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范文

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

第1篇: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范文

作为当下最火热的两个词汇,碰撞在一起必然会有反应。而大数据作为承载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手段,牵动着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信息化的核心建设需求。

用大数据驱动智慧

信息技术发展至今,已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而这个时代的核心资源就是数据。大数据及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产业价值链正在影响和主导新的经济方式和国家战略,成为引领社会变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型、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利器。

在实际应用中,大数据可以为信息和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共享提供技术支持,能够有效增强政府与民众的互动,同时可以打通城市管理中的信息孤岛,实现移动应用与大数据的联动,最终实现智慧的城市环境。

早在2006年,“大数据”概念还未萌芽,周侠便意识到“数据是资源”。时至今日,经过了近十年的探索与发展,“数据”仍是周侠以及他所带领的智慧城市产业本部的核心理念。周侠介绍说,同方智慧城市本部推出 “DT时代智慧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以快速打破行业和领域间的信息壁垒、深入挖掘城市大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潜在价值为核心,旨在为城市管理者宏观决策需求提供完美体验。通过提供一整套符合城市特点的、量身定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帮助城市管理者在城市功能定位、资源与环境、人口与就业、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等多目标之间实现统筹兼顾和综合平衡,是城市管理多因素、多目标复杂环境下科学决策的最强有力支撑工具。

对于数据和智慧城市的关系,宁家骏有个有趣的说法:“智慧城市是以数据为王的游戏,数据是生成智慧的基础。”在他看来,从智慧城市的概念来说,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融合和利用各类城市资源,是智慧城市建设非常重要的核心。“从内涵来讲,智慧城市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城市范围内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融合和业务协同。”宁家骏解释道。

“互联网+”让智慧城市触手可及

所谓“互联网+”,实际上是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是互联网形态的演进。而智慧城市则是高速发展的技术支撑和创新环境下的新城市形态,是基于互联以及智能融合的应用,塑造城市新价值,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篇: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范文

(一)城市关系的转变

城市是人类生活、工作的载体,其核心内容是人。传统城市人与城市的关系是对立与分离的。智慧城市打破了这种关系,在信息技术渗透下从智能化向智能思维化过渡,以虚拟化形式进入到人类日常生活工作中,使主客体关系从“单一性”转变成为“多元性”。智慧城市中主客体以虚拟形式存在于信息世界,其最终目的是人性化服务,实现实时互动。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打破了传统主客体与“沉浸性”、“依寓性”、“一体性”的关系。在智慧城市中每一个人或每一项城市设施都可以作为一个单元附着特定的智能特征。在这种智能化特征的引领下,人与城市设施之间逐渐融为一体,同时使城市不再是被动改造对象,而是具备反馈、调节、智能反应、感知等人工智能性质,实现虚拟世界主客体互动关系,改变人类的活动模式。

(二)城市构建的提升

智慧城市有着明显的人工生命化追求痕迹。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可分为感知层、神经层、智慧层。感知层处于智慧系统终端,是城市感觉器官,通过感觉设备实现城市感知。神经层是智慧城市传输网络由物联网、互联网组成。智慧层是智慧城市大脑,实现数据分析、处理的最终决策。不同城市在其特定环境与资源因素下会选择某一种或多种模式组合方式完成智慧城市建设。从建设目标来看可分为民生建设模式、城市功能建设模式;从建设动力来看可分为投资拉动型建设模式、创新驱动型建设模式;从建设过程来看可分为由下而上模式和由上而下模式;从建设方式的角度来看可分为重点突破模式、全面推进模式;从资源配置来看可分为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从建设先导性来看可分为产业先导型、技术先导型。

(三)城市功能的升级

第一,信息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与否,加入了信息技术为核心技术城市建设后,固有城市物理空间开始变化,城市传统物理空间模式转变为全新的信息空间模式;第二,城市空间发展成为物质空间与虚拟空间交互依存的复合体;第三,信息虚拟化空间与城市物理空间通过网络实现压缩和重叠,城市生活逐渐从物理空间走向虚拟空间,完成城市对地域性超越;第四,城市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出现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实现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第五,城市公共服务方式由传统物理模式向网络化、系统化、智能化的技术型服务模式转变。

二、亚洲智慧城市建设实践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相对较晚,加之建设初期没有统一规划,缺乏核心技术等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发展,所以研究国外智慧城市发展定位和策略对我国建设发展智慧城市很有必要。

(一)日本智慧城市建设概况

1.国家计划与建设现状

日本是亚洲建设智慧城市较早的国家之一,其智慧城市建设既是对建设未来先进舒适城市的一种思考和探索,又是在新形势下解决环境与能源等问题,提出的一种新方法。2001年,日本实施e-japan战略,主要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技术的研发,为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4年,日本实施u-japan战略,通过创造新商业模式及新服务,开发区域咨询平台,强化电子政务服务,以及建立促进用户使用网络的软条件,为日本创造了良好的上网条件。2009年,日本实施i-japan战略,主要是3大领域(电子政府和电子自治体、医疗保健、教育人才)建设,其目的在于构建人性化、智能化的城市,将科技和信息技术应用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革新,最终实现自主创新。日本从e-japan到u-japan再到i-japan实现三级跳,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城市的建设中,从而带动智慧城市的发展。日本智慧城市主要采用完全由运营商独立投资建网模式进行建设,政府干预较少,仅提供有限的基础设施或政策支持,主要由运营商负责建设实施和运营管理,以此充分调动运营商的积极性。日本政府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主要扮演推动者和协调者的角色。

2.特点浅析

一是制定通信建设、信息化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等一系列城市发展战略,确立智慧城市建设核心地位,为智慧城市基础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从国家战略发展层面明确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角色,政府以协调者、推动者的身份,支持和鼓励企业投入智慧城市建设中,并强调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技术和经济优势。三是采用“样本试点到全面推广”发展模式,避免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出现偏离方向的问题。四是强调“民生重点”核心建设思想,重视市民参与,以及市民利益最大化方针,保障了智慧城市建设民愿支持的力度。

(二)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设概况

1.国家计划及发展现状

上世纪80年代新加坡政府就意识到了国家未来发展竞争劣势。为此,新加坡政府开始寻找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点,最终将国家未来发展点确定在“信息通信技术”方面,并制定了一系列长远规划,开始了长达30年的“智慧国家”建设。新加坡智慧国家建设共经历了4个主要阶段:1992年“IT200-智慧岛计划”、2000年“信息通信21世纪计划”、2006年“智慧国家2015计划”、2014年“智慧国家2025计划”。其智慧城市主要依托“智慧国家2015计划”,其中有四个关键内容:建设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包括建设超高速且具有普适性的有线和无线两种宽带网络;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资讯通信产业;开发精通资讯通信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资讯通信人力资源;开拓主要经济领域、政府和社会的产业改造。

2.特点浅析

一是前瞻性与持续不断的政策支持是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取得目前成就的关键因素,宏观政策面的指导为国家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构建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保证智慧国家建设的顺利实施。三是经济支持保障了智慧国家系列计划的顺利实施。四是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实现全国信息化消除了数字鸿沟。五是增强通信专业人才教育与培养力度,保障智慧城市建设人才需求。

(三)韩国智慧城市建设概况

1.国家计划及发展现状

早在2004年,韩国政府就推出了u-Korea战略,加快韩国信息化进程,以网络为基础打造绿色、数字化、无缝移动连接的生态、智慧型城市,通过智能技术刺激可持续发展力和竞争力。在u-Korea战略中,u-City是一个重要单元。它以市民为中心,将环境与技术集成,从而组建一个新的城市发展模式。目前,韩国u-City建设已涉及22个城市,包括首尔、釜山、仁川等重要职能城市。韩国的u-City包含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New City+ubiquitous,即新城市建设,主要针对新城市进行智慧化建设;另一种是Old City+ubiquitous,主要针对既有城市的特征,加入各项智慧应用元素与应用。

2.特点浅析

一是统一规划、整合资源,以先进的数据技术为基础整合资源,发挥既有的IT产业优势;二是以人为本,从国民角度出发,根据民众生活需求,侧重规划城市发展线路;三是积极建设多样数据分析库,夯实“智慧城市”建设基础;四是扩大电子政府影响力,推进政府组织间交流。

