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无处不在的垄断性:垄断性虽然在微观经济中无处不在,在宏观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仍然无可避免,全球化的国际经济竞争使得垄断性更加集中,各国参与全球化经济的准入成本逐渐增大。当今经济体系下,美元在国际货币中的中心地位不可撼动,在较长的时期内,货币的汇率将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这为国际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稳健的市场环境,在以美元为本位的经济体系中,后进国家参与贸易与投资过程中的交换成本被大大提高了,汇率变动风险也相应提高,在许多重要的战略性产业部门,由少数几个大国垄断的行业标准与体系,将越来越多地阻碍其它后进国家的门槛,阻碍全球国家的公平、有序竞争。
2.话语权的不对等性:大国经济首当其冲,几大经济国家主导着全球经济的秩序与规则,多数国家的经济话语权被剥夺或者逐渐减弱,探索国际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将阻碍重重,单边性的国际经济排斥大多数国家的经济话语权,话语权的缺失使得主要经济国家制定相应的贸易规划与标准秩序,将维护自己利益的准则与秩序奉为经典,以期达到其自私的政治目标,话语权的缺失,将会使得多数国家的利益受损,使得全球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探索面临艰难。
3.经济贸易的单边性:全球化经济中使得少数几个经济大国主导着全球经济的大动脉,国际经济中的贸易单边性使少数国家对局部或全局经济的规则与制度产生制约性的影响,少数发达国家常借方便之机损害多数国家的整体利益,在国际市场贸易中榨取高额利润,以此转嫁自身经济危机,甚至为了刺激本国经济振兴,常采取一些宏观性的经济政策而完全不顾其它国家的利益。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建,期待各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必须集各国之力,采取强有力的综合措施,更新与完善国际经济新秩序,祛除弊端,发扬优良制度,创建更合理、科学、良性、和谐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秩序的重建对各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其重要意义甚至超越资本与技术等要素的综合,更新国际经济新秩序不仅是中国经济的需要,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希望,对国际经济秩序的重构与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不可逆转的洪流,为了全球人民的共同利益,各国应该通合作,勇敢出击,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积极地做出引导与示范:
1.完善开放模式,增强国际经济活动中的自主性
国际关系和全球经济和平,需要新思维与新模式,国家经济的开放需要多元化的开放模式,积极地拓展与海外经济的合作与投资,以更加主导性的姿态展开开放模式,在未来的确定际竞争中形成新型的国际竞争力。从过去被动地追随发达国家的经济态势,到改变开放模式,积极拓展海外投资力量,从而推动国内高端设备的出口,我国已经在改变开放模式上做出一定的创新与尝试,由此,出口产品的市场份额得到扩大,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得到提高,我国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主动型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2.改进国际结构,扩大对外国际经济中的话语权
从亚洲投资银行的发起来看,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力已经得到提升与印证。近50多个国家的申请与广泛响应,使得亚洲投资银行一如既往地开展下去,即使面对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反对与阻挠,这一经济决议的发起仍然得到众多国家的支持与新兴经济体的广泛参与,这表明,中国在国际经济领域内的话语权正在逐渐提升。单向性的话语权正在逐渐被打破,各国要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国际市场经济中去,积极地对现有的经济组织提出改革与倡仪,大力地加快金砖国家银行的建设与推进,制定与设立更多的多元化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部,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话语权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
3.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对国际经济事务的影响力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利弊;汇率;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 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10201
1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目前人民币虽然可以在境外流通,这并不代表人人民币已经完全国际化,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不断扩大最终必然会使人民币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根据《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3》指出,截至2012年第四季度,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已经达到0.87,相较于前年的0.58增长了49%。虽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处在高速增长阶段,但在国际使用方面人民币仍处在起步阶段。
2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
2.1 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方面
(1)有利于加强国际收支调节的能力,平衡中国经济。目前中国有一定量的外汇储备,其实质就是对外国政府的巨额贷款,而且面临着通货膨胀及国家风险。人民币国际化后可以实现货币之间的替代,中国利用资金又有了新的方法,这样既可以降低国际储备的数额,而且又可以减少中国因为使用其他国家的货币而引起的资源的流失。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利于我国摆脱“米德困境”问题,即我国为了保持外部平衡,从而牺牲内部平衡,如通货膨胀率,国内充分就业率等问题。
(2)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朝着稳定与公正方向发展。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能够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美元是国际间的主要货币。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主要由发达国家主导,而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的地位。而人民币国际化不但有利于各国储备在币种上进行风险的分散,而且使发展中国家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将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和公正。
(3)有利于减少汇率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汇率变动将增加国内对外贸易企业的风险,汇率的波动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不利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后,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可以使用本国货币计价与结算,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也将变小,这可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越高,中国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也就越小,中国的经济会更进一步增长。
(4)有利于中国进一步的金融体制改革。人民币的国际化和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是相辅相成的,人民币的国际化将促进国内金融体制改革,而国内金融体制改革也将促进人民币国家化。
2.2 人民币国际化的不利方面
(1)贸易摩擦增加。
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世界主要贸易国家的对外贸易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打击,大多数国家经济增长停滞不前或陷入衰退。为了恢复国家经济,各个国家纷纷出台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从而导致近年来我国贸易摩擦迅速增长。我国近几年已经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与多国产生了贸易摩擦。对外贸易虽然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但我们同时还要解决贸易摩擦,这样才能使人民币国际化持续发展。
(2)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他让我国在获得人民币国际化利益的同时我们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人民币国际化会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根据克鲁格曼的“三角形”假说,在资本的国际自由流动、汇率制度的稳定和独立的货币政策这三大政策目标中,每个国家只能同时选择其中的两个目标。如果一国选择了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国际自由流动,就必须放弃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人民币国际化后,国际金融市场上将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币,其在国际间的流动会加强中央银行对国内人民币的控制能力。
(3)面临“特里芬难题”。
人民币国际化后我国将承担维护国际金融稳定的义务,在必要时充当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因此我国将可能面临“特里芬难题”,即在以贸易逆差向储备国提供结算与储备手段的过程中,将出现本币贬值的压力与保持本币币值稳定之间的冲突。
3 总结
人民币国际化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处于初级阶段。人民币国际化是长期的一个发展,并不能一蹴而就,人民币也不会在短期内完全取代美元。一国货币能否成为国际货币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所决定的。人民币国际化要建立在中国不断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同时人民币离岸市场对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十分重要,2014年一季度,从中国净流出人民币资金3400亿元,进一步补充了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离岸人民币存。款余额达2.4万亿元,占全球离岸存款的比重上升至1.51%;新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同比增长160%;离岸人民币外汇交易量比去年四季度翻番,这也是2015年人民币国际化的主题。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但在实现国际化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需要慎重前行,千万不可急于求成。
参考文献
[1]宗良,李建军等.人民币国际化理论与前景[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2]车德宇.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现状及发展[J].中国金融,2011,(23).
[3]巴曙松.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挑战与路径[R].“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背景报告,2012.
