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质勘查市场前景范文

地质勘查市场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质勘查市场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质勘查市场前景

第1篇:地质勘查市场前景范文

关键词:煤炭地质 矿业权 探采一体化

1前言

从当前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可看出,地质工作可以说全部是按市场经济的方式进行运作,无论是国家地质项目还是社会地质项目。就算是公益性的大调查项目也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优选项目承担单位。国家基金项目将采用招投标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其他社会地质项目,按照公司法和项目管理办法都必须采取招投标的方式来选择队伍。

2 当前煤炭地质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2.1矿业权获取难度增大

国家施行矿业权有偿获取的政策,国家对煤炭资源进行了国家规划区管理和地方政府规划区管理。资源较好、探明程度较高、资源比较可靠地区的矿权几乎全部被中央和地方政府所控制,同时国家又暂停了煤炭矿业权登记。作为勘探队伍再想获得矿权难度大大增加了,也只有进行招投标去获得,而地勘单位本身经济能力、规模也不具备竞争优势,和煤矿、煤电等大企业及民营企业相比我们的竞争力不强 另外,今后所获取的矿权也存在较大资源风险和地域优势不突出的问题,与以往所登记的矿权在价值上也会有较大差别。比较有利的是我们对资源情况比较了解,在矿权登记、投资选区时有比较大的优势,这是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巨大比较优势。

2.2煤炭地质单位缺乏自己的产品

从煤炭地质行业本身来看,煤炭地质行业就是一个服务行业,煤炭地质队伍就是地质承包商。在所有商业性的地质工作中,我们在地质报告中只能以实施单位或报告编制单位的名义出现,而不是报告拥有单位,这就造成我们对地质成果没有拥有权,而是属于业主,这个业主就是矿权人,业主也许是企业、也许是国家、政府,我们也就没有了自己的产品。过去我们为国家服务,代表国家管理地质成果,同时也就拥有了地质成果,所以过去我们可以说地质报告就是我们的产品。但现在就有很大不同,我们不再拥有地质报告,也就没有了属于自己的产品,我们只是按照业主的意愿为业主提供服务.最终成果归业主所有。我们就相当于机械加工中的来料加工或基础工程中的施工方,就是煤炭工业的打工者,煤炭工业的“民工”。目前地勘队伍明显过剩,市场竞争很激烈,无序竞争时有发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没有自己的产品,仅仅依靠服务是很难得到跨越式发展的,当然这不是绝对的。

3 煤炭地质工作着重加强的工作

3.1高度重视矿业权运作工作

中国煤炭地质系统在认真分析当前国家政策,以及目前煤炭地质所面临的形势,制定了煤炭地质单位“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战略、总体工作思路以及主要奋斗目标,首次把矿业开发作为煤炭地质系统的主业提了出来,这是非常科学的决策,为强局兴业打下了坚实的决策基础,指明了强局兴业的奋斗方向。这一决定为我们煤炭地质单位的生存发展指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强局兴业之路,跨越式发展之路。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也明确指出鼓励国有地质勘查单位与社会资本合资、合作,组建矿业公司或地质技术服务公司,国家为地勘企业提供了矿业开发的政策保证,这就是一次机遇,需要抓住这次机遇,要抓紧行动。因为国家政策也不是一成不变地,随着国民经济地发展变化,国家政策也会变化和调整。目前国家正在制定节能减排降耗的政策,煤炭工业是国家重点关注的行业.同时国家宏观调控随时也有可能发生,所以说我们不要失去良机。

考虑到目前我们发展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也可选择少量区块进行转让,获取发展资金.从而解决区块登记及优势区块的勘查开发和技术装备更新等问题,不贻误目前煤炭形势大好的时机,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和良好的发展机遇。矿业开发对于煤炭地质单位是全新的领域.是一项开创性工作,准入要求、门槛也比较高.难度困难不少。但是这项工作对煤炭地质单位来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政策性很强,运作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我们以前没有遇到的问题,需要加强调研工作。为了保证决策的及时性和避免不必要的时机延误,建议将这项工程列为局长工程,由局主要领导来亲自抓,从而把这项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促使大家高度重视和关注这项工作,从而尽早取得实质性进展,对全面推进这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要高度重视已获取的矿权,要把它看作为我们生存发展最重要的宝贵财富来对待和珍惜 这其中重要的就是保护好我们的矿权,必须要考虑到矿权的有效时限性,考虑存在的灭失风险。我们还面临着国家、特别是地方政府政策变化这一最大的风险因素,所以我们要加快勘探步伐,早招商、早运作、早动手,尽早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以保持或延续探矿权,最终取得采矿权.考虑到我们自身的能力和行业差别,走合作或联合之路可能是最为现实的模式。同时利用我们地质勘探工作多年的积累及技术优势、信息优势,通过多种手段获取新的矿权,为我们的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否则就没有了发展的后劲。

3.2要持续加强地勘队伍能力建设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对中央企业的要求。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央管理的地质勘查队伍建设,提高矿产资源勘查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提出要扩大地质领域对外开放,鼓励国内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开展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广泛开展地球科学和地质勘查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也明确指出了地质工作的六项主要任务:一是能源矿产勘查;二是非能源重要矿产勘查;三是矿山地质工作;四是基础地质调查;五是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六是地质资料开发利用。这些就是我们地质工作的基本服务领域,需要我们积极想办法以满足国家对地质工作的要求。

