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城市的概念及特征范文

智慧城市的概念及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城市的概念及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城市的概念及特征

第1篇:智慧城市的概念及特征范文

西安作为我国的六朝古都,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且西安是新欧亚大陆桥--陇海兰新经济带上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我国干线公路网中承东启西贯南通北的结点,是西部大开发的第一阶梯,是西北五省的核心城市,其区域价值不可忽视。另外,西安是当代中国科研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在电子信息软硬件产品、通信网络、数据处理等物联网技术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科技实力相当雄厚。在西安试点智慧城市,既是为西部城市做好示范作用,也是拉近中西东部差距之举。因此,西安市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解决城市管理和服务过程中面临的各项难题,诸如城市交通拥堵、看病难、安全系数低、突发灾难多、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意义深刻。

一、智慧城市的念及发展

智慧城市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云计算、传感网等信息化手段的优势,通过建设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食品药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面向未来构建的全新城市形态。智慧城市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其核心特征是将信息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据世界银行测算,一个百万人口以上的智慧城市的建成,在投入不变的条件下,实施全方位的信息管理将能增加城市的发展红利2.5到3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促进实现4倍左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且引领未来世界城市发展的方向。

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 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2009年,迪比克市与IBM合作,建立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利用物联网技术,在一个有六万居民的社区里将各种城市公用资源(连接起来,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以做出智能化的响应,更好的服务市民。2010年,IBM正式提出了“智慧的城市”愿景,希望为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IBM认为,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六个核心系统组成: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这些系统不是零散的,而是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而城市本身,则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的宏观系统。21世纪的“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超过200个城市在谋划建设智慧城市。2012年,我国迎来智慧城市建设的一波小,有26个城市将智慧城市的建设列入其政府工作报告中。2012年4月19日西安与北京、杭州、武汉、宁波共同入选中国工程院确立的“中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名单。西安交大将首先完成交大的智慧大学建设,为西安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摸索经验。智慧城市的建设将作为西安市未来几年的重要发展目标。

二、西安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

西安智慧城市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在某些在技术、方法、项目建设上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信息化指数名列全省第一,数字化整体水平位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

(一)信息基础设施快速发展

以信息基础设施为先导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种模式。西安市人民政府已与中国电信陕西公司签订了“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电信陕西公司在“十二五”期间投入超过150亿元,采用光通信技术、IP技术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西安市现有网络进行全面升级、优化和改造,实现互联网、物联网、通信网等网络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建设超过40000平方米的云计算中心,为广大用户提供配套完善、全程服务、辐射西北地区的信息化服务云平台;聚焦政府关注、社会关切、公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城市管理等领域,打造智慧应急指挥、智慧教育等丰富的信息应用,全方位提升西安信息化应用水平。

(二)物联网产业基础夯实

据初步统计,全省物联网产业相关企业超过400家,2009年销售收入超过150亿元。在传感器领域,70余家单位研发、生产40多类传感器,尤其在烟雾、图像、重力传感器以及微机电系统压力传感器等方面具有较强影响力。在通信设备和网络运营领域,聚集了大唐电信、西电捷通、中兴、华为、中国移动等一大批优秀的知名企业。西谷微功率数据公司是国内2.4G有源RFID国家标准及2.4G RTLS实时定位系统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在应用领域,已开展了农作物环境安全监控及应急预警、人员救护系统、感知矿山等示范应用。

(三)电子政务稳步推进

西安市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明显,13个区县、7个经济开发区和80多个市级部门建立了门户网站;建立了公共服务网上审批平台,初步实现了工商、税务、质监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建立了数字西安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医疗卫生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公安系统172个派出所接入市级警务平台,基本实现信息数据全警共享;全市劳动保障城域网络建设覆盖率已经达到85%;全市192家定点零售药店的网络已连接;失业保障网络实现了与13个区县的全部连通。这为全面提高政府信息化水平,提升行政效率,完善公共服务水平,加快西安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西安智慧城市建设的建议

诚然,西安智慧城市建设还存在资金投入不足、规划方案的长远目标不清晰,法律规范不完善、组织体系不够健全的问题。为此,要深入推进西安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实现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两轮驱动,强化、完善技术支撑保障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动信息集成共享与网络融合,重视技术规范和法律规的完善。

(一)坚持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两轮驱动”

发展智慧城市必须同时推进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使二者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在融资

体系的制度安排方面,要发展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在智慧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散智慧技术创新的高风险;完善以政策性信用担保为主体,商业担保和互助担保相互支持的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同时要发挥高新区高科技民营企业的创新作用,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二)推动信息集成共享与网络融合

智慧城市是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上,通过建立开放、包容的共享平台,促进城市不同部门、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进而实现及时、科学的决策和预测。然而西安信息集成共享平台建设目前呈现条块分割,部门分治、资源分散的局面,大大降低了城市管理的效率。为此,西安要不断加快政府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工程的建设进程,促进各部门信息公开化、透明化。还要探索建立部门之问的信息共享机制,通过连点成面的方式对医疗、教育、金融、农林、水利、环保、交通、市政、公安等部门的信息进行整合。

(三)重视技术标准建设和完善法律规范

纵览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并没有一个完整雏形,多数国家只侧重于城市建设的某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设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兼容性技术风险和信息安全风险。为此要高度发挥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加快标准和规范制定进程,为智慧城市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保障其安全高效运行。

第2篇:智慧城市的概念及特征范文

【关键词】生态规划;生态城区指标体系;碳足迹

【Abstract】The rapid speed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put the topic of urban ecology in front of peopl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ies, it is essential to establish and carry out eco-city development index system.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developing principle and methodology of eco-city development index system based on carbon footprint and eco-city happiness infrastructure design. And the case study of Tianjin Jiefang South Road Eco-city Development Index System is present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Eco-planning;Eco-City Subdivision;Index System;Carbon Footprint

1. 前言

1.1 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深入人心,生态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其中典型的案例包括英国伦敦BedZED生态村、瑞典斯德哥尔摩HammarbySjostad生态住区、阿联酋阿布扎比Masdar零碳城市等。目前我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已有230个城市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包括中新天津生态城、上海东滩生态城、曹妃甸国际生态城、中新广州知识城、长株潭生态城市群等。

1.2 为了更好的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相应的指标体系制定成为生态城市建设中重要内容。已制定的国内外生态城市相关指标体系有联合国人居署人居议程指标、联合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框架、全球城市指数、欧洲绿色城市指标体系、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人居环境奖基本指标体系、国家生态市(含地级行政区)建设指标、科学技术部《中国可持续发展科技纲要》中生态类指标、中国科学院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制定的低碳城市标准体系、以及瑞典斯德哥尔摩HammarbySjostad生态住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曹妃甸国际生态城、中新广州知识城等生态城市在规划建设之初制定的生态城区指标体系[1]。

1.3 分析国内外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实践案例,得出如下结论:

(1)生态指标体系的制定对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决策起到引导和评价作用;

(2)国外指标体系较重视自然生态、资源循环、碳排放等微观指标的研究和确定;

(3)国内指标体系强调环保与开发相协调,注重环境、经济与社会一体化发展宏观指标的制定;

(4)智慧城市成为生态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之一,现有案例中信息化技术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未得到充分体现,生态城区指标体系中缺少智慧类指标。

1.4 生态城区在范围上一般小于生态城市或者是整个城市的一部分。生态城区是以生态健康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和运行,在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与便捷性基础上实现人、自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城区。城区不是孤立的,是与城市其它部分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本文中所指城区在面积上一般不超过20平方公里。生态城区根据城区功能的不同具有自身的特点,其指标体系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研究生态城区指标体系制定方法,并结合天津市解放南路生态城区指标体系的制定进行方法论的相关实践。

图1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图

2. 生态城区指标体系

城区建设中包含生态、社会、经济、人文等各个层面,各层面结构合理、关系协调、紧密联系才能形成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城区生态系统[2]。根据集约式开发、建筑节能、绿色交通等在减少生态足迹中的作用[3]以及城区的社会功能,环境保护、资源集约利用、生活的舒适性与便捷性以及文化历史的传承成为城区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制定的指标体系不仅体现生态城区对环境的保护、绿色开发的要求而且应归结于民生保障与便捷生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目的。

3. 指标体系的制定原则

指标的选择应围绕生态、资源、民生进行,注重环境、社会、经济的有机结合,同时注重指标的代表性与针对性。指标体系应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通过指标的分级实现指标体系对城区建设宏观与微观、总体与细节的全方位指导。由于城区指标的复杂性,对于不易量化的指标应该考虑采取定性指导的方法进行确定。指标体系的意义体现在指标的落实上,具有可操作性是指标制定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3.1 指标的代表性。

选取的指标应因地制宜,有明确的针对性,突出项目的具体特点,反映气候特征与场地条件,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关注当地的人文历史。在选择指标之前需要对项目所在地进行气候条件与场地条件的分析,结合区域功能提出指标细项。

3.2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城区在空间上上可分为城区、街坊、建筑三个层面,不同层面需要不同的指标对其进行控制。建筑、交通、产业结构、生活便捷度等影响碳足迹的几大因素决定了生态城区指标体系需要控制的不同层次。为了便于指标的分层控制,指标体系进行分级。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生态保护、绿色开发、民生保障与智慧生活等方面;二级指标将一级指标进行分解;三级指标是将二级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分解。通过指标分级实现指标的传递,同时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紧紧围绕一级指标提出的范畴进行细化,确保一级指标的最终实现(图1)。

3.3 定量与定性结合。

由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由许多因子组成,有些因子可以定量并且容易定量,而有些因子难以定量或者难以取得定量数据[2],因此在尽量将指标进行量化的前提下对不能进行量化的指标进行定性指导。

3.4 指标的可操作性。

指标体系制定的目的在于指导城区的建设,能否操作是衡量指标价值的根本依据。指标体系的制定不能形而上学,不宜追求理论的高深与模型的复杂,这将与指标体系制定的目的相违背。可操作性分析是指标提出的必要条件,应充分分析指标的可实施性,避免提出没有操作性的指标。指标的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其实际操作问题,明确指标实施的相关责任方、实施步骤与评价方法。在确保指标科学性的同时指标应简单明了,便于理解。

