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发展科技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畜牧业;科技推广;畜牧兽医
1经营服务的指导思想
1.1以服务为宗旨
畜牧兽医科技推广机构要以为农民服务、为商品生产服务为己任,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处处为发展畜牧商品生产创造条件,为农民提供方便。所以,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一是因为农民是农业经济行动的主体,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变化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生产的成败优劣,只有从多方面搞好畜牧兽医科技服务,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使他们感到处处方便,需要什么就及时提供什么,才能保持最佳精神状态。
1.2以技术为核心
技术服务是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以技术为核心,就是把畜牧兽医科技服务作为中心任务来抓,要求必须有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科技推广队伍,解决农户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引导畜牧生产积极健康发展。
1.3以经营求活力
以经营求活力,就是通过经营服务增强畜牧推广机构的经济实力,以改善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巩固和发展技术队伍,在科技推广与经营服务中,农民增收,单位获利,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更能促进畜牧兽医科技推广事业的发展。
1.4以推广和经营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求实效
在以技术为核心的前提下,正确处理经营与推广畜牧兽医技术的关系,统一组织协调推广和经营服务活动,使其形成有机的整体,相互促进,同步发展,发挥良好的综合效益,进一步发展畜牧事业。
2经营服务的基本原则
2.1立足推广搞经营,搞好经营促推广
立足推广,促进推广,既是畜牧兽医科技部门搞经营、办实体的出发点,又是最终落脚点,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2.1.1在人员使用上,应坚持技术骨干搞推广,非技术骨干搞经营为了防止以经营影响推广、以经营代替推广问题的出现,首先要在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上保证技术推广有足够的实力,对于畜牧技术推广的骨干人员来说,除了搞好技术推广、宣传、培训外,可直接参加与技术项目直接有关的经营活动,如畜牧良种培育、养殖结构、预防和治疗疾病等,在畜牧业生产发展中准确解决养殖户生产中遇到的各类技术问题,抓住问题中心,及时处理,解决农户后顾之忧。
2.1.2经营收入主要用于畜牧兽医科技推广事业的发展经营办实体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增强自身的实力,经营成果又可为畜牧兽医科技推广机构带来积极的活力,因此,经营收入大部分应用于发展畜牧兽医科技推广事业,否则便失去了推广机构办实体的实际意义,还可能挫伤职工的积极性,反过来又会影响推广事业的发展。
2.1.3首先搞好直接为畜牧兽医科技推广服务的经营项目这是坚持立足推广搞经营,搞好经营促推广的重要标志和具体体现,例如,在向农户推广蛋用鸡的养殖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品种、健康情况、产蛋量、营养水平、适应性等因素,下一步便是养殖技术的推广,包括各个时期的饲养标准、消毒处理、预防接种、疾病防治等,最终,农民通过购买相关的商品、技术咨询而获得经济利益,技术推广实体也在这一技术推广与经营服务中创收。
2.2遵纪守法,确保经营服务的健康发展
畜牧兽医科技推广与经营服务也象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必须在一定的政策、法令范围内进行,坚持守法经营,确保经营服务向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准的方向健康发展。
【关键词】当代艺术;科技发展;艺术创作;形式创新
每一次科学与技术的巨大进步都大力推动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进步,科技发展带来了人类各领域的变革,艺术领域也不例外。虽然艺术形式的创新在艺术史中一直存在,但重要的科技革命带来的艺术形式的创新尤为强烈,极大丰富了当代艺术的形式。思考这种已经发生的转变,并对科学形而上学之下的艺术形式进行思考,厘清几十年来在科技浪潮影响下的艺术观念,以及技法领域已然发生的变化,并延续这种变化的趋势,我们就可以对21世纪的艺术发展趋势做出预判。科技发展对21世纪艺术创作的影响,不仅仅涉及可见的创作技法、创作材料以及媒介,同样也涉及到对艺术观念本身的改变。可以说,这种改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与历史上那些伟大的艺术发展时期相媲美。谈论科技对艺术创作和艺术形态的影响,就必须深入艺术的两端——对艺术家与艺术受众进行研究。艺术由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解两大部分构成,这是由艺术本质决定的,因此研究也应由科技发展对这两部分的影响展开。可以说,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解、艺术家与艺术受众这两对概念之间具有对应关系。
一、艺术家与艺术创作
技术是艺术家呈现作品除了材料和想法之外的必要条件,艺术家作为社会个体,在当代享受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创作便利。艺术家勇于尝试结合与探索,早已不满足于绘画、摄影、装置、影像、行为等单一作品形式,出现跨学科、跨领域的多样化形式。在制作过程中,作品的技术和材料方面问题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信息交互得到快速有效解决。艺术家好的想法和创意不再苦于没有途径实现,很多艺术家主动利用科技手段帮助自己完成作品创作。如荷兰艺术家博纳特•斯米蒂斯(BerndnautSmildeas)使用一台烟雾发生器,加上一些水汽和强烈的放电来制造位于室内的雷暴云团。每一朵云存在一段短暂的时间后就会消散,作品现场拍下的照片就是它们的档案,是它们曾经存在过却被人们错过的唯一证明(图1)。斯米蒂斯想借此来表达生命的转瞬即逝。目前,这件作品已在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展出,获得众多关注。又如2014年底,英国艺术家乔恩迪•赫维茨(JontyHurwitz)利用突破性的3D打印技术,用10个月时间设计、雕刻,最终创造出一系列大小仅相当于人类头发丝宽度一半的纳米微雕人像(图2)。在用于检查癌细胞的超清医学显微镜下,这些人像呈现出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再如美国艺术家安东尼•豪(AnthonyHowe)的动力艺术(KineticArt)作品(图3),采用物理原理,以跨领域的创作方式,透过机械构造使作品可以通过微风的吹动自行运动。这类作品除了表现动态的美感外,还融合光影、音乐等,把绘画与雕塑原来的表现形式彻底颠覆,给人以不可思议的美学感受。他的雕塑大多由不锈钢焊接而成,也会用到玻璃纤维和镜面,偶尔还用到木材。这些原本很重的精巧机械物件,与周围自然环境中的风与光互动,如活物般优雅而轻盈地翻涌。
二、艺术受众与艺术理解
理论上说,艺术品的意义是由艺术家的创作及人们不断的阐释共同构成的。艺术家并不拥有对艺术品意义的绝对解释权,艺术品的意义更多是在后世阐释中不断完善,并且是一个永不完结的过程。艺术品意义的获得离不开接受者对作品的阐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即将到来的5G时代的万物互联,将极大地影响对艺术品意义的阐释。互联网正在给广大普通民众的审美和想象赋予真实的骨骼,使个人的意识通过互联网的传播而获得他人的回应。这种回应是真实、可经验证的,因而使得持有相同意见的人在相互认同的中构成共同体。信息的快速全面交互,作为一种非新生事物长期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多种学科共同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使人类生活日新月异。在加速度发展模式下,这种改变每天都在发生。科技发展带来具体生活的改变必然引发人类社会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可以说,由于科学技术的冲击,普通民众意识的实体化使社会的结构发生变化。在传统社会中,艺术品意义的阐释仅是少数精英阶层的事,与民众无关。但是在21世纪万物互联的时代,艺术品的传播不可能无视互联网,这也就使实体化的民众意识将对艺术的意义,乃至形态产生巨大的影响。来自民众的阐释获得了真切的地位。可以看到,即使是最为传统的艺术形式也在试图进入民众的视野。在艺术市场的中介下,民众阐释所形成的舆论经常左右市场对艺术品的认知。与此同时,在传统观念中孑然一身的艺术家,同样不能再保持自身的边缘性,这也给艺术创作带来了一定影响。德国柏林艺术家阿拉姆•巴索(AramBartholl)的艺术项目“秘密信箱”(DeadDrop)是一些被嵌在墙里的U盘(图4)。“DeadDrop”本意指的是间谍秘密交换情报或物品的地方,在这个项目里就是指这些街头隐秘的USB接口。2010年10月,阿拉姆•巴索在纽约5个地方分别嵌入了一个U盘,里面放了一个Readme.txt的文件,用以解释项目的运作方式。来来往往的所有人,都可以在这里任意上传或下载内容。艺术家想以此在公共场合营造一个匿名的线下文件共享平台,他鼓励人们借用这些U盘分享自己的作品,也鼓励人们也在附近社区安装自己的“DeadDrop”U盘,甚至为此做了教程短片。