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高考改革方向范文

新高考改革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高考改革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高考改革方向

第1篇:新高考改革方向范文

综合素质评价影响有限

一位参与新高考方案制订的专家分析,新高考方案中,对于成绩处在“两头”的学生影响较大,具体体现在放开高水平大学的自主招生,以及改革高职层次招生。对于处在中间层次的学生,新高考方案力求稳定。另外,综合素质评价,目前也只在本科自主招生和高职招生中应用较充分,因此影响的范围有限。

要害词

1、自主招生

招生比例学校数量均扩大

扩大自主招生比例,是新高考方案中的一大亮点。在*市新高考方案中,正考虑将部分市属院校也纳入到自主招生的范围,以使自主招生从招生比例到学校数量上,都实现“扩招”。

对本科生的自主招生,目前还仅局限在部属高校中。而此前,教育部已经提出要适当扩大现有自主招生高校的自主招生比例。

“新高考方案中考虑,对于一些生源较好、办学特色突出、治理规范的市属高校,也可以探索自主招生。”有关人士表示。所有申请自主招生的高校,都需通过教育部的批准。

对高水平大学自主招生,新高考方案中,将鼓励他们充分使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会考成绩。至于如何使用,高校可以自行确定,教育部门提供建议。

【追访】

市属高校:期待自主选拔学生

昨天,来自部分市属高校招生办负责人反馈的信息显示,目前他们还没有接到关于“自主招生”方面的政策文件。“按以后高考改革步伐来说,应该推动市属高校进行自主招生。”

据*市建工学院招办主任李雪华介绍,由于每个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不一样,自然希望能选拔一些符合本校培养模式的学生,“自主招生可以做到这点”。她表示,高考改革之后,高校招生都是综合考察学生素质,将改变只以一个高考成绩来简单评价学生的做法,就会要求高校在招生政策上进行调整。

部分高校招办主任反馈的信息显示,由于自主招生之前一直在部属院校实行,市属高校从未尝试过,目前只有等*市政策出台后,在局部市属高校进行试点,“不会一下向全部市属高校推广。”“目前市里是什么政策?哪几个高校做试点?我们都在等消息呢。”一位市属高校招办负责人表示。

2、高职招生

采用“高考+会考”招生模式

高职院校可根据专业选择考生会考成绩,“专业+学校”方式报志愿新高考方案中,高职招生增加了一个全新的招生模式,即“高考+会考”统招模式。这种模式专门面向普高学生,而中专、职高和技校学生,由于没有会考成绩,不能参加这种模式的录取,只能参加单考单招(高职院校与高考同一时间,但试题不同的单独考试)和高职自主招生。

“高考+会考”统招方式,是依靠考生高考统考的语、数、外三科成绩,以及二至三科会考成绩录取考生。最终选择哪几门会考成绩,由高职院校根据考生报考的专业确定。可以选择的会考科目包括历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8门。

第2篇:新高考改革方向范文

新高考改革 高中生 学业规划

学业规划,是指通过对自身个性特点和未来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确立和认识自己的职业目标,在此基础上对学业所进行的一系列统筹和安排[1]。有效的学业规划有助于学生合理定位,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成才的主动性[2]。然而目前的学业规划指导主要局限于部分职业技术学校[3]和本科院校[4],在高中却鲜有涉及[5]。从儿童走向成年的青少年时期,是个体未来规划快速发展、分化和拓展的重要时期[6]。个体经历着从生理、认知到社会角色的新变化,需要在学业、职业等领域做出更多抉择,以便为进入成人期做好准备[7]。在这一心理发展需求下,高中生有必要对未来进行科学规划。

本文以2014年浙江省新高考为切入点,分析了面临新高考的首届学生的学业规划现状,结合学生对学业规划指导的需求程度,就如何有效地在高中开展相关学业规划指导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学业规划现状

1.对自我认识明确但对环境评估不足

一个有效的学业规划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我们考察了高中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和对新高考改革这一大环境的认识和评估情况。

(1)自我认识较明确。通过对自我的能力特长、兴趣爱好、人格特质、处事风格和职业倾向的认识程度研究发现,高中生各方面的自我认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反映出高中生的自身认识与定位较明确,该结论与埃里克森提出的高中阶段需实现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任务(12~18岁)这一理论一致,他们需要通过不断地自我认识、定位,以避免生活和学习中的盲目。

