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留守儿童的背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留守儿童 思想政治 教育 探析
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已经接近6000万,这一群体的教育现状令人堪忧,无论是在学习课程方面,还是在个性心理方面,都明显的处于一个相对劣势,尤其是在思想道德培养方面更是存在很大的不足,这给这一群体以后的全面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一数量庞大的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造成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这其中既有学校层面的原因,也有政府方面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在思想政治教学方面的效果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农村学生的思想品的情况。但是在农村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农村优质高中以及初中教育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农村留守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升学压力,因此农村学校的主要任务还是集中在知识的教学方面,没有将较多的时间来放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这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但是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家庭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基本上是比较淡化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远离家乡,每年不过回家一两次,众多留守儿童都是与自己的祖辈生活在一起,父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位很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在思想品德方面出现缺陷。缺少关爱将会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层面留下阴影,对于其成长是很不利的,加上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为了弥补对于孩子的亏欠,错误地认为给孩子物质性的东西就是一个最好的关爱,这种做法也影响到了留守儿童的思想健康。
3.政府方面的原因
政府在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缺位同样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一个原因,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政府应在此项工作中发挥自身的作用,但是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中鲜见政府的身影,政府部门不仅仅观念层面对于留守儿童这一块的工作不重视,在物力以及人力的支持方面也不足,举例而言,很多农村地区都没有一个文化中心来供留守儿童娱乐,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提升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对策
加强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促进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更是我国精神文化建设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加以强化:
1.学校方面
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中应切实的承担其自身的责任,在留守儿童父母以及政府缺位的背景下,学校应主动地将家庭以及政府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承担起来。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应改变以往学习导向的教育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至于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具体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对留守儿童实施寄宿制,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2.家庭方面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家长的缺位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一大问题,鉴于此,家庭应在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虽然目前短时间来看,要让父母与孩子在一起还不太现实,但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外出打工的服务可以将孩子带到自己的身边进行学习。退一步讲,如果上述情况不能得到解决,家长可以再监护人方面进行仔细的筛选,同时经常与孩子进行联系,进行思想指导,确保孩子茁壮成长。
3.政府方面
政府在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发挥可以从两个方向努力,一方面就是对于留守儿童所在地政府而言,应尽可能的为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举例而言,地方政府可以在文化中心,留守儿童之家等方面进行投入,为留守儿童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另一方面对于外出打工父母所在地的政府而言,应在教育管制方面进一步放松,为留守儿童来到城市读书创造条件。政府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努力,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如何有效的提升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都会不断的考验着相关群体的智慧,对于此项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应投入更多的时间以及精力来加以推进。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尤其是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王秋香. 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云梦学刊,2007(6).
[关键词] 《留守孩子》 留守儿童 教育缺失 对策
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富于劳动力为了“淘金”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务工,相伴而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留守孩子”。如何关心他们,如何教育他们?这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急剧增加,他们的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不少以他们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也相继搬上了银幕和荧屏。影片《留守孩子》就敏锐的将镜头瞄准了这一群体。影片《留守孩子》以湖北省襄樊市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以小福、月月、小玮为代表的一群留守孩子在农村的生活窘境,以及社会各界为帮助这些孩子,最终办起“留守孩子之家”的故事。以孩子们的艰难的生活现状和对父母爱的渴望为主线,深入刻画了主人公在农村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形象。它不是一部视觉的盛宴,却是一首心灵的悲歌,真实质朴,感人至深,使受众心灵震撼。
一、刻画了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失范、学习动力不足的形象
影片在忧伤的主题曲《虫儿飞》中拉开帷幕,伴随着歌曲一群衣着不整、头发凌乱、满口脏话的农村孩子,在泥泞荆棘的山间小道不断挣扎;同时,镜头还瞄准了农村留守儿童那破旧不堪的校舍和一贫如洗的住处,几个留守儿童生活的背景呈现出来,这是主人公的出场,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现状映入眼帘,这是主人公的首次亮相,随着故事的不断推进,影片中的镜头不断地聚焦到他们的学习现状。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监护人代管不力,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有效的道德约束,他们容易受到不良习惯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攀比摆阔、迟到、逃学、迷恋网吧、叛逆、纪律松散、违反校纪、打架斗殴、成为派出所的常客,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调查显示,只有24.1%的留守儿童行为表现与父母在家时一样, 而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有不良行为表现【1】。影片中王小福经常上学迟到,但是他不听从教师的教育,依然我行我素;当老师在开家长会的时候,王小福和四蛋却偷偷溜出教室去找杜小苇打架,然后去网吧向老板讨要他们的押金,遭到拒绝后,进而商量夜袭网吧的老板。
影片还揭示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滞后,一方面,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的关爱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在心理上变得自卑、空虚、失望, 在学习上缺乏信心、主动性、积极性和吃苦精神,厌学情绪日趋严重,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无心于自己的学习。调查显示,在留守儿童中,与非留守时相比,成绩明显下降的占7.6%,有时还有辍学现象发生,有33.5%的留守儿童明显表现出不想上学读书,而表现出很想上学读书的只有26.2%【2】。另一方面,由于监护人的监管方法不当及精力、文化水平的限制,不能很好的的辅导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促其成长,使得留守儿童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学习积极性差,动力不足;影片中主人公王小福就是最好的写照,父母外出打工后,跟奶奶一起生活,奶奶虽然身体不错,但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在教育方法和教育态度上老套古板,不能与主人公很好的交流,奶奶在小福的教育上报有侥幸心理,不知道如何教育小福,奶奶“给他吃饱,不让冻着”,但无法管教他学习成人,遇事只有着急和哭泣。他一直向往城市的生活,一直渴望和父母亲生活在城市,但是现实又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二、刻画了农村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心理失衡的形象
