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学艺术鉴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美术鉴赏;教学改革
美术鉴赏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普通高校的素质教育课程。当前美术鉴赏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即高校美术鉴赏教学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美术生存条件的变化,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深化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模式的变革,弘扬民族文化,发挥美术独特的教育价值,寻找美术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真正发挥美术独特的审美教育功能。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高素质的复合人才、适宜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1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来进行美术教学改革探索,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1)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来进行美术教学改革探索,以课程教学质量工程为重点,加强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加强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紧密结合,提高教学的质量,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完善教学体系和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开展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形成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重点专项与大众普及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2)加强教学工作目标管理体系,强化教学课程的评估考核,完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教学的督导作用,加强教学的中期检查和学生的评教工作。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多媒体教育软件制作比赛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3)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抓好教学工作,提倡教师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深化教师群的建设,充分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创建课程的网络化教学体系。首期将建立网站以适应各门主干课程的网络在线教学的需要,为精品课程的申报做准备。
(4)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设备,创造良好的教学工作环境。在设施配备上,加大投入力度,以满足教学多元化的需求,使教学管理设备与时俱进。争取设立专门科研经费,制定鼓励教师参加科研的相关制度,促进教师从事课程相关的学术科研活动。尽快组建教学研究团队,为争创精品课程、打造教学名师及创办特色专业打好基础。
(5)加强学生的管理与考核,积极开展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形成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专项重点与大众普及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通过竞赛促进和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改与竞赛的双赢,加强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创新指导与培养。争取取得更多的艺术成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参与管理和指导大型艺术社团的活动。举办人文艺术系列讲座及艺术展演活动,争取做到每月邀请一位国内外的学者、艺术家来校举办讲座或开展艺术展演活动。邀请国家级、省市级的专业文艺团体来校举办“精品剧目展演”和“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努力建构和谐的校园文化和优良的育人环境。
2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来进行美术教学改革探索,改进教育方法与工作方法,强化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
(1)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坚持艺术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两个基本点,坚持开放性的互动性艺术理论教学,由学生被动接受改为主动学习。始终坚持项目式的艺术实践,由虚拟性的课堂作业与社会赛事为目标,促进实战型实习。由此,学生主动参与艺术理论学习与艺术实践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继续加强常规教学工作,鼓励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活动,在各方面取得一些成绩。积极参与省内外高规格艺术赛事和实践活动。重视文化素质教育专用教材及教学课件的建设。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不断扩充教育内涵。注重对于优秀的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的梳理与传播,努力把我国灿烂的文化遗产提炼、整合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组织活动,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深化其对于中华文化遗产的认知。坚持将创新能力的培养纳入公共艺术教育的范畴,力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所突破、有所收获。通过开设专门课程、组织相关活动等渠道,有意识地发掘大学生的创造潜能。
(3)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效融合社会服务。与国内兄弟院校和省市博物院、文化馆、官方或民间展演团体及设计公司等进行合作,一起承办或联办相关艺术文化活动。除在校的艺术类大学生及非艺术类的在校大学师生外,主要面向广大工农兵群众。其中,包括城市街道社区市民、政府工作人员和大型公司职员,以及驻地、武警战士和广大农村各类劳动群众等。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相关的艺术文化活动报导。其中,包括墙报等书写媒体和报刊杂志印刷媒体、广播电视传统电子媒体以及各类官方网络传媒等进行宣传报道。丰富活动内容,突出活动特色,完善管理机制:在原有活动基础上,继续突出书画艺术及其文化、审美文化及本原文化等的教学、欣赏、创作、设计、展览及参赛等各项活动;同时,加强书画艺术及其文化、设计艺术及其文化、审美文化及本原文化活动中的文化考察和学术讲座、艺术科研力度;此外,适当增设并加强节假日特别是寒暑假艺术文化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完备的常效机制,明确管理机构,健全管理体系;明确日常管理工作内容;确立师生结合的日常工作管理机制。形式多样。除基本的教学、欣赏、创作、设计、展览及参赛等方式外,还包括了定期开放日宣传与普及活动、文化考察、举办学术讲座、参与艺术科研项目;此外,在保证安全和满足校内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新增艺术文化下乡等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系列群众性的艺术文化竞赛或群众性的艺术文化表演及相关的艺术文化论坛活动。
总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来进行美术教学改革探索,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逐步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的艺术爱好者、收藏者和经营管理者。对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和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如何提高高校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效果、指导当前的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具有实际意义。同时,逐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可持续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2]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一、中专历史教学渗透文学艺术的难点
1.历史教学中淡漠和忽视文学艺术
历史教学中淡漠和忽视文学艺术是中专历史教学渗透文学艺术的重要难点。在传统的中专历史教学中,课程要求及安排均以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和发展过程、重要意义为主,不曾要求过掌握其中蕴藏的文化知识,因此中专历史教学养成了淡漠和忽视文学艺术的习惯,这些习惯的长期使然致使中专院校和学生也忽视了历史课程中文学艺术的教育重要程度,因此在历史教学渗透文学艺术的过程中,必将遭到学生的心理抵触。
2.传统历史教学中的资源、教师素质难以满足文学艺术
中专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学艺术的难点还包括传统历史教学中的资源、教师素质难以满足文学艺术。由于长期对历史课程中文学艺术教育的忽视,现有的中专历史教学资源均以普通教育为主,甚少配置对于文学艺术的解析和欣赏书籍及其他资源,再加上教师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也以普通课程要求为主,其自身的文学艺术素养也满足“为学生讲授历史文化及古典艺术”的要求,这对文学艺术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也造成了阻碍。
3.文学艺术自身的特点所致的渗透问题
文学艺术自身的特点也对中专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学艺术教育带来了问题。文学艺术本身具有知识丰富、头绪繁多、难以理解和认识的特点,这些特点导致了文学艺术的学习必定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而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学艺术教育的课时和教学详细程度难以达到文学艺术的学习要求,这也给文学艺术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带来了难度。
二、中专历史教学渗透文学艺术的策略探索
1.加强情感价值教育,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是用生命铸成的,其中蕴含的精神和文化艺术气息能够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历史课程中蕴含的文学知识,有利于学生的情感价值培养和对文学艺术的深入了解。例如,在学习《民国时期的新疆》时,老师可以利用《义勇军进行曲》《命运交响曲》等文学艺术作品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对于生命的渴望情怀和对于民族统一和谐的仰慕之情,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
2.培养正确审美价值,树立学生的高尚审美观
艺术对于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让学生能够在历史教学中体会文学艺术的价值,提高学生懂美、认识美的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价值、树立学生的高尚审美观,让学生能够更准确地认识到历史课程中的文学艺术之美。例如,在学习《清代新疆》时,教师可以利用《》《圆明园》等纪录片让学生体会林则徐的爱国情怀以及中国古典艺术的魅力,加强历史教学中对文学艺术教育的渗透。
3.注重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2-0034-02[作者简介]廖沁华,女,广西梧州市苍梧中学教师。
诗歌融合了中华文化之精髓,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不少学生认为诗歌学习枯燥乏味,对诗歌学习没有兴趣,因此学习动力不足。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诗歌的隽永与优美?
