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学研究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语文素养;提高;平台;辩论;想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2-0080-0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课程总取向,“语文素养”涵盖了学生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必须形成的基本素质。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成分。那么,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师需为学生构建怎样的平台呢?
一、让学生在辩论活动中激活思维的灵性
语文素养的提高必须通过学生主体内部的活动,在学生主体内部形成一种稳固的神经联系,依靠学生主体自身去修炼、去建构、去养成。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自主设计学习活动计划,自主设计学习目标。教师应起主导作用,重在引领、点拨、指导学生在丰富的信息资源中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自我活动能力、自我创新能力。新课程倡导语文教学在师生、生生、生本、师本的多元对话、多向活动中展开,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新课程鼓励教师切实转变语文教育教学的观点,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由知识灌输、传授者转变为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学生的主人翁地位,通过研讨、交流、辩论等语文学习活动,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与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学生早已习惯性地担任着听众、记录员的角色,学生被动接受,课堂上沉默无语、不愿表达,更不愿展开激烈的辩论,学生唯师是从,为本是从,缺乏独立思考、独立思辨,学生无“话语权”,抑制了学生的和谐、健康、均衡的发展。这样的课堂与新课程精神是背道而驰的,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要为激活学生的思维提供广阔的舞台,让学生通过这个广阔的舞台,提升语文素养。
比如,杭州市政府曾决定重新修建雷峰塔,社会广泛关注,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一位教师面对“重新修建雷峰塔”问题,让学生分成正、反方展开辩论,要求正、反双方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们兴趣盎然,激烈辩论,思维“火花”在辩论中得到碰撞。有人认为雷峰塔能引发人们对白娘子与许仙爱情故事的美好回忆,是一段美丽的传说,重修雷峰塔功德无量,能引发人们追求幸福、追求美好生活。有人认为雷峰塔设计精巧,施工技术精湛,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应恢复雷峰塔的雄姿。有人认为雷峰塔是西湖美景之一,应重修,让其成为西湖的一道美丽风景,有利于开发旅游业,从而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的良性发展。学生在这样的辩论中,思维得到发散,智慧得到碰撞,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培养,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二、让学生在“活”的课堂上插上想象的翅膀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积淀的过程,需要学生不断地吸纳,不断地沉积,正所谓“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学习语文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想象,大胆表现,需要师生心灵的融通,需要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只有在“活”的课堂上学生想象的翅膀才能张开,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培养,自信心、自尊心才能得到锻炼。“活”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既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更应将学生的思维引进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实现生活世界与学生经验世界的无缝对接,实现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无缝对接,达到新旧知识的和谐融通。“活”的语文课堂,鼓励学生思维发散,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语文学习内容的看法,鼓励教师挖掘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教师要努力构建利于学生探索、思考的语文学习氛围,以博大的胸怀关注每一位学生。“活”的语文课堂,鼓励教师潜心对教材加以深度解读,鼓励教师既要挖掘教材背后的原有之意,更要结合自身经历、阅历及专业发展水平,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对教材进行重组,让教材与鲜活的现实生活化为活力无限的统一体,使语言的优势得到最大化的彰显。
比如,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的父母在车站送自己上学的情景,体验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习了《》一课,可以结合我国2015年9月3日举行的胜利70周年阅兵,让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又比如,学习了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短篇小说《窗》,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当不靠窗的病人看到光秃秃的一堵墙时内心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做。学生激情飞扬,大胆构想,大胆表达,想象奇特,精彩纷呈。诚如一位语文教育专家所说:“如果学生能亲自去研究和发展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东西,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与现象,那么学生驾驭知识的情感就会更丰富,想象就会更奇特。”在“活”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松绑,应放开学生手脚,让学生自主想象、自主体验、自主发现、自主领悟、自主发展。
三、结束语
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需教师关注语文素养形成的特殊性。语文素养始终是进行性的,永无终结,语文素养是一种学养,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学生主体的个性化行为,语文素养的形成是整体的、全面的。教师应努力构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佳平台,真正收获欢乐与光明的教育美景。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符合大学生德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人力资源保障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现状
1.大学生生态道德知行脱节。生态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内容的新领域,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生态道德观出发,通过对人们进行系统的、持续的引导,使人们在生态活动中遵循生态道德行为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自觉养成与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良好发展相适应的道德文明习惯的教育活动。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从最基本的生态道德观出发,不断提高大学生生态知识水平,引导大学生形成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情感,从而使大学生自觉养成尊重、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自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道德行为的教育活动。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包括知、情、意、行等方面。生态道德教育不仅仅传授学生生态知识,重要的是要让大学生在价值观念认识上有所提高,在行为上有所提升,促进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高校在实施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生态知识的增加,忽视了生态道德教育的其他方面,致使学生出现“知”和“行”脱节的现象,这将直接影响未来他们在工作中对于自然的价值取向,并且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建设。
2.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不强。一是教育方式方法单一。当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以讲授生态道德知识的为主,仍然沿用“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与生态道德相关的实践活动较少,对学生的自然的情感体验和判断关注较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教学效果较差。二是教育实践流于形式。高校对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学实践针对性不强,重形式,轻实效,不能将教育实践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得大学生不能很好的将生态意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素质要求,功利主义趋势严重。同时一些教育活动也没有很好的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意识,而是被动的在老师的设计和指导下进行。因此,这种形式化、功利化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方面有可能适得其反,从而产生抵触、逆反心理,达不到效果。
3.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氛围缺失。(1)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物质生产方式普遍落后,时常发生一些破坏自然生态的事情,如“毁林开荒”、“毁草造田”,这不但直接毁坏了生态环境,而且在客观上对我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产生不利影响。(2)关于生态道德教育方面,面向大众的、比较通俗并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可读性的读物相对较少。(3)我国大部分成年人的生态道德意识较差,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有的家长生活高消费、铺张浪费,不遵守公共道德等等,青少年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必将会受到影响,对他们的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也会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1.高校生态教育薄弱。一是教育资源短缺。当前高校承担生态道德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一般都是兼职,没有固定的课程安排,这是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相对落后的直接原因。二是用于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教材较少。一般的教材都把重点放在向读者展示自然和生活的美好,缺乏对生态道德教育基本内容的阐述。同时有些相关教材都侧重于理论研究,缺乏趣味性、实用性和指导性。正是由于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指导性不够,从而没有形成连贯的教学体系,因此各学校在开展教育时随意性较大。
2.家庭生态教育缺乏。在现实生活中,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前,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父母的行为举止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然而在当前中国,父母的素质普遍不高,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些不良的行动,例如家长随便倒垃圾、随便花钱、浪费水电等,同时大多数家长将目光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对学生的道德培养关注不够,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观的形成。