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都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那个孩子不想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那个孩儿不想爹和娘?农村留守子女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亲情的交流,其家庭环境在娱乐性、情感的交流上明显不足,使得父母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思想的变化,从而对其缺乏必要的心理的抚慰、关爱与引导。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变得内向、自卑、情绪不稳定、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给留守儿童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影片中的三个主人公由于监护不力,导致这些孩子上网吧、打架、逃课……还是派出所的常客。他们的价值取向出现了扭曲,精神上漠不关心他人,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错误思想观念在他们的行为中时有体现。影片中《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的作文课把这种心理描写到了极致,将故事推向了,班主任方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作文,面对镜头,孩子们读着读着自己就哭出来了。刚刚被网吧老板打了的王小福口述了他的作文,倾吐了对长期不在身边的父母的怨恨:“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我恨你们,你们一走就是两年,一回来把我打一顿,走时候扔点钱。我学习不好的时候你们在哪?我生病的时候你们在哪?有人欺负我的时候你们在哪?有人打我的时候……我恨你们寄回来的钱,你们出去挣钱,把我变成孤儿、野种,叫我被人打,有爹妈没爹妈一个样,不如靠我自己。爸妈,我跟没人管的仙人掌一样,混身长满刺,长的难看,扎人!”体现了他们普遍缺少情感教育和心理关怀,没有倾述和求助的对象,对父母的爱由渴望转变为了怨恨。当几个孩子因为攻击网吧的老板被带到派出所时,显得无所谓,其中一个孩子还声称“就愿意住在派出所,这儿有吃有喝”,影片中还有很多的对话和镜头都显示了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因为缺乏家庭的爱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障碍,这些障碍将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对老师、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不愿与外界接触,也不愿意与其他人交流,有的行为甚至让人不可理喻。
三、刻画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安全堪忧的形象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是由爷爷奶奶等监护人和代管人来完成,但是由于监护人的疏于管理和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落后,加之他们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值不高,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教育,他们不愿意很好的配合学校的教育,学生的违纪和在校的不良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改正,家园共育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力。影片中小福因为上学迟到被老师发现,给予劝说和教育,但是这个孩子根本不接受;在孩子们因为攻击网吧的老板,镇政府和老师要求家长回来把孩子带走或回来照顾孩子,很少有家长同意接受;当小福要求和爸爸一起去城市及对母亲的追问时,父子之间的对话让人揪心,一名七尺高的父亲在现实面前无奈只能将孩子留在家乡。一方面,他们有他们客观的原因与无奈,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家园共育上难以达到想要的结果。
农村留守孩子是一个弱势群体,由于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缺乏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又没有父母的直接监管,往往成为不法分子违法行为的对象,以至于他们的权益经常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被火烧、水烫、溺水、交通意外、被殴打、被拐卖等各种因为安全而受到伤害甚至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据有关部门调查,被拐卖儿童中,流动儿童居第一位,留守儿童居第二位。2008年全国妇联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有34%的人只是“有时会注意”预防孩子发生意外,还有8%明确表示“顾不过来”。据新华网贵阳2012年11月18日电,11月16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流仓桥办事处环东路一垃圾箱内5名留守男孩因为在箱内生火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同时,遭遇突发事件时留守儿童应变和自救能力较差,只有56%的临时监护人会经常关注并采取措施预防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3】。影片中三个小孩夜袭网吧老板、货车司机见利忘义,不顾安全隐患载运孩子到广东寻找自己的父母等都深刻反映了他们的安全状况令人担忧。
四 、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对策
电影成功地塑造了以月月和小福为代表的留守孩子的典型形象,真实反映了他们的心声,希望唤起家长对他们的关爱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影片最后通过两个场景从两个层次探讨了对他们的教育管理问题,一次是当孩子们因为夜袭网吧老板,老板要求三万元的赔偿,镇上的干部、学校和这些孩子们的父母共同商量解决办法,要么把孩子带到城里上学,要么家长们放弃在外的工作,回来照顾孩子。但只有少数人接受了这样的方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这些家长只好再次悄悄逃离家乡,逃离孩子。小福追上了逃跑的父亲,求父亲把自己带上,父亲打了他,小福悲伤地看着父亲远去。这是从家庭微观的层面上,希望还原家庭原有的教育功能和落实家庭的教育责任。但是在现实的环境下,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最后,为找到父母之爱,小福策划了一次逃跑行动,十几个“留守孩子”凑钱雇了辆货车去广东。并且在大家的帮助下找到了他们的父母,他们的境遇引起了派出所民警孙大阳和班主任老师方小芹的注意,于是这对情侣决定承担起照顾孩子们的责任,在镇党委书记和其他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建起了“留守孩子之家”。影片通过方老师与民警孙大阳对这群孩子的关心,表现出社会的责任:最后建立起一个“留守孩子之家”完成了故事的叙事任务。不仅亲自教留守的孩子们文化知识,还在生活上给他们帮助,营造一种亲子之间、手足之间、以及家庭式的融洽关系,使孩子们找到一种家庭的温暖和爱的归属。这一场景体现了家庭、学校、政府三个方面在宏观上共同协作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它是三个方面共同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尝试。暗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已经引起了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关注。
从影片中我们看到,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关键是要尽量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鼓励回乡创业结合起来,积极发展劳动力输出地的经济,有效控制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过快增长。二是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大寄宿制中心学校建设,让留守儿童尽量住在学校。三是加快户籍制度及高考制度改革的步伐,使农村留守儿童能够与父母一起生活在工作地,努力为农民工子女教育创造条件,使他们能给予子女温暖和关爱。四是定期积极开展留守儿童监护人家庭教育培训,给予家庭教育的科学指导,提高监护人的家教水平和监护能力,更好地履行监护人的责任。五是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加强对他们的关注及关爱,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统一认识,积极配合、协同努力,形成对留守儿童真心关爱,齐抓共管的社会氛围,使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参与。
项目基金
本文作者参与的2012年贵州省社科规划课题“心理弹性理论视域下‘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及教育对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GZZC32)
参考文献
【1】郑再良,王哲.皖西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11,27 (3):53-58
【2】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R].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信息,2008,(4)
【3】辜胜阻,易善策,李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J].教育研究,2011,9:29-33
【4】张彩玲,陈白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10(5):84-86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目前,中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约1.3亿人。根据200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人。和2000年相比,2005年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据介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十分集中,而且多数居住在中南各省。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6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超过半数,达到52%。
根据四川省妇联2005年的调研结果,农村中14周岁的留守儿童在校率仅88%,在初中辍学学生中,留守学生所占比例较高。成绩中等偏下和较差的占60.4%(眉山市),91%(遂宁市),成绩优良的只有6%(遂宁市)。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些留守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成为流失学生中的新群体。[1]另据笔者对安徽省安庆市与河南省信阳市8所农村初中的抽样调查,初三年级16个班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测算显示:留守儿童在学习成绩方面与非留守儿童存在很大差异,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平均优秀率仅为4.8%,而非留守儿童则高达16.7%。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的差距表明,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正处于独立人格逐渐形成阶段、社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学习的自觉性还没有稳定地形成.
二、高校新生心理普查中留守儿童呈现的心理特点
