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管理实习小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本院消毒供应室的36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上半年不实施细节管理模式(对照组),下半年实施细节管理模式(实验组)。
1.2 管理内容将细节化管理模式充分运用到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其具体管理措施如下:①完善质量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完全防范意识,积极建立护理质量监控组织,并对消毒供应室的每个环节进行认真细致地质量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供应室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和解决,并作为下一步监控的重点。通过形式多样的定期培训来加强供应室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其对各项规章制度的熟识程度,不断强化其服务意识和差错防范意识以及安全识别能力。② 规范消毒灭菌流程,严格依照相关规定的标准操作流程进行物品的回收和分类,选用标准的高压蒸汽灭菌器和无菌物品装卸设备,并根据相关物品的自身性能给予最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待消毒灭菌结束后应及时将物品递交包装室。
对于临床备用的无菌物品,应严格针对其实际性能选择最为适宜的包装,在包装的同时应就其清洁度和干燥度以及数量等指标进行检查,筛选出的不合格物品应重新清洗消毒直至合格为止,在外包装的表面应将物品的名称以及消毒灭菌时间和有效日期逐一标注清晰。对于包装好的无菌物品每天定时进行相关检查,而在物品的发放过程中亦应遵循查对制度。③规范物品收发流程:通过粘贴标示等方式严格区分无菌物品回收车与发放车,彻底避免一车两用等一系列混淆现象的发生。无论是物品回收车还是发放车,其使用后均按程序严格消毒并存放于相应的固定位置。物品的回收和发放应分开进行,回收人员不得接触无菌物品,而发放人员则不得触碰污染物品。
1. 3 评价指标分别对管理措施实施前后的临床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其中临床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评估口,内容包括:收回及时度、供给及时度、包装质量、服务态度等,10分表示满意,0分表示十分不满意,得分越高满意度越好。护理质量亦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评估 ,内容包括:安全识别能力、差错防范意识、服务意识等,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管理措施实施前后临床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均采用t检验,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管理措施实施前后临床满意度的比较与管理措施实施前相比,管理措施实施后收回及时度、供给及时度、包装质量、服务态度、护理质量等临床满意度均显着改善,并且均呈现出显着性差异(P<0.05),2.2 管理措施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的比较与管理措施实施前相比,管理措施实施后的安全识别能力、差错防范意识、服务意识均明显增强,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维护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广泛发展,计算机技术在现代教学中广泛应用,极大的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开展。由于计算机使用频率的增高,常常出现死机或者是系统崩溃的现象,这种现象给计算机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仅关系的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体现出一个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
1 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满足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计算机教学任务的要求,每台计算机要安装多种操作系统,而每种操作系统当中又必须要安装多种应用程序,使得安装一台计算机需要多种时间。在上课的时候上机人员私自将个人的硬盘、U盘等移动设备插在计算机上,这往往会把一些病毒带入到计算机实验室的电脑上,大大降低系统运行的速度,提高计算机死机的几率。对于计算机实验室的正常使用非常的不利。
当前计算机实验室的使用频率一般比较高,一般都是从早到晚整个实验室的计算机都在运行。有相当一部分上机人员不能做到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同时由于上级人员比较多,造成实验室整个环境比较差,空气质量较低,空气中的灰尘在计算机内不断的积累,导致电路板老化和损坏的几率提高。在夏天计算机实验室一般都要使用空调,空气和环境比较干燥,这种环境下极易产生静电,容易导致计算机出现硬件的故障。
2 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
合理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对于教学和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至关重要。因此在日常的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制定一个合理的规章制度,营造一个良好的微机操作环境,明确职责,是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重要保证。
2.1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要想管理好计算机实验室,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关键环节。针对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同的人员针对自己不同的岗位特点和职责,做到遵守纪律,各尽职责,是计算机实验室保持在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当中。这样,有利于减少教学事故的发生,减少实验室内设备损坏发生的几率。并且制定相应的赔偿制度,做到出现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保证设备的安全使用。
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还可以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技术知识的培训,通过不断的学习,增强自身的素质,真正做到较好的维护计算机实验室的良好氛围。科学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因此在进行分工是要做到灵活,确保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出色的完成管理任务。
2.2 增强教学过程中的管理。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最终落实到实处,提高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教师在上课之前做好日常的检查工作,要求学生进入机房有一定的顺序性,明确要求学生对自己所使用的机器负责,如果发现问题,及时的反馈给上课的教师。下课以后将各设备摆放整齐,做好计算机实验室的卫生和防尘等日常工作。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方式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单机联系,这种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同时也增加了管理人员的负担。目前有些院校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工作的软件,在上课的过程中实现远程教学管理,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避免学生自己去玩游戏、聊天等,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是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当中去,更愿意接受这种教学模式。
