维护等一系列环节,就很难实现真正的绿色建筑。因此,要加强建筑行业内部的规范化管理,制定行业运行管理的条例和规范,使得建筑行业发展有法可依。采取动态管理,大力整顿资质不佳的企业,末位淘汰制,必要时取消其公司执业资格,实行优胜劣汰,实现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3、行业人才的培养是关键

绿色建筑属于环保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需要从事其工作的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特别是在绿色建筑设计方面,实现绿色建筑的设计,设计人员除了具备必须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在技术上、思想上、品质上的绿色设计,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绿色建筑设计”是全面的系统设计,设计人员要从全方位去掌握建筑,需要能够将不同专业之间的数据转换成系统科学的数据。“绿色建筑设计”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设计人员全面把握和平衡,协调各方关系。只有大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的建筑人才,才能保障绿色建筑发展壮大。只有完备了上述策略,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才能得以大力发展和前行,才能通过对建筑的转变来维护并改善我们生活的环境。

三、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l、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大力提倡建筑节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绿色建筑概念开始引人。到目前为止,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l)第一阶段(2004年以前):上世纪90年代绿色建筑弓}人中国,以学术研究为主。在此阶段,国家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为推进建筑节能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为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建设部于2003年设立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2)第二阶段(2004年至2008年):这一阶段以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推动和技术科研机构的研究为主。建设部于2005年与科技部联合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于2006年颁布了我国的绿色建筑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fr50378一2006)。同时各地相继出台了适合当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如北京在提出2008年北京绿色奥运的理念后,专门出台了《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编制了《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北京市节约型居住区指标》,上海也编制了《上海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3)第三阶段(2008年以后):绿色建筑的推动力量拓展到了部分开发商和业主。2008年4月,住建部组织成立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负责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管理工作,了《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等相关的管理制度,推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的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已评出114个获得星级标识的绿色建筑。2010年,我国颁布了针对绿色建筑的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229一2010),规范民用建筑的绿色设计,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国家级别的绿色建筑的标准只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fr50378一2006)和《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229一2010),而由于我国的气候条件复杂,建筑类型多种多样,现行绿色建筑标准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指标上都不能完全适应绿色建筑发展的需要,所有,巫需研究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和需要,充分考虑利用现有相关专业标准化成果,尽快建立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2、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l)“绿色建筑设计”深人人心。建筑行业会将“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融人到建筑的设计以及施工的全部过程,建筑中的每一个环节将围绕“绿色建筑”的理念进行研究、实践。(2)发展新型“绿色建材”。“绿色建材”是指建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降低能源和物质的投人以及废物、污染物的排放,在制造的过程中,回收副产物,重新利用,降低环境的污染。这将加快我国“绿色建材”的发展及推广速度,也将有利于绿色建筑的大力发展。(3)实施行业的“绿色过程”。即强调“绿色施工”,实施“绿色竣工验收”,制定“绿色技术标准”、“绿色实施细则”等,每一个环节都要环保、节能。才能充分尽到节能节地、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历史责任,不断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不仅为我们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也实现高效率地能源利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它是实现“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今世界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共识和方向。

四、结束语

第2篇:绿色建筑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高层民用绿色;节能;环保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案例

xxx世纪大厦上程的建筑总面积大约有23696m2.该建筑的总体分配格局是:地下设计一层,地上分配16层,局部总共17层该大厦的楼的总高度约在54m左右。具体每一楼层的层高是:地下室的楼层层高是3.30m.局部有3.50m;第一层有5.30m,_层和第三层都是4.30m.4-14层以及第16层每一层都是是2.90m,第15层是3.10m该建筑还设计了机房层机房层的高度是2.90m;该建筑等级是一类,VI度抗震设防烈,四级框架的抗震,三级剪力墙的抗震。上程所采用的结构型式主要是框架一剪力墙结构。

二、高层建筑中建筑设计原则

(一)综合性和整体性设计原则

在当代高层建筑设计中,整体性设计原则是将建筑物从细小部分进行整理规划,通过明确发展规律和构成,在部分和整体中形成相互结合、依赖以及制约的关系,从而正确展示建筑工程设讦运动规律以及系统特征。高层建筑设计综合性原则,从建筑设计要素、功能、结构组成、发展历史以及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整体考察,在建筑设计综合考虑的过程中,进行基础性综合分析; 将每个层次的分析结果具体的反映到整体以及综合考虑过程中; 通过严格对照比较结果,从新进行建筑工程设计分析修改、整合完善,从根本上保障建筑设计整体和部分的高度统一。

(二)严格按照国家的设计规范

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设计规范来进行设计,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等,并且设计的要求符合国家现行的标准,遵守设计规范和制做图纸的相关标准,严格按照设计的程序进行设计工作。

(三)有序性以及结构性设计原则

在高层建筑工程设计中,根据系统的层次性、有序性,同一层次的系统之间存在相干性的系统关系。因此,在设计中必须正确区分环节使用功能,以及各个环节的关系特点,通过合理组织建筑工程设计空间序列、流线,保障设计合理性。另外,结构作为建筑工程设计的结合万式,不仅广泛存在于建筑事物中,同时也是建筑性能的核心载体,系统形成过程直接关系建筑设计整合差异。

三、民用建筑结构设计解决方法

(一)优化高层建筑的消防结构设计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应用越发普遍。除去自然灾害引发的地震以外,还要充分考虑人为因素引起的灾害,比如火灾。高层建筑结构越复杂越高,那么一旦引起了火灾,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就会受到极大的威胁。因此,在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中注意防火是很关键的。首先,防火间距要合理,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精确地测出建筑物之间的实际距离。然后,对于设计要因地制宜,防火结构一定要符合实际的地形情况。除此之外还有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也很重要。一般而言,安全疏散通道应该进行垂直结构设计,而且尽量多设计几条,利于慌乱人群的疏散。安全疏散通道中一定要设计防烟区,避免烟雾将疏散的人群呛晕。设计人员可以使用分隔式的设计,可以更好地控制火势和烟雾的蔓延。另外,防火门、防火墙以及其他防火设备等也需要设计人员注意。

