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进入21世纪以后,以信息技术、科学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迅速发展,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时代,意味着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知识时代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培养尤其是高素质人才培养就是要靠教育,而在教育事业中尤为重要的是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师教育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教师的成长,关系着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教师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
一、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理解
1.教育行业有着与其发展相适应的
行为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作为教育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是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具体而言,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情感、教育理念、教学态度、教学技能、教育职业的良心、教学作风等内容。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则是指符合与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做事方式和做事能力。高等教育阶段有其特殊性,高校教师的道德感与责任心和其高深的学术修养是密不可分的。例如,教学效果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敬业程度;专业技能的不断完善可以反映出社会发展的需求;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可以反映出教师责任心的强弱。这些都是作为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与修养,同时也对教师工作起着推动和指引的作用。
2.教师是教育实施的主体和关键
教师的教育理念、科学文化素质、教学行为改进等环节都同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有着密切联系。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实施对于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我们要树立高深的职业道德信念,要在发扬传统师德的基础之上更新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努力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师不仅要会教书,更要会育人,教会学生做人,帮助学生塑造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能力,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二、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措施
1.摆正思想态度和工作态度
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高校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人类的灵魂工程师,必须要确保自身具有极高的个人修养。这就要求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学会批评与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经常对自己进行“反思”和“内省”。通过不断地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提高自己辨别是非、荣辱、美丑的能力,这是个人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教师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只有通过正确的自我认识,勇于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剖析,才能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这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之一。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就是见到别人好的地方要虚心学习,见到别人不好的道德表现,要联系自己,反省检查,并引以为戒。高校教师道德修养无论从仪表、言行举止还是待人接物等方面,均应达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标准。由于特殊的职业特点和目的,作为高校教师应从各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加强自身修养,如此才能正确履行高校教师的职责,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爱岗敬业,要有奉献精神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至今,社会赋予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传授知识给学生。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是文明之树的培育者。还有人说教师职业是“人类幸福和自我完善”相结合的职业,世界上有很多赞美教师的话,有很多对教师的赞誉,可它们并不是浮夸,而是真真实实的写照。有人说教师的职业很平凡,它是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合格人才的过程;也有人说,教师的职业很神圣,他不仅肩负着教育人、培养人、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责任,同时也关系着千千万的自我价值和人生幸福。教师的职业又是无私的,它需要我们淡泊名利,不能只求舒适和安逸,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道德责任感的体现。
3.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加强学习,刻苦钻研,以科研促进教学。面对社会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活的迅速发展变化,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问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高校教师肩负着传授知识的使命与责任,要不断更新新知识、新思想,才能紧跟时代潮流。教学实践是科研的前提,为科研活动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教学有助于教师将科学知识系统化,并为自己的科研活动整理思路。教学科研是科研的源泉,为科研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科研素材。科研水平提高之后,可以充实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一视同仁,关爱学生
我们的直接服务对象是学生,有些学生喜欢和教师交流,甚至以教师为榜样。学生年龄还小,他们有事做时是比较盲目的,所以在面对学生时要有耐心和责任心,以恒心和毅力来关爱学生的成长。教师在对待学生上,不能厚此薄彼,不能选择性的爱护。无论学生家境如何、智商高低、个性差异,都是教师的学生,都应该发自内心地关心,一视同仁。学生在感受教师关爱的过程中能够揣测是否公平,如果出现偏袒就有损教师在学生心中的良好形象,使学生纯净的心灵受到伤害,学生也许会因此受到冷落,感到委屈,从而大大挫伤了他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关心学生一定要一视同仁。教育需要教师有职业道德修养,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将其充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如此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言,文学禹.试论大学生加强职业道德修养[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4).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听力训练;方法指导
提高听力不仅有利于说、读、写三项技能的发展,而且为开展日常交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对学生而言,听力往往又是难度最大的。传统的教学长期重视读写训练,而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心理状态也影响了他们听力的发展,语言环境的缺失也使学生听力能力相对薄弱。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中国学生告别“哑巴英语”的学习状况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教师在学生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作用是巨大的。通过几年的教学,我有如下思考:
一、听力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获得和理解信息的能力
语言学研究表明:说的能力与听的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先听得懂,然后才能表达得清,这一点可从幼儿语言学习中看得更清楚。幼儿牙牙学语首先是认真地听,然后才能模仿着说。即使是最简单的“妈妈”,也是在听了父母多次反复训练,才最终开口说的。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听是一个主动、积极地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理过程;它是主动的解释,而不是被动的感知,更不是单纯的声学事实。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在瞬间就完成了,但对连续语流(speech flow)从初步感知到完成理解其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听者不断地进行辨别、比较、记忆和判断。要较好地完成这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学生除了具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技巧。学生需要对内容情节和没有听清楚的内容进行猜测、找内容的大意、抓关键的细节等。这些技巧在英语听力教学中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能力。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的能力呢?首先,要让学生对听力练习有兴趣,克服恐惧的心理。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一种充满心理安全感的课堂气氛。”根据外语教育心理学理论,一个人听力理解能力的好坏与心理素质有密切关系。在生活中,学生时刻处于汉语的语言环境中。小学生不适应英语的语言环境,在进行听力训练时,学生要听清、听懂稍纵即逝的语言材料,明确语言的含义,与此同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回答问题。一旦出现不会回答的题目,学生会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变得手忙脚乱,结果往往连最简单的词句都听不懂。因此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避免使其产生厌恶甚至抵触的情绪。教师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听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单词和句子的教学,调动学生多个感官来学习而不是进行机械的操练。课堂上进行对话表演活动,设计合理的动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牛津教材中,每单元都是有情节的故事图片,我就请学生们组队进行模仿、配音的听说游戏。
当然,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要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教师一定要坚持课堂教学主阵地,重视常规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英语语言环境,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坚持用英语授课,从而切实落实语言基础知识。教师本身要具备较好的语言素质,掌握地道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让学生在日常的课堂中置身于英语的海洋,逐步掌握连读、重读、失去爆破等句子朗读技巧,进而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同时也能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语言输入量越大,语言的输出才会相应提高。当输入达到一定的量时,学生的语言能力便会产生质的变化。对于缺乏自然英语环境的小学生来说,平时的课堂教学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坚持用英语授课可以直接帮助学生练习听力。勤朗读也是提高听觉能力的有效途径。听力的强弱,关键在于自身正确、娴熟的发音。英语语音的正确、语调的优美流畅、节奏的把握都要靠平时的勤学苦练。朗读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注意模仿正确优美的语言材料,多听录音,努力创造听的环境,多模仿,反复读,体会说话人的情感。其次,在朗读的基础上,多背诵。最后,能够流利应答日常用语,精彩对话脱口而出,说得出才能听得懂,听力水平才会有相应的提高。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课文朗读的练习,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标注重音、弱读等标志,根据标志,惟妙惟肖地模仿录音中的朗读。
二、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除了在课堂上坚持用英语授课,在课后我也鼓励师生相互之间随时随地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形成浓厚的课外英语氛围。开始可以简单地说“Hello./Hi./Nice to see you./How do you do?”等。随着学习的深入变成了“What are you doing? Come and help me,please.”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我更经常提出不同的topic,让他们进行free speech。渐渐地,学生说英语不再害羞,而是能够大胆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也逐步提高了。最后,适当的听力练习能起到强化训练、提高听力能力的作用。配套的英语听力练习是训练学生听力的必要措施。每单元的练习应该和课文教学同步进行。教师应该在完成练习的时候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方法,攻克听力难关。
关键词:行动导向法 德育课 教学方法
行动导向法是在“行动研究模式”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自己的学习而获得的。行动导向法突出了行动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行动导向法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前提,实践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的教学过程,注重书本知识内化,对构建活泼的中职德育课堂具有借鉴意义。
一、行动导向法给德育课教学的启示
一是行动导向教学要求教师只做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员,体现学生中心原则,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助于优化德育课堂气氛。
二是行动导向法注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更有助于发挥中职德育课对专业课教学、学生个人发展的作用,对教师重新认识德育课教学产生良好的借鉴作用。
三是行动导向法强调不囿于教材的局限与教师的行为,更加注重学生作为人的存在。提倡做中学、学中做,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理念及其对应的教学方法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
二、基于行动导向法的德育课教学实践
1.项目式教学
项目式教学作为一种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应用广泛的课程模式,是一种打破学科的逻辑结构,以完成项目内容统领课程的教学方式。它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解决问题,进而来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实现知识目标的内化。这种课程形态注重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探究与积极体验,旨在实现人的内在提升与主体解放。
例如,笔者在完成创业素质、创业准备的教学之后,与学生一起进入“创业实践”这一个话题的学习。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旨在将创业实践变成创业梦想,笔者将这一话题的教学整合出贴近学生在校实际、贴近学生专业、贴近学生的创业专题,并将这些问题作为载体,进行项目式教学。由于学习项目的实践性,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通过与所学专业紧密相连的合作学习、实践,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同时加深了对德育课的理解,提高了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而且使课堂教学更富有吸引力、感染力。
