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士临床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优化;五制;护士工作模式;基础护理;质量评价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落实基础护理,发展专科护理,升华整体护理,全面提高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质量,于2010年4月起我院护理部根据广东省 “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1]要求,在全院各护理单元中以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作为推行责任到人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为切入点,进一步把管床责任制、小组责任制、层级管理制、“护士床边工作制”、“护士床边记录制”等“五制”临床护理工作模式优化和深化,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我科经过1年多的运行取得良好效果,护理质量大幅度提高,现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2011年6月入住神经内二科的患者28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72例,女108例;年龄45~95岁,平均(72.06±2.16)岁;疾病类型:脑出血102例,脑梗塞93例,高血压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例,糖尿病10例,其他10例。2011年7月~2012年10月入院治疗的同病区患者280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男170例,女110例;年龄44~94岁,平均(71.93±2.30)岁;疾病类型:脑出血100例,脑梗塞95例,高血压5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例,糖尿病11例,其他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及病情等用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护理制度
2.1.1对照组:采用分组护理工作制模式。科内设护士长、副护士长、护士三种职位,护士长负责全面,副护士长协助管理,护士分为两组,每组护士一起负责各自病区患者,组内不设组长,护士管床不固定,工作不作细分工。
2.1.2实验组:采用优化“五制”临床护理工作模式,是在管床责任制、小组责任制、层级管理制、“护士床边工作制”、“护士床边记录制”等基础上进一步改革,深化护士分层级管理,实行APN连续性排班制度的基础上,开展床边工作、实时护理记录,全面实行责任制包干护理,推行“我的病人我负责”的全新护理管理制度。
2.1.1.1改革护士管理模式 完善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 设立专科护士/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三个岗位。实行双人制排班,所有护士按A,a、P,p、N,n排班模式,日班护士分别由专科护士/高级责任护士(A)、初级责任护士(a1、a2)、助理护士等组成,夜班护士新老搭配,上级护士(P、N)指导下级护士(p、n),实行层级帮带。
2.1.1.2落实包干责任 实行管床责任制 实行护士管床、管病人的“大包干责任制”(如同医生值班模式),即将病区的病人分管到人,每位病人都有各自的固定责任护士,每名责任护士分管负责12~15名患者。在A班工作时间内责任护士必须全面负责患者的所有护理工作,且实施连续性即责任护士每天8h在岗、24h负责的包干管理制度。对所管的患者24h负责,P、N班护士只负责本班次内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不需具体分管患者,P、N班护士有问题可随时联系责任护士。
2.1.2.3 常态情况下护士床边工作制 各责任护士均配备1台多功能治疗车,车内配置各种护理用具、治疗用品,车停放在所负责患者的床边,护士常态情况下在病房或病人身边工作,负责所管病人的所有治疗、护理、健康教育、饮食与用药指导、功能锻炼等。
2.1.2.4简化不必要的护理记录 实施护士床边即时记录制 根据卫生部和我省《临床护理文书规范》[2]的要求,使用表格式护理记录单。护理记录本放在治疗车内,护士随做随记,简化繁琐的护理记录,避免回顾性记录,护士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和记录,保证护理记录的即时和动态,确保病人安全和医疗护理工作安全。
2.1.2.5根据岗位责任制 设立护理小组责任制 根据专业性岗位、层级岗位和绩效岗位的要求,设立护理组长岗位和职责。病区分为两个责任小组,每个小组内设立一名组长。组长由经验丰富、年资高者担任,各组长负责本组的日常护理工作的协调和统筹安排,负责危重病人的护理、查房会诊、病人安全、质控,实施前瞻性质量管理和监控。
2.2 评价方法
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反映护理质量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科学动态地反映护理质量的基础、过程与结果[3]。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组成,涉及护理专业范畴的基础和专科,本研究只统计基础护理质量指标部分,内容包括误食与错用药物的发生例数、高危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护士发生锐器伤的例数等项。根据“临床护理质量指标”(粤卫函〔2010〕244号),用FMEA和RCA等方法计算科室某项指标的本底数据,及时发现不良事件的可能性、频率、严重程度,建立高危监测目标,建立本底数据和危急值,及时采取前瞻性的防范和干预措施,保证安全和质量。
2.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组间采用 检验,P
3. 结果
两组基础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对比 见表1。
4.讨论
从表1可见,实验组误食与错用药、药物外渗、护士锐器伤、非计划拔管、深静脉血栓和跌倒等评价指标比率明显减少,基础护理质量水平提高。
对照组的护理工作模式是护士长按照工作职责对护士进行排班,每位护士按照各班次的工作内容完成当日的护理工作,护士注重的是当天患者的各项治疗和护理的落实情况,对每一位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缺乏整体的认识,完成的是既定的工作内容,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优化“五制”临床护理模式后,以连续、均衡、层级、责任为原则,调整护士排班模式,进一步落实护士管床、管病人的“大包干责任制”,原则上护士每班管理病人(床)数不超过15人。患者从入院至出院均由责任护士负责,增进了护士对患者的了解,使护士每天24小时心中有患者,心中记挂着患者,实现了“我的患者我负责,我拥有了患者”,增强护士的工作责任感,减少错用药物发生率,加强危重患者的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形成、非计划拔管等发生。
优化“五制”临床护理模式后,责任护士进一步落实“护士床边工作制”,逐步实现护士常态情况下在病房或病人身边工作的临床护理工作方式。护士流动护理工作车上携带有其所管病人所需要的所有治疗护理用具和记录本,需要的物品伸手可得,治疗及记录均及时,护士只需要在所管床位范围内走动,减少护士在病房与治疗室内的走动,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患者病情观察和健康教育等方面,减少跌倒发生率、药物渗出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保障患者安全,又减少护士劳动强度。
优化“五制”临床护理模式后,完善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和护理小组责任制,高年资、高职称、高学历护士留在临床一线岗位,各班次老中青护士形成梯队,充分发挥高职级护士在应急和危重病护理、质控、临床带教的经验和优势,如分析潜在职业暴露的高危因素,增强年轻护士的锐器刺伤的意识,降低护士锐器伤的比率,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S].2010,4.
