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流浪动物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林旭,辽宁大连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喜欢动漫和交互设计相关的内容。
2011年寒假的某天晚上,我和母亲出门锻炼的途中经过了后山的公园小路,在那里,我看到了最初激发我的想法的场景。这个公园一直都是野猫们的聚集地。夏天的晚上,人们出来散步的时候时常会给这些猫咪们带来食物,茂密的树木也可以为它们遮风挡雨。可我经常想,在寒冷的冬天,在只有枯木的园子里,猫咪们要如何生活?就在那天,我看到了答案,在靠近挡土墙的一个避风处,有人用捡来的木板和塑料布等材料给它们搭了临时的窝,周围还有很多人们放置的食物。从猫窝的状况来看,这应该是附近有爱心的居民自发的行动,是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虽然简陋,却给了猫咪们在寒冬时避风的去处。我想在偌大的城市中,这样富有爱心的人们肯定还有很多,如果可以充分利用大家的力量和智慧,利用这份对于流浪动物共同的关爱,我们也许就可以提供一股新的力量来帮助这些小动物们改善生存条件。
我回到学校后,和毕业设计的导师付志勇老师讨论了这个问题,付老师认为利用大众力量的想法不错,且人们的这份关心、关爱,不仅在于这些小动物们,还在于城市中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份关注之情也许可以深入挖掘一番。虽然当时我一心想要帮助流浪动物,并没有特别仔细考虑这些建议,但在后来的学习和调研中真正地认识到这其实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一条难走又必经的小路使得我重新思考了自己的想法和老师的建议。
这条小路现在已经不在了,当时它虽然美观,却崎岖不平,走在上面人们很容易摔倒或者扭脚,人们必须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经过,铺这条小路的初衷是希望避免人们踩踏草坪,但是由于路太难走,在路的两旁,人们踩出了新的小路。在小区里也经常听到人们谈及这条路,把它当作反面教材,可见大家都在关注周边的问题,也经常探讨,奇怪的是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没有人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条小路同时让我联想起家附近的K字路口,信号灯的指示很混乱,车速又很快,有时候还要过火车,住在附近的人们经常在聊天时说希望改善一下这个路口的环境,比如“要是修一个过街天桥就好了”之类的,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路口依然是原来的样子。再有,在京城的一些老胡同里,也有很多需要治理的问题,比如在店门前乱停车,店家只能用自行车当路障,比如卫生死角一直无人照料等等。我后来在网上寻找更多的信息时看到,其实有很多人都在帖子中提到希望自家附近的某些问题可以得到改善,其中也包括了我当初非常关注的流浪动物的问题。
小巷中的卫生死角
这些城市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相对细小,真真切切地在影响着我们每天的生活,而人们现在也越来越关注自己身边的公共服务和生活环境。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力量毕竟不能面面俱到,肯定会有很多问题是需要人们自己来发现的,如果有办法让大家将自己发现的问题分享出来,也许就有更多的机会让这些问题得到解决。这样既能为人们改善城市的公共服务,又能反映出人们对于自己生活的城市的一种关怀和态度。
Citycare,公众力量
然而,如何收集大众的关注之情,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关注是接下来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解决方案成型是在一次与众包相关的workshop之后,经过一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学习,加上自己的资料查询以及与导师的讨论,我觉得这种大众参与的形式特别适合自己的方案,恰好迎合了自己想法中信息收集的需求。
于是围绕众包和自己关注的城市公共服务,我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资料搜集,其中Fix Vegas这个应用引起了我的注意。
Fix Vegas是澳大利亚的一个关于城市公共问题上报的应用,人们可以用它拍下发现的问题,按照应用中的分类选择好,然后发送给相应的政府机关去解决,这是一个方便快捷的应用,和我的想法有相似之处。但是,比起限定好分类的各种问题,我的方案中更希望大家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问题,而不局限在路灯、排水设施、绿地这样的分类,而是一些可以让人们表达想法的分类。再者,我国人口众多,如果每个人的意见都毫无保留地发送给政府的机关,那么相关人员的工作量可想而知,因此我们提供一个用户评价的功能来进行问题筛选,重要的问题优先进行解决。
因此最终方案成形时,CityCare成为了一个由移动端和网络平台共同组成的,关注于城市公共服务的系统。在这个平台上,人们可以表达自己意愿的问题,比如在一个旧式小区的楼下缺少人们可以乘凉休息的长椅,人们就可以拍照并“添加长椅”这样的内容到平台上,来表达自己对城市的关注之情,同时其他的用户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评价,如果问题受关注的程度达到系统限定的值,该问题就被视为重要并发送给可以解决问题的部门和组织。当问题得到解决时,关注问题的人们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系统反馈,以感谢他们对城市的关心。另外,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搜索感兴趣的问题来进行跟踪和分享。
五分钟前还素不相识的数百个年轻人齐聚一堂,兴奋地交流讨论,交友、拍卖、组团、为公益项目竞标并争取资助……这就是日前由零点青年公益创业发展中心(YES)发起的大型公益社交派对――“白领黑苹果夏花会”深圳站的现场。
这场“清零式现场公益招拍挂”大派对,吸引了近300名年轻白领参加,现场22件商品的拍卖筹得了82587元,这笔钱现场就成为了六个青年白领团队的公益项目启动扶持资金。
“宅”文化当道,不少年轻人从学生时代到走上社会都是“宅男宅女”,缺乏社交。“白领黑苹果”正由此而生,分“春夏秋冬”四季会在各地举行。让年轻白领们在做公益中交到挚友,创意和诚意十足。
为志愿者服务的志愿者
越来越多年轻人了解造血干细胞知识,愿意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不过有多少人知道,在这个意义深远的慈善项目逐渐为人所知的背后,还有一群同样无私的志愿者,默默为捐献者们提供采集血样、活动宣传、资料入库、捐献过程陪护、送骨髓、看望病人等服务?
在2011年中华骨髓库广东省分库志愿服务工作交流会议上,数十名来自全省各地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者大会面,分享了彼此关于捐献者招募、宣传等方面的经验,还探讨了志愿服务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法。这一切,都为了能更好地为志愿捐献者们提供服务,为更多的白血病患者带来生命的曙光。
义卖救动物 爱心聚书香
南国书香节来袭,流浪动物救助义工再次出动!