(2)环境(新高考改革)认识不足。学业规划要求能充分认识当前环境,把握环境的优势与限制,评估环境对自己学业发展的影响[1]。对于将参加2017年新高考的高中生而言,新高考改革是他们所处环境中最突出的内容。而53.8%的学生对新高考的认知水平为中等程度,仅有2.8%的学生对新高考有非常充分的认识,对新高考认识不太清晰或根本不了解的占到总体的12.6%,这表明高中生对新高考改革的认识存在不足。

(3)对新高考利弊持中立态度。有关新高考对个人的影响,11.6%的学生认为利大于弊,即高考改革有利于学生的升学和长远发展,26.4%的学生认为弊多于利,而高达57.2%的学生视新高考为机遇和挑战并存,这表明学生对于新高考的利弊评估较为中立。

(4)兴趣成为选考和专业选择的重要依据。在选考方面,高中生的主要参考依据分别是备选科目成绩优劣(42.1%)、个人的科目兴趣(30.8%)、科目与高校专业相关性(24.8%),而较少考虑该科目的师资力量(0.9%)。在未来高校专业选择方面,64.2%的高中生将兴趣作为高校专业选择的最重要依据,另外性格特点和专业热门程度的影响分别占到了16.0%和8.8%。由此我们发现,兴趣不论是在选考或是专业选择上均占据重要地位。

2.对学业规划认知缺乏,行为缺失

调查结果表明,只有15.2%的高中生对学业规划比较了解,而对学业规划认识不足或认识程度一般的高中生则占到84.8%。在学业规划行为层面,仅有7.8%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业做过较详细、系统的规划(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规划),40.1%的学生只做了近期规划,而高达44.8%的学生想过做规划但未付诸行动,还有6.3%的学生没有意识到要做规划。

面临新高考,仅18.6%的高中生采取了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即愿意主动寻求解决方案并自信能够应对;而高达81.5%的高中生在面对新高考改革时采取消极或被动的应对方式,其中包括对新高考改革未作考虑并幻想到时候总会解决(49.4%),以及对新改革所引发的不确定影响而感到焦虑(14.8%)或茫然(17.3%)。

由此我们认为高中生的学业规划意识淡薄,对学业规划了解不足,同时自我学业规划行为缺乏主动性,很少制定详细的学业计划。面对新高考的到来,相当一部分学生采取较消极的应对方式,甚至产生焦虑、茫然等负性情绪。

3.获得学业规划指导的需求迫切

从接受学业规划指导经历(包括团体或个体指导性质的)的调查结果来看,仅有1.3%的高中生接受过相关的指导服务,而高达73.0%的高中生对学业规划指导接触少,甚至从未接触过。在学业规划指导的需求上,有68.4%的学生表示需要或非常需要获得学业规划指导。可见高中生较少有接受学业规划指导的经历,同时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对高中生的自主选择提出更高要求,促使他们对学业规划指导的需求强烈。

4.学业规划课程指导成高中生的首选

关于高中生对学校层面提供的学业规划指导方式的喜好调查发现:开设相关的学业规划课程是最受欢迎的指导方式(42.7%),此外提供社会实践机会以及为学生提供个体指导也较受学生欢迎(分别占到22.2%和17.1%)。

二、学业规划指导势在必行

通过对高中生的自我认识及对新高考大环境的认识、高中生学业规划的意识与行为以及对学业规划指导的需求三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随着新高考改革从试点逐渐到全国普及,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高校选拔的多元化的趋势逐渐增强,在高中阶段进行学业规划指导势在必行。

1.开设学业规划课程,强化学业规划意识

高中生学业规划意识淡薄,多数学生无具体学业规划。学校应开设相关学业规划课程,将其作为高中生学业规划的主渠道,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业规划,并增强自主开展学业规划的意识和技能。

2.课程指导,突出选考

为实现科学选考及合理选择高校专业,科目任课教师应加强课程指导:根据学科特点和性质,介绍学科最佳学习方法、科目和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应的潜在职业发展方向等。从学科角度出发,帮助高中生对该科目进行学业规划,为学生选考提供重要依据。

3.科学评估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自我了解程度处于中上水平,自我反省和他人评价是学生认识自己的主要途径[8],而这两种自我认识方法的缺陷在于简单、片面,易产生认知偏差。学校指导人员应运用心理测验、情景模拟等科学方式评估学生的兴趣、能力特长、职业倾向等,以帮助其获得更客观、准确的数据支持。