[关键词]新常态;图书馆员;素质
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细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每个行业都在新常态下寻找自身发展的机遇。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参与者,图书馆员应该具备良好的素质,来适应新常态的时代背景,更好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人才的竞争。”【1】人的素质对事业的繁荣兴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质量影响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1.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作为一名高校图书馆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这就要求馆员在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的过程中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业行为准则,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之下,高校图书馆员要具有良好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要爱岗敬业,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要立足于高校,服务于高校师生,提高服务水平,也要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工作中要互帮互助,要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更好地完成工作。
2.高校图书馆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学校、家庭节奏的增加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首先,应具有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妥善的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做好图书馆工作的基础,对于图书馆员来说,需要经营的就是与读者和同事两方面的人际关系,一方面,图书馆员要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和沟通技巧更好的与读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对待读者要热情周到、有亲和力;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员应该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团队协作是做好图书馆工作的关键。【2】与同事间的友好相处,及时沟通,能够相互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并及时加以改正,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务。
其次,高校图书馆员要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要善于接受新生事物。这里的适应能力指的就是适应社会的能力,作为高校的图书馆员应该具有较强的洞察力,及时把握社会前进的脉搏,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之下,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3.高校图书馆员应具有必要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知识
随着“新常态”的到来,高校图书馆应该在多方面进行改进来适应新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员也面临着更高的业务素质的要求,需要不断进行学习来适应高校图书馆员的发展。
首先,高校图书馆馆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和熟练使用社交平台。现代图书馆主要通过网络来为读者进行服务,所以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具有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术,高校图书馆员面向的读者群体主要是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微信、微博等各种社交工具和网站深受大学生群体的青睐,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员也要了解一些社交媒体和社交网站,把电子阅览、读者服务、资料收集与社交网站和社交媒体结合起来,把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服务和最新的图书信息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站和媒体呈现出来,使师生们能第一时间掌握图书馆的最新服务信息,能够方便快捷的享受图书馆的服务能使高校图书馆又好又快的发展起来。
其次,高校图书馆员还要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和日常交际能力。随着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到来,国际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熟练掌握和运用英语已经成为图书馆员必备的能力之一,高校作为科学技术和文化的主要聚集地,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必不可少,高校图书馆经常能迎来外籍教师和学生,他们大多会用英语来描述自己需要的书籍和服务,只有具有了英语交际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做好读者服务,和整理一些英文文献【3】。可以说,提高高校图书馆员的英语能力是时展的需要,更是“新常态”的需要。
再次,高校图书馆员应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化图书馆大多采用竞争机制,通过馆员之间相互评分和领导对馆员的考核成绩进行综合考评,实行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的制度,这就要求图书馆员要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学习和自我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武装自己,掌握图书馆的专业知识和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4.要具有创新意识
发展要有具有创新精神,没有了创新,那么发展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之下,各行各业都要求要要有新的变化,要求创新谋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科学知识的集散地,图书馆员作为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图书馆员在市场工作中也要具有创新精神,在日常的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原有的工作方法,使工作更快、更好、更有效率的完成。可以说,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也是图书馆能够健康快速发展的保证之一。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之下,要求图书馆员具备和提升相应的素质,只有图书馆员具备并提升了这些素质,才能使高校图书馆在新时期的新背景之下迎来发展的新机遇,才能使高校图书馆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洋.人文关怀・新常态下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5(8)
关键词:产业;国际贸易;中国贸易政策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产业组织政策环境分析
(一)国内环境分析
1.中国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产业国际竞争力弱。
从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来看,我国工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低,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缺乏,产业国际竞争力弱。我国主要行业的平均集中率水平也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水平。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国内企业仅万分之三有核心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缺乏,产业发展受制于人,产业国际竞争力弱。
2.跨国公司利用其地理优势地位,控制市场、克制竞争的倾向初现出来。
在国内包装企业诉利乐案中,利乐倚赖其在无菌包装机方面的垄断地位。在包装耗材上实行了不正当的限制性商业策略,控制了绝大部分包装市场,并且使利乐纸的平均价格在2003到2005年的两年时间内上涨了大约2倍。
3.国内行政性垄断问题严重,行政性垄断产业的改革任重道远。
我国的行政性垄断产业主要包括铁路、港口、民航、电力、电信、城市公用事业、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特殊行业、邮政、城市公交、烟草食盐粮食药品等重要商品以及流通、军工、铸币、银行保险等金融业,产业部门涉及面广。行政性垄断造成了双重恶果:
一方面,垄断地位使得这些产业内的企业一方面攫取了远高于其他行业平均利润率的利润,排斥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
另一方面由于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和发展动力的缺乏,长期以来,使这些产业成本居高不下,产业经营绩效低下。行业的特殊性加上国有企业的身份,使得这些产业的改革举步维艰。
(二)国际环境分析
1.跨国兼并成为主体。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第五次企业兼并浪潮,这次兼并浪潮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兼并数量急剧增多。二是单项兼并交易金额世界记录屡创新高,兼并规模日趋扩大。三是跨国并购发展迅猛。四是兼并范围广。第五次兼并浪潮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加剧的结果,为了生存和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以取得竞争优势,同行业的领头企业纷纷走向联合。同时,第五次兼并浪潮的出现并没有缓和竞争。它使得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更趋激烈,通过此次兼并,在某些产业,只剩下实力超群、为数不多的几家巨型企业,为了争夺世界市场,这些企业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竞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波音和空客的竞争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注解。
2.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调整竞争政策,放松规制和提升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国际潮流。
以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兴起和市场需求的扩大改变了传统自然垄断产业的性质。竞争政策调整的另一个动向是从对反垄断的强调转向扶助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当前,发达国家的反垄断政策对垄断的认定已从结构标准转向行为标准。并且还要考察垄断行为的市场绩效,“一事一议”已经成为通行的原则,对横向兼并等过去严格限制的行为已基本放任自流。
3.网络经济的兴起,对世界各国的反垄断提出了新的挑战。
网络经济是以计算机网络业为中心以及由这个产业派生出的若干相关产业。网络产品固有的规模经济性、网络外部性(正反馈效应)、技术的市场不相容性和网络产品技术标准造成了网络产品的锁定效应和先行者优势。从而使得垄断成为网络产品市场上的一种必然而普遍的现象。在结构和行为上显然构成垄断的厂商,在绩效上却无可指责,结构、行为和绩效的脱节将政府的反垄断政策推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反垄断,意味着绩效损失;不反垄断,从道义上又说不过去。网络经济领域的垄断问题对各国政府的反垄断政策提出严峻的挑战。从1997年开始的微软垄断案,2002年最终以和解的方式解决,和解协议中,微软并没有做出多少让步。
二、我国调节外汇储备对中国产业调整的举动
2008年12月以来,计有美国、欧盟、加拿大、印度、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了超过10起贸易救济措施或者法案,而以其他方式抵制中国出口的政策也屡屡出台。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出口保持增长的前景更加难测。印度提高了部分钢铁产品的关税;南共市成员试图将外部共同关税提高5%,但未获其首脑会议通过。
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2.55万亿美元,贸易顺差为2900亿美元,吸引国外投资900亿美元。200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1.95万亿美元。我国已连续15年对外贸易保持顺差,国外直接投资始终处于净流入,目前是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因此这两方面的净流入使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数量剧增。其规模已远远超出理论界提出的外汇储备应维持在其外债总额的40%左右的水平上。摆脱“金融恐怖平衡”的枷锁,是我国政府和学术界急需破解的难题。
(一)扩大内需,加快产业调整步伐。降低对外依存度
以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降低以净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的依赖,这是减少巨额的外汇储备的根本方法。中国储蓄率高,除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外,很大的缘由是居民有许多后顾之忧而不敢消费和没有能力消费。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政府应加大在就业、教育、养老、医疗、环保等方面的投入。使国内居民的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以内需为主的产业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减少对出口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依赖,尤其是限制初级原料加工出口的企业。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及资源性原料进口,从而减少国际贸易顺差,降低巨额的外汇储备。
(二)谨慎地购买美元资产,逐步加大黄金购买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购买美元资产是拥有外汇储备国家不得不的选择。美国国债因其良好的信用、稳定的收益及流动性,是各国政府首选的投资对象。但近几年美元贬值的狂潮也令各国忧心匆匆,外汇储备多样化可以在一定程度的化解风险。同时。除了购买美国国债,还可以考虑购买美国通货膨胀保值债券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发行的债券等。
截止到2009年4月,中国已拥有黄金储备1054吨,在世界各国排名第五。2000年以来,中国调整过两次黄金储备,即2001年和2003年,分别从394吨调整到500吨和600吨。但目前中国的黄金储备价值约占全部外汇储备资产的1.6%,该比例远低于超过10%的全球平均水平。黄金在中国总储备的比重实际上自2003年以来一直在下降。中国黄金储备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至少应达到10%左右的国际水平。
但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漫漫,2000年5月亚洲国家签署了《清迈协议》,开辟区域货币合作新篇章。到2009年3月中国已经与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阿根廷等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达6000亿人民币,与此同时,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也在香港和内地沿海城市开展,这种“贸易结算+货币互换”的模式,是两国规避美元汇率风险,扩大双边贸易的新探索,它对中国政府加快人民币区域自由化进程,增加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提供帮助,为中国外汇储备摆脱美元体系的束缚提供了新途径。
