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施工安全与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严格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培训是安全管理体系日常运行非常重要的一环,其对象包括管理人员、一线作业与管理人员和其他现场职工。安全培训的基本要求是,全员都必须了解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全员都要明确自身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全员都了解行业相关的事故案例,并懂得企业的事故应急处理流程与措施。然后,针对不同岗位的人员,还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内容。比如,管理人员尤其是项目负责人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要更多了解典型案例,并了解应急处理时与周边医院、消防等部门沟通的方式等;现场施工与技术人员,就要对安全生产技术措施与施工劳动保护等细节要有更多的掌握。
2.落实安全生产检查与调查制度安全生产检查与调查,要成立专门的检查与调查小组来负责处理相关的事务。安全生产检查的目的是清除隐患、预防事故改善现场劳动条件,其内容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事故处理等。安全生产终究还是要靠现场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来保证,因此查思想是其中的首位,而查隐患与整改是其中比例最大的工作。检查出安全隐患以后,当场就要进行问题分析与整改方案会议,将整改所需的人员、资金、设备、措施都落实到位,并且确定整改期限。检查组在整改期限到期时,要组织进行复查,并形成结论,没有落实的不得予以销案。当事故发生时,应急处理与事故调查要同时开展,事故原因要最快时间分析清楚,并且迅速追求事故责任人的行政与刑事责任。当进行事故处理的末次会议时,应该明确几点:事故已处理、事故原因已查明、事故责任人已处理、整改措施已落实。
3.落实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根据《建筑法》第48条规定,建筑企业必须为建筑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并且这条规定是强制性的。建筑施工企业在落实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时,应该按照国家与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在施工现场从事施工作业与管理的职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保险的期限、金额、保费、投保方式、索赔流程、安全服务以及企业自保等都应该满足相应的指导性要求。企业内部应该成立专门的意外伤害事故应急处理小组,项目部负责人或企业最高决策者或其人应当担任应急处理小组的最高负责人。在日常生产中,应急小组应指定专门的联络人,并且与项目所在地周边的医院、消防等部门做好沟通,以便于事故发生时建立起快速反应救急通道。
二、建筑从业者职业病防治管理
1.慢性职业病防护宣传建筑施工现场有一些环境很容易导致慢性职业病,比如粉尘、化学有毒物质(甲醛、苯、石棉、铅、汞等)、物理性慢性危害(焊接弧光等)较高的作业区与作业工种。有时,造成职业病的这些因素难以避免,因此对于一线职工而言,最有效的防止职业病发生的方式就是进行针对性的劳动保护。比如粉尘浓度大的作业区,全体都要带防尘口罩、有毒物质存放取拿要用专门的防毒穿戴用品、钢筋焊接要使用焊接面具以及焊接防护墨镜等。这些最好都要通过宣传,让一线员工都能了解,或者形成劳动纪律,便于强制性推行。
2.现场施工环境保护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是文明施工的重要要求,因为对现场施工人员与周边群众都会造成较大影响。建筑工程现场环境保护主要是两个方面:粉尘与噪声。粉尘是引发呼吸系统职业病的最大原因,在现场作业中,包括材料运输、土方运输过程中,都要防治过度扬尘。在施工场外道路上,可以采用淋湿路面的方式来避免扬尘,在施工区域内,内部人员应穿戴好劳保用品,与施工区外以围栏等隔开,避免粉尘扩散,围栏的高度以保证遮挡,并保证粉尘上扬扩散后浓度降至足够低为准。噪声的排放要满足《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通常在日间不得超过70db,在夜间不得超过55db,以距离施工场地最近的居民区内朝向施工场地方向无遮挡的平地或者中低楼层开窗测试为准。建筑工程施工,应该尽量避免夜间大噪声作业,也要注意夜间灯光对周边居民休息的影响。施工现场内,施工噪声大于85db以上的,应该强制要求施工人员带好降噪耳塞。降噪耳塞应该保证能够将噪声降低至不会导致听力疾病的同时,保证让施工人员能够听到工程机械的警铃。
3.职业病高发职工定期体检与保险制度对于职业病高发的职工,一般都是特种作业人员,要定期组织进行体检,体检费用应该有施工企业为职工支付。除此之外,企业应该为职业病高发的职工办理职业病保险,如同安全事故保险一样,以此来为职工提供足够的保障的同时,降低企业承担的风险。一般对于职业病高发的特种作业员工,允许提前五年退休,比如焊接人员、高粉尘浓度作业区工作人员等。当职业病检查出来后,企业应该多为处于弱势地位的患病职工考虑,如果企业难以负担其医疗费用,可以借助工会与社会的力量。企业内部可以设立救助基金,鼓励全员参与,有些企业就建议每人每年交纳40元互助基金,然后当职工罹患重病时,可以从中予以援助。
三、结语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企业的发展前景、经济效益以及社会形象,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建筑企业对建筑工程的管理以及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与此同时还时刻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不断向前发展,从前的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与理念,以及施工质量的控制举措,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时候带多的要求,与市场严重脱节。基于此,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已经上升成为了时代的要求。
一、房屋建筑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的原则
1、质量第一原则。房屋建筑工程和其他工程不相同,房屋建筑工程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工作要求,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如果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就很有可能对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时,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从而为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2、以人为本原则。人是房屋建筑工程的主体,因此,为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的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加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等各方面的交流、沟通,从而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有效的促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
3、质量标准原则。为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就需要以一定的标准为基础,因此,施工质量标准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十分重要,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时,要坚持质量标准原则,从而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1]。
二、房屋建筑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受我国基本国情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建筑韩各样虽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然而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还是相对缺乏,大部分从事房屋建筑工程行业的人员都是农民工,以农民工充当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人员,有一个明显的短板,就是农民工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施工过程出现的,无论是管理层面的问题,还是技术层面的问题,都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或是处理,显然难以达到房屋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以至于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都无法得到技术层面的有力保证。
