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范文

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

第1篇: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创意产业 定义 分类方法

一、引言

自从20世纪90年代起,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目前,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高达220亿美元,并以5%的平均速度递增;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2011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在政府的支持和政策扶持下,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取得较大的发展,并正在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虽然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国取得较快发展,但也存在概念范围不统一等问题。目前,世界各国关于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范围的界定仍存在差异;即使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范围界定上也存在差异。这导致政府无法掌握各个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水平、并制订针对性的政策,影响其长期发展。本文在对创意产业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创意产业概念来源、衡量标准和分类方法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以通过的创意产业界定方法。最后,本文还对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讨论。

二、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

1. 文化产业的提出。文化产业起源于文化产品的商业化生产,始于19世纪、并于20世纪早期在资本主义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的概念由Adorno和Horkheimer于1947年提出,目的是引起社会对艺术商品化的批判性关注。

在20世纪的后50年,文化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其原因包括:(1)社会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2)技术进步使个体休闲时间增加;(3)消费者文化水平提高,对文化产品需求增加;(4)电视等新媒介、新媒体的出现,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硬件基础(Hesmondhalgh, 2002)。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文化产业的增长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讲,忽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变得不可能”(Hesmondhalgh 和 Pratt,2005)。

虽然文化产业在20世纪后期取得较快发展,但是关于文化产业的概念和范围始终存在争议。Horkheimer和Adorno(2002)认为文化产业主要涉及生产娱乐性产品的行业,包括广播、电影、出版、音乐等,但不包括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博物馆、美术等与艺术相关行业。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04)认为,文化产业指利用创意、文化知识和知识产权生产具有文化和社会意义的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2.创意产业的提出。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最早由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门于1998年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提出的原因包括:(1)政治原因。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英国政府为扭转在世界竞争中的不利地位,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但收效甚微;1997年英国大选后,布莱尔政府为树立新的政治形象,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2)经济原因。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进一步强调文化产品、休闲、娱乐等创意活动对经济的贡献,有利于推动以知识产权开发为基础的新兴行业发展(Hesmondhalgh 和 Pratt,2005;Galloway 和 Dunlop,2007;Foord,2008)。

根据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门的定义,创意产业指依靠个人创意、技术和天赋,从事知识产品的生产和开发,并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岗位潜力的行业(DCMS,1998)。此后,该定义被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但在具体产业范围上又存在差异。

3. 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区别。关于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区别,学术界仍存在争议。Cunningham(2004)认为两者兴起的时间存在差异:文化产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是早期技术进步的产物;创意产业兴起于21世纪初,是技术变革的产物。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4)认为文两者的范围存在差异:文化产业是从当时场景中产生创意内容的行业,而创意产业则是从版权和创意内容分销中产生价值的行业。

虽然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仍存在上述争议。但多数学者认为,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采用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原因在于:(1)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创意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2)从实践角度看,把文化产业归入创意产业的范围是多数国家的惯例(Galloway 和 Dunlop, 2007;Foord,2008)。

三、创意产业衡量标准

尽管在过去20年,创意产业引起学术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关于创意产业和创意产品的衡量标准仍不清楚(O’Connor,1999)。Galloway和Dunlop(2007)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创意产业和创意产品的五个衡量标准:(1)创意性,指创意产业常被描述为以创意为基础的行业,创意是其关键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创意产业的标准之一;(2)知识产权,这是创意产业的组织原则,也是定义创意产业的基础,允许产权拥有人对产品行使经济权和道德权;(3)象征意义,指创意产业在某种程度上是象征意义的产生与传播,是创意产业的重要特征之一;(4)象征价值,指创意产业具有传播新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的特点,是创意产品的重要特征之一;(5)生产方式,指创意产品具有独特性特征,定制化程度较高且无法进行大规模标准化生产。

四、创意产业分类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目前对于创意产业分类主要有两种方法:传统行业分类法和社会网络分类法。行业分类法出现得比较早,目前为许多国家所采用;社会网络分类法由Potts等人(2008)提出,以复杂社会网络市场为基础定义创意产业,目前在实践中应用还比较少。

1. 传统行业分类法。传统产业分类是以国际行业分类体系为标准,以生产方式和产出为基础对经济活动进行分类,主要关注该行业生产什么以及如何生产等问题(Potts、Cunningham、Hartley、和 Ormerod,2008;Foord,2008),如英国DCMS在国际行业分类体系指导下,以创意输入和知识产权产出两个方面为标准对创意产业进行分类。

传统产业分类法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和质疑,认为该种分类方法存在分类过宽、过窄和分类标准不统一等方面的问题(Roodhouse,2001;Florida,2002;Garnham,2005;Hartley,2005)。尽管如此,该种分类法仍然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采用,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台湾、上海等。

Throsby(2008)在总结现有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意产业同心圆模型。该模型认为创意产品和创意服务的价值包括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两个方面,而文化价值是创意产业与其它产业的最大区别。评估一个行业是否属于创意产业,主要是通过评估该产业中文化创意所占的比重。因此,处于创意产业核心地位的是那些产出中文化创意所占比重最高的产业;在从核心向扩展的过程中,文化创意在产出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根据这一标准,Throsby(2008)将创意产业分为四个层次,从核心到依次为核心创意产业(如文学创作、音乐创作等)、次核心创意产业(如电影创作、摄影艺术)、广义创意产业(电视广播、电脑游戏等)和相关产业(如广告、建筑、设计等)。

2. 社会网络分类法。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许多学者认为,传统的创意产业定义已经不能与目前经济环境相适应,原因包括:(1)标准的行业分类体系产生于半个世纪以前,当时以生产制造为导向,而当前则以服务为导向;(2)从组织形式看,传统行业分类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而当前经济形态主要由经纪人、价格、商品、公司等微观经济结构构成;(3)消费者选择行为不再由传统需求理论中所描述的动机决定,而是由复杂社会网络体系中其他人的选择行为决定(Potts等人,2008)。

在此基础上,Potts等人(2008)提出,创意产业是由一系列采用新观点在社会网络中进行生产和消费的组织所构成的产业。该定义不再从个人创意出发,而是关注复杂社会市场网络体系背景中的个人行为。因此,创意产业是由生产具有新颖使用价值的商品和服务的组织构成的集合,在这些货物和服务中,消费者的选择原则并没有建立起来。从该角度看,创意产业可以被定义为社会生产和消费中由新原则支配的产业。

在此定义下,创意产业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该产业经济活动是否涉及社会网络的创建和维护;(2)该产业经济活动的价值是否产生于社会网络中,并通过网络规制的选择、生产和消费产生。根据此种分类标准,农业、采矿、选矿等价格和市场已经稳定的制造业,及并非由社会网络决定的职业技能行业(如教师、护士、博物馆、古典艺术、演出等)均不属于创意产业。

