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际文化交流专业范文

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际文化交流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际文化交流专业

第1篇:国际文化交流专业范文

【关键词】商务英语;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

在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一个不容更改的趋势,既然不能改变,就必须学会适应,这是整个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我国顺应时势,采取改革开放,加入WTO等政策,似的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呈稳定的上升趋势,相对应的商务活动的国际化标签页越来越鲜明。在对外贸易上,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言语交流,它不仅决定交流的效率也决定着贸易脉的维护,因此如何培养商务英语学生在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首要性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英语翻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其核心是“跨文化”与“交流”。跨文化,就是说由本土对于他土的文化跨越即不同国度、种族、文化背景和思维下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往来,交流则是暗示了这种能力的媒介――语言。跨文化交流最为一门学科还比较年轻,但是作为一种现象确实古已有之,我国的丝绸之路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里所说的首要性也可以理解为重要性,主要是为了说明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商务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极其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对外贸易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有了惊人的提升,可是令人遗憾的却是同时具有专业知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人才的缺少。回望我国各高校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与实践指导,还是按照以往传统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对于词汇、句型、语法这类的英语语言知识的过度重视,忽略了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将本来具有实践属性和意义的英语教学安全沦为普通的大众化的英语教学,学生的实际所学与专业要求和专业施展平台的脱轨,培养出大批量的英语语言知识水平高超可商务专业水平和跨文化交流水平底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偏离于失败。商务英语教学的真正目标是在商务活动中发挥英语语言的交流功能,促进与谈判或是贸易对方的情感和工作交流,从而为对外贸易工作效率和成果的提高作出努力。也正是基于这一意义的考虑,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在要求学生把英语和商务的基本知识掌握好的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进行培养,使得学生对于各国或是对外贸易主要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交际礼仪、习俗等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把握和了解。只有这样培养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才能够在对外贸易晚来中发挥自身优势、价值,避免在运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的时候发生文化冲突、文化分歧,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与争端。

二、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流能力形成的影响要素

既然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商务活动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在日常的商务英语学习中我们势必要将这种能力的培养放置于一个突出的地位。进过对于相关文献的参考和相关观点归纳,在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或是形成只要受到以下几个要素的影响。

(一)实际话语环境的缺乏

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商务英语的学习中,还体现在普通英语的教学中。最为一名中国人,从出生开始我们就以自己的母语――汉语来进行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一切交流,再加上我们没有被完全殖民统治的历史事实,导致我国没有类似于印度、非洲诸国学习第二外语的传统。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虽然我国已各种考试和比赛的措施,大力提倡和强调对于英语的学习,但是对于广大的学生而言,课堂依然是使用和接触英语最多的地方。这样一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实际的必要的花与环境的缺乏,导致学会的英语无法实际运用,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极其欠缺,再加上受到中考、高考、和相关英语考试的影响,导致大多数老师和学生对于英语口语的忽视,这也是我国现金大多数学生出现“哑巴英语”现象的原因。语言本身最为一种工具,其最大的功能和效用就是交流,一旦这种功能和效用被扼杀或是阻挡,那么语言本身的魅力和作用也就无法展现了。

(二)对于原有思维方式的固守

在接触一种外来文化或是外族文化的时候,本土文化的所有者往往以本土的文化思维、文化视野、文化模式去理解和阐释所观察到的各种文化现象,很少有人会以“入乡随俗”的态度去对一种外来文化或是外族文化进行了解和理解。当两种不同的文化所表达的意义和方式产生差异的时候,学习商务英语的中国学生就很理所应当的以本土文化视野、本族文化模式去理解或是表述,由此就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误会、误解。文化既是如此,属于文化范畴的语言自然也就没有例外可言。在涉及到血燕学习的时候,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往往会以中国人的方式、思维进行学习,而不是从西方人的角度出发去学习,以西方人的思维去考虑问题,导致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出现很多误解,最突出的就是许多中式英语的出现。

(三)英语礼仪性、实际运用的忽视

在我国众多高校的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方法依然占据着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思想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依然受到青睐。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是以满堂灌的方式将死板的英语知识以一种更加死板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的强调词汇、语法、句型和翻译技巧等,但是对于语言中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远远不够。大多数老师在自我的课堂教学上还是喜欢“一言堂”的教学情境,老师教的轻松,也不用过多思考,但却使学生在课堂上对英语进行实际运用的机会大大减少。再加上传统教材的刻板以及对于理论知识的可以强调也是的学生的实际英语学习受到影响。

三、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方法

综合前两个部分的论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商务英语的学习中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意义,也可以看出通过对这种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进入实际商务活动中重要作用,因此在进行商务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有意识的对于学生的这种跨文化交流能力进行系统有效的培养,培养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对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解和把握,对文化障碍形成有效跨越

在现实的英语教学中,大多数老师知识传授语言知识,可是对于文化知识的传授却极为欠缺,由此造成学生对于他国文化知识的掌握达不到熟练进行商务活动交流的标准。根据这一点,我们的教师在进行商务英语教学时必须有意识地自觉地加入对于西方文化知识的讲授,使得学生的文化知识层面得到丰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得以提升。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引起学生对于跨文化交流的兴趣伊始就要向学生讲授各国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流技能,与此同时还要向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的思维意识。

(二)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训练跨文化交流技能

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于实践,所以教师还必须有意识的为学生进行模拟情景训练,给学生创造在实际生活中对于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强化口语交流的同时,可以通过对于相关知识、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将学习到的跨文化交际知识运用于实践,通过实践发现自己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扬长补短,及时改进,让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在一种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得到检验和提升。

(三)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可以固守一种教学方式,要创造性的学会将多种教学方式融合,这样才会让课堂有趣,才会让教学效率凸显。通过各种方法的渗透,让外族文化知识成为课堂的一部分,从而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创造一种可能。在对学生进行语言交际模式训练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关于西方人的非语言交际的训练,双向结合,让学生的交流能力得到加强。

四、结语

商务英语学习中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需要全体老师的努力,更需要全体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配合。通过三个部分的论述只是浅显的将这一问题提出,希望以抛砖引玉的方式,使得在未来的关于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产生更多有效、有创新的方法,这不仅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有利,对于我国的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于思洋;(1992-3),辽宁鞍山人,就读于渤海大学文理学院外语系,主修商务英语,辅修国际贸易,经济学,外贸函电等课程。

参考文献:

[1]高淑英.商务英语中的商务文化意识及其培养[J].商业理论,2005(10):39―41.

