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力科学研究范文

电力科学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力科学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力科学研究

第1篇:电力科学研究范文

Abstract: "Electrical Machinery and Electrical Drive" course is the important technological basic course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 But because of its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it has become a difficult subject for students. To cultivate students' sense of innovation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he paper discussed research educational model of this course's teaching, and provided the cases.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Key words: research study; teaching model;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271-02

0引言

《电机与电力拖动》是一门技术基础课,此门课在专业学习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该课程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应用性,同时,它又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技术应用课,直接为工业生产服务。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和计算方法,这必然使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因此在《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教学中进行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探讨是《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的教学研究的一种尝试,在《电机与电力拖动》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设置比较重要。我们在本文中将对本门课中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设置做一探讨。

1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概述

研究性学习,从广义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可以贯穿在各科各类学习活动中。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从狭义解释,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1]。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旨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它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尝试和实践。[2]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改革与补充,它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基础,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形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3]

研究性学习包括问题解决类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实验类研究性学习、科技制作类研究性学习、调查类研究性学习、扩展性研究性学习、科技前沿类研究性学习。[3]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问题解决类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实验类研究性学习在《电机与电力拖动》教学中的综合应用。

2常规教学模式学习情况调查

2.1 学生学习情况调查为了使所设计出来的每一次课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对采用常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测试,测试试题从概念的清晰程度、学习方法、实际应用能力、知识扩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检测,表1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四个问题的调查情况。

通过上表分析,可看出常规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概念的清晰程度、学习方法、实际应用能力、知识扩展等几个方面都不尽人意,所以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2.2 毕业生实习、就业后课程知识应用情况调查为了使工科的教学改革贴近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我们对2010届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调查,此调查是在学生已经进行完毕业设计,许多同学已和单位签订就业合同并在企业工作四个月后进行的。以下表二、表三是问卷中有代表性部分问题的分析。

我们在表2中主要对《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该课程对学生的工作是很有用的,其中最有用的是交流电机及其拖动与控制电机这两部分,这就提示我们在教学模式设计中,这两部分是重点。

表3对学生在《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都希望自己自动学习,不希望自己被老师所束缚,而我们开展的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从表中可见学生主观需要的也就是这样一种教学模式。

3模式的设计

根据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发展着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和研究性教学方式的思想,运用以问题解决及探索性实验为导向的研究性学习的策略,构建《电机与电力拖动》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提供一个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情景,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形成问题。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交流、讨论、争辩,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反思总结,对观点、思维、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教学设计上,以“探究实验”为主线,贯穿“研究”的精神。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设计方案,探索实验,研究问题,寻找答案;再到合作交流,完成教学内容的教学思路。教学流程图如图1。

对比图1和图2的教学流程情况可发现:传统性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老师的讲授为主,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而在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中,老师的作用主要在引导,学生的参与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4研究性课堂模式的操作程序

第一步,教师结合现实生活提出一些与《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教学有关的情景性问题。要求学生选择最熟悉、最简单,而且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及现有的研究条件相符合的问题,研究范围不要太大。第二步,由学生选择解决某个问题来制定具体的操作细则、实验步骤,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设计方案。第三步,论证方案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可行性。在教师参与下,交流论证,评估完善。第四步,课堂教学中实施方案。要求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查阅有关资料;做实验时,记录现象、数据及图表,进行理论分析、论证;团结协作,共同完成研究任务。第五步,学生将研究成果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和口头材料,通过交流研讨,相互分享成果,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分析、思考和申辩。第六步,课外延伸。生产和生活中的课堂知识的应用。

5研究性课堂模式案例举例

案例举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与反转。

5.1 创设问题。教学主体:教师。

①如何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反转?②根据直流电动机的制动情况,分析三相异步电动机是否也能实现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回馈制动?③如何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能耗制动,有何特点?④如何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反接制动,有何特点?⑤如何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回馈制动,有何特点?

5.2 设计方案。教学主体:学生。

要求:从现有的知识出发,提出研究设想,申报所需实验器材。

①研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反转;②研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能耗制动原理;③研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反接制动原理;④研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回馈制动原理。

5.3 论证方案。教学主体:师生。教学方法:共同交流、讨论。

5.4 实验研究。教学主体:学生,2~3人一组。

要求:设计实施方案,按实施方案进行实验,发现问题,设法在实验中解决。在实验中将发现以下问题:①改变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回路中三相交流电源相序,即可改变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方向。②能耗制动的实现方法,及能耗制动的特点。③反接制动的实现方法,及反接制动的特点。④回馈制动的实现方法,及回馈制动的特点。

5.5 相互交流。教学主体:师生。

对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比较、总结,交流讨论: 由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分析可得,三相电动机在稳定运行时,其转动方向始终与定子绕组所产生的旋转磁场的方向相同。而旋转磁场的方向则由流过定子回路中三相电流的相序和定子绕组的空间布局位置有密切的关系,只要改变这两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就可改变旋转磁场的方向,从而改变电动机的旋转方向。由于改变定子回路中三相电源的相序易于改变定子绕组的布局,因此,改变三相交流电动机转动方向通常采用改变定子回路中三相交流电源相序的方法来实现。

感应电动机的电磁制动分为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和回馈制动。不论是哪一种制动状态,电动机的电磁转矩方向总是与转向相反。

能耗制动时定子接入直流电源产生固定磁场。能耗制动是将转子的动能变为电能,消耗在转子电阻上(对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包括转子串接电阻)。笼型感应电动机采用增大直流励磁来增大高速时的制动转矩。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采取转子串接电阻的方法使得在高速时获得较大的制动转矩。能耗制动时,电动机是直流励磁,励磁磁动势是一个恒定值。

感应电动机的反接制动分为定子两相反接制动和倒拉反接两类。当三相交流电动机n>n1时产生回馈制动,回馈制动也称为再生发电制动。

5.6 课外延伸。学生课外自己查阅资料设计结合数字电路的知识,采用固态继电器进行设计,利用数字电路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反转和制动

6结论

研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获得结论的过程。概念的学习,规律的探索,实验的开展,仪器的研制均可采用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培养学习能力、发挥个性特长、启迪创造发明、全面提高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模式的设置是研究性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从教学模式的设计可看出,在课堂中,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探索知识的主体,眼、手、脑、口并用,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在课后,使学生将知识进行延伸。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增加学习乐趣,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仅掌握了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思考和研究的方法,培养了创新精神和群体意识,它的长期效应远高于现时的直观效应,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不能达到的。因此,这种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值得在《电机与电力拖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地探索、研究、总结和推广,也是《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氵郭,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赵徽.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4).

[3]刘婉华,罗朝猛.聚焦研究性学习:从理论到实践[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2).