三、案例分析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产业的影响
(一)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历来是国家重点的关注行业。根据商务部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高新技术出口商品共分为十类。在这十类中,出口的主要是计算机类、通讯技术类和电子技术类相关产品,而生物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产品的出口相对薄弱。在进口方面,也主要集中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类。可见,信息技术类商品在高新技术贸易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率看,2001年至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增长率均超过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但从近期看,无论是外贸总额的增长还是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增长,其增幅均有所放缓,特别是2007年,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首次出现低于总体贸易额增长的情况。这也与总体的外贸环境不容乐观有一定的关联。即使外贸环境发生如何的变化,国家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态度始终不变。国家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大部分都维持在17%的最高退税率。国家多次调低出口退税率。虽然使得一些生产效率低的中小企业从市场中淘汰,低端产品规模逐步减少,产业结构有所优化。国家又不得不提高其出口退税率,以缓解由于产业结构升级所导致的剩余劳动力释放所带来的就业压力。
由此可见。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经济分工不断深化、国际经济分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和国际分工政策环境不断改善的产物。商品的区际间或国际的价格差异引发了国际贸易活动,而资本的区际间或国际间的现实的或潜在的综合获利差异是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基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目的是为了对广泛存在的国际直接投资行为给予合理的解释。因为大规模的国际直接投资活动最早是由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欧洲国家和后来的美国等发达国家来完成,所以经典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行为长期跟踪分析和研究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兴起,又形成了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各种理论。
总结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可以看出:各种投资理论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了各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国际投资领域的现象和特点,对产生国际直接投资的原因、决定因素以及对各国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这些认识可以为各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各国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理论参考。由于不同国家和经济体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着不同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利用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上也呈现不同的经济特征。加强对不同国家和经济体利用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比较研究,可以进一步从宏观上分析世界直接投资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分布趋势,从中观上比较不同区域的外资特征,从微观上分析不同国家利用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提供一定实证支撑。
参考文献:
[1]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75
[2]雷达.国际经济失衡背景下美国财政赤字的双重影响[J].世界经济,2006,(3)
[3]江涌.国际金融恐怖平衡与美国的金融陷阱[J].现代国际关系,2005,(7)
[4]段平方.从金融恐怖看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方向[J].改革与战略.2006(11)
[5]毛筠,孙琪.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加快。随着加入WTO的日益临近,我国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为了迎接这一挑战,我国必须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而这需要富有远见的理论指导。
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回顾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阐明了著名的“看不见之手”机制,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在利益驱动下,主观上为自己的微观经济主体可通过分工和交易而客观上为社会工作,从而实现自利与互利、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相互联系。故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不像重商主义者声称的那样,一定是非赢即输的,而是可能实现“双赢”的。经济主体的“利己”不应通过损人去实现,而应通过利他来实现。具体途径为,社会各经济主体按自己的特长实行分工,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显然,交易活动一旦越出本国范围,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就出现了。斯密的这一理论被称为绝对优势理论。这一理论虽然解决了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动因,但却无法回答一个问题,即如果一个国家在任何商品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那么这个国家还能不能参加上述国际分工?另一位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相对优势)理论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认为,不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怎样的状态,经济力量是强是弱,技术水平是高是低,都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即使总体上处于劣势,也可从诸多劣势中找到相对优势。比较成本的关键在于比较。
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回答了斯密绝对优势理论无法回答的问题,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上的比较成本差别呢?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对此作出了解释。该理论认为,在不同国家同种商品之生产函数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相对禀赋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型式上的差别。因此,各国应当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这一逻辑得以成立的前提假定是各国之间单位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都是相同的,即各国的生产函数都是相同的。与此不同,李嘉图的理论则认为各国比较成本的差异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之差别造成的,也即各国的生产函数是不同的,而且一定时期内这类不同性保持不变。在斯密和李嘉图的贸易理论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生产技术是给定的外生变量,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市场结构为完全竞争。作为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这两个理论被称为“古典贸易理论”。在H—O理论中,劳动不再是唯一的投入,但生产规模报酬仍然不变,市场结构仍为完全竞争。H—O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
无论是“古典”的,还是“新古典”的贸易理论(我们不妨将这两者合称为传统贸易理论),所强调的比较利益结构都是建立在一国产业之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的。通常的情况是,发展中国家缺资本和技术,而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便宜的优势。发达国家则具有资本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因此,比较优势的贸易格局一般表现为: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或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则进口后者,出口前者。应该说,上述理论在解释现实中的某些贸易格局上是相当成功的,并曾在相当长时期内构成了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主流,但它们终究存在着局限性。
无论是以劳动生产率差异为基础的相对优势理论,还是以生产要素供给为基础的资源禀赋理论,其比较利益产生的前提是各国的供给、生产条件不可改变,资源和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这种传统比较优势具有静态的特征。但处于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生产要素、资源可以在国际间流动;自然资源通过技术进步可以被改良、人工合成或被新材料所替代,人力资源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而以“质量”上的优势弥补“数量”上的劣势。这表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静态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并不一定具有动态的竞争优势。
新贸易理论的形成与不足
由于传统贸易理论是以“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基本假定的,故很难解释二战到1975年间出现的大量新现象:国际贸易的垄断竞争、新技术保护主义、产业内贸易等。事实上,这些现象都可以用“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不完全竞争”予以概括。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于1962年提出,即使不同地域之间要素禀赋条件及生产函数并无不同,但由于需求偏好的区际差异也可引致互利的贸易。他指出,许多国家相互出口的往往是种类相同、但品牌不同的产品。它们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利益在多数情况下表现为消费者由于买到了所希望的特定品牌的工业品而获得了效用。故产业内贸易可以得到解释。在这类贸易中,产品差异化具有重要作用。所谓产品差异化是指在同类商品或服务中,厂商通过质量、功能、款式、品牌、广告、售后服务等环节上的努力使自己经营的一种具有某种特色。它与不完全竞争,尤其是垄断竞争相联系。在垄断竞争的市场中,产品之间的类似性会使它们互相替代的可能性增大,从而导致竞争;而产品之间的差别性则导致一定程度的垄断。产品差异程度越高,产品的可替代性越小,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越低,其结果是厂商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产品的价格。而这是以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的传统贸易理论所无法解释的。针对传统贸易理论的不足,以不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除了产品差异化以外,该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规模经济。即指企业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因参与国际贸易导致市场扩大从而使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与传统贸易理论相比,新贸易理论大量运用产业组织、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概念和思想来构建新的理论模型,使国际贸易理论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然而,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之上的新贸易理论仍然没有兼容传统的比较优势,故其对贸易现实的解释能力仍然没有一般化。1985年,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的《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新贸易理论趋于成熟。该书综合了各种新的贸易理论,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从而把新贸易理论提升到基础理论的高度,使其适用性进一步增强。该书提出的一个贸易模型不仅导入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因素,符合垄断竞争假设的条件,而且还兼容了传统比较优势,从而使新贸易理论更一般化,解释力更强。该模型表明,第一,产业间贸易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基础之上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国之所以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净出口国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净进口国,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因素仍然是比较优势。第二,产业内贸易则是建立在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基础上的,即使两国具有同等的技术水平和相同的资本—劳动比率,两国同产业的厂商仍将生产异质产品,消费者对外国差异制成品的需求仍将引致产业内贸易。由于对规模经济的追求,贸易?揭话阒荒苌掷嘤邢薜牟罚缓笸ü的诿骋桌丛鼋降纳缁岣@5谌员冉嫌攀莆〉牟导涿骋缀鸵怨婺>谩⒉凡钜煳〉牟的诿骋资强梢怨采⒋娴摹?/P>
新贸易理论的上述改进使其成为当今的主流贸易理论。但由于该理论是产生于市场经济相对发达国家的背景之下的,故其并没有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来看问题。对一些可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线索也没有进一步研究。例如(1)新贸易理论假定各国市场制度基本健全,以一般均衡为基本理论分析框架,从成熟的市场经济运行之角度考察国际经济和贸易,因而对正处于经济转型的中国来说,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国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由产权清晰的企业和市场机制自动实现的,国内贸易机会假设已完全被利用故不再予以考虑。(2)新贸易理论揭示了技术对贸易之间的正面促进作用,但对后起发展国家如何利用技术因素实现“赶超”没有深入探讨。(3)新贸易理论并没有为发展中国家如何才能跳出“比较利益陷阱”指明方向。
比较优势内涵的三个层次
