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加强环保意识的措施范文

加强环保意识的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加强环保意识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加强环保意识的措施

第1篇:加强环保意识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环保意识;环保教育

当前,我国充分意识到了将环保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加大了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地理学科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在环境教育中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它必然在初中学校环保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将环保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育中的必要性

1.时展的需求

保护环境就是通过一系列人为措施来保护人类的居住地,防止地球被严重污染。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重工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众所周知,重工业对环境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在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面前,保护环境就成为了当务之急。保护环境需要依靠全人类的力量,将环保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育中,培养初中生的环保意识,是满足时展需求的重大体现。

2.培养初中生环保意识的需要

初中生代表着祖国未来的希望,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担当着重要角色。要想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就得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民环保意识上抓起。由此可见,教育在环保意识的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初中生环保教育工作的发展。而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初中地理作为一门专门研究地球环境的学科,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学科。将环保意识渗透到初中地理教学中,既能够使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又能够培养初中生的环保意识,是促进我国环保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大举措。

二、地理课中进行环保教育的内容

1.让学生在地理课上了解目前世界及我国的环境状况

教师在上地理课时,应该向学生详细介绍世界以及我国的环境状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地理教师在初中生的环保教育工作中,担当着主要角色,必须发挥引导教育的作用。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地球被污染的状况,如向学生展示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并告诉他们这些空洞是如何产生的。教师也可通过周边的一些例子,例如,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环境污染问题,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产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2.让学生在地理课上学习到一定的环保知识

做好环保工作的前提是掌握环保知识,并将之付诸于行动。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在地理课上,不仅仅要让学生了解到严峻的环境形势,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学生掌握真正的环保知识,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去保护环境。对此,就要求教师在向学生展示环境被严重污染的图片之后,应该详细解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引导他们采取行动保护环境。例如:针对臭氧空洞问题,教师要告诉学生,臭氧空洞是由氟利昂引起的,而我们日常所使用的含氟冰箱,就会释放大量的氟利昂。教师在向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之后,可让学生告诉家长不要购买含氟冰箱。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措施

1.充分利用地理教材中的内容

地理源于生活,并根植于生活。在初中地理课本中,就有不少关于环境问题以及环境保护的内容。如地理课本上的关于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以及危害等,都是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内容,中学地理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地理课本内容来实施环保教育。例如:通过课本上讲述的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内容,告诉学生节约能源的重要性;通过“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居住环境”等知识,告诉学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培养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2.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教学

在环保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地理教师的作用,通过教师的力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行动的能力。对此,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教学,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例如:利用情境教学方式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深入体会教材深意,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加强地理环保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掌握了丰富的环保知识,却没有将之付诸于实际行动,那么这些环保知识就毫无意义。很多初中生并不是不了解环保知识,只是不知道如何将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致使环保知识缺乏实际的意义。对此,初中地理教师在仔细研究地理教材之后,应该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将生活经验引入地理课堂,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方便学生理解,并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环保意识

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了公众所关注的话题。将环保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育中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满足时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第2篇:加强环保意识的措施范文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把化学知识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既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又能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初中化学教材里,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很多,几乎贯穿教材始终,如:空气、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燃料及其利用、金属的冶炼、金属的回收和利用、塑料、煤、石油等。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只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环保知识,加强对环保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比其他学科更有优势。教学中我从化学角度出发,讲明污染源的生成及危害原理,使学生从原理上明白危害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在学习空气时,让学生了解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主要污染物、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认识到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的生存。同时结合目前人们特别关注的空气质量、PM2.5及我国出现的严重沙尘暴、雾霾天气等相关知识,介绍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危害及消除措施,让学生知道臭氧层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护臭氧层。在学习CO2、SO2及煤的知识,让学生懂得,煤燃烧时会释放CO、CO2、SO2、NO2等。其中CO是剧毒物质,CO对空气的污染,煤气中毒、吸烟危害健康与CO毒性的关系及CO中毒的预防。CO2会引起温室效应,SO2、NO2会形成酸雨。我让学生课前先预习,并查阅资料,收集一些温室效应和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措施并在课堂上交流,让学生知道我们应尽可能地减少含碳含硫燃料的燃烧,积极地开发利用无污染的新能源,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效果。在讲授水时,让学生在认识水对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水资源的有限性的基础上,知道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水资源的短缺以及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懂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农业上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水质恶化,以至给人类造成灾难。明白要养成关心水、爱护水和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在学习合成材料――塑料后,向学生介绍白色污染的形成及危害,使学生知道如何减少白色污染,了解我国目前实行的超市塑料袋的有偿使用制度的意义。此外,展示一些关于环境污染的图片和视频,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有关环保知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意识到破坏环境产生的后果,让他们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个环节,精心设计好实验方案,规范实验行为,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并且比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在做“硫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实验时,跟学生说明产生的二氧化硫是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大气污染,并对这个实验作了改进,在盛氧气的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在做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时,教材上是将未反应的CO用酒精灯在最后点燃除去。实验中我引导学生用长导管将尾气通到加热的酒精灯上直接做燃料。这样既节约了能源又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实现了环保。

