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移动医疗现状范文

移动医疗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移动医疗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移动医疗现状

第1篇:移动医疗现状范文

关键词:移动医疗;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报告显示,2012年国际移动互联网使用率达到了8.5%,而我国当前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更是发展到了8亿之多。移动互联网如此快速的发展促使医疗行业也正式向移动领域进发[2],并借助方便、快捷、丰富的医疗应用在移动互联网中不断扩展运营。

1 移动医疗发展现状

当前移动医疗应用可以分为面向医院医生(B2B)和面向用户与患者(B2C)两种模式。前一种模式通常用于医务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或者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些医学知识库、医学工具等。后一种模式则用于求医问诊、医联预约、远程会诊、病情咨询和院后随访等。

国外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外移动医疗行业发展比较兴旺,在部分发达国家,远程医疗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并且随着手机移动终端设备的高速智能化发展,远程医疗也正在向移动领域不断渗透[3]。例如,在2009年,美国某科研机构曾研发出一套远程卒中系统(telestroke),能够对急性中风患者进行远程急救和护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患者出现急性神经性脑中风时,可以借助移动智能终端接入系统,为诊疗提供必要的病情及影像资料,藉此实现对患者的远程辅助诊疗,为抢救生命赢得更多的宝贵的时间,增加更多的生存机率,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例如德国研发了一套远程皮肤病学信息系统,可以为皮肤病患者提供远程诊疗。患者在手机上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后,可以直接用手机摄像头采集皮肤图像数据[4],然后结合自身的生物反馈信息一同发送给医疗诊断单位,医疗人员则借助计算机终端设备及相应的数据分析平台对患者进行诊断。法国研究人员将一种内嵌式低功耗传感器进行改进,制造出一种微型的可移植医疗设备,利用双向传感起搏器来监测患者的一系列生理指标变化[5],当患者身体出现异常状况时可以及时进行报警。比如能够基于地理位置来查找附近医生并进行预约的ZocDoc;能够借助手环、头贴、手机等设备检测睡眠质量并提供针对性睡眠指导的ZEO等。移动医疗应用的不断普及也带动了医疗商业的发展,使得移动医疗的商业模式不断成熟和健全。

2 国内发展现状

国内移动医疗应用的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在豌豆荚、91助手等一些知名的手机应用平台上检索“医疗”这一关键词,能够找到上千个应用,而检索“健康”一词得到的应用数量更是达到几千个之多,这些应用的覆盖范围十分广,包括求医问诊、预约挂号、医学宝典、健康指导、药物手册、移动药店等方面,一些优质应用的下载量已达到百万级别。由此可见,国内移动医疗应用行业正在蓬勃兴起,受到相当数量的群体关注。

如今,国内相对比较出名的移动医疗应用有以下几个类型:①医患交互类,这类应用整合了相应的医疗数据库以及医生资源,可以为用户提供远程医疗咨询或打造私人家庭医生,其中比较出名的应用有春雨掌上医生、5U家庭医生等。②专业辅助类,这类应用一般基于CDSS系统,内容涵盖了临床评估、医学计算、药物、手术、医学检测等方面,可以帮助专业医生进行医疗信息的查询、决策,提高一线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其中比较出名的应用有全科医生等。③面向患者的用药指导类,可以为普通家庭提供药物信息查询、药物真假鉴定、药店查询等,这一类比较出名的软件有家庭用药助手等。④综合服务类,这类应用一般由医院机构合作开发,能够为用户提供移动导诊、预约挂号、病情查询、健康档案查询等综合医疗服务,并可以直接通过手机话费来支付相关费用,其中比较出名的应用有移动医院、医事通等。

3 未来移动医疗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移动医疗应用的普及得益于移动智能终端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然而,移动医疗应用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局限性。①医疗本身属于一种严肃性、复杂性的活动,从事相关业务必须符合政策规定,具备相应资格,这使得目前的一些移动医疗应用面临着违法的风险和指责。②医疗活动需要提供真实、完整、稳定的医疗数据,而移动医疗应用能否满足这一要求还有待考量。③移动医疗行业的发展需要行业资源的深度合作和大力支撑,需要构建一个各机构相互补充、促进的联合运营体系,而目前这一体系并不完善。④必须探索一套健康、完整的移动医疗商业运营模式,移动医疗才能持续发展下去,这就需要改变用户观念,增强用户付费意识,逐渐打造一条健康、有序、有活力的移动医疗产业链。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移动网络及设备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移动医疗显示出巨大的发展空间,但移动医疗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研究,努力健全移动医疗行业体系,使移动医疗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汪鹏,吴昊.国内外移动互联网医疗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数字医学,2014:1.

[2]张冬娟.移动医疗引发英国医疗服务新变革[J].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1:12.

[3]林敏,乔自知.移动医疗的需求与发展思考[J].移动通信,2010:6.

第2篇:移动医疗现状范文

【关键词】新农合;村卫生室;山东省莱阳市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1(a)-0000-00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in Lai Yang city Xi Lin Ge Zhuang village of Shandong province

Liu Kunmeng1 Wang Huiyun2 Shen Yuchao3 Zhao Yuyang4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Abstract: The medical industry is related to millions of the people's health and it is a major livelihood issue. In order to know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in Lai Yang city Xi Lin Ge Zhuang village of Shandong province, we has carried on the survey about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care system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village clinics and 10 peasant households. Investigation method is to use unified questionnaires to the inquiry, investigation, interview for understanding clinic basic facilities, integration management, medicine, doctor quality, and execution, etc.

key words: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Village clinics; Lai Yang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1.西林格f村基本情况

莱阳市西林格庄村是城厢街道办事处一个有710户,人口2103人,劳动力900人,外出务工人员260人的自然行政村。该村耕地总面积2437亩,村庄现有工业项目一个,属个体私营企业,集体可分配财力20万元,年经营性收入20万元,集体收入来源是果园和房租,村民主要收入来源种植业,养殖和加工业,人均纯经营性收入4700元。[1] 目前,其所在的莱阳市共有104万人次的参加新农合,农民报销1.5亿元。[2]

2.结果

2.1村卫生室调查结果

西林格庄村卫生室隶属于城厢卫生院,卫生室的房屋产权属于村集体所有,服务对象1700人左右。卫生室并无专业的医疗门诊,只是简单的集诊室、观察室、药房、治疗室于一体的乡村卫生室,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出诊箱、输液设施、药品柜、诊断治疗床等是卫生室的医疗设备,基本能满足村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及卫生防疫的需要。本村卫生室是新农合定点机构,已经参加了“乡村一体化管理”,属于镇办镇管。卫生室配备医生两名,为父女关系,月工资800元,卫生室里没有中药柜台,治疗以西医为主,医生每年会参加不同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临床、护理技能,医疗知识更新等。

2.2农户调查结果

调查的农户均参与了新农合,但对于具体政策均不是很清楚,仅从宣传中得知这个政策看病能补贴报销,村中相关干部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并且具有从众心理,并对于继续参加新农合均有极大动力。大家已普遍感受到新农合在一定程度上为自己带来了一定的好处,对于参合费也觉得能够接受。

此外,村民对于报销的百分比以及报销的流程都不太清楚,村级、乡镇级、县级医院的报销情况也均没有概念。在村卫生室看完病后,由医生开药计算报销费用,然后直接付报销之后的费用。每户参加新农合的农户在去年到今年也都因为大小的疾病到村级、乡镇级、县级的医院就诊,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报销,大部分村民认为报销之后的费用与自己之前预计的差不多,有少数人感觉相差较大。

