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体工程学报告范文

人体工程学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体工程学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体工程学报告

第1篇:人体工程学报告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设备 安全人机工程学 人机学参数

1、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多媒体讲台以其功能多样操作简单等特点,广泛应用在多媒体教室、语音室以及学术报告等各种教学以及学术交流场所,并逐渐成为了大学课堂内必不可少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越来越频繁,重要性愈加显现,我们看到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身影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大学的教学过程中,但是多媒体设备大规模的投入使用势必会伴随着大量问题的产生,而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教学的正常进行,反作用于教学质量。因此,针对多媒体设备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有创新性和建设性的改进方案,利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对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改进,优化组合方案,提高利用率十分有必要。

2、研究背景

多媒体讲台又称多功能讲台与传统讲台相比:它克服了传统讲台外形笨重、功能单一、防盗功能弱等缺点;多媒体讲台内可置多种多媒体设备和中央控制系统,能够智能控制投影仪的开关和幕布的升降,极大地改善了教学环境,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现代教学的信息化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2.1 多媒体讲台的功能要求

多媒体讲台是集讲台、电脑、功放、中控系统等为一体的教学设备,基本功能有:

2.1.1 人性化中央控制台

多媒体平台所有设备的操作均可在中央控制台上完成,(如电脑开机按键,投影开机按键、手提电脑外接音视频设备、网络联接等),使用起来应简单、方便,不用弯腰低头即可实现。

2.1.2 大容量内部空间

讲台内应能合理放置电脑主机(或手提电脑)、键盘鼠标、中控系统、显示器、话筒、音频功放、教学终端等多媒体设备。

2.1.3 一台多用

多媒体讲台应能在所有设备使用的状态下,仍能在台面上放置教材、教具、教学仪器等以及进行实验演示。

2.2 现今多媒体讲台的主要规格

现在市面上的多媒体讲台虽然具体细部结构不尽相同。有封闭式的,有开放式的;有翻盖式的,有推拉式的;有功能高度集中的,也有简约型的;鼠标键盘有放在台面上的,也有放在专门托盘上的等等。在产品规格上,长度从840~1400mm 不等,宽度为700~770mm,高度绝大部分是900mm,也有1000mm 的。从外形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

2.2.1 卧式讲台

所谓卧式讲台,既是讲台的长度尺寸比高度尺寸大的多媒体讲台。大部分学校使用的是此类多媒体讲台。

结构特点:导轨导向,轻轻推开即可使用;有足够的平面放置笔记本电脑、教案教具,还能做演示实验。

使用分析:这类讲台功能齐全,台面上设有中控面板,使用方便,而且台面面积较大,可以放置各种教学用具和笔记本电脑。电脑显示屏倾斜设置,便于教师站立授课时观看和操作。但是,这类讲台的外型高度都只有900mm,且键盘和鼠标只能放置在讲台内部的离地高度只有不到700mm 的平面上。这个高度对于坐姿工作者来说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但是对于需要站立讲课(便于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教师来说确是太矮了,这就致使教师不得不弯腰驼背或者侧腰低肩去使用鼠标和键盘来进行教学,结果是给上课的教师带来腰、背、肩、颈部酸痛甚至劳损,危害教师身体健康。

2.2.2 立式讲台

所谓立式讲台,既是讲台的长度尺寸比高度尺寸小的多媒体讲台。

结构特点:桌面空间设计紧凑,键盘置于内嵌式盖板内,鼠标置于台面。且讲台高度较高。

使用分析:这类多媒体讲台总体体积较小,与卧式讲台相比,台面面积较小,不适合摆放些教学用具。但其鼠标和键盘均放置在足够高的台面上,故站立使用时无需弯腰或者侧腰,自然抬手就能操作,比较符合人体工程学。故此类型讲台不太适合日常教学,更适合做报告

3、调查研究

通过初期的调查研究,我们遴选出了最细代表性的10个问题,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针对性研究。以下是调查问卷相关数据的统计汇总整理分析以及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对于多媒体设备曾出现的问题进行的反馈(如图1):

(1)投影仪存在受到灯光干扰的情况,在投影使用过程中,需要关闭照明灯光或是窗帘配合;

(2)多媒体设备存在设计不合理,使用不方便,部分功能缺失,以及容易造成意外伤害的问题,建议对部分结构进行重新设计;

(3)多媒体人机交互界面需要改进,兼容性差,故障率高,系统的智能性和可靠性需要提高;

(4)多媒体设备存在易老化,抗疲劳能力差的问题,部分设备出现过短路烧毁的极端情况,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避免被伤害。

可以发现,大部分的人对于多媒体设备的工况都不满意,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改进空间很大。

4、问题分析

4.1 多媒体设备易出现的问题

查阅相关资料,通过研究资料和第一手的数据,并对所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分析后,结论如下:

多媒体讲台最易出问题的地方是:

(1)合页。由于合页是活动连接件,较重和经常开启的使用特点要求固定合页的板材必须进行加强设计,而且要使用高强度的合页,而高强度的合页价格要高出许多,所以很多厂家都未采用,而使用小的、便宜的合页;

(2)滑道。主要体现在使用滑道的大小、厚度、强度及工艺上,价格差距也较大,好滑道经久耐用,不好的滑道常出问题。其结果是使用不到一年就开始损坏。

(3)门锁。锁的设计结构千差万别,质量差距较大,价格也同样,选用不同结构及质量的锁直接影响到本产品的质量;

(4)加工时粗制滥造,由于虚焊或假焊造成产品的脱焊;

(5)喷塑工艺较差,质量不过关,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脱落。

4.2 校园内多媒体设备常见问题分析

在对校园内的多媒体设备进行了调查研究之后,从安全人机学的角度分析了他们的优缺点,得出如下结论:

校园内的各型号多媒体设备普遍存在的问题:

(1)显示器设置角度不合理,不能使教师看清屏幕,教师需要弯腰阅读和操作,比较费力;

(2)鼠标和键盘的使用不方便,操作时间久了使用者会感觉很累;

(3)版面设置不合理,存在部分功能键失效的情况,按键太多,主次不分明,操作不方便;DVD的使用很不方便,需要打开底下的机柜,才能够使用;

(4)讲台下部容纳脚的空间不够,坐姿站姿都不舒服;

(5)多媒体讲台设置不合理,学生来回跑动时易被磕碰,造成安全隐患;

(6)机柜的门开合很不方便,有缝隙,存在将U盘,钥匙等物品掉入机柜内部的情况,同时存在机柜门过重,使用不方便,易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

(7)投影仪的投影效果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尤其会受到光线,风以及所投射内容的影响,部分投影仪被灯挡住,会部分影响到投影的质量;

(8)滑道结构在使用一年后,很多都会损坏,损坏率较高;

(9)部分投影仪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手动操作,步骤繁琐,有受伤风险。

5、改进设计

考虑到必须提高多媒体设备的实用性,耐用性,融合性,通用性,易操作性等多方面性能,我们对多媒体设备做了部分修改,并重新设计设别,加入新鲜元素进行搭配,整个系统的设计主要针对多媒体设备的机箱和输出显示系统进行改动,以求达到最大程度得符合人机工程学相关参数的目标。

在对外输出显示方面,我们决定取消投影仪,以数码板代替投影仪。多媒体上的内容可以通过数码版显示,同时数码板上可以用马克笔写字,这样就可以部分代替黑板的功能。通过这种设计,我们就能克服多媒体信息输出显示的问题,同时能够提高黑板的利用率,突出人机交互性和多功能性。

在针对机箱的改进设计中,我们将机箱变得轻巧,坚固,实用,耐久。对显示器的位置和角度进行重新设计,对整个机箱的尺寸及角度设计都在人机工程学的背景下进行。力图确保对人机学的最大实现,保证舒适性和实用性同时兼顾。

5.1 数据分析

我们的所有人体数据全部参考国际GB3975-83《人体测量术语》和GB5703-85《人体测量方法》。

所需数据(单位mm):

身高:1678

肩高:1367

臂长:775.236

立姿眼高:1568

肩宽:375

手功能举高:2003

注:以上数据为全国男性人体参数均值。

5.2 尺寸设计

5.2.1 机箱设计(如图2)

Step1:计算屏幕面AB倾斜角度。

在设计斜面角度时,需要用到人体学参数视野,这里我们以静视野为准。查阅相关资料,人眼在垂直面内的静视野最大范围角度为120°,以水平线为准,最大仰角50°,最大俯角70°;最佳有效视野为俯角40°。在此,我们取俯角分别为30°和60°,既在视野范围内,也在最佳俯角附近。经过计算,我们得到斜面倾斜角度为45°。在此角度下视野范围较大,较为符合人体学参数。

Step2:计算BC面长度x3.