在化学实验中,不仅要少用药品减少废弃物,同时对其他废弃物也要妥善处理,决不能随意倾倒,造成环境污染。实验废液、废物应倒入废液缸中或放到指定地点,有的甚至还可以变废为宝。如: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残余固体可用做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最终残余物还可以作为钾肥施用于花草树木。这样做既保护了环境,又能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是通过专题讲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人们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世界有关组织及我国规定了许多相关的环保活动及纪念日,如3月12日的植树节,3月22日的世界水日,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5月31日的世界无烟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等。结合这些活动,举办相关环保专题讲座,出版环保知识板报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是通过参观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如参观造纸厂、糖厂、水泥厂、工厂水污染治理设施,调查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水质污染及本地水域中水葫芦狂长的状况,秋收后大量焚烧稻杆引起的烟尘等,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以及防治对策,在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从日常生活做起,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3篇:加强环保意识的措施范文

论文关键词:环保意识培养,师生合作探究,环保习惯

 

一、农村地区小学生环保意识现状及重要性

1.在农村地区,大部分小学生环保意识淡薄,他们只对日常环境问题稍有了解,但对于环境污染的原因及生态环境为什么会恶化等问题缺乏根本认识,所以,这就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改变现状。

2.大部分小学生在这方面都缺乏一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且受负面影响较大,大多存在效仿和无法克制自己的行为,如,看见别人乱丢垃圾,心理便会产生一种模仿效应,即别人都可以乱扔,为什么我不可以,或者认为自己的行为对环境不会造成实质性的破坏,就不会对环境问题予以重视,也许他们明知那样的行为不可取,但在潜意识里没有形成关键的作用,最后,意识支配了他们的行为,使环境受到了污染。

3.农村小学生对于“白色污染”“大气污染”等类似的专有名词不易理解,也很难体会,甚至有不少农民习惯把废弃的塑料垃圾当做燃料使用,而把燃烧释放出的浓浓黑烟看作是正常现象,却不了解会给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导致河水污浊、变臭,进而引发一连串的反映,如:河中鱼等水生生物和植物濒临死亡和灭绝,生态食物链受损等现象,可对于这类现象的原因他们却不得而知,殊不知是因为人们缺乏环保意识,那么对农村小学生环保知识的教育尤为重要。

二、农村小学生环保意识淡薄的成因分析

(1)家庭原因

由于农村学生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与非农村学生的差距较大,加上很多农村学生父母的文化水平有限,对孩子不能做到切实有效的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另外,与城市生活资源相比较,农村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师生合作探究,一般不会产生严重性的缺水和水污染等现象,但近年来和城市相比较,农村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同样遭到严重的破坏,对水资源的浪费,电的浪费成了一个普遍现象,此外,农药、灭鼠药的随意使用,生活垃圾和污水的任意排放,打猎、过度捕捞等一系列的行为成了农村地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但这些行为的发出者大都是多成人或长辈,所以对孩子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左右了他们的行为,因此,导致农村小学生的环保意识淡薄。

(2)学校教育原因

如今,大多农村学校的教学主要把重点落实在书本教书上,而对环境教育还不够重视,根本没有把环保教育列入教学大纲要求中,更是很少开设相关的环境教育课程,大多情况只是向学生宣传最基本的环保行为,没有作深入了解,另外,农村小学的环境教育缺乏专职的教师,这主要归结于农村的小学老师大部分也是生长在本地区,对环保知识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受过系统的培训,师资的缺乏严重影响的环保教育的开展,小学的环保教育和学科教育之间还未能衔接起来,因此,学科渗透就相当缺乏,那么,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同样缺乏。

