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城市治理范文

智慧城市治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城市治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城市治理

第1篇:智慧城市治理范文

本报告的研究特色主要体现在如下两点:1、研究对象聚焦化――政府对智慧城市的管理。本报告不是针对智慧城市全产业链的研究报告,而聚焦在政府如何对智慧城市进行管理创新;2、研究内容策略化――政府怎样管理智慧城市。本报告没有对智慧城市的概念、发展现状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过多阐释和描述,而重点分析了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会面临哪些难题,以及怎样解决这些难题,所以“问题+对策”就构成了本研究报告的主体架构。

智慧城市的本质――新理念、新模式

提到智慧城市,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各种最新的技术应用,然而智慧城市的本质不是新技术,而是以新技术为依托形成的城市管理与服务的新理念、新模式。在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印发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智慧城市的概念被如此定义――“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由此可见,智慧城市的本质是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后,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所形成的新理念、新模式。

从计算机世界研究院针对国内智慧城市主要试点城市普通民众所获调研数据来看,多达83.87%的民众认为做好智慧城市最重要的因素是“政府能提供一流的管理和服务”,只有16.13%的民众认为“企业和科研机构能提供一流的技术”是最重要因素。由此可得出两条结论,一是绝大部分民众都认为政府在智慧城市中发挥关键作用;二是绝大部分民众认为做好智慧城市最重要的是管理,而不是技术。

民众对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和前景的态度分析

民众是智慧城市的最终服务对象,了解民众对其所在城市面临的问题、对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和前景的态度,是政府对智慧城市进行管理创新的重要出发点。民众对智慧城市的认知、态度和建议虽然不一定科学,但对政府优化智慧城市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计算机世界研究院经过调研,得出如下发现。

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是城市存在的最突出问题

高达84.95%的受访者认为“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是他们所在城市主要存在的问题;其次是“资源紧缺”,有66.67%的受访者选择此项;“社会治安不稳”是反映最少的问题,仅有11.83%的民众选择该项。

智慧交通是民众认为智慧城市最应优先发展的领域

计算机世界研究院在调研中列出10个主要的智慧城市细分领域,让受访者选择其所在城市最应该优先发展的三个领域。最终调研结果显示,智慧交通是民众认为最应该优先发展的领域,有69.89%的受访者选择该项;排在第二位的是智慧医疗,有60.22%的受访者选择该项;位列第三的是智慧政府,有47.31%的受访者选择该项。

大部分民众看好智慧城市的建设前景

在被问及“您看好您所在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前景吗”时,表示“非常看好”和“比较看好”的受访者分别占15.05%和41.94%,另外持“一般看好”态度的受访者占35.48,只有5.38%和2.15%的受访者持“不大看好”和“很不看好”的态度。总体来看,不看好智慧城市建设前景的民众不到一成,这一方面反映出当下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得到了民众普遍认可,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民众对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前景充满信心。

大部分民众认为3~5年内智慧城市会极大改善城市生活

当被问及“您认为再过多久智慧城市会极大改善您的城市生活”时,32.26%的受访者选择“3~5年内”,占比远高于选择其他时间段的民众。

第2篇:智慧城市治理范文

关键词:智慧城市;未来城市;物联网;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随着城市人口、城市数量的增多,城市的政治、经济、技术权力逐渐增强,尽管人类对城市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而当代城市发展模式是否符合未来发展的需求,是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产生,智慧城市理念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本文主要针对咸阳智慧城市理念对未来城市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进行简单分析。

一、智慧城市理念的含义

根据科学的城市发展理念,运用物联网、决策分析、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把城市运行中的各个系统连接在一起,实现城市功能、人、物之间的协同联动,对城市服务、民生、商务活动、公共安全、管理建设、环保等城市需求做出响应,形成绿色、安全、高效、便捷的城市形态,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活。随着数字城市的发展,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针对信息技术的深化与升级。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国内目前属于热点话题,很多城市都组织开始建设智慧城市。国家智慧城市首批试点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在西咸一体化基础上促进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能够有效的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经济发展、提升政府管理水平、改善人居生活质量等,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智慧城市理念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影响

智慧城市理念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管理、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城市生活。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物联网、无线网络、互联网、云计算、卫星定位等技术也得到了新一轮的发展。

(一)对城市运行效率的影响

智慧城市理念的主要特征是“智能+互联+协同”,是数字城市的进一步完善,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城市运营理念相结合,更好、更快的实现城市从管理到服务、从局部到整体、从治理到运营的跨越。对于智能城市而言,交通的互联互通、智能化、协作关联的应用,更能保证现代城市运行的高效、安全、绿色、便捷、和谐。对于咸阳而言,采用“一卡通”系统实现公共交通、天然气、电力、自来水、轻轨、就医等公共事业收费与管理,实现了公用事业、交通、社保等领域的刷卡消费理念,对于市民的生活来说,是极大的方便。同时,信息化基础资源服务中心、社会管理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综合应急指挥系统、数字城管系统、政府政务(市民)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服务系统、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等一系列重点项目的建设,对于咸阳市也提高了城市的信息化及管理水平,城市的形象与品位得到提高,城市公共服务的功能增强,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大规模新型产业的催生

智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支持,这些信息技术能够带动大规模产业链的形成,包含物联网网络服务业、设备及终端制造业、基础设施服务业、软件开发与应用服务业、基础支撑产业及物联网应用服务业等产业。以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咸阳市,企业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批骨干企业围绕研发设计信息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管理经营网络化等应用,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工艺流程、生产和经营模式进行改造,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另外,咸阳作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背景下,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兴纺织工业园区、空港物流产业园区等必将借助智慧城市的机遇实现智慧园区,实现产业升级改造、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

(三)有利于新一轮的科技创新的引发

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所必须的科技技术,各种技术都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关系到多个领域及科学。物联网相关技术涉及的领域较多,其中感知层包括数据采集、中高速短距离信息传递、传感器中间件等;网络层包括无线网络、有线网络及互联网等传输技术,而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一个重要方面;应用层涉及的技术比较广泛,数量也是最庞大的。智慧城市的发展需要的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不断的向新兴产业汇聚,促使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咸阳市在“十二五”末期建成全覆盖的信息网络城市。推进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无线城市及行业信息化建设,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西安-咸阳国家级两化融合实验区的建设。此外,随着GIS系统的发展较快,在资源调查、灾害预测、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商业、公共设施管理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必然会在咸阳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发挥其功能。

(四)美好的城市生活的创造

随着咸阳智慧城市建设的进行,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将发生改变,不管是工作、社交、娱乐、出行、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行为方式都将受到影响。通过“一卡通”智能交通方式,使人们的出行更加的顺畅,对城市道路资源的利用更加高效;通过智慧医疗系统的完善,使人们的健康得到及时的护理,对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通过智能家居的应用,使人们的家庭环境更加的智能、舒适、安全;通过智慧食品供应链的建立,使人们的饮食更加的安全。咸阳市通过一些列智慧工程的建设,为城市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营造出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

三、结语

根据国家智慧城市的试点要求和部署及咸阳市“十二五”发展规划部署,咸阳市智慧城市的建设应该以推动物联网、互联网、云技术等新技术在社会、经济及城市管理中的应用作为主要任务。咸阳市的城市发展中,将智慧城市作为发展战略,顺应城市发展需求,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将我市打造为人民满意的和谐城市,打造幸福咸阳。

参考文献:

[1]曹祎遐.智慧城市的“自由”理念[J].上海信息化,2011(12).

[2]胡蓉,夏洪胜.我国建设“智慧城市”的瓶颈及对策分析[J].未来与发展 ,2012(4).

第3篇:智慧城市治理范文

关键词:智慧城市 人力资源开发 资源优化配置

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为应对这次金融危机,IBM提出了智慧地球的理念,该理念一经提出,得到美国政府的积极回应。之后,智慧城市作为智慧地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拓了新时代城市发展的新视角和新思维。“全球智慧城市之父”倪会民准确完整全面的定义:各城市依据具体要求、条件和目标等情况,选择使用人类现有思想、科技、模式等所有最优资源,实现城市(含农业)的智慧化,例如安全方便舒适和三化。其准确的英文是SmartCity。

一、智慧城市建设的原则与建设重点

世界银行曾经公布数据:一个一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实施全方位的智慧管理,将能增加城市发展速度2.5到3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促进实现4倍左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引领未来世界城市的发展方向。在国家“十二五规划”进行过程中,“调结构、转方式”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中国很多城市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智慧城市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目标,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认清现状,遵循合理的建设原则,抓住建设重点,才能建设适应时展的智慧城市。

1.智慧城市的建设原则:

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和人才。美国“智慧地球”的观点的核心含义是:地球若能更智慧一点,人类就会可以活的更长一点。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础,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目标,最终希望实现城市居民的生活便利化。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不断成熟,智慧城市建设的焦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政府建设上,智慧城市建设模式从关注公司主导模式到重视市民主导模式、从关注市场价值到重视人文价值,从关注行政部门的经济效益到重视自由民主的政府建设。可见随着学者对智慧城市的认识加深,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市民的重视程度越发凸显,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国家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以人为本也必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必须时刻遵循的原则。智慧城市是顺应当代信息时代的发展而出现的,是伴随着知识的日新月异的更替和技能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智慧城市的发展是希望通过知识和技术的运用,以“智慧”引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打造生态环境友好,政府行政高效,市民生活幸福的城市。当今时代,任何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知识和人才,智慧城市作为一个涵盖环境、文化、交通、政府建设等等内容的一个系统性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将知识和人才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保证。

