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各阶段教学重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课堂;师生互动;互动教学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理念逐渐实践与各阶段的教学中,小学作文学生身心发展和知识储备的关键阶段,运用合理而有效地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新一轮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师生互动教学法不仅可以有效地使学生接收课堂所讲授的知识,而且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突出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在语文课堂的主动参与性,并且以此来激起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而且,所谓“亲其师,信其道”,通过师生互动教学,更可以完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以此来影响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一、从课堂语言方面进行师生互动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都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负责听,如此一来,不仅学生觉得语文课堂很沉闷,而且久而久之会对学习语文产生厌烦,因此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利用语言手段,增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其中课堂提问就是十分有效地一种互动手段,教师可以通过有效地课堂提问,使学生对教师提问产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学生通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以及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及对话,可以更主动地投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去,有效地突显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题地位,如此一来,使小学语文课堂更加生动而有效。
例如,在进行《狐狸和乌鸦》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进行教学,在学生中找一人扮作课文中的狐狸,而教师本人扮作乌鸦,与学生之间进行课文对话进演绎,之后还可以进行调换角色表扬和学生之间进行表扬,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对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以及合作互动,将课文中所需要讲授的语文知识进行讲授,教师在通过对有趣的课堂提问,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景进行联系,如此一来,不仅增加了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而且充分激发了学生在语文课堂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使小学语文课堂更加有效。
二、在课堂主体角色上进行师生互动教学
新一轮教学理论的要求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而师生互动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不仅要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而且要充分激发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的主观能动性,打破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安排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预习,然后通过安排课堂的每个教学环节给学生,让学生走上讲台,互换教师与学生的位置,让学生给学生讲,学生给老师上课,这样一来,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而且更让学生对课程内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进行良好的掌握。
例如,在进行寓言两则《揠苗助长》的讲授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先做好预习,然后上讲台进行讲授,安排好教学目标,通过讲授需要让学生们听懂寓言所要表达的是一种什么道理,告诉人们不要急于求成,在台上讲授的同学通过讲授,自身对文章中的语文知识有了深层理解,而座位上的学生通过对台上学生的讲授进行补充,以及教师在课堂上对各教学环节的指导、补充和互动,使学生们对课程内语文知识都有了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三、巧设任务,分组合作与师生互动教学
任务型教学法与分组合作教学法都是小学语文课堂常用的高效教学手段,而在二者基础之上加入师生互动教学,不仅可以使两者教学法获得更加良好的效果,而且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课堂知识掌握上更有帮助,如在课堂上可以安排课堂任务,然后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分组讨论,而教师不再是在最后总结上扮演裁判的角色,而是加入到其中的讨论中去,先以讨论小组成员的身份听取学生对任务的完成和对问题的看法,再以组员的身份对任务完成和问题看法提出建议与观点,通过如此的互动,不仅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完善了师生关系,而且通过如此的师生互动,使语文课堂更加高效。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在安排小组讨论及对诗词理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到其中的小组讨论中,先听取学生对诗词整体意境和个别字词的理解,而教师以组员身份进行讨论,在通过引导提出建议,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最后在以教师身份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和不准确的地方,如此一来,不仅使学生对诗词理解更加深刻,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更加准确,而且使学生完全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
结束语:
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实践应用,不仅有效地贯彻了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这一新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而且通过师生进行互动和教学,使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也更加有效,不仅培养了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性,使小学语文课堂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主体教学模式
1提出问题
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也是人文学科,修订版小语“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主体的实际活动,指导学生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但是当我们走进现实的语文课堂,仍发现学生还在回答着自己不愿回答的问题,做着自己不愿做的习题。这些问题、练习内容忽视了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了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情感,使极具人文价值,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教学变得枯燥乏味。为此,语文“课堂主体教学”模式针对传统教学中忽视乃至压抑人的个性发展这个弊端提出,并力图改变语文教学中学生被动的局面,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研究构想
2.1实验目标:在充分掌握“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不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潜能,培育和发展学生独立自主性和积极创造性。在学习过程中,强调教学民主,引导学生的合作意识,采用适当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发展独立阅读能力。
2.2小学语文“课堂主体教学”模式的构想和制定:小学语文“课堂主体教学”模式的环节可包括“乐学新知—自读质疑—细读研讨—自我回顾—练习运用—开拓延伸”六个步骤,教学程序可用下图式表示。
3研究实施
3.1按“课堂主体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实施教学
