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交通解决方案范文

绿色交通解决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交通解决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交通解决方案

第1篇:绿色交通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昆明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公交车;城市轨道交通;环城快速系统;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570 文献标识码:A

1 昆明城市公共交通状况

1.1 概述

针对城市公共交通拥堵的现状,政府相继出台了“禁左”、“交通微循环”、“特殊车辆限行”等一系列城市解堵方案,虽然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但并没有达到解堵的效果。

城市公交车是昆明多年以来最主要的公共出行方式,昆明公交车高峰时段难等,等来又挤不上去是近几年昆明市民对于昆明公交最多的评价。主要原因并非来自公交车数量不够,而是因为交通拥堵。2009年昆明开始修建了环城快速系统,昆明市二环快速系统是昆明主城区快速交通系统中重要的枢纽环线,承担着主城区域快速迂回交通和过境交通功能。自2008年开始,昆明开工建设城市地铁系统。

那么,重点发展哪一种方式更能缓解昆明今后的城市拥堵状况呢?

1.2 方案介绍

昆明将采用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交车、环城快速系统三种方式来缓解城市公共交通问题。

2 昆明城市公共交通解决方案的分析比较

2.1 层次分析法的改进及评价指标

2.1.1 层次分析法的改进

2.1.2 评价指标

对于考察城市公共交通解决方案的优劣性,通常会采用以下几个评价指标:公共交通分担率、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及盈利、市民满意度、发展前景。三种主要交通方式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2.2 方案分析

2.2.1 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对昆明三种公共交通方案的比较介绍,建立如图1所示的层次结构模型。

2.2.2 指标层权数

由于指标层各个指标权数的确定没有具体数据作为构造判断矩阵的支持依据,传统的AHP存在很大的主观性,为了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个问题,这里采用改进的AHP。

通过计算,指标层B1~B5五个指标的权数依次为0.364、0.041、0.086、0.141、0.386。

2.2.3 方案层权数

据表1,指标B1、B2、B3、B4下,三种方案的比较都有明确的数据说明,在构造判断矩阵时,主观因素影响不是很大;再者,一致性检验也很大程度规避了主观评价的影响。因此,此四个指标下方案比较直接使用AHP。

据表1,指标B5下三种方案的比较只有文字说明,没有具体数据作为参考,判断矩阵受主观因素影响。因此,该指标下方案比较使用改进的AHP。

(1)指标B1下三种方案的权数

根据比例标度以及表1中不同指标下三种方案的比较结果,确定指标B1下三种方案的相对重要性。

通过计算,指标B1下三种方案的权数依次为0.732、0.084、0.184。

(2)指标B2下三种方案的权数

根据比例标度以及表1中不同指标下三种方案的比较结果,确定指标B2下三种方案的相对重要性。

通过计算,指标B2下三种方案的权数依次为0.193、0.723、0.084。

(3)指标B3下三种方案的权数

根据比例标度以及表1中不同指标下三种方案的比较结果,确定指标B3下三种方案的相对重要性。

通过计算,指标B3下三种方案的权数依次为0.723、0.216、0.061。

(4)指标B4下三种方案的权数

根据比例标度以及表1中不同指标下三种方案的比较结果,确定指标B4下三种方案的相对重要性。

通过计算,指标B4下三种方案的权数依次为0.723、0.193、0.084。

(5)指标B5下三种方案的权数

根据比例标度以及表1中不同指标下三种方案的比较结果,确定指标B5下三种方案的相对重要性。

通过计算,指标B5下三种方案的权数依次为0.219、0.085、0.696。

2.2.4 层次总排序

根据得出的指标层B1~B5五个指标的权数以及不同指标下三种方案的权数。汇总成为如表2所示的层次总排序表。

2.2.5 分析总结

根据2.2.4中三种方案的得分的计算结果,C1>C3>C2,可以看出,对于昆明而言,发展城市公交车作为公共交通出行方案最有利于缓解昆明市区的交通拥堵状况,城市轨道交通居中,环城快速系统次之。

3 展 望

3.1 快速公交系统

今后的昆明公交将迎来BRT时代,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

3.2 公交卡优惠政策

(1)效仿电信类充值促销活动,推行公交卡充值回馈活动,让市民实惠到家。

(2)随着昆明地铁的建成,推出公交一卡通,方便市民换乘。

(3)公交卡网络化。昆明有望年内实现手机刷卡坐公交,手机刷卡、IC卡网络充值、手机充值等工作也在推进中,以此吸引、方便年轻乘客。

3.3 公交附属设施

昆明公交将设电子站牌,能显示候车时间。昆明公交公司将在金碧路、滇池路、广福路做电子站牌的试点。站台上大LED屏幕动态显示所有停靠该站点的公交线路到站信息,可通过线路牌上的“红灯”来判断,所等的那一路车距离你还有几个站。

3.4 公交车辆

昆明市不断倡导“节能减排,绿色出行”,所以今后的昆明公交将会变得更“绿色”,传统的汽油车将会被LNG车、电车、混合动力车等新型车辆所取代。

参考文献:

[1] 马国伍.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 中国交通年鉴社. 中国交通年鉴[M]. 北京:中国交通年鉴社,2010.