全球已经有1401个U盘被放置在墙里、楼梯里、电话亭里,甚至在巴黎艺术桥的锁上等各种奇思妙想的地方。多达8945G的文件通过这一项目在全球共享,内容五花八门,而U盘和文件的数量还在持续增加。阿拉姆•巴索说:“我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探讨网上和现实生活之间的交汇,探寻数字化时代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影响。现在整个世界都是相连的,至少通过脸书(Facebook)和社交网络相连。我想将这些离不开互联网的事物,转化为现实中可触碰的一部分。想想看,当你把电脑某栋建筑的USB接口时,这台电脑就跟这栋建筑,甚至是这座城市相连了。我很喜欢这个将数据嵌入墙里的想法。这颠覆了便携式存储设备的概念,好像一下子把整座城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U盘。当然,人们也会往‘秘密信箱’U盘里上传或病毒,公共场合的开放无遮挡会增加这些风险。所以,在接入这些USB接口前,你要先做好心理准备,要保护好你的电脑。项目运作4年多,覆盖的城市从英国伦敦到越南河内,甚至是南非的约翰内斯堡,这个项目像波浪一样一次次变得受欢迎,这让我感到惊喜,我从没想过会得到这么多关注。”这一艺术项目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首先,每一位把自己电脑与嵌在墙里未知U盘连接的人,事先都会想到也许自己的电脑会由此被病毒侵犯,或者会因一些陌生人分享的文件而造成不适。这种风险提示人们,信息化时代固然便利,但事物都是具(接第54页)有两面性的,不能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忘记弊端的存在。其次,连接虽有风险,但依然还有那么多人受好奇心的驱使,愿意承担风险参与这一项目,并且由于U盘是固定在墙里的,参与者必须抱着自己的电脑或移动终端,以不那么舒服的方式与U盘进行连接,这与当今信息交互的异常便利形成一种对立。再次,由于当代大众生活中信息的充斥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人类世界越发扁平化、碎片化,任何有思想、有行动力的普通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艺术活动并分享。人们的自发参与,打破了艺术家与普通人之间的界限,也使艺术以前所未有的新形式被传播和推广。不管是参与者还是非参与者,都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些不一样的意味。艺术不再只是艺术家或者少数精英阶层才可参与的活动,这便是艺术与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结合所展示的变革的力量。我国艺术家的作品《地书》(图5)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作品,它是自2003年起进行的一个艺术项目,包括版画、字库软件、动画、装置等,是一本用各类标识语言和符号写成的妙趣横生的语言系统。经过7年的材料收集、概念推敲、试验、改写、调整、、重来,终于将最初的灵感转化成一件成熟的艺术作品。《地书》系列的创作始于航班上的安全说明书,他从1999年开始直到2003年,搜集上百张类似的说明书,后来搜集范围逐渐扩大到数学、化学、物理、乐图、舞谱、商标等专门领域。它是没有使用任何传统文字的读物,也是在任何地方出版都不用翻译的书,使用者将英文或中文句子输入,字库会即刻将文字转译成这种标识语言。说:“20多年前我做了一本没人能读懂的天书,现在又做了这本谁都能读懂的地书。这两者截然不同,却有共同之处:不管你讲什么语言,是否受过教育,它们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天书表达了对现存文字的遗憾与警醒;地书则表达了对当今文字趋向的看法和普天同文的理想。”“这是一个文字乌托邦,不论你是否受过教育,不论你讲哪种语言,只要有生活经验的人都能阅读。”在看来,艺术重要的不是它像不像艺术,而是能否提示一种新的看事情的角度。的确,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艺术家在当今时代日常生活的感受中提取出灵感,创作出由此时代而生发、又深刻反映时代的作品,并与受众有着深深联系。艺术并没有所谓它“应该”是的样子或者是永远高高在上的样子,艺术在当今时代是没有门槛的全新创造,是不断由当下人类从当下时代中汲取灵感的全新创造。由此,以往的“受众”变为参与者,艺术创作由于同期科技的发展而不断衍生出新的形式。
结语
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高。当今旅游业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支柱产业之一,从发展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科技支撑、转型升级、坚持区域合作,具有极大的经营内涵和外延,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到处充满希冀的产业。
旅游事业素有无烟工业之称,创汇可观,故世界各国均竞相发展本国旅游业。伴随着经营管理科学化、经营形式和手段多样化,加之现代技术的充分利用,世界旅游业面貌焕然一新。
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是旅游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旦拥有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美的环境,就为旅游经济的发展和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机会和条件。但是,如何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旅游经济优势,还必须进行综合性的旅游开发,形成具有很强吸引力的旅游景点、景区和旅游目的地,方能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由此可见,旅游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旅游资源的利用和旅游环境的保护。
何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本质就是能够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具有吸引旅游者的功能。这说明旅游资源是旅游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的一切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如果旅游资源不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就只能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因而也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旅游经济发展,是指人们以经济效益为目的,以满足需求为重点,为了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围绕旅游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开发和建设的活动。旅游资源的丰裕仅仅意味着自然和社会所赋予的资源优势,但不是社会财富。要使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形成社会财富,就离不开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离不开旅游经济地发展。只有当人们认识到旅游资源对于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时,才会主动自觉地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价值才能真正得以体现。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旅游环境与旅游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旅游与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谓环境,是指作用于人类的所有外界影响因素与力量的总和,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从环境角度来看:环境通常可以划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自然环境是指直接和间接影响人类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及能量的总和,它维持着人类的生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是指人类为了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而创造出来的一切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法律等方面,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旅游经济角度来看,旅游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条件,按照人们的要求对旅游资源进行整修和改善,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风景区和良好的旅游环境,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纵观国内外旅游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旅游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促使人们无论是在旅游开发还是经济发展中,都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以促进旅游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二是旅游经济发展推动环保工作的进程,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对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重视对各种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的维护和保存,并创造优美、舒适、安全的城市环境,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三是旅游经济发展能够在资源的利用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再用这些经济收益投入到环境保护之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环境保护对巨额资金投入的需求,实现旅游经济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为环境保护的有效开展提供经济条件。