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代建筑材料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西方古代建筑 中西方建筑的差异
每一种建筑都是一个地区、一种文化、一个民族心理和思想的象征,建筑的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很多,无论是建造的选取,还是建筑的装饰和造型,都是经过很多的思考而得出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地域的差异必然导致了中西方建筑的差异,两种所体现出的精神都是截然不同的,本文将从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中国古代建筑。
1.中西方建筑差异的比较
1.1建筑材料上的差异
中西方传统建筑材料有3种:土、木、石,中国传统建筑材料以木为主,西方的建筑材料则更多的是以石为主,中国人是将石与土用于建造基座和墙体,西方人则是将木用于屋顶上,这就使得中西方建筑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也表达着不同的情感,中国的建筑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人自己的情感,西方的建筑则是一种上帝神灵的情感,偏向与宗教方面的。
1.2建筑结构上的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具有以下3个特点:第一是讲究对称的艺术效果;第二是以木材为主要的构架;第三是独特的个体造型。西方的建筑并不着力与追求建筑的结构美,而更追求建筑的雕塑美,西方建筑中最多的就是石柱与走廊,这抽象的表现了人体美。
1.3建筑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中国的建筑具有强烈的绘画效果,注重意境美的营造,不太注重建筑的造型和透视效果,但往往更加注重建筑群在空间上的那种透视效果,这样可以给人一种延伸、曲径通幽的感觉,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含蓄美以及追求和谐的心态。西方建筑相较于中国传统建筑,便更加倾向于造型的雕塑化,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的和谐与统一。
2.中国古代建筑与易经的关系
《易经》是中国符号学的起源,其中的八卦是一套完整的符号系统,八卦中的每一卦都代表了一个符号,象征一定的信息,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深受《易经》的影响,因此极具符号及象形优势。中国古代建筑中蕴藏着一种建筑符号信息,例如北京天坛祈年殿,祈年殿的造型就是以天阳之数“九”以及“九”的倍数通过扇环形展开的,这天阳之数“九”也就来源于《易经》乾卦中的“九”。
3.中国古代建筑与风水的关系
阴阳五行说,是中华民族通过观察和思考建立起来的一种哲学思想观念。其中的风水学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是十分巨大,北京紫禁城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色彩方面,故宫的宫墙以及柱子使用红色,象征着光明正大;屋顶采用黄色,象征中央,故宫东部的屋顶使用绿色,象征生命力,向上生长,因此皇子都居住在东边,西宫作为太后的专属方位,象征清净,天安门至墙门不栽树,其意义为南方属火,在此不利于有木材建筑。中国人选择了土木作为数千年不变的建筑材料,认为土木是有机体构成的,符合“天人合一”的理念,动是永恒的,静是相对的,立柱和横梁的连接都是采用利于抗震,这充分地体现了老子所提倡的“以柔克刚”。
4. 中国古代建筑与中庸思想、国家的宗法制度的关系
中庸是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之一,这一点与“恒久意识”是相互连通的,在人格思想上并不注重强烈的自我表现,而是追求执两端而用中的温顺谦和的君子之风。将中庸用于中国古代建筑中,则表现了中国人追求内涵的特点。中国建筑往往将建筑的精华放在最里面,最隐蔽的地方,通常在前面仅仅只用朴质,中华民族那种传统的内向型性格特点就造就了中国古代建筑重视内涵的特点。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不仅可以找到中庸思想的影子,还可以看到宗法制度对古代建筑的影响。在古代中国,宗法制度兼有政治权力和道德制约双重功能,即使是经历改朝换代,家族依旧是社会构成的最基本单位。以家作为基本单位,使得中国古代建筑有着以“住宅”为原型的特征。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一切建筑形制均是由住宅发展而来的,一切均以住宅概念为原型。中国的住宅却可以改作佛寺,官衙是官员的住宅,佛寺是佛的住宅,皇宫是皇帝的住宅,至于商店也是“前店后居”、是商人的住宅。总之,似乎没有一种类型的房屋是完全和居住无关的,而且,任何一类建筑似乎都是由住宅发展而来的。
5.中国古代建筑与美术工艺的关系
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富有装饰性的屋顶,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第二是衬托性建筑的应用,这是中国古代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第三是色彩的运用,
一、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建筑师门辛勤劳动产生的结晶,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意,具有其独树一帜的特点和华丽鲜艳的视觉风格。木结构古建筑在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不论是皇亲国戚居住的皇宫王府,还是平头百姓生活的陋室寒舍,都可以看到木结构建筑,可以说中国人几千年来都是生活在木结构建筑中的。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特点是一方面非常实用,使用优质的木材可以保证居住者长时间高质量的居住,另一方面木结构古建筑又具备非常充分的艺术创作的空间,我国古代有许多文人雅士喜爱将自己的作品题在房屋、亭子等建筑物的大柱上,一般人家也会对自家的木结构房屋涂上一层红色的油漆象征着吉祥如意。木结构房屋为什么在我国古代能够如此普及,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我国的森林资源丰富,木材随时随地可见可用。其次,木材和石头相比作为房屋建筑的原料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因为木材比石头的密度小,重量轻,而且古代的交通不发达,运送建筑材料的代价很高,从这个方面来考虑,木材相比于石头更容易运送,更容易开采,所以才会被如此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的房屋建筑中。
虽然木材作为建筑材料有如此多的优点,在我国古代建筑中被如此广泛地应用,但是它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就防火性而言,木结构对于火灾的发生几乎没有任何抗拒能力,在我国北方比较干旱的地区,一旦有火情出现,往往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古代的灭火技术和灭火系统十分落后,无法对火灾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木材作为房屋建筑材料的普及。此外,木材与石头相比,对潮湿环境、虫害以及一些其他的灾害抵抗力都更低。
二、油漆彩画工艺的特点及优势
2.1油漆彩画工艺的起源
油漆彩画的出现深深的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高深智慧,上文已经提到过了木材作为建筑材料的各种优势和劣势,其劣势总结整理出来就是一个特点:“质量”不如石头原料。因此为了提高木结构房屋的整体质量,延长木结构房屋的使用寿命,提高居住的安全性能,也为了避免在石头建筑建造过程中产生的高昂的代价,我国劳动人民集思广益,创造出了油漆彩画工艺,这也是油漆彩画工艺最初产生的原因。据此我们也可以推测,西方国家的古建筑都是以石头建筑为主而缺少木结构建筑物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没有生产油漆的原料。
2.2油漆彩画工艺的优势
油漆彩画工艺不仅仅是我国的传统艺术瑰宝和珍贵文化遗产,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已经和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因为木结构建筑在我国古代的大肆盛行,油漆彩画工艺也随之出现并发展起来。最开始油漆彩画工艺的出现是为了解决木结构房屋的质量问题,因为木结构房屋不耐火、不耐水、不耐虫、不耐潮湿环境,所以在居住一段时间后经常会出现损坏等现象,时间长了甚至会出现房屋倒塌的现象造成人员伤亡,而如果在房屋的柱子和其他地方涂上一层油漆的话,就能帮助木结构房屋极大地提升其抗火性能及安全性能,因此油漆彩画工艺一经出现,便受到了广泛地喜爱和应用。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具有高雅审美情趣的民族,因此油漆彩画工艺发展的越来越丰富,花式和图案越来越多,在其实用性之外又被开创和附加上了很大的装饰作用。