[2]陈申.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第2篇:国际文化交流专业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外语人才;跨文化交际;校内实践

在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的大背景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强调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如何培养满足国际社会需求的中外文化交流人才是当前外语专业建设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新时期外语人才需求发展趋势

单一的外语专业基础技能型人才培养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已远不能满足岗位职业的需求。知识经济时代,全球范围内对语言人才的需求对外语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语人才除了须要具备扎实的外语知识,掌握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育国际化和文化发展世界化的新形式要求外语人才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外语人才的培养趋势不断向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发展。

二、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校内专业实践的特点

校内实践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目的在于通过课堂实践教学基础能力训练、模拟实战训练等方式使学生获得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学校通过开设具体的专业课程,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针对各门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在课程教学内容中突出实践环节,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二是课外专业实践实习环节。学生通过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如话剧表演、达人秀等)或语言知识技能比赛(如演讲比赛、辩论赛、朗诵大赛等)提高外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使得各国高校间的交流不断增加,参与频繁的外事交流活动,担任青年志愿者,也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进一步了解专业知识的实用技能,增长才干,培养学生的职业应变能力。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美国教育家温斯顿·布伦姆伯格说过,“采取只知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随着国际交往增多,各行业所需要的是面向世界、对异国文化有深刻理解力的人才。外语专业人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就业的迫切需求,只有熟悉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技能才能将所学的外语知识发挥得更好,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

四、在校内专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开设相关应用型涉外课程供学生选修

在应用型涉外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切实可行的。开设系列应用型涉外课程,如涉外礼仪、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规等。通过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解决学生知识的内化问题,提高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知识的重视度,使教学过程生动、丰富、有趣,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并掌握运用相关知识。

(二)鼓励学生参与校内举行的各类国际交流活动

外语专业学生通过参与校内各类国际交流活动,可以开阔视野,以更加国际化、综合化的思维方式更好地进行外语学习;从交流中直接体会知识的运用,进一步巩固或更新专业知识。

1.参加国际交流团体的接待服务工作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促使大批的各国学术、文体交流团队、汉语学习者涌入中国高校校园,外语专业学生可以把握不出国门就能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实践所学专业知识。

2.协助教师进行留学生管理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配合教师进行留学生管理工作。这个过程有利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训练,学生通过语言学习伙伴的形式与留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异国文化,掌握跨文化交流的技巧。

(三)引导学生开展跨文化交际社团活动

为学生提供机会开展活动,营造跨文化交际氛围,促使学生掌握和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技巧;举办各类能体现外语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加深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与理解,并引导学生探究引起文化冲突的深层原因,提高学生对异域文化的敏感度和包容度,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学生学习外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引导他们接触目的语国家或更多国家的文化,了解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充分利用校内条件,让外语专业学生在校内实践中将语言知识学习和文化体验融合,进一步促进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最终实现外语专业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第3篇:国际文化交流专业范文

为推动滨海新区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依托现有文化产业资源、着眼创新发展新业态、整合规划产业布局的原则,逐步建立滨海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一区多园”发展模式,拟建设1个综合集聚园,8到10个专业集聚园。通过发挥集聚园的产业聚集效应,催生一批有较强实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文化企业,进一步提高滨海新区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同时依据《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结合新区实际,制定《滨海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一区多园”专业集聚园认定和管理办法》。

“十二五”期间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在新的文化发展观指导下,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以深化广电、报纸等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文化产品需求为目标,以发展文化用品制造业、影视动漫业、广告会展业和设计创意业等为产业重点,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和多个文化产业专业聚集园为载体,以滨海新区乃至天津市文化内容产业化为特色,与科技、金融、旅游、现代工业相结合,按照高起点、新奇特、示范性发展成支柱性产业。争取到2015年产业增加值力争占地区生产总值6%,打造10个以上文化产业专业聚集园,设立每年1亿元的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促成2至3家上市文化公司,资产过10亿元的文化企业力争达到20家,培育10个以上国内外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名牌文化产品,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产业发展排头兵。

二、文化与经济并轨,建立区域发展新引擎

1、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切实整合天津文化资源。通过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服务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的高附加价值。同时,以现代服务业建设,改善、提升天津人居环境、产业环境、商务环境。主打服务牌建设环渤海经济带的商务会展贸易中心和休闲度假中心。

2、加强亚洲文化及文化产业交流,吸引先进的文化产业资源、文化产业经验与管理技术。使天津成为亚洲文化贸易交流中心、亚洲文化交流中心。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文化产业基地既能拉动环渤海经济圈,又能与北京、上海错位,确立天津在环渤海,乃至全国的文化产业、文化贸易一线地位。

3、建立中国对外文化贸易交易中心。现代国际关系中,文化交流是最主要的主要方式。文化成为国际形象、经济地位、城市形象的体现。在国际文化的竞争中,文化产业是竞争的主要载体和力量。天津应该把握机遇,建设中国文化产业对外出口和文化对外交流的桥头堡、生产基地和信息技术中心。

三、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产业功能

1、利用文化产业进一步拉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做好区域服务和区域品牌。天津文化产业建设首先要从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方面着手,打好“服务牌”、“中华牌”,发挥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滨海新区既是天津的新区,也是环渤海的新区、全国的新区。因此,更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以宽广的视野统筹新区的规划和建设,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区域发展、服务区域发展、推动区域发展,努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更好地体现滨海新区的引擎功能。滨海新区在未来服务和带动环渤海经济振兴中,将发挥出五大功能作用: 一是制造研发功能;二是国际航运、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功能; 三是滨海休闲旅游功能;四是改革创新示范功能;五是宜居生态功能。文化产业中的创意制造、文化贸易、娱乐演艺、娱乐休闲等文化产业是实现上述功能必不可少的产业支持,建设文化产业园区,进行产业链式开发,能够更加高质高效地完成产业建设。文化产业的集团化、品牌化已是文化产业不可阻挡的趋势,势在必行。

四、促进文化产业进出口贸易发展

天津滨海新区既是京津冀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交汇点,也是“东中西”板块与“南中北”板块在环渤海地区的连结点,可以接东部,可以辐射西部。在对外贸易关系中与蒙、日、韩、新、港、台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一个港口型外向型的城市和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工业城市,天津应该借此地缘优势大力发展文化贸易和文化交流。