3.5 指标的科学性。

指标的科学性是指指标的提出具有理论支撑与科学依据,不能与国家规范、标准的相关规定相违背。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应符合国家或行业专业要求,在此前提下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创新与改进。

3.6 指标的可评价性。

指标的可评价性是指标实施效果的评判前提,指标的具体定义应该明确并可在不同阶段进行实施,实施的效果可以通过明确的评价方法进行评判,以此确保每一项指标的落地。

4. 指标体系制定方法

(1)生态足迹是从生态学角度出发,表示在一定的人口与经济规模的条件下,维持资源消费和废物处理所必需的生物生产面积。将一个区域范围内所能提供的生物生产面积与区域内消费需求的生物生产面积进行比较,可判断一个区域的生产消费活动是否处于当地的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之内[4]。为了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足迹越小越好;但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生态足迹需要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所以生态足迹的降低应是生态保护与生活保障之间的一个平衡。生态足迹中碳足迹所占比重较大,本文提出指标体系的制定应主要基于降低碳足迹来控制生态足迹。城区内居民碳足迹的降低可通过降低以下几方面的碳足迹来实现,包括建筑、基础设施、交通、社区混合度、生活行为等。本文提出的生态城市指标制定方法为碳足迹分解法,即为了降低碳足迹首先将影响碳足迹的因素进行分解,然后通过对各个因素的规划与约束来实现碳足迹的减少,其中通过各项指标来实现对各个因素的规划与约束。

(2)建设城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所以指标体系中应该包含衡量居民幸福指数的客观指标。为了客观反映一个区域内居民是否具有享受幸福感的基本条件,本文提出城区幸福基础设施的概念。城区幸福基础设施为区域内居民享受健康环境、舒适生活、教育、便捷出行等提供基础条件,涉及区域的规划、生活设施配套、交通设施、人均绿地面积、室外环境、安全保障设施等。

(3)碳足迹分解主要适合于生态保护、绿色开发类指标的制定;城区幸福基础设施主要适合于民生保障、智慧生活类指标的制定。两者抓住了生态城区的根本点:生态绿色、便捷幸福。

5. 指标体系的实践案例

(1)解放南路地区是天津城市“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区域,也是继中新天津生态城之后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又一个生态城区,规划总体定位为:生态型的生活社区;园林型的迎宾大道;创意型的办公街区;专业型的商贸园区。与国内外其它生态城市案例相比,解放南路地区以居住和商业用地为主,是城市中心的一个区域,属于旧城区再开发与提升改造型案例,是我国当前最应该重点推进同时也是未来发展前景最为广阔的一种生态城区类型。此类生态城市实践可借鉴的案例和经验不多,由于本区域生态本底条件并不优越,加之人口密度大、开发强度高等特点,生态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挑战性。

(2)为确保生态城市目标的实现,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结合解放南路地区的独特条件,融入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据碳足迹分解法和城区幸福基础设施制定了生态城区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三级指标,在区域、街坊、建筑三个层面对城区开发与运行进行综合指导与规划(表1)。其中,生态保护、绿色开发类指标是通过碳足迹分解法提出,民生保障、智慧生活类指标是通过城区幸福基础设施方法提出。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兼顾理想与现实――中国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示范初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

[2] 宋永昌、戚仁海、由文辉、王祥荣、祝龙彪,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Vol 12, No. 5, 1999.10.

[3] 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生态经济,2000年第10期.

[4] 张坤民,温宗国,杜斌,宋国君,生态城市的评估与指标体系:理论,方法和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8.1.

第3篇:智慧城市的概念及特征范文

[关键词]公共艺术 关联性

公共艺术(Public Art)又被称为公众的艺术或社会艺术,它不隶属某一类艺术流派或艺术风格,也不单指某一类艺术形式,它存在于公共空间并为公众服务,与社会中存在的各个因素相关联,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一种精神与价值。

一、公共艺术概念的理解

现阶段,很多人对公共艺术的理解都比较陌生。其实,公共艺术没有一个固定的、简单的定义,它的定义具有易变性、积累性和渗透性等特点。但它有其明显的公共性和互动性的特质。它也许会和建筑物合为一体或会导致一个新的建筑学空间诞生;也许是新的公共空间、景观美化、艺术围墙和艺术栅栏、艺术砖砌、艺术大门、艺术窗户、休闲空间、游乐场所或结构;或许只是艺术字体雕刻及墙面装饰的薄金属板或瓷片等。它也有可能是采用织锦挂毯等纤维艺术;也有可能是艺术雕塑、陶瓷;此外还可以是大地作品、摄影、版画、影像、高科技艺术、表演、事件、诗歌朗诵、音乐舞蹈等等;公共艺术也可以表现一个故事或文章,可以是装饰性的、幽默性的、敏感性的或有争议性的;可能事反思我们的历史遗产或是对未来的憧憬,也可能是强调地方特性和特殊问题等等。可见,它所囊括的范围之大,关联之大,不一而足。

二、公共艺术的文化关联性体现

所谓公共艺术的文化关联,是指它的生存、发展与其外在文化因素之间的连带性及互动关系。

与之相对立的独立的私人性质的纯艺术或架上艺术存在,更显出它与外在社会因素的关联特性。如:从呈现的内容上看,纯艺术作品的表现内容可以是个人的、具体的、情绪化的、偏激的,同时也可以是公众的;但公共艺术作品通常在内容上更加接近公民的思想和地域的文化,它总是平等的、公开的,整个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客观事实证明,当一种艺术的存在方式与其所在时代的社会公共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关联,它才可能在历史中产生实在的影响和深刻的记忆。

总的看来,公共艺术的关联性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与大众权力相关联;第二,与城市相关联;第三,与艺术家个体相关联。

第一,与大众权力相关联

公共艺术与大众权力的密切关联,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支配力量,是一个人或许多人的行为使另外一个人或其他许多人的行为发生改变的一种关系。现实中的权力有很多种,其中重要的使政治权、经济权和话语权。公共艺术是一种话语权,但这种话语权与其他一切话语权一样,要收到政治权和经济权的制约和支配;创建公共艺术的过程就是运用权力队社会成员进行控制和影响的过程。

大众权力,是指普通人应该具有的基本权利。

由于体制、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公共艺术的实施过程中,大众权力容易被忽视。而大众权力是我们国家发展公共艺术不容忽视的一个条件。

公共艺术所涉及的领域,正属于大众福利的一部分――和谐的公共生活和文化享受。“公共艺术开始逐步自觉的伴随着城市经济和公共环境等社会福利化建设而强调了艺术――为人们大众服务;为多元化的当代市民文化和社区生活服务。”从社会生活的本质看,只有精神享受才是人类最高的福利,而大众想获得这种最高的幸福,离不开公共权力的保障。

在公共艺术中,大众权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享用艺术资源,一个是参与艺术生产。这意味着人民不但有权欣赏公共艺术的创作成果,还有权参与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也就是体现了公共艺术的参与互动性。也只有决策者(政府或投资人)、公众和艺术家共同携手,才能创造出完美的公共艺术作品。因此公共艺术能促进市民之间、官民之间的对话,拓展积极、民主的公共生活,提升人民的环境艺术和审美素质。“正因为如此,公共艺术符合社会的迫切需要,提供了一个重新定义我们时代艺术的机会。”

第二,与城市相关联

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

如果城市是一本书,公共艺术只是书中的插图和花边,它没有主导阅读的力量,但却能够增添美好的细节,让我们的心灵丰富而敏感。

1.从发展的角度讲,城市是变化的,公众对城市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在现代城市的发展历程上,以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主义世界观使许多城市失去了他们曾经拥有的人文精神资源,而新兴的城市由于缺少文化的积淀,也逐渐沦为环境和精神的沙漠,而对自然资源的过渡开采和对环境的无情破坏,使得城市变得更加无情与冷漠。城市的扩展已越来越远离艺术化生存的理想,越来越远离令人愉悦的美感,越来越远离它建设的初衷。正因如此,城市的片面发展已经引发了人们对文化的诉求,唤醒了人们对艺术化生存的回归。文化内涵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要素,艺术开始走向更广大的人群,走向生活本身,而公共艺术则代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的一种新的取向与融合。

2.从功能的角度讲,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文化和现代城市生活理想的一种体现。相对于纯艺术和架上艺术,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质必然使得公共艺术的文化表现性要强烈得多,它承载着更多的社会的、文化的乃至政治上的功能。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现代公共艺术就是还城市以美感,让人体会生活于其间的真正乐趣,让城市成为人诗意栖居的理想场所。

3.从文化本身来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内涵,是一个城市的品格的象征。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生动写照,反映着它所处的时代的社会面貌、经济状况、科学技术、生活方式、哲学观点、审美取向、所有文化问题,城市也成为当代人观察世界、完善自身、展现自身的天地和舞台。

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世界上的城市千差万别,根本的差别就在于城市文化的不同。一座城市中有没有富有创意与代表性的公共艺术和公众参与的相对宽松的艺术氛围的存在,有没有适当比例的充盈着艺术气息的文化交流与审美及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文化品质高低的重要指标,它们的多寡和繁荣与否往往体现着这个城市居民的生存样态、审美趣味乃至整体的文化精神。如果说建筑是城市里的“面”,道路是城市里的“线”的话,那么公共艺术就是城市中的“点”,它们凝聚着它们特有的灵性,展示着它们特有的语言,诉说着每一个城市的每一个观念,让人们品味着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文化情怀。

第三,与艺术家个体相关联

从上面可以得知,公共艺术是当代社会公共文化领域的艺术的参与和存在,它的精神和价值取向,一般并不仅仅代表纯个人化的意志。然而作为艺术的思维创造和具体作品的完成过程,又不可能离开艺术家的个体作业和各种选择,这无论从公共艺术的题材风格的把握还是到精神内涵的诠释,皆与艺术家个人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公共艺术的理想境界或所期望的社会效应,是通过许多个别的、具体的艺术作品去感召整体人类在不同时空片段中所共同拥有的审美经验与智慧。