在成都某高校针对所有入学新生的心理普查中,我们看到了某些更具体的特点。心理普查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CTQ-SF儿童创伤问卷。在普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的入学新生SCL-90量表总分大于等于160,或者阳性项目数大于等于43,并且任一因子分大于等于3的入学新生中,留守儿童的比例明显偏高。在CTQ-SF问卷中,筛选出情感忽视,躯体忽视,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待等早年创伤经历的新生中留守儿童的比例更远远高于在正常家庭中成长的孩子。
在根据SCL-90以及CTQ-SF[2]问卷筛选出来的重点关注新生,进行DSM-IV心理访谈时,筛查出来的达到DSM-IV临床标准的心理疾病的学生,留守儿童比例更是远远高于其他正常家庭成长的学生。在恶劣心境障碍,社交焦虑障碍,既往重型抑郁,以及重型抑郁等心理疾病中,留守儿童更是比较集中。
三、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特点以心理疾病多发的成因的解析
留守儿童的核心特点就是父母的不在身边。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父母在留守儿童中的家庭生活的缺位,会给孩子的心理发育,成长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从自体心理学的角度讲,一个人心理的核心首先是生下来后在0-5岁左右的时间段,与母亲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在留守儿童中,有近一半的儿童可能无法很好的顺利完成这个跟母亲朝夕相处建立自己最初核心心理结构的过程。几乎80%左右的留守儿童,是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看护下长大。在隔代看护更多的是无人看护的状态下,留守儿童的核心心理特点呈现出与正常家庭下的儿童决然不同的心理特点。情感的被忽视是非常明显的,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妈妈的呼应,而隔代教育的呼应往往是不够的,在这种条件下,孩子容易出现情感淡漠,性情孤僻等等情感倾向。
在孩子5岁之后,孩子对父亲的需要开始增加,这个时期是孩子的俄狄浦斯期心理结构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这个阶段,父亲的缺位是更加普遍的,可以说,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的父亲都在外地打工。父亲与孩子的关系原本是孩子与母亲在前一阶段的补充与修正,但此时,父亲也缺位了,这种缺位会让孩子在前期形成的心理性格上的偏差更进一步的发展与巩固。更甚者,父亲长期不在身边,会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性与男性的力量,在学校与同学的人际交往中,更容易被同龄的学生欺负。在访谈中,发现留守儿童在早年经历中被身体虐待甚至待的比例也远远高于正常儿童的事实也在印证这一点。
初中高中的青春期阶段,留守儿童一般选择住校的相对较多,而且往往是一年两年见父母一面的情况也非常普遍。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理上开始经历青春期与逆反期。在这个时期,孩子的性观念开始启蒙,但因为父母离的远,联系少,几乎无法给孩子提供基本的性观念的教育。而另外一个特点是,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处在情感缺失的状态,当其一旦进入恋爱关系后,其恋爱关系的变化会对其情感波动造成比一般同龄人更大的影响。另外,青春期的孩子对正常人际交往的需要开始增加,开始关注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但是,由于其长期原生家庭中父母的缺位,担负其教育监护责任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与其交流的时间也同样严重不足,其正常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开始显现,基本人际上的社交困难,几乎影响着大部分留守儿童,对他们而言,基本的人际交往是需要他们重新去学习的。社交焦虑在留守儿童中是普遍存在的也就可以理解了。
四、留守儿童进入大学的心理特点与困惑
(一)是否上学的困惑
由前所述,留守儿童在初高中阶段由由于整体的家庭支持偏低,整体学习成绩在中等甚至偏下水平,复读现象比较普遍,而且考取的学校往往集中在专科以及二本院校。当其刚刚入校后,首先收集到的信息是其专业与院校毕业会就职前景与其在高中阶段想象的差距较大。在经济方面,读大学又需要父母多一笔经济开支,而且往往还不够,需要贷款,以及亲戚接济,甚至是需要自己在校期间勤工俭学,在这样的现实压力下,留守儿童会在是否读大学的问题上产生困扰,并且因经济问题会与父母产生分歧。即便读,经济上的压力也是非常沉重。对其来讲,往往意味这把家庭不多一些经济资源全部汇集在大学学业上,肩负着家庭的未来的希望,但毕业前景堪忧,这往往是其无法承受的压力。在现实层面上,在校期间需要长期的勤工俭学,也是一个不轻的生活压力。其经济一直在勉强维持的边缘。所以大量留守儿童刚刚进入高校,就会面临一次是否继续读大学的困扰与挣扎。在此期间,积极寻求学校老师的帮助,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新修正大学的生活目标,安排好学习与勤工俭学的关系,为适应大学生活做铺垫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大学人际关系的困扰
从高中到大学,学生的人际关系的转变是非常明显的。初高中阶段,因为高考的压力,学习生活的重心依然以学习高考为主,只要学习成绩可以,人际关系往往可以基本维持。但在大学,学习的重要性开始往下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高校中的分量不断加重,而社交往往是留守儿童非常薄弱的环节,其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留守儿童往往长期无亲人与其正常的情感交流。往往自我评价很低,也就是自卑情绪严重,这种自卑情绪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其家庭及个人的确在社会的底层,现实的社会地位让其自卑,另外一方面由于长期处于被家庭半抛弃的状态,并且得到的父母的正面评价与肯定较少,慢慢自我评价也(下转第50页)(上接第48页)价低,再加上其在漫长的留守生活中与亲人的实际人际交往经验远远低与同龄人,在人际交往中的退缩与自卑,甚至人际交往会给其带来更多压力,就可以理解了。
(三)恋爱情感生活的困扰
留守儿童有自己相对独特的心理特点。其家庭体验与一般同龄人不同。留守儿童对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幸福感体验较少。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处在情感忽视状态,一旦进入恋爱,进入情感紧密联系的关系,会觉得非常收益,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的分离焦虑严重,又会非常担心与在意关系的正常起伏与波动,他们会在恋爱关系中承受更大的心理冲击。高校大学生恶性事件往往有一半以上与恋爱有关。如何正常应对自己在高校的恋爱生活也是摆在留守儿童的一个重要问题。
五、留守儿童如何应对自己的大学生活
(一)积极寻求学校各种资源的帮助与支持
由于自己的家庭资源有限,家庭的人际支持系统的欠缺,当进入高校后,积极寻求可以寻求到的资源的帮助,来改善自己的现状,以争取顺利度过大学阶段的生活是非常有必要的。积极与辅导员沟通,争取在大学生活中得到更多来自辅导员的实际人际帮助,与情感支持。并且以此为桥梁,了解学校的其他一些针对留守儿童的系统帮助,例如各种针对贫困家庭的助学基金,例如各种勤工俭学的机会,例如积极预约学校的心理咨询。在人际,心理,经济层面主动寻求切实的帮助。
(二)营建自己的人际支持系统
在留守儿童的漫长的成长过程,人际支持系统是非常欠缺的。来自与父母的人际支持不够,父母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部分放弃对孩子的情感支持,隔代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人际支持也远远不能替代父母的支持。当留守儿童在这样的家庭人际支持系统的背景下,来到大学,开始经历最后的由家庭往社会转变的过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际支持系统,并在校园慢慢开始主动营建自己的人际支持系统,是在人际支持系统先天不足的背景下,往往一个更加健康的社会人过多的关键一步。此人际支持系统,包括老师辅导员,同寝室的室友,以及有同样生活背景的其他留守儿童同学,恋人,甚至是勤工俭学中的同事。
留守儿童生长环境及教育被弱化,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及发展是不利的。留守农村儿童的美术教学需要与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是留守儿童比较亲近的人,需要积极主动把握其想法及心声。此外,通过绘画来释放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于绘画当中,儿童消除了恐惧。由此,留守儿童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一、运用学科特点,构建留守农村儿童的精神家园
1.通过绘画释放留守农村儿童情感
首先,绘画为儿童语言交流提供了一种特殊手段。儿童于口语时期,词汇量少,不易通过抽象的词句来表现心理感觉。儿童绘画非这样,它更为典型,也趋于丰富。颜色有差异,画风也不一样,均能将儿童的心理状态呈现出来。儿童与绘画中表达的不但是一幅简单的图画,更是一种心态的体现。只有借助健康合理的健康的方式,才能将内心情感表现出来,留守儿童才不至处于压抑痛苦当中,绘画于无形中展现了儿童无奈及冲突的心理。
其次,绘画是一种情感传递的艺术活动。绘画空间可认为是一种符号性的空间,它由视觉组织结构产生而来,是一种鲜活的情感表现符号。绘画充分地表现观念及情感,在头脑当中生成视觉及口头的印象,其为观念及情感的承载提供了重要平台。而其余形式不易表现上述观念及情感。
2.和留守农村儿童构建良好的关系
教师需要和留守儿童构建良好的关系,不是纯粹的师生关系更应当是益友的关系,彼此间相互信任。留守儿童通常因为家庭的缺失,非常希望得到外界的关心,但我们教师需要注意这一点。只有教师关心他们,才能建立其彼此间的互信关系,以此和留守儿童进行充分有效的交流及沟通。老师要借助美术课来关心留守儿童的内心。在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尊重留守儿童思想,掌握他们的爱好;结合学科特征,尊重留守儿童的思想差异,让他们掌握自主??新的能力。让留守儿童感受教师的关爱。
二、美术教学渗入留守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1.关爱所有留守农村儿童
美术教学不但是培育学生基本美术素养,更要注重于教学当中体现人文色彩。老师需要密切留意留守儿童内心情感,表扬及关心留守儿童,协助留守儿童切实感受班级温暖,感受师生的人文关怀,积极融进集体中;为留守儿童学习及生活提供方便。美术是视觉艺术的一种,所以,教师于美术课堂教学当中需要指导学生注意观察颜色及形状等的特征,同时表达绘画。如,教师与课前准备中经常与留守儿童交流及沟通,把握留守儿童对什么类型的美术课堂感兴趣,于课堂当中经常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以自身观察提出自己的想法,增强留守儿童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积极的求知欲望[1]。于创作当中感受自身,美术学习兴趣。
2.填充适合提升留守农村儿童情感,完善其人格的教学素材
将各种优秀品质与美术素养结合起来,让留守儿童形成优良的品质。儿童无时无刻不在提出需求,教师要给留守儿童父母般的关爱。紧紧掌握他们的这一需求,以集体帮助的形式将亲情融入到美术课堂教学当中。为留守儿童提供真实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呵护。
3.逐步发掘留守农村儿童的闪光点
教师不应当通过明显的感官来打击留守儿童的学校兴趣及爱好,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聪明才能,调动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此,协助其建立起进取心,较好地表现自己。在对学生进行帮助时,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发掘留守儿童的有声优势,鼓励他们善于表现自己。为留守儿童制定分阶段的教学计划。
三、留守农村儿童的美术教学案例
1.观摩面具表演,调动学习兴趣
要想制作出有艺术品味、独特的面具,首先我们要了解有关面具的文化背景。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精美的礼物,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显示不同国家、地域、民族的面具表演以及面具文化的发展简史。以此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分组探讨,交流经验