2、施工原材料质量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在快速兴起,对建筑原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受利润的驱使,许多的建筑材料供应商纷纷涌入建筑材料市场,这些建筑材料供应商实力参差不齐,企业信誉也良莠不齐,导致许多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原材料被用于房屋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当中,给房屋建筑工程留下了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由于建筑企业自身监管力度的不足,致使部分的建筑工程采购人员罔顾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选用质量不过关的原材料,同时房屋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也并未对所用原材料进行相应的检测,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3、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难度较大
一般而言,房屋建筑工程的工期都会比较长,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其中包括认为因素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有: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施工所用原材料、施工机械设备以及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等等,导致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自然因素包括:施工现场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土质、水文、地形等,以及天气原因,都会对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总体而言,房屋建筑工程受到众多内在与外在因素的影响,致使其存在着很大的波动性,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难度也就相对较大[2]。
三、提高房屋建筑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1、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内容,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施工单位要注重施工人员的思想教育,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强化施工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确保施工人员能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从而减少人为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施工单位在正式施工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并对培训的内容进行考核,只有考核合格的施工人员才能进行施工,这样能有效的避免施工人员违章操作的现象,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加强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施工材料质量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保障,因此,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理。采购人员在进行施工材料选购时,要多家对比,选择质量优越的施工材料,施工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前,施工单位要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如果发现施工材料质量不符合相关规定,施工单位必须将这些材料退回,重新选择合格的施工材料,严禁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材料的性质,进行分类管理,尽量减少施工材料的损伤、丢失等现象,这样不仅能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还能有效的减少施工材料成本,增加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3、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时,施工单位要严格的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不能随意更改施工图纸,如果发现施工图纸的要求和实际情况不太符合,施工单位要及时和设计单位进行沟通交流,合理的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要建立专门的质量监督部门,加强重要工序的施工质量控制,监督管理人员如果发现施工人员违规操作,要及时的进行纠正,对于情节严重的现象,要根据相关规定对违规操作人员进行处理,确保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4、制定合理施工方案
施工策划方案是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以科学合理的施工策划方案为基础,才能够进一步提升项目管理质量与效率。首先,明确施工工序。管理部门应以施工策划方案为基础,明确施工质量管理方向,并在管理过程中不断修正管理方向,明确施工工序,将项目管理落实到位。其次,加强施工材料管理。做好材料进场以及存放管理,确保质量合格的材料进场后不会受到环境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对施工材料以及设备管理时,应将其与建成产品质量与管理绩效结合,对于项目管理中存在的材料以次充好的不良行为进行有效遏制[3]。
5、对于工程项目的全面了解
在进行房屋施工过程前要熟悉工程项目的整体情况,对设计图纸中关于房屋建筑的主体机构、节点构造、排水线路、照明通暖等项目进行仔细的核对。对设计图纸中以上各问题或者对图纸有任何疑义要向设计团队或者设计单位提出书面建议。在了解完图纸之后要对即将建设的工地进行详细的勘探工作,并对所有可能遇见的问题在图纸上进行详细的标注工作。
6、提高安全意识
提高安全意识,主要指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意识,这对安全生产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建筑施工单位的管理层和领导层。必须要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建筑施工安全事关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是建筑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建筑主管机构和建筑单位要把施工安全作为最主要的工作来抓。具体来说就是要以学习贯彻和宣传各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意识。增强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意识,提高水平。
7、做好竣工验收工作
竣工验收作为施工阶段的结尾,也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最后阶段,是施工单位最重视的阶段。进入工程结尾后,开发单位会委托相关检测单位与施工单位展开全面的施工评审工作,这样会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达到开发单位的要求。检查部门要对验收的工程的质量负责,在验收时严格按照之前制定的验收方案进行验收,杜绝出现验收形式主义的现象。对于验收时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保证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8、进行全面编制施工应急预案
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为了保证施工进程按照当初的设想进行,必须对施工中可能遇见的问题进行全面编制施工应急预案。这些预案其中要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的进程,水电的供给,消防设施的完善,需要的工具设备维护工作,不确定因素的应急工作,随着工程的进展对所有的可能性的问题进行重新的设计工作,才能够防患于未然,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房屋建筑的正常使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要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不断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放心的房屋建筑,有效的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周宗涛.加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J].门窗,2013(02):285+288.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建筑行业相较于其他行业来说存在明显不同,项目工程规模较大,任务量繁重,风险系数较高,因此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也就具有一定的难度。相较于其他行业来说,建筑行业的风险性要高出很多,安全事故多发,不仅威胁到了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势在必行。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对法律法规缺乏正确的认识