(四)亚洲智慧城市建设的模式与特点

从宏观类型上看,亚洲智慧城市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日本为主的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目标的智慧城市;第二类是以韩国等国家以中央层面信息化战略为依托,在城市中重点部署智慧的城市应用,解决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第三类是新加坡这种国家层面的战略,除了智慧应用外,还以信息基础设施、产业、人才发展为重点。从智慧城市建设类型上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城市型智慧城市,例如“智慧东京”、“智慧首尔”。该类型是亚洲智慧城市的常见类型,具有普遍借鉴意义;二是泛城市型智慧城市,例如马来西亚的“多媒体超级走廊”、韩国的“智慧松岛”。该种类型较少,但具有代表意义;三是城市区域型智慧城市,例如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市中心智慧建设”等;四是国家型智慧城市建设,例如新加坡的“智慧国家”、日本的“i-japan”,该类型对建设背景有一定要求。从运营模式看可分为五类:一是政府投资建设维护。在这种模式下,政府拥有较强的自,多用于非营利、公益性公共服务或市政服务;二是政府投资、运营商委托运营,是政府与企业协作关系的一种模式;三是政府与运营商共同投资,借助运营商信息、网络等产品和技术优势,在减少政府投资的同时促进企业发展;四是由政府牵头、运营商投资建设与运营,这种模式多用于营利性部分的建设与运营;五是政府提供基础设施,运营商独立投资建设并运营。这种模式完全体现了市场发展规律,政府不承担投资与风险。

三、北京“智慧城市”建设实践

北京不仅是我国政治、文化、经济的决策中心,更是我国对外展示国际化大都市风采的窗口,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城市的发展水平。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北京的自然生态、基础设施、公共交通、产业结构、卫生安全等诸多领域的问题渐渐凸显,“数字北京”已无法满足北京的发展需求,因此急需转变城市发展方向。

(一)北京建设智慧城市的必要性

智慧城市建设意义不仅仅体现在高新技术的应用、改善城市环境等,还可以帮助城市转变发展模式,使城市发展更趋于科学、合理,实现经济与科技的相互促进发展。

1.“智慧城市”建设是北京经济增长的“倍增器”

智慧北京建设的核心与基础是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数字化产业等,因此以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为依托的信息产业将成为未来北京经济增长的突破点,同时会产生强大的关联和带动效应,促进各行发展创新,从而推动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衍生新的产业形态,进而保证北京的国际化大都市发展。

2.“智慧城市”建设是北京产业结构的“转换器”

在智慧北京建设中,智慧技术运用将改变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转换器”。智慧北京建设将使大量智慧技术融入到城市建设中,不仅会提升城市自身的创新能力,更能增加城市建设的科技含量,从而带动产业经济增长。而经济的增长将再次推动城市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3.“智慧城市”更符合“十”城市建设理念,是北京发展的“助推器”

智慧北京建设更符合“十”城市建设号召理念,是北京市未来发展的“助推器”。智慧北京建设是以数字北京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应用的城市建设。智慧技术应用不仅会带动经济增长,更会促进北京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有利于重新规划城市的产业结构,进而形成符合“十”城市建设号召理念的绿色生产与生态发展有利局面,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经济与科技互相促进方式,为北京市未来发展助力。

(二)智慧北京建设现状

1.政策方面

2012年,国家《智慧北京行动纲要》,从政策上明确了智慧北京建设的方向。之后,国家相关部门及北京市不断推出智慧北京建设的相关政策,积极推进智慧北京建设,从政策层面鼓励北京引进重大项目,支持企业投资并参与智慧北京建设。

2.技术方面

2012年3月,北京市召开“智慧北京”动员和工作会议,并正式对外了《智慧北京行动纲要》,标志着智慧北京建设全面进行。政府针对“智慧北京”明确了三项基本特征:宽带泛在基础设施、智能融合和信息应用、创新可持续发展环境,以及行动计划。截止到目前,智慧北京城市建设已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宽带城市与无线城市建设方面,2012年底实现了20M有线宽带全覆盖,2015年初3G+WLAN基本实现全面覆盖,4G无线网络覆盖建设同时启动。目前已实现WLAN接入点10.5万个,3G基站2.2万个,7个重点区域为市民提供3年免费无线上网服务。在政务物联网建设方面,四环内超过95%的范围实现了政务物联专网覆盖,四环以外根据需求实现了区域覆盖,远郊区县实现了行政中心区覆盖。2014年底,北京市建立了完善的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在统筹管理、信息共享、智慧服务、综合管理等方面,实现了全方位支撑。建立政务云服务体系。按照“市区两级、覆盖全市;物理分散、逻辑衔接”的框架,构建“1+N+16”政务云体系结构。

四、国外智慧城市建设对“智慧北京”建设的启示

综合智慧北京发展现状以及亚洲智慧城市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速智慧北京的建设步伐:第一,宏观政策领域:将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纳入到法律法规及行动标准中,以法律手段保障建设计划。加强资金统筹,引导多方参与智慧北京建设,积极吸纳企业参与,合理利用企业的技术与市场资源优势,推广智慧北京品牌,形成智慧产业与智慧企业对接,通过智慧应用带动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创新。引导社会、企业、政府与工程技术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创新平台,建立信息共享与科研联合机制。第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建设全市统一的传感终端网络、政务物联数据网、无线宽带专网及物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完善高速信息网络,实现“无线城市”建设蓝图,构建全覆盖的高速无线网络;积极争取电商及高新技术企业的优势资源支持,自主研发并推广带有智慧北京特色的现代信息技术产品。

第3篇: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城市建筑;建筑设计;智慧城市理念

1 引言

基于智慧城市理念开展的城市建筑设计,能够提升城市资源的应用效率,让城市建筑设计发展更为明确,实现城市管理服务的全面优化,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行改善,推动我国城市建筑的持续发展。

2 智慧城市建筑设计

2.1 基本理念

智慧城市的建筑设计主要体现在生活数字化以及大楼人性化理念。简而言之,智慧建筑设计工作的开展能够给予建筑物相应的灵敏系统,建筑物能够察觉周边各项因素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既定反映。在充分应用科学技术的前提下,能够给予城市居民更好的生活。智慧城市的设计核心理念为:要为城市居民打造便利高效的城市生活。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帮助人民及时发现城市内部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而开展相应的资源部署。智慧城市与城市建筑设计相结合,可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以及建筑设计对人们的实际生活场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按照设计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智慧城市建筑设计方案。智慧城市建筑设计的开展能够提升建筑设计工作的效率,为人民提供良好的工作服务,同时也能保证设计建筑物在保留美观性的基础上,提升建筑物的实用性。

2.2 基本特征

1 )集成化智慧城市概念的实际覆盖范围较为广泛,在互联网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城市环境中所覆盖的内容将会由同一个母系统进行调动分配,虽然城市网络系统较为繁琐,但是城市网络系统的协调性极高。每一个子系统都对应了各自领域的数据信息,经由母系统进行统一处理反馈之后,实现相关事件内容的有效处理,为此智慧城市具备集成化特征。2 )信息化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就是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随着信息时代的带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力,智慧城市的主要运作方式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反馈。智慧城市主要利用传感器技术或是射频识别技术对智慧城市中的海量信息进行获取,经由终端处理器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对智慧城市中存在的城市问题进行反馈分析。智慧城市管理的本质就是信息管理,因此智慧城市具备信息化特征[1]。3 )全球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如智能手机能够在数秒内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爆炸性新闻,国外发生的台风、地震、化工厂爆炸等事件,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人们就能经由智能手机了解事情发展脉络。智慧城市中应用的互联网技术能让每一位城市居民能够与他人产生互动交流,不会受到时间、空间的制约。智慧城市建设下全球化的信息交流共享思维,给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视野范畴,因此智慧城市具备全球化的特征。

3 城市智慧理念对于城市建筑设计的影响

3.1 推动传统建筑设计发展

将传统建筑设计与智慧城市理念有机结合,对促进传统建筑设计发展极为有利。在智慧城市理念的支持下,能够为建筑设计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制作出令人满意的建筑设计作品。新常态背景下,传统建筑设计理念与城市发展背道而驰,在城市建筑设计中实现智慧城市理念的有效渗透,不仅能够实现传统建筑设计的有效创新,还能基于人们对于建筑物的美观性以及实用性进行系统性分析,结合城市建设的整体化发展,制定相应的建筑设计方案,确保城市建设工作能够合理发展[2]。

3.2 扩大建筑设计交流渠道

建筑设计工作的开展是需要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为此建筑设计工作人员需要对先进设计理念进行系统化学习,确保能够设计出适应城市建筑发展的设计方案。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为信息技术,借助信息网络技术能够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传递,为此建筑设计需要在网络平台上开展交流学习。智慧城市理念能够拓宽城市设计的融合渠道,确保我国建筑城市设计行业实现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4 智慧城市建筑设计的必备条件

4.1 来自高新技术的支持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建筑物作为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城市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满足人民的舒适性需求,满足人民对于建筑物功能性的要求。为此智慧城市建筑设计需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以人们实际需求为基础,借助高新技术为建筑物设计的合理性提供参考,同时利用高新技术开展整体化分析,确保整个建筑物设计方案的合理性[3]。

4.2 来自设计人员的支持

建筑设计人员的个人观念以及设计理念对于建筑物最终设计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建筑设计环节中设计人员缺乏合理的设计理念,最终设计出的城市建筑将存在较多的问题,不仅不利于城市建筑发展,同时也无法满足人们的舒适性要求。为此建筑设计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对智能城市理念进行合理化分析,对城市建筑设计的知识面进行扩展。此外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设计领域中的新型知识全面掌握,确保建筑设计方案能够顺利实施。

