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体工程学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体工程学》作为景观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利用生理学、心理学及其他相关知识学科来研究人 、 机、 环境系统之间优化的问题。以“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环境的原则构建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其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点:
知识目标:人体工程学的知识基础和人体工程学中人、室内外环境与设施之间的关系。
素质目标:创造出更加舒适、安全、高效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拓思维、增强艺术内涵和人文修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及可持发展的综合能力。
能力目标:室内外空间设计,形式美法则的灵活运用、人体工程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人体工程学以人为主体,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等方面与景观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以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的是安全、健康、高效和舒适性。
2 体验式教育模式在人体工程学上的创新与发展
人体工程学注重研究人的感觉,视觉和听觉及触觉,心理与空间行为和习性之间的关系,与景观设计的比例尺度,功能气场、道路划分、植物绿化设计等的室外空间与设施的相互作用。
人体工程学未来将面向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智能化的方向飞速发展。
而体验式教学法创建的是一种互动的交互形式,强调重视师生的双边情感体验。体验式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和激发兴趣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人体工程学》需要学生有独立自主、创新等精神为目标,亲自测量、验证才能获得科学有效的数据,养成主动思考与反思。课程采用专题研讨、实践教学为教学手段。通过体验式教学,使理论课程切实有效地服务于实际设计与生活。
2.1 体验式教学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创新、新认识
在高等教育大知识背景的前提下,体验式教学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经验、新认识,促进学生个性全面成长。景观设计专业《人体工程学》使学生真切体验、感受与认知相关理论知识,课程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激发对抽象枯燥的数据理论知识的兴趣。
体验式教学内容包括四个阶段:亲历阶段即学生亲身经历某一件事或某一个情境阶段。形成阶段即学生对上述亲历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观念。检验阶段即学生在新情境中检验所形成的概念或观念的阶段。反思阶段即反思已经形成的概念或观念,产生新经验、新认识。
景观设计专业注重生态的融合、人文的共鸣、群众需求。
在讲授不同人体数据时,要考虑到人体静态与动态功能尺寸,还有一定的使用状态和方式。学生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精益求精的设计态度,才能设计真正符合人体工程需求的景观环境。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单一的课堂实训主动性不够,被动学习的情绪明显,由于不同环境因素的复杂性为主动学习设置障碍。因此,授课时应联系学生日常环境,引导学生亲自去体验、感受、测量相关数据,主动思考与自己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和景观环境等。
2.2 以专题创新研讨教学为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人体工程学》教学采用研讨、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在课程重点章节内容安排专题任务研讨,提出专题设计内容,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对项目进行分析讨论和深入设计,学生分组讨论制作 ppt,创造互相学习的机会,阐述设计的理念思路和设计方法,在切磋、研讨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自主学习环境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讨课中提倡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观念,也符合《人体工程学》多元化、人性化的发展,提升学习的能动性与个性体验,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2.3 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实践教学为目的
《人体工程学》是一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 为了使学生在今后实际设计时能有据可循。因此,课程面向实践教学为主要依托。
教师在理论教学中穿插一些实践课程,以学生常见现实生活现象为题材,让学生走出课堂,讲授不同人体尺寸与相关景观环境设施时,让学生调研本地区不同年龄层人体特征与生活习性,调研 300 多名来自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群,办公与购物环境的消费心理需求等,收集分析大量人体尺寸,得出最佳舒适度,在教学过程中体验独立创造,参与合作的快乐,使学生在积极的体验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3 结语
景观设计是一个充满生机、前景广阔的专业。在社会教育体制转型的背景下,景观设计专业在我国教育界将迎来新的变革与发展。通过本文《人体工程学》课程体验式教学研究体会了教学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过程。在未来调整和革新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高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体系。是景观设计专业还需长期探索研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殷陈君 . 人体工程学 [M].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2] 王鑫,杨西文 . 人体工程学 [M]. 北京 :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关键词】 创新建筑 室内设计人文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其具体分析理解为:
1) 对建筑室内环境的意义缺乏理解,缺乏正确的建筑环境意识和观念。
2) 社会整体建筑文化发展的落后(或“人文”的概念以及体现)。
下面从二个方面来阐述一下:
一.对建筑室内环境的意义缺乏理解,缺乏正确的建筑环境意识和观念。
从社会观察中发现一些问题十多年来,我国室内设计从无到有,出现空前活跃之发展势头,对于开创广大人民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室内设计作为一种专门的学科和专业,人才培养还没有达到真正的专业化,行业的要求也不高。出现上述情况是基于根本的设计观念模糊:
1. 对建筑及人的认识模糊
认为室内设计是在已有建筑空间中进行表面装修和布置家具、悬挂装饰灯具和布置其他装饰品。把室内设计看成单纯的视觉条件的改善。即是从简单的装饰要领出发去认识室内设计,把建筑室内空间内涵与建筑设计割裂开来。实际上,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种延续,它们都是属于建筑设计范畴的。
室内设计是现代科技和文化艺术的综合产物,对于室内设计的研究,受到若干新兴科学发展的影响,如行为科学、环境、色彩心理学、环境物理学、环境艺术和人体工程学等。这门学科最广泛地包罗人的各种生活和生产活动内容,反映了人们相互交往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室内设计应充分体现人的价值特征,必须以人为主体确立设计依据,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寻找和它们相适应的环境形态结构。研究室内环境问题,要研究人的多种生活体验,研究人的感觉、知觉、习惯、智能和各种生活活动规律以及人对于室内环境的各种反映等。
2. 建筑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脱节。
改革开放,使中国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这 种冲击表现为大量西方科技、文化被引进,在文化艺术领域里,典雅的、通俗的、理性和非理性的思潮在无选择的传播。总的说来,对于我们拓展视野、更新文化观念、繁荣艺术创作,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建筑(包括室内设计)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或载体)在外来建筑思潮影响下,使我们在追求时尚的社会心理之下,普遍表现为求新、求异,或追求多样化。这种倾向和我们比较熟悉的后现代主义恰好不谋而合。我们讲的拼凑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这种倾向的有意无意的表现。这是当前典型的室内设计的社会模式。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建筑思潮,由于其形式和内涵的多样性和通俗性,而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时尚建筑形式。后现代主要针对现代建筑存在的某些问题提出的另一种颇具哲理性的创作方法,它对于当代建筑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社会上对多种建筑形式的生搬硬套,或者照抄一些后现代建筑师作品的某些细部,实际上它的建筑内涵十分浅薄,有的甚至与后现代的基本思想的混乱表现之一种,其直接原因是建筑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脱节。
3. 室内设计材料使用观念模糊,出现盲目使用高档材料的倾向。
有的人自知设计没有什么内容,便用大量高级材料去掩盖设计上的缺陷,这也是当前设计创作中有代表性的倾向。
