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化解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也有助于完善生态文化体系。佛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与现代生态伦理思维相一致的思想颖拉,认真挖掘佛家思想中蕴含着的生态伦理观念,对于丰富生态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启示:要羊重生物的生存权利;要扩大对生态文化的宣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念。
佛教起源于古天竺,进人中土并获得发展大约是在公元1世纪。随后在中国获得巨大发展,并与中国的玄学融合,因此形成了佛学的中国化。中国佛教作为世界著名宗教之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佛家的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思想,这些思想虽带有朴素的直观性质,但却彰显了人类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不断在人类道德演进过程中被认同,进而铸就了人类生态伦理的智慧。
一、佛家的生态伦理思想概述
(一)万物一体的生态和谐观
佛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主张“万物一体”,即人与自然之间是没有明显界限的,生命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佛家认为,生命主体和生存环境作为同一整体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一切现象都处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因果联系中,一切生命都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离开自然界,生命就不可能存在,因此,“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法界通融”。佛家把人与世界的关系看成是心与世界的关系,即“一心二门”。“一心”即宇宙之心,天地之本,是世间的物质和精神等一切现象的本质,也是众生本来具有佛性的依据,这一表述带有哲学本体论的意义。“二门”即“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前者是说心具有无量的本有的功德,能产生人世和出世的善因果,它显示出心本性的一面;后者是说人世和出世的一切现象是真如本体的相和用,它显示心表象的一面,这与儒家“天人合一”的观点是相通的。
(二)众生平等的生态价值观
佛家认为,生命对人类和一切动物及植物都是同样宝贵的,人类因其具有思维和意识而成为生命界的主人,但并不能因此而伤害他物,小至尘埃,大到整个宇宙,同处于同一生命河流中。而且,佛家是从佛的内在性承认众生平等,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特别是禅宗,不仅肯定有情的众生有佛性,无情的草木也有佛性。“有情、无情、皆是佛子”,“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所有生命都潜藏着佛性,都有可能达到“佛”这一生命的最高境界,故宇宙万物的存在及其差别都是虚无的、不真实的,一切现象都具都共同的本质。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即本性上的平等,所以,自然界一切生命都值得尊重。
(三)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
佛家的慈悲在强调保护自身生命的同时,更强调对其他生命体的关怀,甚至放弃自己的利益,保护其他生命体的权利。它从非人类中心和万物平等的立场出发,主张善待万物。佛家对生命的关怀,最为集中地体现在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上。在佛法上,“与乐”叫做慈,“拔苦,”叫做悲。佛教教导人们要对所有生命大慈大悲,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佛家倡导的“慈悲”心怀以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要求人们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以平等心对待众生。“诸恶当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在佛教中首恶是杀生,这里的杀生不仅意味着对人的生命的伤害,而且也包含对所有生物的伤害,不杀和不伤害的戒律规定着人与动植物的关系。珍惜生命是佛家的第一要求,为此,佛家要求佛徒素食、放生。
佛家把世界万事万物看成是一个统一整体,人与自然万物相辅相成、和谐相处,世界万事万物处于不断循环中。人对自然既要合理利用,又要积极保护,这对于解决 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更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代价值
近年来,中国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危机已成为当前乃至将来制约中国发展的阻碍。严峻的生态环境状况促使中国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化解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
党的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也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生存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严重影响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无数事实表明,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就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完善生态文化体系
生态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借鉴中创新。从发掘和整理文化遗产人手,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进行去粗取精和总结在深人研究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并使之具有科学性、时代性。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融人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尽可能的创造出日益丰富的生态文学作品,充分展示大自然的魅力,激发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动员人们投入到保护地球家园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中去。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理想,又是一种战略。作为理想主要是指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作为一种战略则注重国家的政治民主,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他蕴含着关于社会建设和发展理论的真理性和亿万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生态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外部支持和环境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佛家生态伦理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佛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内核上是相通的,都是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佛家中关于生态环境的智慧是值得借鉴的,探讨佛家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时代性的意义。
