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责任体系主要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现代化转型 多元复合 发展陷阱 社会普遍服务体系
当今中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现代化进程呈现出多元复合的特征。根据历史经验,横亘在中国前进道路上的有新的“三座大山”:“拉美陷阱”、“西班牙幻影”、“日韩困境”。我们需要群集智慧,顶层设计,系统集成,义无反顾,完成历史使命。
深刻把握多元复合特征,确立现代化路向
纵观世界现代化进程史,不乏在现代化进程中遭遇挫折与断裂乃至陷入社会混乱的国家和地区。这种断裂可能出现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各个层面,甚至可能是整个现代化进程的断裂。中国目前的发展也已暴露出诸如收入差距过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压力大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把握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特征,在制定政策时充分考虑到我国现代化的具体实际,避免踏入挫折与断裂充斥的现代化陷阱。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呈现出多元复合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农业社会向工业和知识社会跃升、社会架构从立体科层转向扁平网络、社会形态由封闭内卷转为开放外拓、产业结构由产业依赖转向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由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切换、文化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变迁。这八个方面转型相互渗透、互为前提,甚至有时又相互锁定。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是多元复合转型的出发点和核心环节,城市化是其主要内容,以快速推进城市化为中心形成辐射,其他七个转型在其发展轨迹下不断推进和深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知识化社会转型,它们是复合转型的两大支柱,关系到经济体制的确定和生产要素的变革;由立体科层结构向扁平网络结构转型、由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由产业依赖向产业创新转型、由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型、由生存型文化向发展型文化转型,分别从社会结构、内外关系、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文化类型等更加具体且关键的领域支持社会多元复合转型的顺利运转。
所有这些对我国现有的政府管理模式和制定政策的思路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中国政府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系统考虑社会转型的多元复合特征,综合性、全方位、多视角地制定政策,以城市化为中心、以市场化为动力、以产业先导为引领,向知识经济跃升,完成社会经济全面转型,实现工业化、知识化的双跨越。
审视转型路上“三座大山”,警惕中国现代化发展陷阱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综观全球发展历程,几乎每个国家都在竞逐富强,渴望赶超别国,但结局却是天壤之别。有的国家现代化进程起步早,可至今仍难以突破传统社会的束缚。还有一些国家启动现代化很晚,却迅速跻身发达国家之列。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恰好到了确认未来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在此背景下,研究和回顾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兴衰的经验教训,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不无裨益。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上,矗立着“三座大山”,即“拉美陷阱”、“西班牙幻影”及“日韩困境”,这些都是先发国家经济起飞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加以研究,未雨绸缪,顶层设计,化阻碍为动力,翻越“三座大山”,走出发展困境。
统筹城乡发展,严防“拉美陷阱”。南美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后,由于收入差距过大造成内需增长缓慢、产业升级失败、政治腐败低效等,至今仍然挣扎在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这种现象称为“拉美陷阱”,也称“中等收入陷阱”。
“拉美陷阱”的关键在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解决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的问题,相当规模的人口享受不到现代化成果,从而阻断了现代化的进程。在拉美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而城市阻隔了新生力量的融入,许多人被城市周边的贫民窟吸纳,城市被贫民窟包围,人们被人为地分隔为城市、贫民窟和农村三个集团,城里人心理恐慌,贫民窟被边缘化,农村赤贫化。环境污染,治安混乱,社会失序,政局动荡,这样的城市化不仅没有帮助拉美国家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没有解决其农业农村发展问题,反而使拉美各国都陷入了更为棘手的贫民危机之中,成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上的前车之鉴。
中国在历史上一直是传统的农业国,农村、农民在中国社会发展变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居民人均GDP的不断提高,我国也步入了发生“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区。如何运用机制手段实现“农民终结”的问题,是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我国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口逐渐从乡村向城市积聚,越来越多的农民同土地剥离、涌入城市,大量的人口流动同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冲突不可避免。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后,世界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少,大量农民工被迫返乡,怎样实现新一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城市互动,防止少数群体被边缘化,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寻找城乡统筹的新机制,创业园、安居园、培训园“三园互动”机制是其中有益的探索。实施创业园工程,搭建就业平台,支持农民返乡创业;兴建安居园,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创办职业培训园,提升劳动力素质,加快农民向市民的转化速度。基于市场机制,促进“三园”互动,使资源、资金、技术在城乡之间、在不同产业之间有序流动和优化组合,实现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动态融合,推动城乡经济协调持续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突围富而不强,提防“西班牙幻影”。16世纪末,世界贵金属开采中的83%为西班牙所得。不过,西班牙只是扮演了“过路财神”的角色,涌入的财富又像水一样流走,因此西班牙被称为“黄金漏斗”,这一现象即为“西班牙幻影”。
“西班牙幻影”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当时的政府政策,尤其是经济、产业政策的严重失误。缺乏自主产业,工业原料大量出口、国内所需产品单纯依靠进口的政策,沉重打击并逐步摧垮了西班牙农业和工商业,进而动摇了西班牙国力的根基,使西班牙的强盛成为昙花一现。当时的“西班牙幻影”,是在固有权力保障下的财富积累,既定技术文化条件下商业模式的简单复制,而原有社会结构和文化保持不变,缺乏技术创新动力和社会动态化发展能力。“西班牙幻影”说明,只积累财物而没有进行相应的产业升级、政府创新、文化精进、社会进化,任何财富的拥有都是昙花一现,不激发和维持人们的创新力,一个国家的繁荣就不会长久。
中国在过去三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但是随着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基于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维系,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避免落入“西班牙幻影”的窘境。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以知识创意和技术为主导生产要素的阶段,营造创新文化、推动技术进步,是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势头、保持国家层面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动力,运用社会资本发展本国具有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进行产业的动态升级,形成国家内在的生产、研发、创新能力,是消除富强幻影的必然选择。中国的现代化是在旧式工业化已经取得一定成就而世界正在发生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背景下进行的,这就要求中国的产业发展既应坚持原创产业,又要注重传统产业升级,在积极推进高新技术研发、应用的基础上,通过对原创产业的直接促成以及对传统产业的高技术改造,夯实现代化的经济基础。
关注社会创新,谨防“日韩困境”。20世纪70年代,日本、韩国的飞速工业化让世人震惊。但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创新技术不足,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日本、韩国从世界瞩目的经济强国一路走低,经济增长放缓。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日韩困境”。
“日韩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正是忽视了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迅速转型,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仍以政府为主导,大企业、大银行与政府之间形成铁三角,生产要素的锁定难以激发社会潜能,导致一个个缺少创新、创业激励的“大企业和超大企业”,技术多停留于模仿层面,无法形成企业核心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使得原本迅速发展的日韩经济在向知识经济转变过程中陷入泥沼。“日韩困境”表明,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下,一个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国家,将难以主动地进行自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并有可能在新一轮的国际产业分工中陷入被动。同样,在技术领域着重跟随模仿,将难以越过跨国公司严密的专利壁垒,使得跟随发展的技术在市场上的实际应用空间十分有限。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一直延续引进技术并加以改造吸收的技术发展策略,引进的技术不少是国外产业结构调整后淘汰下来的,这些技术的特征是“四高一低”,即高污染、高资源、高消耗、高人力、低附加值。长此以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难免也会遭遇“日韩困境”。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特别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还是必须要靠本国自己。因此,我们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大力发展创业型经济,积极鼓励创业活动,努力营造创业环境,借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进而推动技术进步,催生新产业的产生,真正依靠科技、知识和教育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实现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创业社会的快速转型,避免陷入“日韩困境”。
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助推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纵观历史上的崛起大国,从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都要经历一个平台期,都需要一项具有“万向节”性质的经济社会政策,对社会的发展战略进行顶层设计,并将各项政策系统予以集成。18世纪,由于设立了财产权的保障体系和自由贸易权,英国战胜西班牙成为世界强国。19世纪,由于赋予了国民参与政治的权利,法国迅速成为世界强国。19到20世纪期间的德国与美国,由于设立了一套社会保险制度,人们能够共享文明成果,从而两国分别占据了世界经济产业格局的制高点。
基于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多元复合特征,如何翻越横亘在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三座大山”,在制定政策时必须通盘考虑前文所述的八个方面的转型,否则,政策就会互相抵触,出现偏差,阻碍现代化进程。另外,当今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需要在吸纳全人类智慧的基础上设计一套新的社会制度,以迅速突破在后发国家持续几千年的乡土“文明”自锁和互锁陷阱。因此,中国同样需要有一个具有万向节性质的战略政策平台,将各项政策予以系统集成,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转型,而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社会普遍服务是指政府向公众提供具有均等性、全覆盖、可获得、公正性和可持续性的公共服务。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就是要使国土范围内的任何人能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享有平等的人文基本权利,都能以承担得起的价格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分享现代化的成果,避免出现弱势群体边缘化,避免出现落后地区边缘化。它为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安全底线,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良好平台,避免出现社会群体间的对立、地区间的失衡、思维和道德伦理的割裂以及现代化进程的断裂,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中国社会的平稳过渡与和谐转型,促使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跃升为一个能够肩负国际重任的现代化强国,圆大国的强国梦想。
社会普遍服务体系具体包括人文社会普遍服务、产业社会普遍服务和信息知识社会普遍服务三个子系统。
构筑人文社会普遍服务,避开“拉美陷阱”。人文社会普遍服务体系主要解决民生问题。保持社会发展的公平、公正与均衡稳定,保障国家发展的动力及持续竞争力,防止群体间、区域间和人的内在心理出现失衡与断裂。保护失地农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城市中的下岗失业者等弱势群体,避免他们处于社会的边缘,使社会各阶层共享现代化的成果,避开现代化进程中的“拉美陷阱”。
人文社会普遍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保障生存权的社会普遍服务、发展权的社会普遍服务和自由流动权的社会普遍服务。生存权的社会普遍服务体系是保障机会均等的基石。目前在中国构建人文社会普遍服务的进程中,至少应当建立健全食物保障(低保)、基本住房、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和基本养老五个项目以保障民众的生存权。这是一个国家保持其竞争力的基础。发展权是个人、民族和国家积极、自由和有意义地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并公平享有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的权利,发展权的社会普遍服务体系适应了现代世界潮流新时代的要求。促进发展权实现而做出的任何努力和实施的各项政策,其目的都必须是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福利;保护人民的公民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保证男女平等;消除社会非正义等。自由流动权的社会普遍服务体系保障人们充分发挥生产要素的潜能。生产要素尤其是人的自由流动权,是充分发挥要素潜能的保障。在中国,受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性较小。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应该自由流动,这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一方面可以保障人追求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如从自然环境恶劣的区域迁徙到相对较好的区域中,另一方面可以保障人追求自身发展的权利。