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一方面任何旅游活动都离不开良好的环境,都是人类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没有良好的环境就没有旅游活动;另一方面虽然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环境保护,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对环境的消极影响。如:若旅游业规划不当,会导致各种旅游设施布局不当,景点设置不合理,各种建筑物与环境不协调,从而对环境的整体美造成破坏,形成视觉污染,甚至由于基础设施与景区、景点容量不相适应,而导致交通、景点的拥挤,从而令旅游者和当地居民不满意;若旅游产品开发不当,会因旅游饭店、宾馆过多而产生大量的固体垃圾及污水,造成对环境及湖泊、河流、海滨及地下水的污染,在旅游景区过多地使用各种内燃机车辆会造成空气污染,对地方风俗、音乐、舞蹈、节庆的过度商业化,将减弱地方文化的真实性及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等。
满足人类发展的多样需求是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人类需求一般包括物质生活的需求、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和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无污染的空气、洁净的水和食品、优美的居住环境及自然景观的追求将日益迫切。旅游是一种愉悦的旅行和游览活动,是一种以满足人类对精神文化需求和生态环境需求的高层次消费活动,因而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然以满足人类的多样化需求为根本目标。应积极倡导那些有利于环境和文化的旅游活动;要积极为人们,特别是为老人、妇女、儿童和后代人提供健康、安全的旅游环境和条件;要改变目前的消费模式,减少或避免那些对环境和文化造成危害的旅游活动,尽可能增加有利于持续发展的旅游项目,以充分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一)保护资源和环境是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谋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融合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因此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就成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此出发点要求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之上,避免对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要求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地维护地方特色、文化和旅游胜地的特色,避免对当地文化遗产、传统习惯和社会活动造成负面影响。因为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既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旅游产品具有较强吸引力和特色的根本所在。一旦破坏了这些资源和环境,就破坏了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条件,破坏了旅游产品特有的魅力,旅游经济就不可能持续地发展,甚至还给后代人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二)合理地规划和开发是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合理地规划和开发是旅游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手段。为了消除长期以来缺乏规划或不合理规划的旅游发展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危害,各级政府、企业及有关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旅游规划和开发问题。要充分认识合理规划对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在旅游业发展中认真、科学地制定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和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尽可能使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一致;要通过合理的旅游开发,切实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使旅游资源可以永续利用,不仅为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而且也能为后代人留下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要认真评价和鼓励那些有利于环境和文化的旅游需求的发展,合理地开发和提供各种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供给多样化,提高旅游供给的质量。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道路,对于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开发和利用的种类越多、级别越高,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但是,由于旅游资源的构成十分复杂,其中有许多为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如珍稀濒危动植物、奇山异水、历史文化古迹等。对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同时会伴随着资源受到破坏乃至消亡的危险,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的驱动会促使各地纷纷把这些不可再生旅游资源作为重点开发对象,无限制地利用;加之,开发利用的技术较差、层次较低、保护不当,往往会导致这些资源的毁损及特色的丧失。因此,实施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前提下,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发、利用对旅游者有足够吸引力的资源,并不断挖掘潜力,使有限的资源得到长久持续的利用,为今后的深入开发留下一定的空间和调和条件。
(四)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综合、系统的发展观,它不同于传统经济学中“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增长”只是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而可持续发展还包含社会经济结构的进化和环境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通过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通过必要的经济手段、技术措施和政府的引导,努力减低自然资源的衰耗速度,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保证每个人都享有清洁、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都享有健康发展的各种环境条件,有利于实现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融合为一个整体,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旅游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五)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旅游市场的繁荣和稳定。旅游市场是旅游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将使得旅游经济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坚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减少使旅游市场波动的不利因素,鼓励和维持旅游市场的繁荣和稳定而有序地发展。