目前,由于市场的推动及技术的进步,煤炭地质勘查工作进入了新的快速高效综合勘探新阶段。主要勘探模式是: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利用地震勘探技术查清地质构造,利用岩心钻探、测井技术查清煤层、煤质、储量及开采技术条件等。大大缩短了勘探周期,节约了勘探资金,大幅度提高了勘探的效率和效果。不仅满足了矿井规划设计的要求,同时满足了矿井建设、生产的要求,减少了矿井投资、建设、生产的风险。国家制定“先采气,后采煤”的强制性措施,采取地面抽采和井下抽采相结合的办法,来减少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试图通过多种方法,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并且国家将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并促使煤炭企业加大煤矿瓦斯抽采、综合利用的工作力度。钻探技术作为煤矿瓦斯抽采及煤矿堵排水的最重要手段,必将在我国煤矿瓦斯防治及煤矿抢险救灾中得到进一步的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地质工作是我们的传统优势产业,强势产业,是我们的立局之本。根据国家对地质勘查工作的要求,以及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煤炭地质单位要持续加强能力建设。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需要我们长期持续不断的进行,这是一项长期性工作,而且要紧跟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否则就会落后,失去市场竞争力。我们要在认真分析各专业技术及其装备在行业内的地位以及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上,找差距,明确目标,按照确保行业领先的总体要求,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本单位实际,采取切实措施,明确主攻方向,按照行业领先的工作目标,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各有侧重、各有重点,做精做优地勘主业,最终形成行业领先地位和特色优势,以满足国家对地质工作的要求,满足市场需要,满足自身发展的要求。

第2篇:地质勘查市场前景范文

关键词:管理会计 探矿权 价值管理

一、引言

在我国,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勘查矿产资源必须依法取得探矿权。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勘查开采矿产资源都是国有勘查单位和矿山企业进行的,探矿权对国有地勘单位发挥着划定工作场地和完成国家任务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业务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国有地勘单位由事业转为企业,探矿权的市场和资产属性凸显,打上了价值的烙印,实现价值最大化成为地勘单位探矿权管理的基本目标。

管理会计是以其特有的方法和手段,利用有关信息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控制和评价经济活动,为企业内部服务的一种价值创造系统。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成本习性分析、量本利分析技术、资金时间价值、经营决策、资本经营、绩效控制等方法体系为国内外各类企业的价值管理提供了工具,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作为事业转企业后以地质勘查为主业的国有企业,以管理会计为工具,对探矿权从取得、持有、退出全过程的加强分析研究,实行科学决策,实施有效控制,对于加强探矿权管理、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基本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探矿权的概念和特点

(一)概念

探矿权是矿业权的组成部分。矿业权是指矿产资源的使用权。矿业权包括探矿权和采矿权。探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获取利益的权利;采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采矿证的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获取矿产品实现利益的权利。限于篇幅,本文在管理会计视角下,仅对探矿权的价值管理进行探讨。

(二)探矿权的价值及勘查活动的特征

1.探矿权的有限性

众所周知,在我国,矿产资源是国家所有,探矿权是矿产资源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因此在行使探矿权流转运营权利的时候,会受到较多的政府限制和约束。

2.探矿权的价值性

探矿权的有偿取得(缴纳价款或支付受让款)、持有、维护、验证与扩大地质成果都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资金投入。探矿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它的持有运作预期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3.探矿权具有排他性

探矿权由政府主管部门设立,依附于政府或法人存在,探矿权受法律保护,一个法人取得探矿权后,其他人不得任意侵占。

4.探矿权与勘查业务活动相联系

持有探矿权的法人必须开展勘查活动。这既是验证或扩大地质成果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探矿权人在规定期限内未对探矿权开展勘查活动,或达不到投入和工作要求的,探矿权禁止流转,政府主管部门有权收回。

5.探矿权的价值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

一个预测资源量为1亿吨矿权,经过详查或勘探后,由于储量和品位变化,资源量可能变成2亿吨,也可能变成2千吨而不具有开采价值。

6.探矿权的价值循环周期长,具有长期投资的特征

一项探矿权投资短则一年半载,长则三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退出过程。

三、探矿权的取得和业务运作过程

(一)来源

企业取得探矿权分有三个渠道,一是企业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政府批准授予或出让取得;二是从市场上受让有偿取得;三是通过股权、租赁等方式取得。

(二)矿产勘查业务活动阶段划分和业务成果

探矿权不是孤立价值概念,它的价值依附有意义的勘查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企业取得探矿权后,必须开展相应的勘查活动。以固体矿产资源勘查业务为例,按照现行地质勘查分类标准,地质勘查活动类型及其业务成果简要对应关系见表1。

一项典型完整的具体的勘查业务,走完预查、普查、详查到勘探的全过程,随着勘查级别的提升,投入的工作量和资金会大幅上升,相应成果的可信度(334、333、332、331)也会显著提升,探矿权的价值会大幅增加,风险也会增加,勘查级别、成果可信度、探矿权的价值和投入风险呈现正相关的特点。

(三)探矿权的价值实现方式

1.探矿权的价值实现的约束条件

(1)资质要求:申请探矿权的有资质要求,受让探矿权同样有资质要求。

(2)资金投入强度的约束:有的省份规定每平方公里勘查投入不足3万元,不得进行探矿权转让,不得审验延续探矿权。

(3)时限限制:探矿权持有期限达不到一定时间(如两年),不得转让等。

(4)面积压缩:探矿权审验延续时,下一周期探矿权面积在初始面积基础上压缩25%。

(5)缴费规定:探矿权要按期缴纳探矿权费用的规定。拖欠费用不得转让(有的省份规定每个探矿权缴纳5万-10万元不等)。

2.实现方式

(1)政府授予探矿权提交。是指政府矿业主管部门探矿权项目,勘探单位向矿业主管部门申请,经批准后,获得政府授予探矿权,由财政预算拨款支持,勘探企业完成规定的工作量,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勘查成果的运营行为。

(2)探矿权转让。不论是从政府主管部门出让取得还是从市场受让取得的探矿权,勘查单位投入一定资金和工作量后,形成一定的勘查成果,对勘查成果进行转让,获取投资收益的行为。

(3)探矿权出资。勘查单位以持有的探矿权评估作价出资与社会其他资源结合形成新的利益共同体,持续进行勘探作业的行为。

(4)探矿权出租。探矿权持有主体不变,由他人出资勘查,勘查成果分享的行为。

(5)探矿权转采矿权。现行制度规定,探矿权人完成勘查过程,具备开采条件,可优先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采矿权。经批准探矿权转入采矿权后,采矿权的收益可补偿探矿权的成本。在事业转企业之后,把具有市场前景的探矿权转变为采矿权,走探采一体化的路子,是地勘企业实现做大做强做优目标的现实选择。

