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路运输的缺点范文

水路运输的缺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路运输的缺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水路运输的缺点范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运输方式的选择不当,易造成运输效率不高及运输费用长期无法降低这一尴尬局面的了解。分析了运输的重要性,概述了几种基本的运输方式,得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无法形成合力,阻碍综合运输效率的提高这一观点。因此,我国运输行业的发展,需采用合理的运输策略以提高运输的综合效率,为企业增加收益。

关键词:运输方式;合力;运输效率

1.运输的重要性

《辞海》中对运输的解释是“人和物的载运和输送”。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国内外许多企业的生产实践表明 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运输是物流作业中最直观的要素之一。运输是在运动中进行的,具有点多、面广、线长、流动、分散等特点,费用较高,在全部物流费用中所占比重最高,一般综合分析计算社会物流费用,运输费接近50%,因此运输成了降低物流费用的最具潜力的领域。而运输成本的降低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在运输过程中采用适宜的运输工具,以达到在确保运输质量的同时,利用最少的运输环节,将货物从始发地运至目的地的目标。那么建立综合运输体系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是很有必要的。且政府对物流行业的支持对其发展实十分有利的。

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以及我们日常生活必需品等等都要依靠运输来解决,运输是人类社会一种不可缺少的需求。

2.各种运输方式概述

2.1 基本的运输方式

最基本的运输方式有五种,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以及管道运输。

(1)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一般在200km以内,国际上在300km以内。①适合短距离运输,但运输车辆的车型结构不合理,造成了公路运输的运输能力小、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

⑵ 铁路运输铁路运输经济里程一般在300——500km以上,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作用。其初期建设投资高,营运缺乏弹性,货损较高。

⑶按照国际惯例,500km以上的货物运输应采用水路运输,他是利用船舶和其他浮云工具,在海洋、江河、湖泊、水库及人工水道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是最早采用的专业化的运输方式。易受自然条件影响(如港口、水位、季节和气候等),可及性差,运送速度慢,在途时间长,会增加货主的流动资金占有量。

⑷ 航空运输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当时主要是进行航空邮件的传递。到1919年,世界乘客量达到3500人。[1]受气候条件限制,可达性差。航空运输只适宜长途旅客运输和体积小、价值高的物资。

⑸管道运输主要利用管道,通过一定的压力差而完成商品运输的一种现代运输方式。现代管道运输始于19世纪中叶,是随石油开发而兴起,并随着石油、天然气等流体燃料需求量的增长而发展的。

2. 2其它运输方式

⑴集装箱货物运输

集装箱被称作20世纪世纪运输发展史上最伟大的“运输革命”,是以集装箱为运输单位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现代化的运输方式。适用与水路运输、铁路及多式联运。

集装箱在应用上有诸多的优点,集装箱货物运输有利于提高运输质量,减少货损货差;能帮助节省费用,降低货运成本;提高装卸效率,加速运输工具的周转;简化了货运手续,便利了货物的运输集装箱运输方式把传统的齐全运输串联成为连续的成组运输,可以促进了多式联运的发展。

⑵多式联运

多式联运是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新型运输方式,它是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将不同的运输方式组合在一起,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的效益最优化为目标的联运组织形式。

多式联运的快速发展,必然有其可取之处,如手续简单统一,节省人力,物力和有关费用,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减少库存,降低货损,货差事故,②提高运输质量,减少中间环节,加快运送,提高运输管理水平,实现运输合理化。

3.物流活动中运输方式的优势比较

对公路运输而言,国家高速公路网主骨架的建设的加快,给公路运输带来了很多的便利,而且公路运输还可以在灵活、方便的基础上选择多挂车增加运输车辆的运货量。

而在服务里程方面,铁路在所有的运输方式中名列榜首。其中还存在“满载超轴”的优势。

在水路运输成本中存在非常明显的距离经济——“拖带顶推”,带来成本的急剧下降。

3.1.4 航空运输

现代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政治稳定、对外开放和经济繁荣的程度。对航空运输发展问题的研究是民航建设的基础,关系到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水平,决定着行业内部综合平衡和协调发展。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航空运输处在高速增长阶段。

3.1.5 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最经济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又被称为文明运输。对一个工业国来说,工业越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越高,耗用能源越大,依靠管道运输的程度就越大。

4.综合效率的研究

五种运输方式各有优缺点,将这几种运输方式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发展多式联运才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必经之路。以最小的成本投入实现最高经济效益,建立一个高性能的综合运输系统。

以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这五种基本的运输方式各自的优缺点,货物特性、运输量、运输距离、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等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选择最为合理的运输方式组合。

结合运输活动中的现实情况和环境,选择最合理、高效的运输方式的一种综合运输的方法。

在集装箱业务下发展起来的多式联运,是物流行业发展的方向。这种运输方式的优越性,在国际和国内的货物运输中都得到了体现。建立集装箱货运站,联运网点,必须设备,联运路线,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对多式联运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对社会和国家的经济效益的增加有很大的推动力。

5.结论

现代运输强调物流的系统观念,在拓展港口功能、充分发挥港口集疏运作用的前提下,建立以港口为物流中心的、由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优化组合的多式联运系统。相对高速发展的经济和物流需求而言,我国铁路运力偏紧、沿海水路运力偏紧、港口疏运能力不足,区域交通与物流一体化水平不高。

多式联运不仅仅是将各种运输机能有效地联结起来,而且追求系统的整体效率,在流通过程中追求综合价值链中的利润。我国的多式联运服务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的物流资源整合形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并逐步融入全球一体化当中,多式联运的发展有着可观的前景, 对改善我国运输环境,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意义。

注释:

[1]张敏,黄中鼎.物流运输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67.

[2]黄中鼎.现代物流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20.

[3]范军.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战略对策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03:103.

[4]阎子刚.物流运输管理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7.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7-0112-02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运输方式的选择不当,易造成运输效率不高及运输费用长期无法降低这一尴尬局面的了解。分析了运输的重要性,概述了几种基本的运输方式,得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无法形成合力,阻碍综合运输效率的提高这一观点。因此,我国运输行业的发展,需采用合理的运输策略以提高运输的综合效率,为企业增加收益。

关键词:运输方式;合力;运输效率

1.运输的重要性

《辞海》中对运输的解释是“人和物的载运和输送”。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国内外许多企业的生产实践表明 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运输是物流作业中最直观的要素之一。运输是在运动中进行的,具有点多、面广、线长、流动、分散等特点,费用较高,在全部物流费用中所占比重最高,一般综合分析计算社会物流费用,运输费接近50%,因此运输成了降低物流费用的最具潜力的领域。而运输成本的降低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在运输过程中采用适宜的运输工具,以达到在确保运输质量的同时,利用最少的运输环节,将货物从始发地运至目的地的目标。那么建立综合运输体系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是很有必要的。且政府对物流行业的支持对其发展实十分有利的。

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以及我们日常生活必需品等等都要依靠运输来解决,运输是人类社会一种不可缺少的需求。

2.各种运输方式概述

2.1 基本的运输方式

最基本的运输方式有五种,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以及管道运输。

(1)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一般在200km以内,国际上在300km以内。①适合短距离运输,但运输车辆的车型结构不合理,造成了公路运输的运输能力小、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

⑵ 铁路运输铁路运输经济里程一般在300——500km以上,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作用。其初期建设投资高,营运缺乏弹性,货损较高。

⑶按照国际惯例,500km以上的货物运输应采用水路运输,他是利用船舶和其他浮云工具,在海洋、江河、湖泊、水库及人工水道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是最早采用的专业化的运输方式。易受自然条件影响(如港口、水位、季节和气候等),可及性差,运送速度慢,在途时间长,会增加货主的流动资金占有量。

⑷ 航空运输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当时主要是进行航空邮件的传递。到1919年,世界乘客量达到3500人。[1]受气候条件限制,可达性差。航空运输只适宜长途旅客运输和体积小、价值高的物资。

⑸管道运输主要利用管道,通过一定的压力差而完成商品运输的一种现代运输方式。现代管道运输始于19世纪中叶,是随石油开发而兴起,并随着石油、天然气等流体燃料需求量的增长而发展的。

2. 2其它运输方式

⑴集装箱货物运输

集装箱被称作20世纪世纪运输发展史上最伟大的“运输革命”,是以集装箱为运输单位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现代化的运输方式。适用与水路运输、铁路及多式联运。

集装箱在应用上有诸多的优点,集装箱货物运输有利于提高运输质量,减少货损货差;能帮助节省费用,降低货运成本;提高装卸效率,加速运输工具的周转;简化了货运手续,便利了货物的运输集装箱运输方式把传统的齐全运输串联成为连续的成组运输,可以促进了多式联运的发展。

