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文明原则范文

生态文明原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文明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文明原则

第1篇:生态文明原则范文

发展伦理以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为根本价值原则,它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指导和内在动力。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是区域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主要有局部和全局共享、发达和后发共享、代内与代际共享、国内与国际共享模式。加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区域合作、交流、共赢、发展,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区域生态文明不能囿于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应然性论证,而是多种伦理关系与价值要素的统合。当前,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发展伦理共契与价值共识。

一、发展伦理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发展伦理以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为根本价值目标,它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指导和内在动力。发展伦理主要就是对人之生存和发展的实践环境和行为进行整体性的价值评价、并施予积极的价值干预和规范。从伦理文化层面而言,生态文明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发展的角度而言,生态文明无疑应该成为发展伦理的一个基本内容,或者说生态文明是发展伦理之树上的花朵和果实。建设区域生态文明,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以发展伦理为指导,从价值目标导向、价值评判和价值原则对其进行三个维度的观照。

首先,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目标导向。发展伦理的目标指向是明确的,就是如何实现人更好地生存发展。“发展的目标是改善人类生活和社会安排,以便为人们提供日益广泛的选择来寻求共同的和个人的福祉。”[1]发展必定以人为目的,因此在发展中总是蕴含着“什么是好、什么是更好、什么是最好”的价值追问。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质上,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以调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伦理关系为宗旨,以持续、和谐发展为着眼点。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的价值目标导向是确定的、深远的和终极性的,即以“优化发展”为目的,以人的生存发展、生活幸福为旨归,对人之变化着的生存境域进行价值批判和选择,在历时性、多样性、境遇性的发展过程中,实现对人之生存关怀的肯定。

其次,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提供价值评判。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实践活动过程,而实践活动的正当性总是需要价值合理化加以保障。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发展伦理”的视域之中,就意味着必须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进行价值评判并承担伦理责任,它迫使人们去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区域生态与经济社会如何协调?发展中的公平公正问题如何解决?经济利益是否是发展的唯一目标?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孰轻孰重?发展是局部优化还是整体进步?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过程的发展伦理省察,实质上就是价值合理化的过程,这是确保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再次,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共享提供基本的价值原则。发展伦理旨在说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贫富差距愈拉愈大的少数人发展,都不过是“伪发展”和“反发展”。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共享提供基本的价值原则:一是发展必须公平合理。倡导公平合理的发展将有利于处理人类在代内和代际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代内平等和代际公平。二是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发展成果应当惠及所有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其最终目的也是要让其成果惠及所有人。正如阿玛蒂亚•森指出:发展“可以看做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2],即发展的实质在于扩大个人和社会的选择自由。从此意义上说,没有基本价值原则的维系,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必然就会偏离正当轨道。

二、发展伦理视域中的区域生态文明共享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提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生态文明共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所谓区域生态文明共享就是区域发展过程中以合理、公平、持续、和谐为基本价值理念,以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发展共赢为基本方式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发展伦理以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为根本价值原则,它是区域性生态文明共享与实现的价值指导和内在动力。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是一个权利与义务、责任与利益统合的综合体系。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是自然物质向社会物质不断变换交流的过程,不可能囿于小地方的封闭环境中。假定某地方经济局限于一个封闭的系统,缺乏域际交流,其经济增长的同时必然是自然资本的减少,最后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空间和功能的衰退,如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因此,区域生态文明共享就是强调域际之间共建、共生、共享、共赢,形成合理良性的物质变换循环系统。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目的是控制区域社会经济扩张趋于合理化,其实质是区域内外伦理关系的调节。

具体而言,发展伦理视域中的区域生态文明共享主要有如下几个基本模式:一是局部和全局共享。任何一个区域都不是一个封闭系统,不同区域系统的开放性共同构成了全局大系统,而区域与全局之间总是存在利益的交织。因此,协调局部与全局,实现公平正义,在部门利益、地方利益与全局利益之间作出正确取舍,树立“大河无水小河干”的伦理价值理念,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发展伦理要求。二是发达和后发共享。发达与后发共享实质上就是利益的均衡,反映的是伦理正义的问题。在不同区域或者同一区域的不同地区,由于资源储备、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效率等不同,区域生态文明的效益常常会发生分化。因此,一方面,发达地区对后发地区应该承担生态、产业、技术等方面对后发地区的扶助责任;另一方面,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应大力激发生态资源活力,引进高级资源要素与本地优势要素结合,高起点布局产业,更好地把资源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三是代内和代际共享。一方面,区域生态文明必须考虑代内共享,既不能损害他人、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发展,又必须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另一方面,区域生态文明还必须考虑代际共享,形成良性的发展伦理关系。因此,我们既要关注“横截面”的人际关系即代内伦理关系,又不能忽略“历时性”的人际关系即代际伦理关系,即既要关注代内平等,更要关注代际公平。四是国内和国际共享。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区域生态文明显然已经突破某一地区或某一国的地理空间,而成为共同的责任与事业。因此,倡导公平合理的发展伦理,在经济、社会、生态的三维互动中达成价值共契,是实现生态资源配置和文明成果共享的“纳什均衡”与“帕累托最优”叠加的基本保证。区域生态文明共享不仅是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建立生态经济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破解后发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两难困境的关键;还是建立绿色产业和经济结构,实现多元化的生态经济模式的有力支撑;更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向国家发展战略转型和升级的重要保障。#p#分页标题#e#

三、区域生态文明共享应该遵循的伦理原则

发展伦理以实现人类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目标,发展伦理视域下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是一个责任共担、风险共存、成果共享的过程,也是伦理价值追求与利益博弈的过程,必须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