(六)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有充裕的客源市场,因而旅游者人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坚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将促使旅游业转变增长方式,由单一地追求接待旅游者人数的目标转向综合发展的目标,即在旅游目的地接待人数允许的条件下,主要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组合,丰富旅游活动内容;通过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增加旅游活动范围,来增强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使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滞留时间延长,消费水平提高,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 设计艺术 科学 变革
设计和艺术最初是两个词汇,但它们自相继产生后便结合在一起。设计是以人为中心,致力于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并且有创新性的成果,能不断满足人们追求新鲜事物的愿望。而艺术强调美学原理,它能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表现人们对美的渴求,使人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并做出适合人们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设计注重创新,而艺术注重美。这就使得设计和艺术不谋而合地走到了一起,即以美的形式感不断创造出人们喜爱的作品。设计和艺术的有机结合,使得设计艺术在当今以科学为主导的社会里,慢慢地与科学走得越来越近,随着人们对设计艺术的不断深层次的认识,科学也慢慢地作为设计艺术的轨道与设计艺术相融合,逐渐发展出了设计艺术科学。
一、设计艺术的发展必须遵循科学规律
我们设计师在做设计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设计的产品能以人们的需求为主导,也就是以人为中心,为人们所喜欢,能够在市场上卖出去,最后获得最终的利益。这里面就蕴含着很多科学性的东西,如人机工程学、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材料科学、色彩学、系统科学及环境科学等,这些都属于科学的范畴。当然,我们在提设计艺术科学的时候,是不是要刻意夸大科学的作用、内涵、意义,而不重视设计艺术了呢?当然不是,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所依据的是科学,但思想不能受其影响、限制和约束,要让思想自由驰骋。设计师在以科学为基础设计东西时,应该会更有广泛的思绪,更有创新的点子,更有合乎人性的观念,最后设计出人们喜爱的产品。
从蒸汽机的发明到索尼公司的超级机器人,从包豪斯运动到以人为本的设计,从一支钢笔的设计到一台计算机、一辆汽车、一架飞机的设计,这中间无不充满了设计师自由澎湃的思绪和科学的严格态度。是的,人们已经慢慢掌握了设计艺术和科学的运动规律,并慢慢地引导设计艺术科学向更高层次的阶段发展,向更符合人类需求,更能为人类服务的方向前进。
二、设计艺术的发展必须符合社会文化背景
当代设计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本土文化和庞大的哲学思想,离不开悠远的民族传统,因为那是孕育它的土壤。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要素。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价值观将在本世纪重新焕发新的生机,我们要把握住历史的契机,站在新的高度,对中国传统哲学观、美学观进行再认识,使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前列。
设计是文化的设计,而不仅仅是流行的色彩与块面的罗列与拼凑。对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的借鉴是在传统审美基础之上进行的。在设计实践中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构图原理和平面化特征以及画面中各元素之间力的平衡的研究是发展中国设计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对传统构图中的“立与破”的辩证关系和传统笔墨效果的吸收与借鉴也是重要的课题。
三、科技的变革大大促进了设计艺术的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是呈现螺旋式的上升,后现代主义提出的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这一问题将在信息时代的设计中得以解答。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信息产业在经济生活中占的比重日益增大,从事具体的工业生产的人数在逐步减少,而从事信息业和服务业的人数在迅速增加,人们的需求重点从物质领域向精神领域转移。我们的社会从过去的“硬件社会”向今天的“软件社会”转化,人类已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21世纪的设计观念是,从有形的设计向无形的设计转变,从物质的设计向非物质的设计转变,从产品的设计向服务的设计转变,从实物产品的设计向虚拟产品的设计转变。科技的变革又一次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工业时代生产规模的庞大、集中、标准化向后工业时代的小型、灵活、多样化发展。产品的个性化和文化特色成为生产的重点,设计的含义发生了质的变化,两种文化之间由对立走向融合,使得传统的功能主义的设计思想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单纯的科技主义文化已不能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设计已变成了一种融合科技与艺术的综合学科。新的设计形态已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设计的产品也成了一种时时变化着的东西,通过这种产品设计师与顾客进行互动式的交流。例如多媒体设计、虚拟空间的设计和网页设计,它们的传统形式已不复存在,纸张、油墨、装订线已变成了各种电子线路,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已不像一份报纸、一本书那样摆在我们面前纹丝不动,而是在屏幕上闪烁着各种光芒,变换着各种造型,每当你按下一个按钮,将会出现一幅新的场景与新的文字,它们将按照你的要求,提供给你不同的功能:查寻资料、浏览网站、了解产品、发送文件。在这里,任何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和衡量标准都显得毫无意义,设计师同时也是艺术家,他将充满感性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合理的生存空间,在更高层次上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结语
设计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行业,它需要有自己的特色和理念,有不断创新的精神,有不断超越的勇气,我们只有抓住科学这根信息线索,才能使自己不被以空前速度发展的社会所抛弃。
变革是持续不断的,设计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要探讨设计艺术的发展趋势,必须明白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在人类科学与文化都在进步与革新的时代,对于作为艺术与科学、物质与精神、人与环境和谐之纽带的设计艺术,变是永远不变的原则。
参考文献:
[1]杨砾,徐立.人类理性与设计科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目前,我省大力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从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跨越,在这一历史性的转变过程中,科技创新将日益显示出其活力,对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愈加显著,对于提高我省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具有其深远的意义,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目前建筑业的创新能与其它“信息、机械、电子”等行业相比,其创新能力远低于它们,最明显不过的如“手机”,其升级换代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笨重的“大哥大”,“二哥大”等模拟机,向GSM、CDMA数字手机发展,目前已升级换代到集语言通信与多媒体相结合的3G手机,苹果第4代产品智能化手机也在推出。短短的数年,完成了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而我们的建筑业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进展缓慢,科技创新的能力远远跟不上发达国家的步伐,存在相对滞后的状况。我们必需认真加以思考,有必要思想更加解放,观念转变的步伐迈得更大步些,更加重视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建筑业发展更加繁荣。本文试图分析科技创新能力在建筑业企业不足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措施。