一、介绍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是理解诗歌的首要切入点,写作环境、时间、地点、动机等都是写作背景,它是帮助学生理解、体会、感受诗歌的捷径。特别是战争时期的诗歌,在和平年代出生长大的学生很难体会到这类诗歌作品的感情,这就需要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事件。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需要注意教学艺术,可通过展示图片或名人对诗歌及作者的评价等方式导入课堂,然后再接着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的《声声慢(寻寻觅觅)》的教学为例,笔者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组李清照的图片,让学生体会这位婉约派代表词人的特点,接着向学生介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基本概况:公元1127年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公元1129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李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境况极为凄凉,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写下了这首《声声慢》。通过介绍词的创作背景,学生就理解了作者当时的处境,学生换位思考,仿佛自己就是当事人,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了这首词的凄凉和悲伤。
二、理解诗歌的意象
意象用法常常出现在诗歌中,作者常常借用这种手法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情感。要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意象。教师可以借助比喻的修辞方法让学生了解意象的具体作用和意义,接着引导学生在诗歌中找到意象用法并进行初步分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对诗歌的感情基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再通过教师的讲解修正自己的体会。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深刻地理解了诗歌中的意象用法,还锻炼了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了语感,加固了语文基础。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雨巷》的教学为例,笔者先为学生引入了“意象”这个概念,并让学生在诗中找出有意象用法的事物。很快,学生便找出了“雨巷”“油纸伞”“我”“雨”“篱墙”“丁香”和“丁香一样的姑娘”等意象,接着笔者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尝试体会这些意象所蕴含的感情――“这首现代诗中‘丁香’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它象征着什么?带给读者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随后,引导学生发掘丁香的特点――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哀婉、愁怨,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一抹愁怨和凄美。紧跟着,笔者趁热打铁,向学生及时抛出问题:“文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又是什么意思?和丁香有什么联系?其中包含什么样的内容?”学生很快就结合前面“丁香”的问题,找出了“丁香一样的姑娘”意象所指――诗人刻画的一个满心哀怨、惆怅彷徨的撑着油纸伞的姑娘。除此之外,笔者引导学生向更深的层面上理解,让学生体会这首诗的中心思想:“丁香一样的姑娘”还象征着诗人美好的理想,但这样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大革命失败,这“丁香一样的姑娘”又可以代表大革命失败后的一部分有追求的年轻知识分子,表达了他们在政治高压下因为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恐和迷茫的心境。经过对于每一个意象的分析,学生更加体会到了《雨巷》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哀愁和彷徨。通过相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多练习对意象的理解和掌握,需要注意的是,应先让学生自己去找诗歌中的意象以及这些意象所代表的内容,之后教师再进行引导,这样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诗歌基调的整体把控能力。
三、结合音乐教学
诵读是诗歌教学的教学手段之一,对于诗歌的学习,除了“阅”还要“读”,一些饱含深情的诗歌仅仅通过分析理解是不能够完全体会其韵味的,这时诵读就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的心境。在诵读时,配上合适的音乐,诵读教学会更好,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再别康桥》的教学为例,在收尾时,笔者播放班得瑞的《童年》,让学生在配乐中体会作者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并且让学生在配乐中感受这首诗的抑扬顿挫,通过自己的理解将这首诗有感情地诵读出来,鼓励学生比较自己和其他学生及教师的朗读,找出异同,归纳总结,从而扬长避短,不断进步。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输出”的同时提高了“输入”的质量,既丰富了课堂内容,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总之,笔者通过介绍写作背景、理解诗歌意象以及结合音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轻松细致地理解了富有文化底蕴和文学技巧的诗歌,这不仅仅有助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细腻情感。
参考文献: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而美国人造卫星上天在1958年,比苏联仅迟了83天。但美国认为在这一项技术上他们落后于苏联1年,举国上下倍感耻辱震撼。美国政府下令所有的政府官员去反思和探寻原因,为什么美国会技不如人呢?白宫智囊团经过长达数月的苦苦探求,最后,由哈佛大学的教育学院出具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美国的科学技术教育在全球范围内遥遥领先,然而,其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相对落后。从19世纪到20世纪,苏联出现了一大批世界顶尖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如托尔斯泰、契科夫、柴可夫斯基、格林卡、列维坦、谢洛夫等。同时期的美国国际著名文学家、艺术家却屈指可数。美国和苏联两国在文学、美术、音乐等文化艺术领域中存在显著差异,也正是这些差异解释了美国空间技术落后的原因[1]。随后,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份系统的教育改革计划,即“零点计划”。“零点计划”用“零”来命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零”代表没有,表示研究者们承认美国之前对于文化艺术素质教育认识的空白;另一方面,“零”作为一个抽象的数字,在数轴上可以两端展开,代表无穷,表示他们要在这条研究道路上进行无穷无尽的探究[2]。“零点计划”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美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文化艺术素质教育。该计划从幼儿园教育开始进行连续的跟踪对比研究,数百名教育家、科学家参与了该项目,投入的资金也有上亿美元,研究成果凝结为上千篇论文和数十本专著。研究证实:强化文化艺术素质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的各大学开始纷纷设立并逐渐完善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学科和相关课程。1994年,美国国会提出并通过《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从此,艺术教育(包括音乐、舞蹈、视觉艺术等)与语言、数学等并列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重视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美国教育的全面繁荣。