3.社会生态教育偏颇。正如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所言:“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在目前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一些不良风气也不断侵蚀着学生的道德观。在物质化、功剥化思潮的影响下,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个人利益、物资利益的得失,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和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所以社会没有把学生的受教育环境和道德教育环境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不利于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分析
1.加强理论教育,在生态教育知识的深度上下功夫。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教育,筑牢大学生生态道德信念和意志。目前的大学生都具备一定的科学基础,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生态普及教育。因此要在引导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方面的研究为重点,在学科的深度广度上下功夫,使大学生在探索中树立保护生态的意识。(1)要建立一支专业素质过硬和道德素质较强的教师队伍;(2)要立足大学生实际编写生态道德教育教材。(3)借助网络、广播等媒体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通过建立生态道德教育网站和专题广播,吸引大学生来收听收看和研究学习。同时可以定期组织以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为主题的讲座。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分专题进行讲座。通过多种喜闻乐见的方式使生态道德的基本理论和规律深入人心。
【关键词】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微信平台
随着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改革逐步深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将微信公众平台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相互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宽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对象,满足大学生对各类就业信息的需求,发挥网络的交互性优势,搭建大学生与学校、用人单位之间高效沟通的桥梁,于此同时还可以实现一对一进行就业指导。
1 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信息化问题分析
信息化是现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仍存在着只停留在形式和表面问题,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1 就业指导现状堪忧
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仅限于开个会,邀请企业或者用人单位作个报告,介绍一下就业形式,宣传一下就业政策,年复一年,逐渐形成了“老师只是说一说,学生也只是听一听”的状况,没有让学生真正的了解到需要怎样去就业,怎样步入社会,失去了就业指导的导向作用。其实,随着就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范围的扩大,失业持续增长和劳动力市场瞬息万变,使传统的就业指导难以满足宏观势态发展的要求。
1.2 就业指导信息化的方式上创新不足
由于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关注点和需求不同,这就要求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需要根据指导对象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但是,现在的学校普通存在着就业指导没有差异化,没有阶段、没有特点,都是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统一发信息,信息化宣传方式上缺乏对服务对象细致的切合,没有针对性。网络化的信息时代里,高质量的就业指导就应紧贴时代的变化,充分应用多功能的电子信息平台,通过网络及时更新最新的就业信息以及最贴近市场变化及时传播给毕业生。
1.3 就业指导信息的网络化与合理应用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人们对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着一种误解,产生这种误解与就业指导单纯追求毕业生“就业率”的功利化目标有着直接关系,同时也受制于获取信息的渠道、手段和载体。例如,就业指导信息的信息化上,各所高校没有统一的规划、经费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研究、运行。其实,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就业指导信息的及时地获取和针对性的。但尤为需要注意的是,就业指导的信息网络化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信息良莠不齐、有效性不足等问题,也可能会误导大学生甚至有大学生被欺诈的可能。另一方面,在就业指导信息的针对性上,缺乏对就业指导信息进行科学分类与整理,没能为大学生准确、有效地各类信息,这样使得学生所获得的招聘信息有限,缺乏更多的就业机会。
2 关于建立大学生就业指导微信平台设想
2.1 建立大学生就业指导微信平台必要性
大学生处在一个知识更新快、信息量交流迅速的文化氛围中,所受传统束缚较少,容易形成新的观念和看法,他们的创造力,接受新事物能力增强。网络新媒体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并影响着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加工的方式以及信息传播的范围,这些影响又将会对他们的学习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网络化的信息时代里,高质量的就业指导就应紧贴时代的变化,充分应用多功能大学生就业指导微信平台可通过网络更新最新的就业信息以及最贴近市场变化及时传播给求毕业生以及企业。
2.2 建设大学生就业指导微信平台价值
将微信平台应用于大学生就业指导领域,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价值:第一,通过微信网络平台建立发挥整合资源,将企业优秀的资源运用到就业指导工作中,通过在平台建立就业虚拟市场,学生都能通过平台了解最新就业指导动态,阅读相关的就业指导文章,观看网上就业指导视频等,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全社会、多功能的服务窗口,扩大大学生人就业途径。第二,利用网络方便快捷、覆盖面广、资源丰富等特点,满足大学生就业对各类信息的需求,发挥微信网络的交互性优势,为大学生与学校、用人单位之间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推送即时信息,同时有效收取师生、用人单位的反馈和意见,迅速解答疑问,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与咨询等。第三,微信平台还可以极大地贴近就业指导服务对象的生活内容,实现个性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就业指导,使微信平台成为大学生身边的就业指导专家。
2.3 大学生就业指导微信互动平台频道规划
在频道规划上包括有就业生涯规划、创业指导、就业指导、就业形式与政策等内容,首先,就业生涯规划可以设置规划案例、规划指导、在线咨询等;第二,创业指导可以规划有创业故事、创业项目、在线咨询等;第三,就业指导――行业解读、就业信息、岗前实习,岗位解读、面试故事等;第四,就业形式与政策,及时帮助大家了解国家就业形势,把握未来,第五,导师在线,集合优秀校内外优秀就业指导专家,帮助大家解决就业问题等。
3 大学生就业指导微信平台实现方式
就业指导方法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就业情况。因此,想在复杂多变的信息时代环境中,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效能,我们可以用微信平台来创新就业指导的新方法和技术策略,具体可从如下方式实现:
3.1 整合社会资源,优化就业指导微信平台信息化程度
就业指导微信平台可利用和整合学校、社会和企业的资源,通过“引进来”的方式,在校企岗前实践培训、自助指导等方面多层次强化就业指导信息化程度。首先,在师资队伍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邀请、兼职、聘任等多种形式吸引校外优秀的就业指导专家与学校中具有多年就业指导工作经验的老师相互搭档,组建大学生微信平台指导团队,及时帮助高校毕业生在处理就业信息中遇到的问题。其实,在岗前实践培训方面,校企合作是目前培养应用型人才最为成熟的模式,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特别是一些理工类专业还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提供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在微信平台规划里,可联接社会资源和结合市场要求,及时向学生推送岗前实践机会,这样来既可以帮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进行就业化前移,另一方面,经过高校筛选的实习信息,通过平台送到学生,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以此来提升就业指导信息化服务水平,以及就业指导与学校、学生和市场粘合度,同时,学校可以以打造就业指导微信平台塑造品牌,加强师生、企业的忠诚。
3.2 利用微信平台增强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内容和方式
高校在运用微信作为就业指导新工具时,在指导内容上,可以通过微信公平订阅号进行除了就业相关政策、就业趋势预测、社会就业状况、就业道德等宏观上的指导外,还需加强对某类就业的知识、性质、特点、发展前途、意义及经济收入、工作环境、晋升机会、就业难易程度、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等微观上的指导,甚至要能够实现就每一个人的就业兴趣测定与调查、个性心理品质与就业适应程度来进行个性化的生涯规划与咨询辅导。技巧指导包括面试面谈要领和技巧,求职函的撰写和回复,个人表格及有关资料的填写、整理与使用,仪容、礼貌、服饰、应对,就业后的心理调适等。在方式创新上,由于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关注点和需求不同,这就要求运用微信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内容根据对象的特点进行合理地选择和设计。与之相适应,其在微信网络上的载体和方式也会互有差异。就业指导以单向的信息传递为主,客观地反映现实状况即可,因此要求的是微信信息及其分析准确、及时、有效。与课堂面授、面对面咨询相比,大学生微信就业指导的信息化可以提供各类授课软件的下载和在线学习,能够满足大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就业知识的需要,解决了目前就业指导课程与现行教学体系在授课时间、专业教师、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冲突,通过多媒体演示、网上招聘面试等方式也可以简化学习与求职过程,既省时又省力。
3.3 发挥就业信息在微信平台网络化与合理应用
在网络化方面,微信平台网络传递不仅丰富了就业信息的种类和数量,而且彻底改变了以往的传递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眼下大学生就业所需信息不足及渠道不畅的缺陷,也减少了人为的“信息壁垒”,提高了运行效率,降低了就业成本。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新理念的指导下,就业信息实际上指的是与个人就业生活有关的知识或资料,既包括反映整个就业市场的社会就业状况方面情况的资料,也包括反映特定就业的性质、任务、要求、待遇以及升迁机会等与就业密切相关的具体情况,同时还包括与就业资格有关的教育与培训方面的信息等等。
合理运用方面,首先,微信平台将网络上的大量信息进行科学分类与整理,为大学生准确、有效地利用各类信息提供便利。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网络集中向社会,建立常态化、实时性的就业信息服务收集,这样可提高信息利用效度和安全性。总而言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微信平台应用是指导理念与技术革新的有机融合,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新形势下向前推进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要在微信平台上把握不同类型就业指导信息的作用和特点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选择和应用所需就业指导信息的能力;要根据微信平台内容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宜的载体和方式;要利用微信平台网络的交互性从技术层面和整体上探索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可能路径。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就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就业指导――新实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就业研究课题组.决战大学生就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陶瓷文化作品;知识产权;服务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新世纪重要新兴产业,并成为了经济新的增长点,治国理政中,也强调以“六个一”为主体内容的基本思路。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运用知识产权来进一步服务大学生陶瓷文化的探索与实践更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新媒体与陶瓷文化知识产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类由竹简、印刷、电子符号向数字时展,传统媒介发生了很大变化,并由传统报纸、录音机、电视向以网络、手机为媒介的微媒体、自媒体时展。