4.提供个性化学业规划指导

学生的个性差异受到尊重,个性价值得到充分发展是学业规划指导的更高要求。学校应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业规划咨询服务。指导人员借助科学评估手段,结合资料收集、深度探究、面谈等技术使学生的自我认识加强,同时结合当前及未来社会环境的发展趋势,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学业规划蓝图。

5.加强社会实践,从现实生活中了解职业

高中生生活圈的狭隘性及高中阶段对知识学习的过分强调,导致其实践活动缺乏,进而限制了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参与社团活动、社区调查以及职业技能类培训,获得与职业相关的直接体验,以便为其开展学业规划提供直接经验。

参考文献

[1] 张恒亮.学业规划:筹划未来[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 王训兵,李晓波,王飞.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5).

[3] 郑昌辉,张景书.浅析高职学生学业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1(20).

[4] 李小红.大学生学业规划与人生规划现状的调研与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5] 成丹.高中阶段职业规划教育问题的研究.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6] Nurmi,J.E..Socialization and self-development,channeling,selection,adjustment and reflection.In R.M.Lerner & L.Steinberg,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Hoboken,New Jersey:John Wiley & Sons.Inc,2004.

第3篇:新高考改革方向范文

摘要:2014年9月,浙江省正式新高考改革方案并积极实行。高考“指挥棒”的转向将引导基础教育不再只注重“书面”,而是要从小进行能力培养,把应试性高考变成能力性高考,把知识点的考查变成对学生能力的全面考察。此项举措也必将对经历这场改革的高中生的自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影响其今后的大学生涯。本文以浙江省内现在校高中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就高考改革后其自主性分析为中心进行了相应的调查、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高考改革;自主性;高中生;应对改革

一、前言

近年来,教育问题愈发引起社会关注,高考的相应改革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本次高考新方案,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固化的文理分化思维中,而更加注重自身兴趣和特点,追求创新式人才。选择增多,意味着学生尤其是高中生需要提前了解大学的专业设置。显然,这样的新高考模式必将引导现在校高中生的自主性发生相应改变,对其今后成为怎样的大学生产生相应影响。

本文立足于高考改革对学生自主性的影响这一问题,从学生自身自主性的改变和外界客观因素对其自主性的影响两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探究此次高考改革所带来的改变与影响,当“自主选择”成为学生基本发展时,分析其是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性,是否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与自我发展,从而探究出高中生应怎样利用此次改革发挥自身自主性优势。

二、调查方法及内容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研中,共发放问卷373份,有效问卷370份,问卷有效率为99.2%。其中高一学生占11.43%,高二学生占64.29%,高三学生占24.29%,回收问卷后,对数据进行初步筛选,最后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在数据处理上,我们采取了将待定选项份数除以被调查总份数的方法,得出百分比,加以分析,从中得出结论。

(二)调查内容

(1)在校高中生对浙江高考改革的关注与认知。

(2)高中生对高考改革的态度。

(3)高考改革对高中生学习生活的影响。

(4)高考改革对高中生个人规划的影响的调查。

(5)高考改革对于高中生提出的新要求以及高校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高中生对于高考改革的认知与关注

大部分的高中生重视高考改革,具有一定的自主关注教育动态的意识。且对高考政策有仔细研究的学生占有相当一部分的比例,由此可以看出,高中生对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教育政策给予较大关注,从而可以根据政策变化对自身学习做出及时的调整与完善。

高中生对于了解高校招生制度的认识逐渐增强,但缺乏对教育动态的关注的人不在少数。而缺乏获取与了解教育动态,势必造成无法根据变化对自身做出及时的调整并制定相关学习计划,做到与时俱进。

2.高中生对高考改革的态度

2.1高考改革对自身发展的影响

新高考政策出台不久,尚处于初期状态,学生的呼声褒贬不一。高中生面对新的改革,存在一定的适应和调整过程。本次高考改革与以往历次高考改革所不同,它是一种方向性的变革。这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和中学教育带来方向性的转变,这对于学生以及教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2高考改革对与大学衔接的影响

从整体来看,低年级学生的适应情况较之高年级学生,其适应情况更好,自主性更高。高考改革让大多数学生提前对大学与专业有一定认识同时,让学生一定的了解与选择时间,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盲目填从志愿的现象。