[3] 罗仁坚. 打造桥头堡昆明区域性国际交通运输枢纽[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4] 宋瑞. 快速公交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 杨芳. 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研究[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6] 张吉军. 区间数多指标决策问题的模糊层次分析法[J]. 工业工程与管理,2003(6):20-23.

第2篇:绿色交通解决方案范文

信息消费:经济增长新引擎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GDP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更加便利,但不可持续的生产和增长模式、公共服务不均等、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与成本提升等问题也让中国经济面临转型的思考,需要扩内需、促消费。”卢朝霞在论坛上高屋建瓴地指出。

“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信息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是扩内需稳增长的直接动力。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人均信息消费支出的数字来看,中国只有190美元,而日本是2400美元,美国是3400美元,我国信息消费发展空间巨大。另外,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数据统计,从2011年到2015年,我国国内信息消费规模总体将呈现23%的复合增长率。

去年,我国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来拉动内需,促进信息消费,包括国务院《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家发改委《我国实施11项信息惠民工程》、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了国家信息消费试点示范市(区、县)创建工作、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住建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等。

东软是中国软件企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是全球软件百强企业,是国家特一级系统集成厂商。在走过23年后,东软也在探索并实践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将新技术与变化的商业模式及社会需求相结合,利用新一代ICT为信息消费提供技术支撑,以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信息消费发展。

东软集团的创新思考与实践

东软的思路是要通过持续的开放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寻找到新的发展机会,向全球优秀的创新型软件企业转变:从以人员规模为基础的增长模式,向以知识资产来驱动增长的模式转变;从以技术为中心的商业模式,向以客户价值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从以中国为中心的成长模式,向以全球市场机会为中心的模式转变。

东软从智慧健康、智慧养老、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社区五个方面展开建设智慧城市、促进信息消费的实践。

卢朝霞以智慧健康为重点展开介绍,东软熙康就是要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和O2O商业模式为个人、社区、农村、企业提供健康管理和服务。“我国慢性病患病人数已经超过2.5亿人,该怎样有效地进行监测、评估、干预、教育和管理呢?熙康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建立以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熙康云平台,结合大型医院和行业协会,通过互联网可穿戴设备采集健康数据,通过线上体验实现健康管理。这是熙康的智慧健康蓝图。”卢朝霞介绍。

具体来讲,东软通过健康城市建设,把健康一体机设备放到村卫生室、社区、家庭,通过一体机和智能传感设备把相关的数据及时地传送到健康档案,使这个健康档案变成活档,构造服务乡村、社区的感知物联协同医疗模式。东软与多个城市签署了健康城市战略合作协议,实施区域健康管理,覆盖城市20多座,覆盖基层医疗机构4000多个,覆盖人群超过2000万人,在线活跃用户数20万。

现在,健康可穿戴设备变成了一种时尚。信息消费无处不在,很多的传感设备已经成为信息消费的智能终端,智能终端上运行着各种各样APPs(应用程序)。东软熙康的APPs就包括亲情快递、熙康饮食、熙康走跑族和减肥应用――熙康瘦瘦等。“仅熙康瘦瘦这个应用的下载量已经超过2000万人,激活量有1200万人。”

在智慧养老方面,东软建立了基于云+端的医养服务内容,通过医养结合,结合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构造医养融合的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并且已经在沈阳棋盘山养老院、九如城养老综合体、乐成养老等地展开实践。

在智慧教育方面,东软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搭建面向政府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文化机构和广大市民的智慧教育平台,并实现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工程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的多层次全方位资源共享与模式创新,并在沈阳市东陵区展开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实践。

在智慧交通方面,东软立足“以人为本”的理念,统筹考虑“人、车、路、环境”四类因素,构建一整套涵盖城市交通管理、高速公路、轨交、车联网、航空等领域的大交通解决方案,为绿色、便捷、快速、高效的交通出行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和综合服务。