建筑空间是由一定实质材料的界面所组成,选用不同材料的结构和围护构件,按照材料,基本性能和力学规律围合成的室内空间,具有满足使用功能和人的审美要求双重特征。运用不同材料,在室内出现不同形式的空间界面(如蓬波杜中心的金属结构天棚、居室中的木屋架等)在室内产生各种形式的线、面、体等空间构成要素,这是材料与结构对室内环境产生的综合影响。某些新材料构件的应用,如大型玻璃隔断,使室内空间出现通透感,大大丰富了室内空间层次变化,这些都改变了传统建筑形式和它的设计方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室内空间的整体形象是材料,结构和空间共同体现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象。
对于室内装饰材料的研究,除了掌握其功能特点外,主要应研究材料本身的素质和艺术表现力,以及人的视觉、心理反应等。
室内设计的各种意图,必须通过材料的合理运用来完成,可以用在室内环境中的材料很多,但要达到合理运用则比较困难,我们应当学会主动驾驭材料,最大限度发挥材料各自的优势,而不能盲目乱用,甚至无原则的高级材料堆砌。对于高级装饰、装修材料的使用,应重点突出,体现高材精用的原则。
目前,很多工程中,不分重点地将一类高级材料,如花岗石、不锈钢、高级硬木、镭射玻璃等到处乱用,以为这才能体现他的所谓装修档次,这实际上是把使用高贵材料和提高环境质量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混为一谈。
二、“人文”的概念以及体现。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人文”解释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社会学范畴的“人文”概念。在设计领域,“人文”应展开理解为深厚的文化性内涵以及带有广泛意义的人性化的设计要素。
(一)、设计的文化性内涵。
设计的文化性内涵即指设计的“文脉”(Context)。“文脉”(Context),原意指文学中的上下文,其广义的理解一般为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与其他事物的关联。德国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恩斯特·卡西尔说:“文化的本质是人类通过人造的符号和符号系统在时间或空间中交流传递信息的行为”,在设计领域,“文脉”一词应指设计中文化层次的脉络以及在设计风格中体现的内涵,而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枚举和篡改,盲目的罗列及拼贴。
室内陈设设计中的文脉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产品,是通过大量的符号(物质世界的以及意义世界的)来向受众传达信息的,而且主要是通过提炼升华的物质世界的符号以意义世界的形式来对室内的特定部位进行再次装饰和设计,借此强化室内的装饰效果和特殊气氛,突出设计的内涵。
(二)、设计的人性化的设计要素。
正如美国设计师普罗斯所说:“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经济,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所以,任何设计都应该牢牢的把握人是第一性的原则。室内陈设设计作为室内设计的延续,是产品和空间与其受众--人的关系最直接的体现之处,作为现代设计师,有责任也有义务设计出最适宜的人性化的环境。
现代意义的人性化设计应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是人体工程学,其次是人情化设计。
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也称人类工程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Ergonomics)。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独立学科有40多年的历史。及至当今,社会发展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渡,重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人体工程学强调从人自身出发,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研究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的新思路。
人体工程学联系到室内陈设设计,其含义为: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室内环境和各陈设用品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选择最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的装饰手法,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标应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
如果说人体工程学更多的是将人作为一个物理实体看待的话,那人性化设计中的“人情化设计”则完全是将人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感性的灵动的感情载体来看待的。在人体工程学中,也有对人体心理动态的研究,但其立足点在于以物理和数学的形式将人的普遍的精神和生理反应进行测试和量化,取得的是绝对精确和理性的数据,却忽略了人的心理的波动与不稳定性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与性格,此种方式测量的数据在与使用者面对面时是有很明显的差距的,尤其室内陈设设计是作为空间设计的终端项目,与使用者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本人在此提出“人情化设计”这个概念,这是个有别于人体工程学中的概念。
在某种程度上“人情化设计”更接近于近日较为热门的“环境心理学”。但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重视的是人工环境中人们的心理倾向,主要涉及到空间规划和建设的工作,而室内陈设设计的主要任务不是去创建改造环境,而是强化室内气氛,改进人与空间的关系。因此,室内陈设设计中的人情化主要体现在所选家具、用品以及装饰物对使用者应当造成的最恰当、最适度的影响。同时,还要体现设计者乃至整个社会对某些特定群体的关怀,比如绿色环保产品及技术的使用,无障碍设计以及生态设计等。
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产品的更新、生活节奏的加快……等等一系列的社会与物质的因素,使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在“方便”、“舒适”、“可靠”、“价值”、“安全”和“效率”等方面的评价,也就是在产品设计中常提到的人性化设计问题。
所谓人性化产品,就是包含人机工程的产品,只要是“人”所使用的产品,都应在人机工程上加以考虑,产品的造型与人机工程无疑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可以将它们描述为:以心理为圆心,生理为半径,用以建立人与物(产品)之间和谐关系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综合平衡地使用人的肌能,保护人体健康,从而提高生产率。仅从工业设计这一范畴来看,大至宇航系统、城市规划、建筑设施、自动化工厂、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小至家具、服装、文具以及盆、杯、碗筷之类各种生产与生活所创造的“物”,在设计和制造时都必须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来考虑。若将产品类别区分为专业用品和一般用品的话,专业用品在人机工程上则会有更多的考虑,它比较偏重于生理学的层面;而一般性产品则必须兼顾心理层面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符合美学及潮流的设计,也就是应以产品人性化的需求为主。
那么,对于一件产品是如何来评价它在人机工程学方面是否符合规范呢?以德国Sturlgart设计中心为例,在评选每年优良产品时,人机工程上所设定的标准为:
1)产品与人体的尺寸、形状及用力是否配合;
2)产品是否顺手和好使用;
3)是否防止了使用人操作时意外伤害和错用时产生的危险;
4)各操作单元是否实用;各元件在安置上能否使其意义毫无疑问的被辨认;
5)产品是否便于清洗、保养及修理。
一般情况下,在设计教育中常以上述第三项较为强调,而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则是以产品的视觉效果、商场气氛及价值来决定购买行为的成立与否,但作为一名好的设计师应为产品长期使用的效果及舒适性负责,尤其是避免伤害与危险的防止更是不可忽视的考虑因素。如,在操作计算机的上机姿势中,在现行的上机条件下,操作员常常是手臂向前悬空着来操作键盘和鼠标的。手臂的悬空形成了肩颈部的静态疲劳,使得操作员不得不将背部靠在椅子靠背上作业(后靠姿势会加大悬空的手臂的前伸程度,从而增大肩部所需要的平衡力矩,加快肩颈部的疲劳),而当操作员脱离靠背又手臂悬空时,体重就全部需要由脊柱来承担,其结果或者是腰背的疲劳酸痛,或者是腰肌放弃维持直坐姿势而塌腰驼背,或者是把手腕抵在桌沿而引发腕管综合症。那么,要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设计师就必须充分考虑人机工程学的因素。
所谓人机工程学,亦即是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还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出力范围、活动范围、动作速度、动作频率、重心变化以及动作时的习惯等人体机能特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肤觉等感觉器官的机能特性;分析人在各种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机理以及人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探讨人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
人机工程学因素往往是企业提高其竞争力的手法之一。若说“人性化产品”是与“人”合为一体的产品设计,“人机工程因素”则是设计工业产品时的人机界面所必须考虑的因素。在我国即将加入WTO所面临的冲击下,中国的制造业无不是严阵以待,企图在竞争中保持优势。管理大师麦克·波特(MICHAELPORTER)曾说过,企业具备竞争优势的两个方式,一是扩大生产规模,走向规模经济,才能占有成本上的优势;另一个便是创造企业或产品的附加值,制造消费者趋之若鹜的心理。在现今产品和质量逐步提高,且消费者对商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各产品制造商们无不力求突破,希望能出奇制胜,打动消费者的心。拿当今世界上提出的“健康”人机工程学的新要求为例,即是用某些考虑人机因素的辅产品,如:电动腰靠、紫外线阻隔(UV、CUT)等来提高产品人性化的层次,籍此创造其他品牌无法模仿的优势,而赢得消费者青睬的。
究竟什么样的产品需要人机工程呢?在设计上又如何表现,才能成为符合人机工程学的产品呢?