2.3 规范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的行为。学生计入实验室以后所有的行为归上课教师来管理和约束。禁止学生在上课吃东西、大声喧哗甚至是破坏计算机的设备等等。培养学生正常使用电脑的习惯,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证计算机实验室稳定有序的运行,充分保证计算机实验室整个机房环境的整洁。
3 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维护
3.1 计算机实验室环境和安全的管理和维护。在计算机实验室要尽量避免出现大量的灰尘,防止静电,所以要求所有的上机人员在进入实验室时必须穿上相应的鞋套。保持整个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不能太高,经常做到开窗换气。进行卫生打扫时,鼠标和键盘要定期用无水酒精进行消毒,防止病毒在实验室内的传播。为了保证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在离开实验室是做好门窗的检查工作。严格管理,防止出现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的丢失。预防火灾的发生,离开实验室时要及时的切断电源,防止造成火灾。定期进行线路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3.2 计算机实验室软件和硬件的维护。硬件的维护主要是对计算机的主板、CPU、内存、显卡、硬盘等组成部件的维护。主板是计算机内部各部件的载体,如果主板出现问题,那么将严重影响计算机系统的使用,使得整个计算机实验室的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使用。最常见的问题是主板的电容爆浆,这个时候应该根据零件进行更换,如果更换不了要进行主板的更换。CPU一般情况下很少出现问题,维护的时候注意散热,选择合适的风扇,如果散热不好将会影响计算机的性能,严重的话出现CPU烧毁的现象。内存一般都是损坏或者是接触不良的状况,如果坏了只能进行更换。要是出现接触不良的状况就会出现黑屏或者是报警声,这时不是显卡就是内存出现问题了。大多数的情况是主板的内存接触不良。一般只要清除插槽内的灰尘,如果是主板的问题,那只有主板换内存插槽或换主板了。显卡一般是不会出现问题的,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松动或者是接触不良的现象,而造成显示不正常或者是屏幕出现变色的状况时,只需要重新插好就可以了。在电脑中主要的存储媒介是硬盘,常见的问题是出现坏区或是由于长时间的使用接口,造成数据硬盘找不到的现象。硬盘是计算机中的存储硬件,维护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进行维护的时候要仔细分析原因,找到原因及时解决问题。
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的软件维护,要与日常的教学和实际的使用情况结合在一起,每个学期去实验室上课的学生不同,上的课程不同,所以每个学期进行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维护,这样能减少计算机上实验室维护的工作量,减少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每个学期开始时,实验室的教师要将实验室内的计算机全部重新开启一次,检查假期之后计算机的可使用情况以及损耗的情况,处理出现的问题,确保有足够的计算机用于教学。根据教学的安排,进行软件的安装和更新。安装杀毒软件和一些维护软件,全面实现计算机系统的优化。做好相应的安全设置,:学生机禁用U盘接口,禁用声卡,隐藏某些文件等等,并为每台计算机设置BIOS密码。安装还原保护软件,防止误操作,学生人为破坏,病毒破坏等等。
4 结束语
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是一项复杂重要的工程。当前随着网络的普及化,在学校教学当中计算机的应用极为广泛,为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作为计算机的管理人员应该不断的努力,只有认真总结和探索,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减轻工作量,更好的为学习的教学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宁丽莎.浅谈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J].信息科技,2008(7).
[2]贺春红.浅谈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局域网的维护[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1).
【摘 要】目的 对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饮水习惯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方法 对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饮水习惯的调查,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法,护理干预组由专人负责宣教、回访。对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护理干预前患者的饮水次数、饮水量均较低, 护理干预后患者的饮水量及次数明显增加。结论:对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及时恰当的护理干预,改变患者的饮水习惯,提高自我防病意识,对降低结石的复发率有显著意义。
【关键词】结石; 饮水习惯; 护理干预
Analysi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urinary stone patients’
drinking habitsWucui Yun, Lu PeitingHefei,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Anhui (Hefei) 230022
【Abstract】purpos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about drinking habits of urinary stone patients. Method: survey the urinary stone patients’ drinking habit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Control group uses the conventional consult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uses personal consulting and a return visit.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drinking frequencies, drinking volume, low water intake,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display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urinary calculi timely and appropriate care interventions can significantly change the patient's drinking habits, improve self-awareness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reduce the stone recurrence rate was significant.