欣赏完以上面具艺术后,现在你们四人一组,进行探讨,谈一下自己对此的感受。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师:我们已经了解到面具的文化背景,接下来我们共同探讨其设计特点及设计风格。教师再一次将课件中美好的面具图片呈现给学生,为学生讲授面具的设计特点及风格,便于学生更好地开展创作。
3.亲自示范,具体讲授
现在给你们展示的是立体面具的制作方法。首先,将一平面纸剪成脸的形状,于剪切中,学生可以进行一定的创新。脸的形状不要拘泥于一定的模式,剪成方的及圆的均可,或者进行相应的变形,接着刻好五官。其次,如何将平面脸换成立体脸,这种方法曾经出现在我们之前制作的小猴的面孔制作方法中,现在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生:刻开头顶部分及下巴部分等,接着再挤压一下,然后粘贴。师:回答的不错。现在请一位同学为大家示范一下。学生上台进行示范。师:非常好。现在这张脸变成立体脸了。接下来对这张脸进行装饰。同学们可将自身携带的毛绒及麻绳等制成头发、胡须,另外一些羽及纽扣等制成装饰物。邀请同学们观摩老师以前制作的面具。师为学生呈现自制面具,对各面具的特征做出简单的分析,如此,说服力更强。师:面具脸的色彩,是制作面具的最好一个步骤,同学们在绘画过程中一定要确保生动,吸引别人的目光。教师在为学生进行涂色示范中,突出色彩的饱和及均匀,最好使用原有的颜色,以突出亮感。
4.评价作业
同学已做完作品,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的形式对本次作业进行评价,评出较有代表性的面具,现在邀请小组代表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创作灵感,采用这种设计方法的目的是什么,介绍完毕后,将自己作品置于讲台上,由第一组开始。
关键词留守儿童; 问题; 对策; 探讨; 研究。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根据《中国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 102. 55 万,占农村儿童37. 70%,占全国儿童21. 88%。与2005 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5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 万。日益增长的留守儿童数量给予了社会更大的压力。
1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
1. 1 亲情教育缺位,感情荒芜据调查显示, 46. 74%的农村留守儿童父母都外出务工,在这些孩子中,与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最高,占32. 67%; 有10. 70%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一起居住。同时,单独居住的留守儿童占所有留守儿童的3. 37%,虽然这个比例不大,但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基数大,由此对应的单独居住的农村留守儿童高达205. 7 万,而且这个数目还在增长。父母因为经济原因外出务工,与孩子聚少离多,完全不能扮演亲子教育中的重要角色,而隔代教育又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在此种社会背景下,留守儿童完全不能得到未成年孩子该有的关爱,一种社会的抛弃感在他们心底滋生,在此类思想出现时也往往不能够及时的得到纠正和引导,孩子逐渐开始学会自我封闭,衍生出自卑、孤僻、冷漠、散漫等不良性格。
1. 2 社会教育氛围稀薄,教育质量低下据相关报告指出,所有隔代照顾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平均年龄为59. 2 岁, 56%的年龄在60 岁以下,绝大部分在50 ~ 59 岁。但是,隔代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祖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很低,绝大部分为小学文化程度,甚至有8%的祖父和25%的祖母未上过学。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祖父母在抚养和教育留守儿童时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此外,在偏远农村地区,师资力量匮乏,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也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硬性教育处于最底线。从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只有2%的留守儿童成绩优秀, 10%的成绩中等偏上,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占到了88%。在“留守儿童”中,只有20%考入普通高中, 10%的就读职业技术高中和中专,多达70%的孩子则在中考后便走上打工之路,教育成果让人不忍直视。与此同时,农村的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较小,各种、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泛滥,而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各种思维价值体系尚未成型,错误的引导将会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埋下隐患。
1. 3 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弱势群体地位突出大部分留守儿童都处于身心未成熟时期,对于突发性事件缺乏必要的反应和应变能力,不能在突发状况下采取正确的措施保护自己的安全。此外,在监护人中,隔代监护占据绝对比例,老年人的监护意识又十分薄弱,山间地头等农村环境又处处隐藏着危险,留守儿童缺乏周全的看护,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后果,某地区三兄妹的溺水身亡也再次为留守儿童的安全敲响了警钟。与此同时,来自于某些犯罪分子的威胁也时刻危及着留守儿童的安全。在此类社会背景下,留守儿童保障体系的弊端也暴露了出来,其弱势群体地位令人堪忧。
1. 4 人生价值观不明确,犯罪趋势明显据有关统计数字表明,青少年刑事案件中70%属于3 人以上的团伙犯罪,而且团伙成员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团伙犯罪尤为突出,成为当今农村社会治安的隐患。留守儿童犯罪的几点特征是: 突发性、贪利性、同伙性。留守儿童犯罪趋势日益明显,他们在平常的生活中未得到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渐渐养成为所欲为、自私自利的习惯。据大量的农村青少年暴力犯罪案例显示,大多数青少年作案并非事先谋划好,只是一时冲动且动机也较为单纯清晰,他们只是想满足自己一些欲望就突发犯罪想法,且往往是几个同龄人聚合在一起,同伙纠结性质十分明显。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极其重要的,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绝大多数是家庭教育这一环节出了问题。暴力家庭、残缺家庭、困难家庭、问题家庭的出现,使家庭的特殊功能受到削弱,易使子女受到社会不良因素影响而形成不良人格,成为促成团伙犯罪的基本条件。
2 农村关于留守儿童存在的一些特殊情况。
2. 1 抱养情况在城市抱养制度逐渐完善的同时,农村抱养则仍旧呈现的是“轻规则,乱抱养”的情况。农村经济落后,甚至一些普通的家庭连温饱都是问题,但是由于在部分农村地区传宗接代的观念深入人心,且计划生育监管力度并非很强,导致多胎超生情况的发生。据相关资料显示,农村地区抱养亲戚小孩的占据较大比例,此外,拐卖以及偷抱等问题也间接地导致了留守儿童比例的增加。在抚养过程中,这一类留守儿童比较特殊,常常会有虐待或者溺爱的情况发生,这也使得留守儿童相关问题的解决存在较大难度。
2. 2 孩子先天性缺陷问题由于优生优育的现念在农村没有得到较好的宣传,与此同时农村医疗条件较为简单,医疗物质匮乏,致使残疾儿童在留守儿童中占据一个较大的比例。本来应该是获得更多关爱的时期,这一类残疾儿童却承受着亲情缺失的精神痛苦,双重夹击之下其境况可想而知。此外,由于身体上的残缺,部分儿童往往无法得到较好的待遇,其生活水平较为落后。如何保证这一类残疾留守儿童的基本利益也成为了社会思考的一个重点。
2. 3 农村教育理念存在的问题在现代教育平等的理念广为传播的同时,仍有部分农村地区维持着“读书无用论”的观点,由于经济上的限制,大部分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表示出淡漠的态度,其鼓励孩子接受教育的动力并非很足够。相关报告指出,农村留守儿童不同的监护人对其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未来发展都会产生不同影响。数据显示,母亲外出,单独与父亲一起居住的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最高,达5. 12%; 父亲外出,单独与母亲,或与母亲和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均较低,分别为3. 13% 和3. 11%。正是由于农村充斥着不同的教育理念,留守儿童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极大的影响了祖国后代的文化素质提高。
3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3. 1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和监护体系,优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学校要积极承担其教育者的角色,在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同时对他们的相关信息做好备案,加强管理,与家长、妇联以及村委会保持密切联系,针对学生出现的情况积极做出动态调节。开设家长课程,对监护人定时的进行学生方面辅导,针对留守儿童可能出现的情况妥善对家长进行引导和提醒,积极帮助发挥监护人第一教育者的身份地位。开设学生心理课程,根据留守儿童可能出现的心理状况及时做出预防以及疏导工作。妇联、团委、村委会等组织要加强联系和管理,齐抓共管,加大留守儿童管理力度。
3. 2 改善学校寄宿条件,加强学生寄宿管理政府应积极开展学生寄宿条件整改工作,尽可能早地给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舒适的温巢。在学校的统一管理下,团体生活的开展将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留守儿童将在与老师、同学的相处中感受到关怀从而能够及早的排弃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而造成的困扰。与此同时,学校寄宿管理的加强对于学生的安全也将是一个极大的保证。
3. 3 投资兴建农民工子女学校,确保亲情关爱能够到位政府相关单位应加大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兴建力度,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益。降低学校借读等费用门槛,提高农民工子女核准要求,真正保障农民工子女有学上,上的起学,上好学。此外,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大规模兴建将切实保障留守儿童能够留在父母身边,真正担当起亲子教育阵地的第一线。
3. 4 大力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劳动力区域性就业积极开展以县域经济为主体的地方经济,促进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链发展,促进劳动力密集型就业。通过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本地区提供更多的的就业岗位以及创业机会,紧紧抓住本地区农民工的务工动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父母外出打工的问题,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参考文献。
[1]李振刚,杨继仁。 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1):69 -70.