工业设计师指出,就电脑的相关部件和设备而言,如键盘、鼠标等输入装置,因使用者可能长时间利用其从事工作或娱乐,接触的时间较长,在使用时也可能十分投入。因此,人机工程学就成了设计上最主要的条件之一。
人机工程学的显著特点是,在认真研究人、机、环境三个要素本身特性的基础上,不单纯着眼于个别要素的优良与否,而是将使用“物”的人和所设计的“物”以及人与“物”所共处的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在人机工程学中将这个系统称为“人——机——环境”系统。这个系统中,人、机、环境三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着系统总体的性能。本学科的人机系统设计理论,就是科学地利用三个要素间的有机联系来寻求系统的最佳参数。
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通常是在明确系统总体要求的前提下,着重分析和研究人、机、环境三个要素对系统总体性能的影响,如系统中人和机的职能如何分工;如何配合;环境如何适应人;机对环境又有何影响等问题,经过不断修正和完善三要素的结构方式,最终确保系统最优组合方案的实现。这是人机工程学为工业设计开拓了新的思路,并提供了独特的设计方法和有关理论依据。
作为一个全息系统的局部,一个产品中包括了我们这个商品社会中的全部信息。一件设计优良的产品,必然是人、环境、经济、技术、文化等因素巧妙融合、平衡的产物。开始一项产品设计的动机可能来自各个方面,有的是为了改进功能,有的是为了降低成本,有的是为了改变外观,强化“柜台效应”,以吸引购买者,更多的情况是上述几方面兼而有之。于是,对设计师的要求就可能来自功能、技术、成本、使用者的爱好等各种角度。不同的产品设计的重点也大不相同,暖水瓶的设计显然就要比香水瓶的设计考虑更多的人机问题;再以肇及设计所设计的电脑游戏遥感器为例,乍见此产品时,看似不符合人机工程学,但实际使用时却很合手,操控性良好,而且遥感器外型颇酷,用此摇杆玩空战游戏,有操控战斗机的味道。相比于市场上其他同类型的产品,即使售价比一般产品高出许多,也一样大受欢迎,足见其魅力所在。但也有这样一种产品,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是因其外型讨好且成本不高所致,但缺点是产品轻,因此,在使用时本来一只手操作很方便,却不得不双手并用才行,这就是该产品在人机工学上的不足之处;但在成本、售价及市场因素的考虑下,厂商还是推出此种产品。而对于专业用品就不同了,例如美发师每天所使用的吹风机,除草机工人所使用的修剪机就绝对不能轻视人机工程学在生理层面上的考虑。
然而,一个好的产品设计是可以涵盖形态和人机因素的,产品的外形一样也可以有机会作人机工程的发挥。以TEAGE为微软所设计的易用鼠标球而言,该鼠标是特别为儿童体验电脑而设计的,在方案决定之前对儿童的抓握方式进行了研究,黄白两色相间的鼠标球使儿童们在学习电脑时,增加了趣味性和功能性。该产品已经超脱了产品造型上的束缚,除让其更好用之外,也同时赋予了产品新的意义与想象空间。
除了一般的大众消费品之外,专为特殊族群所设计的产品在人机工程学上也有更多的考虑。如,残疾人用的瓷器套具,此套设计是专为残疾人做的餐具,又不让人直接看出它们是专为残疾人做的。故而,设计师在充分考虑了人机工程学的基础上,特别处理手把的凹凸,使患者拿在手里有一种心态上的平衡感,既能看到,又能摸到,但又不那么显眼。
再以医疗设备来说,病床、医疗椅等产品,在设汁上不只是考虑操作要符合人机工程学,在材料上也应力求人性化,增加产品的亲和力,以提高产品的“EQ”。
由于学科来源的多样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人机工程学中采用的各种研究方法种类很多,有些是从人体测量学、工程心理学等学科中沿用下来的,有些是从其他有关学科借鉴过来的,更多的是从应用的目标出发创造出来的。其中常用于一般产品设计领域的方法有如下几类:
1,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是人机工程学中研究人形体特征的主要方法,它包括尺度测量、动态测量、力量测量、体积测量、肌肉疲劳测量和其他生理变化的测量等几个方面。
2.模型工作方法
这是设计师必不可少的工作方法。设计师可通过模型构思方案,规划尺度,检查效果,发现问题,有效地提高设计成功率。
3.调查方法
人机工程学中许多感觉和心理指标很难用测量的办法获得。有些即使有可能,但从设计师工作范围来看也无此必要,因此,设计师常以调查的方法获得这方面的信息。如每年持续对1000人的生活形态进行宏观研究,收集分析人格特征、消费心理、使用性格、扩散角色、媒体接触、日常用品使用、设计偏好、活动时间分配、家庭空间运用以及人口计测等,并建立起相应的资料库。调查的结果尽管较难量化,但却能给人以直观的感受,有时反而更有效。
4.数据的处理方法
当设计人员测量或调查的是一个群体时,其结果就会有一定的离散度,必须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才能转化成具有应用价值的数据库,对设计产生指导意义。
当今的工业设计师面临着多种活动和课题,例如:电视资讯、互动电视、通用遥控器等,与企业合作的范围也很广,在实施产品的人性化设计过程中,通常采用如下的设计程序:
1)建立并运用资料库(这在前面已有论述);
2)决定研究主题;
3)观察阶段:
*目标轮廓*访识/观察*使用模式/议题
4)发展阶段:
*关键议题*产品概念*测试与评估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人机工程师和工业设计师都必须全程参与,但在各个阶段为主为辅的角色会有不同。例如:产品概念由工业设计师主导,测试则由人机工程师主导,每个步骤以剧本的形式来串连沟通。每件产品都有各自的在人机工程学上的特色,特别是消费性产品。以汽车内部设计来说,就有三个表达人机工程需求的方式:一是操控界面,如方向盘的设计;二是座椅及内装设计,如一些大客车座椅,或者老板椅的靠背上部,都有一道鼓起来的凸包。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这个凸包常常是顶在后脑勺,使得身体后靠在椅背时,不得不稍稍低头。从设计上来说,这道凸包本来是用来垫靠颈部凹处,使人的头颈更舒服的。问题的出现是由于这些座椅的设计和生产直接从国外引进,而生产者又没有重新考虑中西方人在身材方面的不同,尺寸上完全照搬。结果西方人垫颈的凸包就顶住了我们的后脑勺;三是情报沟通系统,如导航系统设计及安全警报功能。
在新的世纪里,我们以新的方式来感知世界,人们越来越多的在追求一种新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空间,毫无疑义,未来的人性化设计具有更加全面立体的内涵,它将超越我们过去所局限的人与物的关系的认识,向时间、空间、生理感官和心理方向发展,同时,通过现代高科技技术如虚拟现实、互联网络等多种数字化的形式而扩延。IDEO设计公司的数字化收音机正是基于这一观念上的最新数字广播概念设计,通过对使用者状况的设计构想,研究收音机的可能外观和操作方式。无论在造型上还是在界面设计上,都使人机交互关系达到物我两忘的状态。该收音机上的显示屏幕以图形界面来说明音频节目的内容。设计范围包括个人化家用收音机、个人可携式收音机和演艺工作者的专业收音机。
中国未来的产品设计必须以创意与革新为首要条件,唯有真正好用且务实的商品才能在市场上脱颖而出,让消费者感到贴心且实惠的产品方是企业制胜的绝佳利器。符合人机工程,人性化的设计是最实在,同时也是最前沿的潮流与趋势,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是人与产品完美和谐的结合。使人性化的设计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心。
[参考文献]
