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能物流未来趋势范文

智能物流未来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能物流未来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能物流未来趋势

第1篇:智能物流未来趋势范文

柯斯塔指出,他认为大数据未来应用有七大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物联网,现今有84亿件物品互相连结,远大于全球人口数;不只是桌电、笔电或手机等3C产品相互链接,还有物流公司用智慧扫描仪做智慧物流,这是可以改变消费者与企业的趋势,但存在资安风险的问题。

第二个趋势是智慧城市,这项趋势的成败取决于数据量跟数据是否足够,这有赖于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的合作;此外,发展中的5G网络是全世界通用的规格,如果产品被一个智慧城市采用,将可以应用在全世界的智慧城市。

第三趋势是增强现实(AR)与虚拟现实(VR),这两个技术最近开始降价跟提升质量,走向大众市场,FB发表了头戴式VR设备Oculus Go,售价只要200美元;微软也发表了VR系统,可搭配HTC、三星与ACER等品牌的硬件使用。VR应用一开始以电玩为主,现在的应用却超越电玩,例如可以用来教学,像他靠着VR设备,把家里的插头电线完成配线,就像有水电技师在教学一样。

第四个趋势则是区块链,柯斯塔表示,这项技术本质是编译码跟加解密,可以有效加密信息。区块链有很多不同应用方式,美国几乎所有科技公司都在尝试如何应用,最常见的应用是比特币跟其他加密货币的交易。

第五项趋势是语音识别,语音识别是通用的无屏幕接口,可以迅速地整合在各项工具上,在智能设备跟手机上很好用,而Amazon的智能喇叭Echo现在发展到第三代,可以开关智能电灯、开口询问就能搜寻信息等。这项产业有个很大优点,就是发展技术的公司都打算把这项技术商品化,像是google、Amazon跟苹果的语音识别技术都可透过授权,使用在其他业者的硬件服务上。

第2篇:智能物流未来趋势范文

关键词:物流企业;企业竞争力;商业智能技术

如何有效提高物流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经营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作为帮助企业决策和有效运用信息的技术,商业智能可帮助物流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分析客户、市场、销售及整个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对客户的行为及市场趋势进行有效分析,了解不同客户爱好,为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一、商业智能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现代物流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包括运输、仓储、配送、搬运、包装和再加工等诸多环节,每个环节信息流量十分巨大,产生了巨大的数据流。如何在第一时间里做出正确及时的决策,如何从企业日常业务中生成的大量数据中发掘出潜在的规律,预测未来的市场走向及趋势,帮助管理者实现管理和经营的目的,已成为每家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1]。

商业智能技术主要应用于物流企业的协同合作管理、生产制造管理、产品运输管理、产品储存和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以充分挖掘物流企业各节点的潜力,提高物流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大大降低流程的运作成本。商业智能技术的出现为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创造了条件,也拓展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延伸空间[3]。笔者认为商业智能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提高物流决策的有效性,促进物流决策的科学化;

(二)有利于提高物流系统的管理水平,加速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三)提高物流企业效益并有效降低成本;

(四)增强物流企业快速反应能力,提高服务质量、运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见表1)

二、物流企业商业智能模型设计

笔者在调查分析物流企业商业智能系统需求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物流企业商业智能系统模型[5]。数据仓库通过一定的数据抽取、转换、清洗和加载工具,通过元数据库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综合性和易用性,且自动生成统一可靠的数据仓库[6]。这些信息能够真实地反映数据的维度特性,帮助分析人员从多角度对数据进行快速、一致、交互的访问和分析,以便管理人员可以对数据了解更深入。OLAP系统功能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为客户提供的信息服务和为企业本身提供的统计分析,这也是确定数据仓库主题的依据。(见图1)

三、利用商业智能技术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的途径

在分析现状,需求明确和数据完备的基础之上,从管理和技术的角度设计一个解决方案;根据物流企业的特点,笔者认为,可通过如下途径有效利用商业智能技术,以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

(一)整合内外信息资源,构筑企业核心信息平台

商业智能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信息包括政治、经济、政策、科技、金融等,各种市场竞争对手、供求信息、消费者等与企业业务发展有关信息以及企业内部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处理,抓住那些对企业发展有重大或潜在重大影响的外部环境信息,使企业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机遇,及时调整经营战略,促使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挖掘信息资源,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在决策过程中,企业领导者应需要有准确的信息完成以下几个任务:对决策问题进行科学预测;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都是通过数据反映出来的,产生的大量数据通过报表等统计方法,只能得到一般意义上的信息反映;全面、深入信息的缺乏则容易导致企业决策的盲目性。

四、结论

通过利用先进的商业智能技术,如基于WEB的挖掘技术、各种搜索引擎工具、E-mail自动处理工具、基于人工智能的信息内容的自动分类、聚类以及基于深层次自然语言理解的知识检索、问答式知识检索系统等快速地获取危机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使全体员工能够及时获取危机管理信息和危机最新的进展情况[10]。确定分步实施的阶段重点、信息标准化、业务参与、完善信息流程和体系、提升数据质量等方面[11]。商业智能技术在物流企业的有效运用,能提高物流企业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挖掘出潜在的商机,开发更具竞争力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保持其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牟娌娜,肖生苓.商务智能在物流应用中的探讨[J].森林工程,2007(5):90-92.

[2]米天胜,黄作明.商业智能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7):14-17.

[3]沈波.基于商业智能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C]//刘思峰.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566-569.

第3篇:智能物流未来趋势范文

阿里的商业平台,即商流部分已经成熟;资金流部分,支付宝、余额宝等金融也独立成熟,最大的短板当然是物流。金融方面,阿里现在并不缺钱,物流一定是马云重点投资打造的方向。如果马云用800亿来整合这个行业,按照互联网企业的思维来整合物流行业,这将对物流行业引爆很大的变局。下面从几个方面解读其对物流行业产生的深远影响。

物流地产与“云仓”整合成为下一个变局

过去两年,中国的物流地产继续泡沫化发展,业界数据显示有300亿的资金在过去两年摄入物流地产。菜鸟将整合的,是现在具有存货的单一或相对单一的仓库,即没有成为全国大网的仓库,最终形成菜鸟的“云仓”。不过,这些仓库并不具备太多商业价值,价值在货,通过整合,菜鸟将这些商品纳入现有的菜鸟园区,把过去菜鸟仓一直空缺业务的状态得到快速补充。所以,有商品的云仓整合,这将是下一步菜鸟花钱的一个重要方向。

最后一公里的收购整合

2014年最后一公里之争一直是行业热点,一方面是O2O的商业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它在占据用户方面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目前最后一公里的模式百花齐放,切入方式很多,但最终商业模式升级与盈利是关键。很多人都清楚,未来的商业竞争是社区+社群之争,线下是社区、线上是社群。京东和顺丰已经全面下手,这也不难联想到的阿里接下来的动作。

骨干网的布局将加速

菜鸟的本质叫“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骨干的网络中快物流是重要通路,特别是阿里已经布局淘工厂,已经尝试买断代工企业的生产线后,打通整个供应链前端,实现C2B的新型供应链模式将是阿里的下一个重点。不论是马云投资的卡行天下,还是仅为合作关系的高铁快递,都还不具备支撑阿里骨干网络的运营需求。不难看出,真正的骨干快速物流网络的孵化,将是阿里IPO之后整合的重点之一。