(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念
现代生物学和生态学证明:人与自然是同质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其他生物一样都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从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视角着眼,从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角度出发,合理利用自然界,加强环境保护,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更助于我们用整体的理念审视自然界,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式。佛家追求“常、乐、我、静”的境界,倡导“清心寡欲”的朴素生活方式,强调“修行”的戒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使人类的要求和欲望得以净化和控制,使人类不断适应环境和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建立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基础,只有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人们才能更好的实践。
(二)要尊重生物的生存权利
每一种生命形式在生态系统中,都有发挥其正常功能的权利,都有生存和繁殖的权利。生存权是生命体最基本的权利,这种生存权对于万事万物是平等的,而且这种平等要求生物之间彼此尊重。佛家的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在爱护万物中追求解脱,它启发人们通过参悟万物的本质来进行认知。万物统一于佛性,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一切生命既是其自身,又包含他物,善待他物即是善待自身。佛教正是从善待万物的立场出发,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生态伦理成为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炼内容,生态实践成为觉悟成佛的具体手段,这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出的慈悲为怀的生态伦理精神,客观上为人们去保护自然,发展生态文明,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界和睦相处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要扩大对生态文化的宣传
[关键词]广西传统村落;园林改造规划;现实意义;思考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196-01
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号召使得新农村建设成为必然趋势,由此引发新农村建设,旧村改造使得一些传统建筑物被规划为现代化的建筑,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号角下开始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广西传统村落作为我国典型的传统村落,约有18万个自然村,但传统村落仅存277个,其中69个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长期研究古民居建筑和传统村落保护的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原副院长朱涛担忧,“古村落是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区完整的古村落所剩不多,纳入国家和自治区保护的更少,这意味着我们的农耕文明和历史文化遗存正大量遗失”。为了保护地区古村落,进行传统村落的园林改造就具有了现实意义。
一、广西传统村落园林改造与规划的现实意义
1.保留民族特色,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社会在进步,民族文化需要传承,只有民族特色与时展融为一体,才能使社会继续发展。民族装饰有他自己的符号语言,能激荡人们的灵魂,触发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并感悟到种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哲学及审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道”的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像世界其他民族一样,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时代的不同,出现很多新的社会要求及社会条件,人们都是很有必要思考、研究和探索具体传承与发扬传统的具体方法。广西传统村落不是静态的,它该是发展的,除了它自身拥有着的传统特色艺术风貌,它该融入到现代装饰中,既装饰现代环境又使自己得到了传承。
2.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现。现代化节奏的加快使得广西一些农村环境恶化,其实桂林的好多村庄本来有很好的自然环境,但是由于现在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些村庄也开始承受它们无法承受的环境压力,村庄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环境卫生以及农业、工业、生活污染方面面临诸多问题。生态文明是从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视角层面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环境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园林建设是提高群众对环境满意度的重要载体,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举措,因此,传统村落的园林改造建设也是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
3.农耕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型,农民追求现代生活方式。信息时代的到来,农村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需求与农耕时代生产生活条件的矛盾日益突出,古村落的居民对生存现状条件越来越忧心,为此,村民特别是年轻人或外出打工,或外迁择地建新居,或进入城镇居住和就业,很多古村落逐渐沦为留守村、空心村。无人居住,年久失修,日晒雨淋之下,大批古村落历史建筑破败,民间风俗、传统文化等日渐瓦解和流失。因此,广西传统村落的园林改造是民生之策,能改善广大农民居住条件,同时传统村落的园林改造在提升生活环境的品质品位的同时,能进一步使群众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广西传统村落园林改造与规划思考
1.对传统村落建筑物内部的改造与创新。传统村落的改造分外建筑物内部的改造和外部的装修,为了使传统村落园林改造能够适应更新的使用功能方面的要求,首先需要对旧建筑的内部空间结构进行改造与更新。我们可以根据新的使用功能要求,重新组织内部空间关系,并对影响新功能的原有建筑结构进行局部改动。在二层建筑后屋加以中庭,天井下的空间,使住宿的人们在四面高墙的住屋中仰望此蔚蓝的天空,在此可以让心灵得以放松。传统意境空间的营造必定离不开软装的修饰,软装修饰通过视觉作用于心理,常常影响人的情感,左右人们的精神行为。中国古代室内空间的软装有着很深的民族特色,这种特色表现在特别重视色彩的特征性,把传统装饰图案中的点、线、面、体、色彩、肌理的构成充分应用,占满着人类的审美意识和情感,具有多样与统一、对称与平衡、尺度与比例、节奏与韵律的特征,便体现装饰遵循的秩序感艺术规律。