[2]贺超,王华华。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理论学习,2011(4):35 -37.
【关键词】近十年;留守幼儿;多学科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4)01-0017-04
【作者简介】刘海(1987-),男,安徽安庆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胥兴春(1973-),男,四川广安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博士、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在我国的社会转型背景下,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不断转移,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会问题早已引起各厅的关注和高度重视。然而现阶段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更多地将焦点聚焦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对于学龄前阶段的留守幼儿缺乏足够的重视。笔者以“留守幼儿”“学前留守儿童”等为主题、篇名、关键词,通过搜索中国期刊网、维普数据及万方数据库等发现,关于留守幼儿的文献资料极其有限,通过文献的删选,剔除重复发表及无关文献搜得有关文献有60余篇。现有的文献主要从留守幼儿的生存状况(规模、分布、健康状况等)、教育问题、心理问题及社会行为问题等四个角度进行研究,具体情况如表所示:
学术界忽视学龄前阶段留守幼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学前期幼儿有其特殊性:幼儿自身的身心发展的限制使幼儿对自身面临的困难和需要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向外表达的能力;留守幼儿身心发展的诸多问题基本上处于潜伏、萌发和隐蔽状态,不易察觉;留守幼儿人多数呆在家里或农村幼儿园,缺乏群体比较和考察的机会,对他们出现的问题难以考量等。幼儿期是儿童动作、言语、认知、情感、社会性、个性等身心各方面萌发的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奠基阶段。“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学前期是关系着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学前期的农村留守幼儿应该比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中小学生更值得同情和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国内针对留守幼儿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从中分析留守幼儿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展示国内学者对留守幼儿的概念界定、数量规模和多学科研究方面的观点和结论,并从各角度探讨我国农村留守幼儿问题的应对之策,以期对国内留守幼儿的研究有所贡献。
二、现有研究内容述评
(一)留守幼儿概念界定
对留守幼儿的专门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98年,张志英在《“留守幼儿”的孤僻心理》一文中最早提出“留守幼儿”一词,并将“留守幼儿”定义为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独自留守在家的幼儿。然而自1998年“留守幼儿”一词提出以来至今学术界对留守幼儿概念的界定仍存在诸多分歧。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外出父母数量、外出务工时间、幼儿年龄界定。首先,在父母外出数量上有两种观点:有人认为父母双方均外出的幼儿才算得上是留守幼儿;有的学者认为只要双方中的一方外出即构成留守;其次,在外出时间上有人认为半年以上,有人认为三个月或一年,由于2000年人口普查及此后的有关调查基本上都采用半年为界定流动人口的时间参考长度,尽管有的学者对外出时间没有做出界定,但都以半年为时间标准;再次在幼儿年龄的界定上,有三种不同的划分,有6周岁及以下未人小学的儿童、1岁~7岁之间、0岁~5周岁三种不同划分,第一种观点由于和学前教育的年龄划分一致,得到较多认同。目前关于留守幼儿概念的界定分歧依旧较多,笔者较为认同华中师范大学蔡迎旗教授对留守幼儿做的界定:留守幼儿,即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自己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6周岁及以下的未人小学的儿童。
(二)留守幼儿的规模及分布
1.留守幼儿的规模
对留守幼儿概念界定的分歧,以及调查方法以及计算方法的差异,目前对留守幼儿规模的推算也不尽相同。中国人民大学段成荣、杨舸根据2005年对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得出在全国5861万17周岁及以下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中,留守幼儿的规模达到了1585万人,占总数的27.05%。蔡迎旗根据2005年人口统计各项数据计算,我国6周岁及以下的留守幼儿达到952.37万人,占全国留守儿童总数的41.48%,占全国0岁~6岁幼儿总数的18.1%。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得出不同的数据,留守幼儿的规模巨大是个不争的事实,亟需得到关注和重视。
2.留守幼儿的分布
当前,我国的人口流动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留守幼儿也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幼儿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人口流出大省。留守幼儿高度集中在安徽、江西、湖北、重庆、四川等五省(直辖市)区,留守幼儿在当地全部儿童中所占的比例接近甚至超过50%。由此可见,留守幼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包括留守幼儿在内的留守儿童问题,是中西部地区的“特色问题”。
(三)留守生活给幼儿带来的影响
1.家庭教育不完整
父母的缺失导致家庭结构的不完整,留守幼儿只能与祖辈或其他抚养人相依为命,家庭教育的不完整给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责任处于一种真空状态。孩子的教育责任在祖辈和父辈之间的含糊状态中被真空起来,父母想教,“够”不着,爷奶“够着”,教不了。在隔代教养的家庭中,祖辈对幼儿衣食住行关注较多,对幼儿教育问题的关注较少,重养轻教。隔代教养的孩子多比较娇惯,祖辈们也往往容易放松对孩子的管教。在隔代教养的孩子中,近60%的幼儿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普遍问题,任性、自私、冷漠、犹豫多疑、缺乏热情和爱心、缺乏同情心、逆反心理严重,常有违纪现象;性格孤僻,多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不讲文明、礼貌,上进心差,道德品行差;怕吃苦,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2.学习能力差
农村留守幼儿与非留守幼儿相比,在数学、语言、绘画等方面均比较落后,与非留守幼儿相比,留守幼儿学习较差。在数学学习方面,大多数留守幼儿在数学能力、图形认知等方面存在困难;在绘画能力方面,留守幼儿在图形辨识上与非留守幼儿存在显著差异;在语言发展方面,留守幼儿普遍存在语言倾听能力欠佳、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普通话表达能力弱等问题。
3.普遍存在心理、行为问题
大部分留守幼儿在同伴交往方面存在缺乏安全感、偏狭、排斥、攻击等令人担忧的状况。留守幼儿在同伴交往方面存在障碍。通过留守幼儿与非留守幼儿的比较发现,留守幼儿的抑制性控制与身体攻击、总攻击行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非留守幼儿相比,留守幼儿的抑制性控制能力较弱,具有较多的攻击行为。张悦秋、闫冬梅通过对连云港市农村地区386名4岁~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发现,不同的年龄组存在不同的行为问题。4岁~5岁留守儿童以违纪、退缩、攻击为行为问题的前三位;6岁组留守儿童以违纪、交往不良、攻击占据行为问题的前三位。“黄冈老区城镇幼儿园留守儿童现状、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在湖北黄冈革命老区10区县123所幼儿同和学前班进行调查发现,留守幼儿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比较容易m现社会性发展异常问题,如性格缺陷、情感冷漠、情绪不稳、行为偏差、生活习惯差等问题。
4.健康、安全状况堪忧
根据全国妇联的抽样调查发现,留守婴儿得不到母乳喂养和科学人工喂养的情况比较严重。对农村留守幼儿预防疾病的免疫注射相对忽视,只有88%的留守幼儿能够打各类预防性注射疫苗,11.9%的留守幼儿没有打全预防针。留守学前幼儿在安全、自我保护、卫生等方面的知识非常缺乏。整体安全认知水平较低,在对防拐骗、防走失、交通安全、防范电等四个方面的认知水平较低,留守幼儿缺乏自我防护能力,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较高。留守幼儿的健康、安全状况得不到有效保障,令人堪忧。
(四)留守幼儿问题的应对对策
留守幼儿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共同关注、互相配合,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为留守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雷万鹏等人认为,对留守儿童政策应遵循“政府主导、责任共担”的原则。只有明确目标群体,瞄准留守儿童中的“脆弱群体”方能提高政策实施效果。和建花等人认为应从建立包括留守幼儿在内的留守儿童档案数据库和检测系统、完善农村留守幼儿计划免疫和保健管理,普及科学喂养知识、建设农村家庭教育支持体系,加强对监护人特别是祖父母和母亲的教育培训、发展农民工流出地与流入地的学前教育、开展对农村留守幼儿的社会关爱活动等五个方面人手解决农村留守幼儿所面临的突出问题。针对留守幼儿面临的各种问题与困难,一些学者和机构根据当地情况或自身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留守幼儿问题的新模式、新思路。袁国富等人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利用农村社区当地闲置资源,针对留守儿童的学前培养提出了“乡村育儿院”的新模式。在农村外出劳务人口众多、人口居住比较密集的范围内(主要是以村庄为主),把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在固定的场所内,由符合一定条件的专职人员进行统一的抚养和教育。南京晓庄学院在全纳教育的视域下根据本校大学生暑期支教经验,提出了以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为主体为留守幼儿实施非正规学前教育的支教模式――晓庄模式。
三、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纵观迄今有关留守幼儿的研究,还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尽管不同领域、不同学者都在围绕留守幼儿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然而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价值取向等诸方面仍需进行深入探讨。
(一)核心概念界定不统一
明确的概念界定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然而迄今为止,对于“什么是留守幼儿”这一基本问题仍缺乏明确、统一的界定,对留守幼儿的界定只是从其特征进行表征与描述,缺乏对其本质的把握,这将直接影响这一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目前一些关于留守幼儿的研究甚至存在忽视留守幼儿概念的问题,学术操作缺乏规范。因此,今后的研究应建立在概念统一、明确的基础上。统一留守幼儿的概念十分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学术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也关系着国家对包括留守幼儿在内的留守儿童政策的制定以及推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留守幼儿研究“问题化”视角严重