向内整合东西部文化资源,向外积聚亚太文化资源。学习日韩文化产业技术和经验,创建中国亚洲文化交流中心。近期成立的亚洲文化联盟为天津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进出口提供契机。借此成立的打造亚洲文化产业园区,为天津确立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至高点奠定良好的开端。

五、核心项目建设——亚洲文化产业园

滨海新区亚洲文化产业园以天津文化区位的地缘优势,借亚洲文化联盟成立为契机,建设亚洲文化交流基地与北京定位不同。天津滨海新区以亚洲文化交流中心为主要定位,背靠三北,面向东北亚,辐射亚太文化及文化产业交流。

1、以亚洲文化合作与交流为核心,促使天津及滨海新区形成规模化的亚洲休闲文化旅游产业基地。通过动态体验性与互动性为主的活动经济项目,打造现代文化旅游休闲产业链条,拓宽滨海新区旅游资源的深度和广度。

2、形成软硬件配套设施齐全,研、产、学、贸一体化的环渤海文化产品集散地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通过数字/信息产业、网络科技、活动经济、文化创意等跨媒体经营的手段,完善现代化“多媒体超级走廊”的软、硬件设施,加速二、三产业融合,提升工业制造产品的高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形成文化工艺产品和民族文化商品出口基地。

第4篇:国际文化交流专业范文

一、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负迁移

EdwardT.Hall是跨文化交流这方面的奠基者,他认为“文化既交际,交际既文化”。文化与交际的关系密切,两者不可分离,通常,在人本的日常交际当中,彼此之间的文化就会无形的被表达出来,而文化负迁移,在国家之间的交流之间,会到来一定方面的影响,所以,对于这方面进行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迁移这个词,最早在心理学领域之中被提了出来,直到20世纪50年代,它的概念在语言学中出现,由于在这方面研究的不断发展,在文化领域的方面,也被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跨文化交流之中,人们往往习惯按照自己的文化来表达自己所要表现的意思,因此文化迁移的现象随之产生。心理学认为,在学习当中,把起到负面作用的现象定义为负迁移,相反的,起到正面作用的现象定位正迁移。在母语文化与其它语言文化相同或者接近的情况之下,则会产生正迁移,如果不行同,则会产生负迁移。在跨文化负迁移方面来讲,人们往往习惯用自己的母语文化来评判其它语言文化,另外,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彼此之间的交流受到阻碍,而文化正迁移则不会带来这方面的影响,所以,在文化负迁移上面进行研究更加具有意义。通过各方面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了文化负迁移方面的三大特点;一是母语对目的文化的影响,给目的文化带来理解上的差异;二是被交际者从母语国带入,并且有一定的方向;三是这种现象必然存在,因为在整个文化交流之中,它不可避免的会发生。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负迁移产生发的原因

在文化交际过程当中,产生这种文化负迁移的因素诸多,但是,从两方面,可以对其进行总结。一是客观角度上面分析,造成跨文化之间交流的负迁移是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二是从主观的角度上面来看,这种文化负迁移时跨文化交流之中的一种心理过程。

三、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负迁移调查

针对文化负迁移带来的问题和影响,我们抽取50位外资和合资企业的员工,还有100位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此来做了一份问卷调研。这次问卷调研的主题就是“是否具有文化交际的经历”,通过对这次问卷的各方面的分析,最终得到了一些数据;在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当中,表面文化负迁移的平均率为39.5%,深层文化负迁移为61%,相反,在在华外资和合资企业的中方员工当中,表面文化负迁移的平均率为30.5%,深层文化负迁移为40.5%。通过这些数据显示,我们可以看出负文化迁移在我国是普遍存在的,表层文化负迁移和深层文化负迁移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另外,从获取的数据当中,我们可以分析到文化负迁移的程度还和人的因素有关系,为了进一步的在这方面做出准确的分析,我们又通过采取面对面和电话访谈的形式做了进一步的调研,在这次的调研之中,我们发现一个人的文化程度高低决定目的语言的理解程度,在文化交流之中,言语之间文化障碍就越小。在文化“适应模式理论之中”,文化适应被分为文化适应和社会适应两点。虽然,在跨文化交流当中,负文化迁移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把负面影响降低。

四、文化交流中的适度文化移情

能否突出母语文化的束缚,接受其它文化,是款文化交流活动中的关键所在,同时,在这种文化迁移当中,文化移情则具有必要和可能的两大特性。移情是一个美学概念,它的提出者是德国美学家罗勃特.费肖尔,最后经过谷鲁斯的推广,在其它领域也开始出现。国际的跨文化交流当中,彼此之间的不断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使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同时,在调查之中发现,跨文化交流之中,还应该遵循适度性的原则,不能全都同意别人的看法,而抛弃自身文化特点。

五、结束语

第5篇:国际文化交流专业范文

我们知道,“一带一路”是从历史深处走出来,在新世纪重新绽放光彩的一个新概念。这也从另一面提醒我们,“一带一路”主要包括的亚欧大陆和非洲大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传统最深厚、文化最丰富也最牢固的一片土地。这片土地,拥有长达5000多年的辉煌历史,生活着占据全球人口三分之二的44亿人民,使用着约50种国家通用语言,以及不下200种区域民族或部族语言,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宗教都在这里拥有众多教派和信众,生活习惯和民族文化差异更是随处可见。

在这样一个跨文化环境中,认识差异、尊重差异、应对差异,就显得极为重要。首先要认识差异。不仅要认识到他文化的不同,而且要借助他文化的差异,反观认识自己的文化,认识到自己的文化之花也是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从而增加对文化多样性和自身文化的认识,达到基于整体认识之上的“各美其美”。其次要尊重差异,不仅认识到差异的存在,而且要了解差异的由来,理解差异背后的“情”和“理”,进而尊重差异及相关人群,达到在“同情之理解”和“理解之同情”基础之上的“美人之美”。最后要善于应对差异,根据具体情况恰如其分地保持差异、或者化异为同,最终实现“美美与共”的和谐局面。

“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讲演,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对于文化多样性的肯定和期待。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渐深入,我们要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交往理念同当今时代和沿线各国的共鸣点,坚定和丰富文化的多样性,防止文化霸权主义和文明单极化倾向,摒弃单线进化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为“一带一路”地区的多彩与和谐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众能否做到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而媒体在促进“民相亲”“心相通”的进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主席指出,媒体在信息传播、增进互信、凝聚共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今年七月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中,王晨副委员长指出,媒体要做“一带一路”上的行者、歌者、使者。我仅就媒体的价值担当层面谈一谈,希望媒体要做“一带一路”上文化交流的勇者、仁者、智者。