8月下旬,南国书香节带热羊城。土华动物救护站的义工们在书香节上义卖各种物品,为流浪猫狗的救护募集资金,而《赢未来》杂志亦再次鼎力支持义工们的行动,免费提供过刊作为义卖物品。
到微博围观设计新星吧
强调先锋创造力、概念性与可实现性的“Radostar Prize雷达创星大赛中国2011”8月在新浪微博直播了产品设计领域的评选活动。在品牌代表、著名设计师、资深媒体人组成的评委团的挑剔筛选下,《太阳能灯伞》、《fall 日历&时钟》和《cube&plane》三件作品成功脱颖而出,将与五件最具人气视觉设计作品一起,共同竞逐Radostar Prize雷达创星年度大奖。
这次大赛,除了不限制参赛者是否设计专业出身,更是国内第一个采用微博直播的产品设计大赛,让更多年轻人能够更近距离了解“神秘”的工业设计行业,打造用创意提升生活品质的观念。
大运会语言天使 让沟通无障碍
在本届大运会的各国运动员身边,有一群特殊的身影:他们活跃在各个场馆,比赛时,他们是最热情的拉拉队;比赛结束,他们又成为选手们的亲密伙伴。因为他们虽然也是黑头发黄皮肤,却能用这些运动员的母语和他们讲“悄悄话”,让运动员们在异国也能感受到在家乡般的便捷和温暖。
通常,这个故事总被作为负面例证,一方面显示流浪汉的狡猾,另一方面佐证村民的愚昧。投资大师巴菲特在和投资者交流时也提及这个故事,并提醒投资者回避那些恶意公司。最恶劣的“钉子汤”公司不仅只拿出一根钉子“空手套白狼”,而且一边煲汤,还一边偷吃,最后汤煲完了,投资者却发现锅里没剩下多少。
巴菲特告诫投资者,“这种公司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只要发现公司有这种倾向,不论它有多么灿烂的前景,我们都绝不能参与。”
然而,无论是美国的纳斯达克,还是中国的创业板,这种烹制“钉子汤”的公司显然并不鲜见,比如中国当下风头最劲的公司小米。
根据报道,成立仅仅四年的小米公司最新估值已经高达500亿美元,500亿美元是一个什么概念?已经成立30多年、成为全球PC销售霸主的联想,其上市公司的市值也只有不到200亿美元。诸如海尔、格力、TCL等中国知名企业,市值也仅仅在100亿美元上下。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把这类公司形象地比喻为“哥斯拉”:一个被放射能唤醒的沉睡很久的庞然大物,它具有其他动物没有的基因,它的命运就是贪婪地大吃大喝和不断增大。哥斯拉们的共同点是它们对三个“无形”空间的侵略性利用:在网络空间,使用基于网络的市场和运营,在组织内部不增加成本和压力的情况下迅速发展;在高倍增空间(金融市场),通过融资、杠杆、套利交易,规模和影响远超其销售收入应该达到的水平;在无边界空间,从它们诞生之初就进入全球市场。
尽管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小米创业之初拿出了真金白银进行投资,并非只拿“一根钉子”忽悠村民,但和小米今日获得的财富相比,其投资获得的回报几乎也和“钉子汤”换回的大餐无异,而成就小米传奇的正是消费者、供应商、投资人等诸多“村民”添加的各种原料。当然,到目前为止,由各方一起烹制的这锅小米“钉子汤”大宴还在皆大欢喜的欢庆着――消费者得到了高性价比的产品,供应商获得了销量的提升,投资者也收获了大笔财富。
小米这种基于未来的美好前景描述的公司所获得的估值早在互联网第一波浪潮之时就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市梦率”,即它的估值是通过展示给外界的想象空间而获得的,可以说“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从中外公司的发展史看,基于“市梦率”投资于诸如阿里巴巴、谷歌等公司的早期投资者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就像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纺偬岢龅摹霸ぱ缘淖晕沂迪帧钡母拍睿阂悦挥腥吩渲ぞ莸脑ぱ晕趸狡鹨恢中碌男卸庵中卸钪帐蛊鸪醯脑ぱ员湮质怠?
李星凝是谁?
不要上娱乐明星榜去找,她不在其中。简单点说,她只是一个“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而已。1983年出生的她,自述是一个“妖怪”:小学读过尼采、黑格尔,中学横扫言情武侠,最受震撼的书是《平凡的世界》;虽然终极职业梦想是建筑师,但工作一年后冒出做真人图书馆的念头;2013年辞去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职务,全心投入真人图书馆工作。她说,她的梦想是养一只狼、一匹马、一头鹰,带着“妖怪”伙伴们一起周游世界。
知 事
什么是真人图书馆?
李星凝自称是“卖星星的”,因为她所创办的真人图书馆叫“星辰海”。是的,你没有看错,是真人图书馆,而不是一般的图书馆。在这里,你不但可以借书、读书,还可以借人、读人。或许你是第一次听说如此奇怪的图书馆,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星辰海真人图书馆的走红。
星辰海创建于2008年。当时,创办人李星凝秉着“每个人都是一本书”的想法,在豆瓣网上发表日志,希望以书为媒介,建设一个真人图书馆。这个计划很快得到众多网友的支持。“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不同的人生阅历会给不同的人画上各自精彩的图案。如果这些人生色彩能和他人分享的话,一定是件有趣而且有益的事。”这就是星辰海真人图书馆创办的初衷。
现在,你该对真人图书馆有个大概的了解了吧?!如果觉得脑子里的概念还不够清晰,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第一场真人书友会吧。
2011年圣诞节那天,刚下过雪的北京慢慢被夜色笼罩。来自城市各个角落的读者带着礼物――自己最爱的书或者“温暖指数”超高的糖果,陆续来到星辰海真人图书馆。晚上7点,星辰海的第一场真人书友会开始了。读者们围坐在一起,中间摆放着各自带来的糖果,听“1号图书”流浪歌手、穷游达人“肥肥鱼”讲述他的丰富经历。
“肥肥鱼”曾是一名IT青年,23岁时被一张泸沽湖的照片和一句话打动:青春就是埋下小小的梦想,然后拔腿实现它。于是,他真的辞掉工作,怀揣着2000块钱积蓄和一把心爱的吉他,开始了流浪。在鼓浪屿,他为标价两亿元的老宅子拍过照;在丽江,他卖唱3个小时赚到过700多块钱;在大理,他义务为农村的小孩教音乐,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签名机会……
怎么样?现在知道真人图书是怎么“读”的了吧。其实,在星辰海中,像“肥肥鱼”一样有着特殊经历或者新鲜体验的真人书,还有不少,考古工作者、占星师、记者……人气高的好“书”,必须靠抢才能“借”到。而星辰海的创办人李星凝,也是一本真人书。她负责讲述和同伴们创办图书馆的故事,书名叫“建设者之书”。
交 心
她为什么改行“卖星星”?
