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与植物有关的现代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作为杂志主持人和诗歌选编、评论家,李少君给人的印象是积极有为,勇于开拓,而且个性鲜明,风格独特。他主编的杂志,深深地介入了当代中国思想文化观念的论争,呈现了激烈变动中的当今社会的精神面貌。他的诗歌选编和评论,也积极介入当今诗歌混乱而充满活力的现实,试图影响、推动、并塑造对当今诗歌形态的认识。他宣称古代中国是诗教文化,极力推崇诗在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他宣称现在是新诗发展最好的时期,称赞当今新诗取得的成就。他还以一种浑然无畏的精神,提出了广受非议的“草根写作”和“新红颜写作”的概念。他的这些命名,似乎并非来源于学理深思的周全,而是来源于直觉的敏感与敏锐,内心热情的勇敢与奔放。而思想,就其惊醒人心的根本立意来说,不正是对时代精神的敏感直觉吗?就像有些动物出于本能的敏感,嗅出暴风雨来临之前空气中微妙的气息变化,而预先发出警示声?以直觉与热情的启示来论断,而不是以知识的汇聚与推论来思考,是诗人的天性。诗人的理论自有其非理性或非史实之处,却也有惊人、准确的洞察力量。因此,李少君就其天性来说,更是一个诗人而非评论家。因此,他的主张总是因其强烈、鲜明又留有漏洞而惹人注目、广受争议,完全不像很多评论家,写了很多四平八稳的文章,却没给人留下任何印象。那么,作为诗人的李少君,他当行的诗歌又是怎样的呢?
李少君的诗面目清晰,很容易就能看出其风格与取向。与他的思想评论文章的风格相反,他的诗歌非常沉静,主题单纯,所写几乎都是自然之美或内心(之爱)的微妙,音调和谐,气息徐缓。他诗歌的整个风格可谓温婉柔曼,幽静闲适。在具体写法上,他的诗语言干净,篇幅简洁;没有细密的描写与铺陈,只是用简洁的笔墨把主客融合的基本感受描画出来,留出大量空白,留下意义回荡的空间,使余味悠长;这是一种空灵之诗。总的来讲,他的诗是一种风格鲜明,成熟稳健的诗。它有自己的伦理基础,美学追求,有自己从属的传统谱系。这是一种高度自觉,根植于文化与教养的极为文雅的风格;是一个心智全面成熟的诗人,认识、经历、修养各方面都成熟之后的诗人高度自觉的选择。这种风格尽管有着自己独立的整体面貌,让人可以很容易辨认出来,但并不特别引人注目。它不激烈、不炫目、不突兀、不喧闹、不极端,它显得温和幽静,偏于保守,是一种单纯的诗。
事实上,这种单纯的诗,在其表面欺骗性的简单之下,隐含着种种复杂的动机与意图。当今时代最风行最喧腾的诗潮,一是那种诉求解放与进步(先锋),追求平民化、本地化与反文化,语言质野粗放(包括粗口)而现实感强烈的宣泄愤怒的诗歌。一是那种相伴于现代工业化城市化的社会而来的现代诗歌观念(均自西方来)影响下的诗歌,充满智性的反讽,复杂的隐喻,互文映射和语言游戏的诗。李少君选择写一种极为风雅闲适、山水农业、传统文人色彩很重的诗,显然有别于时代氛围,有点固执,有点危险,有点一意孤行。这种选择事实上也是一种富有批判性和挑战性的表态,因此,在李少君单纯的诗风之下,他的诗和他的评论其实一样激进,一样单刀直入,只不过这是一种特殊的、可称之为“保守的激进”。正如他自己说的:“创新有时要从‘复古’开始”①(《诗歌的草根时代》)。当然,在现代诗歌史上,复古是一条始终相伴的路线。比如被视为英美现代诗代表的T·S·艾略特宣称:“政治上,我是个保皇党;宗教上,我是英国教徒;文学上,我是个古典主义者”②。还有帕斯捷尔纳克晚年也一再强调自己的“古典主义”态度。但同样,简单的“复古”旗帜之下,仍掩盖着很多复杂的问题。在李少君的“复古”诗风之下,依然有为什么复古?复什么“古”?如何“复”古?等等问题。我想结合李少君具体的诗歌文本,来分析他诗歌中的复古取向,肯定是一件很有意思、也很能给我们启发的事。
二
当代诗歌中,可以说一直隐现着一条不太为人注目的“复古路线”。很多诗人在言谈中流露过对中国古诗传统(或文化传统)的追慕、向往与回归的消息。我仅举俩人:萧开愚和柏桦。萧开愚在2002年的《大江南北》发刊词中说:“新诗凝滞,概不通古”。对新诗的写作主张:“一,当代诗;二,通古”。原因是:“百年来,诗家始于学舌,专攻他人语言的局面日趋自然”。目的是:通古可以“维来历中之今日,维群中之我”,可以“重见文章精神”,可以“与其他语文交相惠悦”③。他的文字很古奥,意思很简单:新诗一开始就学外国诗(实际是欧美西方诗),一直学外国诗,未能继承本国古典诗传统,导致成就不高。接续古典(诗)传统才能为当今(的诗)定位,为世界(诗)中的中国(诗)(人群中的我)定位,才能恢复中国诗的精神,与外国诗进行双向互惠交流。柏桦在《水绘仙侣》和解说中,要接续古代中国诗的“逸乐”传统,一种理想的江南风物世界,一种才子佳人神仙眷属的文人生活:有钱,又有闲,又有才华风雅,又有漂亮、温婉、善解人意的女人,又在气候温和、有秀美的人工造就和控制的园林风景。他强调这是一种和“革命美学”,和刻画残酷的社会现实的斗争美学相对立的个人逸乐美学,是大时代之中更真实的个人情怀,个人小日子的美学。柏桦的传统,可谓文人才子“美梦文学”传统,一种个人的自我满足与享乐臆想。而在萧开愚的写作中(从《向杜甫致敬》到《破烂的田野》)体现的是一种儒家精神:对传统文化精神的承担(清理外来思想),对国家政治伦理,群体与个人命运的关注。我们可以看出,同是对传统的回望与致敬,柏桦和萧开愚所针对的现实,所表达的内容却完全不一样。那么,李少君的传统,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传统呢?