四、管理会计视角下探矿权的价值因素分析

从管理会计的视角出发,探矿权的价值和利润在概念上是趋同的,分析影响探矿权利润的因素可以代替影响价值的因素分析。在此,以管理会计“量―本―利”模型为基础,分析影响探矿权利润、影响价值的因素,为提高探矿权运营利润、提升价值提供方向。

(一)管理会计“量―本―利”分析模型

P=qx-a-bx=(q-b)x-a

式中:P代表利润总额;q代表价格;x代表销售量;a代表固定成本;b代表单位变动成本。上式站在管理会计的角度客观反映了产品经营模式下企业产量、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固定费用与利润之间的关系,为我们分析影响探矿权运营利润、影响价值的因素提供了借鉴。

(二)影响探矿权利润(价值)的因素分析

1.量――业务量分析

在“量―本―利”分析模型中,量是指具有交换价值的有效量。具体到勘查业务中,量也应该是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的有效的量。但因勘查业务成果具有阶段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量的计算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所谓阶段性是指勘查作业过程中分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等4个阶段,其相应成果分334、333、332、331等4个等级,代表了储量的不同的可靠程度,不同可靠程度具有不同的价值内涵;所谓不确定性,就是因为地下矿产资源的隐蔽性、成矿规律认识渐进性,导致一定阶段的勘查业务结束后,分析得出的结论有可能是肯定的,也有可能是否定的。若得出否定结论,则此前给出的储量就是无效的量,此前的投入就会变为损失,这就是勘查业务的风险性。有学者经过大量的数据研究,得出勘查业务的成功率是二十分之一经验数据。前述特点提示我们,一是在进行勘查业务成果计量时,一定要下功夫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核实储量;二是在经营方式、投入方式方面进行创新,吸收“赌石”理论,风险投资模式管理项目。

2.价――价格

“量―本―利”分析模型告诉我们,价格是影响利润最敏感的因素。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以价值为基础,随着供求关系上下波动。价格的这些基本理论,在矿产资源勘查方面同样适用。由于勘查业务的特殊性,影响勘查业务成果价格波动的供求关系与一般商品比较有着特殊的表现,一是传导的链条比较长:探矿权演变到矿产品有较长的周期,探矿权价值判断需依托矿产品预期价格趋势来判定。二是涉及的面非常宽:有宏观的,有微观的,是经济问题;有的涉及政治、军事、科技、金融等方面。探矿权的价值与未来社会宏观面呈现出“水涨船高”的特点。三是和矿种自身的稀缺程度关系密切,比如前几年的稀土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三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能源结构深度调整,无疑对未来的矿业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到勘查业务自身。比如,前几年经济高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旺盛,涉煤的探矿权的价值就非常大,动辄几亿或者几十亿,而现在却非常冷清。四是现代矿业全世界是联系在一体的,矿产品交易“互联网+”已成定式,世界矿业市场的波动必然会传导到国内。价格分析给我们的基本启示是:实现探矿权价值最大化,一是应选好探矿权的矿种;二是要以世界性的眼光,把握宏观和行业经济周期。因此,我们在考虑探矿权价格时,不能浅尝辄止,必须组织力量,进行专业化的深入研究。

3.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成本是完成一定数量可供销售产品的全部耗费,是定价的基础,是影响利润的重要因素,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在“量―本―利”分析模型中,勘查企业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主要是指与机构设立和期间长度相关的成本、基本人员的薪酬、固定资产折旧、资质成本、既有探矿权的维护成本等;变动成本主要是指与勘查业务量、勘查程度有关的成本,如探矿权受让成本、提升勘查级别的进尺成本、材料消耗成本、外包工程劳务成本、筹资成本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划分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环境条件和研究目的不同,也可随时进行调整。

作为勘查企业的产品有特殊性,成本有其特殊性,控制勘查业务的成本,要做到“全”、“细”、“断”、“变”四个字。

“全”,就是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概念。站在企业发展全局,“人、机、料、法、环”全要素、从探矿权申请设立(研究受让)到勘查施工到退出全过程、从一线到二线从直接到间接全方位的归集费用,计算成本。过去事业体制下,单位的人头费等基本经费是由财政保障的,勘查项目预算不是完全成本,事业人员的成本概念是部分成本。企业化后,单位费用全成本核算,要自筹资金,要保值增值,依法纳税,政府预算基础应该调整为完全成本,企业经营的成本概念应调整为完全成本。

“细”,就是要根据成本形成规律和工作需要,借鉴管理会计工具对要素费用按与项目关系、业务环节、责任单位、决策性质进行细分,为经营决策制定控制成本的措施提供依据。比如,按照与勘查项目的关系把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按照与经营决策的关系分为相关成本和不相关成本、沉落成本和付现成本,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计算的边际成本,由于企业化后自筹资金搞勘查,就要考虑筹资成本和机会成本、大型勘查项目作为长期投资要结合资金时间价值分析投资成本,地勘业务的高风险要计算风险成本、探矿权没有所有权,只有部分使用权,同时有较多的政府约束成本,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绿色发展,对勘查企业要增加环境成本,等等。

“断”,就是矿产资源的隐蔽性、勘查认知的渐进性、勘查业务的风险性决定了业务决策的及时性,到一定阶段后要及时做出决断,“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比如,有的勘探项目,每米进尺近万元,有资料证明没有经济性,就没有必要进行后续勘查施工,像这样的项目就要当机立断,防止不必要的成本耗费。

“辩”,就是要辩证看待成本费用,成本不是越低越好,要联系发展机会、品质改善、形象提升和能力提高看成本。比如,涉及资格提升,能力建设,虽然当期效益不明显,但对长远是有利的,这样的成本就得花。再比如,勘查业务有的是高风险业务,为了争取成果的机会,就应有策略的接受一些层次低一些的勘查业务;为了降低高级别勘查风险,就要多投入一些研究成本等。

分析量、价、本与利润的之间的关系,是在一定的规模和环境基础上谈问题的,但客观实际是在动态变化的。在实际工作中,要联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投资、政策,企业内外条件、发展阶段等进行综合平衡。

五、管理会计视角下探矿权的价值最大化的对策

从前述影响探矿权的价值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决定探矿权价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有企业自身的,也有政治、经济、市场等社会环境方面的。要实现探矿权管理价值最大化,就要用好管理会计这个工具,系统思维,总体把握,宏(观)微(观)结合,加强分析,落实责任,努力实现探矿权的价值最大化。