媒体要做“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勇者。文化交流互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汉代张謇出使西域,西晋高僧法显赴古印度求经,大唐玄奘法师西天取经,都是经历了九死一生方才有所成就。媒体在“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当中,应该借助自身专业优势,深入文化交流第一线,捕捉最直接最真实的信息,用亲见亲闻取代道听途说,用切身感受消除隔膜空洞,勇当文化交流的开路先锋。

媒体要做“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仁者。文化交流对双方都是利好,但以媒体为载体进行文化交流时,必须秉承交流的初心,端正交流的态度,要多为他人着想,多为对方着想,坚持道义为先,坚持公正客观,坚持友善仁爱,坚持职业道德和操守。中国有句古话,叫“仁者无敌”,坚持把道义、仁义摆在中间,坚持“见得思义”“见利思义”“先做朋友,后做生意”,我们的媒体当有这样的“仁心”,真正成为如同志指出的那样,要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沿线国家开展合作,让沿线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

媒体要做“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智者。文化交流要讲究技巧,方式要和风细雨、潜移默化,所以要多讲故事、讲好故事。路径要循序渐进、行稳致远,所以要稳步推进、控制步调,要会抓住时机、懂得权变,善于借势、借力,追求交流效果的事半功倍。这也是所要求的,要做好“一带一路”总体布局,尽早确定今后几年的时间表、路线图,要有早期收获计划和领域。而当冲突发生的时候,媒体要做好“危机公关”,多承担责任,多进行补救,以快速而有效的实际行动,将损失降到最低。在危机尚未发生的时候,媒体要做好防范工作,杜绝低水平的失误,不要做麻烦制造者,做好“治未病”的工作。

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希望媒体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始终做智者、仁者、勇者,在文化交流中不惑、不忧、不惧,发挥好媒体的积极作用。

此外,在进行文化交流过程中,特别要注重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主席特别称赞老子“大邦者下流”的智慧,就是希望作为大国的中国,要像处于江河的下游一样,谦虚包容,海纳百川,这是大国得以更加强大的基础。我们媒体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进程中,也要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态度,平等对待任何国家和民族,虚心吸纳别国的优长和经验,让我们的文化“博采众长”,永远保持常新。

作为“一带一路”的倡导国,中国越来越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国家。“无中不成局”,全球媒体议题中的中国权重非常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要面对国际舆论中我们“自塑”能力还不强这一现实,还需加强“一带一路”的公共外交能力建设,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更有效地塑造沿线沿带国家公众对中国的态度。

内容永远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基石,尽管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但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没有变。技术越是进步,传播方式越是多样,受众群体越是巨大,越需要能触及灵魂的内容、能入心入脑的题材。“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媒体都需要讲好故事,特别要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还要改变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各国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

第6篇:国际文化交流专业范文

关键词:留学生管理;文化交流;适应

随着我国国家实力的增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伴随着国家鼓励高校留学生招生政策的出台,各高校外国留学生逐年增多,国别越来越多呈现样化,留学生已然成为高校中别样的风景线。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文化交流状况如何;留学生能否很快地适应校园生活,直接关系到留学生的留学体验甚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因此,笔者试着对沈阳某高校14名留学生采取随机访谈和实地调查的方式,对他们与中国学生的文化交流情况做出分析。

一、交流情况现状分析

1、留学生渴望结交中国朋友,但很少有人认识中国朋友

从访谈中我们得知,大部分留学生在学校里没有或只有少数几个中国朋友。有中国朋友的留学生,大多是由于偶遇的原因,并且绝大多数为中国学生主动交流结识的。几乎没有留学生主动结交中国朋友的。当问及他们是否愿意结交中国朋友时,几乎所有人都表示希望结交到更多的中国朋友。当问及为什么不主动结交中国朋友时,大约30%的留学生觉得语言不通,无法交流,约60%的留学生觉得没有交流渠道和机会,只有10%的留学生觉得不太好意思主动交流,或是没有时间。由此看来,外国留学生远离家乡来华求学,身处陌生的环境使得他们有较强的心理孤独感,这时候就迫切需要结交新的中国朋友来帮助他们摆脱或减轻这种孤独感。结交中国朋友也是这些留学生了解接触本地文化,更快更好地适应校园文化生活,轻松融入校园及社会的绝佳途径。

2、留学生很少参与学校活动,没有加入学校社团

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几乎所有的外国留学生在校期间都没有加入学校的任何社团组织。除了球类比赛以外,也较少参与学校非留学生组织举办的各项活动或比赛。当问到学校社团招新时是否向留学生进行宣传时,得到答复是一致的No。正因如此,所有调查对象也并不知道留学生也是可以参加学校社会团体的。进而,在学生社团设计活动或比赛时,便自然而然地忽略了留学生这一团体。所有的比赛、活动专业性很强,而且都是针对中国学生设计的,完全没有考虑到要请留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即使留学生报名了,也会由于语言障碍等缘故,没有获奖的可能。因此,也错失了许多中外学生沟通交流的好机会。因此,多数情况下不是留学生不想参加,而是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或比赛,这样也间接导致了留学生在与中国学生交流不足。

3、多数留学生对学校了解不足,课余时间多远离校园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留学生一般都是由国际教育学院组织单独上课,而不是和中国学生一起上课。所以,课上时间没有接触的机会。许多外国留学生由于更注重私人空间,以及居住的舒适性而选择在校外居住,对学校的各项活动了解不足也很少参与。多数在外居住的学生选择与同国家的同学合租,因而,课余时间自然也是与合租伙伴共同度过的。我们发现这两种现象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关系,就目前而言,留学生呆在校园的时间较少,这与他们不熟悉、不了解校园,归属感不强,且了解的欲望也不强烈有关。这主要是因为学校本身对留学生这一群体重视不足导致,在开学初的新生入学教育宣传和校园引导方面做得差强人意,致使留学生对学校的了解贫乏,归属感缺失。而我们在鼓励留学生游玩感受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应不忘学校本身及校园文化对其适应中国生活的重要性。