(3)社会原因

我国农村地区的学生大部分还存在与社会脱轨的现象,与社会的接触少之又少,接受的相关环保教育常识也较少,加之全民的环保意识不强,直接影响了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如:在学校考试要求学生将垃圾扔进垃圾垃圾桶,但在校外,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随处乱扔也不会受到处罚,这就会让他们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所以,由于全社会环保意识淡薄,就进一步削弱了原本就很薄弱,不系统的学校环保教育。

三、培养农村小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措施

(1)充分挖掘渗透在各科教材中有关环保意识教育的内容,把环保教育列入素质教育中,量体裁衣,有争对性的进行学科渗透教育。保护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农村地区有不同种类的农作物,随着季节的变换进行不同的栽种,教师可把这一先天优势开发成课程资源,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可带领学生到田间参观学习,让学生感知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了解农作物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并让学生了解一旦环境遭到破换和破坏,农作物就不能正常生长,人类将面临生存危机,所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迫在眉睫。

(2)结合农村特色,从身边的事物中开展活动,师生共同探究环保知识。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农村的饲养场,了解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通过喂养小动物,在喂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情感,了解动物粪便的合理利用即可成为肥料,但如不经过处理就有可能污染水源,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以此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加强课堂环保知识的教学师生合作探究,在课堂上巧妙穿插环保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 进行教育,如故事、寓言等具体形象地向学生传递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也可以采用师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不给出固定的结论,二是提出问题,并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实地观察,阅读资料去了解环境问题,学生们可得出不同的结论,此时的老师就该根据科学的原理引导学生所得的结论,此时老师根据科学的原理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的合理性,并运用师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利用信息资源来进行学习,此外,老师在环保教育中不能单纯的只做宣传,而是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在抓住教学重点的前提下,巧妙地渗透环保内容,让学生逐渐领悟、体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4)多开展小学生环保实践活动

环保活动的开展,可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形成环保观念,加强学生的环保决心,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动手的乐趣,从中尝到成功的喜悦,继而转化强而有力的实际行动论文参考文献格式。环保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更要使学生通过实践掌握保护自然生态必备的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密切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如发现学生随意丢垃圾,乱摘花、践踏草坪、随地吐痰等现象,教师就应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让学生随即检讨自己的不良行为,这样便能增加学生自身的环保意识,同时,还可师生一起组织“爱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活动,并能将垃圾进行分类,对废弃品进行回收再利用,废水的循环使用,这不仅减少了垃圾污染和资源浪费,而且还帮助学生领悟身边常用资源的可贵性,不应随手丢弃,而应珍惜爱护,进而加深学生形成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5)充分利用环境纪念日,激环境发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每年有关保护环境的纪念日不少,那么教师可充分的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这些纪念日的意义,如每年的3月22日植树节、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等节日,可以这些节日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有意识有计划的保护环境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巩固环保知识,如,植树节可带领学生参加植树,绿化身边的生活环境,这样学生即参加了活动,有从中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深化了课本上所学的有关知识,世界环境日也可开展“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让学生对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行观察,总结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和方法,再进行广泛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协助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家庭是孩子除学校外的一个重要学习和生活的地方,那么,家庭教育的力量不可忽视师生合作探究,在农村地区,在学生的课余以及假期时间,大部分都是帮助家人在田间干农活,在这段时间里,他们能发现很多新的问题,而此时家长的简答对他们而言无疑是很重要的。如反常的气候会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灾难性的破坏,学生自然不明白气候反常的原因是因为生态的破坏,而很多家长也不明白这一点,鉴于这个原因,学校可向家长介绍一些相关的环保小知识,对于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可以让学生对环保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努力,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初步掌握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课堂中利用教材,将直接知识和间接地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多参与、观察、实践,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成为环境保护活动的参与者,监督者,在环保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结合农村现状,及时的对农村小学进行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让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使我们的下一代能过健康的成长,共同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

第4篇:加强环保意识的措施范文

学校,在现代社会,将担负起环保教育的历史重任。

下面,将环保教育和环保执法谈谈一些我的认识和建议。

一、环保教育是环保执法的基础性

人类进入21世纪后,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的高速发展,给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人们提出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如何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是我国环保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1]

做好环保教育工作,我认为主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学校的“环保教育”,增强青少年儿童的环保意识

青少年儿童形成强烈的环保意识,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环保素质,更主要的是将会增强社会未来的环保意识,对国家、人类的环保会产生深远的意义和巨大的社会作用。

具体环保教育措施如下:

1.在大、中、小、幼儿园课程中增设或加强环保知识、技术等方面内容。

2.开展环保教育方面的活动,通过环保讲座、参观、观看环保形视及宣传环保等方法,对青少年儿童进行环保教育训法。

3.进行校园内部的环保监督,强化青少年儿童的环保意识。

(二)对全社会、全体公民进行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教育的整体水平

在全社会、全体公民进行环保教育,将会影响到每个家庭,每个公民的环保意识,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1.在社区内建立环保教育制度。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应加强社区内的环保教育工作。从管理到生活服务制度的建立,相应地应增加对社区内居民的环保教育。使社区内居民自觉地爱护生活环境。

2.广泛地对政府、事业、企业单位组织和个人进行环保教育工作。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造福子孙,乃是全人类,是全社会,每一位成员,每一位公民应尽的社会义务、责任。教育政府公职人员,单位职工,和企业(公司)的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生活环境内,自觉遵守环保法规,爱护、保护生活、工作环境,给人类起一个“模仿环保”的作用。

(三)尤其要抓好环保执法人员的环保教育工作

我国在加强环保立法的同时,适时地扩大了环保执法队伍,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环保工作的进程,使我国的环保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我国的环保执法人员的环保责任和个人环保保护意识还跟不上飞速发展的环保的要求。为此,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应当重视和加强对环保执法人员的环保意识的教育,以增强环保执法人们的自觉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1.科学培养环保工作人员,包括工人、技术工作人员、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环保队伍的培育和成长建立在科学教育的基础上。

2.特别要重视对在职环保人员的使用和教育工作。使他们尽可能地成为合格的环保人员。

3.建立健全环保部门内的奖罚机制,严格的要求环保人员的执法行为。防止环保人员滥用职权。

在重视环保教育工作的同时,应当加强环保执法工作力度。

二、环保执法是环保方面的关键性工作

进入九十年代,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环保法律,各部门,各地方政府,也先后制定了地方环保法规、规章。

我国环保执法的重要任务是: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统一监督管理,增强环保执法实效,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程序,健全制的机制,加强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提交执法能力水平。

十七大提出: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当前,我国环保执法工作,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依靠法律手段,防止环境污染

环境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又是一个经济问题。由于我国人口较多,自然资源分布广,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的利用律低,同时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要落实国家环保的基本政策,必须依靠法律的手段。环保执法,是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环境问题,只有走向依法治理环境,才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只有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才能有效地防止各类污染的产生。[2]

具体措施如下:

1.对环境环境污染有影响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及域开发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的审批制度。

2.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区域开发项目,或自然资源开发项目,其防治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的设施必须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或使用。

3.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单位,必须向环保行政门申报登记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正常工作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并提供防治污染的有关技术资料。

4.对向环境排污物或超过规定的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依法征收排污费。

5.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扰民突出的企业,单位实施限期治理。

6.强化污染现场监督检查力度,依法对排污情况、污染治理情况、污染设施运行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7.建立污染的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

8.依照法律规定,对排污单位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

(二)规范环保执法行为,敢于执法,严于执法

环保执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执法力度,提高执法质量,保证执法实效,必须要有一套规范而严格的环保执法制度。

1.在强化环保执法中,必须切合实际建立健全污染源现场监督检查、排污收费、申报登记、排污核查、污染设施检查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不断完善环保执法的内部监督制机制,制定符合法律的执法程序和法律文书,规范执法行为,使环保执法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3]

2.健全环保执法机构,加强环保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同时配备必要的环保执法装备,形成环保执法依法独立行使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能。

3.环保部门和人员要严于执法。同时,实行公务公开,设立举报电话,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

4.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检查,对发现的反面典型案例,通过舆论曝光,形成有利于环保执法的社会舆论。

第5篇:加强环保意识的措施范文

一、寓环境保护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初中化学教材中有不少与化学污染有关的内容,因此,初中化学课堂是一个很好的环保教育基地。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环保教育渗透于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从而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为了做好环保教育工作,作为化学教师平时应收集、积累环保信息和先进科技成果,把收集到的材料自然渗透到教学中,使化学教学生动活泼,紧密联系实际。如在讲到硫的氧化物二氧化硫时,它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危害是影响呼吸系统,严重时会引起肺气肿,甚至致人于死命,由此联系世界著名的公害之一的伦敦烟雾事件就是由二氧化硫、烟尘引起的,结果导致多人死亡。并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大气污染主要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就是二氧化硫和烟尘,二氧化硫在空气中被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结合形成硫酸,从而形成了酸雨。酸雨可使水中的鱼类死亡,妨碍植物的生长发育,对建筑材料(金属、大理石等)进行腐蚀,对人的眼睛和皮肤有刺痛感等。消除措施:①减少污染源,采用低硫的煤,或者对含硫燃料进行加工脱硫。②开辟新能源,如太阳能、原子能的开发利用。③优化产业结构,对工业废气进行综合处理,提高回收利用率,化害为益。