2.对传统村落外部墙面的翻新修葺。对于传统村落的园林改造与规划,整修后人们首先看到的就是建筑物的外观,外观给人以第一印象,做好外部墙面的翻新至关重要。因原有建筑空间十分闭塞,故采光、通风的处理更为重要。墙面基本都做成可开启的气窗,赋予建筑空间更大的自由,灵活的可能性。整体的建筑采光的需要,已确定门洞的开凿,基本即确立了建筑立面的改造形态。在不影响建筑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情况下,对其开窗方式进行中西式的杂糅。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人口较多,可以在墙面上制作以民族特色的图案,将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结合,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综合了理性和感性思维方式,运用特有的视觉形态,向世人传达着独具特色而朴素宜人的视觉信息,它重叠了实用意识、民俗风情、伦理道德、宗教习俗,是世代相传的文化心理的艺术形态体现。
3. 对文化遗产是利用不是开发。当前我国一些有些特色的传统村落园林改造后就成为了游客们的旅游去处,当地居民为了一时的经济效益,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认识不足,只重经济利益,而轻社会价值,缺少保护规划和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加上各级财政预算都没有专项保护经费,导致大量古村落得不到有效保护和维修,濒临消失之危。传统村落是脆弱的,要考虑游客量过多的压力,不能一味追求收益的最大化,更不能为招徕游客任意编造和添加与村落历史文化无关的景点。联合国对文化遗产采取的态度是利用,而不是开发。利用是指在确保历史真实性和发挥其文化的精神功能与文化魅力的前提下获得经济收益;开发则是一心为赚钱而对遗产妄加改造,造成破坏。坦率地说,这种对文化遗产的开发等同图财害命,必须避免。广西传统村落作为录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较多的地区,应保护好中国的传统村落,将中国传统文化保存完好,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三、 结语
总之,对于广西传统村落的园林改造与规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人才和资金的投入以及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尤其需要政府主导和群众参与。与此同时,还要把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加强传统村落自然地理环境保护和整治,因地制宜地发展农家乐旅游和生态旅游,培育农村特色产业,赋予传统村落新的活力,以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广西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钦楠,张祖刚.现代中国文脉下的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崔世昌.现代建筑与民族文化[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2000年6-10.
工业化、城镇化在带来繁华的同时,也导致草原退化,湿地萎缩,河流污染、生态脆弱。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党的十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现在的高中生,将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对当今社会及未来社会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于高中政治教师而言,在政治课教学中就更应该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使学生成为美丽中国的自觉践行者,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能量,使其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经济生活》这本书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市场经济发展完善这一主线而展开。虽然市场经济承认人们有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如消费者应寻求最便宜的商品,生产者应追求利润最大化。但《经济生活》自始至终要坚持鲜明的政治导向和道德价值导向,其中也包括要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使他们形成一定的环境责任感、道德感和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因此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既具有必要性,也有现实的可能性。为此,在“经济生活”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探讨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
一、挖掘教学内容,树立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高级文明状态,是一种新的文明观和发展观,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文明境界和社会形态。而经济活动所要建设的是物质文明。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不是对立而是紧密相连,没有生态文明,就没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作为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生态文明又是提升物质文明的载体,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文明将有利于消除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方式。由此可见,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于人类的经济活动中。因而在“经济生活”教学中,教师应寻求生态文明教育与教材的结合点,善于分析和挖掘课本知识所蕴含的生态教育因素。通览《经济生活》全书,笔者从经济活动的主体角度来挖掘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
1.在个人生活消费层面,树立绿色消费观
人活着,就要消费,有消费就有物质消耗。而传统消费大多关注人的需求,忽视消费造成的环境影响。在当代中国,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也发生变化,生活方式对生态资源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众多资料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国民的生活水平整体大幅度提高,生活消费品的数量和种类迅速增加,消费品的使用周期逐渐缩短,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中的比例持续上升。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持续增长,现在已经超过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成为中国的主要水污染源。另据测算,我国城市私家小汽车保有量已过亿而增速不减,由此产生的汽车尾气是近期接连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为了满足人类的长远需要,就要保护环境,提倡可持续性消费,每个消费者改变不合理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坚持5R原则: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生(Rescue)。同时必须反对攀比消费和炫耀的消费心理,提倡节约型消费,改变“一次性消费”和“类一次性消费”,反对自私的享乐观,拒绝铺张浪费,珍惜万物,做到尽量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在企业生产经营层面,树立生态生产观