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原动力,首先在于艺术创作者对一切可能经历的审美体验和非审美体验,在于它的自由自在的想象和实践性的尝试。简单的说,公共艺术是艺术家个体艺术劳动及传播的社会化、群体化的结果。艺术家个体在公共艺术创作中,凝聚和回应了他所直接或间接面对的社会、环境、民族、历史、艺术观念及公众意识而形成的艺术作品。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了艺术家个体在艺术题材、风格乃至艺术价值观念的选择和探索,他和公共艺术并不存在着天然的、不可逾越的冲突。我们要充分尊重艺术家个体的艺术创作和艺术个性的发挥,才能真正领悟到公共艺术作品想要表达的公共内涵。

本尼迪克特说过:“整体不是它的所有部分的总和,而是一种由部分之间独特的组合和相互联系而产生的新实体。”那么,公共艺术恰是这种关联一切、却让人回味无穷、记忆犹新的新实体。这种新实体鼓励人们“进入”艺术品之中,穿行攀爬于镂空的构架间,触摸和感受着艺术家的思绪,或静思或嬉戏,或攀爬或休憩。在互动之中,公共艺术深入了人们的生活,引发着人们的话题,引导着人们的思想,并使之前进。

参考文献:

[1]王洪义.公共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2]诸葛雨阳.公共艺术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第4篇:智慧城市的概念及特征范文

关键字:现代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极易受到人为的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干扰。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就我国城市目前的环境状况而言,问题十分严峻,在一些城市地区,污染已相当严重,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现代城市是一类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在生态过程上是耗竭性的,其最大特点就是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和开放式的,主要体现在需要其它生态系统的支持(如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需要人为的输入大量的能源与物质,同时,城市中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排泄的大量废物,也不能完全在本系统内分解,还需要其他

生态系统(如农田、海洋等)中处理消化。城市在自然界占有很小的一部分空间,却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交通和信息流,建立了大量的人工设施,并生产破坏城市环境的污染物质,改变了原来的生态平衡,造成城市物理环境的变化,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土壤板结等。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不断影响着人类自身,他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形态,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引发公害。

2.城市景观与空间设计的特点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它包含有大量的物质构成因素和若干子系统,是人类活动的物质载体。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是人们的主观意愿的物化表现,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情感、想象力和理想的追求。城市景观空间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人的主观意愿引导着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建成,并对已存环境施加影响力;城市景观与空间向人们传递着无限的信息,支持人们的活动,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

城市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的演化受到“空间”和“时间”两个向度的影响,即在任何一个时间片段,人们都可以获得创造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各种物质要素;同样,任何一个正在营造的城市景观环境又不得不考虑时间的意义:“过去时”的历史延续,“现在时”的应用意义和“未来时”的理想追求。城市景观的本质是人们主观意愿的一种物质表达,反映了人们不同时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正确合理的城市景观设计规划理念本质上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并不矛盾,反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3.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联系

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从城市规划以及景观设计的概念及内涵可以知道,实际上,城市规划中包含着景观设计这一因素,景观作为城市的亮点和呼吸道,它的合理设计和分布充分体现了城市以人为本的思想,因此,景观设计作为一种生态化的绿色设计,是城市规划发展的一部分,也是城市规划所要实现的一个目标。

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两者都需要结合人文、历史、自然、人的行为心理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城市规划中实现了对景观设计的引导以及具体实现途径;景观设计则是城市规划的具体体现。景观设计着重于对城市的景观构成要素以及城市的总体形象进行合理的设计,要构建城市的景观要素之前,需要先对城市的整体形态与格局具有清楚的把握,优秀的景观设计都是建立在这项基础之上的,因此,城市规划作为对城市整体形象及格局分布的科学划分,对景观设计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城市规划是以城市为对象的大面积的规划,而景观设计则是这种大规划之下的细化,它通过对各种景观因素的设计和人的心理的把握,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城市景观设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实现需要决策者、城市居民以及设计师的共同参与,共同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

4.现代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的关系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它的主题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它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已经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与社会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包括生命系统、环境系统,具有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类活动与城市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城市环境规划作为宏观指导和协调部门利益、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战略部署,必须要具备生态观。只有具备了生态观,才能指导城市在今后的各项建设中向生态城市的目标迈进,建立高效、和谐的人居环境。近年来,景观规划在城市景观特色保护与城市环境设计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把它运用于建筑学、规划学中,开创了景观规划与环境设计的先例。其目标在于创造人类与他们的环境之间协调和谐的气氛,建立起土地开发利用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和谐的关系

4.1景观设计以生态效果为目的

景观作为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这种多重性价值判断是景观规划和管理的基础。其生态价值主要体现为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功能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变化,人工景观的创造是工业社会强大生产力的体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生;然而久居高楼如林、车声嘈杂、空气污染的城市之后,人们又企盼着亲近自然和返回自然,返朴归真成为时尚。

景观规划和设计总是以创建宜人景观为中心。景观的宜人性可理解为比较适于人类生存、体现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包括景观通达性、建筑经济性、生态稳定性、环境清洁度、空间拥挤度、景观优美度等内容,当前许多地方对于居民小区绿、静、美、安的要求即是这方面的通俗表达。景观也特别重视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如形状和大小、密度和容量、连接和隔断、区位和层序……,如同它们所含有的物质和自然资源质量一样重要。如城市景观规划要注意合理安排城市空间格局,相对集中开敞空间,建筑空间要疏密相间;在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增加景观的视觉多样性;保护环境敏感区和推进绿色空间体系建设。

4.2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设计是相互融合的

城市的景观与生态规划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它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而日益清晰,从社会主义运动先驱欧文的新和谐工业村,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20年代70~80年代兴起的生态城市 (eco-city,eco-community)以及可持续城市 (sustainable cities,sustainable communities)。这个梦想就是自然与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要让公园不再是孤立的城市中的特定用地,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它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

5.结束语

对战略性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本身和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解,是建立前瞻性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前提。同时,必须认识到,在一个既定的城市规模和用地范围内,要实现一个完善的生态基础设施,势必会遇到观念、法规与管理上的困难,而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对传统城市规划与方法提出挑战。针对于此,提出反规划概念。规划师的认识水平的提高,决策者非凡的眼光和胸怀,以及对现行城市规划及管理法规的改进,是实现战略性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保障,而反城市规划方法是实现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初亚奇.城市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关系研究.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3).

2.徐永俊.城市建设规划与景观设计探讨.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6).

3.李美琴,刘青周.浅谈城市规划中城市景观设计与方法. 科技资讯,2009,(16).

第5篇:智慧城市的概念及特征范文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人类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重大进步,在城市雕塑规划理念及方法论层面,在国外城市雕塑及公共艺术建设经典案例中,已经体现出一种处理“有序复杂性问题”的认识方式。而民主政治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深入发展导致人们对于公权力以及对于公共空间权利的广泛关注,也使得人们意识到城市雕塑规划问题应该将人们的日常活动以及日常生活所依赖的空间,作为其核心和焦点。在当今大数据背景下,以具体地域的分析和考察为基础,提出可行性方案的新的规划方法,对于当代好的城市规划和好的公共空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城市雕塑的规划已经不再是静止的,孤立存在的专项内容或课题,而已经形成一种与城市规划,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公共空间理论研究,公共空间权利关系,国家政策,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系统科学甚至物理科学与生命科学等有机连结在一起的整体性系统问题。

“经络针灸法”是一种新的城市雕塑规划方法,目前尚处在理论探讨与初步试验阶段,其核心理念与观点,主要来自对于中国哲学理念和传统医学方法论的借用以及后来所发展出的“新老三论”等科学认识论,方法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城市即是人体

经过了上世纪60年代在西方盛行的“东学西渐”浪潮后,西方已经开始将本来是无机物的城市转而从有机体的角度进行重新阐释了。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一书中写道:“城市实质上就是人类的化身,城市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史,也就是人类社会,人类自身同样的发展过程。”这一理念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中国哲学观点不谋而合,同时也迎合了“新三论”中的“耗散结构论”以及易经中人体与五行朴素唯物论的对应关系。

人,是天地间孕育的拥有智慧与精神的高级产品,位于金字塔的顶端,但人类说到底还是这个宇宙的产物,金字塔顶也仍然是个椎体,无论人类的肉体还是精神,不论是所谓的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还是人类对自身及自然的思考,都是这个宇宙自身的一部分,不能将人类与客观世界分割开来,精神与物质是一种内在联系而辩证统一的关系。所以,城市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类的发展,既然是世界自身的发展,必然要符合世间万物和宇宙的运行规律,而人作为世间万物之灵,人体的运行规律和特点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揭示出宇宙运行法则的端倪。那么,与其在假设和幻想的海洋中孜孜以求未来城市发展的金科玉律,不如溯本求源,将城市作为人体来研究。

城市的需求即是人的需求

根据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共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5个层次。而一座城市的发展需求和一个人的发展需求是一致的。当一座城市自然建立时,首先需要那些能够维持一座城市运作的基本条件,比如人口,房屋,道路,经济产业,市政中心,警察局等,城市在这一层面上的发展和需求正好体现了佛洛依德理论中,首先将人视作“动物的人”的需求;当城市满足了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之后,就会发展各种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各种工商业,文化娱乐设施及相关产业等,这样一种社会的城市需求体现了马克思将人视作“社会的人”的需求;而当一座城市的生存和社会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城市的主要需求就必然会演为对城市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的实现上来。比如城市的形象,文化,创新发展与整体定位。而此时的城市需求更像是笛卡尔所说的“我思故我在”的“精神的人”的需求。一般来说,城市雕塑规划在一座城市进入到社会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阶段就会自然产生。需求与现实的矛盾正是发展的动力,

城市功能就是人体功能

如果我们把城市看作是人体,那么城市的建筑就是人体的骨骼。它勾勒出一座城市的体型与面庞;人才劳动力与产业原料是城市的食物,这些决定了一座城市的营养状况;城市的工商业就是人体的肌肉和肠胃,代表着一座城市韵硬实力;城市物流网等交通系统就是人体的血管等血液循环系统,它的发达与否能够看出一座城市的发展边际。而城市的各种机构及功能设施就是人体的各种脏器,学校是脾与骨髓;公园和绿地是肺;行政中心与通信系统是大脑与神经……