3.1.1乐学新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是语文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先决条件。教师可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采用游戏、范读、出示图片、播放音乐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适时提供有关的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境,为新知识的迅速联系作准备。
3.1.2自读质疑:自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第一步,应始终引导学生自己去读,去思考,去领悟。学生根据目标或教师导读整体感知课文,初步认识文章结构,并自觉针对重点词句加以圈点批注,把握文章重点词句及相互联系,记录自学思考的初步结论。教师在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的同时,注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使用工具书能力的培养,为好生提供一些加强的自学任务,为差生提供达标的辅助台阶。
3.1.3细读研讨:在自读后,引导学生表达在自读中明白了什么,特别还要讲是怎样弄懂的。学生能够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自觉运用学法熟读精思,主动研讨,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品评文章语言的精妙、结构的完美,并主动积累语言。讨论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是思想和信息的交流,能最大限度地活跃学习气氛,调动群体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往往在自我表现中得以增强。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全班,也可以是小组或同桌;讨论的内容可以是老师的设问,也可以是学生的质疑。教师应重视“集体开窍反应”,注意指导学生的思路和表达方法,处理好独立思考和听取别人发言的联系,以读为本,精讲善问,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注意启发和激励,让大多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以读促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1.4自我回顾:包括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也包括对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评价。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主动领悟语言文字的规律,并主动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教师要启发学生主动整理学习新内容的规律和方法,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迁移打好基础。
3.1.5练习运用:练习是指阅读课堂中的练习。这种练习以质胜量,抓住知识的纵横联系,有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学生按定向目标自我设计自测题,进行重点项目的基本功训练和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教师提供的自测题,主动巩固和运用学到的知识,教师可设计形式多样的有层次的训练题,或引导学生自己出题,利用面批、互批、自改、讲评等形式当堂反馈。以表扬为主及时评价。
3.1.6开拓延伸:有资料表明,学生语言的积累50%来自课外。可见,课外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广阔空间。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推荐读物;引导学生参与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读书、读报、视听或参观、访问、调查、做实验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3.2“课堂主体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操作的变通方法:课堂教学是多姿多彩的智力活动,俗话说“教无定法”,对不同的学生和教材在不同的情况下,教学方法应是灵活多样的有针对性的,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一成不变的模式。为此我们依据学生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按照“整体——部分——整体”阅读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设计了基本模式,并提出适应具体课授课情境的调节变通方法。
3.2.1基本模式中各阶段的具体操作内容和方式,可随学生年级段的升高,逐步加大自学自悟表达和质疑、讨论的独立性。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可适当增加自读提示和表达指导,选择或增加有关的字、词、句以及看图、观察、朗读、说话、表演等教学操作内容;中年级着重选择和增加有关自然段、简单的结构段,以及背诵、复述、深入理解、读写结合、质疑问难、小组讨论、有序表达等项目;高年级则着力于较复杂的结构段和篇,以及理解语句内含和表现手法,把握结构,领悟中心,体会情感,认识事物,质疑争辩,美读鉴赏等教学操作内容。
3.2.2基本模式中各阶段的具体操作内容和方式,还可根据具体课文的教学目的进行调节、变通。一般来说,侧重体会情感的,要增加理解语句内涵、朗读欣赏、背诵复述等练习;侧重提高认识的,要增加理解思想内容、体会情感,质疑问难、把握中心等练习;侧重结构联系、表现手法和读写结合的,要增加认识段、篇层次关系、理解语句含义、学习写作技巧、体会表达效果、读后写练等练习。
3.2.3特殊类型的课文,可以进行较大的改动或调整,甚至打破三个阶段的布局。
5研究结论
4.1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人际关系。师生交流的规格水平是影响学生主体性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应主动改变角色意识,把与学生的“你我”关系置换成了“我们”。其次,改变教学形式,教师由“独唱”转为“伴奏”。
关键词:分段式训练;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写作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思维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而写作教学则是阅读教学的创造与延伸,是对学生语文素质进行培养的主要方法与基本途径。因为小学生在能力、年龄、阅历、知识等各方面的特点,在进行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时,应该以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为基础,采取分段式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是最为有利的。
一、分段依据
1.生理发展规律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是在6~14岁这个范围内,其自身生理发展与情感体验都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
(1)初段:这一阶段指的是1、2年级,这一阶段内的学生体质柔嫩,心理变化大,情感体验随意,对任何一种情感的控制能力都很弱,这些使得其在写作与表达上具有不准确、单一、随行而模糊的特点。这一阶段的学生对写作的理解并不是“我要写”,而是老师“让我写”。
(2)中段:这一阶段指的是3、4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体质渐长,心理起伏渐稳,情感体验也开始具有一定的理性,对情感的控制能力逐渐增强,在写作和表达上开始变得清晰、理性而准确。在写作能力和写作知识上,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这一阶段的学生对写作的理解,一般表现为“我想写”,但是“我不会写”。
(3)终段:这一阶段指的是5、6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体质增强,心理基本稳定,在情感体验方面也更加理性,对情感的控制能力也进一步加强,在写作和表达上则更加丰富、准确、理性而清晰。这一阶段的学生通过之前几年的训练与学习,在写作上的理解则表现为“我要写”并且“我能写”。
2.学习写作知识的规律
因为小学生在进入小学后才开始进行系统化的语文学习,所以在阅读方面能力严重不足,在写作知识上更是基本为零。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小学生在对各种中外名篇的阅读中,开始积累相关的文体知识、语言知识、文字知识以及相关的写作知识等,并用其对写作实践进行指导。写作知识的增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是经过初、中、终这三个阶段的积累而实现的。
3.培养写作能力的规律
在小学生对写作知识有一定了解之后,还应该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这一过程是为了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获得具体的成果。随着写作知识的不断累积,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也在逐步的提升着。对写作能力进行的训练,同样应该依初、中、终这三个阶段来实施,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每一阶段的侧重点,要让各个阶段都能自然的衔接,决不可出现滞后、拔高或跨越式的训练。
二、分段式训练的具体方法