2.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来统领整个教学过程,调动学生探索、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思想和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任务驱动”教学使学习目标十分明确,适合学生特点,使教与学生动有趣、易于接受。
笔者在讲授感受道德之美课程时,给学生设计安排了三大任务:任务一,知识竞赛,了解新知。任务二,漫画分析,案例分享、掌握道德规范的内容、体会道德的重要性。任务三,小组调查汇报,理解道德作用,萌生守德之志。三个任务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活动探究很好地完成了抽象的教学任务。尤其是任务三,小组通过调查有道德的人,在事业、生活各方面有没有取得成功;成功人士在取得成功的因素中有没有道德因素?这样既使学生进一步走近了成功人士,也使道德之美轻松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使德育课堂变得更富有生活气息。
3.模拟式教学
模拟式教学是通过模拟学习、生活、职业活动中的某些场景,组织相关知识的教学,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操作学习,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借以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水粉画的色彩瑰丽,柔润饱满。水粉颜料不需要使用过多的技法,容易调和。幼儿轻易就可以调出千百种丰富的色彩。厚涂能像油画一样具有遮盖力,并且也有较强的附着性,薄铺时又似水彩那样流畅和滋润。它像魔术般的变化无穷,激发起幼儿浓厚的绘画兴趣,促进了幼儿的造型、构思、构图能力以及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笔者从幼儿水粉画教学实践中,对如何组织幼儿水粉画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有以下一些体会:
一、幼儿的兴趣
我国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幼儿学水粉画就是促使他们“好之”、“乐之”。因此,为了引起幼儿对画水粉画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注意教室的布置,选择一些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幼儿水粉画及一些优秀的画家作品让他们欣赏,在教室里再放置一些笔、纸、颜料、调色盒,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教师再趁热打铁向幼儿介绍,让幼儿认识画水粉画的工具和材料。教师还可以通过为幼儿作即兴水粉画绘画表演,使幼儿对水粉画产生浓厚的作画兴趣和强烈的绘画要求。
二、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水粉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水粉画具有丰富的色彩和内容,为幼儿所喜爱,他们常常选择鲜艳的色彩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构图上大胆奇特,不拘一格。对幼儿的作品教师要给予表扬和肯定,及时鼓励幼儿大胆的想象和创造。平时教师要注意启发幼儿,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想象的素材。如上常识课认识了猴子,在电视中看到猴子踩单车,踢球,在图片上看到猴子吃桃子等活动。幼儿在画猴子时就会把平时所见的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造生动的表现出来,画出一幅幅有趣的画面。故事,诗歌等文艺作品能激发幼儿的情感,适合幼儿想象的无意性和再创造性的特点。是提供给幼儿进行想象和创造活动的好园地。如画故事画《小白兔为什么来晚了》时,教师过去只教会幼儿画小白兔、猴子,但当教师讲述《小白兔为什么来晚了》的故事后,幼儿就能按照故事情节想出许多生动有趣的画面。同时教学中教师也可常启发和诱导幼儿自由的画自己最喜欢的人,最快乐的事,最难忘的情景,这也是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最有效的方法。
三、培养观察力
幼儿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自己所喜爱的或感兴趣的部分,而疏忽遗漏他们不感兴趣的部分,因此,教师要指导幼儿有意识地观察一些实物、图片、教给他们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观察方法。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分析比较,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单的几何形体概括出物体的外形特征。如苹果是圆形的,小鸭可以看作是两个圆形的组合,熊猫的头,身体和四肢都可以用椭圆形来比作。对于较复杂的形体,可采用结构分解的方法,把完整的物体分解成几部分,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添加形成整体。如画向日葵,可以先教幼儿画一个椭圆形的花盘,四周再添上花瓣。
四、培养色彩感
幼儿画水粉画,尽量让他们直接用笔蘸色去涂、抹,勾、点,尽情自由发挥,不要过于拘泥。尽量使幼儿感受色彩表现的快乐。也不要强调画固有色。色彩是在光的作用下产生的,没有固定不变的色彩。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认为美的颜色去作画,培养幼儿创造性表现色彩的能力,从而使他们的审美意识受到启蒙。如画冬天的树,儿童从幼儿起就知道把赭石色称为“树皮色儿”,儿童的这种固有观念是老师灌输的,形成了画树干就必须用赭石色的错误认识。为了破除这种概念用色的传统习惯,我们带儿童实地观察树干、树枝与天空色彩的对比关系、以及树的上部和下部色彩的不同变化,鼓励儿童大胆画出自己的色彩感觉,提高了儿童感受色彩、表现色彩的能力.
五、 培养绘画技巧和良好习惯
教幼儿画水粉画,技能技巧不能要求太高,只要大概能表现物体的基本特征,看上去能知道这么回事就行了。教师要让幼儿不断的练习,掌握最基本的作画方法,使用工具和材料的方法。在教学中要结合观察画的物体,教会幼儿认识和分辨颜色,调和颜色,如画时,先让幼儿观察的色彩,让他们分辨出绿色、红色、和黄色。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示范作画,告诉幼儿要顺着一个方向涂色。对刚学画水粉的幼儿,教师要注意培养他们正确的作画姿势,还要不厌其烦地教他们如何用笔、水、颜料,告诉他们怎样调色。如此同时,还要培养幼儿爱惜纸张、颜料、毛笔和讲究卫生的习惯。画画时要注意清洁卫生,不要乱涂乱画,画完后要组织幼儿把工具、作品收好。分派值日生协助教师打扫卫生。教师每堂课都要提一二个要求,并认真检查,督促幼儿改正不良姿势,形成良好的绘画习惯。
六、幼儿水粉画的画法
幼儿水粉画虽在画法上比较随意,没有统一的定式,但在具体表现上还是有很多区别的,每种方法相互联系又独立其中,各有所长。为方便教学,我把适合幼儿表现的水粉画方法归纳成幼儿水粉画十法。
1、平涂法
平涂法的特点是:画面干净利落,色彩整体概括,单纯平稳。平涂法简单易懂,易掌握,容易增强幼儿的信心。
2、构成法
不画真实的物体,用随意勾画的交叉线条或几何形的组合形成视觉上的图象。
3、薄画法
薄画法也叫透明画法,指调色时用色少一些,用水多一些,在画纸上显露出纸的底纹。
4、厚涂法
与薄画法相比用色较浓重,具有油画般的淳厚,并有较强的覆盖力,能表现出真实物体的丰富色彩效果。
5、点彩法
用密集的小色点组成物体形象,犹如建筑装饰上的“马赛克”拼贴镶嵌,构成了色彩相混合的特异的色彩情趣,给人一种闪烁、颤荡的色彩感受,增加了色彩画的趣味性和“玩颜色”的意味,很受孩子们的喜爱。
6、明暗法
明暗法是强调明与暗的对比作用增加其艺术效果的,画面强烈、刺激、醒目,画的主题清晰、明了、突出,增加了物体的形象感。
7、冷暖法
冷暖法就是利用色彩分冷暖的感觉,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作用,画出自己喜欢的冷暖色调或者符合自己欣赏习惯的色彩画。
8、底色法
底色法就是在有底色的画纸上作画,现成的色纸有印刷纸、卡纸等,也可以自己做底色纸,先调一种自己喜欢的底色均匀的涂在画纸上,待干后就可以在上面作画了。
9、随意法
这种方法很适合幼儿的无理性思考的特点,跟着感觉乱涂一气,享受任意涂抹的,深得小朋友喜爱。
10、综合法
综合法就是不作颜色的薄厚、明暗、冷暖的特性界定,而是根据作者的习惯随心而定,用着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把各种方法融在一起,常常给人以新奇的感觉。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市场对高素质、高综合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求愈来愈迫切,高质量职业教育教学随之迫在眉睫,而职业道德教育是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发现,对当前的职业道德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接近现实,改变当前教学方法,能够从根本上对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起到作用。