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个生命体,城市的各种设施与人体的各种器官一一相应,功能也极为相似。这是因为,城市是人的创造物,本质上是人类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城市生态即人的生态,城市系统即人体系统。所以当我们研究和探索城市相关向题的时候,其实我们面对的正与是人类相关的问题。

城市的“气”即是城市中的人

中国人所谓的“气”本质上是一种能量,信息,物质的统一体,一种微波,而且不是只局限在人体这个位置上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关于宇宙背景辐射的发现,使得中国“天人相应”的哲学观点找到了新的科学的客观依据。钟伟川先生在探讨关于经络的本质问题时谈到:“凡是生物体都与外界进行微波层次的能量交换,作为“气”的运行通道,它们都具有经络,只不过存在简单与复杂的或者是其他不同层次的区别而已。”经络是细胞群,体液,组织液之间以及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能量,信息,物质交换的网络通道。从基因科学的功能层面上来说,黄应秋先生则认为“经络是生理功能系统的功能扩展表现”,在现代生物医学体系中,作为一个整体的生物,经络也正是其在生长,发育中基因表达调控途径的构成与表现形式。

那么,要搞清城市的“经络”是什么,我们就首先需要搞清城市的“气”到底是什么,什么东西在城市中发挥着像“气”之于人体中所发挥的功能?它必须可以“运行”,是一座城市中“能量,信息,物质”的统一体,又不“局限在人体(城市)这个位置上”,通行于“不存在”的城市设施,对于城市“表达调控”是人。人作为一座城市能量,信息,物质的统―体,联通城市内外,又周而复始穿行于城市之中,城市人群的活性不仅决定了一座城市的活力和创新力,甚至还决定了城市的发展和走向。可以说,不论对于一个人还是一座城市,人气都是核心竞争力,否则一切都是死水一潭,所以,城市的“气”就是人本身,而城市经络即人的活动路径。

城市的“经络”与“穴位”

说到底,对于任何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人气”。“城市的气就是人本身。城市经络即是人的活动路径”,这么说绝非牵强附会,再说的具体一点,城市人往户外活动路径与城市空间结构的结合便是城市的经络。中医中的经络理论并不是依据解剖出来的实际人体器官,而是依据阴阳五行,八卦,干支,二十八宿这些气数。经络在内归属于脏腑,在外联络于四肢末节,是运行沟通人体内外气血的通道。《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一些城市雕塑的规划者误把直观看到的交通网,商业网,业态分布,城市服务设施等城市器官进行简单的照搬,当成了城市经络,可没有考虑到公共空间的不同结构属性与城市人流类型特点,这样就有可能使得放置雕塑的区域反倒成为了城市的“血栓”和“肿瘤”。

正如经络理论中有“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一样,城市经络也分主次大小和不同层级,这些经络的大小就取决于它们所可能统摄的“城市器官资源”与可能连结的人流大小。这些经络有的可能已经“存在”,甚至会和已有的“城市血管”部分重合,但另外一部分可能还没有真正“存在”,甚至还没有被意识到,因为这条经络可能会经过一个平淡无奇的小区街道或者干脆是一片未开发的土地。就像当年下石村未曾被改造为桥上书屋的那个不起眼的小桥,而两年前设计师李晓东的一次土楼之行却为这个座落在闽南的村落带去了巨变,下石村早年却是由两个圆形土楼组成的,中间横跨一条溪水,虽然是属同―个村,但传说旧时两个土楼的家族互为仇敌,遂划渠为界,互不往来。于是桥上书屋的概念由此而生。土楼之间,溪水之上,桥与学校。舞台与场地。意在连接“现在”“过去”与“未来”。再比如纽约高线公园也是典型的城市脉络改造案例:高线是由位于曼哈顿西侧街道上方的历史货运铁路线改造韵公园。该公园从Gansevoort延伸至西30街,目前长度为1英里。纽约高线公园位于曼哈顿西侧,跨越23个街区,其中与肉类加工区,西切尔西区及地狱厨房/克林顿区三个重要区域相连。作为宏伟的城市改造项目,高线工程的核心是“保护”和“再利用”。同时作为政治,生态,历史,社会和经济可持续项目,改造后的高线公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市“穴位”正是那些可以连结人群户外活动和城市空间结构关系的节点。这些节点坐落于已有的城市经络之上,与城市空间节点紧密相连;而有的节点坐落于潜在的“隐形”经络之上,这些穴位可以起到创造新的城市经络或打通已有城市经络的作用;它们有的很大,是可以连结新老城区甚至是主城与卫星城人流活动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大穴位,而有些节点则很小,也许只是连结和梳理了一条街道,一个小区人流活动和空间结构的位。这些城市穴位可以划分为城市级,城区级和街道级三类。

城市的“痛”与城市雕塑针灸

人体疼痛的产生一般都是由于外部刺激或机体功能障碍所a生的,如果说城市也有“痛”,那就应该从城市的应该具有的功能说起。在刘易斯・芒福德的论述中,城市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介质。城市不仅仅是居住生息,工作。购物的地方,更是文化容器和新文明的孵化器。他认为“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化力为形,化权为文化,化朽物为活灵灵的艺术形象,化生物繁衍为社会创新”。可见,对一个城市的雕塑规划研究来说,痛并不仅仅意味着形式,空间,制度方面出现问题,从深层次讲,更意味着这些问题会间接导致城市缺少活力,让城市产生缺少社会创新力之痛。而这种痛的来源首先就在于人与人在公共空间中的交往频率太少,质量不高,以及与此相关的这些公共空间中的空间结构进行有效地契合。

丹麦著名城市设计专家扬・盖尔(Jen Gehl)在著作《交往与空间》中指出:“人,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主题。置身于人群之中,耳闻目睹众人的万端仪态,获得新鲜的启发,感受与激情,比起单调枯燥的子然一身,确实是一种积极有益的体验。”所以,城市的通,首先来自于人气的通,人群户外交流的通,公众交往的通。其次就来自于这些“通”的地方是否有效,巧妙而合理的利用了现有的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雕塑针灸即是一种通过雕塑对于城市穴位进行适当刺激的方法。从城市的尺度来讲,雕塑之于城市,如同针灸之于人体。城市针灸这种方法,适合于城市雕塑这种点状空间形态存在的规划。雕塑是用一个点状的物质实体,承载文化内涵,影响相应的城市空间属性,通过不同内容,形式的城市雕塑的调理,让城市重新找到物质环境与精神需求,人群活动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平衡。

城市针灸不是把雕塑作为城市中简单的摆设,更不是抛开城市谈雕塑。而是通过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的建设,不断地给城市空间及人流一种良性引导与刺激,合理地将城市雕塑融入在城市之中,强调雕塑与城市人群,城市功能,城市空间,城市活动的连结,注重城市雕塑的可参与性,互动性和趣味性,保持与城市脉络的某个维度发生联系。

在城市雕塑规划中如何使用经脉针灸法

作为一座城市的“气”,市民活动和人流交往才是一个城市真正的活力所在。它的活性和有效性(而不仅仅是人口数量)是判断一个城市是否有生气,有人气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先要摸清一座城市的城市经络,再找准那些可以连结人群户外活动和城市空间关系的节点,即城市穴位。通过创作放置合适的城市雕塑,打通城市人流及各条公共空间结构脉络,促进人往互动,盘活城市的整体格局。

城市经络分析

要分析一座城市的经络,首先需要依据不同公众群体的交往特征,活动路径轨迹以及时空分布状况等因素对这种联系进行数据化分析,再对城市不同公共空间结构属性进行分析研究。

扬・盖尔将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划分为必要性活动,白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3种。我们将借用这种视角和分析方法来对城市人群的户外活动进行分析。其中,必要性活动指的是人们基本每天都会有的户外活动,比如上班,上学,等车,通勤,出差,超市购物等等;自发性活动则与必要性活动完全不同。只有当人们有比较强的意愿,而且在时间,空间等各种客观环境都比较合适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比如散步,跑步,晒太阳,停下脚步观望有趣的事物等等。对我们的城市雕塑规划来说,如何通过雕塑对白发性活动进行有效的刺激和引导正是我们的工作重点,而我们说的社会性活动,指发生于向公众开放的空间中的社会性活动,这一类型的活动主要包括儿童玩耍,与人打招呼,攀谈,各类公共活动以及最广泛的社会活动――被动式接触,即仅以视听的方式来感受他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是由必要性活动和白发性活动两类活动发展而来的,只要我们公共空间中必要性活动和白发性活动的空间物质条件能够得到改善和提升,就会间接地促成社会性活动。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能够通过雕塑吸引人们停留在同一个空间地点,那么就会很自然地引发人们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性活动。这种连锁反应是需要我们在做城市雕塑规划时进行重点考虑的,尽管雕塑或相关环境条件和公共空间的构成,对于人们社交的质量,内容及强度。没有直接的影响,但规划者和雕塑家能够影响人们的邂逅以及体验他人言谈举止的机会。这些机遇本身就很重要,有其自身的价值,同时也因为雕塑和相关环境作为一种背景和起点,成为了人们形形的交往形式的一部分而具有另一层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人们三类户外活动的分析,我们可以很自然地得到一幅城市人群活动路径的网络图,这就为我们后续进行城市雕塑的规划,提供了基础性的准备。

同时,人们的活动路径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一定的城市公共空间之中,这些公共空间的结构和属性是人们产生交往活动的重要土壤,也是城市雕塑布设的重要参考基础,所以要想找到一座城市具体的城市经络,单有人流路径的信息是不够的,还要对这座城市的空间结构属性进行分析,这里可从空间的公共性,文化性,开敞性,可达性4个方面来综合考虑。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就不展开了。最后我们将4种城市空间的结构属性进行因子加权叠加,就能得到城市空间结构属性的布局图,然后再将其与人流活动路径分析图进行叠加,同时适当考虑该城市的特殊政策和重点区域的发展需要,就可以得到城市经络的整体空间结构了。

找寻城市穴位

有了城市经络,城市穴位也就可以顺藤摸瓜了,比如下石村的那座桥,就是一个经典穴位的案例。而一座城市中这些大小经络的交叉点和需要“接气”的“断点”,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城市穴位。