[2] 广东省卫生厅编. 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专科篇)[M].广东科技出版社.2008.12.
[3]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南[S].2010,4.
中图分类号:R743.3;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08)03_0 208_02
重型脑室内出血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全脑室出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1]。常由 于脑室内出血凝集成血块阻塞脑室系统,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颅内压急剧升高导致脑疝形 成而死亡。2001年10月至2006年2月,本院采用双侧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和脑脊液置换 的方法治疗重型脑室出血2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观察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男16例,女9例,年龄25~74岁,平均52.5岁;所有病例均为重型脑 室出血(Graed[2]评分≥5分),均经CT扫描确诊。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11例,丘 脑出血破入脑室8例,脑叶出血破入脑室4例,原发性脑室出血2例;有明确高血压病史14例 ,未完全明确原因11例。GLS≤5分7例,6~8分13例,≥9分5例。本组双侧侧脑室引流时间5 ~14天,平均7.5天。引流脑脊液约1200~3880ml,平均1820ml,脑室内注入尿激酶6~15 次,用量11~24万u。腰穿2~8次,置换脑脊液80~150ml。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常规应用甘露醇、呋塞米松等脱水,护脑及处理并 发症治疗。同时立即在局麻下行双侧脑室前角穿刺术,置入内径4mm带双孔的硅胶管,先从 双侧引 流管缓慢放出或抽出血性液及血凝块,然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到一侧引流管注入,另 一侧引流管顺利通畅流出为止,最后接无菌输液管,自一侧脑室外引流管持续滴入冲洗液( 每500ml生理盐水液中加尿激酶1万u),另一侧脑室外引流管接引流瓶引流,持续冲洗引流8 h后复查CT,确定脑室引流管的位置正确,无新鲜出血后行尿激酶灌注,将尿激酶1万~2万u 溶于5ml生理盐水中,由侧脑室引流管注入,夹管3~4h后再开放冲洗引流管,qd/Bid,以 后根据CT复查结果和脑脊液引流情况决定尿激酶注射次数和冲洗引流时间。术后第2天起行 腰穿脑脊液置换术,qd,直至脑脊液无色透明为止。当CT显示脑室内积血已明显减少或消失 时,可考虑拔管。
1.3 结果:本组25例,其中21例在术后3~5天复查CT:见脑室均已畅通,梗阻性脑积水 消失 ,血肿大部分消失;死亡4例,1例死于再出血,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肺部感染,1 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出院时功能恢复按ADL[3]进行分级评定,ADL I 10例,AD L II 5例,ADL Ⅲ 4例,ADL Ⅳ 2例。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因本病起病急,病情重,大多数患者及家属有紧张恐惧心理,对脑室引流 和脑脊液置换存在思想顾虑,担心手术失败或给病人留下后遗症。故护士应针对不同患者及 家属的心理特点,通过疾病知识宣教,消除不必要的顾虑,使之更好地配合各项治疗。
2.2 一般护理:设单人间,谢绝探视。病人术后应取平卧位,头侧向一边,待生命体征稳 定后宜头高足低位,头部抬高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能进 食者予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多纤维素清淡易消化饮食。昏迷者予以鼻饲营养支持。
2.3 脑室引流的护理
2.3.1 脑室内冲洗及引流的速度和量:冲洗速度在10~20gtt/min,刚开始时滴入的速度 稍快,以免引流管被血凝块堵塞,以后逐渐减慢,滴入的速度应等于或稍慢于排出速度,排 出的引流液量应与入量相等或稍多。
2.3.2 合理放置引流管高度:脑室引流管(引流瓶)的位置,开始可以放置低于脑室水 平,以利于血凝块排出,随着引流通畅,血凝块减小,引流位置逐渐抬高,直到引流装置最 高点距离脑室(相当于仰卧位时两外耳孔连线)10~15cm为宜,以维持正常颅 内压。引流装置放置过高,脑脊液引流受阻,就起不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引流装置过低, 脑脊液引流过快,可致颅内压骤降,易引起脑室内出血或小脑幕裂孔疝等。因此当病人改变 时,也需要相应的调整引流装置的高度,以始终保持颅内压力在1.0~1.5kpa。
2.3.3 保持引流管通畅:完全畅通的引流应随呼吸上、下波动的液面。波动幅度约为10m m左右。验证方法:可嘱病人 咳嗽或按压双侧颈静脉使颅内压暂时升高,液面即可上升,解除压迫后液面即下降。如引流 不畅,查明原因及时处理。本组有2例管道口附 于侧脑室壁上,经轻轻左右旋转引流管后通畅。有5例因血凝块阻塞引流管,经轻轻地从近 端向远端挤压,用无菌注射器抽吸出部分血条后通畅。如引流管置入脑室过长,在脑室 内盘曲成角致引流不畅时,可请医师对照X线片,将引流管缓慢向外抽出至有脑脊液流出后 重新固定。肢体躁动者应适当约束双上肢,避免引流管受压及脱出。本组有1 例因躁动,约束不当致引流管脱出,再行插入。
2.3.4 严密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术后数日内脑脊液呈 暗红色或淡红色,随着冲洗引流时间延长,脑脊液会变淡、变清。如突然出现引流液为 鲜红色或引流量突然增大,则提示有新鲜出血,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如引流液混浊并有 絮状物时,应考虑脑室内感染,留取脑脊液培养,选敏感抗生素。正确记录引流量,本组无 颅内感染发生。
2.3.5 预防脑室感染及并发症发生:脑室内反复冲洗、抽吸、灌注尿激酶或因引流时间 过长等都易引起脑室内感染。预防的重点应严格各项无菌操作,减少频繁、无效的冲洗;及时更换敷料;并用碘酊预防感染,每日更换脑室引流瓶,并 留取脑脊液常规化验;引流管接合处用无菌敷料包裹,引流瓶应低于穿刺部位以下。外出检 查或者搬动头部时,要夹闭引流管,避免液体倒流或气体进入引起感染或者气颅。昏迷患者 可早期予冰帽控制脑部温度,降低脑细胞代谢和耗氧量。
2.3.6 拔管护理:拔管指征:①脑室引流液基本清亮;②CT复查脑室内高密度影大部分 消失 ;③第三、四脑室及导水管中高密度影消失;④试夹管24h,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拔管时 应顺着一个方向适当用力,以防折管。拔管后行头皮缝合1~2针,无菌敷料加压包扎,严防 脑脊液漏发生。
2.4 尿激酶灌注护理及再出血的预防:尿激酶脑室内灌注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剂量不宜 过 大,以免引起再次出血,可行单侧或双侧注入,但在48h内应尽量选择非原发出血侧注入, 以防止原发出血部位已形成的血栓过早溶解而导致再出血。期间应密切观察有无颅内高压症 状,必要时提前开放引流管[4]。以减轻颅内压力,减少再出血的发生率。本组有4 例行尿激酶灌注后出现血压升高,烦躁不安,常规降压药效果不理想,予提早开放引流 管后症状缓解。
2.5 腰穿脑脊液置换护理:严格控制脑压,避免压力骤减诱发脑疝和新的出血。往外放脑 脊液的速度要慢,推注生理盐水和地塞米松时也要慢,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术后穿刺 点用无菌纱布敷盖,去枕平卧6h。
3 讨论