不同的生产方式造就不同的生态环境,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是生产方式的直接实践者,企业的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的出现与不少企业生产方式严重落后密切相关。有些企业的经济效益不错,然而他们用大管子把废水直接排到河里,用大烟囱把废气直接排到空中,毫无疑问,这些企业的利润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其实企业追求利润本无可厚非,但企业家身上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不能杀鸡取卵,将利润建立在环境污染的基础上。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还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环境三重底线,为满足人们的需求而生产优质产品和提供优质服务;为了应对资源短缺和污染环境的严峻形势,企业应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为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做出自己的贡献。
为此,企业在发展时就应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下大决心舍得投入搞技术创新,培育和发展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新兴产业,依靠政策扶持,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和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这样做既可以减少资源的占用和浪费,节省生产成本,又可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为建设美丽中国奠基。
3.在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树立科学发展观
当今中国的GDP连续20年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然而我们多年的经济发展是以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资源浪费为代价换来的。一方面自然资源利用率低,我国GDP增长的能耗是日本的13倍。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严重。到今天,环境和生态的承受能力已达极限。譬如水资源问题,全国70%的河流污染严重,50%的城市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如果将环境和资源成本计算进去,我们每年的经济增长入不敷出。这与我们要建设的鸟语花香、碧水蓝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中国显然有很大差距。
所以,政府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应发挥好主导作用:第一,政府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变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印5诙?,充分发挥财政和税收的调节作用,调节生产和消费,从而达到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效果。如财政可以向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业倾斜,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国家可以通过征收资源税、消费税、排污税抑制生态的破坏等。第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抓手制定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产业政策,加强宏观调控,改变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推进全社会进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轨道。第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注重课堂引导,坚定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现在的高中生处于网络时代信息社会,他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便捷多样,而且他们的自主意识、独立意识较强,教师的传统权威被打破。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转变教学方式,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结合教学内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使学生能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为了让学生感悟树立绿色消费的重要性,笔者采用情景再现法展示截然不同的两组图片:未被污染的美丽家园和受污染的生态环境,学生观后有很大触动。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消费行为不仅是个人的私事,还直接影响到生产行为和社会良好生态风气的形成。再如,学习《围绕主题抓住主线》一课时,笔者搜集一些视频和图片用多媒体展示,如长江特大洪涝灾害、北京沙尘暴。学生观看形象生动的视频材料后,仿佛身临其境,深刻体会到了人类破坏环境所导致的恶果,体会到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为了唤醒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深刻认识,我在课堂上以公害事件为焦点,对学生实施环境警示教育。实际上一些影响范围大、危害严重的重大污染公害事件是来自自然界的忠告,可在讲课过程中适时穿插如SARS、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事件,引导学生就此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这些事件的发生与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过度向自然扩张造成的生态破坏、环境恶化问题密不可分。我们要反省自己:不能过度向自然索取,随意践踏自然,否则会受到自然的惩罚。通过环境警示教育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产生了环境危机感,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也随之萌生。
我在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过程中就专门设计了一些生态焦点辩论题目,让学生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分组展开辩论,这是生态焦点问题辩论法。如讨论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让学生辩论“超前消费好还是滞后消费好”“高消费就是优质生活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否已过时”等;在学习财政和税收时,让学生辩论“是否应该征收消费税”“是否应该开征排污税”;在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让学生辩论“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谁更重要”;在学习“围绕主题抓住主线”时,让学生辩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否根本对立”等。