2.3油漆彩画工艺的发展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爱好真善美的民族,所以在许多生活化的物品上都会加入许多审美的元素,比如说传统折扇上面题的字画,门前贴的对联,建筑彩画作为我国古代艺术的重要表达方式,自然也发展的十分繁荣。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喜爱在房屋彩画上进行创作,将自己的所想所悟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呈现在房屋彩画之中,使其既具有了形象生动,内容丰富多样的艺术呈现,又具备内在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感染力,艺术价值极高。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油漆彩画工艺随着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也因为年代和地区的不同产生了许多不同的风格和流派。比如说现在仍然存留许多艺术作品的官式彩画。官式彩画发展的鼎盛年代是在明朝和清朝,由于这个时期我国的封建帝制已经发展到了极致,封建制度和阶级制度比之前更加的严苛和分明,当时房屋的油漆彩画有着严格标准的等级制度,官府明文规定只有皇宫、寺庙和官员的府邸才能够进行油漆彩绘,对于平民百姓的住宅则只能油漆门窗等小面积的部分,以此来区分等级,而一些能工巧匠的彩绘作品则只能出现在皇宫、园林等皇家建筑中,所以称之为官式彩画,此外,官式彩画对于各个等级的油漆彩绘的颜色也有严格的要求。
关键词: 古代建筑 土木文脉 历史背景
一.引 言
华夏“土木”历史纵贯古今,流播域外。从上古人类的穴居、巢居,经各个历史阶段,土工建筑和木结构建筑由产生、演化、发展、传承,形成了清晰的“土木”文脉,凝结了灿烂的中华文化,饱含了系统的科技内容,产生了深远的传播影响。时至今日,虽然建筑材料按其组成分为金属材料、硅酸盐材料、高分子材料三大主要系列,建筑结构按其构成划分为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三大主要类型,然而建筑类专业及其学科尚明确冠以“土木”二字。如以大兴土木、土木工程等。这说明,“土木”具有传统的深远意义和现代的科学意义。
国内外一些学者,对中国“土木”文脉虽有研究,但对其渊源的分析还不甚系统、不够深入。人们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土木为材、土木结构的鲜明特征,对其成因各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由于“多木材而少佳石”属自然资源问题;有人认为“缺乏大量的奴隶”是人力资源问题;有人认为中国“在技术上突破了木结构不足以构成重大建筑物要求的局限”是结构技术问题;另有人认为是地理环境问题;更有人认为是经济发展问题等等不一而足。
本文对中国“土木”文脉和流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多学科的深入探索和系统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二.“土木”的历史渊源
中国建筑从起步就与“土木”结下不解之缘,且源远流长。“天生五材”(《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五材即“金、木、水、火、土。”其中“土”、“木”是建筑的基本材料和主要材料,而其它三材料是建筑的辅助材料和次要材料。“土”、“木”是人类使用最早的天然建筑材料,也是中国古代使用最多的建筑材料。与西方古代的石材建筑传统相比,中国古代建筑的鲜明特点是土木为材、土木结构,以土木为始,而后一脉相承,成为中国建筑用材之历史主流。中国“土木”的历史渊源有着多方面的背景因素,是由一系列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1. 地理背景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礼记·王制》),中国“土木”文脉的形成与华夏大地特定的地理背景密切相关,是依照具体的地貌、地势、地质等因素,因地制宜而产生和发展的。
1.1地貌方面
“上古穴居而野处”(《易·系辞传》),原始初民在自然形成的山洞里居住。后来基于居住天然洞穴的经验,开始探索利用合适地貌挖掘人工洞穴。在黄土地带的台地断崖上掏挖横穴,以及“因陵丘挖穴而处”(《墨子·节用中》),在山坡横向挖穴。
1.2地势方面
始初,人类依地势高低而“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孟子·滕文公下》)。在南方多居橧巢,于低洼潮湿地带巢居;在北方多居营窟,于高亢黄土地带穴居。
1.3地质方面
黄土是由砂粒、粘土和一定量的石灰质颗粒组成的混合物。黄土质地细密,粘度较高,有很好的可塑性和很高的粘结性,能将砂等颗粒很好地固结,形成较好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黄土的土壤结构呈垂直解理,抗剪切强度较高,易于壁立而不易坍塌。这些都便于洞穴的挖作。
2.生态背景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界中,生存的人类和生长的树木必然服从优胜劣态的生态规律。中国土木结构建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存在着深刻的生态背景。
原始的居住形式—穴居和巢居中,就饱含了“土木”生态元素。挖土穴,曾考虑到近水、免淹、防暑、御寒等生态环境;构木巢,也考虑到防毒蛇、拒猛兽、避潮湿等生态条件。
中国古代建筑,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融合生态元素,以创造良好的适居生态条件。例如大屋顶,具有“上栋下宇,以蔽风雨”(《易经·系辞》)及“上反以盖载,激景而纳光”(固班《西都赋》)的生态功效;木构建筑的框架体系,门窗开设灵活,能最大限度增加窗地比,为采光、通风、瞭望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条件;古代窑洞,至今在陇东、豫西、陕北、晋中等地仍然可见,其中包含有冬暖夏凉的生态因素。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木构体系,木构建筑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木构建筑需要大量的木材,而广茂的森林资源,正是中国大地慷慨的生态馈赠。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处于北纬4°至53°之间,跨越五个气候带,具备良好的树木生长的生态环境,为华夏建筑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证。
此外,“土”与“木”也存在亲密的生态关系,它们相依共存。土为木之母,木为土之华。
3.文化背景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任何民族都有其特点的文化,华夏土木建筑映射着居住在中国大地之上的中华民族深刻的文化背景。重要表现在:
3.1亲恋土木的情结
中华先民很早就在自己华夏大地上,发展了无与伦比的农业文化,将大自然认作自己的母亲与故乡,构架了与自然血肉相连,同构对应的亲和关系,建立了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形成了以“土木为居的大地文化” [6],产生了浓郁的“亲土”情怀和“恋木”情结。
3.2崇拜祖宗的观念
生息在华夏大地上的炎黄子孙,对以黄帝为代表的祖先怀有深情的崇拜。东、南、西、北、中,木、火、金、水、土。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南方,火也,其帝炎帝;西方,金也,其帝少皞;北方,水也,其帝颛顼;中央,土也,其帝黄帝。黄帝居中,属土。土者,木之母;木者,土之华。土木之制为祖宗创造,是千古成法,土木不可分离,土木遗制不容更改。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鲜明特点便是以土木为材。
3.3表征形象的文字
象形会意的汉字,揭示了中国建筑一定的文化内涵。象形是描摹实物形状的造字方法,属六书之一。例如,反映建筑形貌的“宫”、“室”、“宅”,其甲骨文的字形就是将建筑形状以最简化的图示而表达出来的“字体”[3],它们分别刻画了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形貌特征。至今的建筑图纸就是用平面图、立面图和剖图来全面表达建筑设计的。象意也叫会意,也属六书之一。它是利用已有的字,依据事由加以组合,表示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例如,反映以土为材的建筑方面的汉字:墙、垣、壁、壕、壩(坝)、堰、坯、坊、墰(坛)等;又如,反映以木为材的建筑方面的汉字:材、板、梁、栋、枋、栿、檩、柱、楹、栱、栌、架、檐等。再如,从穴居的“穴”字派生的建筑方面的汉字,穹、窑、窠、窟、窗等。
“土木”的文化背景影响深远,形成有“唯土木是尊”的仿木文化现象。无梁殿、石牌坊、砖塔等砖石建筑,都因袭了大量的仿木成分。北京明十三陵石牌坊就是一个范例,可视为“五间六柱十一楼”的木牌楼的翻版。
4.技术背景
建筑的形成和发展总是与一定的建筑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建筑本身的功能要求是促进建筑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一定水平的建筑技术又是促使建筑功能提高的重要手段。中国“土木”文脉的形成,与“土”、“木”的材质性能 、加工手段、建造方法、结构形式、构造特点等技术背景因素息息相关。
4.1土材技术