2.智慧城市的建设重点。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宏大的建设过程,其内容涵盖了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建设之前首先得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战略计划,明确城市的发展重点,符合城市的发展个性。中国各个城市在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的过程中,纷纷制定了专门的政策文件以保证智慧城市建设的方向。虽然不同的城市各有其特点,但是遵循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和人才的原则下,智慧城市的建设重点应该包括:环境建设、知识应用、大数据的运用、智慧交通的构建、城市管理的合理化等方面。

2.1环境的建设。

智慧城市作为信息时代适宜市民居住的理想城市,应该具有秀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健康的网络环境。中国历来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故而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将注意城市发展和环境的保护之间的保持和谐的发展程度,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作为建设重点。其次智慧城市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希望最大程度的实现城市居民睦邻友好,安居乐业,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因此和谐的社会环境也应该是智慧城市的建设重点。最后,网络环境是智慧城市管理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智慧城市的建设主要是通过网络实现城市的信息共享,因为网络环境的建设在智慧城市的工程中十分重要。只有在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和谐健康的基础上,智慧城市的建设才能持久健康,保持合适的步伐。

2.2大数据的运用。

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设计城市的方方面面。为给不同方面的人提供准确的智能决策和和丰富多彩的智慧服务,就需要大量的数据信息。维克多在《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中指出,如果在进行测算的时候,数据足够的大,那么数据的精度将不再那么重要。而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成为可能。人们不再是仅能通过纸张和人脑进行数据记录和统计的时代了。电脑,互联网的发展给大量数据的储存和计划成为可能。智慧城市建设中一个有效合理的云数据中心是建设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云数据中心,记录城市内方方面面的数据并进行测算,并对任何地方任何人身上发生的需要决策的事情以最快速度测算,通过大数据提高信息的精确度,也减少了少量特殊极端的样本对总体检测带来的影响。在倡导信息的智慧城市也给大数据的应用提供了硬件条件。因此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大数据中心的构建应该是其中重要的项目。

2.3知识的应用。

智慧城市是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信息和知识就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推动力量。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必然需要知识和信息的支撑。不论是环境的建设、云数据中心的建设还是智慧交通的构建都需要发挥知识的作用。环境的建设需要环保知识和信息技术的结合,云数据中心需要电子技术和数据处理知识的结合,智慧交通也需要交通知识卫星知识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具有丰富知识的社会科学管理者和高科技技术人员的配合,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知识的有效应用。

二、智慧城市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问题

智慧城市是一种城市建设的高级形态,是在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迅速发展,城市寻找转型方向,人民寻找生活方式突破口时出现的新概念。智慧城市首先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的社会,使居民充分享受城市建设带来的益处,人力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面向智慧城市建设的人力资源开发必须关注以下问题。

1.人力资源开发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城市环境是城市建设的基本,包括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网络环境。城市环境系统为人类的生活发展提供了资源和条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逐渐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信息时代的到来冲击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努力促进人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在工业时代,经济发展往往伴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信息时代,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就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关注环境,防止重蹈工业社会的覆辙。另外一方面,智慧城市的提出也使人文环境和网络环境的净化变得更为迫切,不论是云数据中心的建设还是智慧交通网的构建都需要网络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支持,人力资源作为主要建设者,在净化网络环境和人文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

2.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的和谐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高科技专业人才的支持,因此针对性的开发技术性人力资源、培养人力资源的技术素养就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问题,将人员技能的开发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点,有利于全面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效率和效果,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传统的人力资源一般是以劳动者个体为基本点的,注重的是人才的全能型,全能型人才的培养往往导致人才的浪费和积压,带来培训资源的浪费。

3.人力资源开发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时代任何城市发展追求的目标,仅通过环境的建设,知识、信息和技术的发展并不能直接带来城市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通过人对技术技能的内化和吸收才能发挥知识技术的作用。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人来建设,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人来发展,如果不能将科技知识转化为人力资源,那么通过信息化和互联网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就知识空谈。智慧城市的建设,使政府部门对智慧基础设施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和扶持力度空前加大。而高新技术产业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否发挥应有的效果,关键在于产业中的人力资源开发。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提高人民对智能系统的接受程度,使人民通过智能系统与组织之间建立长久可信的联系,以促进组织决策更为精准的回应居民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组织的决策被曲解,或者人民利益没有很好的表达,将带来人和组织关系的恶性发展,因此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关注智慧城市中人与组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辜胜阻,王敏.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与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22卷.

[2]王辉,吴越,章建强,裘加林,温晓岳等.《智慧城市》.[M]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72页.

[3]AllwinkleS,CruickshankP.CreatingSmarterCities:AnOverview[J].JournalofUrbanTechnology.2011,18(2):1一16.

[4]ViktorMayer-Schonberger.《BIGDATA:ARevolutionThatWillTransformHowWeLive.WorkandThink》[M].浙江人民出版社.

[5]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43页.

第4篇:智慧城市治理范文

《上海信息化》:目前,无线电管理已成为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在服务产业、服务民生、服务安全等方面均得到明显提升,请您介绍一下上海市无线电业务的基本概况以及无线电管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

周卫东:当前,上海市无线电业务呈现出以下特点:业务门类齐全。国际电联定义的43种无线电业务在全市各个领域都有广泛使用,重要的有广播电视、移动通讯、雷达导航、卫星定位、射电天文、遥控遥测等;终端用户规模大。涵盖了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其中,公众移动通信用户总数突破2300万;台站设置密度高;频段使用范围广。在可使用的3MHz到300GHz频段范围内均有无线电应用,其中,3GHz以下频段的频谱占用率达到90%以上,公用移动通信频段的频率利用效率达到300%以上;产业集聚度高。与无线相关的企业数量超过48000家,涵盖了电信、信息服务、研发、制造及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

为此,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工作紧密围绕大局、突出重点,按照国家无线电办公室“三管理、三服务、一重点”的总体要求,在提高频率资源使用效率、创新台站设备管理机制、探索新一代监测技术设施升级以及优化无线电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无线电管理服务产业、服务安全、服务民生的能级得到全面提升。

《上海信息化》: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为了更好地推动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工作,全面提升无线电管理水平,无管局确立了怎样的工作思路和目标?

周卫东: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工作将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工作思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在上海的落地,聚焦服务“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实施“六项工程”,全力支撑城市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的实施。

实施频率资源综合利用工程。聚焦频率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使用效率的提升,充分挖掘频率资源价值,进一步完善频率资源评估机制,扩大试点范围;全面启动实施新的对讲机专用频率规划,拟订为期3年的频率调整计划并组织实施;继续推进频率资源服务国民经济贡献度模型及统计研究的后续工作,探索编制频谱资源地图,增强辅助决策功能;努力做好小灵通清频工作及其他重大频率调整事项。

实施台站管理创新工程。聚焦台站管理创新,先行先试,实现台站设置与人居和谐。全面贯彻国家关于开展台站普查工作的工作要求,从工作目标、普查范围、组织动员、流程设计、规范表式等方面进一步拟定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继续深入推进《上海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站址布局专项规划(2010-2020)》的落地,强化与区县衔接,完成本市重点固定无线电台站保护规划的编制,重点加强本市重大工程配套中无线设施的规划指导和建设协调;全力做好国家新版台站数据库的运行、数据转库和台站数据月报工作;努力改进业余无线电管理水平,适时出台地方性的业余无线电管理办法,健全业余无线电监管技术设施,增强服务城市应急通信的能力。

实施无线电安全体系提升工程。聚焦无线电安全体系提升,形成合力,确保重要领域、重点区域、重大活动的无线电安全万无一失。全力保障党的“十”、“上海合作组织峰会”、“F1中国大奖赛”等重大活动以及军事随行任务;继续完善民航、铁路的长效保护机制,并向海事及射电天文等重要行业及重大项目延伸;持续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的行为。

实施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优化工程。聚焦适应城市特点的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与优化,促成管理手段的精细化,改进无线电管理的公共服务能力。全面建成上海地区网格化无线电监测网络的规模试点,积极推进重点区域综合性监测站建设;完善上海市无线电检测中心运作机制,提升检测实验室能力,基本形成面向产业的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用无线电管理协同办公平台,系统推进包括数据交互规范、数据挖掘等后续应用。

实施产业及示范应用助推工程。按照国家及本市的战略部署,助推新兴技术产业化和应用示范。重点支持TD-LTE规模技术网络试验;服务包括手机电视、地面无线数字电视等在内的“三网融合”工程;协调“无线城市”建设中的WLAN干扰协调和电磁兼容;着力营造有利于物联网产业发展及示范应用的政策环境。

实施“保障体系”健全工程。以任务为引导,不断健全无线电管理工作的各项保障举措。及时调整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人员组成,组织做好2012年度的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全体会议;进一步完善市区两个层面的组织协调机制,扩大无线电管理的区县试点,探索区县职能制度化的路径;巩固现行培训机制,探索知识普及体系,推动国际电联频谱管理与监测培训项目;深化合作交流机制,加强长三角、华东六省一市、军地之间的合作交流,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载体;营造舆论环境,聚焦年度重点任务,建立按主题、分受众的宣传纲要并组织系统宣传。

《上海信息化》:2011年9月,市政府颁布了《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提出用3年时间把上海建设成为一座智能化、现代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智慧城市”,并确定了24个专项、119个项目。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线电管理工作如何更好地融入和支撑“智慧城市”建设?

