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制造的基本特征范文

绿色制造的基本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制造的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制造的基本特征

第1篇:绿色制造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材建筑材料

1-1绿色建材的概念

绿色材料的概念是在1988年第一届国际材料科学研究会上首次提出。1992年国际学术界给绿色材料定义为: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应用过程和使用以后的再生循环利用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对人类身体健康无害的材料。

70年代末一些发达国家的工作者就己着手研究建筑材料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及对人体健的危害性,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基础研究。到了90年代对绿色建材的、研究和应用更加重视,思路逐渐明确,制定出一些有机挥发物散发量的试验,并推行低散发量标志认证,同时积极鼓励开发生产绿色建材新产品和建造健康住宅。我国环境污染程度处在世界前列,首都北京的污染程度又处在世界十大严重污染城市之列。我国在1992年的\"21世纪议程\"中把保护环境、发展绿色产品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国家环保总局正在抓环境标志产品及认证工作。,住宅室内装修热方兴未艾,人们除了讲究装修格局、色调、材质、做工和价格外,更关注所用装修材料对人体健康有无危害。近一段时期一些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时有报导入住新装修的房主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对某些装修材料的危害性也有说法,如花岗石衰变会产生氡气,人长期处在高浓度的氡气环境中会有致癌的危险;木材类复合板的生产,多用脲醛树脂、酚醛树脂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胶粘剂,在使用过程会释放出游离甲醛,它可以使蛋白质发生硬化,人长时间接触高浓度甲醛气体会导致癌症的产生;涂料所用成膜助剂主要是毒性较大的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和苯甲醇等;油性涂料中的氯化物溶液或芳香类碳氢化合物以及塑料制品中使用的铅类热稳定剂等对人体都有很大的危害性等等。这些说法一方面提高了人们选材的环保意识,提醒厂家生产中少用有害物质,另一方面也使百姓在选用装修材料时不知所措,因此,已经到了为绿色建材建立正确概念的时候了。

然而,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影响仅是绿色建材内涵的一个方面,而作为绿色建材的发展战略,应从原料采集、产品的制造、应用过程和使用后的再生循环利用等四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方能界定是否称得上绿色建材。众所周知,环境已成为人类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人类不断开采地球上的资源后,地球上的资源必然越来越少,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也为了地球生物的生存,人类必须改变观念,改变对待的态度,由一味向自然索取转变为珍惜资源,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在积极地寻找新资源的同时,目前最紧迫的应是考虑合理配置地球上的现有资源和再生循环利用问题,走既能满足当展的需求又不致危害未来社会的发展,做到发展与环境的统一,眼前与长远的结合。

1-2绿色建材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1、绿色建材的定义

1992年,国际学术界明确提出绿色材料的定义:绿色材料是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为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亦称之为“环境调和材料”。

建材工业是国民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产业。是天然资源和能源资源消耗最高、破坏土地资源最多、对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

绿色建材又称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和健康建材等。绿色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

2、绿色建材的分类

在制造和使用总过程中,对地球环境负荷相对最小的材料称为\"环境材料\"或\"绿色材料\";而有益于环境健康的材料称为\"保健环境材料\"或\"环保型材料\".然而,环保型建材在国际上却仍处于研究阶段。

传统天然材料及大多数人造新材料均属于\"绿色建材\"的范畴。\"健康材料\"的概念系指具有特定的环保功能和有益于健康功能的材料,可具有空气净化、抗菌、防霉功能或电化学效应、红外幅射效应、超声和电场效应等。\"绿色建材\"主要针对地球环境负荷,而\"保健材料\"是指直接与健康有关的居室内小环境,也有人把二者总称为\"生态环境材料\".

\"生态环境\"是指气、水、地球环境及光和热等自然条件之外,微生物、动植物等与人类有关的一切环境。因此,把\"生态环境材料\"分为如下几种:

(1)气环境材料-净化空气材料

(2)水环境材料-净化水材料

(3)地环境材料-改良土地、利用废渣

(4)循环材料-零排放废气、废水和废渣

(5)保健环境材料

1)空气净化建材

2)饮水净化材料

3)保健抗菌材料

4)健康功能材料

3、绿色建材的基本特征

绿色建材与传统建材相比可归纳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其生产所用原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废液等废弃物。

2、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无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

3、在产品配制或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产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不得用铅、镉、铬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颜料和添加剂。

4、产品的设计是以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即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应有益于人体健康,产品具有多功能化,如抗菌、灭菌、防霉、除臭、隔热、阻燃、防火、调温、调湿、消磁、防射线、抗静电等。