东软提出了基于NGTP2.0行业标准的车联网通用解决方案,采用统一的车联网系统和标准架构,对整个车联网产业链开放接口,指导整个车联网产业链在统一的标准下来有序地共同发展,从而促进中国车联网产业进行科学化的快速发展。目前东软集团已经为奔驰、宝马、奥迪、克莱斯勒、大众、本田和通用等国际汽车制造商提供汽车电子产品和服务。

第3篇:绿色交通解决方案范文

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依靠科技创新解决交通问题,构建更加便捷、高效、节能、畅通、安全的交通,并通过高技术交通解决方案推动经济增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而又紧迫的问题。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ITS)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

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智能车辆技术等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管理体系,通过对交通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借助各种科技手段和设备,对各种交通情况进行协调和处理,建立起一种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管理体系,从而使交通设施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最终使交通运输服务和管理智能化,实现交通运输的集约式发展[1]。

ITS通过提升传统交通系统的信息化、智能

化、集成化和网络化程度,保障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进而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机动性、安全性、可达性、经济性,从而达到保护环境,降低能耗的作用。经过10多年的应用和实践,智能交通系统已经成为国际公认解决现有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政府、专家、学者等的重视和广泛应用。

1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的成立

智能交通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

政府部门、产业界以及科研机构的推动和协调配合。按照美洲地区、欧洲和非洲地区、亚太地区划分,分别由美国智能交通协会(ITS America)、欧洲智能交通协会(ERTICO-ITS Europe)和日本智能交通协会(ITS Japan)负责世界智能交通大会的协调组织工作[2],同时引领着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这也是国际上最早成立智能交通协会的三大国际组织。为促进智能交通技术及产业的发展,世界发达国家相继成立了智能交通协会,各国智能交通协会也是智能交通世界大会理事会的成员,代表本国出席各种国际技术交流活动。我国的台湾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分别成立了各自的地区智能交通协会,并积极参加各种国际活动[2]。

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主要由多个政府部门联

合推动,为更好地协调全国智能交通工作,根据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2000年由科技部牵头,会同原国家计委、原经贸委、公安部、原交通部、铁道部等10多个部委,联合成立了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协调指导小组,2005年随着政府机构的改革,协调指导小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财政部、原建设部、原民航总局和总后勤部4个新成员单位。“十五”

期间,协调指导小组成员单位在推动我国智能交通系统规划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鉴于协调指导小组是由政府部门组成的临时

机构,开展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特别是在国际会议和交流合作方面有诸多不便,为更好地协调全国智能交通工作,我国交通主管部门多次建议希望由科技部牵头,在“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协调指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智能交通协会,适应智能交通发展趋势,推动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此,成立了由科技部、公安部、原建设部、原交通部、铁道部、原民航总局等交通行业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组成的中国智能交通学会筹备工作组。

2007年3月,科技部向民政部正式提出申请成立“中国智能交通协会”。2007年11月,民政部批复同意科技部正式开展协会筹备工作。2008年5月14日,由科技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共同发起,经民政部批准,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在北京正式成立。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的成立不仅是中国智能交

通发展的里程碑,更是中国智能交通事业在依靠创新机制更好更快发展的新起点。近年来,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组织了多次国内外重要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影响,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2 历届会议议题

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自2005年举办以来,已经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成功举办了7届,议题始终聚焦ITS的主要领域,紧密跟随国家政策引导方向,围绕当前智能交通所面临的问题和技术发展趋势开展研讨,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1)2005年12月9日,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在上海召开,会议由高层论坛和学术研讨2部分组成,第一届会议共录用国内外论文165篇,参会人员300多人。会议议题涉及ITS现状和发展规划、ITS解决方案设计、交通信息采集、交通信息服务、交通行为诱导、交通智能控制、电子不停车收费、公交一卡通等内容。

(2)2006年12月20日,第二届年会在北京召开,主题为:“ITS的现状与未来”。重点围绕ITS战略与政策、智能交通技术、ITS建设成果与产业发展、ITS新理论与新技术等进行了交流和研讨。此届会议规模空前,共有500余专家、学者及各界人士共聚一堂,并首次邀请了来自日本、韩国和欧洲交通协会的代表参加并做大会报告,加深了同国际智能交通协会组织的沟通和交流,扩大了年会的影响力[3-4]。

(3)2007年12月14日,第三届年会在南京召开,主题为:“智能交通让城市更畅通”。重点探讨了我国在城市智能交通领域的成果和经验,以及国外先进理念对我国智能交通发展的启示。重点围绕ITS战略与政策、城市公交智能化技术,基于ITS的道路交通管理、控制与安全技术,智能交通技术、ITS成果与产业等专题开展研讨和交流。

(4)2008年9月26日,第四届年会在青岛召开,主题为“交通安全”。主要针对智能交通发展、交通安全、交通控制、交通节能减排、智能车辆、交通出行服务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会议

