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健康自我认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根据对我校学生“学习观”“恋爱观”“择业观”“人生价值观”等方面的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现象及问题:
1.他们大多重视高考,重视考试,但又十分紧张考试,害怕考试,最终导致两极分化。一部分因过度紧张,压力过大而成绩一落再落;另一部分则破罐破摔,得过且过,甚至完全放弃。
2.他们大多渴望早恋,又害怕早恋,不能以良好健康的心态去对待“早恋”。
3.他们大多“金钱观”占据上风,“择业观”有所偏颇,“人生价值观”不够正确,不明白活着的真正意义,不清楚到底该追求什么,人生定位十分迷茫。
这些现象及心理对他们整个学习过程及人生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当然,我们同时还发现了在其他学生身上却存在着较好的现象,对他们的情况及心理,我们也进行了总结:
1.他们大多成绩较好,而且十分稳定。他们能够正确看待学习、成绩和高考,既足够的重视,又不过度看重。
2.他们大多有着正确的“恋爱观”,明白自己的重任,一心扑在学习上,心无旁骛。
3.他们有着正确的“金钱观”,能够理性消费;能够适度并有原则的结交朋友;他们尊敬师长,尊敬父母,很少顶撞长辈;他们知道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有自己的个人理想和人生规划。
通过以上两类学生的对比,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健康良好的“学习观”有利于他们成绩的稳定,学习的提升。
2.健康良好的“恋爱观”有利于他们正确认识“早恋”,躲开“青春炸弹”,顺利完成学业。
3.健康良好的“金钱观”“交友观”“人生价值观”有利于他们人生的定位,价值的实现。
那么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帮助在这些心理方面不够好的同学加以改变,让他们努力向健康正常上靠近,以利于自己的学业、就业和今后的人生。具体我们制定了以下措施和方案:
一、学习方面
作为高中生,必然会把高考作为头等大事,这本无可非议,但是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却又“火上浇油”,给他们带来更多更大的压力。所以,我们有以下建议和方法:
1.我们希望国家方面能够逐渐淡化、分流高考,不要再制造“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紧张气氛。
2.对压力过大、过于看重考试的同学实施减压。告诉他们人生不是短跑赛而是马拉松;高考不是结束而是人生的开始;人生的成功是长期努力慢慢积累的结果。
3.对学习没有动力、厌学情绪严重的同学则要采取加压的方式。要告诉他们:你可能认为学习很艰难,很痛苦,很没劲,但是人生中又有哪些事情是简单易做的呢?
4.针对不同的同学选取不同的文章、书籍、影片来让他们阅读观看,让别人的故事、讲述、道理、情感来打动他们,进而影响他们、改变他们。
二、早恋方向
1.教师面对面谈心。对于深陷早恋、有早恋苗头、对早恋有疑惑的同学,一定要单独谈心,确保对他们隐私的保护。
2.在班级开展以“早恋的利与弊”为话题的辩论赛,引导学生远离不正常心理行为。
3.选取相关的文章、书籍、影片来让他们阅读、观看。
选取这类文章、书籍、影片时教师要特别谨慎,因为有一些书籍、影片可能更多地出于商业考虑,专用爱情情节来吸引人的眼球,不但对青少年起不到正面教育作用,可能反而会起坏作用,所以我们自己先认真阅读、观看这些书籍和电影,进行筛选。
三、人生观、价值观方面
1.组织学生举行以“我心目中的英雄”为话题的演讲赛。
经过大约一周的准备,演讲赛如期举行。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气宇轩昂,好像自己也成了英雄。具体心目中的英雄真是千奇百怪:有古代,有现代,有外国的,还有“感动中国”中的一些人物以及当代的一些影星、歌星等。他们的稿子大多主题鲜明、人物突出、文采优美,他们的演讲大多声音洪亮、情绪饱满激昂,他们的肢体动作还自然娴熟、引人注目……场上挥洒自如、气势蓬勃,场下掌声雷动、欢呼成片。更重要的是他们文章中所传达出来的对人及人生、人的价值及追求的理解让我们热泪盈眶,深感欣慰。
2.教师选取几篇典型的文章在班级诵读,读完后针对文章中涉及的“金钱观”“交友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主人公行为的对错,提出自己本人在这些方面拥有的疑惑。这是在举行了演讲赛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升级训练,主要为了考察他们对人生的认识是仅流于表面,是一时的;还是扎根内心,是永久的。
3.推荐相关文章、书籍供学生阅读,相关影片及视频供学生观看。
对于所阅读的书籍及观看的影片,要求学生写出心得、体会、观后感,并通过我们的批阅来感受学生的认识及心理发生的细微变化,及时捕捉这些变化,对好的现象加以鼓励,对有所偏差的地方及时引导及规劝。
4.春节假期期间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放假回家对自己周围那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尤其是同龄人做一个采访。他们大多都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并自觉地写下了心得感受,另外,也能从那些人身上进一步认识到了生活的不易和辛酸,认识到了学习及知识的重要性。进而震撼了他们的心灵,改变了他们的心理,也更明白了人生的真正意义和追求。
5.了解“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事件”及观看“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视频”,发起了“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大讨论,引导他们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人生追求。
经过不断的努力,我们所做的各项工作虽说有困难、有障碍,但是看着学生们一个个脸上绽放的笑容,一个个精神抖擞、阳光开朗的样子,感受着他们的心里、心态、认识尤其是行为举止上的巨大进步,我们感到十分欣慰。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素质。城乡差异。 分类号 B848.9
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指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心理特质和身体特点的整合。它影响或决定着个体对各种内外刺激的心理生理反应,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状态和适应水平。近年来,有关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一是从内部因素着手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二是为扭转过多对心理健康消极表现的研究而全面考察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本研究通过对陕西地区城乡初中生心理健康素质状况的调查分析,以了解城乡初中生心理健康素质发展特点。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积极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陕西地区选取1299名城乡初中生为调查对象,其中城市学生787名,农村学生512名。初一年级474名,初二年级433名,初三年级392名。男生716名,女生583名。
1.2 研究工具
以教育部重大课题项目“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课题组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作为研究工具。调查表包括8个分量表,共243个条目:适应量表包含生理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社会适应和生活适应6个因子:人际素质量表包含人际交往能力、人际调控和人际知觉3个因子:个性素质量表包含内外倾、意志、冒险、乐观一悲观、责任、耐挫折和独立7个因子:动力系统量表包含缺失性动机、成长性动机、知行脱节性动机缺失、目标缺乏性动机缺失、认知歪曲性动机缺失、利己性利他动机和利他性利他动机7个因子;自我量表包含学业自我、身体自我、社会自我、情绪自我、自尊、一般自我效能和自我调控7个因子:认知风格量表包含认知决策、认知方法、认知加工、认知行为和认知倾向5个因子;归因风格量表包含内在外在性、持久暂时性、可控不可控性和局部整体性4个因子;应对风格量表包含注重问题的应对策略、注重情绪表达的应对策略、理智一合理化策略、针对情绪的身体策略、否认一压抑策略、躲避和求助策略、独自宣泄、忍耐和顺从策略及针对情绪的行为策略8个因子。该调查表的编制以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51399名青少年的测验数据为样本,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初中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城乡差异
对城乡初中生心理健康素质各分量表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见表1。
结果表明。在人际素质、动力系统、自我和归因风格分量表的得分。城市学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人际素质方面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人际知觉(F=13.644,p
2.2 初中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年级差异
初中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年级差异结果见表2。
从表2看出,除了在个性素质、认知风格、应对风格方面年级差异不显著外,其余量表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年级差异,表现在初二学生在适应、人际素质、动力系统、自我和归因风格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一与初三学生,初二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较好。
2.3 初中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性别差异
初中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性别差异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在动力系统和归因风格量表中,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在认知风格量表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进一步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女生在知行脱节性动机缺失(F=4.483,p
3 讨论
3.1 初中生心理健康素质城乡差异分析
研究发现,城乡初中生在人际素质、动力系统、自我和归因风格分量表中的得分差异显著,城市学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首先,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陕西城市经济发展优于农村的不平衡状态,使得城乡初中生从社会中学习的知识和获得的社会经验有一定差异。从而对人际关系、行为动力、归因等形成不同认知,城市学生较好于农村学生。其次,城乡环境、学校教育条件有较大差别,不同生活物质空间和学习资源影响城乡学生形成不同的心理与行为模式,形成与其环境适宜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目标。再次,初中生正处于由幼稚向成熟过渡、依赖性与独立性相互交替的时期,家庭在初中生心理健康素质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在对子女教育态度和方式、期望水平和父母文化水平方面,城乡家庭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家庭影响使得城乡初中生对自我身体、社会和情绪认知,以及在自我评价方面有不同的认识倾向。城市初中生归因风格得分高于农村初中生,表明城市初中生更倾向于内在的、可控的、整体的归因方式,这与其父母严格而又民主的教育方式有关。