社会网络分类法虽然提出比较晚,但是对于创意产业分类体系建立和产业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表现在:(1)社会网络分类法从网络结构入手,以社会网络分类为基础,能够更好地跟踪和分析一般经济体系中所包含的创意产业,为进一步制定发展创意产业分类方法提供原则和理论依据;(2)社会网络分类法将网络、复杂性和进化三个概念相结合进行分析,这与以往的单一分析方法存在本质区别;(3)在传统定义下,政府政策以支持补偿为主,而在社会网络定义下,政府通过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4)社会网络定义法通过分析技术进步对社会网络的影响来评估其对创意产业的推动作用;(5)该定义有利于通过对创意产业中市场、机构和相关企业的详细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创意产业对出口、社会就业等方面的影响作用(Potts等人,2008;Foord,2008)。

五、研究结论及其对创意产业发展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创意产业概念来源、衡量标准和分类方法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适用时间和范围不同;(2)创意产业和创意产品可以通过创意性、知识产权、象征意义、象征价值和生产方式等五个方面进行衡量;(3)创意产业的分类包括行业分类法和社会网络分类法两种,前者简易于操作但分类标准不统一,后者分类准确,但不易于操作。本文的研究对于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 政府应该从宏观上为创意产业制定统一的分类标准,这是国家对创意产业进行管理扶持的基础。传统的分类标准不统一和分类混乱,造成各个地区在创意产业的统计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使政府无法准确全面地了解其实际发展情况,并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方针。同时,分类标准的混乱,还容易造成政府无法从整体上对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行规划,以至于出现不同地区重复发展和资源浪费的局面。

2. 企业应该把握创意产品的本质特征,着力提高其创意性、象征性和象征价值,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创意产品。目前国内发展的现实情况是,很多创意产品的附件值较低,缺乏创意性和象征性,而仅仅是与创意相关的产品。为了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创意产品价值的提高,企业必须着力提高创意产品的创意性和象征性,打造其核心竞争力。

3. 在对创意产业概念范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政府可以对整体创意产业进行划分,统筹规划,确定发展的优先顺序。政府首先应全力支持具有高创意性和高象征性的创意产业,其次是对其周边相关产业的支持,并逐步构建形成多层次、有梯度的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Hearn, G., S. Cunningham and D. Ordo?ez, Commercialism of Knowledge in Universities: The Case of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Prometheus, 2004. 22(2): p. 189-200.

[2]Cunningham, S.,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after cultural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2004. 7(1): p. 105-115.

第2篇: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范文

本文作者:刘恒朱成英工作单位:西北大学艺术学院

1、欧美日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只从一般产业发展的视角即系列化、标准化、生产过程分工精细化和消费的大众化四个方面进行了界定。比如:书籍报刊等印刷品、声、视、听等电子出版物以及相关的服务。发达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概念认识还不统一。美国主要是从知识产权角度来对文化产业进行界定的。日本是从产业的关联度和产业的内容来界定文化产业,称之为“内容产业”。1912年著名德国经济史及经济思想家熊彼得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1997年英国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随后了《创意产业专题报告》,《报告》首次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于个人创造性、技能与才干,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具有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理查德•凯夫斯把创意产业定义为:“提供具有广义文化、艺术或仅仅是娱乐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霍金斯把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版权、专利、商标和设计,四个产业的总和,构成了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以上各国专家从不同的学科角度、不同的行业领域,对文化产业的理解、认识、看法和界定有相同和相近之处,也有差异。进一步说明了文化产业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和产业。2、国内术界对文化产业的界定党的十六大以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产业门类,但从学科分类来说,目前还没有文化产业学这门学科,文化产业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定义。我国学术界对文化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出版了一系列学术专著。2003年,中国文化部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把文化产业界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界定,一是从产业的属性来界定。把“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界定为文化产业;二是从是否盈利的角度来界定。提出“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三是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界定。指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界定。强调“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2012年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规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其范围包括: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金元浦教授认为创意产业的基础是“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创意产业的支撑手段是“高科技术”,创意产业的传播途径是“网络等新媒体”,创意产业属于“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的跨国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重组或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创意产业是“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3、文化产业的定义与内涵文化产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学界和政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定义和概括,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文化产业还没成为一门学科,本文作者对文化产业进行研究后认为,文化产业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文化产业的定义应界定为:“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新创意为核心、以传播为手段,以产品为载体,以产业为途径,以提高广大群众精神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产业。”本定义有四层含义:一是充分肯定了文化作为一门新兴产业的基础地位;二是确定了创新创意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和价值;三是强调了传播、产品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和载体;四是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和意义。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创新、没有创意的文化很难形成产业,因此创新、创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与灵魂。水墨动画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1、水墨动画的迅猛发展近几年,水墨动画迅速发展,成为创意产业的一支新兴力量。水墨动画越来越多的在电视片头、栏目包装、商品广告中被应用。由于水墨动画本身时而清新淡雅,时而浓烈厚重,时而意趣高洁的独特艺术感染力,以及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诉求和审美情趣,水墨动画彰显艺术的魅力,使得水墨动画自然的成为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和形式,也极大的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例如:中央电视台于2009年播出的“CCTV相信品牌的力量”这一广告,使用生动连贯,气韵和谐一致的水墨动画,将中国古代文明与现代社会进行了有机的、完美的结合,该片用这种方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阻隔,在配以震撼、雄浑的交响乐,带给观者以激昂的力量,使观者耳目一新。该片以墨在水中逐渐晕开,形态变换的灵动过程为开头,进而变换为水墨画中的大山,在变换为一副水墨的海景,从仙鹤至于游龙,进而出现了长城、太极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在变为列车、飞机、鸟巢国家馆、央视大楼等现代中国的文明标志,最后墨定笔离画面凝结为“CCTV相信品牌的力量”几个大字。2010年上海世博会,水墨动画这一古老而又新颖的表现形式大放异彩,既有三维水墨动画的演绎,也有传统水墨动画的创新形式,水墨动画成为世博会上宣传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力量。如安徽馆,巧妙运用水墨元素,以“粉墙黛瓦马头墙,配以一方朱砂印”这样的展馆外观,体现出浓浓的江南风情,雅致的徽派建筑,厚重的山水风光,让观众置身于秀丽的江南风光之中,这清新雅致的水墨动画如梦如幻,让观众在无形中对安徽省的历史人文风貌产生了认同,成功地将安徽人、安徽馆风雅的形象表现给了观众。而在中国国家馆播放的主题电影《和谐中国》中水墨动画又在八分钟的时长中占有了三分钟的长度。影片以大写意的水墨,变幻的城市实景,再配以彩墨的收尾,用这一种新颖而独特的方式,讲述了中国城市30年来的发展例程。这一影片运用传统水墨与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手法,将实拍生活场景与水墨动画虚幻场景进行了贴切的融合,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突破性的尝试。120米的巨幅长卷让每一位观众都真切地领略到了水墨画与现代科技文明相互碰撞的魅力,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与和谐之美。2、水墨动画的在推动创意产业中的贡献水墨动画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水墨动画与目前美日韩等国动画在表现手法上有着极其明显的区别,用水墨在表现动画中有三大贡献,一是突破了传统动画的表现手法,将中国画的绘画元素代入动画这种动态表现之中,使得画面语言更加丰富,题材更加多样化;二是水墨动画从感观上更加符合国人的审美观,从思维上更加符合国人的哲学思考,使得动画不再是有所谓的“中国元素”而是真正成为“中国动画”。三是水墨动画作品不再是单纯的动画片形式,更多的是以视觉元素出现在电视广告、音乐录影带、电脑游戏和新媒体装置中。新媒体装置艺术方面,出了许多优秀的互动展示作品。人们正积极将水墨动画与各种新媒体、新技术结合,将水墨动画古朴悠远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风格以多种形式展现出来。3、水墨动画目前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水墨动画近年来虽然在媒体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就水墨动画本身来说,发展还有一定的难度和问题。一是表现语言局限性太大,难以突破传统绘画的限制,使得其应用领域受到局限;二是制作过程复杂,周期过长,投资效益收回较慢,使其难以适应高效率、高速度的现代动画制作要求;三是同时具有优秀水墨画功底与动画制作功底的人才稀缺,使得水墨动画本身的发展受到制约。