(二)结合建筑形体空间的处理,可以在建筑物中设通风口,加强气流组织,改善小区内部的通风条件。从建筑外观形态上来谈,影响能耗大小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建筑绝对的大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体量,另一个就是平面是否紧凑。强调因地制宜,地理条件、气候、文化传统不同,所做出的设计也应该不同。

(三)选择恰当的基拙方案

要根据上部结构的类型、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相邻建筑物影响、载荷分布等因素来选择恰当的基础方案。在设计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发挥地基潜力,在必要的时候要做好地基变形的验算。并配合详细的地质报告来做基础设计,以及进行现场的查看或者对临近的建筑资料进行参考。

(四)避雷性能的设计

从科学的角度上来看,绝对高度越高的物体就越容易遭受雷击,高层住宅小区的楼层较高,因此其避雷问题必须要在建筑与设计的过程中加以落实,一般常见的避雷方法是安装避雷针,将避雷导线一直连接到地面。然而因为高层住宅小区本身具备着很大的特殊性,因此要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进行避雷性能的设计。外部避雷设计与常规的避雷方法基本一致,都是在最高点安装避雷针,引拉避雷导线; 而内部的避雷设计比较复杂,通常情况下,高层住宅小区的内部避雷措施,都是采用法拉第笼方式,法拉第笼的基本避雷原理是将高层住宅小区结构内的竖向钢筋与横向钢筋进行虚拟的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笼式避雷网,当雷电击中高层住宅小区的时候,笼式避雷网可以将雷电快速地进行分流与疏导,将雷电对高层住宅小区的影响降到最低。

(五)人性化设计,注重居住质量

据调查,愿意居住在较高层数的人们占参与调查人数的73%,在大多数人的心目当中,楼层的层数越高,意味着居住质量也就越高,居住环境也就越舒适。事实上,楼层的高低与居住的质量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高层住宅小区由于层数比较高,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注意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首先要注意住宅的采光问题,根据现场的现实情况,合理安排窗口以及门口的朝向,保证日常的采光能够满足住户的要求; 最后,要注意高层住宅小区的隔热问题,楼层数高,尤其是在阳光猛烈的天气里,楼层会直接受到阳光的照射,导致室内温度急剧升高,影响住户的居住质量,在实际的设计过程当中,应考虑比如安装隔热板等方法,落实高层住宅小区的隔热问题。

(六)消防电源及配电线路敷设防火蔓延设计方法

建筑中消防设备的配电线路很容易受到火灾的损坏,为了降低线路出现短路、接地等故障的概率,就要充分提高配电线路的耐热性和耐火性,确保建筑消防工作的安全。线路采用暗敷设时,使用普通电缆需经过金属管套保护层或者阻燃塑料保护层,最后还要敷设在不燃烧的建筑结构体中,对穿管暗敷保护层的厚度要控制在3cm以上,采用该种方式,可以充分实现耐火性的要求,并且可以提高线路的安全与可靠性。若使用明敷方式,为最大限度增强线路的耐火性,则要选择涂有防火涂料的金属管套和金属线槽进行线路的敷设,从而增强明敷的防火效果。发生火灾后,建筑中的电气竖井将出现烟囱效应,为了提高其防火性能,对于强电和弱电竖井楼面,要每隔特定的距离采用耐火性能强的材料进行缝隙的封堵,防止火灾时烟气的蔓延,影响了救援的效率。消防电源和配电线路的施工主要考虑线路本身的耐火性与耐热性,从而为提高建筑的消防水平奠定基础。

(七)优化高层建筑自身的缺陷

高层建筑自身所带有的缺陷也是很多的,比如高层建筑的温度收缩问题、沉降问题等,除此之外,高层建筑因为其体型很庞大宏伟,内外部结构千变万化,十分复杂,所以极其容易对建筑物本身造成不利的影响。如果工作人员想要加强高层建筑物的安全工作,就不能忽略以上其自身的弱点,并且还要根据不同的问题进行不同的设计,妥善处理。现今,建筑行业的结构分析技术和其计算方法得到了更好的提高,在高层建筑的平面设计方面也出现了设计不规范、不对称以及曲线形设计等现象,在高层建筑实际中也应用到了耗能减震技术。

四、高层民用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随着近些年来我们周边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自然资源的日益匮乏,人们也越来越多地体会到节能环保对我们生活的重要作用。而绿色建筑设计不仅可以大大的节约能源,而且还能够对于减少污染以及保护环境方面提供建设性的成果。鉴于此,绿色建筑设计必定会成为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为了做好这一工作,相关的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当地的经济、气候、环境等条件,然后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正确指导下,最终起到节能、节水、减排及提高居民住宅舒适度的目的。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最大限度的采取就地取材的方式,尽可能的选用低挥发、放射少、低活性的地板砖。(2)减少电器设备,设计外墙时达到采光和通风的双重效果。(3)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高层建筑不断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自热而然建筑工程对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这就需要建筑设计人员不断的研究,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以人为本,并不断探讨高层建筑设计理念的更新与高层建筑设计风格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陈B,荀道.关于高层建筑中建筑设计要点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4,21:6.

