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范例范文

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范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范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范例

第1篇: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范例范文

关键词:平面设计传统文化运用

一、引言

传统文化是社会的灵魂,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应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基础上,必须找到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使创作的自由空间拓展开来。中国平面设计应对传统文化作深人而系统的研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创造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作品。本文着手于传统文化,整合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的关系,探讨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的应用问题。

二、传统文化是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根基

全球化的进程影响了当今的文化,搞笑的肥皂剧、滑稽动画片、麦当劳等进人到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充满洋味的社会文化。新的生活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人们有了新的价值观与审美观,设计中没有了传统文化,失去了发展的根基,作为中国的平面设计,这种没有意味的作品不会被世界所认同。因此,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必要的。

中国传统文化优秀营养成分只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挖掘,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平面设计的发展必然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基础之上,必须找到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传统文化。中国虽没经历西方的工业革命与现代设计运动,并不等同于失去发展本国设计的能力。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较西方文化表现的直观感性,多了些理性的浪漫理想,中国平面设计应对传统文化作深入而系统的研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运用有意味的元素,创造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平面设计作品。

三、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的整合与应用

现代平面设计有必要以发展传统文化为己任,经济发展,现代技术的提高,把探讨当代设计的着眼点放在传统的文化中进行分析尤为必要。平面设计中具有诸多影响因素,诸如文化等,在西方艺术思潮融人中国平面设计的时候,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重新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吸引了很多目光。中国的现代平面设计离不开传统文化,也离不开当前的设计观念更新,现代平面设计理念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建立在中国人审美情趣基础之上,现代平面设计的理念不但是融合现代设计观念和设计思维,也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创造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新作品。

在当今的现代平面设计中融人传统文化的一些特征、符号,也成为现代平面设计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潜质的一种趋势。比如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中国香山饭店就是运用江南水乡青砖灰瓦色调,使现代建筑加上中国传统文化情怀,形成了一种文化上的共鸣。这里需要明白的是,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的过程之中是彼此吸收精华的过程,借鉴传统特征和符号,有目的地选择作为文化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中精华融进现代平面设计中去。此,我们应该倡导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以现代化国际化语言来表达,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融人现代平面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必定会使现代平面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使传统文化得到再生,并焕发新的生机。

著名平面设计师靳埭强先生为日本“自在”纸坊创作的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海报设计,在纸纹上运用了传统手造纸的毛边,宣纸竹纹变化,构成中国山水自然绘画意境的疏散意象,表现了中国人文性情无束,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幅海报制作结合中国传统图案艺术表现手法,把作品风格淋漓尽致突显。

奥运会标志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范例:五星,五环,象形的“中国结”传统图案,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太极拳结合,使得标志如行云流水般生动和谐。作品在体现现代设计观念的同时,也折射出了本民族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历史文化特征。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标志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该标志整体结构也是取自传统吉祥装饰图案“盘长”,但可贵的是它没有对这一传统造型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书法中所特有的笔不到而意到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动势与意象,并借以表达标志主题和传达人民的祝愿。

香港凤凰卫视的台徽,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中“喜相逢”图案,反映出一种厚实的带有民族文化底蕴的特征,而且凤乌两两相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体现了圆满、吉祥、欣欣向荣的美好寓意,这种对未来的美好希冀与向往的装饰图案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表现的特色手法。“上海老酒”包装的创意设计就采用了传统纹样和老上海建筑的特征,将传统图案和地域特征结合当代人的欣赏习惯,表现了老上海的传统文化,给人以古朴、回归的感觉,设计出了喜闻乐见的现代酒包装。

《迎接新世纪》海报赵萌在设计中运用了中国龙作为主题图案,把中国人民龙的情结与现代设计艺术结合一起,既有新意又不拘泥形式,在传统表现形式上强调新的创意、赋于新的内容,表现新的理念。其视觉语言简洁明快,一目了然。

中国定向运动协会的标志设计以体现人们回归自然、体验健康的愉悦精神内核作为创意原点。标志借用司南椭圆的外观造型与国际通用的定向运动标志相结合,取意天圆地方、天地合一之意,整个标志给人以宁静、悠远又不失动感,体现了中国定向运动协会“回归自然,体验健康,珍爱生命”的运动宗旨和“在休闲中锻炼,在锻炼中休闲”的理念。司南作为中国最早的指南针,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司南的运用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升华,让人联想到定向运动的特点,更寓意着这项运动与中国的历史渊源。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如何能把握传统装饰图案关系及运用,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图案色彩的对比、统一及变化等基本规律。还要注意汲取中国传统民族图案艺术中的色彩精华并加以创造性地发挥与运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的中国平面设计民族风格。

第2篇: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范例范文

如何使成员团结一致,协作奋斗,增强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如何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则是摆在企业和高校面前的共同任务。正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许多相同点和相互通融之处,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才存在双向融合与建构的可能。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双向融合与建构可以充分利用企业与学校的资源优势,形成双向互补的良好格局,为专业—就业—职业的办学模式的形成找到突破口,进一步体现教育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因此,学校在专业内容设置上要打破仅仅传授专业知识,更应该提升人文素养、培养职业道德,特别是要把企业优秀的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起来,这样才能更适应企业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学校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同时,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都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都在不断地吸收其他社会文化中的精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与社会,大学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传统的学校教育及校园文化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提高其动手能力,越来越多的大学尤其是民办大学都提出了要将学校融入社会、与企业接轨,纷纷走上了与企业联合办学的道路。实践证明,校企结合对学校瞄准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树立了一个坐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双向互动的路径——双元一体模式的建构