古人在长期实践中对土的性质有所掌握并加以利用,利用粘聚性,挖穴营窟;利用粘土水合后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制造了土坯(人类最早的人工免烧砌块),制成胶泥用作粘结和抹面,进行泥塑(如独乐寺观间阁、灵岩寺千佛殿);利用土质材料的导热性差的特点,作为墙体材料,产生良好的隔热、保温、蓄热的功效;利用土不可燃烧的性能,在对建筑中一些部位的外露木构件实施涂泥防火;古代人们发现土质材料烧结后能显著提高强度、耐水性等改性的特点后,发展了一系列烧土材料,仰韶文化时期就有“烧土地面”,西周已有烧陶、制瓦技术,春秋后期已有铺地砖应用;古人在实践中发现土遇水成泥后具有粘结性能,制成了一些土质复合材料,仰韶文化时期的郑州大河村遗址的墙体就采用了草筋泥和细砂泥抹面,最迟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以粘土、石灰、骨料(砂子、石渣、碎砖等)为原料的三合土,用作地面和地基材料,具有坚固密实、防潮抗碱的效能。
4.2土工技术
4.2.1开挖技术
长期以来,人们不断认识和利用粘土粘聚力强、整体性好、易于壁立的特点,并应用于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建筑的营建之中。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就挖穴营窟;战国时期筑城就采取了先挖基槽而后版筑的施工方法;宋代已有大型窑洞的开挖技术。
4.2.2夯打技术
原始社会人们就运用了夯打技术,而后不断发展进步。新时器时代出现了夯打工具石杵,在遗址中发现在经人工夯打过的居住面及分层夯实柱坑回填土的做法;商汤时期,都城亳已有上万平方米的大规模夯土台基;宋《营造法式》记载了筑基之制的施工方法;清《工程做法》记载有大夯灰土筑法和小夯灰土筑法。
4.2.3版筑技术
商代遗址中发现有房屋墙壁采用版筑的方法。西周时期,版筑技术有了新的进展,采用立柱、插竿、橛子等用草绑扎固定夹版(板),在其中填满泥土,以杵夯实的版筑墙体技术。
4.2.4砌筑技术
土坯的砌筑技术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奴隶社会应用更加广泛,而后不断提高。汉代采用了在坯内加筋(稻草、树枝等),以增强抗拉强度,提高抗弯能力。土坯砌筑技术也为砖砌体打下了一定技术基础。
4.3木构技术
4.3.1加工技术
木加工技术的先进性与时代性是相互对应的,其加工工具和加工工艺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呈现不同的价值。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用石斧、石楔来横截木料,加工方木和板材;用石斧、石锛、石凿等加工榫卯;用石扁铲刨光木材。奴隶社会进入铜器时代,人们用青铜制作了钁、锛、斧、铲、臿、凿、钻、锯、刀等工具,使木构件的截取、平木、穿孔、削制、雕刻等加工工艺得以提高,质量更加精致。封建社会步入铁器时代,铁具的出现极大提高了木材的加工技术,使加工方法得以改进,加工速度得以加快,加工质量得以提高。尤其是尺寸更加精准,雕刻更加精湛。
4.3.2结构技术
人字屋架体现了三角形自由度为零的稳定性原理;由柱、枋、梁、檩、椽等主要承载构件组成框架结构体系,呈现出很好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木构建筑的柱网多采用均衡对称的布置格局,以保证整体建筑的受力合理性、结构稳定性和空间规整性。
4.3.3构造技术
结构中各联接构件均有承接和承载作用,以斗栱最具特色;木结构联结方式的突出特点是榫卯构造。它使各构件能易于装配、紧密联接、有效制约,使各节点实现紧而不固、刚柔相济、缓冲减震。在施工技术方面,人们很早已经开始利用预制装配技术与起吊搭建技术进行施工。
4.4 土木混合结构技术
(1)结构明确分工
土木混合结构的承重部分与围护部分分工明确,其显著特点是“墙倒屋不塌”。木构框架承载屋顶和楼面等荷重;墙体(包括其上开设的门窗等)起着围合空间、保温隔热、防风蔽雨等作用。
(2)材料合理匹配
土木混合结构充分体现了因材致用,各取所长的匹配原则。古人曾根据土、木材料各自的特点,创造了以“木为骨架、土为肉躯”的“木骨泥肌”的墙体,犹似今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三.结语
中国古代建筑是以土木为始,而后一脉相承,成为中国建筑用材之历史主流,充分体现了土木为材、土木结构的鲜明特点,中国“土木”的历史渊源有着地理、生态、文化、技术等多方面的背景因素,是由一系列历史条件所决定的。这些对于全面了解和深刻认识中国古代建筑史,对现存古代建筑的维护和修缮,以及对仿古旅游建筑的设计和建造,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致平 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7
[2]joseph needham.science and cicvlistation in china.vol.1 v:3 cambridge universitr press.1971
[3]李允鉌 华夏意匠 香港:广角镜出版社 1984
[4]gin djih su. Chinese architecture past and comtemporary.hongkong 1964
任何物质的产生发展都有它本身的优势,相比于传统的建筑材料,生态建材的优点特征可归纳为:①原料选取的原则是废弃物(垃圾、废渣、废液等)优先,其次是使用天然资源;②生产技术上采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清洁降污工艺技术;③产品在配置生产时,严格控制添加料的种类及用量,防止甲醛、卤化物等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超标;④产品设计除以不危害人体健康安全为前提外应该是多功能化的,如防雾、防火、抗菌、除臭、消声、调温度和湿度等,能有效避免温室效应及臭氧层破坏,其目的是在提高和改善人们生活环境以及生活质量的同时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⑤废弃过程中,无论是生态建筑装饰材料还是再生混凝土等生态建筑基础材料,产品均可循环回收利用,基本没有可污染环境的废弃物。
2生态建筑材料的分类及应用
生态建筑材料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也囊括了很多包括天然建材、低荷能低污染建材、循环再生性建材以及功能性材料等。根据生态建材的性能可以分为:节约能源型、安全舒适型、保健型、特殊环境型以及利用废弃物环保型等。本文将通过以下几种重要的生态建筑材料予以说明。
2.1生态化学建筑材料
一般,土木工程中所需的混凝土、砌体等建筑材料均属于化学建筑材料,也属于高耗能部分。2010年我国在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建筑节能的新标准,要求建筑节能不低于50%。所以发展节能型生态化学建筑材料成为落实建筑节能的关键和迫切要求。1)混凝土,属于传统的化学建筑材料,也是建筑材料中使用量最大的材料之一,其原料之一就是水泥。1996年,我国生产的70%以上用于墙体建设的水泥产自污染严重、效率低下而且高耗能的小水泥厂,而且生产每吨水泥将排放近1t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今,我国决定将对其进行由一次性化、高浪费化转向生态化可循环化改进。相关方案有:商品混凝土取代现场搅拌混凝土,目前,美国、日本、中国都有推广使用,但成本较高,有待进一步研究;研发以及推广高性能混凝土,如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使用被活化的贝利特水泥或阿里尼特水泥替代传统水泥等;研发使用新型无毒高性能混凝土添加剂,有效防止室内的环境污染。2)砖砌体,也属于传统的建筑材料,传统红砖因为其抗压强度大、易吸水、砖墙和水泥砂浆结合较好而广泛应用于工程项目。但其生产原料及生产过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相当严重。烧制红砖大量毁坏耕地,消耗煤炭。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限制使用,如今已禁止使用,随之代替的是以灰砂砖及多种轻质砌块为主的墙体材料采用,具有自重轻、保温隔热性能高、制作加工能耗较低、促进环保等优势。灰砂砖一般采用绝大部分的工业废料作为原料,通过蒸压养护、烧结等加工工序制作而成。煤炭发电厂的粉煤灰可制作成粉煤灰蒸压灰砂砖,利用尾矿废料作为原料可生产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等。加以利用工业废渣可减少自然环境污染,节省能源。
2.2生态木质建筑材料
木材作为一种天然生物建筑材料,在我国建筑文化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与混凝土或钢材等其他建材相比,木材的单位质量承载力大很多,热传导性低、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且其力学性质上特点显著,安全系数较高。研究证明,单位厚度的木材保温效果是混凝土的15倍,相比于用泡沫塑料或玻璃纤维保温,木材结构的保温性能将提高15%~70%。随着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森林面积直线性减少,许多国家利用“劣材优用、节约代用”法(将速生的、小径的木材加工成性能良好的集成材)制出木质复合材,有效地落实了废弃物再利用原则。目前,生态木质建材已成为现代房屋建造装修的主要材料种类之一。
2.3生态陶瓷建筑材料
陶瓷建材主要以瓷砖、坐便器、浴池、洗脸台、自来水池等实物出现在装修市场中。表面上看陶瓷具有干净卫生,便于清洗,美观等优点,但其实陶瓷生产属于高污染、高耗能的过程。随着现代人们对环境安全无污染化、健康化的要求越来越多,节能化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受关注,具有安全认证和绿色健康标志的生态陶瓷成了未来陶瓷发展的方向及目标。抗菌陶瓷、按摩陶瓷、感光水龙头、防静电陶瓷等的陆续上市,证明了生产生态陶瓷建筑材料的必要性。
2.4生态玻璃建筑材料