第2篇:电力科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中职教学;电工电子;理实一体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电器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因此,社会对电工电子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多。电工电子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与探索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中职教师需要肩负起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担,积极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充分锻炼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与研究中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为学生在未来走进社会,接触实际的工作打下基础,推动个人未来的长远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理论知识,去挖掘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明白学习不仅仅在于课堂和教师的授课中,更在于自己的钻研与探索中,其综合素质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在教学中,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应当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人翁身份,这样才能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有效提升。首先,教师应当让学生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因电工电子课程专业性较强,学生倘若不对相关知识做一定的熟悉,可能在学习时就跟不上教师的步伐,从而影响自身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这样能让学生尽快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其次,在课堂授课时,教师应当多提出有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思维能力的问题,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当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一定的方法时,便能够有效增强其自信心,从而促使其学习自主性的加强。最后,在实践操作中,教师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挖掘自身的潜力,只有学生通过自己亲身体验探索得出的成果,才能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

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与平台

就目前的中职教学来看,许多学校都存在资源不足、教学设施落后的情况,这样的现象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与平台,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不断学习、成长。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后组建校园学习交流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实现全校师生的资源共享。在这个平台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分享学习资料,还能够就相关的学习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教师也可以为学生答疑,这样的方式突破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限制,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积极收集资源,为学生提供、推荐相关的课程培训,使学生能够有机会接触更加全面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能改变传统学习内容较为单一的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学校还可以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实际工作性质和环境的认知,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加强师生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的交流

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感受,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工作。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取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例如,是否适应当前的授课方式,教师的讲解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等,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更加融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对学生遇到的难题,应当及时给予相应的帮助。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了解更加全面时,便能够对学生学习中的不当方法及时指出,例如防止学生在学习时死记硬背、填鸭式学习,学生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及学习效果。

四、结语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电工电子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运用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引导学生向实用型的专业人才方向发展,促进学生综合技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于博.浅析中职电工电子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J].电子制作,2016(8):59.

[2]门亮.再论中职学校电工电子理实一体化教学[J].现代交际,2015(10):236-237.

第3篇:电力科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物理;电学;演示实验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高考物理电学实验试题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考查教材中的基础实验内容,逐渐向综合性、设计性方向发展。这些实验试题要求学生基于高中物理理论,灵活地运用物理研究的基本思想和实验方法处理问题,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强化了高考选拔人才的功能。因此,高中物理电学演示实验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最具有普遍意义的实验原理和方法,也要顺应新课改要求,不断创新。

一、掌握基本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根本依据和起点。任何一个新问题的解决都可以在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中找到可以迁移的实验原理。所以教师应在演示实验教学中带领学生发现并真正理解最基本的实验原理和方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机械地记忆实验原理。在电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掌握并熟练使用电学的基本仪器:电流表、电压表、稳压器、电阻丝、滑动电阻器等,向学生讲解清楚这些基本仪器的构造,使用原理,使用范围,如何读数和如何修正实验误差等。通过学习,学生应能看懂并熟练掌握基本电路图的绘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电学的演示实验及自主实验中勤动脑勤思考,学会细致观察,准确记录实验数据,规范书写实验报告,深入反思实验结果,能独立进行误差分析等多重环节。

如: 电阻测量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伏安法。教师在演示实验教学中需要教会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和电压,这是最基本的操作要求;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改装原理,掌握测量电阻的其它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以下问题:电流表的内接、外接选择;滑动变阻器分压、限流式的选择;实验器材的选择、表头的改装及其它变式问题。

二、利用仿真软件设计电学演示实验

在高中的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一些实验是不需要教师进行亲自操作演示的,一些仿真软件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设备完善的综合性实验室,通过它,可以让学生不必真的用手去操作就可以完成在一个虚拟实验室中的实验。因此,学生和教师不用担心实验中的器材会受损,或者是出现安全问题。有了仿真软件的帮助,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在物理电学实验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假设通过虚拟实验进行大胆验证。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好地效果。

就实验演示的角度来说,确定明确的实验目标,可以促使我们获得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而为了达到理想的电学实验效果,可以督促我们更好地去准备、设计、改进实验。所以,教师首先应当具备充足的知识和全面的技能,了解每一个演示实验都是对应着教材中的一部分知识内容的,演示实验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来更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而通过使用仿真软件,可以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学生通过观察仿真实验,能更好地掌握实验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并再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解释物理现象和生活中的一些其他现象中。从这一点看,仿真软件可以帮助我们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仿真软件,可以让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大胆地进行多次独立的实验尝试,对不同的方案进行Ρ取⑺伎肌⒎治觯从而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三、了解实验难点进行创新思维突破

在高中物理电学演示实验教学中,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让部分高中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物理知识体系,提供条件帮学生们创设思维台阶,实现对物理实验难点理解上的突破。

如,在高中物理知识中,自感现象对于学生们来说实在是看不见摸不着,因此理解起来就会遇到困难。为此,教师可以专门设计一个演示实验的小游戏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验一回自感现象,形成完善的物理概念系统。提出问题:有一个通电线圈,当其中的电流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就会产生一个变化的磁场,而这个变化的磁场同时也会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但是线圈自身能不能产生感应电动势呢?在这个问题下,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名为千人震实验的游戏,如图所示。

图中的装置有干电池两节,线圈一个,开关一个。这些简单的器材组成一个回路,在线圈的两端分别引出两根导线,由班上12名同学手拉手按图中的方式与线圈并联。两端的同学手握的导线,这样人体接入电路。

第4篇:电力科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理实一体化;Proteus仿真

电力电子技术是我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对于专业、专业群建设及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都有重要意义。该课程是集电力、电子和控制3个学科交叉而形成,可以看成是弱电控制强电的技术[1]。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新技术、新发明突飞猛进,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及日常生活各领域。由于我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开设时间较晚,且实验室配套不完善,其课程建设也相对滞后,原有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高职院校培养现代化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要求。为适应技术发展需要,同时结合电力院校特点,课题组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探索和研究。

1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以理论讲解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由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存在大量的理论推导、数学计算、电路输出波形分析,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来讲难度比较大,学生普遍感觉内容抽象、枯燥、难懂。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的教学问题。理论复杂,教学方法单一: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各种变流电路参数的选择和计算涉及高等数学,学生理解困难,各种变流电路的波形抽象,上课老师仍大多只做课件上的静态分析,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理论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传统教学中,电力电子技术课程采用先理论后实验的教学模式,理论课与实验课明显分开,学生学完理论知识再到实验室做实验,间隔时间比较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容易遗忘,理论和实践联系不紧密。实验学时少且存在安全风险:由于学校不断更新人才培养计划,理论课学时被压缩,实践学时更少,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所以现在大多数院校实验项目开设也比较少。