=记者 =李星凝
真人图书馆是个什么东东?
就是一个可以“借阅”大活人的地方。其实,创办星辰海之前,我并不知道这个概念。
那你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是在什么情况下呢?
听朋友说的,他们说我创办星辰海的理念和国外的真人图书馆很像。然后,我去查了相关资料,才知道这个概念。普遍的说法是它源于21世纪初的丹麦,当时有个“反对暴力组织”举办了一场活动,让参与者与75本真人书对话,通过交流反对暴力、消除偏见。包括流浪汉、素食者、政客、脱衣郎在内,都可以供大家“借阅”。
你创办星辰海的初衷是什么?
我就是想给年轻人创造一个交流的场所。这有两方面的原因:我身边的朋友感慨,生活圈子小了很多,想碰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很不容易,我就想建立一个平台帮助他们遇见彼此;另一方面,我认识了一些做公益的朋友,他们做的事情很有意义,但是知道的人很少,往往很难持续发展,我也希望创办一个机构支持像他们一样坚持梦想的人。当时我没有看到可以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机构,所以就想自己创一个。
“星辰海”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文艺,能解释一下吗?
其实刚开始叫“星之书”。因为我觉得,每个人就像天上的一颗颗星星,距离彼此遥远,难以遇见并了解对方;同时,每个人又像一本书,有各自的故事,有些还很精彩。后来改成“星辰海”了,是希望星星可以汇聚到一起,照亮彼此,让世界更温暖。真人图书馆就是这么一个机构,通过“借阅”真人,来实现相遇,陪伴梦想家前行。
说到梦想家,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梦想家吗?
算吧!从小我妈就说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的梦想是养一只狼、一匹马、一头鹰,带着“妖怪”伙伴们一起周游世界。
你的梦想听起来好“飘逸”!为什么要养这三种动物呢?
我的性格里面有很男孩子的一面。小时候我很喜欢看人舞剑,自己还做过一把木剑。在动物里面,我喜欢高大强壮那种,马和鹰是在书上看到的,很喜欢。喜欢狼是因为小时候家里养过一只狼。那时候我一两岁,我爸妈抱回来一条他们叫作牧羊犬的幼崽。当时我们都不知道它是一只狼,因为狗和狼小时候长得很像。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外出游玩,回来看到养的兔子不知怎么死了,当时就怀疑是它干的。之后,我们去动物园看到了狼,才确定家里养的就是一只狼。它陪我度过了一段快乐的童年时光,所以心底还会有养狼的念头。你知道,小时候的经历对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那你上中学的时候有什么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吗?
中学?好像没有……那时候我是班长,会帮老师看自习、批改周记,策划班级活动,但是印象深刻的,还真想不起来了。我是那种很早熟的孩子,你听说过吗?早熟的孩子长不大。我觉得我看问题的方式在小学就已经定型了。
小学时“三观”就定型啦?
可能是因为小学看的书比较多吧。受我妈影响,我小学就把市面上能买到的中外古典名著基本都看了,包括一些大部头的哲学名著,像尼采、黑格尔、康德之类。每年我过生日的时候,她会给我一笔钱,这笔钱怎么花她不管。我每次都拿去买书,到19岁的时候,我才第一次吃上自己买的生日蛋糕啊!
小学就看了尼采,那时候不会觉得看不懂吗?
没觉得,当时读的时候就没想过看不看得懂吧。不过,我记得很清楚,五年级看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时,看到结尾觉得挺不理解。为什么小说暗示孙少平选择和一个寡妇生活?他完全可以由去世的女友田晓霞的爸爸,或者他的哥哥介绍一份体面的工作,有更好的前途。“所谓的成功到底是什么?”当时这个问题让我想了很久。后来我想明白了:这世界上其实没有所谓的成功,如果说有,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
就像创办真人图书馆,也是用自己的方式在生活?
对!很想去做这件事,那就去做了。
在创办真人图书馆的过程中,你遇到过什么阻力呢?
困难肯定是有的,但我并不觉得是阻力。要去做这件事,就肯定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当时我还在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要放弃高薪职位,错失一些成为优秀建筑师的机会,这是要付出的代价。还有,怎么去寻找合作伙伴,找合适的场地,建设网站,吸引顾客……这都是问题,但我不认为这是阻力。
你的家人对你的选择持什么态度?
刚开始我妈不太支持,觉得投入太大。但是她从小对我的教育就是:自己选择,自己负责。所以,她还是尊重我的选择。
运营一个真人图书馆,带给你什么收获呢?
最大的收获是碰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吧。当我在网上说出这个想法后,有很多朋友来支持我,其中就有我最初的几个股东。2011年装修场馆的时候,十几个朋友都来帮忙,一面二十多平方米的手绘涂鸦墙是我们熬了几个通宵刷出来的。图书馆里的几盆绿萝,是网友看到我说“图书馆需要一些装饰”,第二天就送到门口来了。还有这几个书架上的书,都是参加活动的朋友送来的。
现在真人书主要有哪些呢?