又如在学习“爱护水资源”这课题时,穿插“水的污染与防治”、“废水处理与水危机”等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我国的水资源本来短缺,长期以来人们缺乏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水资源被污染的情况十分普遍,许多地区被迫用污水灌溉农田或作为居民饮用水,对区域居民健康带来危害。因此,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在课堂教学中,我把课本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培养绿色化学思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实验教学中,在制取一些有毒物质(气体、液体)时,要不断改进实验装置,尽量避免气体外逸或液体泄漏乱淌。对有害尾气要增加吸收或转化装置,不能任意排入大气中。如制取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氯气等有毒气体时,对其尾气的处理,可用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

在实验教学中,经常向学生介绍常用化学试剂的有关性质、贮存和使用知识,以及预防环境污染的措施。如贮存硝酸时,要用棕色瓶存放在暗处,以免硝酸见光易分解挥发,污染空气。对实验结束后的实验废液、废物应放入指定地点,这样既可以减少污染物污染,也教育学生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在实验操作中,还要教育学生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学生一昧追求趣味而乱动手摆弄。要求学生在制取有毒气体时,尽量利用少量的反应物来制取少量的有毒物质,把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如铜和热浓硫酸反应,铜和硝酸反应。尽量控制反应物的用量,只要能得到正确的有明显的结果,学生能观察到其物质的存在,了解和掌握它的性质就可以了。

三、通过宣传及参观活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充分利用教科书、报刊、杂志、幻灯、电影等多种工具,黑板报、广播、环保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立足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还可召开主题班会、办主题宣传栏、办展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环保主题材料,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为了使环保教育更结合生产实际,可以到现场去教学,可以带领学生到一些工厂去参观(如化肥厂、造纸厂、制革厂等),去看一看,了解工厂在处理工业“三废”方面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让学生开动脑筋,设想对尾气的处理意见和废液的转化利用,如何变废为宝。通过实地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四、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第6篇:加强环保意识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 绿色体育 环保意识 实施途径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只关注体育知识的传授和体育技能的培养,忽视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致使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然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体育教师要提高对环保意识的重视程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逐渐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下面就讨论实施绿色体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途径。

一、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还可以强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因此,学校要重视对教育环境的创建。在体育教学中,优美、舒适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能够提高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体育项目的学习当中。另外,教师还要重视教学氛围的营造,增强体育课堂教学的和谐性。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要平等看待每个学生,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营造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体育教学。

二、做好体育场地的建设工作

体育教学的课堂一般在室外,体育场地和设备是体育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体育场地建设好了,自然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标准的足球场和篮球场、美丽的操场、整洁的体育馆等,都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育场地和设备是无声的教材,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的美好,让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中完成体育课程的学习。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体育教师要适当将环保理念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如爱护体育设施、文明参加锻炼等,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将环保教育与体育课堂相结合

(一)将环保教育和课堂内容相结合

教师在体育课堂中,渗透环保教育。比如在进行乒乓球项目的教学时,教育学生不能将打破的球和坏掉的球拍乱扔。在活动完成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打破的球和坏掉的球拍都是塑料,扔掉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危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让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样,在进行足球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草坪保护的重要性。

(二)将环保教育和体育知识相结合

教师可以在传授体育理论知识的同时,将环保知识渗透其中。比如在讲解健康的含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正确的生活方式,明确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如教育他们不要接触烟酒、不要乱扔垃圾、不要随地吐痰等。在讲解跑步的原理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一些跑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要调整好呼吸,在远离噪音、车辆和人流的地点进行跑步等。在进行竞赛知识的讲解时,教师可以介绍历届比赛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取得的节能环保的成效,并且让学生理解北京奥运会所提出的“绿色奥运”的含义,从而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将环保教育和天气变化相结合

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天气变化,结合我国常出现的自然灾害,引发学生思考。比如,如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大风天气,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我国沙尘暴现象频繁出现的原因;遇上晴朗的天气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臭氧层的重要作用;遇到下雨天,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酸雨出现的原因和危害;遇上寒冷的天气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寒潮对河流和农作物的影响。思考能够让学生了解到环境变化对生活的重要影响,从而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价值。