5、产品可循环或回收再利用,无污染环境的废弃物。

绿色建材满足可持续的需要,做到了发展与环境的统一,与长远的结合。既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安居乐业,健康长寿,又不损害后代人对环境、资源的更大需求。总之,建材的发展、绿色化进程,不但关系到建材工业的发展,还关系到能否和国际市场接轨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关系到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大事,关系到功在当代,造福千秋的大事。因此要以战略的眼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促进各种绿色建材的发展,以绿色建材建造健康-安全-舒适-美观的建筑和室内环境,造福于,造福于人民。

1-3发展绿色建材的意义

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等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人们已逐步认识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已不再只是政府、民间团体、科研机构的事情,每个人都应以自己的行动来直接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作为建筑材料而言,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一方面消耗大量的能源,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和环境,另一方面,使用中会挥发出有害气体,对长期居住的人来说,会对健康产生。鼓励和倡导生产、使用绿色建材,对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的居住质量,作到可持续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据资料介绍,界中每年大约有400-500亿吨的CO2被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消耗,同时每年动植物呼吸、微生物的分解及燃烧等,又把数量相当的CO2释放到大气中去,所以千百年来大气中的CO2含量基本保持不变,长期稳定在0.03%这个水平上。但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工业和运输业迅猛发展,大量化学燃料被燃烧,数以百万吨的CO2释放到大气中去,严重干扰了大气中的CO2循环的动态平衡。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报告,大气中CO2的浓度已经从1800年的280PPm,上升到1995年的364PPm,增长了30%.目前正以每年1.8PPm的速度继续增加,预测新世纪时为600PPm以上,这将给地球大气的变化带来严重后果。

为了解决温室效应,降低CO2排放量并回收排放的CO2,因而提出了许多治理CO2。例如:

(1)节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2)开发氢能、原子能等无污染的能源;

(3)CO2的分离、吸附和再利用;

(4)CO2的化学和生物法固定;

(5)海洋固定;

(6)地下或海洋中储存等。

在以上这些方法中,虽然用化学、物理方法可以回收CO2,如气体吸收或膜分离技术等。问题是回收后如何处理,即如何把它变成其它无害甚至有用的物质。另外把回收的CO2送入大海或废弃的天然井中,不但所需费用昂贵,而且储存在海洋里的CO2还不知道对地下水资源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据日本Ounma的估计,不论是采用太阳能发电、CO2的分离和海洋储存,还是种植物等各种方法处理,每吨CO2要花掉3-4万日元。所以,用以上方法处理CO2问题,目前从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很难达到降低CO2排放量和有效利用的水平。我国每年排放CO2量为23亿吨,12亿人口和居室小环境中CO2排放量为6亿吨,占总排放量的1/4左右。

除了CO2以外,更为严重的是燃烧和机动车排放的NO2和SO2等气体不仅对人体有害而且可产生酸雨及光化学烟雾。

谈到空气污染,人们往往只意识到大环境中的大气污染,却对居室内空气污染认识不足,其实,居室内的污染对人体的侵害更为直接。这种小环境是大环境的组成部分,它与人们朝夕相伴,与健康息息相关。

第2篇:绿色制造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 新型建材;发展需求;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767

近些年来,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解决好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因此,大力发展节地、节能、利废、环保和有助于改善建筑物居住环境和使用功能的绿色墙体材料,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型建材是墙体材料的发展方向

长期以来,建材工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产业,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但是它也是天然资源和能源消耗高、破坏土地资源多、对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重点行业,继续按照粗放型的模式发展,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影响。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加快建筑材料的绿色化进程,鼓励和倡导生产、使用对地球环境负荷相对最小的“新型建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绿色建材与传统建材相比可归纳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生产所用原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更多地使用工业、农业或其它渠道的废弃物;二是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不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三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有害身体健康的原料;四是产品以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具有综合性的功能;五是产品可循环或回收再利用,无污染环境的废弃物。纵观绿色建材的基本内涵,既满足了人们对健康、安全、舒适、美观的居住环境的需要,又没有损害子孙后代对环境和资源的更大需求,做到了发展与环境的统一,当前与长远的结合。

我国为了克服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国家对房地产业,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在这种形势下只有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业达到了空前繁荣的时代,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建筑材料是建筑业的基础,因此发展绿色建材对实现建筑业的健康发展的关键。建材产业又是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和能源资源最高,资源绿色工地最多、对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因此我国发展绿色建材是非常必要的。

“新型建材”的最基本功能在于维护人体健康,成为对保护和治理环境最有益的材料,做到了发展与环境的统一。当今与未来的结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也能够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我们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公意识积极促进绿色建材的发展,以“绿色建材”的健康―安全―舒适―美观的建筑和室内环境,造福于社会,造福于我国人民。

二、绿色建材的特征目前,家庭常用的建筑

装修材料分为板材类、涂料类、布艺类、石材类等几个种类普遍存在着甲醛、甲苯和二甲苯、芳香烃等污染物,其毒性或轻或重,但只要长期吸收,都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影响。绿色建材与传统建材相比可归纳为五个方面特征:

(1)其生产所用的原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矿渣、垃圾、废液等废弃物。

(2)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无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

(3)在产品的配置或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甲醛、氯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产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不得用铅,镉、铬及其化合物的颜料和添。

(4)产品的设计是以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即产品不损害人体健康,而应有益于人体健康,产品具有多功能化。

(5)产品可循环或回收利用,无污染环境的废弃物。发

三 我国绿色建材的发展

1 我国绿色建材的现状

我国于1993年公布了环保标志,但仍处在一个实验性阶段。目前,实行环境标志的建材产品包括“无石棉建筑制品”、 “水性涂料”等。水性涂料是我国建材行业第一批首先实行环境标志的产品。由国家科委、国家建材局等有关单位组织编写的“生态建筑材料研究”已经被列入了“国家863计划纲要”正在实施中。2000年10月在天津市举办了“WTO与中国建材世界论坛会”和“中国绿色建材产品推介会”。这些都促使上海、北京、西安等城市相继建成专门销售绿色建材的商城。当然我国绿色建材的发展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2 我国绿色建材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绿色建材的发展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存在的问题很多,例如制度不规范,市场管理混乱,以假乱真的产品一直存在。以及在科研的投入比较少,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比较大。

(1)认证制度不规范,环保标志混乱。

(2)广大用户环境保护知识不足。

(3)生产企业和销售商家环境认识不足,以假乱真现象较多。

(4)市场管理比较混乱。

(5)绿色建材开发、研制、检测、评价等资金不足。

(6)绿色建材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比较低。

四、对我国新型建材发展的建议

结合生态工业园、生态工业省、市和县的建设,鼓励创建配套的消费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生态建筑企业。通过节约资源,尽可能少用不可再生资源,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终将建材工业建成新型的绿色产业。绿色建材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我国资源缺乏,环境污染严重的背景下,发展绿色建材,是实现发展与环境相统一的必然途径。因此我国发展绿色建材刻不容缓,我们要将发展绿色建材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贯彻于经济发展中。可以完全肯定的是21世纪的建材肯定是绿色建材。总之,在发展新型、绿色建材过程中,必须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切实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避免出现不注重产品质量和建筑功能改善、投资越低越好的倾向。三是适应建筑应用需要发展新型建筑材料。新型绿色建材作为一种建筑产品,最终的目的是在建筑中得到应用。新型、绿色建材的发展只有与建筑应用相结合,与提高建筑性能、改善建筑功能相结合,才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陈胜利.浅谈我国,绿色建材的发展需求[J].砖瓦,2003(6):38.

第3篇:绿色制造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绿色冶金机械;机械设计;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G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045-01

我国属于一个冶金大国,但与此同时也是一个污染排放量大国,这是基本国情决定的,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随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其应对的问题也就越来越突出,而在本世纪初,随着相关政策的改变,传统技术的革新不得不提上日程。而针对传统技术的革新,也不仅仅是传统冶金工艺的革新,更多的是对设备的革新。

一、绿色冶金机械的设计理念

针对冶金技术的发展,其主要针对的问题就是对能耗,以及金属的纯度提纯的提升。而现在所要面对的还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部署问题。在进行冶金机械制造设计中,应用绿色环保技术,可以说是一个造福子孙的项目计划,不仅从根源上降低了对环境污染,在技术上也对冶金技术进行了改造从而提高了冶金的人均产量。

在进行绿色设计的时候,应该严格的贯彻研究和指导的重要性进行解析,从而保证在设计中属于合理的,是能够应用于实践的。而事实上,绿色机械设计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能够利用资源进行环境的保护。在整个生产施工过程中,针对生产中的产品质量以及生产的时效应用,都应该贯彻绿色设计的基础理念。这样就可以做到有效的控制其生产成本和保障产品质量。

而在进行绿色冶金机械设计的时候,其基本特征如下:

首先,绿色机械设计中是以通过环形的封闭方式进行,而这样的设计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从而杜绝了短间内的机械更换,也就降低了环境的污染。

其次,绿色设计中可以涉及到保护环境的理念设施,这样在一个同体系的产品上,也会有不同的能源消耗和环境适应效应。而通过对产品的追踪定量检测中,也表明了,具有环保理念的绿色机械设计产片,在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上也降低了一个很可观的百分比。

最后,针对节约资源问题上,绿色设计本着降低能耗以及,对污水以及污染空气的有效处理,也降低了人们对环境的压力,从而保证了大气和地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这样就保证了我们这个生态环境圈能够有效的持续发展。