采用双侧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和脑脊液置换,可以加快脑室引流的速度,保持双侧脑室 平衡减压[5]。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做好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和记录 生命体征变化,正确控制脑室内冲洗及引流的速度和量,保持引流通畅,合理放置引流管高 度,及时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做好尿激酶灌注和脑脊液置换护理,尤其应注意观察尿 激酶灌注期间的颅内压变化,减少再出血的发生率,可明显缩短引流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 生,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王远臣,李振光,于占涛,等.侧脑室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症型脑 室出血的临床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7,10(3):183-184.
[2]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92.
[3]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89.
(1)层级的确立:N0级:新毕业一年或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的助理护士;N1.1~N1.3级:毕业一年后轮科的初级责任护士;N2.1~N2.3级:毕业三年后定科的责任护士;N3.1~N3.3级:急诊工作五年以上的高级责任护士;N4级:担任护理组长三年以上,外出进修取得急诊专科护士资格的护士。形成护长-专科护士-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模式。其中在护长中包含急救中心护长,分管院前院内急救的护长与分管院内普通留观观察和急诊重症监护的护长。急诊专科护士中含有儿科急救专科护士,内科急救专科护士,外科急救专科护士与急救技能专科护士。
(2)核心能力内容:根据急诊护士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以及我院急救中心护士自身的状况。必须加强以下内容的学习:①基础知识;②急救技能;③应急能力;④沟通能力。
(3)确立各层级护士的级别:通过护士的年资、职称、学历等内容综合评价每个护士的综合素质,来确立级别。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每个新毕业护士临床科室轮转三年的要求。新近毕业的护士存在需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的过渡期,为期一年为N0级。轮科一年且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后,根据上级综合考评N1.1~N1.2~N1.3升级。定科后两年内,根据上级综合考评N2.1~N2.2~N2.3升级。急诊工作五年后,由护长以及护理部综合考评N3.1~N3.2~N3.3升级。N4级护士分别承担儿科急救专科护士,内科急救专科护士,外科急救专科护士与急救技能专科护士等急诊专科护士的角色。
(4)模式:采取一师一徒制。成立护理小组,由N0~N1~N2~N3~N4五个层级护士组成小组。小组成员根据核心能力培训标准对下一层级护士进行培训。采取笔试与操作技能考核相结合,以评估下级的基础知识、急救技能、应急能力和沟通能力四个方面。
(5)恒定各层级培训内容:①N0级(抢救区跟班)以培训基础知识和急救技能为重点。能够基本掌握各种急救技能,并在上级指导下参与抢救区工作。②N1.1~N1.2~N1.3级(观察区跟班-观察区独立值班-抢救室或监护室独立上班)以加强基础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同时注重应急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训。此阶段核心能力的培训,要求能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完成观察区的护理工作的N1.1级转向能独立完成观察区护理工作的N1.2级,再到能独立完成抢救室、监护室和急诊手术室的急救护理工作的M1.3级。③N2.1~N2.2~N2.3级(院前急救-预检、分诊-急诊各区域、指导责任护士的操作技能培训)重点培训应急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同时,加强基础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此阶段核心能力的培训,N2.1级要求能独立完成院前急救工作。N2.2级要求能独立完成预检、分诊工作,能准确分诊,协助院内抢救。N2.3级要求能胜任急诊各区域的护理工作,能承担初级责任护士的培训导师任务,能完成初级责任护士的专科操作技能的培训,参与组织协调各种抢救工作和特殊情况的处理。④N3.1~N3.2~N3.3级(担任护理组长、参与科室管理)基础知识、急救技能、应急能力和沟通能力四个方面全面强化,且重点加强个人应急能力培训,统筹各种应急预案。进入本级别核心能力的培训,要求能完成承担初级责任护士培训教导任务,参与科室管理,配合护士长开展工作,尤其在科室质量管理、制度及流程制定改进与实施方面。⑤N4级(急诊专科护士)基础知识、急救技能、应急能力和沟通能力四个方面融化贯通,且重点加强个人专科护理方面的基础知识知识的培训。完成对下级护士培训教导,参与科室专科知识的培训。
(6)培训方式:①采取一师一徒制,由导师负责监督下级完成急救中心护士核心能力手册并进行考评。②采取专题讲课、技能演示、现场模拟三种形式,以自学、个人专人指导和集中培训三个方式进行加强。由分别承担儿科急救专科护士、内科急救专科护士、外科急救专科护士与急救技能专科护士的N4级护士进行培训,同时邀请专科医生讲授急诊相关新知识、新技术。③临床小讲课。由一定临床经验的护士进行集中授课,讲解急诊现季节性常见疾病抢救与护理常规。④周总结。每周由N3级与N4级护士讨论总结本周常见护理不足,采取晨会时间小讲课传授下级护士。⑤考核。采取自评、导师考评与科室综合考评三种方式。每周自评,每月导师考评,每季度科室综合考评,了解护士的动态能力,以及时改进。
2.调查项目
对在我院急诊中心观察或抢救24小时以上患者,向其发放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每张调查项目为10个问题,满意程度按照0~10分打分,10分是非常满意,0分是非常不满意,总分满分为100分,进行问卷调查,现发现收,由专人负责,将所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综合评价。
3.统计学分析
1 选病种,选择疑难病种或合并症多的典型病例。
2 选查房时间,通知护理部及全科护士,同时告诉病人家属征得同意。
3 程序:
3.1 由责任护士在病房向参加人员介绍病史及相关内容① 健康史。② 身体状况。③ 阳性体征,阳性报告。④ 心理及社会状况。⑤ 经济承受能力。⑥ 相关治疗护理问题及存在的危险因素。(需向患者隐瞒病情的可在示教室)
3.2 听取并解答参加人员的相关询问,在了解清楚该患者情况的基础上全体人员返回示教室。
3.3 主讲人员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将演示稿投射在大屏幕上对讨论的病种进行回顾式的复习从解剖、生理、病理到该病种的定义、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再到该病人的具体情况经行个案分析。然后请主管医生做补充说明。
3.4 在复习了“三基”的基础上针对本患者的护理问题给与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由参加人员踊跃发言,创造紧密互动的学习环境。同时针对疑难病种特殊护理技术或操作,进行讲解。做好专科新技术的学习和宣传,这是护理业务查房的基础也是重点之一。
3.5 由科室护士长提问,开展协商讨论,进行自主探究或合作式学习,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6 护理部参加人员对本次业务查房作出评论,对争议性问题进行护理会诊。
4 多媒体在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有其独特的作用,主要优势包括。