3.2 初中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年级差异分析
初中生在适应、人际素质、动力系统、自我、归因风格方面的年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这符合初中阶段处在心理断乳期的特点。他们情感起伏较大。自我同一性还未定型。个性特质初步形成但不稳定,心理感受深。承受能力低。在适应、人际素质上初二学生明显好于初一和初三学生,原因在于初一学生要应对新的学习任务与学习环境,在人际
适应、情绪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人际交往方面未得到相应调整,而初二学生经过一年学习与生活后,对初中课程学习与环境有了一个适应调节的过程,在应对学习、人际、生活方面有明显改善。初三由于中考压力加重,前途抉择困难,以及进入青春初期生理的变化。使其在身心方面经历着冲突与困惑,其适应与人际关系的得分皆有回落。
动力系统是由目标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本研究表明,初中生在缺失性动机、知行脱节性动机、目标缺乏性动机和利己性利他动机维度中存在显著年级差异。这与初中生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有关。初中生自觉制定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的学习习惯没有完全定型。到初三年级。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热情高涨。与初一、初二学生相比。在知行脱节性动机、目标缺乏性动机方面的得分必然会降低。利己性利他动机通过归属、尊重(自尊和他尊)、自我实现三级动机实现,初中生思考有关自我认知、评价与实现状态还不稳定,对这一类动机可能并没有全面地理解。
一个人的归因风格与其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相关。初二学生在归因风格的持久与暂时性(稳定一不稳定)、可控与不可控性两个维度中的得分高于初一与初三学生,表明初二学生倾向于采用稳定的、可控的归因方式,与此相关。初二学生对自我的学业认知、社会认知、自尊以及自我调控都显示出了较其他两个年级更高的水平。
3.3 初中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性别差异分析
初中生在动力系统、认知风格和归因风格方面性别差异显著。女生动力系统显著高于男生,女生学习动力强、目标明确,这与女生个性特点密切相关。认知风格失个体在感知、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个体所偏爱的、习惯化了的态度和方式。认知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是可以培养的。男女初中生在发展过程中,被社会、家长、老师寄予了不同的社会期望,鼓励和强化了他们从事与性别相适宜的活动,导致男女生在认知加工与认知行为中有不同倾向。归因风格是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结果原因的知觉,是和个人感知、事件感知以及态度转变等内容密切相关的心理倾向。男女初中生在归因风格的持久与暂时性(稳定一不稳定)、可控与不可控性、局部与整体性三个维度上差异显著。这与男女生对行为结果的原因持有不同认知风格有关,即女生更倾向于以不稳定的、可控的、整体的归因方式看待问题。
论文摘要: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身体自尊量表、体育锻炼态度量表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身体认知结构和体育锻炼状况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体认知结构、体育锻炼态度、锻炼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较高程度的正相关性。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互促进的关系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为探寻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互动的有效结合点,本文基于测试和调查的数据,深人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身体认知结构和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分层抽样的办法,选取湖北经济学院、广东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5所高校的50个体育教学班级,共1715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792人,女生923人。
1.2研究方法
1.2.1心理量表测评法
选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 ),测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根据问卷统计结果,将调查对象分为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较高的效度。
1.2.2身体自尊量表
选用《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O PSPP),测量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程度。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ma
1.2.3锻炼态度量表
选用《锻炼态度量表》了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认知与行为情况,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内容信度。
1.2.4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和SPSS11.0软件对三项测试的评分进行描述统计和比较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情况分析
SCL-90总分是90个单项分相加之和,反映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水平,SCL-90总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低,反之,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高。f=1参照李虹报道[3[中的类似标准规定:SCIr90总分)180为心理障碍,其中180 } SCL-90总分
2.2大学生身体认知结构时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与健康的良好感觉紧密相连,且健康主观感受极大程度地影响着其身心实际健康状况的感觉。rs}为分析身体认知结构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情况,笔者从大学生对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和身体素质等5个方面的认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根据该量表的评分规定,除运动能力分量表的评分越低表示对自我运动能力认知越高外,其余4个分量表则是评分越高,表示认知水平越高。由表1可知,随着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除在运动能力认知方面的评分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外,其余4个方面的评分则逐渐下降。另外,体质不及格组在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身体吸引力中的标准差和其他3个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心理重度障碍组5方面评分中的标准差与其他各组相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说明,大学生对自我身体认知结构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2.3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镶炼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2.3.1不同锻炼状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6J:第一,体育锻炼有助于非认知因素的发展;第二,体育锻炼可减轻心理压力;第三,体育锻炼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四,体育锻炼能产生充实感、满足感。很显然,体育锻炼能有效地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但不同体育锻炼状况下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会存在不同呢?为便于研究的需要,将大学生群体划分为经常锻炼和不经常锻炼两类。根据我国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问,将每周体育锻炼3次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时间30min以上的学生确定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反之则视为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从表2可以看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为1017人,占总人数的59.3%;不经常锻炼的大学生698名,占总人数的0.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中有821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占经常锻炼人数的80.73%,有196名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占经常参加锻炼的总人数的19.3%;不经常参加锻炼的698名大学生中有479名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占不经常锻炼人数的68.62%,有219名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占不经常参加锻炼的总人数的31.4%。说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障碍发生率和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均低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而重要的调节作用。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作用具体反映在不同的心理因子上。通过对经常锻炼与不经常锻炼的大学生的9项心理因子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经常锻炼者9项因子的症状均明显低于不经常锻炼者,说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不经常锻炼者;将两种锻炼状况下的大学生的9项心理因子与国内正常同龄人常模进行两两比较阴,发现不经常锻炼者各项因子的症状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经常锻炼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偏执、阳性项目数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