通过自荐或会员推荐等方式,现在在编的真人书有上千本了。这些书主要有这么几类:“公益书”多为公益组织的创办者、负责人;“新知书”是在不同职业和岗位上小有成就的人,如作家、导演、心理咨询师等;“技能书”则多是擅长烹饪、手工等绝活的人。
在真人书中,有反响比较热烈的吗?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觉得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有一段时间,“肥肥鱼”就是一本“畅销书”。他还在这里办过自己的明信片展览,给读者传授弹奏吉他和拍摄照片的技巧,弹唱自己写的歌为活动暖场。
除了这种不走寻常路的真人书,有没有给你印象深刻的“新知书”呢?
想想……对,有一本真人书叫金豆豆,她弹过琴,写过诗,支过教,编过书刊,在很多人的咖啡馆入过股……在一次旅程中,她选择了考古作为专业,是李济考古学奖学金创立者。当时来“借阅”她的人,就问了很多考古的问题,比如“有没有看过《鬼吹灯》《盗墓笔记》”、“考古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灵异事件”……这其实也是一种交流,让大家对考古这个特别的行业有所了解。类似的真人书还有记者、公关、职业经理人等。
有自荐的真人书吗?
有啊。记得有一个叫作纪冬妮的读者,在聆听别人的故事时感触颇深,忍不住把正在主讲的真人书赶下来,坐到台前讲起了自己的故事:经历过婚变,在随后极端低谷的半年里,学习了德语等多种语言;做过服装生意,在亏本得实在做不下去时果断放弃,把囤积的衣服一股脑儿地送给了朋友……那天之后,她就被我们“收编”了。
认识这么多人,对你的意义是什么呢?
我认识的人多吗?很多人觉得我认识的人多,但实际上我不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本质上我是一个想要隐居的人,我喜欢当幕后策划者。现在我们图书馆有16个管理员,每个人负责的内容不一样,我现在主要负责拓展合作对象。
你现在是全职在做这个图书馆吗?
是的。2013年2月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停职,开始全心投入做这件事,希望它达到自供血之后,再继续做建筑师。
为什么这么喜欢建筑师?
其实,我不是一开始就想当建筑师。在此之前,我有过很多职业梦想。小时候学过很多年画画,想当画家;后来,看了一些书,觉得天文学家很棒,曾经梦想过去发现新的星球,后来觉得不太可能实现就放弃了;在报纸上发表过几篇文章,觉得当作家也不错;帮老师批改过日记,发现心理学家也挺适合自己……
五年级时,在电视里看到了著名建筑师贝聿铭的纪录片。这才知道,原来有一个职业可以融合我几乎所有的兴趣爱好,就坚定了自己的梦想。后来,高考志愿报了天津大学的建筑设计专业。
关键词:动物词;文化含义
动物词指表示动物名称的一类词语,它不仅仅指称自然界中存在的或者曾经存在现在已经消失的动物,也包括那些虚幻的、不存在的动物如“龙”。
动物与人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现代汉语和乌尔都语中都存在大量的动物词来指称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动物和神话传说中出现的虚拟动物。在命名初期,动物词的意义是单一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其认识程度的不断深化,在不断深入了解动物特性的同时,人们还附于动物主观情感,这一方面是由动物自身生活习性决定的,另一方面也受各民族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心理特点及独特的审美的影响。由于长期使用,使得这些意义得以习惯化、概念化、词汇化,因此动物词产生了文化意义。谭文辉(2001)认为动物词的文化含义来源于人类的认知机制。在长期与动物频繁接触的过程中,人们认知了它们的不同种属特性,并把那些特性与其有关联性或相似性的其他事物或概念关联起来,通过隐喻或转喻,使动物词转指其他事物或概念。由于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对动物的种属特性的认知也不同,产生的文化含义也不同,同一个动物在不同的语言中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如在教授颜色词和动物词的过程中,本人提到了中国著名的电池品牌“白象”,以乌尔都语为母语的巴基斯坦学生特别不理解,因为在乌尔都语中白象()具有表面看起来很贵重但实际上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文化含义。由此,可见由于历史、习俗、生活方式、等诸多文化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语言赋予动物词不同的文化含义。本文通过对汉语、乌尔都语动物词文化含义的对比分析,试图分析出文化对词汇的影响。
一、同一个动物词在汉语乌尔都语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含义
由于人们对一些动物的基本特性有着相同的认识,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因此同一个动物词在两种语言中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内涵。如汉乌两种语言都用“狐狸()”比喻狡猾的人,如:他是只老狐狸()。“驴()”比喻固执p愚蠢p没有头脑的笨蛋。(难道喀布尔城里没有毛驴吗?世界上什么类型的人都有好地方也可以出庸人。)①“绵羊()”是一种性情及其驯服温顺的动物,但也因是食草动物且体型较小常被用来形容老实人,弱者。如:羊毛出在羊身上()。“狗()”在汉语中有“狗腿子”p“走狗” 等用法,常用来比喻卑贱的人,无赖汉,废物,游手好闲的人,它代表卑劣p可恶的品性。 (洗衣工的狗无家可归流浪汉,游手好闲的人。) “蛇()”因其是冷血动物且汉语和乌尔都语里都有其恩将愁报的寓言故事,所以常被用来形容冷酷p虚伪p卑鄙的人。在乌尔都语中蛇甚至代表敌人。 (袖子里的蛇隐藏着的敌人)。“鹰()”:汉语中鹰无疑是一种猛禽,拥有锐眼和利爪,自由翱翔,速度极快,凶猛异常。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莫怪雄鹰志气高,长空万里领。”等诗句。此外“鹰”还可以用于人名,常象征着独立、自由和勇猛。在乌尔都语中被用来比喻年轻有为的年轻人。
(你的家不在Sultan王宫殿的穹顶上,
你是皇家的猎鹰,你应以悬崖峭壁为家。)
(当鹰的灵魂在年轻的心中苏醒,
他看到了那l光的目标超越星空。)②
“猪()”生活环境肮脏p杂食贪吃p体型肥硕呆头呆脑。汉乌两种语言都用比喻愚笨p肮脏p贪婪p粗野无知的人,“笨的像猪一样()。猪崽子()。
二、同一个动物词在汉语乌尔都语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含义
“龙()”:龙是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图腾,被视为神圣祥瑞,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中国历史的各个朝代,帝王都称呼自己为“真龙天子”,龙象征着权力。同时,龙还象征着青年才俊p英雄豪杰、出类拔萃之人,所以汉语中有“望子成龙”。而在乌尔都语中, 则是危险凶猛的动物。