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显然,中国经济要迎接经济全球化及加入WTO带来的严峻挑战就必须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但是我们认为,要避免落人“比较利益陷阱”,这种比较优势的内涵不可局限于传统的狭义的层次,而应突破现有理论的窠臼,拓展为以下三个层次。
1.比较优势I: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
任何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都会受到其国内资源禀赋和比较成本的制约,这是无可争议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按照传统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和贸易还不能过早地放弃,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利益驱动观念普遍增强,市场机制将经济资源更多地配置到能体现和发挥中国劳动要素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通过这些产业之产品的出口,实现了大规模的“资源转换”,即以本国的低位资源换取国外的高位资源,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当前及今后中国仍需继续充分利用传统的比较优势,其理由有:
(1)当前全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出口尚受到要素投入的约束。
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若目前全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出口,将面临严重的要素投入约束,这些要素包括资本、技术、人才等。继续发挥传统的以要素禀赋和比较成本为核心的比较优势可以为新兴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积累资金、技术,培养企业家才能,从而为技术创新、突破生产要素的投入瓶颈和促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升级打下基础。
(2)继续发挥传统的比较优势有利于中国提高资源在宏观层次上的配置效率。
宏观经济学的原理表明,宏观层次上的资源利用不足和利用过度都是经济缺乏效率的表现。居高不下的非自愿失业(不论其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意味着实际GDP低于潜在的水平。目前我国农村有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与世界上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的资金、技术相对稀缺,成本较高,劳动力相对充裕,成本较低,而一国经济竞争力与它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成本高低紧密相关,过早地放弃传统的比较优势,只会导致欲速则不达。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将至少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得到保持。我们应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其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过来。为此,要破除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一定是技术落后产业,以及认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不能利用我们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旧观念。随着现代技术,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向越来越多的产业渗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也会大大提高。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在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中也有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故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生产环节是发挥中国经济比较优势的努力方向之一。此外,我国企业在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中,都应重视在更重要的生产经营环节中积累,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例如,在纺织品生产中,我国企业已经在加工环节具有比较优势,但在高质量面料及辅料、设计等生产环节尚不具有优势。再如,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既取决于生产环节,也取决于流通环节,有时后者的附加值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努力开拓自己的国际营销渠道就更为重要。
2.比较优势Ⅱ:外部经济与后发优势
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现有的建立在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将逐步减弱。一方面,中国人均占有资源数量本来不丰裕,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国内资源消耗显著上升,导致国内不少资源性产品(包括农产品)的价格已接近或甚至已超过国际市场。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工资水平必然会不断上升。可以预料,国内市场化进程愈快,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改变也愈快,转换出口商品结构的要求愈迫切。同时,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收入弹性低,随着中国外贸规模的迅速扩大,外部市场需求的约束力显著上升。低档、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从长期来看呈不断恶化的趋势。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格局在今后不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因此,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必须着眼于享有贸易促进技术进步的动态利益。
一般而言,技术变动的源泉有二:一种是经过专门研究开发而产生的,这种技术变动是一种革新(1nnovation),它一般是R&D的结果。另一种则是通过贸易等经济行为接受“技术外溢”(Spillovers)而学来的,称为“干中学”(Learningbydoing)。这里所说的技术不光是生产技术,还包括管理知识。在大多数情况下,所谓技术进步并非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发明,而只是通过接受“技术外溢”学到了别人已有的先进技术。作为先进技术的拥有者,有时也并非有意转让他们的技术,而是在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自然地输出了技术。不管什么技术,都有一个外溢的过程。“干中学”式的技术进步大部分是从技术外溢中获得的。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的“技术外溢”效应和“干中学”效应。通过贸易活动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营理念,并将其“外溢”到国内产业。实际上,贸易是与企业家及技术专家的进进出出相关的。由于他们的进出,信息流更快地形成了,技术穿过国界得到了更有效的转移。此外,出口商品必须了解国外的市场需求,外国买主的订单往往涉及需求商品的设计、款式、生产工艺、用料,成本等多种有价值的信息。这类“外部经济”与“后发优势”可构成中国经济广义比较优势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后发优势是指在世界上存在众多发达国家的条件下,较落后的国家可以从发达国家已走过的经济发展道路(或轨迹中)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或教训),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作出更明智的发展战略选择,从而避免走“先发”国家已走过的“弯路”,以更短的“捷径”、更快的速度缩短自己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水平上的距离。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仅仅依靠从内部演化出现代经济结构的过程是极其缓慢的,恐怕等不到演化成功之日就已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出局了。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国情,更好地利用外部经济与后发优势是发挥中国原有比较优势的重要举措。为此,中国今后在发展经济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国内的区际贸易。
中国地域辽阔、区际间资源禀赋差异显著,国内贸易发展尚有很大潜力,国内区际分工和贸易可以降低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成为其国际竞争力的一个来源。为了加快国内统一商品与生产要素大市场的形成,提高资源在空间上的配置效率,应大力发展全国区际交易网络,允许企业跨地区发展和兼并,切实推行政企分开以使地方政府失去保护本地企业的利益冲动,从而降低自然及人为原因引起的区际交易成本。
(2)重视扩大开放,积极与国际上的跨国公司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
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东道国。这实际上是国际经济社会对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健康发展的肯定。我们要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出发,把利用外资与国内经济结构升级紧密联系起来,以此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是跨国公司,特别是大的跨国公司。在“入世”、外资跨国公司大量进入情况下,我国企业与外资跨国公司的相互关系,既有激烈竞争的一面,又有密切合作的一面,外资企业的当地化战略往往需要寻求中国当地企业作为合资合作伙伴。在合资、股权多元化的前提下,我国企业有可能通过股权纽带与外资跨国公司形成某种“激励兼容”机制,从而加快我国企业进入国际销售网络的步伐和创新进程。
(3)重视用现代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高技术是一个动态、相对的概念,对于传统产业,应该利用现代适用技术,技术创新是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和试金石的,它不仅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特征,也是传统产业增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技术成果在技术上最优并不自动等于经济上也是最优。如果某项成果实施成本过高或难以产业化,就只能处于“样品”阶段。在产业内贸易量趋于增加的背景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与出口什么产品已不是最重要的事,更重要的是要看运用什么技术和方法来生产这种产品。例如,同是生产谷物,既可以用刀耕火种的方法生产,也可用机械甚至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去生产。欲将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有两条途径。其一,通过技术创新,将高新技术,包括从国外引进后消化、吸收的技术与我国的劳动力结合,生产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时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同是高技术产品,但在我国生产的成本更低,因而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其二,通过技术创新,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行深加工、细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形成易被市场接受的产品差异特性。这时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同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我国企业生产的更具特色,因而具有非价格竞争优势。这两条途径也可兼而用之。
3.比较优势Ⅲ:竞争优势与制度创新
在不完全竞争的当代世界经济中,国际贸易是按包括了竞争优势在内的广义比较优势进行的。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建构在完全竞争的世界里,而竞争优势则建构于不完全竞争的基础之上,这是传统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区别所在。在现实世界中,传统比较优势仅仅表明了价格竞争的一种潜在可能性。事实上,比较利益的获得是要以产品实现价值为前提的。在完全竞争的世界里,不存在规模经济与公司活动,产品是同质的,不存在非价格竞争,故比较优势直接体现为价格竞争优势。因而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是完全一致的。但在不完全竞争的世界里,价格竞争优势不但来源于比较优势,还可能来自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因素。我们认为将竞争优势概念纳入到广义的比较优势体系中去,有利于从理论上更好地指导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
影响一国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由美国经济学家M·波特提出来的。他认为一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四个基本因素:即生产要素需求、相关支撑产业、企业的经营战略、组织结构与竞争方式。除此之外,还有两个辅助因素,即机遇和政府作用。
波特提出的有关竞争优势的上述决定因素对于一国提高其产业国际竞争力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同时也对广义比较优势概念内涵的拓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但是,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在于视制度因素为给定的前提而没有予以关注。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可以由制度创新来推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构成了中国经济广义比较优势内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1)制度创新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与有形资本一旦形成后可重复地产生收益相类似,人们通过教育和培训投资后,一旦拥有了熟练的技术,也可凭借技术不断获取较高的收入,故可把劳动技能视为一种资本,即人力资本。克鲁格曼在阐述新贸易理论的论著中多处引用“人力资本”的概念,但他基本上将人力资本视为某种“存量”。经济理论中的另一概念“学习曲线”也内含着人力资本的积累可导致动态生产效率提高的观点,但这一概念没有把技术进展与科研支出及教育或培训方面的投资联系起来。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如果一国的制度因素制约了该国人力资本的积累,那么该国的社会发展和财富积累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反之,则可能形成某种良性循环,即一国的制度创新可更多地激励社会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投入,由此导致该国经济竞争力的增强和财富的增多,能使它有更强的能力增加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投入。因此,由制度创新所致的人力资本增多可以构成一国经济增长和外贸发展的“内生变量”。
在企业层次,人力资本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企业家作用的发挥上。在国际商务领域,交易比国内商务更加复杂,履约保障也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因而,交易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靠企业家才能。新贸易理论将规模经济视为贸易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因,而企业的规模实际上是企业家能力的函数。企业家能力的发挥是企业规模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可见规模经济的重要来源之一是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因此,若一国的制度因素能对企业家拥有的特殊人力资本形成提供足够的激励,就可以更快地产生一大批熟谙国际贸易和海外市场的企业家,从而直接影响该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其原有比较优势的发挥。