周卫东:“十二五”时期作为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将是这一时期最为艰巨的任务。作为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载体,无线电技术及其应用日益成为城市管理和社会运行的重要承载。

“十二五”期间,围绕城市转型发展要求,无线电管理工作既要积极应对包括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共性命题,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着力体现区域特点和差异化特征。与之相应,上海的无线电管理工作需要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城市发展总体要求,以建设“智慧城市”,服务“智慧应用”为需求主线,促进无线电管理体制机制的完善,推动管理任务的重心调整,实现管理手段的质的转变。

首先,完善体制机制,健全“三类体系”。

组织体系方面,建立起适应无线电管理客观规律,符合城市特点的无线电管理组织架构,切实履行好服务民生、服务产业、服务安全的事业发展要求,在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上推动无线电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化。横向上,强化各成员单位的协同机制,以任务设计为抓手推动在联合执法、专项保护等方面工作的常态化和制度化。纵向上,向上做好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国家无线电办公室的对接,向下推动管理流程向区、县延伸,试点探索以涉及面较广的业务为纽带进一步发挥基层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作用。

制度体系方面,全面建设面向依法行政和规范内部管理的制度框架。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结合城市特点,进一步完善本区域的无线电管理地方性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制规定》,拟订完善本区域的无线电管制应急预案和操作流程;聚焦频率资源及台站设置,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细化行政许可的规范流程,完善政务公开,通过制度优化和完善进一步贯彻争先创优的总体要求;强化资金监管体系,按照财政部和工信部无线电频率占用费管理办法的总体要求,加快拟订地方实施细则,从制度层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资金使用统计管理、资金使用绩效管理。

人才支撑和知识普及体系方面,培育适应技术发展和管理创新的无线电管理人才队伍。围绕不同对象,形成多层次培训体系,加快知识普及,通过培训推动无线电管理由单一条线向社会面综合治理转变。启动以在校青少年为重点的无线电科普专项行动,建立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为导向的管理队伍研修体系,加快培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充分发挥上海产业链优势,形成“虚”“实”结合,贯穿产学研的组团式培训基地;形成以志愿者为主体的无线电师资队伍;形成科普教育和专业教育并举的教材体系。

其次,加快重心调整,实现管理精细化。

加快频率资源配置模式的重心调整,按照向产业倾斜、向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倾斜、向城市应急及重大安全倾斜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强化资源配置的宏观战略,优化微观策略,增强频率资源承载能力,全面提升频率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加快台站管理模式的重心调整,聚焦公用移动通信基站和重要固定无线电台站,按照与人居和谐的总体要求,以规划为引领,建立事前规划协调、事中规划保护、事后联动处置的有效机制。

加快无线电安全保障的重心调整,以城市重大活动安全保障、重要行业常态保障、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违法犯罪为重点,建立并健全无线电安全保障的有效组织架构,建设并完善无线电安全保障的信息化工作平台,提升无线电压制能力。强化基础研究,结合无线电安全类别形成多部门协同规范,开展顶层设计,做好各类无线电安全保障事前、事中、事后等环节的衔接,做到事前工作界面明晰、事中协同处置有力、事后评估科学、奖惩分明。

最后,创新实现路径,提升技术设施能级。以服务资源精细管理和服务产业发展为导向,创新“十二五”期间的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的布局和实现路径,提升无线电管理的技术保障能力、辅助决策能力以及产业助推能力。

重点部署网格化无线电监测网络,深化物联网在无线电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推动监测能力从事后干扰查找向事前资源管控的转变。完善服务产业发展的无线电检测公共服务平台,聚焦物联网及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等产业热点,通过部市合作,产业链合作,推动大型科学仪器的共享,进一步增强检测服务在产品研发、制造及工程应用等环节的助推作用,全面提升检测技术设施的整体效能。重新架构无线电管理信息系统,按照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的要求,充分依托“云计算”等新型架构理念,形成后向兼容、前向可扩展的信息化系统。

《上海信息化》: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频率资源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需求压力。作为上海市频率资源主管部门,无线电管理局围绕提升频率使用效能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周卫东:频率资源是一种最为稀缺、最有价值、最具潜力的自然资源,由于城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仍然面临着持续的需求压力。作为上海市频率资源的主管部门,市无线电管理局围绕提升频率的使用效能,主要开展了下列工作:

积极推进大平台战略,改变以往被动的频率指配模式,加强总体规划,整合各方需求,推进共建共享,形成了若干个覆盖面广、用户量大、集约度高的大平台。比如在800MHz数字集群上,推动建设了TETRA政务共网和iDEN商务网;在宽带接入上,努力推动多行业、跨领域共享的无线接入网;在数据传输上,形成覆盖水、电、气等行业的共用平台;在总体规划上,按照地域复用、行业细分的原则,基本完成公用移动通信、物业管理、越江桥隧、轨道交通、高铁及水上业务等频率专项使用方案。

努力保障重大建设需求,围绕城市枢纽型、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频率资源的倾斜力度,想方设法为轨道交通、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洋山深水港等重大设施的无线指挥调度通信系统调配频率并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如将轨道交通的800MHz频率从4对增加到20对,满足了轨交到2020年的频率需求。

重点提升频率资源的应急保障能力,为武警、公安、安全等提升处突能力调配频率,强化电磁环境保护;为各类国际重大活动、重要会议以及来访的国际要客提供频率保障;为气象、射电天文等提升预测能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配置频率。

《上海信息化》:由于上海市高楼林立、要素集聚、市民维权意识强等原因,近年来台站设置不仅成为制约无线电事业发展的瓶颈,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那么,如何才能构筑人居和谐的台站管理模式,真正实现台站设置与人居环境和谐友好?

周卫东:围绕城市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及TD-LTE推进中的基站设置等问题,市无线电管理局进一步优化了台站设置政策和流程,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

在审批流程方面,进一步强化规划、计划、站址认定、执照核发等环节的衔接。规划环节,编制完成《上海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站址布局专项规划(2010-2020)》,明确了站址控制总量、布局方法、建设导则和管理要求,经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正式实施,同时启动基于上述规划的信息平台建设;计划环节,形成了市级层面相关委办的会审制度及区县预审的常态工作机制;站址认定环节,依据城市形态重点把握敏感设施,对风险进行事先预判;执照核发环节,进行严格的技术审核,确保各项参数符合国家要求。

在技术规范方面,完成了“上海市公用移动通信室内覆盖合路建设设计和验收规范”,同时在市经济信息化委的统筹下开展上述规范的修编及“上海市公用移动通信居住配套规范”的拟订。

在舆论引导方面,通过多维度、分受众的宣传策略,围绕确立科学电磁辐射观进行重点宣传,促成科学电磁辐射观的养成,实现人居和谐的台站设置模式,进一步助推“智慧城市”战略的可持续推进。

在探索实践模式方面,积极贯彻市委、市政府党政机关率先开放大楼楼顶的指示,推进包括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在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楼宇的基站建设协调,并将相关做法陆续推广到市区两级政府;强化共建共享实践,2011年全市范围内室外宏基站共建共享比例达到40%;新建项目室内覆盖集约化建设比例实现100%;聚焦重大工程配套,全面提升包括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国际旅游度假区及迪斯尼园区的无线通信能级。

《上海信息化》:近年来,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活动在上海相继举办,包括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上海世博会、北京奥运会上海赛事及火炬接力、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海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女足世界杯、F1中国大奖赛等等,这些活动涉及到的无线电安全保障可谓重中之重。为此,无管局在维护和健全无线电安全保障体系上,有哪些重点考虑和部署?

周卫东:市无管局在维护和健全无线电安全保障体系上,主要有以下考虑:

重大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机制建设。近年来,市无管局参与保障了上海市举办的各类有国际影响力的政治、文化、体育活动,形成了在活动组织、频率征集与协调、技术准备、应急管理、宣传评估等方面的工作规范,为兄弟省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广泛借鉴。按照“平战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动员要求,无管局每年都要参加军队牵头组织的各种演练演习1~2次。如代号为“联动-07”的全国无线电管控演练、代号为“奥运-08”的2008北京奥运会无线电管控演练,代号为“东方-09”的世博长三角及军地无线电联合管控演练及边防总局组织的世博海上反恐演练等。

重点行业无线电安全保障机制建设。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民航总局、铁道部等各部委的统一部署,上海市民航、铁路等行业的无线电安全保护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民航保护方面,机场区域无线电台站专项整治工作常态开展,组织开展浦东、虹桥机场净空超高基站的拆降工作,共同做好机场净空;会同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文广集团以及苏、浙两省无线电管理机构构筑本市辖区内民航专用频率保护的应急联动机制,积极稳妥地处置了2011年春节前夕发生的民航导航系统受到大规模干扰导致的航班大面积延误事件;参与修编《上海市民用机场地区管理条例》,启动民航电磁环境保护区的划定工作,实施规划保护。铁路保护方面,积极参与建立华东地区铁路无线电专用频率、台站保护工作机制;组织完成高铁GSM-R的清频工作,推动公用移动通信基站与高铁GSM-R的共建共享;组织实施高铁GSM-R基站保护规划的编制,同步实施规划保护。

重要事件无线电安全保障机制建设。按照国务院各部委的要求,积极开展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的行为,并在打击“卡王”等专项行动中取得成效,为探索源头控制提供新思路。

《上海信息化》:历经一年多时间的筹划和打造,上海市无线电检测中心已经揭牌运行。作为重要的公共服务平台,检测中心具备哪些功能,主要承担哪些任务?