2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针对当前我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存在的教学问题,课题组提出了电力电子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案。“理实一体化教学”(又叫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高职教学中进行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一位专业课教师既担任理论教学,同时又从事实践教学,将有关的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理论课与生产实习、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2]。电力电子技术作为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非常适合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很多高职高专院校老师都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上做了一定的探索研究。在文献[3]中提出了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可视化实践教学,采用MATLAB平台,把复杂的电路动态过程制作为三维动画,可以显示出电路的变化过程,方便学生理解。但该方法仅适合老师教学,并不适合学生实验实践。在文献[4]中提出了虚实结合的电力电子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即虚拟仿真和实验环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但是并未说明采用何种仿真软件和实施方案。在文献[5]中通过自身教学实践,利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利用计算机仿真丰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法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3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整,专业课程的课时大多被压缩。为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对该课程的课程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进行改革[6]。课程安排:传统的教学时间为每节课2学时,在讲完理论知识之后,学生很少有时间对刚讲过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吸收,更没有办法对其进行实践;到第二次上课时,前面讲过的理论也忘得差不多了[7]。因此,课题组将上课地点改在电力电子实验室,课程安排上采用4学时连排的方式,即先讲解2学时理论,其后的2学时安排学生在实验台上做实验,这样可以避免因为理论课讲完后,时间间隔久,学生再单独来做实验,容易遗忘学过的理论知识。而且4学时连排可以保证实验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完成每个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方法: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有大量的电路图和输出波形图,学生很难通过想象去分析波形图。课题组老师采用课件讲解+虚拟仿真+实验操作的虚实教学法,借助计算机辅助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再结合电力电子实验台输出波形,可以让学生非常清晰地观察分析波形图。这种教学法既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仿真软件搭接电路,理解书本上复杂的电路波形,同时还可以通过实验验证书本上的计算公式,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理论知识。Proteus是将电路仿真软件、PCB设计软件和虚拟模型仿真软件组成三合一的设计平台,非常适合教学科研中的电路设计和仿真。电力电子技术作为以电路为基础的课程,利用Proteus软件来仿真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考核方式:传统教学中,理论课以期末试卷成绩70%+平时成绩20%+考勤10%来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常会出现学生期末突击复习就可以及格,但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知识,以致于学生考完就忘完。因此,本课题组提出新型考核方式,即期末试卷成绩50%+实验成绩40%+考勤10%的考核方式。实验以过程考核为主,过程考核主要是对每组3名同学的电路接线和实验结果、实验报告进行评价。

4教学案例

整流电路是电力电子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电力变换电路。下面介绍利用Proteus仿真软件搭接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可控硅触发采用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并让学生在电力电子实验台上完成单相可控半波整流电路实验。图1所示为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传统教学方法是老师对电路原理进行讲解,直接将波形图给出,学生很难理解可控硅导通与关断条件,且无法直观反映负载电阻R的大小对电路输出波形的影响。利用Proteus软件来搭接电路模型。可以用虚拟示波器观察电路各点电压波形,还可以改变RV1阻值实时观察其对输出电压波形的影响。图3是单相半波可控整流负载电压波形图。另外,本校已经配套了天凯公司生产的电力电子实验台。该实验台可以完成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每个部分的电力变换实验。所以,老师讲授理论知识之后,可以马上进行该部分实验内容,这样就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

5结语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采用Proteus仿真软件和电力电子实验台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使复杂的电路波形分析变得形象具体,其中的电路实验项目可以真正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最后,课题组通过实践证明,采用电力电子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和有趣味性,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电路分析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其教学经验值得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张德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市场论坛,2012(5):113-134.

[3]夏小虎,张春鹏,冯敏亮.“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可视化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147-148.

[4]王波.虚实结合、理实一体化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时代教育,2015,(14):28-28.

[5]宗哲英,郝敏.关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践与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3,15(1):81-82.

[6]杨奕.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南通大学学报,2006,3(22):95-96.

第5篇:电力科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酒店管理;实践教学;应用型本科

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这一转变的基础是大量新建本科院校的涌现。这一转变从1999年大规模扩招开始,据统计,从1999年到2011年4月,我国新建本科院校291所,占全国同期820所普通本科高校的35.49%。[1]到2014年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已经达到了1202所。虽然从总量来看数量可观,但在办学中存在严重的同质化,即都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在借鉴国外办学经验的同时,我国学者对现有的教育体系纷纷开展深入的思考与探讨,基本都认为应该将高等教育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大类。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大学生就业困难,社会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为渴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新建的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等纷纷加入应用型高校的队伍,力图培养与社会接轨的应用型人才。酒店管理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更大。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应用型本科的重要组成部分。[2]

一、酒店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定位分析

从学理上说,应用科学与基础科学或理论科学相对,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相对。学术型人才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而应用型人才是运用客观规律使其产生综合效益的人才。应用型人才根据其分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操作应用型人才、理论应用型人才和创造应用型人才。操作应用型人才是指专业技能娴熟,毕业后能直接在一线岗位工作的人才,其主要依靠高职高专层次的高校来培养。理论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准确理解理论知识及客观规律,能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社会产品,将新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人才,其主要由应用型本科高校来培养。创造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深厚的理论背景,既能从事基础理论的研究又能将其转化为生产力的人才,其主要由重点大学及一流高校来培养。从应用型人才的分类可以看出,应用型人才并不是低人一等的人才,相反,是具有巨大活力且不可或缺的人才。应用型人才应该分布于专科、本科、研究生各个层次,并承担相应的任务。酒店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相应地定位于理论应用型人才,即熟悉并理解酒店及相关行业发展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创造产品以促进该行业发展的人才。这要求该类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熟悉行业实际且具有一定的敏锐度,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能较好地与学术型人才对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二、酒店管理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思路

1.以专业为导向,体现行业特点

对酒店管理专业的正确理解是科学合理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提。2012年,酒店管理被国家教育部正式列入本科专业目录,其专业地位被正式确立。[3]酒店管理从旅游管理专业的一个方向升格为与旅游管理平等的旅游大类的专业,足以证明其行业的发展性及其与旅游管理的差异性。在酒店管理的实践教学中只有正确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特点才能正确把握实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首先,对酒店管理专业进行正确定位。马勇提出要对酒店管理专业进行理论创新,打破酒店管理专业低技术、低门槛的印象,转变大众观念,塑造酒店管理专业高技术含量、高素质要求、高品质内涵的崭新理念。[4]因此,酒店管理应用型本科办学中应高标准严要求,具体到实践教学中体现为把实践的内容从传统常规的餐饮服务、前厅服务、客房服务等技能向信息技术、网络服务等其他相关专业技能扩展,避免实践内容低层次的重复化。其次,关注酒店管理的延展性。如果仅仅将酒店管理专业理解为酒店特别是星级酒店培养人才就过于狭隘,可向住宿业和旅游业两个方向延展。随着人们个性化的发展,酒店业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多样化的住宿业相继出现,对酒店业形成了较大的冲击。酒店管理专业不仅要学习酒店的相关知识,也要掌握其他住宿业发展规律。酒店与旅游的紧密关系毋庸置疑,曾有学者提出要将酒店从旅游中剔除,但遭到其他学者的反对。事实上,酒店与旅游早已融合,完全割裂并不现实。在酒店管理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中适当向住宿业和旅游业延展,有利于提高本专业人才的适应能力,提升本专业人才的竞争力。