1.文字表达能力的分段训练
(1)初段:积累好的词句、造句与句式变化以及对标点的使用。其中的核心是词句的积累。词语的积累内容为:词语搭配、同义词和近义词的转换、反义词的替换、形近字组词、好词积累、常用词语和成语的理解与归类等;句式变化训练内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间的转换、佳句积累、否定句和肯定句的分类与转换、双重否定句和肯定句间的转化、修改病句等;标点使用的训练内容为:各种标点符号的区别、用途和具体使用等。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雪孩子》一文中,有少量的生字和生词,全文没有注音,为的就是鼓励学生自己去学习、积累这些生字和生词。
(2)中段:对文本进行段落划分和意思归纳、材料的选择、修辞手法的运用。其中的核心是分段和意思归纳。分段与意思归纳的训练内容为:层次与段落的划分、对每一层次或段落的意思进行概括,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对语段的排序,分析重点段落等。材料选择的训练内容为:分析文章的整体和部分都写了什么,用什么写的,材料的详略该如何处理等。修辞手法的训练内容为:分析修辞手法、仿句、修辞手法的转换等。
(3)终段:对文章进行主题归纳、谋篇布局与对特色的提炼。该阶段的核心是特色提炼。谋篇布局的训练内容为:了解文体的写作要求以及其自身的特点,对线索与思路进行归纳,列出课文的阅读重点等。主题归纳的训练内容为: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对小观点进行总结,分析中心思想等。特色提炼的训练内容为:对写作手法进行总结,对写人和叙事的特色进行分析,概括文中线索,对写作风格进行评价等。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里的《小抄写员》一课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对作者的叙事线索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出该文章的主题和更深一层的含义,借此来学习对长文章进行主题与结构的编排。
2.具体习作能力的分段训练
(1)初段:写作目标方面要训练学生能正确使用词语、句型和标点写出片段作文;写作内容方面要进行的是组词、造句、组句成段的训练;写作形式方面要从日记、周记、讲故事等形式进行一句话或一段话习作;写作文体方面主要训练的是叙事性习作。
(2)中段:写作目标方面要训练学生能够以一段话为基础,写出多段话的短篇作文;写作内容方面要进行段落的编排以及组织材料选用修辞的训练;写作形式方面要进行文章、文段的改写、缩写、扩写和续写等训练;写作文体方面主要训练的有叙事、状物、描景和记人等记叙性文体。
(3)终段:写作目标方面要训练学生以短篇文章为基础,进行长文章的写作;在写作内容方面要进行谋篇布局、主题提炼以及特色展现的训练;写作形式方面可以更进一步地进行文章的扩写、创写、续写、补写以及缩写等写作训练;写作文体方面可以以记叙文为主,同时进行说明文或议论文的习作训练。
三、进行分段式训练时需注意的问题
1.要与教材的编排相适应
不论是哪一版的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时都是以向学生提供良好的习作环境为宗旨的,都强调了要从不同的渠道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写、有的写是进行写作训练的前提。在教学时顺应教材的编排,从阅读写作结合、生活写作结合等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2.要与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相适应
小学生在写作上的分段教学是与阅读教学相对应的。教材上的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教学单位,根据课程的整体要求编排出渐进的教学顺序,这是与不同年级小学生的写作与阅读能力相适应的,让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训练可以逐级进行。如,在终段的教材中,通过话题作文的形式来命题,并且让话题和本单元的主题相同,将读与写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这种方法,能让学生有话可写,在练习写作的同时对阅读的能力进行提升。
3.要破除传统写作教学的局限
要破除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思想,要以学生为习作教学的主体。要破除按照传统规定来布置写作内容的教学思想,要让作文最大限度地与学生相关,让学生有话可写。要破除教师权威不可犯的教学思想,要将师生置于同等地位,共同讨论研究。要破除教师批改作文的传统教学模式,要让学生拥有修改作文的权利。
分段式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有诸多优点,但是它的缺陷同样不可忽视,它将小学生的写作学习过程按一定标准进行了划分,如果无法将各阶段间的关系处理好,那么对小学生的写作训练就会出现人为断裂。因此,在编排整个小学六年的写作教学规划时,一定要统筹兼顾,做到衔接自然。
参考文献:
[1]闫景娥.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写作的提高办法[J].华章,2013(4).
[2]黄先政.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段训练模式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1).
[3]杨小艳.强化小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教学对策[J].时代教育,2013(4).
要解决这一现象,最根本的是解决学生作文的材料来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基本技巧,消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要解决学生作文的材料来源必须通过观察积累生活;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通过阅读积累语言;要提升学生写作的基本技巧,必须通过多种训练,积累经验。近年来,笔者在自己任教的班级中进行了一些实践,现就关于小学作文指导过程中的“积累”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指导学生观察――积累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段话充分说明了社会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只有留心观察社会生活,才能获取写作的素材。在学生课外观察指导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注意日月星辰的变化,留心山川河流的形态,观察风霜雨雪的景象,了解鸟兽虫鱼的习性,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参观工厂、访问农家;观察学校生活:一注意学校开展的活动,大到开学典礼、运动会、小到主题班会,同学的课堂发言;观察家庭生活:二留心家里今天来了什么客人,爸爸又卖了什么新电器,妈妈又添了什么新衣服.家里人的言谈举止……,学生观察前,要提出观察要求,学生观察时要进行相应指导,学生观察后要写观察日记。观察是一种复杂的多侧面活动,要培养学生在观察事物的同时分析事物的好习惯,不能单用眼睛、要耳、口、手、脑并用,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观察日记要把自己观察到的事、人、景、物选取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不拘长短,不拘内容形式。事要重点记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人要重点记下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景要重点记下景物形状、颜色、大小、动、静特点;物要重点记下物体的外形和结构,用途与功能……每则观察日记都要写下观察的时间、地点,尽可能地记下自己的感受。
二、指导阅读――积累语言
“夫人之立方,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这告诉我们写好文章必须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丰厚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泉、笔下生花。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我要求学生课本上的优美诗文必须熟读成诵,向学生推荐 书报目录,激励学生大量阅读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优美语言文字的魅力,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同时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进行指导,告诉大家不能一味只读《作文指导》《优秀作文选》之类的书,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名家名著,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要浏览、精读相接合。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摘录好词、好句、好段,学写读后感。
三、指导单项训练――积累技巧