第3篇:绿色建筑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办公楼;弹塑性分析;可靠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1、多层办公楼建筑设计

多层办公建筑的设计则既注重世界上先进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的采用,又在合理适当的程度下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办公建筑也在不断的发展着。多层办公建筑具有水平横向间公共空间组织灵活的优势,它在我国城市的一些地区和城市开始有相当的建设和发展。根据有关专家的统计预测到2015年我国各城市的人均办公楼面积指标需求将达到0.7m2[1],则近年内需要进行建设和设计的办公建筑量仍然很大。

人们由物质的需求转向对信息的需求,交流的需求。因而办公建筑,往往集办公、娱乐、餐饮、休闲、购物、居住等于一体,这样不但节约城市用地,节省城市市政设施投资,缩短交通联系路程,而且让人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交流和沟通。办公楼一经建成,其结构及布局就很难改变。因此,充分考虑设计的适应性、灵活性就成为现代办公楼的一个重要特征。近年来兴建的相当部分多层办公楼都采用了大空间灵活平面布局形式,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现代社会生活的开放性、便捷性、不确定性促使现有办公楼朝着大空间小隔断的布局方式、综合化、透明化方向发展。现有办公楼功能形式上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建筑内部能源消耗方式的变化,决定着现有办公楼的能耗特征的变化。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2]规定总平面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3]的有关规定。与《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89)[4]规范相比,此规定为新增条文,目的是满足老年人、伤残人的特殊使用要求,方便他们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和进行业务联系,并体现社会文明和社会对伤残人的关心,故总平面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必须执行方便残疾人使用的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在建筑设计方面要综合考虑,以满足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近年来国内考虑宜人化办公空间设计的一些多层办公建筑案例主要有:清华大学的设计研究院办公楼(生态节能的绿色中庭为特点)、北京南天大厦(多功能的合理化的特点)、深圳华工科技办公楼的设计(多空间变化的特点)、南京圆通广场(高层综合体)等案例。

2、钢筋混凝土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弹塑性分析

我国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目前所采用的抗震规范中,结构抗震设计是以承载力为基础的设计。为了解结构的弹塑性性能,就必须进行弹塑性分析。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一2010)[5]提出了两阶段设计方法来验算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要求。

目前,结构抗震的弹性分析己经由简化的平面结构发展到空间协同、由空间协同再发展到空间分析,逐步接近实际,而且有些程序还可以将楼板变形引入计算。但对于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性能,则还处在初步使用阶段。发现结构中某些薄弱环节并进行加强,进而判明结构的屈服机制、薄弱环节及可能的破坏类型,是结构弹塑性分析最可靠的方法。对于一些由位移及构件延性控制的高层建筑,十分需要应用这种方法,但是由于地震波的不确定性,房屋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计算工作量大,结果处理繁杂等原因,这种方法目前还不能在设计中普遍采用。

近年来,介于弹性分析和弹塑性动力分析之间的弹塑性静力分析Pushover方法是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的对结构抗震能力进行评估的方法,其应用范围主要集中于对现有结构或设计方案进行抗侧力能力的计算,从而估计其抗震能力。它将设计反应谱引入了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的解释。弹塑性静力Pushover分析是在结构上施加竖向荷载并保持不变,同时施加某种分布形式的水平荷载或位移,随着水平荷载或位移的不断增加,构件逐渐屈服进入塑性状态,从而得到构件在横向静力作用下的弹塑性性能。

近年来,在地震工程领域,弹塑性静力分析作为对结构的抗震能力进行评估的一种工具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可以使工程人员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所产生的破坏情况做出较为详细的预测,这一点是目前所用基于承载力的抗震设计所欠缺的。我国学者对此方法开展了许多这方面的研究工作[6]。它比静力分析的结果要准确又比动力分析更简便。

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

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以及破坏状态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方面,采用可靠度理论进行结构抗震分析和基于可靠度理论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来处理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结构抗震概念设计指出,要增强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延性和耗能能力,降低因结构破坏而带来的损失,必须要求结构做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强节点弱构件”。夏倩等人提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强柱弱梁”的概率分析方法,建立了准确反映框架结构“强柱弱梁”工程意义的功能函数,通过概率运算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概率分布和统计参数,建议以可靠指标度量框架结构“强柱弱梁”的保证概率。马宏旺[15][16]等人用可靠度理论分析钢筋混凝土梁柱“强剪弱弯”设计的可靠性。

4、结语

作为一所综合办公楼设计,在设计之前作为设计者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其所属位置地理经济条件。综合考虑建筑及结构设计中的各种影响因素。

框架结构可通过合理的设计,重视结构抗震概念设计,使之具有良好的延性,成为“延性框架”,在地震作用下,这种延性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参考文献:

[1].许安之.高层办公综合建筑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中国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社,2006

[3].中国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社,2001

[4].中国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8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社,2006

第4篇:绿色建筑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 发展 设计

1 绿色建筑是未来的建筑节能设计发展方向

随着传统石化能源的枯竭和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人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绿色建筑,不但能够很大程度的节约能源,更能在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问题上提供建设性的成果。因此,可以说绿色建筑是建筑节能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是人们在经历了长期发展后理性反思的结果。我国是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人均资源非常匮乏,因此我国推行绿色建筑,不仅仅是出于资源匮乏的考虑,更加是对我国长远的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规划。所以结合我国的经济、环境、气候条件,采用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理念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实现节能、节地、节水、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居民住宅舒适度。绿色建筑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他不但在建筑节能设计上要追求绿色,同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也要遵循绿色原则,这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必定将成为未来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方向。

2 绿色建筑的概念和特征

2.1 绿色建筑的概念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并利用了环境因素,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最大限度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的建筑。因此,“绿色建筑”可以理解为在建筑寿命周期内,通过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各种废物的产生,实现与自然共生的建筑。是指以消耗最小的能源、资源与环境损失,换取最好的人居环境的建筑。绿色建筑能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能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 建筑- 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施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绿色建筑设计的特征