我们来看他的《玉蟾宫前》。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两节是一幅安宁恬静的田园风景,后一节是看到这风景的描述者(我、诗人、读者)的感受议论。前两节所写让我们既觉惊异、新鲜,又觉得熟悉。惊异来自这境地的真切、清新、安静,与描写这境地的白话语言的表现力:准确,精细,微妙,传神。“一道水槽横在半空”,进入得非常直接,自然,如口头语,下一句“清水自然分流到每一亩水田”也接续得极自然而有韵味。实际上,我们把第一行去掉一个字,第二行去掉四个字,就成了这样:“一道水槽横半空,清水分流水田中”。同样“牛在山坡吃草,鸡在田间啄食/蝴蝶在杜鹃花前流连翩跹”节奏的变化也很好:两个短句,接一个长句。古诗歌行体中,两个五言句,接一个七言句,比如:“山坡牛吃草,田间鸡啄食。杜鹃花前蝴蝶忙”之类。这些都在现代白话文中被融合与自然语气之中。这种惊异又熟悉的感觉最突出的当然是最后两行:“桃花刚刚开过,花瓣已落/枝头结出一个又一个小果”。熟悉是因为这精细入微的观察、语言的传神与诗意完全承接谢灵运的名句:“初篁苞绿籜,新蒲含紫茸”(《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所启动的中国古诗中对植物萌发、生长的细微体察与注目;惊异是桃花落后结小果这印象的鲜明、深刻,还有现代汉语表达此景的从容、自然。第二节写到山下零散的房子,敞开的门,门上的福字。这两节总共写到了水槽,流水,水田,牛,鸡,蝴蝶,杜鹃花,桃树小桃,房子。这是万物生长茂盛的暮春时节,田园风光的一切,就差人出场了。但在第三节,李少君来了一个戏剧性的转变:让诗中的描述者、观看者(我)出场宣告这田园风光中没有人!——“在这里我没有看到人”。因为他要强调的是:“却看到了道德,蕴涵在万物之中/让它们自洽自足,自成秩序”,他突出他看到了道德,秩序,在万物中“自洽自足”。这是他诗歌的目的和终点。我们可以看出他这首诗有两点:一、田园自然风光;二、自足的美好的道德、秩序。
类似的还有《咏三清山》、《黔地》、《贺兰山》等,这些诗在李少君的诗中具有代表性,它显示出李少君所要传承的古典传统既不同于柏桦富裕的才子佳人的逸乐,也不同于萧开愚克制的儒家精神(社会群体关系中的礼义仁智信),而是田园自然,山水自然,以及道家的清静无为、放任自由的道德与秩序。李少君把自然当作他诗歌的核心。他把自然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价值。在诗集《草根集》的序《在自然的庙堂里》中,他对此有充分的说明。当然李少君的诗歌所写的自然和他所指的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自然,与老子“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所指不一样。老子的自然,显然是一种无形而弥散的至高原则,在道之上的最高之处维系、主导天地的一切存在与运行。而中国古诗中的自然是处于道之下的天地之中的,为人接触、目睹、可知可感的具体、有形之物象,被称之山水自然或田园自然之类。但李少君的敏感无疑抓住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核心。中国古典诗被称为“十诗景”,就是说,十首诗有九首是涉及自然风物的。“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是古代论诗套话。自然之景,在古代中国诗中既是审美对象(其唤醒诗人内心惊叹的形态与变化的新奇之美),更重要的是寄情抒怀的媒介,是抒情的方式。自然之景当然也是论道的场域,但就这点来说,在古诗传统中,并非主流,相反常被批评。东晋玄言诗一直受攻击,累及谢灵运的山水诗的论道结尾,还常受人诟病。实际上谢灵运山水诗更多是以孤独个人的呼吁、呼吁理解与友伴为结尾:“赏心不可忘,妙善冀能同”(《田园树园激流植援》),“不辞去人远,但恨莫与同。孤游非情欢,赏废理谁通”(《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非为众人说,冀与智者论”(《石门新营所住》),“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登石门最高顶》),“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石门岩上宿》)。王维的山水诗被认为充满禅味,但并未脱离山水形态的准确描摹,只做实写看,佛意于诗意无关紧要。因此,即使是山水田园风景为中国古诗传统,而李少君的解读也实为他自己的发明,这也恰合了他的“创新有时要从‘复古’开始”。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人的活动,休息或劳作,愁苦或欣慰,居中心位置,是写“人在自然村社中的生活(包括交往)”。但李少君的诗,在这些田园自然或山水自然中,宣称“在这里我没有看到人”。他的风景中没有人(如这首《玉簪宫前》,《某苏南小镇》,《春》等)或人很小(如《鄱阳湖边》)。他把这人所占的空间腾出来,留给他的“道”。因为对有意识的“复古”主义者,这古典诗境首先是一种价值,一种道。对李少君来说,这种道正是现代社会种种弊端的反面:当今社会形态与价值(城市、工业、)的混乱,压抑,焦躁,污染,异化,空虚,无根。而那个充实、清新、有序、在山水自然中充满生机的农耕村落生活,正是对当今现实的批判。因此,李少君的传统所针对的是现实社会状态。就这一点来说,既不同于柏桦针对的革命美学,也不同于萧开愚针对的新诗历史与现实的文化处境。因此,复古也可以是一种激进的现实批判。