4.3 来自先进设计理念的支持

为了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筑设计发展,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实现对先进设计理念的全面掌握和灵活应用。国外城市建筑与我国的城市建筑存在极大的差异性,如欧美国家的城市建筑主要用料为加强舒适感的普通材料,旨在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体验,但欧美国家的城市用料并不适用于我国,这是由于欧美国家与我国气候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不能照搬套用,但在进行城市设计过程中可结合欧美国家的设计理念,将欧美国家的设计理念与中国建筑设计实况相结合,在提升设计建筑物整体美观性的同时,还能加强设计建筑物的适用性。

5 城市建筑设计中智慧城市理念的渗透路径

5.1 对建筑空间内部的安全性能进行优化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建设过程中,隐藏的安全隐患问题不断凸显。如城市建筑过程中应用的有毒建筑材料以及施工建设设备,不仅会给建筑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同时也会给入住居民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同时建筑项目施工期间无可避免会应用到新型建筑材料,这些建筑材料存在无法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可能性,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安全。因此在开展智慧城市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增加建筑设计的安全性,确保人民工作生活的安全,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营造安全舒适的环境。智慧城市安全建筑设计主要体现于建筑物的外部结构以及内部空间。建筑物的外部构造主要为色彩与造型同时也包括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在进行建筑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选择相适应的建筑设计材料,充分考虑楼与楼之间的距离,确保楼内的建筑空间阳光充足,让建筑物的入住居民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4]。

5.2 借助物联网技术加强建筑空间内部感应性能

物联网技术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极为重要,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已成为突破智慧城市事业发展的突破口。如可利用Living3.0 展示智慧居住空间,在建筑物主人不在家的情况下,有客人拜访过程中,相关信息可直接传递至建筑物主人的手机上,若建筑物门口有摄像头,建筑物主人能够看到来访者的影像,利用通话功能与来访者进行通话。建筑物屋内的湿度以及温度能够借助感应器感知,窗帘的开启与关闭能够借助光照感应器,在建筑物的书房空间一旦有人入座时,在感应器的作用下台灯能够自动开启。为此智慧建筑工程建设需要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下,促进智慧城市建筑设计发展。

5.3 建筑设计作品需突出人文关怀理念

每一个设计出的建筑物都能够体现出建筑设计情感,因此建筑设计作品与建筑设计人员个人情感存在极大的关联性。建筑设计作品与建筑设计人员的文化素养、生活经验有着一定的联系,建筑设计作品能够体现建筑设计人员的个人品味。部分建筑设计人员由于缺乏生活素材的积累,因此在建筑作品设计过程中一味模仿他人的设计理念,因此设计出的建筑作品未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师需要不断学习新型高新技术,对各种类型高新技术进行灵活应用,充分体现出建筑设计作品中的人情味。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实现设计风格的不断创新,在建筑设计路程中不断积累价值素材,在充分整合当地区域文化特征的前提下,让建筑物使用人员能够感受到区域特有的风土人情。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在建筑作品设计过程中自主融合地域文化,实现建筑物情感特征的有效增加,通过赋予建筑物无声化的表达形式,继而激发使用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给使用者带来良好的视觉享受。建筑物设计只有突出人文关怀理念,展现当地的区域文化特征,才能确保建筑设计作品满足建筑物使用者的内心需求。

6 结语

总而言之,智慧城市理念渗透进城市建筑设计之中,满足城市居民对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的高要求,为此在智慧城市建筑项目规划过程中,需要把控智慧城市建筑项目施工质量,考虑高新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借助先进智能化技术以及现代化设计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苗延旭.探究智慧城市中物联网及云计算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 (18 ):165-166.

[2]刘钊.智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建筑设计问题分析[J].智能城市,2020 ,6 (9 ):53-54.

第4篇: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 应用 发展前景

一、认识物联网

(一)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地面或者空间传感器设施以及不同的通信系统,按照一定的协议将设施、设备、人已经其他各种各样的物品与网络连接起来,从而达到人和物品之间的实时通信和信息交互。它是智慧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和物品之间的智能对话提供了机遇和平台。

物联网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全面感知是指利用各种传感器技术能够随时采集物体动态。可靠传输是指将感知的信息通过网络进行实时传送。现在无线通信技术已经覆盖了大部分区域,因此感知信息的传送变得非常可靠与现实。智能处理利用多种信息处理技术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从而方便人与物品之间的交互。

(二)物联网的结构层次。如图1所示,物联网的结构可以分成: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应用层。感知层由传感器节点接入网关组成,智能节点感知信息(温度、湿度、图像等),并自行组网传递到上层网关接入点,由网关将收集到的感应信息通过网络层提交到后台处理。网络构建层在物联网四层模型中连接感知识别层和应用层,具有强大的纽带作用,高效、稳定、及时、安全地传输上下层的数据。应用层是指物联网技术的各种应用包括智能物流智能交通绿色建筑等方面。应用层位于感知识别和网络构建层之上,人们通常把物联网应用冠以“智能”的名称,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其中的智慧就来自这一层。

(三)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种:RFID、WSN、EPC以及多种智能技术。RFID即射频识别技术,俗称电子标签,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对其信息进行标志、登记、储存和管理。它主要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天线等部分组成。WSN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由大量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它能够实现数据的采集量化、处理融合和传输应用。RFID主要侧重点是识别的作用,而WSN的主要侧重点是组网并实现数据的传递。EPC是指电子产品代码,它包括EPC 编码标准、EPC 标签、读写器、对象名解析服务( Ob ject Nam ing Service, ONS )、物理标记语言( Physical Markup Language, PML)等部分。为满足对单个产品的标识和高效识别,美国麻省理工大学Auto ID 中心在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的支持下,提出了产品电子代码(EPC)的概念。

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和蓬勃的发展力。同时该技术对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力。不知不觉之中,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融入了物联网的影子。

(一)物流管理。物联网在物流领域有重要的应用。物流领域规划中明确的指出将物联网技术作为该领域的发展重心之一。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建设,可以实现物流系统的现代化,形成集成化的信息化平台。我们可以对物品进行统一的编码同时加入EPC的标识,这样就有助于我们在物品的运输流通过程中进行及时的状态反馈。广泛采用物联网技术来推动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标准体系的构建是物流领域下一阶段的重要任务。

(二)城市建设。随着技术的进步,城市管理已经变成了动态时间和静态部件之间的综合管理。在物联网技术和3S技术的支撑下,“数字城市”、“智慧地球”这些概念将不再是梦想。我们把在城市管理中所采集的分散、独立图像进行并网,进行远程的业务管理、监控、存储以及传输。通过城市管理系统的搭建,城市的管理、安全监控等方面的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物联网技术为城市的建设提供了直观的管理工具。

(三)智能交通。凭借物联网技术的先进方法,使得交通信息的采集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传感器可以把各个区域的车距和车速信息传输到处理中心,便于及时的调整和管理。在终端上加载各种温度、光照传感器还可以实时监控路面信息、汽车尾气等相关信息。

三、物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大量文献的阅读和思索,我们可以看出未来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大致如下:首先,未来的物联网需要一个开放的架构来最大限度的满足各种不同系统和分布式资源之间的互操作性需求。他们既可以是信息的提供者也可能是信息的使用者。其次,未来的物联网的架构还需要有良好的、明确定义的、呈现为粒度形式的层次划分。物联网架构技术应该满足各种层次的用户需求,摆脱单一的几种模式。同时,物联网的架构技术要具有抵御各种网络突发状态和干扰的能力,并将这种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参考文献:

[1]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UIT. ITU Internet Reports 2005: The Internet of Things[R]. 2005.