2.以理论为基础,提升实践内涵

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注重实践能力培养,这已经基本形成共识,但这并不意味着理论不重要或位于次要地位。如前所述,应用型人才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文教空间2016年第17期总第446期下,进行社会化的操作运用,其前提是对理论及客观规律有深入的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运用。因此,注重理论课程设置是提升实践内涵的重要途径。理论课程应分为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两部分,前者是指支撑本专业的基础学科理论,后者是指具有专业特色的理论知识。具体而言,酒店管理应用型本科基础学科理论应涵盖管理学、经济学、语言学、文学。管理学和经济学作为主干学科无须多言,语言学包括中文和外语,语言是沟通的载体,酒店作为服务行业对语言的要求应该高于其他专业,除了英语还应基本掌握第二外语。文学作为奠定学生基本素质的学科应该受到重视,要求学生掌握国内外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文学基本知识。事实上,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文学基础教育非常匮乏,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审美及想象能力,笔者大力提倡增加文学类基础课程或相应加大比例。专业理论包括基础专业理论和特色专业理论。前者主要指酒店营销、酒店心理学等这些大多数院校都要求开设的课程,特色专业理论则根据该院校特点、师资、培养方向等方面来设置。总而言之,只有夯实理论基础,才能真正提升人才培养的内涵。

3.以能力为核心,完善课程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根据社会需求,其能力分为三个层级,即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拓展能力。基础能力是指各专业人才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等。专业能力指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其中,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又分为基础实践操作能力和拓展实践操作能力。基础实践操作能力包括酒店前厅、客房、餐饮、康乐等服务技能,拓展实践操作技能包括会展、导游、景区服务、物业服务等服务技能。知识应用能力是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中的能力,比如,导游词创作、主题宴会设计等能力。拓展能力指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应用型人才而言,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学校课堂学习的知识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成长过程的全部需要,学生需要自己在课堂之外或毕业之后向社会主动学习,缺乏学习能力的学生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则应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过程中,多方面多途径共同培养。围绕上述能力体系,课程设置中也相应地包括三个部分,即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其中基础课程包含素质课程和平台课程,其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和能力;专业课程主要是培养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实践操作能力;拓展课程则可以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可以拓展视野的课程。

4.以课外为补充,打造第二课堂

重分利用课堂教学的同时不能忽视第二课堂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所谓第二课堂是指培养计划以外的可以充分利用的平台,包括系列讲座、假期实习、社团活动、专业竞赛等等。第二课堂分为三类,一类是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的课外学分,包括专业认知、系列讲座等。高校应将社会认知纳入学分系统,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充分接触社会,在完成规定时间的认知后获得相应的学分。学分由专业认知和非专业认知两部分构成,专业认知限于酒店行业,非专业认知则涵盖旅游业、餐饮业、营销业等其他行业,其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接触社会,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系列讲座是扩大学生视野的重要平台。一些高校为了完成讲座任务,只注重讲座数量,忽视讲座质量,既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浪费了时间。打造高质量的讲座平台依赖于完善的规划。酒店管理专业讲座平台应涉及行业及专业知识、历史文化知识和视野拓宽知识三大方面,既可以邀请其他高校专家主讲,也可以邀请行业专家介绍,无论是主讲者还是主讲内容都应有层次和梯度,避免低水平讲座及无益的重复。另一类是纳入学分体制但不是必须完成的学分。比如,参加各类比赛获得奖项可以折算成相应的学分,但比赛并不限制于专业竞赛,也鼓励学生参加非专业竞赛。又如,参加创业活动可以折算成相应的学分。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我国大力提倡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既可解决就业问题又能为社会创造新的活力。积极鼓励酒店管理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多种途径创业,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创业所需的各类知识,掌握创业所需的各种技能,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同时,还应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各种硬件及软件条件帮助学生创业。第三类是不纳入学分的各种社团课外活动。各种社团是可以充分利用的第二课堂,社团是学生自己成立自己组织管理的组织,也是学生培养兴趣发挥特长的重要平台。可成立专业社团,由专业老师指导,开展对内及对外服务工作。

5.重视毕业论文,理论实践结合

毕业论文是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撰写毕业论文是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将毕业论文质量作为衡量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高校毕业论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偏重于理论分析的毕业论文,一种是偏重于实践操作的毕业设计。应用型高校应要求毕业论文围绕企业或行业实际,选取实际问题进行研讨,限制空而泛的陈旧问题的探讨。同时,论文指导采用双导师制,即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双方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共同完成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在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同时,控制撰写理论性论文的比例,鼓励学生多做毕业设计,减少在已有学术成果基础上低水平重复。

三、健全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1.师资保障

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应用型高校教师既要具备理论素养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素养。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由专科升格为本科的高校,另一种是民办本科高校。部分教师积淀了一定的实践教学经验,但理论素养有所欠缺。因此,师资队伍的培养应从理论素养和实践素养两方面同时出发。通过派教师赴高校进修、鼓励教师提升学历等方式提高其理论素养,通过派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其实践素养。此外,引进具有行业经验的教师也是充实教师队伍的重要方式。为进一步提升教师质量,还应通过多种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高校教师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与高校的体制有关,也与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关。只有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才能把重点转移到教学上来,投入更多的时间钻研教学,才能更好地贯彻实施教育教学新方法和新的教学模式。[5]

2.教学设施保障

完善的实践教学设施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首先,加强校内实训室的建设。酒店管理本科实训室分为基础实训室、专业实训室和综合实训室。基础实训室包括礼仪、网络、英语等实训室,主要开展基础实践技能的教学;专业实训室包括前厅、客房、餐饮、康乐、茶艺等实训室,主要开展专业实践技能的教学;综合实训室主要围绕智慧酒店建立高水平且紧跟时展的实训室。其次,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标准,按照标准严格遴选,注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广度和深度,选取部分实习基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等领域全面合作,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实现实训基地与高校的双赢。再次,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指由高校为主体建设兼具教学与经营的实体。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类高校较为成功的办学经验,应用型本科高校可借鉴其经验开设酒吧、酒店、健身房、茶吧等生产性实训基地,由教师负责整体管理,学生参与经营与服务,使学生综合掌握相关服务及管理技能。

3.时间保障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充足的课内及课外时间做保障,适量的学分既能保证充足的理论学习时间又能保障课外实践时间。根据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总体学分一般控制在170学分左右。如前所述,第二课堂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主要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社会认知、创业实训等方面的练习,过多的学分不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实践。相较于学分的整体控制,实践类学分比例的控制也很重要。美、英、日等国的应用型大学大力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实验教学时数比例达50%。而我国不少应用型大学实验教学时数只占总学时的10%。[6]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文科类专业实践学分不少于20%,理工类专业实践学分不少于25%,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加大实践类课程的比例,并加强实践类课程的考核,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作者:宋欢 单位:泰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顾永安,陆正林.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设置情况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2):68-73.