⑵多式联运

多式联运是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新型运输方式,它是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将不同的运输方式组合在一起,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的效益最优化为目标的联运组织形式。

多式联运的快速发展,必然有其可取之处,如手续简单统一,节省人力,物力和有关费用,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减少库存,降低货损,货差事故,②提高运输质量,减少中间环节,加快运送,提高运输管理水平,实现运输合理化。

3.物流活动中运输方式的优势比较

对公路运输而言,国家高速公路网主骨架的建设的加快,给公路运输带来了很多的便利,而且公路运输还可以在灵活、方便的基础上选择多挂车增加运输车辆的运货量。

而在服务里程方面,铁路在所有的运输方式中名列榜首。其中还存在“满载超轴”的优势。

在水路运输成本中存在非常明显的距离经济——“拖带顶推”,带来成本的急剧下降。

3.1.4 航空运输

现代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政治稳定、对外开放和经济繁荣的程度。对航空运输发展问题的研究是民航建设的基础,关系到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水平,决定着行业内部综合平衡和协调发展。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航空运输处在高速增长阶段。

3.1.5 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最经济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又被称为文明运输。对一个工业国来说,工业越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越高,耗用能源越大,依靠管道运输的程度就越大。

4.综合效率的研究

五种运输方式各有优缺点,将这几种运输方式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发展多式联运才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必经之路。以最小的成本投入实现最高经济效益,建立一个高性能的综合运输系统。

以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这五种基本的运输方式各自的优缺点,货物特性、运输量、运输距离、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等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选择最为合理的运输方式组合。

结合运输活动中的现实情况和环境,选择最合理、高效的运输方式的一种综合运输的方法。

在集装箱业务下发展起来的多式联运,是物流行业发展的方向。这种运输方式的优越性,在国际和国内的货物运输中都得到了体现。建立集装箱货运站,联运网点,必须设备,联运路线,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对多式联运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对社会和国家的经济效益的增加有很大的推动力。

5.结论

现代运输强调物流的系统观念,在拓展港口功能、充分发挥港口集疏运作用的前提下,建立以港口为物流中心的、由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优化组合的多式联运系统。相对高速发展的经济和物流需求而言,我国铁路运力偏紧、沿海水路运力偏紧、港口疏运能力不足,区域交通与物流一体化水平不高。

多式联运不仅仅是将各种运输机能有效地联结起来,而且追求系统的整体效率,在流通过程中追求综合价值链中的利润。我国的多式联运服务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的物流资源整合形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并逐步融入全球一体化当中,多式联运的发展有着可观的前景, 对改善我国运输环境,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意义。

注释:

[1]张敏,黄中鼎.物流运输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67.

[2]黄中鼎.现代物流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20.

[3]范军.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战略对策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03:103.

第2篇:水路运输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运输业;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性

Abstract: at present, along with China's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perfect, has formed the highway, railway, water transport, aviation and pipe five mode of transportation primarily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is paper is mainly to the mode of transportation of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discussed.

Keywords: transportation; Mode of transportation;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U1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形成了以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为主的综合运输体系。每种运输方式都有其各自特性,只有在各自的适用环境下才能发挥出自己的竞争优势。当然,这种对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性的界定是基于其在运输环境和运输条件能够充分地保证该种运输方式优势发挥的基础上才能得以体现。这种界定方法只适用于计划经济环境,市场经济环境下,面对复杂多变的运输形势以及多层次、多样化的运输需求,静态技术经济特性暴露出其不足的地方,为了能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对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性的界定不能只是站在各种运输方式自身的角度,要站在整个运输方式的角度对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性进行审视更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经济性、时效性、方便性、舒适性和安全性五个角度对每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进行比较和分析。

1.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

1.1公路运输方式的优势

公路运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第一、是公路运输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比较高,可以实现门到门的运输。公路运输不但可以进行直达运输,也能为铁路、航空和水运等其他运输方式集散货物。第二、公路建设投资省,资金回收期短。第三、送达速度快。第四、公路运输的运输工具和一些基础设施的技术改造较容易。

1.2 铁路运输方式的优势

铁路运输方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第一、运输量大。铁路运输的运量远远大于公路和航空运输,它适合运输大宗货物,是一种通用的运输方式,既可以运货也可以运客。第二、运输速度快,时效性比较强,客货到达的准确性较高。第三、可靠性强。由于铁路运输受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小,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所以具有较强的可靠性。第四、对环境的污染小。我国铁路多数以电力作为动力源,排放的有害气体较少,对环境污染少。第五、铁路运输运营成本较低。铁路运输一般都是长距离、大运量运输,且铁路运输成本没有原料支出,固定资产折旧费所占的比例较大,所以铁路运输的单位运输成本较低。

1.3 水路运输方式的优势

水路运输具有以下的技术经济特性:第一、运输量大。第二、运营成本低。由于运输船舶的运输量大,运输的里程较远,多数利用天然的运输航道,运输费用较低,所以水运的单位运输成本较低。第三、水运建设投资少。由于水运运输大多利用的是天然的航道,所以建设投资较省。

1.4 航空运输方式的优势

航空运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第一、是速度最快的一种运输方式。第二、机动性和通达性都比较好。航空运输不受地形的限制,只要相关基础设施能得到保障,就可以开辟运输航线。第三、安全性和舒适性较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航空运输的事故率越来越低,提供运输服务基础设施的舒适性也越来好。第四、航运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短,投资较少,投资回收率比较高。

1.5管道运输方式的优势

管道运输的运输对象比较单一,适合运送一些如气体、液体等流体状的运输产品,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管道运输有它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第一、连续性强,通达性好。第二、所占用的土地资源较少。管道埋于地下,对土地的占用较少。第三、运输量大。第四、能耗小,运输成本低。第五、对环境的污染较小。管道埋于地下,如果不发生管道泄漏,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各种运输方式的劣势

每种运输方式并不是在任何运输环境和运输条件下都是适用的,这源于其本身技术经济特性的局限性。下面就将几种运输方式的劣势加以比较:铁路运输的缺点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较大,金属的消耗量也大。水路运输的速度比较慢,从而导致货物的在途时间较长。公路运输与铁路和水运相比,他的缺点主要是能耗和单位运输成本较高,一般不适用于大宗、长距离货物的运输。公路运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较差,在交通事故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航空是运行速度最快的运输方式。但是飞机的造价非常高,能耗量很大,相对运输能力小,对技术的要求较为严格,且在运输的过程中受气候条件的限制比较大。管道运输主要适合运送一些气体或是流体状的物品,是一种专用的运输方式运,运送对象比较单一,且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较大,金属的消耗量也大。

3.基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动态技术经济特性

对每种运输方式静态经济技术经济特性的界定是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进行的,也就是说只是站在每种运输自身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但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的转变,运输市场环境复杂多变,运输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要求。市场经济环境下以静态技术经济特性为理论基点进行综合运输布局规划存有问题。在特定的运输环境下,飞机不一定最快,水运也不一定最慢。曾在书中看过一个关于百米赛的问题:“赛程为100米,参赛的选手分别为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还有骑马的以及一个徒步运动员,试问哪一个最先通过终点?”答案是运动员。因为在赛程只限制在100米的条件下,运动员起跑的反应时间最短,加速度是最大的,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终点。所以说在该种条件下,最快的并非为小汽车,而是运动员。因此,只有站在整个运输方式的角度去界定每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应用动态的模式才能在运输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优势。

4.总结

现有理论中基本上都对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不同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性的比较分析,我们对每种运输方式的优劣势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但现实中,会发现现有理论对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性的界定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在计划经济环境下提出的静态技术经济特性不能完全适用于市场经济环境。只有动态的模式,站在综合运输的角度去界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更能适应当今运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剑华主编.运输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孙启鹏主编.综合运输理论与方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第3篇:水路运输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石油储运 污染 规避措施 现状和改进

就当前可用资源的使用情况来看,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石油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可以说石油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石油在带给我们能源动力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许多污染问题,关于石油的储藏模式和运输方式,尽可能的减少突发事故来规避污染;有关石油单位的工作人员和储运技术研究人员,也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改良,积极探讨石油储运过程中对污染的规避措施。

