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述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范文

简述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简述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

第1篇:简述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范文

二、知能构建

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基本思想包括鼓励经济发展、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谋求社会全面进步。衡量一个区域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梳理出一个衡量指标,才能有助于发现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具体措施。高中阶段衡量区域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指标分为: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表2)。

2.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

区域环境问题的形成与其特定的自然地理背景和特殊的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对其分析应在把握区域特征的基础上,围绕该区域突出问题,从问题的形成机制切入,寻求治理与发展措施,构建如图1所示的分析方法。

例如,我国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及西南喀斯特地形区等地的水土流失分析可建立如图2所示的分析思维。

又如,对近年来的社会热点――PM2.5等大气污染问题的分析,从区域自然地理背景和人类活动入手分析其形成原理(图3),再从成因入手,即可找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治理对策: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比重;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加大政府管理力度;控制燃煤污染,改进燃煤技术;发展公共交通,加强交通废气治理;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城市功能分区;植树造林,加强绿化。

3.流域的治理与开发

某流域的利用和开发,与其本身的自然环境有关,搞清其流域内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避免盲目开发、引发环境问题的首要条件,其分析模式如图4所示。

以淮河流域为例(图5),其水系水文特征需从支流数量、水系分布形态、流速、河道弯曲度、河床等角度去把握;气候围绕淮河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的特征,理解北方降水变率大、暴雨集中和南方暴雨历时长、强度大的特点在淮河流域的结合;地形突出上游和下游地势落差的对比性。人类活动主要从农业、工业、生活角度出发分析淮河流域的水环境,如围湖造田、过度垦殖、占用河道、排放污染物等行为加剧淮河流域洪涝隐患和水体污染。把握淮河流域总体区域环境特征有助于更加清晰地确定防洪、发电、供水、航运、养殖为流域开发的主体方向。对人类活动特征的整体把握有利于进一步明确治理重点,同时需强调产业活动在不同流域位置应作出不同的调整,如中上游优先发展电力、合理安排农林牧业、发展旅游业,重视生态保护;中下游优先发展低污染企业、生态农业,加强航运建设。此外,水利设施(水库、防洪堤坝)的建设、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实现跨省协调管理也是淮河流域治理的重点。

通过对淮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基本思路的梳理,可更加清晰地了解其它流域治理与开发的方向和路径。

4.区域资源的开发

对区域湿地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分析,应把区域优势资源作为切入口,明确原有开发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在开发中关注治理,实现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如对区域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可形成图6所示的分析方法。

世界上有不少因矿产资源开发而迅速成长的区域,但其对某一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程度会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如德国鲁尔区曾因“煤”而兴,也曾因“煤”而衰。通过了解德国鲁尔区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有助于整理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的基本思路,探究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工业发展的关系,认识资源型区域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科学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图7)。

5.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地区农业和农作物类型发展,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密切相关。不同区域不同的农业布局,对农业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某些地区不合理的农业布局、农业生产方式(如轮荒、大水漫灌)将产生诸如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等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问题,因此,只有深入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才能探寻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其分析模式如图8所示。

以美国为例,其农业从早期的不科学开发导致土地退化、农业生产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到现在的生态与农业良性循环,是一部农业发展的参考史,对各国农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首先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的优势组合及各要素的时空组合差异,为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提供了自然背景,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为各专业化地带的形成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上述因素促成美国农业地域专门化,形成一系列诸如小麦带、玉米带、乳畜带等农业专业生产区。早期农业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沙尘暴等问题,指明了美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由此推出的推广农业新技术、发展生态(精确、有机)农业、限耕休耕、补贴政策等措施,促进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了解美国农业的发展史,有助于整合区域自然优势和农业重点发展方向,认识农业发展限制性因素和目前开发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探索区域农业开发和生态保护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城市化进程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用地规模的扩大,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主要是为满足城市第二、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并向非农产业转型。因此,城市化过程与工业化、第三产业的发展紧密相联。但工业化和城市化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要结合当地实际,借鉴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其分析模式如图9所示。