穴位和经络一样有大有小,有急有缓,有时候这个穴位会非常大,问题也非常急,且城市脉络密集交织,即使用一件大型单体城市雕塑也不能够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可能就需要建设一座雕塑公园了。比如芜湖雕塑公园就是典型的例子,芜湖雕塑公园始建于2011年,到2014年基本建成,公园坐落在芜合高速南面的芜湖神山,东邻新的芜湖市政府大楼,占地3800亩,现有国内外雕塑180件,每年吸引游客上百万人次,通过对这一城市大型穴位的有效刺激,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芜湖新城区与老城区市民互动以及新区开发后“孤独寂寞冷”的问题,

而有时候这个穴位又非常小。小到可能只是一条胡同都放不下一件真人大小的雕塑,不过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个别致的雕塑设计,让整个空间充满轻松愉快的气氛,从而延续整条城市脉络的文化气息。

雕塑的选择

最终落成的雕塑就是“经络针灸法”里的“针灸”了。说到底,能不能治好城市这个大身体,关键还得看雕塑最后做得怎么样。雕塑做得不好,不仅前功尽弃,甚至可能还会有反效果,全国各地的反面教材颇多,这里就不举例了。笔者还是比较注重从两个方面去切入和解决这个问题,即地域价值导向分析和组织制度研究。

一个特定地域的价值观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历史性与选择性,主观性的特点,是区域精神的外在体现,同时也反映市民的价值倾向以及城市文化脉络类型和层次关系,我们可以通过结合城市经络中的空间属性,对城市穴位活动人群的价值导向进行考察,从而提炼出相对应的城市雕塑的大概选题范围,

第6篇:智慧城市的概念及特征范文

关键词:历史建筑再利用 功能转换

1.概述

历史建筑具体反映了一个城市在某个时代所特有的文化、特色及历史特征,是人类的共同财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建筑产生了新的要求,许多优秀的历史建筑被无情地拆除。显然,这种消极的改造方式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应当采用一种更为积极的保护方式,即结合历史建筑本身的特点对历史建筑做适当的改造和功能置换,挖掘原有建筑的新潜能,使它们能够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比如:年久失修的老住宅被改建成博物馆、美术馆;废弃的厂房被改造成展览馆和艺术中心等。

2.相关概念定义

2.1历史建筑的定义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对历史建筑的定义为:具有一定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多建造于20世纪初,并且目前仍处于较好的物质结构状态。

2.2再利用的定义

美国著名景园大师劳伦斯最先提出了建筑的“再循环”理论:“再循环不同于保存或修复,再循环是功能的改变,是将其内部组成再重新调整成为人能接受的”。1965年,劳伦斯在美国旧金山市吉拉德里广场的改造中实践了再循环理论,将一个意大利家族的巧克力工厂改造为当地具有特色的综合性休闲娱乐场所。

3.历史建筑再利用研究的发展概况

3.1 国外发展概况

从20世纪开始,对于历史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的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升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国际组织通过了一系列及建议,确定了保护的原则。1933年,《雅典》的颁布提出了对于历史古迹保护的框架和建议。1964年,通过的《威尼斯》明确了历史建筑的概念,要求必须利用一切科学技术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1979年,在澳大利亚通过的《巴拉》首次提出了改造性再利用的概念,在改造的过程中尽量使对结构的改变降到最低限度,赋予建筑新的功能和用途。这些文献为各国的历史建筑再利用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建筑再利用实践方面,在20世纪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以及一系列新材料、新技术的涌现,一批建筑师开始大胆地将新的建筑修复理念融入到再利用的实践中,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先固有的修复思维。1928年,在巴黎的一栋老式公寓的改造中,法国建筑师首次运用了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已有的建筑中插入一个裸露的钢结构,并将外墙改为玻璃砖墙,以充满想象力的手法创造出了适应现代生活要求的宽敞空间,也就是著名的“玻璃屋”(图3.1,图3.2)。

在第二阶段,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历史建筑的保护已经和整个城市的建设联系在一起。由于新建建筑将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因此对一些旧建筑进行再利用会是更为经济的方式。70年代中期,位于波士顿的昆西跳蚤市场由于当时的经济危机已衰败不堪,建筑师对其进行了功能改造,拆除部分隔墙和屋顶,原有帆布棚被改建成玻璃廊,使其成为娱乐休闲中心。这一实践的成功改变了以往大拆大建的观念,并在之后的类似建筑功能调整工程中被多次借鉴利用。

在第三阶段,历史建筑再利用在西方城市建设中得到大规模普及,保护的规模和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出现了一大批成功的旧建筑、旧城区的改造实例。人们对于历史建筑再利用产生了空前的热情,产业类建筑的再利用开始大量普及,越来越多原先被遗忘的废弃工厂被改造成博物馆、艺术中心和休闲娱乐场所。例如,奥地利维也纳的一座煤气厂被改造扩建成商业中心;原先生产螺旋桨的德国蔡瑟工厂被改造为汉堡媒体中心(图3.3)等等。

3.2我国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的发展概况

我国作为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各个时代均有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历史建筑。20世纪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各城市快速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对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

1930年颁布的《古物保存法》,将有价值的古物列为保护对象。1982年国家通过了《文物保护法》,该法是文化部门的第一部法律,为我国的历史建筑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1992年,《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颁布。我国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的法规虽然有不少,但其在保护理念上存在一种潜在的将保护与再利用对立的意识。因此,我国的建筑保护和城市建设理念与西方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还有很多理论及实践的工作可以做。

我国对历史建筑进行整体改造实践起步较晚,大致始于本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盛行的改造性再利用的新理念在国内仅有少数应用的实例,这些实例的规模较小,改造方法也不够完善。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值得一提的出色之作。例如,上海著名的“新天地”改造工程,设计者在分析了建筑物原有的结构特点后,进行了改建技术上的分析,采用内框架的结构形式形成内部大空间,同时拆除部分原有结构,完成了使用功能的置换,使其适应现代化的娱乐、休闲以及商业等生活形态。

另一个例子是位于上海沙泾路的“1933老场坊”创意园。该建筑原使用功能为上海工部局宰牲厂,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设计上将东西方特色元素巧妙融合,主体结构外方内圆,方、圆楼之间通过26座上下交错的廊桥连接,别具特色。该建筑还采用了当时非常先进的“伞形柱无梁楼盖”的结构形式,是建筑艺术与生产工艺完美结合的典范(图3.4)。在改造前,由于长时间被空置已经面目全非,成为了城市的死角。2006年对其进行了改建设计,设计采用保护性再利用的策略,通过对水泥饰面的打磨保留了神秘的特色廊桥,同时在细部加入了金属和玻璃的元素,使建筑更富有现代感。改造修缮为该建筑注入了创意产业的新功能,许多设计创意公司、餐饮、工作室迁入其中,成为了时尚创意新地标。

然而,相对于国外历史建筑再利用实践的佳作频出,我国目前的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设计主要参照西方的成功经验,在改造手法上也比较质朴。已有的少数研究成果尚不足以满足我国历史建筑改造再利用的社会需求,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总结经验,因地制宜,考虑建筑的历史性、空间特性、结构特征和周边环境等因素,发掘历史建筑中的有利因素,从而使之在城市建设中发挥新的作用。

4.结语

历史建筑是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和年代沉淀下来的珍贵宝藏,也是凝结了无数建造者智慧和心血的文化结晶。对历史建筑进行功能调整转换研究可以使不同特点的历史建筑发挥其作用,展示文化的多样性,并创造出新的使用功能,更好地适应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应该以不损坏历史文化遗产为大前提,力求从物质层面上使历史建筑的功能得到延续,在有限的使用寿命内体现出尽可能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倪文岩,建筑再循环理念及其中西差异之比较[J].建筑学报,2003,(12).

[2]陆地.建筑的生与死[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3]许又文,孙继伟,“再生”的建筑——历史建筑保护中的一种积极思维[J],时代建筑,2000,(3).

第7篇:智慧城市的概念及特征范文

关键词:兴安植物园;生态;设计

1.引言

著名的植物园专家余树勋教授对植物园下的定义是:“植物园是搜集和栽培大量国内外植物,供研究和游览的场所,那里展示模拟的自然景观,起到改进环境和示范园林绿化的作用。”[1]IABG(国际植物园协会)最早对植物园的定义是:一个向公众开放的、其内的植物标有标牌的园地即被称之为植物园或树木园。植物园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今天的植物园不仅是植物学家开展科学研究的场所、市民休闲娱乐的空间,是向全社会进行生态文明和自然科学知识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还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智慧的体现,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文明建设的象征[2]。

2.牙克石市兴安森林植物园的项目背景及现状分析

2.1牙克石市兴安森林植物园的项目背景

牙克石市位于大兴安岭中脊中段西坡,呼伦贝尔草原东端。南临扎兰屯市、北靠根河市和伊图里河镇,东接鄂伦春自治旗、阿荣旗,西邻额尔古纳市、陈巴尔虎旗、鄂温克自治旗。南北长352公里,东西宽147公里,海拔600米至1000米之间,是中国土地面积第六大的县级市,总面积27,590平方公里。兴安植物园位于牙克石市南侧,南山中部。植物园北邻新修城市干道,东邻建材路,南侧接近301国道;总面积约为150公顷。

2.2牙克石市兴安森林植物园的现状分析

兴安植物园北邻新修城市干道,东邻建材路,南邻301国道。基地北部主要为住宅用地,基本为棚户区,较为杂乱;还有部分厂房等工业用地;园区外北部有铁路和物流集散区等交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基地地处南山东北部,园区内整体地势西南高东北底;最高点高程约为700m。基地现状存在两条融雪汇水线,分别来自西南和正南方向,并形成一定面积的融雪汇水面;园区北侧有一条城市水渠。