经济史表明,在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各种制度安排中,产权明晰界定且可得到明确保障是最有效的。萨伊曾指出:“安稳地享用自己的土地,资本和劳动的果实乃是诱使人们把这些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用途的最有力动机。”从理性预期的角度来看,产权明晰的制度可为人们进行人力资本自我投资和积累提供确切的预期,故可对一国具有国际水准之企业家群的产生提供可持续的有力激励。欧洲诸国早年大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企业家的涌现及由此导致的海外商贸的发达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笔者认为,在当前中国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中,注意用创新的制度将货币收入、股权、住房、福利等一揽子综合经济利益与企业员工(尤其是企业家)的贡献业绩紧密联系起来并予以保障是极为重要的。对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既应看到相当一部分人口素质差、就业人口文化程度低这个严峻事实,也要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可塑性。通过制度创新加强全社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更加重视教育和职业培训,无疑是培育中国经济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
(2)制度创新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组织结构,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要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益,必须改善中国企业的组织结构,由单纯的买卖观念转变为全面市场介入的现代国际营销观念,建立信息来源准确、渠道通畅、反映灵敏的国际营销网络,从原来只能把产品卖给中间商、转口商,转变为把产品直接卖给进口商、批发商,甚至大型超级市场和连锁店,努力提高单位出口额的利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的的企业组织结构演进需要遵循两条原则。其一是产权明晰的原则。企业组织结构自我演进得以进行的根本条件和逻辑起点是允许并鼓励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对自身利益的正当合法的追求,并通过制度对人们以贡献性努力而得到的正当利益予以维护。舍此,经济主体就会失去追求降低交易费用的动力,企业组织结构自我演进的活力源泉就会被堵塞。产权明晰有助于中国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不断探索建立一种更能节约交易费用、生产费用和组织费用的新的组织结构。其二是资产重组的效率导向原则。在市场经济中,无论是托拉斯还是康采恩,其形成的主要动因就是人们对提高经济效率的追求。对于参与国际经贸的大批中小企业而言,可以股权或契约等方式将自己的产销活动纳入大企业(集团)的经营体系,还可以通过商会、行业协会等机构建立相互支持、补充、服务的横向联系,以形成某种“群效应”(clustering),从而大大降低参与国际商务的交易成本与风险,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3)制度创新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战后50余年的经济史表明,政府不再是斯密意义的“守夜人”。刘易斯曾指出“没有一个国家不是在明智政府的积极刺激下取得进步的。”对于中国而言,通过制度创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第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总体上经济欠发达,但从局部看,仍有经济上较为发达的地区。只要政府积极予以引导和扶持,可以使这些地区率先成为对发达国家高新技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地区。这些地区可以利用发达国家出口高技术产品和转移技术的机会,加快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和适用技术并加以吸收、消化和创新,结合本国的资源优势,进行规模经营,降低成本,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以争取更大的比较利益。
第二,政府可通过加大经济对外开放的力度提高本国已经拥有之要素的品质。例如,外贸的发展不仅可以更多地引进及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而且能使本国企业由此掌握国际市场上更多的经贸信息,更多地了解国外的技术、生产和市场需求态势,感受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激励技术创新的增多。这在高新技术变化与更新速度快、产品生命周期短的现代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改革;优势;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主要包括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在教育教学中彰显了极大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教学更直观,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主要优势更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环境大为的改观。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的图象和影视资料并以图文声像并发的形式向受众者提供,使受众者的直观感受更接近现实,获得的资料更加多维化,更加真实化,使学生接受的信息更加多姿多彩。多媒体教学所具有的信息媒体多维化、集成化和交互性特征,极大的丰富了其表现力。缩短学习时间,增强学习效果。
(二)信息资源更加丰富。多媒体技术利用网络、共享资源等优势特征使课程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师在寻找资料时,不再像过去只能通过图书或一些传统手段收集一些微不足道的资源,而且这种资源也比较有限。在网络系统发达的今日,只要轻点鼠标就能得到取之不尽的资源信息,使教师在资料、图像等方面的搜集更便捷,更及时。通过网络还可以把个人资源上传到网络共享,其它教师在需要类似资料时便可很容易的获得。这样,大家的资源相互支持和共享,使个人有限的资源共有化,使社会资源得到了最大范围的应用和推广。
(三)师生交流更加便捷、迅速。传统教学教师大量的时间浪费到板书和讲解上,而现代多媒体技术使教师提前准备好课件,这样教师就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获得教师的大量信息,在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很便捷的向教师提问,即使教师不在现场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视频等方式以最及时、最便捷的方法与教师进行互动。教师可以选择任意一个学习者或学习组与其进行研究讨论,可以指导每一个学习者进行操作,可以将某个学习者的屏幕内容传播给其他学习者观看。学习者之间也可以进行网上交流,展开讨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二、现代教育技术推行的必要性
(一)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改造自然界的能力大大加强。但近些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却造成了对环境的极大破坏,对资源的极大浪费,气候变暖、地震频繁等都表现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不满,人们无限制的开发社会资源受到了自然界的疯狂惩罚。人类越来越面临着人炸、资源衰竭的崩溃边缘。因此,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如此庞大复杂的问题进行研究,如何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进一步提升科技水平,进而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实现可持发展,已成为当代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
(二)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更有效的应对当前知识经济竞争的挑战。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国际间的竞争将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经济实力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我国是人口大国,如何使人口大国蜕变成人才强国,主要依靠教育。而提高教育水平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现代技术教育。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识记能力强,但知识结构单一,知识体系古板,在国际人才竞争中缺乏创新能力的弊端已经凸显无遗,如何克服这种弊端,提高我国人才的创新水平和创造意识,是我国在国际知识经济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中之重。只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把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创新思维模式等我们可以利用的东西归整过来,为我所用,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从而提高我国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三)现代教育技术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转接过程中,近二十年的飞速发展使我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这种经济飞速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制约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化建设水平。另一方面人才培养的不科学性使这些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尴尬和无奈,学校培养大批管理和研究型人才无法研究、创新出企业所需要的东西。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工人却受到这些大学生的蔑视,因为他们在接受的大学教育时,没有学到相应的知识和掌握必要的技能,还自认为应该从事高尚的职业。这种深层次的矛盾不仅需要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革,更迫切要求学校要面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加快教育思想、教学模式、课程模式的变革,以适应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创新中的作用
(一)深化教学改革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是矛盾的。传统教育以教师讲授为主导,学生是被动的接受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是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被动接受教育的过程。这种填压式教学使学生死记硬背,缺乏活力,更没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而现代教育技术以多媒体为手段,以课件制作和讲解过程使教学方式更新颖、内容更丰富、更直观,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能。教师也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因材施教,更好的适应学生差异的特点,使教育教学方式不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直接表现各种事物和现象,为教学联系实际提供条件。因此,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整合课程体系、建设精品课程以及推进实践教学的开展,都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1、现代教育技术所提供的学习环境比传统教育教学更有吸引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更能接近于现实生活,使学生更能亲身体会现实社会,不像传统教学只注重间接经验的获得。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的学习欲望更加强烈,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课件,学习软件。可以通过网络、网络订购等以最快的时间获得最大量的信息和资料。并可以通过共享资源共享大家积累的经验和劳动果实;3、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更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法更多元,教学技术更丰富多彩,教学手段更有效更针对,例如3D教学,可能通过电脑使3D技术更直观更有效的让学生接受。而3D在以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很难表现出来的。
(三)教育教学创新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构建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基于意义建构理论的教学活动包括:提供学习资源,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和协作活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会话,通过语言或文字表述思想;指导学生建造有意义的知识结构。
在建构主义指导下,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知识的引导者,探究者;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教学过程由传统的逻辑分析或综合、讲解说明过程变为通过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建立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协商讨论,参与操作,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并通过意义建构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现代教育技术使图、音、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虚拟手段更加接近真实,更有利于开发人的右脑,使人自身更协调发展。
(四)现代教育技术更有利于中、长期人才的培养,有利于终身学习的形成。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显得非常重要。终身学习成为现代学习的主流。传统教育技术是单一的,单向的,不变的。而且知识结构老化,更新换代比较慢,教材易于陈旧。而现代教育技术使学习者学习形式更加多元,学习方式更加多维,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卫星转换、计算机网络等途径传送教育信息,这样信息的接收和互动就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接收信息者省去了固定学校的教育时间和花费。在这种多元化的教学体制中,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有目的地自由选择和变更学校以及所学的学科内容。突破了年龄、空间、时间的限制。从个人自身发展来讲,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年龄段进行无限制的学习。从学校和政府角度来讲,可以根据自身资源和学校设施等方面的条件进行合理的对公民和学生进行教育,有效的节省了教育资源和成本,提高了教育效益。
参考文献:
[1]杜绍奎.浅析高校中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模式[J].科学咨询,2008,(17).