1.牢固树立探矿权的价值最大化理念

传统的地勘单位是国有事业单位,申请探矿权主要目的是明确工作场地、解决任务来源的问题,因为财政供养体制,地勘单位不需要过多的考虑探矿权问题,也没有探矿权运营盈亏问题。而事业转企业之后,探矿权有了资产属性,地勘企业有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在市场体制下,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与之联系的探矿权是稀缺资源。掌握探矿权的人,在矿业市场上就会占有先机。因此,企业要牢固树立探矿权价值观,积极争取探矿权,认真用好探矿权,发挥探矿权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2.加强战略研究,提高探矿权价值实现的前瞻性

战略引领未来。探矿权的价值是和矿业(矿产品)市场的兴衰联系在一起的,而矿业市场又是与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周期相联系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市场对矿产品的需求上升,矿业权的价值就会提高,反之,矿业权的价值就降低。国家的政策导向对探矿权的价值有着直接的影响,比如,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进行供给侧改革,涉及煤炭、铁矿等行业要“去产能”,与此有关的探矿权运营在未来就要尽量回避,国家实施“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为探矿权运作拓展了空间。作为地质勘查企业,要从宏观经济和国家政策层面加强研究,把握方向,在战略层面上明晰探矿权运作区域方向、矿种、投资重点等,在社会经济周期运动和矿业市场周期波动中寻求合适的切入点,为实现探矿权的价值最大化创造条件。

3.创新投融资和风险控制机制

传统的政府主管部门设立项目、财政出资、地勘单位施工、政府享有成果的探矿权投资体制,难以适应转企后地勘企业追求探矿权的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要求,难以适应市场条件下企业自主决策、自主运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要求,因此,传统探矿权投融资体制必须改革。

(1)确立地勘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探矿权投融资方面的主体责任。地勘企业除承揽政府设立的勘查项目外,要积极通过申请政府出让、市场受让等方式择优取得探矿权,为发展储备项目。

(2)根据地勘项目投资大、周期长、收益高、风险高的特点,本着有利于多头筹资、多揽项目、多出成果、多创效益的目的,借鉴风险投资模式,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对于财政预算过去用于勘查的资金可作为“种子”以基金,支持地勘企业吸引社会资本,支持找矿突破。

(3)结合探矿权在各勘查阶段的投资强弱度不同、投资期限长短不同、投资风险高低不同、价值提升空间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投融资方式,规避风险和获得最大价值。

(4)适应地勘业务高风险的特点,改革核算模式。要合理确定周期,除实行以单项目和工作阶段核算成本外,根据找矿勘查成功率只有3%-5%,3-5个成功项目的收益弥补95-97个投资失败项目的经济损失的特征,探讨采取以“组”“批”等为对象进行盈亏核算的模式,科学评判探矿权的投资价值。

4.树立全过程、多维度的成本概念,实施严格的成本控制

(1)运用管理会计价值链分析工具,调整经营策略和运作方式,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作业范围和能力配置方式,向着重基础、专业化、有特色的规模化新型地勘集团公司转型,减少一般能力配置,采用社会竞争机制优选普通业务外包。在勘察业务实施过程中,要科学设计,建立分阶段的研究分析和评价制度,防止过度勘查。

(2)建立全过程、全要素的成本核算和分析体系。从机构设置、能力建设、资质升级和维护探矿权到项目争取,再到勘查业务具体实施以及探矿权退出企业的业务过程,都是成本的形成过程。用管理会计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相关成本和不相关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沉落成本、资金成本等的成本理念和方法,对成本形成过程和要素分解细化,依据不同的目的进行分析,为经营决策提供服务。

(3)建立探矿权的资本预算制度。对于作业期限长、投资量大的勘查项目,要通过编制可行性报告和资本预算的方式强化研究,履行投资决策程序。在投资效益分析方面,既要进行静态分析、更要考虑资金时间价值,进行动态分析,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在全过程、全要素勘查成本分析基础上,把成本控制的目标落实到机构和个人,明确成本控制的责任。跟踪成本形成过程,加强过程分析,为有关方面提供成本控制的依据。

5.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探矿权对应的勘查业务是矿业的基础业务,也是类似于科技创新的高风险业务,投入大、见效慢,为保证勘查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在事转企的初级阶段,地勘单位应积极争取政府财政补助、收益上缴、基金设立、税收减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促进地勘单位建立市场机制,完善企业化运行的基础条件。

6.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

“事转企”之后,地勘单位对于探矿权的价值管理要建立目标做到低成本取得探矿权,最大收益地转让探矿权,必须做到信息畅通。要利用现代信息系统,建立探矿权交易平台,打通地勘企业和市场的有效链接,做到规范有序、公开透明、风清气正地进行探矿权交易。为实现探矿权运营最大化创造条件。标责任制,强化管理,利用平衡计分卡、标准成本、预算控制等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健全体制和机制,加强过程控制,确保探矿权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实现。

7.搭建探矿权交易平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就是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勘企业探矿权流进或流出、加速周转都是常态,也是实现探矿权价值最大化的必要手段。

六、结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探矿权是矿产资源的载体,是稀缺的经济资源,对地勘企业资产有重要的价值增值潜能。利用管理会计作为手段,对探矿权生命周期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分析、科学制定运营策略,不断优化过程控制,提高探矿权管理水平,变增值潜能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对于促进地勘企业实现做大做强做优的目标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谢宏远.矿产资源及其投资指南[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第一版),2012:16.