[1]<人机工程学>.丁玉兰.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的生产也处在规模扩大化、生产高效化、质量规范化的发展过程当中。在各行业的日常生产当中,由于其生产的先进性正在不断提高,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也会更为紧密,这也为各行业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实现其整体质量的提高。其中,安全人机工程学作为一门发展速度较快的学科,目前在很多行业的生产当中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在生产当中应用安全人机工程学主要的目的就在于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并且为生产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生产环境,进而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笔者将在本文当中对安全人机工程学进行概述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如何在日常生产中得以应用。
关键词:生产;安全;人机工程;日常;研究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安全人机工程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该学科既是安全科学的主要分支,也是社会文明生产发展的主要象征。在安全人机工程学发展当中,主要是利用人机工程学的相关内涵思想与人机结合的安全问题相结合,并且将人、环境与相P机械三者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保证人的能力可以完全适应相关作业活动的具体要求。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相关人员在生产劳动当中的舒适性与安全性,也能不断提高具体生产的效率,带动生产的顺利进行,以此避免生产中出现问题等影响最终的生产质量。笔者将在下文中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望给相关人士提供科学参考。
一、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相关概述
人机工程学在实际应用当中也可以被称作为人类学、人类因素工程学等,其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人与机器设备之间关系的合理性,进而保证人在进行设备生产的过程当中与所处的环境、具体的机械设备等完美配合。而伴随人机工程学的不断发展,其分支也在逐渐增加,其中,安全人机工程学就是其重要的分支之一。安全人机工程学主要是根据人与环境、生产机械设备之间的关系等保证生产者在具体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在现代化的生产当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等也变得更为复杂和精密,运行速度也会较快,这就给具体的生产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各行业生产除了需要生产人员自身有明确的判断力等,还需要让其实现对机械设备的科学操作。在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指导下,生产者与机械设备等是一个整体系统,只有保证生产人员在较为安全、舒适的状态下开展工作,才能有效保证日常生产的安全进行。
安全人机工程学在实际运用当中会与很多学科知识相融合,比如生理学、生物力学、心理学等,将这些不同的学科知识相结合,可以有效应用不同的学科研究方法等对生产人员、环境、设备之间的问题进行共同分析,这样才能有效发挥人机系统自身的效率,并且确保生产人员的舒适性等,避免生产人员的自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
二、日常生产当中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具体应用
(一)冲压生产中的应用
在冲压生产操作当中,冲压设备相对而言操作起来较为容易,零部件的成型率也会较高,所以在很多制造企业当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冲压生产操作当中,生产人员出现事故的几率也会不断上升,所以,如何避免冲压事故的产生就成为了相关企业的重点预防对象。
在人机工程安全学的相关理论当中,冲压生产在操作的过程中,模具是人机的结合面,更是生产事故的多发点。如果一些模具在设计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漏洞,就会造成人机协调性达不到标准,生产人员在进行送料与取料的时候就需要将手伸进危险区域之内,导致生产人员的安全出现严重隐患。所以,为了避免这类事故发生,生产人员可以选择连续模的应用,避免进入危险区,也可以在冲床上安装光电保护装置,并且在平时做好冲床等设备的性能检修。
(二) 重体力劳动生产应用
在日常生产当中,很多从事重体力劳动的生产人员,很容易在生产当中出现突然伤害或器官的联系受损等,尤其是在搬运重物的时候。在利用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进行分析的时候,生产人员如果需要进行重物的搬运等,需要先将重物等抓稳,并且在提起重物的时候保证腰部与上身的挺直,将膝盖弯曲。相关企业在设备的设计等方面,需要保证生产人员抓握重物的高度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达到50cm,并且在搬运的时候将身体尽量靠近重物,这样可以避免生产人员的椎间盘出现严重的损伤,保证生产人员的安全。
(三) 控制台作业
在很多大型的设备当中,存在很多大的控制台等。生产人员在控制台的操作当中,需要对具体的控制件进行科学的使用,控制件一般都会在较小的空间当中排列在一起。在控制台的具体操作当中,如果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之下,操作者还需要在实际生产当中不断保证视觉方面的功能。比如,在驾驶飞机或者是在操作大型的机械设备的时候,相关人员就需要根据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相关理论等,这样就可以有效保证控制件的设计与人机工程学相吻合,保证生产人员对控制件进行有效的操作处理,避免在操作过程当中出现严重的失误等,进而保证生产人员的安全性。
此外,在安全人机工程学当中,还要求生产人员在平时不断提高自我安全意识,并且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生产,以此保证人身安全。
结语:
在具体的边缘学科发展当中,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在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实际发展当中,会将人体科学、环境与社会科学、安全科学等紧密结合,并且可以充分运用各学科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等,分析并研究人与环境、人与相关设备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人与环境、人与相关的生产设备之间达到最佳的配合状态,在保证生产人员自身安全的同时,可以有效改善具体的生产条件,保证相关的生产设备性能等更为可靠、安全,确保生产人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较为舒适。在将安全人机工程学与日常生产紧密结合之后,就可以显著提高生产的效率,带动各行业生产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张义峰,唐铭,张新超.安全人机工程学在日常生产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6).
[2]苗梦露.人机工程学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探讨[J].煤炭技术,2011(07).
[3]罗龙飞,冯如只.论人机工程学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4).