二、科技创新能力弱的原因分析
1、科技创新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我省大中型建筑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企业营业额的比例不足2%,而世界500强企业一般为5-10%。一些小型企业研发经费甚至没有,这与低价中标及企业领导重视不够有密切关系。
2、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级技术人员短缺
建筑业企业里面,大量的是一线生产员工,占95%以上,有工程师、高级职称的人员不足3%,大量的都是技术水平不高的亦工亦农的农民工。项目的实施依靠项目部,许多企业项目部处理问题的能力强于企业,许多技术难题,“四新技术”应用等需攻关的难题,企业不能很好地加以指导,将管理的责任推给项目部。项目部往往借助社会力量加以解决。这说明项目部人才短缺,企业高资质管理人员更加短缺,许多企业负责技术的总工室(办),只有总师一人或者二、三人而已,处理工程现场技术问题都来不及,更加没有时间考虑科技创新问题。据我们调查许多一、二级企业,高素质人才仅数人而已,无法成立技术中心。
3、缺少科研场所
在行业普遍微利甚至无利的前提下,忙于为生存而竞争,无暇顾及科技创新活动,许多企业没有考虑科研场所,更没有能力建立企业技术中心。
4、科技创新趋同现象严重
许多大型建筑企业,点多面广,同一个企业往往有多个项目部从事同一类别的工程建设,在科技创新方面彼此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合作,导致在不同的项目部都进行类似的科技创新工作,使得企业的科技资源在同一水平上面重复投入,停滞不前。项目部相互之间缺乏集成联动的机制,没有形成相互援助,相互依存的网络和集群。
5、科技创新关联意义益不显著
建筑企业的特点是实行项目管理制,为了项目建设而集聚一批人,项目一结束,人马又散开,新项目的开始又得重新招兵买马。由于建筑项目的单一性的特点,前后项目存在差异。因此会产生对科技成影响深度开发和外延开发不足的现象,科技创新级别难以提高。
6、思想认识存在误区的影响
许多建筑企业高层领导认为,施工企业按图施工,满足合同要求就行,科研工作应科研机构完成,研发轮不到施工企业,建筑行业没有什么新东西,科技含量不高等,缺乏主动性与创造性进行研究新科题,客观认识上存在不足。
三、对策措施
为有效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有必要采取对策措施:
1、解放思想,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
①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引导,加大科技创新的宣传力度,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激情,系统地对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员教育培训,提升认识水平与创新技能。
②行业主管部门可以解决“安全文明措施费”一样,专项划出科技经费,专款专用。
③行业主管部门可以陆续在企业资质,行业管理等方面提出有关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管理机制的管理规定,引领企业走科技创新之路,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2、完善科技创新的组织架构
①进一步完善以企业总工为第一责任人的科技创新班子,充分发挥企业总工的优势,带领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质量、安全等相关部门,共同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组织选题,落实组织机构,指导科技科题的研究,定期向公司汇报科技工作进展情况,并有计划地提交科技成果报告。
②将科技创新纳入工作绩效考核当中。
对基层单位来讲,科技创新是软指标,科技进步的关注和投入不足,开展科技活动不广泛,科技成果中推广产品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为改变这一局面,在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中对科技创新方面加以明确并量化,督促企业重视这一工作,利于企业的科技进步和长远发展。
3、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建筑企业对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①建筑企业认真组织研究科技创新激励方案,使企业、项目部和个人都能够受益。
②加强工法的研究,开展 QC小组等活动,抓好科技创新活动的推进工作,开展多层次颁奖活动,激励相关人员。获奖成果与个人收入、荣誉等方面挂钩,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性。
4、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5、合理选择创新模式
技术创新有三种模式,一是率先创新,二是合作创新,三是模仿创新。
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创新模式以模仿创新为主。以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运用为主导的技术升级换代,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再创新。学习首创者的思路,掌握其技术要领,并在工艺、功能、结构等方面加以改进和革新,生产出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场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早期居住在洞穴里的人类, 为了让地板更加坚固耐用, 利用各类大理石铺设地面, 最早的马赛克就是在这一实用基础上演变发展起来的。故而马赛克原意是指用镶嵌方式拼接而成的细致装饰。马赛克最早是利用小石子、贝壳、磁砖、玻璃等有色嵌片在墙壁面或地板上的组合图案来表现的一种镶嵌艺术。最早被发现使用在建筑装饰上的马赛克是苏美人的神殿墙, 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在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神殿墙上有马赛克镶嵌的装饰图案, 据说苏美人的太阳狗的镶嵌图案是发现最早的马赛克拼画。据目前考古发现表明, 最多的是古希腊时代, 古希腊人的大理石马赛克铺石应用很普遍, 当时最常见流行的形式是用黑色与白色相互搭配而成的铺石马赛克, 当时只有权威的统治者以及富有的小部分人群才请得起工匠和购得起镶嵌材料, 用马赛克镶嵌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装饰自己住的地方。用马赛克作装饰在当时是奢侈的艺术, 只能是少部分上层阶级的选择。到这时期, 马赛克的发展都还未开始更细致的阶段, 发展到古希腊晚期, 一些能工巧匠和艺术家为了更多元化地丰富其建筑装饰作品, 以及对艺术作品的更高的追求, 开始使用更细小的碎石片, 亦或者是自己手工切割的小石片, 通过不同颜色的搭配组合来完成一幅幅马赛克镶嵌作品, 铺贴在建筑物的墙上、地上、圆柱上以作装饰, 其原始、粗犷的艺术表现形式, 是马赛克历史和文化的宝贵财富及不竭源泉。
马赛克盛行于古罗马时期, 由于早期基督教徒来到罗马时受到当地贵族的打击和迫害, 在当时极大的社会压力下, 基督教徒们表达信仰的最佳方式就由艺术的形式体现出来。由于他们多数人不识字再加上当时的社会形式, 他们常常聚集在人烟稀少的地下室和地下通道中, 用马赛克拼图画的艺术表现方式, 将基督教徒们的一些故事和传说书写在地下室的通道墙壁上, 用这样的方式来传播基督教徒的文化, 于是在基督教徒们呆过的地下室和通道内都保留着很多描述耶稣基督的故事的马赛克壁画。正是如此, 在许多经典的马赛克壁画中, 大多数与基督教的传说和故事有关, 很多拜占庭式样的教堂都用大量的马赛克和马赛克拼画来装饰美化, 使用的色彩愈来愈多。罗马贵族们为了炫耀其令人瞠目结舌的财富, 把金箔烧制于透明的玻璃上来使用, 西西里的马赛克的特色大多都是金底的, 金箔马赛克最早是古罗马时期的西西里出现的。因此拜占庭时期的艺术几乎要与马赛克一词划上等号, 罗马时期的马赛克作为一门贵族常用的艺术表现无处不在, 因此, 罗马时期的马赛克是马赛克历史的黄金时期, 也是马赛克艺术的最经典时期。
发展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画家强调空间结构的应用透视法, 在平面中追求视觉立体感, 形成了绘画平面的突破。马赛克这样的二维嵌画本身不适于这样的立体表现, 而且作为绘画艺术要走向写实很不容易, 因为其所特有的戏剧化僵硬形式, 使从事马赛克创作的艺术家们忘了它们的功能, 反而被马赛克大大牵制, 发展也陷入了困境, 低迷不前。文艺复兴之后的艺术追求多是对细节的复杂追求, 这一时期油画艺术的兴起, 琳琅满目的艺术材料的选择以及多姿的建筑形态、建筑风格的改变都加速马赛克的衰落, 导致欧洲文明在近几个世纪的发展中, 无法引发人们对马赛克这一古老艺术的兴趣, 马赛克艺术一度进入了低迷发展时期, 但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大画师由于颜料、画技和作画工具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使其绘画作品难以保存, 为了寻求名画内容的永恒保存办法, 人们又才用了马赛克的镶嵌方法, 于是皇室或一些达显贵族命令工匠搜集不同颜色、质感的天然石料, 切割打磨成细小的粒子, 再根据艺术家的一些原画逐一铺贴在墙上, 这样就可令大师的画作和一些名画内容得到永恒保存。马赛克艺术保存画等艺术品的独一无二的永久性技法, 也使得马赛克艺术一跃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一颗耀眼的明星, 发展又找到了新的方向。同时期西半球的印加, 马赛克的发展没有经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大起大落的过程。马雅和阿兹特克的文明中, 产生了混合马赛克用法及镶嵌技巧来装饰手饰和小件物品, 用金土和土耳其玉、石榴石和黑曜石等制造出复杂的人体和几何图形等艺术表现形式, 而迪奥提瓦康人则利用绿松石, 贝壳或黑曜石等装饰做成面具, 马赛克艺术得以延续。开辟出了马赛克艺术发展的勃勃生机的新方向。