二、建议与对策

1、引入新生入学教育,增强学生归属感

学生不愿参与学校活动,一个原因是由于缺乏对学校的归属感。通过调查得知,学校将新生接待入学安排好食宿后,没有统一的入学仪式,也没有入学教育宣讲课程,学生们都是通过上课和住宿彼此逐渐认识的,既不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校园,更快地适应校园环境融入校园生活,更不利于学生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荣誉感。建议学校,应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1)学校规章制度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另一方面,免得学生犯错时,拿不知道当借口。(2)学校历史学校荣誉的介绍,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荣誉感。(3)校园生活指南。帮助学生较快了解校园的衣食住行各方面设施。(4)参观校园及当地代表性古迹。拉近学生与学校感情,熟悉环境,增强归属感,自豪感。

2、开设中外学生的公共课程或第二课堂

通过调查得知,中外学生双方交流的机会太少了。希望学校能够在公共课程设置上安排一些双方都可以参与的课程,促进双方的交流,互相学习。例如,将音乐鉴赏、影视作品欣赏,诗词鉴赏等课程。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第二课堂,供中外学生选择。例如,书法,剪纸,等课程,既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又可以为中外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

3、鼓励中外学生互相参与到对方的活动中去

一方面,为了使留学生能更好地m应校园文化生活,与中国学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我们应该鼓励留学生多参与到中国学生的活动中来。比如,各类球赛、运动会、文艺活动及其它一些集会等活动,都是一些能够让留学生与中国学生进行良性互动的好机会。活动宣传要用中英双语或多语书写,并在留学生公寓附近进行张贴,方便留学生第一时间获得活动信息。为了,鼓励和促进留学生参与其中,国际教育学院可以将参加学校活动计入评优,评奖学金的量化考核,对于参加活动积极踊跃的,可以在评优评奖时予以优先考虑。

另一方面,留学生开展的国际文化节,泼水节,万圣节等活动也要鼓励邀请更多的中国学生来参加,活动通知同样可以在中国学生经常出入的教学楼、宿舍楼进行张贴宣传。为了鼓励更多的中国学生参与到留学生的活动中去,可以采取有奖互动,免费品尝外国美食等方式,吸引更多中国学生参加。这样才能形成中外学生共同参与的良性互动。

4、学校多开展一些中外学生都可以参与的活动

促进中外学生文化交流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国际教育学院与中国学生社团的层面,学校应该增强对留学生团体的重视,多组织一些中外学生都可以⒂氲木喝和活动。例如,校园卡拉OK大赛,中国印象摄影大赛,书法大赛等。有些专业性强的比赛,留学生不占优势,学校也可以通过设立一些特殊的奖项,来鼓励留学生参加。例如,最佳风采奖,最受欢迎奖,最具创意奖等等。如果连学校都重视留学生群体,那么学生社团,学生会也就不会忽视留学生,这一高校校园的一份子了。

5、加强对外国留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和中国学生社团即便做足工作,仍然会有一部分留学生不愿参与到丰富的校园活动中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他们对我们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了解,所以不感兴趣。其实,真正完美的留学生活应该不仅仅停留在学好专业知识,或学好汉语,更应该对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有所了解。这种,留学体验要比学到多少知识更重要,更值得留学生去花费时间。否则,他们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国家里借助网络等去学习,而没有必要来中国了。因此,加强外国留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留学生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促进其主动参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例如,可以在留学生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组织第二课堂,例如,中国剪纸,中国书法,中国结制作,京剧脸谱绘画等有中国特色的活动。经尝试,留学生们对于这些活动都十分感兴趣,并乐于参与其中。通过这些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们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熏陶,他们会从不了解中国文化到了解,甚至到仰视。这样一来,再有文化交流的活动时,他们就会乐于参加。

6、加强对中国学生的国际化交流教育

目前,许多外国大学很重视对本国学生进行国际化交流方面的教育,包括世界及各国历史、哲学、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既可增进对其他国家及文化的了解,对不同文化差异的理解,利于更好地接纳和帮助外国留学生,同时也可强化本国学生的国际化意识,使其开阔视野,促其培养和增强自身竞争力。据调查了解,暂时很难对所有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但至少可以通过针对部分相关专业的学生,或以全校公开选修课的形式,让更多有兴趣、有意愿的学生自愿参加,使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增进交流、加强了解,让更多的中国学生学习国际文化知识,提高其国际化意识和素质。

总之,重视留学生群体,加强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中国文化交流,不仅可以增强留学生的校园归属感,丰富留学生文娱生活,使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校园文化生活,也有利于中国学生了解外国文化,提高国际化意识和素质。同时,通过双方的交流可以促进双方的双语能力提高,促进专业的学习,无论对于学校还是学生本身都是双赢,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模式研究[J].安然.中国高等教育.2009(18).

第7篇:国际文化交流专业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 文化贸易 发展瓶颈 选择路径

【中图分类号】F75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4-0068-04

近年来,上海依托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大力推动文化“走出去”步伐,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进出口已实现连年顺差,文化产业正日渐成为上海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是上海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顺应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部署,上海突破现有发展瓶颈,切实加快对外文化贸易发展,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对于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及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上海文化贸易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上海文化贸易发展较快,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不足。其主要特点是:

(一)总体规模稳定增长,但仍存在较大国际差距

2011年上海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66.2亿美元,同比增长10.9%,进口65.9亿美元,增长24.4%,出口100.4亿美元,增长3.5%。实现贸易顺差34.5亿美元。

以广告宣传和电影音像为主的核心文化服务进出口额2011年达到20.7亿美元,在文化贸易总额中的比例提升到12.4%,但总体规模还比较小。仅相当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型企业水平,与纽约、伦敦、东京、北京等国际文化大都市相比,差距还比较大。

(二)产品结构附加值不高

2011年,上海文化用品和设备等硬件货物贸易进出口为137.6亿美元,软件服务贸易约28.6亿美元,仅为硬件货物贸易的20%。整个文化贸易产品结构呈现出“硬强软弱”的特点,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产品附加值较低。

(三)贸易主体国际竞争力不强

企业是进行文化贸易的主体。我国文化企业还普遍处于规模小、实力弱、相当分散的“小舢板”状态。上海文化发展产业化程度不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还比较缺乏,大多数文化企业在企业规模、行业影响、技术水准和品牌塑造等方面尚不具备显著的优势。整体竞争力还比较薄弱。

(四)贸易对象过于集中

上海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贸易伙伴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华人聚居区,与港、澳、台地区和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的文化贸易占全市文化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而与欧美等西方主流社会的文化贸易往来较少。如图书版权输往北美、欧盟、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比例不到10%。对外文化贸易输出地区过于狭小和集中,说明上海的文化出口仍以本土化为主,国际化的道路还很长。