斜面BC的设计需要用到人体立姿手功能区域。我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得到我国男性平均臂长为775.236mm,最适作业区域角度范围为37°~61°.通过解三角形OBC,我们得到斜面BC长为322.36mm。

Step3:计算台面高度。

通过臂长及角度,我们可以算得高度X4=619.13mm,,从而x5=1367-619.13=747.87.最后,x1=x5+x2*=747.87+260*cos(45°)=931.72.

Step4:台面前后厚度的设计。

由以上数据,可以算得x6=x2*cos45°+臂长*(cos37°-cos61°)+补足量30=425.336.

Step5:台面宽度的设计(如图3)。

查阅相关文献,人体侧面作业域最适角度角度为34°,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宽度=肩宽+2*臂长*sin34°=375+2*775.236*sin34°=1242mm.

5.2.2 数码板及黑板设计

黑板由两部分组成:数码板与教学白板。

(1)黑板长度设计:

以标准教室为例,假设最后一排距黑板9m,查阅相关资料,人眼左右视野范围为15~20,即可计算得到:

黑板长度为2*9*tan20=6.55m

(2)黑板高度设计:

由前文部分得出,黑板下端距地面747.87mm,手功能举高2003mm,故黑板宽度为1255.13mm(如图4)

5.3 材质及特点介绍

为了保证机箱整体的性能以及满足我们赋予其的各项功能,我们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现阶段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情况,材料的功能和特点,规模化生产的可行性等多方面因素,特此做出以下要求:

(1)采用优质冷轧钢板,全封闭结构,防尘、防盗、防火、防潮,散热良好,表面经酸洗、磷化后静电喷塑等工艺,平整美观;

(2)结构设计合理,产品开启后无前突,左右水平对开分拉式结构必须采用直线分拉轴承设计,计算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中控、视频展台、功放、教案等相关设备及物品能够合理摆放,满足用户使用上的要求;

(3)配件质量有保障,配件应为业界知名品牌产品。滑道应采用高强度的三折叠滑道,轴承应采用直径不低于16mm的直线分拉轴承;

(4)产品加工精度较高,各个板面接触面间缝隙不大于2mm且均匀分布,锁的安装孔采用模具加工,与配件间隙不大于1mm;

(5)各门及活动部件灵活、顺畅,开启、关闭容易;上盖缝隙处有密封式设计,防止粉笔灰落入内部;有接地螺丝及内部走线槽设计;

(6)表面处理平整无凹凸,塑模无脱落、有质感;

(7)配套件齐全。有可供选择的多媒体中控版面和一体化多功能接线盒或接线板等,方便笔记本电脑等外接设备使用。

同时,对于整个多媒体的外观质量以及内部质量,我们做以下要求:

(1)要求讲台柜体表面必须保证喷塑均匀、厚薄一致、过渡自然无滴坠现象,同时确保柜体表面无划痕,无颗粒和凝固物;

(2)要求合适的边角,须保证边角打磨均匀、圆润,同时确保边角美观无锐角;

(3)要求孔位的位置和大小不出现遗漏、多开或错开孔位等情况;

(4)要求拼装后整体效果合格,拼装后各构件应紧密,间隙细小且均匀;

(5)要求导轨的质量合格,导轨要伸缩流畅且无杂音。

(6)要求减少磕碰,确保老师在使用时不会受伤,不会有碍事的感觉。同时减少空间使用,使得讲台更加宽敞。

(7)要求显示屏的大小,角度,以及键盘和鼠标的设置位置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以减少使用时的疲劳,增加使用舒适度。

(8)要求考虑人性化设备的设置,增加抽屉,挂钩等便利设施,方便教师使用,提高了设备的舒适性。

6、结语

在现今社会,多媒体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使得老师的授课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将多媒体设备的设计和使用纳入安全人机工程学的考虑范围,将大大增加设备的整体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实用性。

参考文献

[1]Fu-Chung Wang,Paul K.Wright,Brian C.Richards.A Multidisciplinary Concurrent Design Environment for Consumer Electronic Product Design[J].CONCURRENT ENGINEERING,31 July 1996:347-359.

[2]Sohrab Saadat,Shujun Zhang,Trevor Gaunt,Kevin Hapeshi. ARE STUDENTS AWARE OF ERGONOMICS OF COMPUTER USES?[J] World Automation Congress (WAC),2006,July 24-26.

[3]陈小艳.多媒体讲台的人机工程学探索[J].大众科技,2011,5:171-172.

[4]吴俊华,王逢瑚.多媒体讲台及相关设备[J].Furniture 家具,2010,2:89-91.

[5]李丹,韦小娟.工程机械设计中人机工程学的应用[J].煤炭科技,2008,2:56.

[6]闫梅.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职业与教育,2008.03:64.

[7]赵江洪,赖维铁.关于人机工程学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湖南大学学报,1988-5-12:74-79.

第2篇:人体工程学报告范文

关键词:健身器材、老年人、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2014年全国老龄办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总结到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老龄化超等我国老龄化的特征。在养老、医疗等建设方面我国面临诸多挑战,与之相对应老年人的健身器材的开发与设计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关注老年人健身器材产品设计利于我国老年老年人产业的积极发展。老年人健身产品的开发设计与老年人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减轻社会医疗养老压力同样有积极影响。从商业的角度出发 “银潮”带来了具体的商业潜力,根据相关研究我国的老年人市场有高速发展的基础,相关产品及设计缺口规模在5000亿元以上并呈现每年递涨的趋势。设计的核心是人的需求,相对弱势群体的产品设计对开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必须兼顾产品生产的需要和使用群体的生活特点和心理生理需求。目前我国市场上针对老年人群体生理心理需要的健身器材开发仍然处在起步阶段。我国健身器材制造商蓬勃发展,但在设计方面尤其是针对特殊群体的产品设计需要更多依赖发达国家的经验。国内市场老年人健身器材整体解决方案,设计构建外国授权的居多,急需真正适合中国老年人体质、精神需求、运动习惯的设计。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出发,老年人健身器材产品设计原则都有更深层次研究的必要性。

二、研究对象分析

(一)健身器械的分类

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健身器材的分类有所不同。从放置空间的角度健身器材分为室内健身器材和室外健身器材,室内健身器材减少了气候时间地点对使用者的限制,室外健身器械的推广有利于更多老年人解决健身问题符合我国的人口等基本国情。从功能的角度分为有氧健身器材和无氧健身器材,有氧器械提供的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它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无氧器械提供的无氧运动指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无氧运动特点有运动时氧气的摄取量非常低,由于速度过快及爆发力过猛,人体内的糖分来不及经过氧气分解,而不得不依靠“无氧供能”。从使用对象的角度分为儿童健身器材、一般健身器材、老年人健身器材。

(二)老年群体的身心特点

从社会发展的情况,在国际惯例中65周岁及以上的人定义为老年人,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我国定义60岁以上的人为老年人。

(1)老年人生理特征分析

衰老是生命体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不可逆的,伴随人类年龄的增长衰老的外部形态主要体现在腿脚无力、视力下降、耳聋、驼背等等。另外老年人的体质也越来越差,容易得病,且身体损伤后不容易恢复。躯体和各系统生理功能逐渐在减退和衰老,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从视觉、听觉、知觉、感觉、记忆、思维、性格、情绪等诸多方面都有相应程度的变化。

(2)老年人心理分析

老年人群体具有类似的心理特点比如依赖家人与家庭渴望得到家人的认可;记忆力衰退,文字语言能力的下降,除了生理疾病以外,半数以上的老年人因离退休、单调松弛的日常生活、自身病痛、丧偶、家庭失和、经济困难等造成心理上的各种消极情绪,主要有孤独感、抑郁感、衰老感、老而无用感等。

三、老年人健身器材产品的设计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老年人群体中大部分人对健身抱有极大的热情正是希望保持健康的体魄和愉快的心情,在健身器械的设计中,如何让老年人安全的达到生理心理上的锻炼效果是设计者最先考虑的问题。首先,在器材的使用难度上要考虑老年人的运动强度,遵循运动生理学的相关知识。例如在室内器材的设计中,老年跑步机的是较为理想的也是普及率最高的器材,老年人群体腿脚力量较差,在跑步机开始时需要更多的热身时间,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心率应保持在靶心心率的80%以下;跑步机的坡面倾斜度的调整应在安全范围内,同时传送带的材质必须充分防滑;防摔夹的设计较一般跑步机应该更加敏感,一旦发生意外跑步机的停止应留有更多的缓冲时间。其次,人体工程学的相关研究要得到设计者的充分重视。例如室外器材“太空漫步机”的设计中,许多老年人在使用该器材时如掌握不好发力程度易产生腿部或者腰部拉伤,在失去重心的极端情况下讲老年人甩出器材造成摔伤。故在设计时限位装置必不可少,“太空漫步”的双腿支持板可以设置在50度左右防止老年人肌肉劳损。健身器材的造型设计尽量简单且倒角圆滑,尽量不用复杂的零部件,避免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被划伤。踏板的材质可选用轻质坚固的铝镁合金材质,避免器材使用时惯性过大老年人难以控制。另外,在锻炼效果上健身器材的设计必须有针对性。例如在功率自行车的设计中,为提高老年人的心肺功能提供有目的的锻炼,可以在音乐节奏的选择上控制面板灯光节奏上和以及运动阻尼上讲运动强度保持在有氧运动的范围。