在新媒体时代,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信息传播速度快、内容广、视觉震撼力和表现力较强。同时,新媒体一方面在向人们高速、快捷传递信息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实时监控难、证据采集难等,现行形势下陶瓷文化艺术品市场上作品真伪难辨、优劣不明,如何加强新形势下陶瓷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就成了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陶瓷产业在新媒体平台上的推广,从以往主要依靠手摸眼看的传统鉴定办法转换到用数据来表达、让科学来证明等,国家针对新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先后也出台了法律法规,并努力基于传统的知识啾;な侄紊希采用包括专利、商标和版权学在内多种方式,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将更具计划性、战略性和前瞻性,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陶瓷文化作品知识产权服务开拓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空间,注重品牌塑造,加强陶瓷知识产权保护,维护陶瓷文化品牌。
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陶瓷文化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措施
第一,多元参与服务平台――从运用、保护和管理体制入手:鼓励发明创造,专利申请,维护陶瓷知识产权合法权益,完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
通过政策引导和物质投入,带动增强知识产权意识,鼓励开展技术创新,加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在景德镇市调研过程中发现,通过颁布实施《专利费资助暂行办法》,设立市专利费资助资金等方式,比较好地调动了陶瓷人才开展技术创新、申请专利保护的积极性。
为进一步加强对陶瓷知识产权的保护,促进《景德镇陶瓷知识产权保护办法》顺利实施。严格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开展大型宣传咨询和打假活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全面清理已办理使用“景德镇”驰名商标的100多家陶瓷企业,通过新闻媒体曝光严重侵犯陶瓷商标权的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人;对于严重侵犯陶瓷商标权屡教不改的,可运用法律手段打击商标侵权行为。2006年11月28日,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自2007年以来,全国陶瓷行业唯一一家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在景德镇高校正式建立,景德镇通过该中心创办的“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网”,为中国陶瓷行业提供国内外专利的咨询、查找等各种服务,建立景德镇陶瓷专利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了江西省陶瓷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完成专利查新70余件,申请专利数百件,参与指导企业贯标50余家,建立建成专利专题数据库近百个。
第二,共聚智慧服务平台――推动创意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知识产权应用能力,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4・26知识产权进校园”咨询是一项特色活动,由江西省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联合景德镇市科技局等部门,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图书馆联合举办。景德镇每年承担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的“全国陶瓷行业知识产权高级管理人员系列培训班”,通过建设专利管理信息平台,深入企业开展专利信息利用培训。
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开通远程教育平台景德镇陶瓷大学分站,培养专利人。近年来,中心承办陶瓷领域及专利信息培训19次,培训人员2000多人次,远程教育培训3700多人次,承担全国高校巡回讲座3次,服务企业370多家。
该中心还拥有两个宣传知识产权知识的窗口: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网、中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2012年,江西省科技厅认定中心为省级科技查新单位。中心拥有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瑞士、俄罗斯多个国家与组织的专利数据库,为全国陶瓷行业及江西省企事业机构提供国内外专利的检索、咨询、专利转让与推广、专利统计与分析、专利专题数据库建设等服务。经过多年应用与实践,该中心建立并完善了现代专利信息服务模式,提出并逐步健全的全国陶瓷行业-全省新兴产业-地市重点产业-各地重点企业服务理念为行业所认可和肯定。
第三,特色发展服务平台――通过理论分析、问卷调说龋构建陶瓷文化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评价指标体系,推进大学生陶瓷文化作品知识产权建设特色化。
转变陶瓷文化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的观念,融入社会信息交流中突出自身特点和优势,进一步突出大学生陶瓷文化作品知识产权重要性,适应社会对陶瓷文化要求,旨在增强陶瓷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实现陶瓷文化在社会中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积极进行大学生陶瓷文化作品知识产权发展评价。随着新媒体技术和陶瓷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新的传播理念、模式愈发冲击着传统陶瓷文化信息传播模式,更影响和改变着人们信息传播习惯和消费方式。通过适应新媒体信息传播环境,正视大学生陶瓷文化不断同质化趋势,凸显出文化特色,推进实现其社会价值。
认真实证分析主要服务平台的发展水平。研判陶瓷文化作品知识产权发展总体水平,整合现有的陶瓷文化作品知识产权网络资源,运用新媒体建设好陶瓷文化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完善本土化、符合国情、具有地方特色、文化传统的知识产权管理,逐步向商标服务、版权服务扩展,保护陶瓷文化知识产权合法权益。
3 创新点
根据大学生陶瓷文化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的总体建设工作目标,运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陶瓷文化作品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其在实物展陈和虚拟网络中信息传播和服务质量,促进陶瓷文化知识产权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走综合发展之有效路径。
通过提高陶瓷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陶瓷文化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版权、商标品牌等之间的优势互补,并在平台上加大宣传发挥出的预期效果,为陶瓷行业提供国内外专利导航、商标咨询和版权维权等各种服务,推进陶瓷行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发挥出知识产权在品牌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云莉,曾强,魏群.陶瓷名家作品在艺术授权经营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J].中国陶瓷,2016(3).
关键词:小学教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课堂教学品质
小学生生态课堂是基于教育生态学理念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结合体。其根本特点在于从实际出发。提高师生的自主性与学习的多样性,从而提高课堂的品质。近些年来笔者通过在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总结了一下几项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实现了小学生态课堂在实践中的应用,并且提高了课堂品质与丰富性。
一、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特征
根据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主要总结以下特征。第一,自主性特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与课堂需要定制合理的学习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求欲望。第二,合作式特征;将学生之间个体的竞争转化为小组式的竞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使学生在互相合作中交流数学思考。第三,多层次的特征;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多层次性可以使得学生从不同维度思考问题。通过对话交流的模式更容易获得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进而对自身的认知进行完善的调整。第四,高品质的特征;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并且得到更高的效率。教师在同等时间内的教学质量也是低耗且有效的。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师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第五,和谐性特征;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是一个和谐而又平衡的系统,各个要素之间定而又和谐的发展。其主要尤教师、学生、课程、技术环境几个因子构成。这些因子的总和构成了整个课堂生态系统。根据生态学观点,各个因素之间和谐发展才是整个生态场的最高追求。
二、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以问题为基础,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已经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有了重大的影响。合作式的交流与对话式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成为了学生发表观点阐述理念的好伙伴。教师也依据教学内容合理的制定符合每一个学生的导学专案,不仅关注学生的整体性也重视学生的多元多层次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与学习情况,通过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对话,主动提出相关问题,实现新老问题的有效对接。并且教师一同于学生合作找出问题所在,探究其根本,交流问题共享问题并且筛选出其主要考究问题进行解决。让学生开发自主探知的能力,探索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探索奇妙的数学之旅。
(二)深化问题研究,有效将其运用到练习当中
学生在数学中自主探究问题是更具有价值和意义的,这个过程伴随着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探求新知,培养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境遇进行表达与思考。也可根据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在小学数学第八册《搭配中的规律》的教学中就有此验证。在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归纳中找到了其中的规律。提高了数学的认知能力并且构建了新的数学模型。在培养学生探索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适度的练习也是至关重要的。由于经历了练习与思考才能感受到数学神奇的魅力。在练习中数学能力可以得到良好的提高与培养。
(三)开展课后调研,及时发现实践中问题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因此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找学生进行问卷设计与调查,或者与学生交流座谈来把握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设计与思考。这个环节可以调高教师的自我提升与反省能力,及时跟进课堂反馈并且进行反馈。可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专业能力。师生共同自觉发展,将生态课堂呈现出和谐繁荣的形态。
本文通过对“对话式教学”的特征与实际应用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探讨研究,发现了生态课堂的合作式,高品质,多层次,和谐性等特征。并且发现了在实践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惠芳.走向学生声音在场的数学课堂教学――基于生态理念的“对话式教学”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5,15(Z1):106-109.