周卫东:按照部市合作的要求,上海市无线电检测中心正在重点打造“一体两翼”的运行架构,以上海无委无线电检测实验室为主体,以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上海工作站、国家无线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工作站为支撑,全面推进面向国际国内的全业务测试能力建设。

经过一期规划建设,中心已经初步具备了包括电波暗室、电磁屏蔽室及各类仪表在内的较完善的软硬件体系,测试能力基本覆盖现阶段各类主流通信体制。通过与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及其检测中心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培养了一批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自2011年9月试运行以来,较好地完成了上海市及长三角区域内包括型号核准等在内的60余项测试任务。“十二五”期间,上海市无线电检测中心将立足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结合上海城市特点,积极发挥窗口作用,全面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包括欧盟、美国、日本等在内的“一站式”的国内、国际检测/认证服务。除此之外,作为国家无线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上海工作站,中心还将按照国家授权承担起上海市及周边地区无线电产品质量监督测试,履行好服务民生、服务安全的重要使命。

《上海信息化》:目前,无管局在探索建立健全行业和区域合作机制方面取得了哪些突破?如何进一步深化军民协同、区域协同、行业协同,合力健全无线电管理“融合式”发展机制?

周卫东:近年来,市无管局一直在探索建立健全行业和区域合作机制。在行业协同方面,加强与公用移动通信、公安、安全、民航、海事、铁路、海关、教育考试、文广、市委610办等在内的任务协同,有力推动了第三代移动通信建设、LTE外场试验、城市应急处置和安全维护、行业安全生产、无线电设备进关监管、打击考试作弊、防范插播等方面的工作。通过市无线电协会的有效工作,加强了行业自律、行业协调、行业服务的能力。在区域合作方面,以世博保障为载体,军地、长三角融合实现重大突破。进一步完善了与(上海警备区)在力量编组、信息沟通、任务协调等方面的工作模式;进一步促成了苏、浙、沪三地无线电管理力量的融合,建立了快速响应的联动机制,推动长三角联动从设想变成现实;进一步加强了与华东地区无线电管理机构的交流合作,拓展了交流的形式和合作的范畴。根据国家加强业余无线电行业管理的工作要求,进一步优化现有管理机制,组建上海市业余无线电协会,与体育主管部门共同推进上海市业余无线电工作的发展。此外,在对外合作方面,还进一步深化国际、国内交流合作,加快建成及完善ITU亚太地区培训中心,重点建设国际电联(亚太区)频谱管理与监测培训基地,做好对国际电联成员国,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帮扶和培训工作。

《上海信息化》:随着无线电应用对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渗透力度的不断加强,无线电管理任务在数量和质量上较以往都有跨越式提升。其管理内涵也在不断拓展,小到居民物业,大到神舟飞天,既涉及民生,又涉及国家战略。总体来看,现阶段的无线电管理主要面临哪些问题与挑战?

周卫东:从技术演进的客观规律来看,无线电管理已经成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在创新驱动下,“宽带、泛在、融合、安全”已经成为架构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的共识,以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物联网、传感网、光无线融合通信等为代表的无线技术演进体系框架不断完善,演进路径日趋清晰,为我国新一轮产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有利于促成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和经济转型。作为产业生态链的重要组成,相关技术标准拟订、产业发展和应用推进等方面都需要无线电管理政策的适应性调整和前瞻性引导。

从社会服务的实践来看,无线电应用已经成为回应民生诉求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包括公用移动通信及短距离微功率通信等具有广域、局域、个域特点的无线电技术应用的普及,促成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全方位变革,推动了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使得基于物物通信的“智慧城市”打造成为可能,并有效改变了电信普遍服务的形式,提升了普遍服务的能级,成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重要实现手段。另一方面,无线电技术应用的普及也导致了对电磁辐射及电磁暴露的社会担忧。无线电管理需要通过无线电设备使用和台站设置的科学引导、严格管理促成无线电技术应用的规范、安全、有序;促成科学电磁辐射观的养成,实现与人居和谐,以此进一步助推“智慧城市”战略的可持续推进。

从城市运行的实践来看,无线电管理已经成为保障城市运行安全的重要任务。以上海为例,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一项重要指标,各类重大政治、外交、军事、文化等活动将频繁举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实践表明重大活动对无线电技术应用存在着较大依赖性;作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航、海事、铁路等涉及国计民生领域的运营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也进一步增强了无线电技术应用的不可替代性;作为无线电技术应用的“双刃剑”,如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非法蹭网等违法犯罪的行为也在不断增加。无线电安全涉及的应用主体多元、技术多样、空间多维等特点,都将对新时期的无线电管理工作提出系统性的安全保障命题。

《上海信息化》:要解决上述问题与挑战,未来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深化和提升?

周卫东:现阶段的无线电管理实践与其具备的战略属性要求相比,集中表现为“四个不适应”:一是频率资源配置模式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泛在需求之间的不相适应;二是台站设置管理模式与人居和谐的要求之间的不相适应;三是无线电安全体系与维护社会安全的要求之间的不相适应;四是无线电管理组织架构与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应用格局不相适应。为此,无线电管理工作需要强化“统筹发展、转变模式、健全机制”的总体思路和工作举措。

做好“三个统筹”。确立系统统筹的发展观,切实推进无线电管理工作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融合。统筹好无线电事业发展与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统筹好无线电事业发展与服务和保障民生之间的关系;统筹好无线电事业发展与服务城市运行安全之间的关系。

实现“三个转变”。确立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切实推动无线电管理模式的适应性调整。在功能定位上,从纯粹监管向服务与监管“两翼齐飞”转变;在管理体制上,从全市集中管理向市、区两级及行业协同管理拓展;在管理手段上,从被动式监管技术设施架构向主动式监管技术设施架构转变。

第5篇:智慧城市治理范文

提供商:烽火科技

类别:无线

推荐指数:

对城市进行有效管理,对市民提供良好服务始终是城市管理者的主要任务。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加速,有效的城市运营更成为大多数城市管理者们致力实现的目标。

传统城市管理仍存弊端

传统的城市管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强化,普遍依赖体制、人力堆砌、条线式部门作业等方式。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城市整体的管理和市民的工作生活中也出现了更多、更高的需求,城市运营面临着新局面。

近年来,城市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城市管理、企业经营与市民服务都带来极大便利,但尽管如此,还是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

缺乏在城市层面直接感受全城的运营主场。管理者缺少稳定的监控指挥中心把握全城信息,对涉及民生的城市领域进行监控和管理。这种缺乏表现在一个场所的缺失,实质上是需要一个机构一套班子乃至一揽子机制来提升和强化新形势下城市管理的水平和力度。

缺乏对城市运营快速有效的管控。包括:缺乏统一、联动的信息化平台,能够直接获取各领域、各部门的实时数据;缺乏集中、共享的数据资源,造成条块化分割严重的局面,形成人为壁垒,切断本应顺畅的业务流,降低部门运作效率的同时,严重降低服务质量;缺乏智能化的城市运行状态分析与预测,无法支撑精准的指挥与决策;缺乏便捷快速的跨部门协作,不能主动快速地应对突发事件,增加运营成本;缺乏面向公众的信息化服务提供与互动展示,公众无法实时了解城市运转情况,无法了解城市管理者在城市发展与规划上的雄心与蓝图。

烽火提出智慧城市运营中心

针对这些问题,烽火科技集团旗下的烽火众智提出了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的理念,即建设城市智慧运营的主场,通过统一的城市运营平台,实时感知城市状况,利用基础的大数据平台,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数据资源与决策依据,提高城市管理与面向市民服务的水平与质量。烽火科技的智慧城市运营中心为现代城市的智慧运营带来实际效能。

使城市管理者拥有在城市层面统一管理与直接运营的主场,实时把握城市状态。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与通信服务,将城市的微观信息汇总为城市层面的宏观信息,同时准确直接地将指令传达到城市一线。

使城市管理者的决策指挥更加精准、高效。运营中心的大数据应用提升趋势预测水平和能力,通过直观地显示三维现场和环境信息与预测模拟,为应急指挥预案的制定提供直观精准的情报,使应急防控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转移。运营中心的数据共享与智能分析服务能为各单位部门提供决策辅助的数据支撑,挖掘运营状态的背后关联。

使管理部门统一协作,城市管理者能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减少管理盲区,加速城市管理与服务部门间的信息流动,降低城市管理成本,提高效率。

使城市状态能面向公众透明展示,形成信息互动。运营中心信息在大屏、桌面和移动端等多途径,不仅让管理者能第一时间更新城市运营的重要信息,更让每个市民在生活中能感受到城市脉搏、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烽火科技的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是在管理、展示、运营与服务等需求的共同驱动下的完美结合。烽火科技在公安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设计方面有丰富经验,曾为天安门指挥调度中心项目和武汉市公安局指挥大厅项目调研了世界1200多个案例,确定具有空间科学性合理性的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最大特色就是实现“平战演”结合的三种模式。