一是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组建结构完整、实力强大的制作团队。目前有不少工作室和个人在从事水墨动画制作,但由于水墨动画制作过程复杂,单个的小工作室和个人要制作出大型的有影响的水墨动画作品还难以完成,因此需要政府出面将这些工作室和个人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团队,形成合力。二是加大投入力度。水墨动画属于新兴的创意产业,能够充分反映和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其制作周期过长,投资效益回收较慢,所以仅靠个人的投资是难以完成,需要政府在融资方面给予帮助。三是加大对水墨动画的推广和宣传。为了充分展现中国优秀文化的软实力,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其进行扶持,对其成果进行推广和宣传。二十一世纪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水墨画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也是世界的优秀文化,把优秀的水墨动画文化与现代高科技、信息技术和现代传播手段更好地结合起来,是推动水墨动画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佳途径,有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墨动画的发展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也是体现我国自主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3篇: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创意文化创意产业产业的文化创意

文化创意产业,有时又称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ies),已成为近年来各国经济中一个炙手可热的新概念。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有不同的说法,英国创意产业工作组给出的定义是“源于个人创造性、技能与才干,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具有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2006年12月,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制定《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是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在经历了以生产要素为动力和以投资为动力的经济发展阶段后,人类社会正在走向以创意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新阶段。越来越多的国家依靠文化创意产业带动了本国的产业升级与经济进步,以英国为例,在经历了传统制造业持续衰退的打击之后,1998年,布莱尔政府成立创意产业工作组并制定《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指导和推动本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美国,创意产业更被认为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与动力,成为美国保持和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发达国家的成功加深了我们对文化创意产业价值的认识,从21世纪开始,国内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呼声日高,措施迭出,成果可喜。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大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已初露锋芒,业界热情高涨,政府积极支持。

创意与创新、创造的区分

创意与创新、创造语义相近,容易混淆。一般而言,三个概念都是指通过人类的创造性劳动,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事物或思想。然而,三个概念在外延上还是存在明显的区别。创造常常与发明联系在一起,指人们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见《辞海》),虽然创造一词也常被引申到其他领域,但其核心含义仍是指在科学技术上取得新成果。至于创意,应理解为在社会文化领域的新观念、新思想、新设计,与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相联系。尽管在很多情况下,创意也会借助于某种物质载体表达出来,例如新颖的服装设计,独特的产品造型等,但其满足的仍然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需求,提供的仍是一种文化体验。创新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这包括:引进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创新并不等于发明,一种发明只有应用于经济活动并成功时才能算是创新。不难看出,创新更多的是指经济商务层面的创造性活动。

事实上,在不十分严格的语境下,上述三个概念常常被混淆,例如,单纯的技术发明有时也称为创新,而有助于一种技术发明的新设想、新观点也被称为创意等。于是一部分学者主张将任何形式的具有创造性和创新特征的产业统统归结为创意产业,并据此认为在称谓上应以“创意产业”代替“文化创意产业”。笔者认为,这种泛化创意概念的做法对正确认识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和特征是十分不利的。至少在现阶段,将创意界定于社会文化领域,将其与科学技术领域的创造和经济商务领域的创新区别开来,这对于发现和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的独特价值、推动和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应保留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称谓,以突出创意的文化特征。

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界定

突出创意的文化特征,并不是要把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混为一谈,事实上,当代的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倍受关注,其根本原因在于创意本身,正是创意的巨大潜在经济价值吸引了人们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关注。各国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通常会列举本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例如英国定义的文化创意产业就包括广告业、设计业、电影、表演艺术、出版业等10余种产业。北京市统计局划定的北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等9大类。从传统的产业分类视角看,文化创意产业与通常意义上的文化产业有着很大程度的重合,这导致许多人把文化创意产业误认为是文化产业的一种新的表述。笔者不同意这种混淆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观点。文化创意产业不是传统国民经济统计意义上的产业概念,文化创意产业产生于新技术条件之下,是对产业链的分解重组,渗透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与关键是创意,只是因为文化产业中的创意性活动更为直接、更为密集,才使得各国在沿用传统的产业分类概念来界定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时,将许多属于文化产业范围的完整产业包含其中。

从总体上看,文化创意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消费性文化创意产品,即直接满足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例如电影电视作品、电子游戏、文学作品、音乐及表演艺术等,提供此类产品的产业类似于传统产业分类中的文化产业;另一类则是生产性文化创意产品,即为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各产业提供中间产品,如剧本、服装设计、工业品外观设计、广告方案、软件等,这些属于相关产业的文化创意,为产业链中的重要乃至关键环节,但本身却不能用文化产业加以概括。

文化创意产业与产业的文化创意二者的关系

文化创意产业超越了一般的产业概念,打破了传统的产业界限,是对产业链中文化创意环节的提炼、分解与重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渗透到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文化产业到一般产业的所有产业之中,任何产业都会因成功的文化创意而获得价值的提升。那种试图沿用传统观点,将文化创意产业限定在某种成型的、完整的产业范围之内的做法,无助于我们对文化创意产业巨大价值的认识。

产业中的文化创意因素无所不在,并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产品设计、建筑设计、手工产品的制作、艺术品设计与制作、广告创意等等,创意活动与几乎所有的产业相关。发掘每一个产业中的文化创意因素,以文化创意来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培育只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不仅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题中应有之意,更成为体现文化创意产业价值的关键。意大利的成功就是对这一观点最好的诠释。当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因规模化生产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行销全球时,意大利制造业却利用自身优势,摒弃规模化的工业生产老路,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基础,在汽车、时装、工艺品等工业设计、时尚创新及手工制作等方面闯出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不仅使本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也使着眼于精细生产、个和高附加值的“意大利制造”在世界市场独树一帜。“中国制造”由于附加值较低,给中国的经济带来的贡献到底有多大,历来存在较大的争论,与此不同的是,“意大利制造”无可辩驳地推动了该国的经济复兴。