(二)通用性的原则

在对室外健身器材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各个地区人口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不同地区的人体尺寸由于种族、生活习惯和饮食的不同,每个地区的人体基本尺寸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健身器材在设计时应参考各地区相应的人体尺寸特点做为尺寸设计的依据。室外的健身器材经常设置在小区内,面向广大居民,使用者主要是小区全体居民,所以对于健身器材在尺寸方面进行设计时,根据国标中人体水平尺寸、立姿人体尺寸、坐姿人体尺寸等相应尺寸,选取第五十百分位数的人体尺寸进行设计,做到满足大多数人的使用要求。健身器材有其特殊的作用既是受力也是施力单位把手、扶手、拉环、座椅等部位符合人机尺寸和人体的各种自然曲线,使锻炼者感到舒适的同时减少健身器材对身体的损伤。优秀的设计增加了使用者进行训练效率,使运动者在舒适放松的条件下安全的健身,适合更多的老年人。

(三)适当性原则

人机系统一般是由非常复杂的、多方面的工作组成。不同的工作需要安排人和机器去完成,有的适合人去完成,而有些更适合机器去做。人机功能匹配的重要原则之一是机器和人各得其所,取长避短。老年人需要的人机系统,需要了解老年人和产品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尽量通过产品的长处来弥补老年人的短处。如同设计助听器一般,各个年龄比例的功率放大频率不同。老年人处于特殊的群体地位,不能与普通的人机产品一概而论,应该注意到其特殊之处,在设计老年人产品室要多注意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满足其特殊的群体需求,化繁为简,减去不必要的功能。例如大多数老年人对器械的大负荷训练要求较少,可将此功能缩减同时增加了器械的安全性。根据人类衰老的发展规律,老年人由于眼睛耳朵以及其他感官功能的弱化,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反应速度也相应弱化。老年人健身产品要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在光线不佳或者嘈杂的噪音环境仍可发出准确及时的信号提醒使用者。

(四)维修性的原则

老年人健身器材的维修有两个内容,包括常规日常维修保养和特殊故障的检查维修。

在室内健身器材包括跑步机、椭圆机等要在传动设备耗材的设计要合理考虑到经济性和安全性。室外健身器材常见的有扭腰器、健骑机、牵引器、双人转轮、漫步机等相当一部分拥有摆动和转动功能,在设计时要尽量考虑到磨损和松动,要求专人定期进行排查和维护。健身器材设计时,零件的检查周期要明确,减少一体化设计的应用。健身器材属于损耗产品,在设计时产品零件的专门化是设计的趋势,当健身器材损坏或遭到破坏时可以及时更换零件有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

参考文献

[1] 马广韬.人因工程学与设计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2] 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01

[3] 尹兵.户外健身器材的人性化设计研究.2008

第3篇:人体工程学报告范文

关键词:生物科学 健康教育 专业建设方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044-02

生物科学代表着21世纪自然科学的前沿,是孕育关键性突破的学科之一。生物科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科学,它以培养基础性,研究性人才为主。海南医学院是一个地方性本科医学院校,为了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和学校本身的发展,我校于2009年开设了生物科学专业,学制四年,同时,为了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将生物科学专业设定为健康教育方向。

在专业开设之初,我们通过对一些院校的调研后发现,多数学校的生物科学专业普遍存在着没有明确的学科定位,专业设置雷同,没有具体的研究方向和针对性等现象。在教学过程中仅仅以理论课教学为主,缺少实验教学和专业实践。这种不顾自身特色和条件,追求时髦,一哄而起,搞形式主义的办学,既保证不了教学质量,扩大不了办学规模,又不能办出其自身特色,也极大的浪费了教育资源。

本文在总结以上专业建设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分析国内医学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建设与就业市场趋势的基础上,阐述了我校在生物科学专业建设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以期为医学类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建设提供发展思路。

1 明确学科定位

在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与生命科学有关的专业主要有三个: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许多学校都设置有其中的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该类专业。因此,人才培养方案中应使这三类专业有所区别。生物科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科学,它以培养基础性,研究性人才为主;生物技术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原理,依靠生物作为反应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品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它是侧重理科,理工管结合的复合型专业,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而生物工程则是生物技术研究中侧重于后期产品处理的部分,是侧重工科,理工管结合的复合型专业,仍以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为主。这一分类特点决定了生物科学是基础性学科,其他两门应用性学科是在其基础上,结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发展出来的。

生物科学包括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育种技术等几乎所有与生命科学有关的学科,同时又与化学,化学工程学,数学,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等生物学领域之外的尖端基础学科相结合,从而形成一门多科学互相渗透的综合性学科。因而作为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生经常面临哪些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应该优先掌握的困惑;而作为教师也经常需要考虑哪些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应该优先重点向学生讲授,如何培养出适应时展,紧随世界潮流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在一般综合性大学中,这个专业的人才是以研究性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的,在一般本科医学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办学总体思路是:“夯实基础,拓宽知识面,立足于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因地制宜,办出特色,面向现代生物技术产业主战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生物科学人才”。

海南医学院是地方性医学院校,其办学宗旨是为地方培养实用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生物科学专业建设不能像综合性大学一样,而应该从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入手,在专业方向上选择由生物科学衍生的相关实用技术性方向,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市场需求技术型人才。从应用的角度来认识,生物科学是人类对生物资源的利用,改造并为人类提供服务的一门学科。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建立科学可行的教育体系,科研体系和管理体系。目前这三个体系涉及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有如下几个方面:(1)生物化工与材料;(2)环境与环境生态;(3)农业生物技术;(4)生物医学医药工程;(5)食品生物技术;(6)能源生物技术;(7)生物制药;(8)基础生物技术;(9)生物工程技术仿生;(10)生物战剂及其防御;(11)生物检测检验技术。从以上专业方向发展分析,适合医学院校生物科学应用技术型的专业方向有生物医学医药工程、生物制药和生物检测检验技术。其中适合我校生物科学发展方向的是生物检验检测。

综合以上分析,我校的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科定位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专业,是理工管结合,以理为主的新兴复合型专业。通过培养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生物科学理论知识,掌握生物技术基本实验技能,了解学科发展前沿,能在工业,医药,食品,环保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检验检测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 完善课程体系设计

2.1 扩大基础课教学,增加选修课比例,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调整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优化的前提。基础课程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宽的适应性,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智能,增强毕业后发展潜力的重要基础。为此要特别注意加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同时根据生物科学毕业生去向和我校的学分管理制度,我们在构建生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大量增设选修课,主要涉及人体解剖生理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药物化学,生物技术制药,微生物检验等。通过增设选修课,可以增加专业基础知识,加强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更能适应市场需求。

2.2 重视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改革课程结构的同时,重视课程内容的调整。教学大纲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编好教学大纲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对规范课程教学和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课程内容的改革要从教学大纲着手,通过调查,研究和讨论,对每门课编制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大纲强调突出重点,难点,加强了实践环节,强调实验,实习基本技能的掌握。细化各章内容,明确课程交叉内容所属,例如基本原理部分前面课程已讲授,后面应用的课程时就不再细讲,确保课程内容不重复,实验内容不雷同。

2.3 增强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教学需要培养和引进理工结合的高层次人才。在学科建设经费和学院的支持下,加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老师在教学及科研方面能力的提升。对年轻教师特别是非生物背景的教师进行了全方位的培养。建议全体在岗教师加速知识结构调整和知识更新。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利于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为该学科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4 加强实习及毕业环节教学体系的建设

进行素质教育是时代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实践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观念,提高学生的素质,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创新潜能,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方面具有其它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实习及毕业教学环节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制定生产实习的动态监控措施及成绩评定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搞好评价工作的基础,它不仅是对生产实习进行评价的依据,而且会对实习教学环节中的各项工作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因此,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应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实习教学的水平及其效果,而且还应遵循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上述原则,我们设计了生产实习评价指标体系。修改,制订了详细而具体的生产实纲。摒弃了传统的提纲式指导大纲,改为具体的以车间或工段为单位的实习要求内容和指导,让学生充分明确实习的内容和要求,同时,可起到督促实习指导教师的作用。

(2)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以表格形式,要求本科毕业论文之前,充分明确该课题的背景、意义、主要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工作进度和技术指标等内容,并在全院范围内进行公开的,正规的开题报告,给该专业的师生提供了一次较好的学术交流机会,有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活跃学术气氛,全面提升生物科学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与此同时,我们还制定了毕业设计(论文)批改方案,以规范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等教育司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蔡婀娜,李夏兰,陈宏文.生物工程专业实验课教改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0(4):48-50.