[2] 王忠敏. EPC 与物联网[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第5篇: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石川河;土地安全;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S181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1030058

前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现阶段,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转移到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现阶段已经在农用地治理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与工程建设,对确保国家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土地工程应为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提供更加良好的土地,这其中还存在合理配置区域空间资源、协调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的质量提高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还需在人居环境方面做更多工作。这就需要健康、持续、稳定的建设用地投入作为基本保障,而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1-3]。

1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1.1新型城镇化基本情况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4,5]。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是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与传统提法比较,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型”指转型,包括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转型,环境保护也要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6,7]。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型城镇化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强化城市和区域生态规划,做到多规合一,合理处置好城市建设中眼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的生态关系,注重生态基础设施和宜居生态工程建设。

1.2科学技术破解城镇化发展瓶颈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瓶颈日益凸显[8-11]。建设用地利用粗放,质量问题日益突出。2000—2010年全国城镇建成区以粗放式用地、用能的方式不断扩张,在土地开发利用前,未考虑土地质量健康问题,导致多地出现“毒地”现象,危害人类健康,整个过程处于“亚健康”状态。区域发展不协调,人居环境差距大。过多的优势资源集中在区位条件较好地区,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逐年改善;反之部分区域的发展投入较少,经济水平不高,周边环境呈脏、乱、差趋势发展,再加上政策体系和管理体制的差异,使得人居生态环境质量、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方面差距越来越大,这也是阻碍新型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核心问题。城市功能不完善,设计实际不匹配。在前期规划中不根据实际开展相关工作,完全不遵从科学依据,不持有科学态度,导致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土地利用的规划和发展脱节。建设资金量不足,发展需求难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支出,由于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复杂、投资项目多等问题,单一依赖财政支出,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导致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善的问题。

1.3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市场潜力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我国的城镇化起步于1949年,较发达国家来说,起步晚,水平较低,但是速度快。到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8.52%,比世界平均水平高3.7%,但與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相比,低了近7%,与高收入国家差距更大,还有很大发展潜力。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12]正式,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明确的时间表,2014年底前开始试点,并根据情况不断完善方案,到2017年各试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2018—2020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可见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确凿无疑的大方向。

根据近10多年来陕西省统计局的数据,陕西省2000—2018年城镇化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城镇化率与全国平均水平逐渐靠近,2019年达到59.43%。陕西省作为丝绸之路建设的发源地和桥头堡,近年来经济呈现出强劲发展的趋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其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必将会对省域经济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13]。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路径,抢抓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有力机遇,瞄准特色小镇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注重科研引领作用,加强重大项目策划储备,为陕西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2新型城镇化建设新模式——以石川河为例

陕西省富平县石川河综合整治项目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项目建成后,将生态建设与人文环境有机结合,实现了多方共赢,充分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

2.1前期治理

土地安全是确保人居安全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开展“土地治理”科研攻关,针对建设区域内存在的土地质量脆弱、生活、建筑垃圾围城、土地污染严重等一系列导致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问题,采取科学手段,开展前期调查、技术研发、问题治理、工程实施以及后期管控,对区域内的污损土地进行全面治理和维护,从根源上解决土地“亚健康”的问题,以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区域整治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2.2生态环境建设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对生态环境给予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提出了众多的“生态命题”,表明在国家层面已经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予以紧密关联。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必定是将生态环境作为发展前提的。在城市开发的过程中,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等应该被综合考虑并加以利用。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具有相互作用,只有两者之间协调发展,才能全面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以富平石川河为例,通过GIS、GPS、RS等技术,实施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先行,建立生态本底,设置生态调控单元,并将绿色基础设施作为项目开发的建设重点,最终形成利于人类生存、提升环境质量的生态结构。在微气候改善评价方面,对项目前后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风环境等主要生态环境指标进行评价,最后形成了一套适用于中小型城市城镇边缘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表明,该项目不仅使石川河局部微气候得到极大改善,而且有效缓解了富平县的城市热岛效应。整个建设过程,将“绿地系统”转型为“绿色基础设施”,将“开敞空间”营造为“绿色廊道”,将“城市片区”整合为“生态功能区”,切实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打好“生态本底”与“绿色根基”,创造了一个更为适宜人类居住生活的环境。

2.3智慧人居建设

科学技术的发展引领时代交替,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深入普及的浪潮下,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也逐步迈进智慧化时代。有的学者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其核心是让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中,实现精细化和动态化管理。在此基础上,石川河提出了智慧人居的概念,依托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完善,以智能家居、智慧社区和智慧养老为切入,创新研发了智慧人居社区平台,全方位构建了“人物互联、业务在线、数据智能、网络协同”的社区运营生态,最终实现人居环境智能优化。

2.4运营模式创新

在运营模式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提升土地价值为核心的综合开发运营模式。由企业足额垫付项目费用,改变了政府担保金融机构贷款的模式,将企业收益与项目质量互相绑定,既解决了政府资本不足的问题,又保证项目保质保量完成,达到双重目的,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辅助功能开发利用提供了可运行的经济支撑方法。石川河项目运用该模式,不但带动周边经济效益增长,同时又吸引多个知名企业前来投资[14,15]。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工作思路

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到重要位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更加重视人居环境系统化提升的科技研发。要全面创新,加强土地整治、城市综合体建设、土地开发研究、净土生态治理全方位创新,采取规划先行,高起点构建新型城镇化战略蓝图,重视土地整治、绿色建筑材料等核心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转化,进行产业化模式推广,通过同网(物联网)、同台(通用功能平台)、同数(数据体系)、同效(高效运营数据中心)和同制(制度系统)组合而成的高度标准化体系,将科技融入建设环境的提高,让人居环境更加智慧化,最终实现农业用地整治与建设用地开发协同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4.1以土地安全为核心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研发新型城镇化产业落地的首要任务应以科研作为支撑治理工程实施及应用的基础,确保土地洁净安全。从研究角度出发,应着力净土新材料、新技術、新装备的研发,从而保证人居用地土壤环境长远安全,保障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健康发展。

4.2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导向的新方法、新技术研发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新型城镇化下生态环境建设需综合考虑3个方面。重点针对工程项目区域,开展城镇生态环境评估研究;针对陕西城镇生态环境的典型问题,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新技术及新材料研发;开展城镇生态环境管控的新方法及新模式研究。

第6篇: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范文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5.05.017

引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城市化率为54.8%,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70%~80%)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快速城市化必将是我国下一个阶段城市发展的突出特征。然而,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结构日益复杂化,中心城区的“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管理现状与公民期望相差较大,这一系列城市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政府及社会高度重视城市管理问题。如何突破城市化进程中的瓶颈问题以提高城市管理绩效,也成为我国城市管理模式转型的关键问题和相关研究主线之一。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成为解决城市管理问题的技术前提。如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市民生活更加便利,成为“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互联网+城市管理”就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解决城市管理问题的一种新思路,即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互联网新思维和创新2.0理念,实现人与物联网、数据与思想的联网,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快速分析与精准管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以人为本的可持续的城市管理目标。

一、机遇与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管理创新的宁波实践

“互联网+”是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概括与提炼,“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使无结构、半结构的巨量数据能得到快速的处理与跨界融合。而创新2.0是一种适应知识社会的,以用户为中心、以创新创业实践为平台,以大众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式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模式,创新2.0将传统城市重塑为一个开放的创新空间。[1]随着网络互动技术的迅速发展与网民数量的逐年增长,城市管理的环境将不再拘泥于现实的公共空间,还包括了网上的虚拟空间和开放的创新空间,而“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促成了城市管理工具的升级,给城市管理提供了新机遇。浙江宁波市2013年的城市化率为70%,城市发展也因此进入了功能开发新阶段,因应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宁波市进行了一系列城市管理创新。本文通过对“互联网+”背景下宁波市城市管理的实践分析,呈现了其导入的“互联网+”的技术与互联网思维,稳步推进城市管理创新的基本路径与实践经验。

(一)互联网+公共政务:政务云的实践

2010年以来,宁波市一直将建设电子政务作为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提升政府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面对“大数据”、“云计算”等新科技浪潮,宁波市积极推进宁波电子政务云计算支撑平台、宁波数据整合共享服务平台和宁波通用应用软件平台等建设。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有利于对高速增长的数据量进行实时高效的分析与解读,对缓解“城市疾病”、规避城市运作的风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宁波市政务云的运营与实施是城市管理由碎片化、分散化、封闭化的管治向开放透明、协作参与的治理模式转变,有效地促成了相关政务数据的统一归集,实现了政府对复杂政务数据的科学分析,为城市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充分有效的实证数据支持。

(二)互联网+公共设施:物联网的实践

2014年,宁波启动了城市公共物联网建设,物联网基础平台将由城市政府统一建设,启动了智慧电梯监控、城市消防栓监管等城市公共设施管理物联网项目。发挥物联网技术在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及传输上具有的及时性与精确性特点,借由传感节点与城市基础设施紧密结合,最终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的系统化、生态化的城市管理神经网络,具有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及传输的及时性与精确性特点。宁波市通过物联网建设、布局与应用,使得城市政府能实时便捷地感知地域广、环境复杂的城市管理环境、状态、位置等信息,对于推进智慧感知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三)互联网+医疗服务:云医院的实践

互联网和大数据的高速发展,为重塑医疗服务与管理的流程提供了必要条件,为医疗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保障。2015年3月,宁波市卫生局与东软熙康共同打造的中国首家基于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城市云医院平台(即“宁波云医院”),正式启动运营,开创了“互联网+医疗”、“云+端”、O2O的医疗服务模式。“宁波云医院”模式通过将医疗资料资源和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工具的无缝衔接,探索在线诊断、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医疗服务的应用,突破定价、医保等的地域政策限制,优化了传统的诊疗模式,简化了患者的就医程序,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有效地解决了医疗信息不透明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四)互联网+教育服务:智慧教育的实践