第3篇:地质勘查市场前景范文

关键词:玄武岩纤维产业;产业环境;评价;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TQ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6-0118-02

玄武岩纤维产业作为新兴发展起来的绿色产业,属于可持续发展的有竞争力的新材料行业,市场前景良好。对吉林省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环境的分析对吉林省此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 发展环境体系构成

1.1 市场需求环境

玄武岩纤维由于其独特的优越性,在道路桥梁土建、产业用纺织品和航空航天领域等方面都有广泛的运用。玄武岩纤维的众多用途导致市场需求量大,发展环境良好。近年来,我国玄武岩纤维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大幅递增。

1.2 技术环境

我省目前开发纤维类产品技术比较成熟,有生产化纤产品的大型企业-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品种丰富且技术成熟。由长春工业大学牵头,联合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大学等10家单位,于2012年组建成立了“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碳纤维协同创新中心”,形成了最为合理并且完整的高分子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应用链条。

1.3 人力资源环境

吉林省拥有众多高水平的科研机构与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研究实力雄厚,拥有众多的专业人才,因此具备较强的现代科研能力。

同时在地质勘测、原材料成分分析和产品设计等方面,吉林省也拥有煤田地质勘查设计研究所、吉林省纺织工业设计研究院等专业机构,可以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1.4 政策环境

国家十二五规划将大力发展玄武岩纤维产业,2009年12月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上报中办和国办的《中科院专家关于发展新资源经济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建议》,该《建议》将玄武岩纤维生产技术列为新资源技术,同时也提出了玄武岩纤维具有的优异性及良好的未来前景。

1.5 社会化服务环境

玄武岩纤维产业园是社会化服务环境的集中体现。吉林省建成世界最大的高强度玄武岩纤维基地,华阳集团与俄罗斯合资的30 kt/a高强度玄武岩纤维及制品项目,该项目总投资为8.05亿元。玄武岩纤维具备碳纤维的大部分功能,但价格仅为1/10,更容易在民用市场推广。

2 发展环境评价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收集

依据前文对于影响吉林省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的环境要素的探讨,结合自身获得的相关统计数据,本文从市场需求、技术、人力资源、政策、社会化服务等5个方面的环境要素选取吉林省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环境评价指标,构建吉林省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环境评价模型。

2.2 吉林省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环境对其发展影响研究

2.2.1 指标权重的确定和评分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研究对象各研究指标的权重值。我们首先建立属于吉林省玄武岩纤维产业环境的模型,根据建立模型的方法把复杂环境问题先层次化。再对要素进行计算和分析,确定各个要素的重要性,得出定量化的结论。最后再进一步计算出组合权重。

2.2.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研究采取问卷的形式来收集数据,我们请各位专家为每个指标评分,通过每个指标所得到的分数可以了解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程度。吉林省玄武岩纤维产业环境研究的指标一共有20项,分别按照从数字1开始进行排序。

通过借鉴闵氏和罗氏的多因素综合分析法的思想,规定研究对象的评价项目指标满分为10分,按照一定规则对评价项目指标进行评分,一般分为4~5 等,对于每个指标依次给定一个分值供专家选择。每个数值在后面都有一定的说明。从而得到10位专家的评价表。

①确定因素集F和评定集E。

因素集F即指标的集合,一般有:

F={fi},i=1,2,…,n

在我们这里,F={f1,f2,…,f20}。

评定集E即评价等级的集合,一般有

E={ej},j=1,2,…,m

在这里,E={e1,e2,e3,e4}={重要,较重要,一般,不重要}。

②统计、确定各因素评价隶属度向量,并计算出隶属度矩阵R。

隶属度rij是指多个评价主体对某个评价目标在fi方面做出ej评定的可能性程度。隶属度向量:

Ri=(ri1,ri2,…,rim),i=1,2,…n,

求和rij,其和为1,隶属度矩阵R=(R1,R2,…, Rn)T=(rij)。在本文中,n=20, m=4, 隶属度矩阵为:

R-

③确定权重向量WF等。

WF为评价指标的权重或权系数向量。在本文中:

WF=(0.02,0.04,0.06,0.08,0.07,0.07,0.06,0.06,0.06,0.06,

0.07,0.06,0.06,0.05, 0.03, 0.04,0.04, 0.03, 0.02,0.02)

另外,还有评定集的数值化结果WE。在本论文中

WE=(10, 8.5, 7, 5.5)。

④按一定运算规则,计算出综合评定向量S及综合评定值μ。

通常S=WF*R,μ=WE*ST。在本文中:

S=(0.276,0.393,0.252,0.079),μ=8.299。

依据上述计算分析,得出吉林省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环境得分为8.299 分(满分为10分) 。这个结果可以帮助我们从总体上把握吉林省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环境的现状。

3 发展环境评价结果与讨论

通过前文数据的分析,从模糊综合评价法所得到的结果能够看到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环境的总体得分为8.299分,说明在模糊综合评价法中,玄武岩纤维产业的发展还是比较完善的,对于玄武岩纤维行业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通过共词分析法所得出的共词关系分析图上可以看出,专家对于吉林省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环境持有一种比较客观的评价。

从图上可以看出,相对于企业因素而言,产业结构、设备、政府和企业支持以及人才数对于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应该在抓重点环境要素的同时,对其他相对来说较不重要的环境要素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共同完善发展。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吉林省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的人才相对丰富,能够成为玄武岩纤维产业进步的动力,但在数量上有所欠缺,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应该注意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同时政府应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证玄武岩纤维产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彦凯,靳树科.邯郸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探析[J].新材料产业,2012

(11):42-45.

[2] 李为民,许金余.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的增强和增韧效应[J].硅酸盐学 报,2008(4):476-482.

[3] 齐建林,朱江.玄武岩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混凝土,

2011(07):46-49.

[4] 孙浩.吉林石化公司碳纤维产品市场发展方向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 大学,2012.