3.存在的问题

3.1人员配置问题

根据村卫生室医生的回答,药物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配置,在卫生室中最常接触的五种疾病分别是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疾病,最多的是高血压,这是由于老龄化人口结构占较大比重造成的。但卫生室建筑简陋,房屋破旧,且卫生室中缺少中药柜台,村民的中西医药物选择性均低。

3.2关于人力资源问题

70多岁的老医生仍未退休。由于农村医生退休制度的不完善,导致老医生无法退休,平时由其和其女儿轮班在卫生室工作。医护人员老龄化,人力资源不够,跟不上新农合的进程,而且乡村医生技术水平普遍低下,仅需要药物治疗疾病也做输液治疗,抗生素滥用情况会比较严重。由于乡村医生收入低,待遇差,工作量大,条件又艰苦,乡村医生队伍稳定面临极大挑战,许多乡村医生对政府政策失去了信心,只是凭借着道德良心工作,缺乏物质支持,政府对他们的培训也是效果一般,以上因素综合作用,就导致了乡村医生业务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

3.3对新农合的认识和重视和程度问题

调查过程中,对于问卷的填写有很大困难,由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大多只能采用访谈的形式。关于每年住院情况,村民对于感冒发烧拉肚子等不严重的疾病会选择自己到药店买药,并不会去医院,村民对于能够忍受的疼痛疾病,首选的是自我治疗,所以虽然参与了新农合,但看病就医的积极性并未有什么改变,如果不发生重大、特大疾病,村民不会清楚的记录去医院的频次、原因及费用。村民每天为了生计而忙碌,对于在非紧急疾病上新农合发挥的作用并不是非常清楚。

4.发展建议

4.1人员配置问题

在卫生室按比例配备一些常用的中草药,中草药可以组织村民自发去采集制备。目前已经有很多村民从电视里或者其他途径了解到中药的良好功效,中药的副作用低,若在卫生室里配备中药,会提高治疗质量。另外,政府应当划拨一定资金修缮卫生室,完善基础设施,搞好基础建设。

4.2关于人力资源问题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医药卫生制度,落实老医生退休机制,定时聘请年轻医生,鼓励青年医务工作者到基层农村工作,彻底解决人员老龄化问题,落实村卫生室老医生的休假制度。

4.3对新农合的认识和重视和程度题

除了要增大报销比例,给村民们建立的健康档案也应该充分利用起来,不能只作为摆设,应付上级检查的形式,并应当详化健康档案的细节,让大家对自己的疾病有所认识和记录,设立建立健康档案的专员,不能让村卫生室的医生身兼数职。村中相关干部要充分宣传好新农合的意义、好处,鼓励而非强制农民参与,提升农民的就医意识。

5.总结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作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村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国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3]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很窄,不足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在广大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处于“空白地带”。 “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中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新农合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 “看病贵、看病难”局面,给农民们带来了福利,只要交一点钱,就能解决很大的问题,让很多老百姓看得起病,防治意识也加强了。村级医疗机构是面向参合农民的初始环节,所以我们在监管上主要防范门诊的随意性,要防范报销目录范围以外的药品,避免套取门诊基金,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4]但由于是农村,在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大问题,但只要大家永不放弃继续推行,并在这个过程中继续完善,这项惠民利民的工程终会使每个老百姓受益。

【参考文献】

[1][3]. 莱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调查及实施效果分析[D].山东财经大学,2012.

第3篇:移动医疗现状范文

摘要:传统经济模式的发展不可避免会破坏生态环境,我国的辽东山区有着非常丰富的森林资源,因此林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本文主要研究目前辽东山区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辽东山区林下经济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一些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建议,以促进辽东山区林下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林业资源;辽东山区;林下经济;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12.046

进行林下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视对辽东山区林下经济的长效持久发展,能够有效的改善辽东山区的社会经济。

1 辽东山区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资金不足,导致林下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在我国的辽东地区,有着非常丰富的林业资源,林下经济作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方式,受到了农民的拥护,但是,林下经济发展,需要投入非常多的资金来支持,但由于资金在林下经济建设之初被大量地投入到建设中,所以后续建设环节中就会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让林下经济的发展进度变得非常的缓慢,不能有效地提高辽东山区农民的经济生活水平[1]。

1.2 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技术相对落后

在辽东山区的林下经济发展中,多数由农民自发的进行组织,这样的组织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林下经济中许多技术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和一系列的实践,才能够投入到林下经济的建设中。但当地农民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没有很好的进行技术培训,盲目的发展林下经济,不仅给农民带来了损失,同时打击了其积极性,不利于林下经济的有效开展。例如在辽东某区,进行林下经济的实践,在介绍了林下经济带来的好处之后,当地的农民非常积极的进行林下经济的建设工作,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进行林下养鸡项目,但是,在养殖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2]。缺乏科学指导的林下经济产业模式对农民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大,同时由于实践的失败打消了农民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不利于林下经济的顺利发展。

1.3 农民思想落后,不能有效的适应市场需求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受长期的小农思想制约,农民不能灵活的运用信息,而且也不能很好的了解市场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林下经济之所以能够有效的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管理人员对市场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以及应用[3]。但是当下辽东山区林下经济的发展还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处于一种非常自然而散漫的状态中。例如在某县,当地的农民准备充分利用林业资源,有效开展林下经济,但是,农民们没有共同的想法。到了收获的季节,有的农民由于种植的作物在市场中占据的比例很小,于是,卖出的价钱很高,但是也有人盲目的跟风,导致市场上一些物品的泛滥,遭到不小的损失。

2 充分结合实际,有效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2.1 充分的引导农民,用榜样的力量让农民进行有效的林下经济发展

在辽东地区的林下经济发展中,当地政府要进行广泛而全面的指导工作,政府可以通过电视、报纸以及广播等传媒进行有效的宣传,让农民充分的认识到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深入到群众当中,积极地宣传林下经济的有效开展对当地的重要作用,政府要充分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做好积极示范带头作用,对当地的资源环境以及土地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之后,开展林下经济发展的实践活动,在林下经济的发展中,培养出优秀的企业进行重点的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让当地的林下经济逐渐活跃起来。

2.2 运用科学的方式,促进林下经济的有效开展

在发展林下经济的过程中,必须运用科学的方式来促进辽东地区的林下经济发展。一是运用正确的指导思想,充分引领林下经济的开展;二是科学的技术支持,发展林下经济需要运用很多技术,在种植方面,需要非常多的技术支持保证种植业的良好发展。例如在发展林下经济中,当地政府经过充分的思考和不断研究,决定进行作物栽培,在实践过程中,必须运用科学手段进行不同品种的栽培,让植物能够更加良好的发展。植物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虫害危害,可以充分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对植物进行科学的防护,保证植物健康良好生长,促进当地林下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3 结语

辽东地区林下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以及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充分让群众了解林下经济,并对林下经济的发展做出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鼓励群众运用科学手段进行林下经济的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健康良好发展,提高林下经济可持续化水平。

参考文献

[1]董明水,史前,张晶.辽东山区林下经济发展初探[J].辽宁林业科技,2012(03):35-37.

[2]李莉.辽东山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规划措施[J].辽宁林业科技,2014(03):71-72.