(把手放进龙嘴里)比喻做危险的工作。
“猫头鹰()”:听到猫头鹰叫,中国人很快就能联想到厄运或不吉利的事情即将发生,所以汉语里有“猫头鹰进宅,好事不来”的说法。但在乌尔都语里猫头鹰有傻瓜p蠢家伙p笨蛋的意思。(猫头鹰的徒弟天大的傻瓜,大笨蛋)。(吃了猫头鹰肉人变傻了)。
“乌鸦()”:中国人认为乌鸦是不详之物,与“喜鹊”相对。说了不详的话,而最终应验的人我们可以用“乌鸦嘴”来形容他。听到乌鸦叫意味着不吉利的事情即将发生。而在巴基斯坦文化中,乌鸦并没有不详的意思,早上乌鸦在屋顶上叫却意味着有客人即将拜访。(吃了乌鸦肉)只是用来形容喋喋不休的人,唠叨没完的人。印巴民间还认为吃了乌鸦肉后会头发变黑、延年益寿。乌鸦被认为是智商很高的动物,但常含有贬义的感彩 (精明的乌鸦也会吃屎过分聪明的人也受骗,聪明反被)。
“猴子()”:在汉语中猴子因为能模仿人类的活动而被认为是聪明敏捷的。但在乌尔都语中“猴子”却被用来指称不知好歹的人p小人。 (猴子哪里知道生姜的味道。不识好歹的人及时好东西在眼前也看不出来;拙眼不识货)
(猴子脖子上带珍珠对小人的抬举)
“鹦鹉()”:鹦鹉是一种会模仿人类说话的鸟,汉语中被用来表示只会人云亦云,没有独立见解的人,如“鹦鹉学舌”一般比喻别人怎么说,也跟着怎么说。而乌尔都语的鹦鹉,则具有无情无义,翻脸不认人的文化含义。 (像鹦鹉那样无情无义翻脸不认人)(翻脸不认人就像鹦鹉,说话甜甜的就像八哥。)
三、同一动物词在汉语乌尔都语中没有对应的文化含义
(一)同一动物词在汉语中有丰富的文化含义,在乌尔都语中却没有相应的文化含义
凤凰():凤凰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是人们心目中的瑞鸟,天下太平的象征,古人认为时逢太平盛世,便有凤凰飞来。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与龙相同,象征着富贵p吉祥,常和龙一起使用, “龙凤呈祥”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图腾。而在乌尔都语中凤凰就是神话中的不死鸟p神鸟不具有特殊的文化含义。
仙鹤()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汉语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寓意。汉人刘安在《淮南子・说林训》中,便出现了“鹤寿千岁”的说法。而在乌尔都语中仙鹤没有这样的文化含义,而仅因为其嘴长、颈长、腿长的外形特征被用于指称腿长的人。
汉语中还有一些动物词,因谐音而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含义,这些动物词一般在乌尔都语中都没有相应的文化含义。
鹿():“鹿”谐音为“禄”意为俸禄,财也、福也,因此汉语中的“鹿”被赋予了美好的文化含义。在年画中鹿长与寿星为伴,与仙鹤为伴(鹿鹤同春、六合同寿)以祈求长寿。而乌尔都语中只是用有(鹿一样的眼睛)来形容眼睛的美丽传神。
蝙蝠():“蝠”与“福”、“富”谐音,是驱邪接福,带来福气的象征。民间传统艺术中常用五只蝙蝠飞入大门中的表现手法来祈求“五福临门”;蝙蝠和寿星同框象征“福寿双至”。而在乌尔都语中只用来指称一种昼伏夜出的哺乳动物。
(二)同一动物词在乌尔都语中有丰富的文化含义,在汉语中却没有相应的文化涵义
骆驼()骆驼被称作是“沙漠之舟”,在沙漠中行走和驮运物质,可以一周不饮水。在穆斯林文化中骆驼是真主为人类造化的有益动物,性情温和,善解人意,在任何艰苦的环境中忠于主人,任劳任怨。在穆斯林的传说里,有一段这样的对话:一天有个人与一起旅行,当他们在一个地方停下过夜时,这个人就问道:“我应该拴住骆驼呢?还是应该信赖真主?”回答说;“信赖真主 ,同时拴住你的骆驼。”信赖真主,这是属人的信仰世界的事,拴骆驼则是属人的世俗世界的事,通过的回答,信仰的世界和务实的世界就十分自然地交融在一起了。巴基斯坦是穆斯林国家,在其官方语言乌尔都语中骆驼也带着一点儿神圣色彩。(看骆驼是怎样把腿蜷起来再趴下去的结果无法预测。)(让骆驼通过针眼来创造奇迹。)但随着对骆驼体型、生活习性的了解,骆驼也越来越生活化,而且略有贬义的感彩。(个子长得像骆驼一样,脑子却那么一点点。)(骆驼驮东西总是哼哼唧唧的做点儿事儿嘴里爱嘟囔。)而以农耕文明为主的汉文化中骆驼则不具备这些文化含义。在汉语中骆驼只是一种能长途跋涉p忍饥耐渴p可负重驮运的动物而已。
四p不同的动物词在汉语乌尔都语中具有相似的文化含义
不同的动物词在汉语乌尔都语中具有相似的文化含义,即汉语和乌尔都语中用不同的动物词来表达相似的意思 ,即虽然两种语言中所使用的动物词不同 ,但它们的喻义却是相似的。如汉语中用“热锅上的蚂蚁”来形容焦躁不安,乌尔都语中却用 (猫)(心像小猫似的乱跳。)汉语中常用“猪”来形容一个人蠢笨如“蠢猪”、“猪脑袋”,乌尔都语中也可以用表示蠢笨,但由于穆斯林世界对猪的禁忌,更多用驴p猫头鹰表达此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
(她唱歌跟布谷鸟一样好听。)
她唱歌跟百灵鸟一样。
(把脚放进龙嘴里)
虎口拔牙
(从龙嘴里逃出,死里逃生)
虎口余生
(面做的猫咪)
纸老虎
(吃饭像骆驼,挣钱如麦吉奴)
吃饭如虎,挣钱似羊
(让驴驮书)
对牛弹琴
(驴给驴挠痒)
乌龟找王八 物以类聚
(从大象嘴里夺甘蔗吃)
虎口夺食
(在家是狮虎,在外是绵羊)
在家是虎,出外是鼠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动物词不仅仅是对动物的指称。在使用的过程中还衍生出了特有的比喻义和联想义。而且这些比喻义和联想义不仅是对本义的极好的补充,也反映了一个语言社团的文化及风俗习惯。词义不仅仅包含着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还包含感 彩、文化涵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仅仅掌握词语的字面意思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在掌握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挖掘其文化涵义,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语言学习真正的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通过对汉语和乌尔都语动物词文化含义的对比分析,希望在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更好地帮助巴基斯坦学生了解中国文化,认识到乌尔都语p汉语中动物词文化含义的异同,使用动物词时避免母语文化产生的负面影响。
注释:
①本文中引用的乌尔都语成语、谚语均来自孔菊兰教授主编的《乌尔都语汉语词典》,下文将不再标注来源。
②引用自巴基斯坦著名诗人Allama Iqbal 的诗,其中文翻译参考了伊斯兰堡孔子学院本土教师Haseeb和中文系教授Misbah Rashid的译文。
参考文献:
[1]常敬宇.汉语词汇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葛爱华,玛依达・胡巴依.动物类词语象征意义对比浅析[J].昌吉学院学报,2008,3.