最近几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虽然加大了对建筑行业的管理,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法律法规,但是仍旧存在一些施工企业对此缺乏重视,一直采用传统的技术手段,无视规章制度,法律意识极为淡薄,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未注意到其重要性,影响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2缺乏安全教育
一些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建设中为了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略过岗前培训和教育,直接进入施工环节。导致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职业道德素质较差,安全意识淡薄,投机取巧、违规操作,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无证上岗现象经常出现,使得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
1.3施工设备存在问题
(1)在一些施工现场老化、损坏、已经使用多年的设备在使用,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投资并没有对其进行改革换代,设备的使用性能无法满足实际要求,增大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2)维修力度较差,后期保养不到位。管理人员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较为严重,习惯于事后修理,事前预防不到位,轻维修重效益思想严重,不愿意拿出更多的资金来进行设备维修和保养,导致安全事故多发;
(3)在实际施工中设备超负荷运行情况十分常见,很多施工企业为了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加班工作属于常态,很多的设备都是在带病作业,导致产生了大量的安全隐患。
1.4建筑市场管理不规范
眼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建筑行业进步巨大,使得市场内部竞争尤为激烈,很多施工企业逐渐转型成了管理型企业,虽然提高了管理水平但是不足之处还是存在。没有高素质的劳务施工队伍,多数都是将工程项目承包给个人,然后指派几个技术员下到现场进行施工管理,严重影响了施工管理效果。尤其是一些大规模工程的建设,工人多数只服从承包商的管理,对于建筑企业的管理置之不理。这种市场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导致建筑市场管理缺乏规范性,秩序混乱,增大了施工风险和安全隐患。再一点很多施工企业对于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并不是十分重视,缺乏忧患意识,导致安全管理工作实施不到位,制度不健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安全设施较少,缺乏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各个施工环节之间没有良好过度,矛盾重重。还有一些企业过分注重经济效益,目光短浅,不实施任何管理措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
2加强建筑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全面落实建筑市场监管职责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大力响应党的号召,严格实行相关规定,加强建筑市场的整治和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尽力完善的施工安全监管体系,同时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明确监管职责,依法刑事,增加管理项目,扩大管理范围,这样才可以有效缓解目前安建筑市场安全监管不力的现象,维持市场秩序。施工企业还需要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改进和完善,严格执行,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到位。同时加强安全管理力度,保证施工企业上到领导下到员工共同参与进来,项目负责人承担主要责任,发挥自己的带头作用,将施工安全管理与工程经济效益挂钩,这样才能保证安全管理工作顺利的开展。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工作热情,确保全员同努力,做好安全管理措施,提高项目施工安全性。
2.2加强建筑施工安全教育
企业必须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做好安全技术培训,全面了解施工安全管理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定期对员工开展技术培训活动,使得每个施工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施工技术,并合理运用。同时不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禁止出现违规操作,一旦发现必须立即予以相应的处罚,表现优秀的员工予以表扬和鼓励,反之则要做出相对应的惩罚,激发其工作积极性的同时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保证做好自身本职工作。
2.3加强施工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1)对所有的设备存储、使用、保养以及运行状况进行严格的登记,为后期的设备维修提供有力依据。同时进行实施监督,对其中产生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制作报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一旦出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做好后期养护管理,对于人员方面要不断提高其设备养护意识,保证维修水平。在维修设备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时间,避免影响到设备的正常使用;坚决不允许设备带病作业;有需要更换的配件,要提前准备好,保证型号、质量符合要求。
2.4做好施工现场和施工班组的安全管理
(1)施工现场管理。对于施工现场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和布局,保证临时办公室、临时宿舍、食堂等位置的合理性。对于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合理放置,如果需要露天放置则要分类处理,不允许随意堆放,避免影响到施工材料的性能;
(2)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每本组在上岗之前要对机械设备、施工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查,根据交接班记录以及天气情况、施工情况提出新的施工安全要求,保证施工环境的安全性。
2.5对危险性项目和设施进行专项治理
(1)规范脚手架搭设,对建筑结构和架体进行固定,做好架体的封闭工作,主要有内封闭和立面全封闭。过程中保证脚手架的材质符合要求,避免劣质工具投入使用;
(2)对基坑支护予以高度重视,保证做基坑的开挖和临边洞口防护工作,对基坑及基坑周边进行实施监测,并详细记录,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在使用机械、气瓶、潜水泵的时候必须要规范操作,保证安全性;
(3)对于现场所有的施工机具进行安全防护,其中包括电焊机、搅拌机、圆盘锯、潜水泵等。规范使用塔吊和外用电梯,禁止违规操作,保证施工安全;
(4)选派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对塔吊和外用电梯进行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必须规范操作,禁止随意搭拆,同时做好防护设施,提高设备运行的保险性。
2.6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建筑施工由于自身性质问题风险性较大,很容易发生各种安全事故,这样一来就必须要配备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避免突发的安全事故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体措施如下:
(1)总结经验制定科学的应急救援方案,成立救援小组;
(2)准备好需要用到的设备和物资,以防事故出现后能够予以足够的物质保障;
(3)做好救援小组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其救援能力,为人们的安全和财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中施工安全性是个重要因素,企业对此必须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每一施工环节的管理和控制,不断强化企业管理层以及员工的安全意识,将“安全”作为第一施工要素,防患于未然,尽量在降低安全风险的同时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理中.浅谈建筑施工安全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科学之友,2010(11).
[2]纪英杰,叶志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03).
[3]柯昕.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1(07).