4.1 多媒体的信息优势 利用多媒体的表现方式,将动态、形象的图像呈现在屏幕上,以辅助临床老师讲解。通过操作的动态信息的呈现、解剖部位的三维逼真展现等虚拟课件,虚拟再现可能有的疾病而患者身体上没有发生的症状和体征,这样可以给护士多种感官刺激,提高护士的学习兴趣,增强感染力,且可以方便地控制业务查房的信息流程和信息呈现方式,方便查房,提高查房的成效。
4.2 提高了临床护士的综合素质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查房和教学,不仅要求临床护士要具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一定的授课技巧,而且要求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够适应、熟悉和运用多媒体技术,同时也是应用多媒体技术,使临床护士产生了进一步深层次学习计算机多媒体知识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积极撰写多媒体演示稿,参与多媒体制作,不断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能力,轮流讲科可互相学习,竞争。
4.3 提高了临床护理查房的效率 传统的护理查房是一人讲解或操作演示,其他人员被动地看、听,使听和看的人员感到单调、枯燥,思想常开小差,查房的效果不理想。而利用多媒体动静结合声情并茂的方式,通过视听并举,使护士及时观察、感知、发现问题,讨论、辨析,由浅入深地学习讨论,从而强化护理业务查房的内容,有效地吸引了护士的注意力。同时本科室的护士长对涉及的重点内容进行现场强调和提出问题,诱导和锻炼年轻护士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效集中了护士的注意力,同时护士对未能理解的内容和环节大胆地提问,从而充分激发了护士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潜力,开拓了思维空间,提高了查房的效果。
4.4 多媒体独特的优势 有利于拓展知识的传授深度,使非直观性技能操作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地展现在护士的面前,并通过模拟操作和交互流增加了护理查房的互动性.
4.5 扩大临床护理查房容量 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功能,可按护士的知识基础、水平把相关学科的预备知识及开阔视野所需的补充知识组成有机整体,扩大护理查房和教学的容量。使护士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工作和学习,也使护理查房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
1.1对象
以护理单元为最小抽样单位,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地区77家医院的952名外科护士。纳入标准: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的在岗外科护理人员。排除标准:抽样医院非本院的护理人员;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及病假、事假、产假者;外出进修学习的护理人员及实习生。
1.2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以30名符合条件的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预调查,问卷有效率为100%,重测信度系数为r为0.824,表明信度较好。问卷内容包括:(1)护士的基本情况:包括医院等级、护士的族别、性别、担任职务、已获最高学历、工作年限等;(2)护士培训需求,对医院培训的满意度、外科护士期望参加的培训项目(有护理操作技能、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文书的书写等共10个项目)(3)期望采取的培训形式(1项或多项选择)。采用现场发放问卷调查法,由课题组统一培训的各病区护士长发放问卷,问卷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调查对象以无记名方式独立自愿填写,均在半小时内填写完,由护士长当场收回交课题组,课题组对问卷的完整性进行初步检查,剔除不合格问卷。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样本资料的统计描述分别采用率、构成比、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外科护士对培训工作的满意状况
调查问卷调查了新疆地区77家医院,共发放问卷960份,回收问卷952份,问卷回收率为99.20%,有效问卷952份,问卷有效率100%。952名外科护士对医院目前所进行的护理培训工作满意者920名,占96.64%;不满意者32名,占3.36%,总体状况比较满意。
2.2外科护士对培训内容需求情况
10项培训内容中排在前8位的依次是规章制度与护理流程、护理操作技能、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文书的书写、护理质量、护士职业道德、护理基础知识、礼仪服务意识与沟通。
2.3外科护士对培训内容需求的比较
不同等级医院的外科护士除了在护理管理知识、护理质量方面的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方面需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务的外科护士,在规章制度与法规、护理管理知识方面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外科护士,在护理基础知识、护理管理知识方面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最高学历外科护士,在护理新业务新技术、护理质量、护理安全与防范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年限外科护士,在护理基础知识、护理管理知识方面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外科护士对培训方式的选择
外科护士认为综合效果好的培训方式排在前3位的是面授讲座+临床实践+远程讲座、护理查房、面授讲座。
3讨论
3.1外科护士对医院目前所进行的护理培训工作总体状况比较满意
本调查显示,新疆地区外科护士对医院目前所进行的培训工作满意者占96.64%,不满意者仅占3.36%,说明目前新疆地区各医院对外科护士的培训工作总体比较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医院等级不同,外科护士对医院培训工作的满意状况不同,其原因为二级医院的外科护士对目前医院的培训满意度相对较低。二级医院大部分为县级医院,对于一般的以及发病较急的外伤病人都会先送到县级医院,县级医院成了一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枢纽。近年来,国家援疆政策的实施,为县级医院配备了完善的医疗设备及环境,使得许多县级医院发展迅速。但是,县级医院的护理人员素质不高,很多护士的学历都为中专或大专,又因外科患者一般起病急,发展速度快,使得外科护士应对困难。李琼兰等认为护理职能的转变和护士角色多元化的发展,对在职护士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护士培训工作作为护士终身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已经成为优化护理队伍知识结构、提高综合技术技能的重要途径。3.2规章制度与护理流程成为新疆地区外科护士最想参加的培训项目本调查共10项培训内容,根据选择的频次进行排序,发现新疆地区外科护士最想参加的培训项目的是规章制度与护理流程,排在首位。入住于外科的病人常常病情急、病情变化较快,专科治疗中本身难度大,预后差,病人家属要求高,期望值大,一旦面对亲人死亡时,往往心理承受力不足而极易引发纠纷,因而有高风险的特点。近年来,《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和医疗行为的审视程度越来越高,而护士的法律保护意识相对滞后。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责任和风险也随之增大,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规则,医护人员必须在重视医学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时,强化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做好医患间的行为规范和关系协调,这样不但可以保证医疗服务质量,还可以有效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3.3不同条件外科护士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存在差异