[3]贾少宁.英汉动物词汇的隐喻文化对比[N].语言文字报,2009,7.
[4]孔菊兰.乌尔都语汉语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5]刘彬.汉语动物词语的文化意蕴[J].文化研究,2009,2.
[6]刘宇红.中英动物词汇文化内涵比较[J].湘潭大学学报(社科版)第22卷,1998.
他们不是时尚,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才是时尚
他们更不预测未来,因为他们创造未来
他们是“果味VC”,用心灵铸就音乐 酷到闭嘴也能唱歌
“果味VC”的音乐历程
1993年,孙凌生与杨林共同组建乐队,乐队名字不详。
1995年,果味VC乐队在在河北香河的县城礼堂第一次演出,同台演出的是“金属车间的型体师傅”(即后来的新裤子)乐队。
1995年,孙凌生转学到上海,乐队排练终止。
1996年冬,刘韬加入果味VC乐队,担任一直以来空缺的主音吉他手;乐队名字正式确定为“果味VC”。孙凌生结识丁炯。
1997年秋,刘韬去天津读书,吉他手的位置再度空缺;原贝斯手离队,丁炯加入了果味VC,担任贝斯手。
1997年冬,结识了后来将对他们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沈黎晖和张亚东。
1999年初,录制第一支单曲《飞行器》,并被收录到《摩登天空3》合辑。
2000年初,刘韬回到北京,重新回到果味VC乐队。
2001年夏,录制乐队首张专辑《双重生命》。
2005年果味VC乐队在蛰伏了3年之后,重整旗鼓全力打造的第二张全新专辑《来自VC的礼物》浮出水面。
一天,我在网上查找资料,无意间发现了“果味VC”乐队。仔细了解,知道它竟然是一个摇滚乐队。一边是如此轻快的名字,一边又是摇滚乐队。怎么也不好将两者联系到一起!好奇地点开了试听的曲子,还真的好听。于是,生出采访这个乐队四个大男孩的想法。
我们约在“果味VC”乐队的排练室,他们的场地并不是很大,放下他们的
各种乐器后,我几乎已经找不到落脚的地方。但四个大男孩的音乐却把我带到了一个宽阔的世界,我们的采访从他们的演奏开始……
四兄弟理财各有一套
刘韬(吉他手) 理财要依行情而定
说起理财,“果味VC”乐队里最有经济头脑的要数吉他手刘韬了。今年的证券市场好转,3月份以来,他就开始注意观察市场上最新的行情,前不久,他在低位买了几只成长性比较好的股票。经过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他就已经在市场里赚上了20%的利润。但是,刘韬的投资也有失误的时候。去年,他办了一个广告公司。尽管中间有过一段时间赢利,但最终还是处于亏损状态。总结经验,他认为:主要是因为自己进入广告公司的市场时机不是很理想。另外,自己这方面的经验也不是很足。
孙凌生(主唱/吉他) 喜欢最重要
主唱孙凌生与刘韬比起来,略微感性一些,基本上属于那种不怎么会理财的人。至于“保险、股票、基金”这些理财产品,他基本上是没什么概念的,但却很喜欢收藏一些古玩字画,而买这些收藏品,主要是因为自己特别喜欢,并没有真正地把它当成投资来做。到目前为止,他买过最贵的奢侈品就是吉他。在投资选择上,他更加偏重于房地产。在他看来,投资北京的房地产还是比较稳当的,眼下正在琢磨这件事情,并且已经选好了几处比较不错的地段准备投资。
杨林(鼓手) 投资熟悉的领域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杨林的话是最少的。就像其他人评价的那样,杨林个性比较沉稳,善于做一些战略上的构思。杨林最大的爱好就是收集唱片,在买唱片上从来就是不惜血本。他最想做的投资也是房地产,因为他觉得投资房产不但收益稳定,而且自己也比较熟悉。在投资上,他认为:一定要做自己了解和熟悉的领
域,千万不要跟风。
实现茶农绿梦
种茶,拥有一个自己的茶园——这个想法其实我从小就有。而且,我从小对种茶有一个独特构想,可以说直到中年以后,才能够有条件实现这个梦想。
我在2004年的时候考察湖北神农架,感觉这里的生态环境真好。这里没有工业,是水的源头,海拔高,空气、雨和雪都是纯净的,所以就想在这里种茶。2006年,我在神农架写作《金丝猴部落》,具体落实了茶园和养蜂场。
我之前的经历许多人知道。我是湖北大治人,早年是湖北文学院的签约作家,职业身份是地质队员。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不满足于一成不变的体制内生活,怀揣2000元钱,肩背一台286电脑,毅然决然离开黄石进京,梦想成为一名像沈从文、鲁迅那样的文学大家。
我出版过《男人的蜕变》、《风中的漂泊》等书,包括引起公众关注的与人合著的《中国可以说不》等。有一段时间,好象名和利都有了,但是在京城客居久了,渐渐生出一种恐惧与焦虑。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么走过去实在太可惜。我再度毅然与过去的生活方式决裂,我要探寻一条顺应内心的道路。