共举办学术交流会6场,征集论文245篇,录用140篇。

(5)2009年12月11日,第五届年会在深圳召开,主题为“智能交通、新能源汽车———创造出行新方式”。代表们就智能交通、新能源汽车国家政策及发展规划、技术发展方向及趋势等进行了广泛研讨。同时,本次年会以促进智能交通、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进步和协同发展为目标,并首次与第六届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论坛一并举办,为全面展示我国智能交通与新能源汽车的最新技术成果,积极推动我国智能交通和汽车先进技术的融合和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5]。

(6)2011年9月6日,第六届年会在北京举办,年会首次引入了新能源的主题:“智能交通、新能源汽车———低碳绿色出行”[6]。与第五届年会一样,也同期举办了中国国际智能交通展览会和第七届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论坛。此届会议还表彰了对智能交通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会员单位,旨在呼吁更多人为年会的发展献言献策,为我国智能交通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同时还举行了《中国智能交通发展年鉴》(2010)仪式,这是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部智能交通年鉴。

(7)2012年9月26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七届年会,以“智能交通———感知新生活”为主题,并同期举办了中国国际智能交通展览会。大会上同时还举行了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励基金捐赠仪式暨首届智能交通科技奖颁奖仪式,该奖项旨在推动我国智能交通行业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工作,促进科技人才成长,激励利用科技力量促进行业发展。

3           中国智能交通年会的意义

智能交通年会的如期举办,为国内外专家、学

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为政府、企业提供了一个需求和展示的平台,为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的各种问题,推广我国智能交通的成果和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见证了中国智能交通十几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也开启了一扇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智能交通,使中国智能交通走向世界的大门。

定期举办年会是行业内政府、企业、科研院校

的共同心声,也是我国智能交通发展进程中的大势所趋,对于推动我国智能交通建设、理论知识研究以及产业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我国在智能交通关键技术领域取得具有应用价值的重大成果,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和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以及为促进低碳高效交通装备的战略转型,提升综合交通安全和运输效率做出了积极贡献[7]。

4 结语

我国自20世纪末开始推进和发展智能交通

系统技术以来,国家一直重视和支持智能交通的发展。从“十五”期间科技部智能交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的实施,到“十一五”期间科技部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一系列项目的部署,我国智能交通领域科技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技为智能交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奠定了我国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基础,培育形成了智能交通产业。

未来5年,将是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重

要提升阶段。这更需要智能交通人在年会提供的广阔平台下加强技术交流,在重点技术领域有所突破,在关键技术领域内取得具有应用价值的重大成果,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和智能交通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在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4篇:绿色交通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 城市交通;节能降耗;新能源;系统机制;西安市

中图分类号 U4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92-0204-01

1 节能需求的严峻性

1.1 西安市交通现状

随着西安经济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机动车保有量以年均约15.39%的速度递增。截止2011年底,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16万辆,日挂牌车为800至1000辆。根据环保部门的监测结果,市中心区域道路的HC、CO和NOx浓度呈逐年上升趋势,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1.03-4.16倍。问题依然严重。此外,我国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水平比欧洲低25%,比日本低20%,比美国整体水平低10%。作为西部带头的西安市,同样自身发展尤为重要。

1.2 近些年来西安市取得成果

近年来,西安市大力开展公交优先战略。加强重点公路工程建设和大型运输企业的能耗管理,加快运营车辆结构调整,加大淘汰高耗能汽车的力度,积极推进运营车辆使用清洁燃料,推广节能、环保型车辆。全市92%的公交车辆共5772辆、99%的出租车共10717辆,使用清洁燃料,年可节约6.6万吨标准煤。在此基础上,我们不但要看到西安市取得的丰硕成果,更要认识到在交通系统节能这方面要做的还有很长的路。为此,借鉴一些优秀城市规划布局,对西安市下一步交通系统节能减排等提出一些不成熟意见。

2 国外交通系统节能管理手段

2.1 伦敦

2001年,英国交通部改进了车辆税收体系,主要分为家庭用车和公司用车。小汽车车辆税按燃料类型和CO2排放量划分为6个级别,AAA级别最高,车辆税最低。燃油经济性高、排放低的车辆,车辆税比其他车辆低很多。公司用车的车辆税按照车辆价格的一定比例进行收费,本着“谁污染谁买单”的原则,由使用车辆的雇员交纳,而不是公司承担。对于清洁燃料车,如电动车、双燃料车、液化石油气车等,则给予一定优惠。