一是人本原则。人本原则就是要以人为中心,以增进人之幸福、满足人之需要为“本”。人本原则强调要以人的发展统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人的发展置于价值的优先性地位———那种只顾整体经济效益而忽略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利的经济政策注定没有前途;人本原则要求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与人的生存环境联系起来,优化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人本原则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为所有人共享,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包容性原则。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包容性原则强调发展的目的不是单纯追求GDP增长,而是使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改善协调同步,并且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2010年在第五届APEC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致辞中提出“包容性增长”,并认为其“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为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指示了发展路向。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新时期,注重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包容性,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倡导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最重要的发挥区域优势,实现区域经济整合,即“在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将原本相对零散的区域经济系统,根据各自特点和优势,相互配合协调,有机耦合成系统整体”[3],协调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三是公平合理原则。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利益问题。因此,协调局部与全局,实现公平正义与合理有度,是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重要发展伦理要求。所谓公平正义,一方面要关注代内平等,共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优化的“共时性”发展及其成果。另一方面,要关注代际公平,共享生态文明发展机会,在“历时性”发展中实现生态文明的承上启下。所谓合理之“理”即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规律,使生态资源使用和开发合理有度。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实现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公平合理,必须放弃传统的GDP情结,实现科学发展;政府应该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反对消费主义,保护不可再生资源不被过度使用和浪费;要倡导资源节约,推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要建立有限资源在不同代际间的合理分配与补偿机制。

四是适度原则。适度是指事物保持其质和量的限度,在生态文明共享实践中坚持使事物的变化保持在适当的量范围内,既要防止“过”,又要防止“不及”。一方面,在“共享”之下要防止因为个人利益最大化追求而对区域生态资源大肆使用、过度开发,酿成“公共地悲剧”;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多个权利主体的存在,使得生态资源开发和保护得不到充分实现,造成生态资源的使用不足、开发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酿成“反公共地悲剧”①。五是互利共生原则。互利共生就是要确保区域生态文明共享中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地方政府、相关组织机构、社区、居民、企业等获得相关利益。区域作为一个空间系统,其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等要素是实现区域内自然物质向社会物质变换的共生变量。显然,任何一个区域都不是一个封闭系统,区域之间的要素不断实现流动,某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范围常常扩大到别的区域,因此不同区域系统的合理性构建了全局大系统的有机和谐。在不合理的增长模式下,某一区域经济增长的成本就会转嫁到其他区域,造成区域之间的利益冲突。一般而言,区域经济成本大于收益(典型的就是以牺牲生态效益换取经济增长)的风险总是经常出现,这需要政府、企业和民众共同承担、化解风险,控制区域经济于适度规模之内,使区域经济成本与区域生态效益在最佳点上实现结合。当前,缩小域际差距,构建连续、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轴带,促进区域互联、合作、共赢,发挥资源秉赋优势,克服地区产业结构雷同、协调域际分工效益,是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重要内容。概而言之,区域生态文明共享中局部和全局、发达和后发,以及区域和区域之间应该实现资源互补,利益共享,并确保核心利益层相关者、紧密层利益相关者、松散层利益相关者的差距缩小,才能真正做到共建、共用、共赢。六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区域生态文明共享必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旨归。Brundtland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经典定义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4]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经济效益的暂时性带来污染治理的长期性”的现象并不少见。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掠夺自然、透支生态就必然会带来恶果。恩格斯曾警告“: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5]马克思也曾说过:“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6]。

第2篇:生态文明原则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技术;人与自然;资源;生态

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支撑,发展绿色技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1 生态文明的内涵

人类社会文明以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时代主题为标准来划分,经历了狩猎与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及正在建设形成中的生态文明等形态。工业文明时代,社会生产力获得空前发展,但对自然的超限度开发又造成了生态危机。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提醒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0世纪60年代,西方爆发生态运动,80年代末,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飞跃,体现了人类在更高层面上去寻求和创建文明。90年代,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和《里约宣言》的发表,真正拉开了生态文明时代的序幕,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逐渐形成。

生态文明是一种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产业生态化是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国内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产业文明与生态制度文明四个方面。其中,生态产业文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指生态产业的建设,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及环保产业。发展生态产业,改革生产方式,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发展生态产业的重点是按照建立起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工业的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们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开发与利用自然,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摆脱生态危机,追求和创造生态文明成果的实践活动。生态文明建设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内容包括生态意识文明建设、生态行为文明建设、生态产业文明建设与生态制度文明建设四个方面。

2 生态文明的绿色技术支撑

传统技术缺少环保理念,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换取高经济效益。这是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了有效地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扬弃传统技术,代之以一种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技术,这就是绿色技术。绿色技术是指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能够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节约能源、资源,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切有效用的手段和方法。绿色技术有许多种类,如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等。绿色技术本质特征是使用时不造成或很少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能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所以,绿色技术观融入了生态文明的思想,是生态文明的有力支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发展绿色技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绿色技术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绿色技术能有效解决企业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传统企业的生产方式是以高资源耗费、高污染、单向非循环为特征的,这种非持续发展模式致使我国企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着生产消耗高、建设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严重问题,限制了企业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而绿色技术能够在生产中优化工艺流程,减少能源和材料的不必要流失和浪费,使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绿色技术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手段。利用绿色技术能预防和控制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有效地治理和恢复已遭到破坏和污染的环境。利用绿色技术能够实现物质能源减量化,减少污染,减轻生态环境压力,保护生态环境。所以,绿色技术有助于企业生态化转向,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绿色技术有利于合理有效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利用当代绿色技术,能够不断寻找和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不断提高现有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如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等,减少对水、煤炭、木材、石油等能源的依赖;通过大力发展新材料技术,加强新型原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减少对木材以及各种金属矿物的依赖。

第三,利用绿色技术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排放。在传统技术下的生产过程中,会把产生的大量的本来具有再利用价值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这不仅产生环境污染而且造成资源浪费。绿色技术能高效率地回收利用废弃的物资和副产品,把一个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品变成另一个生产过程的原材料,将能源和物质投入减少到最低限度,把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同时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重新加以利用,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废弃物无公害化或少公害化,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第四,绿色技术能够满足大众不断增长的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促进生态行为文明建设。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绿色产品越来越感兴趣,并热衷于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更新了以往只关心个人消费却很少关心社会生活环境利益的传统消费观,社会消费群体越来越青睐于有益身体健康、不造成环境污染的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的兴起直接影响到市场,在市场上形成广泛的对绿色产品的消费需求,而绿色产品的单价明显高于同类非生态产品。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这种消费观念,就会采用绿色技术,开发绿色工艺,生产绿色产品,开拓绿色市场,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排污费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3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绿色技术开发原则

建立在生态文明观基础上的绿色技术,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渗透到技术开发过程中,努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说,绿色技术与生态文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二者是相互契合的,绿色技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绿色技术开发,应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具体来说应坚持以下几个方面原则:

第一,关爱自然的原则。生态文明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技术活动中,要坚持尊重并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从事和开发不破坏生态环境或对生态环境无害的绿色技术开发,人类在技术活动中要善待和敬畏自然,要有利于自然

界的生命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提高环境质量,从而维持或创造一个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使自然与人构成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

第二,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并重原则。人类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运用技术开发自然实现经济价值,满足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因此,人类的技术活动本质上都是经济活动。人类运用技术开发自然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必须付出一定的环境代价。生态文明突出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中保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的暂时发展。因此,在生态文明观指引下,人类只有依靠绿色技术,在环境资源得以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促进经济的发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生态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三,依靠绿色技术、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地球上所蕴藏的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虽然自然生态系统自身有调节、净化、再生功能,但自然界的这种自调节能力却是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则更是有限的。因此,过度开采地球的资源必然导致资源枯竭,生态失衡。依靠绿色技术合理利用资源就是以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内在平衡为前提,即确保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技术开发控制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自身净化的限度内,使人类的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社会进步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

第四,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要大力开发资源化技术、再利用技术,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变为有用的资源或产品,通过原材料的最充分地利用而降低消耗,通过生产工艺运行过程的生态化来避免或减少污染。

第五,技术的生态影响评估和预警原则。通过建立健全技术的生态评估和预警制度,从源头上杜绝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黑色”技术产生。现代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成果不断涌现,一些技术上的新发现、新突破,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生态环境,影响和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必然要求在新技术开发、应用前,要充分考虑技术可能产生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要进行技术的生态影响评估,为绿色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立健全技术评估制度,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保障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因此,在进行技术评估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强调生态文明原则,把生态文明标准整合到技术评估的总标准中去,从源头上杜绝违反生态文明原则的“黑色”技术产生,保证绿色技术的发展。

第六,实事求是的原则。绿色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绿色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虽然经济增长较快,但经济实力有限。所以,我国的绿色技术开发、推广和产业化要与我国的生态环境情况和经济实力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能急功近利,否则会适得其反。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开发绿色产品时,要充分考虑诸如广大群众的购买力、国家的投资能力、原材料供应、配套能力、能源消耗情况、企业管理水平等因素。只有这样,企业在绿色技术开发成功之后,才可能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

4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绿色技术发展路径

我国虽然在发展绿色技术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绿色技术开发投入少;绿色技术与生产技术、市场需求脱节;绿色技术产业化的水平低,绿色技术商品化水平不高;绿色技术整体水平低,自主开发能力弱,对生态文明支撑力不强;对绿色技术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法律制度不健全等等。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加以解决。

第一,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绿色技术发展,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强调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类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的具体表现,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就要推动绿色技术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绿色技术发展,必须树立生态文明观。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类要树立爱护自然,同自然共生同长,共生同荣的生态文明观。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来实现经济发展。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培育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促进绿色技术的开发。应通过媒体、社会舆论、学校教育等各种手段来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使企业的管理者和生产者注重生态效益,让开发利用绿色技术成为自觉行为,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和监督者。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发展绿色技术,必须纠正过去那种单纯靠投入,加大消耗实现发展和以牺牲环境增加产出的错误做法,而要依靠绿色技术从根本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产生,遏止生态恶化,真正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使发展更少地依赖地球有限资源,更多地与地球承载能力达到有机协调。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绿色技术发展,还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绿色技术,提高绿色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绿色技术,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二,以生态文明的消费方式引领绿色技术发展。绿色消费是生态文明的消费方式,是生态行为文明的具体表现。倡导绿色消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消费有助于推动企业开发利用绿色技术。绿色消费会带动绿色技术的发展和生态产业的兴起。我国推行绿色消费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育公民绿色消费意识和企业绿色营销观念;发挥政府宏观管理和导向作用;建立健全绿色消费的法律法规;发挥民间社团和消费者协会作用等。

第3篇:生态文明原则范文

构建评价体系意义重大

确立评价目的是实施评价活动的重要前提,它关系着评价指标的确定、专门评价小组的成立以及评价过程中指导思想的树立等多方面环节。因此,必须首先确立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评价目的。

——对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进行价值判断。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是通过对申请单位的基本建设情况进行全方位了解,从而对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人员建设、教育活动建设以及产生的效益和积极作用等方面有一个理性的判断和认识,最终确定该单位是否符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基本要求、能否成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提供具体指导。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的各个指标都是在其建设过程中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目前,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法中提出的基本条件是定性的,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这种论述性的方针政策,未细化出具体的评定标准,缺少可操作性。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以直接转变为日常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具体工作,增强了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的规范性。

——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普及全民生态知识,增强全社会生态意识,加快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使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这是《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出台的初衷。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能客观地对不同单位的建设情况进行横向比较和对同一单位不同时期进行纵向比较,有助于各单位在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更好地自我管理,另一方面,更好地实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工作提供引导。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单位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构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体系,为积极参与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创建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学习样板,创建单位可以参考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做法和方案,结合自身的特点,为本单位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工作探索出一条科学正确的道路。

——促使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创新机制的形成。评价的目的在于鼓励创新,营造创新的氛围。指标体系中设置与创新相关的内容,通过评价发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创新点及其价值,形成鼓励创新的机制,形成充分发挥基地工作人员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开放、灵活和竞争的环境。

评价体系多重功能

评价功能是教育评价体系结构的内在机制,是构成评价体系各个要素的组成形式在运动状态下所发挥的功效,是评价系统内部所固有的一种潜在能量。

第一是选择功能。由于评价是根据评价的综合标准和指标体系来确定被评价对象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评价结果为管理和决策机构对被评价对象进行优选提供可靠依据,因此,评价活动间接地具有选择功能。

在对申报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创建单位进行评价时,由于各个申报单位处于竞争状态,评价的内容也相同,这样就能在同一平台上对各个申报单位进行公平评审,从而选择出优秀的单位成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第二是导向功能。评价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评价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可以引导和鼓励单位和人员调整其工作方向,进行有价值的工作。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是评价对象进行各项工作的目标,它对评价对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规定,对于评价对象未来的发展方向起着引导和导向的作用。通过科学、规范的评价,各个申请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单位可以根据评价体系中的要求来安排日常的工作,保证工作既有数量,又有质量,避免在工作中走弯路。