【Keywords】stones; drinking habits; nursing intervention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复发率也很高。近年来对泌尿系结石的生成、复发和防治的研究已成为泌尿外科临床研究中的重要课题[1]。饮水习惯对结石的形成,治疗后的复发方面起重要作用,2008年7月~2011年8月对我院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360例进行饮水习惯的调查、护理干预,让患者及家属掌握泌尿系结石的防治知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降低复发率。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8年7月~2011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泌尿系结石的患者360例,患者年龄21~80(42.72±14.73)岁,男218例,女1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对照组与护理干预组在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1. 2 方法 根据泌尿系结石病因及预防知识自行编制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包括:患者一般个人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一般疾病史、与结石有关的病史,每天饮水次数、频率,每天饮水总量。成立护理干预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达到由专人负责发放调查问卷表。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对照组常规进行宣教,不作饮水强化指导。护理干预组进行入院评估后,针对患者及家属的受教育程度、对泌尿系结石的认知程度,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形式,出院时发放健康指导小册,患者或家属在出院前能掌握饮水标准并遵照执行。患者出院后3个月后至3年由专人再次对患者进行调查回访。回访方式1、电话回访。2、复诊时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观察患者饮水次数、量、结石复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对资料进行录入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全部回收有效。调查回访360份,其中有效问卷326份,对有效问卷进行前后对比分析。显示护理干预组调查前每天饮水次数为2.0±1.05,调查后6.0±1.05;对照组调查前每天饮水次数为2.03±1.05,调查后3.21±1.05;护理干预组调查前24小时饮水总量750±80ml,调查后2000±100ml;对照组调查前24小时饮水总量760±80ml,调查后800±80ml。见表1
由表1可见,护理干预组患者每日饮水次数、每日饮水总量在调查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2)。对照组患者每日饮水次数、每日饮水总量在调查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5)。
3 讨论
3.1 泌尿系结石患者的饮水现状 泌尿系结石是人体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患病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饮水习惯是诸多因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饮水量不足可显著增加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 本次调查发现泌尿系结石患者的平均每日饮水次数少(2.0±1.05次/日),甚至有的患者不到口渴之极不饮水。本次调查还发现患者每日饮水总量少,平均约750ml。部分患者因职业因素影响,导致饮水量不足,增加患病风险。
3.2 饮水量不足导致结石形成的机制 大部分研究者认为泌尿系结石是尿液中的成分饱和后凝集成核的过程,即饱和过饱和成核结晶生长结晶聚集结晶停留结石形成[2]。饮水不足导致尿液减少和尿液浓缩,从而使尿液中的钙、草酸、嘌呤等浓度升高,导致结晶形成。从理论上讲,如果每24小时尿量能达到6L以上尿石盐可以不发生沉淀,但实际上很难做到[3]。另外尿中的一些蛋白质本来即容易聚合,尿浓缩使之形成大分子量的聚合体,容易析出。所以防止尿石盐的的沉淀,防止基质形成的方法主要是防止尿浓缩,即增加尿量,每日达2000ml ~3000ml,增加尿量的方法就是大量饮水。
3.3 改变患者饮水习惯的意义 进行护理干预后的患者明显增加了每日饮水次数,提高了每日饮水总量,增加了每日尿量,防止尿液浓缩,减少尿中结石盐的浓度,防止结晶及基质形成;大量尿液有利于小结石的排出,合并感染时可以促进引流,有效预防结石的复发,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社会效益[4]。大量饮水无副作用、无经济成本,是泌尿系结石患者最理想的选择。
3.4 改变患者饮水习惯的措施 泌尿系结石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病痛的影响,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出院后由于没有专业人员的跟踪、指导、督促,患者往往由于生活习惯而忽视对结石复发的预防[5]。因此对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饮水习惯干预,效果良好。要改变泌尿系结石患者的饮水习惯,需要医务人员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如院内的健康指导、知识讲座、宣教手册、健康处方;院外的护理服务延伸、电话回访、健康跟踪等,普及泌尿系结石的防治知识,针对不同的患者增加个性化的宣教方法,提高宣教效果。只有患者及家属真正理解掌握相关知识,才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让患者自觉改变不良生活行为,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结石复发率。
参考文献
[1] 李 杰,王克孝.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及进展[J].中国煤炭医学工业杂志,2003, 6(4):291-3.
[2] 娄彦亭,梁朝朝.泌尿系结石与代谢异常[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0, 8(25):637-638.
[3] 吴阶平. 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2004,733-738.
[4] 杨兵,孙西钊,等. 102例尿路结石成分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 1(46):87-88.
[5] 王雯,张佩雯,等.护理延伸服务在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0, 8(25):81-82.
作者单位:230022 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
(上接第161页)
[2] 黄小琼,陈燕燕,陈梅影,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复杂性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2A):32.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网能效管理;电力物联网通信
1.引言
配电网能效及互动节电综合管理系统,是基于用电环节与配电环节的信息集成,通过物联网能效需求响应终端、通讯网络、网络计量采集设备、智能传感控制管理设备等构建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之间准实时、双向互动信息共享平台,从而提高电网需求和用户需求的智能化互动水平、能源利用效率和最大发挥电力设备使用效率,提升供电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水平、服务品质和用户侧自动需求响应管理水平,扩大电力市场、促进节能减排、提高配电网经济运行。
2.配电网能效管理及互动节电管理系统架构
配电网能效管理系统由于规模大,结构复杂,设计的设备节点数量多,信息流大且分散。为了便于管理,我们设计了层次化为七层的能效管理及互动节电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配电网能效管理及互动节电管理系统架构图
从上图看到配用电网架复杂、节电数量多而分散、业务种类复杂。为了达到配用电测高效、安全、准实时双向的通信支撑,需要详细研究适用于电力通信领域的通信方案。
3.电力物联网有线通信方式介绍:
3.1 以太网结合光纤EPON技术
无源光网络(PON)的概念提出较早,它可以节省光纤资源、对网络协议透明,在光接入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以太网技术经过多年发展,靠其简便实用、价格低廉的特性,统治了局域网,事实上是承载IP数据包的最佳载体。随着IP业务在城际和骨干网传输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加大,以太网也在通过传输速率、可管理性等方面的改进,逐渐向接入网、城域网甚至骨干网上渗透。而EPON是以太网与PON的结合(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基于以太网的无源光纤网络),它具备了以太网和PON的优点,正成为光接入网领域的热门。
基于EPON的无源串行模式采用单纤波分复用技术(下行1490nm,上行1310nm),仅需一个OLT(光线路终端)和一根主干光纤,传输距离可达20公里。在ONU(光网络单元)侧通过多级光分路分给最多为64个用户,可大大降低OLT和主干光纤的成本压力。典型方案如图2所示。