2.3.2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相关分析
研究表明,喜爱体育锻炼的程度、每周锻炼的(下转第48页) (上接第45页)次数、每次锻炼的平均时间、锻炼的选择强度、锻炼后的自我感觉和锻炼的坚持程度6个维度和心理健康相关系数依次是:0.483,0.410,0.310.0.314,0.159,0.321和0.473a }’,由此可知,从事体育锻炼的态度、每次锻炼时间和锻炼的坚持程度等3个维度起主要影响作用。
从表4可以看出,(1)从表格的行间数据看,四个心理健康水平的组内均存在着:目标态度、锻炼认知、情感体验、主观标准共同影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而体育锻炼态度又影响着学生的锻炼意向。说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性;(z)从表格的列间数据看,除主观标准外,其余7个因素中的数据都是随着心理障碍程度的加重,各因素的评分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一行为和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较高的相关性;(3)从各组数据的标准差来看,心理重度障碍组除在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感两因素中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余各因素的标准差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知,心理严重障碍组的学生在这6因素方面的离散程度较高。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学生对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州犬况、身体吸引力和身体素质5个方面的认知有显著性差别,说明大学生的自我身体认知结构越高,其L}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3.1.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障碍发生率和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均低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1,3大学生的身体认知结构、体育锻炼态度、锻炼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较高程度的正相关性。
3.2建议
3.2.1以身体认知教育为切人点,促进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一般在各省市本科第二批次或者本科第三批次招生录取。由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使得独立学院的学生既有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共性,又有比较鲜明的个性特征。由于学费高昂、高考分数偏低、父母期望值偏高,独立学院的学生承受着比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更沉重的压力。在面临学业、就业、经济等问题时,他们存在更多的困惑,这些都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巨大影响。
笔者对三所独立学院随机抽样350名大学生,获得症状自评量表(SCL-90)有效样本321个。数据分析显示:独立学院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其主流是心理健康的,但在强迫、人际敏感和抑郁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普通本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独立学院学生。因此,加强和改进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素质,寻求有效的方法帮助独立学院大学生解决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才能实现独立学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独立学院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一)人际关系问题
个体的人际关系状况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走出校园适应社会的需要。它不仅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也是影响校园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通过数据分析和咨询案例发现,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问题中,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际关系问题。以某独立学院为例,人际关系问题约占前来咨询总人数的一半。其中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条件优越,从小受到家长过分的关心和宠爱,导致他们多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孤立、高傲,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往往把自己真正的内心世界封闭和伪装起来,不愿意主动和人交往,存在较强的戒备心理,社交能力缺乏,并且排斥身边的朋友。一部分学生由于是独生子女,从小缺少与人交往的经历,养成了独来独往的性格,也使他们忽略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还有部分学生因高考失利考入独立学院,导致他们自卑,觉得自己与其他本科院校特别是重点高校学生相差甚远,因此不愿与人来往,人际关系紧张。
其实,与其他普通本科的大学生一样,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同样对于人际交往有着强烈的心理需求。他们渴望了解和被了解,渴望融入社会,被社会接纳,渴望友情、亲情和师生情。然而,有的学生却因为自卑,缺乏归属感、恐惧,缺少人际交往的技巧等原因,不敢与人交往,陷入自我封闭的境地,不愿意与人沟通,这也是独立学院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二)自我认知问题
自我认知也被称作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它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认知的心理认知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认知能力,它会随着个人经历的改变以及思想的转变不断发展。因此当个体的心理活动发生改变,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心理会有一个新的总结和调整。刚刚结束紧张的高中生活步入环境相对宽松的大学校园,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大学生特别容易出现自我认知的偏差。大学生自我认知偏差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自我评价偏高和自我评价偏低。然而,对于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来说,很多人都有高考失利的经历,加上社会普遍对“三本院校”有歧视,导致他们信心不足,总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自我怀疑,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经常用悲观、消极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世界,自我评价偏低。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
高校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硬件和软件的投入。硬件方面包括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立标准化心理咨询室,购置心理相关设备;软件方面包括配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等。同时,针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和特点,发挥学生骨干、社团的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努力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充分利用网络载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大学生尤其是富有个性的独立学院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以网络为载体,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借助网络的媒介平台,多种形式、多样化地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健康测试、心理诊断和网上心理咨询等项目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相比,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无法替代的优势: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受固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递信息效率低。基于网络平台的心理健康教育打破了时空限制,大大提高了效率,网络的即时性使咨询者的问题可以及时得到回复,尽快找到解决办法。这种沟通方式隐蔽性很强,使得学生能够袒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减少更多的顾虑。网络的平等性增强了大学生的平等意识,让他们敢讲真话,敢于质疑,同时更能让自卑、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社会交往能力较弱的大学生敞开心扉,平等与人交流。同时,这种方式也缓解了独立学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人员配置不足的问题。
(二)积极开展朋辈心理援助
朋辈心理援助是在同辈及朋友之间进行的,一种实施方便、推广性强、见效快的学校心理咨询模式。这种心理咨询的开展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本身的相互信赖程度。在咨询的起始阶段,咨询员和来访者可以很快建立起互动关系,以保证在之后的咨询过程中,咨询员可以更好地深入来访者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和思维,达到明显的咨询效果。近几年来,朋辈心理援助开始进入我国高校实践,并已显出强大力量。
目前,针对我国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的现状,并结合独立学院学生活动积极性高、组织管理能力强的特点,发挥广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适当开展学生朋辈辅导教育工作,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和教育,恰恰符合他们的特点。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心理素质;影响;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0-12