第4篇:移动医疗现状范文

【关键词】移动医疗 电信运营商 产业链整合者 医疗社交化

中图分类号:F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3)-15-0077-05

1 引言

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对移动医疗给出的英文名称为mHealth(mobile Health),即通过使用移动通信和信息技术来提供医疗和相关信息的服务,具体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为基于移动终端系统的各类医疗健康应用。

移动医疗使用移动通信和信息技术来加强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能大大提升医疗卫生系统运行效率,在全球已广泛应用,发展空间巨大。由于医疗卫生与人民健康和国民经济息息相关,不少国家已将移动医疗打造成战略级“跨界”产业,以改变传统医疗行业发展模式。移动医疗也为我国医疗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力,在改善医疗环境、医护质量及紧急救护和健康监护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移动医疗的发展需要移动运营商、信息平台系统提供商、医疗设备制造商、应用开发商和医疗机构等的共同努力,以多样化的需求推动移动医疗多维度发展。对电信运营商来说,以远程医疗、个人健康监护等为主的应用是移动医疗的重要切入点。运营商可以整合产业链各个环节、各种技术和设备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2 移动医疗产业链及其特点

研究移动医疗产业链,无疑能全面地把握行业发展的脉搏。移动医疗是一个特殊的产业链,参与者众多、合作和竞争关系异常复杂。运营商想要取得成功,关键是正确进行市场定位,并制定合理的商业模式。

2.1 移动医疗产业链描述

图1所示为围绕移动医疗的产业链。位于中间的手机符号代表移动医疗的感知终端(更确切地说是佩戴它的用户),围绕这部手机给用户提供一系列健康关爱服务,需要合作伙伴门的共同努力(当然,有些合作伙伴可能会身兼几重角色),包括移动网络运营商、网络设备制造商、终端生产商、IT公司(硬件、软件、集成商)、金融投资机构、医疗保险公司、医院和公共医疗机构、私人医疗机构、银行和支付公司等。其中电信运营商为产业链提供2G、3G、4G以及WLAN的通信网络服务。未来的移动医疗发展中,将在构建移动医疗平台、开发产品和提供服务方面展开全方位竞争,同时也承担着企业的社会责任。

2.2 产业链特点

(1)跨界:移动医疗是原来互不沾边的医疗服务和信息通信技术的结合,由临床医学、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多个专业学科发展、融合而生,通过无所不在的泛在通信网络,使用各种智能终端来提供医疗和公共健康服务的产业。所以跨界是该产业链的最大特点。

(2)政策和监管风险:医疗一直是国家重点监管的行业,也是敏感的领域,医疗安全事关重要。所以进入医疗尤其是新兴的移动医疗领域政策风险和监管风险较大。严格加强对医药行业的监管是必要的,但如何在管理和发展活力之间找到一种合理的平衡,需要监管者和行业参与者的共同智慧。

3 运营商在移动医疗产业链的定位

移动医疗是多链条并列交叉、竞争与替代错综复杂的产业价值网,没有注定的领导者。谁对市场规律理解得更透彻,谁对产业链的变化理解更深刻,谁的资源更稀缺,谁就有可能利用市场转型期创造的机会,在产业链中占据有利位置。在移动医疗产业,运营商先要做好定位,这主要基于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1 面临的机遇

(1)移动医疗面临重大的市场机遇

在卫生部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中,在医疗信息化方面,卫生部将推出全民电子健康系统工程,预算达到611亿元,是历年来政府在医疗信息化试点工作中预算最多的一个工程。考虑到地方配套资金,全民电子健康系统工程总投资规模有望超过1 000亿元。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强劲发展,医疗卫生行业必将迎来移动医疗的浪潮,移动医疗领域的投资未来也会迅速增加。

(2)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人用户的需求

当前国内医疗资源不足、配置不合理、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突出,急需移动医疗等平台和应用提高运作效率。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随时随地更便捷地获取和传递信息,移动医疗应用正好满足了医生、患者之间的沟通需求。

3.2 面临的挑战

(1)运营商面临哑管道的威胁和转型的需要

处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技术以及TMT(Telecom/Media/Technology)产业融合和互相渗透的时代,电信运营商原有的商业模式和以话音为代表的主营业务都受到了来自多方面(例如VoIP、即时通信等)的极大冲击,产业价值正逐步从管道向内容、从通信网向互联网、从话音服务向信息服务转移,运营商沦为“哑管道”的风险正在积聚。因此运营商必须进行战略转型,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开拓并进入新的市场,以期能够扩大收入来源,向价值链上方攀升,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商业回报,同时给用户带来更丰富更便捷的服务。

(2)产业链内的竞争

移动医疗产业链上的参与者,都视其为一个巨大的商业增长契机和潜在盈利蓝海。现阶段传统医用传感器、医疗保健设备和仪器制造方面的厂商,将“移动医疗”视为其核心业务的自然延伸,因此尤其活跃,并同时也在努力进行技术创新和业务转型;各运营商也在各自开展相关技术合作和尝试。产业发展一旦进入快车道,产业链内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3.3 运营商的定位

基于运营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运营商在移动医疗产业链中,应重新定位,努力扮演好三个角色:

(1)产业链整合者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运营商应向追求客户价值最大化的合作方式转变。为实现产业链的良性发展,运营商应担起整合产业链的重任,控制产业链的核心资源,协调产业链的关系,引导产业链的发展。

(2)合作的倡导者

一个新的产业链的形成意味着新的“利益共享联盟”的形成,对于运营商来讲拥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就拥有更多的资源。运营商可以构建适合自身定位的合作伙伴网络,与合作伙伴共赢,打造共赢的生态链。在产业链中,电信运营商提供网络和信息通道,可以牢牢把控对用户网络和信息的使用等收费环节。运营商与合作方可以采取内容、服务、开发平台合作等模式。

(3)平台的提供者

打造有价值的移动医疗平台是转型期运营商的战略选择。搭建移动医疗平台,可以凝聚合作伙伴,聚合医疗健康产业价值,丰富业务和拓展盈利模式。

4 运营商的商业模式探索

在移动医疗领域很多国外运营商做了先行实践,并对其商业模式进行了探索,以下举几个典型案例。

几年前日本NTT DoCoMo就开发和部署了所谓的“大众健康支撑平台”,用户使用的是大家熟知的各种便携式生命体征感知终端,包括体重、血氧、血压监测器等,可由不同的医疗器械厂家生产,并配置符合NTT DoCoMo规范要求的接口,通过用户手机上的应用和控制程序经由3G网络来把血压、体重等数据传输到电信运营商的服务器上。以往电信运营商仅仅扮演一个传输管道的角色,如今运营商变成这一重要数据资源的管家,并根据需要为各种专业移动健康服务机构提供安全可靠的适配的数据格式转换和分发服务。

北美运营商AT&T选择与系统/平台设备提供商(如Cisco等)和专业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AMD Global Medicine)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基础设施的远程健康解决方案来促进各种应用和服务开发及部署。

Vodafone所实施的移动健康解决方案是充分利用最新移动通信技术,提供一个易于灵活通信、医疗数据交换、传输、存储和检索的工具,使得远距离的病人和医生之间的沟通成为可能,从而实现远程诊断。

可见运营商在开拓或进入市场的手段和策略上各有特点,AT&T和NTT DoCoMo等采取了“智能管道+平台+应用”方式,而Vodafone采取了提供“基础通信设施”的服务模式,而且起步的时间、发展的进度和规模也不一样。相关研究和应用的进展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市场发展的成熟度及差异性、民众医疗和保健服务的整体水平,以及相关基础技术产业的发展程度和竞争性等,目前还没有一个可普遍适用的产品和服务模式。