第三是激励功能。通过评价所得的结果,一方面为评价者提供信息,另一方面给评价对象反馈信息。如果被评单位评价得分高,其努力就得到了承认和肯定,能激发评价对象更好地发挥创造性;如果被评单位评价得分低,亦可明确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不断改进,起到鞭策的作用。

第四是交流功能。在评价过程中,参与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的专家、管理机构与被评单位的代表,乃至社会公众需要交换意见,以形成共同的目标,如此有利于评价者、被评单位和社会公众及相关者掌握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发展的需求。另外,评价活动要求评价者和被评单位进行广泛的交流,评价者充分听取被评单位的陈述,获取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所需的信息和数据,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被评单位通过评价活动也能进一步领会评价体系的宗旨,对于进一步改进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五是监督功能。监督功能是评价最基本的功能之一。通过评价可以达到对被评单位信息全面、系统和综合的了解,将被评单位的情况与预定的评价标准、目标和要求进行比较,判断被评单位目前所处的发展水平和程度,是对被评单位进行监督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设计评价体系原则

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策、措施、基础设施、教育活动、财力等各方面的相互配合。为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设计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守以下原则。

一是科学性原则。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首先要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使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在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抓住评价对象的实质,并具有针对性;同时,评价指标体系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必须是客观的抽象描述,抓住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和最有代表性的东西,对客观实际抽象描述得越清楚、越简练、越符合实际,科学性就越强。构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指标体系,是依据2008年4月9日由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团中央共同公布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对《办法》中的各项规定分解成指标,经严格程序确定各指标权重,达到可量化。

二是系统优化原则。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需要用若干指标进行衡量,这些指标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在确定各项指标时,指标的内容要界限分明,指标之间不能存在交叉和相悖的内容。指标体系要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具体要做到:第一,通过筛选,以较少的指标较全面系统地反映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情况,达到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最优或满意。第二,由于指标之间存在制约关系,评价指标体系要统筹兼顾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各项指标之间的有机联系方式和合理的数量关系,达到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最优。

三是实用性原则。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评价指标要简化,评价方法要简便。评价指标体系不可设计得太烦琐,在能基本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全面性的条件下,指标体系尽可能简化,减少或去掉一些对评价结果影响甚微的指标。同时,评价指标所需的数据和资料应易于采集,且其信息来源渠道必须真实可靠。最后,要严格控制数据的准确性。

评价体系基本框架

我国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指标体系,遵循以上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和易于搜集的统计资料,以《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法》中对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基本要求为主要参考依据,在环境教育基地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初步确立了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本指标和附加指标两大类。

基本指标包含六个二级指标,即管理体系制度、基础设施、环境情况、人员情况、教育活动、社会效益。

管理体制制度主要包括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的建立、工作计划和方案的确立、制度的建设和专项经费的投入。此外,还包括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文件、会议、活动档案记录等方面的内容。

基础设施除了专门的教室、展厅、宣传栏、墙报、专业讲解人员等硬件设施外,还包括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的网络专栏和宣传资料。

环境情况主要包括建设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规划情况、绿化面积的覆盖程度、树木花草的保育情况等。

基地人员配置和培训情况,包括负责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专兼职队伍、环境解说的队伍、各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专题培训和教育讲座的基本情况。

教育活动情况包括定期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和主题宣传活动、接待社会各界人士和团体参观、考察和访问活动的人数。

社会效益方面包括为社会提供的环境信息咨询、面对周边社区、学校开展教育培训、科普宣传、生态展览、发挥传播生态文明作用效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起到的示范和推广作用情况,对当地环保工作作出的突出贡献。

第4篇:生态文明原则范文

关键词:环境法;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观

一、引言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但随着工业文明程度的提高,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却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人类不但面临着资源日益短缺的困难,还要集中力量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法体系属于法制建设范畴,而从大范围来看,法制建设也应归属于生态文明建设。另外,法治环境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法律保障,促使其良性稳定发展。所以在当前提倡生态文明的社会,如何完善我国环境法体系值得重点关注。

二、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指导

环境法体系的完善,首先要完成意识理念上的转变。以前,人类只重视自身发展,大力发展经济,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也引来了环境资源危机,不得不花费巨大的经济代价去维护生态平衡。这种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显然太过落后,不符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维护生态平衡的正确理念,在其指导下不断对环境法体系加以完善,方能起到实际效果。除了人类中心论,还有一种观点是生态中心论,这也是一种较为极端的观点,对外部环境太过重视,甚至放弃人类的合理需求去维护生态环境。此两种观点都不可取,可持续发展处于二者之间,既重视生态平衡,又考虑人类发展的需求,追求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稳定。其实,从人类发展历史就可看出,人类离不开大自然,一旦开发利用过度,就会出现各种环境问题,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所以当前必须全面树立起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的生态文明理念。

环境法体系的建设完善,应当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这是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党和国家在实践发展中,总结出了很多有用的实践经验,可持续发展观就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从党的十五大开始,就对可持续发展观非常重视,倡议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强绿色生态建设,实现和谐社会主义。党的十七大、十报告中,更加坚定了这一科学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不断提升。

三、遵循公平民主、风险预防原则

任何立法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环境法亦不例外,如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点工作,我国更是将其提高至立法高度。随着理念转变,立法原则也应随之变化,在今后的环境法体系建设中,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环境公平原则

在现代化文明建设中,公平极受重视,不仅体现在人权上,还体现在环境上。所谓环境公平,首先是指环境权利的公平,即每个人都有权在环境中生存发展,享有应有的利用环境的权利。其次是环境机会公平,不同的人对环境资源的需求也不同,其层次性非常明显,为保证每个人都能发挥最大潜能,实现自身价值,各个层次的需求都应得到满足。环境资源并非个人所拥有,而是人类共同拥有,体现在国家上,应该由执政者根据法律公平分配资源,再有就是环境人道主义公平,主要指的是照顾弱势群体,保证弱者能够享有最基础的生存权利。大自然不仅仅是人类的住所,还包括其他生物,彼此应该公平对待,实现人与生态的真正公平。而在人类内部,种族之间、代际之间也应体现出公平。