3.牙克石市兴安森林植物园生态园林建设的规划

3.1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

规划理念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出发,从人、城、林三方面思考。首先要强调以人为本,亲民利民的原则,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对基地进行规划;其次将植物园与城市紧密结合,充分考虑新老城区的关系及城市历史文化传承[3];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集中建设野生经济植物专类园,以森林为载体展示当地代表性林型,使其成为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大兴安岭地区植物区系植物展示与种质资源收集、引种的植物园,收集大兴安岭野生植物,重现大兴安岭地区林型,以就地保护为主,辅以异地保护等多种途径保护、拯救濒危物种,保护生态和物种的多样性[4]。

总之,本规划将兴安植物园定位为一个集植物收集展示、引种驯化、科普宣教、科学研究、生态保护、休闲游憩于一体的综合性地域森林植物园。同时打造促进人、城市、森林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交流的科普基地、大众休闲公园。积极促进牙克石成为寒带山水园林城市的典范。

3.2山水合一的规划布局

3.2.1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建立在生态保护基础上,强调尊重自然的生存发展过程。同时结合基地生态特点、植物种质资源、当地历史文化及市民游憩休闲的需求,全力打造一个有突出地域特色的植物园。(图1)

3.2.2道路交通规划

园区道路共分为三级:一级路宽5~6m,为主游览线,可行观光电瓶车和消防及养护车辆;二级路宽3m,分为两类,一类为普通游览步道,贯穿全园,另一类为特色游览步道,折线型,重点打造;三级路宽1~2m,包括园间小路及木栈道等。植物园主出入口位于东侧和南侧(植物园内还设有管理及生产区专用出入口)[5]。

3.2.3建筑及设施规划

园区内较大型景观建筑共有5座:(1)景观温室:位于植物园主湖面南侧,为温室景区的主要组成。(2)科普馆:位于儿童园艺活动区,分室内展馆和室外参与馆两部分。(3)游船码头:位于植物园主湖面东南侧,滨湖景区内。(4)标本馆:位于植物地理区内,展示当地乡土植物标本。(5)游客中心:位于植物园主出入口景区内,提供游客咨询租借等服务[6]。

3.3因地制宜的分区设计

《园冶》有云,“相地合宜,构园得体”。根据基地各部分的地形地貌特征、原有植被资源、生态因子、地块归属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将整个园区共分为10个功能分区,分别为:(1)休闲游览区(2)科普宣教区(3)文化展示区(4)植物系统分类区(5)专类园区(6)景观林区(7)野生经济植物区(8)植物地理区(9)引种驯化区(10)管理及生产区。(图2)

3.4科学合理的植物规划

植物展示主要集中于以下5个区域,以下对规划依据、理念及方法进行详述。

3.4.1植物系统分类园

植物系统分类园位于植物园中部,植物系统分类园是植物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兴安植物园的植物系统分类园主要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的植物作为基础,按照现在国内较为普遍的植物系统分类依据进行分类[7]。

(1)蕨类植物:12科、20属、40种。

(2)裸子植物:3科、6属、10种。

(3)木兰亚纲:毛茛科,16属、75种。

(4)蔷薇亚纲:蔷薇科,20属、68种;豆科,17属54种; 虎耳草科,9属、24种;伞形科,22属、41种。

(5)菊亚纲:菊科,56属、190种;玄参科,16属,44种;唇形科,19属、36种。

(6)五桠果亚纲:十字花科,15属、35种;杨柳科,3属、22种;报春花科,6属、20种。

(7)石竹亚纲:蓼科,4属、32种;石竹科,13属、31种。

(8)百合亚纲:百合科,18属、47种;兰科,20属、23种。

(9)鸭跖草亚纲:禾本科,39属、105种;莎草科,9属、79种。

3.4.2植物专类园区

植物专类园区位于植物园西区,主要包括11个植物专类园,是植物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收集展示专类植物,并通过科学的植物配植形成优美的植物空间。

(1)水生植物园:展示水生生境的植物专类园。

(2)沼泽植物园:展示沼泽生境的植物专类园。

(3)岩生植物园:展示岩生生境的植物专类园。

(4)五花草塘园:展示草甸“五花草塘”生境的植物专类园。

(5)海棠栒子园:以苹果属海棠和栒子属的各当地种类及适应当地生长的多个品种为主题的植物专类园。

(6)丁香蔷薇园:以丁香属和蔷薇属的各当地种类及适应当地生长的多个品种为主题的植物专类园。

(7)松柏杜香园:以松柏类植物和杜香为主题的植物专类园。

(8)白桦杜鹃园:以白桦等桦木科植物和兴安杜鹃为主题的植物专类园。

(9)壳斗榛子园:以壳斗科和榛属的各当地种类及适应当地生长的多个品种为主题的植物专类园。

(10)槭树忍冬园:以槭树科和忍冬科的各当地种类及适应当地生长的多个品种为主题的植物专类园。

(11)杨柳绣线菊园:以杨柳科和绣线菊属的各当地种类及适应当地生长的多个品种为主题的植物专类园。

3.4.3景观林区

景观林区重在营造较为精致美观的疏林草地景观和色叶树山林景观。在湖面周边区域营造白桦林和红松林等,并在漫长的冬季形成寒带地区美丽的雪景林;在卧龙岗营造杜鹃山,上层种植白桦林和兴安落叶松林[8]。

3.4.4野生经济植物区

野生经济植物区主要包括8个植物小花园,主要展示8类大兴安岭地区的野生经济植物,小花园分别位于几处不同的环境下,多为林中小花园;除种植和展示植物外,通过展示系统对野生经济植物的开发利用进行科普和宣传[9]。

(1)果酒植物园:主要为大兴安岭地区的可加工制造饮料、果酒、果酱、果糖等的野生浆果类植物。

(2)药用植物园:主要为大兴安岭地区的天然和珍贵药材植物。

(3)食用菌园:主要为大兴安岭地区的各种可食用菌类。

(4)淀粉植物园:主要为大兴安岭地区的可以用于提取工业淀粉的植物。

(5)农药植物园:主要为大兴安岭地区的能通过分泌物起到抑制、防治有害虫菌的植物,这类植物不会或很少对人类和其他植物造成危害,的开发前景非常好。

(6)油料及芳香油植物园:主要为大兴安岭地区的可提取植物食用油和工业用油的植物以及可提取芳香精油的植物。

(7)单宁植物园:主要为大兴安岭地区的可提取单宁(栲胶)的植物。

(8)纤维及饲料植物园:主要为大兴安岭地区的纤维植物和可作为养殖饲料的植物。

3.4.5植物地理区

植物地理区主要种植和展示大兴安岭地区的主要林型。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区划一共分为漠河县、塔河县、呼玛县、呼中区、新林区、松岭区、加格达奇区七个分区。植物地理区对大兴安岭的植被类型进行微缩,按照地理区位分为七大区块。区内以森林景观为主,局部设置林下小场地及木栈道。

(1)坡地榛子黑桦林:下木以榛子为主;地被主要有莎草、黄芩、蓝盆花等。

(2)缓坡草类山杨林:下木主要有打野杜鹃、绣线菊等;地被以越桔、禾本科和艾蒿为主。

(3)缓坡草类白桦林:下木稀疏,有刺莓果、大叶杜鹃和矮赤杨等;地被主要有的是短柄草、舞鹤草、拂子茅、水仙曹玉梅、轮叶沙参等。

(4)坡地杜鹃落叶松林:下木主要有大叶杜鹃、矮赤杨、绣线菊、刺莓果等;地被主要有越桔、红花鹿蹄草、莎草、东方草莓、拂子茅等。

(5)沼泽地水藓绿苔落叶松林:下木主要有茶藨子、绢毛绣线菊、刺莓果、丛桦等;地被主要以莎草、水藓及绿苔为主。

(6)坡地柞树落叶松林:下木主要有胡枝子、榛子、大叶杜鹃、绣线菊等;地被主要有莎草、短柄草、红花鹿蹄草、越桔等。

(7)缓坡矶踯躅落叶松林:下木主要有大叶杜鹃、矮赤松、绣线菊、刺莓果等;地被主要有矶踯躅(杜香)、越桔、红花鹿蹄草等。

4.总结

此次规划将为牙克石市新增一个具有地域针对性的植物园,其科学研究、引种驯化以及采集生产的价值将积极促进当地的植物科学发展。同时,植物园也将充分发挥其景观游览及科普宣教价值,为市民及游客提供一个系统认知植物、全面接触自然以及高质量的户外休憩活动场所。兴安植物园是牙克石绿地系统的重要节点,其发展建设必将带动周边相关区域的开发,逐渐形成以兴安植物园为主,卧龙岗郊野公园为辅的城南山体公园景观带。因此,兴安植物园的建设对于提升牙克石市城市形象具有重大积极意义,与城市紧密联系的森林植物园必将成为城市新的核心景点及城市名片。

参考文献:

[1]余树勋.植物园规划的新概念[J].中国植物园.1996(3):19-21.

[2]胡永红.新世纪植物园的新发展[J].中国园林.2005(10):12-18.

[3]I.L.麦克哈格著.丙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余树勋.植物园今昔谈[J].中国园林,2010(1):1-3.