第4篇:地质勘查市场前景范文

关键词:地勘行业;成本管理;转变观念;效益观念

地勘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特殊性表现在自身的工作特点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从自身的工作特点来看,地质勘探工作是在一定的地|理论指导下,运用多种科学技术方法和施工手段,对地下资源和地质情况进行推断和预测,最终的工作成果是以地质报告的形式完成,由于这种成果本身不是直接消费的物质资料,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很高的风险。同时提交地质成果的周期较长,地勘单位不能及时取得“销售收入”用以弥补在提交地质成果过程中的多种消费。从社会因素看,地质市场尚未发育,需求难以把握,受国家政策和国际环境影响很大,地勘单位很难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正是由于这种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地勘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和重点,是围绕上级计划任务和投资水平来进行管理和布署工作。这在客观上就造成地勘单位在管理上缺乏市场意识。成本管理不仅费用项目和成本项目划分不规范,忽视成本核算而且成本管理没有经营管理理念,效益观念不强,不讲投入产出,只讲合理安排和使用资金。这与当前地勘单位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极不适应。就当前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的取向来看,向企业化过渡,并实现企业化经营这已是既定的目标。因此地勘单位要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重新构建组织管理机构,并按照科学管理的要求和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从重视和加强成本管理入手,围绕经济效益加强地勘单位的成本管理。

1. 地勘单位成本管理现状

就地勘单位来讲,成本管理应分为事业部分和企业部分,但在事企不分的体制下,管理薄弱带有普遍性,其原因:首先是内部管理体制不顺,事企不分。就事业来讲,地勘行业长期以来,完全按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活动来管理地勘单位,地勘业又没有发育的市场,也没有竞争对手,因此成本管理容易被忽视。就其地勘主业来讲成本管理仅限于地质项目的费用归集。用费用项目归集代替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成本观念不强。给多少投资,做多少工作,地质项目的后续开发如何,市场前景如何,投资效益如何,缺乏市场经济机制的调节。其次,八十年代后期由于地质工作萎缩,为了解决队伍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各地勘单位建立了各门类的产业。这些产业的建立又使得财务管理机构设置不尽合理。一个法入主体,要根据产业设立多个会计机构。分成几级核算单位且产业的规模又有限,因此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也往往被忽视。大体讲缺乏一套适应市场现状和适合产业特点的与之相配套的成本管理制度。第三,地勘行业进入市场后,发展的产业门类多,场所分散,成本管理难度大,且大多都是二级核算单位出现了以包代管理的现象。第四,产业多样化需要的财务人员多,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预算会计(地勘会计)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因此地勘单位实现企业化经营必须从管理上要重视和加强成本管理。搞好成本核算、提高竞争力。并要根据地勘单位“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现状出发建立一套适合这一特点的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扭转忽视成本管理的现状。

2. 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地勘单位是按照地区和行政隶属关系而组建的,地勘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完全围绕国家任务而运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发展,地勘单位必须树立经营观念和成本意识。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做为市场的主体,彼此间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由于供求关系的作用,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根据市场情况、企业情况来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这种竞争能力主要表现在企业是否能够占有一定份额的市场,在所占市场份额内是否能获取一定的盈利。就地勘单位来讲,现在基本是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产业格局,矿业开发作为主导的支柱产业,辅之以工勘和商贸服务业,因此就地勘单位来讲各产业不论主次均要面对各自统一的市场,都要面对各自的竞争对手,而不再是仅仅面对国家的计划任务和单位内部的目标责任。因此加强成本管理就是强调地勘单位和地勘单位兴办的各种企业都要重视投入与产出,讲求经济效益,一切管理工作都要围绕市场和经济效益未展开,把地质勘查工作也要作为产业按企业来管理,因此对企业的经营者来讲,必须从追求投资效益、政策效益转为向成本管理要效益。向内部扩大再生产要效益,树立成本效益观念。经营就要挣钱,挣钱就需要核算。

无论任何企业其存在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盈利。企业不论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从事何种行业的业务,或是提供何种劳务,都要毫不例外地要计算自己的投入与产出,特别要仔细地核算收入与支出来确定是否盈利。在盈利与亏损的基础上,才能决定是否进行或放弃某项业务或生产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没有严格的成本管理和正确的成本核算,就无法确定企业所追求的盈利,也无法衡量企业的经营成本。

成本是确定所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价格的重要依据,也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耗费进行补偿的唯一尺度,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价格的竞争,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实现效益最大化,就必须生产出低耗优质适销的产品,是否能达到这一要求,正确真实的成本核算是关键。

成本管理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重要工具,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盈利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产品的销售水平和产品在生过程中各种耗费的程度。而在销售水平一定的情况下,降低产品耗费,这是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而改变的。因此企业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的最有效手段,就是降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耗费。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也正在于此。

企业的经营者可以通过成本管理这一手段,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成果进行预测和控制,明确各生产环节和各个部门经济责任,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其经营者都要将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并不断改善成本管理的方法。

3. 转变观念,重视成本管理

人们的观念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因此管理的观念一但形成,相对较难改变,地勘单位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市场上的竞争对手,管理仅处于单位的施工生产管理状态,成本管理更是薄弱环节。我们仅是按地质项目归集费用,以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任务为目标,以生产为中心,不注重市场,不重视效益。作为企业管理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成本管理的作用受到制约。这种成本观念将会使地勘单位在市场、中遭受损失,失去竞争能力。因此地勘单位向企业化经营的过渡中,要改变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改善成本管理方法,加强成本对生产经营的控制力度。树立市场意识,强化竞争、经营、效益观念。

4. 强化成本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仅是独立的经济实体而且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它面对市场竞争和风险,会遇到各种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影响,如何面对客观因素,不同的态度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成功的企业往往在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内部管理,从而使企业蓬勃发展。加强成本管理,应从几个方面抓起。

4.1 进行成本预测

从当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出发,参考历史资料,调查资料等有效资料等,运用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预测未来的成本水平,并将预测的结果与已确定的目标成本进行比较。地质项目的成本预测要包括项目设计阶段、施工阶段、提交报告阶段的全过程,也要考虑技术进步。其他产业的成本预测要包括所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具体生产或经营的全过程。

4.2 成本决策

第5篇:地质勘查市场前景范文

【关键词】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山东省

1.民营经济的相关范畴

1.1民营经济的概念

我国的国民经济按所有制类型划分可分为公有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非公有经济(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外商经济)。民营经济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转轨的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是没有“民营经济”的概念,民营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经济概念和经济形式。

“民营企业”是由本国公民出资兴办或经营的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法人实体和非经济法人实体,具有自行组建、自行筹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谋发展的特征。“民营企业”是民营意义上的一种企业形态,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民营企业”之外,民营经济还包括具有“民营经济”属性,而非以盈利为目的的、从事非经济活动的、非企业的单位或部门。

由此,可以对“民营经济”做如下定义:民营经济是以反映投资主体或经营主体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成分,是由本国常住居民投资创办、经营或控股经营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经济的总和。