2.民主协调原则

法律的制定是服务于人民大众的,不但要体现公平,还要体现民主性。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自然环境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资源,每个人在享用的同时,都应该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履行相应的义务。环境法的民主协调原则,强调的是经济、社会、环境各方面的平衡稳定,可持续发展理论显然很符合这一原则。

另外一点,指的是公众参与环境法的立法、司法等相关活动,强化公众个人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行使自身的监督、评价等权利。诉讼是公众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国内环境法在诉讼权方面尚不健全。

3.风险防范原则

受内外各种因素影响,风险无处不在,特别是在复杂多变的现代化社会,环境法治建设中也存在有风险。不仅仅要在风险发生后加强治理,更应该树立防范意识,做好防范准备,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预防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保障。在风险过高的情况下,如果科学数据不够全面,或者不够精确,防范措施尽量不要变动。另外,风险很难被彻底消除,所以采取防范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将损失降至最低,而这些措施必须与实际情况相适应,才能发挥实际效用。

四、完善现行环境法体系具体内容

我国现行的环境法体系包括《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森林法》、《可再生能源法》等,目前还在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工程,法制建设也并非朝夕所能完成,应根据实际变化,不断对相关法律条例作出调整。

首先,修复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的破坏,对人类生存发展也极为不利,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不管是环境污染,还是生态破坏,人类都要担起责任,对其进行修复,尽可能地恢复到原有状态。包括水环境、森林、大气、土壤等各方面,提高其自我净化能力和防范能力,减少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

其次,在今后的环境法制建设中,不仅要增加对责任机制的法律条文的规定,更需要提高我国环境责任机制中法律条文的质量。同时,环境立法需要从制度体系的宏观视角出发,提高环境处罚的力度,完善公众的环境救济机制,增强环境刑事责任机制的威慑力。

此外,促进环境法制建设的经济化。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市场调节方式调整并重新分配各种因环境问题而导致的利益损失,以实现环境法对利益平衡的基本目标。相关环保部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出台排污权交易、水权交易与碳排放交易等政策制度。

五、结束语

环境保护是当前时代的主题,也是每个人都应尽到的义务,为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需将其提升至法律高度,从立法上予以规定和保障。国内的环境保护法好有很多不足之处,今后需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加以改善,使得环境法体系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蒋培,李明华.生态文明视阈下我国环境法治的建设[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4,35(4):27-32

第5篇:生态文明原则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观;环境艺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072-01

在社会经济与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下,现代社会艺术设计与发展中逐渐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艺术类型。将当前的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之间的一些具体关系情况相结合,不难发现,环保、生态等一些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和人类生产的发展中成了主导观念,也成了环境艺术设计之中的主流观点,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于推广。

一、生态文明观概述

生态文明观就是指社会发展与人类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思想意识观念,而且是一种动态的思想观念,会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进行不断的调整与改变,对人类的生活与生产发展进行指导。生态文明观始于可持续发展观,并同各种生态价值观念之间都存在联系。其主要包括生态经济观、生态价值观以及生态科技观,这些观念的前提都是尊重自然价值,并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加以强调,进而使环境破坏的情况减少,将目标放在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建设国家的经济、制度由于精神。

二、生态文明观下进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

在生态文明观这一基础下进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应当以科学理论为依据,遵守正确的方法与指导。应当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令其理念能够回归自然,并重视文化精神生态化这一原则。首先,由于我国不断加快的工业化步伐,使得环境污染变得日益严重,人们处于环境保护意识下,提出越来越多的回归自然的要求。所以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必须注意“回归自然”,将自然化的手法进行合理的运用,进而使人们能够激发出对自然的联想,以至放松心灵。其次,现代环境艺术的设计在注重文静精神生态化这一原则下,应当更加注重对表达出作品的人文内涵。设计师在进行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多元化这一思想,并与当地的特点相结合,挖掘出一些传统的文化元素,将个性与共性、现代与古典进行完美的结合与统一,进而将人文精神与艺术品位散发出来,引领大众自然与艺术之间的美。

三、生态文明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应用

(一)室内方面的环境艺术设计

1.生态空间环境的构建。现代环境艺术在室内的设计上,需要充分的应用一些绿色植物、自然光线以及空气环境构建出一个生态化的室内空间环境,并在装修过程中采用生态环保型的原材料,以保证拥有一个的健康的空间环境。在进行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合理的增添一些绿色植物,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还能为空间营造出自然的气息;利用透明的玻璃窗以及建筑自身的朝向面,将自然光线充分的引入到室内,并进行合理的通风,使室内的空气流通得到保障,以便及时的将室内的废气排出。

2.营造舒适、简洁的居住环境。材料堆砌是传统室内设计与装修中经常采用的方式,这种设计方式过于繁琐,设计出的空间也比较复杂。并且传统设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简洁与大方的审美观,而且还会消耗掉大量的自然资源、过多的使用油漆以及胶合板材,进而产生很多有毒气体,使人们的健康承受了威胁。所以,在对现代室内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需要强调简洁与大方的风格,对材料进行合理的配置,用简洁与雅致的造型和细节使人们在审美需求上得到满足,避免产生大众审美疲劳现象,并且通过简约主义的风格将生态文明精神进行展现。

(二)室外方面的环境艺术设计

1.景观形式的合理规划。景观设计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设计时,应当合理对景观形式进行规划,对于一些体量大、能耗多、成本高的景观形式应避免采用。例如在设计喷泉时,不应采用占地广、成本高、耗水量大的喷泉,而是应当根据当地的人流状况以及环境特点对喷泉的形式进行合理的设计,进而对土地资源与水电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减少资源损耗。

2.自然属性与植物生态功能的重视。应当在现代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中,应当对设计区域环境中的自然特点以及气栖息着予以尊重,对较大规模的工程应当减少实施,避免破坏自然资源。在基地的建设中,会包括水体、植被等自然条件,改造这些自然条件就会使基地生物链与微气候遭到破坏,使生态环境受到影响。所以,应当将出发点放在生态文明上并与基地的自然条件进行结合来设计,使自然景观原貌得以保留,以此为基础适当的增添人工景观。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相信只要正确认识到生态文明的内涵以及生态文明观下进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并在室内设计与室外设计等一些地方进行合理的应用,就一定能使生态文明与人类的生活环境得到更好的推进与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生态文明原则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中图分类号:17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1-0186-01