本调查显示,医院等级不同,护士期望培训的项目有所不同;不同职务的外科护士,在规章制度与法规、护理管理知识方面的需求不同;不同职称的外科护士,在护理基础知识、护理管理知识方面的需求不同;不同最高学历的外科护士,护理新业务新技术、护理质量、护理安全与防范、护理管理知识方面的需求不同;不同工作年限的外科护士,护理基础知识、护理管理知识方面需求有所不同。提示医院管理者应根据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选择培训内容与形式,应多征求护士意见,减少培训的盲目性,根据护士的情况提供多渠道、多方位的培训内容,保证护士的培训需要。
3.4面授讲座+临床实践+远程讲座被认为是最好的培训方式
外科护士认为综合效果最好的培训方式是面授讲座+临床实践+远程讲座(85.40%),参观考察、远程讲座、自学所占培训方式的比例较低。外科护理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实际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训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增进临床实际工作能力。
4结语
[关键词] 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0(c)-051-01
Lenbure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护士核心能力包括评估和干预能力、交流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领导才能、教育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1]。为了探讨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最佳办法,2001年我院针对临床护理工作特点,对25%中专以上学历、年资在5年以内的低年资护士制订了核心能力培养计划并组织实施,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培养方法
运用核心能力培养理论从专业思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方面制订培训计划,选择护师以上职称的优秀护理人员,采用一对一带教,定期考核的方法,进行规范化培训。
2 培养内容
2.1 护士职业素质的培养
2.1.1 专业思想教育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组织专题讲座,激发爱岗热情,同时明确护士执业道德的具体要求,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开展“我是患者的亲人”、“我为患者想到的”征文活动,帮助新护士建立以人为本的关爱之心,引导新护士关爱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2.1.2 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组织阅读学习伦理学、医学心理学、人际关系和交流技巧的书籍。发现工作中有关交流和沟通技巧成功的典型事例,供大家借鉴。培养护士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1.3 培养现代执业意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护士,只有具备形象意识、服务意识、品牌意识、危急意识、进取意识、信息意识,才能保持积极的学习和工作态度。[2]在培训计划中,低年资护士必须参加医德医风教育、护士行为规范、沟通技巧、礼仪服务、礼貌用语、医院感染、法律法规知识等学习,按护理流程操作,系统地学习和有效地鞭策,培养现代执业意识。
2.1.4 培养学习习惯,建立终身学习观念病区内每月组织业务学习与护理查房各1次,护理部每季度组织“三基”理论考试与技能培训考核,成绩记入技术档案,鼓励参加继续学历教育,要求5年内获得更高一级的文凭。
2.2 培养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用药反应的观察能力
对病情和用药反应的观察是护士必备的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要求具有广泛的医学知识和训练有素的观察能力,有目的地使用各种感觉器官将患者的症状、体征、精神和心理结合专业知识,以敏捷的思维和预见性的想象力,预测病情的发展动向[3]。为了培养低年资护士观察病情和用药反应的能力,采用床边查房、典型病例分析讨论、特殊患者现场示教等方法,让低年资护士多看、多想、多辨别,在实际工作中培养职业性的眼力,提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培养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
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护士抢救常识和抢救水平,应熟练掌握科室抢救设备的使用,故障的排除,急救药品、设备的位置,交接、保管、维修方法,心肺复苏的临床应用,各种应急措施,临床急救的处理程序,本科常见的急重症病人及处理方法等。
2.4 严格训练考核基础护理操作
以《“三基”训练护理手册》[4] 及《护理技术》[5]为蓝本,采取自学和集中示范模拟培训方式,引入竞争机制,用定岗定薪、量化考核、绩效管理等方法,将16项操作进行考核,每个月考核1~2项。单项考核不合格者,进入下一轮补考,补考不合格者,推迟转正定级时间,在5年培训中,23名护士合格,2人补考合格后转正定级。
2.5 规范专科技术操作
在强化基础护理操作的基础上,各科护士长负责考核专科操作。对侵入性的操作必须经模拟训练后,经护士长考核合格者,方能在患者身上进行,一次不成功者,由带教老师接手完成,并指出失败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
3 体会
经过5年的规范化培训,进入临床工作的低年资护士对护理工作有了全面认识,对岗位的责任心,对工作的热情、工作能力上有了长足进步,养成了耐心、眼勤、口勤、手勤、嘴勤的工作作风,培养了一批爱岗敬业的优秀护士,稳定了护理队伍。
经过培训的护士,其独立工作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沟通能力、教育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发生差错数明显下降,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目前,这些护士能适应各病区各专科护理和操作,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骨干。所以,规范化培训不失为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良好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Enburg C.The framework,concepts and methods of the competency outcomes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COPA)model[J].Online J Issues Nursing,1999,30(9):2.