建筑上,门窗往往离不开玻璃的搭配。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真空玻璃、夹层玻璃、无反射玻璃、自洁净玻璃等环保玻璃陆续出现不仅能降低噪声污染、粉尘污染、光污染,同时起到保温和采光要求,而且能减少其他有害物质污染。废弃玻璃由于无法降解而长期存在于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危害。目前,有人已利用废弃玻璃生产出装饰材料,如马赛克、微晶玻璃、泡沫玻璃等。
2.5竹质生态建筑材料
竹子与木质一样,因其刚劲、力争上游的特点广泛地应用于古代文人隐居房屋的建造和装饰中,而且一直延续至今天。不同于木质,竹子是一种速生植物资源,具有韧性好、耐磨损、强度大、纹理通直等多种优点。作为建材使用时,成本是木材或混凝土的一半左右。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对竹建材的创新设计和加工的创新做出了相关改进和重点具体要求。重组竹板材料是竹材料利用现代竹材料复合重组技术合成的,不仅具有钢材的力学指标,甚至超过建筑木材的性能,在建筑材料领域得到重用,是一种新型的应用上具有广阔前景的生态建筑材料。
2.6纸质生态建筑材料
众所周知,纸是木材、纸浆等可再生原材料制成的。采用纸作为结构材料能减小建筑物的质量,使得施工速度加快,从而降低成本,而且最重要的是当建筑物被拆除时,纸结构可以重复再生利用。目前,世界上开始用纸材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搭建一些临时性或半临时性建筑,如2000年世博会上日本馆、1992年的瑞士纸塔等。
3生态建筑材料的发展意义
关键词:绿色建筑;人居环境;问题;应用
1 绿色建筑以及绿色建筑材料的相关概述
随着生态环境材料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绿色建筑材料也应运而生。如果建筑单位能够将绿色建筑材料合理地运用到建筑建设中,就能充分地发挥绿色建筑材料的三个优势,分别是:首先,绿色建筑材料能够有效地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并且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臭氧破坏程度以及温室效应;其次,将绿色建筑材料运用到建筑建设中,还能为建筑单位最大程度地节省资源,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最后,绿色建筑材料能被有效地收回从而对其二次利用,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理念。
所谓的绿色建筑指的是,这种建筑不但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还能在建筑正常的使用寿命周期内,不管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生产工作中,都能最大程度地利用这一建筑,最终将资源的浪费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人们往往会产生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绿色建筑既然有诸多的优点,肯定建设过程中投入的资金也很多。事实上,绿色建筑本身就属于超低消耗的高科技建筑,并不需要太高的价格。
经过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可以看出,绿色建筑与普通的建筑物相比较,其建设成本并没有多大程度上的提升。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绿色建筑中所使用的绿色建筑材料具有二次使用的功能,使得建筑单位在建筑材料的投入成本上会大大地减少。除此之外,绿色建筑也并不是多么神圣的建筑,只是这种建筑通过对一些简单施工技术的高效应用,从而建设出来的一种能够适应天气变化的建筑类型,其实早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已经开始建设绿色建筑,如建设一些冬暖夏凉的徽派建筑物等等。因此,绿色建筑并不是完全等同于高科技建筑。
2 人居环境的概念以及主要问题
2.1 人居环境的概念分析
所谓的人居环境,就是可以供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的一些场所。人类作为人居环境的主体之一,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人类居住的基本要求,建设单位逐步加大了人居环境的建造力度。
2.2 现阶段人居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人居环境的好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繁荣,促使城市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在享受舒适的生活环境时,并不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最终导致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也不断地下降。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属于一个人口大国,人们对环境资源的需求量始终处于只增不减的状态,从而导致人们的居住环境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与威胁。个别建筑单位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往往会对一些有毒的化学建筑材料加以应用,从而导致人们的身心健康以及居住环境的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3 如何在人居环境中高效地应用绿色建筑材料
建筑单位只有在人居环境中更加高效地应用绿色建筑材料,才能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以上问题,从而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详细来说,就是从以下三个方面不断加大力度:
3.1 在门窗建筑中合理地应用绿色建筑材料
门窗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果建筑单位能够将绿色建筑材料合理地应用到门窗建筑中,不但能够将人居环境的污染范围有效地减少,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人居环境的保温功能。与此同时,人们也会对机械空调的依赖程度有效地降低,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和控制热岛效应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
3.2 在住宅装修中合理地应用绿色建筑材料
如果人们能够在装修住宅的时候,合理地应用绿色建筑材料,不但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的装饰需求,还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一个更加健康的居住环境。然而,由于一部分装修工人所使用的装修材料质量不合格,加上装修工人自身的技术水平也不够高,最终导致装修住宅的过程中浪费大量的资源,并且对自然环境也造成极大的威胁与破坏。因此,要想将这些问题有效地解决,人们就应该有效地落实绿色建筑理念,从而提升人居环境的质量与水平。
3.3 在建筑结构中合理地应用绿色建筑材料
现阶段,市场上出现了种类丰富的绿色建筑材料,并且在很多建筑建设中也广泛地应用了绿色建筑材料。因此,建筑单位在实际选用绿色建筑材料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评判标准,全面地考虑和分析建筑材料能否回收再利用。目前,在建筑建设中应用最多的绿色建筑材料就是轻型钢材,轻型钢材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与节能性能。并且轻型钢材还具有成本比较低、运用灵活方便等优点,在我国众多领域广泛地应用了这一建筑材料。
4 以美国绿色办公室为例的绿色建筑材料案例
世界上最著名的绿色建筑材料使用的案例之一就是美国国立资源保护委员会总部建立的绿色办公室,这一绿色办公室的施工材料都是废旧回收物。这个办公楼外表看上去和普通写字楼一样,但是它的墙壁石油秸秆压制并经过高科技加工而成的,拥有很强的牢固性。k公桌则是用废旧报纸和黄豆渣做成的。该建筑物最有特点的地方时墙外的各种蔓生生物,这些生物的存在不仅调节了空气,还为绿色理念增添了一道色彩,对身心健康很有帮助。
5 结语
总而言之,人们要想有效地改善自己的人居环境,就应该对绿色人居环境的概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能够高度重视绿色建筑材料在人居环境中的合理应用。也只有将绿色建筑材料更加合理、高效地应用到人居环境中,才能从更大程度上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进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同步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献
摘要:文章介绍了建筑的基本特征,并详述了古今中外建筑结构及建筑外形两方面的重大成就,总结出建筑结构与建筑艺术之间的密切关系。
关键字:建筑结构;建筑艺术;造型