[2]韦佳,倪杰,吴远征.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创建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3):207-210.

[3]宋欢.应用型高校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文化论坛,2014(6):83-86.

[4]马勇,孙兴美.新专业目录下酒店管理教育教学创新模式建议[N].中国旅游报,2012-11-14.

第6篇:电力科学研究范文

实验探究的基础是发现问题;创设情景可以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和精心启发,包含于“实验探究”的过程.而学生参与“探究”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如天生的好奇心、对生活现象的敏锐度、学习思考成果在老师和同伴中的认可等.

1实验探究的起点是好奇心

一个人一生中,好奇心最旺盛的时期莫过于童年时代,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对什么都感到新鲜好奇,如果教师对此不屑一顾,或因准备不足而敷衍,其实是丧失了利用学生好奇心做探究的宝贵时机,也就丧失了“教学”的最好时机.

案例苏科版教材《引言》第二课时,教师首先组织学生阅读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故事,然后再给充分的时间让同学们互相交流自己的收获:科学探究要有孜孜不倦的精神;要善于发现实验中的细节问题;成功的科学理论往往是建立在前人实验的基础上;要勇于提出新问题;不能单凭一次实验就下结论,要多做实验……踊跃发言,硕果累累.突然一个较小的声音传入我的耳中:“电真的是这样出来的吗?”听到这句话,我立刻意识到一次好的机会的来临,我充分肯定了这位同学的“怀疑”精神,接着我组织了一次生成教育.我和学生一起详细阅读了电池的制作原理:不同金属与某种潮湿物体或者导电液体接触,就会有电产生.下面请学生分成小组,根据制作原理每组来设计一个电池,发挥想象,做一个有创意的电池.经过充分讨论,最先有一个小组说:“我把不同的金属放在切开的西瓜里,做一个西瓜电池.”当学生思维被激活以后,想象和想法就如潮水般不可阻挡.我做苹果电池,我做水电池,我做海水电池……我很感动:“非常支持你们的想法,大海是个宝藏,我们将来一定要好好利用.”最后布置了家庭作业,课外小实验:我的小发明――创意电池.在后来的活动课中,我“秀”了自己的“西红柿电池”,同时介绍了“灵敏电流计”,为学生检验电池是否有电扫除了一个可以预见到的障碍.

结语这个教学活动不仅带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而且具备探究自然科学知识和促进学生手脑并用的典型特征,更关键的是它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把实验探究落实到具体实验上.

2实验探究的基础是生活

探究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但我们往往会忽略,探究与生活的联系应当是内在的,有机的,而不是生硬地套上“生活”的外衣.学生面临的真实生活往往信息冗余,例如:“灯丝用久变黑”、“筷子在水杯中变弯”、“水烧开后壶盖上下跳动”等等.而有效的信息往往隐藏在生活现象之中,这就需要我们在探究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收集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密切观察学生的行为、语言,并及时对学生的探索、发现作出有效的适当的评价,特别是对学生的新发现,独特的发现,要及时加以肯定、表扬和鼓励,以激发他们对探究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探究的成功感和满足感.

案例苏科版物理八上《汽化和液化》――每天中午教室打扫卫生时,地面湿湿的,拖地的同学会打开电风扇让地面尽快干;擦墙面瓷砖的同学会把抹布洗干净晾晒在阳台栏杆上,让抹布尽快干.

我问学生为什么这样会使地面和抹布干得快一些呢?学生说:我妈妈晾衣服都是这样的.为了把生活引进新课,或者说把新课带进生活,在一星期之内,我们用多种方法放置抹布,用塑料袋包着放在教室的角落里,放在通风处,放在阳光下,放在通风又有阳光的地方等.分别比较抹布变干的快慢.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变成有意识的观察,再由观察演变成实验探究,提炼出科学的论断.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结语探究知识尽管表现为形式化的符号,但它可视为具体生活经验和常识的系统化,它可以在学生的生活背景中找到实体模型,现实的背景常常为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提供情景.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诺奇曾说:“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问题,从常人所不能发现问题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并从中抽象出特殊的本质,从而达到探究学习的真正目的.

3实验探究是分解难点的台阶

在学生的探究学习中,有时发现要给学生呈现一个问题很抽象,或者发现引导学生进入探究的状态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这样的问题靠教师和学生的想象都无法成功解决,这就需要教师在难点处多搭台阶.尽管我们不能把生活原样地再现在探究教学的有限的空间里,但我们可以通过多次实验探究得到最直接的解决办法.

案例苏科版物理八上《物体的颜色》――在研究物体的颜色形成时,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色光颜色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的色光颜色决定的.尤其对于后者,这是一个很抽象的问题.

于是在课前笔者和学生一起动手做了一个暗盒,这个暗盒是六面体,大概望远镜大小,上方有一彩灯可通电发光,后方可放图片,两侧和下方封死,前方有留给眼睛观察的洞口.借助课本上一幅七彩的鹦鹉图片,有太阳光照射时,观察鹦鹉身体各部分的颜色;在暗箱里用红光、绿光分别照射鹦鹉,观察身体各部分的颜色;最后关闭彩灯,无光照射鹦鹉,观察鹦鹉身体各部分的颜色,用表格记录采集到的信息,再用对比法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结语对探究的理解不仅表现在学生能够灵活地使用表征来表达他们在探究方面的理念和问题,而且表现在能够与不同的表征之间互相转换,上述情景创设就是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通过情景模拟将学生顺利带入颜色辨别中,形成他们探究颜色形成原理的原始动力,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从更高的视觉把握策略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对不同表征互通的目的.尽管学生思考的角度和深度会有所不同,但因为有了教师搭建的平台和学生亲手做,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4实验探究的关键是磨练

几乎所有的科学知识都经历过磨练阶段,如果这样的磨练在学生时代就得到了启发和培养,无疑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是获益匪浅的.英国剧作家萧伯纳曾诙谐地说过:“科学总是从正确走向错误.” 所以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我们不应回避探究中的错误,要让学生体验探究科学的艰辛.例如:阿基米德是在许多假设都走投无路之后,才在 偶然间发现了“浮力可能与排开的液体的重力有关”,并通过实验验证才发现了浮力定律.所以课堂里要较多的出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参与、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生动局面.