以全球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诺贝尔科学奖项为例,美国获奖总数稳居世界第一。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均有80余位校友获得诺贝尔奖,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校友获得诺贝尔奖项的数目也排在世界前10名。很多学者对美国的这一教育成就进行过专题研究,有人认为这归结为美国政府的教育高投入,也有人认为是因为他们受到了神的眷顾和钟爱。实际上,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国政府制定了正确的教育方针,其中重要一点是重视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将艺术引入课堂,培养富于想象和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本文拟对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意义及实现途径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在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二、高校积极推进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我国也提倡文化艺术素质教育,但在教育过程中重具象写实,轻抽象联想,忽视思维训练。千人学古筝,千人弹《高山流水》,对于《高山流水》所表达的感情,则说不清道不明;万人学二胡,万人拉《赛马》,即便《赛马》曲能流畅演绎,孩子们仍不懂什么是音乐。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艺术教育,充其量只为技能教育。美国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指出,“任何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都是通过意象进行的,这种意象又是通过知觉选择后而生成的,由于文化艺术欣赏和创造活动作为一种知觉思维活动,能唤起人类的本能的创造性思维,因而文化艺术教育便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一旦我们认识到创造性思维在任何一个认识领域都是知觉思维,文化艺术教育在普通教育中的地位便显得十分明显了”[2]。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正如尤•鲍列夫所说:“如果说其他形式的教育具有局部性质的话(比如,道德教育形成的是道德规范,科学教育把人塑造成专家),那么文化艺术对于人的智慧和心灵产生的是综合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触及人的精神的任何一个角落。”[3]164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在其自身得以表现,而且它还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和课程的工具和激励因素,它对于提高教育效率、提升教育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艺术教育属于人文科学教育的范畴,如今,它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20世纪初,高等教育的内容曾经经历了从古典人文学科到近代自然学科课程的质的改变。通过这一改变,人们系统掌握了更多科学思想和方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革新,这是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跨越。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科学教育的关系一直没有处理好,关于两种教育课程开设比重和开展形式的讨论也一直没有停止。不能否认的是,在自然科学教育被强化的同时,人文科学教育逐步被削弱。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教育的过程中偏离了树人的根本方向,忽视了道德、精神、情操等方面的内容。各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质量的差别,不仅仅在于人们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在于人们的基本素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人们的文化艺术素质。各高校加强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对于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推进高校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路径
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张楚廷先生指出:没有一流的文(科),就没有一流的理(科);没有一流的理(科),就没有一流的工(科)。此外,智育使人智慧,智育与艺术结合,使人大智大慧;德育使人醒悟,德育与艺术结合,使人大彻大悟。“零点计划”的实施,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阔步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积极学习“零点计划”的经验,重视高校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完善并优化高校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改革和完善课堂教学环境下的文化艺术素质教育
在日常的教学和学生工作中,我们发现:一方面,很多大学生对于经典的民族文化和高雅艺术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度都比较低,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经典的文学和艺术作品的喜好更是无从谈起。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在音乐、绘画、文学等方面有一定的先天潜质,只是这种潜质缺乏老师和家长的挖掘和引导,有的甚至完全还处于一种自然的原始状态。学生主体有学习和探究的愿望,却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到规范而系统的学习。学校主要通过提供教学来提供教育,教学主要通过课程来实施。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整体文化艺术素质,学校应该设置相应的课程,并做好课程实施的保障工作。首先,科学设置文学艺术课程。文学艺术教育分为专业性教育和非专业性教育。专业性文学艺术教育以培养文学家和艺术家为目的,而非专业性文学艺术教育则更多的具有“通识”的性质,指的是在普及文化艺术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与批评、进行文学艺术创造等活动,来开启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及其他各种能力,最终使人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4]。为此,学校应开设大量的文学艺术课程(主要为选修课)来供学生选择和学习。其次,开设适量的“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相对于整个课程体系而言的,它不同于各学科、各专业所开设的骨干课、主干课。提出“零点计划”的哈佛大学开设了大量的文史哲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学校所有专业学生都必须研读这些课程。以文学类核心课程为例,开设这些课程主要是促使学生展开一些理论问题的讨论,并学会一系列文学分析和批评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对于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和批判性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5]299-300。它强调的重点在理解、批评、审美。再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合格的文化艺术师资队伍。要适当地放宽文学艺术选修课的师资配备比例,采取多种办法激发教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艺术素养。最后,教务主管部门要从宏观的层面建立学校文化艺术素质教育评估体系和标准。一般来说,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评:学校开设文学艺术课程(特别是选修课)的种类和课时安排;文学艺术课程课堂教学情况;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表现;等等[6]38。