二、上海文化贸易发展面临的瓶颈与障碍

(一)文化贸易企业资本短缺

文化产品经营往往属于高风险行业,前期需要极强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又必须有必要的资金支持。文化产品从开发、包装,推广、营销再到出口至国际市场,无不需要投入大量资本。资金短缺是大多数上海文化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近年来。在推动文化产品“走出去”过程中,高昂的推广宣传费用、巨大的综合运作成本,再加上资金筹措困难重重,使上海许多文化企业感叹文化“走出去”实在不易。

(二)国际知名文化品牌缺失

当今的国际竞争已演变为激烈的品牌竞争。在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下,上海涌现了一些文化产业品牌,但相比美国好莱坞大片、日本动漫、法国时尚、韩国电视剧等,上海目前还缺乏富有国际影响力和人文厚度的强势文化品牌。在一项国际大都市“软实力”的比较研究中,上海多项指标垫底,落后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北京,显示出城市文化产业的原创力严重不足,缺乏有影响的、有本土特色的、适合海外观众的品牌文化服务产品,无法大规模打入国际市场,获得较高回报。

(三)文化贸易专业人才匮乏

文化产业是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作为智力支撑。文化贸易涉及到海外的跨国管理和经营,既需要熟悉当地的市场,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又要有相应的管理能力和政策制定才干,因此知晓文化艺术、懂得经营管理、精通文化贸易业务、熟悉WTO规则、能熟练应用外语及擅长跨文化沟通,是文化贸易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当前上海文化贸易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化市场发展不成熟,能够进行熟练市场运作的专业人才极度匮乏。文化企事业单位员工多数是文学艺术等文科专业出身,普遍缺乏经营管理知识与经验,又极少接触国际文化贸易洽谈和商品展销,对国际市场需求了解不深,无法找准市场定位,难以明确业务方向并制定相应的海外营销策略,从而失去了许多良好商机。国内也极少有高校专门开设文化贸易专业,导致国际文化贸易人才严重缺失。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人才问题始终是一块短板,制约了上海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

(四)政府监管协调力度不够

政策法规制度构成的软环境。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上海还缺乏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的宏微观政策体系、比如,有关文化贸易知识产权保护、出口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尚未配套;文化输出审批手续和外汇审批制度仍延续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办法,不仅手续繁琐、周期过长,而且透明度及可预见性差,不利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推广;经济上也缺乏合理的优惠政策,如缺乏对文化贸易出口方面的税收优惠、外汇优惠、版税优惠和收益分配优惠等政策。另外,上海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广泛涉及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商务、科技、教育、体育、旅游、文物、海关、外汇管理、统计等众多部门,文化产品“走出去”程序复杂,手续繁多。目前有关部门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力度不够,各相关部门之间经常性紧密协调机制和跨部门交流渠道尚未建立,推动文化可持续走出去的整体合力尚未形成。

三、促进上海文化贸易再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一)拓宽文化出口企业资金来源

可通过以下方式拓宽文化出口企业资金来源,帮助企业解决出口资金短缺问题。(1)设立文化“走出去”专项资金。以政府资金为主,广泛吸纳社会资金,设立上海文化贸易出口基金等专项基金,用于对重点行业及其产品和项目的扶持、补贴、奖励。比如,对于企业开拓文化市场、参加海外博览会等活动应给予一定补贴,对于引进重大文化项目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活动应提供研发资助,对于开发国际文化市场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企业应给予适度奖励。(2)适当增加用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性专项投入。将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纳入国家政策性银行业务范围。以低息、贴息贷款的方式培植有创造力的文化企业,并对有广阔国内外市场前景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经营给予财政补贴。(3)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文化贸易领域知识产权交易活动。除一些特殊领域,凡是国家没有限制的都要向外资和社会资金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和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发展文化贸易。

(二)打造文化产品国际知名品牌

打造民众喜闻乐见、集娱乐性、思想性为一体的文化产品,形成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文化品牌,是本土文化成功“走出去”的关键。要扩大上海对外文化贸易,提高其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全力打造文化产业的中国品牌和上海品牌。可考虑在高科技电影、网络视听、动漫游戏等强势文化服务产品重点领域,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资本运作方式,推动文化产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实现企业规模经营。企业本身要通过开发原创产品、品牌产品等方式打造产业链,实现市场运作渠道的国际化与运作方式的多样化。而对于文化品牌的推广,可发挥名人效应,有意识地将一些文体名人策划包装来从事文化产业活动,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加大文化贸易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力度

人才是文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将成为夺取文化产业未来制高点的决胜因素。国内文化企业对国际文化市场从产品定义、设计到产品管理、营销以及文化服务贸易法律法规等了解甚少,错失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出口商机。针对文化贸易专业人才紧缺的状况,上海应当运用本地培训、异地交流、国际引进等多种形式,针对不同文化企业的不同需求,实现多渠道的文化经营人才供给。具体来讲,可通过鼓励并扶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开设与文化贸易相关的专业,将文化艺术与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共建培养基地,包括与国外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等,加快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定向培养和输送。或在从事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人员中,选择一些有潜质的人才,通过培训、国外实习等途径,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贸易人才。另外应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和提供便利环境。吸引国内外一流文化贸易经营管理高端人才投身上海,优化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提升上海文化贸易的内涵与质量。

(四)优化和完善政策法规制度等文化贸易发展的软环境

应着重加强以下工作:(1)制定、完善有关文化贸易的政策和法规,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通过放松行政管制,打破行业垄断,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和开放度。放宽市场准入与涉外经营条件,鼓励并支持各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参与和从事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动,促使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文化企业做大做强。(2)优化和完善政策法规制度构成的软环境。实行经济优惠政策,对文化产品采用优惠税率、放宽出口限制、提供出口补贴以提高本地文化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在产业政策、项目审批、外汇管理、支持力度、投融资渠道方面予以优惠和适度倾斜,其中,完善文化行业信用体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及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促进文化服务行业的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3)加强宣传、科技、财政、税务、工商、海关、外汇管理、出版和统计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由各部门组成的对外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通过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加快各文化市场的整合,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形成促进上海文化有计划可持续“走出去”的合力。