传统仓配一体化服务企业将面临整合与变革

分析到这个问题主要是从行业趋势看,未来是产业基地互联网化时代,快递的整合变革是必然趋势。未来的快物流,不是通过快递的一张网覆盖全国的订单的,而是基地直接快运到末端社区仓,再从社区仓最后一公里到用户。如此,传统的快递模式将面临变革。据悉,菜鸟将投入布局的“驿站”计划,这是未来的投入方向。

传统的仓配一体化同样将面临变革,今年双11的一个重要动向,菜鸟将推动仓配整包一个价策略,很有可能仓储不要钱,或者打包一个超低的价格。这个低价手段的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商品入仓。以大额的物流补贴的形式引流商家,很可能是今年的一个方向。

智能物流信息平台将是重点布局

菜鸟是以整合模式打造的天网+地网,特别是地网的管理,核心在信息平台,这将是连接天网+地网的核心,所以接下来阿里一定会花巨资推动菜鸟打造专业的物流平台,智能物流骨干网的“智能”其实在信息化+数据。具体将投资多大,这里不好说,据悉国内的物流信息平台,菜鸟已经全部考察过,似乎都不满意,个别整合的也是做一个跳板而已。所以阿里IPO过后,很有可能重金投入打造智能物流平台。

三四线城市与农村物流的布局是核心战略

近期马云有这样一句话:“一线核心城市效率高不叫高,三四线城市效率高才是真的价值。”马云对日日顺的投资、与邮政的战略合作,重点就是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的布局。如果阿里IPO后真正要推动菜鸟的物流布局,很有可能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投入重金,按照马云的习惯肯定不会自建,收购整合是必然趋势。

跨境物流的深度布局

2014年中国电商的布局是两头延伸的,分别是:走出去(跨境)、走进去(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阿里牵手中国邮政、澳大利亚邮政、巴西邮政,入股新加坡邮政,同时全资收购一达通。不难看出跨境物流的布局,将是阿里未来投资的核心。阿里IPO融资后,跨境物流的投资将成为重点方向之一。

坦率的讲,阿里巴巴IPO,是对中国商业在世界商业格局的角色很重要的促进着用,他不仅仅加速了中国商业互联网化的快速发展,也对中国创业者打造了更多的机会,同时影响这几代人的创业激情。物流门槛很低,但水很深,单一的资本砸向物流,是打水漂的游戏,真正用“资本+资源+有创新思想+敢执行”的团队,才是未来的主导者。

【 延伸阅读 】

第4篇:智能物流未来趋势范文

在这次客户年会上,李莉分享了谷歌(Google)的案例。“我相信未来的趋势必然是集成化、智能化、自动化、便携化,省时省力省人!就像谷歌(Google)马上要推出的谷歌眼镜,小小的眼镜上包含了很多高科技,包括蓝牙、Wi-Fi、扬声器、照相机、麦克风、触摸屏和帮助你探测倾斜度的陀螺仪。”

无论是集成化、智能化,还是自动化、便携化,其实这不仅仅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势头,也在某种程度上也预示着未来印后乃至整个印刷行业的发展前景。这也是长荣始终将自己定位为“一家创造全新客户体验的公司”的原因,因为长荣希望通过文化、技术、人力、流程、管理、资本的整合等,引领印刷产业的新变革。像天大长荣研究院的成立,与健豪合资发展云印刷,以及荣彩智能管理,都是长荣为此作出的努力。

“大幅面时代、自动化时代、网络印刷时代、组合工艺时代!这是印包行业整合技术后的发展趋势。”

“引领未来10年的新变革:协同整合,均衡增效。”这是李莉在客户年会上重点讲述的内容。她认为,现在整个印包行业已经开始进行业务模式整合、工厂整合、全自动物流整合和工序整合。

什么是协同整合技术?即传感技术、影像技术、机电自动化技术、IT技术、全自动物流技术、智能化检测技术、网络信息化技术、面积空间整合、智能生产及智能生产管理系统。“整合的内容包括文化、技术、人力资源、生产流程、管理、治理等,整合的目标是新模式、高效率、高效益、低成本、更人性、更满意。但要实现整合,必须通过自主研发、购买、并购的方式。”李莉认为,通过企业间整合,可以改变无序竞争,重新洗牌、重新定位,提高盈利能力。此外,她还指出:“印包行业整合技术后的发展趋势是:大幅面时代、自动化时代、网络印刷时代、组合工艺时代!”

李莉认为,整合技术将成为未来企业成功的关键,因此长荣将继续加速整合,颠覆传统概念,用大幅面、高端智能代替现有设备。她还简单列举了长荣在2013年整合的新成果:首先,800FBII糊盒机集高速糊盒、喷胶、智能检测、剔废于一体,生产速度可达400米/分,更高效化、多功能化。其次,MK1450ER、MK1060E模切机应用自动跟踪飞达技术、自动交接纸张技术、进纸自动检测技术、气动前侧规技术、电子定位技术、压力自动检测调校技术等,更自动化、智能化。此外,还有高速高效的品检机、智能的荣彩管理系统等,都是整合技术在印后领域应用的成果。李莉坚信,长荣的1450ER、420Q、21060SER等印后设备将越来越成为行业主流。

毫无疑问,整合技术的应用,这将促使印后更加不断向高效化、自动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等趋势发展,不仅大大减少人工作业,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也会真正改善整个印厂的效率,解决印后环节遇到的一系列瓶颈难题。

“在未来,大幅面、高效率、高效益、自动化、省人是趋势,自动化工厂将带领印企实现领先发展。”

据统计,欧洲每个家庭每天平均会使用一个Mayr-Melnhof生产的纸箱。Mayr-Melnhof公司在整个欧洲设有33家分厂,年销售额可达14.6亿欧元。2012年,MayrM e l n h o f集团引入长荣 MK21060SER双机组全清废模烫机,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益,通过9个月的使用便宣布设备引进成功。

另外,上海紫丹印务有限公司是紫江集团投资的一家纸包装印刷的专业工厂,在包装业举足轻重。2012年开始,投入重资改造厂房,新引进了全自动化的大幅面印刷和印后装备,其中也包括长荣的MK1450ER全清废模切机在内。该机的配置完全按紫丹印务的自动生成线需求,配置了大量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功能。李莉信心十足地说:“未来大幅面、高效率、高效益、自动化、省人是趋势,因此,紫丹印务的自动化工厂,一定会使其在未来10年实现领先发展。”

“制造符合客户需求,符合未来在网络印刷、按需印刷方面的个性化设备,是长荣努力发展的方向。”

很多人都不解,长荣是做印刷装备的,为什么要去做云印刷?