[3] 刘斌,吴茜茜,吴克,等.开放实验室培养生物工程学生能力[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0(4):12-13.

[4] 吴克,蔡敬民,张洁,等.生物工程学科发展中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生物学杂志,1999,16(5):35-36.

[5] 赵晴.加强课程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J].高等理科教育,2001(6):75-78.

[6] 周满生.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若干动向和趋势[J].比较教育,1999(6):17-21.

[7] 林连兵,陈朝银,余旭亚,等.把课程教育融于网络教学之中[C]//发展与探索.2001云南省现代教育技术优秀论文集,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

[8] 余旭亚,林连兵,李涛,等.多媒体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M]//发展与探索―― 2001云南省现代教育技术优秀论文集.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

第4篇:人体工程学报告范文

关键词:体育文献计量;运动人体科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0)11-0111-04

Analysis of theses written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the human movement science specialty between 1999 and 2009 in China

LIN Hua,XIA Xue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Abstract: By basing their research specimens on theses written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the human movement science specialty between 1999 and 2009 in China,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se theses in terms of thesis topic selection, thesis research subjects, thesis research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sis research achievements, summed up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ing trend of these theses,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recruitment of graduate students studying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the selection of thesis topics written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the human movement science specialty, there were more fundamental application researches than pure fundamental researches and developing researches, and there were signs of inadequate novelty of topic selection, repeated topic selection, and deviation of topic selection from sports practice; the thesis research subjects are mainly animals, seldom the human body; the thesis research methods were mainly 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more thesis research achievements were applied to the competitive sport area than to mass sports fitness and scholastic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sports bibliometrics;human movement science;thesis written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China

学位论文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集中反映某个领域的热点问题和研究现状,是衡量研究生学习、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以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检索数据源,检索项为学科专业名称,检索词为运动人体科学,检索范围从1999~2010年,匹配条件为精确,截止2010年5月12日,由此获得963个检索结果,其中通过筛选剔除与本研究不相关的学位论文35篇,最后将928篇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全日制硕士毕业学位论文作为本文研究对象。

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科学研究内容的一部分,是研究人体从事体育活动过程中人体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基本属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范畴[1]。根据体育科研成果的性质可将体育科学研究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3类[2]。其中基础性研究又可分为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两类,而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又常被归为一类,以“应用研究”统称[3]。

1硕士学位论文选题

选题是科学研究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尔纳[4]曾指出:“课题的形成和选择,无论作为外部的经济技术要求,或作为科学本身的要求,都是研究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一般来说,提出课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因此,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2年以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大多是以生物学传统的动物实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技术动作分析等微观实验研究为主,而近些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逐渐采用一些新技术手段,如蛋白质组技术、基因芯片技术、激光共聚焦技术等,在运动性心脏、骨骼肌以及运动性疲劳方面的研究也有所突破,从传统的生物学研究向多层次、全方位开展跨学科研究,以系统整体观点来综合宏观和微观研究,依托基础性研究突出应用研究。

由表1可以看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用基础性研究论文有509篇,占54.85%,应用性研究论文次之,有327篇,占总数的35.24%,而开发性研究和纯基础性研究论文数仅占8.19%和1.72%。

结果显示,纯基础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选题较少,虽说运动人体科学隶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具有应用基础性研究课题的属性,但其本身还是存在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内在结构,只有各研究类型均衡发展,才能够有效促进整个学科研究的进步。因此,在研究生学位论文这个特殊科研群体中,应特别注重科学研究的均衡发展。

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分析来看,研究内容丰富,选题方向多样,能够体现当前运动人体科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新问题。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学等传统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的同时,一些新型的研究方向也逐渐呈现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如低氧训练的生物学基础、高原训练和运动员机能监控、人体功效学、生物力学研究及运动器材研发、体育工程学等。

2002年以前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集中,在骨骼肌生理、心血管机能、疲劳与恢复、营养、激素及内分泌、机能评定、免疫等方面,研究高原训练、代谢方面的论文分别有7篇和6篇[5],而现在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高原训练和代谢的增加到37篇和96篇。如今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论文在传统研究领域更加深入,同时还有些新的研究内容不断增加,如基因多态性与运动能力的关联性研究、纳米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中医保健以及运动人体科学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等。不过,近年一些研究如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自由基生物学等生物工程技术已应用于运动人体中,但硕士学位论文中还甚少涉及。

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基础[6]。交叉和综合选题成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的普遍现象,不仅涉及到同级学科不同方向之间的交叉选题,还涉及到同级学科之间和跨学科之间的交叉选题,使研究课题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因此,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在进行论文选题时要拓宽研究视野,突破思维局限,敢于创新呈现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科研论文根据研究目的所选择和组成的客体,本文通过对928篇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梳理,发现以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的有409篇,占44.07%;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208篇,占22.41%;以军人、老年人、患病者等为研究对象的有104篇,占总数11.21%;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有93篇,占10.02%;以少年儿童为研究对象有67篇,仅占总数的7.22%。

由此可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以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最多,而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论文,选择的群体相对广泛,选择研究对象最多的是运动员,其次是大学生,少年儿童相对较少。

3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

一门科学的发展依赖于研究方法手段,而研究方法的发展有利于该科学的发展,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体育科学研究的进程,作为体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发展同研究方法手段发展也是分不开的[7]。从本文分析的硕士学位论文看,大部分论文能够从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范围研究问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访谈法、测量法等,采用最多的是实验法,这也符合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研究特点。而与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学位论文多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8]不同的是运动人体科学论文的研究习惯以实验为基础,以客观量化的数理统计为依据,以观察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为辅助研究手段进行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研究。

从质与量的角度可将研究方法分为比较、归纳、分类等的定性分析法,数理统计的定量分析法及运用数理统计而仍以定性方法研究的半定量分析法。在本研究中发现,运用定量分析法研究的学位论文占总数的63.79%,定性分析法研究占13.69%,半定量分析法研究占22.52%。其中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测量与评价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法的分别占82.27%、80.53%、70.15%。结果充分体现研究论文多以定量数据分析为主。

4硕士学位论文的应用价值

动物实验在生命科学、医学等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作用,也成为生物学、医学的一门主要研究方法,是探讨生命奥秘、人类疾病机制及治疗等不可缺少的手段。运动人体科学与生物学、医学一样,同属于自然科学的分支学科。单从研究对象选择可以看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多以动物实验为主,大多数运动机制是在动物实验中实现的。近年来,随着基因技术的日益发展,各种基因表达形式也逐渐成为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热点。

研究动物的优点在于动物具有广泛的遗传基础,个体差异较大,在模拟人体运动的某些研究中是比较有用的,其实验结果也带有一般性和普遍性,尤其在选择一些诱发性动物模型时,能够在短期内复制出大量模型,并能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使复制出的模型运用于不同研究目的要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能正确的掌握和运用动物实验方法,可使实验者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同时还能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减少研究的盲目性。但动物实验同时存在着很多缺陷。运动人体科学毕竟是要研究人运动的一些机能机制,动物的发生发展过程、运动特征及环境与所效仿的人类运动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体育领域中,从实用价值角度看,人体实验的研究更能直接说明问题。

纵观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发展,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任务和需要,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成果应多从研究人类运动的角度出发,将基础理论研究合理运用到运动实践中。

除了以动物模型为实验对象外的519篇论文中,研究成果与竞技体育有关的论文230篇,其中基础性研究63篇,应用性研究119篇,开发性研究48篇,主要研究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与训练监控,运动员身体恢复的手段和方法、新技术、特殊仪器应用于运动员训练等。如低氧训练是当前运动训练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有40篇论文与低氧训练的机制及应用有关。

从多维角度思考,研究成果的“社会化”既是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也是衡量体育科学研究社会价值的最好尺度[9],在运动人体科学领域,除服务于竞技体育研究范围外,在全民健身范围内,人类健康与健身运动领域也应得到重视,大众体育的发展,必将接受运动人体科学理论的指导,并将体育纳入“一级预防”的“预防医学”框架之中。在我国推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10]。在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与群众体育有关的研究有115篇,占总数的22.16%,主要研究包括不同运动方式对人体身体形态、机能及身体素质的研究,各种力学负荷对人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慢性病患者的运动健身指导方案,“现代文明病”的根治及抗衰老与体育运动保健的研究,人体体质健康状况及因素分析,不同人群运动健身的特点与方法,运动与营养膳食处方的指导等。

近年来我国的肥胖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肥胖少年的增长比例更大,成为儿童时期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儿童单纯性肥胖可作为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诱发因素之一。学校体育也成为现在体育科学研究的领域之一。学位论文的研究涉及到学校体育的有174篇,其中包括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状况、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不同运动对学生生理机能评定、体育院校学生专项教学训练素质等。

5小结

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分析,发现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生论文选题多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纯基础研究及开发性研究比例相对较少,选题方向不均衡,但随着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研究内容日益发展,创新性研究课题也将成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的必然趋势。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大多以动物模型为主导,继承自然科学研究传统的研究模式,但为了能更好在体育运动领域发挥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作用,直接采用人体实验将是运动人体科学应用于运动实践的突破点。在设计实验,采取合适的研究对象是科研论文成败的关键,在硕士论文研究中应重点考虑如何将人体实验与动物实验的优势相结合。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还是以传统的实验研究与定量分析法为主流验证结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多元综合方法应用将在今后运动人体领域科学研究稳步发展,移植更新更有效的研究方法必将成为体育领域科学研究的重点。

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整体分析来看,其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应用价值更多的还是局限在竞技体育范围内,应用于大众运动健身以及学校体育领域相对较少。

参考文献:

[1]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2006-2007体育科学学科发展报告[R].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黄汉升.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王瑞元,周越. 体育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现状与展望[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441-1445.