小学生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情感真实、满足自我表达的需要。但是小学生作文还有一个主要的作用就是与人交流,这就要求作者有读者意识。语言必须流畅,言之有序,有感染力。因此我们必须在各种单项作文训练中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的表达技巧。所谓积累技巧就是通过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的各种作文单项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表达思想的方法,它包括语言表达的技巧,篇章结构的技巧,选材立意的技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片断训练。如进行总分式、并列式的语序结构训练;进行仿写拟人句、排比句、比喻句的语言感染力训练;借鉴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神态描写训练:还可以对课文进行扩写、缩写、续写、改写。可以练习各种形式的开头结尾,可以结合相关课文练习写景、状物的写作顺序,可以联系课文的题目分析作者的选材,立意的目的。
小学语文教材也注意了这样的片断训练,比如说小学语文教材中,给学生提出这样的思考:回忆自己身边有没有令你感动的事、值得你尊敬的人,从某一方面选一个典型事例来突出这个人的思想品德。学生对写人的文章已有一定的基础,三年级时开始写人,重点在于写人物的外貌;四年级时写人,重点在于写人物的兴趣、爱好,突出人物的个性:五年级还写人,重点在于通过具体事例体现人物的思想品德。所以说小学作文都有阶段性,像连环扣一样,一个阶段连着一个阶段,各阶段的要求呈递进式。如果教师能有目的地在各个阶段中进行片断训练,就能帮助学生分解难点,掌握一些写作技巧,有机地将平时生活、阅读中积累的材料、语言有序地排列、组合起来。这样的文章其内容其情感就不言而喻了。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主体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也是人文学科,修订版小语"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主体的实际活动,指导学生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但是当我们走进现实的语文课堂,仍发现学生还在回答着自己不愿回答的问题,做着自己不愿做的习题。这些问题、练习内容忽视了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了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情感,使极具人文价值,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教学变得枯燥乏味。为此,语文"课堂主体教学"模式针对传统教学中忽视乃至压抑人的个性发展这个弊端提出,并力图改变语文教学中学生被动的局面,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发展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在充分掌握“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不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潜能,培育和发展学生独立自主性和积极创造性。在学习过程中,强调教学民主,引导学生的合作意识,采用适当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发展独立阅读能力。
2.按“课堂主体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实施教学
2.1 乐学新知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是语文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先决条件。教师可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采用游戏、范读、出示图片、播放音乐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适时提供有关的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境,为新知识的迅速联系作准备。
2.2 自读质疑
自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第一步,应始终引导学生自己去读,去思考,去领悟。学生根据目标或教师导读整体感知课文,初步认识文章结构,并自觉针对重点词句加以圈点批注,把握文章重点词句及相互联系,记录自学思考的初步结论。教师在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的同时,注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使用工具书能力的培养,为好生提供一些加强的自学任务,为差生提供达标的辅助台阶。
2.3 细读研讨
在自读后,引导学生表达在自读中明白了什么,特别还要讲是怎样弄懂的。学生能够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自觉运用学法熟读精思,主动研讨,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品评文章语言的精妙、结构的完美,并主动积累语言。讨论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是思想和信息的交流,能最大限度地活跃学习气氛,调动群体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往往在自我表现中得以增强。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全班,也可以是小组或同桌;讨论的内容可以是老师的设问,也可以是学生的质疑。教师应重视"集体开窍反应",注意指导学生的思路和表达方法,处理好独立思考和听取别人发言的联系,以读为本,精讲善问,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注意启发和激励,让大多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以读促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4 自我回顾
包括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也包括对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评价。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主动领悟语言文字的规律,并主动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教师要启发学生主动整理学习新内容的规律和方法,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迁移打好基础。
3.“课堂主体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操作的变通方法
课堂教学是多姿多彩的智力活动,俗话说“教无定法”,对不同的学生和教材在不同的情况下,教学方法应是灵活多样的有针对性的,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一成不变的模式。为此我们依据学生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按照“整体――部分――整体”阅读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设计了基本模式,并提出适应具体课授课情境的调节变通方法。
3.1 基本模式中各阶段的具体操作内容和方式,可随学生年级段的升高,逐步加大自学自悟表达和质疑、讨论的独立性
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可适当增加自读提示和表达指导,选择或增加有关的字、词、句以及看图、观察、朗读、说话、表演等教学操作内容;中年级着重选择和增加有关自然段、简单的结构段,以及背诵、复述、深入理解、读写结合、质疑问难、小组讨论、有序表达等项目;高年级则着力于较复杂的结构段和篇,以及理解语句内含和表现手法,把握结构,领悟中心,体会情感,认识事物,质疑争辩,美读鉴赏等教学操作内容。
3.2 基本模式中各阶段的具体操作内容和方式,还可根据具体课文的教学目的进行调节、变通
一般来说,侧重体会情感的,要增加理解语句内涵、朗读欣赏、背诵复述等练习;侧重提高认识的,要增加理解思想内容、体会情感,质疑问难、把握中心等练习;侧重结构联系、表现手法和读写结合的,要增加认识段、篇层次关系、理解语句含义、学习写作技巧、体会表达效果、读后写练等练习。
3.3特殊类型的课文,可以进行较大的改动或调整,甚至打破三个阶段的布局。
4. 指导学生无疑处生疑,产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欲望
4.1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人际关系
师生交流的规格水平是影响学生主体性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应主动改变角色意识,把与学生的“你我”关系置换成了“我们”。其次,改变教学形式,教师由“独唱”转为“伴奏”。 4.2 注意挖掘学生的自主能力
现代教学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与最高原则,呼唤学习者主体性的张扬,创造性能量的释放。“课堂主体教学”模式不仅仅注重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逐步实现由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自发性学习过渡。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九义”小学语文课本在内容和结构上作了相应的调整,将三类课文改为两类,把独立阅读课文从语文教科书中剥离出来,单独编成“自读课本”,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笔者认为这一调整有三个“有利于”:(1)调整前,不少语文教师由于对三类课文的编写意图及其特点把握不准,往往把独立阅读课文当作讲读课文来教,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现在这样一调整,有利于改变以前那种状况。(2)学生有了自读课本,不仅扩大了阅读量,而且拥有了阅读的主动权,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3)贫困地区的学生的课外读物匮乏,有了自读课本,就为这些地区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