新的人机交互模式、云计算等技术优势,带来的不单单是教育技术的变革,更是教育方式、学习过程、学习体验的重构。2011年以来,宁波市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继推出与建设了“空中课堂”项目、智慧教育学习平台与智慧教育平台,同时,通过采购、自建和整合等方式,不断丰富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终端化。宁波市通过智慧教育的实践,让教育资源实现了重新的配置与整合,让跨越由于地域、时间和师资力量的限制而形成的传统教育鸿沟成为可能,从而初步形成了一个跨时空、跨学科的开放创新的教育模式。

(五)互联网+交通服务:智慧交通的实践

2013年以来,宁波市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积极建设宁波智慧交通云平台、宁波智慧交通交警业务支撑平台、宁波交通业务支撑平台、宁波公共服务平台,并从数据采集、共享、交通信息汇聚、业务管控、公众服务等各个层面,整体提升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从实施效果看,宁波市“互联网+交通服务”的实践,实现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资源的高效融合,使政府管理部门在线上就能实现对交通资源的宏观有效配置,指导线下交通的高效优质运行,有效地提升了交通管理及其科学决策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目标与特征:“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管理创新的实践模式

城市是一个整体,城市的各个管理部门应该在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数据标准下协同工作,但现有的管理模式和数据共享服务体系难以满足城市信息广泛共享的需求。如上所述,“互联网+城市管理”就是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新型信息科技的利用和互联网思维的实践,实现城市资源的高度共享、快速分析、精准管理、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创新模式。浙江宁波市因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积极有效地推进城市管理创新,其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

(一)城市管理创新的总体思路

传统城市政府是在“分而治之”的组织构架下运行的,是“一一对应”的“面向问题”的管理模式;而现代城市管理把服务于以人为本的城市可居住性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管理的出发点与目标,是基于管理集成的“面向对象”的管理模式。技术创新与以人为本二者不应相互排斥,二者理应相辅相成,互联网技术应该成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技术支撑。浙江宁波市在突破传统城市管理路径依赖问题上,采取的核心思想是因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运用互联网思维与创新2.0理念,以城市可居住性和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环节,通过公共政务、公共事务和市场服务的创新,进而达成资源高度共享、数据快速分析、服务管理精准、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目标。其创新思路如图1所示。

(二)创新实践的基本特征

1.坚持以公众满意为导向的管理理念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管理增添了更多的人机互动的过程,为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智能化的体验,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而城市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以人为本,服务于人”,公众满意是推进城市管理创新的出发点与归宿。信息技术的生命在于应用,而城市管理智慧化与打造服务型政府是一脉相承的,其核心都是服务于城市公众。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是解决公众看病难、上学难、出行难等城市管理问题,落实以人为本的技术基础。因此,城市管理应当以政府为主导,将政务管理与民生服务相结合,[2]充分考虑城市公众需求,提升政务管理水平和政府管理效率,让信息时代赋予的“技术红利”惠及全体城市公众。

2.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互联网+”是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思维相互作用共同演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的高度概括。“互联网+”既可以视为优化和集成生产要素配置,提升现代经济创新力与生产力的新工具,又可以视为转变生产、经营、管理等方式的方法论。现代城市管理离不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基于物联网技术能将大量的智能传感器实施网状对接及对城市信息采集。通过与互联网的无缝对接,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与跨区域、跨系统的调用与集成,从而实现信息获取的实时化、精细化、系统化和智能化。随着城市管理数据的迅猛增长、多类数据分析并存,大数据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构建起能分散能集中式的收集、分析、反馈、处理数据的“大数据”构架,从而对规划发展、管理运作进行智能调整,对空间和环境的智能提出适应对策,对紧急事件进行智能预警与应对。

3.集成互联网与创新2.0思维

互联网思维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整个城市生态系统进行重新审视,重构并简化城市管理流程的过程。如果说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是城市实现智慧化管理的机遇,那么互联网思维则是抓住这一机遇,真正将城市智慧化管理从概念到实践的重要媒介。随着新一代自媒体与网络互动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平台凭借其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特征,整合“碎片化”的公众意见,实现传统的线上线下城市管理体系的优化整合管理体系,并运用创新2.0思维,从“互联网+”与“创新2.0”集成的视角,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等各项城市管理职能的高效实施,[3]进而创新城市管理流程,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三、结论与启示:“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管理创新的政策路径

(一)研究结论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甚至改变着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结构、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使现代城市及其管理日益复杂化。但“互联网+”不是简单的加减法,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互联网思维、城市管理要素等的高效融合,贯彻落实创新理念、优化城市管理体系、打造新时代的服务型政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才是城市管理创新的关键。政府应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技术、信息、知识及传统资源的融合,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资源共享,丰富公众参与方式,满足公众多样化需求。本文通过对浙江宁波市城市管理的创新实践分析,归纳了“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管理创新的实践模式,该实践体现了以民为本、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互联网与创新思维的高效集成等模式特征。

(二)政策启示

如上所述,城市管理模式创新是达成城市发展新目标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对浙江宁波市城市管理的创新实践分析,归纳出“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管理创新的实践模式。该模式可以为各地因地制宜推进城市管理创新与高效运行、提升城市生活智慧性与宜居性,提供重要的政策启示和实践参照。

1.构建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协同机制

如上所述,“互联网+城市管理”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互联网新思维和创新2.0理念,实现人与物联网、数据与思想的联网,进而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快速分析与精准管理的一种以人为本、强化服务的城市管理模式。因此,应构建城市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利用机制,以及公共服务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从而开发、整合、融合和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实现公共服务部门的横向协同与纵向联动,为城市主体提供及时、互动、高效的服务。

2.让公众成为促进城市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创新2.0时代的知识社会逐步形成,人们的生活、学习与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民的利益诉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公众参与意识也逐步加强。公众参与是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有益补充,推动了城市信息的公开与公众参与城市管理能力的提升。[4]应设计多样化的公众参与方式,抓住“互联网+”的时代机遇,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推进政府的信息公开方式的多元化与便利化,提升数据被使用的广度与频数,挖掘数据的深入价值,有助于增进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总之,城市管理是集监管与服务于一体的管理工作,是为了更好地为城市公民服务,因此,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应成为推进城市管理民主化、智慧化、精细化发展的重要方式。

3.城市管理模式创新要符合城市信息化水平

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及其应用程度,是决定城市管理模式创新重点的主要因素。我国各地的城市信息化水平差别大,各地的城市管理模式创新要符合其信息化水平。根据陆小敏等(2014)的观点,城市的信息化水平按技术成熟度可分为准备期、发展期和成熟期。[5]信息化处于准备期的城市,城市管理创新应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及各个领域的数字化和数据资源积累为主。信息化处于发展期的城市,城市管理创新应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善及各个领域的应用整合、联动为主,注重信息资源体系建设。而信息化处于成熟期的城市,城市管理创新应以城市综合运行服务中心建设,以及以城市主体积极参与和个性化主动服务为特征的城市服务体系建设为主,注重知识网络的建设和价值挖掘。

说明:本文为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课题(编号:2015C25021)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编号:y6110388)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宋刚,邬伦.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2.

[2]潘修华,龚颖杰.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探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79.

[3]杨福颂.“智慧城市”建设需互联网思维[J].杭州,2014(3):28.

第7篇: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范文

把汽车当作一部“巨型手机”,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构筑一个车轮上的信息服务产业,两年前,《汽车观察》杂志就推出了封面故事《掘金车联网》,当时重磅提出全新观点:在未来5年~10年中,车联网将率先在商用车特别是卡车上应用,由此引发的商用车领域的深刻变革,必将进一步推动车联网的跨越式发展。

2013年新春伊始,汽车观察杂志社收到由公共交通学者王健主编的《中国巴士与客车:智慧巴士及解决方案》(下简称《智慧巴士》),将车联网近几年的发展聚焦于“巴士”这一公共交通领域。这是他经过两年多时间调研和精心准备而推出的年鉴书,为保证资料的完整性而中断了正常出版周期,特别选择在欧盟第一个有关公共巴士的研究项目《欧洲未来的巴士系统》结题后出版,及时推出以《智慧巴士及解决方案》为主题的年鉴书。

王健说,要为中国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倡导和推广运用先进公共交通系统(APTS)提供简单有效的新方法——智慧巴士系统(SmartBus),一种有效提高运营与管理公共巴士服务水平的新工具。

近日,又有一则“新加坡裕廊的国际商业园率先采用了智慧巴士资讯系统”的消息,文中所描述的园区情景:在园区内工作的巴士乘客可查知下一趟短程巴士几时到站,不必在车站苦苦等候。目前,巴士乘客可以从大厦大厅的电子显示牌或是互联网,查知接下来两趟巴士会在多少分钟后到站,并获知巴士当时所在的位置。智慧巴士资讯系统的运作方式相当简单,巴士上装置的环球定位系统仪器,会把巴士所在地点和行驶速度传到总部的中央电脑,电脑经过计算和预测巴士到站的时间后,便把资讯传送出去,并每隔 10秒钟便更新一次。