上述几种方法是笔者在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常见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时要把握好时机,做到适时、适度,这样才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文化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大学教育应该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根据民族传统特色去完善适宜的教育内容。首先,传统生态文化为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哲学基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拥有丰富而宝贵的生态思想,传统生态文化为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扎实的哲学根基。一是为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思想渊源。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都与现代生态文明的基础相吻合,能够为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思想基础。中国优秀的传统生态文化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为“天人合一”,认为人类是自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人与自然是完整的系统,不能分离;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目标层面,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天人共生共荣”,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是人类社会和谐的基础;在面对自然发展的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遵从自然法则是实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二是为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重要的方法论。道家思想充满了辩证法思想,主张人类社会实践要遵循自然规律,对自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儒家思想强调“知行合一”“言传身教”等,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融入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提供了哲学方法论基础。其次,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为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永续发展的价值导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儒家思想都主张“天人合一”,提倡天、地、人为一体,强调遵从自然规律,保护自然,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实现“天人”共存发展的境界。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倡导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协调与永续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以实现生态可持续性为导向,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生态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和谐性与可持续性。传统生态文化强调的“天人合一”与“天、地、人一体”思想对矫正目前的工业经济发展中的资源过度掠夺和生态环境破坏,实现资源节约与永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传统生态文化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系统观,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生态环境与资源永续发展的价值导向。第三,传统生态文化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生态道德观支持。中国优秀的传统生态文化强调“仁爱万物”,尊重生命,关爱大自然,保护自然资源的生态美德,这为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生态道德观支持。现代生态文明的思想精髓在于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这要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尊重自然界的价值与权力,尊重人的价值与权力。作为自然界的关键成员,人类应该尊重生命、关爱自然,实现资源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和我国传统生态文化提倡的生态道德观是一致的。因此,建设现代生态文明既要以现代生态观念为指导,更要在全民中积极进行生态道德观教育,尤其是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中的生态道德观,提升全社会的生态伦理意识与生态道德观,遵守生态道德规范,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二、传统生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障碍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传统文化传承渠道,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传播基础。在社会转型期,受经济利益取向和价值观念多元的冲击,大学思想政治教学对传统生态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认知不足,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障碍。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理念障碍。教师是文化的传承者、学生理念的培育者,肩负着引导和培育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历史使命。然而,思想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导入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方面存在着理念障碍。一是在大学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设计、内容设计时是以考研重点、政策热点为导向,而对传统生态文化内容的讲解重视相对不足;二是部分教师传统文化底蕴不足,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和掌握程度不足。对孔、孟、荀等儒家思想和道家、墨家、法家生态文化思想的系统学习不足,缺乏传统生态文化知识的现代价值辨识能力,难以将传统生态文化以生动有趣、乐以接受的方式传播给大学生,进而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三是教师的评价观念落后。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问题回答缺少充实性、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使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传统生态文化知识交流中的评价性语言难以起到反馈、诊断与激励作用。传统优秀生态文化教育理念的缺失,导致传统生态文化在大学思想政治教学中难以做到全面和系统,只是点缀和陪衬,不能充分发挥现代生态文明的引导作用。其次,大学思想政治的教学方法障碍。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传统生态文化主要以文言文的形式存在,对大学生进行这些内容的教育需要以青少年所喜爱的形象生动和富有多种表现形式的教学方法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相长”“知行合一”等丰富的教学方法。而现阶段,基于教学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大学思想政治教学主要以满堂灌、填鸭式等方式进行照本宣科教学;形式单一,仅有极少数思想政治教师采用图片、故事短片和现代化多媒体声、光、影教学设备,或者采用课堂小组辩论、课外信息收集等生动形象、富有乐趣的形式进行教学,难以满足大学生对传统生态文化的多样性、启发性教学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中丰富而优秀的生态智慧,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和教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而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偶然的课堂提问也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考查,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网络环境因素。