三
在李少君直接追慕古代诗歌精神的诗中,《南山吟》极为突出。这大概是现代汉语写的禅诗中最为奇妙的篇章之一了。“菩提树”,“打坐”,“大境界”,“轮回”,这些词,无疑带着佛教味。第二节白云的变化与循环和时间中的观看者之间的关系,实在是强烈而恍惚,非常美妙。这种诗,既是作者的经验和领悟,同时很明显又是自觉地归属于一种精神传统,是一首“向传统致敬”的诗。同样,在李少君的诗中,他所强调的自然直接就体现在他诗歌的题材中。他的《玉簪宫前》,《咏三清山》,《南山吟》诗题就有道家味道。还有众多关于时间与地点的诗题(时间与地点正是自然的两大属性),如确定季节与时辰的诗题:《春寒》,《仲夏》,《北国之秋》,《傍晚》;如指定地点的诗题:《南渡江》,《佛山》,《石梅小镇》,《鄱阳湖边》,《青海的草原上》,等等。这些有关时间与地点的诗题,都是即景式的题目(与此相对,有纪事、抒怀等类的题目),也就是与自然面对,在自然之中。这都表明我们前面所提到李少君诗歌在承继传统时的两点价值判断:一是自然,二是自然(自然中的生活)所体现的道德、秩序、善与美等等伦理理想。这可谓他诗歌的出发点,价值与伦理基础。
当然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并不止于伦理价值的阐明,更重要的力量与影响来自其美学风格。这种美学风格当然也更隐蔽而不容易辨识,它完全潜含在诗歌的每一肌理之中。这种美学风格的确定是一种自觉的选择,在众多的传统可能性中,独取此格。当然同时也与个人精神气质、性情有交互关联。李少君诗歌的风格偏于幽深,寂静,如《夜深时》这样的诗:
肥大的叶子落在地上,触目惊心
洁白的玉兰花落在地上,耀眼眩目
这些夜晚遗失的物件
每个人走过,都熟视无睹
这是谁遗失的珍藏?
这些自然的珍稀之物,就这样遗失在路上
竟然无人认领,清风明月不来认领
大地天空也不来认领
这是一种“触目惊心”,几乎让人脱口惊叫,又只能被寂静深深笼罩的诗境。这是心灵上的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应:心被深深的刺中,被如惊雷般的寂静刺中。这么珍贵、华美、灿烂,又这无声无息,这么彻底地不受人注意地独在一隅发生,消逝。这是无人进入之境的清幽和寂寞。这种寂静,孤独,幽深,有些清冷的诗风,不仅体现在他此类有关植物花木的自生自灭的诗之中,甚至也体现在他有发现的欣喜的诗中,如《山中》,这首诗非常清新,但仍是幽秘之境。这是木瓜,芭蕉,槟榔密集,没有行人与车辆的旧公路(废弃了一般),虽然出现了人家(我们前面说过他的诗中经常无人,或人很小),但“门扉紧闭”(人还是没有出现),是一个封闭的世界。即使如同“一枝红杏出墙来”一般,“一枝三角梅探出头来”,热带鲜艳的深红色三角梅应该比南宋的红杏更热烈,但依然让人感到清幽。或者这清幽就来自这无人之境中植物(花)的灿烂与热烈。他的很多诗,都是抒情主人公一个人独自在一种充满意味却始终未有其他人出现的世界中,独自感受。也许是这个特别的“我”总是独自面对世界,独自一人行走、感受,给他的诗这种清幽,寂静之感?比如《偶过古村落》是单独这样一个人,《江南小城》是,《偈语》是,还有很多诗都是。这种幽静不止体现在这自然的描写中,也体现在写“心事”之诗中,心事的寂寞,如《可能性》:
在香榭里大街的长椅上我曾经想过
我一直等下去
会不会等来我的爱人
如今,在故乡的一棵树下我还在想
也许在树下等来爱人的
可能性要大一些
一个孤独的、等待着的人,一个在不同的地方总是在里对自己说话、对自己期望、说着自己的决心的人,当然是孤寂的,清幽的。这个爱人,在心里,是那么的不确定,飘忽不明。这心事当然是难以述说的。即使那些有明确的想念的对象,不确定的“爱人”成为了确定的“你”,如《在江南的青山上》,这种心事还是在自身之中,在自己的心里回旋,并未真正到达远方的“你”那里,还是在想象中对你说,还是止于自己说给自己。
李少君还写有一些极为幽静的居家诗,如《三角梅小院》、《隐居》等,这当然是一种文人趣味很重的诗,写的都是幽居与闲情,按白居易的分法,这些属于“闲适诗”(那两首写年轻女孩的诗该属“感伤诗”)。这种文人诗的自得其乐,与其追求生活的自适与精神文字的传达之快乐,在下面这首《早归人》中表现得更突出:一个诗人直接出现了,出现了他对诗句获得的喜悦:
我在细雨蒙蒙的清晨归来
担心打搅尚在梦中的年迈父母
静静地站在院子里,等候鸟啼天明
想起这么一句诗,兀自微笑
总的来说,李少君的诗,似乎蒙上了一层被薄云过滤后的光,总是有点幽暗,寂静。不是那种特别明亮,开阔,热闹的诗。诗中的情绪总带着寂静,有时是落寞。表面极美之境,也有一种空寂之感,幽深如古寺一般。我觉得他的诗在美学风格上混同了古代风流才子诗歌的纤细柔情,佛道诗歌的幽暗空寂,文人诗歌的闲适自在。他有一首诗《安静》,最后一句是:“全世界,都为他安静下来了”,这好像是他自己诗歌的写照。他一直致力于写出一个“全世界都为他安静下来”的诗歌之境,是不是因为有感于当今世界太嘈杂,当今人们内心太凌乱的一种诉求?他接续的是山水田园诗的传统,这个传统包含着平民化(陶渊明)和贵族化(谢灵运,王维)传统,并演化出一种文人趣味的余流。他为自己的诗确认了“道德与秩序,善与美”的伦理基础,在美学风格上为什么选择这样一种江南文人才子味很重,有些甜软、温润,也有些绮丽、清新。