建立产业社会普遍服务,驱散“西班牙幻影”。产业社会普遍服务体系主要解决产业文明共享、创业生态培育、产业创新和企业价值导向的问题。解决我国富裕后如何强大的问题,防范出现既定技术文化条件下商业模式的简单复制,固化原有社会结构和文化,缺乏技术创新动力和社会动态升级能力,避免陷入社会自锁和静态社会的“西班牙幻影”中。通过基础产业社会普遍服务实现网络产业化、产业网络化和企业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助推强国之路。
产业社会普遍服务体系主要包括网络产业的社会普遍服务、产业网络化的社会普遍服务和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网络产业的社会普遍服务体系使人们共享工业文明成果。网络产业的社会普遍服务,所涉及的行业通常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既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必需的能源和生产资料,又为人民生活提供不可或缺的生活资料,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产业升级要求产业的发展形成一个可以发挥联合作用的群体,产生集成效应和范围经济,产业网络化的社会普遍服务体系顺应了这个要求。产业网络化提供了不同行为主体的平台,降低了成员组织间的交易成本,加快了组织间信息扩散和学习速度,达到资源和信息互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构建产业网络化的社会普遍服务体系,将引起产业的新革命,激发国民的创新力,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使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经济开发区。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是新时期的企业价值导向。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系要求企业承担起提供相应产业服务的责任,而不能仅仅依靠政府部门作为提业服务的主体。
共享知识信息社会普遍服务,跳出“日韩困境”。信息知识社会普遍服务体系主要解决知识和信息的集成、交易、扩散及国民普遍化享用问题,保障社会发展所需信息和知识的不断积累。当前中国政府正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在此过程中坚持理性创新,迎战知识社会中知识和新技术的陀螺式扩散效应的冲击,促进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多元复合转型,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快速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化,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注重依附于知识和信息的技术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的活动顺应市场规律,防止出现工业化阶段发展迅速、但是迟迟难以进入知识经济的“日韩困境”。
信息知识社会普遍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信息的社会普遍服务、知识的社会普遍服务和知情权的保障体系。信息的社会普遍服务体系是社会低成本运行的耦合器。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是公共物品,相关行为主体有权获取应该得到的公开信息。科技的发展有助于扩大传播信息的网络覆盖面,使之得以迅速扩散,实现其价值。知识的社会普遍服务体系形成社会资本积累的基石。知识本质上也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但因为存在着产权问题,在传播与扩散中会存在一定的阻碍。知识虽然拥有产权,但是不能垄断,应该采取一定的补贴措施,扩散为社会所有。这种知识的普遍服务可以减少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形成良好的社会资本积累机制,营造人们共享知识和财富的氛围。知情权保障体系是公民寻求、接近、获取、传递和使用公共信息的制度保障机制。知情权的权利主体十分广泛,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经有关部门同意也可以成为知情权的主体。知情权是一项集合性的权利,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权利主体对信息的获得、复制、传播、处理加工及司法请求等过程,涉及民事活动、政治活动、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
责 编 / 樊保玲
A Universal Social Services System: the "Universal Joint" in China's Reform
Xu Zhengzhong
关键词:国有企业集团;绩效;考核
国有企业集团(以下简称集团)由于外部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以及集团本身的不断发展,与单一的企业实体相比,其运营模式、管理机制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这些变化给集团组织绩效考核工作带来了挑战。随着集团的产业升级、业务扩张、权力迁移及管理层级出现的变化,这种挑战将日益严峻。如何开展对集团的绩效考核,是集团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下面就集团如何开展组织绩效考核工作谈一些看法。
1 集团组织绩效考核原则
①坚持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体现在集团组织绩效考核系统化建设过程中,有横向、纵向两方面。横向的系统性是指集团各部门之间,通过沟通、协作而构成体系;纵向的系统性是指组织绩效考核运作过程中,先后进行的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衔接而构成的体系。
②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多项发展目标并存的考评原则。从财务绩效和管理绩效两方面分别设置定量财务指标和定性评议指标,以克服单纯定量评价的不足。促使集团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自身得到发展,社会责任得到落实。
③坚持年度绩效考评与长期绩效考评相结合的原则,确保绩效评价体系长效性,促使集团的长期持续发展。
④遵循一致性、公开化、反馈及客观考核的原则。促使集团各层次的单位及员工的理解、支持和积极的参与。
2 集团开展组织绩效考核的方法
2.1 转变观念。集团上下思想认识一致
集团组织绩效考核既关系到每个基层单位的切身利益,更对整个集团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组织绩效考核模式能否最终取得成功,关键在于集团内部能否对改革考核方法取得上下一致的思想认识。同时,集团要确立每个基层单位都是考核工作积极参与者的管理理念。
2.2 建立集团绩效考核组织
集团老总要重视,确保绩效考核组织机构建立、人员到位。首先要成立集团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的绩效考核机构,配备专职绩效考核人员。绩效考核部门开展绩效考核工作要得到集团高层领导旗帜鲜明的支持。
①成立绩效考核领导小组。为确保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并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就必须成立绩效考核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集团主要负责人组成,主要对集团绩效考核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和协调。
②设立专门的绩效考核机构。由绩效管理部门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业绩效考核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明确关键绩效指标,进行目标分解、追踪、考核;定期对绩效考核制度及考核内容、流程进行检查,按需要进行调整。
③加强绩效考核队伍建设。考核工作政策性很强,专业要求很高,工作难度很大。这就要求绩效考核人员加强学习培训,知难而进,扎实工作,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考核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3 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体系主要包括:绩效考核的组织制度、考核的对象和范围、考核者的确定、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权利与义务、考核的内容与项目、考核评价标准的设计、考核档次的划分、考核频率、考核表格设计、考核流程、考核表的保管、申诉与申诉结果的处理、绩效考核体系和方法的改进等。
集团绩效考核分为三个层面,即集团公司对下属公司的考核、下属公司对下属各基层单位的考核、各基层单位对员工的考核。
集团考核管理机构以集团目标为准则,对绩效考核体系中各部门进行协调,对体系建设过程加以监督和管理。
2.4 明确集团绩效考核目标
绩效考核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真正的含义是通过绩效考核来实现集团的发展战略目标。根据绩效目标、考核指标与集团目标一致的原则,集团绩效考核目标确定为:
①依据集团发展战略,将集团的年度目标与集团某一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相结合。
②确定财务绩效目标,如总资产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和经济增加值。
③从顾客需求、股东意愿、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设置考核指标,如:市场占有率、集团战略执行能力、安全环保目标完成率、党风廉政建设目标完成率和员工成长等相关指标等。
④集团可根据实际情况,再增加一些考核指标,以引导和约束各基层单位在多重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如对主要产品产量,其他重要、重大任务完成情况等独立进行单项考核。
2.5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不同考核内容
将集团的各基层单位按行业、业务的具体情况划分为几个绩效管理单元,即将生产单位、经营单位、工程项目单位、职能部门等不同的绩效管理单元。
①生产单位,在财务绩效目标的基础上,以生产目标计划执行完成情况、安全环保目标计划完成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
②经营单位,在财务绩效目标的基础上,以市场占有率、销售毛利率等作为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
③工程项目单位,以工程进度、质量、预算控制计划为依据进行考核、管理。
④职能部门人员划为一个绩效管理单元,主要以工作目标为依据,考核其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业务发展思路、团队建设、协调服务能力等方面。
⑤其它管理人员绩效管理方式参照职能部门进行。
2.6 严格执行考核办法
严格落实考核制度,对考核工作的每个阶段和每个环节都要一丝不苟地执行。采取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做法。按照考核办法、相关规定和程序地做好考核结果的测算工作。认真贯彻同一行业、同一尺度的原则,客观、准确地反映各基层单位的经营业绩,认真严格地兑现奖惩。考核政策的制定,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的,有些在贯彻执行过程中需要去完善,因此要在执行中去完善,在创新中执行,使考核工作的落实及时、到位。
进一步加强与各基层单位的沟通,完善考核结果分析反馈机制,充分肯定各基层单位的成绩,实事求是地指出问题并帮助各基层单位认真分析原因,提出建设性建议,发挥考核应有的激励约束作用。
2.7 合理处理考核关系
集团整体的经营目标的实现需要层层分解的目标管理系统,并进行阶段性的考核、反馈、沟通和指导。这一过程是集团战略得以实施的过程,被考核者和考核者需要共同形成合力,才能保证全过程的成功。因此,要合理理顺被考核者和考核者的关系。相信和依靠各基层单位是考核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在开展考核工作中,无论是确定考核目标还是执行考核目标,要坚持相信和依靠各基层单位的原则,相信各基层单位能够做到“自树目标、自加压力”,积极制定富有挑战性的考核目标。充分听取和尊重各基层单位的意见,目的是为了使考核更加符合各基层单位发展的实际。只有发挥各基层单位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实现整个集团的目标。
2.8 持续改进
一个集团虽然有可能已经开展了绩效考核工作,但这只是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考核的实践毕竟是初步的。在考核工作中,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探索和解决。比如:如何进一步完善考核目标值的确定机制,使确定的目标值更加科学合理;如何引导集团进一步树立资本成本意识,提高资本经营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如何根据不同集团的不同特点,进一步提高分类考核的水平;如何针对集团管理的“短板”,有效地实施精准考核;如何引导集团加强绩效考核与战略发展规划的衔接,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引导各基层单位避免短期行为,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今后工作中深入探索,持续改进,逐步完善。
3 结语
集团管理水平的提升,很重要的一条是取决于绩效考核的成功与否。对集团绩效考核工作进行专题系统地分析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考核目标、改进考核重点,完善考核措施,必将对集团加强绩效考核工作,提高管理水平起到推进作用。同时,对类似集团的企业绩效考核工作也会起到借鉴作用。
总之,集团组织绩效考核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集团如何开展组织绩效考核工作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集团只有在认识到开展组织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机构到位和责任落实到位的基础上,才能使集团绩效考核工作顺利进行。
课程改革历程
1990年开始,我校针对一些基础好、天资优、学习力强的学生,开设了理科实验班。针对这些学生,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探索大容量、高难度、快进度的教学实验,解决学生“吃不饱”的问题。该班每年都有一批学生在国际、全国和北京市的学科和科技竞赛中获奖,每年都会有近50%学生升入我国顶尖大学。理科实验班成为我校优秀理科学生的摇篮,为培养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
1995年开始,为满足对人文和社会科学具有浓厚兴趣,立志向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发展的学生需要,恢复创办文科实验班(“”前曾有文科实验班),矢志不移地为大学文科专业输送高素质、复合型的新生,把为国家培养人文、社会科学预备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将育人模式改革和课程改革作为主要手段。在课程建设上,全面整合国家课程,人文和社会领域学科突出“宽、厚、实”,将物理、化学、生物和技术课程整合为“科学与技术课程”,突出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的联系,开设“人文实践课程”,加强人文社会实践活动和主题社会考察。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增大阅读量,拓展教学资源,强调实践体验,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17年的改革,卓有成效,成绩斐然,先后出现过3名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自首届毕业生起,每年向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送出几十名文科新生。不仅如此,在文科实验班的课程改革带动下,全面提升了我校人文教育水平,催生出我校人文教育特色。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如果以传统标准判断,文科班学生远非我校理科实验班学生那样“优秀”,他们的入学中考平均成绩与其他平行班相当,有些年份略低。由此启迪我们,优秀生的培养,固然需要天资优异的“苗子”,更需要因材施教。