李莉在客户年会上解释道:“我们并不是要去做印刷,而是认为健豪为行业带来了一个革命,因为健豪给印刷业实现电子商务和网络印刷开创了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前些天我很荣幸参观了深圳的华为和腾讯,只能用‘震撼’来形容我的感受。”

第5篇:智能物流未来趋势范文

关键词:智慧物流;供应链;制造业;大数据;物流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新兴技术的出现,智慧物流也应运而生。智慧物流是指在物流活动中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实现物流系统信息交流、企业及时获取货物的多方位信息,掌握货品的物流状态,监控货品的品质和物流活动。智慧物流需要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反馈、分析处理,因此,智慧物流可以分为基础层、感应层、传递层、分析层、决策层。基础层包括物流仓库、运输车辆等,这是物流最传统的基础设施;感应层是安装在车辆、货物外包装和仓库中的各种类型感应器,比如,光感器、远红外线、监控摄像头、湿度感应器等,能够将感应转换成数据;传递层是将感应到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设备传送到企业供应链物流控制中心;分析层是利用各种云计算软件和测评系统来分析所获得的数据,从而得出相关的结论;决策层是根据分析层的报告对企业战略做出具体的部署决策。其中基础层、感应层和传递层可以应用物联网技术,而分析层和决策层可以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从而实现了制造业物流的智能化。

1智慧物流在企业供应链中的发展现状

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智慧物流供应链规模的扩大。智慧物流能够最大化地将企业的生产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物流方案,提高物流供应链作业效率,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智慧物流中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大数据汇总分析数据后,能够利用机器人手、光感应技术、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化地实现对物流供应链的管理与控制,具体而言就是将客户信息、订单信息、货物信息、运输车辆定位信息、承运车辆的运能、物流网络等汇总到企业物流供应链数据技术中心进行数据处理,经过云计算数据分析,得出决策依据,进而调整供应链的物流方案、调控物流运力、物流路线规划和物流承载力预测等活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物流的智能水平持续上升,从而实现了供应链从头到尾的管理,确保了供应链整个流程的数据可以查询,可以追溯。

2智慧物流在企业供应链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1物流要素资源共享协同程度低

当前,大多数企业都意识到将物流新兴技术应用到生产领域所带来的竞争性优势,因此都建立起了物流智能化项目。制造企业在供应链建设中需要进行多方产业协调,需要多个行业、多个领域的企业共同参与,物流各个环节中的企业合作协同才能共赢。如果盲目草率启动,缺乏相配套的物流优化环境,发展单一会导致效率低下。比如,一些企业引入了智慧物流的概念,但是企业的文化理念跟不上,战略先导不能带动企业文化氛围,使得企业不能够顺利推进和贯彻智慧化物流。企业之间B2B领域的物流环节,配送活动涉及众多因素,运力、车辆调度、路线优化、运输成本、路况等因素之间联系紧密,但是企业间缺乏协同,联系不足导致发展效用差别很大。在智能化仓储领域同样也存在入库、存储、分拣和保管、配货要素之间相互割裂,物流协作优势受到制约的情况。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化和协同化水平低,使得企业物流成本高、效率低,市场竞争力弱。

2.2智慧物流标准化不到位,监管不足

企业制造对商品信息化标准建设不足,这样商品信息的输入就会受限,供应链体系中信息互相割裂,产生信息孤岛,导致智慧物流的数据共享没有统一的标准。智慧物流中有很多新兴设施设备,但是设备的型号、规格缺乏统一标准,这样设备和设施之间的兼容性不足,影响了物流供应链作业的效率。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实力情况和节约成本的考虑,在选择标准时也会有一定的倾向性,导致标准差异给物流活动带来了制约性影响,难以发挥优势。智慧物流下,大数据和物联网、云计算等IT技术的普及,使这个行业内涌入大量的物流行业参与者和利益参与者,所以急需继续健全企业的征信体系。当前物流行业市场秩序缺乏规范,存在真空地带,政策法规缺乏有效的针对性,现行的监管制度在智能货柜、无人机等无人化设备方面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对智慧物流的发展产生了制度性障碍。

2.3新兴技术人才不足

智慧物流在制造业中涉及众多知识领域,比如,计算机、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大数据、图形图像、财务金融等,所以建设智慧化物流供应链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当前复合人才培养速度较慢,不能很好地满足物流人才队伍的需求。对于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发展趋势,人才培养是一项急需的重要任务,影响着智慧物流供应链的建设。

3智慧物流在制造企业供应链中的建设策略

现今企业对物流的要求越来越高,客户对时效性、安全性、快速反应和环保都提出了高要求,因此现在的企业需要将众多IT技术,比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运用到企业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生产等重要的物流环节中去。结合智慧物流中的机器设备,比如,机器人手、自动导引运输车、AGV、RGV、无人驾驶配送机、自动配送车等智能化设备,实现企业物流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自动化。形成智能化的物流体系,是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智慧物流不是单个企业的事,需要物流行业不同环节的企业共同参与,形成一个完整的智慧物流产业链,物流企业、行业相互补充从而实现协同发展。

3.1建立智慧化的仓储中心

建设自动化立体仓库,采用机器人手进行拣货和堆码作业,AGV、自动拣选机等设备,配合传感器、光感器等电子技术,对货物的入库、在库、堆码、拣选作业进行自动化的高效无人作业。通过空气传感器和光感器对空气中气体进行检测,当空气指标超标时发出警报,对不正常货物出入进行提示,提高了仓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将产品的入库、出库数量进行记录,汇入企业大数据库中,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汇总,与企业的供应链系统、企业的资源计划ERP系统进行对接匹配,这样企业能够及时掌握真实的库存情况,了解存放时间、存放数量、批次等,合理地调节仓库的库存量,达到经济库存量水平。仓储过程实现智慧化仓储,能够对物流作业信息和库存货品信息全面掌握,协调管理。

3.2大数据下产品的物流监控

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都有可能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故障,为了能够追根溯源,我们需要对生产从原材料采购,半成品生产,产成品入库,到最终商品销售环节,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可追溯体系。同样追溯产品需要企业从采购、物流、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同时进行,从产成品入库、包装、装车运输,到送货完成这些物流环节都需要保证信息是可以追溯的。产品的追踪可以双向进行,一方面产成品完工后,拥有自身对应的唯一编码,登记入大数据库中,对其后续的物流仓储、运输、销售和送货等环节进行记录登记,收集相关数据到数据库中;另一方面追溯该产成品的生产过程、原材料、供应商等信息,包括入库记录、库存保管记录、验收报告等。这样就保证了原材料与产成品的信息能够一一对应,一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可以追根溯源,找到问题所在,实现对每一环节异常情况能够提前预警、及时解决,从而降低了企业风险。

3.3物流供应链流程可视化

将摄像头、数据传输、视频监控等技术与企业物流技术相融合,比如,物流的GPS卫星定位系统、RF技术等,能够实现物流供应链全流程可视化。从采购原材料、仓储储备、配送车辆运输调度、物流在线调配等物流供应链全流程可以通过视频、音频进行实时传输和监控。比如,在货物运输过程中,GPS全球定位系统能够将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实时位置监控显示在企业控制调度中心,可以实现产品运行轨迹的及时调配和监控,当某地区对产品有紧急需求时,可以通过监控系统对产品的目的地进行及时调换和更改。如果在仓储中心或者物流中转站建立这样的可视化系统,能够配合视频检测系统,更好地对产品的质量、状态和异常情况进行及时监控。比如,在产品的外包装上、运输车辆上、集箱上安装监控设备、光感器、红外线感应器、温湿度传感器、压力器等,它们将接收到的信息转换成图形、字符信号传回企业,这样企业就能监控产品。

3.4供应链上下游控制智慧化

智慧化的供应链涉及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销售商。在信息的传输上,上下游企业和制造企业需要在信息的传输、共享上达到及时、准确。因为当今的供应链数据信息数量大,更新的速度也很快,传统的供应链信息传递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反应的需要。所以,需要利用新兴物流技术,比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将上下游企业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整合,实现整条线的信息共享。共享的信息从物流需求、原材料采购、产成品运输、货品仓储、市场销售、财务分析、战略决策等全方位地进行整合。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下游销售商的共享信息、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通过云计算分析出市场的销售情况、客户的需求情况,从而改善产品,调整产能,改进工艺,制定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生产计划;另一方面,企业将生产计划分享给上游供应商,原材料商能够据此精确地预测原材料供货量,从而明确交货期、制定合理的工业计划,尽量做到JIT生产和零库存,确保了整条供应链上生产的稳定性。