对新诗发展的展望、批评与反思中,一直有人提出要接续传统,但这些说法只是说法,因为缺乏成功的例子而没有信服力,让人觉得只是一种空洞的态度,就是郑敏这样的人如此说,也没有人真正当回事,因为不能在实际的写作中体现出传统的话。很多当代诗人表明了他们对古代诗人的追慕,但他们似乎只知道李白、杜甫这些名头大的诗人,在他们的写作中并未表现出对古代诗歌历史细部的、与个人性情相投的深入专注的理解与精神归附。但是变化确实在发生,我前面提到的萧开愚,柏桦,李少君,确实在身体力行。其他还有很多诗人也在这么做。这些实际写作,可能有很多不理想,失败之处,但这加深了我们与古代传统的亲近。我想一大批诗人今天都在默默致力于这一方向,这种努力并不那么轰动,引人注目。这也与我们国家今天在世界上的处境相关: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要在调整中适应这种新的关系。真是难以想象:仅仅二十年前我们的诗歌唯西方是瞻,仅仅十年前我们的诗歌充满反文化腔调,那时难以想象会有人如此标举“复古”旗号。也许今后的十年,当代诗人将极力深入古典诗歌之中,使之现代化,而使新诗历史与古典诗歌历史接合起来。就这点来说,我认为李少君的写作是极为敏感的,探讨他诗歌中的传统影响也非常有意义。
注释:
①李少君,《草根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本文所引李少君诗均出自该书。
关键词:藏语文、教材、模块式、分析
自2010年秋季学期起,我区全面启动了高中新课程改革,高中藏语文新教材也开始投入使用。这套教材是在全国推行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五省区(、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相关部门共同讨论规定的《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试用)》的具体指导下编写。这套新教材从装贴、版式设计到单元编排、内容设置等各方面都与以往的藏语文教材有很大的变化,单元编排和选文内容作为教材的核心部分,高中藏语文新编教材首次采用了模块式的合编型教材编写模式,讨论和研究新编高中藏语文新教材的这一特点,有助于师生正确把握教材,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时也有助于总结分析藏语文教材编写的宝贵经验。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以及学习体会,谈几点认识。
一、关于模块的术语概念界定
“模块”是我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引入的新概念。对于我区,“模块”概念是在自治区教育厅2009年颁布的《自治区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实验)》中出现“模块”概念共计19次,视为“模块”概念在我区教育领域首次出现。该方案在“体现国家规定、体现地方特点、维护学生权益、注重基础构建、坚持科学调控”①的五大原则下,分A、B两套方案,其中A方案适用于修习藏语文课程的学生。另外,2010年五省区联合制订的《普通高中藏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针对藏语文学科的藏文版语文课程标准)②关于“课程设计思路”和“教材编写建议”内容中“模块”概念也出现10次。可见“模块”对于学习和实施新课改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9年制定的《自治区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实验)》和2010年指定的《普通高中藏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里出现“模块”概念的上述情况,不仅把模块的概念引入到我区课程改革的领域,同时也对藏语文教材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编高中藏语文充分体现了模块思想的课程设计理念。
二、新编藏语文教材模块式结构分析
新编高中藏语文教材依《普通高中藏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教材编写建议,分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
(一)必修教材模块式结构分析
必修共5册,即5个模块。必修教材的内容又分“阅读鉴赏”、“表达与交流”、“探究性学习”、“文学知识与名著简介”4部分,前2个部分纳入课内学习计划,“探究性学习”、“文学知识与名著简介”可自主安排。
1.“阅读鉴赏”部分,这是必修模块的主体部分。该部分不仅注意了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还致力于学生藏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在选文上以名家名篇为主,如龙树大师、宗喀巴大师、萨迦班智达贡嘎坚参、人文主义先驱更顿群培大师、以及东嘎洛桑赤列、次旦夏茸、木格桑丹、多识、昔扎等著名藏学大师的优秀文章。另外也有反映当今时代特色和提倡时代精神的作品,主要是藏族当代文学界具有权威性作家的优秀作品,如藏族新文学的开拓者端智加的现代诗歌和散文、扎西班典和次仁顿珠的现代小说、江瀑和居格桑的现代诗歌等。除此之外,还选进了国内外的名家名著,如国内的鲁迅、、杨朔、钱钟书、钱学森以及国外的莎士比亚、莫泊桑、契诃夫等的经典作品。