二、绿色设计在冶金机械制造行业中的重要意义

对于冶金机械制造业来说,如果实施绿色设计,那么会有很多比原有更为严重的不利于生产和人类生活的问题。而具体的表现就是,加入在工厂中的大型机械设备在进行长时间的作业中就会产生很大的噪音,而这样就大大的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活动,这种环境下,工人的身心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在机械生产中,由于部分机械加工生产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对于员工的身心都会产生很严重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机械制造中融入绿色设计理念是多么的至关重要。

当下,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正在不断的发展着,大批的现代化设备应运而生,但是,在相当长期的时间内看,我们都是依靠赤字严重的资源浪费进行的社会改造,虽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大多数的问题,但是污染废弃物因为不能二次利用,就导致了环境的污染。所以在新时代中,我们应该重视绿色设计理念,从而保障我们的生存环境在日新月异的进程中能够保持自己的活力,从而完成各项生产需要。

三、冶金机械制造中进行道德绿色设计

我们在建国初的的生产过程中,其传统的生产工艺有些材料对人体本身是有伤害的,在传统的工艺中,因为过去的生产工艺中很多生产都不是能够凭借人力达成的,而想要完成工艺,就需要进行特殊手段,这样的工艺在一定程度上虽然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一部分人的正常生活。而在现在这个时代中,由于科技的充分利用,很多以前要依靠特殊手段才能完成的机械加工,都可以通过大型机械加工进行,而这一项任务,在很大程度上也减少了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而这其实也是一种绿色设计的理念涉及,所以绿色设计在冶金机械制造业的设计中也是有着广泛意义的。

结语

目前,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环保技术都已经被人们广泛的关注,而作为所有现代化科学发展的源头,冶金业功不可没。而也恰恰是这样的形势下,导致了冶金机械制造这样高污染的行业难以完成这个任务,但是并不是说无法完成这一个任务。也正因为这个行业处于这么一个阶层,从而在保证了这一个行业能够完成这样一个任务的时候,既可以完成整个源头的环保问题,在解决污染上可以有效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充分的表现出这个时代的完整绿色理念。

参考文献

[1] 马洪伟,许宝玲,王时松等.绿色冶金机械设计的关键技术[J].科技信息,2012,(2):355.

[2] 王海港,曹环军.基于绿色冶金机械设计的关键技术初探[J].湖南农机,2014,(3):81-82.

第4篇:绿色制造的基本特征范文

1. 上好第一课紧紧抓住学生 绪论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课,上好绪论课就是成功的一半。我不拘泥于课本,另外列举大量的事例,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丰富发展学生 由于课堂内教师要面对全体,对有些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关注得太少,而只有部分学生参加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弥补这个缺陷。我组织学生制作叶脉书签,到郧县青龙山参观考察恐龙蛋化石群,让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为培养生物学专门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最终失去听众。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3.1 口诀谐音助记忆。如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记成“携一两本淡色书来”。植物必需的七种微量元素记成“铜棚新炉贴馍馍”(铜硼锌氯铁钼猛)。有丝分裂时期特点记成“间期复制、前期三体、中期排队、后期分家”。

3.2 用科幻法展开联想的翅膀。如:光反应式ADP+PiATP若能科学利用意义更大。如果我们能制造模拟绿叶的绿色衣服穿在我们身上,通过特殊的导管把绿叶光合作用制造的ATP运到我们的体内,那么,我们一个月只需要吃几顿饭就足以维持我们身体生长的需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就让绿色衣服来尽情制造吧!非洲难民再也不必为粮食太少而发愁,人类从此再也没有粮食危机了!

3.3 用比较法综合复习。课本中有2个“基本”、 3个“基础”、4种能源极易混淆,如何区分它们呢?我把它们找出来,排在一起,加以比较,学生一目了然。2个基本是: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3个基础是: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4种能源是:主要能源—糖类,储备能源—脂肪,直接能源—ATP,最终能源—光能。

3.4 用趣闻轶事引领主题。例如,在介绍“遗传”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同学们议论纷纷,虽答不全,但对此都产生了浓厚兴趣。趁此时机,我再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同学们听来饶有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5篇:绿色制造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清洁生产 可持续发展 绿色制造业 绿色化学

所谓清洁生产是指资源的消减和再循环,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重复使用原料、中间产品,对物料盒产品进行再循环,尽可能的用再生资源,采用对环境无害的代替技术等。20世纪飞速发展的工业经济给人类带来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但也带来诸多的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资源短缺,水循环污染严重,大气污肆虐,固体废弃物成灾。

显然,上述众多的环境问题,已经对人类提出来严峻的挑战,面对如此众多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面对人类生死存亡的抉择,越来越多的人没进行了严肃的思考,终于警觉到,这种恶性循环如不加控制任其发展,必将危及人类的前途,地球的命运。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了“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一致同意要改变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符合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致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显然,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强调通过经济增长提高当代人福利水平,增强国际势力和社会财富。但可持续发展不但要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要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可持续发展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建设,保证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的承载力之内。