(四)将环保教育和环保活动相结合

在进行体育项目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开展一些环保活动。比如在学习篮球、排球等项目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篮球场地和排球场地进行清扫;在进行跑步训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操场的跑道进行清理;在进行跳远项目的练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沙坑进行水淋处理,避免出现大量灰尘。通过环保活动的开展,学生养成环境保护的习惯。

四、开展与环保相关的课外活动

在体育教学课堂之外,学校和教师也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环保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校和班级可以利用黑板报进行环保知识、环保措施和环保重要性的宣传。学生要根据要求完成对教室和校园的清洁工作。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春游、夏令营和实践拓展活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召开运动会或其他集体活动时,要进行精神文明班级的评比,对于卫生保持良好的班级给予奖励。利用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节日开展环保教育,如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开办与环保有关的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让学生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学习环保知识。

总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环保意识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将环保知识与体育教学内容相结合,实施绿色体育教育,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涂涓.实施绿色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环保意识[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06).

[2]杜芳军.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03).

第7篇:加强环保意识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环境问题 环保意识 化学与环境

环境问题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绝大多数与化学有关。(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空气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等都是化学物质造成的。)要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开展环境教育,使青年学生牢固树立保护环境是一种社会公德,污染环境是一种公害的观念。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阶段是培养青少年环境意识的重要时期,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重要基础。在中学开展环境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环境素质,积极开展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光荣任务,化学教师更应以环境教育为己任,为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做出不懈的努力。

本人通过多年教学研究,总结出以教材为线索、以实验为探究、以高考命题为导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思路,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完整的环保意识体系。

一、以教材中的环境教育的内容为线索

化学与人类生存的环境联系极为密切,环境保护与许多化学知识密切相关。在现行化学教材中,与环境有关的内容为: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碳氧化物、悬浮颗粒物和放射性物质等。水体的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砷、汞、铬、铅等)、酸、碱、盐等无机污染物,耗氧物质,植物营养物质(含氮磷等营养元素的物质),石油和难降解的有机物、氯化物、氟化物、酚类。此外,对水体造成污染的还有病原体污染、悬浮固体物污染、热污染、农药、化肥的农田排水污染、合成洗涤剂等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等。卤素及氯碱工业章节中污染环境的有氯气、氟化物、卤化物(氟利昂、多氯联苯);氧族中污染物有形成酸雨的二氧化硫;氮族中的污染物有形成酸雨及光化学烟雾的氮氧化物、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有机化学中的污染物有甲醛、化学纤维、橡胶制品、白色污染的杀手――塑料等。

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首先应使学生了解化学物质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如大气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既危害人体健康,又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破坏建筑材料,改变地球气候;水污染的危害为污染水源,改变水质,加剧水资源危机。其次,应使学生初步了解治理污染的原理和方法,如大气污染的防治要采取综合措施,主要有调整能源结构,合理规划工业发展和城市布局,制定大气质量标准,加强大气质量监测等;防治水污染的根本措施是控制污水的任意排放。

通过以上对教材中环保问题的梳理,使学生树立起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以有关环保的实验为探究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学生可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学实验能力,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

1.对实验过程的探究

对氯气性质的实验实行实验反应过程全封闭,无污染,使多余氯气得以处理,符合环保要求,整个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使学生在环保意识方面留下了深刻印象。

2.对实验装置的探究

对Y型管和用一次性塑料注射器配套制取有害气体实验装置实行封闭体系的实验环境,使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完全得到控制,从而产生无污染效果,由此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3.对实验方案的设计要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实验过程的绿色化不仅是教材编者的思想,同时也应该作为一种科学思想传递给学生。如,氨氧化法制硝酸,利用了大量篇幅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讨论和评价,从而帮学生形成从绿色化学视角看问题的习惯,进而培养其设计方案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通过对实验的探究,使学生进一步树立起了环保意识。

三、以近几年有关环保的高考命题为导向

学生学习不但要有兴趣支持,而且要有学习内容的现实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的支持。学生往往对一些针对性较强、实用性较高的知识更容易引起注意。《考试大纲》也明确规定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例如,2007年全国高考化学第Ⅰ卷选择题中考查了环境问题。2007年山东高考化学卷中重视化学与STS的联系,第30题⑴对一氧化碳的尾气处理涉及了环保内容,这将成为以后STS命题的发展方向。2007年广东高考化学试卷中第8题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方法、新型细菌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原理、青铜器的腐蚀与保护、锡制品的保存条件、常见能源等试题的考查,能引起学生学会从化学视角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从无机化工题考查的环保问题,体现了高考新热点。2007年广东高考化学试卷第24题:二氧化锰制造锌锰干电池的基本材料;2007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第27题:将磷肥生产中形成的副产品石膏转化为硫酸钾肥料和氯化钙水合物储热材料,体现了环保的重要性。