根据《普通高中藏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相关要求,在具体编写上,加大了文学教育的份量,强调对语言文学知识素养的积累、感悟和熏陶、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一部分主要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呈现,所谓“单元型语文教材是把教学内容的各种元素按照某种标准加以集中,以单元形式来呈现的语文教材”③,新编藏语文教材从整体来讲,选用了模块式的编排形式,同时也使用了单元型语文教材的编排形式。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2001至2003年所编的藏语文教材就使用了单元型语文教材的编排形式,而新编藏语文教材每个必修模块(每册)又分五个单元,共计25个单元,单元的组成兼顾文体和人文内涵,如第一册1、2、4单元很明显按文体来编排,其中第1单元选用了三篇不同风格的散文、第2单元选用了三篇以动植物人性化的主题来烘托现实生活的作品,这三个作品在表现手法上也都具有象征和比喻意义。第4单元以鲁迅的《未有天才之前》和的《毕业赠言》为代表,主要以演讲的文体来编排,同时也是国内外名家名篇的译文单元。而3单元主要结合藏族文化有关人文内涵的近代作品来编排,具有很明显的道德和审美教育的特点。第5单元主要选用了三篇论说类的文章。其它必修模块也都类似于第一模块的选文特点,无需一一分析。值得一提的是必修5第4单元,首次选用了当代文学评论类的三篇文章,在以往的任何一套教材都没有选用这一类,对藏语文教材的选文来讲,意义非常重大。
2.“表达与交流”部分,在初中的基础上,安排了传统藏语语法知识、以及常用的传统诗学知识、另外也有写作、口语交际等内容。藏语语法知识在模块一和二主要选用了嘎庆白玛洛追的注释,该注释简单明了,层次清晰,易于接受,实用性强,非常适合学生的实际,模块三、四、五主要对语法知识的重点、难点部分以专题的形式安排,如藏语名词的构成与分类、藏语时态的动词变化等等,都非常有益于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与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学生的实际,藏语语法知识本身略有难、繁、偏、旧的问题,但是新编教材中对藏语语法知识的编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个问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口语交际训练主要以朗诵、演讲、辩论、采访、讨论等形式安排,尽管旧教材也有这些内容,但是新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对这些内容不仅进行了知识更新,同时也设计了活动课开展的空间。这对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不仅做出了很好的指导,同时也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对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的具有很大的意义。
2.“探究性学习”部分,每个必修(每册)模块安排了两个专题,共10个专题,其中有藏语口语修辞、文学作品的个体理解、语言文字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文字与翻译实践的关系,以及藏语中的泊来词汇分析等内容。该部分所选取的专题都有一定的探究学习的性质,并且基本符合教学和学生实际水平,同时也基本达到了新课改关于探究学习和促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要求,但是各专题文体呈现新方式来看,大都属于论说和介绍形式,未能很好的引导学生的思考。作为探究学习的内容,应该可以更活跃的形式来呈现,譬如以发现和提出问题、展开和分析问题、最后试图解决问题的思路来阐述和推理,在探究过程中又安排每个阶段的任务和完成各项任务的具体方案以及相关信息资料。这样的呈现形式,可能更适合于探究性学习的要求,并且针对每个专题提供或介绍相关研究书籍资料,促进学生主动搜索和查阅资料,并养成独立学习和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我们应该知道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各方面的素养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探究学习的目的不在于解决问题,而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所得到的和所积累的经验才是探究学习的目的。
4.“文学知识与名著简介”部分,每个必修(每册)模块安排了两个专题,其中文学作品赏析1个专题和名著简介1个专题。5个模块共计10个专题。文学作品赏析专题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四大体裁的阅读赏析知识以及藏族传统的传记文学作品阅读赏析知识。名著简介专题主要介绍了藏族当代文学巨匠端智加及其作品和“藏族当代文学丛书”介绍、另外还有等内容,这些知识既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丰富语言素材,提高藏语文素养。