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使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文化存在方式、社会互动与精神活动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在信息时代,互联网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与沟通渠道,大学生与互联网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已经成为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大学生开阔视野、探究新知的重要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互联网是继课堂教学和家长教育之外对大学生知识获取和价值观塑造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和进行交流沟通平台的同时,由于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一些负面信息、虚假信息也会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冲击,造成思想观念的困惑与迷茫,导致其价值观的错误认知和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遭遇障碍。第四,社会环境因素。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传统生态文化学习既需要教师主动在课堂上推动,也需要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熏陶与支持。现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且多数父母出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传统生态文化教育的内容较少。受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文化熏陶,这一代父母为了孩子在未来的就业与发展竞争中取胜,对孩子的教育多是“高标准、严要求”,希望子女能够通过大学教育中应试技能的提高,考入知名大学,实现较好的就业。教育观念的陈旧与错误,导致很多家长在子女教育过程中的无知与幼稚,过度追求应试能力和成绩提高,而不顾孩子成长的客观规律,忽视孩子的兴趣与自身条件。家庭教育的误区加大了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取向呈功利化趋势,注重个人利益忽略社会利益,注重眼前利益忽略长远利益的现象普遍存在,重利轻义的思想严重。这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生态文化教育带来了挑战。
三、传统生态文化导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传承生态文化的重要途径。传统生态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内在一致性和契合关系,在培育青少年生态价值观和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该把传统生态文化教育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首先,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的传统生态文化素养与生态文明理念。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形成,教师的引导具有重要作用。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较高生态文化素养、职业责任感的教师对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和生态文化价值观的培育具有关键作用,能够给学生带来良好的表率和示范作用,提升学生学习传统生态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积极学习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知识,树立现代文明理念。在新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树立生态文明思维和创新精神,结合新时期大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思想价值多元化,将传统生态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理念融合起来,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以新内容、新形式进行讲授、讨论,提升学生对传统生态文化的接受、学习和内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共生理念,使学生“以世界公民的姿态”共建和谐世界。其次,鼓励大学思想政治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是一个互动的整体,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提升学生学习传统生态文化兴趣和提升大学生传统生态文化素养的先决条件,可为学生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形成完善的生态价值观打好基础。科学的教学方法有益于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传统生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单调、陈旧的教学方法容易疏远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也导致学生的厌学、弃学,甚至对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产生反感等负面影响。针对追求新奇、思想多元和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大学生,教师在将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选择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大学生学习传统生态文化的兴趣。孔子曾指出“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愤”与“悱”对学生进行传统生态化与现代生态文明的启迪、引导,循序渐进,最终达到“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的学习目的。将传统生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传统生态文化的感悟层面,要让学生对传统生态文化的感悟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在进行传统生态文化教育过程中,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相结合,让大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切实感受传统生态文化的活力和魅力。如在讲授“天人合一”“顺其自然”“仁爱万物”等传统生态文化内容时,可通过图片对比,或者组织学生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进行实地观测,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会真正领悟传统生态文化的现实价值,赋予传统生态文化的新内涵,培育生态文明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实践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第三,优化传统生态文化的教学与学习环境。