(二)合理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
科学需要精密的思考和大胆的想象。人类的智慧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即经验总结和瞬间的灵感启发。德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一直看重想象的作用,甚至认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作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无穷无尽。他每次工作前都会先拉一段时间的小提琴,让科学搭乘艺术的翅膀。开展高品位的文化艺术课外活动,能够推动学生在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育人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乐观开朗、豁达向上的精神和生活态度;可以打破部分高等院校只注重学生专业学习和技能培训的培养模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鉴赏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和胸襟。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文化艺术会演和比赛,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陶冶学生的文化艺术情操。值得注意的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教育性、专门性和学术性,高校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切忌迷恋选秀活动之类过于世俗的文化娱乐,而要坚持把娱乐性和创造性、学术性合理统一起来,世俗的大众文化不能完全排除,但也绝不能喧宾夺主,在课外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始终应是学术性的精英文化。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高校文化艺术教育展开的基础。作为师生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地方,校园中的建筑、标识、雕塑、建筑名称等都富有教育底蕴,能够营造艺术氛围。第一,和谐、安静、健康、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助于学校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推进。高校应该重视校园的绿化、净化、美化和亮化工程,通过修建“文化艺术长廊”“格言警句墙”“名人大师塑像”来发挥潜移默化的功效。第二,要完善文化艺术素质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规划文化艺术大楼、修建校园艺术展览馆和博物馆,用以展出和展示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艺术精品,以发挥高品位文化艺术的辐射作用。第三,多在校园中开展文化艺术活动,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书画展、文学艺术精品鉴赏讲座等,让学生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文化艺术的气息。
(四)加强校际文化艺术交流
【摘要题】数字化时代与文学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文学/审美思维/仿真
【正文】
文学艺术是时代的花朵。每个时代都会培育出自己时代所独有的绚丽多姿的奇葩。文学艺术又是时代的镜像。莎士比亚在他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中就借主人公之口说过:“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嬗变发展的模型。”[1](p68)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总是映显出时代,以其独特的神韵和风采而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1](p58)
我们正在走进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
高科技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运用,多媒体网络的逐渐普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一个拥有60亿人口的世界逐渐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信息化、数字化的高度发展,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它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和文学艺术都已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信息化、数字化使整个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指出:“倘若我们沉思现代,我们就要追问现代的世界图像。”[2](p81)“现代的基本进程乃是对作为图像的世界的征服过程。”[2](p90)信息数码图像进入我们的储存、检索、阅读、欣赏、传送的工作平台并显示在电脑的屏幕上,它的快速、清晰、变化多样,给接受者带来了无穷的愉悦和享受。
数与美有着历史久远的关系。早在公元前六世纪,毕达哥拉斯就把数与美联系起来,将数看作是美的本源,认为“事物由于数而显得美”,一切艺术都产生于数,甚至整个天空都是一个音乐的音阶和一个数[3](p113-114)。我们今天所说的数字化是建立在0-1的二进制的数的关系的基础之上。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美的创造、美的欣赏和审美教育,对文学艺术的发展,创造了古人无法想像的有利条件。它使歌德、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和论述的“世界文学”的预言变成了生活的现实。人类在几千年创造的文学艺术珍品,真正成了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财富。这给作家、艺术家、美学家相互学习、相互对话交流、相互吸取融合,提供了广阔自由的空间。信息数码图像的创造、掌握与普及,大大有益于读者大众的审美素质和鉴赏水平的提高,读者日益提高的审美需要又可给作家、艺术家创造艺术美以强大的动力,进一步促进文艺的发展与繁荣。
数字化一方面使世界图像化了,另一方面,又使文学艺术这面时代的镜子,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审美特征。
1.各种艺术的交融性和审美的共通感。这是经过数字化处理的文艺作品的一个鲜明特色。
在当今时代,我们经常可以欣赏到由卫星传送,在电视屏幕上出现的世界各民族的艺术精品。卢浮宫的绘画、西安的兵马俑、歌剧《茶花女》、悲剧《哈姆莱特》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电视剧《三国演义》与《西游记》等等,通过多种媒体,使艺术的各种成分,如声、光、色、画、语言文字交融成一体,从而给人一种审美的共通感。这种共通感是我们单纯在书面语言的文学作品中无法获得的。
2.作家和读者互为主体,相互之间具有一种互动性。
作家是创造的主体,读者既是接受的主体,又是参予创造的主体,他可以直接参加到文本的创造过程之中。读者与作家之间形成一种全新的自由、平等、民主的对话、交流关系。多媒体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独语局面,它给世界带来了一个真正称得起是复调的、多声部的丰富多彩、万紫千红的局面。互动性是数字化时代在网上创作、批评、交流、对话的根本特性。正如保罗·莱文森所说,“网上的文本使我们有能力进行迅疾的互动。”[4](p166)互动既有同一时间的互动交流,又有不同时间、地点的互动。“非同步的互动在网上的节奏是几分钟、几小时、几天,而不是几天几个月”,这种非同步性的互动,可以在网络上强化混合媒介的冲击力[4](p167)。
3.文学镜像呈现出多维性与立体化的特点。