目前关于留守幼儿研究的基本范式:“问题一原因一对策”,这种范式导致对留守幼儿的研究更多的是从问题化的视角出发对留守幼儿问题进行研究。在已有的研究中,留守幼儿在心理、行为、认知、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在留守幼儿身上都存在,但这些又不仅仅只是留守幼儿自身存在的问题。留守幼儿身上出现的诸多问题一部分是由于留守幼儿自身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是因为留守幼儿所面临的农村整体的大环境和留守这一现实困境造成的。然而目前关于留守幼儿的研究尚未将留守幼儿自身的问题与其所面临的问题有效区分开来,导致现有的研究更多将留守幼儿看作是“问题儿童”,研究视角“问题化”现象严重。今后应以发展的视角进行关于留守幼儿的研究,采取追踪研究的方法,对留守幼儿今后的发展进行跟踪研究。同时与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研究相结合,进行纵向研究,使包括留守幼儿在内的留守儿童问题研究更加系统、全面。
(三)研究结论缺乏统一性
目前关于留守幼儿问题的研究,由于地域分布以及各自研究方法与工具差异,导致现有的关于留守幼儿研究的结论差异甚大,甚至有关同一主题的研究结论南辕北辙,现有的一些基本结论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目前的研究结论缺乏统一性,没有形成规律性的认识。留守幼儿问题相关研究统一、规律性的结论对于留守幼儿政策的制定及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
留守儿童是指无法跟随父母外出务工、经商或者从事相关活动而留在家乡经由监护人管理和照顾的没有成年的人。党和国家政府部门在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成长问题作为三农事业建设发展的核心问题。在留守儿童中,初中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基于初中生复杂的心理、生理和成长学习问题。为此,文章结合实际分析如何完善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成长教育工作。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初中学校教育发展现状
(一)农村留守儿童缺乏良好学习习惯
第一,留守儿童的学习、纪律、行为习惯较差。很多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缺乏家庭和学校的双重教育管理,在学习上的表现为学习主动性差、纪律性差,没有自主完成作业的意识,也无法按时完成作业,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一些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生活习惯不好,存在打架斗殴、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现象。第二,留守儿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第三,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的考核片面集中在成绩上,忽视了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培养。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学习心理健康问题
初中留守儿童在心理和生理发展上不够成熟,对待事物缺乏辨证思考、分析的能力,加上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这些留守儿童出现的学习心理障碍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辅导的纠正。
(三)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监管力度不够
大多数的留守儿童都是经由隔辈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顾,隔辈人对留守儿童往往充满了溺爱,认为只需要在饮食和穿戴上给予留守儿童以关心就可以,忽视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四)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特别是初中生很少利用业余时间和父母进行情感沟通、向父母主动汇报和述说自己的学习成长问题。父母长期不在他们的身边,缺乏了对儿童温暖的家庭教育。
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初中学校教育策略
(一)提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
教育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作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在日常教育管理中拉近自己和留守儿童的距离,争做留守儿童的“好朋友”。我校八年级有一个学生是留守儿童,这名学生一言不发,平时的课外活动也无法融入其中。教师看到这种现象之后,了解到这名学生的家长工作,原来学生的家长长年外出工作,每次听到他成绩下降的消息就会对这名学生严加训斥,由此导致学生的心里孤僻和情感孤独。之后,教师经过对他的观察发现他的行动处处维护家庭、照顾家庭,甚至因为别人嘲笑自己母亲和别人大打出手。在事情发生之后,教师没有立刻训斥这名学生,而且批评了其他学生,让这名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二)加快建立留守儿童家庭信息卡,定期和家长沟通
初中班主任需要充分了解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情况、留守儿童父母的工作去向、留守儿童家长联系电话、留守儿童家庭详细地址等。另外,教师还需要定期和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沟通,向家长讲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包括好的表现和不好的表现,并根据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家长共同探讨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方法。教师在得到家长对这名学生学习成绩过度在乎,甚至不惜诋毁学生的自尊心情况之后,及时和这名学生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告诉家长不应该以成绩好坏衡量学生,而且应该多关心自己的孩子。
(三)拓展农村学校职能,让学生成为留守儿童的第二家庭
学校需要将家庭教育和学校管理教育结合,在留守儿童缺乏亲情教育的情况下,从多个角度为留守儿童开展家庭教育,表现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设留守儿童成长发展的空间。针对班级学生孤立这名学生现象,教师在晨读期间对班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告诉他们不应该鼓励班级上的留守儿童,而是应该更加关心父母离家在外打工的同班同学,积极主动带领他们融入到班集体活动中。在教师善意的指点下,班级学生开始主动邀请这名学生参与班级集体活动,长期发展下去,这名学生性格也不再向以前那样孤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往往比一般的儿童存在更多成长教育问题,特别是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他们的思想情感更加细腻、复杂、敏感。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为这些留守儿童予以更多的关爱和教育指导,多表扬和鼓励留守儿童的学习行为,并调动学校一切力量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重要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潘璐,叶敬忠.“大发展的孩子们”: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困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03):2-12+188.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概念;数量;行为特征;对策研究
全国妇联于2013年5月份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超过了六千一百万,且其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留守儿童主要是指在我国农村中由于父母中一方或者双方外出务工等原因所导致的与父母分离时间超过四个月、在家中与其他亲属共同生活或者自己单独生活的未成年儿童。他们的特殊之处就在于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照顾和引导规范,极有可能产生心理、行为、思想等方面的问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留守儿童概念研究
多数文献是从父母(外出数量、时间、离家远近、回家频率、外出事项)、留守儿童(年龄、性别、监护人类型、见父母的频率)、居住地等方面进行界定。其中在父母外出时间、留守儿童年龄方面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但在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父母外出数量以及监护人类型也就是儿童的留守类型方面达成了共识。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背景、概念、规模、监护人类型、留守的原因、留守的影响、解决的对策等是众多学者都会研究的方面。但具体内容之中又存在差别。研究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有的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比较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以及同伴接受性之间的差异.[1]比较国内与国外的留守儿童的不同情况,进而为我国的留守儿童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路径。有的采用量化研究的方式,对留守儿童的现实情况进行了真实的调查,通过具体的数据进行分析,尽可能的展现了留守儿童的客观情况.[2]也有人采用叙事方法进行了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研究.[3]
很多文章都赞同留守儿童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一张在1994年的望上提出的,他将留守儿童界定为父母在国外工作或学习,被留在国内的孩子.[4]他也界定了留守儿童的居住问题,但并未对留守儿童的年龄、与父母分离时间的期限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长久以来学术界对留守儿童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例如,范先佐就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5]这个概念的界定与一张的界定十分相似。不同点在于对留守儿童居住地的界定,即国内与贫穷落后地区的区别。诚然留守儿童中,农村地区的儿童占了绝大多数,根据学者已有的相关研究证实全国的留守儿童超过80%居住在农村地区.[6]即我国的留守儿童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转型带来的农村人外出务工而造成的。丁杰、吴霓就进一步指出了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而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6岁).[7]吴霓从留守儿童的受教育阶段进行了年龄的界定,这有利于调查对象的选定,方便了问题的研究,同时也容易造成对非在读留守儿童及学前留守儿童状况的忽略。赵景欣等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是: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8]在此对父母的外出数量做出了规定,但并未对父母的外出时间作出规定,并提到了户籍的问题,同时对留守儿童的年龄也做出了限制,指的是未成年人,这就为涉及到留守儿童的一些合法权益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方便。而江荣华则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16岁以下的孩子,江荣华在此对留守儿童的年龄提出了限制.[9]最早对留守儿童父母的在外时间进行限制的是吕绍清和叶敬忠,他们分别将这一时间限定在半年以上和四个月以上.[10,11,12]这有利于实现调查研究的可操作化,同时也会使对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时间的不同对留守儿童产生的不同影响的研究进一步深化。林培淼等认为概念的界定可以从儿童所在地域差异、是否在校学习、儿童年龄差异、儿童所在家庭结构情况、儿童留守时间的长短、是否完全留守(父母双方均外出称为完全留守儿童)以及留守期间主要监护人等7个维度来考察研究对象.[13]
综上所述,本人将留守儿童界定为在我国农村中由于父母中一方或者双方外出务工等原因所导致的与父母分离时间超过四个月、在家中与其他亲属共同生活或者自己单独生活的未成年儿童。