[4] 贝尔纳J D. 科学研究的战略[G]//科学学译文集.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5] 张瑞华,朱晗,张哲,等. 对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生论文选题的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1232-1234.

[6] 张雪霞. 从学位论文选题的跨学科现象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J]. 体育学刊,2006,13(1):88-91.

[7] 黄翠,藏威,李国金,等. 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及展望[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7):1367-1370.

[8] 方千华,黄汉升.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调查与分析[J]. 体育学刊,2007,14(2):127-130.

第5篇:人体工程学报告范文

关键词:公共座椅;地域文化;生态性;创新设计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受到广大市民的重视。公共座椅不仅只是户外环境中的普通坐具,更多的成为公共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城市的居住区、商业区、公共活动区、旅游区等公共场所,公共座椅能为人们提供富有吸引力的交往空间。创新设计的公共座椅能为就座者营造更为自由、轻松、安全、舒适、平等的户外环境,提供一定的私密空间让人们能进行富有吸引力的活动,如休息、阅读、下棋、晒太阳、看人、交谈等等,延长自由活动时间和引导人们良性的交往活动,使得公共空间活力倍增。这不仅关系到某个城市重要的文明形象,同时能创造出一种人与人、人与社区、人与技术、人与自然环境以及人的内在身心之间的和谐关系。

1长沙公共座椅的设计现状

公共座椅广义上的概念是供人群公共性活动之用的满足座椅功能的用具。公共座椅区别于一般座椅的特点在于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共性和交流性的特征。通常公共座椅按使用环境可以分为室内公共座椅和户外公共座2个部分,本文将着重研究户外公共座椅的创新设计。目前,长沙市区公共设施中的大多公共座椅普遍存在设计简单、老套的现象。具体表现为:(1)用材和工艺均简单。以石材、金属、木材为主,其中又以同色、同款和同结构、同工艺的居多,缺乏新意。(2)缺乏与长沙本土地域文化相结合的设计概念。如同属省会城市的西安、广州、北京等都有能凸显地域文化特点的户外座椅。(3)功能单一且大部分在人机工程学的舒适度上有待改进。(4)忽视人的行为心理规律,放置区域不合理。(5)绿色生态性和智能化趋向偏弱。

2长沙公共座椅的创新设计

2.1功能创新设计

功能是产品的使用价值,功能合理的座椅能正确引导使用者的行为活动,提高公共座椅的使用效能。(1)公共座椅的材料创新。材料是创造公共座椅的主要元素,是产品结构、形式和功能的物质载体。首先,公共座椅用材的选择应以长沙地区特有的材料为主,凸显湖湘文化,同时兼具可再生、可回收循环利用的材料,减小环境污染。其次,使用耐候性强,抗酸碱耐油污,易清洁的复合材料,如碳素、聚酯纤维等材料,易于管理及减少后期维护成本。最后,尽量考虑质轻的材料减轻运输拆装的成本。(2)公共座椅的结构设计创新。首先,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便于座椅的运输、组装和拆卸,有利于灵活的调整公共座椅的布局。其次,减少连接件及零部件的数量,选择螺丝钉、卡合的方式,避免部件之间用粘合剂。最后,结合人体工程学,提高公共座椅的舒适度,便于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地维修、维护。

2.2符合人行为心理的创新设计

(1)以人的行为心理规律为导向的设计。景观建筑师约翰莱尔在对洛杉矶公园的调研报告中指出:大多数人在闲暇小憩时都是选择面对人们活动的方向,这些活动或是游戏,或是比赛。人看人是人们的一种很普遍的心理需求。以人的行为心理规律为导向的创新设计能大幅提高公共座椅的使用效能。如按年龄段分为老年群体、青年群体、儿童群体和情侣人群或以家庭为单位的人群,全面分析这些人群对公共座椅的行为心理的使用习惯。(2)满足人情感需求的创新设计。基于人情感的研究发现――人群体活动中的边界效应。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总结了有关空间中边界效应和边界区域的经验:如果边界不复存在,那么空间就决不会富有生气。所以,要求座椅位置的选择一定要细心,通常它会和灌木丛、街灯、柱子或凹处、转角等结合在一起,因为这些处于空间的边缘区域为人们观察提供了最佳的条件。又如考虑某些公共环境的弱势人群的情感需求,如公车等候站台,除了目前普遍具的不锈钢候车椅以外还应设有专为特殊人群设计的人性化座椅,如孕妇座椅和儿童座椅等。布局合理、设计周全的公共座椅能让使用者切身体会到来自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无微不至的人性化关怀。

2.3融合地域文化的创新发展趋势

结合地域文化的造型设计。湖湘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文化特征,以长沙为代表的湖湘文化是湖南的灵魂。外观是产品材料、结构和功能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使用者直接接触到的部分,公共座椅的设计离不开外观的生态设计。首先,结合周围环境的特点进行设计,与环境协调服务于城市的整体风格。其次,公共座椅的创新造型能使人产生共鸣的文化效应,有效地引导使用者的关心与参与公共活动。例如,可结合长沙地区象征植物,如荷花、辣椒,或湖湘文化中的民俗名人,如屈原、、齐白石等。

2.4绿色低碳的智能化生态创新设计

(1)结合生态地理环境的公共座椅能源。对于需要能源的公共座椅,使用的能源应遵循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长沙地处亚热带气候带:日照充足,春秋较短,夏冬较长,天气潮湿,雨水充沛,淡水资源丰富,如多功能座椅中的夜间照明的电能,可充分利用太阳能作为绿色能源。结合一定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过滤为直饮水,也可作为灌溉储蓄用水,既充分利用资源,又能避免铺设大量线路的施工难度和工程隐患。(2)智能化交互创新设计。21世纪是电脑信息网络的爆炸时代,公共座椅的设计创新发展也将以智能信息传播和交互体验为主,这将成为未来设计的有趣现象进而变为主流方向。尤其以长时间休憩功能为主的公共座椅,若能提供电子留言、电子绘图、电子资讯、电子阅读、动态视频等多方多维功能,如针对旅游景点中人们对公共座椅的乱涂“留言”行为,开发与座椅相结合的电子留言板;或收集座椅使用后的体验评价汇总;也可网络相结合提供智能终端服务等,将有助于实现良性的交互设计,大大改善和提高公共座椅的设计感和智能性。(3)结语和展望。公共座椅创新设计需满足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高速转动时期的更迭需求。本文通过对公共户外座椅的创新设计的探索和分析,提出基于地域文化、智能化、生态性等的几个层面的创新理念,意在提高城市人们户外公共设施的设计品位,使户外公共座椅的创新设计依托本文所倡导的设计理念,摆脱单调乏味的造型设计框架,走出忽视人行为心理潜在需求的浅表设计束缚,真正从人身心的需求出发,营造轻松、自由、舒适、灵活、和谐的城市户外生活环境。不仅成就其自身的完整性,而且将是满足人们日益对生活品质追求的具体表现,从而实现人、产品、环境的互动,为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

在未来户外环境中为大众喜爱的公共座椅的设计趋势将会越来越贴近人性化、智能化、低碳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同时亦能体现文脉和地域的精神内涵需求。参考文献:

[1] 周橙.公共户内座椅产品开发设计探讨[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2).