例如,对于办公空间设计的种种方式和方法,技巧性的和细节性的指引等等。还有我国从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对办公空间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列举了一大批的办公空间设计工程《。办公空间设计与工程》这本著作就是我们一直在遵循的经典,还有玛丽莲泽林斯基的《新型办公空间设计》等等,都是我们遵循的基本空间设计理念和设计过程等内容。从办公空间的设计过程来看,首先这就是一个明确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根据办公空间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办公空间的设计,办公空间的使用者将来确定是什么群体,什么性质的办公行为,人员和数量具体是多少,工作人员的年龄构成和组织文化是什么,职能如何体现,工作如何开展,整个工作流程如何运作,工作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考虑到的细节问题。同时,我们还需要更多地考虑到办公方式、空间使用和环境形象方面的问题,对于办公空间的具体要求和具体内涵,我们需要进一步全面的考察到位。需要我们进一步明确的还有办公空间坐落的位置如何,企业的CI设计是什么,在室内想如何体现机构或者企业的形象等问题。最后,我们还要有成本概念,考虑项目资金的投入问题。对于以上问题,我们都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研究,同时进行有效的、系统的研发设计。对于办公空间的初步规划方面,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有所体现。从目前国内的设计情况来看,近年来形成了一些较为常见的房间设置理念,根据机构大小和职能来划分空间设计,有多少部门或者有多科室就有多少个房间,尽管这种方式方法比较简洁,对于工作的私密性有一定的保障,但是在空间设计的理念出发,这种设计方式就严重的缺乏灵活性,会导致整个空间设计出现死板、封闭的情况,对于员工的沟通和交流也是非常不方便的,我们强调团队合作就是要有开放性,过于封闭的空间布置很容易打断这种开放式的结构。所以,我们一般在设计过程就是要不断的采用共享办公空间与个人办公空间相结合的规划内容。
2办公空间设计的要旨
首先就是要确定办公空间设计的目标,通过办公空间的设计为办公目标提供一个良好的舒适、方便、安全、高效以及更加愉悦的环境,办公空间的设计目标步骤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在空间设计的第一个要旨,就是尊重科学、尊重规律。例如,在保障舒适性的前提下,构建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办公空间,这其中涉及声学、光学、热工学、环境心理学和人体工程学等等学科的内容,为了让办公空间更加方便,我们必须涉及空间流线学、人体工程学等内容,在安全方面,更是涉及保密、消防、构造等方面的问题,我们的办公空间设计要能够估计到所有的感官接受度,符合所有人的基本审美和功能需求。这就是我们确定办公空间的首要目标。其次,我们要考虑空间设计上的功能划分,在功能划分上,我们需要采取的主要设计内涵是功能区域上的分割与写作。例如,我们设计的门厅,它的开门方向和过渡方向如何,它的延展区域是如何,它的主要内容如何,它连接中心地带吗?在通道设计上,我们更要考虑的是人流交通的问题,连接各个办公室的区域纽带。办公室的主要场所必须是独立的和开放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公共场所和开放式,这样更能适用于集体决策、谈判和员工会议场所等问题。同时还需要更加积极的明确对外交往和接待等问题,同时,办公空间设计还要考虑到公共空间的问题。例如,健身、游戏、茶水、休闲等生活化空间,同时将辅空间,如厕所、杂物室、设备、库房、保密等要素考虑进去,考虑到位。
3办公空间设计的特征
[关键词]明代家具 现代家具 造型
家具作为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艺术结合的产物,反映着民族特色和历史源流。实用性、科学性、美观性是衡量家具高度统一的标准模式。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最具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家具――明代家具。这一时期家具的造型艺术已达到了最高水平并形成了我们传统家具的独特风格。在用材料上考究,设计手法和制作工艺上精致巧妙的设计风格。明代家具具有造型简练、风格精致优美、线条流畅隽秀,有一种自然和谐的独特韵味。这种设计理念对整个设计以及对海外家具设计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发生了大的变化,从而促使人们对传统家具的看法,家具不仅提供人们家庭使用的功能,还具有室内的装饰性。人们更加需要有现代家具的时代气息来适应新的生活节奏和新的审美意识来布置家具、美化生活环境。
一、 明代的家具与现代家具对比
明代家具在制作工艺上充分反映了古代木工匠的聪明智慧,在造型上不断的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然而这个时期的家具制作是最高峰,取得的成果也是多方面的。现代家具的发展也是在中国传统家具的基础上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形成的。而在家具的设计中常常要运用色彩材质、造型、线形这三种设计元素。
1、从色彩材质上来说,家具的发展过程都是通过实用性的工具慢慢发展的。家具中的色彩都是由比较古朴沉闷稳重的深色调,演变而成到现代家具的各种柔和的亮色调。规模大的家具在制作时不宜采用深色调。明代家具一般都用深灰色偏暖红、偏暖黄的颜色,能融入周边环境的自然色。而现代的家具在色彩上都是采用浅色调、原木色作为现代家具最主要的色彩形式。明代家具在选用材质上严格选料,都以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特殊的选材符号。通常在选用质地常常用硬质木材,例如黄花梨木、紫檀木、鸡翅木。这些高档次的硬木,都具有色泽柔和、纹理流畅、木质细腻,还带有一种自然芳香的味道,形成了优质木材独特的风格特点。现今有很明代家具作品称之为惊世之美。现代家具中的大多数家具材料都用集成材料制作,工艺简单,不容易变形,但造型简单,纹理呆板。在功能和效率上为胜一筹,但缺乏内涵美,不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特色。
2、从造型上来说,现代家具的设计研究艺术特点上,不但有美学、力学、人体工程学、仿生学以及绘画相结合,这些都是满足人们生活及审美需求的。现代家具主要的发展趋势就是越来越追求简单、明快和个性化的家居产品,运用三大构成的元素来展现,在注重艺术的同时又能充分表现出立体而富有雕塑感的艺术效果,这既是实用的家具,又是极其精致的艺术品。在使用功能上充分利用了空间在造型艺术中的美感。总而言之,造型中的艺术形式与家具的实用性是要并存在一起的。明代家具是要追求造型艺术完美、尺度比例适宜、精致美观实用。明代家具是将精心的造型与适用美观性结合在一起,能够力求功能和形式上的完美统一。这一时期的家具不仅追求比例协调、多变中求统一,装饰效果简洁,金属配件也安置的恰到好处。现代家具与明代家具在造型上有着相同的特征,都在改变家具合理的尺度,按照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在造型上达到完美的原则。
3、从线形上来说,家具的线性指的是家具的外轮廓线,平面几何形体的结构线所构成的浮雕式的外加装饰线,所有形体都是由线构成的。在现代家具中对线的利用打破传统观念,讲究线形与各种形体的搭配是符合现代人的心理特征。以上几点都是明代家具与现代家具的相似对比之处,明代家具是中国民族家具的典范和代表,在世界家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并影响深远。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家具的工艺技术更加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符合人们在生活观念中的审美意识。
二、明代家具设计对现代家具的启示
中国明代家具是古人留给现代人宝贵的财富,凝聚着古代人的劳动心血。家具做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变化取决于生活方式和家庭形态而随之改变。随着现代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些家具都成为博物馆的珍藏品,因此在许多方面都值得现代家具设计学习借鉴的。
1、现代家具应继承发扬明代家具的结构特征,保护中国传统手工技术。明代家具经历多年的变化的历史演变,经前人的经验所制造出来的榫卯结构,巧妙的运用到家具制作中,完全可以不用任何金属钉子去固定,其工艺精湛。在现代家具的制作中,很多厂商也在学习明代高超的手工技术,运用榫卯结构设计各种不同的现代家具风格。榫卯结构精密,坚实牢固,可以拆卸,在重装时不会伤及整体本质,这都是符合现代设计的绿色设计原则。如大家所熟知的宜家家具,在设计上都采用可以自由拆装的组件,产品分不同的模块状,在包装时节省了不少生产占地空间和物流运输空间,节约了一定的运输成本。