2007年,北京市全面启动高中新课程,市教委将我校作为高中自主安排课程改革实验样本学校。在这轮改革中,我校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包括实验班的特色课程)全面整合,统筹安排,形成了“6+1+1”课程体系,其中,在全面深入地完善了文理实验班课程的基础上,为其他学生设计了“侧文”和“侧理”的特色课程,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满足各类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扩大了学生自主选择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几年来的实验,全面提升了我校的育人质量,毕业生整体成绩迈上了新台阶,更重要的是孕育出我校全面深化“普通班”课程改革的设想。如何激发普通班学生的潜能,成为我校进一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课题。如何激发普通班学生的潜能,成为我校进一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课题。
2010年开始,我校首先在普通班推出了“艺术课程”的改革实验。在必修艺术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合唱课程和舞蹈课程。将艺术课程改革作为突破口,目的不在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也不在于拓展学生的艺术知识,重在让学生学会审美。“审美既是人格的象征,也是人格的营养”,“审美产生于人的心灵对于自由的渴望,也激发着人的心灵对自己的渴望”,通过审美教育,激发学生自我追求的欲望。通过课程中大量美的体验和美的创造,提高模仿能力、表现能力、交流能力、创新意识和意志力,从而促进所有课程的学习。一年多来,普通班的艺术课程,成为其他学生羡慕的课程(现已经推广到文理实验班),普通班中涌现出校园活跃分子,普通班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与此同时,为满足普通班中对科学技术具有浓厚兴趣,善于在做中学,对自主探究有较强欲望的学生需要,学校开设了“项目式学习实验班”。围绕必修课程中的部分核心概念,联系现实科技、社会、生活等真实问题,设计专题,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完成学习过程。一年多来,通过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跟踪、测评显示,该班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明显优于自然平行班,甚至优于理科实验班。
2011年,基于多年课程改革积累的经验和对学生兴趣、需求的认识,尝试开设了“社科特色班”和“数字化学习特色班”。至此,我校为每类学生设计了特色课程,实现了“班班有特色,人人有所长”多元课程体系。
20多年的课程改革,20多年的思考与实践,经验启示我们:基础教育应防止走向同质化,普通高中教育需要学生全面发展,更需要多元选择,学有所长,只有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才能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高中阶段课程设置,应适当压缩共同基础,通过扬长带短,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要有充分选择的空间,引导学生在选择中发现兴趣所在,在尝试中找到适切的发展方向,立志成才。
丰富多样的课程设置
高中阶段的教育要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潜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我校构建了“6+1+1”课程体系,开设了丰富的校本课程,为不同类型班级设置了不同方向和层次的特选课程体系。
1.整体课程结构
“6+1+1”课程结构
我校的课程体系主要由三个部分(或三大板块)构成,不同部分的课时长短不同,内容安排不同,上课的形式不同,学生的组成不同,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不同,具体结构如下表所示。
“6+1+1”课程结构
结构中的“6”主要安排国家课程中必修课程和必选课程,培养目标重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打好共同的基础;第一个“1”主要安排学科拓展类校本选修课程,属于“限选”课程,培养目标重在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学有所长;第二个“1”主要安排综合实践类校本选修课程,属于“任选”课程,培养目标重在满足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构中的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使我们的教育目标通过课程完整地体现出来。
校本课程结构
在高质量、校本化地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构建开放、多元的校本课程体系,丰富课程的形态和内容,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促进学生健康、充分和个性化地发展。
校本课程包括学科拓展类校本选修课程、综合实践类校本选修课程。
学科拓展类校本选修课程。通选类:语言文学类、数学类、文科综合类、理科综合类、大学先修类、学科工作室。每学期开设模块30~40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选修;特选类:文科特选类、数理特选类、项目特选类、社科特选类、数字特选类、艺术特选类。每学期开设模块15~20个,学生根据自身的专长选修。
综合实践类校本选修课程。综合选修类:学术类、文学类、文化类、技术类、职业类、社科类、体艺类、科学类、生活类、综合类。每学期开设模块40~50个,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选修;讲座类,每学期4~8次;课题类,每年设置8~100个课题社团类,每年设置30~35个学生社团;校本特色活动类:包括大型主题活动系列、学论语讲修养系列、班级综合竞赛系列、专题社会实践系列、青年志愿服务系列、党团特色活动系列。按照全校集中安排的大型活动与根据年级特点安排的主题活动相结合,统一安排的活动与自主设计的活动相结合,必须参加的活动与自主选择的活动相结合的原则,三年整体规划开设。
2.特选课程体系
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为重点,整合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逐步构建针对不同志向和不同班级学生的课程群,组成特选课程体系,力图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文科实验班特选课程
满足对人文科学具有浓厚兴趣,并有志于将来从事人文社会科学工作的学生的需求,为高校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文科预备人才,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文科人才的需求。
文科实验班特选课程分设科学课程、阅读课程、拓展课程、讲座课程、人文活动课程、人文社会实践课程。
科学课程。将物理、化学、生物和技术学科的必修内容整合为“科学与技术领域”,分为四个模块,强调学科综合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阅读课程。分阶段为学生开列文史社科类书籍的必读和选读、精读和泛读书单,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培养思维和指导人生。
拓展课程。包含数学专题选修、英语专题选修、语文专题选修、综合文科专题选修、艺术专题选修和综合专题研究课程等,突出“宽、厚、实”的特点,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学科能力。
讲座课程。包含文史类、经济类、法律类、时政类、艺术类、中外文化交流、生涯规划等门类。目的是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人文活动课程。包含人文自主研修、读书会、文学创作、戏剧表演、书籍出版、社科研究、志愿活动、国际交流等,培养学生的人文实践能力。
人文社会实践课程。人文社会实践线路分为长途线路和短途线路。长途线路主要是地域文化考察,如“徽文化”、“秦汉唐文化”等线路;短途线路指北京市内及周边的线路,使学生知行合一,增长见识,提升学生认识深度,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理科实验班特选课程
满足对自然科学有浓厚兴趣,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的学生的发展需求,为高校输送全面发展、专长突出的高水平理科预备人才,适应国家未来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理科实验班特选课程分设:拓展课程、竞赛课程、专修课程、讲座课程、研究课程、科技社会实践课程。
拓展课程。以专题形式呈现,以学科知识为基础进行补充、整合和深化,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和研究,产生有价值的生成性成果,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水平,加强思维训练,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竞赛课程。为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等学科有浓厚兴趣和一定特长的学生开设学科竞赛选修课程,培养学科尖子生,为学生发展特长提供支持。
专修课程。一类是《阅读与写作》课程;一类是实验课程,包括《生物实验观察》、《化学实验与技巧》和《物理实验与技巧》等。促进学生平衡发展,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讲座课程。将校内讲座与校外讲座相结合,重在科技前沿,重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丰富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境界。
研究课程。为在课题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提供较高水平的平台支持,与高校和研究院所联合培养,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科技社会实践课程。采用长短期相结合、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项目式学习实验班特选课程
满足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学生需求,培养具有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精神的科学技术领域预备人才。
项目研究实验班特选课程包括:项目学习课程、项目研究基础课程、项目研究实践课程、讲座课程、科技社会实践课程。
项目学习课程。以必修内容为基础,整合学科内容,设置若干项目采用“项目学习”的方式学习,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问题意识,提升探究能力。
项目研究基础课程。项目研究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项目研究概论、项目研究方法和项目研究实例,以及项目研究所需要的实验技术和基本理论。引导学生走进项目研究,为进入项目铺设知识基础、能力基础。
项目研究实践课程。包含工程与技术方向、物质与材料方向、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方向、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方向、地球科学与技术方向,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2个方向完成相应项目。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执着精神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座课程。必选部分:人文与科技相结合;自选部分:科技热点和科技前沿为主。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兴趣和内驱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科技社会实践课程。采用长短期相结合、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方式,增加野外科考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数字化学习特色班特选课程
通过引入数字化手段改善和丰富教与学的形式,提升学生数字化素养,增强学生沟通与协作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
数字化学习特色班特选课程包括数字化基础课程、数字化学科课程、舞蹈课程、社会实践课程。
数字化基础课程。利用网络和手持技术进行学习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数字化学科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数字化学科课程。在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学科教学中,引入网络平台和手持技术(ipad),增加交互和反馈手段,扩展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
舞蹈课程。以舞蹈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模仿能力、即兴表现能力、创造求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和综合融化能力。
社会实践课程。以职业体验、文化体验和学生交流为主要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
社科特色班课程
通过加强人文与社会领域的学习,开设社科特选课程和艺术特色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增强学生的自我导向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充分地发展。
社科特色班特选课程包括:社科拓展类课程、社科实践类课程、应用型课程、丰富性课程。
社科拓展类课程。包括国家课程社科领域的拓展和社科拓展专修课程,提高学生社科领域的学科能力。
社科实践类课程。包括文综专题研究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
应用型课程。包括应用文体写作、应用数学等模块等,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针对性的专业支持。
一、健全学校工作制度
学校工作制度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只有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校风;其次是通过各种渠道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扩大教育效果,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并最终成为制度的传播者和执行者;最后要认真组织实施。规章制度一经建立,就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要遵循“求细”“从严”和“与人为善”的原则。
二、创建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环境包括校园建筑、场地设施、文化设备、校园绿化等,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雅。”校园文化建设要起到环境育人的功能,就必须根植于一个优美、文明、整洁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建设要求学校的管理者根据学校实际,因地制宜。首先,把校园环境建设作为每年开学的重点工作,对校园的美化、绿化、硬化、净化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如增加绿化面积,或对橱窗、报栏进行修整美化装饰,重新布局;设计名人名言栏,校内的宣传标语牌制作等。其次,对教室文化环境进行要求。如张贴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名人名言等,力争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再次,强化软环境建设。各班可自行设计班级风格,体现各自的主题;根据本班的特色设计独特的人文氛围,让每一个专栏都成为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平台。
三、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它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占用的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乏味,并形成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潜在可能。因此,学校应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我们应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弘扬社会主义文化,让健康、高雅、生动的文化活动占领整个校园文化。利用各种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预防犯罪教育等。
四、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Abstract: The presence of "education by tuition" of the private colleges in China calls for the building of a comprehensive budget management syste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in the use of internal funds. The paper propo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cientific,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and the overall budget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mak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wo angles from the building step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关键词: 民办高校;全面预算管理;西安翻译学院