如前所述,工业发展是环境污染和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而防止工业污染的传统方法是,政府颁布各类环境标志和废物排放标准,通过监测,罚款和限期治理等措施惊喜污染源控制,各工厂为了满足环境标准和排放标准的要求,大多采用废水、废气、废渣处理装置,不仅需要想打巨大的基建投资,而且需要昂贵的运行费用,废水处理和废气处理本身还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和资源。因此,这种方法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国内外的经验都证明,这种方法的效果往往是不理想的。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呼唤着新的科技革命,这就是应该改变末端治理为源头控制,开发全新的科学技术,使工业生产不致损害环境,制约发展,而是保护和改善环境,清洁生产,绿色制造业,绿色化学等都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量为目标的全新生产技术。

清洁生产被联合国环境署定义为:一种必需连续实施的、作用与产品、产品过程和服务的有利环境的战略。清洁生产技术的目标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较少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即“资源—产品—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使资源永续利用。清洁生产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有:1.把好原料选择及产品设计关,防止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不采用对环境有害的原料,不生产对环境有害的产品。2.改造生产工艺,更新生产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污染排放。3.加强生产管理,减少和杜绝跑、冒、滴、漏。4.进行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或清洁生产审计,对症下药地提出清洁生产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5.在一个区域内实施清洁生产,建立工业生态园区,对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进行科学规划,组成生产链,建立优化产业结构,统一组织区域内的能源生产和供应,综合规划和管理水资源,建设供水、排水及废水处理回收利用系统,组织区域内跨长物料大循环,对打理推行废物的综合利用措施。

绿色制造业—再制造业是在机械制造业推行清洁生产的具体体现。这种全新的生产方式提出将废弃机械的零部件重新使用在新机器上,在产品设计时必须满足再生利用的目的。设计人员指出,如果能一再使用一个部件,即使其价格增加一倍也划算。可以认为,再制造是一种从部件中获得高价值的方法。

绿色化学是针对大量化学品对环境的严重危害应运而生的。它与清洁生产的技术目标相同,旨在化学产品设计中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使用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设计中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使用和生产,是对化学设计及合成的科学观点的根本性改变。绿色化学提倡在分子水平上预防污染,涉及到化学过程的各方面:合成、催化、监测、分离,反应条件等。

第6篇:绿色制造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材 绿色建筑 示范工程

传统的建筑体系及营建法式,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综合人工环境系统。新兴的绿色建筑体系提倡一种全新的生态意识,可循环观念,也就是维护自身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同等重要,它的核心要素就是按照自然的,生态的的原则来规范我们人类的行为。

一、绿色建材的含义

绿色建材,又称生态建材,指健康型、环保型、安全型的建筑材料,在国际上也称为“健康建材”或“环保建材”,绿色建材不是指单独的建材产品,而是对建材“健康、环保、安全”品性的评价。它注重建材对人体健康和环保所造成的影响及安全防火性能。在国外,绿色建材早已在建筑、装饰施工中广泛应用,在国内它只作为一个概念刚开始为大众所认识。绿色建材是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建筑材料,它具有消磁、消声、调光、调温、隔热、防火、抗静电的性能,并具有调节人体机能的特种新型功能建筑材料。

绿色建材与传统的建材相比可归纳以下五方面的基本特征:(1)其生产所用原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渣、垃圾、废液等废弃物。(2)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无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3)在产品配制或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产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的颜料和添加剂。(4)产品的设计是以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即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应有益于人体健康,产品具有多功能化,如抗菌、灭菌、防霉、除臭、隔热、阻燃、调温、调湿、消磁、防射线、抗静电等。(5)产品可循环或回收利用,无污染环境的废弃物。

二、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中的应用――以清华超低能耗示范楼为例

清华超低能耗示范楼是我国首个综合了示范、展示、试验功能的绿色建筑,也是我国首个以真实建筑物搭建的建筑节能技术试验平台。它包括了对建筑物理环境控制与设施研究(声、光、热、空气质量等)、建筑材料与构造(窗、遮阳、屋顶、建筑节点、钢结构等)的研究、建筑环境控制系统的研究(高效能源系统、新的采暖通风和空调方式及设备开发等)建筑智能化系统研究等。

清华示范楼内集中展示了近百项国内外最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产品集成了国内外科研单位和制造企业的近百项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相关的最新技术,包括美国、德国、日本、丹麦等国外企业以及深圳方大、秦皇岛耀华等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在内的近三千家单位捐赠了产品。有近10项产品和技术为国内首次采用清华示范楼由于建筑围护结构导致的建筑耗冷耗热量仅为常规建筑物的10%。冬季可基本实现零采暖能耗。考虑办公设备、照明等系统在内,建筑物全年电耗仅是北京市同类建筑物的30%。示范楼在建筑能源供应和空调设备系统中也采用多项节能措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包括照明、办公设备、空调通风系统在内,示范楼单位面积全年总用电量约为每平方米40KW,而北京市高档办公建筑则为每平方米100KW至300KW。即使在夏季最热的月份示范楼的空调耗能量仅为常规建筑的10%。