3.5智慧物流采购活动智慧化

原材料采购品质是企业面临的问题,采购品质难以控制,企业不可能对全部原材料进行检验,时间和经济成本都太高。大宗货物的价格变动频繁,一旦价格变动过大,企业会面临被违约、以次充好的困境,采购环节信息也不对称,企业面临着信用风险和价格风险。采用了智慧物流后,我们可以利用智慧物流的监控功能,在原材料仓储和运输过程中,运用感应器智慧物流实时监控采购的原材料货物的状态、温度、湿度和出入库情况,防止库存原材料的数量差异和在库原材料因为保管不当导致的变质和毁坏。在采购价格方面,运用大数据系统,将采购原材料的价格和市场上同品质、同地区的价格相比较,能够控制采购的价格,防止采购中舞弊的风险。

第6篇:智能物流未来趋势范文

关键词:智慧物流;传感器;激光技术;物联网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intelligent logistics and E-commerce, logistics is increasingly related to our way of life. 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brings about not only lots of convenience but also some new challenges to people. As a great number of applications of high-performance and low-cost sensors are being applied,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existing bottleneck of intelligent logistics is imminent, while a lot of progresses have been made in laser technologies, and wide applications in intelligent logistics have been implemented by taking advantages of measuring distance and velocity, positioning and other monitoring with lasers and sensors, etc.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laser measurement and sensing technologies in the logistics field are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d.

Key words: intelligent logistics; sensor; laser technology; internet of things

引 言

智慧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g,使物流系统具有模仿人类的“思维”一样,能感知、推理判断并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它广泛运用无线射频识别、传感器、定位系统、移动通讯等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运输、仓储、配送等基本环节,以实现智慧物流的自动化运作与智能化管理,其主要利用高新技术来代替传统管理手段,来达到物流配送体系高效率、低成本的运作目的。并随着大量高性能、低成本传感器设备以及无线射频技术(RFID)的普及,物联网技术为物流发展的瓶颈突破提供了契机,智能物联网的提出和发展更是使得智慧物流的进步有了更大的研究空间。因此,基于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智慧物流中,要做到物联网的概念就必须实现对货物感知、定位、识别、计量、分拣、监控等。同样,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仓储物流由各种设备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如:货物存取系统、输送线、自动导向车、叉车、起重及吊运设备,需要与每一个工位保持有效的联系以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不能有碰撞、失控、生产过程中断等情况发生。这就必须用到RFID、条码以及各种传感器,如:激光、红外及视频监控等传感技术,因为它是物联网的基础,是人机互动的纽带,其中激光检测技术凭借其在测距、定位、测速、监测等方面的优势,在智能化立体仓储的空间利用、体积测算、港口散货装船机物位检测、堆垛机和自动导向机等设备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并积极推动和提升了物流系统的整体性能[1]。

本文浅析了激光器测量和传感技术在物流业现阶段应用状况,着手应用实例分析,重点阐述近些年激光测距、激光雷达技术在智慧物流领域的应用案例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1 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以及激光器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分析

2009年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华夏物联网和《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联合提出了智慧物流的概念,认为智慧物流以物联网为技术基础,实现对物流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的自动化、可视化与智能控制,是未来物流业的发展方向,也符合将来物联网的发展趋势[2]。

激光原理早在1917年由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但直到1960年才在迫切的生产实践需求和完备的理论体系背景下得以实现。激光一经问世,就获得了超乎寻常的飞速发展,不仅使光学原理和技术应用获得了全新的认知,而且直接导致了一门新兴产业的出现。激光的使用使人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先进方法和手段,以实现前人无法实现的想法和目标,去获得空前的成果和效益,从而使得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虽然我国激光产业近些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激光产业(特别是在激光核心器件方面)和激光产业发达国家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程度较低、基础研究力量薄弱、激光关键器件技术提升缓慢等方面。

近几年,民用激光器因其具有低功率、高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等多方面的优点引起了研究人员和应用企业日益浓厚的兴趣,已经在通信、物流、医疗等民用领域大展身手,并在多种应用场合取代了目前常用的传统设备。激光产品的出现以及其性能的不断完善,必将加快激光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从而提高生产工业自动化水平和人们的生活质量,而激光产品应用到物流行业也在人们的实验中一步一步的走来,逐步提高了物流运输自动化实现的进程。

(1)激光测距的应用。激光测距的原理与无线电雷达相同,在工作时由激光y距仪向目标射出一束很细的激光,由光电元件接收目标反射的激光束,计时器测定激光束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乘以光速计算出从观测者到目标的距离。由于激光测距仪具有探测距离远、测距精度高、抗干扰性强、保密性好、体积小巧等优点正日益受到重视,并随着激光定位技术的发展和成本价格的急剧下降,越来越多的汽车行业、自动化行走及物流仓储系统等纷纷开始采用激光测距定位系统,极大地推进了大型物流仓储系统精确定位自动化的进程。现代工厂的大型物流输送系统通常采用的是激光条码定位系统,该系统安装方便,设置容易,具有良好的抗震性和防晃性,条码对灰尘和损伤不敏感,响应时间小,精度高,并且集激光测距与旋转编码器的优势于一身,既可以用于直线运动,也可以用于曲线定位,掀起了现代物流行业的自动化的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浪潮[3]。

(2)激光测体积在物料堆位自动测量系统中的应用。文章《火电场煤场储煤量激光检测装置》中提出了煤场物料堆位测量的方案,该方案是利用装有CCD点阵式摄像机和激光器的小车在口式堆取料机上作二维扫描运动,让激光器发出激光照射在煤堆表面,根据出射光和CCD之间存在一定的夹角和不同的煤堆厚度,激光器的照射点在CCD照相机中所呈现的红点的不同位置的比例关系,算出该点的厚度。同时,送样小车会随着运动路程通过CCD将这些离散的厚度点记录下来,并将这些离散的扫描一并传入PC机,PC机再利用这些点的坐标,用近似积分法,算出煤堆的体积[4-5]。同样的,对于水泥厂的熟料库或者粮仓等这类大型仓储,都可以运用此项技术测量仓库内的物料堆位信息以方便工作人员的查看和工程术人员的数据参考。

(3)激光传感器的智能监控系统。通过传感器对特定环境中的CO等气体浓度进行监测并保持实时提醒在智能家居和智能仓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系统是基于物联网和激光传感器的智能监控系统,利用红外激光探测传感器对监控区域内气体浓度进行探测,通过比较分析探测信息与参照数据来得到区域内气体浓度情况,并依据对指标值的处理结果来控制各类设备的工作,使监控区域内的各种指标达到预想状态。系统还具有温湿度数据采集设备控制等功能,能够利用温度和湿度采集设备实时采集区域中的温度和湿度信息,并根据采集数据控制空调、加湿器等设备的工作状态,使监控区域内保持设定的温湿度状态[6-8]。

(4)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原理为DTS系统使用一个特定频率的光脉冲照射光纤内的玻璃芯。当光脉冲沿着光纤玻璃芯下移时,会产生多种类型的辐射散射。根据光在光纤中的传输速率和入射光与后向拉曼散射光之间的时间差,可以对不同的温度点进行定位,这样就可以得到整根光纤沿线上的温度并精确定位。该系统可应用于危化品仓储中,根据其分布式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报警系统的特性,系统监测到的是光缆沿线的长期工作温度情况。因此,在事故发生之前,系统已经进行了长期有效的温度监测,并可利用经验值根据温度情况做出合理判断,在火灾发生之前对事故发展情况进行掌控,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它能迅速反映火情大小、火灾蔓延方向和火灾烟雾风向,及时给指挥部门提供各类信息,及时给消防主机提供准确的信号,将火灾仓储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9]。