Key words: private college;comprehensive budget management;Xi'an Fanyi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225-03
0 引言
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呈现出数量增多、规模扩张的发展态势,承担起推动中国高校教育进步、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社会责任。然而,教学资金匮乏、教育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民办高校的未来发展。如何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已经民办高校亟待解决的难题。
随着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西安翻译学院在财务预算管理的不足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学院的资金分配。鉴于此,本文采用西安翻译学院为研究样本,分别从理论分析和经验验证的角度,全面而系统地分析西安翻译学院在财务预算管理体制上的不足,并提出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构想理念,以期为改善现存的财务预算管理局面、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1 民办高校预算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根源分析
西安翻译学院已经在财务预算管理方面做出了很多尝试,但因其受到制度理念、执行效率和事后监督等因素的制约,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本文将从认识、执行过程和监督机制三个方面分析西安翻译学院财务预算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1 管理理念落后
1.1.1 未能深入认识到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财务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然而,“重支出、轻预算”的现象十分严重,财务预算管理理念认识与其应有的重视程度不相对称。财务预算管理在重视程度上很低,需要提高学院对财务预算管理的思想认识。
1.1.2 财务预算编制的指导理念需要提升 由于传统预算编制理念存在短视性、时滞性、软性化的特征,西安翻译学院没有贯彻全面预算管理的指导思想,产生财务预算的控制能力弱化、调整灵活度不足等问题。因其缺乏长远的财务规划,西安翻译学院经常遇到预算编制与实际支出不相符合的问题。
1.2 执行效率低下 西安翻译学院财务预算执行效率低下的现象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引起的:
1.2.1 职能性财务预算部门的缺失 西安翻译学院尚未建立起专门性的职能财务部门,来承担财务预算管理的编制、控制、调整和监督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财务预算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方面,财务预算工作无法提升专业质量;另一方面,其他部门无法充分参与财务预算编制工作,造成财务预算计划的形同虚设。
1.2.2 收入预算利用效率的低下 在办学资金结构单一的条件下,西安翻译学院并不存在大量资金体外循环的问题,但收入预算内的资金利用率仍然较低,与实际的资金支出并没有建立起相适应的绩效管理体系。据相关财务人员透漏,很多二级学院并没有针对有限的资金来源做出效率性分析,尚未将收入预算与支出结构联系在一起,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财务分析。这样的后果直接导致了二级学院办学资金利用缺乏成本观念,资金支出结构得不到有效优化。
1.2.3 支出预算方法的落后 目前,西安翻译学院仍然采用支出预算按照上年的实际收支数及预计的增加数来确定。这种支出预算方法往往缺乏对所有支出预算的科学考证和量化分析,无法实现以收定支的目的,使预算经费额度和实际数发生偏差,达不到预算控制的目的,使得财务预算效果大打折扣。公用经费的预算编制仍然采用传统的粗线条估算方法,预算项目安排与会计科目设置存在脱节现象,影响了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
1.3 监督机制的缺失 事后监督机制的缺失也是制约西安翻译学院财务预算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西安翻译学院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科学而高效的预算管理监督体系,不能实现学校资金的统筹安排,没有把预算管理各个工作环节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存在很大的执行时效性。
综上所述,西安翻译学院现行的财务预算管理存在三大症状如图1。
要解决西安翻译学院财务预算管理面临的难题,本文认为,应该尽快地建立起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降低预算外资金执行比例,增强财务预算的实际控制能力,达到提高学院资金利用效率的目的。
2 民办高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解决民办高校目前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最佳选择。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3]。
2.1 民办高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特点 ①以提高高校整体资金利用效率为出发点。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打破部门、学院之间的职能分割,实现部门之间、学院之间的资源整合,大大提高资金的财务效率。②责任清晰、权责明确。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实现了民办高校内部权利、责任的明确界定,将资金分配与权责界定相结合,实现了预算管理的公平性。③财务管理是重要环节。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需要借助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职能体系,得以充分施展和执行,通过财务部门实现全面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和考核。
2.2 民办高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和程序
西安翻译学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经过两大步骤来完成。第一步骤:预算收支项目的测度。西安翻译学院需要对预算收支项目做出细致的分类和安排,通过初步计算,了解学院预算年度的实际财力水平,推出系统完整地预算方案。第二步骤:预算方案的编制与执行。在对预算收支项目进行科学测度的基础上,西安翻译学院按照财务会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根据各个二级学院的收支具体情况,制定出内容详细、实践性强的预算方案,并将其推行。
2.3 民办高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设计 西安翻译学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主要从组织框架、目标定位、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预算调整、预算考核和预算控制七大模块进行设计。请见图2所示。
2.3.1 组织框架 西安翻译学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可以建立三层组织体系,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设计的组织框架如图3所示。
2.3.2 目标确认 目标确认是西安翻译学院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基础和先决性条件。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确认主要由财务预算的决策层根据学院的整体办学规模、资金来源渠道以及学科建设条件等因素来决定。而目标确认的成本控制则由财务预算职能层来承担,尽可能地降低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成本,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各项工作的执行质量。
2.3.3 预算编制 西安翻译学院全面预算管理的预算编制可以按照部门预算编制方法进行,分为“两上两下”四个工作程序。具体的预算编制四个阶段如图4所示。
2.3.4 预算执行 预算执行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环节,是影响整个财务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在预算编制的基础上,预算执行需要根据部门预算的规定计划进行严格执行,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不得擅自更改。
2.3.5 预算调整 预算调整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对预算执行的补充。预算调整的主要程序为:①预算执行部门提出申请,说明需要调整预算的理由,并提出预算调整额度;②预算管理部门做出具体的预算调整方案,但若没有相应的资金来源不得追加支出预算;③通过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最后,预算管理部门将调整后的预算下达到预算执行部门。
2.3.6 预算考核 本文建议引进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对全面预算工作进行系统、全面而准确的评估考量,及时发现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得以根本性解决。首先,西安翻译学院要根据具体的办学情况,建立起全面预算管理考核制度;其次,设计出适合自身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优化指标体系;再次,实施奖惩机制,积极调动预算绩效评估的积极性。
2.3.7 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围绕确定的预算目标组织实施的。预算控制的主要作用在于严格监督全面预算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纠正在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以期实现预算目标。
3 民办高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实施
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设计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西安翻译学院需要在以下环节多做功夫:
3.1 重视预算组织建设的成本控制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顺利实施需要强大的预算组织进行支持。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建设同样需要资金的支持。因此,在强调全面预算管理组织建设的同时,更需要注意组织建设的经济性,控制整个组织系统的运行成本,降低不必要的管理成本支出。
3.2 注重收入项目的经济性分析 收入项目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体制的基础之上,西安翻译学院可以增强收入项目的资金利用效率分析,优化资金收入分配结构。在“以学养学”的办学条件下,西安翻译学院只有通过有效“节流”,建立收入项目与实际支出之间的对比性分析体系,将资金分配到最需要的方向,才能压缩不必要的支出,优化支出结构。
3.3 规范支出项目的全面预算 支出预算的效率性直接影响到全面预算的执行效果。西安翻译学院的支出预算主要是指学院年度内用于教学、教务、科研及其他活动的支出资金。在全面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支出预算应该分门别类,全面反映学院的经营范围和发展方向,在满足各项支出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节约资金。
3.4 增强全面预算管理的监督力度 监督是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执行效率的重要手段。西安翻译学院可以将预算工作二级学院的考核和奖惩制度结合在一起,制定出详细的考核制度,增强全面预算的权威性和执行力,鼓励下级院系及时反映收支预算信息,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胡朝晖.民办高校全面预算管理及编制[J].统计与决策,2005,(03).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 综合文科课程 前景 困惑
自2001年教育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二)颁布以来,据此编写的实验教材在各试验区陆续进行了实验。这些年来教育界对综合课程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的来看关注还是不够,而实际上综合文科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方面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对《历史与社会》综合文科课程设置的国际国内背景、课程实施的前景与困惑及其教学理念对《历史》学科的启示等几个方面加以阐释相当必要。
一、《历史与社会》综合文科课程设置的国际国内背景
《历史与社会》是2001年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新设立的一门综合文科课程,以实施公民教育为目标,以培养现代合格公民所应有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为宗旨,以整合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知识与技能为内容。
这种综合文科课程,国外称为“社会课”。最初的社会课起源于1916年的美国,肇因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爆发激化了社会矛盾,当时的局势迫使人们更加关注自己所生存的社会状况及社会热点问题。在人们的教育需求下,在课程整合的理念下,美国的“社会课”①应运而生,正式引入中学课程。
社会课的使命,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有了明确的规定。那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其所处社会的环境;帮助学生成熟其应对社会现实的能力;帮助学生利用所习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实现个体发展,做个开明的文明人,以此促进国家乃至人类的健全发展。这个功能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
作为综合课程的社会课,其本身所具有的综合性、开放性和时代性决定了它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地发展变化。又因为社会课的内容不是各科内容简单相加的“大拼盘”,而是根据“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的基本要求来整合相关内容,这就给制订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实施教学等教育环节带来一定的挑战。
不过,虽然社会科课程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各种反复和挫折,但因其综合性强,注重探究,关注实践②,尤其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行动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独特作用。因此,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中小学都开设了本课程,并且一直都在继续探索。
课程采用的基本模式是主题讲授,每一个专题由多学科或多领域的知识整合而成“框架③式结构”,再由这些主题组合成整个课程体系。主题讲授模式具有比其他模式更优越的进行价值观构建的作用。
在我国,“社会课”最早出现在1923年的《新学制小学课程纲要》中。这里把卫生、公民、历史和地理合并为“社会课”,作为一门“启蒙教育”。这样合并的原因是这些课程实际都是在探讨社会环境的状况,都属于人与生存环境的社会事项。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社会课”只是把几门学科内容进行合并,并不具备综合性。此后,社会课的范畴几经变更,形式上时而分科,时而综合,但主要内容都包括历史和地理。建国后,有关“社会课”的内容,开设的是分科型的历史课和地理课,没有设置综合的社会课。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教育对外开放的逐渐深入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化趋势,我国开始探索综合型的社会课。由于进行公民教育是社会课的课程目标,所以对公民教育概念的探讨就成为探索社会课不可避免的问题。