(二)选修教材模块式结构分析
选修共3册,即三个模块。分别为“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文学作品鉴赏”等3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分6至8个小模块。实际上这三个模块充分体现了教材所能体现的藏语文学科课程内容的全部。
1.“语言文字应用”主要以藏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实际应用为重点,皆在巩固学生藏语言基础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该模块分6个小模块,即语法专题、辞藻与专题、因明学基础专题、演讲与辩论专题、写作与修改专题、新闻文体专题。从这些专题小模块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到高中藏语文新编教材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模块,做到了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实际应用,同时也做到了高中阶段藏语言文字重、难点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藏语言文字基础的实际应用范围。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课程特点。
2.“文化论著研读”主要通过阅读藏族文化历史以及艺术等方面的论著,来了解藏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使学生得到启发。该模块分6个专题,即文化专题、文学专题、历史专题、艺术专题、工巧专题和医药专题。该模块各专题的分类主要是以主题为原则,从历史文化、文学、工艺等多方面来呈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民族文化知识,提高藏语文素养。
3.“文学作品鉴赏”主要以古今中外的具有代表性的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为选文,分“叙事诗”、“自由诗”、“叙事散文”、“议论散文”、“古典小说”、“现代小说”、“戏剧文学”、“人物传记”等八个专题来完成课程目标,皆在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爱好即求知欲。充分考虑提高学生文学阅读能力,开拓视野,挖掘学生的潜在创新思想,并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
总之,新编高中藏语文教材首次以模块思想的指导下的进行合编型教材的探索与实践,不仅对藏语文教材编写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新课改视野下教师教材观以及教学观等方面也有积极的意义。
基金项目:本文获2012年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基金项目资助
注解:
①自治区教育厅制定,自治区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实验),自治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文件汇编[M],自治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领带小组办公室,2009年12月,p38―45.
两个大人在说话,可是说的都是有关纯真与童心的事。在一个多小时的聊天结束后,如何进行有趣且留住生命特质的儿童教育成为了两人指向未来的共同脚注。
两个“野孩子”
黄永松和熊亮,小时候都是不好好读书的“野孩子”。但两人的童年都有充分表达自我的空间,两人长大了,也希望为孩子做点事情,将纯真与创造力带回给他们。
熊亮:这些年我一直在做小剧场、做实验剧,一直有个困惑:怎么能让自己在教育上的兴趣为我的创作锦上添花呢?前段时间我参加亚洲青年艺术节,在云南束河有戏剧演出,刚好束河需要请一个志愿者教书。在那以前我从来没教过小孩,觉得小孩难教,没法跟他们讲理论,所以5年来我一直只跟大学生上课。但这次在云南的小学给孩子上课后,觉得很有启发。开始时,当地孩子们知道来了一个外面的人,不用上正课,大家都在开心地闹啊。可是有一个班,我给他们做写实和抽象思维训练的游戏,他们开始动手以后就有点感觉了,第二堂课忽然就变得很安静了。我还让他们现场翻书、上网查资料,就像一个创作者自己去做资料整理的工作。
黄永松:孩子的世界还很完整,可以开发的空间很大。因为生活不同的安排,有些能凸显孩子的创造力,有些则被压抑了。我比较老嘛,接近老式的农村社会。过去农村的好处是作息有规则,人与人的关系都在一个时空里。学校的教育压力也没现在那么大,读书很容易,出去玩的机会很多。一个人犯错一群人挨打都有过,我就是这么过来的。童年就是纯真的时代,为什么往后变得不纯真,这真是我们需要检讨的。但也有人多一点免疫力。