(一)由于双方分属不同的文化意识,有着不同的内容、表现和特征。在分析二者双向互动之前,首先弄清楚二者差别之所在。从形式来看,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带有含蓄与内敛的特征,最大目标是追求社会效益。学校的最高目标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以求最大程度的满足社会需要。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实践型的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追求利润,讲究实际,其核心是创新、竞争,企业追求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目的,是在为社会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二)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双向融合与构建的途径1、设计调查问卷。对一些先进企业的成功之处进行分析,并且展开调查,并将调查问卷的结果反馈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并且在下一步校园文化建设发展中,有针对性的开展制定新的措施,开拓新的思路,发展新的活动。2、融合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精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与民办高校为了更好的融入市场这个大环境,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与创新。相比较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企业对社会各方面的变化更敏感,对变化的反应更为迅速,与之采取有效措施也更为及时。民办高校在营造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明显落后于企业。因此,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将企校文化的精髓相融合。具体而言,对学生进行道德与职业道德的教育,树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思想,先做人再成才的思想应深入学生脑中。其次,作为为企业培养一线工作人员的职业性民办高校,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实践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成功的企业都有着很强的创新能力,并且能将之转化为成果,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职业性民办高校更应营造出浓郁的竞争氛围,经常深入生产与服务第一线,及时发现问题,勇于思考,积极创新,并对取得创新成就的学生予以奖励,营造出激励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3、企校联合办学,创办实习实训基地。民办高职院校可以请企业的专家及本校已有成绩的优秀毕业生来学校作报告,谈工作经验,谈他们的丰富实践和理论感受,让毕业生明确所学专业的前景。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为例,结合中医药学的强项,建立了步长医药学院。2010年,建立了服装CAD人才培养输送基地和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同时开展了包括培养国际化服装设计与工艺人才、选送优秀学生出国留学深造、组织学生参与深圳服装赛事以充分展示教学成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意向。通过联合办学,一方面将这些企业的成功创业的实例摆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探究创业成功的秘诀,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锻炼和实训的机会与条件,有效地实现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双向互动。

第3篇: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范例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室内设计;简约;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5-0076-01

一、室内设计的含义

所谓室内设计,是指将人们的环境意识与审美意识相互结合,从建筑内部把握空间的一项活动。具体地说就是指根据室内的使用性质和所处的环境,运用物质材料、工艺技术及艺术的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美观、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的内部空间;赋予使用者愉悦的、便于生活、工作、学习的理想的居住与工作环境。从广义上说,室内设计就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创造性活动。现代室内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尽管还只是近数十年的事,但是人们有意识地对自己生活、生产活动的室内进行安排布置,甚至美化装饰,赋予室内环境以所祈使的气氛,却早已从人类文明伊始的时期就存在了,室内空间设计产生一开始只是为了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安全与温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生活空间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加对精神文化的渴望和培育。室内设计文化往往具有鲜明、浓郁的传统特征。

二、室内设计与传统室内文化

(一)传统室内文化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我国历史上,不管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出土的文物,都证明了我们古代在室内设计方面不仅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而且还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范例,令人惊叹!

原始社会西安半坡村的方形、圆形居住空间,已考虑按使用需要将室内作出分隔,使入口和火炕的位置布置合理。在原始氏族社会的居室里,有人工做成的平整光洁的石灰质地面,在新石器时代的居室遗址里,还留有修饰精细、坚硬美观的红色烧土地面。也就是说,在人类建筑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对居室的“使用和氛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同时给予关注。

在商朝,从宫室出土遗址显示,宫室建筑空间秩序井然,严谨规正,宫室里装饰着朱彩木料,雕饰白石,柱下置有云雷纹的铜盘。而秦朝的阿房宫和西汉的未央宫,虽然宫室建筑已荡然无存,但从文献的记载、从出土的瓦当、器皿等实物的制作,以及从墓室石刻精美的窗棂、栏杆的装饰纹样来看,毋庸置疑,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经相当精细和华丽。

在经过我们古代文明的不断沉淀和深化下,室内传统文化也不断的传承和发展。清代名人笠翁李渔对我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构思立意,对室内装修的要领和做法,就有着极为深刻的见解:“盖居室之前,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窗棂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然此皆属第二义,其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

由此可见,中国的传统室内装饰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有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和设计元素值得我们挖掘并“古为今用”。

(二)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室内设计反映了传统文化:室内设计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何种风格的设计,它都有着特定的精神和文化心理结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展开和完成,反映出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体现当时的文化风貌。因此设计形式来源于文化,并且反映现实文化。

2.传统文化影响了室内设计:设计从来就不是可以任意作为纯个人行为。从媒介、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显性传统到对设计认识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审美观点等隐性传统,都影响着每一个室内设计师,即使是任何一个宣称“反传统”设计师都不可能完全的抛弃传统,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室内设计无时无处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设计思想对中国当代室内设计中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及应用,其中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平淡,自然真实、返璞归真,以质为美的简约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为重。重朴素、简洁之美,反对奢华和铺装堆砌,注重事物的本质之美,重视设计实用功能,强调实用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反对为了形式而形式。这一思想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与当代流行的简约室内风格思想遥相呼应,是简约主义在中国的现代设计中得以迅速流行的重要思想基础。