巴赛罗那的古埃尔公园中的回旋靠背马赛克座椅, 是马赛克在建筑艺术上的一个经典力作。那是在19世纪末期的西班牙, 安东尼高地开始把马赛克融入建筑艺术的新尝试, 他用这全新的处理方法, 把强而有力的抽象力在建筑艺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把马赛克艺术结合应用于迁徊弯曲的建筑构造物中, 体现了马赛克最精于细节改造的特性。再后来, 一些受到早期的基督教文化影响的马赛克作品, 因为基督教的重新传播而再度现世, 使马赛克古老艺术的魅力不断提高和启迪着近代艺术家的思维, 结果引起了一些绘画艺术家和陶艺家开始用马赛克作画和装饰艺术品。现代马赛克由于生产力的进步, 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装饰材料的不断产生和被应用, 很快就突破了传统马赛克所使用材料的范围。如陶艺、云母、木头、彩色玻璃片、金属片交替使用, 形成了更具质感和色彩冲击力的马赛克艺术。
西元前1600年到前1000年, 是古希腊时期马赛克最古老的形式, 当时的人们是用经过水冲蚀、磨损过的小鹅卵石来装饰地板, 到了西元前800年时, 人们为了使道路的颜色更为丰富, 便出现了使用各种颜色的石头来铺出道路, 并有了各种图形, 但是在当时, 这些图形的结构性还不明确。直到约西元前四百年, 希腊人才将拼贴小鹅卵石的技术提升至艺术层次, 其图案有精致的几何图形也有细致的人或动物画面。西元前两百年, 镶嵌片可细小至几公厘大小, 这些被用在需描绘更多细节和色彩范围的作品上, 所以能够仿造出图画的样子。典型的罗马主题有庆祝众神的场景、家庭事物的描绘以及几何图案的设计。
拜占庭马赛克的典型基督教图案如基督受洗於约旦河、善良的牧羊人, 一直良好保存至今。此外有些作品则结合了皇帝与皇后肖像, 例如圣维托教堂的后堂侧壁上, 即描绘了两个重要的帝国人物-查士丁尼一世及狄奥多拉皇后。拉芬纳的那些长形教堂和后堂上令人印象深刻的马赛克, 使得它享有马赛克的首都之名。拜占庭时期的马赛克风格受到东方的影响, 并开始使用一种特别材质的玻璃镶嵌片-珐琅。我们现在依然可看到拜占庭帝国自西元五百年开始蓬勃发展中, 所完好保存下来的马赛克艺术中的珐琅。珐琅有坚硬的表面且内含的气泡极小, 有时也烧以金箔或银箔而使其闪闪发亮, 通常用来装饰天花板或墙面, 罗马时期只用于地板。当时意大利拉芬纳的每间屋子都装饰以得有马赛克, 由此可见马赛克艺术在此时期发展极其鼎盛。
正是由于马赛克在视觉文化中的地位和特殊含义, 被学术界重视。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拜占庭艺术的马赛克出现, 再次鼓舞了艺术界, 加上新的材料如玻璃纤维和塑料等的出现, 为现代马赛克镶嵌家们提供了一个能够再次创造独特的、引人注目的艺术作品的崭新机会。作为一种传统而有震撼力的装饰手段, 马赛克成为现代装饰中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
二、马赛克艺术的应用
发展至近现代, 马赛克艺术也没有离开公众的视线, 而且融入了更多的新成分。成立于1956年的着名意大利制造商BISSAZA的玻璃马赛克重现了马赛克的艺术光辉, 同时也使马赛克走进了工业化道路。1987年成立的SICIS公司是意大利最优秀的马赛克生产商, 以设计理念着称。上海动联文化资深设计师俞巍勇先生甚至将马赛克的应用延伸到了COSPLAY道具及动漫作品表现力中。上海动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制作cospaly服装过程中发现, 因为很多动漫COSPLAY服装作品, 特别是盔甲的制作中, 将马赛克形状逻辑的排列, 运用到盔甲甲片的布局中, 达到了COSPLAY盔甲服装的表面处理肌理感觉。关于马赛克, 在现代还有种释义, 引申为遮挡重要部位, 例如媒体未避免曝光某个人的身份信息就把他的脸遮起来, 看起来模模糊糊以达保护效果。因为电脑技术的发展, 图象有了像素的组合概念, 如出现在电视视频, 或电脑图片等电子图形或平面印刷品的模拟图形时候, 通过放大像素以达到模糊图像的作用。因形状如同马赛克的规则错落, 故亦称为马赛克。
关于近现展成的不同风格形式的马赛克, 还有哥特式马赛克、贝壳马塞克、太阳能马赛克、彩玻马赛克等。哥特式马赛克是隶属于佛山市哥特马赛克有限公司旗下专业的马赛克背景墙品牌。只专注于马赛克、剪画、拼图背景墙, 致力于将中国传统的纹饰符号融入现代化生产的马赛克中进行艺术创作, 用现代工艺演绎的古典风尚, 在传统美学的规范下流露独有的典雅端庄。贝壳马塞克, 顾名思义是采用了河流或大海里面的天然贝壳材料, 具有无毒、无辐射、环保等特点。太阳能马赛克是发光颜料在建筑材料领域的一个新的应用, 它是将传统的马赛克制作技术与现代高科技完美结合而研制的最新款产物。它不仅具有非常好的美化居住环境的效果, 同时它所发出的光线还有抑制细菌滋生的超强实用功能, 发光亮度高, 寿命长且耐酸碱腐蚀能力强。白天吸收了太阳光, 夜间会发出淡淡的光线。应用在厨房, 卫生间和具有装饰目的的墙面, 如电视背景墙等。彩玻马赛克是一种彩色饰面玻璃, 它是用纯天然的矿物质材料制成, 所以是非常优秀的绿色环保装饰品, 是安全的建筑材料。因为它的化学结构是一种非晶体, 在常温下更加稳定, 不会受潮, 而且耐酸碱, 耐腐蚀, 不褪色, 最适合装饰卫浴房间墙地面的建筑材料。它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有陶瓷的品质的实用性, 它的花纹, 品种多样, 是最小巧的装修材料, 其组合变化的可塑性非常高。同时可以与多种其它装饰材料配合使用, 例如做点缀等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一、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它的暴利性是人们争论的焦点。 尤其是近年来,人民大众、专家、媒体都对其批评与赞扬争论不休。 我们不能否认房地产经济在十年来带给国人经济的提高。 它的迅速发展不仅仅满足了当代人对房屋的需求,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房地产业不仅仅要合理利用每一份宝贵的土地资源,还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合理的发展道路。 房地产不是单单盖房子与卖房子这么简单,还要考虑到其是否会影响环境、资源、金融等相关问题。 房地产业的发展要顺应社会发展、人口发展、经济发展,更要适应生态的发展。 过度的地产行业发展势必将导致地产行业经济的衰退,从而制约多方面行业经济的发展。 所以,房地产经济走可持续发展对社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无序的开发与发展,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房地产业发展中资源浪费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房地产业要想持续长久发展,合理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及有效的保护环境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2、总量性与结构性的供求失衡,导致了大量的商品房空置
从目前的房地产业发展来看,一个实际情况是,有相当一部分商品房未得到有效的利用,空置率居高不下。空置商品房产生的原因很多。包括开发商资质低,开发的房地产质量有问题、销售不畅,或缺乏自身特点导致的空置等等。空置商品房不但占用大量宝贵的资源,长此以往,还将影响到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3、在房屋的开发建设上科技含量低,新材料、新技术使用量小
某些开发商为了节省资金,在房屋建设过程中,不愿意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房屋建设的科技含量较低、质量较差。因此,房地产业要想长久发展,在建设上必须走上高科技、低消耗,少污染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房地产投资的比重过大,造成金融潜在风险及行业不平衡
我国房地产金融虽已完成基本制度的建设,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及良好发展态势的金融体系。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房地产的投资过大,住房消费贷款的发放将给银行资产带来安全隐患,贷款资产流动性不足,低进低出运营的方式使资金使用低效率且有失公平。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影响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
5、房价过高导致贫富悬殊的加剧,也增加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房价的超高上涨,使中低收入人群很难拥有一套房子,一般的老百姓买不起房,这样一个庞大的社会阶层必然存在一定的心理落差,导致社会失去和谐。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各阶层间严重对立就不可避免。房价不和谐导致了社会底层涌动大量的不满及愤怒情绪,贫富差距悬殊导致社会矛盾激化,也致使社会稳定的成本过大,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也将会受到严重的阻碍。
三、促进我国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科学的规划与管理,有效利用各种有限的资源