熊亮:或者说,多一点忽视的能力。我小时候家里人没怎么管我,我自己有一个小房间画画。我学绘画就是从创作开始。我熬夜都有几十年历史了,从小就熬夜,自己的时间总觉得特别宝贵,到了上课时间就睡觉。现在的小孩从小就没这个时间,都太忙了。小孩成长中间肯定会歪七扭八好几次,但如果小时候有过安静的空间,荒废的青年时代过后,还是会回来的。我现在教小孩也是这样,我特别希望我的孩子不用上学,就去做自己的事儿,可是斗不过社会的习惯(笑)。
黄永松:实际上社会和课程的安排出发点都是好的,问题是在实现的方式上变得枯燥,最可怕的是升学,搞得索然无味,对知识的探索没有灵气,答案做完了也忘掉了。其实每一门课里都能教你一点事情。政府现在开始高考英文不考听力,这是对的,那么早学英文干吗?我们的年代,小学根本不学英文,初中才学。我们的同学里,后来出去读书变成科学家、文学家的一大堆,一点没有降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方便。不是说学英文不好,问题在于现在很多孩子连成语“滥竽充数”、“朝三暮四”都不懂,自己对自己的文化没有了自信心。现在上网更糟糕,连中文字都不会写了。
“返老还童”,殊途同归
黄永松和熊亮的艺术生涯最初都以画成人绘画开始。但《汉声》杂志童书已有20多年,熊亮如今最为人知的是他的童书绘本。两人“返老还童”的经历殊途同归。
熊亮:最早我一直画成人绘本,画卡夫卡,喜欢的风格都偏黑暗,到有了女儿以后才改画童书。回过头来看,成人书就是直接的感觉,如果不做童书,成人书很难让我学到不同年龄段的认识阶段是怎么样的,对于书的叙事结构和方式也不会摸出那么多道道来。
黄永松:但成人的漫画也有丰富的。在你说的卡夫卡之余,更现代的更丰富的都有。但童书是纯真的天使的国度,能把你拉回来。
熊亮:而且现在我做复杂的故事时,用的也是童书里面最早最简单的结构,用对着镜头的叙事方法。我发现,儿童真的是看镜头、看变化的。
黄永松:20世纪开始,我们先做的是给大人看的文化刊物《汉声》。那时我们觉得社会不长进,现代人缺乏原来文化的品质,我们想努力出版一些好的文化书来提升品质,结果发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台湾很多人全盘学西方,可是台湾人家里并不都适合买北欧家具、窗户都要关闭起来开空调的。在这种发展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的智慧被忽略了,慢慢的,老工艺人一代不如一代。我们很郁闷:跑了半天,对社会没什么帮助。这时有朋友建议,应该从孩子开始扎根才有希望。先去尝试,然后变成知识,回过头来才能深入浅出。我那朋友举了围棋天才吴清源的成长为例:他被送到了日本学棋后,跟日本棋坛神童木谷实住在一起、一同下棋。到吴清源长大以后,有一天忽然发现身入重围:周围出现了跟他年纪一样大的青年好手。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木谷实回家去,开了一个学习班,专收8岁的孩子,10年以后出来都是18岁的好手。我这朋友跟我说:你好好做教育,出一本好书给少数的大人看是没有用的,你要一群孩子看,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我受了很大的启发,决定从儿童的发展心理学去了解“儿童”是什么,为孩子做一些事情,于是访遍天下老师,去波隆纳童书展取经,现在我们了100多本童书了。当然,传统文化一直在消逝,《汉声》是需要的,但它只是在学术书的基础上锦上添花。但大人们都很忙,有了好书只搁在书架上。
熊亮:比国内早了十几年。
黄永松:这么讲也不正确,绘本应该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老外跟我讲我也说:你们这段时间付出很多努力,做得比较丰富,但这个行业并没有老大。不同的时代都有孩子要看的读物,早期我们有很多很好的绘本,最有名的是《大闹天宫》这部动画片,那时候上海有很多人在张光宇的影响下开始做绘本。由这个脉络传下去的好几个中国插画家都在波隆纳童书展上拿过奖呢。
熊亮:我最早看的都是漫画,像方成的漫画,但我发现现在像我这个年纪的人对漫画都不太了解了,其实在叙事上有很多表演和有趣的东西。我到现在才略会一点,童书绘本是没有任何前经验的,大人们生活的经验都太多了,写个笑话都是要解析一下里面的概念才会觉得好笑,但孩子是没有这些的。
黄永松:我们都自以为是,以为赶紧要多做点事,就掌握了时间的长度。其实,只要我们把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事做好了,就可以超越时间。一点善根,到了将来真正发挥的时候就不是时间可以计量的了。文化项目本来就是跨界的,不要局限,在台湾《汉声》带起过“有机运动”,包括食物污染、食品添加物、农药,我们都用《汉声》的手法去做。我们也下到地方去,希望地方的年轻人来认识自己的地方,让大家爱自己的家乡,今天讲所谓“越是地方的越是人类的”。开始做童话的时候,我把《汉声》杂志先停掉了,先做了以中国童话为核心的故事书,用的都是《汉声》的精英。但不是每个人都跟我想法一样的,“壮烈牺牲”了很多编辑。我们也不是儿童出版社,但后来从我们这个系统出去的很多人都成立了儿童出版社。
守住“生命特质”
身为艺术家,黄永松与熊亮都曾吸收西方艺术与文化养分。但在西方文化在国内大行其道的今天,两人都对中国文化地位的下陷心存忧患。