在电视或电脑的屏幕上显示出的文学艺术图像本身就是多维的、立体化的。美国学者埃瑞克·戴维斯指出:“电脑、媒体和远程通讯技术正在不断收集、控制、储存和传播着一个日渐庞大的数据流,这无疑建立了一个新的维度:信息空间。这个繁殖力极强的多维空间是虚拟的、网络密集并十分复杂的,是一个广阔而又至高的王国,它是由我们的想象力和技术的表述来调节的。”[5](p114)传统的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阅读鉴赏的方式是线性的由点到线到面,而数码图像艺术则是格式塔式的,具有直观性、整体性。由数码图像建立起来的信息空间,不是一维、二维、三维,而是爱因斯坦所说的那种包括时间维度的“四维空间”。图像显示出的文学艺术作品是以四维空间存在着并给接受者以审美感受。20世纪最后两年中,《泰坦尼克号》通过影响、电视、因特网,创造出了艺术领域的神话般的奇迹。尽管在此之前已经有35部电影和一百多部小说反复地叙说着泰坦尼克号豪华客轮因撞上冰山而沉入大西洋海底的故事,但都没有产生通过数码图像显示出的泰坦尼克号那样的艺术魅力。
4.超越时空的开放性和自由性。
数字化时代,是一个真正走向开放和自由的时代,它彻底冲破一切封闭的牢笼。人们能够以超越时空的方式,向地球的各个角落,向宇宙的星空去搜寻知识和传送信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已经不是笑语,而是生活的现实。马歇尔·麦克卢汉明确地宣称:“在瞬时信息的时代,时间(按视觉和切分计量的时间)和空间(统一的、形象的和有周边密封的空间)已不复存在。在瞬时信息时代,人结束了分割性专门化工作的职责,承担了搜集信息的角色。”[6](p180)现在世界各国的科学家联合绘制人类的“生物基因图谱”,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着手建立“数字图书馆”。这样以来,不仅关于人类自身的基因构成及其谱系,可以为世界各国科学家所共享,推进生命科学的发展,而且人类几千年创造的艺术珍品和全世界的“文化基因库”,同样成了人类共同享用的财富。这对文学创造和艺术鉴赏水平的提高,无疑是一个福音。
5.数码图像的复制性与仿真性。
数字图像高速、清晰、直接、仿真是前所未有的。它的复制功能与印刷术、照相术相比,也进入了一个全息、多维、具有创造性的新阶段。在发达国家正在建立的数字图书馆中,我们看到,它不仅能复制、储存古今中外海量的文化珍品,而且可以制成光盘、VCD、轻便地携带,长久地保存。在复制过程中,适应受众的需要,还可以配上音、光、色、电、图画、语言,生动地表达出艺术作品的高远深邃的意境。如经数码图像复制显示出的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贝多芬的《英雄》、《命运》、《田园》的交响乐章等世界文学艺术珍品,比我们仅仅从诗集、散文集和听音乐会得到的审美感觉,丰富得多。数码图像的复制者的具有创新性的制作,自然会在情感上引起受众对作品的共鸣。
数与美绘制的时代镜像是丰富多样而又迷人的。但是我们又不能忘记,数字化本身是一柄双刃剑。如果我们仅仅看到它给世界带来的福音的一面,而忽视它的负面效应,那就会陷入一种新的陷阱。为此,《技术帝国》一书的作者特意发出了一个警告,他说:“我们所面临的21世纪将越来越受制于世界的数字化。”[7](p103)就文学艺术的发展来讲,有几个问题应特别引起我们的重视。
1.复制性、标准化与独创性的矛盾。
文学艺术作品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它的独创性。艺术最忌雷同化、标准化、模式化、理性化。爱德华·杨格在《试论独创性作品》中指出:“独创性作品是最最美丽的花朵。模仿之作成长迅速而花色暗淡。……有些作品比别的更有独创性;而且,我认为,它们越有独创性越好。独创性作家是、而且应当是人们极大的宠儿,因为他们是极大的恩人,他们开拓了文学的疆土,为它的领域添上一个新省区。”[8](p82)杨格认为,模仿的、机械工艺复制的作品,永远无法超越蓝本,因为原作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它们个个“都是独特无二的:没有两张面孔、两个头脑是一模一样的,一切都带有自然的区分的鲜明标记。”模仿的、机械工艺复制的作品泛滥的结果,使文学界不再是独立特行之士的结合,而是一大杂烩,乱七八糟一大群,出了一百部书,骨子里只不过是一部书[8](p95-96)。复制性和标准化是通过数码图像制作的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瓦尔特·本雅明指出:“即使在最完美的艺术复制品中也会缺少一种成分:艺术品的即时即地性,即它在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9](p84)他还说,“原作的即时即地性组成了它的原真性(Echtheit)。……完全的原真性是技术——当然不仅仅是技术——复制所达不到的。”在数字化虚拟世界中显示出的一幅幅法国卢浮宫保存的艺术珍品,的确非常逼真,然而人们总是还想去卢浮宫亲自欣赏一下大师的原作。因为再好的复制品,也无法表现原作的神韵(本雅明称之为“光韵”),无法表达出原作的那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具有独一无二的深邃的意蕴。数字化的世界是一个技术世界。“技术世界是能相容的标准化的世界,如果没有标准,那么既不能发射也不能传送。”[9](p85)对于网络世界来说,技术的标准化是必需的,对于文艺创作来讲,标准化则是与艺术家追求的独创性相左的。
2.数字世界的全球化与艺术的民族性、本土化的矛盾。
数字化世界,打破了地方的和民族的局限,使整个世界都进入了因特网之中。从而,“将地球变成了一个互连或者内连的整体,并不断提高其相互依存性的必要过程。”[10](p207)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使民族文学走向了世界文学,同时,又不可否认出现了一个全球化与民族化、本土化的矛盾问题。数字化的进程,运用的是一种二进制的0-1的世界性的语言。仅从使用的工具来说,数字世界的全球化与民族性、本土化就产生了矛盾。关于这一点,《技术帝国》的作者已经感触到了,他说:“技术标准的复杂化和提高必然意味着:更好,更多!这是技术与文化的第一个矛盾,第二个矛盾是文化总是保卫本土的:它总与界限、区域、归属相关联。只有带地方色彩的文化,与地域相关的特性,用自然语言创作的文学作品,根据定义,任何自然语言都不是宇宙的也不是世界的。某些技术语言是世界性的语言,比如二进制语言,0和1的语言。不过自然语言不是由什么人发明的,因此不是技术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一种珍贵的无法磨灭的诗意的东西,即区域性的东西。技术相反,一种语言相对于另一种语言来说,没有必要一定是可译的:它应该保留某种只能被翻译但并不等同于翻译的东西,技术与文化的不一致,造成了一种紧张状态,让我们感到难过和痛苦。”[10](p206-207)在数字化世界上,各民族文学的自然语言所保留的诗意的无穷的韵味显然是世界性的技术语言中难以表达的。
3.技术理性与审美情感教育的矛盾。
数字化本身是技术理性的结晶。它与被称之为“美育之父”的席勒所倡导的通过审美教育培养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完美的人是相悖的。在技术理性指导下的技术决定一切、控制一切的社会中培养的人,马尔库塞称之为“单面人”。当着技术成为物质生产的普遍形式时,它就制约着整个文化,直接影响社会生活,结果,“异化的主体为它异化了的存在所吞没。只有一面,它无所不在,形式多样。”[11](p212)理性得到空前的张扬,而感性和情感的因素则黯然失色。在数字化的虚拟世界中,“是没有什么强烈感觉的,只满足于自己干净、简化、经济,也就是吝啬到极点的形象,它会切断我们与真实世界的联系。”[12](p119)就现实中青少年喜欢看的卡通片,如《猫和老鼠》、《米老鼠与唐老鸭》等,都是经过数字化处理而创造出来的。它们虽然有其趣味性,但对陶冶青少年的审美情感,则是意义不大的。至于那些含有不健康因素的、格调低下的卡通片,那就更是有害无益了。
特别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是文化上的新殖民主义与审美情感教育的矛盾。《技术帝国》中有一段讲得很好,说:“今天真正的问题是第三世界中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人都被图像技术逮住了,美国化了,他们的文化很像是环游世界的人的文化,美洲印第安人、法国人和英国人都属于同一个世界,都说着洋泾浜英语。随后,你会发现,在暗处,有一群被遗弃的人,他们想退回到从前的信仰中去……这一意愿中有某种可敬的东西。“[12](p119)在当今世界,真正掌握信息技术的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而其中最主要的又是美国。美国不仅是经济上、军事上的超级大国,也是掌握信息技术的超级大国。他们利用因特网等信息数码图像技术,极力地在各个领域推行其价值观和新殖民主义。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利用手中掌握的数字图像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推行的殖民主义文化与各民族的文化形成尖锐的冲突,它与美育建设的目的、内容和方式,都是根本不相容的。18世界末席勒发表《审美教育书简》的重要目的,是要消除社会的严重异化现象,培养全面发展的审美的人,技术帝国推行的新殖民主义文化,不是要消除异化现象,而是要进一步制造更加严重的社会异化现象和人性异化现象。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波)沃·塔塔科维兹.古代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王逢振编译.网络幽灵[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7](法)R·舍普等.技术帝国[M].北京:三联书店,1999.