90年代末,我国学者对公民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探讨。黄崴认为,公民教育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积极、自主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责权主体的过程④。香港著名社会学家曾荣光认为,公民教育是一个社会培养新加入者成为在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中有效能的成员的教育过程⑤。王智认为,所谓公民教育,简言之就是培养良好公民的教育⑥。李大华认为,国民教育,也就是公民教育,是每一个出生在这个国度里的人都有权接受的教育。如在未成年前接受的义务教育及此后的职业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⑦。
由于研究者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界定的公民教育的概念也就不同。从狭义来看,公民教育的概念可以表述为培养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有效成员所需知识的公民学科,它是一门开设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启动了最新一轮的中学课程改革。这次改革进行了“社会课”的开发与实验的积极探索,增设了探索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历史与社会》课程。同时,由于开设综合型的“社会课”在我国起步较晚,属于新生事物,难度也比较大,故采取平稳的“立而不破”的思路,让它与历史课、地理课等分科课程并存。
二、《历史与社会》综合文科课程的前景
我国“社会课”的设置和发展是顺应时展的进程的。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全球化、多元化进程不可阻挡,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不仅对公民的科学素质提出了综合化的新要求(针对于此,初级中学也相应设立了理科综合课程《科学》),而且对中国公民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文”一词的涵义极为广泛,现代汉语解释为:“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实际上它还包含着对这些文化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开放的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产生了错综复杂的价值观念和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这要求人们必须树立现代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社会行动能力。
《历史与社会》课程的设立,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探究多种立场,培养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培养公正和理性商议的精神。在面对一件事情时,能够持公正的态度来让意见各方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拥有更多的“道理”为准绳,找到最重要的支持或反对的理由,以及选择某一立场将导致的结果。批判与反思精神的培养是这门课的重要内容。在研究和讨论每种立场的过程中,锻炼他们能够以更好的方式处理较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学会和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设立是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公民不但是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的自然人,作为一个与国家相对应的一方权利义务关系主体,包括丰富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内涵。公民意识,既包括独立的人格意识,更包括公民对参与国家政权管理及监督国家权力运行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自我身份的第一反应常常是“我是一个老百姓”、“我是一介平民”、“我不过是草民一个”等,反映出对自身身份的模糊认识。而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将来的前途和命运。长期以来,我国缺少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生活,学习适应社会生活,积极参与建设社会生活,达到较好的公民教育目的的专门课程。而《历史与社会》秉承“学习和领会先进文化”、“提高公民的行动能力”、“满足社会发展要求”、“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四大理念,正弥补了课程设置上这方面的缺失。
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中,对人文性做了这样的要求:“以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为学习和探究的领域,关注学生的需要和体验,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尤其强调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与情感教育,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⑧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也认为:该课程“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⑨要求以民族精神铸造为核心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2001年的新课程改革设立《历史与社会》综合文科课程说明了当今社会的需求:这门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了解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和现实状况;了解在全球化进程中,国内、国际的状况,从小培养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成长,为今后成为一个良好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人们面对的所有社会问题,都需要运用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随着科学技术日益向高端化发展,其也越来越趋向于运用跨学科、综合化知识来解答难题。既然我们在学生“成人”阶段上对其进行分科教学,而在其今后的人生中必然又要整合、综合各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那么,我们何不让学生从小就接受综合课程教育呢?
综合课程的设置,不仅减少了学科门类,而且进一步充实了人文教育迫切需要的内容,包括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等,向课程综合化、优化发展。这样,课程“少生优生”,学生“幸福一生”,不亦乐乎。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与社会学科网试验区专栏⑩的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有浙江全省、湖北省武汉市全市、广东省深圳市全市、吉林省东丰县、河北省涿鹿县及湖南省、江苏省部分地区的中学开设了《历史与社会》课程。
另据我搜集的不完全信息,为适应新课程标准创设的综合文科课程,目前也有部分高师开设有《历史与社会》师范专业,如杭州师范学院、沈阳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漳州师范学院、渭南师范学院、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历史与社会》课程教研专家和一线教师也一直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是教师之“源”,教管部门、一线教师是教师之“流”。“源”的明天就是就是“流”。“流”取得的经验教训如得以回“源”,必能使“源”越来越好;“源”越来越好又必将促使“流”越来越好。
三、《历史与社会》综合文科课程的困惑
综合文科课程的理念是先进的、优越的,但应该强调的是,如何把各社会学科整合到一门新的课程中,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以便在中小学开设,现在仍是我们探索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我国现有的社会学科研究的方法、手段和所采取的成果来看,要想把历史、地理、社会学等学科知识融合起来,使之成为一门整合后的综合型课程,是十分困难的。长期以来的单科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学科割据,各个学科之间形成了壁垒,而要综合各个学科的理念和内容时,又必须让其他学科的成员理解本学科的思路。这使得《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在制订课程标准到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虽然努力进行了调适,但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相当的困难和阻力,比如课程标准要求的综合程度高,必然给教材编写提出挑战。{11}而这又势必导致课标和教材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将碰到一系列问题。尤其我国长期实行统一的中、高考单科评价制度,更为综合课程的全面实施形成“瓶颈”,这也是目前广东省内《历史与社会》课程历经10年却只在深圳全市铺开的重要原因。
我们前段时间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12}进行了《历史与社会》课程实施现状调查。在受调查的1066名学生中,有五成多的学生认为“教材和配套练习都很容易”(参见问卷第3题数据统计,图表一),四成多的学生认为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书本知识跨度大、内容过多”(参见问卷第17题数据统计,图表二),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教材在把握其普适性方面做得比较好。但同时,知识跨度大、内容过多也让学生不太适应。这和上文所提制订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所遇到的问题是一致的。
《历史与社会》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是:1.面向全体学生;2.培养人文素养;3.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4.鼓励探究式学习;5.提倡发展性教学评价。
而问卷数据反映出来有八成的学生表示没有实施过综合探究学习活动,教师也表示课时太少,课程内容太多,无暇开展探究性学习。而也许是因为对探究式学习的不了解,大部分学生对探究式学习持中立态度。囿于我国的中、高考制度,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也主要采用纸笔测试,有五成的学生表示采用纸笔测试最能激励他好好学习。对于《历史与社会》课程与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问题,大部分老师表示衔接比较困难。据高中教师反映,进行《历史与社会》综合文科课程学习的学生,历史知识匮乏,历史发展线索混乱,历史记忆能力明显不如往届学生。初高中衔接得不是太好。无独有偶,同为《历史与社会》课改试验区的浙江省宁波市也表示存在类似问题。{13}
我们观察外国的“社会课”设置,会发现“历史科”在“社会课”中的地位是十分受重视的。国外的“社会课”由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多学科内容构成,但无论“社会课”如何演变,其中“历史科”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甚至说是核心地位。这是由历史科本身的特点及其在公民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所决定的。历史是人们认识以往社会的发展、探讨社会发展规律、指导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门学科,具有联络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作用,本身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传统中国历史教育与现代美国的历史教育都十分注重时序{14}。
法国上世纪70年代推进的教育改革――“哈比改革”,一项重大举措就是在初中阶段开设一门综合型的人文社会科课程,即把以前分科开设的历史、地理、经济、社会合并在一起,打破以往的学科体系,围绕主题设计内容。打破历史知识的延续性,年代界标也消失了。80年代当人们考察这一教改结果时,发现很多学生不知道本国历史的一些基本常识,没有历史时间概念,混淆时代顺序,模糊基本历史联系,最终不为多数国民所接受。
它留给世人的经验教训是深刻的:没有历史,就没有办法从事任何切合实际的政治的、社会的、社会道德问题的调查;没有历史知识和调查,也无法获得过去的信息,不能区分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历史教育,具有重要的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的价值。
如何在实施专题教学的综合课程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时序的历史观念,是综合文科课程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历史与社会》专业教师的缺乏是这门课的另一个困惑所在。《历史与社会》课程因为其要求的初中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涉及多个学科、多种视角的整合,当下在高等师范院校没有对应的综合学科设置,相应的师资培养仍在探索之中。
不像其他科目在师范大学都有一个相对应的师范专业,《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文科课程,目前在我国尚无对应专业。因为历史在这门课当中的重要甚至说是核心地位,在目前开设有本专业的高师中,基本挂靠在历史系。专业教师的缺乏,成为本门课有效实施的难题。《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综合性、人文性和时代性决定了教师本身在这门课中的重要作用。“课程就是教师本身”这句话用在历史与社会课上非常贴切。可以说,没有优秀的综合文科课程教师,就没有优秀的综合文科课程。
四、《历史与社会》的教学理念给历史学科教育的启示
当下的历史教育,陷入了这样一种尴尬处境――历史课就是背书,“除了考试,一无所用”。部分教师也把“教学生学习历史”当作教学目标,走不出“为了考试”的羁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的设置理念,对当前的历史科教育也是极有启发意义的。历史科教学要把落脚点放在“以学习历史实现学生的发展”上。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历史是什么样,而且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对于今天的现实生活有什么影响。历史社会是现实社会的昨天,现实社会是历史社会的延续,将来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发展。
社会科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把历史的历时性特点和社会的共时性特点整合起来、协调起来。我们也发现,社会科的观念和内容如未来意识{15}、社会史{16}等已经日渐对历史学科产生影响。社会科的主题讲授模式也在我国高中历史新教材的编写和教学中进行了运用。我们也期待着社会科开放、综合、人文等教育理念在将来继续的探索中辐射惠泽到其他学科当中。
注释:
①社会课在综合课程的意义上类似于我国本次课程改革中的《历史与社会》课程。
②进行社区服务是本门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③“框架”(frame)一词,是马文・闵斯基(Minsky,1975)研究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时所提出的概念和新创的词语。闵斯基认为“在一般情形下,当一个人遇到新情况时,会从他脑海中的记忆结构里去搜寻相关的信息。”
④黄崴.公民教育:责权主体的教育.现代教育论丛,1997,(2).
⑤李锦旭.从社会学看公民教育:曾荣光有关研究述评.教育研究双月刊,1998.6.
⑥王智.公民教育与政治教育.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1).
⑦李大华.谈公民教育.开放时代。2001,(9).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⑩省略/lsysh/
{11}赵世瑜,杨梅.综合文科课程与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以《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及人教版教材为例.历史教学.2003年第5期。
{12}深圳市南山区自2001年起就率先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历史与社会》实验区,距今已有八年的教研教学经验,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示范性。
{13}翁晓波.搭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台阶”.教学月刊(教学参考)(中学版),2008:35-38.