相比国外,由于国内独特的体制和国情,不同区域的发展基本上就是全球发展的缩影,运营商应采取多元化的市场细分策略,开发多种形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地区与客户群的医疗、健康、保健需求。例如欠发达地区可以采用“基础通信设施”的服务模式,而发达地区可以采用“智能管道+平台+应用”模式。

5 移动医疗的现实困难和发展趋势

5.1 应用现状

无线查房无疑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移动医疗应用。医院的移动医疗平台依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条码、Wi-Fi、RFID等信息化技术辅助临床医疗。医院大楼内设有Wi-Fi,医生查房时手持平板电脑,通过个人账号登录后,自己所管理的住院病人信息一目了然。医生、护士可以非常自由地随时随处采集和记录数据,不再局限在办公室。打针、服药、体温、医嘱等具体信息都同步更新与显示,病人名下的检查报告、影像资料可即时点击查阅,不用像以前那样来回折腾找资料。

新的移动医疗终端设备和应用程序的不断推出使得移动医疗应用越来越多: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医患双方可以查看电子病历及医学数字影像、监测各项生理健康指标、查询药物、查看自救程序及其他医疗信息在线数据库;将移动超声探头插入智能手机可以实现手持式超声显像;使用物联网(M2M)技术可以实现多种移动医疗监测,例如跌倒探测器、电子床单、癫痫报警器等设备一旦被触发就会立即把报警信息发送给医院。

移动医疗的使用并非仅限于医疗,对于个体健康监控,例如对独立生活的老人看护和救助,对怀孕妇女和婴幼儿看护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5.2 现实困难

(1)移动医疗面临着诸多的实际困难。移动医疗是整个国家社会医疗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受制于社会医疗体系的现状。我国医改尚未深化到位,医疗资源不足、配置不合理、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突出。医疗体制不改革到位,整个移动医疗发展起来将会困难重重。在国外,让政府、保险公司购买相应的医疗服务都已经相当普遍,但在国内让用户付费却困难重重。

(2)用户的观念错位。用户数量少且活跃度有限,也是制约国内移动医疗发展的壁垒。在美国只有10%的成年手机用户下载过医疗应用,而且很少使用;美国尚且如此,国内民众的观念就更难接受移动医疗。

(3)医生不愿意使用。PWC最近的研究指出,即便是患者乐于尝试移动医疗,医生及其体系对此类医疗创新也并不用心。医生们把移动医疗看作是对他们工作习惯的改变和颠覆,他们并不情愿拥抱移动医疗。

(4)医疗是个敏感的领域,也是国家重点监管的行业,进入医疗尤其是新兴的移动医疗领域政策风险和监管风险较大。而很多移动医疗的应用是让患者自己诊断疾病,这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一旦误诊后果极为严重,因此国家也势必会加强对移动医疗的管理力度。

(5)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需要稳定和安全,而当前移动医疗技术上仍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卫生医疗机构对引入移动医疗系统顾虑重重,仍处于观望状态。移动医疗要想大规模地应用于临床一线,还需要增强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5.3 发展趋势

移动医疗虽然面临很多现实的困难,但其向前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将呈现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医疗越来越移动化。移动互联网让信息随时随地随手可得,这必将改变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方式。智能手机将发挥如显微镜、听诊器一般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在医疗过程中使用各种新技术,在“移动”中工作。医院信息系统(HIS)会越来越“移动”。借助移动医疗,医务工作者不仅可以提升内部沟通效率,而且能促进医患互动,为患者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2)移动医疗功能将成为手机的标配。健康是最基本的需求,随着传感器技术的成熟及成本的降低,手机上必将集成医疗功能,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手机上的传感器可以时刻记录我们的运动、心跳、体温、睡眠甚至情绪的信息,基因技术可以检测出每个人的“初始设置”。目前一些手机已经具备了监测脉搏和心跳的功能,国家政策放开及监管机制健全后可以使用。

(3)医疗社交化。微信等移动社交产品发展迅速,那些善于经营自己品牌的医生和民营医院,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社交工具,通过推出“关注医院的微信看病挂号费、诊疗费打折”或“关注医生的微信会及时提醒患者疾病的治疗和随诊”等措施来吸引患者。

6 结束语

如今,我国医疗信息化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移动医疗的各项基础条件越来越成熟。移动医疗将引领医疗模式“颠覆式的变革”,使之向更为个性化、以用户为导向的模式转变。以医改为核心的政策推动和以移动终端设备大普及为背景的市场环境,将助力移动医疗的创新。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向医疗领域延伸,尤其是移动宽带、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推动了移动医疗市场高速发展。移动医疗的普及将大大提升医疗服务现代化水平,促进医疗信息在相关主体间共享互通,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的压力,降低医疗成本,实现医疗服务的无线化、便捷化、个性化、共享化、智能化和感知化。电信运营商凭着庞大的用户资源、先进成熟的网络技术和能力,将在移动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世良,钮钢. 谷海颖移动互联网:赢在下一个十年的起点[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2] 王爱宝,崔勇. 移动互联网技术基础与开发案例[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3] 宋杰,张敏. 移动互联网成功之道 关键要素与商业模式[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第5篇:移动医疗现状范文

>> 移动应用软件的罪与罚 浅析基于TestQuest的移动终端应用软件测试方法 移动终端应用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软件性能测试 浅析Android应用软件的黑盒测试方法 大中型应用软件的移植方法 应用软件帮助文档的制作方法初探 移动应用软件开发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云平台的移动应用软件智能监控与支撑技术研究 基于移动平台的应用软件性能优化技术研究 基于智能规划算法的移动应用软件开发 移动应用软件对五专生英语学习的影响与研究 残疾人移动终端和应用软件标准 移动应用软件开发模式研究 计算机软件应用软件的学习方法 应用软件的SOA之道 校企合作应用软件系列课程的教学体系改革探究 办公自动化及应用软件课程的慕课学习方式探究 对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方法的思考 基于应用软件学习过程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方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7] ZDNet站群.2013Q3中国第三方应用商店APP 360手机助手活跃用户数保持领先[EB/OL].3013-11-15. http://.cn/cio/2013/1115/2995749.shtml.

[8] 黎阳子.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医疗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4.

[9] 花正东.基于Android手机健康管理平台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10] 无.IOS软件迈入医疗领域[J].中国信息界,2012,(10):28-31.

[11] 王姝淼,郑秋莹.手机健康软件Apps 的监管问题研究[J].管理观察,2014,5(13):81-83.

[12] 王新蕾,杨丽,刘乃丰.物联网建设下的移动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9):149.

[13] 徐倩,赵文龙.国内外移动医疗应用现状及启示[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9(11):1295-1296.

[14] 刘宇静,张长虹,秦晓刚,等.比较国际上几种不同医疗器械监管模式[C]//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八次学术年会暨《医疗设备信息》创刊20周年庆祝会论文集,2006.