随着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全面实施,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之间的摩擦与碰撞日益明显,涌现出了多种价值取向,人们的生活也变得多种多样。这在拓展大学生视野、扩大选择空间的基础上,也使得大学生面临困惑,手足无措。外加就业和升学的压力,大学生中出现了更多的心理问题。在这一背景下,高校迫切需要多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次研究面向当地某所高校展开,围绕把心理健康课程列入必修课的学生进行研究,共计430人,女生286人,男生144人;选取满足研究样本标准,且未接受心理健康课程学习的另外一所高校作为对照组,总人数为340人,女生200人,男生140人。利用自我概念问卷,借助苦恼量表,通过社交回避充当心理健康指标。若站在心理健康层面而言,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接纳自我、认可他人中。自我概念属于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而自我意识的改进与提升是保证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自我概念主要包含身体自我、理想自我等多个指标。由此可知,评判自我概念能够科学预估心理健康水平,并可准确评判心理素质。另外,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普遍面临着心理困扰,且绝大多数都无法正视自我,畏惧人际交往。因此,笔者参照这两个量表来评判心理素质。
二、研究结果
1.自我概念方面的对比
面向实验组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前期,参照自我概念问卷,围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自得分展开对比,权衡同质性。面向实验组的学生讲授心理健康课程后,围绕实验组学生针对授课前后得分展开对比,进而得出心理健康课程在自我概念中所发挥的作用。另外,围绕对照组的学生针对前后得分展开对比。通过对比可知,两组对比拥有同质可比性。待接收心理健康课程后,实验组学生的自我概念指标得分显著提升,满足统计学差异,且较为明显,后测成绩超出前测成绩。但对照组学生的个别指标得分却有所下降。对比分析两组学生可知,实验组的自我概念总分超出对照组,差异显著。
2.社交苦恼方面的对比
从社交苦恼着手,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得出下述结论:两组拥有同质可比性。其中实验组在接受心理健康课程学习后,其社交苦恼程度迅速下降,且社交回避、焦虑得分等都小于前测结果,同时降低的程度满足统计学中的显著性,具体来说是指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课程学习后,社交苦恼程度和焦虑感迅速下降;而对照组学生在这一层面的前后得分并不存在明显差异;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学生的社交苦恼程度和焦虑感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心理健康课程可降低学生的社交焦虑感。
三、理论剖析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心理健康课程直接影响着心理素质。实验组在接受课程学习后,其自我认知得到大幅改善,并可正确评价自身,无论是从整体层面,还是从某个层面,相应的评价均有所提升。同时,社交苦恼程度大幅下降,社交回避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另外,为规避前、后测量中因学生的自我成熟水平、知识宣讲等的作用,并增添了对照组,对照组学生的实际状况不如实验组学生,但并未开设健康课程。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接受健康课程之前具有同质性,然而,讲授健康课程后,从自我认知与社交苦恼等层面而言,对照组的变化并不明显,且低于实验组。借助这一结论可消除无关因素的作用,可认为健康课程讲授是提升社交技能、改善自我认知的根本因素。
经由本次研究表明,在高校大学生中,心理健康课程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素质,关乎着心理健康水平。在高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可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客观评价自我,强化自信心,引导学生脚踏实地,树立合理的目标,缩短理想和现实的距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心理健康课程还可帮助学生妥善处理人际关系,降低社交苦恼度,降低社交焦虑感,认可和接受别人,友善待人。
四、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建议和策略
现阶段,某些高校并未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即便是开设此门课程的高校,因发展和研究时间较短,如何改进课程目标、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改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此门课程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促进作用仍是高校面临的主要课题,迫切需要解决。笔者结合实证,围绕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素质展开研究,并对课程开设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
1.明确课程教学的价值
现阶段,对于高校而言,在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时,主要包含下述几种形式:集体辅导、专项咨询、教育课程、知识讲座、宣传活动、健康报刊等。大量实践活动表明,上述教育活动有利于心理素质的增强,且在此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不可替代。然而,若从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这一层面而言,上述活动所表现的特点、适用条件与局限性等存在差异。其中集体辅导主要被应用在心理问题一致或者心理发展要求一致的学生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存在多种形式,在活动中渗透教育内容,学生主动参与,效果良好。然而,此种教育形式却要求依照学生的意愿正确分组,且每组成员大约为十人,经由此种形式达成的目标存在局限性,也对辅导教师提出了较高的标准。专项咨询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可有效解决真实存在的心理问题,然而,受益面狭窄,影响较小,效率不高,且其开展离不开健康知识普及。
与上述几种教育形式相比,心理健康课程因时间、内容较为充足,且课程目标集知识技能、教学方法、个人情感、思想态度于一身,全面、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虽然将心理健康课程列入必修课程来开展会花费一定的时间,但却能帮助学生形成优良品质,在其成长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2.构建专门机构,科学设置教学内容
为顺利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高校应针对心理健康教育构建专门、系统化的教学机构,主要负责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计划编排、共同备课、教学交流、教学检查与评估等内容。心理健康课程除讲授心理健康内容与技能外,还应及时解决学生的各种疑惑。因此,课程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并以学生需求为基础,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在此次研究中,借助开放性调查明确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了解了需要讲授的心理学知识,并针对学生的需求开设了相关课程,其中有98%的大学生认可课程内容设置,且获益良多。
经过此次调查还得出下述结论:大学生渴望学习心理学知识,其中对人际关系的关注度最高,其次分别为情绪和压力等。这一调查结果和往期研究相一致,其中人际交往也是最突出的心理问题。由此可知,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应掌握学生的基本需求,并围绕这一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另外,设置课程内容时还应考虑男女性别差异与专业年级不同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3.壮大师资队伍的力量
心理健康教师是开展课程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对于高校而言,为有效、合理开展心理健康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标准要求。教师应拥有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工作态度、强大的心理素质,并熟悉心理学基础,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增强心理素质和提升健康水平中的重要性。心理健康课程以心理学科学为基础,专业性要求较高,主要涉及与心理学相关的内容,要求教师应具备扎实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然而,大部分高校均是由德育教师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有些还要求辅导员兼任。无论是德育教师,还是辅导员,均未接受过系统训练,不了解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和价值,将其等同于道德品质教育,主要通过说教开展课程教学,非常容易引发学生的不满和抵触,制约了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为充分发挥此门课程的作用,实现开设目的,高校应结合具体情况与现实需求,聘请经验丰富、专业知识牢固的教师,并选聘拥有专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充当主讲教师。同时,围绕喜欢心理健康教育并拥有相关经验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认真学习,积极补充,增加知识储备,增强理论素养,进而提升教育效果。
4.改善教学形式
对于高校而言,心理健康课程并非单纯的理论传授课,除讲授心理健康理论外,还希望借助心理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主动悦纳他人,以此来促进自身发展,不断增强心理素质。心理健康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且将理论和技能融为一体,课堂教学活动的互动交流是实现教育目标、获得可观的教学效果的基础保障。因此,在讲授此门课程时,不提倡采用讲授方式,要求我们应改善教学形式,采取多种手段。作者经过相关调查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应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引入生活实例,开展案例教学;还有少数学生认为应增设活动游戏,增加专题讨论模块。由此可知,教师应采取不同种类的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提出困惑,经由教师的指引,实现自我反思。
五、结语
高校可从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课程化是一种最有效、最合理的形式,还是全面增强心理素质的关键。各所高校应科学看待心理健康课程,明确其在增强心理素质过程中发挥的促进作用,大面积开设此门课程,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贵,李自维,王飞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当代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J].兰州学刊,2012,(9).