图2 配网EPON典型方案图
我国中压配电网大部分采用多分段、开环运行的放射形接线方式供电,该接线方式和EPON的服务架构最为接近。因此,智能配电网通信组网技术选用EPON作为通信技术支撑将是最合理可靠的。
针对智能配、用电系统的特殊应用环境和特殊应用要求.国内展开对下一代PON的研究.解决高性能电磁兼容和大容量数据转发延时的难题.以适应智能配、用电系统现状和发展。对下一代PON技术中的芯片级控制策略(如多点控制协议MPMC、动态带宽分配DBA、前向编码纠错FEC、大容量数据低延时转发等技术)、协议级管理策略(如多协议优先级QoS、VLAN等技术)以及针对智能电力配、用电系统的应用级(如电磁加固、抗干扰等技术)均进行深入研究。
3.2 RS485通信技术
RS485通讯有二线制和四线制两种,四线制属于全双工的通讯方式,但是也只能进行点对点的传输,所以其使用也逐渐减少,如今工业组网使用最普遍的即为二线制半双工RS485通讯。
RS485通讯组网采用的是主从结构的总线模式。即使用一条总线,将一定数量的具有RS485通讯功能的设备连接起来,在同一条通讯总线中只有一个主站,其他均为从站,每个从站在组网时已设置好通讯地址。在同一总线中的设备使用相同的通讯协议,现使用最普遍的为MODBUS协议。在每一个通讯过程中,先由主站以广播的形式下发命令数据帧,数据帧通过通讯总线传到每个从站,从站在接收数据后首先查看数据帧中地址位,只有地址位符合的从站才会对控制指令进行回应。理论上,通信速率在100Kbps及以下时,RS485的最长传输距离可达1200米,但在实际应用中传输的距离也因芯片及电缆的传输特性而所差异。在传输过程中可以采用增加中继的方法对信号进行放大,最多可以加八个中继,也就是说理论上RS485的最大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0.8公里。如果真需要长距离传输,可以采用光纤为传播介质,收发两端各加一个光电转换器,多模光纤的传输距离是1公里以内,而采用单模光纤可达50公里的传播距离。
由此可看出,要成功完成RS485通讯的布网,需要同时注意硬件上的网路线路的连接和软件上的通讯协议两个方面。在硬件连接上需注意连接的稳定性,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布线方式,布线采用具有屏蔽层的双绞线,并保证总线阻抗的连续性,同时在通讯终端进行阻抗的匹配,以吸收总线终端反射的干扰信号。在软件程序的设计上采用标准的MODBUS协议,以兼容市场上大部分的使用RS485通讯的设备。
RS485总线不应采用星形或环形连接,最佳的接线方式为手拉手式连接,如图3所示:
图3 RS485手拉手连接图
3.3 PLC通信技术
电力线载波技术简称PLC技术,是英文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的简称。电力载波是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电力载波通讯是指利用现有电力线,通过载波方式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高速传输的技术,最大特点是不需要重新架设网络,只要有电线,就能进行数据传递,利用1.6~30MHz,频带范围在电力线路上传输信号。在发送时,利用GMSK或OFDM调制技术将用户数据进行调制、线路耦合,然后在电力线上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先经过耦合、滤波,将调制信号从电力线路上滤出,再经过解调,还原成原信号,如图4所示。目前可达到的通信速率依具体设备不同在4.5~45MB/s之间。
图4 PLC通信结构图
另外,电力线载波通讯因为有以下缺点,导致电力载波技术主要应用-网络通讯(电力上网)未能大规模应用:
(1)配电变压器对电力载波信号有阻隔作用,所以电力载波信号只能在一个配电变压器区域范围内传送;
(2)三相电力线间有很大信号损失(10dB-30dB)。通讯距离很近时,不同相间可能会收不到信号。一般电力载波信号只能在单相电力线上传输;
(3)不同信号藕合方式对电力载波信号损失不同,藕合方式有线-地藕合和线-中线藕合。线-地藕合方式与线-中线藕合方式相比,电力载波信号少损失十几dB,但线-地藕合方式不是所有地区电力系统都适用;
(4)电力线存在本身因有的脉冲干扰。目前使用的交流电有50HZ和60HZ,则周期为20ms和16.7ms,在每一交流周期中,出现两次峰值,两次峰值会带来两次脉冲干扰,即电力线上有固定的100HZ或120HZ脉冲干扰,干扰时间约2ms,因此干扰必须加以处理。有一种利用波形过零点的短时间内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但由于过零点时间短,实际应用与交流波形同步不好控制,现代通讯数据帧又比较长,所以难以应用;
4.电力物联网无线通信方式介绍
4.1 WiFi无线通信技术
WiFi是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又称IEEE802.11b标准,最大的优点是传输速率高,可以达到11mbps。WiFi具有功耗低(发射功率不超过100mW)、无需布线、宽带接入、组网灵活等特点,目前在IT产业中许多终端都配置了WiFi功能,在服务业各个服务商也为客户提供了Wi-Fi上网环境,在电力行业,随着光纤和宽带无线技术的规模化,电力中的大部分地区都有了电力通信网的接入,然而在电力通信网末端,由于地理位置、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地区无法实现电力通信网接入,此时WiFi作为该网络的补充较为合适。WiFi作为传感网中的一种通信方式,可在智能家庭网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覆盖范围可以达到100m,实现各种智能设备的互联网接入功能,为用户提供高速的互联网应用解决方案,为智能电网用电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高效、可靠的宽带通信手段。
4.2 ZigBee无线通信技术
ZigBee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自组网技术,主要用于组建近距离的无线网络。ZigBee技术基于IEEE802.15.4标准,在国内工作在2.4GHz频段下,在欧美工作在868/928MHz频段下。在2.4~2.485GHz的工作频段下,ZigBee技术采用QPSK的调制方式,数据传输速率达到250Kbps,共有16个通信信道,每个信道提供5MHz的带宽。在一个ZigBee网络内,可以支持多达65000个无线通信终端,根据网络环境的差异,各个设备节点之间的通信距离各不相同,传输范围从10米到100米不等。由于ZigBee协议的简单化,网络对于通信设备要求较低,因此成木很低。ZigBee组网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场所要求ZigBee终端设备具有简单、工作稳定、成木低廉、能耗少的特点。
ZigBee的组网形式可以快速、简易、高效地组建,符合通信网络实时性、可靠性的需求。
4.3 蓝牙bluetooth无线通信技术
作为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蓝牙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完成数据信息的短程无线传输。其实质内容是要建立通用的无线电空中接口(Radio Air Interface)及其控制软件的公开标准,使通信和计算机进一步结合,使不同厂家生产的便携式设备在没有电线或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够在近距离范围内具有互用、互操作的性能(Interoperability)。蓝牙以无线LANs的IEEE802.11标准技术为基础。蓝牙技术有:成本低,功耗低、体积小,近距离通信,安全性好的特点。蓝牙在物联网发展中得到一定的应用,有办公场所,家庭智能家居等环境。
4.4 GPRS无线通信技术
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使用分组交换模式以及无线接入技术。GPRS 可说是GSM的延续。GPRS和以往连续在频道传输的方式不同,是以封包(Packet)式来传输,因此使用者所负担的费用是以其传输资料单位计算,因而价格较贵。GPRS的传输速率可提升至56甚至114Kbps。GPRS技术由于使用流量计费,故不太适合本系统长期使用。
5.各种通信方式对比(见表2)
6.结论
通过表1的对比结果,结合我们的能效管理系统的具体架构,我们可以对各个环节的通信环节作出如下规划:
(1)大物联网能效交互终端:由于下辖用电管理节点不少于100个,用电节点不少于10000个,并且地域范围跨度比较大,故建议上行通讯GPRS、或者EPON为组合,本地通讯以WiFi来组网。
(2)智能交互终端、导轨表、分路控制器、网络断路器:本地用电节点不少于100个,需要速度较快的通信速率,考虑到智能园区和家庭需要的覆盖范围,建议上下行通信以WiFi来组网。
(3)采集器、低压网络开关智能开关、低压网络智能插座等用户一对一设备:对实时性和数据的传输速率以及信号越障能力要求较高,建议用WiFi来组网。
参考文献
[1]杨文轩,何光宇,王伟,万钧力,王琼,李嘉.用户侧能量管理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20(36):
74-79.