1.2民营经济的范围

民营经济的统计范围是,不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外商和港澳台商独资及其控股的经济组织。即:它包括了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也包括乡镇企业的全部,还包括城镇集体、股份合作制等等企业组织。即民营经济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外资及外资控股之外的经济成分的总和。

2.山东省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

2.1民营经济成为山东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山东省的民营经济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民营经济在山东省GDP中的比重已超过60%。截至2012年9月,山东省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同比增长12.6%;户均注册资金同比增长7.8%。

2.2民营企业是吸纳山东省劳动力的主要渠道

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大量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为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提供了更多再就业岗位,成为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民营经济新增就业量占全社会新增就业比重不断上升,仍然是增加就业的主要的渠道。广义民营经济中不含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的就业增长率2012年为1.47%,高出全社会0.53百分点;2013年民营经济就业增长率将达到1.5%左右,高出全社会0.5百分点左右,其中私营企业就业量2013年上半年增长9.65%。

3.对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民营经济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

民营经济投资主要集中于一般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2011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5928.4亿元,虽然在这些行业中民营经济和其他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之和超过了85%,但在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新兴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民营经济投资的产业进入深度就明显不足。据统计,在公共事务、金融、教育和地质勘查业等行业,国有经济投资比重高达80%,究其原因是相关审批程序复杂,市场准入的门槛过高,在明显的不公平竞争。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还没有完全放开,而且相关的政策、法律支持体系还不完善,从而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3.2民营企业融资困难

山东省民营企业的资本来源中70%是自筹,国内贷款和利用外资分别占19%左右。融资困难、资金短缺是山东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大部分民营企业规模偏小,财务制度不规范,使资金供给者无法判断其投资的收益率,不敢放贷或投资。相当多的民营企业信用等级低,取得抵押担保贷款困难。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银行无法了解民营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难以摸清其经营风险和收益状况,加剧了银行的“惜贷”行为。

3.3民营企业自身素质和水平有待提高

山东省民营企业中加工贸易型、资源依赖型、能源消耗型企业所占比例依然较大,处于产业链低端、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产品附加值小,缺乏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由此形成的生产能力局限于短期效益,产品市场前景欠佳,推动经济增长的持续力不强。

此外,民营企业管理落后,如有的企业没有独立的财务核算制度,存在潜在的决策和管理风险;有的企业尚未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公司治理家族化现象比较严重,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企业内部缺乏民主与约束机制。

4.山东民营经济未来发展对策分析

4.1对民营经济放宽市场准入

山东政府部门在市场准入方面要进一步建立公开统一的市场准入法规、符合市场规则的投资服务体系,以及公正的法制环境。除了涉及国家利益和公共安全的行业实行专营以外,其他行业都应取消行政垄断,让民营资本进入。对城市建设、电力生产等成本高、规模生产效益高的自然垄断行业进行相应改革,采取不同的规制措施,放开经营权的,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这些行业。要引入竞争机制,采取适当方法允许民营企业逐步进入,对外资开放的行业都应当对民营企业开放,允许民营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一样享有国民待遇,公平竞争,共同发展。

4.2拓宽融资渠道,推进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山东省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构建民营企业贷款担保机构组织体系,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建立互助资金和联保制度建立民营经济管理机构,规范政府市场管理行为在信贷政策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在长中短期贷款或专项优惠贷款上,民营企业与其他经济成分获得同等地位和待遇。通过多种渠道拓宽融资渠道,允许一部分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公司债券,拓宽民间投资渠道,激活闲置资金。

此外,完善信用制度、营造信用环境,对提升中小民营企业整体素质,降低信用风险,提高自身的融资能力,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4.3推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政府制定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政策,引导和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开展战略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大对科技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的投入力度,鼓励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民营企业也应树立品牌意识,创建品牌和信誉。面对国际化的市场,及时地转变观念,积极地把重点放到品牌和科技的竞争上,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发展高新产业,并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市场占有率,以高技术和高品质的产品取得竞争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吴正海.西安民营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探析[J].开发研究,2014,02:144-148.

[2]姚.民营经济发展对策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社会科学战线,2013,11:262-263.

[3]陈春丽.民营经济及民营经济发展概念初探[J].特区经济,2007,07:96-98.

第6篇:地质勘查市场前景范文

一 煤矿企业生产中的网络应用整体规划

数字煤矿作为网络技术派生出的虚拟管理系统,是以煤矿企业日常作业为基础进行仿真的,在日常作业进行生产、物流以及信息的采集和传输过程中通过数字模拟系统进行处理,煤矿企业的网络规划管理是煤矿信息化管理的核心,煤矿生产的信息化规划系统是集合了因素分析、危险预防、安全监控以及应急工程的一体化系统工程,在进行日常管理别是在危险情况预防和事故突发应急处理中通过利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多种技术的共同结合以及网络整体规划提高了煤炭开采工作的质量。在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的同时也要坚持的网络整体规划并坚持可扩容和开放性原则,根据煤炭开采的实际发展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总体规划的制定。

目前计算机技术在煤矿企业的日常规划管理中十分普遍,计算机宏观管理技术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生产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我国很多煤矿企业在计算机管理上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瓦斯及通风检测系统、井下矿压检测系统和井下考勤系统等几个网络规划应用。瓦斯和通风检测系统一般是进行统一管理的,也有一些煤矿企业将两者分开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具有非常相似的系统结构。目前我国煤矿企业的瓦斯通风检测系统类型十分繁杂,但是基本实现的功能差别不大。一般来说,瓦斯通风检测工作系统主要包括了瓦斯空气检测、井下控制站、信号传输设备以及地面控制站几个主要工作,分别进行井下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处理工作。传感器的主要包括了瓦斯传感设备、一氧化碳传感设备以及温度控制器等几个十分重要的工作部分。井下控制分站,通过井下传感器接受的信号通过转换器进行转换成为计算机所能接受的信号向地面进行接收,同时由地上总站对地下分站的进行控制。传输设备主要包括了通讯线路和调制解调设备。地面中心控制站主要包括了主机及显示器、打印机、大型模拟设备等相关设备,中心站的主要作用是对于井下各个分站的实时监测参数的变动进行随时的调用和查实,当环境的检测值超过了最大限度时进行自动控制到应急处理状态,如果无法控制会自动发出警报,从而实现对环境进行全时段自动监控的功能,为地面总站进行管理提供准确的依据。随着网络整体规划的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规划系统在煤矿企业的管理中将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 煤矿企业中计算机网络规划的具体应用