[8](英)爱德华·杨格.试论独创性作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9](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10](法)R·舍普等.技术帝国[M].北京:三联书店,1999.
[11](美)马尔库塞.单面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诗歌鉴赏 情感互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0450-9889(2016)11B-0117-02
诗歌是语文科目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汉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诗歌作为文学艺术的瑰宝,在后人中广泛流传,诗歌被纳入中考和高考的考试范围,诗歌教学应该引起重视。然而,当前中学生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热情、缺少动力,无法正确认识到诗歌的作用,体会不到诗歌的美感,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学习中变得异常被动,诗歌学习效果十分不理想。对此,教师必须对诗歌教学作出深刻反思,寻找诗歌教学的有效方法,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融入诗歌意境,引导学生从鉴赏角度出发,深层次赏析诗歌,从而培养并提高学生诗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在诗歌教学中注入情感,让学生情真意切地体会到诗人的感情与诗歌所表达的思想灵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中学诗歌鉴赏教学的现状剖析
(一)教学模式过于老旧,亟须创新。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和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目前语文科目大都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一言堂”“满堂灌”“黑板+粉笔”“填鸭式”教学等随处可见,缺少创造力,缺乏新鲜感。在升学率的压力下,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往往都是围绕学生成绩开展教学工作,通过题海战术、题解分析等来机械教学,学生在浩瀚题海之下盲目地背诵,记忆诗歌、诗句。这一系列的学习与教学,使得学生并未从内心深处接受诗歌,也难以体会到诗歌的美感,从而无法从根本上培养鉴赏能力。因此,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当前的教学模式做出全新的思考。
(二)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手段比较老套,亟须改进。灵动愉悦的教学气氛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活跃的课堂氛围在诗歌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中学诗歌课堂教学中,沉闷单调的气氛已经偏离了诗歌这一文学艺术本该拥有的美感,影响了诗歌的教学效果。一些老师在观念上缺少突破,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与工具也极为落后,教学方式老套,单调的粉笔字、简单的板书等已激发不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这样落后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对诗歌鉴赏的信心,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
(三)学生情感融入较少,亟须加强。诗歌是诗人的思想与灵魂经过启迪、启发后所创作的文艺作品,每一首诗歌,无论是古代诗还是现代诗都渗透着诗人的情感,融入了诗人无限情怀。鉴于诗歌情感特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诗歌中的情感,感悟诗人的内心,赏析与玩味蕴藏在诗歌背后的感情脉络。然而,在实际的诗歌教学中,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未能从情感体验、鉴赏欣赏的角度出发来组织教学,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得不到培养,因为学生未能真正同诗歌的创作者―― 诗人站在同一战线上,未能想诗人之所想,从而无法深层次理解诗歌的妙处,更不用说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品味诗歌。这种情感欠缺式的诗歌教学势必无法增进学生的情感,影响学生诗歌学习的积极性。
二、情感互动下中学诗歌鉴赏的教学策略
(一)更新教学手段,情感互动。由于当前中学诗歌课堂教学比较枯燥沉闷,语文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改良教学方法,采用全新的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粉笔、黑板、笔记的机械式教学法,引进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个轻松、形象的画面、视频图景等,将所学知识用形象的图片、画面等展示出来,让学生首先享受视觉上的盛宴,进而思想受到震颤,灵魂受到触动,自觉地融入诗歌意境与作者思想境界中,感受作者的感受,这样学生自然会在诗歌意境中有更深刻的体会,产生心绪的共鸣,在情感世界里同诗歌作者之间进行互动,从而带着鉴赏的眼光投入诗歌学习中。此时的诗歌课堂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抄笔记、背诵,而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带着共鸣的对话。学生的诗歌情感得以培养,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诗歌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诗歌鉴赏能力。
例如,在学习曹操的《观沧海》时,为了能让学生更为深刻、深入地体会诗中作者所要传递的情感与表达的感想,教师可以在网上为学生寻找一些浩瀚大海的图片,或者将影视剧中曹操观沧海的场景展示给学生,并配上与诗歌旋律相配的音乐做背景,同时,附上诗人慷慨激昂的诗歌吟诵画面,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等方面都有最为直接、深刻的感触和体会,学生伴随着画面与诗朗诵,会自然而然地步入诗人的思想境界,同诗人一道仿佛自己也站在了波涛汹涌大海的岸边,抒发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学生会在顷刻间体会到诗的意境,会带着无限的热情来赏析玩味曹操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情感互动下的诗歌课堂学习已经成为一种享受,而非无味地机械学习,会在不自觉间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实际的诗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挑动学生的情感心弦,让学生与诗人之间进行情感互动,以此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诗歌背后真实的意义。
(二)鼓励诗歌续写,情感输出。情感互动下的中学诗歌鉴赏教学不仅需要学生倾注情感,同时也涉及情感的输出,应该按照情感注入、情感输出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深层次理解,学生从情感输入到输出就是一个赏析、揣摩诗歌意境的过程,从而能够有效地培养自身的诗歌学习能力。对此,教师可尝试采用诗歌续写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地进行情感输出,以此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认知。
例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这一诗歌时,为了让学生能较为深刻地理解这首诗所传达的作者的情感,即秋日里的哀思,教师不妨让学生同样以“悲秋”的感情韵律创作一首词或短小诗歌,借诗歌诠释内心的凄凉与哀愁,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自由发挥。学生在教师的鼓舞下能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诗歌佳作,能够产生积极的情感,这就是一个情感输出的过程,学生会因此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歌的韵律,从而更为深刻地领悟诗歌的深意。
情感互动下的中学诗歌鉴赏式教学是对传统诗歌教学法的挑战与创新,也是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文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它需要学习者投入一定的情感,注入热情,能够带着情感去深刻体会一首诗歌内在的韵律,这样才能真正从灵魂深处去感受和认知诗歌的妙处,从而让学生带着鉴赏的心态投入到诗歌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邹小千,王俊.宏观、微观、审美、当代:现代诗歌教学的四个视角――以人教版选修《神女峰》、《井》为例[J].青年教师,2016(8)