3.高考改革下学生在学习自主性方面的影响

3.1对选择选考科目的影响

在新高考模式下,大多数高中生在选择选修科目时会优先考虑自身对不同科目的认知程度和喜爱程度,偏向于自己喜欢或擅长的科目和相对容易的科目,并且在选课时对自身未来发展抱有一定想法。

3.2对学习积极性的影响

总的看来,高考改革在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上有较明显的成效,且对于此类学生而言,此种高考模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和自我的发挥。

3.3对学习时间规划及学习效率的影响

高考改革下,绝大部分高中生在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安排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自主性,或者说相比从前增加。这种学习规划的自主性的提高也将对其将来的大学学习生涯产生良好影响。

3.4高考改革下对高中生学习策略的影响

现高中生进行了相应的学习侧重的调整,注重基础和运用,发展个性思维和多向性想法。大部分高中生的学习方法合理,自主性较高。在接受老师指导的同时,不完全依赖与老师,对学习有一定的自主规划。

4.高考改革对高中生个人规划的影响

新高考模式中的新型“7选3”模式,迫使绝大多数的现高中生对于自己的未来生涯和学习生活的规划和安排有了提前的认识与思考。不同于以往的文理分科,一些高中生直到高考成绩揭晓后才开始确定方向,高考改革下的高中生对自己的未来提前有了一定的自主性想法。但这种改革对于学生自主性的开发并不是绝对性的,依旧会有小部分同学因此对未来生涯和将来的大学生活感到迷茫混乱与不知所措。

5.高考改革对高中生提出的新要求

本次本省的高考改革涉及内容较大、改变幅度也很大,在考察内容方面要求高中生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高考改革所带来的客观影响均对现高中生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夯实所有学科基础,不让任何学科成为“短板”。二是高中知识抢先学习,避免学习落差。三是把握机会,减轻日后的学习负担。四是提前设立目标,对自身的规划要有一定的认识与打算,避免在选课时盲选、错选。

四、分析与建议

1.与时俱进,转换观念

面π赂呖嫉睦戳伲仍有不少高中生没有转换观念,并做出相应的调整。这类的高中生应当与时俱进,尽快了解新高考的政策内容以及自己心目中的大学的招生标准,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为之努力。

2.培养自主性,明确目标

此次高考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7选3”,这就有助于高中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特长进行选择,这也与未来的大学与专业挂钩。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选择科目时,不能仅仅考虑自己的兴趣特长,还要做好长远的计划。高中生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应当锻炼自己的自主意识,有一个自己明确的长远目标,而非走一步算一步。

3.合理规划,自主学习

从自选科目中不难看出新高考有培养高中生自主性的趋势,除了自己选择科目外,高中生还应该自己安排学习与娱乐时间、有侧重性学习、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等等。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对于薄弱的科目或知识点进行重点学习,不必将时间平均分摊给各个学科;结合网络、书籍等,进行多渠道获取知识。

4.发展个人兴趣,挖掘自我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结合个性化发展。利用广阔的资源,积极开发或发展个人兴趣,为自己的个人能力添砖加瓦,也为未来学业奠定基石。

第4篇:新高考改革方向范文

关键词:高中学生;中华传统;经典阅读;新高考

中华民族的根基是我国传统文化,但伴随着持续发展的全球化经济,一些外来文化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这对我国传统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在高考中,语文是极其重要的一门学科,学生高考的总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受语文成绩的影响。2018年我国将全面进行高考改革,改革后不仅是语文科目的分值有所提升,分析最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在阅读和写作题型上都重点考查学生对于传统经典的掌握情况。《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使得中华传统经典在高考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对于高考改革要及时适应,将中华传统经典阅读纳入高中语文日常教学当中,使得中华传统经典阅读有效的与新高考进行衔接。

一、新高考对高中学生中华传统经典阅读的考察方式

近年来,对于高中学生文化经典阅读的考查都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得以体现。在篇幅和题型的选择上,越来越朝着《新课程标准》中高考语文命题方向发展。在试卷当中,中华传统经典阅读题型题目设计非常新颖,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也是短小灵活,对高中语文教材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都进行了充分的考察。而这些考察方式,第一,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第二,多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来进行考察。举例来说,福建省2007年至2010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均节选自《孟子》和《论语》两部文学经典,选择的材料多具有鲜明的文化性质,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作用。第三,重视高中学生日常的语言积累和运用。这样的题目设置使得语文这一学科的工具性得以体现,在考查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文化积累水平有着相应的要求。