2 激光技术的应用实践

随着10年物联网发展热潮和13年工业4.0的提出,在智能物联网应用方面,相关研究人员开始了全新的探索和实践,下面简单介绍近年几个企业在智慧物流技术应用的案例。

(1)浙江省烟草公司绍兴市公司卷烟配送中心由于储量巨大、货物摆放密集且出货频繁,因此需要一套完备的仓储自动化设备和有效的管理机制来完善仓储服务以满足其进出货安全、快捷、高效的目的。该配送中心选用的是高架货库系统中的堆垛机设备,其采用了激光测距定位条码定位系统旋转编码器作为定位的测距定位系统,通过对位置定位系统的详细考察分析比较,完成全自动化、准确无误、定点存取货物的流程,该系统还拥有故障率小、精度高等优点并在实际使用中水平往复精度及垂直升降定位精度都达到了±3mm的水平。

此工程是争创钱江杯的工程之一,采用的测距测速传感器是激光测距器和条码定位仪,结合变频器、PLC技术和精确的绝对认址及闭环控制系统,达到机动性好、停准精度高的特点,既满足设备定位精度的要求,也实现了故障率低、经济、实用的特点;由于激光测距仪应用上实际环境条件的限制,在垂直向很难满足定位要求,于是在垂直向采用条码定位仪,它的响应时间为1ms,精度可达0.83mm,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同时也满足其定位要求,也避免了后续维修上的困难及相互影响,目前该技术也广泛应用于食品、烟草、汽配、药品等仓库或者配送中心[10-11]。

(2)港口行业作为国家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同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港口行业形成巨大市场需求,在国家和地方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港口散货总体吞吐量在逐年的迅速增长,码头散货装卸面临很大的压力,实现智慧物流的模式和散货的自动化装卸势在必行。天津港煤码头引进的新型散货自动装船设备,可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实现远程自动化装卸作业,在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实现了安全性、可靠性作业,也节约了人力成本,为其他港口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例依据,也势必成为未来散货装卸自动化系统的新的发展形势[12]。

天津港煤码头的多次装船试验广泛应用沈阳自动化散货装船机物位检测技术。为实现散货装船机在安全作业的前提下自动快速高效地完成装船作业,它利用安装在散货装船机上的激光雷达,通过多轴伺服控制激光雷达完成对船舱的三维轮廓扫描,后台运用截面边缘提取算法与图形拟合算法相结合的图像处理算法,自动实时获取船舱尺寸以及舱内物料的形状,确定落料轨迹,来实现散货装船机的自动化作业。其检测数据与实际的数据对比如表1所示[13]:

(3)在现代工业生产和智慧物流中,仓储业已经成为企业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成本控制、自动化的程度时时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和服务水平。同样水泥工业和大型粮仓也不例外,通常需要将饲料、颗粒状物料、水泥等货物放在高10~20米高圆筒型仓库中,为了控制生产的连续进行与产品的储存就必须对仓库现存量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测量物料的高度来估算物料的存储量。考虑到目前激光物位计的小型化、方向性好、非接触式、连续、量程大等特点,同时操作简单,能够测量高粘度物质或粉状物质,并且广泛应用在高温高压、真空和狭小弯曲环境中,分辨率达到1mm、精度

3 激光技术在物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以万能传感器著Q的分布式传感系统是根据沿线光波分布参量,同时获取在传感光纤区域内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被测量的分布信息,包括温度、湿度、振动、气体浓度等,现已广泛应用于管道、隧道、围栏、电力系统检测等方面,但是在仓储上却少有应用,然而随着生鲜果蔬、水产品、烟草、医药等物流业的发展,尤其是危化品企业对仓储环境参数的监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温度、湿度等仓储环境参数对存储物品的寿命和腐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要求实时监控、图形化显示的同时,最好能对所属货架、藏品柜等甚至是单箱货物的温度、振动情况进行监控,而不是一个笼统的空间温度值。因而将新的科学技术引入仓储系统中构建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仓储环境监控系统是重大事故的有效预警措施,具有重大的应用背景及意义。

在现阶段的国内绝大多数仓储企业仍采取人工作业方式,但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仅仅叉车的使用根本无法满足企业对于快速增长的货物处理需求,更无法满足顾客对于购买商品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而目前发达国家仓储运作模式均采用了现代化的物流系统,需要达到这样的模式单一物流公司或者软件公司很难实现,拥有跨领域的合作才能实现领域技术双赢的突破。例如做为中国激光业界的后起之秀――海目星激光,就与聚龙股份合作,共同投资组建辽宁聚龙智能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他们致力于物流、仓储自动化设备及系统的研发和业务的开拓,主要方向是金库物流管理系统。这种技术型公司利用在软件和自动化设备方技术方面的优势与投资公司在客户资源方面的优势结合,可以实现在智慧物流领域业务的快速增长与突破。

汇能光电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徐仕安认为,“中国激光设备走的是模仿、吸收和创新的道路,因为在激光技术和自动化紧密结合的今天,工业制造领域的自动上下料、仓储、物流、无人车间等都涉及到自动化,而这些领域的生产,已离不开激光技术。”想象一下,在我们未来的智能仓储中,装备了以激光制导技术为核心的AGV搬运小车,具有无线的通讯和信息处理的能力,能根据操作人员先前下达的指令协同作业,甚至发展到后期有了场景的自适应能力,能应对复杂环境的突发状况,来达到高效完成装卸与搬运的目的。这将是飞跃性的历史革新,就如同传统手机迅速被智能手机取代一样,留给传统装卸、搬运装备的转型升级时间不会很长,所以,传统物流企业现在要做的就是与相关装备厂商合作,朝着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方向不断革新,提高智能装备的技术水平。由此可见,激光测量与传感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日益普及势必将引起智慧仓储的大革新,甚至是整个物流行业、整个制造业,生产、配送乃至于我们生活方方面面都会得到全新的服务水平[15]。

4 总 结

随着中国智能制造的不断推进,激光技术凭借其在测距、定位、测速、监测等方面的优势在智能化立体仓储的空间利用、堆货体积测算、港口散货装船机物位检测等方面已经拥有了无可替代的应用前景,对于物流业、工业激光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相信在“互联网+”和“工业4.0”等背景下一些新思路和观点的提出,会使得智慧物流下的激光技术应用演绎出更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管树林. 激光测距技术在巷道堆垛机系统中的应用[J]. 物流技术与应用,2009(2):91-93.

[2] 张春霞,彭东华. 我国智慧物流发展对策[J]. 中国流通经济,2013(10):35-39.

[3] 朱玲玲. 自动化立体仓库虚拟仿真系统的开发与设计[D]. 保定: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 丁熙. 基于激光测距技术的物料堆位自动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5] 熊文涛. 煤场煤堆体积自动计量系统[D]. 南京: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6] 杜岩,马玉春,朱晓静. 基于物联网和激光传感器的智能监控系统研究[J]. 激光杂志,2016(1):9-10.

[7] Papadopoulos N, Meliones A, Economou D, et al. A connected home platform and development framework for smart home control applications[C] // Industrial Informatics, 7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9:402-409.

[8] Han D M, Lim J H.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mart hom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based on zigbee[J]. IEEE Transactions of Consumer Electronics, 2010,56(3):1417-1425.