在我国不同区域,工业化发展优势的差异巨大,如珠三角的外资优势、苏南的大城市经济外扩优势、温州的个体私营优势,依靠不同优势快速发展的工业化,都将有效带动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的常见模式可归纳为两类:第一类是工业化带动乡镇企业发展,促使乡村工业化、乡村变城镇,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人口比重提高;第二类是城市内部工业发展迅速,导致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提高。无论哪种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均产生了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如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地价上涨、交通拥堵等,此时产业转移、升级带来的产业和人口的再分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对珠三角、苏南、温州等经济发达地区而言,需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吸引资金和人才,减轻资源、交通、环境的压力,才能实现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在承接外来产业时,应注重发挥自身劳动力、资源优势,但需关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避免先破坏后治理的局面,同时地方政府需具备预测产业发展前景、超前规划城市和产业布局的意识,从而促进中西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图像突破

1.区域分布图的正确判读

区域分布图是地理信息最重要的载体,无论是自然地理要素,还是人文地理要素,都可用区域图来呈现。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大多借助区域图设计地理问题,所占分值比重大,如2014年高考山东卷第36题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边缘的沙洲示意图(图10)。熟练掌握区域图的判读方法,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区域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并正确解读所获取的地理信息,是必须掌握的重要地理技能。对于区域图的判读、分析,需从以下角度把握。

第一,建立空间整体定位意识。清楚空间整体定位的要素有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也包括某项重要的地理事物,如地形、河流、湖泊、交通线、国界线、城市等。在教学过程中应经常性地、有意识地去思考空间整体定位的方式。只有具备空间整体定位的意识和能力,才能真正认识区域。

第二,关注图例与注记。图例与注记,不仅从表面上帮助区别地图上的地理事物以及了解它们的分布情况,而且对图例与注记的分析,是明确命题者命题意图、答题方向的重要指针。

第三,学会区域分析方法。首先,掌握区域地图的判读方法,通过抓典型图例和注记,前期定位;直观轮廓,初步定位;瞄准经纬度数值,准确定位。整合信息,归位验证的区域地图判读方法,对确立区域地理位置,解决区域问题较为有效。其次,正确判断预测区域特征。正确有效的区域分析途径(图11),应先从区域位置入手,判读区域气候,再联系区域地形对区域自然特征作总体评价,然后借助区域气候、地形、水文、资源等要素并结合系统地理中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区位理论,对区域人文要素进行判断与预测。区域特征分析要特别关注对区域气候的分析,气候是区域特征中最活跃的要素,它对区域其它自然与人文要素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也是历年高考试题中再现率最高的知识点之一。在区域气候分析中,一定要弄清楚影响区域气候有哪些因子以及它们与区域气候要素(气温、降水、光照等)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区域气候的成因、特征、差异等做出综合性解释(图12)。

2.区域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的正确判读

景观图是表示某种地理事物景观现象的图像或照片,它是地理图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直观呈现景观,再从景观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解答问题,是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常见考查内容之一。

景观示意图是将重要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以具体符号的形式将区域信息具体化和形象化的图像,能有效展现区域内各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内在联系性,所以景观示意图也是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试题中常见的图像之一。

地理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部分。自然景观主要有地质地貌景观(海岸、黄土、冰川、风沙、喀斯特等地貌类型)、水文景观、生物景观等;人文景观有人种、城乡风貌、名胜古迹、古今建筑、工农业生产情景等。对地理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的判读,关键要把握以下三点:第一,结合材料和题干读图名,准确判读明确图中表示何种地理要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即描述图名;第二,解读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细心观察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第三,根据设问,联系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联系有关知识作答。