第4篇: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范例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 视觉艺术设计创作 运用 拓展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c)-0222-01

近年来,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视觉艺术设计作品的运用愈发广泛,愈发得到国内受众和国际社会认同。中国红、中国结、水墨、青花等标识性中国元素在艺术设计作品中比比皆是。在作品中体现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民族感认同,无疑是值得欣喜的;但行业者更需要去思考、挖掘,不断深化传统元素在现代视觉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和方向,不断拓展其应用外延。

1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视觉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1.1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标识设计中的应用

标识是产品的专利证明和身份的象征,它的意义涵盖甚广。就设计本身而言,它与传统文化元素发展有着密不可分传承关系,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正是现代平面设计创作灵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所以,在商标、徽标的设计过程中,体现于美学思想就是挖掘、创造和利用,使古为今用不断地焕发新的艺术青春并绽放光芒。标识设计,表现的是对传统图案提炼的构想。在中国现代标识计中,近年愈发呈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态势,从单纯的国际化、“高端大气上档次”而转为充分挖掘千年的民俗文化传统,对一些吉祥图案及纹样给予变化和改造,转而“低调奢华有内涵”,使之成为现代中国企业的标识形象。

1.2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招贴设计就是一种简单、直接、有效的视觉传播形式,它能有效整运用传统图形并赋予现代人的思维理念,使招贴设计融美学思想和创造性与文化性价值为一体,成为创新的模式。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壕强曾这样说过:“对传统承传的意义,不在于把传统僵化地保存,而在于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使传统具有新的生命力。”这是对现代招贴设计在实践中的新定义。靳壕强先生和另一位著名设计师陈幼坚先生在设计作品中都深层地解读并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精髓:1988年在德国举行的“现代中国艺术家联展”上,二位设计师的宣传海报,充分运用水墨、彩笔触绘制成“太极”,创造性地演绎出现代版太极图形。作品色调以黑白为主,配以中国传统红色印章,运用典型的中国水墨画着色手法,再结合现代英文美术字体排版,既赋予中国绘画哲理精华,又体现出中西文化贯通的意境。使观者在心理上倍感亲切,因此就容易接受广告者的宣传意图。所以,这种古今中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巧妙结合,使现代图形艺术不仅体现出一种跨越时代的审美意识,而且还把时尚性、商业价值融汇到里面,使招贴画的意义外延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延伸、内涵与本民族的审美意识得到了完美的统一,因此也是我们现代平面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2 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趋势

从当前发展情势看,多元化发展绝对是大势所趋。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元素正在强劲地融入现代平面的设计理念中。因为,艺术是不分国界的,审美,是人类特定的本能现象,民俗文化生长于民间,自然是有很强的生命力,也必定存在不容质疑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所以,它才可以更容易被各民族广泛的接受和认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现代平面设计者应该以发展传统民俗文化为本,把当代设计的追求及其着眼点放在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获得崭新的突破。现代平面设计理念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建立在符合中国民众审美情趣基础之上,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作品才会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在当今的现代平面设计中,经常会将传统文化的元素揉和进去,这已成为现代平面设计者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与发展的一种趋势。我国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主持设计的中国香山饭店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贝老运用江南水乡青砖灰瓦为主色调,使现代建筑刻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体现着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强烈意念。由此来看,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的过程之中,并不是彼此割裂开来的,是在批判与继承并存的过程中磨砺而成的新的精华。在借鉴传统特征和符号时,设计者有目的地选择作为文化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中精华融进现代平面设计理念中去,充分展示我国视觉艺术中对于“形、意、神”的艺术追索,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来演绎现代思维活动,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之中,真正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完美结合,共同汇集成现代平面代设计艺术的潮流。

所以,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怎样把握好传统装饰图案的传承关系,充分运用好图案、色彩的对比、统一及变化等基本规律,这是设计者需要刻意钻研和努力的方向。当前,商业和设计行业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设计作品过于商业化而破坏了平面设计设计中应有的文化氛围,这不是发展而是扭曲。因此,平面设计者在艺术领域不仅要跟上美学思想的动态发展,还必须顺应科技的进步。因为,随着现代设计范围的不断扩大,设计者要重新去熟悉新的领域、甚至新的知识。应在透彻领悟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将设计内容、版式等元素做重新组合,在民俗文化的演变中寻找灵感,在创作中发展个性,从而在视觉艺术设计形成过程中不断深化、完善自己的设计构想,施展个人非凡创作力,设计出时尚的生命力更强的且具备国际化与多元化设计需求的崭新平面作品。

参考文献

[1] 赵广超.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普及化“出版及媒体尝试田[J].装饰,2008(10).

[2] 田君.五环下的设计一奥运设计与人文精神明[J].装饰,2008(8).