一、冷落小学语文“自读课本”的现状不容忽视
自读课本的使用,为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为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条件。然而,一些学校和教师未能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自读课本的作用。笔者调查了一些学校,发现在对待或使用自读课本时存在一些问题,其具体表现为:
1.把订阅自读课本看作是负担。不少学校只给学生订语文教科书,不订自读课本,说是为了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各年级自读课本的印数均大大低于语文教科书的印数,可见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自读课本。
2.把自读课本看作是一般的课外读物。有些学校认为,眼下课外读物浩如烟海,学生订阅自读课本是多此一举。
3.把自读课本作为摆设。一些学校虽然给学生订了自读课本,课表上也安排了阅读课,由于自读课本的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也就不加指导和检查。自读课本实际上成了一种摆设,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4.音像制品抢占了课外阅读阵地。学生用在荧屏上的时间多了,课外阅读的时间少了,因而,自读课本受到冷落。一些学生即使看自读课本,也多为匆匆而过,只是认一下“门牌号码”。
究其原因,主要仍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之教师认识上的偏颇和操作上的偏差,致使自读课本未能真正起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
二、用好“自读课本”的两点思考
1.认识上位,充分认识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和自读课本的特点及其作用。
(1)课外阅读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吕叔湘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叶圣陶说:“从前那些读书通了的人,那些成为学问家著作家的人,可能是像叔湘同志说的‘得益于课外看书’。”如果只重课内讲读,忽视广阔的课外阅读,无异砍掉一只臂膀。《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建平同志曾对阅读教学的现状作了调查,指出:“学生课外阅读少,阅读面窄,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最大障碍。”因此,课外阅读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实践证明,学生要学好语文,既要搞好课内学习,又要搞好课外学习,只有既重课内,又重课外,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日益提高。
(2)自读课本不同于一般的课外读物和学习辅导材料,它是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及学习语文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学习内容,既注意纵向联系,又注意横向联系,形成了纵横交错的训练整体。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选文按组编排。其内容与同组教科书上的课文有密切的联系,体现了内容的一致性。二是围绕教科书中的读写重点训练项目选文。全套自读课本分低、中、高三个阶段,体现了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三次循环,使其更具科学性。三是自读课本中的课文属独立阅读课文,独立性很强,充分体现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自读课本是小学生独立阅读的基本材料,是开发学生心智,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渠道。让学生在自读中学会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这是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要把自读课本很好地利用起来,使自读课本真正起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
2.指导自读要得法,充分体现自读课本的特点。
自读课本是供学生独立阅读的,教师应该在“独立”上着眼,在“阅读”上下功夫,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作必要的提示或指点。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教师在学生每读一遍后,要进行检查。这样,放手又不放任自流,循环往复,直到学生把课文读通、读懂为止。
根据一些教师的经验,自读课文的阅读步骤一般是:①阅读前,指导学生注意和弄懂课文后“读一读、想一想”的要求,复习学过的阅读方法。②阅读时,结合课后的思考题,反复阅读课文,独立准备答案。③阅读后,通过朗读、答问,进行检查。④对程度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小学生读书,往往是浮光掠影,以为读了一遍,就算读过了,不懂得怎样才算读懂,教师应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告诉他们独立阅读要一边读一边想,自己学会读懂课文的内容。比如,第七册自读课本中的《割草人和孩子们》一课,可以指导学生按这样的顺序和方法阅读:
(1)通读课文,找出生字生词,查字典。理解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自读课本上的课文,大部分是通俗易懂的,生字也较少,教师应放手让儿童自己去读,不懂的字词,自己查字典弄明白。
(2)默读或朗读课文,通过比较,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割草人和孩子们》是自读课本第七册的首篇,和教科书第七册的首篇《“绿色的办公室”》相呼应,写的是同一个人——列宁,基本内容都是写革命导师列宁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怎样坚持革命工作的。所不同的是,《割草人和孩子们》是写列宁为孩子们讲故事;《“绿色的办公室”》是介绍列宁的“绿色办公室”是怎样的,以及列宁在这样的环境里是怎样工作的。
同时,系统论也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在研究和处理事物时,把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始终着重从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从系统的结构以及动态的角度,综合考察和处理对象,以求得到整体功能的最优化。这些无不告诉我们的确应该重视教学各个环节中的“衔接”。
根据系统论理论,如何研究“衔接”, 如何做到“最优化”,下面我就谈谈对“衔接”在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 研究大纲是做好衔接工作的保证。
语文不如数理化之清晰,因而语文教学往往陷入了一种不可知论的状态,有人还美其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实,这是不可许的。作为一线教师如今须做到以下三点:1、研究92年大纲与当今大纲之异同。2、研究当今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之异同。3、研究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之异同。这三者的研究正如法律的确定,它使教师有了准绳,有了依据。 例如,92年大纲与现行大纲之异同,也说明它们存在着继往开来的衔接关系:92年大纲对语文的人文性提得不是很明显,着重于工具性。而现行大纲则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相提并论。那如何做好这理念的认可与改变就尤其重要了。其实,语文是一种特殊的工具,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语文的运用,离不开人的思想感情、阅历和素养的参预。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认为低年级应着重于工具性,而高年级再侧重人文性也不迟,那问题就是要如何做好这阶段过程的衔接工作。如初一年在小学识字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字,更加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注重书写,并引导学生去认识书法家练字的经过;还有背诵默写等等都不能一下子松开。正如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他在起始年段也曾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某一方面给予大胆的出其不意的肯定,从而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是从小学到中学“衔接”的典型,同时也是语文教坛一个佳话。发现两个大纲之异同,我们就能了解新大纲的意图所在了。其实,这就是新旧大纲间的衔接。只有真正做到对大纲之异同而心中有数,那在实际衔接教学过程中会有很大启示的。这样才能找到符合教学规律的教法,才能遵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再如,新大纲分明一体化设计,整体考虑,互相衔接,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由此可见,各方面的衔接问题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越来越受人们重视了。就背诵篇目而言,大纲规定小学不少于150篇,以绝句为主;初中背诵不少于80篇;高中背诵古文20篇,诗词、曲50首。这些无不说明从小学到初中,乃至高中的连贯性和层次性已尤为突出了。作为教师认识这一点是很有必要的。对此,我采用每天一诗,先诵再背再懂,至于有些诗词懂与否,我认为随着孩子长大或年龄的增长会懂的。或在起始年段不提,在初二、三年再继续训练也不迟。这既能体现训练的层次性与序列性,也符合人的认识与发展规律。