[2]薛长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
“通识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理念和模式。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个把它和大学教育联结在一起的人是美国博德因学院的帕卡德教授。通识教育的内涵之一就是关心学生的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让学生感悟诸如生命与生活、幸福与自由、个性与尊严等人生真谛,为现实生活提供永恒的精神支柱和发展动力。这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非常契合。19世纪以前美国学院的课程几乎全部都被规定为必修的课,所有学生学习的课程基本上是相同的。19世纪初,部分美国学院开始实行选修制,学生被允许选择专业科或者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这一改革打破了原有的课程实施制度,不同学生所学课程之间出现很大的差别。“大学生学习的课程是否需要一些共同的部分)”在当时成为课程建设层面争论的焦点。帕卡德教授撰文为本科课程应该有共同部分的观点进行辩护,他在文中说明:“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comprehensive)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这是通识教育最初被赋予的内涵。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具有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是一种完备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目标就是培养完整、健全的人(也称全人),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通识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学有专长,术有专攻,而且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而全面地发展;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立思考以及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总之,通识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培养,其次才将学生作为一个职业的人来培养。不难发现国内外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之一,就是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目标,采用心理辅导法的教育学模式。根据教育对象已经具备的心理素质水平和个人心理发展需要,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生活、交往、做人和学会发展,促进智力能力、个性特点、社会适应性性和个人创造性发展为基础教育内容;运用各类专题模式训练、多学科渗透、个案或团体咨询辅导等基本方式,从自我意识—人际互动—策略活动—反思内化—形成品质等个体心理素质,作为课程指导过程的五个基本环节,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情境,安排有效的课堂团体活动内容,最终达到培养高职生健全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目的。可以看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了塑造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识教育的有益补充,通识教育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支撑。对于每个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人身心以及能力的发展来说,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通识教育是不完整的、片面的,不理想的。因此本文基于通识教育的知识大背景,结合我校五年制高职心理健康课程和三年制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体系建设,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期望能对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体系建设添砖加瓦,同时也为高职类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关于我校现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反思
从2009年9月份开始,在心理健康的课堂上,我院一直使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主编的《高职心理健康》,该教材于2014年7月再版。这本教材针对性强,对五年制高职生的心理疏导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其中设置有“想一想”“练一练”“动一动”的模块,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具体的活动设置。我院心理健康教师也是按照这样的教学理念安排课程的内容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有一些实际的关于课程内容和形式上的感受。
1、内容选取要新颖如果案例内容的选取稍显陈旧,学生们就没有新鲜感。现在的学生视更野开阔,知识面也在不断的扩大,常见的案例已经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反应想听到一些最新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咨询案例。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储备,更要求任课教师能够在课余时间主动的、亲身的积累一些咨询案例。比如在公益组织义务做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工作,积累大量的一手案例。同时尽可能的多参加各种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
2、课堂知识内容的呈现形式要丰富因为使用的教材中主要是以游戏的形式串联起来的,教学内容就显得不是很丰满。当然一堂好的心理课应该是活动课,而不是理论课。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需要阐述简单的理论,或者标注一些相关理论的参考书籍,让教师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在知识上有所准备,让学生在活动的开展前能有一定的活动目的上的了解。在活动中能够体会心理能力的增长,而不仅仅是游戏一场。例如在讲解道情绪管理的内容时,就可以增加情绪的ABC理论,认知疗法等。然后再开展调试情绪的游戏活动,那么学生就知道从态度的角度入手解 决情绪问题了。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模式应灵活多样课堂上时间有限,如何更好的利用学生课后的时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通识教育的开展形式包括讲座、课程和社会实践等。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直接切入学生现实心理的专题讲座,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课程组织模式。本学期我们学院开展了“迎接春天——通识教育讲座季”的活动,全院教师积极参与,效果和反响很好。相关的问卷反馈也在整理和描述过程中。另一个就是课程的安排。我院目前对在校生的心理健康课程的安排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课堂的基本讲授,另一个就是选修课的开设。在课堂讲授中,根据学生学制的不同,还分设了五年制高职心理健康和三年制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选用的教材也各有针对性。但是在多年的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仅仅靠课堂知识的讲授和简短的课堂活动很难生动活泼的展示心理健康知识的内涵,也很难让每个学生都切身的体会到团体活动带来的心灵上的震撼和成长。因此,能够让学生参与其中的团体活动和素质拓展训练等形式,就能够弥补这一不足。这些灵活多样的形式不仅可以开发学生潜能,也能更好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服务。因此,在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体系中,增加小班活动课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形式。当然开展起来确实难度不小,首先要解决场地问题。其次要求任课教师有一定的团体辅导的经验。最后还要求学生能够积极配合,参与活动中。当然以上思路也是我们想要重点突破的方向。
4、与其他课程的交叉渗透的思想作为人文社科类的学科,心理健康课程难以避免的要与思想品德课、就业指导课等科目的相关内容有交叉。我们认为职业院校并不是职业训练机构,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在学科交叉的部分完全可以相互渗透相关的知识内容。例如心理健康课上关于人际交往的知识能力就与思想品德修养的人际和谐内容有交叉,但侧重点略有不同。心理健康课中关于人际交往,可以涉及到人际吸引的心理因素、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以及情商的管理。而思想品德修养课在人际关系部分,更强调一种与人和谐相处的处事态度。心理健康课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内容相重叠。心理健康课侧重点在职业个性的部分,而思想道德修养课则侧重于职业的认知。
四、心理健康课程体系构建
(一)课程设置目标:鉴于我们高职院校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主要是面向青少年中16岁~21岁这个群体,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具备一些共性,例如:思想日趋独立,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情绪起伏多变、表露而又内隐;自我意识形成和迅速发展;性意识萌发;闭锁性与孤独感。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自我认知偏低,有一定虚荣心理;自我调控性差,表现为逆反和任性;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恋爱中也存在盲目从众的现象;自控力偏弱,做事情缺乏毅力等等。鉴于对高职生心理特点认知的基础之上,我们认为课程的设置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积极推进。