[4]刘娜斯.浅谈建筑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田.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95-01
摘要:
安全问题是伴随着社会生产的产生和发展的,只要有生产,就会有不安全的因素,就会有杜绝伤害.保障劳动者健康与安全的要求,所以笔者姑合多个方面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安全生产;企业管理;质量效果
近年来政府已经深刻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采取了多处加强安全生产的办法和措施,并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加大了对安全生产监督的力度。
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目前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还存在交叉状态,很多项目的建设并不规范,监督也主要以突击性安全检查为主、缺少日常监督管理有效措施,监督力度和手段也难以适应医院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
1.2从施工部门本身看,部门的安全生产投入还是严重不足且基础薄弱。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落实不能到位,从业人员接受到的系统正规的安全培训不够完善。
1.3从安全技术方面看,建筑施工是难度大、危险大的特殊行业,而安全生产技术的发展未能满足施工需求,安全防护装备落后、配备不足,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2安全生产管理创新的含义
安全生产是指使生产过程处于避免人身伤害,设备损坏及其它不可接受损害风险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和设备是安全的,即保障人的健康和安全杜绝安全事故,安全生产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思想,将人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安全生产管理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上涉及到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调整、改进等一系列致力于满足生产安全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管理,其管理内容涉及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
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成功与否,应该由事先确定的评价标准进行测量,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过去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作为今后安全管理工作的参考。由于建筑施工技术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安全生产管理难度很大。建筑工程产品构造物形式多样、工种复杂、施工作业流动大,标准化程度低、都会导致事故发生,危险防不胜防,关心维护从业人员的人身健康与安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现阶段“与时俱进,持续发展”的经济建设方针和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随着本单位最近几年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安全生产成为管理中的头等大事,是质量和效益的前提,关系着部门的生存和发展。
4建筑施工企业安生生产管理创新的方法
4.1明确安全生产政策。部门要成功地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就必须有明确的安全政策。政策的目标是在保证现有人力、物力资源有效利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和风险的责任。政策的有效实施,依赖于部门良好的组织结构和系统,并通过计划实施,使用风险管理的方法确定消除危险和规避风险的目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事故损失。部门施工的安全政策不仅要满足法律
上的规定和道义上的责任,还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本单位的要求。一是政策制定者要深刻理解工人对部门的重要性。对于单位来说,工人绝不仅仅如设备工具一样是部门所拥有的资本,而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二是要能够促进风险控制并且保证工人的身心健康,为工人提供安全的健康的工作环境,使工人在工作中能够产生满足感和愉悦感。三是重视安全带的风险。按照事故致因理论,在生产过程中的未遂事故多得多,通过对这些隐患的分析和研究,能够最大限良地减少事故隐患,从而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4.2加强对安全生产有效控制。与传统的安全管理理念不同的是,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认为,几乎所有的安全事故和职业疾病都是可以避免的,而最终导致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根本原因还是组织管理的失误,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控制。由此可见,所有的安全事故都是管理不当造成的,是管理者的责任。
4.3重视安全投资的经济性。安全需要投资。因为一旦发生事故,由于建设施工带来的利润可能远远不够补偿安全事故的损失,对于工作中系统而言,太低的安全程度不仅带来人员和环境的伤害,在经济上也是不合理的。
4.4安全管理应与质量管理有机地结合。实际上,在部门的日常管理中安全与质量是密不可分的,有效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有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原则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部门要想在安全上取得成功,应该致力于在组织中建设安全文化,要求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在部门各个层级间,包括部门中每一个员工,树立安全文化意识,使每个人都真正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4.5建设创新型的安全文化。施工安全管理的成功最终是取决于隐藏在管理制度和组织结构之下的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的发展与社会法制和经济激励机制的发展密切相关,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在建筑业中运用安全文化的手段在部门安全管理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改善和提升安全文化是提高全科室的安全水平的有效教育培训、宣传和理场安全管理计划,培养部门与工人之间等各方协调合作的氛围,从而最终形成一种可以改变施工人员安全工作的态度及方式的安全文化。
5 结语
【关键词】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对策
前言
概括来讲,建筑施工管理就是指利用管理职能和科学方法来促进工作的开展。具体来讲就是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技术政策、上级有关部门技术指标和规定,有条不紊的,科学的组织各项工作,形成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过程符合技术规范、符合章程要求,保证施工建筑质量。但是通过近几年的调查研究不难发现,在以往的组织施工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致使管理工作缺少规范和创新性,从而引发了许多工程的质量缺陷,进而影响到了单位的经济效益和施工单位的声誉。
1 建筑安全生产事故原因分析
1.1 法规设立和市场监管方面:缺乏适合市场经济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仅有的条款还面临执行力不足的危机。随着工程建设投资体制的转变,原有的安全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建筑业的生产模式,政府建筑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合并法规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监督体制不健全导致了安全管理不到位。
1.2 思想意识方面:对安全工作思想认识不足,措施不力。在施工进度、质量、效益、安全等方面发生冲突时,施工方往往忽视安全生产,注重进度和效益。安全技术措施专用资金不足,有些连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保证措施也不愿花钱,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这在个体、私营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
1.3 企业方面:层层转包,勘察、设计不严谨,监察力度不足,都成为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1.4 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 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安全管理机构是企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具体执行落实者,对安全生产负有重要责任。一方面,许多施工单位只是虚设了安全管理机构的名头,实际上只是设立一个挂名专职安全员。工程现场的安全管理多由现场主管兼顾,从而导致重生产,轻安全,事故频发的结果。另一方面,对着建筑市场的开放,缺乏专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大量涌入建筑市场,这就造成在施工现场对操作工人的管理难度加大,管理效果明显减弱。
2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原则
目前我国大多数工程建设项目,往往是由数家承包商各自负责某一标段的施工任务。各单位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不同,各单位的施工人员混合而成的队伍在一起施工,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协调。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在安全管理观念、管理方法和手段上都存在着异同,令项目安全管理措施在具体的制定与落实、现场安全管理的效果都很难令人满意。另一方面,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为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做了大量努力,但由于机构改革的不断调整,使得很多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出现空洞现象。特别是随着近年来非工程系统企业甚或私营企业投资工程建设的比例不断增多,有些业主连基本建设程序都不清楚,对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和质量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工程建设一旦发生事故,将给公众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伤害。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安全与质量,安全第一原则。