二、将中华传统经典阅读与新高考衔接的有效策略

(一)教师科学的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教学工作开展要根据教材来进行,教材中的语文和文学知识都非常充实。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帮助,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教材进行深度的讲解。指导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高中语文教师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自身对中华传统经典作品的阅读和学习过程,归纳、总结科学的学习和阅读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分享给自己的学生,积极地对学生阅读传统文学经典的兴趣进行激发,鼓励学生进行主动阅读。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教师也要考虑学生的文化程度和对传统经典的接受程度,帮助学生筛选经典篇目并进行推荐,不可以漫无目的的进行阅读。带领学生在晨读过程当中朗读传统经典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对于传统经典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阅读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好习惯。

(二)打好文言知识基础

在我国古代,书面语言是文言文。由于时代的变革和发展,学生在对文言文作品阅读时,有着较多难以理解的部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高中学生对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的兴趣。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将学生在阅读文言文作品过程当中遇到的文字障碍尽最大程度的解决。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考语文成绩中的五分之一都是文言文知识的考查,所以,文言文学习的效果对于高考语文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会对高中生阅读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有着一定影响。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授文言文知识的过程当中,要将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帮助并鼓励学生打好文言文知识基础,在提高语文课程成绩的同时,高效率的阅读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

(三)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

传统文化自身具有较为浓厚的特点。从古至今,语文都是人们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并且对于人们文化程度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可以通过其自身的语文素质得以直接体现。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中华传统文学经典的内在较为晦涩深奥,给学生的理解能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根据这种教学现状,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将更多的传统文化气息带到高中语文课堂之上,使得高中学生了解到中华传统经典的魅力所在。在教学过程当中,要积极地建设文化课堂。举例来说,高中语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当中,根据课文内容选择适合高中生阅读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满足学生对于中华传统经典作品的阅读和学习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将高中学生中华传统经典阅读与新高考进行衔接,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打好文言文的知识基础,在课堂教学和学校生活中,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对于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面对高考中语文经典阅读试题的挑战。但是高中语文教师也不能限制学生仅仅阅读文学方面的经典作品,还要有目的性地指导学生去进行地理、历史、政治等学科的经典作品阅读。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可以获得全面的提升。从发展的目光来看,鼓励学生阅读中华传统经典作品,可以有效地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提升我国的文化实力。

参考文献:

[1]冯帆.阅读文学经典,把握高考先机――浅谈文学经典阅读对高考的积极作用[J].中华少年,2016,(10):13-14.

[2]李月宁.经典润泽人生,素养构建和谐[J].中学教学参考,2011,(08):22-23.

[3]王文莉.高考改革背景下加强文学经典阅读之我见[J].智富时代,2015,(05):08-09.

作者简介:

第5篇:新高考改革方向范文

关键词:新高考;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价值;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275-02

经教育部批准同意,2016年3月份,广东省政府颁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我省以后高考将实行“3+3”的考试方式,英语和学业水平科目“一年两考”。根据方案,我省将在2018年出台综合改革办法,并从2018年秋天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素质评方法,2021年开始实行新的高考方案,形成分类考试、全面评价、多元招录的高考招生制度。

一、新高考改革形势下的思想政治课程地位

以后的高中思想政治从文科生的必考科目变成了选考科目,相比以前的文理分科考试,新高考形势下的学生在高一时期就要进行选择。我校对高一学生进行模拟选课活动,从调查的数据果看,选政治课的人数是最少的。很大一部分学生在选择科目时首先选择考虑物理、化学,然后历史和地理,高中政治学科在高中教育的“地位”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因而引起了政治教师对思想政治学科价值和发展前景的思考。

早在以前的高考模式时,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意义一直被社会质疑甚至是否认,新高考改革方案颁布以来,就有很多社会媒体和一些学生家长在议论,认为大学的很多专业中都没有把政治课作为必学课程,所以得出的选择便是否认政治学习的价值,在学习上表现为消极的应付,甚至是心理上的排斥,可以预料,如果还延续以前的教学模式,思想政治课对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人生观引领作用会变得更加苍白无力。所以,在以后的政治教学中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理念,素质和方法提出一些的新的要求,思想政治老师怎样在以后的教学中让学生从过去迫于升学压力的被动接受的状态变为自觉的、主动的,基于学习兴趣的主动学习,这需要我们认真的进行探索和思考。