新加坡的这一园区的情景实际上已经不是新鲜事,在北京快速公交上已经初步实现。在王健的《智慧巴士》中,他还描述了乘客还可以在车站用手机刷条形码买车票,在公共巴士上网;驾驶员整合信息接口,碰撞显示系统、瞌睡警示、酒精侦测、视讯盲点辅助等系统,大幅提升了行车安全,让搭公共巴士成为一趟舒适、安全、便捷的旅程等情境,这些既不是天方夜谭的故事,也不是科学幻想,而是全球公共交通行业发展的愿景,并在我们现实生活的示范中,或多或少地已经实现的事实。

王健介绍,在《欧洲未来的巴士系统》项目上,由公共交通国际联合会(UITP)作为协调人,欧洲11个国家47个合作伙伴及400多名专家参与,经过长达4年的研究工作,为复兴公共巴士,提高公共巴士系统的吸引力和形象提供了许多成功经验。这项研究全新定义了公共巴士系统利益相关者的各种需求、公共巴士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结合最佳的巴士运营实践而在车辆和基础设施领域开发新技术;在车辆、装备、基础设施和运营中设计、模拟和测试新的解决方案;建立未来公共巴士系统解决方案的协调和标准化框架。

可以看到,这几年车联网不仅在卡车上得以广泛的应用,在公共交通的巴士上也得以应用,可谓并驾齐驱,对此,《汽车观察》将《智慧巴士》的精华部分进行编辑,向读者们呈现出车联网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与未来。

智慧巴士的“终极”

智慧巴士系统的终极目标是要建设一个面向未来的全新公共巴士系统。首先,依靠现代高新科技产品,通过提供安全、便捷和舒适的服务,改变人们对传统公共巴士服务水平低下的不良印象,提高人们出行选择乘坐公共巴士的吸引力;其次,转变公共交通行业发展方向,从强调运营商的车辆调度管理转向为市民出行提供充分的出行服务信息,吸引乘客更多地乘坐公共巴士,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并将政府的监管方法管融入到现代技术中。

智慧巴士系统的主要技术途径是在公共巴士(车载系统)和车站基础设施(车站设施系统)中,广泛地应用现代电子技术(ET)、信息与通讯技术(ICT)所构成的后台系统(Back System),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全球通信技术而分享各种信息,让市民充分掌握公共巴士的运营状动态,结合最佳的公共巴士运营实践和经验, 提供智慧化的设计功能,到达节能减排效用,并有效地运营与管理公共巴士,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智慧巴士系统面向满足乘客(Passenger)、运营商(Operator)和管理机构(Authority)的各种需要,既为广大民众提供有用的动态乘客信息(DPI),又为巴士运营商提供先进的自动车辆监控系统(AVMS)来有效管理车辆及驾驶员,还为政府管理机构提供有用的车辆及运营监管信息(System Monitoring)。

如果说智慧巴士系统是在信息技术和车载通讯装置方面的一种集成方法,具体来讲,就是在城市公共巴士服务中应用系统方式进行设计以增加城市公共巴士系统的吸引力和形象,其基本特征是:智慧的系统(有效地使用信息、不同的巴士系统解决方案适应不同利益关系人的需求);创新的巴士(改进舒适性和可达性、智慧地使用车载能源);整合现代城市场景(适应不同城市环境、考虑未来的机动性趋势、为乘客和运营商提供新的服务并整合为交通运输网络的一部分)。

公共巴士的革命

智慧巴士系统为巴士制造商提供管理所需的基本功能包括提供车辆跟踪数据、机械诊断数据、路线行程数据,用以实现车辆实时调度管理、远程车辆禁用功能、防盗功能;根据经验数据模型发出提示或执行特定操作,并可逐渐建立优化经验数据模型,自动生成报表和警告报告。

智慧巴士系统为巴士营运商提供管理所需的基本功能包括通过车载数据获取驾驶行为记录、通过GPS和GIS电子地图获取行车记录,用于出勤管理管与奖惩制度的执行;与后台应用系统相连接,结合专家系统的经验数据评价驾驶员行为是否合格、驾驶行为的安全性等级, 用以提高车队管理效率和优化驾驶行为;提供驾驶行为数据作为驾驶员安全驾驶、节能减排培训的材料。

智慧巴士系统的核心价值在于包括一个根据经验数据建立的专家系统模型,用于比较和衡量实际的车载信息与经验数据模型之间的差异,其创新之处在于整合巴士制造和运营产业与用户和监管为后台应用系统,其绩效取决于标准化建设的水平。制造商从客运市场的需求角度生产标准化的巴士车辆及附属设施,运营商根据乘客的要求和管理当局的监管要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水平,这个产业链条不仅加快技术升级,更适应市场需求,节约能源及人力资源,乘客更是可以从中体会到现代化的智慧巴士系统给出行带来的快捷和享受。

近10年来,中国巴士与客车制造业快速发展,制造商在一些分散的技术革新上取得较大的进步,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并没有改变乘客或管理机构对公共巴士系统服务水平低劣的印象。智慧巴士系统将通过车辆技术的进步直接改善公共巴士的安全性,提高公共巴士的形象,目标是获取政治决策人物及广大乘客对公共巴士系统的热爱和吸引力。

利用卡车底盘制造公共巴士的时代已经结束,但利用卡车部件仍然是巴士与客车制造业的基础。欧洲从第一代标准巴士(Standard Bus) 演变为现在的第四代低地板巴士,且广泛采用模块设计技术;中国已实施第三阶段汽车排放标准(相当于欧洲Ⅲ号的排放标准),发动机普遍采用电控化油器或电控燃油喷射技术(Electronic Fuel Injection),车辆装配采用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这些都是公共巴士设计与制造技术进步的重要发展时机,期待公共巴士的革命能像高速列车一样快速发展。

智慧巴士是一种生活形态

智慧巴士系统的建立将为整个公共交通系统的信息化提供一面旗帜,因为公共汽车服务是一个关系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个领域,而且公共汽车也是公共交通系统中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交通方式,信息化推广的成果可以让普通大众亲身体验,其效果也最为直接。

发展智慧巴士系统的目标,除编制开放式的信息技术框架与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之外, 不仅要广泛接受公众的评估,要充分考虑各种利益关系人的需求(包括人市政当局、公共交通管理当局、公共交通运营商、以及城市交通设施的供应商),在此基础上可以创造无限的新服务,进一步开发各种应用程序,非常容易地修改或升级,这是巴士制造商和运营商共同利益的关键,突出舒适性,让公共巴士服务展示出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发展创新的公共巴士服务商业模式。

智慧巴士系统的建立将为整个巴士与客车产业系统,包括制造商与运营商提供参考依据, 生产商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生产标准化的巴士车辆及附属设施,运营商根据标准提供服务,这样,不仅可以加快产业升级,跟上市场需求的节奏,也可以节约能源及人力资源,乘客更是可以从中体会到现代化的智慧巴士系统给出行带来的快捷和享受。

第8篇: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型城镇化;农村人口市民化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8-0082-02

新型城镇化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变化推动的历史必然,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保证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大力推行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当务之急。本文从长远发展利益出发,将提出信息技术合理应用的建议,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尽微薄之力。

1 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

信息化主要以计算机软件为基础形式建立的,是人们以经济结构为主,并推动物质能源向信息化发展,将信息技术作为主要的基础形式,转变社会观念,并完善经济结构、商业模式以及城市管理等方面的优化和更新。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物质与能源结构的重要表现,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的表现形式,不仅利用信息实现资金融通,为人们创造更多的知识产业和社会物质资源,还推动IT行业达到理想发展状态。

新型城镇化,它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模式,是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大中小城市相互协调发展而来的。不仅能够节约资源,发展绿色经济,还能在人文主义发展中实现社会公平性与和谐性,从而实现生态文明的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核心以不浪费农村资源、不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将公共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进行统一规划,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所以说,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能促进信息产业的更快进步,也实现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2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信息化现状

2.1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城镇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在道路优化、管道线路等设施建设质量还比较低,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还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如:光纤、通讯网络、电站建设等设施没有合理维护,导致信息资源在获取渠道中存在闭塞现象,传统设备也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基础设施在城镇化建设与发展中形成制约条件,不仅降低了社会公平性,也影响了城镇化经济的进步发展。如:城市化建设在交通上已经得到较大改善,但城镇由于地理位置、资金需求以及技术、管理等因素的制约,交通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绿色交通以及信息化交通等方向都没有得到实现。受城市发展二元经济结构变化影响,城市化与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较大差异,特别在供热线路中,农村出现较大制约条件。

2.2 信息化观念落后

信息技术建设下的城镇化发展,很多地区还在以工业发展为发展经济的主要方向,在思想意识层面上,并没有意识到信息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不仅掌握的信息资源比较少,信息渠道也比较单一。要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首先就要改变人们对信息技术的思想认识,并以科学的发展理念进行引导,从而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利形势。