房地产业只有持续发展才能满足人们不断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为了抑制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各种不良现象的发生,就要加强管理,进行科学的规划,适度控制其发展规模与速度。在政策上限制粗放型的房地产经济,使房地产经济走资源集约利用的发展道路。提高土地与空间资源的利用率。要发挥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支柱作用,避免那种过分超前,危害经济发展的行为,形成房地产业同国民经济三大产业良性与协调的发展态势。
2、和谐的开发与利用,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房地产业是城市生态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在进行房地产项目的建设时,要进行充分的调研,科学的进行规划,树立“保护环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合理的利用及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房地产经济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人类生存发展与保护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房地产与环境因素的衔接应自然优美,房地产建设应当以低消耗、高效率为根本,确保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及有效提高。
3、逐步完善相关金融体系,建立与发展房地产金融二级市场
当前,房地产业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依靠房地产金融基础支持,这也是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从我国当前房地产金融的发展现状来看,必须要加强房地产贷款结构的调整,注意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同时,对于房地产金融发展资金来源的问题、期限错配问题及资产流动性等问题,房地产金融业就必须研究并进一步建立起住房抵押贷款的二级市场,逐步实现抵押贷款证券化,打通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系,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房地产可持续发展资金来源的问题,有效的分散了银行贷款的风险,房地产金融的市场化程度得到提高,加快了国有商业银行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的步伐,提高了整个房地产金融的实际效率。
4、加强市场监管及宏观调控,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科技投入
政府公平、高效的监管与宏观调控是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的外部环境。政府部门应加强管理与监督,减少或避免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政府行为或腐败与暗箱操作现象,相关部门应严格执法,并力求不断的完善房地产经济的法律法规,创造一个公平与透明的良性发展的市场环境,使房地产项目与市场需求相协调。并在开发建设中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在房地产建设中的科技投入,提高城市住房的科技含量。将新科学知识运用于住房建设实践,不断的开发新材料代替有限的自然资源,重视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房地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结语
从过去的房地产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房地产业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在房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我们在对房地产经济进行管理的时候,应该采取现代的经营管理手法,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够保证我国的房地产经济有更长远的发展道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会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从偏重经济建设考核向经济社会建设全面考核转变。一个时期以来,在对各级干部的考核中,过分注重对经济建设方面的考核,忽视了对社会建设等领域的考核,容易造成干部在工作中只重视抓经济建设,导致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因此,无锡市着力健全考核指标体系,设置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生活质量四大类39项指标,其中20项为核心指标。在核心指标中,经济发展类只有3项,占15%;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生活质量类有17项,占85%。把考核侧重点从经济领域向社会领域延伸,有利于引导各级干部进一步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
从偏重GDP考核向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民生指标考核转变。在以往的考核中,存在着以GDP考核代替经济建设考核、以GDP排座次论英雄的弊端,导致一些干部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片面理解为“以GDP为中心”。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无锡市着力抓了“一淡化一强化”,即淡化GDP考核、强化民生指标考核,使考核从单纯注重GDP转向以人为本、注重民生,促使各级干部更加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从偏重短期效应考核向突出长期效应考核转变。一是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设置万元GDP能耗、工业集中区亩均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等指标,促使各级干部更加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更加注重集约发展,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突出科技创新。增加对科技创新的考核,设置与自主创新、科技创业有关的指标,引导各级干部更加关注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不断提升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三是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强化环境保护指标考核,引导各级干部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贯穿于发展全过程,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
从偏重一刀切、齐步走考核向分类指导、循序渐进考核转变。各地发展条件、工作基础不尽相同,干部考核不应整齐划一。无锡市在考核中注重体现差别性、把握时序性、鼓励创造性,在具体指标值上不搞一刀切,在达标进度上不搞齐步走,而是实行分类考核、分时段考核,鼓励各级干部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积极探索个性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1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革命特点
1.1 现代医学科技的集成化
现代科技衍生出不同的门类和亚类,不同的门类和亚类渗透衍生出不同的交叉学科。在医学科技发展过程中,吸收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环境科学、信息学乃至人文科学新理念和新技术,极大地刺激了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如核磁共振技术的引入无论在临床诊断还是在微观药物分子结构的研究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药剂学研究中引入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药质体、分子生物学技术等促进药物的研发和使用,融合其他学科的技术、方法和理论。在原有医学学科的基础上,发展了分子药理学、分子病理学等学科。因此,在医学科技范围内,单一的学科实际上已经集成了众多的医学技术,包括分子生物学、物理学、信息学方面的最新技术和知识。现代物理学、信息网络技术可进一步推进医学科技集成化,形成以某一学科为中心的技术群、知识网。
1.2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快速化和全球化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呈现快速化发展的特点,包括新的医学科学技术的建立、推广和应用。随医学科技的发展,医学知识出现爆炸式的增长,医学论文、专利、专着、方法等飞速发展,医学知识的更新周期大大缩短。随现代网络“高速信息公路”的建立以及网络的扩大和提速,医学科技、医学知识实现了实时传播,全球共享医学知识。无论普通百姓还是专业人士,均能及时获得医学知识的更新。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无线网络和3G手机的普及使医学科技普及更快,更全面。从局域网到有线互联网时代,再到无线网络,现代信息技术正加速医学科技和知识的普及。医学知识不再专属于专业人士,而成为被普通大众接受的知识。