(2)施工安全与工期,安全优先原则。
(3)安全与投资,落实安全投入。
3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建筑行业的要求与期望也不断增高。科学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出现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不均衡性等原因限制,整体的发展状态并没有和经济实现良好的对接,存在着大量的不和谐现象,阻碍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工程进度。目前许多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实力有限,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没有实现与时俱进,与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管理水平和信息技术还相当滞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2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不高
随着建筑行业的日益发展,建筑市场迅速扩大,吸引了大批农民工加入到建筑行业当中,由于这部分民工的整体素质良莠不齐,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对他们进行规范和管理,增加了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尤其是建筑工程企业的活动多为现场施工,而且危险性很大,如果缺乏必要的管理或者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较低,都会增加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有的建筑工程企业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没有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没有提高对事前控制的重视力度,只是在事后才想办法进行弥补,这既延缓了工程进度,又增加了工程成本,而且对于从业人员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这就要求建筑工程企业要加强管理,提高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使施工项目顺利健康的发展。
4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4.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体系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来说,构建完善、合理、系统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体系是至关重要的,这是进行工程施工安全的根本保障。所以,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设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做到权责明确,建筑项目企业中的负责人就为施工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在施工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做好安全生产与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工作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充分发挥安全管理机构的责任职责。建筑行业本身具有特殊性,生产周期长、规模大、人数多、设备繁杂,这都说明创设一个专门负责安全管理的机构是必不可少的。
4.2 安全施工管理责任制的制定与落实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制定和建立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制,把安全生产和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在施工过程中要遵守相应的安全生产与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规范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能够为企业施工的正常运行提供切实可行的法律依据和保障,为安全施工创设良好的氛围。
4.3 明确和贯彻施工的安全计划、目标与方针
全计划是为实现建筑工程安全施工制定的具体计划和措施;安全目标是建筑企业在特定时期内对安全施工与管理的要求;安全方针是企业上下都必须遵从的行为指南。作为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部门,需要明确安全施工的计划、目标与方针,并将其贯彻到建筑市场的各个部门和环节,真正将工作落到实处。
5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对安全施工方案进行严格的制定,对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要逐项落实;在施工的准备阶段,要立足于建筑工程的特点和实际,认真分析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整理出完整的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并最终合理编制出满足安全管理需要的施工组织。此外,对于比较专业的环节或者关键环节要区别对待,可单独编制安全施工管理方案,并明确相关人员的权利和责任,最终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安全。
参考文献
[1]瞿立.探索工程项目管理新模式[N].中国建设报,2008-05-17(001).
[2]谢国标.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三种控制[J].广东科技.2007(11).
【关键词】建筑业; 建筑施工项目; 风险管理
【 abstract 】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 reducing construction accidents and protect state property and people's life safety has very important.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project security risk control and security management model of study is very necessary,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 keywords 】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引言科技的不断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各大型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风险所致损失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都促使科研人员和实际管理人员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重视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风险管理。
二、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1、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原则通过风险评价,确定了风险等级,就需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一般原则是:(1)消除风险、降低风险、个人防护;(2)预防措施、保护措施、应急措施;(3)对极不可承受的风险要禁止作业,对重大风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风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风险要加强监测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风险,稍加注意,不必采取措施。2、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措施(1)危险源辨识,明确任务分工。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应明确任务分工,按各部门职责范围开展危险源辨识。
(2)运用科学手段,做好风险评价对辨识出来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分级,是实施风险控制的依据。对于不同级别、种类的安全风险,采取的控制措施、考虑的技术方案、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均不相同,做好风险评价,对于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3、建筑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辨识及控制
(1)直接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安全检查表(可以采用《安全性评价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经验法是辨识中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辨识人员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为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常采取专家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交换意见、集思广益,使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
(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即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的部分方法进行危害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ETA)、事故树(FTA)等。
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分析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建立有章可循的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企业干部与职工自觉地执行这个管理模式,并应该潜移到干部职工心中,默化成自觉的思想趋势,即使企业的体制、机制、领导层和管理人员有变化,职工仍能自动运作,自觉照章办事,这就是企业运作成功的模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何种所有制企业,都面临着市场的选择、制约和挑战。一个安全事故多发的企业是很难在市场中立足的,不仅失去投标资格,而且将逐出当地建筑市场,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因此企业能科学、正常化进行安全生产,必须建立科学的企业安全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是否科学有效,企业内和现场项目部是否形成人人遵章守纪的安全施工氛围,将面临着市场的选择和挑战,同样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发展。如果企业没有自己的安全施工管理模式,安全管理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必然难以管好施工现场安全施工。建立的安全管理模式不科学、不实用,或是花架子赶时髦,也不行。因此,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安全施工管理模式的任务是企业头等大事。