清华示范楼主体建筑地上部分采用钢框架结构楼板,屋面板采用现浇混凝土楼板,地下室为现浇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该示范楼采用了深圳方大、秦皇岛耀华玻璃厂、北京金隅集团等国内建材企业的玻璃幕墙、硬质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改性SBS防水材料、单片EPDM防水卷材、无机防火涂料、水性无机富锌防腐底漆(用于钢结构)、AGR塑料管材、微晶石、铝塑板、纳米抗菌涂料、聚氨酯密封胶、定型相变材料蓄能高架地板节水器具等新型绿色建材产品。

1.采用保温性能优越的外门窗系统

(1)大量采用高透光性及高保温性的玻璃。为获得良好的采光与视野、智能围护建筑的围护结构中通常会采用透明的围护结构。如各种玻璃窗、幕墙等,但透光型围护结构会造成能量损失。为了尽可能减少建筑围护结构的能量损失,同时在寒冷冬季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清华建筑示范楼采3用了种具有高透光性及高保温性的玻璃。

(2)采用了低热导率的窗框型材。采用了日本YKKAP公司的PVC塑钢型材,PVC型材导热系数仅0.17W/(m・K)远小于金属型材的导热率,即使在中空断面上加上钢衬其型材的综合传热系数仍可达到2.0W/(m2・K)。

(3)采用了低热传导率的边部密封材料不同的中空玻璃采用的是传统的铝隔条作为两层玻璃间的密封支撑,使得中空玻璃边部的传热系数大大增加,特别是采用了镀LOW-E膜的高保温性能玻璃后,其边部的传热量将占到整个中空玻璃传热量一个可观的比例,大大降低了中空玻璃的保温性能。

通过以上措施使清华绿色建筑示范楼采用外门窗保温性能大大超过普通保温门窗。

2.采用热物理性能优越的玻璃幕墙技术

清华示范楼共采用了6种玻璃幕墙技术,分别是窄通道双层皮幕墙两种、宽通道双层皮幕墙两种、外遮阳百叶+高性能玻璃幕墙两种。双层皮幕墙被誉为“可呼吸的皮肤”。它主要是针对以往玻璃幕墙耗能高室内空气质量差等问题。用双层体系作围护结构,从而很好地解决了自然采光和节能之间的矛盾。

该幕墙系统在冬夏季采用最小风量进行通风换气时,实现用液体回热装置全面回收排风

中的有用能,春秋季则通过太阳能集热烟囱和可开启外窗实现有组织的、可调节的自然通风、维持室内舒适的热环境而不需要任何常规能源。

由于清华示范楼选用了近10种不同的护结构做法,热工性能十分优异,使外墙、屋面等的传热系数达到了K

三、小结

从上述绿色建筑示范楼对材料的选用上我们可以粗略的感觉到绿色建筑对建筑材料的要

求概括起来大致如下:在资源利用方面,尽可能地少用材料;使用耐久性好的建筑材料;尽量的使用占用较少不可再生资源生产的建筑材料;使用可再生利用、可降解的建筑材料;使用利用各种废弃物生产的建筑材料。在能源利用方面,尽可能使用生产能耗低的建筑材料;尽可能使用可减少建筑运行能耗的建筑材料;使用能充分利用绿色能源的建筑材料。在环境质量方面,尽量选用天然和无须再加工的建筑材料;积极利用可循环使用的建筑构件和材料;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选用本地生产的建筑材料;避免使用产生放射性污染和释放有害物质的材料;积极使用提高人体健康的新型材料等。

参考文献:

第7篇:绿色制造的基本特征范文

1.现代农业的定义

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其基本特征是:

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如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

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如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拖拉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以及林、牧、渔业中的各种机器,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使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电子、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以及人造卫星等也开始运用于农业。

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如农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工、企业分工日益发达,“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生产被高度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所代替,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紧密结合,产生了农工商一体化。

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企业管理和宏观管理中运用越来越广,管理方法显著改进。现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使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和农户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

2.现代农业的类型

现代农业一般划分为7种类型,由于外延的不确定性,划分标准有所不同。通常划分为以下7种:

2.1绿色农业 将农业与环境协调起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户收入,保护环境,同时保证农产品安全性的农业。“绿色农业”是灵活利用生态环境的物质循环系统,实践农药安全管理技术、营养物综合管理技术、生物学技术和轮耕技术等,从而保护农业环境的一种整体性概念。绿色农业大体上分为有机农业和低投入农业。