{14}参看马执斌.注重时序是历史学科的特点.中学历史教学,2008.9:4-6.
【Abstract】 Entrepreneurship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set up triage personnel,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the elimination of backward production capacity in Hebei province. The special human capital of laid-off workers is strong in "asset specificity", it has strong institutional dependence inertia, and the social capital is single. The paper believes that this group has the following obstacles in the process of entrepreneurship: financing difficulties, awareness barriers, security system lag, lack of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provide necessary training and financial support, establish a sound public service system,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ship with the three production development.
【关键词】河北;下岗人员;创业
【Keywords】Hebei; laid-off workers; entrepreneurship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097-03
1 引导河北下岗人员创业的重要意义
去产能是“三去一降一补”的首要任务,也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河北淘汰落后产能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大量的分流人员进入劳动力市场,短时期内就业岗位数量无法显著增加的前提下,创业已经成为安置分流人员重要的途径。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一个重要途径是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职工安置是河北省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配套政策,是保持社会稳定,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下岗失业人员这一群体有一定的特殊性,知识水平较低,资源有限,业障碍比较多,但是对于这一群体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对于河北顺利完成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河北下岗分流人员的创业的积极性,开拓其就业渠道,构建创业型社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顺利进行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业已经承担起重要的历史使命。现有创业研究中对农民和大学生群体的关注比较多,相对于农民和大学生群体而言,传统产业分流人员,在个体特性、资源、社会网络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当前城市下岗人员的创业问题关注还不多。
2 河北下岗人员的群体特征
总体而言,河北的下岗分流人知识水平不高、创业资源缺乏,在创业过程中表现出与其他群体的差异,了解和认识他的创业行为特征有利于准确地发现下岗分流人员创业过程中的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这一群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2.1 人力资本“资产专用性”强
河北淘汰落后产能所涉及的企业多是上规模的传统企业,这些企业多是生产过程是基于分工的流水线作业。工人的技能与深度细分的岗位匹配,具有较强的“资产专用性”,因此工人一旦离开企业,围绕提升这些技能进行的学习和接受的培训,转瞬间便成为沉没成本。企业职工下岗前主要从事的是一线的生产和服务,从事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的很少,创业对人综合素质和技能的要求较高,因此下岗分流人员创业倾向相对比较低。
2.2 社会资本单一性
社会资本在创业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河北下岗分流人员多是一线的产业工人,这些工人的“生活圈”以及“工作圈”都与所工作的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资本比较单一。研究社会关系网络的著名专家格兰诺维特认为,社会交往过程中,低嵌入性的社会关系网络很重要,即“弱关系”对于关系主体的成功有巨大的作用。产业工人所处的社会联系是由“强关系”构建起来的,很难获取外界的社会资本支持。
2.3 强烈的体制依附惯性
在传统体制下,传统国有企业与员工签订长期劳动合同,这种终身制的就业方式意味着,一旦成为国有企业正式员工,就有会某种 “身份特权”以规避劳动力市场上的风险,长此以往员工对这种体制福利形成了强烈的惯性依附。这种惯性依附一方面形成了员工对竞争的排斥心理和脆弱的风险承担能力。另一方面,形成了就业的社会偏见,在就业和创业过程中容易产生放不下面子,产生行业偏见。这一制度惯性,严重制约了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
3 下岗人员创业中的障碍
尽管各级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出台各种政策大力扶持和鼓励下岗分流人员创业,但是河北省下岗分流人员创业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创业倾向比较低,创业成功率低,创业的风险很高。
3.1 融资困难
创业不仅需要理念,热情,更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融资方式单一渠道过窄少是制约下岗创业人员实施创业计划的重大问题。针对河北省产业升级过程中下岗分流人员的金融配套政策不完善。对于下岗分流创业人员的创业活动,更多的是从事传统行业,技术含量低,未来资本溢价水平低。考虑到创业活动的风险较大,银行对创业者的贷款审批非常谨慎,即使批复获得的贷款也有限。而政府相关机构设立的扶持基金其规模有限,申请门槛高,惠及范围有限。
3.2 意识障碍
多数下岗分流人员长期处于稳定,相对封闭的企业环境中,对企业有较强的惯性依赖,面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时代背景,意识思想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没有及时地做调整,职业偏见仍然存在,创业意识淡薄。下岗分流人员的创业创新精神也受到传统文化中的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等思想的影响,这些观念妨碍了创业意识、企业家精神的形成,有些下岗分流人员的年龄比较大,家庭负担重,缺乏拼搏的勇气,缺乏主动性,有“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导致整个社会的创业氛围不浓。
3.3 保障制度滞后
创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为,河北省的下岗分流人员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更大,与大学生相比下岗分流人员的家庭负担比较重,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要提高这一群体的创业倾向,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当前针对这群体的社会保障供给严重不足。除了一些基本的社会保障以外,没有专门针对下岗职业创业活动的社会保障,缺乏失业预警系统,以及创业的培训与促进系统。很多创业者还没有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一旦创业失败,缴纳社会保险的能力都有可能丧失,这些后顾之忧会对创业活动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3.4 创业培训不足
创业是一项充满挑战与风险的工作,在不了解市场需求又没做充的市场调查之时就盲目投资,结果造成创业受挫,事业惨败,给家庭带来了不该有的损失,致使其不敢或无力再创业。当前下岗创业人员,学历水平较低,缺少创业经验,总体创业能力低下,要提高下岗分流人员的创业积极性,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培训。然而当前有关的培训工作有所欠缺,一方面从培训的供给来看,面对数量庞大的下岗分流群体,有关部门提供的培训机会不足,培训的覆盖范围较小。另一方面,针对下岗分流人员的培训,偏向技能的多,创业政策,创业理论的有关培训少,不利创业者的视野拓展。
3.5 针对性的政策供给不足
河北省出台了相应的政策鼓励全民创业,如:河北省人事厅2008年出台了《关于促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措施(冀人发[2008]37号)》、近两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石家庄市创业培训管理办法和运行程序》。但在这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更多地是关注科技人员以及大学生创业,对于下岗分流人员给予关注度不高。由于技能、信息和经验等方面的限制,许多下岗职工创业的成功率很低,此外还有制约企业下岗职工创业的资金缺乏问题。
4 对策
4.1 强化舆论引导
主观规范是影响下岗分流人员创业倾向的重要因素,河北省总体的学历水平较低,在创业项目选择上有较多的局限,存在畏难心理,不敢尝试创业活动。创业活动中成功与失败并存,不能仅看到悲观的一面,畏首畏尾,要打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和社会网络对下岗分流人员创业倾向的产生正的影响。政府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引导下岗职工树立新型的就业观与择业观,放下包袱,冲破陈腐思想的羁绊,发挥主观能动性,排解“等、靠、要”的消极思想,积极主动地转变观念,提高竞争意识寻找发现创业机会。加大对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创业优惠政策深入人心,激发创业热情。着重对创业成功的典型事例的宣传,发挥榜样力量,在全社会开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4.2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下岗分流群体,总体学历比较低,接受新鲜事务的能力不足,很难涉及高新技术方面的创业,更多地要在传统行业中深耕,发现市场空白,驶向创业的蓝海领域。当前社会竞争虽然很激烈,但是竞争与机会并存,政府相关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政策,促进宏观经济与就业的协调发展,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创业机会。服务业是就业的天然蓄水池,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下岗分流人员再就业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他们的创业活动提供无限可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事物、新现象,例如二孩时代、人口老龄化都创造了许多新的市场机会。像医疗、养老、维修、家政和旅游等行业,虽然对技术能力要求不高,进入壁垒也很低,但是行业发展空间很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非常高,发展这些行业可以有效地带动大量的下岗分流人员实现再就业和创业。
4.3 建立创业公共服务体系
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要加强财政支持,为下岗分流人员的创业活动提供支持,为他们所需要的资金、项目、场地、工商登、税收政策等方面予以支持,统筹安排,要加强创业扶持,为下岗分流人员创业提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社会服务支持,促进他们进一步发展。设立专项小额创业贷款和创业帮扶机制,可以借助社会公共服务组织对有创业意愿的下岗职工给予一对一的帮扶,根据帮扶的情况给予帮扶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创新帮扶模式,政府成立科技帮扶公司,选派科技人员与下岗职工结对,科技人员可以入股的形式实现互助创业。创业成功率低,创业的风险很高。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便为下岗职工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全面推进工伤保险制度,解除劳动者的职业伤害风险。
4.4 加强劳动就业培训和创业教育
创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其产生发展的规律,对下岗分流人员进行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者的综合素质有助于提升其创业的成功率。深入了解下岗职工的具体情况及他们的心态以及创业障碍,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增加培训内容的针对性,结合培训对象的特征选择培训模式,了解下岗分流人员在创业过程的困惑,有的放矢地进行培训,同时帮助他们树立创业信心,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发现创业的机会。创业培训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创业技能、创业理论、创业政策。
4.5 强化金融支持
作者简介:严鸿雁,河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教授。( 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高等教育内部问责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教育质量保障政策,也是促进美国高等教育自我检测、自我改良、强化教育参与者责任意识的治理机制。内部问责可以促进我国高校解决资源浪费、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借鉴美国经验,我国要建立涵盖教学环境、课程、科研、师生素质等方面的高等教育内部问责机制,并扩大内部问责参与主体、丰富内部问责实施方式、赋予院校研究机构内部问责职能。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内部问责;制度建设;启示
放眼全世界教育发达国家如美国,高等教育内部问责已成为完善高校治理、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联邦教育政策。[1]因此,分析美国高等教育内部问责的缘起、现实功能与实施措施,并探讨我国建立高等教育内部问责制度的路径,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一、美国高等教育内部问责的兴起与作用
教育问责是指教育机构按照法律和职业道德的要求,说明教育资源的使用、效果,以及教育活动由谁负责、向谁负责、通过何种手段或方法负责等问题。而高等教育内部问责是高校内部的问责体制,是指高校对自身的教育活动进行客观评价、检验并进行改进。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利益相关方对公立高等院校履行公共责任、加强自我管理、提升教育质量等要求,促使内部问责制逐渐成为高校内部管理的一种重要措施。但直到20世纪初期,公立高等院校对政府和公众的公共责任并不清晰,美国联邦政府给予高校充分的自治,由高校自行决定内部事务。