[关键词] 管理价值观;共赢共享;历史;原因;建议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9-0045-03
[作者简介] 饶颖明,江西省教育厅中招办副主任,研究方向为管理学;(江西 南昌 330046)
廖 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与管理。(北京 100083)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家与区域经济竞争白热化,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激烈而残酷的市场争夺。作为引导和调节竞争和合作方向的企业管理价值观也处在深刻剧变当中。企业的竞争,滋生了价值冲突和不择手段,造成了社会秩序混乱,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企业管理如何在股东、客户、员工、合作者、社会各方利益之间寻求平衡成了21世纪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崛起的环境中,在解决价值冲突、调节不同主体利益的实践中,隐隐约约催生出与新的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更加符合时性、更能体现人与人的相互关爱和全面人本关怀的共赢共享的企业管理价值观。
一、什么是共赢共享的管理价值观
管理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管理的意义、管理所追求目标的总的评价和总看法,是人们对管理的基本信念和价值判断。凡是认为最有意义、最值得追求的目标,就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反之,就是最无价值的东西。
企业管理价值观首先必须明确区分企业的“终极价值观”和“工具价值观”。“终极价值观”是对企业发展的理想目标和终极状态的描述。而“工具价值观”则是企业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方法、途径或手段。我们常常十分关心利润、效率、公平等企业管理的工具价值,忽视了管理作为追求人类幸福的远大理想价值。
马克思告诉我们,人们的现实地位和利益规定了人们的价值观。这里的利益不仅是物质利益,也包括政治利益和精神利益。人们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是围绕着利益旋转的,只有深入到利益关系和利益观,才能真正理解人们在管理价值观上的差别和对立问题。所以企业管理价值观的核心是如何处理股东、客户、员工、合作者、社会各方利益。也就是说价值的主体怎样把握自己的地位、利益、使命、自己与他人的社会关系等,是管理价值观的实质和核心。
因此,共赢共享的管理价值观指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种股东与管理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企业与客户、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利益分享机制,达到你赢我赢大家赢,促进人与人和谐相处、增进人类共享幸福。
二、共赢共享的管理价值观的历史追溯
管理作为探求做人做事的学问,一方面要研究如何做事,即提高工作绩效,另一方面要研究如何做人,即搞好多边关系。应该说在做事提高工作绩效方面管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利用人们牟利的动机和赚钱的机制,使社会财富极大涌流。在财富高度集中、一些人暴富的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另一些人破产倒闭,被挤到社会边缘,贫困得无立锥之地,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矛盾日益加剧。因此,如何处理扭曲的社会现象,矫正只关心利润、效率等企业管理的工具价值的短视,剔除单赢和只顾一方价值实现的罪恶与弊端,是管理研究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
共赢共享的管理价值观的首倡者当属美国管理学家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实质就在于:工人和管理人员双方实行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一方面是工人和管理人员对待各自职责的态度的改变;另一方面是劳资双方相互态度的改变:从对立、斗争到合作、和平,因为只有合作才能互利。他甚至把劳资两利看作衡量一切管理的价值标准。他说,“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案,如果从长远眼光来看,不能使劳资双方都满意,如果不能表明他们的最高利益是一致的,如果不能给双方带来彻底而诚挚的合作,使他们同心协力而不是分道扬镳,那么,这种管理制度就不值一顾。”这就是泰罗科学管理哲学的精神所在。
德国的韦伯(Max Weber)于1904年发表了《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对基督教新教伦理作了深刻的研究,认为新教伦理对西方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韦伯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精神的来源。所谓资本主义精神就是:人以其天职为任务,合理而系统地追求预期利润的态度,作为一种思想方式,其核心是合理性和禁欲,即通过严密的计算和使用正当方式达到预期的目的;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表现在经济行动中就是利用交换机会以和平方式取得利润。韦伯的这种观点被现代的许多学者称为创造性的见解而加以接受。
行为科学,使得管理者从满足被管理者的需求出发,更好地调动了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劳资双方也均由此而获益。
美国管理学者肯・布兰佳(Ken Blanchard)在“价值管理”(Managing by Values)一书中,认为唯有公司的大多数股东、员工和消费者都能成功,公司才有成功的前提;为达到此“共好”(Gung Ho)的组织目标,组织必须逐步建立能为成员广泛接受的“核心信念”(Core Beliefs),并且在内部工作与外部服务上,付诸实施,成为组织的标准行为典范,才能获得真实的与全面的顾客满意。价值管理对企业的好处,在于不仅能够传承落实公司的远景,更能设定企业员工守则、工作信条等方法,在组织内部进行各种层面的沟通,凝聚组织、团体、团队与个人的目标成为共同信念,以增加组织成员的生活品质满意度,最终做好顾客服务,从而持续增加组织的竞争力和获得长久的事业成功。
20世纪90年代英国城市大学罗尼・莱森首先提出了一种与传统的基础型和理性型管理理念不同的发展型管理理念。莱森把管理理念作为一棵生长在土壤上的大树来描述三者的区别:从生长的土壤来看,认为基础型管理生长的土壤是古典经济学,理性型管理的土壤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型管理的土壤是浓郁的人文思想。从三者的根来看,基础型管理的根是政治经济学,理性型管理的根是行政学、行为科学,发展型管理的根是发展生物学和社会生态学。从三者的枝干看,基础型管理的枝干是追求卓越,理性型管理的枝干是成效管理,发展型管理的枝干是发展中的组织,这个组织是学习型组织。从三者的结果来看,基础型管理的结果是最终导致经济的个人化;理性型管理的结果是企业组织化;发展型管理的结果是个人、企业和社会都获得了自我实现和发展。因此,发展型管理理念不再是表现为个人对财富、成就的追求(基础型),也不完全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强调科学和理性、硬性和数量化(理性型),而是在管理中加入非理性因素,强调入与人,人与组织,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共同发展:管理的目的是引导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交易行为,促进企业与全球社会的相互依存;管理过程的基本要素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个人、信息、资本、设备,而是行动、思想和感情。这三个基本要素不断成长和组合的过程使管理不断优化,而承担这种成长和组合的载体是“学习型组织”。
显然,发展型管理理念首先强调的是人的作用和人的发展。在未来的管理中,人不是与其他管理要素或对象一样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和制度来加以管理和控制的资源客体,而是具有精神文化属性的主体;管理不仅仅是一个物质技术过程或一种制度安排,而是与社会文化、人的愿望、激情、意志等精神特质密切相关的。管理的境界在于创造一种促进人不断学习的组织氛围,进行内在的知识积累,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实现潜力的外化,即创新,从而使人得到自我更新和自我实现。其次,发展型管理理念强调个人、组织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协调。在信息化和全球一体化的经济结构中,个人之间、组织之间、国家之间相互沟通和协作具有必要性、必然性和可能性。因此,在管理中要树立开放的观念、合作的观念、信息的观念、创新的观念、竞争与和谐统一的观念,开放才能交流与沟通,合作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掌握信息和知识,才能不断创新和完善自我,而创新才能促进人类和人自身的进化和发展;竞争是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压力和动力,竞争与合作的统一,应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发展模式。这些理论的有机综合,体现了个人、组织、社会之间的和谐协调,体现了管理中所追求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共赢共享共存的价值追求。
三、为什么时代呼唤共赢共享的管理价值观
当前就国内来说,中国企业管理价值观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一些企业主一是忽视自己在社会保障方面应负的责任,尽量逃避缴纳税收以及社保费用;二是较少考虑社会就业问题,将包袱甩向社会;三是较少考虑环境保护,将利润建立在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基础之上;四是唯利是图,自私自利,提供不合格的服务产品或虚假信息,与消费者争利或欺骗消费者;五是依靠压榨企业职工的收入和福利来为自己谋利润;六是行贿受贿掏空国有资产,搞假破产逃避债务,通过虚假包装到市场上圈钱。
就国际来说,国与国之间财富分配越来越不公平,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在西方现代管理实践中十分强调竞争的作用。在“商场如战场,竞争即战争”这一思想的指引下,研究竞争战略,夺取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创立独家名牌,消灭竞争对手,占据垄断地位,压低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材料的价格,套住顾客用户等一系列手段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做法。跨国公司为了在国际市场上求生存,就非要与竞争对手拼个你死我活不可。可以说资本主义自私自利和唯利是图的牟利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因此,企业迫切需要一种社会主义公益精神和利他思想。为了实现创新的目的,企业应当与股东、供应商、用户、甚至竞争对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竞争对手之间应当寻求和睦相处的可能性,并将各自的优势综合起来,努力扩大及开拓市场,并分享其利益。从竞争到竞合、从单赢到共赢、从独享到共享的制度安排和理念便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
四、树立共赢共享的管理价值观的建议
首先要建立合作共赢的管理文化。在知识经济和人格经济时代,应打破传统的“你赢――我输、你输――我赢、你输――我输”的竞争观念,树立“你赢――我赢――大家赢”的共享观。我们知道,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人所在的团队,每一个公司,我们与合作者之间,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大家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休戚相关、荣辱与共。每个人在寻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也应主动考虑别人的利益,以互利、互信、互赖、合作代替独立竞争。倡导追求多赢和共同的成功。树立精诚合作,互相支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观念。只有通过团队精神和合作,才可能达成高目标,创造奇迹,树立开放的心态,促进资源共享、实践共享。
其次要建立共赢共享的制度。应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正式的规则,在制度框架内,每个人都能公开地自由地充分地表达和争取自己的利益,通过充分地沟通、平等地协商,通过规范程序达成利益分享方案,并且在交往双方达到互利的情况下能够做到不损害第三者的利益,然后将利益分享方案以契约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
三是要反思企业与社会的关系,鼓励企业重新确立与现代经济和科技进步相适应的社会责任感,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从而调整自己的目标取向。优秀企业的月标定位,应超越经济范畴进入伦理范畴。企业应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把自己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对资源利用、生态平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承担责任,如果不能对消费者的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承担责任,如果不能对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承担责任,如果不能为投资者带来应有的收益,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中,就会被淘汰出局。企业要以正确的企业管理价值观来对待生产者问题、消费者问题、投资者问题和环境问题。企业目标应把握“为员工利益、为顾客利益、为股东利益”三原则。在这些基础上,形成一种共识,即面向未来的企业管理目标,是追求“顾客满意、员工满意、投资者满意、社会满意”的“四满意”目标。这个目标体系,是把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相统一的体系;是把企业经济效益目标与社会效益目标联系起来,并通过社会效益的实现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体系。这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高境界追求,是一种不能回避的目标选择。
四是要发展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又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国际市场竞争的趋势是从竞争走向竞合,成功并不只能建立在对手失败的基础上,也不需要熄灭别人的灯火以使自己明亮。我国企业在实施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企业间尤其是国际间的分工与合作。通过国际间的合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形成整合经济,坚持靠产品创新和服务来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达到共赢共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勇.管理伦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改革