2、明代家具对造型的尺度适宜和美观度,都是符合人们对审美的适合度的。现代生活的步伐越来越快,审美的意识越来越强。家具也是每个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家的组合就是利用家具来调和,大多数家具都是由明代家具转化而来到现代家具,既古朴、自然、舒适。同时也是按照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设计制作家具的。明式家具对于使用者来说,有一种文化上的慰藉与自然高雅的韵味。而在现代的家具设计中,设计师们吸取了明代家具意境之美的设计风格。
展示的环境规划设计是整个展示的基础,展示的空间设计是在建筑和室内环境下进行的,建筑环境对展示空间设计有直接的影响和限制。因此,对建筑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获取可发展的空间元素。一个展示的成功与否,直接与规划设计有关,好的规划通过主题、分类、导向等综合设计来体现。
合理的布局,把展区分为几大类,可以方便参观者选择需要的目标,也使得人群分流,不会出现拥挤的场面。通过同类集中、动静结台、大小组合等形式,使得展区充满生动活泼、热烈的气氛。通过建立独特的展示形象,以求获得更大的商业利润,在合适的地点、时间和价格上,造成具有吸引力和诱导性的展示。
在平面设计中,空间是一种尤为生动的设计元素,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我们常常将设计师画出来的形状命名为“正形”,而周围空白的部分称之为“负形”。许多图形都证明了正负形两者同样重要,因此,展示空间也有创意设计的方面,它可以向人们传达一种空间感。展示空间与绘画的平面形态不同,它不是设计师有意创造或刻意使用的元素,所有的事物都有自己存在的空间,对于展示酾十师来说,如何合理利用空间才是最重要的,它不仅承载设计作品的形式与形态,还决定了设计的美感。对空间尺度的把握,体现了设计师对展示空间的感受。
展示空间也体现了时间与活动的特征。在展示设计中,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欣赏的过程中运动也成了关键的组成部分,人们必须围绕着展区缓步行走,慢慢感受整个空间,体会流动和节奏的美感。来看中国的建筑代表苏州园林,那些迂回曲折的道路,不断变化的视点,到空间的转换,正负空间的对比,层次的递进,以及尺度的微妙变化,无一不给我们以启迪与借鉴。
展示设计师不仅要依赖于环境设施条件进行设计创作,而且也依赖于正确处理好“人、产品、环境”之间的关系。展示谢十是以人为中心的设计,人是衡量尺度的标准,要保证人有必要的活动自由度,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心理学的要求。设计师要注意人体对尺度关系的感知和适应能力,以及人们的心理、生理承受能力,当展示空间的尺度关系处理的不恰当,就会产生问题,例如造成人们的不舒适或不愿意观看。
在展示设计中,对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是设计师确定各项设计形式、制定各项标准的依据,因此,了解人们在展示环境中的行为运动状态和适应程度,是确定各种展示空间数值的基础。在展示活动中,人的基本活动行为是行走和观看,我们在研究展示空间设计中各种物体的尺度,也都围绕人的观展行为而展开。
从展示活动的特点来看,与尺度有关的行为主要是人的行为。人的空间尺度问题是人机工程学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最早开始研究的内容。对人体的测量,包括人体的高度、宽度以及行为动作时的空间尺度进行科学测量运用数理统计分析,从中总结出的尺度分布规律。通过这些测量和数理统计的数值,就是我们确定展示设计有关空间尺度的依据。
在展示空间中,与尺度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可容性空间,即指展示的场地、通道和其他人们活动的空间,设计师应该具备一定的预见性,全面掌握参展单位、展示主题以及产品的属性等情况,权衡各种设计要素,从而获得对展示空间和尺度的准确信息,尽可能地满足人们活动的需要。设计的手段与风格是多样的,建筑的结构有时的确限制了展示酗十的空间发展,对展示设计师来说,在原有的空间环境中,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来改变空间次序与相互关系,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设计构思。
空间尺度还与展示产品的密度相关。密度是指展示对象所占展示区域空间的百分比,设计得当的产品展示密度,不仅可提高展示的效率,也能使人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观赏展示对象。对密度的把握,影响到展示的整个效果。过于密集的展示,容易出现难以控制的拥挤场面,而密度过低,也显得展示效果的平庸,空旷。展示的密度还与展区的空间跨度、净高有直接关系,同时受到展示产品的可视距离、展示高度、展示产品的大小、展示的形式以及不同的消费人群等因素的影响。展示设计一方面掌握人体空间尺度的活动范围,另一方面,还要注意人体的视觉尺度,根据人的视觉范围限定,注意处理好视角与视距的问题。一般来说,能使人们看到产品全貌的正常竖向视角为26度,正常横向视角为45度。观看的视距是由竖向与横向的视角决定的。垂直与水平的视角相当,视距也就会合理。这说明视角与视距是相互依赖的因果关系。视距应该是展品高度的1.5至2倍,展品的尺度与视觉尺度成正比关系。此外,利用人视角的局限性,合理安排展区的人流线路,通过展品分布的远中近,使人们在参观中建立对整体与局部有机的完整形象。
1.涵盖了生态发展观的基本思想
相比于一般的服装,生态服装在生产流程的每一个加工点都不存在有害的污染,服装中不能含有任何对人类身体造成危害的成分或物质,即便有也不能够超出这些成分的累积上限。此外,人类在穿着这一类服装的过程中也不能够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中间产物。最后,在服装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被处理时也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形式的污染。从总体上来看,生态服装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没有对人类或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伤害和污染,这符合生态发展观的基本观念。
2.实现了服装的环保和低碳化
相比于一般的服装,生态服装既符合了生态学,又符合了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原理,实现了服装的舒适化、环保和低碳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服装进行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纤维从没有受到过任何的污染,同时也不会对外界的环境造成任何形式的污染。
(2)生态服装的用料基本上是可回收利用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碳的排放,这对于缓解生态失调具有一定的作用。
(3)生态服装的加工生产工作本身进行了对碳排放量的有效控制;
(4)生态服装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废弃的生态服装可以通过自然降解的形式处理掉。
3.体现了节约资源的观点
一般的服装往往需要经过非常复杂的加工过程,在加工时还需要运用大量的染料,这些化学用品的使用会在很大程度上产生大量的工业污水,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这些化学成分本身很难降解,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使人的健康受到很大的威胁。相比之下,生态服装的生产材料都来自于天然的原料,生产和加工过程几乎没有用到任何化学用品,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污染物质的产生,同时也保证了人体的生命、健康安全。
二、设计理念
(一)可持续发展观念
传统的服装生命周期是从原材料到服装产品再到废弃物的过程,这本身是一种单向的线性设计流程,而生态服装设计的理念更多是强调对资源的节约和原材料的循环利用,是一种反馈式的设计流程,很好地体现了人类、社会、服装和自然环境之间和谐发展的关系,符合可持续发展这一观念的要求。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生态服装的出现就是在保证对当代人实际市场需求的满足基础上,还不能对后人的发展和需求构成过多的危害,因此,在进行生态服装的设计时要坚持考虑生产的低碳效益,实现对环境破坏的最小化。
(二)历史的发展观点
1.创意设计
相比于一般的服装设计理念:需要注意艺术情趣、时尚潮流、创意理念以及美学特征等创意因素之外。生态服装在进行设计时还需要将创造手段的运用集中在对新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针对高性能的纤维产品进行生态化的设计以及研究上。在款式的构成方面,要对服装进行易于拆卸这一功能性的工艺技术处理和设计;在选择服装的制作材料时,要尽可能地减少一些辅料和原材料的数量与种类,多采用那些具有高级功能性的纤维材料。
2.生产流通
生态服装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是一个清洁的过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方面可以对产品的设计工艺进行完善,对设备进行合理的改造和更新,对服装的原材料进行新材料的有效代替;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工艺进行改良,对技术进行创新,最终达到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互统一。