(五)以“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为依托拓宽“走出去”渠道

加大上海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必须在“走出去”的战略思想指导下,采取有效的经营策略。拓宽“走出去”渠道,建立遍及全球的营销网络。(1)重点依托“上海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推动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的进一步发展。充分发挥“文化保税区”的集聚效应,打造兼顾文化“走出去”渠道功能、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展示交易中心功能、国际贸易基地功能、国际文化交流载体功能的复合文化贸易基地,搭建文化企业与海外市场沟通交流的桥梁。(2)依托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探索新技术条件下的文化产权、版权的交易品种、交易方式、渠道策略和推广方式,推动文化服务产品交易市场的发展。(3)发展网络新技术、新业态,借助最新的网络技术和第三方支付等成熟模式,借鉴B2B、C2C等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开发文化产品和服务信用认证体系,打造联通国内、国际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消费的电子商务平台,帮助文化企业快速“走出去”。(4)利用驻外文化交流机构。组织文化企业积极参与中外友好文化年、艺术节等文化交流活动,加强沟通与交流,建立文化“走出去”的特别通道。(5)争取市场准入政策的有效突破,积极引进国外经纪公司,以进带出,加快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六)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第8篇:国际文化交流专业范文

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以及语言与文化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商务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跨文化能力方面的不足进行研究,揭示了目前本科学生在提高跨文化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如何因地制宜的提高跨文化能力:(1)优化课程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方案;(2)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3)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化跨文化意识;(4)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跨文化能力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大环境下,社会对于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加。只培养精通某一专业的单一式精英教育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而具备一定语言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大部分本科院校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通过传授科学文化技能使学生尽快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将所学知识快速转化为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这就要求各高校各学科立足校情,探索出一条适合的道路,为培养出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做贡献。商务英语专业以其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型的特点在众多专业中显得尤为特别,为了增强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的就业竞争力,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和商务技能的同时,更应重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能力和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只有开创出实用性强、理念新颖的特色跨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才能有所提升,进而培养出兼备“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商务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

二、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现状

商务英语专业兼具文科和理科思维,更是具备了复合应用型专业的特征,因此,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在市场上较其他专业更受欢迎和肯定。但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成功、是否具有潜力,市场肯定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现在越来越多本科院校过于急功近利,而忽略了一个适合校情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经过一定的历史沉淀,突出特色,重点创新。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上普遍存在三个误区:一是弱化了跨文化能力在商务英语专业学习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师资投入等方面都存在失衡的现象,过于强调英语课程或商务知识;二是主要课程比例不合理,或是在英语课程中附加一些商务课程或是在商务课程中增添一些非系统化的英语课程,这都违背了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复合型本科人才的初衷;三是忽视实践课程的教学,偏重理论课程的教学,不经过实操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会缺乏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了避免这些误区继续横行,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已刻不容缓,这也正是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内在要求。尽管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跨文化能力(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competence,ICC)的要素(compo-nents)界定角度和研究侧重各异,但Byram提出的欧盟模式获得国内外学术界高度认可且影响力巨大。他将跨文化能力分为知识(包括本国文化知识和他国文化知识,如社会政治、宗教、历史和地理、社交礼仪、行为规范、生活习俗与价值观等)、技能(包括跨文化交流技能和跨文化认知技能)、态度(包括尊重、开放性、好奇心、乐观接受和包容等)和意识(包括批判性文化意识、自我意识、社会语言学意识等)四个维度。目前,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跨文化能力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有:(1)学生英语基础和综合素质较为参差;(2)对于跨文化知识知之甚少,不求甚解;(3)受母语负迁移影响,较难以英语的思维模式进行语言活动;(4)当前,商务英语专业要开展全面多样化的跨文化课程有困难。

三、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对策

通过分析研究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提高跨文化能力方面的几个突出问题,说明他们在特定跨文化环境下不能有效、得体地完成交际活动。而这与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相悖,因此,如何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便成为了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优化课程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来说,跨文化知识的习得主要来自课堂上老师的授课和课后的相关教材阅读,因此,学校应立足校情和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不盲目跟风其他学校,优化课程设置。在开设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的同时,应鼓励学院教师开设多元化的英语文化选修课程,如英美报刊选读、词源学、西方宗教等。此外,应根据学生需求和水平精心挑选具有系统性跨文化知识的教材,建议选用外文原版教材。虽然学生在阅读时可能会有一定难度,但能让学生在目标语境下学习外国文化,逐渐熟悉和了解地道英语和富有魅力的文化知识。教师可出台学生必读书目,鼓励学生阅读中英文经典名著并组织开展对经典著作的讨论,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对比中西方作品,进而延伸至跨文化的高度与深度。交流都是双向的,但不少语言专业学生会出现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不了解和不认同的情况,无法对中国文化进行具有表现力的传达,因而也会引起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建议学校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开设语文课、在校内开展多样化的中国文化学习活动,如邀请名师进行中国文化系列专题讲座,强调母语在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失性。强调只有不断积累本国文化知识,提高用英语诠释中国文化的能力,才能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较顺利的完成跨文化交际。

(二)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跨文化能力,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应摒弃传统的一言堂式授课,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积极为学生参与跨文化交流创造环境。例如,教师可以以教材中的文化知识讲授为主,辅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中西文化对比等以任务为中心的各种活动,进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跨文化知识和交流技能的效率。学校教师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学习的热情。应努力把商务英语教师团队建设成为一支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专业技术过硬、组成结构合理的高水平、高素质教育团队。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应树立终生学习和发展的观念,乐于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丰富知识储备,更新知识结构,优化教育理念,增加与国内外其他教师的交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根据实际需求将中青年骨干教师分批次送往国外交流学习,或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将教师送到企业实习,不断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有效提高教师贯通中西文化的能力和对不同文化的敏锐洞察力。只有教师队伍自身的跨文化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才能在帮助提高学生跨文化能力上取得进步和成就。

(三)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化跨文化意识

具备较强跨文化能力的人才,其价值观及意识形态相对开放,更易接受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沟通中言语得体、方式得当,使得交流更具理解性和接受性。这正符合了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国际型人才的目标。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语言输入与文化学习有机结合,如,讲解课本知识时可适当引入相关历史文化知识和概念,增加学习趣味,弥补学生在跨文化知识上的空白,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与文化的孪生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不可或缺性。因此,在鼓励学生广泛了解目标语风俗文化和历史传统,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学习掌握跨文化知识的同时,逐步强化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流时的文化移情能力(交际主体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意识地超越本土文化的框架模式,摆脱自身原有文化的积淀和约束,将自己置于另一种文化模式中,在主动的对话和平等的欣赏中达到如实地感受、领悟和理解另一种文化的目的)和文化差异敏感度的能力。