Abstract: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ilding, detailing the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and foreign building structure and architectural appearance in two great achievements, sums up the building structure an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chitectural art.
Key word: building structure; Architectural art; modelling
建筑起源于人类对生活的需求,一直以来,建筑为人类生活居住、工作学习、娱乐及从事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场所。所谓建筑,就是利用固体材料造出一个空间,以满足特定的功能要求与遮避外界风雨。建筑的三大基本要素分别是建筑功能、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和建筑形象。
一、建筑的基本特征
1.建筑必须满足物质要求和精神要求
建筑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同时适应人们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使用要求,这在建筑的重要构成要素中起主导作用。
2.建筑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
建筑技术是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房屋建造的基本手段,是建筑水平是否提高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建筑材料、结构技术、施工技术和设备技术等,主要考虑应该采用什么材料以及用这些材料如何去建造房屋的问题;
(2)建筑材料是房屋建造必不可缺的物质基础;
(3)建筑结构是构成建筑空间环境的基本骨架;
(4)施工技术则是实现房屋建造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5)设备技术是确保建筑物达到某种技术要求的技术条件。
3.建筑必须具有良好的建筑外形条件
(1)建筑的体型、内外部的空间组合、立面构造、细部与重点部位的处理、材料的色彩、采光以及装饰处理等,是构成建筑物形象的主要成分;
(2)如果建筑物的形象能够处理得当,就会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即所谓 “建筑艺术”;
(3)建筑形象是功能与技术的综合反映;
(4)优秀的建筑艺术形象会使建筑展现出庄严雄伟、朴素大方、简洁明朗的魅力。
4.建筑的基本要素具有时代色彩
(1)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变化发展;
(2)建筑的艺术形象也不断被时代赋予新的风格。
由此看来,探索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是矛盾还是统一,如何使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更好的统一起来、协调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从古代建筑看建筑结构与建筑艺术的关系
纵观至今尚存的古代建筑,从材料利用来看,尽管只局限于最原始的建筑材料土、木、砖、石等,但是所用材料的各项性能都得到了有效;从结构形式来看,虽然只用了简单的砌筑方式,但没有不符合基本力学要求的。这些建筑物凭借了自然界对人类的启示以及人类长期认识总结积累的经验,其建筑结构与建筑艺术的统一与融合效果,几乎是无懈可击。下面介绍几个世界知名的古建筑:
1.古埃及金字塔
作为世界四大古国的埃及,拥有着举世闻名的神秘金字塔,其高度约146.6米,历经了4500余年而屹立依旧。
(1)金字塔采用抗压强度高、耐风雨的石材作为建筑材料,同时设计成了极富平衡和稳定状态的正四棱锥体结构体型;
(2)埃及金字塔不但具有宏伟壮观、气势磅礴的建筑艺术效果,而且其建筑艺术与建筑结构搭配的浑然一体。
2.古希腊建筑
(1)因为古代建筑局限于原始材料的性质与人类薄弱的力学功底,所以,不过是埃及鲁克索神庙,还是希腊巴特农神殿,都只可以借助两个石柱上架设石的梁柱结构形式,主要依据是石材做的简支梁横向抗弯强度决定了它的跨度,石材的脆性破坏性质导致建筑的跨度不会很大;
(2)随着静力学原理的发展,半圆拱与十字拱等利用水平推力取得静力平衡的结构体系在古罗马诞生,从而创造出梁柱体系无与伦比的内部空间,形成了古罗马建筑的建筑学派别;
(3)罗马建筑史上最著名的建筑――罗马万神庙,是古罗马建筑中圆顶(半圆拱)结构的重要代表作。中央内殿圆顶直径达43.5米,墙壁涂层采用的是石灰粉、火山、拌合碎石凝结而成的坚固不透水层,用圆顶底部嵌入墙体6.2米的做法来承受圆顶产生的巨大水平推力;还在弯顶上方开设8.9米直径的圆窗作为采光设备。整个建筑造型完美,内部空间庄严肃穆,明朗和谐,可称为结构技术和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体。
3.拜占庭建筑
它的成功在于拥有一套完整的结构体系和伸展、复合式的建筑空间,比封闭式空间的古罗马万神庙有了很大的进步。圣索菲亚教堂为典型的拜占庭建筑,下面介绍是该教堂建筑的主要特征:
(1)全部采用砖结构,中央大厅面积为32.6米×68.6米,屋顶采用一个正圆弯顶与两个半圆弯顶的组合形式;
(2)横向水平推力由侧墙支承,纵向水平推力由两个半圆弯顶支撑,整个弯顶通过拱体支撑在四个柱墩上;
(3)两端柱墩、半圆拱、以及斜角上的小半圆拱共同承担圆顶的侧推力,将之传到两侧较矮拱顶上去;
(4)总的来说,它具有结构体系,构思独特、受力合理以及空间层次井然和关系明确的特点,充分体现出匠师们对结构的受力特点和传力方法有相当强的理解水平和设计构思。
4.古代西方的哥特建筑
(1)哥特建筑采用了拱肋和飞券的拱式结构,它的拱肋不但是装饰线条,其本身既是结构的构成部分,又是结构造型的艺术渲染;
(2)艾克西特教堂,拥有别出心裁的受力构造,它是用垂直于主轴线的横墙来承受拱脚传来的水平推力,横墙上方又砌砖墙,组成顺次排列且面朝主教堂大厅的多个小教堂;
(3)主教堂屋顶采用“礼花式”拱肋来将拱顶部荷载传到拱脚。
(4)哥特建筑中,一般中厅拱肋的拱脚较高,其传力方式更是新颖,主要靠凌空腾越的飞券,将推力从高而下传给标高较低的扶壁。
从古到今,除了建筑在不断地演变发展,建筑设计师对建筑设计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更新:
(1)1725年,法国建筑师拉布鲁斯特不赞成只拘泥于古典的方式,他凭借对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认识,建议用新的材料和新的结构来创造新的建筑形式。于是,他用铁、石混合结构和玻璃材料有机配合,成功设计出法国第一座完整的图书馆建筑;
(2)1854年,美国建筑师勃哥达斯运用生铁框架作为承重结构,设计了纽约哈帕兄弟大厦,从此,美国建筑进入“生铁时代”;
(3)1889年,以埃菲尔工程师为首的建筑设计团队,用生铁材料结合完美的结构造型艺术手段,建造了埃菲尔铁塔。它也是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和新形式融为一体的杰作。
三、从近代建筑看建筑结构和建筑艺术的关系
1.19世纪以来至20世纪
(1)由于材料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相继问世,为建筑行业的在发展创造了优越的先天条件;
(2)力学理论不断创新,一次次取得重要的新成果,为新的结构形式与新的建筑设备的采用带来了可能;
(3)计算机等新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物质技术基础;
(4)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又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崭新的精神风貌和先决背景。
2.二十世纪以来
(1)钢材和新型混凝土的研究,使得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于是,高层及大跨度建筑迅猛发展,无数百米以上的高楼大厦和近百米跨度的大型建筑拔地而起;
(3)该时期内建筑的主要特点是:虽然功能要求较高,但整个建筑体形与结构造型融合性高,建筑形体规整、布局得体大方、造型肃穆壮观、功能划分恰当。结构井然有序、施工技术先进、受力明确合理、总体造价低廉。
因此,现代建筑较以往的建筑,已经发生了飞跃性的突破。虽然技术进步为建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是,处理好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和新建筑外形的配合问题仍是现代建筑设计的迫切要求。如此,建筑和建筑艺术之间的关系也就变得更加紧密了。
四、结束语
建筑结构与建筑艺术的和谐统一会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倍感亲切,激动不已。所以,为了使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具有艺术魅力,我们不仅要清楚地认识到建筑结构与建筑艺术的统一关系,还应在实践过程中更要给予更高程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潘天波 胡玉康 建筑的表情,抑或风格――论建筑师威托德・黎辛斯基的“建筑表情” 美与时代 2011
要积极吸取传统建筑的精华,并加以继承和创新。
关键词:传统建筑;空间处理;造型;天人合一