二、 研究教材之间的衔接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一)、熟悉中小学教材,处理好衔接,明确教法学法。
现在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种种迹象表明了,小学生升初中后,往往觉得小学学过,初中还在学,甚至于高中还学,教材内容的重复性,因而使学生产生厌学畏惧心理,这些表明了小学与初中、高中等在教材的衔接上出现了不应有的“软”的问题。这就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这往往也造成一种怪异现象的出现:大学厌高中,高中厌初中,初中厌小学;小学厌初中,初中厌高中,高中厌大学的恶性循环现象。其实,问题就在于“衔接”上,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正如飞驰的火车,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等就象一节节车厢,如何使之能与火车头一块向前奔,这每一节车厢的交接处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后果就难以设想了。
这次新大纲很明显就给予了一定的考虑:小学低年级课文贴进儿童生活,充分考虑与儿童经验与想象的关系,课文类型以童话、寓言、诗歌、故事为主;中年级课文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并有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初中课文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各占50%;高中加强了文学教育的分量,在整套教材的选文中,古今中外的文学作约占课文总数的60%,使学生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研读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这就使三个层次的教学侧重有所分清,再也不会出现那种高中的有可能在初中学,初中的有可能在小学学,小学的有可能在初中学,初中的有可能在高中学的不大正常的现象。简而谈之,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教学生画知识树又何尝不是如此的想法呢?在画知识树的同时,实际理清了各知识之间联系。这正如新大纲所说的“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意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境之间的联系。”应该说在这一点上,新大纲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情况下,作为语文教师应将教材吃透了,研深了,才能充分把握意图,把语文教学带到新天地里。 转贴于
(二)、初中阶段教材之间衔接问题的再认识。
在注重主体作用方面,这套教材给予了极大的体现。试用修订本教材又进一步给予了重现,但更重要的是本次修订对三个阶段的认识有所变化。三个阶段体现着互相衔接,逐步递进的学习程序。第一阶段指导学生从整体上学习和把握运用语文的能力;第二阶段,进而分解为三种表达方,使对实用文体学习得到提高和逐步加深;第三阶段,从文章的学习过渡到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样,由简及繁,由浅及深,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这样,三个阶段的过渡衔接很显然地突出来了。这可关系到学生学习递进和加深,因此,教师应从宏观角度入手,及时思考各个阶段的侧重点,并将之施于教学备课中,充分考虑课堂各个环节的衔接,正所谓:有所侧重才能有所收获。
(三)、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生活之间的衔接。
早在湖北省宜昌市语文教改课题“课内外衔接”的实验中,刘国正先生将此概括为“内引,外联,对比”,充分肯定了课内外衔接的好处和作用,说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双冀”。究其实质,语文四种能力的培养无不与生活联系。新大纲特别注重这点“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班渠道,增强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刘国正先生又说“教室的四壁不应成为水泥的隔离层,而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多种孔透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同时,大纲也提出“小学鼓励学生自由阅读,有问题提出来,能与别人商量;初中要求阅读后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高中要求学生能对课文阐发、评价和质疑。”这是需要建立在对生活有着直接感受与间接感受的基础上的。为此,我大胆在课内外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根据速读的要求,即一分钟要500字左右,我适当选择了课外材料为内容,开展了听力训练。由缓而急,由简而繁,逐渐地使学生认识到听力训练单靠课本材料是不够的。如今经过一阶段的训练,部分同学的听力能力很明显地进步了。
2、根据课本中安排的活动课材料,进行了多次语文实践活动。对中小学生错别字尤其严重的情况,我就开展了《请讲普通话 请用规范字》的活动;对中小生看电视非常严重的事实,我就开展了《关于中小学生看电视利与弊》的书面争论等等,不一而足。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对生活的再认识,体现生活主人翁的作用,使所学的不是死知识。
3、就课内而言,我主要围绕课文开展有关衔接工作,如学习了《数字杂说》,我就让学生写《也谈数字的妙趣》,(可填对联、谜语、诗词等等);学习了《皇帝的新装》,我就让学生编话剧(曾在校五四晚会上演,效果还好);学习了《大自然的语言》,我就让学生写《浅谈家乡农谚》等等。应该说这“读”,就是让学生投入到别人的直接的感受中去,对学生来说这其实是间接感受,因此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否则的话,只能又回到那种令人生厌的学习中。而“写”是一种直接感受的表白,这就需要学生很真实地再现了。如何衔接,实际是离不开生活的。这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说的“……脱离生活,写就变成无源之水,技巧就变成无所附丽的文字游戏。而与生活结合,则读有嚼头,写有源头,全局皆活……”。由此可见,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生活之间的衔接是必不可少的。
三、 研究学生是做好衔接,提高质量的重要因素。
1、心理学告诉我们;研究好各阶段学生的特点,各年段学生,各类学生的特点,这包括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年龄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现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就给如何做好衔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只有正视这一点,才能做好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因此,教师应考虑这些环节的衔接。教育是没有小事,因为事事都有可能在今后给学生产生这样那样或好的或坏的影响。
2、作为语文教师,了解学生各个阶段学习语文水平,帮助他们做好思想、感情、知识等的衔接。特别是中下生应侧重于基础的再现与反复,优生可着重从拓展、加深方面考虑。
同时,系统论也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在研究和处理事物时,把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始终着重从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从系统的结构以及动态的角度,综合考察和处理对象,以求得到整体功能的最优化。这些无不告诉我们的确应该重视教学各个环节中的“衔接”。
根据系统论理论,如何研究“衔接”, 如何做到“最优化”,下面我就谈谈对“衔接”在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研究大纲是做好衔接工作的保证