1、自我认知完善目标: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是一个人自己对自己的评价。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主要内容构成。高职生的心理问题,多数可以在完善自我意识这个层面得到改善和解决。自我认知回答的问题是:“我是谁?”“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希腊一座古老的神殿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中国古语也教导我们:“人贵有自知之明”,研究发现:对自我认识不清晰、不精确,自知力不强,易导致误判自我,或自负、或自卑,从而导致诸多心理问题或人格障碍。正确的自我认知,对人们的心理会产生重大影响。自我体验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产生的情绪体验,是在自我认知基础之上产生的。自我认知决定自我体验,而自我体验又强化着自我认知,要回答的问题是:“我是否喜欢自己”,“我是否满意自己”等,主要是一种自我的感受。自我体验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自尊心、自信心、义务感、责任感、优越感、荣誉感、羞耻感等。特别是自尊心、自信心对人的影响很大。有自尊心的人,总是不甘落后,力争上游,具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好胜心,是一种动力。自信心是人们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品质。一个人如果和自卑,看不到自己的力量,总认为自己不行,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固定的信心定势,对学习带来不良影响;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有自信心,坚信自己能够成功,他就会积极努力,取得成功。自我体验对个体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时,同样的事件,他人的体验与自身的体验截然不同。很多从体验中获得的自我远远高于从理性获得的体验。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是对自己行为和思想、言语的控制,以达到自我期望的目标。表现在两个方面:发动和制止。自我控制对个体的学习、工作具有推动作用,使个体为了获得优秀成绩,社会赞誉,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作出不懈的努力。包括自我激励、自我暗示、自强自律,核心内容是“我将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可以选择如何做?”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关键环节,“知”与“行”之间有很长的路,高职生常常“心动而不行动”,事实上心动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真正历练意志则需要更多的自我控制。可见积极的自我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心理功能。它不仅是高职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更是取得人生成功的基础。因此这一目标在课程建设中就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积极心理建设目标:最早开始实践积极心理知识传播实践的是开始于2002年的哈佛大学幸福课,在哈佛选课的学生成倍增长。英国的惠灵顿公学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展了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支撑的幸福课,立刻在英国掀起了一场课程改革。如果我们把目光转向中国,也不难发现这种积极推进幸福课的例子。幸福课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互动的部分,还应该拓展到学生与家长的互动中。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精心选择幸福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取最为贴近高职生生活实践的幸福问题,不仅停留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还要从其他学科知识中选取最有价值的幸福见解;能够从自身的咨询案例和研究经历中,选取最有生活最有说服力的幸福案例,和学生一起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对的幸福感知。
(二)课程体系建设路径
1、撰写适合本校学生心理特点的校本教材我校学生目前使用的教材有两本,一本是江苏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职心理健康——高职这场游戏如何通关》,另一本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使用的过程中我们感到,对我校学生的贴合度不够理想。所以我们也在思考,可以将我校教师多年积累下来的学生咨询案例、辅导员对学生的辅导案例,同时结合我校学生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编写适合我校学生学情的教材。
2、推进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而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校园活动周、各类社团和学生工作等方式,使在校高职生获得心理发展方面的切身经历。可以说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塑造与润物细无声的细节里。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比较多的媒介,如校园广播、校园网络、校刊、校报、校内橱窗、班级板报等,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注重选修课的设置,尽可能的拓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
在高校教育发展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重点关注内容,当前我国各高校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了实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至关重要,而积极心理学提倡从积极情绪出发培养学生积极行为品质的养成,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它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持[1]。本研究针对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现总结如下。
1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是20世纪末期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研究思潮,最早由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E.P.Seligman),谢尔顿(KennonM.Sheldon)和劳拉·金(Lau-raKing)所提出[2]。该理论主张对人类的积极品质进行研究,对人固有、潜在的建设性力量充分挖掘,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从而推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让人类朝幸福不断迈进[3,4]。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中,主要内容包括积极观、幸福观和预防意识。(1)在积极观方面,它说明一个具备积极性品质的人一定具有积极心理,这也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理智性质的解读,是对人性进行的赞扬与制约。传统的心理学对人们已出现的心理问题过度重视,而在当今社会,人们所承受的各种压力逐渐增加而幸福感指数逐渐降低,采取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已不能有效解决人们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传统心理学只能实现事后的弥补效果,而积极的心理学则主要倡导人们通过积极眼光以及健康理念看待和处理问题。(2)在幸福观方面,积极心理学理论主要研究如何激发个体心理积极的情绪,侧重对人们主观幸福感知方面的研究,以个体主观方面幸福感作为人们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3)在预防意识方面,积极心理学也会像传统心理学一样关注人们的负面心理,注重对人们自身能力的充分挖掘,在对人们的潜在能力进行挖掘后,实现对人们心理问题的有效预防以及治疗目的。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通过激发人们自身积极的情绪和力量,激发人们自身的健康心理潜能和积极品质,引导人们以积极的心态、心理和行为去对抗和战胜心理问题,进而克服自身的负面心理,实现对各种心理困惑的摆脱。
2积极心理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价值
2.1积极心理学的价值
在高校教育中,过于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和心理健康关注度不够。在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中,由于受到全球化、多元化社会背景的影响,他们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环境的适应、学习任务的完成、自我的管理、人际的交往、情感交流、就业创业等,面对这些挑战他们很容易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5]。积极心理学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弱点,探究如何在个体身上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通过挖掘困境中个体的自身力量,从而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激发自身积极的力量实现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缓解,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增强,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品质,最终实现心理调节以及社会适应等能力的提高[4]。
2.2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价值
在大学生成长中,自我教育十分重要,通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够促进他们不断进步和自我调节,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对于自我教育来说,就是学生能够将教育要求设为自我奋斗目标,且能够对自己实现目标进行自我监督和实践过程与结果的自我评价。为了实现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全面发展,各高校都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而心理教育具有助人和自助的特点,在对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积极性调动的同时,要注重对他们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在大学时期,大学生的个人心理正从幼稚朝成熟阶段发展,是健康心理培养的重要时期。通过自我教育,大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对心理健康教育自主选择,此选择是他们经过自主的思考后而内化的结果,此内化是他人所不能替代的,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规律。通过自我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对自我更加关注,在高等教育中大学生对追求成功具有强烈的愿望,自我意识也急剧发展,大学生往往心理表现出理想自我、现实自我的特征,由于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常常存在矛盾,使心理问题容易发生,通过自我教育能够促进他们心理的自我协调,促进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平衡[6]。