案例苏科版物理九上《欧姆定律》――研究一段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出现三个以上物理量研究关系时都要采用控制变量法,虽然学生都知道方法,但在操作中还是会有很多的意外出现.这个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借助滑动变阻器的使用,顺利采集到有效数据,还分析了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第二部分,研究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学生按照教材要求更换两次不同的电阻进入电路,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却发现没有期待的函数关系出现.于是大家把疑惑的目光投向老师,笔者说:请同学们再仔细地阅读教材.学生很快发现在实验中更换电阻时,没有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这个条件.于是各小组进入第二次实验,滑动变阻器被充分利用起来.结果更糟糕,有好几个组实验数据都出不来了.我鼓励同学们继续努力,经过认真查找、分析、讨论,大家终于明白,实验中所控制的电压并不是随意定的,要按照提供的器材范围内进行选择.经过反反复复的“实验探究”,课堂实验终于成功了.

第7篇:电力科学研究范文

摘要:目前,电子商务涌现出了许多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因此,教师要挑选能紧扣现实发展脉络、体现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综合性、实践型较强的代表性案例和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这样才能达到电子商务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电子商务案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电子商务案例教学的具体优化方案。

关键词 :电子商务;案例教学;教学研究

引言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通俗的说,电子商务就是通过互联网这个开放的网络环境,基于浏览器/服务器这种应用方式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综合服务的一种新型商业运营模式。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的飞速增长,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广阔。从当前社会实践调查看,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已逐步进入电子商务行列,采用传统经济与网络经济相结合的经营方式生产经营。由此可见,中小企业步入电子商务行列急需电子商务人才。而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门融合计算机科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现代物流和法学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我们要求该专业学生具有坚实的互联网应用技术,掌握网络营销的方法和技巧,具有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商务应用软件的开发和软件系统设计的能力;具备提出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及电子商务网站的开发、建设、管理与维护的能力;具备电子商务实务操作能力,具有物流方案的策划、建设和运营能力。从以上专业要求可以看出,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在此背景下,如果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能合理、有效的做好案例教学,不能将好的案例教学方式和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无法达到电子商务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要求。

1、电子商务案例教学现状

目前,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已成为渗透在电子商务各个章节的综合应用部分。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希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及收集、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调查研究与信息收集、整理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案例教学的开展,我们也希望能从根本上改变老师“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课下搜集资料、小组协作讨论、课内分析结果演示这几个主要环节对案例进行深层次的剖析,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然而,在实际案例教学中,选取哪些代表性的案例,从什么角度分析案例,采用什么方式作案例剖析能入木三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教师仅通过介绍案例的背景知识,然后把该案例的主要内容呈现给学生让其课下讨论,这样很难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该案例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学以致用。

2、电子商务案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通过对省内外一些高校电子商务课程的实地调研,发现电子商务案例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案例选取不当

教师选择的电子商务案例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综合性是指能够从本专业的发展状况出发,充分反映现代管理理论,系统科学方法和信息技术,所选案例能做到以上几方面的有机结合。实践性是指所选案例能从电子商务项目运作和电子商务系统管理实践出发,具有较强的实际背景,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出发,以启发学生如何拓展企业的运营渠道,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作深入思考。

2.2 教学方式呆板

作为多年从事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我们所采取的基本案例教学方法就是在上课前精心挑选并准备好相关案例,在课堂上通过播放课件或者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教师基本上都会按照分析模型从商业价值、技术构成、经营管理、资本模式等方面展开详尽介绍。但从教学效果上来看,学生参与程度较低,积极主动性较差,对涉及知识缺乏思考,基本属于填鸭式状态。究其原因,学生对所讲案例背景知识、运行模式未能亲身参与实践,因而即使要求其查找相关资料并上机实训,实际教学效果均不理想。

2.3 实验环境缺乏

目前,电子商务正以几何级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因而,涌现出了许多新的商业模式。然而,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要想总结成功企业的案例较为困难。在此背景下,大部分电子商务实训软件开发商将主要开发精力集中在了电子商务基础课程上,电子商务案例实训软件较为匮乏。大部分学校仍然采取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即使在实验室上课,也只能以浏览知名网站为主,缺乏对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的具体应用。

3、电子商务案例教学优化方案

3.1 精心挑选优秀案例

随着电子商务以几何级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近些年涌现出了许多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因此,教师要挑选能紧扣现实发展脉络、体现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综合性、实践型较强的代表性案例,这样才能保证电子商务的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在案例教学中,还要要求学生关注国内外最新的业内动态,只有这样,才能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学习上持续领先。

3.2 改良课堂授课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电子商务案例教学中,我们可以改变教师“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引导和调度学生,采用项目小组的形式,以案例驱动进行小组分工,给不同的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让每个学生都能认真搜集、整理资料并制作PPT作演示,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体教学过程可做如下设置:

(1)划分案例小组并评选组长。一般情况下,我们可根据班级人数将3人自由组合为一个案例小组是比较恰当的。这样既避免了各自为战,又防止了同组内个别学生不积极参与“搭便车”。

(2)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给各小组布置案例分析内容框架(只提出框架,不指定内容),学生可自主挑选代表性案例做相关分析。

(3)教师系统讲解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数据处理及数据分析的方式,PPT演示文稿的制作要求及案例答辩的注意事项。

(4)要求每位同学在案例分析完成后都要制作案例分析报告作为书面汇总资料,并将其成绩作为考核的一部分。

通过这种课堂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让学生自己选择案例,了解案例背景、电子商务企业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运行过程。从真实的案例情境中能够体味到商务、管理知识,体会到商务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对电子商务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

3.3 加大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最好能具体到某一个实际的点上。例如你对C2C这种模式感兴趣,可以将关注点放在淘宝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个亲身实践:(1)了解淘宝属性:如淘宝是C2C性质的平台式电子商务(天猫除外),它提供的是网商平台,为众多中小卖家提供网上销售渠道和各种电子商务服务。(2)体验淘宝:切身体验淘宝各项服务,熟悉淘宝流程,并提出自己的想法。(3)尝试以下参与淘宝实践的途径:当淘宝客服,做淘宝代购,参加淘宝社团,做淘宝客,了解淘宝开店流程尝试开店,学习网店装修,学习直通车推广,找机会去阿里实习等。