熊亮:我是画中国画、看古文画册长大的,我的古文知识并不特别丰富,但觉得现在的人特别需要古文,已经跟人民文学出版社订了要做六本书。自然科学我也在跟北大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做合作。今年上半年我一直在青海考察做绘本,可是实践不下去。最后发现最大的问题是,我做自己的创作,做动画片、做个自己的书就可以了,还可以旅游,做那个书就亏本得很厉害。这可能是自己无法实现的,局限性就在这儿。
黄永松:这要大家一起来,对于普及文化知识的尝试,如果天天都存在,我们就很明白。成语就是一个文化,老外听得懂中文也听不懂。书法:隶书、楷书、行书,这也都是文化。为什么过年要贴春联,大家都高兴。碰到一点事情的时候,大家心里就一句唐诗宋词出来,总不会冒出一句莎士比亚的诗歌来吧——这就是文化。东方人的感知能力特别好,西方则是认知为主:一是一,二是二。我们需要在感性的基础上加入理性。
熊亮:我之前在做现代诗歌和当代水墨时,一直在考虑到底走东方还是西方的路。这几年忽然转向纯粹的叙事,叙事很生活化,让我马上抛弃了之前的焦虑和交战,不再刻意分辨东方还是西方,而只是分辨处理事情的态度,我就马上很清晰:自己的生命特质是完全东方化的。我在青海做考察时,让所有的团员都趴在地上,试图模仿自然科学中生物链最底端的小生物的角度:从洞里往外面看的视角去看世界。这不只是科学知识,也是用感知方法去做的。以前中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体的,像王羲之在《兰亭序》和《千字文》里,他讲快乐一定会把宇宙的关系和形成都讲一遍才讲到自己,先大我再小我。可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古装片讲的都是人跟社会之间、利益平衡的关系,讲人跟自然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少了。
黄永松:我们现在尽做欧美的文化,我们替他们使用和实践他们的东西,而不懂得珍惜自己的东西。但是历史翻开,三四百年前,欧洲买东西都要买中国的,我们赚尽他们的黄金白银,现在倒过来了。转来转去,倒是没有关系,但你是在自己的土地上成长的,自己的生命特质有必要守住。而我们也不狭隘,西方的好处我们一样可以学习。西方的工业文明也造成了地球资源的浪费。都到了大自然反扑的阶段了。说起生态平衡,我们老祖宗最在行了,今天我们的人口数占人类最大份额,我们也应该带领人类往好的地方走。
熊亮
画家与散文家,1975年生于浙江。2004年绘制《安徒生全集》插图,被收入丹麦国家图书馆。图画书作品曾获“中国最美的书”等多个大奖,《小石狮》已授多个海外版权。2012年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出访伦敦书展。最新作品《二十四节气》以中国传统文化混搭童趣而成。
熊亮
下一站,印度
{F=FAMOUS 熊=熊亮}
F:你创作《二十四节气》绘本,用什么方式切入?
熊:创作这本《二十四节气》前,我跟植物学家、做古典文学的专家都沟通过,最后决定就用很简单的方式去呈现:感觉。我用的是中性的人物形象,去表达不同节气在人的皮肤上造成的不同感受。比如假设绘本里的人是一块泥巴,冬至时硬邦邦的,立春开始感觉身上痒痒的,开始发芽。我很怕将绘本做成旅游的感觉:出门冷了,小孩要加衣服这种。我想表现人与自然相连的关系。
F:除了出版绘本,最近有什么计划?
熊:《二十四节气》这本书差不多做了三年,每一个节气背后都有很多相应的知识,我想开一门课,为孩子做一些事。自己做自己的创作很轻松,一旦想做大一些事情就会把整个人都耗进去了。现在一个人做工作室,有回复自由身的感觉。
F:未来可见的计划都是为孩子们做的?
熊:我想写社会类小说,最后写起来还是写成了少年小说。在云南的时候对他们商业的发展很有兴趣,后来选角度还是会从儿童的角度。12月份会去印度,我想做一个少年小说和壁画相关的项目。我从小在画室中长大,以前对社会经验一直没兴趣,直到最近才有点兴趣了。我写故事的时候会把壁画的细节带出来,故事有点幻想诗的感觉,从印度到再到敦煌都会有。
黄永松
艺术家,1943年生于台湾,1971年创办中国传统文化主题书系列《汉声》杂志英文版,现任《汉声》总策划和艺术指导,长期致力于推广中国传统民间民俗文化。《汉声》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亚洲之最”之“给内行看的最佳出版物”。《汉声》最新的田野研究成果是应季的《大闸蟹》特刊。
黄永松
很想做演出
{F=FAMOUS 黄=黄永松}
F:你一直致力于推广与挽留中国传统文化,但以前也做过前卫艺术?
黄:我的成长过程当然有西方影响,以前流行做前卫艺术,不做那个就不算学艺术。我们成长的时候,我的老师是杭州美专过去的。西方艺术是我们追求最用力的地方,那时我们没有画册,资料都是出国回来的朋友带过来的,我们几个同好就互相传,黑白的居多。美国那时候在台湾有一个新闻处,我们会去新闻处看图书。我们对这些资料看得特别深刻,整个要意心领神会后才舍得放回去。
F:这些知识,你在吸收了以后还分东西方吗?
黄:我的族谱上有一句祖宗诗:“日久他乡即故乡”,我在北京那么久,北京也算我故乡了。 “晨昏须上祖宗香”,意思是说你的民族脉络不要断,即使移民到国外也还是中国人。那些知识最后成为你自己的东西了,国籍、时间都消化掉了,当然最好还记得住它们哪里来的,然后懂得去感谢。我喜欢去实践,比如敦煌对我的影响很大,最近我做了一只佛陀的鞋子。因为《汉声》工作的关系,我习惯了对随身的事物看得比较周到,而不是光欣赏面相、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