[2]曹志刚.智能配用电园区用户侧双向互动功能的设计与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9(37):79-83.
[3]代家强,孙智卿.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智能家居能量管理系统开发及需求侧管理应用研究[J].陕西电力,2013,41(10):
39-43.
[4]章鹿华,王思彤等.面向智能用电的家庭综合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测与仪表,2010,47(9):35-38.
基金项目: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技项目支持(编号:SGRI-WD-71-13-011)。
作者简介:
王亮【通讯作者】(1985―),男,山西人,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研究方向:物联网技术。
袁玉湘(1979―),男,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IEEE会员,现就职于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研究方向:微电子技术。
【关键词】 连续排班;层级管理;中西医肝病科;效果
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的工作量越来越大,现有的护理排班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护理的发展,APN弹性排班是“以患者为中心,实行弹性排班,合理搭配,以人性化”为基础,在现有人力资源基础上,对护士分层级使用与管理,将不同层次,不同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的护士合理进行排班,实行8小时上班制,3个班次负责24小时。基本保证每班都有两个以上护士值班,一方面缓解了护士的工作压力,更有效均衡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体现层级管理,使高龄护士对低龄护士起到传、帮、带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使患者得到更周到、更优质的护理服务,确保了护理质量和安全,也是卫生部护理改革重点内容之一。我院护理部在转变观念,创新管理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于2011年10月在中西医结合肝病科试点病房开展了APN连续排班层级管理模式,实行科学管理,收到显著效果,现将中西医结合肝病科实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床位数46张,床位与护理人员比1:0.4,护理人员18名,大专以上学历占80%,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4名,护士10名,助理护士2名。
1.2 方法
1.2.1 APN弹性排班方法 A班:7:30-14:30,P班:14:30-21:30,N班21;30-次晨8:00,交班时间为8:00、14:30、21:30,实行床边交接班。与原来比较,减少了交班次数,体现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有利于护士掌握患者的病情和护理病人,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进一步增强护士的合作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2.2 实施能力对应分层管理 护士长根据护士资质、核心能力将病区护士分为4个层级:高年资护士(5年以上)、初级护士(3年以上)、低年资护士(1年以下)、助理护士(未注册、技术能力低的护理专业人员)。
高年资责任护士主管危重、疑难的一级护理患者,熟练掌握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常用急救技术,能独立准确评估、判断处理护理技术问题。能指导下级护士运用护理程序落实整体护理。及时检查修改下级护士的护理记录。
初级责任护士主管部分一级护理和二级护理患者。按照护理工作流程、护理工作标准和技术规范、完成各项基础护理和部分专科护理工作。低年资护士主管三级护理患者,并辅助高级、初级护士。层级护士均独立管理患者,完成各自分管患者的全部护理和治疗工作。助理护士在高级、初级护士的指导下协助完成生活护理及物质的补充工作。高年资护士协助护士长落实细节管理、环节质控、和终末质量控制等方面起到核心作用。
1.2.3 评价指标 ①护士长每日做好五查,每次查房工作有重点,查房内容及时反馈,落实本人。②运用护理质量检查表格,由质控小组成员每月对病区管理、护理质量、护理病历书写、消毒隔离进行检查和评分比较。③自行设计“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表”,选取2011年9月-2012年3月住院患者260例为对照组(传统的责任制护理模式),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实行弹性排班分层次管理后,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6月中西医结合病房260例住院患者为实验组,再次发放满意度调查表,问卷调查包括主动服务、病区管理、关爱患者、健康教育4个方面10项内容评价比较,发放260份,收回260份,回收有效率100%;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经济条件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5)具有可比性。④对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如护理事故、护理差错、护理纠纷投诉、护理缺陷进行比较。⑤护士对APN排班的认可程度问卷30份,收回30份,问卷回收率100%,内容主要涉及对专业价值取向、工作压力减轻、搭建成长平台、质量安全得到保证、中西医结合护理发展五个方面的评价。
1.2.4 统计学处理方法 定量资料用χ±s,描述,采用t检验或X2检验,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效果
2.1 APN层级管理后患者对护理综合满意度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实施APN层级管理模式使用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实施APN层级管理后病区质量管理有了很大的提高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见表3。
2.4 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加。设定护士对APN排班认可度,与未实施APN排班法之前传统排班方法比较,进行APN排班实施效果的评价,APN排班的各项认可度均超过传统排班模式,见表4。
3 讨论
护士服务的最终目标是病人满意,提升治疗效果。护理的工作模式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传统的排班方式虽然保障了责任护士在8h内熟悉所分管患者的病情,但也存在五班交接,交班次数多,护理工作不连续,中午、夜间等特殊时间段内人力少,年轻护士独立当班工作压力大等问题。通过APN护理的连续排班,减少了班次,并使中午及夜间等特殊时间段人力比例更加科学,减轻了新护士工作压力,避免了因特殊时段护士少而导致难以应对突发事情的情况,提高了护理质量。新老搭配,加强了高年资护士责任心,充分发挥其经验、能力优势。搭建了年轻护士的成长平台,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加强了护士的团队协作精神。新模式的转变,患者及家属表扬护士的现象也明显增加。在患者剧增的情况下,抱怨和投诉反而减少了。所以实施APN连续排班是从单一执行医嘱向满足患者多元服务需求发展,是一种真正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排班模式。通过APN连续排班层级管理,可以利用专业上、服务上的优势,为患者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无缝隙性,人性化工作模式,做到了护理工作量和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更均衡化、科学化。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APN排班体现了护理管理的层级性和排班的连续性两大特点。将不同职称的护士配置到各班共同值班,明确各级护士职责,实行护理小组责任制,强化护理工作实施过程中责任和技术的环节管理。
参考文献
[1] 李金娜,朱云霞,周晓荣,等.国内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4,10(7):657-658.