Abstract: China's ancient architectural art has a long history, architectural styles due to geographical and ethnic differences, group layout, space, structure and processing have a common characteristic i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and world-renowned.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of ancient China stands for "Heaven", this simple architectural ideas in various types of buildings have a significant reaction,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shap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architecture of indoor and outdoor space, which is China's classical architecture was door regarded as a classic and for future generations is an important reas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wo aspects of spatial processing of the ancient buildings and architecture modeling, analysis,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To actively absorb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nd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Key words: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spatial processing; modeling; Heaven
中图分类号: TU-02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不同地域和民族其建筑艺术风格等各有差异,但其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区别于西方,享誉全球。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很多,主要有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
我国古典建筑经过历史的发展和沉淀,现在已经超出现实存在的实际建筑的范围,它记录了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发展历程,拥有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可以说是一个物质化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哲学。
一、 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特性
传统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在理与情方面的认同和共识,属于文化范畴。传统系指文化传统,传统文化的总体决定传统建筑的基本形态,传统建筑也从一定的角度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形态,两者是不可分的。因而,传统的特点是具有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中国传统建筑正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最精彩、最直观的传承载体和表现形式。
说到中国古典建筑,不得不提到中国古典文化,尤其是中国古代儒家与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山水有灵,天人合一”、“人与天地相应”这些中国传统哲学精华,它强调人与自然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对我国古典建筑的空间处理以及造型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另外,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下,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在文化层面上凝结成三个显著特点:
其一,注重审美性与政治伦理性的高度统一;
其二,人文主义品格鲜明,集中展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神;
其三,在多样变化中注重综合性的整体空间意象。
虽然古典建筑艺术风格由于地域和民族等会有所差异,但在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处理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建筑形式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① 往往以群体组合的形式构成丰富的空间序列。
② 单体建筑造型具有一定的规格程式。
③ 木结构屋顶体量巨大,坡顶、正脊以及翘起的飞檐曲线柔美,这是中国建筑最突出的形式特色。
④ 室内空间处理灵活多变,空间大小不一、富有变化,并且注重塑造迂回、含蓄的空间意象。
⑤ 建筑构件的色彩和装饰彩绘的表现性极强,标示着等级与功能的差异。
二、 中国古典建筑的空间结构研究
老子日:“埏埴以为器,当其无,仃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里的“无”就是李间,“有”是指墙擘门窗。真有用的还是“无”。正是老子“无形之形”的理论,打开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空间探索之路。
一)传统建筑的空间
庭院是中国古典建筑的群体组合中心,是建筑实体与室外空间共生的基本单元。古代的能工巧匠往往围绕着庭院组织建筑中心,执着于营造一种曲径幽深、连绵无尽的效果,往往会采取向纵向、横向扩展或纵横向都扩展的方式,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各种建筑组群。这样的建筑群体给人塑造一种连曲径探幽、柳暗花明的人间幻境,在满足古典文人审美追求的同时,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长期团结、同意、稳定的愿望,是中国古典建筑的一大特色。
另外,古典建筑设计注重虚实相应,有无相成。在传统诗词中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这一点。“深宫内院”、“禅院钟声”以及民居建筑的“庭院深深”都体现着建筑与空间相辅相成、虚实互生。以传统的四合院为例,它以建筑围成一个庭院,极佳地组织了建筑和庭院的关系。从室内空间到建筑实体、从檐下过渡空间到庭院中的半开敞空间都是虚实相生的极佳应用。
建筑与情景的紧密关联也是我国古典建筑的一大特色,古代建筑的不同功能性往往表述着不同的气氛以及不同的情景。例如,中国古代讲究尊卑长幼,等级制度森严,因而在厅堂、居室的设计上也一定要表现出长幼有序、尊卑不同;而且在花园的空间布局上则力求“自然”,追求轻松自在之感。
除此之外,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特性是古代人世界观、自然观的真切反映,这种深层的民族意识通过建筑空间的特性完美的反映出来。正是因为如此,中国传统建筑才能经过历史的变迁经久不衰,为人们所赞叹。
关键词:高职扩招;课程思政;工学矛盾;多元教学;考核评价
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2019~2021年连续三年高职院校面向下岗职工、退役军人、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人员开展社会扩招。面对新型群体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融入思政元素,发挥课程育人作用,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值得高职专业教师思考和探究。利用“建筑材料与检测”省级教学示范课建设,分析统招和扩招不同生源的差异,在专业课教学设计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打造思政知识与专业课程知识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结合课程教学组织设计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入,采用多元教学模式与灵活机制的考核评价,打造符合高职扩招学生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全过程育人新格局。