该模式应该俱备本企业的鲜明特色,特色愈浓,说明企业安全文化素质愈高,其运作的真实性、针对性、可行性愈强。有自己特色的模式是本企业多年工作规律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紧密结合本单位施工生产实际、其中可操作性强的实实在在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在施工实践中总结。
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全面细致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职工奖励和违规处罚》等等制度。有些制度、规程、责任制应挂在岗位上,警示岗位人员贯彻落实。做到以法治企,以制度管人。
建立健全的以企业法人为首、层层落实的各级安全施工责任制,形成立体式、全方位责任到人的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成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配备经培训考试合格懂专业安全技术知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所有现场项目部、施工班组均设安管员,构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把安管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是企业安全生产施工的基本保证。
转变观念,实质是使主观认识符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要有所创新。一是要实现从事后查处的被动型管理向事前预防的主动型管理转变。今后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重特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的预防控制、治理和整改上。简言之,就是防患于未然。二是要实现由经验型管理向技术型、专业化管理转变。过去,安全生产的管理更多的是凭借经验的积累,规章制度的约束等。诚然这种管理方式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随着当今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产业分工的日益技术化,这一传统管理方式,无疑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应更多地依靠先进技术和专业化、职业化队伍来实施有效的监管。三是管理客体应由单一所有制企业为主的“小安全”管理向全社会企业的“大安全”管理转变。一方面,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大都集中在乡镇、私营企业。为此,安全生产管理方式必须适应经济市场化和所有制结构的新变化及事故多发的特点,即由过去只注重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转向对各种所有制企业,尤其是要强化对非公有制中小和。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路是: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事故防范为目标,以企业自我约束为主体,以科技进步和管理方式现代化为手段,以强化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素质为保障,以遏制或减少重特大事故为重点,以不断健全和完善政府监督管理机制为关键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P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各大型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风险所致损失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都促使科研人员和实际管理人员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重视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风险管理。 二、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
1、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原则
通过风险评价,确定了风险等级,就需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一般原则是:(1)消除风险、降低风险、个人防护;(2)预防措施、保护措施、应急措施;(3)对极不可承受的风险要禁止作业,对重大风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风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风险要加强监测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风险,稍加注意,不必采取措施。
2、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方法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一般方法有:确定安全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职责;制定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制定程序文书、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规范、管理制度等必要的文件;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加强运行控制;组织员工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能力;发现事故苗头、隐患,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3、 建筑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控制
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建立“企业负责、国家监察、行业管理、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建设施工安全责任制,有效开展城市建设施工安全管理。
制订和实施现场大型施工机械安装、运行、拆卸和外架工程安装的检验检测制度。
开展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对可能影响社区安全的施工项目进行城市建设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登记。重大危险源登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危险源类别、地址(地段)、建设开发单位、施工单位及联系人、联系办法、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的危害、施工安全主要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工作)。
建立城市建设施工安全(政府的)和项目施工安全(企业的)联动应急救援预案和运行机制。 制订和实施对项目施工安全承诺和现场安全管理绩效考评(评价)制度。促使企业建立和完善施工安全长效机制。
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分析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路是: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事故防范为目标,以企业自我约束为主体,以科技进步和管理方式现代化为手段,以强化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素质为保障,以遏制或减少重特大事故为重点,以不断健全和完善政府监督管理机制为关键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为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 管理方式的创新
转变观念,实质是使主观认识符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要有所创新。一是要实现从事后查处的被动型管理向事前预防的主动型管理转变。今后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重特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的预防控制、治理和整改上。简言之,就是防患于未然。二是要实现由经验型管理向技术型、专业化管理转变。过去,安全生产的管理更多的是凭借经验的积累,规章制度的约束等。诚然这种管理方式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随着当今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产业分工的日益技术化,这一传统管理方式,无疑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应更多地依靠先进技术和专业化、职业化队伍来实施有效的监管。三是管理客体应由单一所有制企业为主的“小安全”管理向全社会企业的“大安全”管理转变。一方面,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大都集中在乡镇、私营企业。为此,安全生产管理方式必须适应经济市场化和所有制结构的新变化及事故多发的特点,即由过去只注重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转向对各种所有制企业,尤其是要强化对非公有制中小和外资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2 、管理手段的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要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性改善,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安全科学技术,从硬件上做到本质安全,从本质上为遏制或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提供技术手段,使企业的安全生产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大力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淘汰落后的施工技术、工艺和设备,从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今后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点:一是在控制重特大事故与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技术上要有所突破,力争重点解决一些带有共性和全局性的关键技术问题;要抓好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特大事故隐患整改研究。二是加强安全生产的技术基础工作,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健全安全生产信息网络和安全生产信息与事故统计网络体系。三是实施安全科技示范工程,推进安全科技成果产业化。重大危险源的普查、评估与监控,企业职业危害风险分级与分级管理,新型、多功能安全防护用品的开发生产等将作为实施示范工程的重点。