[2] 李平,田晓雨,王仙园,等.以工作量为基础配备护理人力的研究[J].护理学报,2006,13(1):78-7.
[3] 张莉,彭刚艺,刘雪琴,等.连续排班模式有助推动护士分层级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2):119.
[4] 张萍.ICU护理人员排班与人力资源利用[J].护理杂志,2004,21(11):78.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38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02-01基于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特点,笔者为详细了解分析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护理的临床效果,特选取我院在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64例实施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64例实施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其中,男35例,女29例;患者年龄为30-59岁,平均年龄为44.51±1.03岁;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32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64例患者,均实施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该种手术方法通过外科技术将人工关节置入患者机体中,代替其关节功能,进而有效缓解其疼痛及恢复关节功能。在此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1.3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治疗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为78.12%。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治疗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心理护理基于患者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及长期卧床等,因此患者极易出现焦虑、恐惧及抑郁等不良情绪,该种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康复。此时,护理人员应同患者之间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积极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为患者讲解手术治疗意义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让患者充分了解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知识,有效减轻其出现的不良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同时为患者列举治疗成功的案例,促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效果[1]。
3.2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由责任护理及护士组成优质护理小组,该小组在责任护理带领下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种护理模式是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每日为患者开窗通风、消毒及确定病房空气新鲜等,避免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现象。同时,护理人员应指引患者科学休息,最大程度减少病房人员出入,为患者提供较好的休息环境。在晨间为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伤口及引流管进行检查,确保其处于通畅状态中。每日为患者擦浴1次,确保其皮肤尤其是腋窝处及腹股沟皮肤保持清洁;在患者大小便后及伤口渗出液污染皮肤时,应及时用温水擦拭,避免出现感染现象[2]。
关键词:护理路径;胆总管结石;ERCP
0 引言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有效术式,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无需进行全麻、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临床优势。临床护理路径(CNP)在发达国家应用较为广泛,临床效果显著,大大提高了医院医疗护理的水平[1]。我院通过在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中实施CNP,已经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以我院2009年至2010年收治的4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文化程度均在初中及以上,经常规检查确诊后实施ERCP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术前、术中和术后整体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实施CNP,即患者入院后即实施标准化治疗和护理[2]。参照美国东南外科协会制定的临床路径10项标准[3]由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小组制定护理路径内容及具体实施时间。
(1)患者入院后即开展入院介绍、卫生处置、护理评估及健康教育,然后完善术前检查,让患者明确ERCP治疗方案、治疗目的及配合的注意事项。
(2)第二天做好术前准备(包括术前禁食、禁水、心理准备、术前给药等)[4],然后在手术实施过程中与临床医师进行配配合,具体如下。
ERCP配合:配合临床医师进镜找到,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切开刀,并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以排尽空气,然后经由活检孔道进入至开口。护理人员于插管成功后在X线推注造影剂,若遇到胆管显影则继续推药以便胆管充分显影,而遇到胰管显影需停止并吸出造影剂,避免发生胰腺炎。
EST配合:使用切开刀于11~12点钟方向切开小切口,电流为高频电流量20~251W的混合电流。注意电极板需要紧密广泛接触患者皮肤,以免发生漏电烫伤。切开时注意切开刀钢丝松紧度,调整切开力度,避免发生切开无力或出血、穿孔[5]。
取石配合:在X线下进行网篮送过结石和张开收石操作,收石时抖动篮网将解释完全收入篮网后慢慢收紧并拖出。细小结石可采取气囊拉出,结石过大需进行碎石后再取出。取石成功后结合结石性质和大小等情况为患者留置鼻胆管引流。
(3)术后患者需据对卧床休息,并实施生命体征监控,术后禁食24h,遵医嘱用药并注意预防并发症发生。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 SPSS17.0 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 ±s表示,记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最早是由美国开发出的一种标准化护理模式,由护士及其他人员协同合作,提供最科学和有效的有顺序、有时间行的护理路线,提高资源利用率,是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照顾,提高医疗护理水平[6]。
本研究显示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整体护理组表明CNP有效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赢得了患者认可;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整体组,表明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并发症发生上也具有显著临床效果。总体来看,实施临床路劲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钱网珍. 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 [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 06(11):52-53.