[5]胡永红,黄卫昌,彭贵平,田旗.辰山植物园景观总体方案与植物设计[J].2010(05)

[6]俞德浚.中国植物园[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3

[7]邢全,李东方等.植物园科普教育中的主观性.客观性与体验性及其互动.中国植物园[M].第五集,137-144

第8篇:智慧城市的概念及特征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理念;时代诉求

伴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设计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这与我国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的。所谓“设计”即是指“对一个事物的造型、结构、功能和审美等方面进行的综合性的规划”。设计理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发展的成账。纵观,世界建筑物的整体发展与我国建筑物的发展还具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从一个侧面的说明我国目前建筑设计理念与世界建筑设计主流趋势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笔者认为应当在普遍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建筑发展的基本国情进行创新,加强对于社会建筑业设计发展趋势的研究,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建筑设计理念整体水平的提升。结合相关材料,笔者认为目前以及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之中,以下几个方面要求将表现的更为显著。

1 生态性与可持续发展性

二十一世纪,人们加强了对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进而使得生态意识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入人心。这种发展趋势直接影响到建筑设计领域,也是建筑设计领域的基本要求。尤其人们生产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往往都渴望回归自然,更期望与大自然有着更为紧密的接触。因此,生态性与可持续发展性无疑是未来建筑设计的一个较强的趋势,这是与资源的消耗以及人们意识的提升紧密相关的。同时,从许多发达国家的设计理念来看,人们往往把生态性与建筑设计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例如,日本传统建筑之中的生态理念在于将建筑视为大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建筑多采用水平的线条和朴素的材料,通过大面积开窗、阳台和长廊等将生活空间与周围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其次,“可持续发展性设计道路”笔者认为在建筑设计过程之中,主要包括以下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对涉及的地方性,地域性理解,重视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其次,运用技术的公众意识,结合建筑功能要求,采用简单合适的技术;第三,树立建筑材料蕴含能量和循环使用的意识,在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避免使用高温能量,破坏环境,产生废物以及带有放射性的建筑材料,征求重新利用旧的建筑材料和构件;第四,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别动式能源策略,尽量应用可再生能源;第五,完善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以便减少建筑体量。将建设所需的资源降至最少;第六,减少建筑过程中对环境损害,避免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以及建材的浪费。但是,我们需要需要注意的是建筑设计仅有绿色还不能说起具有生态性与可持续发展性,建筑的生态型是以绿色为基础涵盖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理念。首先就绿色本身而言,要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并具有完整的包括设计,施工,物业管理等多个环节的生命周期评价,且要和所有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相结合。

2 注重科学性与舒适性

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通过其概念的陈述我们就可以看出建筑设计无论是从其设计理念以及具体的实践步骤来看,均具有着科学性。科学性,毋庸置疑是建筑设计发展的时代诉求之一。笔者认为现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在设计过程之中要注重设计的科学性。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工作者需要不断的涉及于诸多学科的学习过程之中,例如,建筑学、社会学、心理学、力学等等,其中包括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这样才能够算得上是建筑设计的真正的“科学性”。通过不断的加强对于相关学科的学习,才能够潜移默化的将其运用于建筑设计之中。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建筑物的设

质量以及舒适度的追求越来越明显。例如,人们以前对于住宅的要求往往是“有地方可住,简单即可”。现在则对于建筑功能、美观性、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人的主观感受上来看,加强对于建筑物的舒适度的考虑将更好的促进其内心的愉悦性的提升。作为新时期的建筑设计工作者,在建筑设计工作过程之中,要能够从人们对于建筑物的设计要求进行入手,使自己的建筑设计工作与客户的需要紧密结合,这样才有利于设计出客户所需要的产品。建筑设计涉及到艺术、物理、工程、环境学等诸多学科,同时,由于不同的客户的对于建筑设计的实际需要是不同的,这使得建筑设计工作困难重重。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工作者要一方面结合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同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之中,能够积极的从客户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思考,积极的进行建筑设计思想以及实践的创新。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满足不同客户的实际需要,长此以往,必将促进我国建筑设计水平的整体提升。

3 民族性与时代性

建筑是一种实用艺术,是民族的史诗以及时代的缩影!纵观历史,环游世界,我们总是能从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所创造的建筑中看到其被赋予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不同的民族创造除了不同风格,不同造型的建筑,同时也其在所创造出的建筑中展现了本民族的风俗、文化,闪烁着其智慧的结晶!强调建筑艺术的民族性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大爆炸的当下,注重建筑艺术的民族性有积极的意义。有这么一种说法我是十分赞同的,越是民族性的越具国际性。试想,如果我们一味地与外来文化趋同、融合,一味地只求同,不存异,那么我们将看不到各种风格迥异建筑艺术,我们将失去因民族性而大放异彩的各民族的智慧结晶。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中华民族的建筑设计工作者在设计过程之中,不能够单纯的去模仿西方国家的设计网络与思路,同时,我们在设计过程之中要能够凸显自己的民族特色,这样才能够使建筑设计具有着民族性特征。

建筑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物质和文化发展水平,同时也显示着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和美学观念,因此他总是具有时代标记的意义,反映时代的面貌。建筑不是通过在现生活的具体面貌来反映时代。它的时代特征,当然与它的使用功能是分不开的,除了来自他在当时所实现的功能之外,就是它所具有的风格。比如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当时是出于防御外敌的军事功能而修建的,而现在却成了中华民族的标志之一。当然,时过境迁,原有的功能消失之后,但风格依然鲜明,时代所赋予的气息依然生生不息。

综上所述,作为新时期的建筑设计工作者,在我们的设计工作之中,要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素养、客户的实际需要、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以及时代特征、民族性等特征,进而深入的探索与挖掘,这样才能够提升我国建筑设计的整体水平,进而设计出更多的精品,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卫萍.将绿色建筑理念自然融入设计[j].建筑科学,2007,(06)

[2]张丽.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2011,(25)

[3]万蓉,刘加平,孔德泉.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建筑[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02)

第9篇:智慧城市的概念及特征范文

[收稿日期] 2011-07-10

[作者简介] 张志颖(1974―),男,山东寿光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

[摘 要] 管理过程作为环境艺术设计机构运营模式和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是机构管理阶层对利益诉求的必须环节,并且对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适用性和艺术性产生直接影响。无论是管理过程是对环境艺术设计机构运营模式的影响;还是设计师的自我管理对环艺设计作品的形成影响;乃至决策者和受众对作品艺术性与适用性的影响,都和艺术管理理念及管理方式密切相关。

[关键词] 艺术管理;过程;环艺设计作品;艺术性;适用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2)02―0157―04

The Impact of Arts Management to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Process

――On the Artistry and Applicability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Works

ZHANG Zhiying

( Graduate School, Chinese Academy of Art,Beijing 100021,China)

Abstract:Management process is the key factor to operations model and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environment design institutions. It is the necessary step for the leader pleads to benefit, and it gives direct impact to the artistr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environment design works. All kinds of impact from management and designer as well as audiences, even policymaker give impact on the making of the works, especially for the artistry and applicability.

Key words:arts management; process;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works; artistry; applicability; impact

艺术管理是近年来在国内新出现的一个以现代管理理念与管理理论为依托,以文化艺术市场需要为目的的新专业学科。具体到对设计艺术的管理,则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基于人们对设计作品艺术性强化的要求和现代管理理念逐渐渗透融合下的一个管理范畴。尤其是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设计,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地以异彩纷呈的姿态呈现时,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以其固有的环境亲和力和艺术感染力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时,如何看待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与管理过程的衔接则具有诸多的研究意义。

越来越多的事实不断地说明一个问题: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发展与演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革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这是因为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具有其直观性表达语境,设计师和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作品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这个过程也就完成了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体现。正如罗丹曾说:“艺术之源,在于内在的真,你的形,你的色,都要传达情感。”这是基于艺术理论意义上对环艺设计作品的认识和要求。而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则更加直接的将其形体、色彩传达给人们,也就具有更多的直观艺术欣赏性和感染力。从管理学的角度上来看,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到当下,则更加具有了文化产业领域中艺术产品生产所具有的特征,而这一生产过程也就更多地与管理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环境艺术设计在我国的由来,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在当下的中国, “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指室内外环境装饰设计、装修设计、景观园林、景观小品、建筑装饰和装饰装潢等,此外,还包括城市局域规划,如房地产区域规划设计等都可以涵盖在内,也涉及围绕建筑群落和建筑周边以建筑为主体所进行的设计和装饰活动。本文中所指的环境艺术则主要指传统和狭义上的概念。而笔者主要试图从设计管理过程的角度去分析如何更好地提升设计作品的艺术魅力和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对受众的适用性问题。同任何的设计程序及管理过程相同,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设计过程也是管理过程的渗透与直接反馈,管理在设计过程中无处不在。尤其在当前,艺术设计专业被人们广泛认知以后,艺术设计管理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各个方面都凸显着重要作用。

湖 南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2年第2期张志颖:艺术管理对环境艺术设计过程的影响从环艺作品的艺术性与适用性浅析

管理意识和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从理念和概念转换为具体呈现的作品的过程中,其作用具体体现在:设计程序管理、设计师自我管理和设计作品的判定管理几个方面,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又紧密衔接的过程。从艺术管理专业的视角来看,无论什么样的艺术管理者,处在何种社会语境中工作,更不论与何种艺术形式相关联,都会对其面临的管理对象及其作品的适用性和艺术性产生直接的影响。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强调了管理的过程与步骤,提出了对艺术管理学的经典注解,即领导、规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法约尔对管理过程的定义着重强调并诠释了对管理过程的实际考察,并可以应用于艺术管理的各个层面。[1]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浅析管理过程对环艺设计作品艺术性与适用性的影响及作用。

首先,管理过程是对环境艺术设计机构运营模式和经营效益体现的重要环节,是机构或者公司管理阶层,对作品成形后利益诉求的必须环节,并且对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适用性和合理性产生直接影响。

对于设计,最简单的定义,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创作行为”。设计过程显示艺术创作者的思想智慧与创作能力,比纯粹的艺术创作活动更加具有理性思考和管理意识的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本身更加反映着人本思想,体现着人类意志。然而设计也是一种对自我的行为的标示,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直观视觉和物质载体的形式具体呈现出来的人类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并非一开始就有过多的管理法则注入。原本人们对很多经典的环艺设计作品的认知,都是与许多著名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作品密不可分的。如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建筑师赖特(Frank Lioyd Wright, 1869~1959)和他的“流水别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和设计师吉奥・庞蒂(Gio.Ponti),对依据功能结构重新塑造产品形态,摒弃传统求得真实形式的见解,而他的作品“皮瑞里大厦”更见作品的真实感受;美国建筑家格雷夫斯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作品“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市的人文大厦”等等。享誉世界的著名建筑艺术大师们,都是依靠其自身的艺术修为和设计理念,铸就了他们所承担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时代适用性。当社会发展进程加快后,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则是随着社会发展与专业分工的细化,逐步渐进式融入了现代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尤其在当下时期,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与建设越来越快速化,设计项目和设计作品越来越多呈现的时期,艺术设计管理理念更加具有现实意义。近几年来,环艺设计作品在我国一线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更是如雨后春笋。通过对北京、上海、郑州、深圳等多个城市的直观了解和对部分环艺设计公司的考察,可以看到一个极为明确的现实存在:管理过程与设计过程合理的结合促生了更多的优秀环艺设计作品产生。