(四)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衡量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高效的自主学习不仅能使学生的学习成果显著,更能培养学生的全方位能力。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充当的是指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在课堂上应更注重传授学习方式而不是一味的灌输书本上的知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率有目的地开展自主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强调课堂上的时间有限,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喜好,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地进行文化知识和交流技能储备。如,有学生喜欢看美剧,可建议学生通过美剧看美国社会文化,留心观察和记录电视剧中的蛛丝马迹。只要有自主学习的积累和潜移默化,学生就能主动将课后自主学习到的社会文化知识和交流技能融入到课堂上的语言和商务知识学习中,取得跨文化能力、英语语言能力和商务能力三丰收的成果。

四、结语

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学校和社会对本科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对于具备国际化特征的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来说,无论是受到当前就业压力增大的影响还是自身对于提高能力水平的需求,不断丰富跨文化知识、增强跨文化意识、摆正跨文化态度、提高跨文化技能,已刻不容缓。通过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调查研究,不难发现学生们的跨文化能力亟待提高,对于跨文化能力的认识也有待深化。如今,各高校面临一系列改革创新,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可以以此为契机,针对提高学生跨文化能力存在的问题,以各校校情和学生基本情况为基础,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创新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提升商务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而只有逐渐探索出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教学模式,着重进行跨文化知识的积累,注重主观文化层面的训练以及培养跨文化的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学生对跨文化知识、意识、态度和技能进行反复体验和思考,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才能更上一层楼,从而实现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目标。

作者:曾靓 段红鹰 单位: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参考文献:

[1]高林.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1-25.

[2]陈准民,王立非.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王振亚.社会文化测试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4):32-36.

[7]尹小芳.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与中国式英语[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1(1):58.

[8]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要求(试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9]许力生,吴丽萍.关于外语教学中文化习得问题的反思[J].中国外语,2006(4):76-79.

第9篇:国际文化交流专业范文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中国与东盟各国开始愈来愈重视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重视彼此间的文化产品输出和交流。广西社科院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研究岗位特聘专家杨亚非、助理研究员陈禹静认为,面对巨大的文化市场需求和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的需要,地处中国与东盟合作前沿地带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充分发挥与东盟国家在地缘、语缘、亲缘上的“三缘”优势,将其作为撬动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的有力杠杆,以夯实中国-东盟自贸区不断发展的基础。

推进文化产业国际合作优势明显

首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于东盟拥有文化认同上的优势。北部湾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包括海洋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华人文化等。历史上,广西合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该区域与东盟国家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可谓是源远流长。广西还是中国的第三大侨乡,东盟各国华侨众多,华侨亲属与东南亚保持着亲缘的密切往来。由于民族起源、历史承传、地理风习以及文化交流等原因,广西和东盟国家有较多的文化认同理念和稳定的友好关系,为双方合作孕育了巨大的文化产业市场和产品消费主体。因此,充分挖掘和发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文化资源优势,有利于将该区域打造成中国与东盟进行文化产业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平台,能为我国与东盟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商机和广阔的天地。

其次,在地缘和时机上有优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桥梁和东盟各国文化产品进入中国的前沿地区。凭借特殊的地缘时机优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一是可以有助于发挥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品牌效应,通过旅游、出版、电影电视、音像、网络、演艺娱乐、文化用品、文化信息传输、文博会展、传统艺术等方面的产业链接,形成品牌集合群,深化双方的文化产业合作。二是有助于坚持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发展道路。利用边疆及沿海便捷的通道,能较好地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它的博大精深,并加快向世界文化市场进军,把我国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同时,利用毗邻海外市场的区位和机遇,能较好地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合作,广泛参与世界文明的对话,促进与各国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另外,具有特色文化项目上的优势。广西与东盟的文化交流行动早,收获大。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代表的会展品牌、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代表的节庆文化品牌、以《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广西民族歌舞品牌,在东盟国家社会各阶层已产生广泛影响。广西与越南合作打造的下龙湾海上实景演出《越南越美》、与柬埔寨合作建设的吴哥窟实景演出《微笑的高棉》两个山水实景演出项目,开创了广西与东盟交流合作的新境界,项目已列入中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贸易重点项目。在文化图书出版方面,如广西师大出版社和马来西亚智慧城有限公司共同出版的《儒学四书精选漫画》,短短半年在马来西亚的发行量即达10万册。在期刊出口方面,如接力出版社的《小聪仔》畅销新加坡、马来西亚,已拥有众多的小读者。广西已成立中国-东盟青少年培养基地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设立“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培训中心”并开展系列活动。这些都为深化文化交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强文化产业国际合作的对策

杨亚非、陈禹静认为,北部湾经济区应利用好各种优势,从以下方面加强与东盟文化产业国际合作。

——搭建文化产业合作平台。利用北部湾经济区处于中国-东盟枢纽的地位,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为平台,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支撑,以正在建设的广西文化产业城为基础,有效整合国内文化产业资源形成合力,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政府和企业在文化产业领域的紧密合作关系。在东盟国家的中心城市和南宁,建立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园区,由双方共同投资,共同开发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产品市场。建立合资企业,吸引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提高产品研发创新能力,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文化艺术产品,使园区成为批发、销售对方特色文化艺术产品的集散地,扩大当地的就业,带动双方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加强与东盟各国媒体间的合作。合作开办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栏目,共同开发数字化的内容和节目,以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形式增进双方人民的沟通交流,促进双方媒体业的发展。

——开展“中国-东盟文化”巡展和巡演。可由文化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牵头,在南宁设立“中国与东盟文化合作协调事务办公室”。文化合作协调办公室可与东盟各国的文化部门联手,开展“中国-东盟文化”双向巡展和巡演活动。可先沿南宁—河内—胡志明—金边—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经济走廊,形成巡展和巡演亮点,然后由线到面,依次向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圈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巡展和巡演辐射,加深与东盟国家和人民间在文化艺术方面的了解和认识。

——实施中国与东盟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开发项目。建设中国-东盟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市场,组建销售网络合作实体,把广西特有的画扇、绣球、三皮画、壮锦,以及中国各地特有的工艺美术品推介销往东盟各国,把东盟各国特有的工艺美术品推介销往中国,逐步建成面向双方市场乃至世界市场的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的销售网络合作企业联盟,扩大产品销售覆盖面,促进工艺美术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