第5篇: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范例范文

【关键词】中国画元素 平面设计 传统

中国画主要以线、色、白、散点透视等为基本构成元素。主张“以线存形,以形传神”“随类赋彩”“布局谋篇”“似与不似”。这是追求物质向精神飞跃的和谐美,追求动态之中矛盾对立统一的平衡美。现代平面设计是现代艺术设计的组成部分,是伴随现代工业与商业文化而产生的,其立足点是各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因此,现代平面设计作为一种平面视觉艺术,如何把中国画元素融入其中,如何在传统文化土壤中滋生现代设计的灵感?这是值得探寻的课题。

一、中国画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

(一)现代平面设计和中国画元素中的线

在中国画中,线条本身远远超出了塑造形体的要求,成为表达作者意念、思想、感情的手段。线的基本特征是视觉导向。与点的凝聚性不同,线总是牵引人的视线运动,因此,线的本性是运动而非静止。线作为纯粹形态而言,它的大小和形状变化能产生面的感觉特征,因此在形态设计中线、面经常穿插使用。平面设计可借鉴书法艺术中的线条,增强其表现力,这样会更具生命力。

(二)平面设计中的书法

中国画元素中的书法如果在平面设计中运用得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文字为载体的艺术形式,中国文字中的象形和会意文字的表现形式为平面设计赋予了艺术张力。中国书法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中国文字、诗歌艺术、审美艺术等传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笔墨飞舞的律动飞扬着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酣畅淋漓的笔墨写意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平面设计同样需要吸取书法艺术的优秀素养。设计是一种文化的再创造,是一种艺术的再升华。平面设计与书法艺术的良好结合将赋予设计作品厚重的文化气息,是确立“最炫民族风”的要素之一。书法与平面设计的结合,一定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一场现代化的“突围”,既要吸收书法艺术的美感,又要打破书法艺术的黑白颜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使设计上升到一种崭新的艺术层面。电脑字库中虽然有几百种字体,但是“机械时代的艺术复制”远没有毛笔写出的书法作品具有艺术魅力。如著名艺术家黄永玉“酒鬼酒”的包装设计作品就是一个成功范例,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包装碰撞出的设计作品,是帮助中国企业获得商业成功的典范。黄永玉先生红色的草书体的“酒鬼”包装整体设计质朴,用典雅的黑色给人以独特的美感,具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如上海世博会的标识就是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再如山水牌豆腐花的平面LOGO设计(图1),采用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山水”二字极具线条美和形式美,并与现代广告字体结合得恰到好处。

(三)平面设计中的平衡

平衡是对称的变化,是构图中比较常见的布局方法。平衡形式的结构主要是掌握重心,其格式则可以自由活泼。平衡就像一杆秤,在中国画中有“密不通风,疏可跑马”的平衡技法与构图,通过平衡最终达到活泼变化、协调统一的效果。在现代设计中同样需要平衡这一元素,合理地利用将会给设计带来简洁、明快,简约而不简单的艺术效果。例如凤凰卫视的台标设计(图2),就体现了中国画中的平衡。

二、运用中国画元素进行现代平面设计的策略

(一)中国画元素是现代平面设计的灵感源泉

在中国画元素中,墨的使用至关重要。毛笔、水墨和宣纸等特殊的工具和材料决定了中国画的表现手段。中国画是画家对民族、时代、自然的深邃体察,其借助笔墨来表现画家的意识和精神。因此,中国画不同于具体的模拟和再现,而是通过描绘形象,甚至描绘超越形象之外的事物去表现人的感情、意志和内在气质,注重人的情感抒发。而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恰当利用“墨”这一中国画元素也能给设计以灵感。如2007年国际广告节评选出的中国优秀广告作品中就有不少使用了“中国画元素”,其中李宁“飞甲”篮球鞋《墨球篇》就十分引人注目,该作品采用中国画元素展示了张力和平衡,黑白世界里突然出现的红色标志极具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完美结合了现代运动精神与中国画元素的水墨意蕴,受到中外广告界一致好评。

(二)与时代紧密相联的设计创新

任何文化与品牌都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与国际接轨”成了这个时代最响亮的口号,民族特征与地域文化被逐渐淡化。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代艺术设计虽是伴随现代工商业发展而产生的,更需要吸收、借鉴传统的中国画元素,从而设计出更优秀的作品。比如现代平面设计中“八马茶业”的新视觉形象,从“礼仪”出发,以“马”的形象,通过对马文化的研究,找出中西方马的差异:西方马是写实的,比较狂野、奔放;中国马是写意的,有一种温文尔雅的风范,更是对礼的崇尚(图3)。整体应用上动静相宜,使视觉体系更完整,品牌感受也更为强烈,更具品质感。

三、吸收中国画元素,丰富现代平面设计内涵

中国画将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四者有机结合在一起,讲究诗、书、画、印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现代平面设计只有植根于传统文化中,充分吸收中国画元素,才能赋予现代包装设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参考文献:

[1]席彬.解读平面设计中笔墨的含蓄美[J].包装与设计,2007(4).

[2]俞剑华.国画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4]何加林.凝视的空间:浅识山水画境界的契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第6篇: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范例范文

关键词:公共建筑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传统的建筑文化中,我们可以找到能与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产生关联的传统建筑文化元素。在目前的传统建筑的外部造型设计中,其建筑形体构成和屋顶形式都具有独特的造型特征。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具有真实性、流动性和模糊性的特征。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具有结构露明、结构装饰化和模数化的特征。在建筑结构细部处理上,中国传统建筑表现出构造与装饰结合、模数化和可重复性的特征。

1 传统文化与公共建筑设计的关系

所谓的“传统文化”,从时间上来讲,首先是指过去式的文化,即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点滴创造、积累、发展起来的文化。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辉煌文化成就,就是那个时侯积累发展的。其次,所谓“传统”文化,又是指文化的现在式或正在进行式,即指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文化。那些出现在过去且一直延续到于今天的文化,才能称之为“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是落后的文化,它是人类创造活动中逐渐被保留下来的,是文化中的精华。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我们不能把传统文化陈列在博物馆里,而是要继续发扬光大再创新。