3、企业制度的创新
从微观层次上看,企业是国家经济的细胞,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和经济增长的主体。安全生产工作的落脚点是企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安全生产宏观管理制度创新的基础。只要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好了,安全生产形势就有一个根本性的好转,生产力的发展就有了基本的保障。当前,要逐步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转变,并形成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为此,一是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按照国际规范建立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强化企业安全管理,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二是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开展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必经程序,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建设项目做到本质安全,不留事故隐患,从源头治理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之一。今后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以保证安全生产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不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凡应进行预评价而未进行评价的建设项目,没有开工或没有竣工的建设项目应立即进行预评价,已经竣工投产的建设项目必须对其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必须限期整改。未进行预评价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开工建设,未经预评价或评价不合要求的竣工项目应停止生产运行。三是加快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中介组织的发展,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认证、咨询和服务体系。
此外,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是对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的补充,是从更深的层次影响人的观念、道德、态度、情感和品行等,提高人的安全素养,最终使人的自觉行为满足安全健康的要求。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应该建立在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基础之上,创造提高职工安全素养的氛围与环境,并将安全文化融合于企业的各项工作之中。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利用多种方式创造各具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使职工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安全生产的自我意识,创造安全环境氛围。加强车间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倡导清洁生产、文明生产、安全生产。当前,应突出抓好企业经营管理者,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和乡镇企业法人代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同时,应加强对职工上岗特别是特种工种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现代管理机制,树立良好的安全生产形象,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从容应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丁传波.施工企业安全评价研究,建筑技术.2004.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1.前言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各类的建筑施工工程也越来越多,许多的建筑施工企业都迅速的成长发展起来。但在具体的建筑施工中,也存在着许多的安全事故问题,严重影响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也阻碍着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为了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对建筑施工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然后再找出解决问题的实际办法,以保障建筑施工人员的人生及财产安全。
2.我国建筑施工在安全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政府的监管
目前,政府在工程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缺乏对建筑施工安全的监督及管理,没有充分发挥其调控作用,只是通过某些法律手段对建筑施工行为进行干涉,弱化了政府在对项目施工进行安全管理的作用,不利于对建筑施工的安全进行管理,导致某些安全事故的发生。而面对建筑安全事故频发等重大问题,政府也只是采取某些措施对一些比小问题加以解决,而没有采用必要的措施及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对安全问题进行管理,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项目施工人员的安全。
2.2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对安全管理的重视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许多的建设施工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对施工工期进行严重的压缩,为了节省资金,也减少了对必要安全设施的投入,导致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赶工程进度,盲目使建设速度加快,也没有完善的建筑施工安全设施,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也也不健全,致使建筑施工无法安全的得以展开,对施工人员的健康及安全造成威胁[1]。
2.3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不够
工程项目的建设一般都会有较大的规模,在建设的过程中也会消耗许多的材料,若没有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有效的规划及管理,会出现许多的建筑材料任意堆放的问题,容易造成施工现场的混乱,也会增加施工操作的危险性。同时,由于施工现场的管理混乱,也会造成某些施工机械任意停放的问题,再加上对水电网的缺乏科学的布置及规划,乱接私搭现象严重,为建筑施工的安全埋下许多的安全隐患,使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增加。
2.4施工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在我国存在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许多的施工人员都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意识,或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对于施工安全方面的知识也比较的欠缺,在施工的过程中缺乏对自我的保护。这些都会导致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对安全操作规程的忽视,任意的展开施工,违章操作的现象严重,在影响工程质量的同时,也埋下了许多的施工方面的安全隐患,引发一系列的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2]。
3.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对措施
3.1 加强政府对施工安全管理的监管
在对工程的建设施工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政府的管理管理职能需要进行重新的定位,不断完成角色的转变,发挥出自身的监督及管理职能,选择合适的调控手段,对建筑施工市场进整合及监管。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必须充分的发挥其各自的职能,努力建立起相关的管理机构,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建设和完善。加强对市场的整改及调控力度,使我国的建筑施工市场可以在有序的情况下合理运营[3]。同时,还需对相关建筑企业的资质进行审查,若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安全事故必须将对建筑施工单位进行严肃的彻查,采取必要的惩治措施。政府也需要对各项的保障制度进行建立及完善,从制度上使施工人员的人身及财产安全进行保障。
3.2对建筑施工进行安全责任制管理
实行建筑生产的安全责任制管理,加强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是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性措施。相关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认真的贯彻和落实建筑施工生产的安全责任制,对安全生产管理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使安全生产责任不断的得到细化,可以具体的落实到每个相关责任人身上,让相关的安全施工管理人员可以更加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及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严格管理,权责明确,赏罚分明,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盲点可以得到消除,实现对建筑施工的全面安全管理,使之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有序进行。
3.3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