20世纪70年代“问责制”一词开始出现在美国教育文献里。一般认为“教育问责制”的概念最早源自莱森格教授1970年的著作《每个孩子都是胜利者:教育中的问责制》。[2]高等教育问责制出现的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公立高等院校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开始恶化,严重的财政危机、生源危机导致公立高等院校不断调整发展方针,加上“学生消费者第一”观念的逐步兴起,高等院校开始注重内部管理及资源使用成效的问题。美国联邦政府、州及社会基金组织在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面临巨大的压力,也对公立高等院校使用他们所投入的资金要求越来越严格。如何使用有限的教育经费而又保障教育质量不下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公立高等院校的问责也成为议员所提的最多的议案。[3]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高等教育内部问责得到实质性发展。1981年美国总统里根授权时任教育部部长贝尔组织美国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了一份题为《国家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报告指出美国学校教育存在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特别是学生学业成绩测验的结果落后于其他先进工业国家,引起了美国举国上下的轰动。[4]报告提出要评估公立高等院校的教W与教育质量,随后各州纷纷要求高等院校制定措施来评估教学效果。1982年10月美国佛罗里达州首先在州内的公立高等院校开展“大学学术能力测试”,成为公立高等院校评估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这种以学生学术能力为测试重点的内部问责制也逐渐在美国各个州得到推广。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许多公立高等院校以年度报告或内部审查报告的形式,针对学校内部教育质量等问题,出具自我检测报告。2002年1月8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要求公立学校向家长和学生提供学校的教师状况、发展规划、教育质量等各种教育信息,并使联邦政府密切介入到公立学校的管理中。2008年7月31日美国联邦政府通过《高等教育机会法案》,核心内容是加强高等院校内部问责制,进一步规范美国教育部、高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权责范围。至此,美国公立高等院校内部问责制逐渐发展成熟,成为公立高等院校内部管理与提升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以美国优秀的公立大学加州大学为例,其每年都《年度问责制报告》,内容涵盖教学情况、学生学业完成情况、学生学习能力等。
(二)美国高等教育内部问责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早期美国高等教育注重外部问责,高校重视向外部解释、说明其责任,证明他们履行了相应的责任,以取得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家长和所有支持高等院校的外部团体或个人的信任,争取外界加大对其经费的投入。外部问责制作为外部人员对高校的一种认证和评价,有利于高校更加合理地使用资源,但如何加强内部控制,形成自我改良机制,使参与教育活动的院系、学术管理委员会甚至每位教师和学生对教育结果负责,外部问责制鞭长莫及。而内部问责制是由高等院校内部专业人士控制的问责制模式,学校的高级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等是主要参与者,通过强调人人负责,强化了高等院校管理的责任机制。内部问责制是围绕着教育责任的承担来开展的,是美国高校为维持和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质量而主动采取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管理过程,在问责过程中高校内部各个组织和个人围绕各自责任进行解释说明、自我检测,检验出需要改革的地方并提出改革建议,因此内部问责制是高等院校内部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体系。
内部问责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自我改良。内部问责的实施使高校对自身的教育优势和学科、学术、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劣势有更清晰的认识,在内部监督下,学校内部对教学、科研和组织机构等进行全方面的审查。在高等院校内部质量评估程序和操作流程的指引下,高等院校自己组织实施年度教学质量评估、阶段性评估等,在对学校有全方位的认识之后,进而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美国高校内部问责制的实质是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问责。美国高校的各方内部利益相关者根据他们参与大学治理的责任和意愿等,在大学治理结构中各行其责,共同构建起高等院校的内部治理体系,使得问责制度成为保护院校自治、提高内部管理效率、实现自我发展的保障机制。
・比较教育・美国高等教育内部问责考察及对我国的启示
二、美国高等教育内部问责的主体与内容考察
基于美国高校高度自治的传统,高校内部的问题应该由高校自己来解决,因此高等教育内部问责制的实施主体是高等院校的内部机构与组织,包括校长、董事会、学术委员会、教师甚至每一个学生。在理论上,每一个与院校教育有关的利益相关者都可以参与问责。内部问责的主要目的是对学校自身各个方面的缺点和优势加以了解,对自身各个系统体制以及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与作用有一个全面的评估。问责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美国高校中除了学校的总课程外,具体课程的设置、实施和评价通常在院系、学科组等小单位范围内进行,这些课程根据院系的学科结构、学生需求增加或缩减。课程设置的讨论和决定通常是维持和改进学院教育质量的第一步。对课程效果的评价主要采取学生评价和同行评价的方式。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在监督和评估教学质量时被普遍运用,这样可以督促教授公平地对待学生,使教师不仅关注科研,还要关注自己最基本的教学任务。除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外,美国的各高校都设置有专门的委员会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这些委员会还会聘用许多外部专家,制定一些教师教学的标准和策略等,帮助教师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改进教学质量。美国还对大学毕业生获得的学位进行定期评审,这些评审由学术部门、教师和学校团体来执行。第二,学术研究质量。科研是美国高校的主要职责和重要的社会贡献之一,美国高校的研究力量在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美国国际竞争力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术研究也是美国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为了保障高校的科研质量,美国高校形成了自己的评价体系与指标,比如、出版著作、申请专利的质量和数量等。学术研究的开展者可以提交研究计划,交由院系或研究中心等机构进行审查,审批通过后列入资助项目。科研计划立项后,还要对研究的结果进行审核,通常是依据研究结果引用情况、出版发表情况来进行衡量。第三,教师与学生的质量。教师质量是维护教学、学术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对教师质量的把控至关重要。在聘用教师之前美国高校就由教育部门、教导主任、校长、学院董事会来对教师的能力进行审查,并通过试用期审查解雇不合格的试用者。为了保障教师质量,有些院校还在正式聘用教师若干年后对其能力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为了招聘到最好的教师,一些美国高校提供教师科研服务项目,吸引全世界优秀的教师。美国院校中教师的升迁及其他奖励也是建立在对教学、学术成果的评估之上,为教师提供了足够的工作动力。美国高校通过考试和分数可以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基于美国的独特传统,考试和分数不是高等教育系统的普通教学衡量标准,因此就不会对考试的目标过多关注。而大学的学术奖学金及其他学术活动的奖励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动力,而且完善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吸引了优秀学生,保障了良好的生源质量。
三、美国高等教育内部问责的实施方式与组织保障考察
(一)美国高等教育内部问责的实施方式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发展,美国高校已经建立起多样化的内部问责实施途径。一般来说,内部问责制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内部审恕D诓可蟛榈哪谌葜饕包括对董事会成员工作的审耍对校长、院长、系主任等行政与学术管理者的工作进行审查,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审查,对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进行审查,对科研结果进行审核等。基于美国高等院校的高度自治,高校的内部审查报告一般不会直接和财政拨款相联系,因此内部审查不会故意隐瞒问题,这样更容易保证内部审查的客观性。一般来说,美国高校在每年的3月31日之前结束内部审查并报告,内部审查委员会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依据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建议。第二,内部评估。内部评估是指美国高等院校依据学校的办学目标,通过系统地收集学校内部的各种数据,对教育成果进行评估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内部评估的内容一般包括高等院校的办学宗旨、发展规划及有效性,教育项目及其有效性,学生项目和服务是否符合高等院校的教育理念,教师的引入、评价、发展、研究创新,图书馆及数字化信息资源,治理与行政管理,财务计划及经费资源管理,高等院校的道德操守等。内部评估重在发现问题、规划未来,不是为了惩罚失职者。内部评估使管理者和教师等获得了对当前的工作情况进行反思和审视的机会。第三,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美国高等院校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审查学校内部经济活动及内部财务管理的合法性、有效性与妥当性,促进学校防范财务管理风险、提高资源使用效益的内部问责活动。[5]内部审计部门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还要开展内部控制审计与绩效审计,从而确保学校的资源获得有效利用。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主要包括咨询服务、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等。内部审计结束后,由学校审计委员会出具内部审计报告,客观总结学校的财务状况与运行效率,呈交给校长及董事等高级行政管理人员。第四,自愿问责。自愿问责是美国在现代迅速发展的一种高等教育问责方式,其主要形式是美国高校通过互联网主动以高校特征、学生的学习与消费、校园氛围、班级规模、学生大学生活经验等为主要内容的绩效报告。自愿问责的目的是为社会、家长及学生提供透明的信息,向公众展示高等院校的管理能力和教育成果。自愿问责披露的主要信息是校园学习环境、学生的体验、学生的学业。自愿问责增强了外部对公立高等院校的理解,满足了公众对大学生学习情况了解的需求,维护了高等教育机构的使命,引导了家长和学生的择校行为,并增强了公众对高校的信赖。
(二)美国高等教育内部问责的组织保障
美国高等教育内部问责,参与高校自治的每一个主体都可以参与实施,但在实践中的工作模式一般是在董事会下面设立专门的机构对学校的内部问责制进行组织实施。最主要、常的机构就是院校研究办公室。美国高等院校的内部问责和院校研究工作存在着紧密联系,正是美国高校的院校研究机构为美国高校有效问责制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支持和组织保障。实践中院校研究基层组织承担了对高校运行中实际问题的分析工作,并进行信息提供、。如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院校研究办公室的职责就是进行自我调查,对外进行信息交流。美国各个高校的院校研究机构称呼虽然大不相同,如院校研究办公室、院校研究小组、评估和信息办公室、绩效规划研究室、效能研究室、战略发展研究室等,但承担的主要职能都是按照要求向教育部门提供报告,向公众提供信息、向学校提供咨询检测评估服务。
四、美国高等教育内部问责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高等教育问责是在美国独特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照搬美国的经验并不一定适合我国,但从美国高等教育问责运行与制度设计中可以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为我国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问责制度提供参考。
(一)高等教育内部问责要建立全面的评估与审核标准
目前我国也制定了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但过于单一,对于中小学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家长更趋向于使用升学率来进行考核、评价,对于高校则更趋向于使用就业率、考研率来进行评估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估方式和指标虽然可以很直观地将结果呈现出来,而且方便操作,但对于各个高校发展自己的特色教育模式、引导学生个体发展非常不利。美国高校内部问责制的基本目标是检视学校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加深学院对自身的了解,因此内部问责从探究该高校的缺点和改革方法为中心,问责过程中要剖析高校对自己的任务及优秀标准的看法。如前述美国高等教育内部问责的内容和标准是全方位的,包括了教学、课程、科研、教师素质、学生发展等等。教育问责制的最终落实体现在一系列的指标体系上。我国也应根据国情建立多元化的教育问责内容与标准,基于内部问责发现制约教育质量所存在的问题,问责要涵盖学校的教育环境、教学条件、教育效果、教师队伍、学生学习等各个方面。
(二)完善高等教育内部问责的参与主体与实施方式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一直是自上而下,从政府主管机关到校长、再到院系,最后落实到教师管理学生,一线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管理、治理过程中往往没有发言权,也没有机会参与。但美国高等教育问责中高校所有的教育活动参与者都肩负着如何行使学校自治权的责任,因此,美国教育问责参与主体很广泛,既保障了问责的实效,又激发了各个群体参与学校治理的积极性。我国正在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式之一就是保障被管理者的参与机会,从而有效地整合价值认同。高等教育内部问责也需要广泛参与,要将各级政府、教育部门以及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都纳入到教育问责主体之中。他们都是高校的利益相关者,要改变高校只对政府负责的现状。参与高校活动的主体都成为内部问责主体,可以使高校运行照顾各方利益需求,兼顾公共利益与学术自由,在管制与自治之间实现平衡。我国高等教育监督检查的方式主要是教育主管部门每隔一段时期对高校进行验收式的评估,这可以对高校形成压力,但更类似于外部问责。而内部问责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院校自身的水平,而不是外界的认可。一些高校为了迎接检查临时应付,就是外部问责带来的弊端。内部问责制通过自我审视,从院校解决自身问题出发改进院校的现状。因此,我国高校要实现内部问责实施常态化,通过内部审查审计、评估、信息披露等,形成内部控制机制,并通过信息公开强化和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以及良性互动。
(三)建立健全高等教育内部问责的主导组织机构
我国许多高校存在着类似美国院校研究机构的组织,如“改革与发展研究室”、“发展规划办公室”、“政策研究室处”等,其存在的功能与美国院校研究机构大相径庭。这些研究室对高校自身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查研究,促进了大学内部管理的改进、发展战略的科学制定,但这些机构的工作职能主要定位于院校层面的决策咨询,与美国院校研究机构相比,缺失了对内进行问责、对外信息的功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内外部压力与教育利益相关方诉求意识的加强、内部治理复杂性的加剧、履行社会责任的现实需求,我国高等院校应该建立起类似的院校研究机构,并改进其功能,使其承担起内部问责和信息的职能,一方面承担起教育质量评估与提出改进建议的职责,一方面加强与社会公众的信息沟通,增强高校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Linda Mc Spadden.Avoidable Losses:High-Stakes Accountability and the Dropout Crisis[J].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Archives,2008(3):1-47.