[9] 周顺,吴磊,李金利.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技术与应用[J]. 价值工程,2013,32(27):328.

[10] 姜亚洲. 激光测距仪和激光条码定位技术在自动存储系统工程中的应用[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2(10):184-186.

[11] 周帅,陶忠辉,张志龙. 卷烟物流配送中心供电方案的设计与建设[J]. 物流技术与应用,2013(7):124-127.

[12] 李强,安国利. 基于激光雷达的自动化装船机物位检测技术研究[J]. 交通信息与安全,2012(Z3):31-34.

[13] 李强,宓超,赵宁,等. 自动化散货装船机物位检测技术[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3(3):13-16.

[14] 铁吉俊. 基于激光检测技术的仓储物位测量系统的设计[D]. 上海: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第7篇:智能物流未来趋势范文

关键词:物流管理 信息化 智能物流

物流企业的工作流程是利用先进的设备进行的,需要将物品按照客户的要求及时送达所要求的目的地,所完成的服务是十分具有针对性的门对门服务。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现代物流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成为广大物流管理企业的普遍选择。

一、 目前所采用的传统物流管理方式存在的缺陷

在人类的生产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对物品的储存以及搬运的过程,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物流是相当古老的行业之一,然而在目前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的前提之下,物流业的发展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究其原因,是物流业的管理上存在有比较大的缺陷。

我国的物流业起步较晚,在管理环节上有比较多的不足,物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运输环节和生产环节之间有比较大的距离,各物流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和沟通,各自进行硬件建设造成重复投资,也增加了物流业经营的成本,从而使物流行业的发展受到比较大的制约。

二、信息化物流管理系统的建设要点

在国内物流企业林立的情况下,要想使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就需要利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对物流过程进行管理,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能改变目前物流企业的管理现状,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管理系统时,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一)在政策的指引下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为了促进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对物流企业有较多的政策扶持,在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国家的政策支持,依托于地方的信息网络进行硬件建设,在实现信息网络高速运行的目的的前提下,也能有效降低企业的建设成本。

(二)对运输过程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

物品的运输过程是物流企业工作的重点,对运输过程的管理也是物流企业进行日常管理的工作重点,怎样选择最优的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在尽可能降低成本的前提下高效地完成运输任务,是信息化物流管理的主要任务,对运输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目的。在ITS系统的支持下,能够对运输的车辆进性实时的监控,结合CDMA1X系统的通信功能,可以实现监控结果的实时传输,使企业能更加高效地对物品运输过程进行管理。

(三)依托网络对物流信息实现共享

物流企业完成的服务是门对门的针对,具有极强的专一性,客户在交付订单之后对物品的运输过程十分关注,依托于信息化的物流管理系统,依托于互联网的信息平台,物流公司可以实现物流信息的共享,客户以IE浏览的方式进行订单号搜索,即可在服务器的数据中查询到物品的运输状态。

三、在物流管理工作中利用信息化系统的优势

传统的物流管理方式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因运输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容易造成运输物品的遗失,给客户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也影响物流公司的信誉。利用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运输过程的实时反馈,使客户能够通过WAP终端直接查询到物品的运输情况,可以大大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一)整合优势的信息资源,实现统筹管理

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优势资源的整合作用十分明显,企业在建立自身的信息化物流管理系统之后,可以依托于政府的公用通信网络获得客户的订单信息,也可以利用公共的物流信息平台获取运输资源,这些公共信息平台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物流企业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对信息流的统筹管理。

(二)提高物理企业的运输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物流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物流行业的活跃使人们对物流企业的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物品的送达速度是影响客户评价的重要一环。依托于信息化的管理系统,物流企业在选择运输方式时,可以使用最优的运输路线进行运输,能在控制企业的运营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物品的运输速度。

四、 未来物流管理的智能化趋势

在物流业和互联网技术实现有效的结合之后,未来的物流发展将走向智能化,企业的物流管理也将更加依赖于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水平。智能化物流管理的趋势以信息采集方式的多元化为基础,实现对物流管理过程的动态决策。就信息采集方式而言,以往物流公司在进行物品运输时,需要由公司自己完成信息采集任务,如运输过程中的路况、天气状况等,智能化的物流管理系统中,物流管理系统在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实现物流信息的公开,依托于互联网资源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使物流业的发展得到跨越式的提升。

五、结束语

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在降低运输成本的前提下,提高物品的运输效率,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企业在对物流过程进行管理时,应该主动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以信息化的手段提高物流管理工作的效率,实现物流与信息流的同步,达到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服务效率的目的,最终实现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资料:

[1]李海燕,王艳萍.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系统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11

[2]钱佳.浅议物流管理与信息化问题[J].经济师,2009

第8篇:智能物流未来趋势范文

魅族对标小米从出货量来看,差距相当大,而海尔虽然位居国内第一大家电企业,在智能家电企业运作多年,但并未形成市场销售额和用户粘性。那么,魅族+海尔真的可以对抗小米+美的智能生态阵营吗?

魅族与海尔合作背后

2014年10月,海尔云贷总经理汪传国找到魅族,希望双方在金融贷款方面进行合作。而魅族则顺势希望将合作扩大至海尔集团的一系列产品与服务。两家企业在随后两个多月时间内迅速完成了多条业务线的谈判和对接。

据了解,海尔此次合作主要涉及了U-Home、日日顺物流、海尔云贷三个部门,相对应的是智能家居、物流仓储、金融贷款三大业务。

对于合作双方来说,这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生态圈:魅族使用海尔U+的SDK,开发Flyme系统内置系统级智能平台LifeKit,来完成与海尔智能家居的对接和控制。海尔日日顺则为魅族和其他智能硬件产品提供物流和安装服务,而海尔云贷将为不断扩大的魅族线下分销渠道提供金融贷款和交易支付。

在海尔云贷的支持下,魅族渠道商预支付定金便可提货,余下的货款在规定的时间内还清。海尔云贷针对魅族推荐的合作渠道会给予快速贷款和较大资金额度等优惠措施,不过受贷方需要把物流与仓储交由日日顺管理,并与海尔聚商会实现数据对接。

魅族目前全国渠道总量约为1000家,这无法满足魅族2015年全面扩大,以及进入智能家庭和穿戴式设备市场的需要,而海尔云贷+日日顺+海尔聚商会将魅族的线下渠道扩张提供资金、物流和仓储支持。海尔云贷总经理汪传国指出,首批预计投入资金5亿元,而随着魅族渠道扩张,“相信资金需求远不止5亿元”。

从公布的内容和消息来看,由魅族LifeKit接入海尔U-Home平台,并且使用了海尔的一系列产品和服务,海尔一方在合作中主导权更大。

U+联盟推广总监陈海林表示,海尔推出U+开放平台,是希望建立一个行业标准,而且开放标准,U+平台未来还会接入其他手机企业,甚至其他家电企业,实现不同品牌的互联互通。

值得一提的是,与之前阿里巴巴合作一样,魅族与海尔本次不涉及资本合作。魅族科技副总裁李楠表示,资本合作就是利益联盟,是排他性质的,而开放的联盟更适合行业更多伙伴加入,协议开放,互相打通。

对标小米+美的

无论是海尔还是魅族都声称此次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但目标对准小米+美的意图非常明显。