一、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在十报告中被强调“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结合起来,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这表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在不断深入,并达到了新的水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突显生态文明建设地位

(一)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客观针对性

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已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然而长期积累的环境欠账依然存在,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资源数量不足,资源短缺、能源依赖性较强等问题加剧,凸显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环境承载能力下降,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惊人;生态损失逐年攀升,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防灾减灾、预防极端天气等已成为比较突出的行政事务。这些都从客观上要求借助生态文明建设来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迫切性

国际上对自然资源的争夺愈演愈烈、范围逐步扩大,很多国际争端的实质涉及到各国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争夺与保护。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增强,新兴战略产业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气候变化问题已跳出气候约束,牵涉到国际新规则的制定和国际话语权的争抢,成为国际经济、政治、外交的核心内容之一。从现实国际形势分析,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资源节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对我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

(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发展前瞻性

面对未来,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寻求新的突破方向,发展新型经济,走绿色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绿色革命将是一个长期的基本趋势,绿色产业的兴起,绿色能源的应用,绿色经济的成长必将引领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可以肯定,只有依靠绿色发展、绿色创新才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胜出。通过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研判,生态文明提出了发展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方向,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高度全局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公众是环境的直接承受者,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高,参与环境保护的意愿强烈。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是基础也是保障。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三、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着力推动“三发展”

生态文明理念兼容并蓄,既包含中华传统哲学思想,又吸收西方现代环境理论,涵盖人类整体生存价值观念的转变和精神境界的升华。生态文明建设包含一整套理论、原则和目标,需要不断深化认识并付诸实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着力推进“三发展”,已成为最紧迫的重要任务。

(一)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

制度因素对生态文明建设起主导作用,必须充分发挥制度安排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作用,制定更完备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去落实生态文明的具体要求。通过先进的生态文明制度和评价体系,增强绿色发展意识,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

要完善科学考评体系,将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和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当中,摆脱对GDP的偏好。十报告中也提出了要转变政绩观,把环境因素纳入到政绩考核体系中已经是大势所趋。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既从财政税收等方面支持,也适当给予直接补偿,体现环境的公平性,鼓励环境保护。要落实污染赔偿制度,使环境违法成本高于违法收益,让企业承担起明确的责任。

(二)坚持循环发展原则,促进资源节约利用

循环发展原则坚持最大限度地通过对资源、能源的循环和高效利用,把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通过循环发展,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削减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促进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减量化和再利用,推动资源能源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循环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甚至是灵魂。无论传统产业,还是高新技术产业都要面对资源消耗和污染问题。目前,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依然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实施循环发展必将成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主要思路。因此,必须以循环发展思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第7篇:生态文明原则范文

生态文明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包括生态制度文明、生态意识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其中生态意识文明具体来说,就是单纯追求财富增长已不再是人们的目标,不再以战天斗地为乐趣,而更多是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生态制度文明指的是社会需要有一套相应的制度来保障生态建设,包括生态文明社会所要求的制度、法律和规范;生态行为文明是在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和生态文明意识指导下,各个利益相关者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活动。

1.1指标构建原则

本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遵循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方面: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以及生态行为文明。并且遵循以下指标构建原则:第一,指标的选择应该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现状紧密联系在一起,指标要借鉴国内外的相关指标和云南省生态文明规划纲要标准,因地制宜。第二,所选取的指标能够有效的代表和评价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程度,在尽可能少的选择指标的同时要具有代表性。第三,指标的选取与构建要具有科学性。第四,可行的原则指标。确保指标数据容易获得,易于操作分析,使城市生态文明程度可以得到定量的反映。同时,在参考现有的两型社会、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生态文明经济子系统、生态文明保障子系统、生态文明承载力子系统、生态文明环境子系统以及生态文明意识子系统五个一级指标,以及30个二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相辅相成,能够全面的反应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1.2少数民族地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少数民族地区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经常存在诸如环境恶化、经济发展落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于此同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方面,公众的生态文明观念薄弱,极少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具体过程中。在《七彩云南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中提到了在建设生态行为文明的过程中,有必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障生态安全、以及建设生态社会;建设生态制度文明就是要完善生态制度;生态意识文明就是要加强建设民族生态文化保护工程和生态意识的提升工程。根据《七彩云南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以及国内外现有的生态文明相关研究理论与结果,选择构建了以生态文明经济子系统、生态文明保障子系统、生态文明承载力子系统、生态文明环境子系统、生态文明发展子系统五个子系统为一级指标的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程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生态文明经济子系统。经济是任何文明的主要支撑,所以要高效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所以要更加注重此地区的经济发展。为评价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研究对象的经济水平,本文选取了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评价指标。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都比较成熟,比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自治州等,所以在经济发展中旅游业的发展尤为重要,所以选取了旅游收入占地区GDP比重此指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三个指标归纳为循环经济指标,而发展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2)生态文明保障子系统。人们的生存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所以不得不顾及眼前的利益,用资源来换取利益,这势必会加剧资源消耗以致资源枯竭。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是生态问题的根源,是最严重的污染源,不消除贫困就不能有效的发展经济。城市化水平、贫困人口比率、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三个指标反应了被评价地区人民生活状态;社会保险覆盖率是指社会对社会成员所给予的必要的基本生存保障;基尼系数运用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方法,给出了判断地区贫富差距程度的方法。在此本文按照国际通用的原则,以0.4和0.6作为划分标准,即基尼系数超过0.4为收入差距较大,超过0.6为收入和差距极大。本文根据《七彩云南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确定了基尼系数的目标值为0.3~0.4。