二、留守儿童数量研究
段成荣等人的研究利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估算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结构、地域分布等基本情况。此文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比例为87.52%,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28.52%,占全国儿童21.88%。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共有27891万0-17岁的儿童,由此推算,全国留守儿童规模为6972.75万,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为6102.55万.[14]全国妇联于2013年5月份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超过了六千一百万,且其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罗国芬在研究留守儿童的规模中指出当前对农村留守儿童规模的估算,公开发表的有1000万、6755万、7000多万、1.3亿等几种看法。他分别分析了每个数字背后的计算方法及其优缺点.[15]虽然对留守儿童的具体规模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切数字,但大家对留守儿童的数量之多、增长之快达成了共识,及大家一致认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应该引起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重视。
三、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研究
(一)留守儿童行为特征研究
2011年制定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强调了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工作规划,提出“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制,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情感和行为的指导……”对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表现及其严重性和行为问题研究的必要性的文献主要有:
张文新指出儿童行为问题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符合或违准则与行为规范,或者是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给社会、他人或自身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的各种行为.[16]张文新对行为问题的界定主要是指违背社会准则,程度分为危害社会与非危害社会之别。留守儿童所表现出的这些行为问题很难说就是因为留守即缺少父母的关爱而导致的特殊问题,但确实是留守加重了这些问题的发生。杜勇也对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特征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如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撒谎、抽烟、拉伙结派、欺负同学、骂人打架、花钱大手大脚,在家里顶撞临时监护人,养成了以我为中心,专横跋扈的恶习。一部分还表现为行为两面性,在学校是乖学生,回到家就为所欲为.[17]胡昆等人的研究中指出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带来的不安全感,容易使他们产生的行为问题是:对周围的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不服管教,违反校规,小偷小摸,看不良录像,同学之间拉帮结派,甚至抽烟、酗酒、赌博、抢劫等.[18]赵红等人也指出留守儿童容易出现适应不良行为,如退缩或冲动、内向孤僻、敏感多疑、性情古怪、人际关系紧张、学习与发展的能力降低等.[19]王坤等人在调查中发现,相比城市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更多,如抽烟、打架、旷课等,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且家庭亲子关系越差,儿童的问题行为就越多.[20]以往还有研究发现与父母分离带来的不安全感,容易使留守儿童对周围他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这种敌对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攻击行为.[21]目前的研究中较多针对留守儿童外显问题行为进行研究,情绪问题和内隐问题行为倾向研究较少.[22]刘霞,范兴华,申继亮对初中阶段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将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分为危害健康的行为、欺骗行为、违纪行为、违法行为.[23]胡宇芬的研究中得出结论为说谎、逃课、沉迷于游戏等行为问题,留守儿童组的检出率高达44%,而对照组的检出率仅为17%.[24]
国外研究表明,相对于其他儿童,被抚养儿童具有较高水平的情感创伤症状和其他行为问题.[25]亲属抚养是一个痛苦的经历,可以导致诸如抑郁、行为障碍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行为问题和心理创伤以及社会人际关系问题.[26]
由这些研究可以得知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确存在并且有的还很严重,很有可能发展成违法犯罪行为。对此问题值得引起关注,我们应该帮助留守儿童解决这些问题行为,做到防患于未然。但这些研究对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分类并不明晰,只是指出了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一些具体表现,并没有按行为问题的性质、地点等进行分类,也就难以做到‘对症下药’。
(二)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对策研究
周全德、齐建英指出,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才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27]专家们认为应以政府为主体,进一步制定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等法规条例的实施细则,尽快出台留守儿童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农村父母在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和教育方面的职责,从而形成全社会尊重、关心、保护儿童的法制环境.[28]曹建平在研究中提出的策略主要是通过借助同伴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密切家校关系、开设心理课程、改变家长外出务工方式、优化社会环境等六个方面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29]聂鹏、姚云等很多研究人员都认为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政府、学校齐抓共管.[30,31]王坤等在对留守儿童的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中提到有效的社会支持可以减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社会支持越多,留守儿童的违法、违纪行为越少.[32]陈曦等人的研究结果对流动儿童问题的政策建议是尽力去减少弱势群体的经济压力,改善他们的学校及师资,对其家庭及居住社区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并从宏观角度尽力消除现存教育系统的种种户籍限制.[33]社会支持理论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主要是缺乏社会支持所致.[34,35]研究发现,良好的社会支持不仅可以缓解儿童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反应[6,7],还可以减少一些外向性问题行为的出现,如打架、逃学等违纪行为以及吸烟、酗酒等危害健康的行为.[36,37]
四、结论:
(一)存在的问题:
1.对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成果丰硕,但缺乏概念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对留守儿童数量的计算方法不一,结果各异,这就难以形成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客观认识。
2.大多研究缺乏深刻地理论积淀,未能将留守儿童问题与哲学、社会学等理论充分的结合起来。很少有文章能将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思考留守儿童问题。
(二)进一步研究意见:
1.厘清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概念,对留守儿童的行为特征的形成机制和行为模型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2.力求通过社会学、心理学中的越轨理论、文化资本理论、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等对留守儿童的行为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郝程程.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和同伴接受性的比较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3,(1):98-103。
[2] 卢德平.留守儿童面临的十大问题及社会综合干预对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务院妇儿工委基金项目调查结果.“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J].2006.(4):639-675。
[3] Wendy Haight,James Black,Kathryn Sheridan.A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 for rural,foster children from methamphetamine-involved families:Experimental assessment with qualitative elaboration.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2010(32):1446-1457
[4] 一张.留守儿童.望新闻周刊:37.
[5] 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调研报告.2004
[6]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29-36.
[7] 丁杰,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297(10):15-18.
[8] 赵景欣.压力背景下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保护因素与抑郁、行为的关系[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
[9] 江荣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2):71-72.
[10] 吕绍清.150个访谈个案分析报告(上)孩子在老家――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冲突[J].中国发展观察,2005(8):16-26.
[11] 吕绍清.150个访谈个案分析报告(下)孩子在老家――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冲突[J].中国发展观察,2005(9).
[12] 叶敬忠,莫瑞.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3] 林培淼,袁爱玲.全国留守儿童究竟有多少?留守儿童的概念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7(4):27-31.
[14] 段成荣,吕利丹,郭静,王宗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J].人口学刊,2013(199):40。
[15] 罗国芬.从1000万到1.3亿:农村留守儿童到底有多少[J].青年探索,2005(2):3-6.