3.销售
在销售环节,要尽可能地实现绿色营销,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标准就是实现将对生态服装的消费维持在环境以及资源的自身承受能力范围内,保证这种发展的有效持续性,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社会、企业和政府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4.使用后的处理
在进行生态服装的实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服装制作材料在使用后的回收和再利用,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尽可能地选择那些可降解、便于回收的材料。
三、结语
家具的出现和存在,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生活中的实际使用功能。造型、材料、色彩甚至舒适度等等,构成了家具的个性特点。
总之,家具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部分,它必须符合使用者对其功能、结构和审美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中国的现代家具艺术不应是单一的,而应呈现“百花齐放”的面貌。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传统的家具艺术,要汲取国外好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永远传颂“传统、时代、个性”的三大主题。
居室内最主要的器物是家具,人们起居饮食都离不开它们。家具是建筑与人之间的媒介,它通过形式和尺度在室内空间和个人之间形成一种尺度,在我们的工作和活动中将室内变得适宜于人的生活,居住。室内空间也会因家具,而变得舒适、美观。
1家具的历史演变
家具,从几千年前的原始状态,到今天绚丽多彩的现代家具,中间经历了无数次的更新,无论是制作材料、造型设计、结构、色泽,还是风格特色都在不断变化。
早在殷商以前,我国就已经开始使用家具了。某些铜器,就是原始形态的家具,例如周代的铜禁,是一种承受祭品的金属家具,造型优美,样式简洁。战国时代,出现了施绘彩漆的木器家具。汉代,木器家具流行,并且形成了古朴优美的风格。到唐代,由于国家兴旺,经济繁荣,家具的造型更加讲究,出现了豪华的倾向。宋代是高型家具广泛普及的时代,家具种类繁多,风格趋于复古。明代家具是中国人创造的文化瑰宝,是集前人之大成,是历代家具发展的高峰。明式家具,造型大方,线条简练流畅,色泽柔润,纹理美丽,工艺精密,风格典雅。结构科学,卯榫坚固牢实,简练的雕刻、线脚和金属配件的使用更使得其具有很高的时代艺术品位。明式家具一直延续到清代,与清式家具并存。清式家具在造型上没有更多的考究,但使用了更多的装饰手法,诸如雕刻工艺、漆工艺、镶嵌工艺等,追求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富丽效果,以致晚清时期的清式家具流于繁琐、细碎。
到了现代,由于人们生活的习惯、节奏、观念、价值有所变化。家具,也出现了一个大变化——传统与现代化的碰撞、琢磨、调和、融汇。当前流行的家具,造型轻巧精致、色调和谐明亮,实现了造型、装饰、功能、选材、工艺的紧密统一,具有“简洁、朴素、自然、精湛、舒适”的风格。
2现代家具的四大特性
家具的出现和存在,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生活中的实际使用功能。当这种功能达到最大值时,它的外在元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造型、材料、色彩甚至舒适度等等,构成了家具的个性特点。
现代社会,影响家具选择的首要因素已转换为视觉效果,将外在元素加以整合、而创新的任务是由设计来完成的。
1)现代家具的造型美
造型,是关乎到家具设计成败的关键。一个好的,优美的造型,可以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愉悦感、舒适感。
一个成功的造型设计,首先要遵循美学中的对比关系:粗与细的对比、圆与方的对比、曲与直的对比。由于这些对比关系,使家具在造型创造上显得和谐、明快大方、极富现代感且韵律十足。
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设计的要求,不仅满足在舒适感上,而更注重于审美。人们更欣赏,更需要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家具产品。
这就要求设计师,在造型上,从根本概念出发,考虑人们的未来,考虑人们生活的发展趋势,从而设计出超越当前现有水平,创造出人们新生活方式所需求的家具产品来。并且,要根据消费者对家具的功能需求,而萌发出来的原始构思和冲动形成的产品创意,然后再落实到具体设计去。
例如一件获中国青年设计师大奖赛的家具作品,就创作了一种全新的椅子家具的形态。椅子采用“不倒翁”的原理,材料是成形胶合板,整个座椅分为座面、托盘、支撑座三部分,使用同心空心球型,其中托盘和支撑座是在球面上切出圆形截面,座面则在球面上切出一个椭圆面,从任意角度看,都表现出一个蚕蛹的造型。人坐在椅上,可以任意方向转动,随意的放松。这种原创家具突破了现有椅子的形态和结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现代家具的材质美
家具设计的造型所以能够给观赏者以美感,也是基于它的材质。我们知道,任何家具的造型都是通过材料去创造形态的,没有合适的材料,那独特的造型则难以实现,就家具而言,其实是依附于材料和工艺技术的,并通过工艺技术去体现出来。
家具材料有二类:一为自然材料(如木、竹、藤等),二为人工材料(如塑料、玻璃、金属等)。材料的不同,使得家具在加工技术上,带给人视觉和触觉上的感受不同,由于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人工处理令其表面质感更为张扬:使光滑的材料有流畅之美,粗糙的材料有古朴之貌,柔软的材料有肌肤之感……这些材质的处理还能使家具产生重轻感、软硬感、明暗感、冷暖感,因此我们可以说,家具材料的恰当运用,不仅能强化家具的艺术效果,而且也是体现家具品质的重要标志。
家具设计强调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的有机结合,例如金属与玻璃等人工的精细材料,与粗木、藤条、竹条等自然的粗重材料的相互搭配,玻璃等金属通过机加工体现出人工材料的精确、规整,竹、木、藤等自然材料则表现出人的手工痕迹,传递出一种人性化的东西,所以说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相结合的家具设计,反映出巧妙的借用对比和材料的搭配,将粗犷与细腻、精确与粗放,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体现一种质感的对比,通过不同材料的视觉反差,让观赏者品味到不同材料的各自细节,以及呈现出家具设计的材质之美。
3)现代家具的色彩美
色彩,是一种富于象征性的元素符号,它本身虽没有感情,但一旦与人们的生活发生联系,便成了人们表达情感的工具。在家具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可体现出居住环境的设计风格,反映出居住者的职业特征、审美趣味和文化素养。
家具设计师不仅要运用形态与质感来表现家具设计的风格,而且还要充分利用色彩来表达设计的情调,他们习惯于从丰富多彩的自然色彩中,去提炼、概括,并根据所设计的内容,用色彩语言组成一定的色彩关系,并且利用色彩的适当布局,形成韵律感和节奏感,使其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传递出一种情感,从而达到吸引和感染消费者的目的。
家具设计的色彩,有时强调其整洁性,这是由于人们对家具的选择除了要求其舒适感之外,还要求它的易于清洁,许多家具都使用象征清洁卫生的浅色系列。在西方家具设计中,如北欧简约风格的家具设计,其色泽素雅、静穆,多追求一种单纯、宁静之美,这种风格的设计,主要是依赖于家具功能的选择、材料的配置以及色彩的搭配。
家具设计的色彩还必须考虑各种不同环境下的功能特性,以及不同人群对不同色彩的喜好。消费者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家具色彩喜好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差异、气候环境以及特定时期的流行色,常常体现出不同人种的心理状态,以及对社会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家具设计师只有深刻把握住色彩的特性,才能有助于家具设计的色彩运用。
因此,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色彩反映着时代精神,包含着人们的情绪因素,体现着文化的潮流。所以,大凡在色彩上能够跳出传统框架,注入鲜明个性的家具产品,往往是市场上受欢迎的宠儿。因为,成功的家具都非常注意对色彩的研究,而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层出不穷的各类油漆、面板等装饰材料,为家具设计提供了广阔的色彩空间.