1 石油的储藏和运输

1.1 石油的储藏

我国石油的储藏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逐渐向大型化和规模化发展,主要有地表压力容器、海上储罐和地下岩洞储库等方式。中国石油战略储备第一期项目,已经选定在大连、黄岛、镇海和舟山这4个地区建立石油储备基,这4个基地的总储备能力约为1400万吨;第二批石油储备基地也已经开始筹建,规划的石油储备能力为2800万吨;我国已经在东南沿海建成了LPG地下岩洞储备库,单库储量就已经超过20万立方米。随着油库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必然导致了石油储藏中带来的废气、废水、废渣大量增加,污染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也随着加重,如何规划、建设和管理好石油储藏工作,是我国相关石油产业和研究 工作者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1.2 石油的运输

铁路油罐车运输:适合用于中小批量的原油进行中长距离的运输,这种运输方式在我国油田开发的初期,原油的产量还未达到一定规模时,是用来作为国家输油管道建设前的过渡阶段,所以它的应用较普遍;输油管道的转油站内,也常常会设有原油装车栈桥,用做火车油罐车将石油运往消费地。

公路油罐运输车:石油运输灵活性大,适合用于没有水路可以通行和不靠近铁路的地区,常在各地的加油站见到,在我国主要用于短途运输。

水路运输:具有成本低、运输量大的优点,按照海河可以分成远洋运输、沿海运输、内河运输、湖泊运输。远洋运输是指距离很长,跨洋进行石油运输的方式;沿海运输是指几个临近海区间或本海区内的运输;内河运输一般表现为国内各地相同内河间的运输;湖泊运输是指在同一湖泊周边进行的区内运输。水路运输的主要运输工具是油轮和油驳,万吨以上的油轮一般用于原油的海运,比如我国的大连新港、秦皇岛油港、黄岛油港等地都能够停靠万吨级的巨轮;万吨以下的(多指3 000吨以下)油轮、油驳是国内江河间的常用石油运输工具。

管道运输有两类:一是油田内的油气集输管道、炼油厂内部的输油管道,这些都是属于石油工业内部的输油管道;二是用于输送原油或天然气的长距离输油(气)管道。

2 污染问题和远距离输油管道建设

2.1 废气污染问题

石油储藏带来的废气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温度和大大气压的变化,导致油气膨胀,从油罐中自行排出;二是油罐收发过程中,因为气体空间的变化而导致部分油气被排出罐外。石油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也会产生油气挥发,所以这些废气会直接进入大气,污染了环境,加大了安全生产或工作的难度。石油的蒸发损耗数量是十分惊人的,它所具备的易燃易爆特性也是十分可怕的,无论是在石油储藏、运输过程中带来的废气污染,还是石油使用过程中带来的废气污染,都需要受到重视,必须加速治理这些问题,减少废气所带来的环境危害。

2.2 废水污染问题

石油储运带来的废水,主要产生于以下几个方面:油罐进行检查维修时,需要使用蒸汽或清水进行油罐内外部的清洗工作,清洗后的水含有大量石油成分;石油在进入油罐时,大都会含有水分,在油罐内存放后,静置分离,脱除水分,脱除的水分就是石油废水;油气挥发聚集,因此在初期的雨水中会含有少量的油气,这些雨水在地面形成石油废水;在一些油轮中,卸下的压舱水也含有石油成分,这些废水被直接排入海洋、河流中。

2.3 规避措施

建立健全的石油储运模式,制定国家石油储运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因地制宜地研究每个储运系统的实行方法,保证我国石油储运工作的规范和有序进行。加快石油储存、运输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比如高黏易凝原油管输技术、高强度管材和大型储油罐技术的研究,使得我国石油管输和储藏技术达到先进水平;综合预防和治理石油储运过程中带来的污染问题,成立专门的污染问题应对小组,致力于石油储运环境污染的研究和治理。

2.4 远距离输油管道建设

我们一般把管径大于150mm,输送距离大于100km的管道称之为远距离输油管道,可分为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和液化气(包括液化天然气“LNG”和液化石油气“LPG”)管道。远距离输油管道的生产有着自身的特点:管道线路长、站库多,运送的介质易燃、易爆、易凝、输送压力高,且要求连续运行。所以,远距离输油管道的生产必须依靠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管理、精心的维护、准确的监控,确保输送石油过程中安全平稳。为保证生产运行安全,调度人员要根据输油量、输油所处的季节,制定合理的输油运行方式;利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组成的全自动控制的密闭管道SCADA系统;对管道设备的安全管理,要做到设备运行记录与分析、故障检测、维护维修计划、更新改造、关键设备的检测和事故预测;在管道干线上,要对钢管的绝缘涂层、防腐、河流穿跨越、保温、线路阀室、阴极保护设施、水工保护构筑物等进行检查和维护。

为了保证远距离输油管道的安全运行,根据国内不同长输管道的特点,必须采用安全防护新技术:对超役管道、跨越管桥、大型穿越进行安全使用期限的评估;管道、储罐上应用新型涂料降低腐蚀;在原油中添加降凝剂或热处理,降低原油凝固点和粘度,实现含蜡或高黏度原油的常温输送;加入缓蚀剂降低内腐蚀;应用区域性和大气中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解决输油站库的管道设备腐蚀问题;采用Pig进行管道清管、漏磁法和超声波法测量管道壁厚、检漏、成品油顺序输送的界面隔离;重点易燃易爆场所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烟雾报警、火光报警、自动消防系统、安全监视系统等。

3 总结

目前我国对于石油的使用需求量仍然巨大,石油储运工作也保持着高速运转,石油在储藏和运输上带来的污染问题依旧严重,怎样治理和规避这些污染问题,需要石油运输方、管理者、污染治理研究单位同心协力,将石油储运污染更高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吴世逵.石油储运基础知识[M].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

[2] 张艳梅.储运油料学(第二版)[M].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3] 李征西,徐思文.油品储运设计手册[M].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第4篇:水路运输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利用效率;区域经济;区域合作;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4-0108-05

两千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出使西域时开辟了一条东起长安(今陕西西安),西达罗马的“古丝绸之路”[1]。作为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通道,其对我国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往来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仅仅依靠这条陆上通道,必然受到“大航海时代”的欺凌,以致这条一直被誉为全球最重要的商贸大动脉贸易通道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因为航海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古丝绸之路失去了原有的成本优势,这严重制约了我国与西欧国家的区域合作。因此,如何使这条贸易通道重新崛起,加强各地区之间的区域合作,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被提到了国家议程上来。

一、文献综述

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包括满足人和货物移动性需求的大型网络和终端设施,具体包括铁路、高速公路、民用机场和水运等。在贸易环境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降低各国间经济往来成本,加快物流速度,从而刺激我国与西欧各国间的区域合作,最终增强区域经济系统的开放程度。效率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为依托,追求零浪费、零消耗,最终不仅要实现低投入高产出,而且使社会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2]。根据国家有关资料统计,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利用效率高低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效益的提升。

一直以来,许多国内学者也已经开始研究大型交通基础设施效率评价。其研究不仅涉及发达国家,而且也包括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的实证分析。颜飞(2007)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原理,论证了高速公路运行效率与社会净收益间的正相关性[3]。赵雪峰(2010)从经济学理论出发,并以陕西省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数据包络模型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的总量效率和结构效率之间的相关性,最终发现交通基础设施规模、布局、结构影响了其效率的提升[4]。王倩倩(2012)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城市交通运行效率进行了系统的评价,结果表明城市道路的形式、状况以及城市空间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运行效率的提高[5]。李强(2014)以基础设施和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为切入点,客观地分析了基础设施制度变迁对其运行效率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两者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6]。

纵观国内研究现状,虽然对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率评价的研究方兴未艾,但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新型概念对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利用效率进行研究的文献少之又少,几乎未发现以西北内陆地区的基础设施作为切入点考察经济带发展的文献。那么坐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交通设施功能的完善是否能够促进经济带又好又快的发展,是否能够产生强大的拉动效应?