建筑在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人类悠久的文化传统与底蕴,积淀了人类丰富的文明与智慧,展示了人类社会文化的脉络,成为了他们自己所属的民族、时代、地区的文化集中反映。它是人类文化、艺术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始终与文化领域保持着广泛而密切的关系。文化艺术的差异一旦形成,就有其相对的独立性,而且反过来制约着可观的社会物质存在及其发展,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各国文化还存在着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

“民族性、地域性是建筑设计创作的重要问题,如果对此没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就不能很好地把握和运用,很难创造出让人能够产生共鸣的作品。民族性与地域性形成的原因取决于地理环境,在原始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地理障碍对人类的活动有着极大的影响,甚至是起了完全隔离的作用,地域与地域或种族部落,群体与群体之间缺少信息交流,因此也就形成了不同民族和地域文化艺术形式的差异。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有什么样的语言系统,也就有什么样的文化艺术形态构成文化艺术的信息,所以我们常常把建筑与语言体系联系起来看地域民族文化。文化与社会不断趋向同化,全球化过程加快,吞没了许多文化的差异性和世界的多元性,但也更加漠视了传统性。强调地域性和民族性,才能保持建筑文化的多元性,避免枯燥乏味的功利主义与仿古思潮的泛滥。

2 传统文化在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中包含有许多基本要素,如建筑功能、外部造型、建筑空间、建筑结构细部、结构形式、建筑材料等许多方面。本文通过对相关实例进行分析,发现在所有这些设计要素中,外部造型、建筑空间、结构形式、建筑结构细部这四个要素在大型公共建筑的传统文化表达中涉及较多。

在实际的公共空间设计过程中,每个要素都可能对大型公共建筑的整体表达产生影响。对于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来说,建筑外部造型给人以最直观的第一印象;建筑空间影响到人在其中的重要感受;建筑结构形式对于建筑形式和空间的塑造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建筑结构细部设计则是完善整体设计概念表达的关键。因此,在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中,必须将这些要素进行统筹考虑,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2.1 建筑结构的外部造型

所谓造型,有广义造型和狭义造型之分。广义的造型是指一切可感形象的塑造,它可以是视觉性的、听觉性的、甚至是以视、听觉为媒介的想象的形象。狭义的造型是指一切可为视觉感知的形象的塑造,无造型的东西只存在于抽象的思维之中。建筑造型是指其狭义的造型,即将不同的点、线、面、体以及色彩与材质等的造型要素组合成整体的形象。

大型公共建筑的外部造型是其建筑结构与内部空间的外在反映,是最容易表达建筑构思和最能直接表现建筑特色的设计要素。大型公共建筑由于其内部空间相对较大,往往具有巨大的体量,其外部造型更是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外部造型是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中表达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设计要素之一。大型公共建筑外部造型设计的要素有形体、色彩、肌理、尺度、方向、位置等。其中能与传统文化发生了联系的要素主要有形体、色彩和尺度等。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层叠出挑,雄伟有力,是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型公共建筑中应用的成功范例。

2.2 建筑空间

建筑空间包括建筑外部空间和建筑内部空间,本文主要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讨论的建筑空间以建筑内部空间为主。建筑内部空间是建筑的本质所在,也是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中体现传统文化的重要设计要素之一。大型公共建筑空间设计要素包括空间方位、空间尺度、空间形状、空间界面、光影、色彩等许多种。通过分析大量实例,本文认为其中的空间尺度、空间形状、空间界面是大型公共建筑空间设计中,能充分表达传统文化(特别是与传统建筑空间产生联系的)的主要要素。如庄严恢弘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宏大的内部空间与外部柱廊和黄绿相间的琉璃瓦,华丽典雅,及富民族特色,是传统文化运用的典范。

2.3 建筑结构形式

对于大型公共建筑这种建筑结构类型来说,结构形式的影响是非常的巨大。其结构形式往往直接影响建筑的体量、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每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会形成不同的内部空间形态和外部形体。大型公共建筑发展到现在,其结构形式复杂多样,基本的结构形式包括:桁架结构、钢架结构、拱结构、壳体结构、折板结构、网架结构、网壳结构、悬索结构、膜结构等。按其形态来进行分类,这些基本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直线(面)结构、曲线(面)结构和直曲线(面)相结合的结构形式。其中,直线(面)结构包括框架结构和平面桁架、网架结构、折板结构;曲线(面)结构包括张弦桁架结构、拱形桁架结构、拱结构、网壳结构、膜结构和壳体结构;而直曲线(面)结合的结构形式则是通过将直线(面)结构与曲线(面)结构混合使用,更加丰富了大型建筑结构的形态。例如,从古希腊雅典文明到奥运鸟巢,从古罗马阿尔勒堡垒式剧场到北京国家大剧院,是古今中外传统文化不断延续升华的经典之作,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2.4 建筑结构细部设计