(3)生态文明承载力子系统。生态承载力包括两层基本含义:第一层涵义是指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能力,以及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9],这是支持生态承载力的一部分;涵义的第二层是指生态系统内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发展能力,这是生态承载力的压力部分。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问题是解决生态承载力的焦点。在本文中,将生态文明承载力子系统分为四个部分,以评估子系统组成。第一个部分:人口特征与资源的占有,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水资源量和人均耕地面积,少数民族地区计划生育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所以选取了人口自然增长率指标;第二部分是资源消耗,包括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水耗,前者是评价被评估地区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状况的主要指标,而降低单位GDP水耗是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关键;第三个部分是资源的利用,随着人类对资源的不断利用,不可更新的资源会日益枯竭,所以我们要利用可更新资源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所以选取了清洁能源使用率、主要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和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比三个指标来评价资源利用;最后一个部分就是污染排放,选取SO2排放强度和化学需氧量两个指标来评价。

(4)生态文明环境子系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将重点放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和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上面。在具体措施上,要注重运用科学技术,确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治理地区,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在生态环境子系统中,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集中式饮用水质达标率和旅游区环境达标率三个指标评价了被评估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此外针对云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频繁以及沙尘暴发生的情况,本文还选取了森林覆盖率以及水土流失程度两个指标用来评价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程度。

(5)生态文明发展子系统。在生态文明发展子系统中既包括了生态文明意识发展也包括了生态文明制度的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选取了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率来评价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意识发展。2012年云南所受到的自然灾害有:低温霜冻灾害对农作物和经济作物造成了影响,农业经济损失了0.5亿元;在迪庆、丽江、昆明、玉溪、红河等州市发生森林火灾24起;全省各州市发生洪涝灾害251次造成63.9亿元经济损失;昭通、曲靖、文山、红河、迪庆、丽江、大理、德宏等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24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亿元。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预防支出、施救支出已经灾后重建支出。预防在自然灾害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起到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因此预防成本可以有效的避免和减少灾害的损失。比如预防干旱和火灾的水井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灾害发生后的救助物资和资金的准备,逃生的宣传教育培训费用等都属于预防成本。由此看出政府应该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所以本文选取了环保产业占GDP比重、预防自然灾害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两个指标来评价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制度完善情况。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满意程度指标是评价少数民族地区公众对生态文明的参与度。

1.3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有:模糊分析法、二项系数法、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环比评分法等。其中层级分析法由美国运筹学家Saaty提出,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对于解决复杂问题并提出相应决策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因此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少数民族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

2结论

第8篇:生态文明原则范文

关键词 生态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168-01

生态经济是在人类面临环境与发展两大主题考验的时代背景下,维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而选择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且是人类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随着全球性气候异常变化及自然灾害频发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生态危机的加剧,迫使人类不得不正确应对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进而修复已破坏的生态环境[1]。生态经济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经济学名词和经济发展所处的一个经济形态,而是关乎全人类生存与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命题。为此,对发展生态经济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再认识进行阐述,以尽早实现现代经济向生态经济的转型。

1 对生态经济的再认识

1.1 生态经济是推进生态文明进程中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

其背景是在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造成环境破坏,以致于自然力通过各种生态灾难的方式来告诫和惩罚人类,进而促使人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行为方式[2-3]。从人类社会发展走过的社会形态和历史进程看,无论原始文明、工业文明、现代文明,还是现在提出的生态文明,不能仅限于以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考量,要用人与自然是否和谐相处,发展进步是否违背自然法则和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新理念;特别要认识到,地球和自然界形成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一旦自然界遭到破坏,是不可逆转的,即使要恢复、修复,也需要漫长的过程,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人类自进入工业文明阶段以来,它既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但又是破坏生态环境最严重的时期,世界各发达国家和我国走过的发展历程即是明证。虽我国近30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最快,以至于发展速度直线上升,经济总量成倍增长,但对资源的过量开发利用和环境的破坏较巨大,应引起高度重视,尽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落实可持续协调发展观。

1.2 全球生态危机的反思

一是每代人都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客观辩证地去认识全球性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增强使命感,特别是当代地球人,既然选择了生态经济的模式,就要全力实施,以对历史和后代负责。二是反思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哪些环节出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比如,站在全人类全世界的角度,我们如何履行气候框架公约和我国的承诺;站在国家层面,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与先进国家在治理环境方面还存在哪些差距;如何借鉴别国好的经验和做法,少走弯路;站在自身工作层面,各行业、单位和个人还需要做哪些具体工作,并如何做的更好。

1.3 生态安全是国家的长期战略

生态安全同国家安全一样,是重要的、长期的国家战略。一是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要把环境保护列入国家战略,上项目、审批项目时,依法把好第一道关口,并采取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制。二是要制订详尽的、超前的环境考评标准,并渗透到各行各业,严格依法管理,按岗考核。三是对一个国家、一个省、一个地区、一个县及领导者个人的考核,要采取绿色GDP考核,即按照“经济总量-扣除资源价值-对环境造成破坏评估值-其他社会价值=GDP净值”进行考核。四是对致力于保护环境和恢复生态环境的友好使者的直接支出和间接劳动成本等,作为绿色GDP加分,甚至可加大奖励分值。五是要激励全社会以消灭自身“碳足迹”和购买“碳汇”等形式,为上代建设者和当代建设者偿还生态债务。

1.4 生态债务是良心债

要通过大力宣传和倡导,使人人都明白由于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等生态债务,无论国家、企业还是实施主体,要清楚认识到自然资源是地球赋予人类的共同财富,在占有量上是人人均有且平等占用的,开发利用资源必须缴纳资源占用税、土地征用费、生态破坏必须缴补偿费,并将与资源、环境有关的税费纳入基金化管理和使用,重奖纳税缴费和自愿做公益性活动的光荣使者。特别是在生态危机和生态债务债台高筑的今天,应树立生态文明从我做起和始于足下的忧患意识,以造福于子孙后代。

2 对生态文明的再认识

(1)党的十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并纳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足以说明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战略定位。特别是从优化国土空间开放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4个方面做了具体部署。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国土生态安全、促进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改善民生意义重大。

(2)生态文明是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基础保障和首要标志。人类的生存空间和一切活动都与其所处环境相关,建设好生态家园,彰显生态文明是人类及各国、各执政党和人类的共同责任,必须做到义无反顾、责无旁贷。

(3)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经济社会要发展,就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越是这样就越要珍惜资源、节约资源、重视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同时,要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整个现代化建设中,实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生态共赢。

(4)我国政府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提出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对于承担国际义务和建设生态文明做出庄严承诺。做为企业、公民也应勇敢承担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3 建设生态文明的对策