第6篇:移动医疗现状范文

最近到上海华山医院就诊的患者,发现这里有了很多新改变:护士们手上多了一个手持机器,医生们手里的写字板换成了平板电脑。因为启用了移动医疗设备,上海华山医院北院的日常医疗护理工作的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

现在,华山医院北院已经开始进行半小时一次的护理巡视,医院信息科的朱震评价说:“这很大程度是因为使用了移动医疗。”

应用空间巨大

据朱震介绍,华山医院北院在手持机上了之后,护士的工作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首先是文字输入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其次在身份核对和药品匹配上,因为使用条形码自动识别,速度也加快了。

移动医疗带来的改变让人对其产生巨大的期待。事实上,多年以来,医疗行业对移动医疗的应用要求一直没有断过,只是由于各种原因,实施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当年在给北京肿瘤医院2009年开发的移动医护的应用,其中就有关于全院PACS在移动终端的应用。只是碍于当时的无线网络环境,实现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公司医疗行业部总经理杨靖说:“医院移动医护类业务应用不仅仅只是护士执行医嘱,还包括医护病床前查询电子病历、无线心电监护、PACS影像调用、视频传输等等,对于无线网络的要求非常高,当时的无线网络技术标准还停留在802.11B的水平,处理那些业务在速度上还不如纸笔记录。加上当时无线网络的基础设备也存在问题,比如传统的无线AP设备是安装在病区的走廊,通过无线信号覆盖两侧的病房。但是因为病房的墙体厚,信号穿不过去,导致医护人员在病房内信号差,移动终端设备速度慢,甚至无法开展工作。过去某些终端设备的性能和响应时间不够,也影响了进一步的落地应用。”

在2009年9月11日,802.11n标准正式通过IEEE认可之后,国内的无线理论带宽达到了300M,在网络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改善,用户的体验也因此得到很大提升,给移动应用获得巨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国内在2010年开始大力推广电子病历,加上诸如英特尔等上游硬件厂商在移动技术和高密度计算优化的性能和响应技术上有了更好的表现,使得终端设备在加载时间、系统稳定性、兼容性和使用体验等方面都满足移动医疗解决方案在不同场景下的部署需求,促进了移动医疗在国内应用中的蓬勃发展。

杨靖说:“在2011年开始,国内的三甲医院几乎都在规划或实施移动应用,有的是全线都上,有的是一部分业务上。现在的移动医疗正处于一个业务应用的推广期,大多数项目都处于建设初期 ,整个建设的周期也比较长,大约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落地应用的东西少。但是整个行业的应用需求提供了很大的机会,包括二甲医院都开始提出这方面的需求。个人预计在未来的两到三年内,会有更多的机会出来。”

上海京颐信息科技公司执行副总裁邵华钢认为行业对移动医疗的认识度已经很高,只是“普及率还不是很高。”他用了一组数据来证明这个观点:“在我接触过的全国三甲医院里,部署好了移动医疗的约在30%左右,部署的情况不一:有的医院涉及的业务范围广一些,有的就少一些。总的来说,移动系统参与的业务比例大概能占全院业务的20至70%之间吧。”

升腾资讯有限公司瘦客户机事业部营销总监张烨平认为,所谓三成左右的普及率,仅仅限于“在硬件建设上,国内的三甲医院的确是有这个普及率。”他表示自己强调的是基于软硬件系统整合的移动应用,并坦承“我所接触到的医院在移动医疗的应用上并不多,比较普及的是移动查房,及社区医护人员外出就诊所携带的移动医疗设备。和国外相比,国内对移动医疗设备的应用偏向于医院内部的物流环节上。打个比方,在从药房派药到病房这个过程中,以往护士使用的手推车仅完成了运输工作,现在她们会使用带着药箱控制模式的移动护理车分发药物,并现场完成病患数据实时录入工作,效率明显提升,这种应用在国内刚刚起步。

张烨平算了一笔账:以工作站为例,若要全面普及基于CIS系统上的移动应用,一个护士工作站至少要准备两台带上述管控模式的手推车及其它移动医疗终端,这将带动该系列IT产品市场的高速增长。但从移动部署环节角度考虑,无论是平板电脑的运用还是Wi-Fi的部署,目前来看国内的情况都不是很完善,还大有空间可为,所以“移动医疗提供给我们方案商的想象空间和发展空间可谓巨大。”

谈及移动医疗的普及现状,英特尔行业合作与解决方案部数字医疗中国区经理黄庆春用了一个中国人比较熟悉的比喻:星星之火,正在燎原。

黄庆春的评价依据有两个:一个是他在广州生活工作过不短时间,很早就发现当地不少医院的医生护士在巡查工作中使用平板电脑;另一个是基于近年来手持智能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虽然从去年开始,PC的销售是在下降,但是智能化的设备却是在提升,尤其是智能手机普及率很高,在某些层面上几乎可说人手一台。智能手机每年的销售增长在20%左右,平板电脑的增长率也达到了两位数。IT市场的成长重点已经开始向移动设备偏移,这是一个应用变革的基础。

黄庆春认为:“国内移动医疗的需求正在成长,预计在未来这个市场会有超过4亿美金的规模。”

朱震认为移动医疗市场包含广义的移动医疗和医院内部的移动医疗两个市场。“医院内部的移动医疗,通常是指在院内WiFi环境下的移动应用,典型的有移动护理、移动查房和移动输液,主要使用者是医生和护士。中国的三甲医院就是那么1000多家,这个市场是可以预估的,目前看是有限的,未来发展主要的潜力是在运维和更新换代上。”但是朱震也认为随着医用垃圾处理、移动配餐、院内工程派单等应用的推广,使用人群也会有所扩大,院内移动医疗市场也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至于医院外的移动医疗部分,其所涵盖的范围和市场发展空间就更加宽广了,比如针对居民个人健康的移动采集和管理系统,像乡村医生和社区医生经常携带的移动设备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空间,“甚至在我们华山医院还有国家级移动紧急医疗救援车队,这也是移动医疗一种整体化高端解决方案。”

移动不是万金油

移动医疗的出现毫无疑问是一个不可逆的潮流,但移动不是万金油,不是任何业务都可以被移动化。

朱震介绍说:“在华山医院北院,移动这一块目前主要用于护理工作。护士这一群体用的终端是手持机,同时配发移动推车。因为手持机的屏幕太小,无法满足医生在业务上的需求,所以在医生移动查房方案里配备的是平板电脑加移动推车。护理推车主要用于分药,医用推车用于查房,功能不同。” 他也承认,尽管移动医疗带来了效率提升,但是在医生这一块,除了获取患者的资料方便了,其它方面的改变并不突出。朱震认为“这与医生的工作性质有关,医生的主要工作是诊断,移动设备对医生的诊断帮助并不是那么明显。”由此可见,移动医疗在医院内的使用也是需要有选择性与针对性的。

邵华钢认为,不是医院里的所有业务都适合移动医疗,像门诊输液、医生查房、护理作业等业务内容比较适合移动。他说:“移动医疗主要是为了医院内的移动作业和临床作业方便,因此绝大部分移动业务也都是结合固定业务一起配合使用的,纯粹靠移动来做的很少。移动医疗目前能够在医院里发挥最大价值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通过移动应用优化医院的作业流程。这块贡献最大、做起来也最困难,因为需要改变医院平常的业务流程和操作习惯;一个是提升医院业务的便捷性方面,移动总比固定的便捷很多。”

目前移动医疗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医生和护士。但是医疗护理的过程并不仅仅只由这两部分群体完成,如果厂商与医院保持良好沟通,深入挖掘的话,会发现在其它领域、其它群体上还会有很多可移动的业务与空间。比如医院中还存在着第三个群体:社会化的后勤服务人员,即医院内部除医护人员以外的后勤人员,他们作为辅助医疗的主要构成群体,也是将来业务移动化的主要机会之一。现在,他们在医院的医疗护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工作,比如配送生化标本、领取消毒手术包等,都由他们一起参与来完成,对这一群体的信息化支持也很重要。

邵华钢说:“如果能够给护工们提供一个手持终端设备,在领取消毒手术包的时候,就可以借助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设备完成领取和交接工作,提高效率和准确率。”