实现“平战演”运营模式

在系统设计上,提供满足城市数据集中管理与统一展现的运营平台,向上提供服务应用,向下牵引相关的基础支撑与配套工程。在空间设计上,提供城市管理运营主场的基本空间环境与氛围。在工业设计上,为运营中心各级人员提供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与设备,使每个细节都符合长期操作的实际需求。在展示设计上,提供面向城市管理者、运营中心人员和公众的不同方案,形成“平战演”结合的运营中心工作模式。

在可见的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场所背后是烽火科技坚实的技术基础支撑。从运营中心的应用入口、基础支撑、可靠承载、汇聚节点,到城市感知信息的来源和安全保障体系,均体现了烽火多年的技术积累与实力保障。

运营中心的应用入口实现系统融合的城市统一管理与运营平台,汇总各行业数据的同时也为各行业提供应用,同时结合市民生活中产生的空间数据,为城市运营带来巨大价值。智慧城市运营中心能够进行城市空间信息的最佳展示,突破城市运营的瓶颈问题,增进城市生活的智能化。从城市天际线到街道建筑、车辆到人脸识别,将城市的室内外空间与时间流结合,构建立体智能的4D城市运营模型。运营中心平台提供直观有效的途径,应用智能分析,使海量图像信息为城市运营服务。

运营中心的坚实基础,是实现了数据整合与智能化处理的云数据中心,满足海量数据从采集、存储、挖掘、应用乃至于管控的全周期需求,为各行业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城市大数据融合与应用,城市云与行业云为城市运营提供数据支撑,能够对所感知到的海量数据进行不同深度的处理和挖掘,从而为用户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不同层次、种类、不同要求的智慧化服务。

运营中心的可靠传输,除了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信息承载的核心是高速、高效、高可靠性的通信网络,依托国家973计划光纤通信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传输基础研究等高新技术积累,确保智慧城市信息传输承载需求。

运营中心的汇聚节点是定制开发的大型智能数据业务管理终端――智能舱。使城市云数据可真正落地于应用,在实际操作层面使各系统真正合一,形成“云”“管”“端”的系统闭合。在云端数据和高速网络链路的支持下,可即时进行数据跨系统调取、迁移、分析并呈现,智能舱设置有安全边界,在高级授权下可以跨网、跨系统调取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上累加呈现,完美支撑了监控指挥中心的“平战演”结合模式,是未来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对城市进行高效管理和辅助决策的关键产品。

运营中心的信息感知,来源于遍布全城的前端感知设备,还来源于涉及各领域部门的管理数据、各企业单位的业务数据、各市民和团体的生活数据,确保运营中心“耳聪目明”。

第6篇:智慧城市治理范文

关键词:测绘;工程;质量;管理

一、前言

作为测绘工程中的重要工作,其质量管理在近期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测量工程的最终整体效果。本文从介绍测绘工程所面临的问题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当前测绘工程所存在的问题

1.检查过程不严格

一般测绘结果都是由统一的单位进行检查的,由于检查单位的工作人员与测绘单位的工作人员之间有着人际交往,所以在检查测绘结果的过程中,由于人情、情面的作用,很多工作人员会存在怠慢的现象,马马虎虎的认为测绘结果合格,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无法确保测绘工程的质量。

2.问题解决不及时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测绘工程规模越来越大,测绘工程的复杂度也不断增加,随着工程项目规模的壮大,同一个工程所需的测绘队伍及测绘人员也在不断地增加,这必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不同的作业队伍及不同的作业人员因为作业习惯的差异,在技术方面也会存在一些不同,导致在交叉作业时出现一些问题。但由于作业队伍多,会出现有问题都置之不管的现象,因此测绘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另外,一些测绘人员的技术不够专业,测绘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且在测绘完成后检查时才可能发现,使得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3.工程测绘结果杂乱无章

在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进行测绘单位的选择时,最佳选择应该是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度和良好工作质量的单位来共同对工程的测绘任务进行承担。但是,在实际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测绘单位在业务的开展方面难免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化,并且对于同一种技术其采用的标准也可能存在着不同,所以,在最终得到的测绘结果的时候,往往就难免的出现测绘结果杂乱无章的状况。

4.作业进度的协调配合问题

常规的做法是,工程在完成测绘以后,要对其测绘工程的最后结果进行认真的检查与研究。因此,在测绘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直到测绘结束对其结果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才被发现才引起重视在测绘的过程中由于多支测绘队伍没有配合协调好当时即使发现了问题也没有得到即使的解决。因此,问题在测绘结束后才被发现,需要进行重新对其出现问题的某个测绘枝节进行返工,这严重影响了测绘工程提前所安排的进度计划,使得测绘工程的进度往后拖延。

5.测绘人才不均,缺少创新

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所以工程项目分布就会出现不均匀的现象,测绘人才的比例也会随之不同,许多测绘人才都会向投资财力雄厚、资金来源充足的地方从事工作。而且测绘的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也不一,高素质、全能型的人才短缺。工程测绘的创新能力也不足,信息每天都在变化,测绘更新速度不能与实际相同步,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达不到要求,工作方法守旧、技术能力没有明显性突破,严重影响了我国工程测绘事业的发展。

三、影响测绘工程质量的因素

1.人为因素

人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测绘工程项目的实施者、管理者、操作者,测绘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如设计、施测、数据处理和图件报告的编写,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的。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和间接地对设计、施测、数据处理和图件报告编写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测绘行业实行资质管理和各类专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是保证人员素质的重要管理措施。

2.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外业的作业精度。如仪器设备的类型是否满足相应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性能是否先进稳定,操作是否方便可靠等,都将会影响测绘产品的质量。所以,相关规范规程都对测绘仪器设备的签定检验期限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3.方法手段

在测绘施工中,施测方案是否合理,各项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大力推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是保证测绘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的重要因素。一个测绘项目是由若干个工序组成,如控制测量、地形地籍要素测量、界址点测量、内业图形编辑、回放检查,权属调查,面积计算和统计汇总、各类表格编制、成果装订、验收检查等工序。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质量都将影响到最终的成果质量。且每个测绘项目都有其固有的特性,只有根据各测绘项目的特性,制定切实可行的作业方法、采用行之有效的手段,才有可能生产出符合用户要求的测绘产品。固测绘单位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作业流程、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是保证测绘产品质量必不可少的软件。

4.环境条件

测绘生产环境条件包括:测绘技术环境、测绘作业环境、测绘生产管理环境。这些都对测绘产品质量产生特定的影响。加强环境管理,改进作业条件,把握好技术环境,辅以必要的措施,是控制环境对质量影响的重要保证。

四、完善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1.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测绘单位需要在测绘工程开始之前,尽可能的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工作,比如做好工程的地理位置的选择,所需材料和设备的准备等等。第一手资料拿到手后,首先要结合实际的测绘方案及技术进行严格的把关,审核方案是否切实可行,必须确保其符合国家规定的行业标准。与此同时,根据测绘工程的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合理的质量管理、控制及验收制度,进一步落实好质量管理和系统控制的责任制,做好分工协作,职责明确,明确目标,分级负责,确保整个测绘工程质量达到预期要求。

2.严格把关数据采集过程

数据采集是测绘工作人员通过内外作业提取并分析各类数据,是测绘工程质量保障的首要流程,更是测绘工程的核心部分。因此,数据采集要求工作人员秉着高度的责任心和足够的耐心对数据认真、仔细斟酌采取,反复检查确保准确率。

3.参与测绘工程建设

测绘工作人员参与测绘工程每一步骤,是测绘工程完成的关键元素,因此,测绘人员的人品和知识技术含量需严格把关。测绘工作人员要求有测绘工程相关的知识储备、对测绘作业具备足够耐心和责任心、基本了解测绘工程市场状况及前景。录用人员需经过专门的操作培训。在测绘工作人员之间,加强团队意识,坚持团队互助作业。全能型、高素质的人才帮助其他工作人员增强操作能力和提高专业知识储备。

4.保障高质量的测绘设备

测绘设备是测绘工程质量保障的最后一关。确保测绘设备质量过关,避免由于设备的破损或过时影响测绘产品质量。加强测绘设备的日常护理,淘汰过时、反映失常、误差大的设备。

5.加大测绘工程投资

测绘工程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科技技术水平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国家每年把大量资金投在测绘工程行业,但是由于资金有限以及无计划的资金发放模式,导致大多数的测绘工程企业技术设备仍没有得到更新完善。加大资金投资力度,壮大测绘工程企业建设的课题迫在眉睫。国家资金投资需通过有计划的分配规则,实行实地考察研究,保证真正需要扶持的测绘工程得到支持,确保国家投资资金得到最好利用。

6.健全质量管理机制

健全质量管理机制,对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极为关键。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是一种测绘行业的管理控制,而测绘人员分布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各个部门,各有特点,差别很大。但是,从测绘行业的共性特征来看,都是为经济建设提供各种测绘信息与服务的。为了保证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顺利推进,就必须要建立健全起相应的质量管理机制,诸如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制约机制和检查机制等,实行测绘工程综合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达到预期的目的。

五、结束语

通过对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对多项影响环节与因素的充分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测绘工程的客观实际要求出发,充分利用既有优势,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质量管理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 江明明,张玲.浅谈测绘工程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2(30):88-89.