毫无疑问,产业中的文化创意才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认识到这一点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在文化创意产业大行其道的今天,仍有很多人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存在疑问,其根源就在于没有重视产业中的文化创意因素,仅仅把那些能够提供成熟文化产品的产业(例如影视产业、出版业等)看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部。以北京为例,对于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良好基础与有利条件,人们所持的观点是比较一致的,但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能否成为北京的支柱产业则有很多异议,部分学者或政府官员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不可能象制造业,如汽车、钢铁等行业那样,在解决就业和贡献税收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笔者认为,之所以会有这种观点,主要是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忽视了产业中的文化创意因素。应该看到,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具有高渗透性的产业,可以与其他产业部门相互融合,促进产业的升级。将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对接,可以有效地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提升城市的竞争力。作为国家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产业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则为北京走出目前的产业发展困局,创造首都经济新的辉煌提供了一条重要的路径。

参考文献:

第4篇: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范文

“文化创意产业”又称“创意经济”、“创意工业”,是一种在全球经济、技术与文化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强调依靠人的创造力、技巧及天赋,来创造财富、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形式。

从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中,我们可以知道,文化创意产业首先是一种产业,它必须具备产业的共性,在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顺畅运作,有较好的发展环境和相对完整的法律保护体系,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并拥有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另外,它还具有其特殊的内涵。

1.1文化需求性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著名的层次需要理论指出,当人的缺失性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的发展性需要就被上升到更高的高度。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纯粹的物质性和经济性的需求就会相对减少,文化性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文化可以说是发展创意产业的灵魂。文化创意源于文化并高于文化,是对文化资源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是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渗透力、影响力的拓展和挖掘。创意产业正是有了文化,才显出了灵气和品位,从而才有有了更强的竞争力。

1.2技术创新性

文化要展现自身的巨大价值,单靠传统的传播方式是很难的,必须依靠技术手段进行加工处理。文化创意产业是把与文化有关的信息服务技术都纳入其范畴,借助于高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创造、再提高、再包装,而非简单的复制。可见,技术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它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创新方式和创新渠道。

1.3收益高额性

文化创意产品,不同于普通的商品,是用于满足消费者的多样性和特殊性需求,涵盖了科技和文化的因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较高的附加价值。同时,好的创意能够大幅度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并使许多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焕发新的生机,获取高额利润。

2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2.1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相应的教育水平及科研投入也在不断地增长,这对我国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具有很大的意义,它可以创造适宜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创意人才增多,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对创意产品产生了更多的需求;另外,拥有13亿人口的大陆市场,潜力巨大,易于吸引各种创意产品;最后,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以及低廉的生产成品也是其发展的一大优势。

2.2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劣势

我国的起步较晚,创意观念较为落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沿海与内陆对创意产品的需求不同;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相对薄弱,创意产业政策保护确定;创意人才的相对匮乏使得大陆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产品的竞争力不强;另外,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战略和整体规划也是其一大劣势。

3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3.1成立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府管理机构

至今为止,我国还未明确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府管理机构,创意产业的发展仍处于自发状态,这样,其发展就会受到制约,难以形成系统化、规范化以及规模化的产业体系。因此,我们应该加快组织机构建设的步伐。笔者认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府管理机构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主要职能,包括:基于本国实际,以国际化的视野,合理规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引导其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明确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科学划分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制定文化创意产业的行政审批手续,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规则;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行业协会,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形成各省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意见和要求。总之,政府应当全面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着力理顺产业体制,积极打造适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制度平台,从而形成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培育出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创意品牌。

3.2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最大限度地整合各个地区的资源,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形成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链,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创意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载体,不仅仅是传统的旧厂房与艺术家的简单组合,我们不能只是简单的模仿外国的做法,而应该以现有的地区资源为基础,加强行业间的协调合作,从完善创意产业链和优化资源配置出发,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和资源整合,建立起具有地区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区。该园区应包括从事文化创意设计、技术支持、人才培训、产品生产与交易、信息咨询等方面的企业的集合体。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我们可以借鉴。上海市政府通过整合当地资源,制定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目标及策略,逐步形成以“上海市创意产业中心”为平台、各个设计创意产业园区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架构。比如上海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园区就结合了浦东软件园,整合分散在各区的动漫和网络游戏业、多媒体内容产业和影视后期制作业,集中体现了“研发、培训、孵化、展示、交易”五大功能,形成优势,实现共赢。

3.3提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必需的资金支持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一切的发展都只是空谈。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投资主体相对单一,需要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这可以从两方面来实行。一方面,设立政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放宽贷款政策,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引导基金,降低新兴文化创意企业贷款利率或进行政府贴息,支持区域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发展,扶持符合区域发展定位及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做大做强,塑造区域文化创意知名品牌。另一方面,完善投融资环境,吸引企业、民间和外商资本投入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制定吸引文化创意产业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对创意产业进行投资经营,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中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从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形成集聚的效应。

摘要:处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创造最大的使用效率与价值,成为各国积极思考的产业策略模式。在这种趋势下,以高创意附加价值、结合创意、文化、艺术元素的文化创意产业也日渐成为中国选定发展或已颇具规模的新产业形态。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及特点,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了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特点;措施

参考文献

[1]王素弯.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J].经济前瞻,2006,(9).

[2]李非.论两岸创意经济的发展和合作[J].台湾研究•两岸经贸,2005,(4).

第5篇: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

    “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当今世界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和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意产业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关系日益密切,作用日益凸显。从世界范围来看,创意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元产值,并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在创意产业发达的国家,其增长速度更快,美国的达到14%,英国的达到12%。早在2000年,创意产业就成为英国的第二大产业,约占英国国民生产总值的8%,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美国是全球创意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创意产业超过航空、重化工及汽车等传统产业领域,成为最大的出口产业,2007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的增加值达8891亿美元,约占GDP的6.44%

    相对于欧美国家来说,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如何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促进自主创新,推动中国创意产业健康持续的良性发展,已成为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重大课题。

    本文从分析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入手,介绍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强调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意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并就如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保护

    “创意产业”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是在世界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推崇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是围绕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组织起来的新型生产关系,主要涵盖了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I3个行业。

    作为以知识要素为基础的新经济模式,创意产业蕴涵的巨大潜力与社会财富,使之在转型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成为被关注的焦点。然而,面对着因特网等数字化新传播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创意产业在迎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受到了更多新的挑战。

    就创意产业而言,从事创意工作的人员投入的是一种精力,很难准确的对其投入值做出估量,再加上创意产品通常比科技新产品具有更强的外在表现形式,更容易被模仿抄袭。一旦发生侵权,就会面临维权难、成本高的问题。加之其配置的资源—“创意和智力成果”具有无形性、地域性、时间性、易复制性、难保护性等特点,其产生的问题就必然应由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制度来予以规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必须通过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来进行保护。