3.1 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应立足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原则。既然人类已认识到生态环境危机带来的灾难,也找到了一个共同选择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为了真正按这条道路走下去,必须有相应的约束机制,即制度约束。

(1)立法执法。纵观发达国家社会管理的经验,无不是严格立法执法的结果。我国目前虽然在建设法治国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立法执法相对于发达国家还不太完善,尤其是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涉及的部门环节太多。为此,要在全国一盘棋的原则下,制订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法。

(2)完善机制。特别是要完善考核机制。一是考核GDP应以绿色GDP为考核指标,实行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二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激励机制和谁破坏谁治理意识的形成。三是加大环境治理的财政投入、企业补偿及社会融资体系。环境保护是公益性事业,是关乎民生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在这方面政府责无旁贷。

3.2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迫切要求政治改革进程的加快。否则管理上就难以适应,比如城乡二元结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资源配置与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等,往往政出多头、人浮于事等现象严重,需要从体制管理等政治层面加以改革。

3.3 强化“科技兴国”战略

科技强弱代表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未来发展的潜力。一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国防安全建设,特别是国防科技,只有国防强盛,才能为发展赢得和平环境。二是要加大生态安全建设,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等同样是国家的战略要求,必须从科学技术方面加大研发创新力度,以引领和支撑发展。三是在科技兴国战略中,尤其要重视尖端人才和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及全民整体素质的提升[4]。

3.4 履行自身使命

一是积极宣传、倡导环境保护理念的全民养成。二是作为森林是陆地生态主体建设者的一员,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三是从消灭自身“碳足迹”做起,改掉不良生产生活方式,积极投身减排等公益性环境保护中,献智出力,争做贡献。

4 参考文献

[1] 谭艳华.论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D].重庆:重庆大学,2011.

[2] 张小蕾.发展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J].经济研究导刊,2009(13):19-20.

第9篇:生态文明原则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分区;建设模式

【前言】:我国在1994年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在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中有了深刻的体现,与此同时,环境的发展却与经济的发展背道而驰,生态环境保护在现阶段可持续发展中凸显出重要的作用。并且每个地区都有自身的自然、经济以及社会环境特征,需要依据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景观生态理论建立科学规范的生态分区管理建筑模型。

1、 生态保护分区的理论基础

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在1994年我国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提出了我国首个可持续发展战略,其中认为自然、社会与经济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相互关联的关系,只有保证这三个因素实现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2、 生态学理论

生态系统中含有多种生态因子,并且在整体上有完整性原则,其中一个生态因子发生变动,都会对其他的因子产生影响。这对生态文明的分区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尺度,不同等级的生态体统有不同的功能与结构,可以依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地貌等因素进行生态系统分区建设。

1.3景观生态学理论

生态文明分区建设管理以生态环境综合体为管理对象,监管的等级特征、景观尺度效应以及结构整体性原理、景观结构镶嵌性以及景观空间布局等核心理论,都可以对生态分区管理提供科学规范的指导依据,保证生态分区规划建设更加科学。

2、 生态管理分区建设方法

2.1指标体系构建

指标体系构建是生态分区模式建立的重要方式之一。指标体系构建要根据涉及地区的自然、经济以及社会特征为基点,本文研究的广东地区地处大陆最南部东亚季风区,全省陆地面积为17.98万平方公里,岛屿面积为1529.7万平方公里,并且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1500之间。因为率先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现已发展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在构建分区指标体系的过程当中,除了依照自然、经济、社会特征等因素之外,还要建立目标层、指标层以及系统层。管理分区指标体系的建立的技术流程是先构建指标库,根据广东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以及特征,依照国内外典型的样本建立指丝猓黄浯味员赣玫闹副杲行筛选,通过指标信息开展频度分析,采用社会、经济、自然进行分类统计,选择经济子系统、自然服务子系统以及社会和谐子系统作为备用指标;邀请来自各个生态领域的专家组成指标评分小组,对筛选出的子系统进行汇总与统计,并收集专家对生态分区的意见与评分,指导得出的结果没有矛盾,则确认生态文明分区指标体系建立成功。

2.2管理分区指标权重

同时,由于广东各地有不同的生态分区管理需求,针对不同的地区,需要采取不同的生态管理方式。因此,需要采用指标体系权重的方式建立不同区域的生态管理模式。

采用层析分析方法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分区指标体系权重,邀请专家在1-9的范围内对指标体系的指标层与系统层进行评分。将生态管理分区指标体系层次结构作为基础模型,请各位专家根据广东的经济发展系统、自然服务系统以及社会和谐系统等指标进行评分,形成A-B与B-C两种结构层次的判断矩阵,并利用软件对判断矩阵进行计算,直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确定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分区的指标体系权重。

2.3管理分区界限的划定

生态文明管理分区的建设是用来服务管理的,旨于为生态文明建设分区管理提供支撑,从而有效避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策与管理不适用。同时,要依据生态功能相似性原则、区域共轭性原则以及地区分异性原则进行区域划分。

划分生态区域的方法主要有空间叠置法、地理相关法、定量分析法、景观制图法等。本文主要通过采用SPSS与arcGIS方法对生态空间界限进行划分,再讲两种方案进行对比,总结出生态文明分区管理建设的方法。

使用SPSS进行生态界限确定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生态分区的指标收集有关数据,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从数据中提取出主因子,然后根据累计方差贡献率与初始值特征来判断是够需要采用因子旋转,当累计方差贡献率小于90%初始特征大于1时进行因子旋转,保证因子旋转之后了机贡献率高于90%,并根据主因子权重建立评价模型,并形成树状结构谱系图。

通过arcGIS进行生态界限划分时,需要通过统计资料与遥感数据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将数据进行预处理,将生态分区指标体系作为基础,根据各个形成区域的经济、自然以及社会绘制等级图,根据各个区域的行政面积,采用空间叠置、栅格化的处理方式,利用空间聚类得到最终的分区界限划分。

结语:生态文明分区建设管理是保证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社会以及经济特征,所以在生态管理区域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顺应各地区生态划分的侧重点,构建自然、经济与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指标体系,然后根据实际状况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空间界限划分,通过对比与分析,确定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分区的界限,形成生态保护分区建设的最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