第6篇:人体工程学报告范文

关键词: 利弊;玻璃幕墙;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玻璃幕墙光污染产生原因

1.1 光污染

光污染是不恰当的自然光反射或者不合理的人工光照导致的违背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或有损于生理和心理健康,或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现象,包括眩光污染、人工白昼、彩光污染以及紫外线污染、红外线污染和视觉污染等。光污染已成为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之后的又一大环境问题。

1.2 玻璃幕墙光污染

玻璃幕墙的光污染属于眩光污染。太阳光近似看作平行光,当一束平行光入射到光滑的平面上时,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也是平行光。平行光只沿一个方向传播,在该方向上光强较强,看起来非常耀眼,形成反射眩光。玻璃幕墙大多由一块块高反射率的玻璃构成,表面光滑,对太阳光进行镜面反射而形成的眩光射入人眼就会使人看不清东西,射向地面就会使地面的光照度增大,形成光污染。

2 玻璃幕墙光污染的危害性

2.1易导致交通事故

矗立在马路两边的一幢幢用玻璃幕墙装饰的高楼大厦,就像一块几十米宽、上百米高的巨大镜子,在阳光下熠熠闪光,对车辆和红绿灯进行反射。它所反射阳光的能力强,有时比太阳光本身还要强烈。在日光较强时,其反射系数超过 75%,有时甚至达到90%,比传统的青砖灰瓦和草坪的反射力要高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如此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高速行驶的汽车内后,造成人突发性暂时失明和视力错觉,使司机在瞬间头晕目眩,视野遮挡,玻璃幕墙的光反射危害了行人和司机的视觉功能,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2.2 影响居住环境

目前,我国建筑用装饰玻璃,虽然有的采用了镀膜处理技术,但即便如此,其反光率也较高,少则在30%左右,高的可达80%以上(比利时已生产出反射率仅为5%镀膜玻璃)。尤其是当前大量使用的热反射镀膜玻璃,反射率更高,其反射光比阳光照射还要强烈。在晴空下玻璃幕墙把强烈的太阳光反射向远近的一些地方,破坏了周围原始生态环境。特别是那些建在居民小区的玻璃幕墙,夏日将阳光反射到居室中,刺目的强烈光线破坏了室内原有的气氛,还会造成周围楼的背阴面变成了阳面,使房屋两面夹击,室温增高 (可使室温升高4℃~6℃),这样在长时间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生活和工作,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干扰。一些居住在高大玻璃幕墙周围的居民苦不堪言,他们纷纷诉苦说,白天都要挂厚厚的窗帘,否则谁也受不了强光、强热的反射。

2.3 存在火灾隐患

有些玻璃幕墙潜伏着火灾隐患。尤其是那些凹型建筑设计的楼房,玻璃幕墙形成了一面大型聚光镜,其焦点处的高温足以引燃那里的易燃材料和物品。1987 年,德国柏林曾发生过因玻璃幕墙聚焦而引起的火灾事故。即使不发生火灾,那些经常被照射的室内家电和家具也容易老化,使使用寿命缩短。目前,我国虽然尚未有类似的报告,但谁也不敢担保以后不会发生。

2.4对人身心造成重大伤害

有些玻璃幕墙含有一定有害污染物质,挥发和释放后可直接构成对人体的危害。例如,茶色玻璃的合成成分中含有金属钴,它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容易使人受到放射性污染。它随太阳光反射到人体上,时间一长,可诱发眼部疾患、心跳过速、血压升高等疾病。人们长期处于光污染环境中,还会出现头晕目眩、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和诱发心动过速、心脑血管等疾病,有心血管病的人还可引起猝死。强烈的玻璃幕墙光污染还会诱发皮肤癌。

3 玻璃幕墙的优点

与传统建筑结构相比,玻璃幕墙能够有效的运用的现代化建筑中,确实存在其不少的优点:如可以较好的体现建筑艺术特色,突出建筑立体感;材料单一,可有效缩短施工工期,维护维修较为方便; 墙体自重轻,有效降低建筑物总造价;除此之外,还可有效适应旧建筑外墙翻新的设计要求。如:

( 1) 调节室内光线。玻璃所具备的透明性,可以让自然光有效的摄入室内,给室内创造出明亮的环境,使室内光纤充足,白天可减少或不需要室内人工的照明,有效实现节能目的。

( 2) 降低室内热能,实现保温隔热性能。通常情况下,吸热玻璃吸收红外线以后,有效减少20%-30% 太阳能的入射量,以此来降低室内热量,达到保温隔热性能。

4 防治措施

4.1安全隐患的防治措施

当前,要想解决安全隐患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加强立法和监管力度,让城市大型玻璃幕墙在规范和限制中慢慢发展。质量是决定玻璃幕墙发展的关键和前提,这同时也关系到人们的财产、生命安全。因此为确保玻璃幕墙的工程质量,一定要加强建设部门的监管力度,明确玻璃幕墙的管理范围、管理主体、开启面积必须在 30%以内,将城市建筑玻璃幕墙的管理纳入到建设部门长效管理机制之中,鼓励用户使用自然风实现降温等。其次,按照相应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安装,以此来确保玻璃幕墙的安全与质量。工程设计施工中,切忌使用一些不合规格的材料。第三,打造专业施工队伍,同时加强玻璃幕墙后期的保养维护工作。

3.2光污染的防治措施

针对玻璃幕墙的光污染,笔者以为,不同城市应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解决措施,一些特殊城市的特殊地带应严禁使用玻璃幕墙,一些城市可适当控制玻璃幕墙的使用比率。除此之外,人们可通过玻璃生产工艺的不断革新,来控制其可见光反射率。

而光污染作为一种潜在的危害,因此必须从思想上提高人们的重视力度。同时,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不能像其他污染一样通过有效的转化、分解或稀释等来减轻或消除,因此,玻璃幕墙光污染必须以预防为主。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①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②提高人们对玻璃幕墙的正确认识;③加强城市规划设计的管理控制;④提高设计者的环保意识及其设计水平。

5 结 论

综上所述,环境除了要美观,同时还需要安全。现代化的玻璃幕墙需要发展,但人的生存环境及安全更需要密切保护,只有二者之间和谐发展才是最为理想和科学的解决办法。玻璃幕墙只要使用得当,在带来建筑的通透性和现代感的同时,把光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提高城市的形象品味和人们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侯盛楠,刘双双,韩庆. 浅析我国住宅建筑玻璃幕墙的节能设计.J].河南建材,2010( 6) :82 -83.

第7篇:人体工程学报告范文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照明电器 产业转型 低碳消费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044-01

在“绿色经济”涤荡全球的今天,从节能、循环、低碳等来说作为耗电大户之一的照明产业如何降低污染和能耗,实现产业转型,做到真正的绿色照明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照明电器产业是指电光源、照明灯具和灯用电器附件及其他照明器具产品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上虞市是国内照明电器行业起步较早的区域之一,目前上虞市照明电器产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时代要求逐渐转变的情况下,日益凸显出如整体产业经济效益较低、企业管理模式相对落后等一系列问题。

出于该背景,契合照明电器产业面临转型与改变这一关键时期,实地考察灯具生产企业,走访相关事业单位,辅之以问卷,对照明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作了剖析。

一、居民低碳消费现状

居民低碳消费现状,可以说是通过是照明行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引导与参考。在对上虞市城镇居民关于照明电器使用倾向的调查中,考察了“低碳消费”在民众生活中的践行现状。

经问卷分析,可知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上虞市民照明电器消费倾向有以下几点转变:第一,居民对于“低碳生活”等环保理念的关注度日益高涨;第二,居民购买照明电器时,是否“节能环保”这一因素愈显重要;第三,居民对于节能灯的认识仍停留在“含汞节能灯”等传统节能灯阶段,对于新型节能灯“LED”照明缺乏了解。

二、照明行业发展现状及其转型趋势

1.上虞市照明行业发展存在问题

根据阳光照明集团、晨辉照明有限公司等企业相关人员的访谈,以及上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等单位提供的资料,对上虞市照明行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以下概括总结:

第一,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但外向依存度相对较高。从统计数据来看,上虞市照明电器产业的出货值占比达到了28.1%,可见其过于依赖国际市场,国际市场的波动和外贸政策的调整都会对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第二,企业规模总体偏小且管理模式相对较落后。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上虞市照明电器产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02家,其中,大型企业仅世纪阳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一家,成为领军企业。但总体来说,上虞市照明电器企业规模依然较小。根据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的统计数据,照明电器产业中年销售收入在3000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占据了一半以上。

2.上虞市照明行业发展面临新形势

2.1打好节能高效的牌 抓住LED这支潜力股

LED照明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与十提出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都密切相关。LED照明被公认为21世纪“绿色照明”,具有高节能、寿命长、多变幻、利环保、高新尖等特点。自2008年以来,LED照明的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在近几年急速增长。这种新型节能灯有可能成为节能灯市场最大的潜力股。

2.2环保淘汰含汞灯 品牌选拔占主流

现有灯具中不少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特别是含有大量汞的传统节能灯,其废弃后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由此,生产推广“低汞”、“微汞”节能灯即是一个技术难题又是一种存在巨大市场潜力的商品。再者,消费者在选择灯具时,品牌效应的重要性日趋显现。而上虞市照明企业主要以制造为主,创造为辅。打造自主品牌,由运营向品牌自主发展可以说是上虞市产业转型必须迈向的一条道路。

三、对策及建议

1.处处节能:居民低碳生活的建议

作为能源消费中最零散的消费群体,居民能源消费有着不可统一的现实,要想在这一方面实现节能,主要在于居民从自身做起,让低碳生活的理念深入生活的行动,这样才能积少成多,实现节能的新要求。对此政府也要不断的进行宣传和教育,提供各种节能的方式,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节能生活新模式。

2.迈向“后节能时代”:企业低碳发展的建议

企业作为灯具生产的源头,材料的选择绝对是环保的最重要的要求。在“节能环保”时代的今天,照明灯管的微汞、低汞是生产的最核心环保标准,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做好废旧灯管的回收工作,更要努力搭建创新平台,在政府的协助下,加强企业自主创新的研发能力,也要做好LED进一步推广,打造好后节能时代的绿色照明。

四、结语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上虞市照明行业所面临的产业转型之路,虽然仍充满崎岖坎坷,但只要以国家政策为指导,以人民需求为目标,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定能实现真正的突破,为社会节能减排贡献一份沉甸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翁茂源. 浙江照明电器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 浙江统计,2009,07:4-6.