手机、路由器、智能电视被雷军称之为智能生态的核心产品。而李楠对此的回答是“抄袭+不可能”。

李楠称,在Google主导的智能生态中,Nest为控制核心,因为其具有感知和链接功能,这代表了智能生态的未来。而用手机通过路由器开启或关闭电器,充其量是远程遥控,这与智能生态产品之间的互相感知、智能适配差距甚远,而智能感知是智能家庭的基本要求。

李楠强调称,从小米路由器的性能和销量来看,其也不可能成为智能生态的核心设备。因此,小米最近推出了多功能网关、人体感应器、门窗传感器、无线开关的智能家庭套装,这实际上否定了智能路由器为核心的前期战略。

他还表示,魅族希望通过从Flyme系统级别整合LifeKit平台,来接入U-Home等智能家庭平台,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物与环境间的相互感知。举个例子来说,通过收集一个城市空调打开与设置的数据,就可自动优化家庭中人体最事宜的温度,而空调在收集到用户收集一定的距离信息后,即可自动开机,用户回到家就已经是最合适的温度。

雷军希望“打造50家类小米公司”、“投资100家硬件企业”,以及投资众多不同的领域企业,再结合智能手机巨量出货+小米电商,来打造一个超级卖场式的智能生态。虽然雷军多次对外强调称,“小米不是封闭生态”,但外界对小米依靠投资一家企业、实现单品爆款完成市场收割式战略仍屡有质疑。

李楠对此表示,不可能一家手机企业投资所有行业与企业,因而资本的合作就会要求利益分享,就会有资本贪婪性,就会形成事实上的市场排他。小米目前推出的手环、充电宝、空气净化器等产品,都已很明显看到这一市场现状。

李楠强调称,合作是否涉及资本很关键,小米+美的是一个联盟,意味着联盟之外都是敌人。但魅族与海尔之间没有资本联盟,而是开放平台,U-Home会接入其他手机厂商,也可能会接入其他行业企业。魅族的目标是,开放合作可以做出超越联盟的产品。

魅族+海尔的机会有多大?

对于海尔+魅族的智能生态来说,成功的前提是能够获得多少用户。联发科总经理谢清江认为,从技术角度讲,智能家庭和穿戴式设备的门槛都已被突破,难点在于用户的接受速度和统一标准的建立。而基于联发科、高通等芯片企业都已推出了芯片级解决方案的现状,谢清江预计,2017年国内智能家庭产业将会全面爆发。

对于小米+美的来说,前者MIUI覆盖了8500万用户,预计2015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8000万。而美的2014年的预计销售收入1400亿元,空调、洗衣机、冰箱销售国内行业前两名,每年销售近3亿台家电。小米+美的,将至少覆盖国内1亿用户。

海尔则为国内第一大家电企业,2014年营收超过2000亿元,利润超过150亿元,拥有国内品类最为齐全的家电产品线。不过,魅族2014年手机出货量在400-500万部之间,与小米差距明显。李楠就此指出,智能手机行业已进入最后整合期,未来可以规模存在的品牌手机企业不会超过5家,而魅族的目标是两年内进入前5大,甚至前3大手机企业。

这也意味着,魅族2017年手机出货量将达6000-8000万部规模,这对魅族来说压力不小。

从产业而言,智能生态一定会成为行业趋势,要么成为智能生态的发起者,要么被整合,未来排斥在智能生态的手机单品将很难在市场生存。笔者认为,对于魅族来说,目标就是联合产业各方成为类似Android对开放生态,去对抗魅族和海尔认为的“小米+美的封闭生态”。

第9篇:智能物流未来趋势范文

 

工业4.0(Industrie 4.0)是德国政府《高技术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并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旨在支持工业技术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1]。

 

1 工业4.0环境下的智能物流

 

对于物流业来说,工业4.0带给我们更多的还是供应链的创新与优化,通过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CPS)之间的互联与协同,达到智能供应物流、智能生产物流、智能运输与智能配送。

 

1.1 智能物料供应

 

最终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定制,相关信息直接传递至智能工厂设计部门,设计部门进行个性化产品设计,设计过程中可与最终用户不断沟通并确定最终设计方案。

 

设计部门确认后即可生成智能物料清单,其主要信息有:生产工艺相关信息、成品需求数量、日期及收货人详细信息;半成品及原材料需求数量、时间及具体工序(包括工序相关信息)。该智能物料清单的必要信息与相关供应商和需求客户进行共享,各供应商根据相应需求时间进行备料并供货,所有物料均嵌入智慧标签,根据物料标签,供应商仓库人员针对不同需求厂家的需求时间和分布地点进行智能物料备货及供货,使得各物料的供应能够满足各需求厂家的具体需求。

 

1.2 智能生产物流

 

在智能生产中,人员、机器和资源相互之间进行即时通信,智能物料能够感应它们被制造和打算被使用的具体情况,可以主动辅助制造过程。生产链中所集成的所有生产设施能够实现自组织,并可根据当前的状况灵活地调整生产过程,从而形成高度灵活的生产模式[2-3]。

 

1.3 智能运输

 

智能工厂完成生产后,可自动生成运输指令,根据智能产品标签内所包含的出发地—目的地信息即生成运输订单,经由互联网发送至区域智能运输系统的订单处理中心,订单处理中心获取运输订单信息,根据运输订单所包含产品的特性、目的地、重量、体积及到货时间等进行智能配货,结合车辆信息完成车辆装载方案并对车辆下达运输指令,车辆受到运输指令后,按要求在指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按照车辆装载方案进行由装车并按既定路线完成运输[4-6]。

 

运输过程中,区域智能运输系统实时更新运输信息,如有意外情况如车祸等发生,系统可即时获取事发地周边道路、车流量等信息给出应急方案并与车辆及周边相应部门共享信息,以最大程度降低事故发生的危害。收发货人等相关方可通过移动终端查询最新信息。

 

1.4 智能配送

 

货物运抵目的地之前,目的地物流公司通过互联网读取智能产品标签信息,判断其后续工作,如需仓储,则在智能仓库中搜寻最合适储位,安排相应接货人员和设备在智能产品到达时间及时接货并自动存储至相应储位。如需配送,智能配送系统以满足客户配送要求为前提,以车辆最少、里程最少、运输费用最低、时间最快、满意度最高等因素为目标,把若干配送订单科学地分配给可用的车辆,协同仓库部门一起完成配送任务。智能配送系统将配载订单的明细列表、装货顺序、车型、送货顺序、任务完成时间表等写入车辆智能标签,送货司机在送货过程中可根据到货顺序接听指令并按指示停车送货,最终客户也会在智能产品送达前一定时间接收到送达时间信息,确认后即进入配送模式,如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配送时间,最终用户录入信息后智能配送系统即给出备选方案,并实时修改在途配送车辆停车顺序及配送路线[6-7]。

 

2 我国物流发展现状

 

“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的提出和逐步实施,必将对中国现代物流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物流分拨线路的拉长,海量物流数据的产生和管理,对中国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的物流虽然整体上发展很快,但由于起步晚、基础弱,行业内部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规范,使得我国整体物流发展状况滞后于整体经济发展的步伐,如何改善现有物流发展模式以跟上或超越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通过更高效更智能的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和技术为最终客户提供满意的物流服务成为所有物流从业者追求的目标。

 

整体来看,我国物流发展存在以下的不足之处:

 

2.1 生产制造以自营物流为主,生产物流质量不稳定

 

现有生产制造企业内部总体布局一般没有进行物流的规划设计,只是需要什么功能就建立什么样的部门,各个部门之间没有有效的分工合作以及信息的有效沟通,企业物流系统功能单一,整体感不强。企业和企业之间同样也没有进行有效的资源共享,使得各个企业内部都建立功能相似的物流部门,而对于一些重要的、单个企业无法完成的物流功能如物流信息交互平台等却没有进行有效的开发。