语文不如数理化之清晰,因而语文教学往往陷入了一种不可知论的状态,有人还美其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实,这是不可许的。作为一线教师如今须做到以下三点:1、研究92年大纲与当今大纲之异同。2、研究当今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之异同。3、研究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之异同。这三者的研究正如法律的确定,它使教师有了准绳,有了依据。 例如,92年大纲与现行大纲之异同,也说明它们存在着继往开来的衔接关系:92年大纲对语文的人文性提得不是很明显,着重于工具性。而现行大纲则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相提并论。那如何做好这理念的认可与改变就尤其重要了。其实,语文是一种特殊的工具,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语文的运用,离不开人的思想感情、阅历和素养的参预。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认为低年级应着重于工具性,而高年级再侧重人文性也不迟,那问题就是要如何做好这阶段过程的衔接工作。如初一年在小学识字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字,更加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注重书写,并引导学生去认识书法家练字的经过;还有背诵默写等等都不能一下子松开。正如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他在起始年段也曾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某一方面给予大胆的出其不意的肯定,从而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是从小学到中学“衔接”的典型,同时也是语文教坛一个佳话。发现两个大纲之异同,我们就能了解新大纲的意图所在了。其实,这就是新旧大纲间的衔接。只有真正做到对大纲之异同而心中有数,那在实际衔接教学过程中会有很大启示的。这样才能找到符合教学规律的教法,才能遵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二、研究教材之间的衔接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1、熟悉中小学教材,处理好衔接,明确教法学法。 现在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种种迹象表明了,小学生升初中后,往往觉得小学学过,初中还在学,甚至于高中还学,教材内容的重复性,因而使学生产生厌学畏惧心理,这些表明了小学与初中、高中等在教材的衔接上出现了不应有的“软”的问题。这就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这往往也造成一种怪异现象的出现:大学厌高中,高中厌初中,初中厌小学;小学厌初中,初中厌高中,高中厌大学的恶性循环现象。其实,问题就在于“衔接”上,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正如飞驰的火车,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等就象一节节车厢,如何使之能与火车头一块向前奔,这每一节车厢的交接处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后果就难以设想了。这次新大纲很明显就给予了一定的考虑:小学低年级课文贴进儿童生活,充分考虑与儿童经验与想象的关系,课文类型以童话、寓言、诗歌、故事为主;中年级课文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并有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初中课文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各占50%;高中加强了文学教育的分量,在整套教材的选文中,古今中外的文学作约占课文总数的60%,使学生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研读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这就使三个层次的教学侧重有所分清,再也不会出现那种高中的有可能在初中学,初中的有可能在小学学,小学的有可能在初中学,初中的有可能在高中学的不大正常的现象。简而谈之,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教学生画知识树又何尝不是如此的想法呢?在画知识树的同时,实际理清了各知识之间联系。这正如新大纲所说的“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意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境之间的联系。”应该说在这一点上,新大纲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情况下,作为语文教师应将教材吃透了,研深了,才能充分把握意图,把语文教学带到新天地里。
2、初中阶段教材之间衔接问题的再认识。 在注重主体作用方面,这套教材给予了极大的体现。试用修订本教材又进一步给予了重现,但更重要的是本次修订对三个阶段的认识有所变化。三个阶段体现着互相衔接,逐步递进的学习程序。第一阶段指导学生从整体上学习和把握运用语文的能力;第二阶段,进而分解为三种表达方,使对实用文体学习得到提高和逐步加深;第三阶段,从文章的学习过渡到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样,由简及繁,由浅及深,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这样,三个阶段的过渡衔接很显然地突出来了。这可关系到学生学习递进和加深,因此,教师应从宏观角度入手,及时思考各个阶段的侧重点,并将之施于教学备课中,充分考虑课堂各个环节的衔接,正所谓:有所侧重才能有所收获。
3、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生活之间的衔接。 早在湖北省宜昌市语文教改课题“课内外衔接”的实验中,刘国正先生将此概括为“内引,外联,对比”,充分肯定了课内外衔接的好处和作用,说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双冀”。究其实质,语文四种能力的培养无不与生活联系。新大纲特别注重这点“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班渠道,增强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刘国正先生又说“教室的四壁不应成为水泥的隔离层,而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多种孔透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同时,大纲也提出“小学鼓励学生自由阅读,有问题提出来,能与别人商量;初中要求阅读后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高中要求学生能对课文阐发、评价和质疑。”这是需要建立在对生活有着直接感受与间接感受的基础上的。为此,我大胆在课内外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三、研究学生是做好衔接,提高质量的重要因素
1、心理学告诉我们;研究好各阶段学生的特点,各年段学生,各类学生的特点,这包括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年龄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现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就给如何做好衔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只有正视这一点,才能做好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因此,教师应考虑这些环节的衔接。教育是没有小事,因为事事都有可能在今后给学生产生这样那样或好的或坏的影响。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在标新立异的形式、活跃的课堂气氛背后,阅读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教学目标把握不准,学生主体作用体现不明显。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现在阅读教学课堂上往往是教师在教学上下足功夫,要么是将细致的讲解做的很多,要么是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等以议代读,要么就是将表演、情境创设等新颖的手段过多地引入课堂,从而偏离了教学目标和本质,走上了追求表面热闹而忽略语文实质的错误轨道,忽略了让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淡化了让学生自己读书的体验。事实上,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会阅读,牢牢抓住读书训练不放松,让学生“我心入书,书入我心”,通过自读感知来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
二是阶段性不清,学段目标不明确。主要表现在:对朗读感悟、词句理解、积累迁移运用等,缺乏不同的年级的不同侧重,眉毛胡子一把抓。事实上,不同年级的阅读教学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从整个小学过程来看,阅读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比如就读的要求来说,低年级主要是朗读,而到了中年级除了要朗读,还要注重对学生阅读、默读能力的培养,到了高年级还有浏览、速读的要求。就词句理解来说,低年级主要是理解词句意思,而到了中年级就要求把握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到了高年级要求就更加高了,要了解词句在语境中的意思、感彩等等。在教学中,既要有看到前后的联系,又要考虑学段的差别,这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螺旋式地一步步提升。