二、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新特点

(一)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发生变化

以往的思想政治课堂中,老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则一般是被动地知识。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平等合作者、引导者和沟通者,课堂是师生平等真诚交谈、共同探讨的互动过程,从过去的单一主体变成双主体。以后,老师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地位,要从课堂教学上的主导者转变为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由单一的课程解释者转变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由重结果的知识传输者者转变为重具体过程的学生学习的陪伴人。

(二)高中政治教学的三维目标更接地气

新高考改革环境下的政治教学要求老师从鲜活的生命的高度来看待中学生,从学生终身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既掌握书本知识和基本考试能力,也要把学生坚强的意志理想、实践活动能力及情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纳入教学的目标之中。在《高中政治课程标准》里面,有一些目标是明确写出的,例如知识方面、能力方面的目标等;而有些目标则是没有明确提出来,像方法路径、情感态度与人生价值观目标等。这就需要政治老师认真分析书本,分析学生、分析课堂的教学,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具体特点,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过程,促进学生积极的全面的发展。

(三)教学课堂重学生参与,重活动体验

新高中思想政治课改的标准要求老师教学从“单一教师为中心”转向师生共同合作推动学习,这就需要中学生参与课堂中来,在自主探究思考中去“发现”知识,不再是简单地获得既定的结果。在政治教W中,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为学生搭好桥铺好路,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展开多维度讨论,进行探索实践,使学生去感悟很体验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启发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增加学生的具体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品德素养。

三、高考改革大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新路径

新高考变革后对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以后可能要进行走班是教学,老师将要面对来自不同班而临时组建的教学专业班,这些学生只有上课的时候在一起上,平时学生分到各个班级里,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效率和水平上都要有所提升才能适应新的教学对象和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何种教学模式成为高中政治课有效与否的重中之重。

(一)把活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回心转意

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对爱上政治课堂,就必须从根本上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障课堂教学效率,凸显教学效果。具体的操作方法有:第一,搭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氛围看不到、也摸不到,但又会不知不觉的影响到学生,老师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才能够更好的引领学生进入到良好的学习状态当中,从而促进教学过程的顺利推动;第二,维持甜美的师生关系。高中生还不可以完全理性的对待自己学习,其非理性往往控制着其内在的驱动力,爱上政治老师才会爱上政治。因而,高中政治老师必须积极的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多接触学生、关爱学生,和学生交心、让学生对政治有愉悦轻松的体验。

(二)学会装扮课堂,懂得打扮政治

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体系较强的学科,它通过抽象的理论概念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道德规范和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在内容上要与时俱进,有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进因而在形式上,要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往往能展、时代性较强的新内容,一定要接地气。

(三)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运用艺术的手法去讲解科学的知识,给学生快乐的体验,做到润物细无声。通过非常理想的方式,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教师要运用非常彻底的教学理念以及活动设计的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在主动学习方面的有效性。此外,教师要学会提高运用课堂教学根据的有效性,它可能会让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四)提升政治教专业理念、拓展教师专业知识

此次改革对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挑战,首先要求教师更新课程意识,做到挖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发展、促进师生互动、引领教育教学创新。其次,要转变教学观。政治教学从偏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自我领悟,从偏重单个知识点的消化熟记转变为掌握前后知识的逻辑演练,从关注班上优秀学生的成绩起伏转变为注重班级的总体进步大小。

四、小结

教育的兴衰不仅关系国家民族的兴亡,也关系到教师的发展,高考改革影响广泛,意义深远。作为政治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充实自我以课堂为阵地,通过教学互动,不断地促进教学提升,推进政治学科的蜕变和进步。让政治教学更有活力、吸引力、生命力,激发学生主体性和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们在高考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选择政治,爱上政治,让政治多姿多彩,让政治教学换发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丁剑.从“转识成智”到“由智化境”――关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学习,2015.

[2]文清泉.新高考改革下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6.