一、传统课程教学与考核现状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解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检测方法及工程应用,让学生获得有关建筑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建筑材料常规性能试验的操作技能,会根据工程特征和环境特点合理、经济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真正做到“会取样、能检测、懂评价、知选用”的基本原则,确保为今后从事材料检测、工程施工和质量监督等职业岗位提供知识与技能。然而,该课程教学组织和教学形式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授课教师仅讲解知识点,没有针对扩招学生的具体实际进行授课,授课过程中没有很好地结合现有工程案例,课程结束后,仅用一张试卷来考核学生,导致未能完全实现其开设课程的初衷,尤其是针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缺乏课程技能训练和考核,同时也缺乏对学生的品格教育和人格历练提升。
二、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制定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教学标准是根据建筑行业人才培养所要求具备的职业能力,围绕“1”种专业能力—具有合理选择、调配、管理和检测材料的能力;实施“2”种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依托“3”个专业岗位—材料员、试验员和质检员,设计“4”个教学环节—项目导入—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验验证;学习“5”种模块材料—砌体材料、混凝土材料、钢材、装饰材料和其他材料。教学重点主要从建筑材料选择、材料进场验收、质量性能检测、材料工程应用等方面实施教学,学生通过学习后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材料品种及采购、材料质量与检验、材料基本性能试验等,“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主要采用“顶层设计、标准可依、模块教学、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即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4],融入职业岗位和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充分体现“课—岗—证”一体化教学。
(二)课程思政融入
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运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员,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这就要求课程教学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使得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建立了思政微教案,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将思政元素具体到教学模块中,使得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课程导入阶段列举典型的工程案例(从古代长城、嵩岳寺塔,到现代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等),用实际工程吸引学生,增强学生学习专业认同感;以工程灾害和事故案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专业责任感;以建筑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自豪感。
(三)教学方案设计
面对高职扩招生源的多样性和“工学矛盾”,课题组利用淮南联合大学混合式教学平台,打造完整的课程资源,包含课件、习题、视频教学材料和教学互动等;“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教学过程设计成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相辅相成,让学生利用工作业余时间进入教学平成线上课程的知识点学习,教师利用周末线下教学和试验指导完善课程教学内容,根据教学标准要求和课程课时安排开展教学,教学方案设计主要从项目导入-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验验证四个环节设计课堂教学,每个项目围绕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两个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四)教学内容组织
图1材料讲解框架结构图“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施工现场材料员、试验员和质量员岗位要求设置,采用模块化教学,课程整体分为五个模块,包括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砌体材料、混凝土材料、钢材、建筑装饰材料和其他材料的检测与应用。要求学生掌握主要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及特点,能够根据工程实际条件选择和有效使用各种建筑材料,掌握建筑材料的验收、保管、储存和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及相关材料的试验及质量评定的基本技能。同时,了解建筑材料的原料、生产、组成、工作、机理等方面的一般性知识,每种材料学习讲解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针对社招学生特殊群体,把比较容易理解的教学知识点采用线上教学,对于材料的基本性质、砂浆和混凝土配合比、钢材的应力-应变曲线等复杂理论知识点和技能试验操作采用线下面授,这样便于社招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课程教学内容。
(五)教学流程设计
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理念,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中心,以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为本位,将典型工作任务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导入来设计教学流程,采用模块化教学。课堂讲解主要围绕建筑工程所需材料核心知识点进行讲解,针对社招学生主要利用线上教学资源掌握理论知识,周末面授开展线下实操,整体课程教学流程如图2所示。
三、课程考核评价
课程教学团队根据《淮南联合大学关于深化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制定“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考核评价实施方案。方案主要包括“教学过程评价+期末理论测试+课程实训操作”三个方面。教学过程评价主要包括线上和线下教学,一方面看学生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学习进度,课程学习、课堂参与度和线上作业完成情况,另一方面看周末线下课堂教学出勤和课堂表现;期末理论考试由学院负责安排统一命题和组织测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课程实训操作由任课老师负责组织实施,主要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教学过程评价、期末测试、课程实训操作占比4∶4∶2。在整个课程考核中,增加拓展项目,主要结合高职扩招学生的特点,对于从事土木工程施工和现场材料管理的社招学生,可以利用从事施工现场材料相关职业技能证书来申请“建筑材料与检测”学分认定。学分认定申请学校审核通过后,期末理论测试课免考,这种考核方式可以很好地反应高职扩招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体现职业教育注重过程性考核方式,从而达到高职扩招要求的“标准不降、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原则,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达标。
四、结语
高职扩招背景下,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生源,很多学校采用灵活的弹性学制、学分认定和多样的教学方法,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和创新教学评价机制尤为重要。淮南联合大学“建筑材料与检测”作为省级教学示范课程,针对高职扩招生源特点,采用多样教学形式、多元教学手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在课程教育教学中增添专业知识和育人元素,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彭亚萍,胡大柱,苟小泉,等.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9(2):128-129,132.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3]吴月齐.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7-69.