首先,绿色建筑设计应该有节能的特征。这是绿色建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地和谐相处,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中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天然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降低对对自然有污染的传统火力发电电能的利用,防止污染。其次,绿色建筑还应有环保的特征。绿色建筑从最开始的设计,到后来的施工和最后的拆除,都应该注重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使用无污染的建筑材料。再次,绿色建筑的舒适安全特征,绿色建筑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建筑内部的布局设计应该注重安全性,同时要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设计。绿色建筑设计应该遵循以上概念和绿色建筑设计的特征进行合理的设计,充分体现绿色建筑节能的人性化和环保性。

3 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1可持续性原则。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绿色建筑应该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既不影响当代人的利益下,也能满足后代对于资源环境的需要。

2整体性原则。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高度的相互依赖性和统一性。绿色建筑为达到与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就必须满足整体性原则,绿色建筑的任何细节都应该满足绿色建筑的特征。

3共生性原则。作为生态建筑的典范,绿色建筑应该具备与人和其他生物之间普遍共生。共生本来是生物学的概念,是指一种生物能够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与其他的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4反馈性原则。对于绿色建筑企业,在进行绿色建筑时,应该注重社会对于绿色建筑需求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设计。让企业的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赢得越来越多人的喜欢,同时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4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常见方法

4.1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前期策划。

鉴于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人性化,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应该是在设计师和用户共同策划下完成的。设计师要充分考虑绿色建筑的环保性和节能性等特点,进行初步的设计,设计初步定稿之后还要充分听取用户对于建筑节能设计的要求,做到设计的人性化。同时还要保证项目的设计要经过广泛的论证,这样才能保证设计方案的优化,在设计决策阶段解决问题。

4.2 绿色建筑方案设计中的重点方面。

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如自然风和自然光。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时要考虑建筑长期的成本计算,而不仅仅只是考虑工程本身所花费的成本。要了考虑到绿色建筑后期对材料的回收利用,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住户的舒适度,必须要考虑到适当的生态策略技术。允许在设计阶段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在选择设计方案时要协同各设计方案的优点,取长补短,力求使设计方案最佳。在设计时要考虑为群众设计活动场所。

4.3 多工种协同工作的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法。

传统的建筑节能设计分为很多分散的阶段:首先是由建筑节能设计师提出建筑方案,再由土木工工程师和其他的工程师进行其他的水、电、暖等系统的设计。随着现代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打破了各设计专业的隔阂,可以系统地整合各设计专业的信息,通过计算机集成,及时调整设计方案,加强了各个专业设计人员的沟通,通过相互间的意见交换,增加了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5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注意的事项

5.1.重视整体设计

整体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绿色建筑的性能及成本。建筑节能设计必须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切勿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绿色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

5.2.因地制宜

绿色建筑非常强调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绝不能照搬盲从。气候的差异也使得不同地区的绿色设计策略大相径庭。建筑节能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它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在日照充足的西北地区,太阳能的利用就显得高效、重要。而对于终日阴云密布或阴雨绵绵的地区则效果不明显,甚至可有可无。北方寒冷地区的建筑应该在建筑保温材料上多花钱、多投入,而南方炎热地区则更多的是要考虑遮阳板的方位和角度,即防止太阳辐射和避免产生眩光。某种建筑平面或户型在一个地区也许是适合气候特点的典范之作,而搬到另一个地区则会成为最蹩脚的抄袭。

5.3.尊重基地环境

在保证建筑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经济性基础上,在建筑规划、设计的各个环节引入环境概念,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规划、设计时须结合当地生态、地理、人文环境特性,收集有关气候、水资源、土地使用、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系统、人文环境等资料,力求做到建筑与周围的生态、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增加人类的舒适和健康,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

5.4.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包括: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材料,抑制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辐射、电波、气体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室内具有优良的空气质量,优良的温、湿度环境,优良的光、视线环境,优良的声环境。

5.5.应用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新技术

能源使用的高效节约化,包括:根据日照强度自动调节室内照明系统、局域空调、局域换气系统、节水系统;注意能源的循环使用,包括对二次能源的利用、蓄热系统、排热回收等;使用耐久性强的建筑材料;采用便于对建筑保养、修缮、更新的设计;设备竖井、机房、面积、层高、荷载等设计须留有发展余地。

5.6.使建筑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

这一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古建筑的妥善保存,对传统街区景观的继承和发展;2)继承地方传统的施工技术和生产技术;3)继承保护城市与地域的景观特色,并创造积极的城市新景观;4)保持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并使居民参与建筑节能设计与街区更新。

6 结束语

建筑节能设计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过程,实现这一过程的前提条件就是有效的进行建筑规划设计,从根本上解决建筑中存在的问题,使建筑设计在各个方面都能体现绿色建筑具有特点,这样不仅可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绿色环境的冲击最小。所以绿色建筑已经是现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主流了。

7 参考文献

1.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第5篇:绿色建筑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海南, 澄迈希尔顿逸林酒店, 设计

Abstract: the Hilton Hotel from south ChengMai Lin for design case, new hotel design of new exploration and presented to meet new situation of the hotel of the design concept.