[2]黄蝶卿,刘晓聪,蒙秀玲.儿科新护士的业务技能培训与管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24):138.
[3]陈丽羚,郭桂红.浅谈急诊护士的岗位培训[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B):71.
[4]吴钟琪,姜冬九,蒋冬梅.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M].第3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0-215.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b)-102-02
当前,“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界的共识。在护理工作中一切影响患者康复的因素,工作人员自身健康因素,医院环境、设备、物品、药品,组织管理因素等都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护理风险一旦发生,可能导致患者死亡、伤残或功能损害,给患者及家属的工作、生活等带来不良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经济和思想负担,影响医生和护士的声誉[2]。有效地防范护理风险不仅可以保证患者人身安全,而且可避免因发生护理差错和缺陷而造成的医院及当事人承受经济、法律和人身风险等。怎样防范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降低投诉发生率,现将一些经验介绍如下:
1制定实施护理质量管理措施
根据中医内科患者的特点,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与可操作性较强的护理质量管理措施。制定了内科护理质量专科标准。比如:对于意识不清,躁动,患者加床档,并演示床档的使用。在走廊设有扶手,在厕所安装扶手,避免患者发生跌倒,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护理缺陷,实现了护理质量持续性改进。
2树立护理风险意识
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加强护士风险意识培训。知情同意权是患者的基本权利之一,知情同意又是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关键。杨敏在一项护士对患者知情同意执行情况的调查中发现,临床护士对知情同意有一定的认识,并且能在实践中尽力实施,但远不能满足现代医疗服务的要求[3],因此,必须提高护士的认识,规范告知的方式、时机、程度。此外,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护士风险意识的培训,以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态度。护理管理者应定期组织护士学习《医疗纠纷防范与对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请法律专家就护理记录相关问题进行法律知识讲座,以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同时还需规范护理记录书写标准,医院护理部可根据《条例》制定护理记录书写标准,使护理记录在内容、格式、要求和管理上适应举证责任倒置的新形势,使护士从法律责任、高度来约束自己,主动将各种制度和职责当作法律意义中的义务去履行[4-5]。并能运用法律的武器进行自我保护,不断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和氛围。
3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
护理人员素质高低是决定护理质量的基础,重视在职护士的继续教育,改进服务态度,规范护理行为,加强护士“三基”培训,培养护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护士不仅有良好的医德、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还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更有效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每周三下午定为护士业务学习日,无论上、下夜班、休息,所有护士均参加。基础知识由各科骨干主讲,操作技能由年初护理部定的示范选手示范,下一周各科再抽签选出人员考试,无论老护士,新护士均参加,年终护理部对所有护士进行基础知识,技术操作竞赛,取得优异成绩者给予物质奖励,考试不合格者给予补考,再不合格给予惩罚处理。通过学习,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强化了护士风险意识,对护理缺陷分析原因,提出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临床实践证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有直接联系,是维护安全护理最重要的基础。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在遇到新问题及难点时,学会观察、思考、分析、判断,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提高业务水平,确保患者安全。
4明确服务对象,感悟工作责任
在护患纠纷事件中,许多环节与工作责任心不强有关,凭经验、印象、匆忙行事,而发错药、输错液,延误治疗。不巡视病房,没有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如二级护理没有发现患者在睡觉时死亡。另外不按照护理常规给患者更换引流瓶、吸氧管、湿化瓶等。对危重患者生活护理不到位,或因工作忙而让家属代作了部分护理工作。
首先使每一位护士明确护理工作的对象是只有一次生命的人,珍视生命,尊重人的健康权利和尊严是护士的天职。对护士而言,在护理技术操作中,优先考虑的是患者的安全,倡导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启动自我意识,感悟工作的责任和义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重点是人的生命,从而营造一种自然的职业安全氛围。
5落实护理管理制度
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是做好风险管理的前提,而认真落实各项制度是患者、医务人员安全的根本保证。重点介绍一下几项护理管理制度的落实方法。
5.1交接班制度
通过查房时提问值班护士、床边查看患者、检查三室的物品处理、查看登记本等可以检验出交接班的执行情况。
5.2查对制度(包括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医嘱查对制度)
通过查看执行人签名,核对床头卡、一览卡,查看登记本等方法可发现查对制度是否严格执行。使用了手术患者交接单,制作了温馨提示牌如“您做到三查七对了吗?”置于治疗台、治疗车等处。
5.3分级护理制度(制定了眼科基础护理质量标准等)
由病房护理制控成员每周检查一定数量的患者分级护理实施情况,每月统计合格率并登记;护理部质控小组不定期抽查患者的分级护理落实情况。
5.4护理文件书写制度(护理文书质量标准)
每周至少检查一次本病房住院患者的护理病历。护士长经常性地检查和考核至关重要,要使护理文件达到字迹工整、清楚,记录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符合护理文书的书写要求。对护理部质控小组不定期抽查在院或出院患者的护理记录书写情况,质控评分,进行反馈并督促整改。护理缺陷上报护理部。
6监控重点环节
将护理纠纷易发生的环节作为护理风险管理的重点环节实施管理。例如“重点护士”的管理:对基本功不扎实、综合素质差、服务意识不强的护士需加强带教、加强监督指导、“关键时刻”的管理。
通过对护士进行多途径的培训学习,使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有效提高了患者信任度和满意度,提升了医院的形象。在组织管理工作中通过强化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抓护理管理制度的落实、抓重点风险环节的管理,明显降低了护理差错事故、护理投诉发生率逐年降低,收到多封患者热情洋溢的表扬信。
[参考文献]
[1]李晓惠,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7.