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而言,能否胜任就业后的工作岗位,并且发挥出应有的能力,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不仅要看其对所学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运用程度,更需要其对待工作的责任心、对待工作组织的诚信度等一系列的职业道德素养。所以,职业道德教育应该被作为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当中的一个重点环节。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教学时间里,教学者总是将职业道德定义为一种知识灌输性质教育,并辅之以实际教学,随之而来出现诸多弊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职业道德方面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实际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教育效果不明显。教学过程中相关课堂教育手段与途径相对单一,“职业道德”四字不能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对此,探索具有可操作性与实际有效性的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是解决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关键所在。
一、职业道德教育改革之加强职业道德行为的训练
职业道德行为训练,即在职业工作进行过程中,根据职业道德的统一基本规范以及行业间的特殊需求,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顺序的行为训练以及实际活动训练,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养成优良职业道德素养以及动态行为习惯。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想要通过行为训练取得预想的效果,重点要处理好以下两个环节的任务:
其一,课堂教学模式要做到灵活切实。首先,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少讲那些理论思想内容,应该将更多课堂教学时间应用于对学生的实际职业道德行为训练上。其次,在学院级别的实训处进行相关训练很有必要的。实训处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训练的过程中,无论是基础技能、专业知识技能还是职业道德素养方面的能力训练,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学生处与学校团委等学生组织,在进行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训练时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因为这些单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多有关联,其工作态度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除去课堂教育教学实践,各学院、团支部、学生会等组织机构的日常督促检查,对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培养也十分关键。应该充分发挥学校各级学生干部的作用,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规范其思想道德规范,从而培养其职业道德素养。
其二,实践训练方式要做到新颖实用。职业素养教育训练方式需根据学校实际环境、学生的际情况以及具体职业所需进行具体安排。总体而言,训练方式既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又要本着灵活多样,大胆创新的原则设计出切实有效的具体方式。例如,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以及进行实际工作训练的过程中,管理者要善于观察并且发现学生在职业道德行为方面所存在着的种种问题,并且随时进行指正,定期对其进行相应有针对性的行为活动训练。又如,在进行模拟训练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亲力扮演各种训练任务所规定的职业角色,使其通过亲身体验该角色所存在的社会价值、预期心理以及行为要求,从而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且加以改正。
二、职业道德教育改革之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引入
职业道德源自于工作者对于其本职工作的责任心理。很显然,对本职工作的细致了解是实现对其负有充分责任心的有效前提。行为导向教学是一种针对完成某一项职业活动所包括的各项具体行动以及各项具体行动的完成过程中所需要的外部条件和操作者本身所存在的内部调节机制来进行的设计、操作以及评价这个职业教育体系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有目的、系统化的学习模式,在实际任务或者模拟专业环境当中,参与任务设计、操作、检验以及评价职业活动等行动过程,最后获得能够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掌握的一系列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
在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可以引入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实际工作任务的接触,发现问题并且设计处理问题方案,学习到实际的能力技巧以及相应的理论知识。这一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将根据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对此行为,你有怎样的评价?”“如果你对此提出反对意见,那么你的理由是什么?”“如果你坚持这么做,那么你支持自己行为的观点是什么?”等等。此教学方法重在引导学生对自身所处的职业环境有着更加细致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全面地对自己的工作富有责任意识,从职业技能的角度培养起职业道德素养。
三、职业道德教育改革之结合社会实践活动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开放,当代大学生主体个性也随之不断地张扬化,价值取向也不断呈现出多元化倾向。个性张扬使得他们养成了只有通过实际经历过的事情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认同与内化的思维模式。职业道德教育想要取得实际效率,使得学生由心理至行为的整体教育收到效果,不组织开展各类职业道德相关的实践活动,是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的。
至于具体的实践活动项目,则可以采取各种新颖易行的活动方案。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考察活动,充分利用当地的相关职业机构资源进行实际工作环节的参观学习,通过实践参观,使学生了解未来工作环境,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参观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对相关优秀职业机构的参观考察活动总结出相应的考察报告。该项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服务态度、工作礼仪等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道德素养。
又如,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社会服务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通过对自己专业知识技能的运用,为有着相关需求的群众提供一系列无偿的帮助。这种无偿社会服务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一种变相检验,通过无偿服务不但可以体会到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还可以能够充分培养社会责任感。
除此之外,也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集体工作意识与社会奉献精神。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秩序的社会调查走访。调查对象主要为与学生职业相关的一些当地企业机构。教师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提供调查目的、过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详细要求,其余工作由学生自行完成。这项活动有助于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增强自身的职业道德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要想在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取得成绩与突破,必须结合实际,除了在教学中联系实际职业工作进行经验教学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者教师组织的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必将使学生对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的认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活动过程中逐渐提升高度责任心、诚信待人、与人为善等道德素养,从而逐渐具备起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良好职业道德素养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广庭,周玉甲.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渗透企业文化的探讨[j].大家,2010,(16).