第7篇:智慧城市治理范文

关键词:成员特质 监事会 治理绩效

特别是2005年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对监事会组成、任职资格以及职权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监事会治理绩效问题更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与1999年颁布的《公司法》相比,我国2006年开始执行的《公司法》是否对监事会治理绩效起到了推动作用?我国监事会治理绩效受哪些因素影响呢?已有研究表明,对于监事会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围绕于监事会的总体特征展开,除独立性影响因素外,监事会成员的个体特征对监事会治理绩效的影响并未得到深入探讨。本文将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监事会成员特征与监事会治理绩效的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

一、文献综述

(一)监事会治理绩效研究 监事会治理绩效的发挥关系着广大股东的利益和企业价值的实现。但是对于监事会治理绩效的认识,学术界并不统一。谢德仁(2006) 基于对审计委员会本原性质的认知,建议将监事会改造为符合其本原性质的审计委员会,但鉴于习惯等原因,在名称上还可以称为监事会,事实上这一观点意味着监事会制度的取消。而李维安等(2006)基于南开大学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的指数描述统计和回归分析,发现民营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状况略差于国有上市公司。就监事会运行状况而言,二者相差不多;就监事会结构与规模状况来说,民营上市公司显著弱于国有上市公司;就监事会治理水平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而言,监事会仍应作为法定的公司监督机构发挥监督作用。之所以产生上述差异,主要是因为已有研究对监事会治理有效性的认知,大多是基于实践中的个案,或是通过计量分析来验证监事会治理对绩效的影响,或是着眼于英美独立董事制度成功的经验,强调独立董事制度对监事会制度的替代,而不是在综合考察监事会制度形成过程中的路径依赖性与内外部治理机制之间关系以及实施中的经济合理性基础上所做出的综合判断,致使对同一制度安排存在着诸多不同的争论。

(二)监事会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哪些因素会影响监事会治理绩效的发挥呢?钟良、石水平(2007)将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特征分为监事会总体特质和成员特质两类。监事会的总体特质包括监事会的规模,会议次数等;监事会成员特质包括监事的独立性、年龄、职业特征、学历、持股情况,兼职情况等。关于监事的独立性,Hamel等(1998)、Massen和Denbosch( 1999),Dahya和Xiao(2003)研究发现监事会的独立性不足降低其治理绩效的发挥。刘立国和杜莹( 2003) 发现,监事会规模与监事会治理绩效负相关,因为企业为了掩饰舞弊问题而设置了更大的监事会。薛祖云和黄彤(2004)发现,监事会会议次数、监事会规模等与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间接证明了上述因素对监事会治理绩效的作用。王世权(2006)得出结论,监事会治理绩效在国有和民营企业影响不同,股权制衡度高的企业更有利于监事会治理绩效的改善。王彦超、辛清泉和王娅娅(2007)发现民营上市公司的监事会治理绩效要优于国有企业。但是,在民营企业中, 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上升, 监事会治理绩效呈现轻微下降趋势。而在国有企业中,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加, 监事会治理绩效呈现增强趋势。这说明, 监事会制度是一种依赖于产权安排的相机治理机制。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委托理论是公司监事会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石。监事会成员的特质包括监事会成员的持股情况、职业特征,兼职情况等,能够影响监事成员监督过程的能力和意愿,从而决定了监事会的公司治理绩效。

(1)监事会成员持股与监事会治理绩效。Alchian和Demsets(1972)提出,为了调动监督者监督的积极性,监督者应成为公司的剩余索取者。但王彦超、辛清泉和王娅娅(2007)的论文发现监事持股与监事会治理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是国家所有制,这种法人治理结构带有一定的虚拟性。上述治理要素中,具有监控权的股东会和监事会成员的直接经济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脱节,具有决策经营和管理权限的董事长、总经理和各部门负责人的经济利益也与企业整体利益存在非一致性,甚至矛盾性,往往导致企业权力过分集中,权力和责任极不对称,内部制约机制失效,对监事成员的激励行为也将失去作用。据此,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非国有企业监事持有本企业股份与监事会治理绩效正相关,而国有企业监事持股则与监事会治理绩效不相关

(2)监事会成员职业特征与监事会治理绩效。刘银国 (2004)指出,改进监事会成员的知识结构可以提高监事会监督水平和效率。监事会成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监事会治理效果。原则上讲,监事会成员应当熟悉并能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具有财务、会计、审计或者宏观经济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比较熟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和文字撰写能力,并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由此提出假设:

假设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监事具有相关专业知识有助于提高监事会治理绩效

(3)监事会成员兼职情况与监事会治理绩效。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监事会成员在其他一家或者多家公司兼职,将加重他们的工作负担,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削弱他们的监督能力。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监事在其他企业兼职会降低监事会治理绩效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我国新《公司法》于2005年进行修订,2006年开始实施。因此,选取新《公司法》实施前后2002年至2009 年共8年的深沪两地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新修订《公司法》后,通过对监事会组成、任职资格以及职权等方面的补充和完善,监事人力资本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绩效是否得到改善。选取2006—2009年深沪两地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目前我国监事人力资本对监事会治理效果的影响问题。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监事会报告资料取自巨潮咨询网与和讯网。本文的初选样本包括深沪市2002年至2009年年度财务报告审计中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非标准意见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共1067个样本,剔除:(1)未披露监事会公告的公司;(2)财务指标和监事会的有关指标不全的公司;(3) CSMAR 数据库与公司财务报告存在差异的数据,最终得到915个检验样本,其中2006年至2009年共计474个检验样本。

(三)变量定义和模型建立 表(1)中列示了本文研究所需全体变量的名称及操作性定义。本文将2006 年至2009 年中的混合数据,建立Logistic 逻辑分析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检验监事会成员特征对监事会治理绩效的影响方向和程度。模型形如下:

Logit(performance)=ln(p/1-p)=α0+β1HOLD+β2PROFESSIONNAL+β3PATIME+β4NUMBER+β5MEETING+β6FIRSTSHARE +β7BIG10+β8SIZE+β9INDUSTRY+β10INDURTRY+ε

其中α0为截距项,β1 ~β13 为回归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本文对样本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1)监事会治理绩效的描述性分析。从2002年至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被注册会计师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共计915家,其中新《公司法》实施前2002年至2005年441家,实施后2006年至2009年474家。各年非标准审计意见类型分布情况见表(2),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占各年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重最高,其次是保留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样本数据中没有公司被发表否定意见审计报告。监事会会议决议公告对审计意见的态度如表(3)所示,分为支持和不支持两种。监事会支持外部监督机构的意见,对财务报告发表独立的看法,意味着监事会治理作用的发挥。通过比较可以发现,2002年至2005年新《公司法》实施前,监事会发表支持审计意见的公司共计144家,占样本总量的32.65%,而2006年至2009年《公司法》实施后,发表支持审计意见的公司共计203家,占样本总量的42.83%。这说明,新《公司法》实施后,通过对监事会组成、任职资格以及职权等方面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监事会对外部审计意见的支持态度提高了10个百分点,监事会治理绩效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还应看到,2006年至2009年监事会发表不支持审计意见的公司共计271家,占样本总量的57.17%,说明我国监事会虽然发挥了公司治理的作用,但效果尚待加强。(2)解释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表(4)给出了模型中2006年至2009年新《公司法》颁布后解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并区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分别进行统计。全部样本统计结果显示,股权制衡度的标准差在全部样本中高达11.47936,说明我国不同企业间股权制衡度差异较大,最小值为0.5482595,而最大值高达75.346154。监事会的规模和会议次数在不同企业差异也较大,有的企业监事会人数只有1人,未达到《公司法》规定3人法定标准,有的企业监事会人数高达12人,但平均来看,监事会人数还是以3人居多。监事会议次数最小值为从未召开监事会议,最大值为10次,说明不同企业监事会运行状况也各不相同。通过对比表中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部分可以看出,国有企业监事持股人数占监事会成员总人数比例的均值为0.1496205,略高于给非国有企业的0.1030609,说明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略高于非国有企业。监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兼职情况在国有和非国有企业没有太大的差异,均值变化不超过0.01。因此本文认为在我国制度下,考虑监事成员持股的激励效果问题,区分企业性质将比忽略企业性质的做法具有更大的合理性。

(二)相关性分析 在做实证回归之前,首先对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Pearson双边检验,表格在此省略。经过检验发现监事持股情况与监事会成员职业背景、是否兼职、监事会规模以及公司规模,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说明监事所从事的职业和是否在其他单位兼职对监事会成员的持股意愿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监事会成员是否兼职与公司规模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公司规模越大,占用监事的时间可能越多,会降低监事在其他公司兼职可能。监事会规模与公司规模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说明规模大小将影响监事会的设立状况。监事会会议次数与会计师事务所是否为国内十大事务所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说明公司监事会的运行状况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有较大影响。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时,如果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过大,可能对模型产生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影响,最终影响回归结果的可靠性。以往的研究,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7时,严重多重共线性可能影响回归结果。检验结果显示,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259,远远小于0.7,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很小。