[16] 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17] 杜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学校教育新对策――以云南省水富县第五初级中学为例[J]教育探究,2010(1):41-44。
[18] 胡昆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8):994-996.
[19] 赵红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07,20(1):11-13.
[20] 王坤,郑晓边,孔令丽,刘文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干预对策――基于湖北省11市调研报告[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12-14。
[21] 陈希宁,袁萍,苏维等.某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6):3108-311。
[22] 赵丹娣.儿童问题行为与家庭环境及教育观念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
[23] 刘霞,范兴华,申继亮.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3):98-112.
[24] 胡宇芬.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爱[N].湖南日报,2005-10-19.
[25] Wendy H,James B.Kathrvn S.A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 for Rural.Foster Children from Methamphetamine-in-volved Families:Experimental Assessment with Qualitative Elaberation[J].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riew,2010,(32):1446-1457.
[26] Dana JS,Michiel AZ.The Well-being of Children in Foster Care:Exploring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Needs[J].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2008,(30):774-786.
[27] 周全德,齐建英.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州学刊,2006(1):117-120.
[28] 叶仁荪,曾国华.国外亲属抚养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6(11):37-42.
[29] 曹建平.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探新[J].辽宁教育研究,2007(5):37-39.
[30] 聂鹏,农村留守儿童多元化教育体系建设刍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45-47.
[31] 姚云,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4):41-43.
[32] 王坤,郑晓边,孔令丽,刘文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干预对策――基于湖北省11市调研报告[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12-14
[33] 陈曦,钟华.压力、负面情绪与中国流动儿童的越轨行为[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5):22-33。
[34] Goodwin R,Costa P,Adonu J.Social Support and its consequences:Positive and deficiency valu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support and self-esteem[J].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4(9):43
[35] Wight W G,Botticello A L,Aneshensel C S.Socioeconomic Context,Social Support,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A Multilevel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006,35(1):109-123。
摘要: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是否健康,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但留守儿童自身身心发展的不成熟、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失衡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部分留守儿童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在新时期,我们应发挥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的作用,形成合力,一起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家庭
当前,我国的各方面发展都取得巨大成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新时期,我国的现代化、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但他们的子女因为财力、物力等不足被留在农村上学,进而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便产生了。文章中的“农村留守儿童”具体指农村地区父母一方或双方进城务工而被长时间(6个月)留守在家乡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需要其他人照顾的年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6-16)的农村儿童。相对于农村非留守儿童而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心理问题是重要的一个。在新时期,留守儿童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茁壮成长、家庭幸福;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功建设。所以,我们有必要分析新时期留守儿童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探索其产生原因,进而综合发挥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在新时期,通讯技术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使得外出父母与留守儿童的联系和见面机会比以前相比变得频繁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甚至较少留守儿童比父母在家时表现得还要好:他们学习勤奋、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坚强独立,有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在新时期,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有:
1.情感孤独
王玉琼等研究发现,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心智不成熟,渴望与父母在一起,在情感上依赖父母。但与其他儿童相比,留守儿童不仅与父母的情感沟通较少;而且由于“代沟”以及知识层面、情感等方面的差异,与监护人之间沟通较少。因此,这些留守儿童常常感到孤独失落、紧张焦虑,情感上很孤独。
2.情绪易变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照顾,情绪易变。他们很容易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甚至别人的一句话或喜或悲,反复无常、多疑敏感,并且有强烈的焦虑,以致同周围的人关系紧张。同时,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压力导致他们过早地思考一些对他们而言太过沉重、太过成熟的人生问题,从而在情绪方面更加敏感。
3.嫉妒、憎恨、仇视心理
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于是羡慕他人能够与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中的一些经常思念自己的父母,久而久之,发展到嫉妒、憎恨别人,产生仇视心理。
4.道德意志薄弱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父母道德上的言传身教,道德意识不高。监护人中不乏爷爷奶奶等长辈,更加宠爱、溺爱孩子,易导致他们产生非道德行为。再加上这些留守儿童还是个孩子,他们缺乏对外界信息等的判断,缺乏是非意识,这就内在地决定了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意志薄弱。
二、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新时期,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村儿童自身存在的因素,又有来源于政府、家庭、学校、社会等的外在因素。
(一)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内因
农村留守儿童,一般都处于青少年期,生理、心理发展不成熟。艾里克森把整个人格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他认为人生每个发展阶段都存在一种“危机”,人生是一个链条,环环相扣,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下一个环节。根据艾里克森的理论,本文所说的“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发展的第四、五阶段,会出现的危机是产生自卑感和角色混乱。同时,农村留守儿童在道德发展过程中,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差,离不开成人的监督与引导。这些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存在的因素是导致他们存在心理问题的内在因素。
(二)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外因
1.政府关注不够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政府特别是乡镇等基层政府往往关注于从宏观上解决问题,如发展经济、宣传文化、修建住宅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硬件。但作为政府,却对祖国花朵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关注,在资金、心理辅导等方面都投入很少。很多农村都没有修建适合农村留守儿童玩乐的设施,也没有设立专门机构或组织专门人员对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存在缺陷
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下一代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
而留守儿童面对的是不完整的家庭,缺乏家庭教育。如,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会缺失父爱或母爱,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孩子形成完整的人格;寄养家庭中的孩子,会因为各种隔阂、不适,不会及时地与他们宣泄自己的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感到孤独、焦虑;而与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相处,更会因为老人的宠爱、溺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孩子的心理成长。这些都暴露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3.学校教育不平衡
在中国的学校教育的发展长河中,“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一直影响着学生、家长和老师。在此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学校的教育并没有真正贯彻“素质教育”,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从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成长。很多学校都没有自己专门的心理辅导中心、心理老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这些都会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4.社会氛围的不良影响
留守儿童是处于学龄期的孩子,生理心理还不成熟,社会不良因素,如现代传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以致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作品很容易影响到不设防的孩子们,此时家庭监督力度不强或失控为他们的不良倾向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再如,受农村“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留守儿童会逐渐产生焦虑、厌学情绪。如此这样,内部心理的不成熟、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很容易会阻碍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
三、新时期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对策
在新时期,交通更加便利,通讯技术更加发达以及网络更加普及,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充分利用这些便利条件,同时规避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齐抓共管,一同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政府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需要政府特别是乡镇等基层政府发挥“领头羊”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所以,政府首先应做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让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让务工人员愿意留在家乡发展,这可以从源头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其次,加强对“留守子女”父母和监护人的培训。通过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解决儿童心理问题的意识,获得新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加强与子女的心理沟通。再次,加强农村社会组织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为儿童提供玩乐的地方,促进其身心健康。
(二)家庭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给予儿童成长关怀、各方面教育的关键地方。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我认为家庭主要应做到:首先父母应通过电话、网络视频等增加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了解儿童的各种需要,特别是精神需要,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其次,如果条件允许,父母应尽量常回家看儿童,以减少儿童的孤单情绪。最后,父母应加强与学校老师、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儿童不愿与自己分享的事情与需求,从而针对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三)学校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学校主要应做到:首先,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持续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其次,向当地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再次,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感恩”、“亲情回馈”等主题活动,加强父母与留守儿童的沟通机会。最后,加强同辈群体之间的沟通,树立榜样典范。学校既可以在学生之间开展一些集体活动,让留守儿童自己体会集体的温暖;也可以在留守儿童中选取表现优秀的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树立学习的榜样。
(四)社会应该采取的主要对策
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社会各团体都应贡献自己的力量。首先,留守在家的妇女可以组成一个“妇女援助团”,凝聚集体的力量,帮助监护人照顾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让他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其次,留守在家的教师、艺术者等可以组建一个特长培训班,从而拓展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减少其孤单情绪。再次,大学生、社会青年等可以利用节假日等去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他们可以开展义务家教,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也可以通过举办文艺晚会、野炊等集体活动,减少他们的孤单情绪。
总之,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农村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农村留守儿童在儿童中占重大比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中的重要一个。我们应该综合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一同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社会科学部)
参考文献:
[1] 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2]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EB/OL].http:///edu/2010/10-06/2570146.shtml
[3]李潮海.辽宁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素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3).
[4]朱卫红.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