[2] 曾志玲. 临床护理路径在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中的应用[J].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28(05):722-724.
[3] Kamisawa T, Tu Y, Egawa N, et al. Can MRCP replace ERCP for the diagnosis of autoimmune pancreatitis?[J]. Abdom Imaging, 2009, 34(03):381-384.
[4] 席玉琴.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03):240-242.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464-02
矽肺是一种慢性职业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病情迁延不愈,而且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1],患者合并糖尿病、肺结核后全身抵抗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2009年2月-2011年4月采用家属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对矽肺合并糖尿病、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2月-2011年4月收集在我院住院的矽肺合并糖尿病、肺结核患者4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男18例,女5例,年龄56-86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上15人,初中以下8人。病程:1~5年10例,5~10年7例,>10年6例;对照组男20例,女4例,年龄55-88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上17人,初中以下7。病程:1~5年12例,5~10年7例,>10年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护士对患者进行评估后,制定健康教育计划,采用家属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共同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护士单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2组均于入院2周时进行评分。
1.3 判定标准:采用有关研究[2]设计的试题共4大题(12小题)其信度0.76,效度0.81。包括疾病基本知识、疾病危害性知识、服药知识、自我护理知识;评分分为3级,回答正确1分,部分正确0.5分,不正确0分,满12分,其中自我护理知识6个选项,其余2个选项。
1.4 数据处理。所收集的资料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效果,(见表1)。
3.讨论
3.1 矽肺是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患者全身抵抗力明显下降,矽肺合并肺结核的患者呼吸道防御机能破坏严重,因此特别容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这种感染的特点为顽固、难治、疗效差、易于复发。患者同时合并糖尿病,更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产生孤独、焦虑心理,护士单独进行健康教育时,患者不能全面的掌握相关宣教内容,治疗依从性差,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因此,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可以使患者-家属-护士共同参与,尤其对患者饮食的合理调配,常用抗结核药物、降糖药物治疗的疗效及副作用等,通过指导,家属能掌握相关知识,缓解患者孤独,焦虑,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明显提高。
3.2 护士应加强相关学科的学习,如心理学,营养学等,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保证指导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知识的准确性、科学性、实用性。
3.3 应采取多种宣教方式,针对患者的不同生活习惯、知识水平、接受理解能力,家属对待患者的态度等差异,采取相应的交流方法,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同时由于家属参与健康教育,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使患者处于良好的状态,同时能及时督促患者改变不良行为,效果显著高于护士单独进行健康教育。
3.4 由于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治疗,因而对于治愈的肺结核患者也应该终身回访。护士应在患者在院期间教会患者及家属糖尿病的饮食治疗、运动治疗、降糖药物的使用,注射胰岛素、及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等相关知识。由于矽肺合并糖尿病、肺结核患者年龄偏高,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家属参与的护理模式更适于患者出院后的长期治疗。
参考文献
1.1完善实践教学组织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和学校社区护理老师共同担任组长的社区护理实践小组,小组成员由技术业务娴熟、大专以上并具有丰富社区护理和全科医学经验的护士和医生组成。带教人员定期接受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护理系组织的教学能力与技巧方面的指导和临床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培训,并接受教学小组组长的社区实践教学质量的督导,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意见。
1.2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计划
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合理的教学计划是高质量教学的必要前提。护理系根据教学大纲的原则要求,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制定了相应的社区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实习作息时间、带教工作计划和实行进度安排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格执行护理系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计划,必要时进行调整。
1.3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计划
社区护理本科生实习的时间共3周,分为两步进行:①进社区实习前一周在学校进行,由护理系社区护理教学老师完成,为护理本科生进入社区护理实践前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内容包括社区护理与临床护理的工作内容及方法的不同之处,初步了解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的认识程度并给予相应的指导;②护理本科生进入社区医院后,由带教老师完成的医院环境、实习内容、社区临床操作技术方法等方面的介绍和培训。安排于各科室对护理本科生的理论讲课和技术操作带教,尽量安排于实习第一周完成。护理本科生进入社区护理实践后,实行分组、交叉轮转各科,并在实习第二周末进行集中交流,提出实习意见,第三周进行强化和巩固。第三周末全部实习完成后进行社区实习小结。
2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内容
2.1全科护理
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内容参照袁莉[2]的研究,包括全科护理、居家护理等。其中全科护理教学主要是进行基础护理技术的巩固,学习和实施换药操作,掌握犬伤的处置方法和相关知识。学习全科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并尝试对门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2.2居家护理
跟随社区带教老师到社区居民家中遵医嘱进行护理操作和健康教育。护理本科生要求掌握出诊流程、技巧和注意事项。每一组护理本科生选取一位患者按护理程序进行病历的收集,提出护理措施,进入患者家中进行健康指导,后期进行护理评价,并将病案、护理措施等内容总结,以书面形式上交带教老师。
2.3健康教育
每组护理本科生须完成一次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一次黑板健康宣传报。健康教育由带教老师联系时间、地点和人员,每组护理本科生完成一次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教育的内容可为饮食、运动、疾病康复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实施方法可为制作幻灯片现场授课、现场演示、现场咨询等。另外,由医院提供宣传展版,每组制作一次黑板健康宣传报,内容和形式由护理本科生自由发挥。
2.4社区中医康复
通过听取中医医生的示范讲解,观察中医医生的实例操作,了解中医推拿按摩、针灸、拔罐等中医技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和护理要点。
2.5产后访视
访视人员在区妇幼保健院领取访视卡,在访视护士带领下,到产妇家中进行新生儿和产妇的访视。主要掌握访视的流程、访视的内容和技巧,学习产妇和婴幼儿的营养指导和注意事项等。