截至2008年底,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先后完成了引进战略投资者、股份制改造和两地上市等重大改革,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商业化、制度化和市场化打下了坚实的产权制度基础。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化,国际化已经成为各主要商业银行改革的重点。
一、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是历史的必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经济竞争也日益激烈。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成为重要的竞争领域。
1.国际化经营是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全球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中国开办工厂、设立分支机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经营上“走出国门”,采购全球化、销售全球化、服务全球化,还有不少企业设立海外机构,中国也正在更多地产生自己的跨国公司。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以及中外之间密切而频繁的经济往来,对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的企业希望在国外也能享受和国内一样本地化的服务,并通过银行与国内的总部建立便利的资金结算和往来;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希望银行能利用国际化的产品为其实现交易资金的成本锁定;拥有大量私人财富的个人客户,希望银行为其进行全球化资产配置,以降低投资的系统性风险,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固守着国内市场,单纯经营人民币产品,或者仅仅利用现有的产品和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业务需要,加快国际化发展成为银行适应新形势和实现新战略的必由之路。
2.国际化经营是商业银行竞争加剧的必然要求。在其他行业发展、竞争全球化不断深化过程中,商业银行也正越来越多的面临来自外资银行强有力的竞争,比如,花旗银行、汇丰银行,他们设置了遍布全球主要城市的经营网络,创造了标准化的产品,开发了全球统一的计算机交易和管理系统,拥有精通本地语言及英语的国际化人才,深谙不同国家的法律及市场特点,能够为客户提供国际化的便利服务,因此成为许多跨国企业的首选合作银行。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刚刚完成制度的变革和调整,与国外商业银行在商业化、国际化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在压力和实现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已经现实地、迫切地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面前。
二、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在国有商业银行已经进行的各项改革中,每一步都体现出国有银行的国际化战略方向: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邀请国际著名咨询公司协助进行银行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按照国际化标准进行会计制度改革和财务报表公示,收购海外金融机构、加快到其它国家设立分支机构等。然而,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首先,人才培养跟不上机构扩张速度。以工商银行为例,在短短五年时间,该行即实现了香港、澳门、印尼、南非、美国、澳洲、卡塔尔、阿联酋等地区和国家经营网络的拓展和新建,但国际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并未同步进行,造成一方面海外分行人员紧缺,另一方面国内提供不出合适人选、只能让业务过关但语言不过关的员工赶鸭子上架的尴尬情形。
其次,管理机制改革缓慢,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国际市场环境。国内商业银行的政府机关作风依然比较严重,商业化程度和对市场的敏感度还不够高。虽然面对金融全球化的巨大挑战,和生存的压力,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和部分员工自我利益保护,国有商业银行在管理机制上进步缓慢,尚待进一步的更新和突破。
第三,产品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客户日益增长的业务需要。由于了解国际发达金融市场产品运作的员工十分稀缺,同时银行内部管理机制低效导致创新能力受到抑制,国有商业银行表现出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创新速度难以跟进客户需求的现象。尤其是国有银行长期以来在行政垄断的护佑下,可以稳定地获得利差收入,创新动力严重不足。以“客户为中心”长期以来只是一句口号,缺乏实际措施,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化的产品需求。
第四,国际化意识尚未深入人心。目前,各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意识大多还停留在演讲、文件、讲话的层面,尚未真正深入中层和基层员工,而这些人正是银行进步和改革的根本推动力。如果无法让他们了解国际化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方向,来自高层的决策和指令将无法得到正确的实施,从而导致改革结构与预期的方向丧失或偏离。
国际化改革是国有商业银行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不可避免的选择,是对旧体制、旧思想的颠覆,对新制度、新思想的建立,这个过程充满困难和挑战。但这个过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经济体都经历了这个过程,任何一个在全球金融业排名靠前的金融机构都经历了这个过程。国有商业银行在参与全球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必须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坚定不移地、充满智慧和创造性推进这一进程。
三、国际化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国际化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将是一个持续改革、全面改革的过程。在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一方面给了我们很多发展的启示和警醒,另一方面也给了我们巨大的发展机遇。国有商业银行应该积极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第一,意识国际化。商业银行经营的国际化首先是经营意识的国际化。国有银行的管理层必须深刻认识国际化经营对于国内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进行国际化改革就不可能在全球金融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就不可能满足经济全球化后国内企业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中资银行就将在未来的国际金融竞争中处于“客户边缘化、利润微薄化、人才低端化、产品陈旧化、能力萎缩化”的境地,这与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在世界经济中日益增长的份额是不相称的。
[关键词]产业结构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作者简介]梁妍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师,广西南宁530007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7-0048-04
一、广西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广西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
1 “十五”期间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
广西在“十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进展,但工业总量小、结构层次低、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产业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等问题仍较突出。主要体现在:工业总量小,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3l%,比全国低10.8个百分点。农业增加值比重比全国高9.9个百分点。工业化率仅为1.40,远低于全国3.35的水平,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生产集中度低,产业链条短,大部分企业主要以资源开发和初级加工为主,产业产品链条不长,产品附加值低;工业强优企业少,名牌产品不多;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落后;产业布局不合理。沿海区位优势没有发挥,临海工业发展缓慢;产品市场影响力小,重点产业不强,能影响全国市场的产业产品很少。
2 进入“十一五”时期三次产业结构变化 “十一五”期间,广西把加快工业发展、壮大工业总量作为重中之重,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决定,大力实施工业兴桂战略,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第一产业增加值1453.90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3037.74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增加值2679.94亿元,增长11.7%。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0.3%、42.3%和37.4%。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7%、55.7%和36.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4966元。
(二)广西重点产业发展状况与特点
1 有色金属行业
广西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中以锡、锑、铝、铅、锌名列全国前茅,其中,锡、锑、铝等列全国前4位,稀有矿产曾为我国导弹升空、卫星上天作过重要贡献。2008年广西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126.53亿元,增长35.6%。加上广西有色金属业的发展已具有一定基础和相当规模,在全国省区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广西的优势产业之一。但是,开发有色金属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破坏性影响,而且目前国际上原材料价格普遍低迷,将给广西发展有色金属业带来很大冲击。另外,广西有色金属业无论在冶炼、后续加工等方面,层次、水平都比较低,因而造成全行业效益低,附加值低。
2,电力工业
广西是全国水电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国家已经把广西列入“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2008年广西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257.65亿元。增长21.4%;广西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751.8万千瓦,居全国第8位,其中可开发利用量为1628万千瓦,居全国第6位,可开发利用度很高。同时,广西水利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小分散、大集中的特点,如红水河流域可建lO个梯级电站。开发广西水利资源,还有工程地质条件好、淹没搬迁少、距负荷中心近、交通方便等优点,因此电力工业也是广西的重点发展行业之一。
3 制糖产业
广西是全国生产规模最大的食糖主产区,制糖业是重要的优势产业。早在“十五”期间,全区规模以上制糖企业就已达82家,从业人员6.3万人;全区机制糖生产能力超过600万吨,占全国的60%左右,产糖量504.34万吨,占全国的52.7%。进入“十一五”时期,2008年广西制糖业增加值114.42亿元。增长24.8%。制糖工业已形成较完善的加工体系,其中名牌产品有南宁糖业的云鸥牌白砂糖、风糖生化的网山牌白砂糖、东糖集团的QT牌白砂糖3个。贵糖等企业制糖综合利用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4 旅游业
广西的旅游资源丰富,全区有桂林、北海等地风景名胜区、点400余处,资源独具特色,多姿多彩,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2008年广西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201.02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02亿美元,增长9.3%。但是,广西的旅游线路过于单调,虽然桂海高速公路纵贯全区,但旅游景点过少,特别是柳州与南宁之间没有什么景点。
除此之外,广西的汽车产业也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与优势,产出、效益均列全自治区工业行业的首位,柳州、桂林分别成为中国微型汽车和客车的生产基地;中医药业方面,广西资源、潜力巨大,有望在中医药生产的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方面有所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在重大项目建设的带动下,广西高新区的建设已初步形成聚集的特征,高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但总体因基础薄弱,仍缺乏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二、广西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原则
(一)可借鉴的基本原则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明了著名的绝对优势理论,解决了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动因。大卫・李嘉图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优势理论认为,不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怎样的状态,经济力量是强是弱,技术水平是高是低,都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即使总体上处于劣势,也可从诸多劣势中找到相对优势。比较优势理论逻辑严密,适用性很强,但它只能解释一部分国际贸易即生产要素禀赋不同的国家间不同产品的贸易。事实情况是:产业内贸易越来越普遍,发达国家间的贸易越来越普遍,这些国家的禀赋是相似的。无论是以劳动生产率差异为基础的相对优势理论,还是以生产要素供给为基础的资源禀赋理论,其比较利益产生的前提是各国的供给、生产条件不可改变,资源和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这种传统比较优势具有静态的特征。但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生产要素、资源可以在国际间流动;自然资源通过技术进步可以被改良、人工合成或被新材料所替代,人力资源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而以“质量”上的优势弥补“数量”上的劣势。这表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静态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