    所以,知识产权保护就是创意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正如“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形象的将知识产权喻为创意经济的“货币”,将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制度喻为“银行”。一个创意从产生到形成样品,需要知识产权制度予以确权,而对产品原创性的承认和保护,其实就是尊重和承认个人创造力的价值;再从样品变成商品到交易,同样离不开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因为创意产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创意和创新环节的收益上,如果相关的权利主体没有从其创意产品中获取收益,那必然会失去创新的动力。

    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样还体现在当前很多国家、地区及一些国际组织对创意产业的定义中。如最早提出创意产业概念的英国,在其创意产业的定义中就明确指出“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需要“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而联合国对创意产业的定义也同样强调了知识产权的巨大保障作用。

    可见,知识产权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制度支撑,同时也是世界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规则。随着创意产业逐渐进入全球经济的中心舞台,知识产权保护必将成为创意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因素。知识产权保护不仅使创作者、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更是创意灵感产生,创意生产力转换,创意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保护得以实现的基础。

    二、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知识产权问题

    (一)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创意产业在促进文学、艺术、文化与教育事业发展方面的作用逐渐为国人认识,中国创意产业有很大发展,尤其是香港、台湾地区,创意文化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上海、深圳、成都、北京等城市积极推动创意型行业的发展,正在建立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意产业基地。我国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已有一定基础,创意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就文化创意产业而言,2007年,北京市、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992.6亿元和857.81亿元,分别占GDP的10.6%和7% ; 2008年,深圳市、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550亿元和 576.86亿元,分别占GDP的7%和12%0 2004年到2008年,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收入从232.54亿元提高到595.62亿元,增加值从65.81亿元提高到133.7亿元,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3.2%上升到3.4%。但与先进国家比较,中国的创意产业还比较落后,需要努力。2004年,中国的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收入为2.36亿美元,占世界市场份额不到2%,其中大部分是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向其母公司出售的知识产权。中国专利使用和特许经营费一项的贸易逆差为42.6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的44 %,同期美国的年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收入超过400亿美元。

    目前,我国创意产业还是市场不成熟、需求不稳定、产业链尚不完整的风险产业,又是有效需求高速增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经济效益非常诱人的朝阳产业。正是具有如上的这种相辅相成的特点,使我国的创意产业面临着经济结构限制、整体职业结构缺陷、城市发展规划思维定势等问题,但最根本的问题是知识产权缺乏有效保护。

第6篇: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创意产业;产业链;价值链;价值系统

创意产业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它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它由英国政府于1998年正式提出,被定义为“依靠个人的创意、技巧及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具有创造社会财富和就业机会潜力的产业”。产业价值链的形成、变化有其内在的规律,这种规律对产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因此,有关创意产业价值链的研究,对创意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意产业链

根据经济学中的标准定义,产业是指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所有企业的集合,产业链是指在一种最终产品的

生产加工过程中所包含的各个环节构成的整个纵向的链条。创意产业以创意为核心,将抽象的文化转换成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产品,并规模化、产业化,具有创新性、渗透性、高增值性、强辐射性的特点。创意产业链包括五个进行价值创造的生产环节。

内容创意。艺术家、设计师等创意生产者,将文化资源转化成创意内容的环节。该环节位于创意产业链的顶端,是控制整个链条的关键,主要增值部分就在其原创性的知识含量中。

生产制造。创意企业通过技术、工艺等生产流程批量生产创意产品的环节,将创意(或作品)转化为产品的过程。

营销推广。以商、策划人、经纪人为代表的“新媒介人”阶层通过对创意市场的准确预期和把握,运用各种营销模式将创意产品推向大众,将创意产品价值让渡给消费者的过程。

分销传播。电影、电视的播映机构、报刊、电台、演出经营场所以及网络运营商构成创意产业链上的销售、发行通路环节,从事创意产品的分销传播活动。

交换消费。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是创意产业价值链上的最终决定环节,通过创意产品的消费过程得到满足,消费者对整个价值链条具有反馈和互动的作用。

二、创意产业生产要素

产业发展和价值创造离不开要素的投入,创意产业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人力资本、产业资本、文化资本和技术资本四个方面。

(一)人力资本

1、创意人才。创意人才指掌握有较高水平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能够运用创作技能和手段把特有的表达内容和信息转换、复制、浓缩到新的文化创意产品(服务)中去,并且能够推动该产品(服务)的生产、流通和经营的人才集合体。

2、创意阶层。根据英国学者弗罗里达在《创意阶层》中的定义,创意阶层包括“超级创意核心”和更广泛的群体,即在商业和金融、法律、保健,以及相关领域的创造性专业人才。

3、创意都市。工业化中后期,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的约束,使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意驱动;经济水平提高导致城市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创意都市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4、创意生活。创意产业强调“生活氛围”的营造,提供消费者审美、情感、文化层面的体验,创造全新的体验型、娱乐型、享受型生活方式,同时提高创意的水平与空间。

(二)产业资本

1、产业集聚。创意产业的理论中,“集聚”除了指产业的集聚外,还包括空间的集聚与功能的集聚,从过去的空间概念向品牌概念转变,“集聚”已成为创意产业园区的重要发展模式。

2、资源禀赋。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禀赋资源促进文化遗产数字化和传播信息化,为打造创意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奠定了基础。

3、多元融资。传统融资渠道主要来自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资本市场和彩票基金。政府直接投资或银行贷款对创意型企业明显缺乏驱动力,为了逐步完善创意产业的财务支持系统,需要探索设立奖励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区域专项贷款、地方网络基金等融资新途径。

4、市场运作。市场主体通过对创意产业整体的构思和认识,对运作模式、发展项目、发展目标等方面进行选择。作为创意产业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市场运作不仅要考虑外部条件、政府政策,还要使运作模式、项目选择能汇聚本地优势资源,并通过优势因素的簇群发展、连动推进产生强大的积聚效应和溢出效应。

(三)文化资本

1、隐性需求。隐性需求指消费者为获取高层次的精神满足产生的或客观事物与刺激通过人体感官作用于人脑所引起的一种潜意识、未明确表述的,并能够实现或超越消费者期望的一种心理要求和行为状态。为了掌握市场的真正需求,创意企业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直接向消费者征求新产品创意,进行顾客隐性需求的深度开发。

2、文化创意。推崇创新和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文化创意资本正成为创意经济时代提升生产效率的重要生产要素。创意能够将各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转化为经营资本,产生经济效益,同时通过各种创意产品吸引消费者,激发潜在的市场需求,拓展新的消费群体,为经济发展打开了新的通道和空间。

3、开放情境。创意的目的在于创造足够开放的情境,使决策人士能够:思考各项潜在可能;赋予隐性资源价值;重新构想、衡量资源;点燃生活的热情;挑起学习与创新的欲望;重新投资自己的人才,并重新看待自己的文化资源。

(四)技术资本

1、创意教育。创意教育主要包括学历教育和培训两种类型。学历教育是通过在高等院校中建立创意产业的相关学科,设置相关专业,培养创意人才;创意培训则是以高校、政府劳动主管部门或者相关的企业为主体,对已经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创意产业从业人员,进行系统性、实战性的培训。