3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理论依据
3.1积极情绪的理论体验
在大学生的自我认识以及评价中,将积极情绪的理论当作理论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积极情绪的理论,大学生在对待周围的环境和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时,就能够表现出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及心理态度。在积极情绪的理论指导下,呈现出积极的作用。首先,大学生能够对社会资源以及自身能力进行正确评估,并将自身能力和社会资源灵活整合,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发展创造能力,从而以创新思维实现自身价值。其次,随着大学生积极情绪和积极品质的不断培养,他们的专注力会得到不断提升,思维也会逐渐被激发,从而促进个体的成长。最后,还能促进大学生自我评价以及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使他们结合自身的身心发展目标以及情绪体验,实现个体发展的有效评价[7]。
3.2积极人格的理论体验
对于积极人格的理论体验来说,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对幸福积极追求,且在追求期间积极感知幸福、愉悦等体验,不断激发大学生的潜力以及能力。相关研究人员在对心理学的特质研究中,构建出全面人格的系统,即VIA系统,此系统对人格的优势以及价值进行全面分析,包括24类性格力量、6大核心美德。借助积极人格的力量,能够促进大学生在时间管理能力以及自我要求能力方面实现有效提升[8]。对大学生的此类能力培养,能够加深他们对幸福以及美好愿景的理解,促进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全面感知,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对未来发展实施构建,使其以理想的状态向理想的方向发展和前进。在积极的人格理论内,6大美德的力量促进大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能够理智、冷静地处理问题,促使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不断进行调整,使大学生朝着自己所设定的目标不断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大学生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相处。
4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启示
4.1转变传统观念养成积极认知
在大学生出现的诸多心理问题中,都是因为传统的陈旧观念和无知认知导致的,由于固有观念的影响,对待问题或者事情时,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认知偏差的情况。此类问题解决的主要途径就是要转变传统观念、养成积极认知,从客观和全面角度对问题和事情重新审视,构建新的认知理念与模式。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我教育中,要能够从积极角度出发,让积极情绪和健康观念深入大学生的内心,进而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促进积极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模式的建立。比如,当大学生和朋友之间出现矛盾或者冲突时,在传统的观念影响下他们往往都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坚持自己的意见,而这种个体认知是会加深矛盾或者激化冲突的,而积极心理学就要求他们转变传统观念、养成积极认知,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跳出自己单方面的思维局限,从而更加全面和合理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
4.2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己
在自我意识的形成中,自我认知是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前提。在积极心理学中,提倡人们用开放性和欣赏性眼光去看待和评价每一个人,且重视所有人美好的品质以及积极的力量。大学生处在自我意识形成、发展和完善的重要阶段,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对他们自我意识的形成以及健康心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各类心理问题的出现。比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成长环境的变化,很多大学生在心理方面表现出不成熟的情况,他们看待问题和处理事情比较自我,总认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是对的,他人应该遵从自己的意愿。有一些大学生由于自我评价太高,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没有对自己的客观定位,进而就会出现诸多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基于积极的心理学,大学生通过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己,就能够端正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面对事情能够具有更加合理的想法与做法,也能够获取别人的认可和信任[9]。
4.3完善积极人格发挥美德优势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尽管他们的素养存在差异性,但他们身上都存在各自的优点。在VIA体系中,对人类本性提炼出6大美德,常用来对人性的正向力量进行描述。在大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中,都需要注重完善人格塑造和生命意义的达成,这些美德就是他们实现自我目标的重要元素。在积极心理学中,以这些美德为指引,来完善学生的积极人格,让他们在生活中能够充分运用此类优势,能够有效增加他们对幸福的体验和认知,从而培养健康的心理素养。比如,大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性,他们在生活中要认识到自身优势,智慧型的学生要能充分发挥思维优势,勇气型学生要充分体现自身勇敢品质和坚持不懈的态度;节制型的学生要发挥自身理性思维的优势,在集体中以自身美德优势来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这样就能够促进他们的自我认识,发挥他们积极的作用,增强他们的价值体现和幸福感,从而能促进良好心态的养成。
4.4调节自我情绪培养良好心态
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其中情绪是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最为突出的因素,常表现为紧张、抑郁、焦虑等。此类情绪问题的出现,是受到大学生特定时期情绪活动的影响,也受到大学生生活相关环境因素的影响,常表现为对环境不适应、人际交流紧张、理想与现实存在冲突、生活事件导致的压力增加等。面对这些情况,大学生一旦不能实现情绪的有效自我调节,就会出现一系列的消极情绪表现,进而引发心理问题。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要求大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和品质实现自我情绪的调节。比如,当大学生面对人际交流的紧张时,往往会引发他们的不自信和逃离情绪,此时通过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情绪的调节,坚定内心的信念,培养自信心和果敢态度,就能逐渐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人际交流中,这对解决他们的紧张心理问题有着显著的作用。
4.5营造良好环境养成积极心态
在大学教育期间,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养成需要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支持性环境,在良好的支持性环境内能够潜移默化培养他们积极的态度习惯,从而实现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的目的。在大学里,良好支持性环境的营造可以从学习环境、社交环境和娱乐环境3方面着手。(1)在学习环境方面,由于大学生的学习环境普遍比较宽松,缺少管束,导致很多学生会出现学习消极和不自觉的情况,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培养学生保持学习的自觉性与自主性,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做好专业知识的巩固与拓展。(2)在社交环境方面,大学生要保持积极和乐观的心态,不要封闭自己,要通过各种途径多和同学交流与合作,营造利于沟通的氛围,从而建立良好的社交环境,避免社交心理问题的出现。(3)在娱乐环境方面,各高校校园文化环境要倡导自由和开放,大学生要积极参加一些校内文化活动,如文艺活动、竞赛活动、体育运动等,还可以参与一些社会实践和旅游等活动,这对他们积极心态和良好生活态度的培养均具有重要作用。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从积极角度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当代大学生需要充分认识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各高校努力创造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支持性环境,帮助大学生积极进行心理健康自我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治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4):85-86.
[2]KERNML,WILLIAMSP,SPONGC,etal.Systemsinformedposi-tivepsychology[J].JPositPsychol,2020,15(6):705-715.
[3]陈玲,张雷.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4):70-74.
[4]曾荣侠.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3):118-120.
[5]李俊芝.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4):293-295.
[6]JIL.Instructionalresearchonmentalhealtheducationforcollegestudentsfromtheperspectiveofpositivepsy-chology[J].Psychology,2020,11(1):49-53.