2.2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间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游乐。休闲农业的基本概念是利用农村的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自然环境、农业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

2.3工厂化农业 工厂化是设计农业的高级层次。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新设备和管理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面机械化、自动化技术(资金)高度密集型生产,能够在人工创造的环境中进行全过程的连续作业,从而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

2.4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就是利用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特色”在于其产品能够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本地市场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外地市场上具有绝对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对优势甚至绝对优势。

2.5观光农业观光农业又称旅游农业或绿色旅游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农民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开辟活动场所,提供设施,招揽游客,以增加收入。旅游活动内容除了游览风景外,还有林间狩猎、水面垂钓、采摘果实等农事活动。有的国家以此作为农业综合发展的一项措施。

第8篇:绿色制造的基本特征范文

1 机电一体化概述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要求,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 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

2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又称初级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这一时期人们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并使之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第二阶段,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第三阶段,各国均开始极大关注和支持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国务院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并将该技术列入“863计划”中。在制定“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时充分考虑了国际上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动向和由此可能带来的影响。许多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及一些大中型企业对这一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日本等先进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差距。

3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智能化。

智能化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的研究中日益得到重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应用之一。这里所说的“智能化”是对机器行为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及自主决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诚然,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与人完全相同的智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但是,高性能、高速度的微处理器使机电一体化产品赋有低级智能或者人的部分智能,则是完全可能而且必要的。

3.2 绿色化。

工业的发达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一方面,物质丰富,生活舒适;另一方面,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于是,人们呼吁保护环境资源,回归自然。绿色产品概念在这种呼声下应运而生,绿色化是时代的趋势。绿色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的生命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资源利用率极高。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后能回收利用[6]。工业的发展使得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绿色化成了时代的趋势,产品的绿色化更成了适应未来发展的一大特色。

如果我们把机械产品和制造机械产品的机械装置统称为机械系统,则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功能可归结为:提高机械系统的性能,完成传统机械系统不能完成的功能;提高机械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使人在更舒适的环境中工作;提高机械系统的可回收性;降低机械系统的原材料消耗;降低机械系统的能耗;降低机械系统对环境的污染,可以看出其中至少有3条是和环境保护有关的。因而,进入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使命是要能提供一种高性能、高原料利用率、低能耗、低污染、环境舒适和可回收的智能化机械产品,即提供一种能满足可持续性发展的绿色产品。

3.3 网络化。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等的突出成就是网络技术。网络技术的兴起和飞速发展给科学技术、工业生产、政治、军事、教育等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各种网络将全球经济、生产连成一片,企业间的竞争也将全球化。机电一体化新产品一旦研制出来,只要其功能独到、质量可靠,很快就会畅销全球。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的应用使家用电器网络化已成大势,利用家庭网络(home net)将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电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appliance system,CIAS),能使人们呆在家里就可分享各种高技术带来的便利与快乐。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将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3.4 微型化。

微型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指的是机电一体化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国外称其为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1cm3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并向微米、纳米级发展。微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微机电一体化发展的瓶颈在于微机械技术。微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加工采用精细加工技术,即超精密技术,它包括光刻技术和蚀刻技术两类。

3.5系统化。

第9篇:绿色制造的基本特征范文

1.1生态建筑的定义

生态建筑,指将整个建筑看为一个生态系统,以当地的原生环境为基础,导入生态学的理念,运用建筑技术科学及现代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来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因素,使物质和能源在建筑本身的生态系统内部形成有秩序的循环,并相互转换。从而获得一种自产自消,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使建筑本身与周围环境融合成为一个高效的有机结合体。生态建筑从根本上强调的是建筑与环境形成一种共生关系。

1.2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

1.2.1生态建筑的低消耗性

低消耗性是建筑整体达到有序的循环再生及建筑自身进出平衡的基本要求。这里所指的低消耗性就是尽力降低建筑对周围环境的索取,从而降低建筑周围生态环境对建筑的物质和能量输出,尽可能使建筑与周围环境形成的生态系统达到自我动态平衡,维持在自我可以调节的范围内。

1.2.2循环再生性

循环再生性指生态建筑本身作为地球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可以将自己本身的能源和物质做到循环再生,达到可持续利用。生态建筑可以实现自我调节、自我平衡,从而减少建筑本身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2.3环境的适应性

生态建筑最重要的就是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互利共生,充分发挥环境效益,尽可能的减少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建筑从选址、设计、运营都应遵循与周围环境共生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做到与环境特点和气候特征相适应。

1.3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1.3.1地域适应原则

狭义的地域适应是指充分结合当地地理及气候条件进行设计,在尽可能保护原生环境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当地有利因素并消弱恶劣气候的影响。广义的地域适应还包括建筑对人文环境,对历史传统的适应。