(三)回归分析 监事会成员特质与监事会治理绩效的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全体样本的拟合统计量sig值为0.421,国有企业拟合统计量sig值为0.640,非国有企业拟合统计量sig值为0.110。此处,零假设为方程对数据的拟合良好,模型的sig>0.05,证明不足以在这个检验中拒绝零假设,方程拟合情况良好。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监事会成员持股与监事会治理绩效。全体样本下的监事会成员持股对监事会治理绩效存在正向影响,但并不显著,监事会成员持股使监事会支持审计师意见的概率比不支持审计师意见概率增加比数比Exp(B)为2.016。国有企业监事成员持股对监事会治理绩效存在负向影响,但并不显著,监事会成员持有本企业股票使监事会支持审计师意见的概率比不支持审计师意见概率增加比数比Exp(B)0.695。而在非国有企业中结果却恰好相反,非国有企业监事成员持股对监事会治理绩效存在正向影响,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监事会成员持有本企业股票使监事会支持审计师意见的概率比不支持审计师意见概率增加比数比Exp(B)7.521。在国有企业所有权人缺位的情况下,随着监事持股人数的增加,监事会不但没有发挥治理作用,反而降低了治理绩效,股权激励没有得到预想的效果。而在非国有企业,通过增加监事会成员持股,可以有效的调动了监事执行监事职责的积极性,提高监事会治理绩效,支持了假设1。

(2)监事成员职业特征对监事会治理绩效。回归结果显示,全体样本下的监事会成员职业特征对监事会治理绩效存在负向影响,且在5%的水平下显著,即监事会成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使监事会支持审计师意见的概率与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使监事会支持审计师意见的概率的比值为Exp(B)0.604。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监事成员职业特征也都对监事会治理绩效存在负向影响,且国有企业负向关系的显著性水平为5%,说明监事的职业特征与监事会治理绩效的负相关性在国有和非国有企业中基本一致。这一结论与假设2相反。这表明监事会成员具备相关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反而降低了监事会治理绩效。

(3)监事会成员兼职情况与监事会治理绩效。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全体样本下监事会成员兼职情况对监事会治理绩效存在负向影响,且在10%的水平下显著,即监事会成员在其他企业兼职使监事会支持审计师意见的概率比不支持审计师意见概率增加比数比Exp(B)0.533。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监事成员兼职情况也都对监事会治理绩效存在负向影响,且非国有企业负向关系的显著水平为10%,说明监事成员兼职情况与监事会治理绩效的负相关性在国有和非国有企业中基本一致。这一结论与假设3一致。

(四)稳健性检验 为了进一步检验模型结果的可靠性,本文以证监会查处的公司违规事件作为监事会是否具有治理绩效的替代变量,对回归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测试。由于版面限制,具体回归结果不在本文中列示。

四、结论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是否认同审计意见的独立意见作为监事会治理绩效的替代变量,从监事会成员特质的角度探究影响监事会治理绩效的因素。结论如下:(1)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绩效的整体水平还较低。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严重违规事件屡屡发生,中小股东利益频频受到侵犯,证券市场秩序混乱,其重要原因之一即是上市公司的监事会没有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使董事会和经营层的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纠正所致。监事会治理作用的发挥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监事会的总体特征是监事会进行公司治理效果优劣的直接影响因素,而监事成员特质是监事会治理绩效大小的决定因素。因此,应该对监事会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2)监事会持股作为一种激励措施在不同性质的企业有着相反的效果。在非国有企业中,通过监事成员持股,有效地提高了监事会的治理绩效;而在国有企业中,由于所有权人的缺位问题,监事持股反而起了反作用。因此,在对监事制定激励措施时,应考虑企业的性质区别对待,保证激励措施的有效发挥。(3)监事会成员职业特征与监事会治理绩效负相关。监事会成员的素质正在逐年提高,监事会成员中也不乏大量专业人士的存在,但是在对监事会的数量和人员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要注意监事会内部在财务会计、法律、经济管理等专业知识结构上的合理搭配,以及监事会成员独立性的加强。(4)监事会成员兼职情况应该尽量减少。目前,上市公司的监事中存在着大量的兼职监事,在这些监事能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不会影响监事会的治理绩效。但是,本文发现有些监事甚至在5家以上上市公司兼职,这说明这些监事往往是上市公司的“摆设”,而没有真正的发挥监督、治理的作用。因此,要想使监事真正发挥效用,应尽量减少兼职监事,增加专职监事。

参考文献:

[1]王淑慧、童宁、周昭:《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评价实证研究》,《河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2]郑伯阳、丰华、刘家国:《河南省国有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现状与公司绩效》,《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3]薛祖云、黄彤:《董事会、监事会制度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期。

[4]李维安、王世权:《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绩效评价与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5年第1期。

[5]卿石松:《监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关系实证分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6]李维安、郝臣:《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评价实证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7]王世权、李维安:《监事会治理理论的研究脉络及进展》,《产业经济评论》2009年第3期。

[8]刘立国、杜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03年第2期。

[9]王世权:《上市公司大股东与监事会治理》,《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10]王彦超、辛清泉、王娅娅:《所有权安排与监事会治理效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发现》,《南方经济》2007年第3期。

[11]Renaud, Achilles,Das Recht derActiengesellschaf ten, Leipzig,1875.

[12]Dahya, J., Karbhari, Y.and Xiao, J.Z., The Supervisory Board in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Problems,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Remedies, Asia Pacif ic B usiness Review,2002.

第8篇:智慧城市治理范文

关键词: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 O2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测绘能为工程建设提供相关的基础数据,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测绘工程质量管理及其控制将会对工程成本、工程质量以及工程进度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采取相应的质量管理措施是十分必要,不仅能够提高测绘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水平,还能保证整个建设工程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文将紧紧围绕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及其控制展开深入的探讨。

测绘工程的概念

所谓测绘工程指的是对项目所处空间以及大地等一系列信息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信息绘制精确的地形图。测绘工程是项目后续施工的基础和前提。测绘工程涉及范围较广,既包括地表的相关地物及地貌,又包括地下的地质构造,具体而言,涉及以下内容:一,山川;二,河流;三,房屋;四,道路;五,植被。在项目建设之前,必须先落实测绘工作,只有当地形图被精确绘制出来后,才能进入到项目的决策阶段、规划阶段以及设计阶段等。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地图以及交通旅游图也是测绘工程的产物。测绘工程除了应用于项目建设之外,还被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如地理学等。相信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测绘工程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1]。

2.测绘工程质量管理及其控制的要素

2.1人员

对于测绘工程质量管理而言,人是核心所在,集主体、客体形象于一身,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若想提高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应保证测绘人员满足以下要求:一,经验丰富;二,技术水平高,三,责任心强。

对测绘人员进行管理时,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划分岗位,明确权责,防止人浮于事;二,以质量为基础,完善技术经济责任制,并将其落实到位;三,采用绩效管理的办法,激励测绘人员认真工作[2]。

2.2设备

在测绘工作中,相关测绘设备需要在露天环境下工作,将会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所以,应针对这些情况做好有效的防护工作。测绘人员应熟知仪器性能,并掌握其正确使用方法,还应该对其采取必要的养护措施。在测绘过程中,应结合项目的实际需要,为其配置合理的测量仪器,不仅要避免资源浪费,还要避免资源不足,除此之外,还应该重视先进测量设备的有机引入,只有如此,才能不断降低测绘人员的工作强度,使其保质保量的完成测绘工作,最终,促进测量水平的不断提高[3]。

2.3文件

对于测绘工程质量管理而言,做好文件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在管理文件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两点:一,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编制,建立健全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文件体系;二,解放思想,创新工作,避免和社会脱节。

对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各个过程进行有效识别,分析它们的先后顺序以及内在关联,从而保证资源通道的畅通。应于之前,落实文件的审批工作,只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保证文件的适宜性、可行性。在文件中,应针对权责划分问题予以明确规定,另外,还应对实际测量环节所需遵守的相关要求予以说明[4]。

3.测绘工程质量管理及其控制的措施

3.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制度保障体系

为真正提高测绘工程质量管理及其控制的质量,则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制度保障体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有关职能管理部门应针对测绘质量问题制定专项法律法规,并以此为准绳指导测绘工作的开展,保证测绘工程的质量;二,测绘主管部门应该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加大执法力度,对那些违反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企业予以严惩;三,提高对行政测绘部门的监管力度。

3.2重视测绘工程的几个质量管理点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人员。要求测绘人员完全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另外,在学历方面、工龄方面以及受训方面均需满足相关要求;二,设备。应做好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同时注意高新设备的引进和应用;三,数据采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已知数据的检查工作,这一点是基础中的基础,一方面要做好控制数据的检查工作,这一点是关键程序,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其它相关信息数据的检查工作,包括地形要素,图形以及碎部数据等[5]。

3.3提高测绘人员的综合素质

不管是何种行业,都应该将员工培训工作当成一个重点工作,测绘行业也是如此。只有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有效提高测绘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技能水平。测绘人员的综合素质将会对测绘工程的质量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提高测绘人员综合素质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定期组织他们对国家测绘局制定的有关文件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如《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以及《测绘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6];二,建立健全奖惩体系,激发他们认真工作的热情,从而实现提高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目的。

3.4加大相关投入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基础性测绘事业的发展,每年都为其提供了大量的经费支持,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增加的那部分费用无法跟得上生产成本增加的费用。所以,我国政府及企业应该加大对测绘工作的关注和投入,包括人力投入、技术投入以及经费投入等。只有保证测绘部门具有良好的内外部条件,才能促进测绘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同时,这也是测绘工程质量管理及其控制的目标所在[8]。