2.3 城镇信息化建设落后

我国城镇在部分地区建立的信息化都比较落后,不仅信息基础设施跟不上,信息技术水平也没有得到进一步提升。城镇化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与城市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在信息技术发展下,不仅实现了数字图书馆,还得到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而城镇由于资金问题,在教育信息以及硬件、软件设施上还没有得到进步发展。因为高新技术的利用成本比较高,在城镇建设中还难以实行。特别在工农业发展形势上,信息技术平台的建立还无法形成统一管理。而且,由于信息网络环境的安全,容易出现信息被盗以及泄漏等现象,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与社会稳定,所以移动手机的支付方式在城镇化还不能积极发挥,城镇化发展质量也得不到较大提高。

3 信息技术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途径

3.1 利用信息技术产业,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借助合理的空间布局,信息技术的深入改变了我国交通、环境等问题,并促进城市与城镇之间的协调发展。由于城市经济水平、国际竞争水平的提升,导致城市化人口聚集比较明显,所以中小城市数量以及城镇服务不断增强[1]。信息技术为中心城市创新发展带来积极力量,实现了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只有中心城市实现良好发展,才能推动周边小城镇经济进步。利用信息产业的优化升级也增加了较多的战略伙伴,并提高各个地区的资本运作效率。还为小城镇实现特色服务以及绿色产品建设创造有利条件,不仅减少资源流失现象,还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不断应用,智慧城市成为社会日益讨论的热点。智慧城市发展是信息化与城镇化建设的平衡点,它能够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打造智慧城市主要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并将互联网技术、云计算以及相关的高科技技术进行融合,然后对信息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对社会中产生的自然灾害等问题进行预警分析,不仅能降低人员的生命、财产损失,还能提高城镇化市场的经济活力。在城市内部发展中,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沟通、信息传输等方式,改变城镇环境发展,并为人们提供优质化服务,提高人们在生活中的幸福指数。智慧城市的建设优化了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减少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特别对科教组织在信息技术水平上的提升,利用信息网络在农村地区进行扩展,并改变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特别近几年的农村建设,农村人们不仅能利用智能手机以及数字化电视,还加快了与城市之间的信息化服务。

智能城市建设也改变了政府发展方向,利用办公自动化将政府信息实施透明化方式,不仅增加了政府业务效率、提高运转,还为城镇居民带来优质服务。信息技术推动了互联网发展,城镇居民在购物形式上,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网上支付,并实现相关的金融业务以及丰富居民的日常生活。目前,我国上海、江苏等地都已经实施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策略,城镇化发展也在不断壮大,不仅将信息技术实施合理利用,也加快了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3.2 强化人们对信息化的思想观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新型城镇化要发展公共服务,也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改善。信息技术提高了政府的办公效率,利用移动通讯客户端增加了政府对信息处理以及宣传的透明度,并实现城镇居民的有效监督。信息技术也解决了部分劳动力的就业管理问题,不仅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对劳动力信息进行收集、管理,还能为企业的人才选择提供大量信息资源。特别是农民工力量,利用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不仅提高了劳动力综合素质,也增加了人们生活收入。信息技术的利用有助于社会保障的实施,为社保人员建立信息库以及管理平台,并解决了城镇居民在医疗上的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还加快了高速公路建设,增加了城市与城镇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并在多种领域下都提高了公共服务建设水平。

要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建设,首先要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因为人们的思维建设是转变居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方式,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较大优势。要转变城镇居民对信息化建设的思想变化,就要利用教育培训以及宣传等方式。建立完善体制,并加强城镇居民对信息资源的共享方式。城镇居民只有改变并优化自己的思想观念,在生产、生活中利用信息技术对产品、服务以及管理等方式进行利用,从而发展整体的农村经济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重视人才基础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对城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5]。如:将4G技术、云计算处理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对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或宣传,使每个人都能有效掌握先进技术的利用方式,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发展。信息技术知识加强人员的技术能力,使他们在企业发展中创造了有利发展价值,企业不仅能够对该产业进行优化升级,合理配置能源,还能准确对市场环境进行定位,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并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

3.3 改变城镇信息建设,创建高新技术产业

利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信息技术发展不仅完善了产业化升级,还丰富了居民的生活方式。在生产方式上,特别是传感设备、互联网连接以及通讯设备的使用,推动了企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经济成本,自动化调控也提高了产业发展中的工作效率,实现经济快速进步。在人们生活方面,特别是互联网软件的不断应用,使人们在多种软件利用中都实现购物、住房以及旅游等大众消费行为。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消费方式,也增加了商品的设计与创新。

如:在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增加了城镇居民的幸福指数,并推动了城镇化经济发展。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下,信息生产力得到各个企业以及政府重视。因为信息产业发展是以企业生产的零部件以及加工制作等形式聚集的,并成为产业群,使更多外资企业、先进技术都能在本地实施发展、运用,从而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聚集加强了产业化发展,并实现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新产业形势。科技进步能够促进信息技术的优化发展,加快信息技术设备的生产速度,对优化传统工业在污染、能源消耗以及低效率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 结 语

总而言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特别在信息技术不断应用下,新型城镇化建设更需要多方面创新并发展。不仅要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人们对信息化理念的认识,还要创建高新技术产业,才能促进新型城镇化的较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绍田.制度创新推动中国珠三角新型城镇化研究[D].武汉:武汉大

学,2014.

[2] 欧阳力胜.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 科学研究所,2013.

[3] 牛晓春,杜忠潮,李同N.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区域城镇化水平评

价――以陕西省10个省辖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3,(2).

第9篇: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

随着全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区域间的竞争,将主要体现为中心城市的竞争。通过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推进地区快速崛起,是落实国家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现实选择。能否把濮阳建设成为豫鲁冀三省交界处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对于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实现“二三五”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一、区域性中心城市简述

区域性中心城市,是相对于一般城市而言的,指在经济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政治和文化生活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城市,它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同时有着综合的服务能力。区域性中心城市是经济区域中的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行政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统一体。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经济集中程度高,规模大。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活动的聚集点和经济交流的枢纽,它的经济规模比较大,整体实力较雄厚,其地区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高于区域内其它城市的平均水平。这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发挥其巨大经济作用的基础;二是社会分工发达,产业结构优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社会化生产程度高,生产的社会分工细致,协作紧密,是专业分工协作较强的地方;三是科研能力强,人口素质高。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聚集地,是区域内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科研等聚集的地方。这里不仅有水平较高的科研院所,而且有先进的和高水平的科研人才与先进的科研设备;四是具有较强的综合服务能力和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同时是区域文化的中心。

二、濮阳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现实条件

(一)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城市的经济不断增强,是中心经济城市的基本特征,并影响着它功能的发挥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近几年,濮阳市主要经济指标呈明显上升态势

(二)矿藏资源丰富

濮阳的主要矿藏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盐、铁、铝等。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质量好,经济价值高。地质资料表明,本区最大储油厚度为1900米,平均厚度l100米,生油岩体积为3892立方千米。据其生油岩成熟状况、排烃及储盖条件,经多种测算方法估算,石油远景总资源量达十几亿吨,天然气远景资源量2000亿立方米~3000亿立方米。石炭至二叠系煤系地层分布面积为5018.3平方公里,煤储量800多亿吨,盐矿资源储量初步探明1440亿吨。铁、铝土矿因埋藏较深,正积极勘探。

(三)产业集聚区建设逐步推进

中心城市是生产力集约化布局和资源集约化布局的高度结合。至2010年底,濮阳市的8个省定产业集聚区已完成投资140.4亿元、融资9.7亿元。新入驻项目121个,其中超亿元项目49个。这些项目进一步夯实了化工、食品、林纸林板、机械制造等产业基础。其中清丰县、南乐县产业集聚区和濮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入选河南省50个先进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争取到国家、省科技项目57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7项。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市级8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55亿元。

(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日益完善

中心城市功能的发挥离不开现代化的交通体系来支持。完备、先进的交通体系,不仅可以满足发展城市经济,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与周边联系的高效率的通畅渠道,这直接关系到中心城市的生产、服务能力以及组织、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五)对外开放程度大幅提升

濮阳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区、连接核心区与协作区的重要枢纽,目前已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截止2010年底,全市已新签市外资金项目18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1个;合同资金总额426亿元,到位104.5亿元;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家,实际利用外资9001万美元,增长19.9%。

三、濮阳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存在的差距

(一)经济聚集磁吸效应不强

集聚磁吸经济是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集中所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向一定地区(点)集中的向心力,是促进区域中心城市形成的基本动力。濮阳虽然经济总量逐年增强,但是GDP与人均GDP与周边地市还有一定差距,做为区域性中心的集聚磁吸经济效应并不强。现代批发交易中心、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仓储建设等需要加快发展,各种物流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对周边区域的商贸物流集聚磁吸效应较弱。