笔者将这些问题作为切入点,以经济带上的西北五省(区)为例,引用相关理论和模型,对这些地区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利用效率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探讨。这对于完善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一)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迫切要求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被逐渐提上议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和壮大主要依赖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同时坐落于经济带上的西北五省(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民间投资并不活跃。因此,吸引外界投资不仅是其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源泉,而且是加强其贸易往来的先决条件,可见加大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贸易发展而言迫在眉睫。

(二)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延伸的重要桥梁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区域合作被认为是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今能源合作、经济合作、金融合作既是加强欧亚各国经济联系以及拓宽其经济发展空间的最佳合作模式,又是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沿途各国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决策。因此,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功能的完善不仅是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从线形的“商贸路”向产业和人口集聚的“经济带”快速转型的基础保障,而且是吸引企业入驻、形成循环产业生态链的重要桥梁。

(三)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良好运行提供了可能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需要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发展空间,以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为依托,使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可见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功能的不断完善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这项大事业提供了可能。

三、西北五省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利用效率分析

研究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借鉴官方定义,其中横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以这五省(区)为研究对象对经济带来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陕西省已被列为全国低碳示范省区,数据透明性相对较高,这使得研究更加具有可行性。

(一)模型选取

长期以来,对交通基础设施利用效率评价的模型主要集中于费用一效益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聚类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其中费用一效益分析法仅仅从经济视角出发忽略了社会效益[7]。模糊综合评判法、层次分析法在确定指标权重时主观性较强,导致最终结果可信度偏低;熵值法对权重的确定主要基于客观数据,可信度较高。聚类分析法评价指标时需要收集大量的原始数据,工作量相对较大且分析时具有一定难度。数据包络分析法可以评价多输入多输出的大系统,虽然不受市场环境的干扰,权重的确定以实际数据的最优权重为准,客观性较强,适合于多输入多输出相对有效性的评价,但只反映决策单元的相对发展指标而无法反映其实际发展水平;基于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本文选取熵值法确定所选指标权重,进而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西北五省(区)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利用效率进行评价。

(二)指标选取

结合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官方定义,以铁路、高速公路、民用机场、水运为研究对象,笔者以营业里程数(A1)和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A2)作为投入指标,以客运周转量(A3)和货运周转量(A4)作为产出指标,依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选取2000―2012年统计数据对西北五省(区)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利用效率进行探讨。

(三)熵值法确定权重

笔者选取熵值法来确定投入产出权重,熵值法多用在信息论中,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信息容量越复杂,不确定性就越小,熵值也就越小;信息容量越简单,不确定性越大,熵值也越大。其计算步骤如下。

1. 原始数据标准化。在数据分析时,由于不同变量常常具有不同的单位和不同的变异程度,为了消除量纲影响和变量自身变异大小和数值大小的影响,应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包括数据趋同化处理和无量纲化处理。前者主要处理不同性质的指标,使其趋于统一化,便于分析比较。而后者主要针对不同变动趋势的评价指标,使所有指标都成正相关或负相关。

对于正相关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公式如下:

Dij={i=1,2,3,4;j=1,2,3,4,5}(下同)

其中Xij指第j个省的第i个指标数值。

对于负相关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公式如下:

Dij=

根据上述公式,利用MATLAB软件对各个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得不同指标数据间能够相互比较。

2. 熵值的确定。对所有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后,据此计算各评价指标的熵值,计算公式如下:

第i个指标的熵值为:hi=-kfijlnfij,式中fij=,k=,Dij代表第j个省对应的第i个指标的标准化数值。

3. 熵权的确定。上述两步完成之后,就可以确定2000―2012年各评价指标对应的熵权Si,计算公式为:Si=(0≤Si≤1,∑Si=1),在此基础上对12年内各指标熵权取平均值,具体公式为:wi=Sin / n(n=1,2……13)

得出评价指标体系4个指标的熵权,见表1。

(四)投入产出法确定利用效率

投入产出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特定经济系统内投入与产出的内在关系,其计算公式为总投入与总产出的比值。笔者对投入产出模型进一步细化,结合数据包络模型中利用效率分析的方法,使用下列公式分析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

Yj= (j=1,2,3,4,5)

其中,wi代表第i个指标的熵权;Dij代表各指标标准化数值,Yj代表第j个省的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利用效率(%),计算结果见表2。

由表2及图1可见,西北五省(区)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民用机场、水运的利用效率,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2000―2005年,西北五省(区)的利用效率下降速度相对较平缓,而且波动较小;2005―2007年,利用效率出现大幅度下降,其中甘肃省下降最快,从2005年的1.69%下滑到2007年的0.48%,平均下滑速度为30.38%,陕西省的下滑速度最为缓慢,但也高达23.55%。2007―2008年,仅仅一年时间,五省(区)的利用效率又出现大幅度回升,其中宁夏回升最明显,直接从0.41%上升到0.76%。2008―2012年总体均处于缓慢下降阶段。总体来说,其中陕西省的利用效率相对其他省份虽然偏低,但其下滑速度相对较慢,而新疆的利用效率从2000年的1.3%直接下降到2012年的0.11%,平均下降速度高达88.87%。

四、西北五省(区)交通基础设施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营业里程过度增长

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发现近年来各省的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利用效率逐渐降低,然而其营业里程却逐年增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大型交通营业里程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84.85%、87.21%、11.63%、13.04%、16.14%。营业里程的大幅度增加却带来利用效率的逐步下降。据调查发现,西北五省(区)的部分铁路和高速公路位于人流量稀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使得大量的交通资源闲置,从而利用效率偏低。

(二)投资比例不均衡

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在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逐年增强,但投资比例却严重失衡,主要投资力度放在铁路和高速公路上,而对于民用机场和水运投资却相对较少,铁路和高速公路大量新建,营业里程大幅度增加,但由于铁路和高速公路货客车混跑的特点,导致其货运相对较繁忙,无形中忽视了客运的发展,尤其是客车旅行速度慢,增加了顾客的时间成本,导致航空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越来越重要[8]。同时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水运运输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更多的企业和消费者趋向于选择航空运输和水运,这无疑成为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利用效率下降的导火线。

(三)客货运周转量规模偏小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2000―2012年间,客运量、客运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平均值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出五省(区)的平均客运量和货运量都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不足,但利用效率却逐步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于旅客周转量和货物周转量规模太小,即足够的大型交通资源投入并没有有效转化成相应的大型交通服务性产出。

五、提升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利用效率的对策及建议――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适当降低铁路和高速公路营业总里程的增长速度

铁路和高速公路的营业里程的过度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经济带的快速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强调区域合作、经济贸易、金融合作的有效性,即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获得最大的国民经济效益。因此,要合理规划铁路和高速公路营业里程的增长速度,使铁路和高速公路的总体布局与国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和陆运市场需求相适应,促进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土地资源的均衡开发和国民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使其有效满足旅客对运输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从而提高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适当的降低铁路和高速公路的投资成本,实现投资率最大化[8]。政府也可以采取一些扶持政策,比如按货物量的重量实施税收减免政策,吸引外商投资,积极鼓励我国与其他国家开展贸易往来,从而充分有效地利用陆运资源。

(二)合理调整大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比例

要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互联互通,仅仅依赖铁路和高速公路干线难以形成网络化的物流系统。同时由于铁路和高速公路客货混运,运输繁忙,导致其时间成本大幅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客货运输转向航空和水运。因此,政府应合理调整大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比例,适应运输工具的变化。具体可借鉴库存管理中的ABC原则,依据大型交通设施的发展前景,拨放相应的投资资金,即重要的关键的20%大型交通运输给予80%的投资,一般重要的给予15%的投资,其余的给予5%的投资。例如目前我国民用机场数量较少,地域服务范围狭窄[9],国家应注重提高民用机场的投资率,扩大民用机场的服务范围。加强各个机场之间的协调性,有效地配置资源以充分发挥民用机场的独特优势。同时将民用机场与其所在地区的城市规划以及其他交通运输工具有效衔接,使民航的投入产出率达到最大。此外,应全面提高民用机场的安全保障能力和运输服务质量水平。从总体上实现民用机场功能的改善,为经济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增加我国水路运输货物进出口量

水路运输作为贸易往来的重要交通运输工具,其具有载重量大、成本低、投资少等独特优势,不仅可承担各种外贸货物的进出口运输,而且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各个省份甚至是全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目前我国水路运输设施建设已经迈出了较大步伐,但其发展速度仍相对缓慢,严重影响了水上运输货物吞吐功能的发挥。因此,首先应完善水路运输的自身功能,扩大后方陆域范围,增加各种等级通道,从而提升水上运输货物吞吐能力。其次,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优先加大重点水运通道的控制性工程建设的力度。此外,政府可以采取相应的优惠措施,以吸引更多的水路运输企业登记注册。同时,应加强各种经济带的有机融合,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总而言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而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又与经济带的有效建立密切相关,尤其是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的提升,不仅有利于区域间的有效融合,而且为经济带的良好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政府应逐步完善大型交通基础设施,有效提升其利用效率,最终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各国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龚新蜀,马骏.“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贸易的影响[J].企业经济,2014,(3):156-159.

[2]仲维庆.基于运行效率的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决策效果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7-55.

[3]颜飞,周国光.基于社会净福利的交通基础设施利用效率研究――以高速公路效率交通量为例[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5):58-61.