杨靖认为目前发展最快最成熟的应用主要是医院内部的移动医护,“此外大有可为的是基于传感器的物联网技术以及个人健康护理这一业务,但是这领域目前无论是在产品上还是在应用方案上均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亟需跨越的三道坎

谈及移动医疗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受访者均认为在医疗行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医疗机构和行业解决方案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供需矛盾。这些矛盾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归根到底一句话:医疗行业是深海,深海中有机会的同时,也有风险。

张烨平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医院时发现,国内医院里专业性强的业务部门往往具有很强的话语权,而信息科的行政话语权则比较弱。他认为这与信息科领导有无业务背景无关,因为“虽然不同医院的信息部门领导有不同的背景,有的是从业务部门转过来的,也有的是直接从IT领域里招聘过来的,但是他们普遍在医院里的行政话语权都不大。方案商关于应用的一些合理化建议往往只能传递到他们这里,最终因为各种原因难以形成从上到下的推行,无法在细节上落实,最终影响部署效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推动医院信息化进程一方面需要IT部门尽早参与到CIS(临床信息系统)应用架构的设定中,避免日后拓展整合时出现后劲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求方案商加强与医院业务人员的沟通调研,了解医院的业务方向,有重点地协助IT部门完成医院信息化建设。”

在推进方案的过程中,与医院方的决策层保持有效必要的沟通很关键。邵华钢认为:“在移动医疗方案的推行普及过程当中涉及的一些问题,比如一家医院要上马这个移动医疗方案,肯定要对原有的工作流程有所触及与改变,这一变动关系到多年形成的工作习惯,需要上层领导的决策支持。但是一般情况下,方案商往往很难与医院的上层领导形成紧密有效的沟通。”

杨靖说:“目前移动医疗在产品技术上并不存在很大的障碍,从医生护士的角度上讲,他们对移动医疗的接受还是比较主动的。因为这只是对他们的工作习惯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其中大多数只是在业务操作习惯上有一些调整,并不涉及专业知识的改变。但如果沟通不及时,就会使得方案中的一些内容无法在医护人员那里获得理解。毕竟医疗无小事,医护人员拒绝陌生的、不理解的应用也是正常的。主要是和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沟通效率还有待提升。”

在医疗信息化领域有一个笑话:一个三甲医院的大夫去了社区医院后发现自己无法办公,因为他所携带的所有移动设备均无法接入社区医院的后台系统:他们之间的系统不兼容。这个笑话背后,是移动医疗需要跨越的第二道坎:标准问题。杨靖说:“其实在医疗行业的信息化本身就有标准化的问题,比如电子病历和应用平台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现在每个人用的移动终端所使用的操作系统都不一样,这些操作系统彼此之间又是不兼容的,所以给无线网络的接入上增加了很多的技术难度。”

虽然卫生部出台了相关法规提及了医疗信息化的标准化问题,但张烨平认为这个法规所指的内容仅仅是针对业务上以及被认为与业务有关的设备器材上的统一和标准化。具体到各地医疗系统在IT上的统一和标准化,问题依然还很严重。甚至在传统医疗系统内,依然还没有把IT看作可以影响医疗业务水平和效率的技术设备,仅仅是把IT当作是基础设备的一部分。

张烨平认为,标准问题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跨越的坎。“国内做医疗应用的企业现在也是刚刚起步阶段,无论是医院还是方案商面对的都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大家都处在摸索阶段,谈不上统一和标准化。与相当依赖,甚至说离不开IT的金融行业比较,目前的国内医疗行业还没有把IT看作是一个可以影响业务提升效率的手段。在推进上有时缺乏从全院移动医疗系统部署大局考虑的意识。比如说现在他们虽然也推广平板电脑,但都只是为了服务某个子业务应用时才会有此类采购,且多数会选择娱乐类产品,对设备缺乏标准化专业性要求,对系统的兼容性考虑有欠周全,这给未来的应用造成了障碍。”

第7篇:移动医疗现状范文

关键词 TD-SCDMA;远程医疗;移动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1-0178-02

0引言

远程医疗[1]作为一种对传统医疗方式的补充和延伸,已经越来越被重视与接受。现阶段我国远程医疗方案主要还是基于有线网络,主要有三种[2]:一是基于卫星通讯、A T M网络技术相结合,使用大量专业设备,提供一套完整的、高质量的远程医疗会诊方案;二是基于ISDN、Frame Relay等专用网络载体,使用多媒体视讯产品,构成远程医疗会诊方案;三是基于电话线(PSTN)的多媒体远程医疗会诊方案。受传统远程医疗方案的前期投入大、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使得传统的远程医疗技术很难普及,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现在有的医疗资源及传统的医疗方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保健需求,且这种供需矛盾也日渐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本文以TD-SCDMA为通信网络,设计了基于TD-SCDMA网络的无线远程医疗系统,阐述了系统的框架结构和功能模块,以及主要功能的实现方法及关键技术。

1 TD-SCDMA技术

TD-SCDMA[3]为中国提出集CDMA、TDMA、EDMA优势于一体、系统容量大、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其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它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上行同步、接力切换、动态信道分配、功率控制等关键技术[4],充分保证移动用户数据传输的高效、可靠性。在传输速率方面,较GSM网络的GPRS有了明显提升,如图2所示:

图1 TD-SCDMA网络结构

图2 GSM与TD-SCDMA传输速率比较

由于TD-SCDMA较之前的无线传输网络,在承载速率方面有了明显的的提升,可以实现高清晰、大容量图片、视频的实时传输,极大的提升了远端会诊专家了解病情、给予诊断方案的及时性、可靠性。

2 基于TD-SCDMA网络的远程医疗系统设计

2.1 远程医疗系统总体结构及组成

本文设计的移动远程医疗系统从应用功能层面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医疗信息查询及预订;另一部分为医疗信息采集及实时显示,如图3所示:

图3 移动远程医疗系统应用层面组成

应用功能的两个部分主要实现了两个功能:一个是查询功能、另一个是实时诊断功能。

从系统结构层面主要包括三部分:移动终端、TD-SCDMA网络、医疗信息系统控制中心,其系统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移动远程医疗系统结构组成

移动终端负责生理信号的采集、本地存储和无线传输,并且能在本地移动终端显示其生理信息。TD-SCDMA网络负责移动终端与远端的医院医疗信息系统控制中心之间上行和下行数据无线侧承载传输;远端的医疗信息系统控制中心对用户传输的数据进行判决,区分是查询还是诊断,并根据其不同进行不同的处理,并能对病人的数据进行数据库存储,以作为以后的参考资料。

2.2 系统功能设计

远程移动医疗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远程医疗信息查询部分和远程医疗诊断部分,医疗信息查询主要实现用户对感兴趣的相关医疗信息的查询、以往就诊情况的查询以及医疗知识的电子订阅;医疗诊断部分主要实现对当前病情的移动远程诊断。

2.2.1远程医疗信息查询

医疗信息查询系统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运行在移动终端的客户端应用程序;一部分是运行在远端的医疗信息系统控制中心,在医疗信息系统控制中心运行一子系统-医疗信息查询预订系统,其功能原理及流程如下图所示:

1)客户端应用程序

客户端应用程序运行于移动终端上,该应用程序通过TD-SCDMA网络连接到医疗信息系统控制中心,可实现医疗信息的查询和预订。通过医疗信息查询,用户输入相关生理指标或者特征进行查询是,系统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能过提供合理诊疗建议信息。同时如果用户之前在系统中建立了医疗档案,用户还可以查询以前的医疗就在情况,以便为现有病情针对做参考。