2、信息技术。创意产业是数字技术和文化艺术交融和升华的反映,也是信息技术深入发展的结果。数字内容依托数字化技术、网络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对文化艺术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改造和创新,涵盖影视特效、电脑动画、游戏娱乐、多媒体制作等领域。

3、内容产业。内容产业是以新兴技术手段为基础的文化产业,也称为“信息内容服务产业”。创意产业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内容密集型产业,以内容产业为物质载体,创意与内容的相互渗透,使创意有了实现价值转化的平台。

三、创意产业价值链系统

“价值链”这一术语首先由迈克尔波特提出,他认为“企业是一个综合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各种等活动的集合”。创造价值的过程可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增值活动,总和即构成“价值系统”。价值系统包括供应商价值链、企业价值链、销售渠道价值链和买方价值链等。产业价值链是产业链背后所隐藏的价值组织及创造的结构形式,产业价值链决定了产业链的价值属性,决定了产业链的经营战略和竞争优势。产业价值链的形成有效地实现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反映价值的转移、创造和分配。

创意产业是一个经济活动群组,通过开拓和利用创意、技术及知识产权,以生产并分配具有社会及文化意义的产品和服务,形成创造财富和就业的价值系统。无形的创意可创新产品及提升服务,同时,产品和服务的可转移性容许他们通过不同市场、透过不同途径分散并进行交易。创意产业的价值系统是以传统的“价值链”概念为框架,创意产业的各项生产要素:人力资本、产业资本、文化资本、技术资本为基础,作用于由内容创意、生产制造、营销推广、分销传播到交换消费的一系列生产运作环节,如图1所示。

四、创意产业价值系统的扩展与价值增值

创意产业不是自给自足的生产系统,而是与其它经济及文化领域互动合作,其作用结果就是发生价值向系统拓展,对社会及经济带来有形和无形的价值(如图2)。

(一)创意产业化

创意的产业化,即以市场机制来促进文化、科技创意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在创意产业生产系统中产生直接经济价值。这一价值创造过程用前文所述的创意产业价值创造系统可以很好的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二)产业创意化

产业创意化,即在传统产业的商品和服务中融入创意元素,使创意产业成为各种企业附加价值的一环。

产业关联的实质就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这种技术经济联系和联系方式可以是实物形态,也可以是价值形态。创意产业通过产业关联对传统产业产生改造和促进作用,促进传统要素的重新组合,这体现为创意产业价值系统的对外拓展。创意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成为一个关键性的因素,社会越发展,经济越发达,创意的作用越突出。一方面,创意的繁荣与特点体现了经济实力与产业特色,另一方面,创意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三)城市创意化

一个城市的独特性除有赖于本身独特的历史及商业动力外,也是创意产业促成的成果。创意累积的无形价值受惠于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塑造并改善未来的文化特征与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看法、观念和印象的总和。创意产品的消费往往带有文化体验的意义,在消费的同时也缩短了城市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距离,增强了城市的亲切感,并使城市品牌在无形中得到大范围的和深度的推广。所以,以文化为载体的创意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创意产品与城市地域的协同营销,通过多元文化的融合达到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输出城市文化和张扬城市个性,树立城市品牌优势,增强城市对消费人群的吸引力、提高城市空间的经济价值、打造文化特色和符号象征中的多重作用,进而使产品与城市的品牌价值得以达成互动增值的良性发展格局。

五、结论

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包括了内容创意、生产制造、营销推广、分销传播、交换消费五个环节,与人力资本、产业资本、文化资本、技术资本四大生产要素共同构成了创意产业价值链系统。该系统在创意产业化进程中创造价值,并通过产业创意化和城市创意化两种途径进行拓展和增值。创意产业价值链分析为观察产业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是认识和判断产业各环节竞争能力、确定产业竞争优势的有力工具,并为政府和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思维方法。

参考文献:

1、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学林出版社,2006.

2、Michael E.Porter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1.

3、Hartley.J.编著;曹书乐,包建女,李慧译.创意产业读本[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陈溪.创意产业与价值链调整[J].金融经济,2006(12).

第7篇: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数字内容产业;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124/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2)04-0064-09

一、两岸数字内容产业发展与合作的背景

数字内容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将信息技术与文化内容交融汇合的新兴产业。它以创意为核心,以数字化为表现形式,具有较长的产业链和较强的增长带动性,其产业源头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内容创作,下游则是与这些内容相联系的技术开发、相关软硬件的研制生产,围绕着内容创意,还可衍生大量的产品与服务。数字内容产业对于宣扬各国民族文化、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也有重要意义。2001年以来,数字内容产业在全球增长速度保持在40%以上,成为许多发達国家的重要支柱,如英国是第一个用政策推动以数字内容为核心的创意产业的国家,创意产业占GDP的8%,数字内容占创意产业的份额超过85%。美国数字内容在信息产业中的销售额比重接近50%,而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正是美国增长模式的支柱所在。日本数字内容产业产值超过了传统的汽车产业,韩国将以游戏为代表的数字内容产业作为立国之本。

当前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两岸大交流、大合作的局面已然形成。两岸和平发展,不仅要有经贸合作,还必须进一步深化文化交流。总书记2012年会见来访的中国荣誉主席吴伯雄时就强调:“要继续稳步推进两岸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双方还应该积极考虑在文化教育领域商签相关协议,以推动两岸文教交流机制化和向更高水平迈进。”早在2005年,第五届两岸经贸论坛就首次将议题从经贸领域延伸至文化教育领域。新加坡《联合早报》也指出:“两岸经济联系日趋密切,现在就是开始文化整合的时机,只有培养文化认同,两岸的政治融合才会水到渠成。”两岸数字内容产业合作既是两岸经济合作,又是两岸文化交流,既有利于两岸数字内容产业利益最大化,又有利于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台湾当局2010年5月正式提出“黄金十年”愿景,中国大陆也于2011年颁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今后一段时期,两岸经济都将进入结构调整与转型期,数字内容产业是两岸都重点发展的产业。2010年6月《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为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自由化提供了制度性保障。两岸应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搭建两岸数字内容产业合作平台,推动各自的产业结构升级与创新。

两岸数字内容产业合作也是我国在世界文化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必经之路,两岸业界先进对此多有共识,呼吁抓住机遇,牢牢树立共同发展中华数字内容产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两岸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比较

由于两岸处于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两岸数字内容产业的产业界定、发展背景、发展规划以及发展程度等方面,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

(一)两岸数字内容产业的产业界定

台湾将数字内容产业称之为数位内容产业,将其定义为:“提供将图像、字符、影像、语音等资料加以数字化并整合运用的产品或服务的产业。”该产业涵盖次产业:数字游戏、电脑动画,数字影音应用服务、数字出版与典藏、数字学习、行动应用服务、网络服务、内容软件,前五项为核心产业,后三项为关联产业。