[2]王爱平,刘琰.护理风险事件原因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7,22(20):9-10.
[3]杨敏.临床护士对患者知情同意执行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7,22(3):61-63.
[4]古今颖.护理记录缺陷的原因分析及其改进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6,21(10):79-80.
1 起源和发展
美国的护士执照考试起源于1903年,部分州,例如新泽西、北卡罗莱等就颁布了《护士执业法》[2]。后来,美国的国家护士执业考试(national council of licensure examination,NCLEX)由美国联邦护士委员会全国理事会(national council of state boards of nursing,NCSBN)组织的护士行业准入考试。NCSBN是考试的管理机构,该机构成立于1978年,现在有60个护士局和9个协会成员,护士局包括美国50个州(其中5个州有2个护士局)、哥伦比亚特区和4个联邦领地的护士局组成;9个协会成员包括新加坡护士局,加拿大和英国的几所大学组成。NCLEX真正在美国全国范围正式实施是1982年,包括注册护士(registered nurses,RN)和执业护士(practical nurses,PN)两种考试,其中注册护士为进行比较研究的对象。
我国的护士执业考试(Chinese licensure examination for nurse,CLEN)起步相对比较晚。1993年3月26日卫生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申请护士执业者必须通过卫生部统一执业考试。1994年在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办法,1994年6月26日,卫生部组织了护士执业考试试点[3]。1995年在全国第一次推行护士执业考试。2003~2010年,并入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护理学专业初级(士)资格考试,2011年起又将二者分开考试。执业考试合格者可办理执照取得护理岗位准入资格。
2 两国考试组织管理机构、考试时间和考点等介绍
中美两国由于国情不同,其考试组织管理机构、考试时间和考点各不相同,见表1。
3 考试资格和申请资料
3.1 美国注册护士考试须具备的资格
3.1.1 填写申请表格表格内容较多而且比较详细,包括从高中起的教育背景、违反纪律问题、无犯罪记录证明、指纹卡,身体残疾者须注明原因、具体部位和考试需要提供的特殊帮助,表格上的内容必须全部填写完善。资格审核费用为200美元。
3.1.2 支持证明材料申请表格里面填写的护理专业教育背景,必须由受教育学校单独提供具体学习各科目名称、理论、实践课时和成绩,有效证明人签名及盖章,信封外加盖骑缝章。如申请人为非美国教育背景,还须进行学历和申请人签名公证,或者提供国际认可的国家教育认证书。课程内容必须符合各州护士局要求的基本学习内容,包括老年、心理和精神科等护理知识必须达到要求。
3.1.3 非美国籍考生还需提供考生本国的护士执照和公证书。另外美国绝大数州需要外籍护士首先通过外国护校毕业生评审委员会(commission on graduates of foreign nursing schools,CGFNS)的考试,还需提供英语能力测试成绩,如托福(TOEFL)或者雅思(IELTS)成绩单,也有极少数州对外籍护士不需CGFNS和英语证书可以直接申请考试,例如纽约州。
3.2 中国注册护士考试须具备的资格
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可以申请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生填写申请表,学校或者单位出具证明表即可。手续相对简单,资格审核目前不需缴纳费用。
4 考试内容和费用
美国的注册护士目前的考试内容主要根据贯穿人的不同生命周期的需求为线索,分为4大内容,具体如下:安全和有效的护理环境,又分为护理管理,所占百分比为16%~22%、安全和感染的控制8%~14%;健康促进和维持6%~12%;心理社会的整合6%~12%;生理的整合,分为4个小分类,分别是基础护理和舒适6%~12%[4],药理和胃肠外治疗13%~19%,减少潜在的危险10%~16%,生理适应11%~17%。考试费用约200美元,如在美国以外的考点进行考试,考生需另外付费150美元。
我国的考试内容自从1995年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十多年以来,也在不断的进行调整。1997年以后增加了护理程序的内容,2003年以前考试内容分为5个科目:内、外、妇、儿科和基础护理学,分2个半天考试。2003~2010年与初级(士)资格考试合并后的考试分为4个科目: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前面3科目考试内容融合了内、外、妇、儿科护理的知识,专业实践能力测试的是护理学基础知识,分2天进行考试[5]。2011年开始只单独考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分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科,内容除了以前考试包括的内容外,还有护理管理、护理伦理与法律、中医护理、医学基础知识、生命发展保健和精神科护理学内容。近几年考试费用约50元每科。
5 考试方式、时间和成绩查询
美国的注册护士考试从1994年4月起开始实施计算机自适应考试(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CAT),是Pearson VUE考试系统里面的一个考试项目。开始考试前有15道非常简单的不计分题目,用来测试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适应考试,确定没有问题后,进入正式考试,最少75道题最多265道题,最长考试时间是6个小时。成绩在3天左右会在相关护士局网站查询到,也会发电子邮件通知考生。
我国的考试一直以来是纸笔考试,2012年考试定在5月19日分上、下午共5个小时考试,成绩在考后1个月网上查询。2011年以前每科以60分合格,2011年定为专业实务77分和实践能力76分,一次全部通过为合格。
6 注册
美国的注册护士考试通过以后,所在的州护士局会将执照邮寄给考生。一般是1年续注册1次,有些州是2年注册1次,在执照到期前3个月和后3个月内都可以进行续注册,护士局会提前寄信和注册表给护士,告知具体填写方法以及注册程序,服务非常到位。
我国的护士注册需要办理相关手续,各省要求有所不同,但是基本都需要护理专业毕业证书、考试成绩单和临床实习或者工作证明。续注册是提前30天进行注册,从2008年开始,护士执照改为每5年注册1次。
7 对我国的启示和建议
美国的护士执照考试从管理到运行相对比较完善,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和借鉴。
7.1 完善管理部门网站的建设
美国的护士执照管理机构NCSBN网站的内容齐全,对考试介绍也比较详细,考生在网站上可以查询到所有的相关信息,包括往年的年度工作报告、考试通过率、考试前准备、考试过程以及考后注册等信息都非常具体方便、清晰明了,值得学习。
7.2 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综合测试
美国的注册护士考试题目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综合测试,几乎每一道题都需要综合基础知识来进行分析,结合临床经验来进行判断[6-7],题干和答案的内容比较丰富,而不是简单地测试某一个基本知识点。我国注册护士考试应更多一些考核实际动手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题型。
7.3 建议实施计算机化考试管理系统
护士执照直接关系到护士的就业[8],如果考生1次没有通过考试,需等到第2年才能考试,按照护士管理条例,医院不能招聘没有通过考试的护士,因此对这些没有顺利通过考试的护士来说非常不利。建议学习美国实施灵活的计算机化考试管理系统,改变1年只能考试1次的格局,以方便考生有较多的机会参加考试。
7.4 改善现行的护士注册管理制度
美国的护士局是主动为护士服务,处处体现服务意识。而我国的护士注册管理制度与美国比较有一定的距离,有必要改善现行的护士注册管理制度,使注册更灵活更方便。
『关键词护士资格考试、优势、劣势、过关率、措施