关键词:生态学;案例教学;例理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058-03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涉及范围很广、学科间渗透面很大的、正在蓬勃发展的学科。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实质上说就是随着历史发展人类对自然逐步认识的过程。但是,传统的生态学教学以讲授式教学为主,注重知识的传授,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也日益明显。由于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往往导致教学过程过于理论化、抽象化,从而影响了部分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课堂讲授、案例研究、研讨会等九种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分别在知识传授、分析力培养、态度转变、提高人际技巧、接受度和知识保留力等六个方面对各国专家做了广泛调查,结果发现案例研究的教学方法综合效果名列第一。[2]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3]
1980年,我国引入案例教学法,目前已在管理学、法学和其它学科领域的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案例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也日益丰富。但是,在案例教学的认识和实践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案例教学法中“例”与“理”的关系处理不当,将案例教学法混同于举例教学法等。本文通过研究案例教学中两种不同的例理关系类型在具体生态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选择,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例”与“理”的关系,并指出了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部分问题,旨在为相近专业其它课程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一、案例教学中的“例”与“理”
近年来,随着教学方法的改革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案例教学在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中所占比例日渐加大。精选适合生态学课堂教学的来自于自然界中的实际案例,将有助于生态学课程中的概念、理论具体化,在增强课程魅力的同时,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学习效果。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可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因此,将生态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是非常适宜和必要的。
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并不排斥。案例教学不单纯是去寻找正确答案的教学,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这个思考过程正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说,案例教学更需要足够的理论知识来支撑,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对案例教学中的“例”与“理”必须做到有机融合,既注重“例”的典型性与启发性,也要强调“理”的普适性与系统性。
从大的分类来看,案例教学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从例到理型,即引导学生运用案例,经过自主合作,群体思维撞击,寻找知识,形成规律,发现基本概念,并运用掌握的规律和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二是从理到例型,即给出基本概念,启发学生运用基本概念,发散思维,以例释理,以例证理,从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例理关系在生态学案例教学的应用
1. 从例到理型
从案例到理论的过程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有效途径。在一个真实的案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如观察、联想、推理、分析、综合等,经过学生相互讨论,激发起更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即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火焰,从中寻找知识,发现概念,从而获得规律性的理论。
如在介绍植物群落演替与功能过程中,教材列举了在美国Hubbard Brook对北方阔叶林所做的定位观测与实验,以阐明植物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群落功能的变化,但给出的原始观测数据有限。在具体课堂实践中,可首先将案例预先布置给学生,给出一定时间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网络资源,对案例进行尽可能全面的研究,然后在课堂上对演替过程展开讨论,研究问题。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辅助者与提问者的角色。当发现所有学生都忽略了“生物量三年持续为零”的问题后,笔者通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将生物量为零的现象与前一章节的次生演替内容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注意在森林皆伐后,三年时间内森林生物量的变化。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四个问题:①生物量三年持续为零是否符合自然规律?②研究者通过什么样的实验处理导致生物量三年持续为零?③研究者为什么要做此实验设计?④此实验设计的原理是什么?
在教师的引导与补充提问下,使学生在自己预习获得知识的基础上意识到观察能力与实验设计能力的不足,通过一层一层递进推理反思,帮助学生明了实验设计原理,找出自己与实验设计者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重现前人研究的方法与结论。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由他们在课堂上对案例的讨论、归纳、总结决定着教学的整个过程。同时,教师也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需要和兴趣,充分尊重他们的学习主体性,促使个体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通道是多向的甚至是循环的,不仅有师生通道,还有生师通道和生生通道,允许学生各抒己见,质疑问难。[4]这样的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从无序向有序提升,从疏漏向精密提升,从散点向结构提升,并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同样,在介绍美国黄石公园1988年森林火灾的真实案例时,扭叶松种子的独特萌发特性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他们在准备案例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相关背景知识,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群落演替的基本过程以及火因素在群落演替中的作用,并将其与生物的生态幅等学习过的概念、生态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相结合,使之既系统地掌握了书本知识,也开拓了科学视野。
2. 从理到例型
从理论到案例的过程是检验学生对书本已有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在学习了教材相关理论后,学会运用理论、规律分析解释自然界中真实的案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授完理论要点后,可以提出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原理加以分析。如在介绍全球变化时,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导致全球变暖,将引起物种分布的调整。此时笔者提出一组真实案例,要求学生对此案例进行分析:一些高海拔地区以前从来没有疟疾或其他蚊子传播的疾病,现在也开始发生。1997年坦桑尼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高地第一次暴发了疟疾;登革热以前只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发生,现在在墨西哥近海拔2000米的地区也有报道;在哥伦比亚超过海拔2000米的地区发现了登革热和黄热病的媒介昆虫。贴近生活的案例有助于学生对真实具体的科学研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他们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分析,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而且,该案例还包括前期所学章节“温度因子对及生物的适应”知识点。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与反思,教师及时引导他们抓住案例本质,揭示其内部特征,把案例中的内容与相应的生态学教学理论、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连接起来,找出案例与理论之间的必然联系。与时同时,也重温了前期所学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在新旧知识的碰撞、对比、理解、建构中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将所学知识点融会贯通。[5]
又如,在介绍了种间关联的基本概念与关联系数计算公式后,马上联系学生的野外实习情况,给出本地群落几个主要物种在野外的样方调查数据。因为是学生亲身在野外的实习经历,因此学习兴趣浓厚,在此情形下引导学生在真实案例中掌握关联系数的具体应用与详细计算过程,起到了良好的巩固效果。
三、两种例理关系的比较
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无论是“从例到理”,还是“从理到例”,其本质内容为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教师在案例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激发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学会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学会对已有的资料作多方面的分析,继而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推导,一层一层递进推理反思,从而使他们能深刻地掌握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规律,最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相对而言,“从例到理”更侧重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归纳的能力,“从理到例”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由于本科生在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分析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储备均有所欠缺,因此在生态学案例教学中可灵活采用两种不同类型,并且采取“授课为主,辅以案例”的原则教学。
四、案例教学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1. 案例教学不是举例教学法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具备典型性与启发性特征。通过具体的案例教学过程是为了获得具备普适性与系统性特征的理论知识,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举例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手段,是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问题的佐证,学生仍然位于教学过程中的从属地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
2. 案例教学比例要适当
案例教学主要是针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而设计的,花费的教学时间较长,对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在整个教学中必须把握好案例教学的比例,不能单纯追求案例的生动性而忽略对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将案例教学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有机结合,同时通过提问、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州.多媒体在生态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22(3).
[2]王海岳.高职企业管理案例教学法探讨[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8,22(4).