在对项目工程进行建设施工的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对入场材料的进场数量及入场顺序进行科学的规划,并妥善安排好相关的材料堆放工作,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使其有一个整洁的现场的施工环境[4]。同时,需要对施工机械的停放场地进行合理的布置,定期的对其进行维修及养护,在确保施工现场具备整洁施工环境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施工现场的危险因素进行合理的控制。另外,施工现场必须安设必要的安全保护设施,加大对安全设施的投入,使建筑施工的安全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对事故的安全应急系统进行完善,若施工现场发生了某些突发的危险事故,可以马上的采取应急措施对其进行科学的处理,对事故造成的损失量进行控制。
3.5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施工人员在整个建筑施工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素质的高低会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产生直接的影响,必须对人员的素质的提高加以重视。但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中,关于施工人员素质这一问题往往会被人们所忽视,给项目施工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显得十分必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业务水平及事故处理水平,通常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安全操作技能培训、操作规程培训、法律法规培训、事故应急措施培训、逃生知识培训等[5]。使大家建立起安全的生产操作理念,认真的按业务流程进行操作,对某些危险因素进行控制,使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可以落到实处,切实保障项目工程的安全施工。
4.结束语
对建筑施工进行安全方面的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整个工程质量及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要加强对其管理,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监督作用,企业也要建立起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不断加强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同时,施工人员的素质也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保障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可以顺利的进行,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合理有效运营。
【参考文献】
[1]李万庆,安娟.基于RS-SVM的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预警模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124-126.
[2]刘新伟,司呈庆.浅谈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A].2010全国非金属矿产资源与勘察技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10(02):224-224.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发展及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近几年来,我国在外加剂行业的科研队伍不断得发展壮大,生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新产品也在不断进行研制开发,同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及扩大,则外加剂行业成为经济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一股新生力量,在此同时,外加剂在应用技术方面也得到了迅速快捷发展。
一、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
按其化学成分,混凝土外加剂可分为以下的几类:(1)减水剂:具有增大混凝土的流动性,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等特性,比如糖蜜、木质素磺酸钙等普通的减水剂、高效的减水剂、早强的减水剂、缓凝的减水剂、引气的减水剂等等。(2)早强剂:可提高混凝土早期的强度,并降低了水泥的用量,缩短了养护时间,比如氯化钙、氯化钠等普通的强剂。(3)抗冻剂:具有降低混凝土冻结的温度,并促进混凝土在0℃以下强度的增长的性能,比如亚硝酸钠、氯化钠、氯水、尿素、碳酸钾等。(4)速凝剂:可使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加快,并促使混凝土迅速凝结和硬化,比如铝氧熟料、铝酸钠及水玻璃溶液等等。(5)缓凝剂:可达到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同时降低水化热的目的,比如石膏、酒石酸钾钠、酒石酸等等。(6)引气剂:可在混凝土引入大量均匀封闭的微小气泡时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同时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及耐久性等特质,比如脂肪醇、烷基磺酸钠、松香酸钠等等。(7)消泡剂(或去泡剂):可以抑制或消除混凝土中的过多有害气泡,比如有机硅、聚氧乙烯、磷酸脂等等。(8)膨胀剂:可在混凝土硬化的过程中,通过体积膨胀来达到补偿混凝土适当收缩,同时在限制条件下出现适宜的自应力的目的,比如氧化镁、氧化钙、明矾石、石膏等。(9)防水剂:能够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并提高抗渗性,可对水泥有一定的促凝作用以及提高强度,比如氟硅酸盐、沥青乳液、粉煤灰、硅藻土、松香等。(10)密实剂:在新拌混凝土形成胶状的悬浮颗粒,将硬化混凝土内毛细通道堵塞,也可提高密实性,比如三乙醇胺等物质。
除此之外,还有耐蚀剂、泵送剂、防辐射剂、碱-骨料反应抑制剂、钢筋防锈剂之类的外加剂。
二、使用混凝土外加剂的必要性
当代最大的人造建筑材料即为水泥混凝土,扮演着宛如人类食品中调料的角色,入汤则鲜,入药则灵。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较快的一项混凝土技术是混凝土外加剂技术,也是混凝土发展史上继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之后的第三次质的飞跃。用它可以改善混凝土性能,不但节省水泥及能源,还能提高施工速度及施工质量,同时改善工艺及劳动条件,有投资见效快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利用现有的施工条件就可推广应用等特点。
在使用外加剂之后,可获得节省水泥与能源、提高强度、加快模板、缩短工期及预制场地的周转、并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在混凝土中,其发展科学和技术的目的是使其达到节能、耐用、高强度和高流动性的特点。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外加剂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混凝土外加剂的推广和应用,是混凝土发展历史的一个重大突破。新结构与新施工技术中要求混凝土拥有调凝、早强、高强、大流动性水化热低、低脆性、轻质及高耐久性等特性,同时还要求配制能耗较低、低成本、适用于快速泵送施工和经济良好等特点。以上材料与工艺目的的实现,都是离不开混凝土外加剂的。混凝土外加剂在当今,已成为混凝土中除水泥、砂、石和水之外的第五组成部分了,它的广泛应用被视为混凝土发展史上的又一次技术的进步。
伴随着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前进,混凝土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对于混凝土的要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其中,采用外加剂方法改善混凝土性能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在世界上发达国家外加剂使用都很普遍,甚至有不掺外加剂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浪费现象的说法。
三、使用外加剂应注意的事项
1、要根据工程特点去选用合适外加剂:虽说几乎各种混凝土都可以掺用混凝土外加剂,但我们必须根据工程的需要、施工的条件及施工工艺等来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外加剂。
2、需注意外加剂质量:在关注外加剂的质量方面,除了关注某些厂家不注意原材料质量的控制,以假乱真,粗制滥造,或提供伪劣产品之外,对于质量较好的产品也应注意某些细节,比如应详细了解产品实际的性能,仔细观看生产厂所提供的技术资料与应用说明。粉剂产品之中,其中有些由于烘干不彻底或包装不符合要求而受潮损坏,导致产品中的固体含量大都在 75%~80%上下,在这种情况下,切勿将固体物质以 100%用作计算掺量依据。
3、要注意水泥品种选择:原材料中,水泥对于外加剂的影响是最大的,不同品种的水泥,会影响减水剂减水与增强效果,尤其是对减水效果影响更加明显。
4、本着确保工程质量的原则,需要在使用前根据现有的标准进行试验,如在使用减水剂前试验其是否是匀质的,待测的量分为两项,分别为表面张力和含固量。如果表面张力不容易测量,起泡性也是可以代替的,接着对减水剂混凝土进行检验,测试其性能。为了知道减水剂混凝土的性能,常规上需要测定 4 项:坍落度损失、减水率、含气量和抗压强度。
5、根据不同的用途改变对外加剂的掺量,即使是同一种外加剂,加入的掺量不同会导致性质的不同影响其用途。如果掺量偏高,造成经济的损失浪费不说,更会使生产的产品面临质量不好的风险。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有引气、缓凝功能的减水剂,千万不能超掺量。比方说,掺入木钙的量在水泥重量的比重如果高于0.5%,将导致多余空气进入减慢初凝的速度,混凝土会很容易变形。如果加入的高效减水剂太少,将无法达到高效能效果。反之(>1.5%),质量会被沁水的问题造成影响。大家都知道过量的氯盐会引起钢筋锈蚀,所以对其有限制。温度也影响防冻剂的掺量,根据所需强度效果的不同可以参照规定来确定掺量。仅仅对减水剂就有许多影响因素,如掺加方法、水泥品种、拌合物的初始流动性及养护制度等。可想而知影响外加剂掺量的因素该有多少了。
6、因为搅拌混凝土的时候,如何掺加外加剂对外加剂的使用效果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需要采用适宜的掺加方法。就减水剂而言掺加方法可以粗略的分为4种:在拌合水之前掺入的先掺法、与拌合水同时掺入的同掺法、在搅拌过程中减水剂滞后于水 2~3min 加入的滞水法、在拌合后经过一定的时间才按 1 次或几次加入到具有一定含量的混凝土拌合物中,再经 2 次或多次搅拌的后掺法。如何掺加将决定你收到的效果,由于作用机理的差异,不同的减水剂的掺加方法都有区别。使用萘系高效减水剂的时候最好采用后掺法,这样可以防止其被水泥种的 C3A、C4AF 矿物成分选择性吸附。由于钙类减水剂的大分子保护作用,改变掺加方法对于木钙类减水剂的影响作用很小。怎样掺加减水剂主要由水泥品种、减水剂品种、减水剂掺量、掺加时间及复合的其它外加剂来决定。试拌是真正进行实验前的最好选择。
7、按普通方法对那些对于混凝土配合比没有特殊要求的外加剂。但是如果需要减水或节约水泥时就需要适当的改变砂率、水泥用量、水灰比等一些因素。
四、结语
归结起来,混凝土外加剂因其种类丰富,量少效果大,改良能力强的优越特点在施工生产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日益增多的视线已经投到除水泥、砂、石和水以外的起着重大作用的“基本材料”――外加剂的身上。研究和应用外加剂,促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品种混凝土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