[2]刘尚莲等.构建一个核心、两个阵地、三个途径的高职职业道德教育框架[j].大家,2011,(17).
[关键词] 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 英语教学质量 学生主体性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传授知识要靠学生去吸收、理解、记忆和消化,学习能力的培养要靠学生去实践和掌握。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应该从以研究教法为主转到以研究学法为主的方法上来。这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英语学科的特征
比起其它学科来,记忆对外语学习尤为重要。英国哲学家洛克对外语教学有过这样的论述:“文字是要靠背诵、习惯和记忆才能学会的,才能在一切方法规则完全忘却之后还说得最完美。”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语系的不同,因此,在语音、词汇、语法和句子的结构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母语与外语差异越大,则要求记忆的难度越大。加之我们是在汉语的环境下学习英语,学习的不利因素更大。学生往往记不住单词、语法、句型,学习兴趣锐减,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只有加强英语记忆方法的指导,才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只有加强指导学生的记忆方法,才能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过程是其头脑中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信息加工的执行过程和控制过程。信息的输入、加工、储存、提取等几个阶段构成了信息加工的执行过程;而通过人的意向、计划、目的、动机等组成的控制系统来完成的功能便是信息加工的执行过程。当来自视、听的信息输入学习者感觉系统时,如受到刺激就进入短时记忆:如再经过复述,信息便进一步储存于长时记忆中,以供在新的学习时提取。当新的学习需要部分回忆起先前学过的知识时,便激活部分长时记忆,经过精心加工,再返回短记忆,已有的知识便会得到扩展和改造,认知结构就得到发展。学生学习过程是头脑中多层次连续加工的过程,注意、记忆和思维活动贯穿于信息加工的执行过程和控制过程中,注意、记忆和思维的水平决定了这个信息加工的效率。
长时记忆力与短时记忆力,对英语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如长时记忆力差,词、句、文等一学就忘,知识就无法应用,听、说、读、写无法进行。如短时记忆力弱,先听后忘,先说后忘,听和说也就不能进行了。人的记忆潜力是很大的,关键是要按照记忆规律进行训练。英语学习需要发展记忆力,也能促进发展记忆力。
三、英语记忆方法指导和训练
(一)良好记忆习惯的培养
1、学生瞬间记忆的加强
通常瞬间记忆储存仅为1~2秒。虽然瞬间记忆很短,但它在记忆过程中却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此基础上,只要稍经启发就可引起联想与回忆,它是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基础。为使学生多、快、好、省地记忆单词,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瞬间记忆的良好习惯。应用多媒体教学,是加强学生瞬间记忆的方法之一。通过多媒体(如声音、拼写、色彩等)将同组信息以不同形式同时呈现给学生,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多个相互联系的通道,以提高识记的效率。
提高学生瞬间记忆的另一种方法是给出识记的任务。强烈地记忆愿望可以增加记忆的效率,学新单词前教师可向学生宣布记忆指标,为了快速记住,学生的精神必然高度集中,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和分析,这样有利于记忆单词的特征就被学生发现。上课时教师要让学生练习做瞬间记忆,并当堂批改,然后就进行多次复习,巩固所学单词,进入长时记忆之中。
2、 增加记忆范围,提高短时记忆效率
信息加工理论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只能容纳7±2个“单位”,若把几个数字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知识板块”,也就扩大了记忆范围,“知识板块”越多,短时记忆就越强。因此在学生记忆单词时,要求他们不能单个孤立地记忆,而应养成一组一组记或在句中、课文中记忆的良好习惯。记忆单位越大,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效率就越高。
3、反复循环记忆,增强长时记忆
在遗忘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应当复习,这样粗略地复习一下就能加深印象,而要恢复记忆遗忘了的东西,则就得花很大的力气和较长的时间。在记忆后,短时内的遗忘率是很高的。因此,对于学过的单词必须及时复习、经常复习,以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要求学生在下课前把当堂学过的单词、知识点认真复习一次,下午放学前,再复习一次,这样就能增强长时记忆。
(二)根据材料的不同特征,训练不同的记忆方法训练
1、有意材料的记忆方法:
信息论认为:信息加工水平越深,既理解越透彻,记忆的效果就越好。理解记忆材料的正确方法是:首先,把记忆材料细读几遍,掌握其大意;然后,仔细分析记忆材料,弄清主次;最后,把各个部分的记忆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分析,以求领会贯通。这样,记忆材料的主次就能分清,从而提高记忆效果。如英语课文的记忆方法就是这样。
英语课文的记忆、背诵,可在理解的基础上,借助图画、模型等教具按文章结构或作者思路线索,按说明或记叙的顺序,由点及面,逐步深入地记忆,还可以把课文的脉络制成图表或者通过重点词组、特殊句型进行联想,遣词造句,以句及段,由段串篇,逐步扩展,记住全文;或者以课文的内容提要为线索帮助记忆、背颂。
2、无意义材料的记忆方法训练:
英语学习中,由于单词本身的内在联系不强,学习时主要是通过反复记忆的方法进行强记。而“强记”不等于“死记硬背”,仍有科学方法可用。具体如下:
⑴记忆词汇要“四到”
记忆单词要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记忆保持率的实验表明,若只“口到”,一段时间后,仅能记住10%;仅靠耳听,也仅记住20%;单靠“眼到”,也只能记住30%;如果听、看、说、写并用,则可记忆70%以上。充分发挥多种器官协同作用和运动记忆的优势,记忆就能长久。
⑵归类法
实验表明,对学习材料归类整理便于记忆。分类水平越高,记忆效果就越好。例如,把单词按其性质、用途归纳分类,使之系统化。如,把单词按其性质、用途归纳分类,使之系统化。举例来说,生活用品类:table, chair, light, cup, box;人物类:people, student, teacher, worker, policeman。还可根据同义归类、同音归类和变化规律进行记忆。例如,look after—take care of ; sit down— have a seat ; by air—by plane ; one—won ; see—sea ; know—no ; think—thought ; buy—bought ; bright—brought 。
⑶区分法
包括异同、近义区别,同词异用区别等,据此加强记忆。例如:look—see ; come—go ; buy—sell ; borrow—lend ; talk about—talk with—talk to 。
⑷联想法
联想就是对本来无意义的学习材料赋予意义,并和头脑中
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从而易于记忆和回忆。这样的记忆过程会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联想能力。以下例子是根据构词联想、关系词联想、拼读规则联想产生记忆的:help—helpful ; cloud—cloudy ; ear—eye ; hand—foot ; book—cook—look 。
⑸发挥试图回忆的高效率:
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改革;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顺口溜引导教学法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该课程内容涵盖的范围比较广,需要理解的知识点多,内容的政策性强,学生较难掌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会计工作人员,所以报考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也越来越多,竞争压力增大。加之自2012年广西区对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题型进行改革,财经法规考试的题型在原有的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的基础上增加了案例分析题。总的来讲,题量大,考点多,难度加大,学生的通过率比较低。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通过这几年的实际教学,就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思考。
一、案例教学法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论性强,比较枯燥,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照本宣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低。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丰富,让学生在抽象、枯燥的理论中找到实际应用的衔接点,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兴趣。例如在讲解会计法律制度时可以举这样的一个案例。奥西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2010年度发生了以下事项:(1)1月21日,公司接到市财政局通知,市财政局要来公司检查会计工作情况。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胡某认为,公司作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不应受《会计法》的约束,财政部门无权来检查。(2)3月5日,公司会计科一名档案管理人员生病临时交接工作,胡某委托单位出纳员李某临时保管会计档案。(3)4月15日,公司从外地购买一批原材料,收到发票后,与实际支付款项进行核对时发现发票金额错误,经办人员在原始凭证上进行了更改,并加盖了自己的印章,作为报销凭证。(4)5月2日,公司会计科科长退休,公司决定任命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文秘工作的办公室副主任王某为会计科科长。(5)公司发现中期财务报告将出现150万元亏损,为取得银行流动资金贷款,董事长授意王某将损益表进行调整,增加净利润200万元。根据上述材料让学生分析哪些情况属于违法?如果违法应该受到怎样的处罚?学生在思考、分析、讨论、辩论的过程中,开阔思路、思维互补、集思广益、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这种互动的教学情境中学到相关的财经法规知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多媒体教学法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内容一般比较枯燥和抽象,加之课程知识点多、考生考前辅导少,学生又多是初学者,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调动出来。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直观化,采用图、文、声、色、形、影等多种多媒体手段,给学生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法律知识世界,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感知器官,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税收法律制度时,可以播放安全纳税系列动漫片,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动漫视频中学习相关的税法和遵守相关的法律制度安全纳税。另外,利用网络上开设的多媒体课堂,学生可以坐在宿舍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复习,参与网络讨论,总结学习经验和借鉴别人的优秀观点,从而高效地达到学习目标。
三、互动式教学法
传统的关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教法多是讲授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大讲、特讲,学生只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回去记住知识便可。而这样的教学方法,太过于注重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认真通读教材,熟悉教材,以导学案的形式,给学生布置一些预习的内容,让学生先在课前自学教材,让学生在心中对教材知识点有一个明晰的轮廓,在课堂上,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分组发言、讨论,生生互动,然后再由老师进行讲授、答疑和纠错,实现师生互动。例如,在讲解到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政府采购的执行模式,政府采购当事人和政府采购方式,然后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来参加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最后做一个点评和总结。这样,不仅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并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培养了学生在分析处理问题时的能力。
四、顺口溜引导教学法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比较复杂,学生比较难记住这么多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把一些相关的内容,抓住其中的关键词,然后编成顺口溜,这样变枯燥为有趣,变复杂为简单,学生能快速理解和掌握,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汇票的绝对应记载事项为:(1)表明“汇票”的字样。(2)无条件支付的委托。(3)确定的金额。(4)付款人名称。(5)收款人名称。(6)出票日期。(7)出票人签章。可以编成顺口溜:出棋(出票日期)出章(出票人签章)作表样(表明“汇票”的字样);收付(收、付款人名称)金额(确定的金额)无所谓(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五、结语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学生进入会计领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为了让学生能掌握扎实的财经法规知识,在会计工作中能知法、懂法、遵法,同时为了让学生能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师应努力改善教学方法,通过应用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法和顺口溜引导教学法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林伟.《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方法探讨[J].内江科技,
2011(2).