1.3.2尊重自然原则

尊重自然,生态优先是生态建筑设计的内涵。我们应该意识到人是自然的一份子,改变人们原有的生态自然观念,从破坏自然转变为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往的建筑设计常常无视地形地貌,不结合当地气候,更不会考虑建成后对周边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生态设计则是力图从地球获得的一切自由的还原,从而对地球的任何生命系统都不会带来危害。

1.3.3整体设计原则

从建筑开始建设、运营、回收的全过程出发考虑,酝酿出整体方案,从最初的项目规划、立项阶段就入手,通盘考虑建筑的需求,以及将会带来的环境负荷、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并符合节能管理要求。

1.3.4因地制宜地选择生态建筑技术

生态建筑技术指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考量各种类型的技术,而不是独立于传统技术的全新技术。我国的传统建筑很大程度上都是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符合生态建筑的基本标准,在现代设计中仍可以借鉴和引用。同时我们也要正确应用日新月异的现代科学技术,辨别那些新技术能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服务。随着人类对地球环境的重视及科学研究的持续深入,许多新工艺、新技术在生态建筑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3.5因地制宜地选用材料

生态建筑的物质基础是生态材料,它又可以称为“绿色建材”、“健康建材”和“环保建材”。生态材料是指在原料的采取、生产制造、成品应用过程中可以循环再生利用;生态材料的基本特征是对地球的环境负荷小,对人类健康无害。可以分为天然建材和人工建材两大类。

2案例分析———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办公楼是一个健康、高效、关注环境健康的“绿色”的办公建筑。办公楼采用了常见的规则长方形作为平面基本形体,这样可以使建筑紧凑、减少能源消耗。平面中将长轴设置为东西向,考虑到东西晒的问题,功能布置中将会议室、楼梯、电梯间、门厅等非工作空间布置在建筑的东西两侧,以达到减少东西方向太阳辐射对主要工作区域的影响。办公楼的南侧设计了一个三层中空的开放式绿化中庭,这里既为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休憩活动空间,同时也是作为外部环境和主要工作区域间的气候缓冲区。在绿色设计方面,设计者主要考虑了如下策略:

(1)缓冲层策略。在大楼南侧配置一个容积较大的绿化中庭作为主要工作区域和室外空间的热缓冲空间。在冬季,这个绿化中庭可以作为一个全封闭的阳光房,利用玻璃房子的温室效应来改善办公空间的热环境并节省供暖能耗;在夏季炎热的时候,中庭南侧的百叶可以遮蔽直射阳光,使中庭成为一个巨大的凉棚。设计楼的主入口出于用地条件限制必须朝西,设计中采用了一面与建筑主体脱开4.5m的大尺度实心防晒墙。这面实体墙的吸热性能和这段距离中产生的拔风效应,可以有效地阻隔西晒对建筑主体的热影响。在大楼顶部的设计中也引入了热缓冲层的概念,其上架设了太阳能板及架空层,使建筑在夏季有效地降低屋面温度。建筑在南面装有固定的遮阳板,这样在炎热的夏季可以有效的遮蔽太阳的直射阳光,同时室内也可以透射到足够的自然光。

(2)自然能源的利用策略。办公楼设计中在屋顶设置了太阳能光电板。这样可以为办公楼使用运营中使用一部分自给自足的电能。在方案设计最初阶段,设计师曾想利用大地能量,使用深度在80-100米之间的地下水最为系统的天然能源。不过,这一设计因种种原因并未实现。

(3)健康化、无害化策略。设计过程中按照计算机模拟的结果进行设计,对办公室的自然通风状况进行了充分研究和调整,使建筑中的办公室等房间在气候环境合适的条件下可以依靠自身的自然通风来维持室内舒适的室内环境。设计楼中庭内的植被在给人以视觉和心理舒适感的同时,还可以依靠自身的蒸发作用来降低室内温度,增加空气相对湿度10%~20%。绿化系统白天的光合作用,可以释放氧气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甲醛等有害物质。设计中尽量采用对人体健康无害,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的生态建筑材料。

(4)整体绿色化策略。设计师在办公楼中采用了分级照明的设计,在满足了高标准的工作照度的要求基础上,又满足了背景照明这种低标准的照度水平要求;顺利解决了以往办公楼中常遇到的局部照明不足,照明浪费和电子仪器显示屏眩光等问题。办公楼采用分区式的照明标准管理制度,成功的解决了照明浪费的问题。此外,办公楼的照明系统根据气候和使用功能条件,设置了阴天、晴天、会议或办公等常见模式的照明系统,这样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大提高照明系统能源的合理利用率。清华大学设计研究院办公楼是我国建筑师在大力推广生态建筑的今天,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气候特征作出的技术探索和实践,为我国以后大力推广和发展生态建筑提供了有益的技术和经验积累。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