所谓的建筑结构细部,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和定义。《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是:建筑结构细部是制图或复制图画时用较大的比例另外画出或印出的部分。在综合文献资料表述看来,建筑结构细部设计应该是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具有独立功能的部分进行精加工的过程,它对于建筑整体概念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大型公共建筑这种较大体量和蕴含较高技术要求的建筑结构设计来说,建筑结构细部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建筑结构细部设计可以使大型公共建筑更好地表达其技术特征和设计理念。对于建筑结构细部的分类,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按其所处部位,可将其分为功能性联结建筑结构细部、结构性联结建筑结构细部和形态性联结建筑结构细部。按建筑结构细部所起的功能分,又可分为构造性建筑结构细部和装饰性建筑结构细部。这两种分类各有不完全的地方,本文通过对实例的整理分类,将其分为功能性建筑结构细部、结构性建筑结构细部和装饰性建筑结构细部。当然,一般而言,细部总是先以功能性的形式出现,如中国古建筑有的"彩画",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为了保护木材而在结构的露明部分施以油彩,其次才是美观的问题。

3 结束语

由于大型公共建筑本身的特殊性,它与传统文化之间更加难以联系起来。本文通过对传统元素和大型公共建筑的关系做初步探讨,完善国内对于传统元素运用和大型公共建筑设计的理论体系,以期能够为需要表达传统文化的大型公共建筑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濮苏卫,蔡东艳.建筑空间构成设计.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第7篇: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范例范文

关键词: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创造力;培养

1 创造性艺术在建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1.1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符号的应用

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的视觉形态如色彩、造型以及纹样,遵循原有结构上的韵律、节奏和秩序,采用“传统外观,现代结构”与现代事物相结合进行重组和重建。这种方式是对传统文化视觉形态的一种借用,运用现代事物作为载体,做到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从而形成新的创造性的形象。

1.2 建筑设计中创造力的设计实例

“从设计对象中发掘建筑的文化内涵, 并加以时代的创造,丰富建筑艺术的表现力,这是我们一贯的追求。”吴良墉先生在设计曲阜孔子研究院建筑群时的观点。吴良墉在设计的曲阜孔子研究院建筑群,它是传统文化及建筑思想运用的成功范例。 孔子研究院的园林设计采用的方式相当于古代“书院”, 取意其“近山林, 择胜地”,构思精巧,布局严谨。设计中在建筑的北面堆土以象征坐山,南面堆土以象征案山,同时建筑左面引水成渠以喻青龙,前面的小沂河正对应风水中的“金带环抱”,整个布局体现了传统的文化观,也契合了传统的风水说要求建筑的选址负阴抱阳,前面有案山,背面有坐山的要求。整个设计还运用提炼的传统元素,充分使用隐喻的手法,将多种古代建筑元素作为设计的原型,并按照现代的美学观加以变异,来重新演绎传统。

2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具有创造性的实际意义

环境艺术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综合的艺术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涉及美术、雕塑、装饰文化、建筑基础知识、园林艺术、人体工程学、设计流派、材料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无论在专业理论的广度,还是在专业技能的多样化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艺术设计与科技发展现代设计已经走过了近2个世纪的历程。科学的新发现与发明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认知和经验,人类想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在空间弯曲、时间膨胀等多维概念方面前经受着考验,整个人类的精神世界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筑环境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随着时展,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将大大扩展,涉及的范围也将更加广阔,展望未来,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创造性。创造是设计的灵魂。环境艺术设计是创造对人的生活环境进行规划和提出方案的思考。设计中不能只满足于设计方法和技艺的运用,在艺术和设计之中,创造是它的主要特征,也是生命活力之所在。在建筑环境设计上,要充分强调创造性的特点,树立以创造性的设计为主题。

2.1 实现了传统文化元素的变异和进化的创设力

对元素的提取、转化和抽象再重构,这是当前设计中广泛使用的方式。对这些提取的元素进行转化和抽象,根据形象的构成,结合现代构成意识对中国传统艺术重构。用现代的观念和审美情趣去重新阐释和发掘传统的精华,寻到东西方文化的接合点,形成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建筑设计作品。1998年建成的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是一个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提取转化处理典型的例子:设计师将古典地“塔型”结构运用到一个现代的摩天大楼的建筑设计中,没有将中国塔形生硬地放大,但整个建筑的比例是与中国塔形美学比例和力学是相吻合的。建筑师将中国传统的密檐式塔作为设计构思的原点,将密檐式塔的韵律、轮廓线及细部加以高度的概括,使用“高技派”的设计手法,将传统建筑的精神通过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构造手段表现出来。

2.2 达到了运用创造文化元素的表象来寻求思想根源的目的

从中华民族整体文化中寻求构思源泉,推陈出新。吴良墉先生设计的曲阜孔子研究院建筑群,它是传统文化及建筑思想运用的成功范例。 孔子研究院的园林设计采用的方式是古代的“书院”方式,构思精巧,布局严谨。整个设计还运用提炼的传统元素,充分使用隐喻的手法,将多种古代建筑元素作为设计的原型,并按照现代的美学观加以变异,来重新演绎传统。设计的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我们所处社会的文化语境充分的激活了记忆系统中的传统文化,通过创造性思维,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进行重组和重建,使设计出来的作品既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又不失现代感,还能符合国人的审美心理。 每一个设计师,如果既能延续着历史,又能将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运用到设计中来,方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第8篇: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范例范文

关键词北极阁;景观设计;江苏南京

北极阁坐落于南京老城的地理中心,周边历史文化内涵和自然生态景观丰富,是集中体现南京城市自然地理风貌和现代城市景观的标志性地段。历史上,南京北极阁是极具科学文化底蕴的“城中阁”,以气象科学渊源而闻名。2002年市政府对该地区进行了拆迁改造,其设计是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和新加坡柏景设计主持的[1]。