[4]黄世谋.基于“如盐在肴”的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教学探索[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3):54-58.
[5]隆平,罗源,田伟军.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J].职业教育,2019,12(2):3-5.
传统民居的生态建筑特点,接着分析南北民居建筑受两个层面的影响;最后探讨现代农村住宅如何借鉴传统民居生态的设计的途径。
关键词:南北传统民居 生态性 借鉴
中图分类号:TU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1、中国南北的传统民居特色
传统民居的建造特点与当地的地理、气候、材料以及其生活习惯和风俗等文化传统的关系是不可磨灭的。因此建筑形态也是多样化的,北方有四合院、山西有窑洞、草原有蒙古包、新疆的碉楼、福建土
楼、云南有干阑式竹楼等等。这多样性大部分都跟人们所处的环境有密切联系,使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北方的民居四合院南北较长是对寒冷、干燥气候的适应;窑洞是对黄土高原坚硬的适应;江南
水乡住宅的遮阳、天井排水、通风性更多是对当地雨水潮湿气候的适应;西南地区的“一颗印”,建筑形式多为四方形,对称平稳,方方正正,瓦顶土墙,是一种封闭式民居。可以说每个地域因为不同
的气候、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类型的住宅,正因如此,地域广阔的中国才有如此多样的民居形式。
2、分析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地域性的两个层面的影响
传统建筑民居形式主要受两个层面的影响:其一,外在物质层面,多样性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地形等诸多类型,对南北各民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建筑形式考虑更多的有降水、潮湿、通风、遮阳
、室内保温性或凉爽性等措施。其二,内在精神层面,建筑形式的对称原理、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生活习俗和传统审美文化的传统哲学观念和生态观念的结合。
2.1 物质层面
因地制宜。我国的房屋一般坐北朝南,因为向南的房屋在冬季可多接收阳光,夏季则迎纳南风。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雨水较多,地形较宽松,地形平整,建筑材料相对单一。为了建立小气候居住,南
方民居的墙体和屋顶做的比较单薄轻巧,建筑空间较主动,方便展延、通透。建筑实体可以顺从地势适用建筑空间种种灵活处理的需要。如傣族的吊脚楼,用木料和竹子搭起来,用几根木柱撑起,离地
面两米,楼下空旷,通风性好,白天气温不会升的很高,夜间降温也快,保持相对干燥。
就地取材。中国古代建筑选材自然而节约,在民居建筑中,人们充分顺应自然,利用现有的条件去建造,在建筑选材上,一般都选用当地的材料建筑房屋,这样既方便又经济。所以土质坚硬的地区或利
于建筑的地区多以土为主要材料建筑房屋,如山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以土为主材的民居形式;东北、西南等多林木地区,则多用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
气候、通风。北方的墙体要比南方的墙体厚,这样能更好地抵御寒冷的入侵。南方民居的里屋与屋的间距要偏小,可以抵御强烈阳光直射。南方建筑需要降温、除湿、换气等作用,所以比北方的通风遮
阳要强。天井、花格漏窗等采光形式,南方也比北方要讲究,北方民居的南北向墙面通常不开大窗,天井也是封闭的。
2.2精神层面
“择中”观念。中国大陆与对外建立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东面临海,西北是戈壁荒漠,西南有世界之巅――青藏高原,这些地理上的阻绝地带,形成了内部开阔向心、外部相对隔绝的地理单元
,这些地理条件自古形成了文化上“择中”的观念,流传到民间,则变成“向心”,“中正”观念。表现在建筑住宅布局上,即明显的轴线布局,对称形式,强调布局的中心,以突出主次、等级。如安
徽宏村、西递等南方村落中,从住宅在村落中的位置就可以看出住户在宗族中的地位和受人尊敬的程度。村落中的人们每年还要集体在宗祠中进行祭祀祖先的活动,这些活动无疑拉近了人们的关系,增
加了人们的情感。
人们的审美观念。南方的马头墙不光起到防火作用,而且具有美感的建筑形式。早先山墙的形状跟主人的姓氏生辰八字等相关联,呈现不同的形态,寄托着主人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因此民居不仅满足居
住要求,而且还体现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把美的形式与功能结合起来,呈现中国民居的特色之美。顺应结构的装饰,如窗、门、柱、檐等部位,增添了很多美感,体现人们的智慧和美的追求,使民
居建筑体现朴素与自然之美。
天人合一。儒家天人合一观,强调以天道建人道,以礼治国,重人与人之间的次序、等级,人为通过等级次序的排列可以达到与天道的同构,从人伦上达到“天人合一”。这种依顺天地阴阳顺序而确立
的等级次序,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建筑中也体现出浓厚的礼制色彩。①从中可以看出民居的情与礼的体现,在选址、布局、建筑技术及装饰等方面较多地体现了固定朴素的传统哲学观念和生态精
神。为了更好地使用住宅和环境融为一体,古代还形成专门的学问――风水,主要是对周围环境与地景进行研究,使自然与人、村落、住宅相互协调,从环境角度达到“天人合一”的一种理论指导。
3、总结
如何更好把传统民居的生态理念应用到现代乡村建筑?
传统民居聚落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在结合自然、气候、因地制宜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建筑生态理念。消耗极少的能源,用最简便的手法、最普通的建筑材料,创造了宜人的居住环境。它涉及到“生态
”理念是我们祖先长期生活的经验积累,可供后人参考,与现代住宅相比,具有明显的舒适性及节能优势。
(1)利用建筑形式的选择和组合建立适应气候的各个方面,如气候、温度、降水、日照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借鉴传统民居的技术,建筑适应气候条件、减少采暖、空调、
运行时间可达到节能的作用。
(2)利用当地建筑材料、建筑装饰体现出当地的生活习惯,审美观念等历史文化传统,反应地区特色等方面。但现在材料的选用方面,面对植被的破坏,树木的减少,我们做到跟早先时期利用木材来建
筑民居相对困难。大部分普遍都是利用钢筋混泥土的建筑形式,为了形成自己的特色和艺术的观赏性,也要做到与自然融合一体,不破坏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3)村落布局紧凑,节约土地的利用;利用天井和巷道自然采光、通风、节约能源;以巷道地段划分聚居单位,以天井为中心组成单元,形成良好的邻里关系。
传统建筑中对周边环境适应性设计尽管与现代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不同,但其设计手法依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优化现代建筑的生态设计,突破创新,使现代建筑具备地域特色和生态节能优势。
指导老师:刘星雄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2]陆元鼎:《中国民居与文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3]汤国华:《岭南传统建筑的“天人合一”》,《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第15卷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