(二)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濮阳依油田而建市,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是“先有矿区,后有城市”、“先有企业,后有政府”,是在自然资源勘探、开发利用的基础上,由资源采集区演化而来的,城市职能较为单一,因此,濮阳市从一开始,城市社会服务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就存在先天性不足,工业也多数是围绕石油、天然气资源而发展起来的,相对单一。

(三)文化资源开发不充分

濮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上古文化(龙文化)、卫文化、姓氏文化、孝道文化、红色文化、杂技文化、石油文化等,这些文化资源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尤其“中华第一龙”具有垄断性、唯一性的文化,但是由于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不充分,濮阳的文化资源尚未在国内形成足够的影响力。

(四)城区整体规模较小

近两年,濮阳市通过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工程,经济综合服务功能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但与周边的菏泽、聊城、邯郸、安阳等地市相比,城区面积小,经济总量不大,首位度不高,其辐射和带动能力较弱。

四、加快濮阳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超前规划,树立区域中心意识

城市的意识环境和城市人的意识层次,是决定城市建设的实体形成和内在功能的重要因素,强烈的“中心”意识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基本前提。在推进濮阳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中,既要站在区域“中心”的高度来谋划与指导城市建设,把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建立在较高的质量标准和发展要求上,还要注重加强与周边中心城市的合作与交流,坚持错位发展,共同繁荣。要树立紧凑型、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树立精品、特色理念。一是做好城市规模和用地规模的规划,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二是做好对人口集聚区、住宅、商品房、保障房、商业设施等房地产开发的规划;三是要做好产业集聚区、商业集聚区、文化集聚区、标志性建筑的规划;四是要做好要素市场、科技、教育发展规划;五是做好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等,规划要体现包容性和中心城市的理念。

(二)发挥好区位优势,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

中原经济区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后,尤其是《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出台后,濮阳的区位优势更加鲜明地显现出来,成为中原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两大板块的衔接点,中原经济区的出海大通道,中原经济区衔接融合环渤海经济圈的前沿阵地,具有了接受山东和环渤海经济圈能量辐射的独特区位优势。

(三)增强产业的聚集、辐射、带动能力

倾力打造中部地区综合性化工产业基地。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三化”链接,充分利用在与周边城市比较中,濮阳独有的三化链接优势,倾力打造中部地区综合性化工产业基地,努力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另外,要大力推动新材料、新能源等特色产业加速集聚,积极培育开发生物化工产业,谋划实现“四化”链接。

倾力打造林纸林板产业基地、将清丰打造为“中原家具之都”。加快推进林纸林板项目和企业建设步伐,坚持把林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主导产业,以扶持龙丰纸业等一批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林纸交易市场。紧密结合清丰家具产业的特色资源优势,积极打造现代家具产业园区,运用现代科技技术,加快实现传统家具制造业向现代化高科技家具产业转型,以众多知名家具品牌落户清丰为契机,将清丰打造为“中原家具之都”、中原家具生产销售中心,进而促进濮阳林业基地和林纸林板产业的快速发展。

倾力打造光电特色产业中心、中原经济区石油产业基地。充分利用濮阳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电光源生产基地的优势,培育提升濮阳电光源出口基地,全力打造电光源特色产业中心。发挥濮阳石油产业的优势,大力发展石油机械产业,形成石油机械产业基地。

(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打造中部能源物流中心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服务业的主要体现在第三产业上,2011年,我国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为40%,而濮阳市第三产业的比重仅为19%,与全国比较,濮阳现代服务业严重滞后。濮阳要跟上全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步伐,以“无水港”建设为抓手,发挥晋豫鲁铁路的“钟摆”效应,引进、输出货物。要引导资源要素向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和区域集中,推动商业贸易、休闲娱乐、会议会展、金融保险、创意产业、物流配送等服务业的大发展。

打造中部能源物流中心。目前,投资8.6亿元的中原油田文96地下储气库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投资80.2亿元、库容101亿立方米、日调峰能力3800万立方米的文23国家战略储气库项目已经落户濮阳,以运煤为主的晋豫鲁铁路已开工建设。濮阳要充分利用这两个契机,重点谋划打造中部能源物流中心。

发展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濮阳地处平原,土地肥沃,适宜农副产品的种植和畜牧业的发展,农副产品和畜产品丰富。因此,要充分发挥农副产品和畜产品资源优势,利用濮阳作为中原经济区重要出海通道、中原经济区衔接融合环渤海经济圈前沿的区位优势,通过电子化物流网络和实体化物流网络的有机结合,将濮阳打造成为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

(五)科学建设,构筑现代化交通体系

交通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动脉,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运作效率的高低,服务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一要充分发挥濮阳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建成通东达西、承南启北的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总体要求,加快构建高速公路、铁路、国道、城际快速通道、水运等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二要按照适度超前、优化结构、提高等级、完善配套的原则,加大能源、水利及区域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快建成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相适应的传输体系;三是进一步推进“无水港”建设,做好与日照港、黄骅港、天津港等出海口的对接,推动港口运输的快速发展,协调好临港产业与城市产业的关系,以此增强城市的物流中心、生产服务中心职能,形成强大的城市集聚磁吸效应,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六)注重开发,形成多个文化亮点

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濮阳市被确定为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的契机,充分开发濮阳市丰富的文化资源。

挖掘厚重的文化底蕴,将历史文化发扬光大,形成对周边城市的文化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一是通过着力打造“上古文化看濮阳”,突出厚重的历史文化。上古时期,濮阳既是颛顼遗都、帝舜故里,濮阳还是张氏始祖寻根地,尤其1983年发现的“中华第一龙”,更是为濮阳文化增添了独特风采,应倾力打造龙文化中心。二是把戚城公园打造成“卫文化”主题公园。戚城遗址,是春秋时期卫国的重要城邑。据史载,春秋各国诸侯在卫会盟14次,8次在戚,孔子周游列国14年,10年居卫,其儒家思想有些形成于濮阳。因此,应把戚城公园打造成具有“卫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以此来彰显濮阳卫文化的风采。三是注重发展黄河文化、孝道文化、红色文化、汉字文化、戏曲和传统工艺等。

注重传承当代文明,充分展示现代文化。一是利用濮阳“七城二奖”城市名片,展示现代文明。濮阳先后获得“七城二奖”的美誉,这在中西部城市中独树一帜,应利用独上接第226页

特的现代城市名片,打造现代文化产业。二是传承民间艺术,突出杂技文化。杂技之乡东北庄,是中原杂技明珠,解放后,该村成为濮阳市杂技团和河南省杂技团的主要人才培训基地。濮阳市杂技学校是全国三大杂技学校之一,为全国80%的杂技表演团体输送骨干人才。濮阳杂技团、濮阳民间杂技艺术中心蜚声中外,已经成为一支走向世界的文化产业团队,应把杂技文化打造成一个特色文化产业。

(七)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形成人才聚集效应

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对一个城市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在城市建设中具有先导性作用。一是加快高等院校的发展。高等院校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依托之一,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区域性中心城市无不是高校云集,因此,要实施重点高校建设工程,形成人才培养与聚集高地;二是加快科研院所的发展。增加科研院所的数量,扩大科研院所的规模,重视科研平台建设,提升科研院所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科研院所和研发中心,建立国家级石油化工科研基地;三是加快引进和留住高层次人才。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建立外来人才的政府协调机构,落实各种人才优厚待遇,为人才引进提供多种服务。

(八)建设新区,拉大城市框架

城市新区建设是提升城市职能、拉大城市框架、增强城市承载能力、推进城市空间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是以“高起点规划、高品位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将新区建设成为濮阳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两型”社会试验区和提升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做好新区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提升规划档次;二是强力推进新区配套设施建设,从推进“五纵四横”重点道路工程建设着手,同时继续推进重点设施建设,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将新区打造成为濮阳的城市新标志、新景观。

(九)提升品质,凸显城市特色魅力

城市品质主导城市发展,是目前对城市发展的最高定位,也是国际国内城市现代化的一大趋势。一要使绿化与城市有机结合起来,重点以城市各功能区为骨架,构建大绿化体系,以道路、河流为脉络,构建网格绿化体系,以公共场所、单位庭院为单元,构建块状绿色体系,提升城市绿化特色;二要使水系与城市有机结合起来,把平原水库建设和向河北送水工程与城市水系的形成有机结合起来,对市城区现有的新马颊河、老马颊河、濮水河进行改造和提升,大手笔规划建设,通过打造城区水系,使河水清起来、活起来,营造宁静、清新、雅致的原生态生活空间,凸显城市有水就有灵气的特色;三要使建筑与城市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提升濮阳城市建筑特色。思想、智慧、艺术,是城市的血脉,也是城市的魅力,要把这些元素体现在规划和建设之中,在建筑中融入文化基因,使建筑具有理念和智慧,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区域中心城市与生产业发展》,钟韵、闫小培,商务印书馆,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