总体设计上,它延续了南京古城的历史文化特色。同时,该广场设计充分利用了山体、假山、水景等景观元素,营造出不同效果,形成上、中、下游三大段落。西片区以市民活动的绿荫广场为主,中心片区是体现浓郁南京历史的水景与浮雕山体墙,东片区也可供人休憩的羊肠小道。曲径通幽,空间分割张弛有度。另外,它还体现了现代化城市的风情,从简单的阶梯造景、建筑小品不难看出设计者对整体景观韵律的感悟。现对北极阁广场的景观设计进行分析。

1南京城市与北极阁空间特色相呼应

1.1南京城市空间特色的优势

作为历史悠久的六朝文化古都,南京城市空间特色具有以下方面的优势。一是历史文化悠久。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南唐、明、和中华民国等10个朝代曾在南京建都。虽然城址不断变化,但文脉一直相承,至今还保留着结合山水地形而建设的明城墙和历代形成的3条轴线和保存的文化古迹[2]。北极阁在中心片区的浮雕山体墙得以呈现南京历史的特点:麒麟、中山陵及南朝石刻、鼓楼、朝天宫、总统府等都简单呈现在整个山体上,尤为突出,让人一目了然。而这些元素都是市民众所皆知的,更显便民化。二是南京城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城市依山傍水。北极阁等水体和山体点缀其中,与整个城市的风貌相融合,它追求“天人合一”的意境。景区内有的虽然是假山的堆砌,但是在一定程度也减少了造价成本,营造出一个山水氛围。三是南京具有低山丘陵的地貌特征,这决定了南京城“林中有城,城中有林”的结构特色。北极阁的设计也体现了这点,北极阁位于南京鼓楼比较繁华的地段,周围高楼叠起、交通密集。因而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北极阁的地位更其显重要。广场的整体设计也具有台地高低起伏的变化。

1.2北极阁景观与南京城市相融合

北极阁作为南京城区重要位置上,景观还体现南京当地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发展的融合关系。例如:有人说广场内部有很多细节没有展现南京传统文化,比较杂乱。但是笔者认为正是因为这些古代

2.4北极阁空间的“林”

北极阁风貌区总体设计中在传统与现代方式上融合比较完美。从纵向来看分为山上和山下两大部分、横向看从东边的曲径通幽到中心广场的浮雕山体水景、西片市民休息活动广场三大部分的营造。“林”内树木层层叠嶂、郁郁葱葱,很好地营造出“林”的特色。另外,北极阁地理位置处于繁华鼓楼街区,内部的开放、半开放空间也相得益彰。在植物配置上,勾骨、冬青、竹子、银杏、松柏等的运用,又足以体现

3结语

综上所述,北极阁广场的设计既体现了南京古城的历史文化,又与现代景观发展相结合。达到中西合璧的景观效果。不但将涉及融入南京城市的整体空间布局特色之中,从山、水、城、林4个方面展现。又很好地满足了不同人群、不同时间的功能需求。但是在设计手法上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水景的亲水性没有很好地使得人与景互动;建成之后的北极阁并没有给周围市民带来良好的利用效应;部分细部景观设计没有完善地凸显南京城的历史文化风貌等。这些问题有待进步改善,但总体来说北极阁的设计是较好的典范,其中有很多方面值得借鉴。

4参考文献

[1] 任咏夏.北极阁——底蕴深厚的气象城中阁[j].气象知识,2007(1):49-51.

[2] 陈霞.园林景观空间的古韵传承初探——以南通市北濠绿地规划设计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2006,20(4):100-103.

第9篇: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范例范文

民间剪纸是民间艺术的一种。是以纸为加工对象,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剪纸在民间流传极广,历史悠久。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提炼、概括自然形态,构成美丽的图案。

剪纸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既传承人民的原始思维方式,又记录了人类思想的进步,它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在今天的艺术设计中民间剪纸从民族传统中走出来不是重复移位和变异,而是从传统中提取有用的元素,以现代创造方法和技巧进行再创造,这样不但保留住本土艺术的韵味,且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全新的视觉形象和效果。

当今文化受着全球化进程的影响,很多外来元素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充满洋味的社会文化。新的生活方式有了新的价值观与审美观,设计中失去了传统文化,在中国的平面设计中这类作品是不会被世界所认同。因此,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除了对外界新鲜事物的学习外,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必要的。

平面设计的发展必然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基础上,必须找到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正是传统文化。其优秀的成分只要花更多时间来挖掘,它的意义是深远和广泛的。中国虽没经历西方的工业革命与现代设计运动,并不等同于丧失发展本国设计的能力。较西方文化表现的直观感性,中国传统文化多了些理性的浪漫理想,中国平面设计应对传统文化作深入而系统的研究,运用有意味的元素,重视对其的开发,创造有深厚中国特色文化底蕴的设计作品。

现代平面设计有必要以发展传统文化为己任,把探讨当代设计的着眼点放在传统的文化中进行分析。平面设计中具有诸多影响因素,诸如文化等,在西方艺术思潮融入中国平面设计的时候,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重新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吸引了很多目光。中国的现代平面设计离不开传统文化,也离不开当前的设计观念更新,现代平面设计理念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建立在中国人审美情趣基础之上,现代平面设计的理念不但是融合现代设计观念和设计思维,也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创造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新作品。(图1)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应用