在煤矿企业的日常作业当中,计算机技术作为进行日常监测和提供执行参考的重要工具,主要进行数值计算、监测数据管理、作业模拟等工作。计算机网络规划在煤矿企业的日常生产中的最核心部分在于对整个煤矿开采系统的规划和决策以及工程计算参数的确定,特别是在这些工作中的一些计算方法比较复杂而且计算量相对较大,依靠人力无法完成和实现。煤矿企业在数值方面的计算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的一些比较高效的算法和数理模型进行计算,能够将各种复杂的算法进行综合运算,以此解决现实的问题。

(一)网络规划中的三维仿真应用

计算机网络规划还体现在采掘过程中模拟仿真技术,计算机通过将数值测算和多维度仿真绘图结合到一起建立了多种三维模拟模型。如矿床采矿模型、填充模型、露天边坡稳定性模型等等。此外,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如AutoCAD进行工程图及设备图的设计。随着煤矿企业的日常作业很多传统的露天矿池也已经转入到了深度开采的阶段,需要通过投入技术进行采掘和运输。所以需要通过研制新型技术和设备进行作业,由此可见,仿真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此外,高仿真度的图形分析技术也已经应用到了煤矿企业的日常生产中,通过利用CT探测成像技术获取井下工作的图像进行分析,从中取得具有一定特征的参数和作业信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这些信息储存到日常应用系统中并进行实际应用。CAD作为一种成熟度较高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了机械设计和煤矿开采领域。这种技术主要利用三维技术进行实地仿真,通过较强的绘制功能和开放的结构体系不仅可以进行二次开发,还可以对原有的功能进行扩展,在国内外的煤矿企业中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的各大煤矿企业也加大了对这种规划技术的应用。

(二)信息数据库系统化管理

数据库信息化管理技术是煤矿企业最早的应用技术,也是最为成熟的技术之一,这种技术的研制和应用完成了大量信息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修改和加工。目前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煤矿开采的地质勘查、开采设计和日常开采管理等多个工作环节中。在这些实际应用的工作环节中,有的工作环节是将信息库数据和其他方面的应用软件相结合进行信息化管理和网络规划。近几年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信息库也实现了智能化发展,智能化的信息数据库在对数据编排管理上进行了有效的革新,在原有数据库对信息进行录入的同时进行了自动化的组织管理,提高数据查询和管理的有效性。

(三)人工智能系统规划

人工智能系统规划主要包括了专家智能系统、信息传递网络以及算法遗传等智能类技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人工智能系统规划在煤矿企业的日常生产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从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成果上来看人工智能的系统应用规划主要包括了数据智能化和计算机管理智能化两个主要方面。

在数据智能化上,智能化的数据和较高水平的人工化技术在日常作业中能够以常用的物理符号为基础进行知识研究、表示和推理,这也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认知类人工管理阶段。其中智能控制系统是网络规划管理中非常中要的组成部分,这一智能化在煤矿行业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信息使用效率的提高,其具体的应用主要在开采岩体分区和分级工作上、边坡的稳定性控制、边缘岩层支护以及采矿选矿方法等众多方面上,人工智能的数据智能规划几乎在煤矿企业日常作业当中的每个环节都有所体现。在数据的搜集过程中除了通过传统的数据网络进行学习之外还通过遗传学习和解释学习等知识发现功能进行系统的主观升级,以此实现数据的智能化获取。在智能化推理过程中还引入了模糊化处理的功能,通过对不确定因素的分析和范例推理的方法实现模糊数据的智能化处理。

计算机管理智能化是人工智能规划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个部分主要的职能是将已有的智能规划管理方案转化成为可以直接进行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以此实现智能化决策,这个工作部分是一种能够将人脑进行决策转化为计算机语言的工作系统,目前在实际日常作业中的计算机智能化人工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了边坡稳定性规划分析、设备选取的智能化管理系统、矿山锚固设备选取系统等工作系统。计算机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对专家思维进行模拟,利用智能化程序的学习性、适应性和非联动性的方法进行智能化的决策和管理,并且逐渐从积累中获取可以进行智能化决策的知识,形成操作性较强的知识网络。人工智能化管理网络可以解决煤矿开采中系统管理的识别、分类、映射等多种问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这种智能化管理技术就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地下巷道或采场顶板可能破坏模式的识别、机器状态模式识别与故障诊断、岩石分级、崩落矿岩流动性分级、矿石品位估算、矿山压力预测、泥化夹层错动带残余强度预测、矿山顶板初次或周期来压步距预测等多种智能管理技术。人工神经网络规划对于传统的规划发展主要是基于学习算法上的改进,这种算法上的改进和数学理论和先进的智能专家技术相结合并且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应用扩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目前这种智能化的整体规划管理技术在采矿识别和煤矿品相估计上得到了应用。此外,模糊化的智能管理系统也是智能化软件模拟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部分工作环节是以模糊理论作为基础,处理的主要对象就是在知识录入中比较模糊或者界定不是十分准确的知识和管理内容,管理规划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人脑的模糊化的和泛化的内容进行软件和数据化模拟,这种模糊化数据处理是在模糊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已录入的模糊知识来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的。这种规划方式的出现是因为煤矿企业在进行日常工作中有很多模糊无法进行准确界定的信息,有这样一部分信息在很多经验和推理方法的基础上都无法通过数理模型进行精确说明,模糊化智能计算机管理规划能够很有效地处理好这类问题,通过在管理规划系统中进行模糊理论的引进提高了这类问题的解决效率。这种模糊理论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能够通过数值进行量化的模糊运算,而后一种是无法进行量化的模糊推理,智能化的管理规划也主要指的是后一种应用,在煤矿企业进行实际运用当中,不确定的模糊化处理能够节省很多精细智能化解决问题耗费的很多时间,避免了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从整体上提高了计算机智能化网络管理规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