Keywords: hainan, ChengMai Hilton Hotel from Lin,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场地概述

海南澄迈富力红树湾C-01区希尔顿逸林酒店规划用地位于海南省澄迈县北部,美浪泻湖南侧。南部以西线高速公路为界,北部为红树湾红树林恢复区,西部为福山油田花场处理站,规划范围面积524.66公顷。

项目处于海口市和金江镇的近郊区,距海口市主城区交通时间在50分钟以内,距海口市美兰机场直线距离49公里,距粤海铁路客运站直线距离28公里。

C地块位于整个富力红树湾社区的南端,为首期住宅开发工程。其相邻的主要交通道路是位于其南部边界的西线高速公路,三林立交口是整个澄迈红树湾社区联系外界的唯一出入口。随着海口市绕城高速的建设,澄迈红树湾社区与海口市的联系将更加密切,金马大道开通以后和金江镇区的交通时间也将大大缩短。如图1

南澄迈希尔顿逸林酒店设计图1

2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

2.1工程建设的规模及项目组成

海南澄迈富力红树湾C-01区希尔顿逸林酒店建设项目是由海南富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海南朝阳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海南三林旅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度假酒店。该酒店位于海南省澄迈县富力红树湾C-01区地块。基地面积36756 m2,总建筑面积43999m2。其中半地下室为汽车库、酒店附属设备用房,及部分的酒店用房,建筑面积12124m2;地上部分为酒店用房(含配套的餐饮、宴会、客房),建筑面积31875 m2 。建筑总高度49.9m。如图2

南澄迈希尔顿逸林酒店设计图2

本建筑为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半地下室没有人防工程,地震基本防烈度为8级。

2.2分期建设情况

海南澄迈希尔顿逸林酒店按一期建设完成。

2.3设计委托

设计范围包括以下各部分:总图、建筑、结构、给水排水、建筑电气、通风与空调的初步设计及概算。室内设计、市政工程等设计由设计小组配合有关方面协同解

3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3.1本工程无论从平面设计还是竖向设计,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会同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对总平面、单体平面、立面进行了多次修改,务求精益求精。

3.2本着对社会、对业主、对用户负责的态度,在设计时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令和现行有关规定,严格按照高层民用建筑的抗风、抗震、消防、垂直交通、环保、安全等有关规范和规定进行设计。

3.3从使用功能、投资效益出发,设计采用合理且成熟可靠,便于施工的方案,减少成本,缩短工期。

3.4节能、环保、防火、抗震措施等如下四个方面

(1)节能

采用中空Low-E玻璃,减少太阳直接辐射。采用低损耗干式变压器。

荧光灯采用电子镇流器及带电容补偿.采用全流量变频调速给水设备,比一般变频给水设备节能20%左右。

(2)环保

本工程的污水、废气、废渣处理均按“三同时”原则设计,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3)防火安全

a本建筑地上11层,总高49.9米,属于一类高层建筑。按一级耐火等级设计,建筑物的消防是立足于“自救”为主。

b本工程的防火设计范围包括:总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安全疏散系统、灭火设备系统、防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c小区市政给水网能满足室外消防用水要求。

(4)抗震.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本工程为丙类建筑。按7度进行计算和采取抗震措施,框架的抗震等级均为一级,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均为一级,框支框架为一级。

4 景观绿化系统

建筑周围绿化面积不大,但设计充分利用了首层架空的空间和宴会厅屋顶绿化,从布局理念分析,利用植物的色、香、形以及自然声息和光线作用于花草树木,结合建筑的流畅设计营造一个美与舒适的艺术效果,与城市中心绿地结合创造优美的外部环境,满足了环境绿化景观的需要。酒店营造一个良好的绿化氛围可以给予入住和参观的顾客在心理上和感观有良好的感受,符合健康绿色的理念。

5 结语

通过对南澄迈希尔顿逸林酒店的设计,我们得到许多以前不曾有的设计体验。其设计和建设具有不同于一般展示类建筑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展示物和维护展示物的技术和设备上。建设大、技术高,在国内数量较多,使得我国建筑设计服务性行业单位普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和经验。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2]《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6年版]》

第6篇:绿色建筑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 建筑设计 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绿色建筑普及与推广

通过现在的社会形势能够让建筑设计师及房地产、工业开发商通过一些简单清晰的方法,可以明确的估算出绿色建筑的经济性。深入挖掘出绿色建筑的经济特征,从而提高人民发展绿色建筑的主观能动性。验证绿色建筑在环境、生态、社会、健康等多方面的效益。使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经济回报的可能性认识有个深切了解,剖析绿色建筑对经济社会的巨大影响,使公众从客观的被接受要发展绿色建筑,到主观意识上提倡发展绿色建筑,从而推动绿色建筑的普及与推广。

二、绿色建筑的必要性

在人们时不时的都能说上一句“注意节能、环保”这样的口号情况下,可见节能环保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建筑物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更应该引起建筑设计师的密切关注。我国的建筑设计行业有关节约能源的规范规定是从《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开始的,这部规范提出从保证室内热环境的角度来节约能源。仅仅提出了一些保证室内热环境的验算方法及要求,尚没有具体的实施措施。但是让建筑设计师接触了节能意识。2005年《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的推出,提出了要求建筑节能至少50%,建筑节能问题这才真正引起了建筑设计师的重视,才感觉到国家对于节能问题的执行力是刻不容缓的,在随后的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师才通过一些措施来实现建筑节能,再通过具体方法计算这些措施是否能达到建筑节能50%的效果。《绿色建筑评定标准》GB/T50378-2006的出台比较系统的讲述了绿色建筑的评定依据。综观这些规定标准陆续发行,说明我国对于建筑节能这一块的重视,因为绿色建筑的核心是建筑节能,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推行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是重中之重。然而建筑设计师对于建筑节能的初步认识实施却是在节能标准推出后达十年之久。从建筑设计师真正开始实施建筑节能标准至今又有七八年了,在执行了建筑节能之后,我们城市中的建筑是否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其经济效果如何呢?建筑设计师并没有一套相应的理论方法来验证。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的建筑设计师只是盲目的根据国家一些标准法规来设计,只是要求能够满足国家规范标准即可。无法根据一定理论标准来评价自己设计出去的节能建筑是否真正经济可行,更别谈绿色建筑的经济性如何了。作为建筑设计师的我有必要也有责任来搞清楚这个问题,因此选择了“从建筑设计角度谈绿色建筑的经济性”作为一个课题来讨论。