考察神农架之后,感觉在此特别适宜研究生态和写作。于是,神农架作为我的一个固定据点就确立了下来。我在神农架主要考察动物和植物,但是仍然有大量时间是闲着,而且如果不耕种、不养殖,对植物和动物的研究仍然会有距离感。
这时候,我向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提出包下一片茶园和一个养蜂场。神农架的茶很好,因为这里有一个特别纯净的生态环境。官门山峡谷大约有2400种植物,是中国植物聚集种类最多的地方之一。
当时,官门山有保护区的一部分,那里的农民正在生态移民。保护区在此建立植物园,就索性提出用我的名字命名茶园。在神农架种茶,基于几个方面考察:一,我在此考察研究生态以及写作,特别有种植的冲动。官门山是一个植物园,生态移民后的茶园有一片是荒园,还有两片自然保护区在管理。原本这里是不允许开荒种地的。二,作为一种植物研究和写作的方式,我需要这方面的经验。我特别想推广一个生态种植理念。现在即使在大山里,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的使用都相当普遍,因为大家都认为这才是科学种田。
现代“陆羽”的古方制茶
种茶可以修心养性,我同时想写一本茶书。自陆羽以来,中国没有什么像样的茶书,文人都没有种茶的经验,所写皆不着调。茶文化其实早已断层。在我看来,我不想只是简单的理解茶文化,而是从实践中更深地感受真正的茶文化。
神农架应该是茶的发源地之一,许多典籍都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茶)而解之。试想,能在这样的地方种茶,对于写作是多么有意义。我的三块茶园,两块在原始森林的包围当中,只有一块在河边,游人可以看到。我给自己确定的生态种植方向特别苛刻。比如肥料,我现在仅用了梅花鹿、山羊、短嘴金丝燕粪和菜饼。菜饼仅限用青峰村油坊的,因为这里的油菜基本是将菜籽撒在空的边角地上,所以也没农残。
第一次施肥,我用的是菜饼,用我当时的轿车拉的。请了六个农民帮忙,然后移植了一些茶树,将茶园初步补齐。第一次剪茶,也请了农民,他用机器剪的,我发现这样不行,就自己手工修剪成形,以后一直用手工修剪。
不用化肥种茶,茶芽发得慢,人家采两次,我的茶园只能采一次,而且茶芽小,也不及用化肥肥的茶芽嫩,采茶工不大乐意给采。捉虫是一个比较频繁的活儿。消灭红蜘蛛的方法比较容易,只要将它的网抚去。还有茶园除草,主要是除去遮蔽茶叶的草,其他草不除,因为保持茶园的生物多样性对茶园是有益处的。鹿藿是一种藤类,但它是豆科的,所以我不拔它,因为豆科植物对土壤有利。我在茶园套种了大豆,这是为了改良土壤。后来,我发现漆树科植物对茶树有抑制作用,学术上叫做他感作用。他感作用就是一种植物对另一种特定植物的抑制作用。
从接手茶园开始,对于虫害的防治,我还主要采用喂鸟的方法,即在茶园投食,保持有多种鸟群在茶园活动。现在茶园主要有红腹锦鸡、角雉、噪鹛、橙翅噪鹛、画鹛、大山雀、黄腹山雀、红嘴蓝雀等鸟,它们在茶园活动,能够捉去一些虫子,鸟类在春夏都吃虫子。
茶园的周边植被逐渐改变,我种植了映山红、金银花等,将有毒的马桑、醉鱼草等植物去除。今年,还种了一些箭竹来美化茶园,去年已经种了桂花。兰茶共生,就是我小时候的梦想。一片茶园,里面同时种着兰花,主要有蕙兰和春兰,蕙兰在兰花中香气优雅,幽香致远;兰香沁润茶叶,这样的茶叶古代是进贡给皇帝的。
我感觉到短嘴金丝燕粪对于茶叶的悠香之提升,相当有益。但只有在人迹罕至的高山岩洞,才会有短嘴金丝燕,但是,燕洞又必须有流水,因流水有利于燕粪的冲走,这就更难得到。茶叶的采摘必须在晴两天后,在阳光下采摘,因为这样光合作用达到极致时,采摘的茶叶才最有味道。在我的茶园里,没有灌溉。因为茶园在雾里,夏天最干的时候,每天会有一场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暴雨。而且土壤是白云岩基岩的土壤,符合茶的偏酸要求。
在茶香中体悟生命本义
因为手工炒茶,茶锅必须上木桕子油,我认为这不符合纯粹的原茶概念。我的炒茶合作伙伴张成龙认同我的做茶理念,所以我们合作,并致力于炒中国最好的茶。去年有一锅茶是我的斜岩茶园采的茶叶。那片茶园荒过10年,是我从葛藤、竹及其他草木下将茶园整出来的。第一锅茶是准野茶,但味道特别淡,我喝过两杯,没有卖。整理好之后,秋天采了一回,请张成龙精炒。张成龙、他的助手和我三个人,将这锅茶从晚上8点,炒到第二天凌晨4点半。
当然,种茶只是我活动的一小部分,我大量时候去拍摄动植物。我最近在写作“古清生发现森林之美”丛书,并且打算拍摄纪录片。我刚进神农架的第一天,一举起相机,金丝猴就往树的高处跳,雄猴就背向我坐在枝丫上,用屁股对着我。我的目标是认识2000种植物。在野外森林里也会感到孤独,所以我并不一直呆在神农架,也会回到城市。我想文人的心态应当是开放的,可存储都市,也可以存储村庄和森林。
之所以转向生态写作,既是出于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也是在尝试一种看待问题的新角度。我们今天这个世界的危机,再没有比生态恶劣更令人担忧,我想把美好的生态写给人看,以唤醒人们去热爱它,珍惜它。