3.5做好文件的动态管理

测绘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这一特性要求我们应该采取动态管理的办法对其进行管理,从而实现测绘质量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在测绘质量管理体系实际运作环节,难免出现一部分不合文件规定的问题,此时,应组织人力对这一问题进行研讨,判断问题的真因所在,如果是文件的问题,则需要对相关的规定及程序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使其趋于完美,最终保证测绘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更加高效的运行。

4.现代测绘工程项目的发展趋势

经过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技术的提升以及相关实践经验的积累,如今,测绘工程项目正逐步朝着“六化”的方向发展:一,内外业一体化;二,数据获取处理自动化;三,测量过程自动化;四,成果数字化;五,信息的管理可视化;六,成果的传播和共享网络化。测绘工程项目的组织在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下,呈现出更加准确、更加快速、更加可靠、更加动态、更加遥测、更加集成、更加简便、更加安全的发展态势。随着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3S技术以及激光扫描系统等多技术融合呈常态化发展,海量和高精密测量数据的处理水平不断提升,测绘工程质量管理及其控制将会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5.结语

针对测绘工程质量管理及其控制展开讨论,其目的在于为后续的一系列工程施工提供科学而准确的数据,这是整个工程项目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测绘行业和诸多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测绘行业的上游企业主要包括:一,测绘仪器行业;二,计算机信息行业;三,航空航天行业。上述行业的不断发展,为测绘行业提供了更为先进的、实用的仪器及技术,是测绘行业不断前行的推动力。测绘行业的下游企业包括:一,房屋建筑工程行业;二,矿产勘查开发行业;三,轨道交通工程行业;四,公路工程行业;五,铁路工程行业;六,水利工程行业;七,市政工程行业;八,海洋工程行业。上述行业为测绘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应用舞台。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建设领域中,测绘工程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和发展前景。所以,针对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及其控制展开探讨,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陆庆云. 谈测绘工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 中国外资. 2011(18).

[2] 杨巨平,唐立哲. 浅析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 科技资讯. 2011(08).

[3] 张秀杰. 浅析如何做好测绘工程的质量控制[J]. 科技风. 2010(15).

[4] 陈壁飞.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问题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1(02).

[5] 白红玉. 浅谈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12).

第9篇:智慧城市治理范文

【关键词】土方回填;施工程序;控制技术

引 文:因为在水利工程中,露天施工受天气影响较大,所以,建筑物施工中的重要隐蔽工程之一就是土方回填。比如应用较为广泛的有沟塘土方回填、基础土方换填、堤防土方回填、路基回填、建筑物墙后回填等。通过多年的经验,在工程施工中易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说弹簧土、路面局部下沉、堤防出现下沉与裂缝或局部滑坡、建筑物整体下沉、建筑物在回填时被推前移位、回填后出现沉降裂缝等现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根据在工程施工中的实践和同仁们分享一些工作中的体会。

1回填土土源选择

土源的质量决定回填的质量。回填土土源宜选用粘土、亚粘土或粉土,但在施工过程中,基本上是就近选土,在道路工程的施工中就应对取土场进行选择,未达标的土不能用于道路填筑。针对水利工程的特殊情况,施工方要对土源进行判断:土源中是否含有机质、杂物、腐殖土等,如有则会因其发生分解造成孔洞或下沉,从而引起变形;土源中是否有膨胀土、湿陷土、冻土,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果是堤防工程,在迎水面不能用粉质土,否则容易造成渗水、管涌现象。所以,施工前应该判定土源的情况。

2土方击实试验

确定土源后,要根据各种类型的土质进行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通常情况下,工程中仅会随机取土样送试验室做一组击实试验,但这样还远远不够,应根据土质情况及取土的层次分别做击实试验。如果是堤防工程,则要根据取土场的数量及取土深度安排击实试验数量,才能符合工程要求。此外,应根据压实机械确定选择轻型击实试验还是重型击实试验。如:在某河道堤防工程中,施工单位取土送检时送的是深层粘性土,实际填筑时用的是表层土,结果导致现场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故取土一定要有代表性。又如:某堤顶道路工程,设计时是按照道路工程来设计的,但在施工单位送检时却按照轻型击实送检,结果在道路施工中出现很多裂缝,最后造成工程返工。因此,击实试验尤其要重视取土的代表性和压实机械的准确性。

3施工程序和方法

得到最佳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后,即要以此作为施工的依据。首先,应确保回填时土源中的含水量能控制在最佳含水量士3%以内,如果含水量过小则需洒水,如果含水量过大则应进行晾晒,直到含水量满足要求为IF。然后对土源进行破碎,使土源的颗粒达到容易压实要求。下一步就是分层铺土进行压实,压实的工具不同,铺土厚度也不同,靠近建筑物可用人工或小型打夯机压实,且每层铺土厚度不得超过20cm,若用一般的压实机械压实,则每层铺土厚度不得超过30cm。最后进行压实,压实的遍数以达到压实度要求为止。

在工程施工中含水量的控制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较难把握,特别是因建筑物回填的土源为开工初期挖出的土方,在经过一个工程施工期进行回填时,其内部上干下湿,含水量差别很大。所以,在开挖时应尽量把土堆成垅,不要堆成圆堆,这样在一层一层取土时,含水量才能基本一致,经过晾晒或加水容易达到最佳含水量。有的工地为了赶工期,加大了铺土厚度,甚至达到50cm厚,可检测压实度却需去掉上部1/3,以检测下部2/3的压实度为准,所以,在施工中一定要控制铺土厚度。在施工中还可能会出现如下事故:一是泵站施工结束后,经过一段时间发现泵房地面混凝土下沉裂缝,或在管理房下面露出地圈梁,或泵房及管理房四周散水下沉;二是过路涵两侧墙出现侧斜等。上述现象都是因未按规范施工造成,回填土不实就会导致下沉。

4各类回填土控制重点

4.1沟塘土方回填

沟塘回填前要按照以上要求准备好回填土源,然后进行沟塘清理,直至清到原状土,再迅速分层铺土压实,直至超过地下水位及毛细渗透层以上,这样沟塘处理才算完成。在沟塘施工中一般施工单位都容易忽视质量控制,认为其在工程中不会出现大问题,实则不然,在土方回填中会出现弹簧现象:一是由于土源含水量过大,造成压实弹簧;二是在土的压密过程中形成毛细现象,即下面的水通过毛细孔向上渗,因而造成弹簧现象。

4.2基础土方换填

基础换填是将土挖至近标高时,在四周挖好排水沟,再用准备好的土源进行分层压实回填。小型水利工程排水常做得不够到位,参照以往施工经验,排水沟一定要离基础2m左右,且深度低于基础高程50cm以上。如存在难度,则应采取打降压井或用井点进行降水,以做到干法施工。如:在灌区改造工程中挖至基础时出现了大面积流沙,导致无法继续施工,此时因基础根本就达不到应有的承载力,最后通过采用井点降水方案,清除底层的流沙后用水泥土进行换填,才达到良好的效果。

4.3筑填土方回填

堤防回填的重点是做好分段接头处的梯形接口,确保堤防整体连接,填筑时堤边线宜超宽30cm,确保最后整坡时不出现贴坡现象。对于坡度陡于1:5堤防的新填土与老坡面结合处,应将结合部位挖成台阶状并作刨毛处理,以利新、老土层间密实结合。这在工程施工中较易被忽视:一是施工单位为了省钱没有超宽填筑,最后整坡时发现坡面下凹,再加土贴上去想保证坡形,结果在后期发现大面积滑坡;二是施工单位为了省事没有开阶,等到工程完工运行一段时问后发现有大的裂缝。

4.4路基填筑

道路填筑关键在于路堤应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击实试验为重型击实,压实机械为压路机,其他方法与堤防回填相同厂应特别注意的是:在道路施工中因线路很长采取分多个施工班组进行施工时,不可能保证同时一层一层向上填筑,班组与班组之问所留台阶要相互交替、相互连接,确保工程不出现横向裂缝。

4.5建筑物墙后回填

建筑物墙后回填的关键在于要在建筑物挡墙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填筑,且必须采取两侧同时填筑、同时上升措施,以保证挡墙两侧受力均匀。单侧回填应注意回填速度,靠近建筑物50cm内用人工分层夯实,其他回填方法同基础换填。如:在大运河整治堤岸防护工程中出现了回填土将混凝土墙向前推移超10cm现象;某灌区改造工程中因块石墙砌好后还没达到凝固期就进行回填,结果出现块石墙被挤出10cm左右。以上情况均是未按照要求填筑造成的,因此,在墙后回填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要求进行回填施工。

4.6土方冬雨季施工

冬雨季施工注意要点:雨季在挖土区、卸土场、填土区要利用自然地形做好排水系统;冬季施工应严格控制回填温度,气温低于0℃应停止回填施工,防止土体受冻结冰;冬季土方回填时,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0%-250%,预留沉陷应比常温施工时有所增加。

5控制流程

6结语

土方工程施工的科学合理性对工程的工期和效益影响较大,因此,在做好回填土施工过程中含水量及压实度试验工作的同时,还应注意各类回填土的质量控制,这样回填土工程出现通病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完成令业主满意的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张雪梅,王会伦.关于回填土施工质量控制问题的探讨[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