2.2 巴黎

法国鼓励非机动交通方式发展的主要做法是:①建设自行车公路,提高自行车的使用率和安全性。此外,法国还计划建设自行车高速公路。②开展大规模的公共自行车租赁行动。巴黎市政府将鼓励公共自行车行动命名为“Velib”,寓意为“自由行”。目前,巴黎市区拥有2万多辆自行车,1400多个租赁点,完全依靠服务终端管理自行车存放。实践证明,尽管巴黎政府没有在Velib行动计划投入任何资金,但该计划执行效果十分显著。

2.3 香港

香港是世界上道路交通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每公里道路约有273辆车行驶;道路网络的安全程度居世界最高水平,每千人意外死亡率仅为0.023。每天基本保证道路畅通,这些成就很大程度得益于香港的交通政策。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架构中,共有5个部门与交通有关:运输署、交通咨询委员会、路政署和交通审裁委员会。按照决策、执行、监督和审裁,香港特区政府形成了统一的交通管理体制。

除此之外,中国的特大城市之间竞争激烈。那些拥有宜居环境的城市,才能吸引人才和新兴行业。高效的环保型交通运输系统,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比如武汉市07年5月智能红绿灯系统,交通状况已大为改观。南京市的大运量客运系统等都增进了交通网络的实用性,同时有利于保护环境。对此,笔者以此对西安市交通系统的节能发展提出了少许建议。

3 措施建议

西安市应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民众高效、便捷、安全、经济、公平、绿色出行为宗旨,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合理引导小汽车使用为重点,以政策法规和市场调节为手段,逐步建立智能交通系统下,不断提高交通领域能效水平的体系结构。

3.1 新能源汽车的应用

西安市十多年来积极推动天然气汽车发展,使西安市的天然气汽车产业,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务车,目前都已经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阶段。今年,中国交通运输部又选择西安市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公交都市试点城市,为陕西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此外,西安还应加大对其他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究和设备更新,使诸如生物燃料、二甲醚等新能源更大一批应用到交通轨道上。加大以LNG车为主导的研究使用,努力克服有关的技术难题及存在的若干问题。

3.2 加强城市交通系统现代化管理

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综合的交通管理部门和城市交通统筹协调机构。不断引导市民节能交通理念,共同创立良好的城市交通系统。

3.2.1 智能交通管理

2009年7月8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用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作为陕西的“省门第 一路”,此条高速为西部地区建设标准最高、配套施舍最完善、智能化服务水平最高的八车道高速公路。陕西首次在机场专用高速公路采用自动发卡和ETC不停车收费系统。在距离收费站400米处,就开始铺有红色的ETC收费车道,引导车辆有序分流,可以与其他收费车道进行区分,起到明显的导向作用。驶上ETC不停车收费车道,通行能力是人工收费通道的5到10倍,极大的提高了通行效率。可以借鉴机场专用高速的做法,将不停车收费系统运用到城市交通出城的各个收费点,用智能手段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3.2.2 提高交通建设理念,不断创新发展交通建设

我们要加强西安市交通领域人才培养,支持建立人才培训机制、提高本地企业在工程建设、运营维护到技术研发方面的整体水平。凭借“全面交通解决方案”理念,推进西安市综合绿色交通系统建设。西安市完全有能力也应该集中科技资源优势,瞄准新能源发动机改造关键技术,组织开展科研攻关以及专门设备的加工制造。以此为线索,可以考虑在高新区、经开区或西咸新区内设立专门的技术园区,成为西安科学发展的新动力、交通节能的新

亮点。

3.3 确立交通系统发展目标,整合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划

对西安市交通系统进行科学规划是必须的。规划并管理道路交通系统,在确保环境质量的前提下,优化利用现有交通资源和保证公共交通的通畅。

交通规划方面,西安可注重将交通规划与土地规划融为一体,将城市规划与交通运输有机结合,减少市民对交通的依赖。在铁路沿线地区进行密集发展,尽量使市民不需其他交通工具接驳,步行就可至铁路车站。西安市以西安地铁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研究、加大投入,加快建成包括地铁、快速公交、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出租车、汽车租赁、摩的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为广大市民提供便利、节能的出行服务。

4 结束语

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国内外优秀城市有益的节能减排的管理经验,从法律制度健全、相关配套措施完善、建立运输工具准入制度以及推行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重点和示范工程等方面规范在西安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管理工作,提高交通系统的节能效率。中国的特大城市之间竞争激烈。只有那些拥有宜居环境的城市,才能吸引人才和新兴行业。高效的环保型交通运输系统,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参考资料

[1]李振宇等.城市客运节能的政策选择[J].

[2]刘英,曾利.完善我国交通节能政策与措施的思考[J].

[3]沈俊.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国际管理手段及启示[J].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