[2]李平贵.明确目标找好切点――对诗歌教学的两点反思[J].语文教学通讯 (学术刊),2013(10)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历次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最基本的目的。《高中语文课标》进一步明确提出“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显然,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方面比过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达到“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加强学生的写作实践,包括一般文章写作和文学创作。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现代文学理论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特殊的话语生产”。文学话语既不同于语法意义上的“语言”,也不同于一般的科学话语和日常话语。它一般不作为说理的手段,而是作为描写、表现、象征的符号体系,常常通过语言学用语的变形和一定程度的背离,采用隐喻、暗喻、转喻、暗示、象征等形式来反映外部世界,表达主体的情思。文学话语具有创造性,在不同的语境中,不同的作家或同一作家的语用是千变万化的,同时它又是不断创新的。“文学创造不止以话语为材料,而且旨在创造新的话语系统,是通过创造性话语系统塑造文学形象的艺术生产。”[1]由此可见,让学生尝试这种“特殊的话语生产”,与进行一般文章写作训练其价值是大不一样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章的语言,大多强调严谨的逻辑和语法结构,要求语言规范,概念明确,说理清楚,显得素朴单纯;而文学话语则追求高度的纯净和凝练,更注重形象化和感染力,更讲究艺术性、技巧性和个体风格,在不同的语境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使有限的言语中包含着无限的意蕴。学生通过多次的阅读和鉴赏,对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和语言魅力已经有所领悟,但这仍然停留在“知”的阶段;只有经过自己尝试创作,才能自觉地将所“知”用于言语实践,达到“知”“用”结合,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自己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形象性是文学的基本特征,文学创作主要靠形象思维。形象思维以表象为材料,始终带有形象性。创作者在进行观察、体验生活的时候,需要形象地去把握客观事物。在艺术构思过程中,创作者借助于形象思维的能力,把原来把握到的生活材料在头脑中具体地再现出来,加以比较、选择、概括、综合,进而熔铸成崭新的、完整的艺术形象。形象思维能使分散的东西形象地集中起来,能使隐蔽的东西鲜明地突现出来,甚至可以创造出生活中不曾有过的东西。当然,形象思维不只是文学创作的专利。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也需要形象思维,但是,它主要依赖于文本的文字描述;一般文章的写作有时也要运用形象思维,但它不像文学创作把形象思维作为贯穿始终的主要思维方式。学生在尝试创作文学作品的实践中经受锻炼,提高形象思维能力的成效会更高。
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形象思维能力也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不可缺少的有利条件。现代脑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科技发展史上的许多事实都已证实,在人类优秀的思维智能结构中,形象的思维方式和抽象的思维方式是互为补充、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形象思维在科学研究中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它为人们进行丰富生动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有利条件,从而对于人们做出重大的科学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尝试文学创作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所必备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文学艺术之美首先表现于语言文字所创造的可感的文学形象,文学欣赏必须首先感受文学形象。不经过充分的感受便无法产生真正的美感,从而也就不能由对文学特征的切实体验而导致深刻的认识。因此,要提高文学艺术的欣赏水平,就应该在欣赏实践中首先把稳定的注意集中在文学形象的感受上,逐步练就敏锐而准确的审美感受能力。金开诚先生指出:“提高感受能力要靠反复的训练,基本上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窍门。但比较而言,可以说存在一些较为有效的方法。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己动手搞一点儿艺术创作。其所以有效,是因为以下三点:(1)识‘门道’……(2)知‘甘苦’……(3)举一反三……”[2]这里,金先生是就一般艺术欣赏而言的,作为艺术门类之一的文学艺术的欣赏,更是如此。
对文学欣赏来说,不懂得“门道”,就找不到欣赏的路径,就抓不到欣赏的点子上,更难以感受整个艺术的美妙,只能是“外行看热闹”。然而,艺术上有些“门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只能靠自己摸索和体验。而搞一点文学创作则能缩短摸索的路程,得到较深的体验,从而在文学欣赏中达到“内行识门道”。金先生认为,美和美感是多元的,其中有一种美就是人的创造力的显现,有一种美感就是人对这种创造力的惊异和欣赏。了解艺术创作的甘苦就成为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创作的甘苦,只有创作者亲历身受,才能深谙个中滋味。所以,学生有了对文学创作甘苦的切身体验,有助于在文学欣赏中更加感受作品的艺术创造力,哪怕是失败的创作实践也有助于感受的深化。否则欣赏者的审美感受是要大打折扣的。各种艺术创作都贯穿着艺术辩证法,对一种艺术认识和感受较深,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从一点通向一般。比如,学生尝试搞一点诗歌创作,不仅会有助于对诗歌的“门道”和创作“甘苦”的感受,而且有助于对散文、小说、剧本的审美感受,甚至也有助于对其他艺术门类的审美感受。
四、有利于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培养创造型人才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而多样化和个性化正是滋生创造力的土壤。创造包括科学创造和艺术创造,文学创作属于艺术创造。正像我们不是要把所有学生培养成科学家一样,我们也不是要把所有学生培养成作家。但是,我们还是要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因为,“不是每个语文课堂都能发现和培养作家,但也不是每个课堂都没有未来的小说家、戏剧家在萌芽成长。”[3]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拥有不同的九种智力,它们代表了每个人不同的潜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及其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地发展出来。《高中语文课标》的“课程目标”指出:让学生“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那些有作家潜质的学生需要教育者去发现,也需要他们自己在语文应用中去认识自己,他们的文学创作潜能和倾向也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得以发展。让学生尝试文学创作为我们发现人才提供了机会,也为他们挖掘和发展自己这方面的潜能创造了可能的情境。
《高中语文课标》中“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并且指出:“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审美能力既包括审美感知能力,也包括审美创造能力。过去我们只重视文学艺术的鉴赏而不提文学艺术的创作,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不完全的。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就不应将文学创作的素养排斥在外,而且爱好文学创作是文学素养更高的表现。文学创作比起一般文章的写作训练,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自由性和创造个性。所以,让学生尝试文学创作,可以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既有利于少数有特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也有利于一般学生基本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培养。
让学生尝试文学创作的教育价值并不止于上述这些,以上只是主要方面而已。对此,也有人存在种种疑虑,比如,语文教育并不是文学教育,搞文学创作会不会走偏了方向?高中学生课业较重,哪有闲情逸致搞文学创作?文学创作对高中生来说难度很大,能行得通吗?等等。笔者认为,语文教育不等于文学教育,但语文教育一定要包含有文学教育。让学生尝试文学创作是在高中阶段而不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选修课而不是必修课;是“尝试”性创作而不是过高要求;是“展示成果”“相互交流”而不一定非要达到发表的水准。所以,这种“尝试”还是要大胆地进行。
参考文献:
[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页。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育;美育
《音乐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音乐教育应把握音乐情感性和形象性的特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乐感的培养和美的熏陶。”而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对学生应是一次美的熏陶。这是因为学生愉悦地进入构成音乐的两大要素――节奏和旋律的环境中,感受美、理解美,不仅可培养他们对音乐的鉴赏力及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而且能提高其审美情趣,陶冶其情操。可见,美育在音乐教育中十分重要。在音乐教育中实施美育,既是培养人的需要,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本学科的基本要求。那么,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应如何做呢?