[2] 贺瑜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2013(8).
[3] 杨彩阁.《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堂教学方法探索[J].
企业导报,2013(1).
一、有利于促进少儿智力的发展
少儿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也很符合少儿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在动作、节奏、娱乐中提高了模仿能力,加深了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舞蹈动作是无声的语言,孩子们常常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现这些动作的内涵。而这些动作又能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
二、舞蹈训练能够改善少年儿童的形体,增强形体与气质美感
人体的形态与机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先天因素,由遗传决定。但是,后天的影响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舞蹈训练可以使身体变得挺拔,克服弯腰驼背等一些不良的身体姿态;科学化、规范化的舞蹈训练还有助于少年儿童的身体各围度的均衡发展。在我所教过的学生中,有一些孩子原来曾有“驼背”“抠胸”“端肩”等不良习惯,我在舞蹈教育中常常注意提醒他们自觉地改变这种不良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的这种习惯,能被有效地纠正。研究表明,同性别同年龄的少年儿童,参加舞蹈训练的比不参加舞蹈训练的,身体各部位的围度测量指标要更匀称。经过舞蹈训练,关节的活动幅度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而关节灵活性的提高,使人的动作舒展优美而协调,从而姿态优美动人。
三、舞蹈能够提高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
经过舞蹈训练,少年儿童的力量、柔韧性、控制、稳定性、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等方面的身体素质都会得到提高,这使少年儿童能够自如地把握与运用身体,准确无误地完成日常行动或特殊形式的身体运动,做出各种动作、敏捷地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以避免身体伤害。
四、舞蹈能够促进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舞蹈使人的听觉、动觉等几乎所有的感觉器官都发挥作用,整个身心都投入了进去,生命机能得到了总动员。因此,能够发泄情感、驱散郁闷、缓解亢进的肌张力和精神紧张,并使大脑皮层得到休息,使人感觉心情舒畅,从而稳定情绪,改善心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舞蹈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如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动作迟缓、粗心大意、动手能力差、运动笨拙、协调能力差、胆小、敏感、情绪不稳、自信不足、计算粗心、阅读多字少字以及自闭症、孤僻、多动症、自卑等,经过舞蹈素质训练都会得到相应的改善。
其次如何让舞蹈来锤炼孩子们的艺术素质?如何让学生在整体性上得到全方面的发展呢?我在实践教学中有了点滴体会。
(一)通过舞蹈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少儿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也很符合少儿通过感知和依靠表现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在动作、节奏、娱乐中提高了模仿能力,加深了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舞蹈动作是无声的语言,孩子们常常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现这些动作的内涵。而这些动作又能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
在少儿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我并不单一满足于教会孩子一个技巧、一段组合,而是给孩子们留下一个创造性的空间。例如,我播放了一段非常欢快的音乐给孩子们,让她们自编自演,让她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结果,每个孩子编创的舞蹈都跳出了不同感受,或赞美,或喜爱……这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帮助孩子们完成了从平面形象到立体形象的升华转换。它能培养孩子们的形象思维,训练其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的感知、联想、想象、幻想等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二)感受合作力量,唤起团结意识,通过舞蹈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舞蹈是一门整体艺术,少儿舞蹈往往是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的,整齐的队形,划一的动作,常常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如果有一个孩子不认真,动作不协调,就会影响甚至破坏画面的美感。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一种自觉守纪律、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注意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合作的力量唤起了团结意识,养成教育自然就水到渠成了。为了强化孩子们的团结合作意识,还可根据她们的特长和意愿,分配适当的工作,让她们帮助人,同时又受到别人的帮助,让她们自己去处理集体中的人际关系,把“自我”融入集体的“大我”之中。
少儿舞蹈还能培养孩子们活泼的个性和坚强的毅力。特别是当代独生子女居多,在家中受到亲人的宠爱,在公众场合可能会有内向害羞、娇气任性的毛病。而舞蹈是当众表演的,这种艺术活动有着现场即时进行人际交流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舞蹈的外向特征,激发学生进行富有表情的表演。通过参加排练、外出演出、集体活动,许多学生克服了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等不健康的心理。参加艺术活动,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开朗活泼的个性。另一方面,舞蹈又是一门残酷的艺术,在舞蹈训练过程中,有些动作必须付出痛苦和艰辛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孩子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吃苦精神。因此,有些比较娇弱的孩子,经过刻苦的训练,他们的毅力得到了充分的磨炼。
关键词:金融专业英语 “补缺假设” 高职英语教学