中国大陆目前对数字内容产业还没有明确的官方定义,直属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赛迪顾问将数字内容产业定义为:“依托数字技术和分销渠道,向用户提供数字化的影音、动画、出版等产品和与服务的新兴产业。”赛迪顾问认为,数字内容产业的产业链环节众多,细分产业涉及面广,将大陆数字内容产业分为六个次产业:数字影音、数字游戏、数字动画、数字学习、数字出版典藏、其他(包括提供数字内容制作与应用服务所需的软件工具和平台)。

两岸对数字内容产业的界定和次产业的划分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台湾将数字内容产业分为核心产业和关联产业,大陆则笼统的将“提供数字内容制作与应用服务所需的软件工具和平台”这些关联产业归为“其他”。

第8篇: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发展策略

一、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提出背景

1.国际背景

英国是第一个定义创意产业的国家。1997年5月,英国首相布莱尔提出兵成立创意产业工作小组。此后,于1998年和2001年的研究报告中,详细的分析出其创意产业的问题及发展策略。英国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随后,日本将其定为感性产业;美国、加拿大等国将创意产业与版权产业联系在一起,开始对其进行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文化创意产业包含内容有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智能产权。而近10年中,各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都基于对其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

2.国内背景

我国对文化创意产业引起了高度重视。第一次正式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在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2006年出台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我国文化创意发展的新时期。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是对《“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延伸。其中提出了文化产业的主要任务、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构建出框架,因此,这将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以上升为国家层面。2010年,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建议是“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文化产业发展确立了目标。

二、对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体系的发展建议

1.完善基础工作

对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工作进行完善,建立专门机构,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部分进行深入研究,要明确其概念与分类,针对不同类型要进行归纳与分类,采取不同措施与对策。通过对其深入掌握后,要找出弱点与盲点,进而完善其相关工作,尽早出台相应政策,形成体系。要建立顾问团,对项目、规划、政策、资金等问题进行商讨,得出结论,发挥出专家的专业作用。

2.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发掘

首先要引进相应人才,并对其进行培养与管理,制定出完善的留人政策,达到扭转吉林省文化创意人才不足的局势;其次通过对人才的发掘后,制定出优惠政策,让其在所在部门岗位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能力;第三要加快对人才的培养,结合地方高校,制定出发展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人才实习基地、培养基地,支持省外院校和机构进行交流学习。第四要加快对文化创意产业人的发展,形成人才评价体系和资源信息系统。

三、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策略

1.创新教学模式与学生创新意识

(1)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开发其创新思维

教师要因材施教,学生们都有其各自的思维方式与特点,应利于好其优势,扬长避短,发挥出每个学生的独有创造性。使学生能够从被动接受知识层面上转化到主动学习知识上来,如果对学生的要求过于呆板,讲授知识不够丰富,会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因此要培养出学生个人特点,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较为匮乏,所以社会更加需要学生们毕业后投身文化创意产业事业。

(2)开设创新思维及相关课程

各高校应结合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开设相关创新思维课程,提高学生们的创意能力和创新思维。要具有良好的专业功底和思维模式。各高校课程如只开设和专业知识相关课程是不够的,应适当开设能够锻炼创新思维的创新课程,从心理、思维、方法等方面来帮助学生找寻、引导创造性思维方式与方法。

(3)改善评价机制与方法

不要仅仅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在新的发展形式下会被慢慢的退出舞台。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其专业知识能力与创造性思维模式,因此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应适当加入其进入考评范围内,并且此项机制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实践与产业化能力,完善实践机制

(1)增设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课程,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从课程内容设置上,必修课和选修课等各种形式都应让学生接触到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知识。课程的开设方式可由具体的课程内容而定,依据具体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为实际相关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应培养出专业知识过硬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这部分的能力一直是高校学生步入社会后最缺少的能力之一,在各高校培养方案中应加到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至关重要。而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殊性,其发展趋势使得学生们在学习中更加全面,设计的知识点更加丰富,对此能力要求也提高。

(3)增加学生实践经验,完善实践机制

我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且其是走在时代、走在社会的前沿新兴产业。故而,学校应加大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力度,使学生今早投身于实践岗位中进行历练,使企业能够为学生们提供平台与契机、平台,增长适应社会的能力、文化创意实践能力。为培养具有专业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强的“三强”型人才奠定基础。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线教师是各高校培养人才的有力保证,而作为对高校教师的管理与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要提高现有老师的综合水平,自身业务能力要不断提高,还要保障教师对专业的敏锐度。另一方面从师资结构上可聘请专业能力、职称较高的教师担任兼职教师;聘请学术水平较高的人才进行知识讲座、对动态前沿信息能够较好的把握;从管理层面上,可聘请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高级人才进行专业的管理化,带动高校自有教师的管理水平与专业性。

参考文献

[1]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张纪尧,长春建筑学院公共艺术学院,讲师,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

第9篇: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广告

一、前言

在充满创意遐想与活力色彩的21世纪,广告、创意、文化已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的产业形态也随即诞生。这是一种智能创造产值与知识使用相结合的创意过程,它把抽象意义的文化转化为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在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倾注知识的变化性与原创性内容,与经济联系起来发挥产业功能,而广告正是文化创意产业对各国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下不可或缺的传播纽带。广告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由产业萌芽期走向产业发展期,产业规模巨大,种类繁多,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为了促进经济的增长,大力推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从狭义的文化到文化和经济的相互融合文化产业,再发展到地方化或者全球化的创意产业新领域。尽管各个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都没有统一的界定范围,但对于广告产业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却已达成共识。

广告自身拥有文化创意产业所具备的属性和特质。运用媒介技术和艺术创意挖掘其产品背后的文化联系。文化创意产业通过拓宽产品新渠道,开发新市场,使其衍生出新的价值,提升产品盈利空间。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利用广告将文化与产品联系在一起,在消费者的头脑中建立产品品类差异化,在提高产品知名度与品牌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上,对消费者观念及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包括其购买行为决策、购后体验等。在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背景下,广告产业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发展也占据了重要地位,在某种程度上使文化创意产业的精神财富转变为物质经济财富。

二、从创意产业到文化创意产业

美国经济学家凯夫斯认为,“创意产业是提供宽泛地与文化的、艺术的或仅仅是娱乐的价值相联系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它们包括书刊出版、视觉艺术(绘画与雕刻)、表演艺术(戏剧、歌剧、音乐会、舞蹈)、录音制品、电影电视、甚至时尚和玩具”。另一位经济学家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把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知识产权有四大类: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每一类都有自己的法律实体和管理机构,每一类都产生于保护不同种类的创造性产品的愿望,每种法律的保护力量粗略地与我上述所列顺序相对应。①

文化是一个相对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可以从三种角度对其进行理解:首先,我们从狭义层面将文化理解为“艺术”,如绘画、舞蹈、摄影、表演等运用“意识”来指导并完成的工作,这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其次,在社会学或人类学框架下,文化用来描述群体所享有的信仰、态度、价值、习俗以及实践。斯罗索比在他的著作《文化经济学》中对文化的定义“由一群人完成的活动,这些活动的产品起到对人们启迪或教育的作用,这里文化被用作形容词,如文化产业、文化部门、文化产品等[1]。