[2]Richard Ohmann.Historical Reflections on Accountability[J].The Radical Teacher,1999(57):2-7.
[3]陈学飞.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186.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双语教学 教学系统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大批了解世界各国文化、科技,具有坚实理论基础、较高学术水平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后盾。因此,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育部采取了很多方法,而双语教学就是其中之―。国际贸易本科专业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六大试点双语教学的专业之一。国际贸易本科专业的双语教学是指在国际贸易本科课堂上以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进行的学科教学与交流。其目的是通过课堂上的真实语言环境帮助学生高效掌握国际贸易专业英语,锻炼学生的专业英语表达能力,最终使学生能够用英、汉两种思维方式进行国际贸易学科的学习、思考与研究。双语教学在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构建一个完整的双语教学系统是非常必要。
一、构建双语教学系统的条件分析
教学系统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双语教学要实施成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合适的原版教材、高素质的教师、高度配合的学生和适当的教学模式。
1.合适的原版教材
原版教材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强、出版周期短、更新速度快、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特点,一本合适的原版教材对于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是,在原版教材的选择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困难。首先,国内引进的教材有限,而且价格偏高。其次,选择一本难度适中的教材很难。最后,原版教材的思维模式、理论体系与现行的中文版教材有一定的脱节。因为中文教材中本身就融合了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等要素,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与国外有一定的差异,学生在多年的学习中所形成的学习思维方式也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改变,因此,在理解原版教材时,特别是起始阶段,有一定的难度。
2.高素质的教师
在原版书上的很多内容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很多国外的相关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准备课程内容时,除了必须把基础知识介绍清楚外,必须去搜集有关案例的背景资料,并增添本国的案例。中文的内容比较容易搜集,而英文的较难。并且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一般会采用案例讨论等方式。作为教师,在讨论前准备时就必须考虑到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想出应对措施。用英文去准备,去实施案例教学,要多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外语水平。
3.高度配合的学生
学生在这个教学系统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的配合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一方面,离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双语课程的内容无法讲授,特别是在进行一些案例分析、课堂提问时学生的投入程度尤其重要;另一方面,双语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也要求学生必须主动提高自身的外语水平。双语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时面临着语言和专业的双重压力,双语课程的学生要投人大量时间和精力,既要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又要提高使用英语的能力。
4.适当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具体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应视实施双语教学的学生类别、课堂教学语言的使用状况、实施双语教学的目标以及语言目标而定。双语课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当好教学设计者、组织者与协调者的角色,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条件激发学生的互动意识,促进其发挥主体作用。鼓励双语教师积极编写详细规范的双语教案,并制作配套的多媒体课件,使双语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多彩。
二、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双语教学在我国还不成熟,在学生、教师、教材和考评制度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1.双语师资水平较低
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以英语为基础的实践性专业,专业素质与外语素质的“双高”是高校双语老师的基本素质要求。虽然目前很多高校的专业骨干教师一般都有硕士或博士学历,具有较高的读写能力,但听说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如何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语言技能等方面加强双语师资培训是当务之急。
2.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差
国际贸易专业属于国内财经院校的热门涉外专业,该专业学生入校时高考英语成绩总体较好,而且该专业学生在人校后学习英语的热情很高。但双语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主要在于学生目标语言水平不容乐观,特别是听说水平不尽如人意,专业词汇量不够是学生使用原版教材的最大障碍。此外,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不够充足,难以做到迁移、融会、贯通,造成了专业知识前后无法相互沟通,新知识的学习缺乏严密的系统性,直接损伤学科教学的整体质量。
3.使用的教材不系统
按教育部的要求,大学的双语教学要使用外语原版教材,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由于我国的双语教学开始于最近几年,任课教师本身信息渠道狭窄,同时原版教材价格昂贵,不仅对于学生,而且对于老师来讲独自承担教材的使用费用都是个不小的负担,因此造成当前双语教学过程中使用教材难易程度参差不齐,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的局面。
4.考核制度不健全
在双语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不但要熟悉专业知识,还要吃透原版教材,为了满足大纲要求和联系我国实际,教师要收集很多针对我国实际的资料,因此其工作量和难度要比非双语教学大很多。此外,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采用双语教学往往会影响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而且有些学生还可能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在课堂上可能面临更多的难题。因此,如果没有相关的薪酬激励措施,光靠教师的热情是无法坚持下去的。同样,学生在学习难度和学习任务方面也大大增加,如果还是采用相同的学分,也会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三、构建完善的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双语教学系统的途径
构建完善的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双语教学系统,需要从课堂教学的优化、课程、师资来源与培养、教学内容、评价管理等等方面内容着手。
1.优化课堂教学
目前国际贸易本科双语教学课堂教学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个体探究型、群体探究型则占极小的比例。课堂教学的优化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为教学媒体的选择与组合,在加大信息量的同时充实教学内容,节省英语板书时间,利用国内外经贸专题网站、专业学习网站拓展双语课堂的范围和空间。教师可在校园网上建立个人主页,公布外文版教学大纲、本学科主要内容、中外文参考资料、相关站点链接等;二为教学方法的优化,尝试“例中学”、“做中学”、“探中学”、“评中学”等多种多样的双语教学活动,发挥各种教学活动及教学方法的优势,提升双语教学效果。
2.系统设计课程
国际贸易专业双语课程的设置宜采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基础性学科、应用性学科和上层学科在设置时间上的系统性。在第一、二、三学期完成全部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模块中的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在此阶段,学生没有任何专业及经常课背景,不提倡开展双语教学。在第四学期,为避免学生从大学英语教育到双语教学的巨大落差,宜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进行过渡,如“外贸函电”、“国际经贸英语”。第五学期可开展“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专业基础课的双语教学,由于是基础课程,不宜采用过多的外语教学,以免影响学生的理解,比较适合的教学外语使用比例是20%~30%,让学生熟悉专业术语和对应的外文名称。在大三上学期开展“进出口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的双语教学。在大三下学期开展“国际结算”、“报关与商检”等课程的双语教学。大四上学期开展“国际商务谈判”和学生课程实践的双语教学。这样可以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词汇的掌握有一个系统渐进的过程。
3.多渠道培养师资
由于外贸专业是一个以英语为基础的实践性专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聘请国外学者来讲学,或者聘请有出国留学经历的学者担任双语教师,或者引进外贸专家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并承担适当课程、适当比例内容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校本培训、国内进修访学或国外进修的方式培养在职双语教师,或将教师送到外贸公司去实践,来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外贸操作水平和双语教学能力,使其知识结构与贸易发展与时俱进。
4.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双语教学内容的选择尽量遵循以下标准:一是内容新颖,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克服双语教学中使用外语工具的不利因素;二是内容理论性较弱、理论性较强,理论知识较为抽象,用英语讲解很晦涩,将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通过实践可以弥补学生对理论理解的不足;三是章节相对独立,内容相对松散,前后章节既是一个整体,又相对独立,对前章内容的理解相对来说不太影响后续章节的学习;四是注重教材的选择,可选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推荐使用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及法学专业原版影印教材的通知》所推荐的教材,还可参照国内高水平大学正在使用的英文教材,必要时可根据教学需要对原版教材进行删减集成,自己编写教材,积极开发和利用其他辅助教材,如中文教材、生词表、网站、工具书等。
5.建立正确的评价管理体系
为了保证双语教学工作的质量,以及对双语教学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以便为今后双语教学工作的全面展开打下良好基础,应建立双语教学评价体系,即根据双语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双语教学全过程和结果展开有效监控,包括对教师的教学态度、能力和效果,以及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成就作出的价值判断。双语教学的评价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对教师的激励,在政策上鼓励教师深化研究、大胆实践,制定双语教师的薪酬制度,使他们的超额付出得到肯定和回报,如适当上调双语课的课时量,以解决课时有限带来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耗损的问题;二是对学生双语学习的评价,教学过程中可将学生在课堂/课外论坛中的发言及讨论的次数、质量、水平确立为评价内容,鼓励学生撰写英文报告、论文、方案,期末总结评价时可将口头考试与书面考试有机结合,综合考核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可中英文结合;三是建立完善的双语教学监督机制,把双语教学纳入日常的教学管理程序,从根本上稳定双语教学模式,可成立双语教学管理部门,制订既详细又具实际可操作性的评估细则,对教材的选用、教师的准入制度、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案、课堂教学检查、试卷、学生意见反馈等进行规范和管理,制定相应的章程和模式,做到凡事有章可循、有案可查。
参考文献
[1]石碧涛.双语教学实验环节探索[J].高教探索,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