现在中国的歌手里具有人文气息的已经不多了,周云蓬是难得的一个。他在专辑《中国孩子》文字页中写道:“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当我们说不出来的时候,音乐,愿你降临”。
幼年时,因患眼病随母亲四处求医。整个童年充满了火车、医院、手术室和酒精棉的味道。视力一点点衰退,9岁,周云蓬双目完全失明,至今毫无光感。留在周云蓬视觉中的最后印象是动物园里的大象用鼻子吹口琴。这大概就是他后来弹琴写歌的原因。
成长于工人家庭的周云蓬,早年的音乐启蒙来自街头巷尾,“上世纪80年代,很多人在路灯底下弹六弦琴,唱的是邓丽君、刘文正”。上中学时,由于盲校比较重视音乐教育,开设乐器课,在吉他、二胡等仅有的几样乐器中,周云蓬拿起了一把破破烂烂的吉他。“吉他比较好学”,是周云蓬选中吉他的原因。事后回想,也许这就是投缘。由于没有专业老师教,周云蓬只能跟随高年级的一位学长学习。“听歌、扒谱子,把一首作品完整的弹下来,更多的还是自学。”后来,父母花20元为周云蓬买了一把二手吉他,对于父母的这份教育投资,周云蓬更加刻苦的练琴。
周云蓬上学时语文一直很好,大学学的也是中文。对文学感兴趣的他通过盲文书、收音机阅读了许多书籍。国外的作家,他喜欢契诃夫、安徒生,国内作家萧红、莫言的作品他也常读。1986年左右,周云蓬开始写诗。他将那时的作品称为“青春顺口溜”,“那时经常有朗诵比赛,写出来的诗也都用于朗诵。”周云蓬真正对自己作品满意是在2000年,周云蓬说那时自己的思路更加开阔。2005年,周云蓬的第一本诗集《春天的责备》诞生,3000本诗集被一抢而空,很多人都要求周云蓬再版。周云蓬称自己的写作是无计划的,完全顺其自然。说到灵感,周云蓬说只要感觉来了,就像饿极了必须要吃饭一样,就有写作的欲望和冲动。
1995年,周云蓬背着吉他离家远行。他15岁开始学吉他,25岁开始以街头卖唱为生。这些年,国内城市除了新疆,周云蓬几乎都走遍了。周云蓬说他喜欢游走,每到一个城市,不是去采风,而是去生活。真实地作为城市中的一份子,感受城市,感受生活。“对创作有无影响都无所谓”,他更看重这份经历。这番历练让他获得如今的平静,静看云卷云舒,看人生的跌宕起伏,看透了,却又保有一种享乐。
周云蓬是个低调的音乐人,偶然间录一张合辑被唱片公司发现,2003年签约录制第一张个人专辑《沉默如迷的呼吸》。2007年,37岁的周云蓬自费发行专辑《中国孩子》,自己做经纪人、乐手、歌手和唱片推销员,在中国27个城市巡演40余场。当这张专辑成为南方周末2007年度音乐致敬的入围作品时,已经结束全国巡演的周云蓬已经为下一张专辑准备着了。
《中国孩子》唱的是抽象的孩子,是鲁迅《狂人日记》里“救救孩子”的孩子。周云蓬喜欢鲁迅,把鲁迅当年写作的想法移植到自己的歌里唱唱,没想到竟让很多人为之一震。
长头发、满脸胡茬的东北大汉周云蓬并不善于跟孩子打交道。因为孩子见面总会对他说:“你把墨镜摘下来给我看看。” “盲人”对于几岁的孩子是难以理解的概念,于是面对孩子,周云蓬总想找个托词赶快躲开。
比起早年流浪歌手的生活,随着演出机会的增多,周云蓬目前的生活也越来越稳定。周云蓬说自己的生活很普通,看书、练琴、写随笔,一个月两三场演出,这种简单的生活令他很满意。“生活中的各种习惯都在潜移默化的互相影响。”对于未来,周云蓬没有长远的打算,专心做好眼前事,在他看来才是最重要的。
高度现代化的美国公民算不算幸福?在我们看来答案是肯定的。但他们也不满足,心里窝着火,纷纷跑到华尔街去静坐,闹腾,称政府不公,财富不均,不惜与警察暴力对抗也决不退缩。而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过1400美元的不丹,人们却普遍感到满足与幸福。《商业周刊》的一份全球调查显示:不丹国民的幸福指数排在亚洲第一,全球第八。有报道这样形容不丹:“山脉、蓝天、庙宇、僧侣和石板路……连路上的狗都在微笑。现在,这个‘最后的香格里拉’,世外桃源一样的幸福光景有望在全球铺开,因为最近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条由不丹提出的非约束性决议,将幸福这一概念纳入国家“人类发展指数”的考核。不丹国王更是向全世界宣称:什么叫幸福?幸福就是简单质朴。一个贫穷小国的国王,俨然成了“幸福”运动的引领者。
简单质朴!这无疑是对幸福价值观的一次历史性巅覆。在他们看来,越现代越是破坏,越先进越是奢侈,越追求享乐,离文明就越远。他们更愿意在蓝天下的石板路上悠闲自在地漫步,而不愿在水泥城墙的包围中呼吸二氧化碳;他们更愿意粗茶淡饭日出而作日没而息,而不愿意在灯红酒绿中纸醉金迷透支生命。
不能说他们的幸福价值观没有一点道理。
君不见,那些布衣素食,粗茶淡饭,安步当车,知足常乐,在田间地头挥汗劳作的人,虽然面容黝黑,体形干瘦,言行举止也过于质朴,但他们笑声爽朗,步履如风,古稀之年仍能荷锄挑担,活得有滋有味。相反,不少食山珍海味,住豪宅别墅,挥金如土,纸醉金迷者,不是大腹便便,身染沉疴,就是官司缠身,夜不能寐,最终英年早逝,空留万贯家财,徒唤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