[2]郁聪,康艳兵. “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实施――“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规划建议[J]. 建设科技,2010,14:14-17.

[3]韩瑜. 低碳照明:我国城市照明发展的必然趋势[J]. 科技信息,2010,23:478+448.

[4]沙之杰.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节能减排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5]鲍健强,苗阳,陈锋. 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 中国工业经济,2008,04:153-160.

[6]杨,郝洛西,蔡烨震,邵荣镝. 节能降耗――城市照明规划的新视角――对《杭州市“十一五”绿色照明规划》的实践研究[J]. 照明工程学报,2008,03:12-17.

第8篇:人体工程学报告范文

(河南工程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摘 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对实验实习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实验室基本功能的提升、社会服务、德育培养、人文素养教育等方面探讨了构建和完善实践育人体系、提升和拓展实验室功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实验室功能;拓展

中图分类号:G48;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238-03

基金项目:河南工程学院2013年度教学研究项目“拓展轻化工程实验室功能的探索”(JY201155)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推动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1].应用技术大学以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中本科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30%以上,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出来.

1 应用型本科实验室基本功能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对实验室基本功能的研究主要是实验教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科学精神的养成和科学研究功能等[2].实验教学是本科实验室的基础功能,当前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与传统的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型”课程体系区分度不明显,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实验教学环节往往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二是没有开发利用好实践实验教学极具价值的综合性的教学方式[3],目前阻碍限制实验室实践能力培养功能发挥的主要问题是实验教师教学能力的限制[4].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师资队伍高学历化,导致很多老师从校门到校门,教师自己没有企业工厂工作经历,教师自身实践能力和实践教育能力不足,即使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渊博的理论知识,也无法胜任学生工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工作.工程教育要重视应用技术,必须构建适应工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通过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参与产学研项目、参加专业培训等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培养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形成教育理念先进、实践经验丰富,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队伍.

影响实验室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功能发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教师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教师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忽视了诱导思维教学在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和应用,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弱化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效果.二是僵化的实验考核机制.以实验数据或产品作为实验成绩评价标准,忽视对实验过程的评价,造成学生为了拿到较高的成绩在实验过程中拘泥于教材,把实验变成按部就班的验证性操作,严重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和支柱,是科学主体的内在精神气质、品质和科学活动的内在性质、特质在求真创新基础上的统一[5].科学精神具有求真求实、创新、理性怀疑、协作和奉献[6,7]等基本特征.实验教学使学生有机会走出教室,在特定实景环境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与同组同学协作,在实验过程中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感知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实验室是培养求真求实、创新、理性怀疑、协作和奉献等科学精神的最佳平台.然而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更重视实验的结果和数据,实验室的这一重要功能往往被忽视.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实验条件和科研基础使实验室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应用型本科的实验室科学研究功能往往因为对学校定位的误区而被淡化和忽视.提到科学研究,往往会和学术性大学联系起来,应用型本科似乎就应该只专注于应用和技术,这种狭隘的认识无疑会阻碍把我国建设成为高水平的技术创新为实体经济的国家的前进步伐.新技术新工艺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并不意味着摈弃科研,加强科研工作,充分开发实验室科学研究功能,提高应用型本科科研能力和实力,才能引领和推动行业企业技术的改革与创新.

2 实验室功能提升的途径

2.1 重视实验教学

充分认识并落实实验教学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拓宽视野,转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形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和氛围.将实践教学环节放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核心地位.适当增加实验课时比例,改变应用型本科和研究型大学课程设置的趋同性,符合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改善教学实验条件,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力度,保障实验和科研工作的有序开展.

开展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不搞一刀切,倡导不同性质的实验课程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验证性实验,实验教学中采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在实验前期是讲授、提问和论证结合的方法,在实验组织形式上,改变验证性实验单一形式,避免验证性实验由于缺乏挑战性带给学生的枯燥感,激发学生兴趣;而在综合性实验教学中,则主要运用相互作用的方法和个体化的方法.这一阶段教学对老师的责任心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呈“外松内紧”状态,综合性教学中教师仅对实验相关知识点加以指导,把握实验总体方向.通过教研活动交流教学经验,及时推广好的教学方法,使不同教师和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步提高.

2.2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养成和发展是相互制约和促进的,优化实验教学考核办法,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考核机制.传统的实验教学评价方式是根据学生实验成功与否、实验产品的质量及产率,实验报告的规范性等来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这种评价方式的弊端在于会导致学生为了拿到高分而拘泥于书本不敢有所创新,在实验中不敢想象和尝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优化后的实验教学考核办法,增加实验过程成绩,将学生在实验中是否积极主动思考,能否提出不同见解作为学生实验成绩评价中的重要环节,使学生能够放手实验,更好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通过开放实验室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开放实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为三类:一类是课内实验的拓展,主要针对实验能力较弱的学生,增加其实践机会,提高实践能力;第二类是实验能力较强的学生,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实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再一类是以教师科研项目为平台,选取其中部分难度适中的研究内容鼓励学生参与.不论是哪种形式的开放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都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创造性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2.3 科学精神的养成

实验室的教学功能、实践动手能力训练功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功能因其显见性在实验教学和科研中已得到广泛重视和践行,而科学精神的养成功能却往往被忽视.科学精神形成于长期的科学实践,是科学性质所决定的客观求实、勇于创新、理性怀疑、协作和奉献.

(1)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验取证,求真求实精神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求真求实,就是尊重客观事实、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通过实验教学中适时插入正面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以弄虚作假为耻的风气,杜绝篡改实验数据的现象,并通过不断地训练固化为学生自己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失败也是科学精神培养的有利时机,在困难和失败中锻炼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实验的团队合作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奉献精神.

(2)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精神素养以及对实验室科学精神教育功能的重视,以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秀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利用实验室这一检验真理的阵地,将正确的认识和思维方式,执著的信念、良好的素质和品德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科学精神素养.

2.4 提升实验室科学研究功能的途径

虽然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更强调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忽视科研.加强科研工作,充分开发实验室科学研究功能,提高应用型本科科研能力和实力,才能引领和推动行业企业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及时把在实验室完成的科研项目及成果引入实验教学和学生科研项目.鼓励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前进入实验室参加科研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或做毕业论文.在科研课题研究过程中,力争使本科生能够有两年左右的时间与导师一起,利用实验室和仪器设备,从事相关技术方向的研究工作.

3 拓展实验室社会服务功能

实验教学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改变实验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适应面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等问题,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毕业生.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使实验教学与社会和企业对接.在实验教学方面努力践行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能力要求相结合、课程设置与企业标准相结合的思路,通过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根据企业对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积极引入产业元素加强课程改造,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高度融合.

利用实验室仪器设备资源优势,促进资源共享、协作共用,积极服务社会.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把实验室建设成为校企协同的技术积累和科技创新平台,加强技术研发与推广,增强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

4 创新实验教学的德育培养功能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贯穿在教育全过程.实验室提供了一个立体生动的教学环境,学生要圆满完成实验就需要在实验过程中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要和同组同学团结协作、要认真实验如实记录实验数据、要能够吃苦耐劳,实验进行的每一步都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契机,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从实验教师自身品德素养的提高、实验教学德育理念的植入、实验过程德育目标的细化等方面构建实验教学德育功能.在实验教学中融入团队协作、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良好品质等德育教育元素,加强公民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于无形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 拓展实验室的人文素养教育功能

人文社科知识虽然不等同于人文素养,但人文社科知识的教育会促进人文素养的提升.理工科学生往往因为高中过早的文理分科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忽视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而理工科大学往往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导致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发现并利用实验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教育功能,把实验中蕴含的科学的世界观、先进的价值观、通过实验操作培养优秀的习惯规范等人文范畴的教育内容开发出来,实验教学过程注重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通过人文关怀、生命关怀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和教育.在实验室这个平台将人文知识和精神渗透融合到人才培养过程中.