管理的首要目标和主要核心任务是有效性,对主要以经济利益为核心进行运作的机构和公司而言,更多的是以设计师的脑力劳动和创作思维的具体呈现来获取的,从而公司高层管理者自身对经济利益的诉求本身就对设计师注入了更多的管理意识。当环艺设计作品以“产品”的方式进行“销售”时,设计作品以不再单独以设计师的个人理念进行自我创作式的生产,而是以接受任务的方式对所接受的设计命题进行规划设计,并为能征得甲方或者业主的认可而进行“创作生产”。设计师是为公司创造价值而进行设计创作生产,从而更多的设计团队都开始细分组织机构和公司的部门职能。以金螳螂公司、北京水晶石设计公司和河南蓝色设计公司为例,在生产过程中,逐步进行了管理细化,除了一般意义上公司的章程、管理要求、生产规定之外。单就设计过程也细分为:方案创意设计团队(又可分为文案创意与图纸创意);图纸设计细化团队(主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完善与直观视觉呈现工作);方案确定后的图纸完善团队以及方案汇总团队和实施阶段的现场督导团队等几个不同的团队。其他地区和国内很多的设计公司也都已经开始进行这一系列的职能细化的管理方式转化。就此可以看出:在一个环艺设计作品方案实现的设计过程中,管理已经无时无刻不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管理者的命题式要求会对作品方案的形成直接有关。比如,一个广场的方案设计是从人文艺术的角度出发,还是从科技创新的角度出发,抑或是从自然环保的角度出发都对作品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笔者几年前所接受的命题式设计河南义马鸿庆寺石窟环艺规划设计则是以文化遗产保护的命题进行的,主要是针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角度进行具体设计。这些不同的设计命题要求公司和机构的管理者以及设计者必须进行设计方案产生前的研讨论证,以及对设计现场的环境感受和直观认识,还有设计创意者的自身设计能力,和对设计概念的把握等一系列过程进行管理理念的注入。

而管理在上述过程中所肩负的职责就是:如何确定命题并形成最适宜与环境自身的一个或者多个设计创意。这一过程中对所接受命题的论证会、设计创意方案比较、设计师的调研与设计理论在作品中的应用等,都是管理方法与管理原理的具体应用,并且也都在设计管理过程中具体体现。而这一过程同时也集中体现了设计生产过程与作品艺术性及适用性的高度一致。而这种一致性也是基于韦伯和法约尔的管理与组织原则的具体呈现,也就是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和团队的组织原则以及法约尔理念中经营和管理的区分概念和人员能力的相对重要性理念。

现实的机构和公司因为管理者需要这种具有稳定结构状态下的机械机构,以投入最低的成本获取投入后的最大利润为根本诉求,并对这一转化过程实现最大控制,从而最有效率地生产产品和服务[2]。简言之就是细化的专业团队与合理的管理方式是对环艺设计作品的“品质”的有效促进。

其次是管理过程中,设计师的自我管理对环艺设计作品的形成,设计作品艺术性的呈现具有直接的影响与导向作用。

一般管理法则对于从业设计师自身要求和监督,是在艺术设计管理过程中体现出来的,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很多设计师,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上大都以自我思考式的艺术创作进行环艺设计作品的设计。如很多相对小型的设计作品,具体的案例如:一些学校大门的设计,城市中的建筑雕塑等。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对作品的设计多是以自我意志为转移的,往往过多地追求了作品的艺术性,而忽略了作品本身与环境的适用性。作品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并不能很好地适用于环境和受众的内容,甚至部分作品设计还会对环境造成不协调感并降低了对环境的美化程度。所谓的艺术设计不能对环境形成一种恰如其分的点缀和美化,也就失去了设计的本意,更谈不上艺术性和适用性。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在当时看来,除了经济发展因素之外,环境艺术设计所要求的建设业主或甲方本身的认识程度不高也是一个方面的原因,此外就是因为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的自我管理意识淡化。

“自我管理”要求设计师要以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强烈的责任心为基础,以科学的心态和理念、前瞻的眼光、艺术的创造力和艺术作品设计应有的程序进行设计与创作,不能仅以个人兴趣和意识为转移而进行设计。比如:任何的艺术设计作品本身应该遵循相关的形式美法则。色彩的搭配应建立在和谐或者对比渐进等色彩组合理论基础上;雕塑的大小与环境尺度之间应该有黄金法则;楼宇的门面要在标新立异的同时与环境相得益彰;室内的灯光也应有适合的光照系数等等。只有遵循这些艺术设计原则才能更好地体现环艺设计作品本身的艺术性。而这也是管理过程中设计师的自身管理与自我约束之必须。

设计师合理地对环境与作品进行研究认知与分析,深入解读环境与作品的和谐之道,才能进行更加适当的设计,“古今之道,万物之指”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作为一个设计者只有掌握物体的自然规律这一根本,将它们应用到设计中,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3]。很多人都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前后的建筑作品存在诸多争议,但从我国各方面发展进程看,固然某些建筑和环艺设计作品有失和谐性,或者与周围环境融合力不够,但也能独树一帜,使人感受到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作品的适用性,这本身就是环艺设计作品应有的管理之则。还有上海的“新天地”设计,本杰明・伍德和他的设计团队,在设计之前曾经对设计项目进行了两年多的实地考察,并且把原来生活在这一区域里弄中的上海人的生活环境和状态拍摄成纪录片,以便于为设计提供合理的借鉴。其目的就是为了将新天地的设计能够融合在“大上海”的固有环境中。

当然作为自我管理理念的延伸,设计师也应该具备自身人文思想修养、责任意识及道德规范,坚持合理的设计行为,把握应有的设计理念,不对一时存在的表象盲从,不对糟粕的形式妥协。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机构以及公司管理高层应该做的是,进行合乎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的正确决策。也就是在既定价值观下,制定与利益相关者一般都能接受的合理决策。这种决策对利益相关者、组织和社会都是有益无害的。[4]也是使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具有更好的艺术性的基础和适用性的前提,对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具有导向性作用。

再次,环艺方案设计过程中和方案完成后,甲方以及政府部门决策者的判定标准应该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才能对环艺设计作品的生产过程形成更加有效的促进,增强其艺术性和对环境以及受众的适用性。

设计管理的过程,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形成具有深刻的意义。但是很多时候,当设计机构或者公司交付出作品方案后,会被甲方或者政府部门的决策者中决定能否投入建设。而管理原则如何对这一过程进行有效的介入,也是塑造作品艺术性和适用性的关键因素所在。一个有良好评判能力的甲方或者业主,一个合理决策、程序严谨的政府机构(当然也包括委托设计的政府部门或者招标设计的项目等)是优秀环艺作品产生的决定因素。因为甲方或政府部门的财力投入,是设计机构或者公司乃至设计师的经济利益之源,很大程度上,甲方或者政府机构的决策会对设计作品形成至关重要的影响。

很多地方在进行古建筑群落的保护工作中,要求设计机构进行设计时的理念是好的,但在最终评判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某个具有决策权的当事人的否定,而使原本很好的作品失去其原有的风貌和艺术性。而如果设计之初的要求不能从适用性的角度出发,那也会与作品的适用性产生严重的背离,这一现象也已经屡见不鲜。郑州的古城墙遗址修复项目,因为造型上的争议和开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引起很大争议,而北京的“798”艺术集聚区域是对老城区的合理而自觉的开发,适合了艺术家和设计师们的要求以及时代诉求,具有了极强的时代特色和艺术气息,环境本身和环境对人也都具有极佳的适用性。这些都说明决策和管理对这判定设计作品优劣这一过程的重要性。

有效的过程管理是如何让决策者具有更合理的评判准则与尺度呢?其间有效而顺畅的与设计机构的沟通与交流,可以对决策者的理性评判产生深刻影响。设计师对甲方的设计要求的充分领会以及作品决策者以更加专业的眼光看待设计作品,也都会让已经完成的作品方案得到更加合理的评判。而这一管理过程则是设计作品能够成为现实建设项目,并且更加具有设计艺术性与适用性的关键环节。

最后,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建设过程中对方案的修正以及根据建成后的作品对受众传达的艺术信息,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对作品进行的再设计,也是作品艺术性和适用性增强的应有之意。

环境艺术设计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人们思想意识的提升,都会得到不同的评判。一般看来,环艺设计作品的好坏往往具有自身的时效性,比如各类商场环境、饭店酒店环境,一是由于时间推移会逐渐失去原本的魅力,二是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对作品的认识不断提升。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这一特点与一些纯粹的不可复制的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不尽相同[5]。

以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为例,在几年前还是国内一流的融合了艺术性和适用性的高档次酒店代表,也是很多地方争相效仿和业内人士学习的经典作品。但时至今日,一是由于电子科学技术在饭店环境中的融入远远落后,二是当时装修时的材料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已经逐渐失去了原本的色泽和质感,三是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对环境艺术性的要求逐渐提升等等,都使原本的作品光环渐隐。故此,在接受这些现实因素并能够进行合理的改造与再加工,也是管理过程以及管理内涵的延伸,合理地看待这种交互式的信息反馈,以科学的管理原则和理念来对待环艺设计作品,增强作品应有的时效性,像西递宏村这样的文化遗产一样强化作品与环境之间的衔接,多以长远的眼光审视作品,也是环艺设计作品艺术特色再现,尤其是适用性加强的根本所在。

管理原则以及过程与环艺设计工作进程的结合,是两个学科体系间在新时期的渗透与融合的过程。艺术管理作为一个新的学科体系,同时也是一个新的研究命题,在文化产业涵盖下的艺术设计领域具有很强的实际研究意义,目前国内众多的艺术院校、管理团队和设计机构也已经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这一点。而专业的艺术设计管理研究必将催生更多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出现,改变我们所处的环境乃至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与理念,令我们所处的环境更加艺术性地适用于我们的生活。

[参 考 文 献]

[1] 余丁.艺术管理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美]加雷斯.琼斯,珍妮弗.乔治.当代管理学(第三版)[M].郑风田,赵淑芳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 郭廉夫,毛延亭.中国设计理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