三、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理论、效益和费用分析理论

全寿命周期评价的概念是指对给定的某种产品或者服务,调查和评估在其生产、使用和消亡的过程中所对应的环境影响及相应的社会成本。全寿命周期是个宽泛的概念,具体到绿色建筑领域,其基本概念可以简单地用图表2.1表述:

图表3.1全寿命分析示意图

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指标分为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类。在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采取节能、节水等措施,虽使设计和建设成本有所增加,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因持续产生资源节约效益而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采取减少污染、生态保护与环境改善等措施,虽然增加了一定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但减少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减轻了所在地市政公用设施的处理负荷,并通过改善物理环境以及周边生态环境,使居住健康和舒适性要求得到更好的满足。建立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如下图:

图表3.2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所谈论的绿色建筑经济性主要基于以上所说的全寿命周期理论,在进行费用和效益分析时也是以其为依据。

由于绿色建筑具有外部性特点、环境资源具有稀缺性特点,在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需以绿色建筑的特征为基础,在全寿命周期内,以最经济的方式满足使用功能,达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的状态。在技术经济分析理论中,费用效益分析方法正是这样一种理论,将外部不经济(外部成本)、消费者剩余(外部收益)等思想与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相结合。费用效益分析是鉴别项目的经济效益和费用的系统方法,是经济学家用来评价项目合理性的最普遍应用的方法。费用效益分析法是建立在帕累托(Parero)准则基础上,费用效益分析的实质就是通过对总费用与总效益的比较,从中选出最好的方案,这种方法决定了费用效益分析是一种既重要又实用的经济分析方法。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从全社会的角度考察项目的费用和效益,不仅要识别和估算项目发生的经济费用和效益,还要识别和估算项目引起的外部效果,例如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

四、绿色建筑经济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4.1“绿色建筑经济性评价”中忽略有关“节地”方面的分析和评价

合理选址是决定建筑是否节地的首要条件,也是决定绿色建筑外部安全环境的重要前提。为了有效达到节地的目的,绿色建筑在规划和建设中应符合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指标。由上述结论可以看出,节地这一环节对于建筑设计师来说并没有选择余地,选址意见书一般是由建设单位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的,建设单位拿到土地以后,通过设计任务书把设计项目委托给某一设计单位进行方案及施工图设计。因此设计阶段一般都按照有关设计任务书的指标来优化完成设计的,与普通建筑对土地使用和优化的内容并无太大差异,尤其是在经济性方面的表现并不十分明显。为了突出重点,明确绿色建筑经济性,在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中不涉及关于“节地”方面的分析和评价。

4.2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经济性分析

节材与材料利用主要体现在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型结构所产生材料资源大幅度节约。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及利用相对落后发达国家。因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经济效果在整个绿色建筑生命周期里所占比重不大,集中体现在在初始投资阶段和拆除回收阶段,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内容主要为可循环建材部分和废弃物原料及既有可利用结构、材料。其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材料节约的费用、可循环建材的回收价值、可利用既有材料所节约的价值等。

4.3节能与能源利用中强调电能的节约与利用

降低能源消耗是绿色建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在保证建筑物室内热环境的前提下,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采暖供热、空调制冷、控制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是我们建筑设计师应尽的基本职责。而空调系统与照明节电等的收益都可以通过电价的形式度量与评价。利用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解决建筑的空调采暖、热水供应、照明等,是可再生能源应用的重要领域,对促进建筑节能具有重要意义。由上述可知,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其间接受益,也体现在对电能的节约与利用上。

第7篇:绿色建筑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 节能 绿色照明[Abstract] green building refers to the whole building life cycle, to maximize th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energy, land, water saving, material saving), protect environment and reduce pollution, provide health, application and efficient use of space for the people, and the natural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architecture. Green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construction. Keywords: gree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green lighting;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广州市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管理规定》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绿色建筑建设管理要求正式纳入立法。《规定》首先明确四大类建筑必须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政府对绿色建筑的建设要求日益严格。要想实现绿色建筑,在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电气设计的因素。

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标准

绿色建筑设计的重点是环保(绿色)和节能,而绿色建筑中电气设计亦应围绕这两个主题进行,关于绿色建筑设计国家和地方现行标准、规范有如下版本。《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06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 - 2010;《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 50640-20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2009;《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电气。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评价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一星、二星、三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条款分为控制项条款、一般项条款和优选项条款。评价的项目需全部满足控制项条款;根据满足一般项条款和优选项条款的程度确定绿色建筑等级。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住宅建筑

公共建筑

注:当标准中某条文不适应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条件时,该条款可不参与评价,参评的总项数减少,等级划分时对项数的要求可按原比例调整确定。

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电气设计内容

由《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可以看出绿色建筑的设计应该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是一个所有专业根据所定目标共同努力去实现的系统工程。

其中与电气相关的内容如下表:

上表中控制项为绿色建筑电气设计的必备条件;一般项和优选项为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可选条件;其中优选项是难度大、综合性强、绿色度较高的可选条件。

从上表分析看出,绿色建筑电气系统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系统设计的节能;二是科学管理的节能;三是电气产品的节能;四是可再生能源利用节能。无论是住宅还是公建,其中必备的控制项在我们以往的设计中已经参照国家节能、照明等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在执行,相对容易达到;而在一般项和优选项内的科学管理和电气设备产品在当今的科技发展及人们的节能管理意识提高的状况下也都可体现;由于我国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利用起步不久,同时各地气候、经济发展又不相同。因此再生能源利用是绿色建筑的电气设计设计难点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4、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设计的难点