从斯罗索比的定义开始,文化就已经有了经济学的意义,文化产业也变成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它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式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文化的生产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艺术或共同价值的创造层面,而是形成了整个的文化生产的产业链。比如在摄影行业,摄影作品不仅由摄影师独立完成,而要经过摄影师对模特的创意拍摄,广告媒体的宣传包装,平面设计人员的技术制作,营销人员的推广销售,经济人公司的管理协调等多个环节才能进入最终的消费市场。再比如文化旅游业,且已不再停留在对某一种风俗习惯、文化信仰内涵的挖掘方面,而是通过对文化的诠释来带动一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文化旅游带动经济发展也不仅是单一的收门票渠道,还包括广告媒体业务宣传,旅游推介过程中摄像摄影行业的发展,旅游图片书籍的出版发行行业,各类相关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宾馆、餐厅、运输、零售等行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中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是一个更长的产业链条。

无论从政策还是学术的角度,相对于文化产业来说,创意产业是是相对比较新的领域。狭义的文化产业可以说就是艺术产业,20世纪70、80年代在西方,将电视、电影、商业广播列入文化产业。90年代,新经济的兴起ICT和产业部门的繁荣和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密切结合利用新技术改变了消费者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创意产业往往是地方化或者全球化的,很多西方国家重要出口产品也都包括创意产品。2007年美国出口的视听产品仅次于食品业和航空业;1998年,英国出口最大的单项为与辣妹相关的产品;1996年对英国钢铁工业国际收支作出的贡献还没有英国的摇滚音乐家所作贡献大;而在格拉斯哥等欧洲文化之都的创造过程中,每个城市都体现了其强烈的地方化风格。[2]

其实概括来说创意产业主要指以创意要素为核心或创意要素起主要导向作用的产业。而文化产业是主要以文化内容要素为主要核心起主要导向作用的产业。同时,创意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创意的结晶也是文化的主要内容,所以说以创意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内容原创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要把抽象意义的文化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产业”。这就是要在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倾注知识的变化性与原创性内容,将它和经济联系起来,发挥出其产业功能,这也是一种智能创造产值与使用知识相结合的创意过程。

三、广告与文化创意产业之关系

广告产业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香港曾经被誉为亚洲广告之都,同时也被誉为亚洲创意之都。2002年,香港的广告产业的就业人数在其创意产业中的就业人数排名第三,并且也是香港最大输出项目②。2008年,英国的创意产业GVA总产值是59,100百万英镑,其广告产业的GVA是7,800百万英镑,是仅次于软件及电子出版和出版产业的第三大创意产业。2010年,英国文化创意产业有182,100家企业,其中广告业有14,800家企业,在所有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中也是排在第三位。③所以说,广告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的构成部分,而且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广告自身就拥有文化创意产业所具备的属性和特质。它们有以下三点共通之处:第一,广告能够为产品进行宣传,带来最大化文化附加价值,并且广告产业本身也是高附加值的产业之一,它能将不同产业与自身联系在一起,巩固产业模式;第二,创意是广告的核心所在,一则好的广告可以增加品牌知名度,所以广告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中,最注重创意;第三,广告传播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它能够有效地将文化与广告产品结合在一起,在消费者的头脑中建立品类差异化,在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与品牌知名度的的同时,也能对消费者产生一定影响,包括行为举止、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如今,广告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信息来源,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支配着消费者的行为。以广告为载体的广告文化创意产业不同于其他的文化创意产业。广告作为中介和内容供应商的双重角色,运用媒介技术和艺术创意挖掘其产品背后的文化联系,拓宽产品新渠道,开发新市场,并使其衍生出新的价值,提升产品盈利空间。但相对于作为内容生产商而存在传统的产业,如音乐、电影、出版、设计等而言,他们在文化创意产业中,也借助于广告等其他营销方式进行信息传播。评价广告作品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正是其核心创意为品牌或产品带来的销售力的高低,广告不仅本身具有解读价值,同时也为所服务的品牌或产品提升文化价值,扩大品牌影响力。比如主营休闲服装的服装服饰品牌贝纳通,通过大胆、创意、时尚的广告传播将品牌的叛逆、前卫、潮流等个性诠释的淋漓尽致,同时也体现了广告的特点之一――艺术创造。再如当年“穿海赛威衬衫的男人”指挥音乐会、驾驶拖拉机、参加贵族的社交活动、开名牌汽车、购买梵高的名画等等。大卫奥格威的通过一个戴眼罩的男人的创意,将这个“默默无闻”的衬衫扬名四海。

四、文化创意产业对广告的影响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产业是广告产业。全球文化创意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由产业萌芽期走向产业发展期。创意产业规模巨大,种类繁多,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为了促进经济的增长,大力支持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CITF(1998)2001)中明确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并促进整体生活环境提升的活动。它通常包括13个大类,主要有广告、建筑艺术、艺术品和古董市场、时尚设计、电影与录像、交互式互动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等等。[3]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在英国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本文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上与国外的创意产业的基本概念相一致。美国人一般倾向认为创意产业是主要生产和分配艺术品,并对其进行营销。这一层面上,他们在认为创意产业行业组成的核心是艺术,包括非盈利的博物馆、交响乐、和广告、剧院、建筑等。尽管目前各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或者说创意产业都没有一个标准的概念界定,但对于广告产业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组成这一点却都有目共睹。

五、结论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为基础,而广告使得文化创意产业更具有渗透性。它将文化创意推向新的高度,使其与其它产业部门相互配合、融合,为中国的经济贡献了一条促进产业的升级重要的路径。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文化创意占据了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大多产业都已经与文化创意形成固定搭配,并以广告形式提升产品及品牌附加价值,创造独家核心竞争力。当今社会,广告传播的专业技术方法和创意理念被文化创意产业所需要,需要以广告来进行信息新传播,产品新升级,文化缺少创意就如广告缺少创意最终导致产品或品牌失去生命活力。因此,我们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也应融入广告创意的思维和创新的技术方法,实现“旧元素新组合”,真正实现跨度创新,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新经济增长点,开拓发展知识型、创新性、艺术型、休闲娱乐型的文化产品,“秀”出品牌新高度。在开拓新的文化产业消费市场的同时,也要相应培养新的消费群体,以形成固定的产业链来进行广告信息的推送,在塑造文化产品的基础上全面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面发展。可以说广告在某种程度上使文化创意产业的精神财富转变为物质经济财富。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策划、品牌战略以及品牌效益和建设等都需要以品牌文化为中心最终创造品牌价值,广告在这样一个视觉消费、注意力资源又相对短缺的年代就显得尤为重要,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广告塑造品牌文化、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巩固并强化与消费群体的交流,在促进产业不断升级更新的重要路径中变为形式创新、想法创意、产品富有活力的新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产业创意化,广告产业化的新型产业高端链。(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注释:

① 刘泓,袁勇麟.文化创意产业十五讲[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

②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

③ 李向民,王晨.文化产业:变革中的文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1]李博婵.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辨析[J].经济界,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