[3]王秀芝.案例教学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
关键词:背景研究理论;哲学基础;动态性;主观性;相对性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7-0221-02
埃德蒙·金(EdmundJ.King)是英国当代最富盛名的比较教育学者,其代表作《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于1958年出版刊行,对世界比较教育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比较教育》杂志1979年11月出版的此书第五版的书评上这样称:“它注定成为一部经典”[1]。
英国著名比较教育家萨德勒曾经指出:对外国教育制度进行探究时,我们不应忘记校外的事情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而且能制约和阐明校内之事情[2]。换而言之,即比较教育研究人员在研究教育制度和实践时是基于一定研究背景进行的。埃德蒙·金继承了这一思想,并且基于其广阔深厚的哲学思想积淀对比较教育的背景研究理论进行了独具个性特色的阐发,对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开拓具有重要价值。
一、“背景研究”理论的哲学基础
(一)现象学与过程哲学
现象学模式往往被欧洲的相对主义者利用来研究问题[3]。这种模式也影响了埃德蒙·金的背景研究理论的思维。他在探究丹麦教育时指出:“应当根据地点、文化和时代的背景,以及面对必须做出选择的人士从现象学角度所看到的‘决策危机’来考察教育问题。”[4]108金在国家间比较研究时的思路与社会学由“实证主义”转向“现象学”视角相一致。怀特海(AlfredNorthWhitehead)的过程哲学主张,变化发展存在于一切事物,对变化的定义是着眼于“进化着的宇宙之历险的描述”[5]。金受怀特海过程哲学影响,其对“教育背景”的考察是以动态变化的观点来进行的。
(二)波普尔的情景逻辑思想
埃德蒙·金在思考比较教育研究时承袭了其老师波普尔(Karl·R·Popper)的“情景逻辑”观点且发展出了“社会生态学脉络论”,反对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直接套用自然科学研究的实验控制等方法,主张对开展比较教育研究时,应深入探究社会生态学在不同情境下的动态发展,以真正了解当地之脉络,发现不同国家各异的生态情境,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目的。埃德蒙·金认为:“要了解这个世界的新奇处,首先应联系周围环境的迅速变化来思考教育的新的‘生态’,然后考虑这个世界内部适合学习的一些可供选择的联系……”[4]8
(三)文化相对主义哲学
文化相对主义哲学对金的背景研究理论产生了较大影响。他金认为:“对一种文化或一种分析方法训练有素的人,对另一种文化或另一种分析方法可能是一个犯大错的人。”[4]533因此,他关注教育的不确定性和个别情景的特殊性,认为必须在特定的背景范围内进行有关教育的理论的阐述,研究者要深入其他国家文化其理解与接受该国的文化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由此方能真正揭示某个国家的教育影响和作用因素,以如实地阐释该特定文化的建构方式及对教育的影响。
二、“背景研究”理论的主要特点
埃德蒙·金深厚的哲学积淀对其比较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的背景研究理论特点较为鲜明,极富个性,这主要体现在动态性、主观性以及相对性等三个方面,这些方面都同他在进行比较教育研究时的哲学思考分不开的。
(一)动态性
受怀特海过程哲学强调变化发展的思想影响,埃德蒙·金背景研究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动态性。金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人文主义者研究问题的方法主要关注外界事物之影响,且常常采取静态描述的方法论,较少采用动态变化与发展的视角。在埃德蒙·金认为,教育的不确定性往往源于教育观念、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等的变化,因此一成不变或普适的教育规律或准则难以寻求;在进行教育预测时,也无套用类似与自然科学的程序与方法论体系,必须把对教育的讨论摆在一个完全不同的背景上[4]8。这些以上均体现了他探究教育问题时是基于动态思维和发展角度的。
(二)主观性
前已述及,埃德蒙·金的背景研究理论明显带有现象学取向。他提出要进行“内部观察”,主张背景研究的主观性。他认为,“从内部观察在任何分析中都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以学者的态度追求科学的客观性时必须具有同情心并善于合作……任何科学研究都带有主观的成分——特别是教育这种涉及个人的和文化密切关联的东西。”[4]14-15这种主观性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研究主体的主观性;二是作为研究对象的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人)主观性。金指出,今日社会科学之研究要强调客观性与主观性间建立伙伴关系[4]58,而非偏执一方。“尽管我们冷静地改变着我们的意识和计划,我们的微妙的偏爱和情感的依恋却像一个隐蔽的劝说与我们形影不离。我们欣赏我们自己的语言和节奏[4]24。所以,在金看来,虽然教育实际上是一种“生动的交流”,而其在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问题上,显然是主观的。他主张,当我们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时,不仅要承认我们主观的相对性,而且要承认一切“客观”的学科与我们所观察的任何东西存在有条件的关联。所以金在强调背景研究主观性的同时,并没有将这种主观性极端化。
(三)相对性
埃德蒙·金主张不同国家之教育背景具有特异性。因此无法如实验室试验那样对客观事物进行“分割、操纵和预报”[4]22。他主张应该根据研究需要的不同来选择理论和研究方法,所以,在背景研究中,他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方法或操作模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都有其形成的过程和与众不同的特色。正因如此,他主张,比较教育者进行研究时,要把个人的主观偏见予以摒弃,不断深入所探究的问题情境并保持客观性,对该背景把持忠实之态度,需有“真实的知识,忠于本国人所‘理解’的制度,并对他们所看到的问题产生移情作用。这种知识没有替代品。没有这种知识就没有真正的比较分析”[4]49。很明显,埃德蒙·金较为重视情境的特殊性和教育的不确定性。由于背景独特性的存在,比较研究者一旦进入不同文化,或者不同发展阶段,就需从起点做起,最好是沉浸在那里的“生活语言”中。
三、“背景研究”理论的意义
埃德蒙·金对于背景研究甚为重视,认为它是比较教育研究必不可少的环节。他主张,如果能对比较研究的问题背景阐述清楚了,就可以明了不同文化比较分析的一些特征。背景研究理论是埃德蒙·金比较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出发点,在其构筑“比较教育分析框架”(由背景、概念、机构、操作、决策和执行等五部分组成)中,“背景”处于起点的地位。
(一)提供了一个“生态学”的视角
埃德蒙·金倡导的背景研究是一种生态学式的(ecological)。他指出,“生态”(ecology)一词,绝不只是“文化”(culture)的同义词。生态的重要性表现在从未来的个人幸福着眼,积极创造一种有教育作用的环境之中。它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他认为,要理解学校及其制度结构,进而了解制度框架内所进行的教学事件如果排除周围背景或环境,就无法理解其真实意义,更无法去理解或阐述教育与周围背景的“生态学”上的意义[4]29。他提醒比较教育研究者在进行研究过程中应注重使用生态动力学(ecologicaldynamics)进行考察[6]。这种生态性的观点与背景研究的动态性观点是相一致的。
(二)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丰富启示
背景研究的动态性特点提醒我们在进行比较教育研究时候避免僵化静止的思维方式。主观性特点提醒比较教育研究者不要落入个人狭隘的主观性,必须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真实“情景”中去,深入到对方的“生活语言”中去,以同情的心理去理解对方教育制度和教育决策所产生的背景因素,如此方能避免“误读”和做出无根据的引申。相对性特点主张异质文化之间的多元差异性,因而“中心”和“边缘”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合理和荒谬的。
(三)提供了一个质的研究范例
教育研究大体而言可以分为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等两大类。比较教育学者进行不同国家的比较时往往会忽视研究对象的真实性,忽视本体文化的价值及其对当地人的教育意义等。以现象学为起点的方法论,采取微观深入描述的质的研究方法就可以避免对当地文化和教育无依据之“误读”,因为研究者在进行质的研究时是基于“同情”的视角的,正因如此,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理解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C·H·Dobinson. Book reviews: Other schools and ours[J]. Comparative Education,1979,15(3):345.
[2]萨德勒.我们从对外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多少有实际价值的东西[C]//.赵中建,顾建民选编.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国外比较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15.
[3]罗婉明.比较教育的两大主流模式[J].比较教育研究,1997,(4):23.
[4] [英]埃德蒙·金.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M].王承绪,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怀特海.过程与实在[M].伦敦:麦克米兰出版公司自由出版社,1929:92.