三是拓展、综合过度,削弱基础能力培养。一些教师片面理解新课程改革,课上一味地拓展、综合、延伸,忽视对学生听、说、读、写等基础语文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不准确,语言积累贫乏,对情感的体验表达不准确等,学生的理解、体验、积累、表达能力亟待提升。事实上,教师应该在严格遵守《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的前提下,注重各阶段字词语句、理解感悟表达等语文基础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作出相应的拓展延伸,从而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对于阅读教学,我们要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领悟其中的思想情感,学习表达的技巧方法,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笔者认为,阅读教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各取所用,各尽其能。
一方面,从教师方面来讲,要根据学段目标,创设合理、正确的教学目标,有所侧重地做好各个学段阅读教学的主要工作,完成不同学段的教学任务。具体到教学过程中,不是要一味的讲解,而是要通过设定的教学目标有目的地进行教学,通过创设民主、宽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把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兴趣激发出来,给足他们阅读、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发挥自主性,去阅读、理解、品味、感悟。在这个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并且在关键处点拨、启发他们的思维。另一方面,从学生方面来讲,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其主体性。要重视让学生朗读、默读,多读、多思,做到口到、眼到、心到,边读边想,通过读、想,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揣摩文章谋篇布局,学习表达方法等。
二是培养思维,注重积累。
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形象和抽象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等。另一方面要特别注意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加强拓展教学,广采博览,选取典型的阅读材料和阅读书籍,为学生进行一些相应的辅助、补充、拓展、延伸阅读,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理解领悟,这其中尤其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训练。除此之外,阅读教学还要从课堂走向课外,引导学生课下多读书、读好书,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升华灵魂,获得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
三是培养习惯,终身受用。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基础阶段,也是一个人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文的讲解,方法的传授,更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来加以重视和落实,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可成为个人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享用一生。比如要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边读边想、认真读书的习惯,还有勤动笔、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阅读时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做标记,写感想等等。再有比如勤于阅读、读书看报的习惯,查阅工具书的习惯,与人交流阅读和学习心得的习惯等等。
三、如何让学生懂得阅读。
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阅读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语文教学中最常见也最重要的训练项目之一。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体会,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各种形式的“读”,朗读、默读、浏览等等,对学生各种阅读能力的培养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书声琅琅,尽显语文课本色
“语文语文”,即谓“语言文字”。《新课标》要求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学生的语感、语言积累从何而来?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又从何培养?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朗读。课堂上的朗读至关重要,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充分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而且通过一遍遍朗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朗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初读感知
于永正老师曾说过:“书不读熟不开讲”,薛法根老师、孙建峰老师也特别重视对课文的熟读感知。在第一课时,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一小节一小节地读,读通、读熟,读出句意、段意、文意,读出字里行间的感情。对文中一些重要的词语、难读的句子要进行重点指导,反复品味。
2.精读感悟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使情感受到熏陶,思想获得启迪,从而享受审美乐趣。杜甫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充分朗读,深入钻研文本,体会作者加载于文本之上的感情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指导学生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小组读、大组读、师生对读、分角色朗读、齐读。当然,这所有方式的朗读都应该是建立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理解性的朗读来感悟、体会。多种方式朗读,在琅琅的书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发展思维,体会感情。
(二)静思默读,还课堂静默的空间
不少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片面地认为阅读就是要读出声音来,非常害怕课堂出现沉默、安静的时刻,因此总是要求学生不断地朗读、不断提问、不断回答,学生思维的弦总是处于一种不断被绷紧的状态,根本没有自己的思考就被老师连珠炮似的一个接一个问题地“逼供”,久而久之,学生渐渐对语文课失去兴趣,语文能力也就逐渐下降。这样的情况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其实,语文课堂需要琅琅的书声,也需要静思默想。诵读有助于记忆,默读有助于帮助思考。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钻研文本时,不可缺少的一个手段便是让学生默读,尤其是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默读是他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新课标》要求第三学段的学生必须养成默读的习惯。因此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过默读的方法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体会情感。如在教学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可以让学生默读课文,紧扣“喜欲狂”来寻找哪些词语能够体现作者兴奋心情的词语,划下来,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学生在静静的读书氛围中进入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重获自由生活的欣喜若狂、归心似箭。在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于是笔尖流淌的便是对课文深入的感悟,脑中留下的便是对课文情感的流连。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情感碰撞情感,用灵魂塑造灵魂。由此可见,默读在阅读教学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当然,对于低年段的小朋友来说,朗读更适合,因此对默读不做要求。
(三)学会浏览,整体把握课文
《新课标》对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提出要求,学生要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对于第三学段的学生来说,应该学习浏览的本领,从浏览课文的过程中迅速找到重要的信息,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这种能力对学生阅读课文、报纸、杂志等有很多好处,能从文章中迅速找到主要内容,感受文章中传达的情感,提高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四)课外阅读,拓宽阅读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