《可再生能源法》中第二条:“本法所称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和第十七条:“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供热采暖和制冷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 但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造价先对较高,成本回收常常需要10~20年不等,这取决于当地的自然条件,采用何种形式能源。要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合理的确定,才能真正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才能实现建筑的绿色设计。同时风能、太阳能等独立发电系统原动力不可控,电能质量不佳,调节能力有限,能量转化效率低,投资成本较高,为了优化电力结构和方便统一调度,并网发电已是大势所趋。为了不影响电网的质量,必须保证使发电系统的输出电压与电网电压在频率、相位和幅值上保持高度一致,而且发电系统和电网间功率能够双向调节。这就牵涉到的功率因数较正、大功率变换以及高稳定性系统设计等技术,也是我国国内新能源发电技术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5、电气节能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环保电气设计存在着价格、技术等方面问题的制约,那么换个角度思考,我们通过节能设计降耗实现低碳、实现环保,也是对绿色建筑的一种贡献。电气节能设计应包括以下关键点:

供配电系统节能:降低配电系统自身的能耗,提高设备用能效率;

(1)合理确定建筑物的单位建筑面积用电指标。宜对不同类型的设备分组计算,精确选取变压器值。

(2)变配电机房位置尽量设置在负荷中心,各层配电竖井的合理设置,缩短配电距离,降低线路压降损失。

(3)按照经济电流合理选择电缆截面,降低线路损耗。

(4)在低压配电系统设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装置,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大于0.95,减少无功损耗。

(5)设置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建筑设备实现自动华模式化的自动控制,实现建筑设备及环境的自动化节能控制。

(6)空调器、水泵等采用节能型电动机,提高电动机的能效。

(7)对于动态变化的负荷,如:冷冻泵、生活给水泵、空调器、新风机等,采用变频器控制,根据负荷大小实时调节电能供应。

(8)照明节能:一般照明采用直接照明方式,所有照明灯具、光源、电气附件等均选用高效、节能型,推广LED照明光源,提高照明方式与照明器具的效率,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对公共区域(门厅、走廊、会议室等)、大开间办公室、外部环境照明等实行集中管理实现照明系统的实时控制;

(9)节能管理:避免人为浪费,通过设置计量及能耗监测系统,提高人们用电的节能意识。为提高用能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第8篇:绿色建筑设计规范范文

论文关键词:绿色建筑,非传统水源,可再生能源,雨水利用,化粪池

工程概况

项目用地位于中新天津生态城南部片区的某新城,规划用地面积:58857.9m,总建筑面积:110699m;项目为住宅小区,采用塔、板式相结合的方式,塔式高层层数为16层、18层、21层、24层,板式小高层为11层,设计按《中新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执行。

2、非传统水源利用

天津作为资源型缺水城市,人均本地水资源占有量只有160立方米,中新生态城用地为盐地、盐碱荒地和湿地,属水质性缺水地区。按《天津市住宅设计标准》10.1.1条规定:最高日生活给水定额为85~120升/人·日;其中中水用水定额为30~40升/人·日,相关用水量计算见表一和表二。(注:按生态城管委会规定,住宅户均按2.8人,设计中考虑住宅的入住率为80%)。该项目生活用自来水和中水均由市政水厂供给,中水仅供给住宅和公建的冲厕和地库定时冲洗地面;室外绿化和浇洒道路雨季时采用收集池中的雨水,旱季时采用市政中水补给。

生活用水量[传统水源](表一):

类别

序号

用水部位

用水量标准

使用数量

小时变化系数

用水时间

用水量(立方米)

水源性质

类别

人数

最高日

平均时

最高时

传统水源

1

住宅

90.0(升/人·日)

722户

1617人

2.50

24

145.56

6.06

15.16

自来水

2

精品店

5.00 L/m ·日

1336m

1.50

12

6.68

0.56

0.84

小计

152.24

6.62

16.00

3

未预见水量

小计*10%

15.22

0.66

1.60

合计

167.46

第9篇:绿色建筑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设计;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1、绿色建筑的理念概述

1.1、节能理念:在严重的能源消耗过程中,一般建筑的能源消耗,能够达到50%,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绿色建筑要求在总体架构的基础上使能源消耗尽可能降到最少,并减少水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1.2、环境保护的观念:一般建筑商品的生产,要求设计标准化,产业化;绿色建筑重视本土文化,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废水,废物处理并且提高室内环境质量,实现环境无污染。

1.3、和谐理念:一般的建筑设计理念是封闭,不考虑外界的设计理念,无法感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绿色建筑对外部和内部变化可自动调整,不仅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环境的发展是有益的,更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理念有推动作用。

1.4、回归自然:绿色建筑要强调与周围的环境,和谐,互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绿色建筑设计就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以及现代高新节能技术,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和谐关系,与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绿色建筑设计的含义

2.1、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绿色建筑设计可以明显提高资源使用效功率,有利于减轻当地资源压力,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比方,在设计的时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设计低耗能的建筑物;经过就近获取建筑资料来节省运输成本;通过运用各种节能墙体材资料来完成建筑物的保温节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等等以上绿色建筑设计战略的运用,都可以明显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2、拓展建筑材料使用范围

运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可以推动新资料、新工艺的运用,有利于拓展材料的使用范围,为新材料的进一步运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为了满意绿色建筑设计的要求,在工程建设中选用各种新式墙体保温材料,各种各样的新式的建筑材料也被不断的研制出来,并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使用,拓展了修建材​料的使用范围。

2.3、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设计有利于资本动力的节省,而经过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可以最大极限的降低建筑物的动力消耗,节省资本,发动全部社会的绿色工程建设,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的基本原则

3.1、整体及环境优化原则

建筑是环境的一部分,应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其设计要追求最佳环境效益。建筑设计的重点应该是整体效果,对建筑及其周围生态系统的组合、平衡和协调进行规划,尊重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优化各要素的布局与配置,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这具体表现对地形、地势的利用,保护当地历史文化景观,使用当地的材料、技术,加强绿化,赋予建筑独特的美学艺术。