[4]赵雪锋.交通基础设施效率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0:1-5.

[5]王倩倩.城市交通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83-84.

[6]李强,魏巍.交通基础设施、制度变迁与全要素能源效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4,(1):54-61.

[7]卢晓霞.重庆市公路运输系统运行效率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1:28-30.

[8]文望青,罗世东.京沪高速铁路桥梁设计关键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09,(2):30-39,49.

[9]南宇峰.支线机场规划设计有关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洛阳北郊机场为例[J].交通企业管理,2012,(1).

第5篇:水路运输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绿色物流;政府规制;政策激励;教育和传播

中图分类号:F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4-0031-02

绿色代表生命、健康和活力。绿色不仅是人类生活环境的本色,还意味着和谐的生态环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兴起了一股“绿色浪潮”。不久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当今的科学发展观都要求我们进行一场绿色革命。所以,绿色物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它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深得大家的关注。

1 绿色物流

1.1 物流活动的外部性特征

物流活动具有典型的外部性特征。所谓的外部性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的外部影响。它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负外部性是指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1.2 绿色物流的内涵

物流就是将物料或商品在空间与时间上的位移。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和面向环境管理的理念,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控制、管理和实施的过程。 一般物流活动主要是为了实现某一主体的经济利益,而绿色物流的目标是在上述经济利益目标之外,还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既具有经济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的目标。

2 绿色物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①物流基础设施的绿化水平不高,信息技术落后。②仓储设施落后,库容体积小而分散,各种综合性货运枢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建设发展缓慢。③物流中心的经济效益不高,存在着严重的资源和人力的浪费,违背了绿色物流节约资源的原则。④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物流效率。⑤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不高。⑥不完善的绿色物流发展“软件”。管理体制上存在着巨大的障碍,政府的引导作用不是很强。⑦环境教育的力度不强,消费者对绿色物流没有深刻的了解。⑧企业缺乏复合型人才。

绿色物流存在着这些方面的不足,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绿色物流观念没有普及,甚至还十分陌生,还有相关法律制度缺失,导致绿色物流发展无章可循,无法可依。而且物流行业发展滞后,没有形成规模。物流管理人员匮乏也是重要的原因。

3 制度创新的对策

3.1 政府规制

政府规制存在合理性的原因是“市场失灵”的广泛存在。政府规制的目的在于政府对于物流企业或制造业的物流行为给予限制或禁止,对于企业的外部不经济的物流活动给予约束和干预。政府规制的优点是目标的明确性和执行的强制性,并且具有效果的直接性。它可以弥补激励机制约束力不足的缺点。

(1)环境规制。环境法规的定制。环境法规的定制就是通过环境控制标准和方法条款来约束企业或个人的行为。对绿色物流进行法律控制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法律条款和多种手段,建立起污染者对他们所造成的损害应负的法律责任。它可以包括:采用与环境兼容性好的材料;回收再循环利用法规;污染控制法规。

(2)收费制度。排污的收费:排污的收费是根据厂商或污染源产生的排污量收费,对污染物的排放收费一直是经济学家所倡导的用来实现污染控制目标的手段。排污收费的特点是针对排放收费,而不是针对产品收费,因而会鼓励一些有利的替代行为。②废弃物的收费:废弃物的倾倒会对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影响,阻止对这类废弃物的非法处置就显得特别重要。很多国家对于包装废弃物的控制,除了制定法规条例之外,还收取高额处置费用,使企业进行包装材料的循环利用。

(3)许可证制度。许可证制度的基本思路是环境管理部门首先确定符合环境标准的总排污量,然后确定单个的排污许可,各单个排污许可之和即为允许排污总量。该制度能够更好的实现污染控制目标的成本最低,如果污染制造者减少污染所花费的成本大于许可证的价格,它就会采取控制污染措施。

(4)绿色物流的标准。由于物流系统的功能环节涉及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管理部门,如果没有各环节统一的技术标准,很难保证各环节的有效衔接,也很难实现一贯到底的物流模式。它包括最低排放标准、车辆技术标准、装载工具标准、包装尺度标准。

3.2 市场竞争秩序规制

(1)垄断的规制。垄断是指垄断主体(市场主体或行政主体)对市场的经济运行过程进行排他性控制或对市场竞争进行实质性的限制,妨碍公平竞争秩序的行为或状态。有些物流中心凭借自身的技术的垄断造成物流产业的垄断,垄断的结果就是该企业可以不考虑到环境的因素进行生产运输,对于一些垄断的行业引入竞争机制是客不容缓的。

(2)对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限制竞争行为是指企业滥用优势地位,或通过订立协议、团体决定或其他方式排斥或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我国市场竞争中限制竞争的行为已经不少见了,特别是在利用合同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限制上下游层面上企业之间竞争的现象、行业协会限定最低价格的联合定价行为等。绿色物流要发展,要建立绿色供应链,上下游的部门的衔接也要靠竞争,如果竞争行为被限制了,就难以形成绿色供应链了,绿色物流就无从发展。政府方面要好好的整顿这种默许或支持的行为。

(3)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在市场竞争中,经营者为了牟取自身的利益,采用损人利己、违背诚实信用的商业原则的竞争手段争夺市场,给市场秩序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同时也损害了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绿色物流的发展不仅包括绿色技术的使用,同样也包括了竞争过程的“绿色”,对于不正当的竞争行为的消灭,物流的绿色产业的实现才更有可能,全面实施良性的竞争环境是绿色物流的必由之路。

3.3 激励政策

政府规制虽然具有强制性、严肃性的优点,但企业会缺乏自觉控制污染,实行绿色经营的动力,对已经达到环保标准的企业的作用减弱甚至失去作用。因此,为了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政府还必须建立有效的绿色激励政策,这种激励政策主要是通过经济杠杆来激励和引导物流主体的行为。

(1)“绿色补贴”政策。为了鼓励和刺激企业的绿色物流行动,政府可以建立一种补偿机制,补偿机制就包括了对积极采用先进环保设备、清洁能源以及积极实施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实施“绿色补贴”。补贴方式可以采取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补贴、对无污染或减少污染的设备实行加速折旧等。例如:

①对绿色运输方式的绿色补贴,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是污染较少、能源利用率较高的运输方式,应给予补贴,鼓励企业选择。

②对于削减空气污染物质(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含铅化合物、二氧化碳)行为的补贴。因为,企业必须花费一定的投资,如改用清洁燃料、更换旧车辆、使用环保车辆,才能取得削减污染物排放的结果。

③对于废弃物处理替代方式的补贴。例如:循环利用和堆肥处理,因为这种替代方式比地下填埋更具有吸引力。

(2)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绿色物流活动,政府应根据物流绿化过程中的投入和收益进行税收减免,例如:对环境表现出色的企业实行能够低增值税率,或者对满足绿色生产或服务要求的企业,返还部分所得税,以鼓励其绿色经营行为。税收优惠政策还可以表现为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征收重税,对使用原生材料的制造商征税,对回收再循环给予税收优惠,对清洁车辆和清洁燃料的使用给予税收优惠,对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给予税收优惠。

(3)政府采购。政府不仅是环境保护的协调者和推进器,也是环境保护的购买者。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有绿色标志的产品和包装,采购再生资源的产品,选择绿色运输的方式等采购倾斜,对绿色物流的发展起了拉动的作用,而且这种购买行为对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4 绿色理念的教育和传播

(1)消费观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应该支持和传播。事实上,让公众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并进行可持续消费观的宣传教育,能使更多的公众真正关心环境问题、关心资源问题。具有环境危机感的人往往会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通过自己行动避免造成更多的污染。消费观教育的内容包括:选择绿色产品、支持回收活动、支持再生资源产品、监督企业和政府的绿色行为等。

(2)政府对绿色理念的推进。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时期。长期以来,由于技术水平不高加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资源的利用率低对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在国家总体战略的指导下,各级政府纷纷提出实施绿色工程的具体方案,促进了企业对有关绿色管理策略的实施。但绿色物流的理念才刚刚传入我国,对政府和企业而言都还是一个全新的话题,政府如何从政策、法规方面推进企业的绿色物流的全面实施,还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3)引导企业实施绿色物流。首先要尽量实施联合一贯制运输,联合一贯制运输是指以件杂货为对象,以单元装载系统为媒介有效地巧妙组合各种运输工具,从发货方到收货方始终保持单元货物状态而进行的系统化运输方式。通过运输方式的转换可削减总行车量,包括转向铁路、海上和航空运输。其次要开展共同配送减少污染,共同配送是以城市一定区域内的配送需求为对象,人为地进行有目的、集约化地配送。它可以明显地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缓解交通拥挤状况,可以提高市内货物运输效率,降低空载率;有利于提高配送服务水平,使企业库存水平大大降低,甚至实现零库存,降低物流成本。

5 结语

总之,政府对于物流产业的作用主要在于制定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规划及产业政策,清除地区和行业壁垒,营造现代物流协调发展的制度环境,创造并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并提高依法监管水平。绿色物流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条路要走,光靠制度创新也还是不够的,要多方面的结其他的创新,这样绿色物流才能真正的引导时代的潮流,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开拓一个新的领域,新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 [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375-380.