发挥好实验室纽带和平台的作用,使实验室不仅仅局限于为理论教学服务,挖掘实验教学内涵提升其基本功能,拓展实验室德育培养、人文素养教育及社会服务功能,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焦新.课题组解读《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N].中国教育报,2013-12-31(2).

(2)历旭云,梅汝焕,叶治国,等.高校实验教学研究的发展及趋势[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3):131-135.

(3)孙康宁,傅水根,梁延德,等.赋予实践教学新使命避免工科教育理科化[J].中国大学教学,2014(6):17-20.

(4)李春燕.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发展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4(5):81-84.

(5)秦元海.论科学精神—兼析我国科学精神的缺失与培养[D].上海:复旦大学,2006.

第9篇:人体工程学报告范文

痰湿体质是中医体质学说研究中七分法的一个病理类型[1],是指由于人体脏腑阴阳偏颇,气血津液运化失司,造成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形成以黏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主要表现有体态偏胖、口黏、痰多、胸闷、多汗且黏、身重不爽等。

痰湿体质作为基本的中医体质类型之一,与多种生活习惯疾病有关,如亚健康、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2-5] 。痰湿体质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分析痰湿体质形成的的各种影响因素,对于上述各种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其基本原理概括为:体质过程论、心身构成论、环境制约论、禀赋遗传论等4个基本原理[6]。

其中,环境制约论认为,环境、社会对体质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也就是说,在个体体质的发展过程中,生活条件,饮食构成,地理环境,季节变化以及社会文化因素都可产生一定的制约性影响,有时甚至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7]。

同时,我们可以从当代疾病谱的变化中,发现: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而这些疾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膳食结构,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如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每天增加看电视2小时会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的危险。[8-9]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尤为巨大[10]。因此,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其对痰湿体质的影响及在2型糖尿病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1 膳食结构变化对痰湿体质的影响

饮食物具有滋养五脏,增强体质的作用。如《素问 ・六节脏象论》指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而膳食结构不合理,会损伤人体体质。如《素问 ・五脏生成篇》则指出:“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 … 此五味之所伤也。”

我国传统的膳食结构以谷类食物为主,特点是低脂肪、低能量密度、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膳食纤维[10] 。2000年中国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国民膳食结构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摄入量明显上升,而谷类食物、蔬菜、水果的消费量下降,与1992相比,有明显差异,这是一种“高密度能量”的膳食结构,造成脂肪摄入过高及健康食物摄入减少,慢性病危险将因此增加[11]。

与之相对应,调查还发现: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较前一次调查,具有明显增高[12]。超重的人群更是在1989-2000年的12年间,超重率由15%增加至28.2%,增长幅度为88%[13]。

而胡以松等人的研究表明:食用油、蛋类、奶类、糕点等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呈正相关;深色蔬菜、畜肉、禽肉等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呈负相关 [14] 。

中医学认为,此种膳食结构属于偏嗜肥甘,即是《灵枢・逆顺肥瘦》篇所说:肥人……

其为人也,贪于取与;”《素问・奇病论》:素食肥甘,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此种膏粱厚味,油腻腥膻,易积湿生痰,而成痰湿。故有《张氏医通》:“膏粱过厚之人,每多痰”及《杂病源流犀烛》:“饮啖过度,好食油麦猪脂,以致脾气不利,壅滞为痰”之说。更有朱丹溪“肥白人多痰湿“(《格致余论》)之著名论断。李东垣亦在《脾胃论》中指出:饮食失节,过嗜膏粱酒醴,则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致使痰湿内停。

同时,现代研究发现:脂肪摄入过高,造成的脂代谢紊乱(表现为: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产生“痰浊”的重要生化物质基础[15]。

因此,膳食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高密度能量”的膳食结构,是痰湿体质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 生活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职业性体力活动的强度在降低,家务劳动在减少,人们生活方式和体力活动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生活方式趋向静态的变化,体力活动严重不足。

2002年WHO在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每年由于体力活动不足导致全球190万人死亡;12%缺血性心脏病,11%缺血性中风,14%糖尿病,16%结肠癌及10%乳腺癌由体力活动不足引起。缺乏足够的体力活动与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病关系密切,并可增加患直肠癌、乳腺癌、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的危险性[16]。

2002年中国人群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调查显示:人群中有11.7%、20.5%、44.7%和23.0%的调查对象分别从事非常轻、轻、中等和重体力劳动的工作。虽然,从事中等和重体力劳动的人,有44.7%和23.0%,但是考虑到技术革新和进步,此种工作强度仍在不断的下降之中。人群中只有18.04%的人参加体育活动。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9.0%和16.0%。3.74%的人采用静坐生活方式。因此,体力活动不足,是我国目前居民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现形式[17]。

江国虹等对天津人群的研究发现:在每天锻炼少于30分钟的813人中,超重肥胖的有413人,占50.8%。而在每天体育锻炼超过30分钟的28人中,超重肥胖的有6人,只占21.4%。统计分析显示:每天体育锻炼超过30分钟,可以有效地预防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每天运动30分钟时慢性病的保护因素。而在每天看电视超过3个小时的543人中,超重肥胖的有206人,占37.9%;在每天看电视超过3个小时的298人中,超重肥胖的有213人,占71.5%。统计分析显示:每天看电视超过3个小时,患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危险增加0.89、0.79、0.47、0.45倍。静态活动时间过多是导致慢性病的危险因素[18]。

全国各地,如吉林[19]、上海[20]、南京[21]、河北[22-23]、浙江[24]、广州[25]等地的研究,均得出相同或类似的结论。

中医学认为,这种生活方式的变化,体力活动不足,多静少动,易造成“久卧伤气,久坐伤肉”(《素问・宣明五气论》),《吕氏春秋・尽数篇》谓: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故,使中焦壅滞,脾失健运,水湿停聚,酿生痰湿。

王琦等对通过对中医痰湿体质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低运动水平、喜食油腻之物是影响痰湿体质的重要因素[26]。

因此,在对2型糖尿病的防治中,要重视对痰湿体质进行研究,其中膳食结构与生活方式是两个重要因素。同时,要对重点人群进行体质辨析,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从而提高2型糖尿病防治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29.

[2]颜平.平衡观――中医调治亚健康的根本[J].江西中医药,2006,37(2):13―14.

[3]邹志春.从中医理论探讨亚健康及其与运动的关系[J]. 江苏中医药,2005,26(4):7―8.

[4]姚晓天,程志清.社区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分析[J].浙江中医杂志,2004,(8):352―353.

[5]刘艳骄,王琦.肥胖人痰湿体质与糖尿病相关性研究[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3,17(2) ):34-39.

[6] 王琦 王睿林 李英帅.中医体质学学科发展述评[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07,Vo1(22)No.9 :627-629.

[7]王琦,于卫东.中医体质学说的基本原理[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9,12(1):10.

[8]Diabetes and Obesity:Time to Act;International Diatebes Federation 2004.

[9]Debate on Obesity;The Observer, London UK25/01/2004.

[10]杜树发,吕冰,王志宏,等.中国居民膳食的变迁[J].卫生研究,2001,30(4):221-225.

[11]翟凤英,何宇纳,马冠生,等.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现状及变化趋势[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85-488.

[12]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

[13]王惠君,翟凤英,杜树发,等. 1989-2000年中国部分省份成人超重流行趋势分析[J] .营养学报,2004,26(5):329-332.

[14]胡以松,翟凤英,何宇纳,等.中国人群代谢综合征与食物摄入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1):1-8.

[15]徐济民,蔡沛源.痰浊型冠心病与血脂水平关系的探讨[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5) :256.

[16]毛淑芳,刘岩.体力活动与慢性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4,21(1):67-70.

[17] 杨功焕,马杰民,刘娜,等.中国人群2002年饮食、体力活动和体重指数的现状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4):246-251.

[18]江国虹,李静,潘怡,等.膳食、体力活动与慢性病关系的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2):94-96.

[19]丁冬,汪丽萍,张锡斌,等.吉林省居民体力活动与慢性病的关系[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8,7(4):238-239.

[20]向会英,王人卫.上海中老年妇女体力活动现状及对体质健康的影响[J].医学信息,2009,1(7):269-270.

[21]洪忻,殷晓梅,梁亚琼,等.南京市居民体力活动与2型糖尿病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1128-1130.

[22]王晓波,王跃进,李建国,等.高血压与膳食和体力活动相关关系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020-3022.

[23]王晓波,姜红,王跃进,等.河北省农村成人超重、肥胖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7):775-777.

[24]陈雅萍,俞敏,韩晓军,等.浙江省成年居民体育锻炼现状及体力活动与慢性病的关系[J].浙江预防医学,2006,18(8):1-2.

[25]邓木兰,麦劲壮,刘小清,等.广州市中年人群体力活动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02,28(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