当今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依旧是以学术教学为主(很少有高校像义乌工商学院那样以淘宝店等级抵学分的“高度开放”的教学风格),学校提供的实习机会不多,即使提供也大多是一些鸡肋职位(如电商客服、初级网络编辑)等。学校提供的电子商务实践机会寥寥无几。但近年来也有不少高校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势头带领下开始出现各种校园电子商务创业风潮,如很多高校出现了以学生创业团体为主的校园网上超市网站、校园团购网站、校园二手交易平台、校园分类信息平台、校园旅游网站等,还有各种品牌电商代购团队、品牌电商校园大使、电子商务社团等电子商务学生组织,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电子商务实践机会,我们应当充分利用。

面对电子商务案例实训软件缺乏现状,我们可以加大校企联合的力度,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寻找电子商务校外实习基地,还可以实行代岗实习,真正进驻企业培养专业意识、掌握专业技能。此外,还可以开展相关学术讲座让学生关注国内外最新的业内动态,了解新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使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

4、结语

电子商务专业旨在培养应用信息技术、市场营销手段、管理技术、现代物流方法,具有通过互联网开展商务活动的创新型复合人才。因此,电子商务案例教学作为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连接起来的桥梁,案例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经过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自主性,并能较好掌握搜集、整理材料的方法,通过PPT答辩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和表达能力,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仙锋,孙庆兰.电子商务案例分析[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2] 范智军.电子商务案例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l.

[3] 司林胜,雷兵.电子商务案例分析[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7.

[4] 董林峰.电子商务案例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8.

作者简介:

第8篇:电力科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电子政务 教学 案例教学法

近年来,我国国家和政府逐渐重视电子政务的发展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培养电子政务人才,符合政府信息化事业对人才的需求。对此,各大高校开设了电子政务的课程,以期为电子政务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电子政务课程是一门由理论、实践、谋略、技巧合为一体的具有操作性的应用性学科。但是由于政策、教学条件等缺乏的原因影响,电子政务课程存在着忽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缺乏等问题。电子政务的教学方式亟待改革,而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在电子政务教学中的运用

1.电子政务案例教学

案例(case)有个例、实例等几种提法,电子政务的案例,主要是对不同级别政府以及政府不同部门,有针对性地考察和分析电子政务的应用案例。电子政务案例按照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政府内部管理电子政务的建设和政府对外服务电子政务建设的案例。

电子政务的案例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国内外一些政府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前沿技术和电子政务运用成功和失败的典型案例,师生双方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探讨,揭示电子政务的基本规律,让学生了解电子政务的设计思路、基本流程、技术方法和手段、实际应用情况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掌握电子政务理论和技术的一种教学方法。

2.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在电子政务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有利于加深理论学习。在电子政务的案例中都或多或少地蕴藏着电子政务的理论。对案例进行研究可以通过个别到一般、透过现象到本质来揭示其中包含的电子政务思想理论。其次,有利于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案例教学最突出的优势之一便是采集了大量真实事例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对各种类型案例的剖析,运用创造性思维,将大量的感性体验升华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并具有指导实际工作的价值。第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案例具有知识内化的功能,电子政务课程教学所选取的案例,都是针对电子政务中的各种具体实际问题,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各类相关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通过启发暗示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电子政务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1)课前准备阶段。课前准备主要是选择案例,并进行相关的教学准备。电子政务的案例选择和设计需要考虑以下一些标准:一是要有代表性。无论是正面或反面的案例均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给学生更多的启迪和借鉴。二是要有时效性。不要选择一些过时的案例,案例背景是新近发生的事件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三是要简短精炼。选用的案例不宜过多过长,必要的话,完全可以围绕授课内容,以一个典型的案例贯穿始终。在选择了合适的案例之后,教师需要对讨论的材料进行熟悉,列出本节案例分析课的重点和需要学生讨论的问题,根据一些教师的教学经验,问题的数量最好控制在3-4个,这样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2)案例讨论阶段。案例的分析讨论是整个案例教学法教学的中心环节,可以全班一起讨论,也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要尽量使课堂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讨论氛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要由教师控制课堂讨论。案例的整个讨论过程要贯穿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则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善于发现学生发言中闪光的观点看法。在参与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犯难的是对于篇幅很长、涉及内容很多的案例,如何分清主次,如何有区别地对待并加以分析处理。为了化解这一问题可以教会学生捋顺案例的线索。分析现状找出主要问题,作科学的分析,应用理论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当地进行几次阶段性小结和点评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

(3)课后总结阶段。课堂讨论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的结束,案例讨论后的总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作一个简短的总结归纳,并对学生给出恰当的评价。在总结时,应该针对案例中的主要问题作强调,让学生可以对电子政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化,而对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要进行一个重点讲解。由于电子政务的理论和操作深受公共管理、信息技术等的影响,所以实现的手段模式一直都处于变化发展状态,所以教师应该带领学生结合案例的分析,综合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方案,有机会可以提供给政府进行电子政务的改进。对于案例讨论的评价,教师要以肯定和激励为主,对参与度不高的学生也要以鼓励的手段促使他们参与后续的讨论。

二、案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重视案例教学法并不意味着否定理论教学的重要性,两者应该是相结合而同步进行的。案例教学法如果不与课堂讲授及其他教学法相结合,就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案例教学一定要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只有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讲解透彻,才能充分开展案例讨论。二者相辅相成,实行同步训练,这样便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理论,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注重教师在讨论中的主导作用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教师从“先知先觉的灌输者”向“启而不发的引导者”转换,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引导和启发学生。教师首先要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培养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对学生作必要的指导,拓宽学生思路,帮助和启发学生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并且给予及时的“点拨”,避免学生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纠缠过多,在思路上走向“死胡同”。

3.注重知识应用,与实际相联系

案例教学内容生动形象,使学生能够直接地接触到大量与日后的生活工作有关的材料。这对于缺少真实社会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可贵的。电子政务的案例教学要面向现实的政务工作,在案例的选择上要把握时代的脉搏,突出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说,案例分析既要从理论的高度做出分析,又要从实践的层面上做出评论。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才能真正达到既提升理论,又改进实践的目标。

未来的教育必然会由知识的简单传授和累积转变为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面向未来的教学方法是值得推广和不断研究深化的。电子政务作为一门发展较晚的新兴课程,应该积极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将有利于适应我国政府信息化的发展,满足政府对电子政务人才的需求,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苏新宁,吴鹏.电子政务案例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2]杨路明,吴彦艳,邓崧等.电子政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吴鹏.论案例教学在电子政务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政务,2007,5

[4]支侃买.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开展案例教学法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

[5]朱玉知,崔树银.电子政务教学研究综述——以期刊论文为样本(2003-2011)[J].电子政务,2011,10

[6]王青梅,赵革.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J].浙江: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

[7]曹丽.浅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电子政务课程的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09,26