2)医疗信息查询系统

该系统运行于医疗信息系统控制中心,是医疗信息系统控制中心的一个子系统,可实现客户端应用程序相关查询应用的数据处理及收发。

3)医疗信息预订系统

该系统运行于医疗信息系统控制中心,是医疗信息系统控制中心的一个子系统,可实现客户端应用程序相关预订应用的数据处理及收发,如医疗健康知识预订、医疗系统关联医院的移动挂号。

2.2.2远程医疗诊断

1)移动终端

(1)数据采集模块

该功能模块为移动终端的一个功能子模块,实现现场用户生理信息的采集和现场图片、视频画面采集,如体温、血压、用户现场损尚的实时情况。

(2)数据处理模块

为了适应在TD-SCDMA无线网络上传输,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进行边编解码处理,同时对接收过来的远端专家诊断的信息或视频画面进行编解码。

(3)数据显示模块

移动终端除了把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远端的会诊专家那外,还把采集的信息在移动终端显示屏上显示,以便用户也能实时了解自身的生理状态,即在移动终端的显示模块实现两部分功能,一是本端的采集信息的显示、一是远端会诊情况的本端显示。

(4)数据收发模块

数据收发模块主要实现的是与TD-SCDMA无线网络的空中接口功能,以便实现收发数据在空口中的正确传输。该模块采用点对点的方式实现数据远程无线传输。模块以TD-SCDMA通信技术和单片机技术为核心,自动完成移动终端及会诊医师之间数据的传输。

2)诊断系统

(1)信息收集判决模块

当系统接收到远端发送来的请求消息后,系统对请求信息进行解析后进行判断,找出系统中关联会诊医师的空闲情况,并根据远端用户的会诊类别进行联合判决,确定合适的会诊医生后送调度模块处理。

(2)信息调度模块

调度模块收到判决模块送来的信息后,与对应的会诊医生建立连接请求,当会诊医生同意建立连接后,信息调度模块响应远端用户的连接请求。至此,在物理跟逻辑上远端用户与会诊医生之间建立连接。

(3)数据处理模块

为了适应在TD-SCDMA无线网络及在Internet上传输,对无线网络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便于分发到各子模块,同时对专家诊断的信息或视频画面进行处理。

(4)数据收发模块

该模块根据信息调度模块信息,对数据数据处理模块处理的数据进行分发到各会诊医生子系统,并接收会诊医生子系统的数据发送到Internet上。

3 结论

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TD-SCDMA无线网络的远程医疗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医疗信息的查询、预订,以及移动远程医疗的诊断。由于TD-SCDMA网络系统在安全性、稳定性、承载速率的优势,使得该系统极大的改善了现有远程医疗系统在移动性、实时性方面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刘翔,朱士俊,李信春.我国远程医疗发展现状、难点和对策分析[J].中国医院,2004,8(6):8-11.

[2]王虹.3G时代远程医疗的关键技术[J].中国医院,2010,14(7):47-49.

第8篇:移动医疗现状范文

摘 要: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RFID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文章介绍了RFID技术目前在金融、移动支付、城市公共事业、交通、医疗卫生、食品安全以及商品防伪领域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物联网;RFID;应用现状;IC卡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3)08-0022-03

0 引 言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RFID产业的发展。目前,RFID在金融、移动支付、城市公共事业、交通、医疗卫生、食品安全以及商品防伪领域都有应用开展。随着国家专项资金的继续支持,商务部、人民银行、交通部、国家电网、卫生部、农业部等部委支持政策的持续出台,RFID应用试点项目进一步增多,是目前我国RFID应用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特别是政府对金融IC卡、金融社保卡、移动支付、城市公共事业卡、居民健康卡、电子护照、图书馆应用等行业重大应用项目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强,推动了RFID规模化应用的开启。同时,由于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需求增加,实施RFID项目的驱动力增强。来自物流仓储管理、资产管理、商品防伪、安防及出入控制等领域的企业自身需求产生的RFID项目进一步增多,有力推动了RFID应用发展。

 

1 主要领域中RFID的应用现状

1.1 金融服务

央行力推金融IC卡迁移工作,2012年10月份,人民银行完成了对PBOC3.0标准的编制修订工作,旗帜鲜明地确定了走完全迁移的路线,即以后不发磁条芯片卡,直接发单芯片卡。同时,人民银行明确工、农、中、建、交以及邮储、招行等各主要商业银行,在2012新增发卡量中,金融IC卡的占比需达到15%,年底央行对这一占比进行验收。目前,受理环境改造、发卡、行业应用等工作按计划推进,POS的改造基本完成,ATM的改造进程过半,主要的商业银行均开始发卡,我国金融IC卡呈现放量发展特点,银行IC卡发卡量达到1亿张左右,全国658万台POS已经基本完成IC卡改造;ATM机完成40多万台的改造[1]。另外,早于2011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就与人民银行开展了战略合作,推行金融社保卡,至今,在新发的社会保障卡当中,加载金融功能的比例逐步提升。按照国家要求,新社保卡换卡工作各地用5年时间完成,预期金融社保卡招投标将逐渐进入密集期。

 

1.2 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是一个全球范围内颇受瞩目的新兴领域。RFID应用作为移动支付必不可少的环节,市场增长空间巨大。之前,移动支付标准之争一直制约着我国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2012年1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该标准覆盖中国金融移动支付各个环节的基础要素、安全要求和实现方案,结束了移动支付标准的分歧,对于推动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随着移动支付标准的出台,三大运营商高调推出NFC产品。中国联通联合招商银行推出SWP-USIM手机支付业务。中国移动也亮相了手机钱包业务,同时宣布开放NFC手机SIM卡空间。2013年1月份,中国电信在CDMA终端产业链上表示将选择NFC-SWP发展移动支付,启动NFC-SWP试点,规模投放NFC-SWP卡,并启动终端定制,推动与金融行业的合作。三大电信运营商均拉开了NFC移动支付业务序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

 

1.3 城市公共事业

城市公共事业中的RFID应用亮点体现在城市一卡通上。目前,在中国现有的600余个城市中,截至2012年10月,有440多个城市建立了不同规模的IC卡系统,大部分城市实现了乘坐公共交通刷卡消费;全国累计发放城市一卡通量超过3.1亿张,其中CPU卡发卡总量已近1亿张,广泛应用于城市综合交通(公交、地铁、轮渡、轻轨)、公用事业缴费、风景园林、数字社区(物业管理、建筑及居住区门禁系统)、停车场管理、建筑材料、各类电子证书等40多个领域。2012年7月,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组织和推进的“全国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开通仪式在浙江绍兴举行,仪式宣布中国首批8个试点城市,上海、宁波、绍兴、湖州、台州、常熟、兰州、白银的公交卡正式实现通用,这标志着城市一卡通已经由单一城市应用向多城市互用,对城市一卡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关键意义。2013年,还将有天津、杭州、济南、福州、西安、南昌、乌鲁木齐、昆明、三亚等近30个城市加入互联互通大平台。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国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的应用城市将达到60个[2]。

 