[关键词]CDIO 城乡规划专业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特色专业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3-0156-0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学科的作用日益突显,“规划”对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起到了前瞻性的作用,全国各地每年都编制大量的规划方案,有多少能够得到实施?实施效果如何?多少方案促进了城乡建设?有多少阻碍了城乡发展?有多少毁坏了历史的遗迹?有多少打破了生态平衡?此类问题逐渐呈现在广大城乡规划工作者的面前。这些问题同样引发了对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模式的思考。城乡规划专业是集理论、技术和实践于一体的学科,涵盖城乡发展的各个领域,是经济、文化发展的支柱,担负了创造历史、承载历史、继承传统、弘扬文化等多重使命,原有填鸭式和纸上谈兵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已无法满足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引入将有助于创建有特色的城乡规划专业,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一、CDIO模式概述
CDIO是一组英文缩写,是针对有实践需求的工程类学科开发的一种全新工程教育理念、实施措施和检测标准(C-Conceive,D-Design,I-Implement,O-Operate,构思、设计、实施、运作),2000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瑞典查尔姆斯技术大学、林克平大学以及瑞典皇家技术学院成立了CDIO国际合作组织,以MIT为首的几十所大学采用了该种教育模式并获得一定的成功。CDIO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和工程和实践融为一体,以产品设计从研发到生产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以主动的方式学习工程类学科。CDIO理念继承和发展了欧美多年来的工程教育理念,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措施以及检验测评的12条标准。
二、基于CDIO模式的特色专业建设
(一)专业建设现状
1.逐步更新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
从2005年至今,逐年对培养计划进行完善,已将生态学基本理论作为专业必修课程融入培养计划,修改了专业基础课课程设置,取消了部分重复课程。
2.已经初步形成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北航北海学院可利用的各种专业实验室面积1891 平方米,全校设备总价值295.92万元,能基本满足学生实验、实训、实习是实践教学的三个关键环节的需求。
3.已将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纳入实践教学体系
开设建筑师实务、规划实务等课程,且聘请一级注册建筑师和注册规划师授课,引导学生参加资格考试的培训,聘请有经验的专家进行讲座。
(二)特色专业建设目标
1.人才培养目标
确立以培养适应城乡规划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为目标。完善专业培养计划,采用CDIO的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科交叉的背景下,引入生态学专业基础课程,制订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既掌握生态学理论,又具备实际操作经验的新型规划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
2.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学生考核和评估体系,以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为主线确定课程设置,同时融入生态学基础课程,组织多种实践实习课程教学,让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推动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完善生态课程体系和老村庄调查与研究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3.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按照300-350个在校生的规模完善设计室和实验室建设,到2015年实现学院专业实验室面积2500平方米,全校设备价值350万元;实现实践基地数量:20个。这些实习基地包括甲级设计单位、国内外设计公司、高等学校和企业等。推进学校与企业的进一步合作,结合市场需求,充分利用企业的人才、设备和情景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三)特色专业建设成果
本专业于200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开设,同年开始招生。专业自开设之初就开设了生态学原理、普通生态学等生态学课程,目前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规划生态学、建筑生态学两门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编写了两本专业教材,并已经列入培养计划,且正在执行。这两门课程所有的自编教材已经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计划项目》。精简了重复的专业基础课程,创建了造型基础课课程体系,2012年根据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村目录增加了老村庄调查等课程,结合毕业设计进行老村庄系列调研工作。申报创建特色专业后,完善了规划生态学、建筑生态学两门特色课程教学。新建老村庄规划调研和实践的系列课程体系,组织完成编著《老村庄历史与文化》《老村庄调查与研究》专业基础课教材,《老村庄的规划布局》专业课教材等。
1.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的制订
依照教育部和国家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规定,结合广西区和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需求,制订有特色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发挥生态学专业特色,深化跨学科、专业培养学生的理念,进行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创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较强动手职业能力、适应性强、有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通过3-5年的建设,形成鲜明的专业培养特色。
2.CDIO模式下的课程设置
为创办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我院从基础课到专业课的建设重点放在形成几个板块的课程体系上。专业课程主要分为:专业基础课程群、规划生态基础课程群、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群、老村庄调研与实践课程群,这些课程都是设计表达、设计工程和设计理论的综合体现。课程体系设置见表1。
(1)专业基础课程介绍――以造型基础为例
造型能力是一个综合素质,对于建筑、规划、园林等工科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培养基础造型能力是关键。因此针对学科特点对原有的素描、色彩、构成等课程进行精简改革,创立造型基础课程,融入素描、速写、平面构成、图形设计、色彩原理、色彩写生等课程的内容,通过5年的试行,证明其适合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园林景观设计等非美术专业的零绘画基础的学生使用;同时编写了针对性较强的配套教材《造型基础――形态篇》和《造型基础――色彩篇》,被列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十二五规划系列教材”,向全国同类院校和专业进行推广。创建了合理的评分体系(包括:教学大纲,教案设计,实践课程设计,标准化评分体系,学生作业及教学成果展览等),建立相对统一、完整的教学课件,并将课后作业展览融入教学计划,作为课程评价体系的一个因素。
(2)生态规划课程介绍――以规划生态学为例
经过6年的实践和探索,生态规划课程体系取得了一些成果,规划生态学课程建设效果最为显著。主要成果如下:
A.引入生态规划课程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有所提高,绝大多数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授课方法比较认可,对教学整体评价很高。
B.课程设置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和自主科研能力,具有生态规划知识的毕业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学生的就业率能够达到90%,有部分学生因为有了生态学基础被香港和国外院校录取攻读硕士学位。
C.生态类课程自成体系后,促进教师的自我提高和师资队伍建设。青年教师继续学习和深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已派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院校进行交流访问和学习。
D.课程特色同时提升了本院城乡规划专业的影响力。课程组的教师从事城乡规划项目编制或评审工作增多,在区域业内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3)老村庄调研课程介绍――以老村庄历史文化保护为例
中国传统村落(也叫传统村落或老村庄)是农耕文明的精髓、中华文化和民族历史的体现,虽经历久远的年代,但至今仍然留存和发展着;其村落选址、村落空间格局、建筑环境、建筑风貌都未有过大的改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景观资源,是人类的自然遗产,是活化石,是生态的博物馆。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势在必行,老村庄调研课程体系的创建,意在引导学生自主研究问题,继承中华传统,挖掘其文明价值及传承的意义。在开设老村庄历史文化、老村庄调查与研究、老村庄规划布局等课程后,为了更好地实施老村庄调研课程体系,学院将专业认知实践课和毕业设计统一命题为“老村庄系列专题”。
(4)其他实践课程介绍
结合独立院校学校和工科设计类专业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课程中60.6%的课程均设有课程设计的实践课来配合理论教学,分学期安排实践类型的课程,使专业实践性课程共占总学分15.28%,除通过多门课程的教学实习外,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实习、项目和竞赛等活动。例如: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称:北海市“老街”的保护性规划,项目编号:CX201307),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竞赛等,确保学生更多地接受到动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使毕业生能掌握从事城乡规划、设计、管理和研究工作,具有能参加小城镇规划、交通和市政工程规划、城市设计等专业规划工作的基本能力。
3.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
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服务社会、服务地区”为己任,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技术+技能型”的培养规格为准则,加快实践教学的改革。注重校企合作基础,创建无缝对接的实训基地。实验室建设规范管理,责任到人,改革管理方法与手段,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设备为学生提供校内实践场所,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实践类型的课程注重课程体系各课程内容之间的协调与统一,理论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实践课大纲、实践教学进度表、考试大纲、考试评分标准等教学文件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规范统一,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即课程体系中的主要课程指定专人负责,由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全面负责该课程的教学安排与建设。注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结合,训练、讲解与展开讨论结合,为增加直观感受,拓展知识视野,将课后进行的作业展览写入教学大纲,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为学生提供教学成果的展示平台,也弥补了精简课时情况下大容量教学内容的要求。规范的过程管理和责任制,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保证了高质量日常教学的正常开展。校外实践合作单位包括:北海市城乡规划院、摩德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等。
(四)目标完成情况
三、结语和展望
依照教育部和国家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规定,结合广西区和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需求,制订和完善了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在开设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规定的核心、主干课程的基础上,跨学科整合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强化生态学课程,加强规划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注重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方案设计;课外联合企业和设计院提供参与实际项目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社会责任及专业素质。
今后将在发挥生态学专业特色,深化跨学科、专业培养学生的理念的基础上,完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核心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结合CDIO理论,创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较强动手能力、适应性强、有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再通过3-5年的学科建设,形成鲜明的专业培养特色,并建成系列校级和区级精品课程,也为以后广西区和国家精品课程的申请打下基础。最终实现以生态学为背景的跨专业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董杰,马曙晓.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城市规划专业改革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2(35):264-265.