第6篇:新高考改革方向范文

日期

时间

语文

6月7日

9:00-11:30

数学

6月7日

15:00-17:00

文综/理综

6月8日

9:00-11:30

外语

6月8日

15:00-17:00

【滨州高考2018年使用什么试卷】2018年山东高考全部科目均使用全国Ⅰ卷,新课标一卷,也就是全国乙卷。去年,山东语文和数学是自主命题,今年全部使用新课标一卷,大家要多做历年全国1卷真题。

通常情况下,全国Ⅰ卷会比全国Ⅱ卷稍难一些,但考全国卷的省份都会根据考试大纲命题,不会因地区或教材等因素而区别对待考生。文史类考生:语文、数学1(适用于文史方向)、外语、综合1(包括政治、历史、地理);

理工类考生:语文、数学2(适用于理工方向)、外语、综合2(包括物理、化学、生物)。

【滨州高考怎么改革】1、取消批次,合并一二本录取

2、综合评价招生高校或增加

3、取消少数名族加分项目

山东省除语文、数学科目高考考卷仍是山东版外,其它科目使用全国卷。

2017年秋季是首批受改革影响的学生,2020年迎来新高考。

合并批次主要为了淡化现在高校批次的概念,不再人为的把高校分批分层。虽然批次之差将不复存在,但是学校办学性质、办学层次还是有区别的,此时考研的就是考生和家长的眼力了。可能以前二本的院校录取分数线远远高于以前的二本。。。

第7篇:新高考改革方向范文

日期

时间

语文

6月7日

9:00-11:30

数学

6月7日

15:00-17:00

文综/理综

6月8日

9:00-11:30

外语

6月8日

15:00-17:00

【淄博高考2018年使用什么试卷】2018年山东高考全部科目均使用全国Ⅰ卷,新课标一卷,也就是全国乙卷。去年,山东语文和数学是自主命题,今年全部使用新课标一卷,大家要多做历年全国1卷真题。

通常情况下,全国Ⅰ卷会比全国Ⅱ卷稍难一些,但考全国卷的省份都会根据考试大纲命题,不会因地区或教材等因素而区别对待考生。文史类考生:语文、数学1(适用于文史方向)、外语、综合1(包括政治、历史、地理);

理工类考生:语文、数学2(适用于理工方向)、外语、综合2(包括物理、化学、生物)。

【淄博高考怎么改革】1、取消批次,合并一二本录取

2、综合评价招生高校或增加

3、取消少数名族加分项目

山东省除语文、数学科目高考考卷仍是山东版外,其它科目使用全国卷。

2017年秋季是首批受改革影响的学生,2020年迎来新高考。

合并批次主要为了淡化现在高校批次的概念,不再人为的把高校分批分层。虽然批次之差将不复存在,但是学校办学性质、办学层次还是有区别的,此时考研的就是考生和家长的眼力了。可能以前二本的院校录取分数线远远高于以前的二本。。。

第8篇:新高考改革方向范文

广东版高考改革方向确定了!经教育部备案同意,3日,省政府颁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我省高考将统一实行3+3的考试模式,英语科、学业水平考试一年两考。

按照计划,我省2019年出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并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施新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2021年开始实行新高考方案,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今明两年入学仍执行目前方案

《意见》提出,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本科院校招生不分文理科设置考试科目,实行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和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考试方式。

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分值不变,每科满分150分。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所报考高校的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推动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通高考外语科目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学生选择最好成绩使用,以减轻学生集中应考压力,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提醒,现在在读高中学生及2019年、2019年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仍执行目前高考方案。在实施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前,这几年过渡期,各中学和考生要按照目前的高考方案要求安排好教学和备考工作。

本科高职考试录取将相对分开

第9篇:新高考改革方向范文

关键词: 高考改革 英语教学 新课改

我国高考制度自1979年恢复后就一直在经历改革,高考命题在2004年实行了“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的改革方式,正因如此高考有了多样化的趋势,让各地的考生都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自由应对高考。江苏省于2008年开始正式实行全新的高考形式,语数外三门加选修两门,以及四门必修科目和信息技术测验结合。虽然随后几年进行了一些微调,但总体基调未变,在明确了基础科目重要性的同时,新高考指明了注重知识能力考查的目标方向。新的高考改革在催促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更能掌握与高考相对应的知识点,摒弃以往的死记硬背,在发展综合型人才方面多加思考,这才是高考改革带给高中英语教学的最大启示。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高考英语改革