一、文明和谐创建的高度一致性
文明与和谐都是人类追求的社会目标,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二者的区别是它们的内涵、着眼点和侧重点不同,文明是人类社会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进程中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的总和。和谐是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呈现出的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与文明的相同点在于,和谐社会与文明社会在本质、价值指向和最终归宿上是一致的,它们是历史的、具体的统一。人类对文明社会的追求,构成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并通过社会和谐加以体现;人类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必然体现为文明的不断进步。
文明与和谐创建具有下列一致性。
创建对象一致。和谐社会建设,涉及家庭、社区、社群、行业、非政府组织等组成的社会细胞。和谐创建致力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也是文明创建所努力的方向。文明创建从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和“文明礼貌月”活动,到现在提出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创建对象同样涉及家庭、社区、社群、行业、非政府组织等社会细胞。目前文明创建不断向基层延伸,不断扩大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街区、文明行业的创建面,加快各类非政府组织创文明的步伐,必然会促进社会的和谐。
发展要求一致。文明和谐创建首要任务是促进和保证发展,发展是基础、是保障,发展也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开展文明和谐创建活动就是解决好发展问题,通过文明和谐创建活动的不断深入,就会破除阻碍发展的种种障碍与弊端,在社会发展中追求和谐,以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
目标理念一致。文明创建的理念是“向真、向善、向美”,目标与方向是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使社会成为“更具温情的社会”,这与以人为本、平等友爱、和谐相处等和谐理念是一致的。文明和谐创建工作必须做好结合“文章”,在文明创建中,注重和谐理念的培育,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把和谐理念灌输到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当中。
文化取向一致。文明创建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弘扬先进文化,以先进文化为引领,构建和谐文化体系,使广大职工群众牢固树立和谐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感。文明创建要始终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把握文化建设方向,通过多种文艺形式教育群众,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不断提升人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
二、文明和谐创建的基本路径和要求
“和谐”的基本内涵是“人、自然(天、地)、社会”三者的统一,三者关系的“和谐”为我们指明了创建的基本路径。
路径之一: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企业和谐,首先是职工的和谐。企业职工不仅有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学习培训等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也有人际关系和谐、工作自豪感、休闲娱乐等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创建工作中做到发展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发展成果惠及职工,把改善职工生活条件放在文明创建的重要位置。要在理解包容中形成广泛共识,注重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谐创建领导干部是关键。各级领导干部在制定方案作出决策时,要充分考虑是否符合群众的利益,能否得到绝大多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注意从源头上减少利益冲突和矛盾的产生,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注重人文关怀,塑造职工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社会心态。
路径之二:促进企业内部之间的“和谐”。要推动企业内部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与共同进步,就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围绕企业党政的中心工作,总揽全局、审时度势、着力推动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在和谐矿区建设中,就要按照集团公司党委的要求,“加强和谐制度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民主管理、诉求表达、利益协调、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建设和谐矿区的基本条件,制度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不断完善民利保障机制、企务公开公示机制、收入分配机制、矿区维稳机制,努力消除影响和谐的体制机制障碍,从源头上保障公平正义。要全面落实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要进一步扩大企业内部民主,提高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妥善处理好新形势下的新矛盾新问题。在维护稳定中求和谐,在追求和谐中求发展,从而建立一个“更具温情的新型矿区”。
路径之三:促进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是社会的主体,各种社会关系是人在其实践过程中发生并建立起来的。因此,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文秘站:用、相互制约的。二者的和谐发展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也是文明创建的目标之一。当前,要更加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企业和全体职工形成价值共识,这是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荣辱观教育,在广泛传播中让群众知晓、在深入教育中让群众领会、在吸引参与中让群众感悟等方面狠下功夫,提升文明素质。
路径之四:促进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即“天、地、人”三者的和谐。“天、地”即指“自然”。“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是“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因此,“和谐社会”自然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文明和谐创建工作中,要认真贯彻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方针,注重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修复,加快采煤塌陷地复垦和环境治理,实现资源再生和生态再造,增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矿区。
三、开展文明和谐创建的几个着力点