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带来了经济的迅猛发展,金融行业成为市场经济中的核心,滨海新区坐拥响螺湾金融区――其被规划建设为全球最大的金融区,这为该地区的大学生带来了就业的机遇,同时也为高校教育者带来了挑战。近年来外籍专家的参与,教学方法的革新,教材的日趋优化都为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乐观的效果。全国各大高职高专院校都开设了不同方向的专业英语课程,其中,金融英语是较为热门的一门课程。各高校的金融英语课程都致力于培养从事到金融方向的各种一线的工作的就业型人才,他们不但能够零距离与外国人沟通,还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金融、银行、债券、保险等专业知识。
众所周知,高职高专的专业英语课向来难开展,很多学生因英语基础不扎实,对英语课兴趣不高等原因在专业英语课学习的最开始就掉队了。要改变这种老师讲着累,学生学着累的现象,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金融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
1、教材形式陈旧,内容滞后于时代步伐,与社会需求脱节 据调查,多年来各大高职院校采用的金融专业英语教材,内容及形式上多侧重大篇幅的英文段落结合专业词汇的学习。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局限于翻译和语法分析等教学手段,加之大量的课后练习及翻译,写作任务,使课堂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原本英语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对英语学习更显力不从心、缺乏兴趣。 此外,许多教材包括的专业金融和英语知识不能被学生们运用到毕业后的工作实践中去,无法满足社会及市场对金融类从业人员能力的需求。
2、学生实际从业能力的培养有待于提高
根据作者进行的历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和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我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多为理财顾问、保险销售、银行柜员等服务类职业。这些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水平的英语交际能力与金融行业的必要专业知识。然而,我们从近年来的毕业生招聘会,人才市场得到的信息则是,学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招不上人的两难的局面。许多毕业生的本专业知识学的马马虎虎,英语一塌糊涂,金融专业英语更是拿不出手。外资银行从金融专业毕业生里挑不出几个用英语完成最基本的业务交流的求职者,最后多半是从英语专业毕业生里选拔英语口语较好的学生,为其进行数月的金融业务知识培训,然后勉强上岗。这样的现象如何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3、课堂教学形式陈旧,内容单调,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作者掌握的课堂教学录像等资料的反馈,作者发现,学生们整堂课的学习活动集中为伴随着老师的讲授,学单词,做笔记,分析课文,做练习,教学过程比较单调乏味。课堂教学不能激起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和主动习得知识的渴望,因此,教学模式的创新成为我们探索的目标。
针对以上这些影响教学效果的弊端,作者结合了“补缺假设”理论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许多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学实践倍感推行艰难,效果平平。一些高校过分的注重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对能力的拓展,教学过程往往成为填鸭式的单词,句型积累,忽略了英语学习的根本规则,使学习过程事倍功半。事实上,语言的学习和使用离不开语境。要学会流利、准确的英语知识必须要结合正确的语境知识。“补缺假设”是由王初明教授首次提出,并进行了深入探讨的一个全新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该假设认为:“语言形式与语境知识的有机结合是语言正确流利使用的前提。由于外语环境缺少与外语表达方式匹配的真实语境,在外语理解、习得和使用的过程中,母语语境知识介入补缺,进而激活与母语语境知识配套的母语表达式,母语迁移因此而发生,这就是我们英语课上老师常常遇到的学生的中国式思维,中国式语序,中国式语言方式的“中国式英语”。我们曾戏谑的称之为“Chinglish”。对此,作者提出了三点意见:
3.1 专业英语教材要侧重口语
教材是学生输入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口语教学是创设良好语境的一个途径,语言与语境知识的有机结合是语言可以被正确,恰当使用的前提。英语学习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先有信息的输入,才能够发生信息的输出。视听教学是信息输入的良好途径,而口语训练使输出得到有效的练习,以实用的专业词汇和地道的英语实用语句相结合的教材,配合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学习者可以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外部语境。
3.2 课堂教学方式要多样化
课堂教学要伴随着多媒体进行,增加听力练习,教材的编写中应该在视和听的部分多注入些原汁原味的英语材料,帮助学习者建立起一个外部语境,避免内部语境补缺,从而使学生习得地道的英语。此外,教师可在课堂上积极开展各种英语活动,如环境讨论、对话表演等,充分调动学生动口说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依照学生英语基础,兴趣,展开小组学习模式,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基础和积极性稍差的学生在一个团队里各有分工,共同完成课堂布置的教学任务。此外,教师要尽量使用全英文教学,尽管在最开始推行的会比较困难,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生会慢慢适应这样的授课方式。在教学内容中,教师应适量的为学生灌输地道的英语国家文化,常识等信息,使课堂变成一个生动的英语环境,避免学生用中文的思维方式去学习英语,让学生们在到处是英文的氛围感召下找到本土的感觉,融入到英语学习的世界里。
3.3 创设各种情境,从实践中习得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营造虚拟的业务环境,使学生们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去运用语言及专业用语。同时,教学环境将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到各银行网点参观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市场调研、邀请银行从业人员来到教室里指导学生模拟业务操作等都是很好的学习方式。这些活动将大大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展他们的专业视野,也将为其更好更快的在适应到未来的工作实践中奠定很好的基础。
改变专业英语课程的“哑巴式英语”的学习效果;解决学生们“不知道怎么去学,学完了不知道怎么去用”的难题,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切身利益和切实需要为教学思想依据,才是专业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出路,也是每一位有责任感,使命感的高校教育者所不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初明.“补缺假说”与“哑巴英语”和“汉式英语”[J].外语界,200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