[2]邵亦惠.美国环境管理的发展动向[J]. 上海环境科学,2003,增刊:13-18.

第6篇:水路运输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发展趋势;环保

1 概述

船舶主动力装置的作用在于通过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所产生的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经过两次能量转换,用以推动船舶前进,是船舶的“心脏”。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船舶运输已成为经济的一大支柱和海上作业船舶的不可替代性,不同船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之船舶主动力装置也历经了多个演化和发展阶段。向着大型化、专业化以及高速智能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要求具有能耗低、单机功率大、寿命长和可靠性好,同时具有较高的推进效率的特点。因此,出现了多种类型的主动力装置以满足不同用途船舶的发展需要。目前常见的主动力装置有柴油机动力装置、燃气动力装置、联合动力装置和核动力装置。

2 常见主动力装置类型及特点

蒸汽动力装置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常见的主动力装置有柴油机动力装置、燃气动力装置、电力推进装置、联合动力装置、核动力装置。

柴油机动力装置具有良好的启动性、较高的经济性、技术成熟和检修期间隔长等优点;燃气动力装置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质量外形小、产生振动、噪声和污染物低等;电力推进装置的特点在于济性高,操纵性强、可靠性高并且环保;联合动力装置的优点在于重量尺寸小、操纵方便、备车迅速、具有多机并车的可靠性;核动力装置的优点在于具有极大的能量储备,不需要消耗空气,就能获得热能。

柴油机动力装置尺寸和重量较大,柴油机工作中的噪声、振动较大,低速航行不稳定;燃气机动力装置没有反转性,必须设专门的倒车设备,由于空气流量大,进排气管道尺寸大,舱内布置困难,可靠性较差;电力推进装置制造工艺复杂,新能源还有待开发;联合动力装置两种动力装置共同使用一个主减速器,结构复杂,必须配备适用不同机种的燃料及相应的管路;核动力装置重量尺寸大,操纵管理检查系统比较复杂,造价昂贵。

从常见的主动力装置类型优缺点来看柴油机还是最适合当下的发展需要,而电力推进装置更倾向于未来的船舶发展需要。

3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的发展趋势

3.1 船舶柴油机动力发装置的发展趋势

柴油机动力装置具有输出功率大、技术成熟度高等诸多优点,因此在未来同样拥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柴油机具有很大的体积,占具了船舱内部大量空间。减轻单机重量一直是船舶柴油机的发展方向。

其次,柴油机将会朝向低排放、低污染的具体方向发展,柴油机必然会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升燃油效率。还要安装废气处理的设备,以降低废气对环境污染的问题。

此外,柴油机动力装置还将会拥有更强的智能化,能够对柴油机动力装置进行最为稳定的调控,提升柴油机做功质量和效率,还能够保持船舶运行的稳定性,不断提升柴油机动力装置的综合经济效益。

3.2 燃气动力装置的发展趋势

燃气轮机一直以热效率低、油耗高、还要使用高质高价的蒸馏油为诟病,导致其推广使用受到了严重的阻碍。随着国外厂商对航空用燃气轮机进行船用化改型成功后,高速船需求量增加,发动机排放量越来越严格,燃气轮机船舶也越来越受欢迎。

增大功率、提高效率、克服了油耗高的缺陷,是高速船的理想选择,在高速船中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但是提高燃气动力装置效率技术还需要科学的摸索前进。

3.3 电力推进装置的发展趋势

常规电力推进装置基于其重量轻、尺寸小、布置安装灵活、适用性强、可靠性高、环保等特点,在未来将会受到极大的推广使用,来代替污染较为严重、性能低下的船舶动力装置。

此外,电力推进装置还会继续在目前IPS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化进一步降低损耗和提高系统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另一个大趋势是开发新能源,在石油危机之前,真正实现“全电船”。

吊舱式电力推进装置是目前关注度最高的电力推进装置,它是一种全方位转动的动力装置。具有推进效率高,重量轻、噪音低的特点,目前,在豪华游轮、军事舰艇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且逐步在工程船、天然气运输船等船舶上应用。

3.4 联合动力装置的发展趋势

联合动力装置的设计和研发,试图通过集成其他动力装置的优点来提升船舶整体的性能。但是,联合动力装置也面临着很多的技术难题和发展任务。首先,联合动力装置必须提高系统各部件性能,使联合动力装置的性能得到改善。此外联合动力装置也要对自身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修的改善,使寿命、机动性等多方面提高。同时,联合动力装置必须还要对新能源进一步的探索,为保障联合动力装置有源源不断的能源。

3.5 核动力装置的发展趋势

虽然说发展船舶核动力装置有极其多的优点,但是核动力装置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环境污染问题,因为人们担心放射性物质污染航道、港口和城市环境,因此大多数港口拒绝核动力装置船进入港口。目前对核燃料使用后的核废料也还缺乏妥善处理办法。所以,核动力装置还没有被商用船舶所采用。有的一些已经建成的核动力船舶,在试航一段时间后,出于法律和民意方面的原因都已改装为常规动力装置船。核动力装置作为船舶主动力装置的优点有目共睹。为了充分利用核动力,扬长避短,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改进核动力技术,推动船舶核动力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船舶动力装置技术在竞争中不断进步,动力装置类型显著增多,从柴油机动力装置到联合动力装置,其各自都具备一定的优点,在不同用途的船舶都有自己的领域。但是,柴油机作为船舶主机的地位和现阶段远洋运输的不可替代性,未来10年柴油机动力装置依然是市场的主导,不可能有根本性变化,不过接近顶峰的柴油机动力装置很难再有大的变化。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未来船舶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的智能化水平也将不断地提升,将向着更清洁、更环保和高效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不同类型船舶的实际需求,为水路运输和海洋军事活动提供更为可靠的技术支持。随着石油能源危机的逼近,电力推进装置必然受到人们欢迎。

参考文献

[1]徐汇涛.船舶动力装置发展研究[J].机电技术,2015(02):23-25.

[2]李强.基于船舶动力装置发展的新趋势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07):101-102.

第7篇:水路运输的缺点范文

按这两个术语成交,卖方在装运港交货后尽管不能再控制实际货物,但他手中还掌握着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单据,根据规定,买方只有在付款后才能拿到该批货物的单据,然后凭借单据向船公司提货。如果买方不付款,他将得不到该批货物的单据,也就不能从船公司提货,货物的实际所有权还掌握在卖方手中,不致遭受货款两空的局面。因此,外贸企业进行贸易时结合进出口方向,做到出口时选用CIF或CFR,进口时选用FOB,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收汇风险或接货风险。

熟悉国际惯例,注意不同惯例对贸易术语的不同解释

我国某公司曾与美国一客商以FOB术语及信用证支付方式签订了一份钢材进口合同,双方签约后该公司根据合同规定及时向美国客商开出了信用证,证中金额为双方约定的合同金额,但美国客商随后发来函电要求我方另外电汇1000美元作为他代办出口报关手续所需费用,双方为此发生争执。

我方事后得知原来是双方在FOB的解释上分别引用了不同的国际惯例从而产生歧义。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主要有三个,不同的国际惯例对同一术语的解释存在差异,对上述案例中的FOB术语的解释,我国习惯沿用《2000通则》,但美国客商却引用《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2000通则》与《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简称《1941年美国定义》)对FOB条件下办理出口报关手续、双方的风险划分界限及适用的运输方式、交货地点上均存在着不同,《1941年美国定义》规定,采用FOB成交,出口报关手续及相关费用由进口方负责,而《2000通则》则规定由出口方负责。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在双方交易时如忽视期间的差别,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改变惯性思维,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贸易术语