四、方法提炼

1.区域特征的分析方法

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共同组成区域总体特征,任何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都基于自然地理要素的基础之上,一旦打破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平衡,环境问题随之出现。人文地理要素的动态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部分的具体表现,只有与自然地理要素之间保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才能全面呈现。因此了解区域特征的具体内容,将有利于预测区域发展问题,并为更好地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1)自然地理特征分析。①气候特征:主要由气温特征和降水特征组成,气温特征主要表现为年均温或年温差,主要影响区域积温状况和生长期,决定农业熟制和主要农作物类型。降水特征主要表现为年降水总量和季节分配状况,主要影响区域径流补给类型。气候特征综合影响区域的水文特征、植被类型、土壤特性、地质作用(灾害),并影响人文地理中的农业生产、交通建设和城镇布局。②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地表起伏等角度描述。③河流水系特征:流域面积、流程、流向、水系特征、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道弯曲)、支流数量等。④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和汛期、含沙量、冰期(或凌汛)、流速等。⑤湖泊特征:水量、水位或面积(季节、日)变化、水温(或结冰期)、能见度、盐度、补给方式、内流湖(外流湖)等。⑥生物特征:自然带类型、植被类型(森林、草地、荒漠)、生物多样性以及植被的特殊性状(如耐寒性、耐旱性、耐盐碱、喜光等)。⑦土壤特征:土壤属性(酸性、碱性)、土壤类型(红壤、黄壤、灰化土等)、肥力状况、土壤问题(盐碱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等)。

(2)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商贸旅游等是组地理的主要内容,以农业和工业为例,常见人文地理要素分析角度如表3和表4所示。

2.区域自然要素的动态变化分析

自然地理要素由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植被五要素组成,每个要素都作为地理环境的一部分,与其它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环境问题的产生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导致,人为因素往往体现在人类对自然环境某一要素产生了负面影响,并由此引发其它要素甚至整体环境的改变,从而产生环境问题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

自然因素动态变化是分析环境问题的重要角度,掌握其动态分析角度有助于发现区域环境问题,并为治理措施的制定指明方向,具体分析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气候。气温变幅大的地区风化作用强,风化壳厚;极端气温的高低影响风化和冻融作用的强度;降水强度大,增强对坡面的侵蚀作用;蒸发强度和降水季节特征影响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水位,影响水盐运动;风力强度影响风力侵蚀、风力搬运及沉积作用。

(2)地形地貌。地形类型、坡度影响地表径流速度和对坡面的侵蚀强度;高海拔或高纬度地区的坡向,影响冰雪的融化量,增加对土壤表层的侵蚀强度;土质疏松、岩石破碎利于风化、侵蚀;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区,地表植被状况差,地下水埋藏深,土壤层浅薄,地表水资源短缺。

(3)水文。河湖等地表径流影响区域的水资源状况、土壤层的含水量;影响河流相关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和演化;影响入海口水环境;影响区域水循环和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

(4)土壤。土质疏松易于流水、风力侵蚀,加重径流含沙量,与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关系密切。

(5)植被。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将影响水土流失、风沙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影响区域水循环,对土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石漠化的影响明显。

3.地理综合思维构建

本专题核心内容为:认识区域发展背景,梳理区域发展问题,评价区域生产活动,提出区域问题解决对策,预测区域发展前景。针对区域发展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分析问题的思维要求高等特点,在复习中需宏观把握知识系统,充分挖掘案例内部知识组成及各部分的联系,着眼全局并弄清主次、因果、并列等关系(图13)。一方面使基础更扎实牢固,使知识可摘取,可拼合,也可融合,为综合思维扫除知识障碍;另一方面建立概念图的过程,也是梳理和完善思维的逻辑链,感受“综合性”特征,弥补自身分析思路的欠缺之处,提升综合分析能力的途径。

五、经典研习

例题:(2014年北京文综)读图14和相关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2)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3)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并列举一项应对措施。

(4)依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京津冀地区逐步淘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简述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对改善大气质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