[2] 李曼丽.用历史解读CDIO及其应用前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10).
[3] 庞然,吴彪.基于CDIO培养模式的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改革与探索[J].林区教学,2013(10):88-89.
[4] 孙明,刘维彬,王玉芬.融入CDIO理念的高校城市规划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研究[J].森林工程,2012(5):113-117.
[5] 孙明,闫建新,朱天宇.基于CDIO模式的城乡规划学毕业设计教学体系探索[J].山西建筑,2013(35):251-253.
[6] 夏宏嘉,李冬梅,张卓.基于CDIO模式的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山西建筑,2012(5):270-271.
[7] 于学斗.CDIO理念在高校实验室规划管理及实验教学中的借鉴和探索[J].电脑学习,2010(2):55,56,62.
[8] 张洪祥.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21,23,20.
一、旅游环境哲学思想研究基础
(一)东方环境哲学思想基础
1.儒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
在“天人合一”问题上,儒家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仁者爱人”,其生态思想可概括为“人伦中心”。儒家的“仁者爱人”不是西方的博爱,它是一种有差等的“仁民爱物”态度,并非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而是一种“人伦中心”倾向。在其“天人合一”思想中,“天”主要是“人”的一种背景,儒家的“仁民爱物”,把自然价值看作是人伦价值的一种延伸。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主要是通过人对自身的修炼来实现。在看待人、社会、自然三者关系问题上,一方面儒家对人的价值比较重视,它将人看作社会与自然万物关系的中介与核心,将人在社会、自然中的纽带性地位突显,另一方面又克制人作用的发挥,主张克己修身,由己推人、由人及物。既要重视人的价值又要克制人的作用,似乎儒家思想在价值观上存在矛盾,但实际上这看似矛盾的思想旨意却正是古人的智慧之所在。
总的来说,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心固有的至善本性,这个至善本性就是天地的生生之德。“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周敦颐:《通书·顺化》)天就内在于人之中,人人都具有天地仁义的德性。人通过反身而诚,把内在的德性开发出来,也就实现了天德,达到了天人合一,就可以廓然大公,体验到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可以做到物来顺应,无所不至,体物不遗,爱物不私,民胞物与。但值得注意的是,儒家“天人合一”的人伦化的自我超越特征,也包含着把自然人道化的错误。
2.道家“道法自然”哲学思想
道家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与儒家不同,道家的观点可概括为“道法自然”,它强调人与道的合一,人与自然的合一,人与宇宙生命和宇宙精神的合一。在天人皆来源于道的自然演化的含义上看,天与人本来是依自然之性而产生的,而且原本就处于一种自然而然的本来状态,故它们是合一的,而不是分离的。而且人是由天地和气所生,天地又是由道自身的无为自化所生,故此,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就是要通过体验宇宙过程的自然本性,认识到自然之化是生命之本源和宇宙精神的最高体现,从而依循自然而为,去除一切对天地万物和人本身的有意造作和加工,把人的生命融入自然生态的大化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万物平等,即道家所言:“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同时,由于天、地、人具有统一协调的关系,社会秩序亦为天道运行自然形成的一部分,因此人类社会只有依循天道运行的法则才能治理好社会,也才能实现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和谐相处。本文由收集整理
(二)西方环境哲学思想基础
1.“人文主义”哲学思想
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反对一切以神为本的旧观念,宣传人是宇宙的主宰,是万物之本,用“人权”对抗“神权”,向中世纪的教会统治和宗教教义提出英勇的挑战,所以人文主义有时又称作人本主义。从人性论的观点出发,人文主义提出个性解放的要求。人文主义者否定教会宣扬的人一生下来就有罪孽,否定人生的目的是死后的永生的来世思想,猛烈抨击教会鼓吹的禁欲主义。他们肯定现实生活,颂扬尘世欢乐和幸福,赞美爱情是人的最高尚的感情,认为人有追求荣誉和财富的权利。人文主义批判中世纪对科学、文化的摧残,反对蒙昧主义,崇尚理性和智慧,主张探索自然,研究科学,追求知识,接受新事物,全面地、和谐地发展个人才智。为了反对封建压迫,人文主义还宣扬自由意志,提倡人与人之间建立平等、仁爱的关系,否定以人的出身、门第来决定社会地位的等级制度,强调个人的品德、才能决定人的地位。
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使理性获得高度弘扬。人文主义对人性的颂扬,自然主义对认识自然的现实主张,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被抽象的主体与客体关系取代。近代认识论的主客二分以及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在观念上树立起人是自然主人的信念。而西方基督教与哲学则成为形成整个西方文化传统核心——人类中心主义的两大因素。在基督教教义中,人高于自然界其他生命形式和存在物,是大自然的主人,自然界一切非人的存在物都是为人的利益而存在。人对自然的统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深层生态学”哲学思想
面对生态环境恶化及西方文化中人类和自然二元对立观念,深层生态学所倡导的中心思想和宗旨对于人类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深层生态学聚焦于整体(如生态系统、物种或地球本身)而非生命个体(整体主义),它主张以整体主义思想来看待和处理环境问题,确认人与自然不可分割(人与自然本体同一),强调相互关系,坚持人与自然相统一的一元论有机生态世界观。这种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对于体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构建要求具有重大价值。
其次,深层生态学强调自然的固有价值和生命物种平等权利,它认为个体特征与整体特征密不可分,自我与整个大自然密不可分,人的自我利益和生态系统的利益是完全相同的。因此,人类在对待自然界时,应彻底抛弃西方文化中人类和自然二元对立的观念结构,追求自我(self)实现与生态系统的平等,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自然界,使自然界中的万物走向真正的持续发展,即“活着,让他人也活着(liveandletlive)”(指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形式和自然过程)。深层生态学创始人阿伦·奈斯把这一思想定义为“生态智慧”,对人的生物属性和生态存在给予了足够尊重甚至充分张扬,在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现实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
转贴于
再次,深层生态学把生态危机的本质归于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机制的不合理,要从根本上克服生态危机,应该而且必须确立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生活方式与社会制度。
最后,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是要维护所有国家、群体、物种和整个生物圈的利益,追求人类整体利益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实现”,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3.“生态”哲学思想
生态认为,由于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也由于人类不满足于自身的生存状态,不断地从自然界攫取更多的财富,不断地提升自己对自然掠夺和改造的能力,在加强对人的剥削的同时,也加强了对自然的剥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破坏生态环境。生态从资产阶级维护其合法性的角度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破坏环境的必然性,指出由于人们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感受到的不是快乐而是痛苦,人们受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把消费作为一种自我满足的手段,把消费当作人生的唯一乐趣,因而对于物质产生永无止境的追求。资本主义为了维护其合法性,以及继续维持高生产和促进高消费,就会借助科技变本加厉地“榨取自然”、“盘剥自然”,生产越来越多的商品,来满足人们对于商品的需求,进而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公害的频繁发生(唐宏,2007)。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位代表人物h·马尔库塞(1969)在《论解放》一书中更加广泛而深刻地论述了生态危机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压抑人也压抑自然,造成人的异化也造成自然的异化,人不再是“人”,自然也不再是“自然”。
人类急需一种新的整体性生态哲学思想对当代全球问题和人类发展困境进行理论指导,而西方思想在此时正慢慢发展壮大,在对当代全球问题和人类发展困境进行哲学思索的基础上,生态对前述两个流派的理论进行了重大发展和补充。如前所述,对环境问题的探讨,生态认为:生态问题不仅是环境问题,它更是一种更深刻的困局的征兆,其根源不在科学本身,而在于一种意识形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实际是源于人们的异化消费观,后又因科学技术发展而加重,技术虽然造成了资本主义“单向度”(one-dimension)的主要原因,但自动化的科学技术可以消除人类劳动的异化,为人类自身的解放和自由创造条件。因此,要实现自然的解放,我们不仅要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应合理本文由收集整理应用科学技术,将人与自然界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对科学技术无限制的追求中解放出来。由此,西方的环境哲学走过了一条从二元分立(重视人的作用)—二元分立(强调客观世界的平等权)—实现二元统一的思想发展道路。