4)现代家具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
家具可不是只要好看、奇特就行,还要使用起来舒适方便。现代家具的设计特别强调与人体工程学相结合。人体工程学重视“以人为本”,讲求一切为人服务,是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考虑其他因素。
家具产品本身是为人使用的,所以,家具设计中的尺度,造型、色彩及其布置方式都必须符合人体生理、心理尺度及人体各部分的活动规律,以便达到安全、实用、方便、舒适、美观之目的。人体工程学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就是特别强调家具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的生理及心理反应,并对此进行科学的实验和计测,在进行大量分析的基础上为家具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把人的工作、学习、休息等生活行为分解成各种姿势模型,以此为研究家具设计,根据人的立位、坐位和卧位的基准点来规范家具的基本尺度及家具间的相互关系。
家具的造型设计、材料的选用及搭配、装饰纹样、色彩图案等就要更多地考虑到人的心理需要。如老年人房间的家具造型端庄、典雅、色彩深沉;青年人房间的家具造型简洁、轻盈、色彩明快;小孩房间的家具色彩跳跃、造型小巧圆润等。材质的软硬、色彩的冷暖、装饰的繁简等都会引起人们强烈的心理反应,所以,现代家具设计因人而异,更讲究个性化。
因此,良好的家具设计可以减轻人的劳动,节约时间,使人身体健康,心情愉悦,而良好的家具设计得益于正确地使用人体工程学原理。
3现代家具的风格——中国味
当代,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格局。家具设计——作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前沿部分,正以多姿多彩的风格,向世界展示着自己迷人的魅力。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诞生了适应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新的设计。这种设计是理性、精确、冷漠的,并向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在发展中,其单调和不近人情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其单一的手法成为了设计师的束缚。于是,现代主义走向没落,后现代主义兴起。后现代重新向着传统回归,从传统中提炼符号语言,然后将其打散、重构,以幽默的态度形成新的形式。
正如黑格尔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高度民族化,高度的情感化,将成为未来设计的一大趋势。中国社会现在也正处于一个后现代的时期,传统文化的回归。
在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的问题上,许多设计师都有自己的理解。不光是中国的设计师,就连国外的设计大师都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
国外的一些设计师在接触到中国传统的艺术与设计时,也能从中汲取灵感,设计出一些很有中国味的家具。这些家具往往大受欢迎,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目前,中国的家具设计正处于发展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学习与借鉴一些外国的设计经验,对形成中国风格的现代家具很有意义。
1949年,汉斯维格纳完成了“中国椅”的设计。这把椅子被称为世界上最漂亮的椅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件经典之作将中国明式圈椅简化到“多一分嫌重,稍一分嫌轻”的完美境地。这把椅子适用于多种场合,在国内外均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维格纳的“中国椅”在造型与空间的关系上,对明式圈椅基本上未作改动。选材上以天然木材为主,以木材自身的纹理作为椅子的主要装饰。整体上给人以朴素、典雅、自然、空灵的感受,符合明式家具的基本艺术特征。维格纳对明式圈椅的改造主要表现于装饰的精简——素雅。独板靠背上的局部精雕被完全舍弃了,表现出现代工业产品的简约性。在座面上增设椅垫,增加柔软度和透气性,令使用更加舒适。椅腿造型上粗下细,气势上不如明式圈椅庄严混厚,但增加了轻松活泼的趣味,表达出现代生活的气息。
但我们应看到,异域飘来的“中国味”,不论它有多“中国”,也不会成为未来中国家具的主流。因为这些设计是异域时空的产物,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设计体系下的产物。比如维格纳的“中国椅”,很明显是斯堪的那维亚风格。如果将每种风格的设计比喻成一张网的话,那么,这种设计是其他网上的网结点,只是在外貌上有点像我们这个网罢了。中国需要的是一张属于自己的大网,而不是别人网上的节点。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我国现代的家具设计师们,在接受“多元化”的,各种设计风格的同时,也不忘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家具艺术。
从明式家具中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的“形象、空间和时间的模糊”来设计现代家具,让家具从形式中透出中国特有的“神和势”。
近期,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家具设计艺术展,“中国味”强烈地冲击着参观者的视线。师生们设计制作的一床一桌,一柜一架,不仅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而且体现着现代审美精神。如这件名叫“圈床”的新颖设计,借鉴了明清的架子床,打破原有床的四方形构造,以围合形式把休息、休闲、阅读等功能结合在一起。这件作品实现了与现代造型、现代材料相结合,使欣赏价值与使用价值融为一体。
旅英学者李亦文先生,将中国艺术哲学提炼为三个方面:朴素之美,实用之道和文质彬彬。因此,在设计中,我们努力把握材料、形态、色质与工艺之间的合理关系,突出表现材料自身的特征。并且,以中国传统形式为元素,从中抽取符号,加以变形,以“后现代”的手法重组,结合在作品中。这样,装饰符号的反复运用加强了家具的整体感,对其功能性的增加使家具呈现出与传统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