首先,高考英语改革不同程度地代用了高中英语课改的脚步,从2007到2010年,不同地区都开始实施普通高中新课改后的高考改革,命题原则围绕“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将命题中的指导思想“稳中求变,变中有新”重点体现出来,具有较好的前瞻性和导向性。首先,在测试的深度和广度上,高考英语试题有了新的扩展,使测试目标的设定、内容的筛选和考点分配的均衡都得到了强化。其次,高考英语题型结构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自身所带的功能和配置更加完善。近年来,新题型的不断提出让高考英语精彩纷呈,如写作方面更加追求开放性,让学生运用更全面综合的知识写作,还有任务型读写、完成句子、阅读理解和表达。各地都在探究不同的高考英语题型。有的对旧题型进行改良,高考英语短文改错题型就是对旧题改良后的题型,题目中仍选用了不设正确项,错误的题型结构在小题中都有。最后,高考英语听力考试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创新与改革。如江苏省的英语听力在不久的将来将改变以往的“一考定终身”的现象,实施“一年多考”,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学好各门课程,克服文理偏科现象,减轻学生高考压力,完善高校招生名额分配方法,清理、规范升学加分政策,维护考试招生的公平、公正,这种改革模式是当前新课改的所需,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全面综合能力。

二、高中英语课改与高考英语改革之间的联系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往全面深化教育的过渡变革。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比,高中课程改革情况更复杂,不仅专业性的难度加大,社会对课改也投入了更多注视的目光。高考作为一种对学习的总结评价方式,不管是对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起着导向激励等正面作用。虽然高中英语课改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课改与高考改革之间并未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一些城市仍没有听力测试,在高考英语中没有听力测试就不能算完整的考试,有些城市过于讲求分数,尤其在书面表达方面,这些都对高中英语课改起着反拨作用。高中英语课改要以高考改革为风向标,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发挥作用。

三、高考改革对高中英语日常学习的新启示

对待高考测试改革要用理性的态度,应该从变化中看到相应的实质和理念,试题命制对教学的反拨作用要着重注意。为了进一步凸显语言运用能力,新试题应以篇章为主,强化情景化和开发性。以此表明语言能力发展才是英语学习和复习备考的指向,而不是把它当成一种学习体系,完成高中英语日常学习靠的是扎实的基础和充分实践,而不是仅仅把目光放在研究高考试题和应试技巧方面。总而言之,高考改革对高中英语的影响是有利也有弊,不能把高考功能神秘化,也不能忽略高考的导向功能。现在较为极端的应试倾向充斥在整个教育界,大兴题海战术,将高考功能深化为不健康的教育教学形态。在英语学习中,可采用以下措施:

1.介绍相关英语文化背景。

英语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英语文章包含各种丰富的知识,体裁相对来说较为多样化。有些文章虽然在阅读过程中没有遇见相对较难理解的语法和词汇,整篇文章也能完整地读下来,但由于缺乏对文章文化背景的了解,因此不知道文章具体在讲什么。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生活习俗,较大的差异感会存在于中西文化之间。如果想要在日常生活中和外国人无障碍地交流,就要全面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如西方国家习惯尊重别人的隐私,像私事、年龄、收入、住房及婚姻涉及个人信息方面的都不会过多打听。和外国友人进行交谈时不明知故问,别人对自己的赞赏要由衷感谢等,了解外国的文化背景对英语的日常学习起着促进作用。

2.构建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学,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高考改革的同时要求高中英语教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教师在新环境下更要做好以下两点: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情感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都会以教师为导向,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学生的日常学习,学生会下意识地学习教师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要想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积极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教师就要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情感素养,在教学中不能带入主观情绪,从而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效果,应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感情,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获取更多的知识。

(2)灵活和活化教材内容。新课改后教材与以往的教材大有不同,不仅灵活性相对增强,课本量也大面积扩大。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不断磨合,以单位为单位,大幅度提高听、说、读、写等相关能力。如果还依照以往的教学方式就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新课改后教材中的生词量和阅读量等难度都会加大,教师针对此类变化,应活化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还原交际原貌,师生密切互动,形成不同层面和形式的教学活动。

3.还原学生课堂主体性,树立正确的英语教学观念。

新课程提倡的课堂活动主要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和课程内容之间的互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知识,从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倡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实现具体学习目标。课堂教学改革应从生命成长高度出发,还给学生学习的自,将以往“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彻底打破,善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多给予学生语言实践,开展自然、真实的交际活动,进行开放性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获得更多的语言体验。除了还原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性外,还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教学观念,不能让学生把英语当成一种严格的学习体系,英语的存在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更丰富的人类语言,发展语言能力,从而在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四、结语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受高考改革的影响,改革的同时要考虑我国现处的社会环境和基础教育情况,不能盲目进行课改,要多借鉴国外高考改革的实践经验,从而引领英语教育走向正确的发展轨道。新课改促进催生了新高考,而新高考呼唤体现了新课程的全新教学理念和实际教学行动,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