3.2、简略高效发展的准则

绿色建筑应当思考经济效益,做到资金、动力的耗费最低。在设计是应当简略、节省,比方设计门窗方位时尽可能思考搭配满意多种室内安置需求,防止过大的改动。在动力的选择上,充分运用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尽可能运用可再生动力。

3.3、健康舒服的准则

绿色建筑应遵从舒服人性化需求,表现对人的关怀,供给健康愉悦的生活和工作空间。具体表现在,无毒害的建筑材料、良好的通风环境,足够的采光条件,声光热空气质量,人文低碳审美情趣、立体的美化环境、根本的运用廉价性和匹配度等。

4、绿色建筑设计方法与策略

4.1、整体环境的设计

所谓整体环境设计,不是对于某一个建筑,而是建立在必定区域范围内,从城市总体规划需求动身,从场所的基本条件、地势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成长状况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归纳剖析、全体设计。全体环境设计的办法有:

(1)引进绿色建筑理论。城市开发建设应与当地天然环境、资本、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在加速建设的一起,发明性地维护和运用已有条件。一方面,改变不合理的规划方式、区域区分、空间结构和资本配置;另一方面,让城市的前史文脉、天然地理特征得以沿用。

(2)加强环境美化。跟着社会的开展,人们现已深深地感受到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美化不单是能够创造空间,还能够美化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

用美化掩盖地上,由于很多水分蒸腾,通常能够构成比较凉快、舒服的环境;巨大的乔木在地上上构成了较大树荫,削减路面吸热,一起能够净化空气,进步空间的氧含量。因而,在人居环境住宅区的设计中,必定要注意美化环境设计,创造良好的微气候,应当将美化量化规范引进设计规范。当时,环境美化首要包含小区周围环境美化和建筑立体美化。

a.小区周围环境的美化。尽量削减硬质铺地,扩展草坪面积,并尽可能多栽培巨大乔木。由于乔木的美化作用要比同面积的草坪高几倍。当前,大都住宅小区常选用水泥砖铺地,这对小区环境很晦气,应尽量选用具有渗透性的生态铺地,如格状铺地砖,方格中能够种草等。

b.立体美化。引进“土地空间化”的概念,包含墙面美化、房顶美化和阳台美化。墙面美化首要是在激烈阳光直射面爬满绿色藤状植物,防止阳光直射墙面,下降外墙表面温度,确保室内温度的安稳性。如重庆的“天奇花园”的墙面美化,在西墙面上设计由柱子和圈梁组成的构架,并设置栽培槽和会集喷灌体系。夏日爬山虎掩盖墙面构成一道绿墙,绿墙与墙面之间构成大概300mm宽的间层,这间层构成了优良的通风竖井,增强了墙面的散热功能,并且绿墙还能防止阳光对墙面的直射。房顶美化是在修建房顶上选用蓄水覆土栽培,屋面上栽培花草和一些矮小灌木,构成一个“空中花园”。阳台美化是在居民家的阳台上栽培一些花草植物。

(3)从全体动身,经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办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和谐。例如:滨临城市河道的住区宜充分运用天然水资本,设置亲水景点;接近公园或其他类型景点资本的住区,应思考设计景点视线通廊,促成内外景点的融合;毗连前史古迹维护区的住区应尊敬前史,让宝贵的前史文脉溶于当今的景点设计元素中,使其具有明显的个性,并为维护区的开发建造发明更高的经济价值。笔者在雅安市滨河公园方案设计中较好的运用这样的设计思维,充分体现了《穿越时空,倾听茶香》的设计构思,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4.2、修建单体的设计办法

(1)建筑的体型系数即建筑物表面积与修建的体积比,它与建筑的热工功能密不行分。曲面修建的热耗小于直面建筑,在一样体积时涣散的规划方式要比会集规划的建筑热耗大,具体设计时削减建筑外墙面积、控制层高,削减体形高低变化,尽量选用规则平面方式。

(2)外墙设计要满足天然采光、天然通风需求,削减对电器设备的依靠,设计时选用明厅、明卧、明卫、明厨的设计,外墙设计要努力进步室内环境的热安稳。

a.选用杰出的外墙材料,运用非常好的隔热砖替代粘土砖,节约土地资本,如上海现代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成功研发了以秸杆稻草为质料的绿色建材――稻草板,并在上海青浦县推行运用,它与传统的粘土砖比较,不只具有颜色丰厚、重量轻、体积小、保温、隔热、隔音等多项优秀功能,并且在环保上处理了秸杆燃烧的问题;其次它天然降解,不会给环境带来任何污染。

b.选用选择性镀膜窗户,其导热系数较小,能够改进室内环境的热安稳性。

c.加强门窗的气密性,削减热交换。

d.运用各种简便可调理的遮阳设备抵卸夏日太阳的直接辐射,一起冬天能够调理便于采光。

(3)选用弹性设计方案,进步房子的适用性、可变性,具体表如今建筑结构、修建造备等灵活性需求上。a.楼梯的可成长性,包含根底的预留量、楼段板承重的预先思考,周边环境的成长预留地等。b.预留管道空间,包含水电、通讯的开展空间。c.家具体系的可变化性。

(4)建筑节能设计。要节约运用不行再生动力,如煤、石油、天燃气等,活跃开发可再生的新动力,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无污染动力。建筑材料尽可能运用可降解、可再生的材料,严格做到建材无污染、无辐射。

(5)修建智能设计。当前,很多电子通讯和主动化技术在建筑中得以运用,呈现了智能化建筑,能够根据温度、湿度、风力的状况主动调理“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确保了智能化大楼中智能化出产和脑力劳动的高出产率,智能化的开展能够促进绿色建筑在“高规范、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状态下持续发展。

5、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因此在国内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是大势所趋,从而向着低碳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到各种因素,利用先进的理念、技术、材料、工艺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绿色建筑设计,从而创造出一个健康、高效,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