(三)东西方环境哲学思想比较
1.基本观点和思维方式
传统西方哲学和科学把世界普遍地理解为人与自然二元对立关系,认为世界分为物质和精神两种实体,人是精神性的,自然则是物质性的。在这一认识论下,西方哲学思想分立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流派,一是人类中心主义,二是非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僵化的自然在与人的关系中,只能扮演工具的角色。培根提出,人应主动征服自然,使之服务于人类。洛克更是宣布“听命于自然的土地……只是一片荒原”,只有人的改造才赋予自然以价值,“对自然的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人类中心主义实际是一种把人看作宇宙中心的观点,它的核心思想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以人的利益出发,主张按照人类的价值观来考察宇宙中的所有事物。由于它关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存在过于极端的观点而被某些学者批评为“鼓励了人对自然的掠夺,是占有性的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是经济主义、消费主义和个人主义及环境危机的思想根源”。
与西方环境哲学思想片面强调物种之间的平等和平权所不同的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既不极端地认为只有人有价值,只有人有利益,只有人能获得待遇和权利,也不只推崇对生命的重视,信奉生物平等主义,而使物种和生态系统的道德原则远远高于人的道德权利原则。它将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强调人和自然生物有共同起源,人性和天道在终极意义上相通。它承认自然界和人一样都具有主体地位。在看待“天地、人”以及二者关系问题上,它既不否认人作为自然有机整体的一部分,是宇宙创造过程辅助者和促进者这一重要价值,也不过分强调人的作用,而是主张人应具备“民胞物与”、“转贴于
仁者爱人”的思想,以“克己修身”的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
2.基本方法
东西方环境哲学由于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性,导致二者在处理生态环境中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基本方法又各具特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以一种整体性思维看待生态环境,它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告诉我们,人的生存和意义实现,都是在与他人乃至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产生,它以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向我们强调,个体只是整体中的个体。而西方环境哲学思想则注重分析,擅长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将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归纳,从定量的角度把事物之间、系统之间的矛盾量化与分解,然后以数据为佐证,制定针对性建议措施,即在方法上寻求自然科学的支撑。虽然这种方法对于我们从科学的角度分解、量化系统矛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因其依旧无法摆脱二元论思想影响,从主客二分的角度把事物进行一级一级的抽象归纳,结果越来越远离了事物的本原,导致西方哲学思想史上的千年之蔽——本源性、本真性的存在被遮蔽了。
可见,无论是中国“天人合一”传统哲学思想还是西方生态环境哲学思想,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都有其局限性,亟待为认识、解决人与环境之间各种矛盾关系建立一种彻底的生态世界观,它是一种既能承袭“天人合一”思想精髓,又能克服西方生态环境哲学思想中人文精神不足的缺点,它带着生态科学理论和绿色生存技术而来,为了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而生的一种整体生态可持续发展世界观。
二、旅游环境哲学思想研究进路
(一)旅游环境哲学思想研究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旅游环境哲学尚存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旅游环境哲学思想本体论构建。西方作为研究现代环境哲学的先行者,诞生很多环境哲学流派(这其中包括环境伦理学、生态、深层生态学、生态女权主义和生态神学5个比较大的派别),且更为偏重通过理性、技术手段实现其理念。但“一分为二”是西方环境哲学非常牢固的思想传统,想要完全推翻这个思想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西方环境哲学受到“斗争哲学”思想很大的影响,存在很多局限性。这方面东方较之西方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有不同于西方的哲学路线,这里最重要的有3点:(1)“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主干;(2)和为贵,“和而不同”是中国文化的精髓;(3)整体性、系统性思维是中国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但东方环境哲学思想过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的一面,有忽视人与自然的冲突一面,过于强调价值理性而忽视工具理性,过于强调人的内候内证的精神体验。
第二,旅游环境哲学思想研究体系构建。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观,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旅游环境哲学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外还鲜有专家学者专门针对旅游环境哲学进行系统阐述,零星的一些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哲学问题、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游客容量问题、生态旅游与生态伦理等方面,严格来说这些研究成果远远没有达到旅游环境哲学的层次,更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一个学科要进入范式研究,一是要求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二是要求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方法论,三是要求有基本的解释现象的系统理论。而上述需要研究与思考的核心问题(包括旅游环境哲学概念体系、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实现途径)实际上也正是长期困扰旅游学界的重大问题之一。该研究从深层次上触及了旅游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基本问题,触及时空观、规律观、运动观、因果观、思维方式等方方面面,是旅游学基础理论与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领域的重大问题。
(二)旅游环境哲学思想研究进路
1.旅游环境哲学思想研究体系构建
任何一个发展成熟的学科都必须具备自己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旅游环转贴于
境哲学也不例外。理论体系研究一般包括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概念体系。明晰研究对象是一切研究的起点,旅游环境哲学的研究对象简单来说就是旅游业发展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具体到研究内容,则侧重于研究旅游环境这一复杂系统中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间、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之间的伦理,从哲学层面寻找旅游活动背后对旅游复杂系统影响的根本原因、机理,以及从环境哲学的视角来解决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实现人—地和谐发展。在构建了旅游环境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具体研究内容之后,就必须寻找其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取得研究成果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旅游环境哲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应该站在哲学的高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思想,提炼出自己的研究方法。明确旅游环境哲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就可以构建确切的相关概念体系。概念体系是理论研究的基础环节,也是核心环节之一。只有构建了合适的概念体系,明确研究对象所应该涉及的概念,才能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旅游环境哲学是研究旅游环境的哲学方法论,旅游环境不仅仅只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经济环境,是复合环境系统。它是围绕旅游活动而建立起来的多种组合,由旅游环境构成各要素在相互适应的基础上耦合形成既有特定结构与功能,并与外部环境实现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以适应外部环境,实现系统内外平衡的复杂体系。其涉及的概念包括环境伦理学、旅游伦理、旅游环境、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概念。
总之,作为旅游环境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进路,构建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概念体系以及理论基础等的完备的理论体系是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旅游环境哲学取得学科进步和跨越的必经进路。
2.旅游环境哲学实践研究体系构建
旅游环境哲学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构建旅游环境哲学研究思想框架(包括研究对象、概念、思想体系、研究视角等)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要将该哲学思想运用到旅游业实际开发与规划管理中去,以便更好地服务和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