FOB、CIF、CFR等三个术语是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术语,这三个术语仅适用于水路运输,随着国际运输方式的多样化,国际贸易中又产生了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如FCA、CIP、CPT等,《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最新版本《2010通则》提倡贸易界人士优先选用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的术语,但我国外贸公司在对外贸易中仍习惯使用前三个术语,实际上如果能改变惯性思维选择更恰当的术语则可以减少风险和损失,尤其针对内陆的外贸公司。我国武汉某公司曾签订一笔出口合同,成交条件是FOB天津。根据规定,该公司负责将货物从武汉运至天津,在天津港再装船出境,不料货物在装船前发生火灾。根据FOB的规定,这种损失发生在交货前,应由卖方承担,如果这家公司能考虑自己身处内陆,选择使用FCA武汉成交,则该公司只需在武汉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以后发生的风险概不承担,则这部分损失完全可以由国外买方承担,而且卖方完成交货后,便可凭承运人签发装运单据及其他指定单据到银行交单,早日收回货款,提高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降低收汇风险。

合理的支付方式是交易圆满完成的保证

在对外贸易中,出口方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收汇风险,能否安全收汇是出口方最关心的问题。选择合理的支付方式是安全收汇的保证。国际贸易中基本的付款方式有汇付、托收、信用证,前二者属于商业信用,卖方能否收回货款取决于买方的信用,在当前信用严重缺失的情况下,这两种付款方式在我国的出口贸易中使用较少,但这两种付款方式具有程序简单、费用较低的优点,在买方信用可靠、或货款金额较少时,不失为便利快捷的支付方式;信用证属于银行信用,卖方提交的单据只要符合信用证的规定,银行即应履行付款承诺。当前我国大多数的贸易商出口时习惯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但信用证也有支付程序复杂,费用较高的缺点,而且对出口商的单据有严格的要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致银行的拒付。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有90%的出口贸易不再使用信用证,转而选用了其他收汇方式。我国贸易商可结合进出易中的风险程度和费用成本,确定合适的收汇方式。

谨慎签约,将风险降至最低

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的法律性文件,合同中的规定对买卖双方都有约束力,一旦签约,双方都有履行合同的义务。外贸公司在签订对外贸易合同时,应充分考虑,谨慎签约,将风险降至最低。

(一)正确理解贸易术语的交货性质

贸易术语从交货性质上可分为装运术语(如FOB、CIF、CFR)和到达术语(如D组术语)两大类。按装运术语成交,卖方在指定装运地完成装运即可,不承担装运后的风险,不保证货物的在途运输和安全及时到达;按到达术语成交,卖方应负责将货物安全及时送达指定目的地。以装运术语签订的合同不应同时规定到达时间,如果既规定装运时间又规定到达时间,则改变了原术语的性质,增加了卖方的风险,这样的合同应谨慎签订。

(二)贸易术语与结汇方式的结合应用

第8篇:水路运输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准时生产;库存管理;物流成本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5月19日

准时生产方式(JIT),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研究和开始实施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JIT原理就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即通过零缺陷的质量改进,减少调试设置时间、工位等待时间,缩小生产批量和周期。将库存降低到最低水平,从而达到最低的生产成本。准时生产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的生产系统,或使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对于发展初期的电子商务,可以采用和吸收JIT技术,以降低物流成本,使物流成为电子商务重要的利润源。

库存是物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通过库存管理既可满足原料的生产需求,又能通过合理的物流规划满足市场对成品的需要。实施库存的目的是为了节约物流成本、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提升物流管理水平及满足顾客的需求。实施JIT库存管理模式有利于节省库存资金和仓库空间占用,以及与之有关的仓库管理人员的减少等。另外,由于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使得企业借贷款的利息支出减少,降低其机会成本,从而消除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有无价值的活动和耗费。

一、零库存的优缺点

(一)零库存的优点。1、降低存货的储存成本;2、减少从订货到交货的加工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3、降低废品率、再加工和担保成本。

(二)零库存的缺点。1、一旦供应链被破坏,或企业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客户需求调整生产,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将会受到影响,经营风险加大;2、为了保证能够按照合同约定频繁小量配送,供应商可能要求额外加价,企业因此丧失了从其他供应商那里获得更低价格的机会收益(也就是折扣)。

(三)传统库存管理与零库存管理的区别。(表1)

二、JIT在沃尔玛应用现状

沃尔玛公司是一家美国的世界性连锁企业,以营业额计算为世界最大的公司,其控股人为沃尔顿家族。沃尔玛成功采用JIT生产管理模式,使得其缩短供应链,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但沃尔玛在中国实施JIT采购系统、存货管理系统却出现了问题,并不能在中国很好地运行,下面详细分析在中国应用JIT生产管理系统出现的具体问题。

(一)物流成本问题。长期以来,沃尔玛在美国利用便利的高速公路、庞大的信息系统、众多的门店以及布局合理的配送中心,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商品库存与在途时间,有效地压缩了运营成本。但是在中国是很难实现的,因为沃尔玛在中国的网点较少,高速公路发展水平有限,不能体现配送中心的规模效应,反而增加了物流成本,这就使得沃尔玛在全球配送的成本过高。另外,沃尔玛的车队较少,只能依赖第三方物流进行全球配送;还有,在完善其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下,还要求每家店每天送货一次,这些都在增加沃尔玛的物流成本,也提高了货物的缺货风险。

(二)及时采购问题。“本土化采购”水土不服。沃尔玛在开拓全球市场时,更多将权利决策集中,忽视了中国的本土情况,使得决策效率慢,对市场反应速度慢,价格调整也不迅速。沃尔玛领先高效的信息系统,现阶段在中国商业环境中无法发挥这一优势。另外,由于受政策的限制,沃尔玛的卫星通讯系统在我国无法发挥作用,其全球采购系统、全球物流系统的有效共享在我国市场大打折扣,后台物流系统各环节同样不能做到像国外那样紧密配合,无法发挥其效率。跨地区的连锁配送难以实现,影响沃尔玛在我国低价政策的实施。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准时制存货管理不但不能降低存货成本,反而会提供企业的缺货风险,增大缺货成本。

(三)零库存问题。沃尔玛采用CD交叉配送的配送方式,这种方式减少了传统的作业流程,直接进行两点式作业,配送中心的仓库不再用来储存而是用来调节。这在沃尔玛网点众多的美国顺利实现,这也接近了JIT采购的零库存,可在沃尔玛网店分散的中国却不容易实现。沃尔玛在中国实施CD交叉配送就意味着减少库存成本就要增加物流成本。怎样既能减少库存成本又能减少物流运输成本这一问题,是沃尔玛目前面临的一大难关。

三、解决沃尔玛JIT问题的对策

(一)多式联运解决物流成本问题。在物流问题上,沃尔玛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中国高速公路发展水平较低,我们可以采用多式联运的方式进行配送运输。多式联运是指由两种及以上的运输方式配合完成运输,这就能避免有时全程运输的不便,高速公路发达的地方用公路运输,不发达的地方就用水路运输或铁路运输,方便快捷,并提高了运输的灵活性与运输效率,减少了运输成本。而且多式联运是由经纪人完成和组织的全程运输,它的全程性保证了沃尔玛对其的完全控制,并且多式联运责任统一、手续简单,减少了中间环节,缩短了货运时间,降低了货损货差,提高了货运质量,沃尔玛也不用依赖第三方物流,给沃尔玛的物流运输降低了风险。

(二)采取调查和生产均衡解决及时采购问题。沃尔玛在中国准时采购出现的问题是对中国供应商的不了解,和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难以显示其优势。对于沃尔玛想在中国寻找伙伴,要先调查了解中国的企业,然后选取一些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根据企业的产品质量、价格、技术能力、批量柔性、交货期、企业战略等多方因素选取合适的供应商,之后对供应商进行培训,达成一致战略目标,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沃尔玛还有对自己的供应商以及供应链进行系统化的管理,让供应链上的每个环节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信息共享,使整条供应链衔接流畅,上下游企业可以通过快速反应机制有效地降低库存,这样才能确保JIT的准确实施。在物流信息系统上沃尔玛要保证自己的生产均衡化,并采用看板原理。看板原理可以发送生产即运送的工作指令、防止过量生产和过量运送,看板原理还是进行目视管理的工具,并可改善工具。

(三)用ABC库存管理解决零库存问题。沃尔玛一直在追求零库存,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沃尔玛可以通过ABC分类法来减少库存和物流成本。对库存进行有效的“ABC分类”管理,主要是对库存成本进行控制。沃尔玛要先对其物资进行系统统计,根据相对重要性将存货料件进行分类,对不同的种类建立不同的管理控制方案,且其控制程度与该类别的重要程度相对应。为了保证货物新鲜,沃尔玛每家店一天送货一次,虽然可以减少库存但增加了物流成本,沃尔玛可以通过“ABC”分类法进行解决。首先通过总部的电脑把数据进行统计,对每类商品的销售额进行分析比较,确定物品销售比重,然后分出A、B、C三个级别,对不同的级别进行不同的管理。把A类产品可以长期储存较重要的物品两天或一星期进行配送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把B类或C类不容易储存的物品进行就近采购,减少库存和物流配送成本,从而达到零库存,并且保证物品的新鲜及时,更好地服务顾客。进行ABC分析辨识畅销商品,进行排列然后分类,将每种商品按销售额多少进行列表。(表2、图1)