1.3 现代医学科技的理论和技术密切联系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依赖于新技术和新理论,包括物理技术、生物技术的引入。而新技术的发现则依赖于全新理论的指导。在现代医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现象,形成新的医学知识,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催生新的理论,又促进技术发明,形成良性循环。因此,现代医学科技中理论和技术密不可分,实际上是以医学科技为核心的技术群落支持下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明。
1.4 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使不同医学领域的专家合作更加密切
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任何人都不可能以个人的行为独立完成技术和理论的创新。现代远程医疗系统的研发使来自不同领域、区域和层次的医学专家更加紧密地合作,为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由于医学科技集成化使科技合作在医学科研中更加突出,能更有效地提高效率。
2 现代科技革命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2.1 现代科技革命对医学人才思维模式培养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实践及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发展中,没有创造性思维很难产生创造性成果。现代科技革命尤其是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知识和新技术手段的涌现更加依赖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关系到医学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医学生是未来医学科学技术和理论应用与创新的主体,加强其创新思维的培养将提升未来医学的发展速度。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尤其是现代医学生的培养中,要培养更强的创新思维,建立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灌输现有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其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如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预测疾病的研究,需要在医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建立疾病和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利用强大的计算机网络和处理能力预测某一医学现象的发展规律。要求研究者通过发散思维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工具建立并处理某些命题。
2.2 现代科技革命要求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团队合作精神
首先,现代科技革命包括医学科技革命使创新思维、创新成果评价的主体由科学家个体转向科学家联合体。医学科技创新思维的提出往往来自团队的智慧。医学信息爆炸式增长的今天,如果没有群体意识,或失去了社会联系,任何一个医学科学工作者将一事无成。其次,科技革命推动科学家之间的紧密合作,包括区域间乃至国际合作,反过来,这种合作促进科技革命向前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现代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合作更加突出,联系更加紧密。最后,由现代科技革命引发的知识大爆炸时代已经形成,未来成千上万的专业论文、专利、评论产品的出现,知识和技术可能围绕某一专题展开,尤其是在医学研究方面的论着和专利发明,任何个体都不可能全部掌握,只有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群策群力,才可能较全面地掌握其发展动态和前沿。现代科技革命发展的主体,医学科学家和其他科学工作者组成联合体彼此紧密合作,解决科学问题。
2.3 现代科技革命要求快速更新医学知识
在医学教育基础知识(成熟的理论体系)的传授中,对新知识和理论体系的介绍较少。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带来庞大医学信息量,每天都有成熟或不成熟的技术和理论观点出现,这些知识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广泛认同的医学理论所替换或更新。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求医学教育加强新知识和新理论的传授,为知识更新做好铺垫。如近年来提出的网络药理学(诸如信号网络药理学等)、小分子RNA干扰技术理论的提出,使医学工作者重新审视药物作用及机理,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提出观点并发展不同的技术。
2.4 现代科技革命对医学教育方式和运作模式的影响
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升级换代,使复杂的医学问题简单化和实时化,在现代医学教育中尤其明显。远程网络控制技术、网络会诊、远程课程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在医学教育、解决医学难题和医学继续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现代医学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大学校园,而是向实现校际合作、教育资源和信息共享教育模式发展。如远程医学教育在继续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继续学习不需要长途跋涉,而是就地学习、更新知识。
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现代医学教育产业的运作模式也悄然发生着改变。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校际合作愈加紧密,诸如医学院校之间互派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互派访问学者等形式的合作。医学教育资源的急速膨胀也为学生学习选择范围扩大、个性化、互动式的终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这些现象充分说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背景下,尤其是医学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使现代医学教育具有开放性特点,这将冲击乃至颠覆传统教育模式。
3 对现代医学科学教育发展的思考
3.1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2,4]
传统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围绕某一层次的知识展开教学活动,往往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现代科技和医学教育技术的发展,学生学习的范围、方法、时间等可选择性增强。来自互联网的医学传播平台,如各级精品课程网站、搜索引擎、论坛、各种在线即时通讯平台,尤其是专业的医学网站,均可提供各种医学知识。因此,在现代医学教学中,应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扩大可选择范围,逐步将以教师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至以学生为中心。
面对现代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需要培养综合素质高,社会工作适应性强的人才。根据社会需求设计培养目标,现代医学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坚持“产学研”培养人才的模式,加强医学基础知识教育,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技能。
3.2 改革医学教育方式和运作模式
现代医学科技革命促进全球化发展,医学高等教育要适应科技革命,就必须改革运作模式,按现代科技发展提出的要求,建立多渠道、多方位的办学模式,如公私并存、中外合资等办学方式,提倡开放式办学。现代科技革命导致社团之间,大学与社会之间的界限模糊,不能局限于校园内象牙塔式的办学理念。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教育服务,医学教育也不例外,即医学高等教育与社会资源尽可能实现共享。医学高等教育所负的社会责任不单是培养人才,同时也要普及医学知识。随现代科技革命的推进,开放式的医学教育应为医学知识的普及承担更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