第9篇:电力科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概论;实验教学;立体化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业交易方式,它以互联网络为载体,应用信息技术从事商务活动。近年来,网上购物发展迅猛,已成为一种购物时尚,获得了大众的青睐,从而使电子商务概念走进了千家万户。目前,很多学校都开设了“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它已成为很多专业的必修课程。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实践性强,因此,相对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更具直观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从一定意义上说,实验教学具有课堂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是“电子商务概论”课程重要的教学形式,并被学生广泛接受。

一、立体化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

电子商务概论立体化实验教学模式由实验教学手段立体化、实验教学内容立体化、考核方式立体化三部分构成。这三部分相互关联、互为支撑,形成了各要素协同的立体组合结构,体现了“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实验教学的鲜明特色,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二、实验教学手段立体化

借助于网络学堂和指纹识别管理软件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是实验教学手段立体化的核心,其特点在于:

1.应用网络学堂,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网络学堂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一种教与学的模式,网络学堂信息容量大,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且教学过程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1)实验教学内容上网。“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学时少,但实验教学内容多,充分利用网络学堂,开发网络学堂的功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至关重要。在课前将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放入网络学堂,以便让学生了解课程架构,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随着教学进程的展开,在网络学堂中要不断更新学习资源,放入教学课件、实验指导课件、课程资料、网页链接等课程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学堂实现网上作业的布置和提交,方便实用,提升了教学效果。

(2)交互式学习。在网络学堂中开辟实验教学论坛,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在网络学堂上展示,并结合实际案例展开讨论,教学相长、相互启发,营造交互式的学习氛围。利用网上教学可以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方便的课下交流平台,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诉求和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给学生打分,帮助学生主动参与课程的教学环节,使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发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教学形式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需求,形成了开放、互动、共享的实验教学模式,其教学成果十分显著,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2.应用指纹识别管理软件对课堂实验教学进行管理和监控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实验教学主要在实验课堂中进行,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授课,还承担着课堂管理职责。课堂管理体现在课堂考勤管理和课堂秩序管理两个方面。笔者将经贸实验教学中心通过校企结合的方式,与企业共同研制开发的“指纹识别自动上机综合管理系统”应用到“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实验教学课堂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考勤管理。学生在实验室刷指纹登录计算机,通过教师机客户端,教师可随时方便地登录系统,查询学生的考勤情况,以便捷的查询方式统计记录学生迟到、早退、缺课情况,有效地减轻了授课教师的课堂管理工作量,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带签到现象。图1显示了利用指纹识别技术形成的出勤情况统计分析表。

(2)课堂过程管理。从图1可以看出,指纹识别自动上机综合管理系统记录了学生所在的机位。应用指纹识别自动上机综合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同时还可以准确记录每个学生上机实验的时间和查看其上机的内容。在实验教学课堂讲授时,教师启动实验室安装的“凌极教学系统”,统一操作计算机,利于学生集中听讲;在学生做实验时,通过“凌极教学系统”和指纹管理系统的结合,可实时地了解学生实验的情况,把积极主动的“走动式”管理与教师端动态监控管理相结合,及时掌握课堂实验教学的情况,加强实验教学课堂管理,提高实验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实验教学内容立体化

实验教学的内容包括学生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通过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从感性上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相关原理,理解电子商务系统的运作过程,用实践的形式来巩固所学知识、深刻理解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通过在“做中学”全面掌握电子商务基本知识和技能,获得融知识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学习过程。

1.基于互联网资源进行实验教学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电子交易方式,以Internet作为主要运作平台,因此“电子商务概论”教学自然也要以互联网作为最基本的教学手段,实验教学更是如此。

在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布置实验任务,让学生浏览Internet上真实的B2C、B2B、C2C电子商务网站,分析各家网站的功能、特点和盈利模式,比较各类网站的异同,形成实验报告。将电子商务安全、网上支付、电子商务物流、网络营销等理论知识的学习贯穿于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真实的电子商务世界中学习。还可以让学生从他们比较熟悉的电子商务平台入手,从了解到掌握,从网上购物到建立自己的网上商店,实现真实的网络经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运用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开展实验教学

基于互联网进行实验教学,能在一种完全真实的环境下操作,但是操作范围有限,只能处在前台,只能以买家的身份进行交易,不能以企业的身份进行后台的一系列管理与运作。实验室模拟软件则解决了这一问题。

随着理论教学内容的深入,学生对电子商务的运作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模拟型实验,可以使学生全面地体验电子商务的交易环境,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在“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应用了《电子商务师实验室》模拟软件,软件包括了B2C、B2B、C2C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业务流程、数字证书、网上银行的使用以及网络营销等内容,涵盖了电子商务不同的应用形式。在课程中讲授的电子商务的B2C、B2B、C2C模式、数字证书、网上支付、网络营销等内容,在《电子商务仿真模拟实验室》中都有对应模块的模拟操作。

从前台的网上购物,到后台的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以及物流配送,从网上拍卖、网上询价报价、网上洽谈到网上招投标,学生在各种交易模式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共同参与一个系统的运行操作,完成电子商务交易活动。从而熟悉电子商务的基本业务流程,加深对电子商务运作过程的理解,对电子商务中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一体化运作流程及其技术管理等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实验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结合,促进了电子商务理论知识的掌握。

实践证明,在实验中应用过的理论知识,学生理解的比较透彻,记得比较牢固,同时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

3.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创新意识

随着网民和手机用户人数的增加,在互联网和移动网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的交易额正在快速增长,网络购物已成为中国商业流通的新的增长点。学生网购群体越来越庞大,许多学生加入了网购的行列。

利用网络论坛,让学生交流网络购物的经验和体会,将所学的电子商务理论融于其中,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有的学生在淘宝网上开了店铺,则请他们介绍网络营销的策略、经营店铺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提高创新意识,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拓宽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由学生撰写的电子商务网站策划书获得了“启明星”第四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奖项。

4.实验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学以致用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实验教学中采用的《电子商务师实验室》模拟软件同时也是“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中使用的技能操作软件。将课程教学与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考证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入“双证书”教育的培养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几年来,相继有许多学生在学完“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后,考取了国家职业资格电子商务师三级证书。

四、考核方式立体化

考核是“电子商务概论”实验教学中的关键环节,通过考核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检验实验教学的成效。考核方式立体化是指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考核,包括对学生上机考试成绩、小测验成绩、课堂练习成绩、实验报告评价、学习表现、平时出勤情况等进行综合考核评价。科学严格的考核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实验教学的质量。

五、结束语

“电子商务概论”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实践是“电子商务概论”教学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实验教学的核心内容。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实验教学氛围,把理论知识贯穿到实践中,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邱燕,宋研.基于建构主义的电子商务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129-131.

[2]徐华.经济管理类本科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34):146-147.

[3]陈晴光.“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3):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