一、通过音乐欣赏培养中学生的审美意识
音乐欣赏是艺术科的一个主要内容,它是让学生通过聆听、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从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音乐教学中如何通过音乐欣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1.可以利用多种欣赏手段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才能有主动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而中学生往往对本民族、本国家的音乐作品感到亲切,更感兴趣。然而,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音乐作品,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风格和式样。这正是音乐教学较其他学科的优势所在。当然,审美趣味的扩展是以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和情感体验的增长为基础的,我们进行扩展审美趣味教育时不能脱离这个基础。
2.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应表现为健康、纯正、明朗,自然体现出文明社会的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修养。一个人所建立的音乐审美情趣,与他的思想境界和社会精神文明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并往往决定着音乐美育实施的质量。音乐审美教育正是使学生自然的情感升华为审美情感,从而带来生理、心理及精神的愉悦。用健康的情绪把学生带进歌曲的意境之中,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陶冶,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
二、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美育教育
1.进行音乐欣赏,丰富学生知识。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音乐鉴赏能力是文化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文化艺术修养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音乐鉴赏能力所达到的水平。有些音乐作品作为综合艺术的一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例如电影、戏剧、舞蹈中的音乐部分。还有些音乐作品是根据其他文学艺术的题材重新加以创作的。这些音乐作品无论从作品的题材或表现内涵来说,都和一定的文学艺术作品密切相关。这样,丰富的文化艺术修养,对于理解这类音乐作品就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可以说,对各类文学艺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越深刻、越细致,那么对相关的音乐作品的欣赏和领会也就能受到更好的效果。当然,文化艺术修养对于音乐欣赏的作用,也不仅仅限于与其有直接相关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而是对全部的音乐作品,其中也包括无标题音乐的欣赏都有着很大的关系。此外,人的生活体验对音乐欣赏有着更为直接和密切的联系,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将非常有益于欣赏者对于音乐作品的体验与领会。
一、以教材为例子,体验作品艺术形象的审美意义
课文中的选文荟萃了许多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尤其是新版教材,我们完全可以以此作为最佳例子来指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审美教育。在这些作品中有的歌咏山水、花草,有的歌咏平凡、伟大,有的歌咏善良、纯真;有的抨击吝啬、虚荣,有的抨击邪恶、丑劣……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为原则,重在指导学生鉴赏,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感受美。在掌握了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的情况下,教师还应动员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文学名著,但对作品的艺术形象、意义不作定性结论,让学生自己去品赏、感受。由于文学作品不是科学,故读者在对其感知、鉴赏过程中就自然会有不同的理解,没有严格标准的唯一答案。如阅读《荷塘月色》,有人品赏到“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也有人品赏到“像一支情思依依的小调,荡漾着风月淡雅的幽思”。阅读《长江三峡》,有人读出“江山之多娇”,也有人悟到“激流勇进”。在《巴黎圣母院》中,有人看出封建教会的黑暗,也有人看到吉卜赛少女的真善与纯美。学生在文学的熏陶下会逐步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丰富的想象来提高审美素质
对美的自由联想、想象极为重要。联想和想象是作品艺术的翅膀,作者借助它,就能浮想联翩,创造出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意境。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也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完成对作品的审美过程。莱辛在《拉奥孔》中说:“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为美的。”从中可见,想象对于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同样重要。欧·亨利的《警察和赞美诗》中的主人公苏比以前故意犯罪没被抓,后来在教堂外受到赞美诗的感染,决定要凭自己的双手来重新过正常的生活时,却被警察抓了。文中最后写道:“第二天早上,警察局法庭上的推事宣判道:‘布莱克威尔岛,三个月。’”对此,教师可让学生展开想象:为什么会这样?苏比以后的命运又会怎样?对这个空白点任由学生发挥想象来填补、来感受,如果教师越俎代庖作各种推测分析,学生就得不到想象的训练和审美的教育了。
除了小说以外,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可以启发、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尤其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诗歌。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更是传颂千古,其令人赞叹不绝的在于一个“绿”字。教师可指导学生想象:“绿”好在哪里?用“吹”“到”之类的字好不好?学生通过想象、对比,能感受到“绿”的妙处在于一字便绘出春风过处,绿草茵茵、溪水潺潺、鸟语花香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春景图,把迷人的景象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不但锻炼了想象力,而且也得到了美的熏陶。
三、利用作品中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语言是文学作品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情感的手段,文学作品中各种美的形态都要通过语言来体现,它是文学美的主要特征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从作品中找出那些描写自然景物的社会风情,刻画人物形象,渲染美的意境,体现人的思想感情等各方面优美的语言,通过阅读、品味的途径实现审美教育。鲁迅也曾说过,语言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可见在文学鉴赏中,要充分发挥语言美的特点和魅力,让学生从中获得特殊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