1.4 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中应用了RFID技术的主要领域有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船联网、车联网等。2012年8月2日,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ETC系统与浙江省实现跨省(市)联网运行,至此,沪、苏、浙、皖、赣、闽五省一市ETC实现互联互通。根据交通运输部“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ETC车道要达到6 000条,电子标签的用户要达到500万个。船舶标识领域,2012年7月海事局印发了《船舶标识电子标签管理办法》,规范了船舶标识电子标签发放、使用与管理工作。另外,2012年10月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十二五”期间水运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的,为RFID在水运方面的应用带来了良好的政策发展环境。相关应用也已展开,如上海秀派所承担的《基于船联网的RFID及无线传感技术应用研究》课题,进行2.45G RFID关键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车联网方面,在国内,广东、重庆、兰州、深圳、杭州、上海等各大城市公安均有对电子车牌普及使用的打算,特别是重庆电子车牌项目,作为国家发改委首批列入国家信息化应用的大型项目,是目前全国唯一在省级区域大规模实施的国家级信息化项目,在全国具有借鉴和推广意义,其于2010年初开始建设,截至目前,已向全市机动车发放电子标签几十万张。

1.5 医疗卫生

卫生部2011年12月30日,了《居民健康卡管理办法(试行)》,这标志着居民健康卡应用的正式启动。2012年4月,卫生部根据居民健康卡首批发放应用的实践情况,又印发了《居民健康卡配套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以此进一步完善了居民健康卡的发放环境,推动居民健康卡良性发展。另外,为指导和规范各省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国家发改委及卫生部制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指导意见》。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以居民健康卡为核心的医疗领域RFID应用积极发展,市场空间极为广阔。目前,居民健康卡在佛山、锦州、江苏、湖北、海南进行了试点,为下一步规模化发卡打下基础。

 

第9篇:移动医疗现状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 医疗保险 商业保险

一、移动医疗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由第三方机构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 2014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市场规模为108.8亿元,2015年预计市场规模将超过170亿元。而通过动脉网互联网医疗研究院公布的数据可知,2015年我国上半年国内互联网医疗领域的风投总额已经达到7.8亿美元。

但不同于线上购物简单的支付模式,移动医疗产业想要获得盈利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何实现与医保支付结合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问题。由于医疗服务需要保险的介入,具有第三方付费的机制存在(即他人为自己的消费买单,而非网上购物自己消费自己买单的支付机制)极易发生道德风险,加上互联网自身隐蔽性、虚拟性和复杂性,若简单的将医保与其相结合,将诱导很多的骗保行为,如过度检查、无病购药、过度远程医疗、过度开药等,将造成医保基金巨大的流失与浪费,甚至引发医保基金的崩盘。

因此,必须找到有效的防范该风险的办法,否则政府医保管理部门难以允许移动医疗开通医保支付,移动医疗将无法获得核心业务的盈利,更难实现其解决我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初衷。

二、传统的医保给付模式

医疗保险的给付,是指社会保险机构按照实现规定的待遇标准向被保险人提供医疗服务或补偿其医疗花费和收入损失的过程。不同的给付方式会形成医疗服务的供给者、需求者以及医疗基金经营者之间不同制约关系。

传统的医疗保险给付模式分为:总额预算制、按服务项目支付制、按人头付费制及按病种付费制(DRGs)。现有的4种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各有利弊,其中按服务项目付费作为事后费用补偿方式,弊端明显,已趋于淘汰;其他几种方式作为预付制的不同形式,虽代表了国际上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趋势,但仍然解决不了医疗服务供给不足、重复入院、分解服务等弊端问题。

由此可见,随着移动医疗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亟需找到适用于移动医疗产业的支付方式。

三、移动医疗产业与商业保险、医保结合的实践

目前,我国移动医疗产业主要采用与大型保险公司合作开发专门的医疗商业保险产品和与当地政府合作进行小范围内的医疗保险试验两种方式来探索最佳的支付方式。

2015年11月 18日春雨医生与中国人保低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舂雨医生根据人保财险客户群体的特点及不同层级,提供基于线上健康咨询、舂雨诊所、权威医疗机构以及春雨国际的分级诊疗体系服务,提供分级别、标准化的服务内容,支持人保财险进行健康服务型保险产品创新。

随后,腾讯联合众安保险、丁香园联合了智能硬件“糖大夫2.0”。在此次合作中,众安保险推出了针对患者的康复激励保险服务“糖小贝计划”。该计划提供糖尿病并发症保险支持的同时,还根据患者的测量习惯给予相应的保额奖励。而丁香园在合作项目中则通过打造护理中心来对病患进行管理干预。可以看出,不同公司的合作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大型的集团公司如平安集团的平安好医生拥有自己的医疗体系,可以同时提供线上的医疗服务及商业保险。而春雨医生、丁香园等则只提供医疗服务,在保险上采用合作的方式。

当然,除了与保险公司合作之外,互联网医疗行业还可以选择与当地政府合作,用医保进行支付。如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支付宝采用“预授权”与“垫付返还”相结合的方式与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进行合作,实现了“医保准实时结算”。即,使用医保的患者,在使用支付宝钱包挂号之后,医院会冻结该支付宝账号一定额度的费用,若就诊过程中,冻结的余额不足,则会有信息提醒患者进行追加冻结额度。就诊完成后,医院对剩余部分进行解冻。医保患者在预约挂号、诊中等产生医药费用通过移动支付先行垫付的费用,在离院前到医院收费窗口插入医保卡,对医保费用进行拆分,扣除患者的自付部分,剩余的即可实现费用返还。

通过与试点医院的合作,阿里未来医院发现实现医保支付仍旧存在许多障碍,在进行数据分析后发现骗保行为依旧存在。由于支付流程过于简化,报销金额可能人为放大,甚至出现虚假报销的行为。

四、总结与建议

总的来说,无论是采用与商业保险合作的方式还是依靠医保进行支付的手段,都存在很多障碍。我国商业保险赔付支出在医疗卫生总费用中占比仅为1.3%,美国则高达37%。这意味着虽然移动医疗公司找到商业保险买单,但实际上能够支付的部分非常小。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费用最大的支付方还是政府主导的基础医疗保险,第二大支付方是员工个人,商业保险占比很小。这样的格局导致商业保险在移动医疗领域的支付作用受到限制。

而基础医疗保险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收支比例将难以平衡,更加无力为移动医疗等非核心需求买单,并且由于道德风险过高极易发生医保基金的过度滥用和浪费,造成基础医保基金缺口的扩大。因此,在基本医疗需求之外,我国的医疗保障必须依靠商业医疗保险来进行补充。经过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针对慢性病采用按病种付费的给付方式

商业保险公司可以根据慢性病的种类和程度将其划分为若干组别,对照医疗产品和服务的单机确定相关每一组疾病的费用,按这一费用向医疗机构支付。再结合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大数据支持,运用可穿戴设备等对慢性病进行垂直化管理模式。

(二)实现健康保险机构与下线医院的互通

政府可以鼓励和支持包括BAT互联网巨头在内的所有健康保险机构,通过新建或购买、兼并现有公立和民营医院、药店,建立线上与线下、医院与医院、医院与药店之间互联互通;构建从网上挂号问诊和药品配送,到远程医疗和线上慢病管理,再到网上费用结算的全方位、一体化的全国性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三)构建结算与监管兼容的医保网络信息系统

一方面进行医保制度统筹区域内整合,统一规范支付范围、支付标准、支付方式;另一方面,在信息系统网络技术上寻求突破,实现医保即时结算报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健康卡,实现全国就医“一卡通”。同时采用大数据跟踪、风控引擎和人脸识别防作弊等技术进行多重安全控制,追踪药品流向,对库存和实时消费进行监控,避免出现滥用医疗资源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