2.6儿童保健和预防免疫
护理本科生须掌握儿童保健和预防免疫的相关知识。了解儿童保健的程序和内容,掌握婴幼儿头围、身高等测量方法并进行实践,了解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营养指导方法。通过免疫接种护士的讲解和示范掌握计划免疫程序以及常用生物制品的种类、接种方法、不良反应及处理,熟悉和了解儿童预防免疫的预约登记。
2.7妇女保健
了解社区妇科手术(安环、取环、人流等)常规器械的名称、用法、手术流程、配合做手术时的注意事项,并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
2.8社区慢性疾病患者的管理
掌握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的健康档案的建立的方法和访视的安排。在社区护士的指导下对慢性疾病患者进行访视,掌握访视的方式、技巧和访视内容;同时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的收集方法和注意事项,熟悉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流程。
3授课形式
3.1传统教学中应用人本原理
以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实现最佳效果的有利保证[3]。在社区实践教学中,社区带教老师言传身教,将与患者及家属交谈的方式、内容以及观察病情的要点教给护理本科生。护理本科生每完成一个指定的事件后,社区带教老师将应用赏识教育肯定其做得好的部分,并共同找出需改正和需提高的地方。当学生熟悉工作流程和规范以后,在适当范围内让学生单独操作。
3.2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是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首创,采用“先问题后学习”多种学习途径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4]。在社区护理本科生实践教学过程中,护理本科生将老师根据社区护理特点提出的具有一定代表性或学生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作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学习目标,让小组成员各自分析、收集资料后再与带教老师进行探讨和学习。从问题出发寻找原因的思路,既有利于评判性思维的发展,也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5];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4持续改进的教学方法
在社区护理本科生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校与社区带教老师一直坚持教学方法的持续改进。小组于社区护理实践结束时,由护理系老师和主带教老师共同组织护理本科生进行讨论和总结,总结在实践中取得的收获,提出存在的问题,并上交一份实习小结。每位护理本科生填写一份由护理系设计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质量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实习内容量化表、实习的收获与不足、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对护理系的评价以及实习的建议等条目。护理系老师对护理本科生意见反馈表进行分析和总结,于每学期实习前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沟通和交换意见。
5结果分析
历届护理本科生共560人填写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质量调查表》反映,对社区护理实习整体的满意度为65%以上,70%以上的护理本科生认为在社区实习有各种收获并对社区护理工作有一定的认识,在社区实习中有一定的收获;还有部分护理本科生认为社区的实习,可巩固理论知识,提高专业实践技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实人生经历和社会工作能力,增加职业自豪感。然而,也有同学认为社区社区带教老师总体存在理论知识欠缺、带教能力不足等问题,对此,学校应通过加强社区带教师资培训来解决。
6讨论
社区护理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重要方向,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目前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社区护理实践能培养和提高护理本科生社会实践能力,激发护理本科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愿望,为他们将来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6.1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对护理本科生的影响
社区-学校合作性的社区护理实践教育模式是对护理本科生有利的合作方式。社区实践教学对护理本科生可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护理本科生参与社区服务,能早期接触社会,并深刻体会到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体会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实施护理并取得成效的前提,从而使护理本科生自觉地加强沟通知识、技能的学习;通过社区护理与护理教学相结合,护理本科生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提高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通过中医针灸和换药技术的观摩、实践,拓宽了知识面;通过社区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工作,提高了护理本科生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的能力;通过入户家访让护理本科生积累了更多人际交往沟通方面的经验;在家庭护理的过程中,让护理本科生明确了服务态度,增强了服务意识,对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疑问,对社区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讨论,并与国外的护理方法比较,对我国现阶段的社区护理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加强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护理本科生的培养、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评判性思维能力[7,8]。社区护理实践还培养了护理本科生应用整体护理观念进行社区护理的能力,提高与患者、家属、居委会等各种不同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加强宣传教育和各种工作场合的无菌观念,增加了对社区护理的认识。
6.2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提高了社区护理质量和教学质量
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也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带来许多正面影响,提高了社区护理质量。我国现阶段社区护理普遍存在护理人员理论水平偏低,本科护理实习生来到社区,为社区带来先进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为社区护理注入了新生力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实习生给社区带教老师的信息反馈可促进老师自身的进步,由此教学相长,从而把社区护理人员锻炼成为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品德、全面的业务知识和护理技术、以及灵活的沟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②实践教学过程中,社区和学校带教老师间有很多机会进行沟通交流,这将有利于老师间教学经验的分享,以更好指导护理本科生社区实践学习;③护理本科生在社区的实践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社区带教老师的护理工作负担。最后,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有利于学校带教老师了解社区护理工作现状,便于老师对知识进行更新,从而提高学校老师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6.3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
社区护理实践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①社区护士人数少、从业时间短、专业素质不高、缺乏教学经验,且流动性较大,带教内容为日常工作内容,社区护理工作繁重,使得教师对护理本科生的指导不到位,护理本科生通常只能被动地跟老师做事,其主动性和独立性得不到足够的发挥,社区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限制[9];②社区护理工作内容多,范围广,但实习时间短,护理本科生在很多方面只有表浅的了解;③学校社区护理理论教学内容与社区实习内容存在一定程度脱节,护理本科生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应用于社区实践。
6.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