 

这些情形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企业内部物料流混乱、重复搬运多、生产流程不合理等,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效率明显偏低、物流设施设备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物流组织结构不适应生产或市场变化的需求,内部协调不力,决策层、管理层、作业层之间的纵向脱节;对外部应变能力不强;缺乏有力的横向与纵向监督机制。整个地区重复建设严重,物流系统功能不够完善,社会资源极大浪费。

 

2.2 物流企业开展服务内容单一,增值功能弱

 

中国物流企业大都由传统的运输和仓储企业转型而来,物流服务质量、效率、组织化、集约化程度均较低,服务方式和手段也较原始、单一。除个别物流企业能提供综合性、系统性的物流专业服务外,绝大多数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仍停留在仓储、运输、搬运等单项或分段运作上,物流增值功能弱。能提供“门到门”、多式联运、多功能服务的企业甚少,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方面能够开展服务的更少。

 

对于承接“物流外包”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其服务方式以“分包”方式为主,“外包”干线发运、市内配送和仓储、包装业务,“外包”家数在2至10家,有的甚至达到10家以上,企业物流严重分割,形不成一体化的综合物流,因而就很难控制整个公司为客户提供的物流服务的质量,也不容易使用供应链管理方式进行管理。

 

2.3 物流信息平台重复建设严重,总体应用效果不佳

 

物流信息平台由于其即时更新的各类物流信息能够满足从生产制造企业、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到最终用户的不同需求,近几年呈现蓬勃的发展趋势,其开发主体从各级政府部门到各类企业,实际运营的物流信息平台数不胜数,典型代表有全国物流信息网、中国物通网、云梯物流网、中国货运信息网、锦程物流网、义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传化物流网等,打开各家网站首页,其基本结构大概包含:公共资讯、车源信息、货源信息、公司介绍等项目,各网站均支持手机客户端软件的下载。

 

开发一套物流信息平台需要软件开发费,具体运营需要主服务器及交换服务器等硬件购置费、运营管理费、人工费等综合费用,运营初期需要向各企业进行推广,从网站投入使用到正常运行拥有一定的业务量保守估计也需要三年左右。

 

在这些物流信息平台的搭建及运营过程中,平台和平台间并没有良好的沟通机制甚至是相互孤立或者对立的,这样就造成了非常严重的重复建设现象。

 

由于政府推动的区域性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多数还未进入运营正轨,运营效果不易评价。但是根据《货运车辆》研究部调研,目前企业主导型物流信息平台在运营中却遇到了严重的问题,很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难以支撑,也有很多平台无奈的关门转行了。

 

2.4 物流标准化工作凌乱,推广不力

 

物流不是孤立的,它与社会各行业均有紧密联系,没有物流的标准化,社会各行各业在货物相互接洽时就会出现各类问题,导致物流过程的减缓或停滞,从而提高物流运行成本,降低物流运行效率,在智能物流时代,为了保证智能数据的云共享及智能计算,物流及物流信息标准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工作分散在不同的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如条形码标准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负责,集装箱标准技术由交通部科学研究院设计,托盘技术由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承担等,各部门在制定标准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其他标准的影响,从而导致标准之间可能产生的不协调现象。

 

在社会物流实际运作中,各类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一,限制了多式联运的开展,如海运中集装箱箱型与铁路运输的集装箱箱型不一致,使得海铁联运必须经过再次拆箱、装箱后才能实现,造成了多次的包装成本以及储存费用,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公路和航空运输中。其他诸如物流器具标准与各种运输装备、装卸设备标准不配套而导致的托盘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通用型降低,严重影响了货物在运输、仓储、搬运过程中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也严重影响了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

 

3 工业4.0环境下我国智能物流发展对策

 

当前,我国物流总体运行保持平稳增长,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快速增长,物流细分市场继续分化,物流业行业管制趋于放松,行业监管走向规范,政策环境不断改善。但中国物流面临产业转型的重要关口,面对新的形势,展望工业4.0环境的到来,中国物流业应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打造中国智能物

 

流[8-10]。

 

3.1 推进各项新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实现智能供应链

 

工业4.0环境下的智能物流要大力推进先进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其中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各项新技术应用将是重中之重[11]。

 

从最初的原材料供应开始,到生产的全线管理、产成品的包装及运输和配送(包括车辆和人员的即时跟踪和管理),整个过程涉及的物料、人员车辆均要贴上智能标签,通过各种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互联网+”的环境下,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可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定位追溯、在线监测、远程控制、调度指挥、报警联动、安全防范、预案管理、远程维保、统计报表、决策支持、在线升级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物流的“管、控、营”一体化。

 

3.2 加快智能物流平台的开发及应用

 

智能物流的运行离不开智能物流软件系统及智能物流平台的支撑,目前在不少工厂有生产物流系统,物流公司有仓储物流系统、配送系统及运输系统,销售公司有销售系统,但大多均处于自我服务状态,相互间很少甚至没有信息的沟通。工业4.0环境下的高效智能物流要求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商品流通智能物流平台,集成从最初的供应商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物料供应、智能生产系统到第三方物流公司智能物流系统、销售终端销售系统在内的物联网相关软件和硬件,实现全国乃至全球的物联网络。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商品流通智能物流平台的开发需要有强大的资金实力、技术实力的支撑,在物流标准化的基础上互联互通各相关企业。可由相关政府部门牵头,委托有技术实力的软件公司进行开发,产品可在龙头企业开始实行,逐渐形成产业集群,并逐步在其他相关企业逐步推广直至全面应用。

 

3.3 继续推进物流及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

 

各部门也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功能,加强对现代物流标准化工作的统一组织领导,理顺和协调物流系统内各分系统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促进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组织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消除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等相关方之间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12]。

 

在制定物流标准的过程中,要切实调查企业对于标准的需求,对涉及的各类企业选取典型进行调查,然后进行综合和统一,并做好相互之间数据接口。也可以让更多的企业直接参与到标准的研究与制定中,并且把一些企业应用较好的标准加以推广,标准的应用就会提高。同时,物流标准化建设必须与国际接轨,才能避免由于标准不一而遭受损失。我国在促进和推动物流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这既能加快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建设步伐,也不失为与国际物流标准保持协调一致的有效手段。

 

3.4 提供信息交互安全保障

 

工业4.0环境下的智能物流平台系统涉及的是海量数据,很多智能决策所需数据要在“云”端进行信息交互,这样虽然极大地方便用户高效使用共享的存储资源、软件资源、计算资源,但面临的最大挑战、存在首要问题将来自信息安全方面。如果云计算的信息可靠性和安全性不能得到有效保障,那么基于云计算的智能物流所有优势都无法体现出来。

 

为了保障智能物流信息交互安全,首先需要在国家层面制定云计算安全战略,不断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风险预警、防范和应急的综合保障体系。其次要推进云计算信息安全法律规范的建设,规范云计算模式下的知识产权、用户隐私保护、商业保密信息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并建立云计算服务平台的建设规范、运营服务软件的验收规范,建立云服务资格许可证制度,建立云计算产品技术准入制度。第三要支持和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计算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13-14]。

 

4 结束语

 

2014年6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提高经济运行整体效率和效益。智能物流是物流信息化、自动化的高层次技术应用,物流行业应清楚的认知物流发展趋势,把握工业4.0的机遇,创造条件早日实现智能物流,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