[7]陈燕妮.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启示[J].北方文学,2017(20):168,170.
[8]罗姝.大学生干部的耐挫折能力及其与积极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1、自我认知是解决心理问题的前提条件
自我认知是解决心理问题的前提条件,也是大学生必需的心理硬件。但往往多数学生不能做到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赏识。在心理问题的自我认知过程中,应该让患者做到以下几点:
1.1客观认识自我。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就能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不断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在自我反思和自我检查中重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敢于尝试,勇于验证,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1.2正确对待自我。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不能只看到自身的优点,忽视或故意掩藏自身的缺点,当然也要敢于肯定自己,这样才不至于“自以为是”或“自暴自弃”。
1.3有效管理自我。我们要对自己进行检查、督促。做到自知,自尊,自爱,自勉,自警。在可自控的范围内管理自己的行为,自己的认知,自己的价值取向。并能够运用健康、合理的实践方法来改善自己的心理环境,能在顺境中做到不懈怠,以进取作为向前动力,在逆境中不气馁,把失败作为进步的阶梯。有效的管理自身的心智与情感,有的放矢的调节心理环境。
2、心理辅导也需要有实践的融入
在对一位高校的心理辅导室老师进行采访时,老师提到,我们现在的心理教育大多还是停留在理论教育的平面上,我们同学需要的是实践性心理教育,如今的教育往往是不够的。我们也因此第一次萌生了实践教育这个想法。当被问及如今的心理教育还存在着什么样的缺陷时,老师向我们提供的信息是:学生自己主动来心理辅导室的频率很小;大学生心理辅导不深入人心,缺乏实践;学校心理辅导室形同虚设也屡见不鲜;呼吁心理辅导与实地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也在实际中背道而驰等高校及社会现存问题都亟待解决。其实,经过我们的分析这样的情况还大有存在,所以让学生参与进来,亲身实践,就是心理教育的重中之重。部分高校通过开展各种心理活动来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和大学生的压力重组,例如:编排心理情景剧,但这往往对于心理教育的效果不那么明显。就拿心理情景剧大赛来说,多数人看重的是其比赛结果或是情景剧的趣味性,心理教育却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贯彻人心。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理论明显与实践有脱节的现象,因此在实际开展活动别需要理论的支持和指导。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面临多方面的困境。在理论性研究方面表现为:有特色的研究少,发展层面的研究少,服务性的研究少等实际现象,在学术上,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和共识的理论体系。在实践性研究方面表现为:研究对象不具代表性,研究结果不具公正性,分析不具准确性,研究变量失控性,数据统计随意性等。除此之外,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相脱节,最终必然导致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缺乏有效指导,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因脱离实际而毫无价值,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因缺乏科学指导而盲目运转。实践是我们应对问题的唯一答案。在国家发展的道路上,我们积极倡导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真理。如今,实践也广泛应用与教学当中。经过我们的研究,我们发现了实践教学在处理大学生心理问题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鉴于大学生心理问题隐蔽性强,不但不易被外界发现而得到合理正确的解决途径,而且容易让大学生自己也深陷其中,觉得自己没有问题。我们提倡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推广实践教育,发动学生,从根源上缓解如今严峻的大学生心理形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应贯彻于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与健康辅导教育方面中。
3、结论
3.1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应该通过发现后觉隐患来寻找因社会、学校和人际关系所引发的大学生心理落差所造成的心理障碍和自卑心理,用先知杜绝后觉隐患造成的负面影响。
3.2积极培养和组建“学生心理咨询团队”,同龄人的积极心理辅导和实践情景教育是改善大学生心理认知和心理测评的最有效手段。
当代教育要求教师注重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引导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在城市学校中都有完善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但是农村学校中的尚未完全普及心理健康辅导,农村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比中小学更为薄弱。因此,农村中职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1当代农村中职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因为农村的教育相对城市比较落后,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所以,中职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自信、自我意识薄弱、没有足够的耐心、意志力薄弱、性格较孤僻等。下面简要谈谈这些存在于中职生当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1.1缺乏自信,自我意识相对薄弱
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一个整体的认知,一些农村中职生不能对自我有一个整体的认知,自我评价偏离实际,由于常常受到别人的指责,许多中职生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觉得自己很失败,无法获得成功。中职生往往缺乏一定的自信,看低自己,认为自己不如他人。这种现象主要是中职生缺乏正确的自我意识,在他人的指责中缺乏自信导致的。
1.2没有足够的耐心,意志力薄弱
大部分中职生都希望学好一门技术,在走出校门后进入企业中拿到稳定的工资。但是,当今的社会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走出校门后的中职生会产生巨大的落差,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意志力忍受当下的挫折与困难,从而导致自暴自弃甚至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事情。
1.3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孤僻
由于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很少与同学或教师有交流,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内心经常处在寂寞当中。因此,在学习和生活上都以自我为中心,逃避与团体的交流合作。导致一些中职生性格孤僻,内心寂寞。
2导致农村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2.1家庭因素
影响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最主要的原因是家庭环境,在农村存在着很多的留守儿童,从小和爷爷奶奶这辈人一起长大,由于老人的教育观念落后,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认为只有当自己的孙子或孙女考出了好成绩,才能给在外打工的儿子有一??好交代。老人缺乏对儿童正确性的引导,不重视心理健康,导致在他们将后的生活中存在着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2.2学校因素
由于职业院校都是以学生的就业率为主,职业院校只注重教导学生学习专业课程,不重视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缺乏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只强调学生的专业课成绩与以后工作之间的关系,却从来没有重视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以后工作生活的关系。
2.3社会因素
当代网络覆盖越来越广,上网成本也越来越低,这对中职生接触更大的世界有着巨大的帮助。但是,网络环境鱼龙混杂,有很多不正确甚至是反社会的观点。中职生正处在个人观念成熟期,对一些错误的观念不能正确的去分辨,导致中职生容易受其所引导形成不健康的心理。
3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策略
3.1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结合家庭教育
教师应该定期与中职生的家长进行联系,引导父母与孩子沟通,提醒家长不能因为在外赚钱养家而不顾留守在家里的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工作之余应该多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即使不能陪在孩子身边,也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这样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而且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3.2 职业院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中职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中度过的,因此,学校应该承担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责任。校园应该设立心理健康问题的机构,积极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学校应该组织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让全体教师都能参与到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的任务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学习之外的生活,对一些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
3.3 网络警察应该加大力度整治网络上不良信息
互联网是当代每一个人都会接触到的东西,然而互联网充斥着太多的不良信息。一些成年人都会被骗而深陷其中,何况一些还未走出校门的中职生。严惩网络上不良信息,给青少年一片干净的网络环境是网络警察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