中并不一定具有动态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有两条线索:斯密关注分工以及经济组织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开辟了内生比较优势学说的先河;李嘉图等学者则从区域或国际间资源禀赋差异的角度解释比较优势,形成了外生比较优势的传统。由于内生比较优势研究强调经济发展中的后天因素,而后天因素是可以改变的,内生比较优势的讨论必然导致比较优势研究由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的拓展,反过来,动态比较优势又往往由比较优势的后天因素即内生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这样,比较优势的内生化和动态化研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交织与合流。此外。因为政府可以通过相关政策影响经济发展中的后天因素,在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中,经济学家们还特别关注了政府在比较优势中的作用。
(二)具体运用并能发挥实际效用的原则
1 外生比较优势和内生比较优势结合
外生比较优势理论论证的核心问题是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如何充分发挥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以实现稀缺资源在国际范围内的最优配置。这一概念有助于引导广西以自身的比较优势为基础,如低成本、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度比较高的产业(包括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但是,外生比较优势理论也有较大的缺陷,它忽视了企业作为竞争主体的作用。事实上,现代企业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战略选择来配置稀缺资源,进行人为比较优势的创造。因此。广西不应该只将自己锁定在低附加值生产环节上,随着要素条件的不断改善,企业还应沿着产业链向上攀升,不断创造高级生产要素,提升要素禀赋结构,为产业、技术结构的升级做准备。
2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结合
比较优势理论一般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质禀赋的投入,而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仅仅依靠投入要素发挥作用是远不足够的。一国的竞争力不可能由其国土的大小和军队的强弱来决定,国家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支持性制度,以确保投入要素能够高效的使用和升级换代。即要重视竞争优势,就是要重视价值链的作用和管理带来的效益,通过有效管理的途径,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因此,就广西而言,不能仅固守着比较优势而不发展自身的竞争优势。具体可以考虑:首先,广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很可能是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因此生产率不一定高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其次,发达国家或地区迫于就业压力,会用各种壁垒阻碍广西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本国市场;最后,随着要素与资源可流动性的提高,科技进步带来的要素节约与替代品的出现,广西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具有垄断性。广西企业要遵循市场逻辑,就必须开发新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要遵循竞争力逻辑,就必须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品质,并进行前瞻性的全球化布局;要遵循法律逻辑,就必须强调法律的平等待遇与稳定性。总体来说,就是广西企业要以较低的生产成本、与众不同的产品特性、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合理的价格,赢得生产效率的提高及竞争优势的形成。
三、广西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对策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结构调整
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经济结构调整,是一个重大的转变,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建立起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同时,形成一种能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新型结构调整模式。
一方面,要强调利用比较优势,促进要素从低收益部门向高收益部门流动、从收缩的部门向扩张的部门流动、从过剩部门向短缺部门流动,以提高配置效率;另一方面,要在调整中培育内生比较优势,发展人力资本,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扩展企业的知识网络,提高以技术、知识为支撑的生产效率,寻求长期结构性的增长效应。同时,要注重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行循环经济,降低物耗,保护生态环境。广西必须在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中,考虑到全国乃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全世界的实际,分析自身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预测和比较中找出产业的比较优势、发展机遇、发展方向和发展突破口。
(二)放眼全球。努力获取区域或世界市场竞争的比较优势
世界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成功经验证明:不能只着眼于民族和地区发展经济,而必须放眼于全球的市场、资源、技术,建立起全面开放、面向出口的外向型经济,才能立足于世界市场并优于同类国家或地区。广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资金、技术、人才匮乏,要想迅速发展经济,并在市场经济竞争获胜,唯有打破自我封闭式发展经济的路子,实施开放带动战略,选择与外部市场接轨的出口导向型战略,才能有效突破自身的资金不足、技术落后、资源和人才匮乏的限制,在区域市场或世界市场的竞争中建立起优势产业和产业群体。广西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区位优势,又具有侨乡优势,具备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实行对外开放的条件。充分利用这一条件,把广西特别是南北钦防建成开放度更高、政策更活、软硬环境更加优越的对外开放区域,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养市场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从而全面加快广西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以产业集聚方式带动中心城市发展
在广西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应善于把产业结构与地区结构、城乡结构结合起来,以产业集聚效应带动整个广西经济的发展。从广西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路分析,应当贯彻“重在点,兼顾线。舍弃面”的原则,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而不应一哄而上,全面开花。要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建设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依托的经济中心,使其优先发展。在建设中,重点放在强化这些城市的经济功能,强化它们对周围地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呈环形或沿主要交通干线推动,带动周围及沿线地区的发展,使它们成为广西经济起飞的“火车头”。
(四)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加快技术进步
要鼓励后起地区从发达国家和地区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以较低的成本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与发达地区相匹的产业。面对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广西应力争在高技术产业中占一席之地。在传统产业领域也要正确估计产业的发展与变革趋势,发展独具特色的产业,如种植业、畜牧业一农牧产品的加工。用蔗糖深加工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形成垄断的蔗糖业系列产业群。还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经济增长以粗放型增长为主,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当前,我们必须抓住科技进步这个重要环节,把经济增长转到应用新的先进技术上来,做到内涵扩大再生产,以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五)集中优势。重点发展支柱产业
一是着力发展有色金属和水电业。广西具有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还有平果铝、南南铝、亚洲铝、银海铝、华锡集团、南方有色冶炼公司等一批优
秀企业,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因此,广西可重点建设百色铝工业基地、河池有色金属工业基地;规划建设南丹有色金属新材料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深加工和精加工;注重培育发展接续产业,使其成为具有强劲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另外,作为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广西还应大力发展水电业,其应与有色金属工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为提高广西工业的整体竞争力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是重点发展汽车业。2010年我国汽车产量将突破1000万辆,汽车保有量将超过6000万辆。国家鼓励卡车向重型方向发展,鼓励轿车向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方向发展,面向农村市场发展低速汽车。广西应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柳州汽车工业基地和玉柴重型、轻型柴油机的优势,重点发展重型卡车、微型车、经济型轿车和节能环保型柴油轿车,提高广西汽车市场占有率。如:抓住国家鼓励发展柴油经济型轿车的机遇,支持玉柴集团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柴油发动机为核心,联合大企业,发展节能环保型柴油轿车和重型卡车。另外,还可以积极引进国内外汽配企业,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提高整车配套能力。
三是大力发展制糖业和中药产业。广西是全球最适宜种植甘蔗的地区之一,是我国的糖料蔗优势产区。广西应对制糖业进行结构调整,制糖产业要建成循环经济产业。鼓励和引导企业建设糖蔗基地,依靠技术进步,强化综合利用,发展深加工,提高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广西糖业在全国市场的优势地位和全球竞争力。通过重点发展与制糖业关联性强又具广阔市场前景的甘蔗工业,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另外,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区位优势和中药材资源积聚优势,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等重大战略机遇,建立中药、植物药原料进出口通道。推动中药成药出口,加大原料进口。这两大行业的发展既能充分利用广西外生资源优势,又有利于广西内生比较优势的发挥。
四是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广西的高新技术行业起步较晚,整体来说没有什么比较优势,但发展潜力巨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促进广西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广西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加大扶持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深度开发优势资源,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力争赢得市场空间。广西在“十一五”乃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要重点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海洋生物、环保等五大高新技术产业。
五是全面推进旅游业发展。广西可利用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加速开发旅游资源,使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广西应坚持以特色资源为依托,以客源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建设旅游精品,改造提高传统旅游产品,大力开发新的特色旅游项目。不断推出新的旅游热点和旅游线路,以桂林山水、北海银滩、民族风情、边关风貌为特色,以景区景点开发为中心,以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大力开拓海外客源市场,将旅游业作为重要经济增长和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白治区统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省略,2009―03―12。
[2]寿思华,调整产业结构――广西参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中之重[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