在当今的现代平面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的一些特征、符号,也成为现代平面设计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潜质的一种趋势。比如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中国香山饭店就是运用江南水乡青砖灰瓦色调,使现代建筑加上中国传统文化情怀,形成了一种文化上的共鸣。这里需要明白的是,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的过程之中是彼此吸收精华的过程,借鉴传统特征和符号,有目的地选择作为文化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中精华融进现代平面设计中去。我们应该倡导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意”、从而传其“神”,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以现代化国际化语言来表达,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平面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必定会使现代平面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使传统文化得到再生,并焕发新的生机。著名平面设计师靳埭强先生为日本“自在”纸坊创作的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海报设计,在纸纹上运用了传统手造纸的毛边,宣纸竹纹变化,构成中国山水自然绘画意境的疏散意象,表现了中国人文性情无束,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幅海报制作结合中国传统图案艺术表现手法,把作品风格淋漓尽致突显。

奥运会标志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范例:五星、五环、象形的“中国结”传统图案,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太极拳结合,使得标志如行云流水般生动和谐。作品在体现现代设计观念的同时,也折射出了本民族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历史文化特征。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标志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该标志整体结构也是取自传统吉祥装饰图案“盘长”,但可贵的是它没有对这一传统造型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书法中所特有的笔不到而意到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动势与意象,并借以表达标志主题和传达人民的祝愿。

香港凤凰卫视的台徽,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中“喜相逢”图案,反映出一种厚实的带有民族文化底蕴的特征,而且凤乌两两相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体现了圆满、吉祥、欣欣向荣的美好寓意,这种对未来的美好希冀与向往的装饰图案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表现的特色手法。(图2)“上海老酒”包装的创意设计就采用了传统纹样和老上海建筑的特征,将传统图案和地域特征结合当代人的欣赏习惯,表现了老上海的传统文化,给人以古朴、回归的感觉,设计出了现代酒包装的风格。(图3)

可见,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如何能把握传统装饰图案关系及运用,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图案色彩的对比、统一及变化等基本规律。还要注意汲取中国传统民族图案艺术中的色彩精华并加以创造性地发挥与运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的中国平面设计民族风格。

透过传统图形艺术的历史延伸脉络,我们可以看出,图形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新的技术与意识的冲击下不断地更新、拓展,而其后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所在。因此,要使中国的传统图形艺术在现代设计当中得到延伸发展,打造出新的民族形式,我们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我们对民间剪纸造型重新认识后的再创造,是深化和提升,是从民间剪纸造型再现式图形表现发展到对民间剪纸造型文化内涵的深刻剖析,这是现代平面设计所必不可少的。

三、平面构成中剪纸的表现方式

平面构成设计的基本原理是把繁杂的图形高度概括,以二维空间的形式来表达,即通过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的特性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依照一定的美的法则进行新的艺术形象的创造,从而达到一种特有的艺术效果。传统的民间剪纸,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折射,曾有过光辉的昨天与漫长的历程,民间剪纸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相当的稳定性、可变性、适应性。随着历史的变革,民间风俗的随移,各个朝代都要表现一些新剪纸纹样,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有许多艺术形式(如剪纸、年画、刺绣等)都是以二维空间的形式来传达的,与平面构成有相类似的艺术效果。平面构成虽然是在平面二维空间中进行艺术创造,但由于所构成要素和构成形式的特殊性,在视觉效果中并不是二维效果,而是立体效果,这是平面构成表现方式的本质所在。

剪纸在中国民间艺术中风格多样,且极具地方特色。剪纸艺术的传达方式,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大量使用组合的手法,在造型上合理地夸张变形,从而表现出图案形式的艺术美感。其中对称、平衡、重复、发射是剪纸图案形式中最常用的方式,在这些方式中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平面构成的要素。剪纸就是从传统艺术中提取元素,以现代创造意识和表现技巧进行再创造。

从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中寻找设计元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进行有意味的、有形式美感的造型创造,可以将无形的抽象的某种理念和心理状态转化为一种具体形象,引发出抽象意念延伸和连接。剪纸艺术,不管艺术风格如何,其传达方式最显著的特点都是平面结构,也就是以纯粹的平面点、线、面的方式,构成形形的艺术作品,是完全意义上的二维空间艺术。剪纸艺术的传达方式,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大量使用组合的手法,在造型上合理地夸张变形,从而表现出图案形式的艺术美感。剪纸艺术经过两千多年的继承、发展、流变,其传达方式已经非常丰富,其中对称、平衡、重复、发射是剪纸图案形式中最常用的方式,在这些方式中都不同程度地包含了平面构成的要素。

中国的民间剪纸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正由于它的独立文化内涵有异于其他的现代设计。民族风格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民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形成了与其他民族不同的语言、风格和审美观。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是中国设计家艺术信念的支点,也是中国设计艺术走向世界的起点。我们对它的研究和借鉴,不是对历史的复归,而是发自对现代文明生生不息的追求。剪纸艺术已不是一种简单的视觉传达手段,而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中国民间剪纸造型在原型基础上产生了质的变化,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在美学上赋予它新的生命。独特的视觉形象,传递着设计者知识层面、文化修养、思维理念和审美意识。放眼全球,把我国特有的剪纸艺术推向全世界,使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更加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