从以上高考命题来看,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以高考为导向,引导学生注重环保问题,树立更深层次的环保意识。

四、以环境保护为教学目的

第8篇:加强环保意识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节能环保技术;土木建筑;施工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5-0101-02

当前的一些土木建筑企业仍然不具备完善的节能环保技术,因而在施工中影响了环境,造成了浪费现象的发生。希望通过本文对节能环保技术的研究,能切实帮助土木建筑企业应用节能环保技术的实践。

1节能环保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与存在问题

1.1施工人员意识的缺失

在节能环保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中,其技术的应用及推广仍然需要一些时间,在当前土木建筑中,仍然存在工程施工人员为了节约成本或工期不采用节能环保技术,这充分证明了节能环保观念并没有在施工人员中得到应有的重视。

1.2节能环保技术应用缺乏完善法律法规保障

节能环保技术是建筑行业中一种比较新的观念,当前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形成相应的约束力对其进行控制,因此这就形成了节能环保技术的落实度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也就形成了一些建筑企业对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缺乏足够的重视。

1.3土木建筑施工设备陈旧

在进行土建活动中,一些企业为了降低企业的成本投入,仍然在使用一些比较陈旧的设备进行施工。陈旧设备没有比较高的生产效率,而且对油、水、电都有较大的消耗能力,这样也增加了人力的消耗,形成了建筑浪费。而且陈旧设备也会产生非常多的废水、废气,噪音污染也相当严重,这样达不到保护环境的要求。

1.4土木建筑业应加强节能环保意识

我国当前的建筑管理中缺乏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不重视节能问题,并且在建筑设计时也没有完善的节能环保技术应用,因此,建筑施工业的管理是节能环保技术应用能否持续推广的重要因素。其中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对节能环保的责任划分并不具体,也没有形成完善的环境监管机制,没有健全的环境保护考核制度。

2土木建筑施工中应用节能环保技术的措施

2.1太阳能技术的应用

在进行建筑施工时,需要使用到一些石化燃料,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而太阳能应用于土木建筑施工,能有效避免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并且太阳能技术也具备好维护,技术容易使用等特点,因此并不存在因为技术因素导致无法使用太阳能技术。而在建筑工地中,多数工地都具备充足的阳光照射条件,这样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不仅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也降低了能源的浪费现象。

2.2对土方的覆盖

在建筑施工中会存在将挖出土方堆置在外面的情况,当建筑施工工地在人群较多的地方时,由于天气因素的影响,堆在外面的土方会形成扬尘,影响环境也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在建筑施工时,应将挖掘出的土方进行覆盖处理。

2.3应用新型节能环保材料

粉煤灰制成的混凝土块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因此在土木建筑施工中,适当采用粉煤灰是极为必要的,因为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的废弃物,成本较低,因此使用粉煤灰能有效减少生产垃圾及建筑垃圾,也能对环境保护起到积极意义。因此对于节能材料的使用不仅能提高建筑业的环境保护水平,也能降低建筑企业的成本投入。

2.4节约水电

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建筑施工人员应懂得节约用水的意义,并将生产用水与生活用水管路分开,采取分路供水的方式。建筑施工时应具备生产废水再利用机制,并且能对雨水进行收集,将其投入到生产中去。在进行设备清洗中,应采用生产用水进行清洗。在进行建筑施工时,施工人员也应具备节约用电的习惯。对于不使用的设备机械,应及时进行断电停机处理,以免发生电力资源浪费的情况。对建筑设备定期检查,保证设备的工作效率。

2.5优化土木建筑施工方案

进行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时,要根据建筑方案和施工环境进行技术的不断调整,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对土木建筑施工节能环保技术进行动态优化。

3土木建筑施工中应用节能环保技术的管理保障

3.1加强土木建筑施工人员节能环保意识

要想让建筑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主动接受与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应注重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只有在意识上充分对节能环保有所重视,才更愿意应用节能环保技术。节能环保意识也是当前建筑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只有具备了节能环保意识才能更好的体现出建筑企业对社会的责任,从而增加建筑企业在社会中的形象,实现建筑也的长远发展目标。土木建筑施工单位也有完善的环境培训与考核机制,使T工与管理者通过学习不断增强自身的节能环保意识,并且通过考核了解员工与管理者对节能环保技术应用的掌握程度。