[前言]1993年卫生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规定,凡申请护士执业者必须通过卫生部统一执业考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后来进行改革,自2003年起卫生部组织的护士执业考试并入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通过护士执业考试者才能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后来,护士岗位实行准入制度,护士必须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才能申请执业注册。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是护士从事护理工作具有合法性的重要标志,是护士具备执业基本资格的重要保障、也是护生能够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保障。考试过关率和考试成绩直接反映学校教学质量,为学校教学工作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是检验学校办学质量的指标之一,与学校的招生、就业及未来发展息息相关。
一、分析我校考生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劣势
1.学生理论基础薄弱:我校学生大部分为农村初中毕业生,大部分学生基础文化知识相对薄弱,对专业理解能力相对较差,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考题量大知识面广等诸多因素对基础知识不扎实的考生来说是非常“难”通过的。
2.考点、难道不清楚:通过对我校往年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同学调查统计的反馈问卷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复习时没有看过当年的考试大纲,也不清楚考试重点难点在哪里,复习起来毫无头绪。
3.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差:考试主要为与临床情景相关的A2、A3、A4型题,及以少量考查概念的A1型题,考试难度大。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以致较难分析题意,难以通过考试。
4.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我校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厌恶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因此,就很难自主学习专业知识。
二、我校考生参加护士资格考试的优势
1.我校采用“1.7+1+0.3”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我校2010年调整教学计划后对2009级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前1.7学年(第四学期只上前6周课程)在校完成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医学基础知识、人文素质、道德修养得到加强与提高,掌握临床护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1.7学年后到医院进行1年的临床护理实习,实现“零距离”对接。0.3学年是为提高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过关率,在实习期间定期专人检查、出科考试,1年实习结束后返回学校进行为期5~6周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集中辅导。这样考生在正规实习之后就有充足的时间得到自我调整、复习,以利于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2. 具有较扎实的理论优势:我校考生通过两年多的理论学习、掌握了必备的理论知识。另外,提前参加为期8个月临床实习,学生不但掌握了大量的医护知识和操作技术,还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从而提高了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的过关率。
3.学校安排专业教师进行考前辅导的优势:我校为提高学生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过关率,特意成立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辅导小组,组织本校骨干教师对学生进行考前辅导。各班在一起共同参加学习,同学之间可以互相的鼓励和督促,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 我校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过关率的主要举措
1.领导重视:学校专门成立了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各副校长为副组长,各教研室主任、学生科、保卫科、后勤科科长等为组员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领导小组。为护考的各项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2.成立考前辅导专家组:选拔教学经验丰富、敬业负责的骨干教师对历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真题进行梳理,总结出考试题目的出题方向、考试的高频考点、难点、重点,以方便考生学习,并要求辅导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将梳理出来的内容分层次、有的放矢地教授给学生。
3.我校组织资深教师自行编写具有本校特色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丛书:专业实务、专业实务和专业实践能力(上、下册)。三本书都由3部分组成:考点精讲、精编习题集、模拟试题。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以来出现的高频考点反复训练,中间穿插历年护考考题。专门提供给考前参加辅导班的同学学习,从而提高我校的考试过关率。
6.班主任加强学生日常管理
1.1班主任安排班干部每两节课清点学生考勤,班主任随时抽查并于每周统计后上报学校领导,便于学校领导及时了解学生到课率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2.2加强晚自习的管理、强调考前辅导的纪律、严格各项考试的监考,以便获得学生的真实考试成绩。通过每次成绩的分析,找出下次考试的辅导方向。
3.3班主任每周召开主题班会并记录,及时了解学生各阶段备战情况,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四、我校通过对护考考生优劣势的分析和提高过关率的一系列措施对考生进行教育干预,在2012年和2013年的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生中考生取得较好的成绩,远远超过毕节市甚至全省护考合格(见图1、图2)。我校考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过关率逐年提高,2011-2013年参加护考人数分别为:838人、693人、718人,通过人数分别为:378人、487人、520人。2011-2013年过关率分别为46.7%,71.1%(比2011年提高了20.45%),75.1%(比2012年提高了26.57%),超过全国、全省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平均合格率,居于全国较高水平。
2012年我校与毕节市及贵州省护考合格率比较图(图1)
2013年我校与毕节市及贵州省护考合格率比较图(图2)
总之,考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过关率的提高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学校必须通过教学与管理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重视考前辅导工作,最终才能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过关率。
[参考文献]:
[1] 余尚昆,董小文,邹俊平. 考前辅导提高应届毕业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过关率的体会[J]. 卫生职业教育. 2011(13)
[2] 庄一平. 我校学生2008、2009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比较与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 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