JIT是一种生产方式,但其核心是消减库存,直到实现零库存,同时又能使生产过程顺利进行。这种观念本身就是物流功能的一种反应,而JIT应用于物流领域,就是指要将正确的商品以正确的数量在正确的时间送到正确地点,这里的“正确”就是“Just”的意思,既不多也不少,既不早也不晚刚好按需要送货。JIT的中心思想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它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最终实现零库存;2、最大限度地消除废品,追求零废品;3、JIT系统生产物流控制的方法。

如今信息化社会,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大部分企业还是采取传统的物流和仓储运营模式,这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但效率却很低,在物流运输中还时常存在非整车运输、甚至空载的现象等等,这些繁琐的传统作业不仅降低效率还不能保证准确率,已不能适应如今的社会发展速度。对于中国的企业,现在应该加强仓储作业的机械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也要走JIT的道路,这是中国企业物流、采购的发展趋势。准时制生产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还不长,还处在摸索和发展阶段。沃尔玛虽然在中国实施JIT遇到一些问题,但经过调整并适应中国市场环境,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和海尔集团在准时制生产方面就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因此只要企业对准时制生产保持清醒的认识,及时转变观念并积极创造,支持准时制生产的条件,准时制生产在我国是完全可以成功实现的。

主要参考文献:

[1]曾益坤.采购与仓储实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第9篇:水路运输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仓储类课程 教学改革 实训 实践基地 应用能力

目前我国物流人才培养主要分为本科层次、大专层次、中专层次,研究生以上层次较少,而大专层次大部分出自各类职业院校,属于应用型人才层面。与普通高校培养的本科人才相比,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更贴近具体的职业岗位需求。高职院校大专层次的培养目标是满足物流人才需求面最广、量最大的物流运营管理人才层次的需求。

仓储是物流的两大基本功能之一,而仓储类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借鉴职业技术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模式,对仓储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能力素质和解决物流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克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动手能力差、缺乏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缺点,面向职业需求,为社会培养适用的物流管理应用型专业人才。

一、仓储类课程的特点

从许多案例来看,仓储管理已成为物流管理的核心环节。这是因为仓储总是出现在物流各环节的接合部,例如采购与生产之间,生产的初加工与精加工之间,生产与销售之间,批发与零售之间,不同运输方式转换之间等等。仓储是物流各环节之间存在不均衡性的表现,也正是解决这种不均衡性的手段。仓储环节集中了上下游流程整合的所有矛盾,仓储管理就是在实现物流流程的整合。而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最大的差别就体现在库存环节上。

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物流管理的一个分支。该课程从了解仓储活动人手,研究如何管理才能以最低的仓储总成本提供满意的客户服务。仓储类课程涉及物流管理和技术等多学科领域,是技术和经济发展的产物,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能明确仓储与现代物流的关系,理解仓储的涵义,有助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与本科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带有更明显的职业化特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要培养的是适应物流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专业人才。作为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仓储类课程,更要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强调实际应用及操作能力。强调理论知识与不断革新的技术应用能力或实务操作能力培养相适应,其深度与培养应用型人才或高技能人才相适应。不强调知识系统性,而是突出适用性和针对性,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主要问题

针对物流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改革核心课程仓储类课程现有的以书本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但这也正是教学的难点所在,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校内实训环节脱节

目前,有些院校在实训室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比如上海商学院,有上海百联集团这样的连锁零售业巨头作为办学背景,实训室的设置和投入都是有保障的,他们的连锁经营实训就是在校园超市内完成的。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熟练掌握。但在实际教学中,受实验实训室和机房的条件所限,实训课的开展存在场所与时间限制。特别是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办学之初就缺乏行业背景,目前在教学中这种需要配合的环节很多是脱节的,学生往往只能通过图片、视频演示,通过仓储模拟操作系统软件对课本内容粗浅了解,无法增加实训内容,这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瓶颈。

2、缺少校外实践基地

首先,高职院校由于建校晚,资历浅,往往存在行业背景不足的现象。民办高职院校,更是缺乏很好的渠道来建立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尤其是和大企业,难以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其次,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吃苦精神和竞争力相比公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欠缺的情况。当用人单位可以有所选择时,他们会优先考虑公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再次,民办高职院校由于经费不足,往往难以承担学生集体实习的高昂的费用支出。最后,学生对实习单位正常生产活动的打扰、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安全问题也是实习单位不得不考虑的因素。由于上述等原因,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实践基地,往往只能开展参观、短期见习等实践形式。

三、建议与对策

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企业需求以及物流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对相关课程及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整合,对教材进行处理和改革,使课程内容具有实用性,理论教学做到“必需、够用”;对相应课程的教学大纲加以修订,设置相应的实训、实践教学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1、进行物流管理基本操作技能训练

为方便进行相应的物流管理软件的实训,应建立物流综合实训室,与本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项目主要在物流综合实训室内进行。物流综合实训室内除了配备用以锻陈学生仓储设备操作及使用能力的配送中心立体仓库、贯通式重力货架、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等设备外,还要配备用以锻炼学生信息化处理能力物流系统操作软件。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为期一周的综合实训,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领会与强化训练。采用物流管理教学软件模拟实训,使学生熟悉仓储各个岗位的职责,掌握业务流程各个环节的连接方式、方法,熟悉货运的业务操作流程。

此外,应建立仓储实训基地,完全按照真实的仓储环境来布置。并添置高层货架、堆垛机控制柜、电子拣货系统等先进设施设备,满足仓储课程教学中各种实训项目。

2、教、学、练相结合

一是仓储与配送课程的教学应结合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证要求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突出加大实训、实务内容以及职业能力培养,加强高职教育和职业资格考证结合,使教、学、练相结合,增强学生实务能力。

二是课程教学与实际、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实训及课外实地考察等方式,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课程教学中设置案例分析及小组课外作业,由浅入深,由单元至综合,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其在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等基本素质方面受到培养和锻炼,并提高专业素质。如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其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仓储管理工作任务为主线,构建仓储合同管理、入库作业、货物储存保管、库存控制、流通加工、仓库安全及环境管理、绩效考核及CCXT软件操作九大学习情境,根据学习情境设计17个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过程中达到仓储合同拟定、验收、库存控制、出库作业以及CCXT软件件操作等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和校外实训基地,采用在物流综合实训室现场操作仓储设备和软件系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业务流程操作过程中锻炼仓储业务信息处理和流程管理的动手能力。

再如“仓库布局规划”章节内容要求,给出一个具体仓库,要求学生进行规划,并说明理由,考核时采用提问方式,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自身规划,结合知识点进行提问,学生可小组讨论

后派代表回答,然后由教师对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打分和点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演讲辩论、模拟演练、调查报告、操作总结、案例分析、设计策划、实践操作等多种考核方式。

3、实践基地建设――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要培养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受社会欢迎的应用性人才,必须实行“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可以通过建立校企合作,选择某公司货场作为仓储类课程的校外实践课程教学基地。例如铁路货场是办理货物整车到发、仓库和场地贮存,并提供运输等服务的综合性货场。货场以铁路、公路、码头运营为主,交织着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等运输方式;除营运车辆外,还拥有各类装卸搬运设备,具有货运交通优势,拥有自己的运营车队和众多客户。有一个机械化水平较高的运营作业码头,是运输、仓储、物流设施与设备等课程的实践教学较理想的场地选择。

其次,结合课程教学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参观与学习,使学生了解仓储功能的一般业务流程,了解典型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应用,掌握基本的物流仓储运作的技能。由企业专业人士就运输、仓储等业务流程进行现场教学,企业兼职教师在学生参观企业时承担运输业务流程讲解及货场参观指导任务。学生参观了铁路线、火车货物装卸区、仓库、集装箱堆场、码头区装卸作业等,并到控制室观看铁路运输调度系统等的演示,通过这类活动,使学生了解物流企业相关业务的实际运作,开拓视野,加深对课程相关知识的了解与认识。实地参观还可以增加学生对企业的了解以及对实际岗位需求的了解,提高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