3.2老旧设备更换机制

当老旧设备无法满足节能环保技术应用要求时,也及时对其进行更换,因为老旧设备不仅影响建筑施工效率,也会对水,电,燃料等造成极大的浪费,从而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在进行新设备的挑选中,要注重引进节能环保的新设备,并且注重员工的节能习惯培养。

3.3建立健全节能环保监督管理机制

根据具体情况建立节能环保小组,施工经理为组长,组员应由参与生产的施工人员,材料人员及技术人员组成,这样能实现全方位监控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情况,也能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保证建筑施工中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第9篇:加强环保意识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地理教学;环境教育;灌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257-01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的双重性质。”因此,身为一位地理教师,应该立足课堂,依靠教科书,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环境教育,让我们的国民特别是年青一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我看来,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挖掘教材中的环境内容,从理论上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虽然中学以前学生都或多或少接触过有关环保的教育,但这些教育课都是零散、薄弱的,并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而初中地理学科中的很多教学内容,则比较系统地涉及了众多环境问题,既有陆地环境问题、水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问题等,这些有关环境的教学内容为环保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教师可以挖掘相关的教材内容,从理论上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在讲水资源的有关水污染的教学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到水资源污染的严重性,我引用《1996 年中国环境状公报》数据:78%城市河段不适宜饮作用水源,50 %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1997年深圳市年鉴》数据:宝安、龙岗后备水源污染严重,深圳市水库有机污染有所加重,河流严重污染,1997年深圳市环境状况公报》数据:1997 年深圳市污水排放量约56155吨,而其中城市污水处理率却只有25.1%,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水污染状况的了解,改变了以往误认为水资源很多,且自认为随着科技文化水平高,水资源可循环使用,故而对水资源利用保护不重视,存在着对水浪费的态度和行为。通过挖掘这些环境内容,从理论上教育学生,要有明确的环境意识,做个爱护环境的好公民。

二、结合生活中的环境现象,从事实上警醒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保意识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来说,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素质,才符合现代社会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但是对中学生来说,由于缺乏对环境的关注,往往使他们忽略了基本的环保意识。因此,地理老师除了从课本上相关内容入手,还必须从身边活生生的环境现象入手,用铁的事实警醒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在讲大气运动这一教学内容时候,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我们可以引出近几年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范围不断扩大,危害也越来越大的雾霾天气的环境现象。为了能警醒学生,还要特别指出:就连总理都专门出席空气污染治理会议时都指出:“我们一方面要加强环保执法和其他相关工作方面的力度,另一方面要树立全民意识,需要全民参与,共同治理。”让学生明白,环境问题不仅是某一部门的事,更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找出生活中所存在的环境污染现象。例如,室内装修材料引起的家居环境污染:地面装修若选用大理石会增加氡污染,墙面漆的使用会挥发出甲醛、三氯甲烷等有害有机物等问题,曾经风景如画的南京十里秦淮,如今已是垃圾充溢臭气熏天的“龙须沟”,淮河水无法饮用,大运河鱼虾绝迹等等,其后果已是触目惊心。让学生了解事实,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关爱地球、保护环境。

三、通过实践中的环境探究,从原理上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更能燃起学生对环境现象的探究,所以,我们还应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以及对环境污染应采取的对策,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为了使学生从原理上明白环境恶化的原因,可以专门提出课外实践主题学生对这种别开生面的探究题目自然充满兴趣,于是有到污水处理厂的、有到工厂的、有到公路上考察的等。通过他们的实践探究,他们得出生活中环境污染主要有如下: (1)作坊和工厂排出的废气、废烟、废水、废渣和噪音;(2)人们生活排出的烟、气、噪音、脏水垃圾;(3)交通工具(所有的燃油车辆、轮船、飞机等〕排出的废气和噪音;(4)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流出的水;(5)矿山的废水和废渣。

根据坏境污染产生的原因,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解决,得出结论,环境污染是可防可控的。对以上问题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

(1)节约能源,调节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

(2)加强环境管理,限制并逐步停止氟氯烃的生产和使用。

(3)回收可利用的旧物品,制造对环境友好的材料,如可光解的或微生物降解的塑料。

(4)寻找新材料,提高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的催化效率等。

(5)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