文明创建要唱响和谐主旋律,就要不断创新方法和载体,通过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的活动,把和谐创建的要求落到实处。一是在文明创建中倡导和谐理念。创建活动中要求的诚实守信、公平正义、互帮互助、平等友爱、和谐相处等等,实际上都是最基本的和谐理念。我们要通过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把这些和谐的理念具体化、形象化、人性化,用一种让群众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让职工群众去感受去体会。我们倡导和谐理念,应以坚持典型宣传为切入点,塑造形象,营造和谐。要善于发现、培育、总结各方面先进典型,特别是来自普通群众、于平凡中见伟大的典型,对那些长期坚持对企业、对社会无私奉献、事迹感人的人和事,要通过申报、初评、公示等一系列活动,展现典型的事迹和风采。今年将开展“感动徐矿”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各单位也要结合实际继续深入开展好新人新事评选活动,通过这些生动、具体、形象的活动,使和谐理念在文明创建活动中得到体现。
今天,我们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会议,对我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今年是确山县奋力夺取脱贫攻坚胜利,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县省级文明县城届满创建年,创建保持省级文明县城这一金字招牌是我县的重要中心工作,始终摆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要日程之中。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之后,路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同志们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一、肯定成绩,坚定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来到确山的外地客商、领导、媒体朋友等都对确山日益整洁的市容市貌、绿化、城市管理、交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确山的整体印象是“美丽山城”,这说明我县的社会管理是卓有成效的,市民素质是逐步提高的。
(一)城乡面貌日益改善。几年来,我们始终把城市建设作为重头戏,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契机,统筹推进基础设施、新区建设、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公共服务建设等工程项目,着力解决城市设施不完善、标准不够高问题,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旧面貌有了质的提升。
(二)生态环境持续向美。我们坚守环境底线和红线,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新建了高铁带状公园,对盘龙山公园进行提质改造,今年加快建设三里河景观文化公园,打造滨河、沿路景观带。“城绿水秀生态宜居”成为确山特色。
(三)转型发展加快推进。在创文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强化和丰富绿色发展理念,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推手,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商贸物流、特色旅游、生态农业等低碳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生态和经济增长点,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明显增强。
总之,通过多年的创文活动,我县已形成了具有确山特色的创文工作机制,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扎实基础。在2018年的省级文明城市复核测评中,我县在全省文明城市测评验收中排名第三,受到全省通报表扬。应该说,对于今年创文工作争取取得好成绩,我们还是要充满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但同时我们要看到,今年的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竞争非常激烈、测评标准和体系更加规范细致。对标测评标准和要求,我们还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一是创新意识不足。创文工作很多还依赖于靠搞运动、搞突击,凭老套路、老办法解决问题,缺乏创新方式和方法,没有养成习惯和形成自觉,做到自觉坚持、天天坚持,特别是在市容环卫、交通秩序、环境治理等方面,管理稍一松懈,问题就会反弹,长效机制还没真正有效建立。二是缺乏整体合力。没有真正形成全县的共识和立体推进的氛围,仍习惯于只依靠政府层面抓,单凭行政措施推动,在运用市场机制、调动社会力量、整合各种资源方面做得还不够。三是市民文明素养还需不断提高。乱丢垃圾、乱停乱放、损坏公物等不文明行为还很多,工地管理不规范、乡镇街道脏乱差等问题仍比较突出。
二、注重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创文工作水平
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因此,要统筹协调好各级各部门的关系,切实增强创文工作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尤其要在以下四个方面长期坚持,久久为功。
(一)坚持在营造全民参与氛围上下功夫。正确处理政府主导和群众参与的关系,群众是参与创文工作的主体,要利用一切宣传阵地和宣传手段,组织开展全方位、广覆盖、多维度的宣传活动,让文明城市创建的目标、标准、要求和文明规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志愿者的表率引领作用,引导全县人民群众热情支持、积极性创文工作。
(二)坚持在提升市民文明素养上下功夫。坚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做到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单位、文明街道、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引导群众牢牢把握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导向和公民价值准则,自觉践行、模范遵守,不断增强市民的文明意识,规范全社会的文明行为,不断增强“四个自信”,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供思想引导和精神支撑。提高市民文明意识,宣传教育非常重要,要丰富宣传方式,区分宣讲对象,入脑入心,真正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三)坚持在优化城市综合环境上下功夫。创文没有休止符,创文“得牌”也只是起跑线,我们要以创文工作为统领和总抓手,进一步建立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常态化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机制,下大力气解决生态环境、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等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机制体制上入手,把我们的城市管理得更好,公共服务水平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质,不断增强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四)坚持在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上下功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我们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最近,我们在对县城的公园、绿地进行改造提升,在绿地中间建设步游小道,让市民可以到游园绿地散步。文明城市创建涉及上百项测评指标,林林总总,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秩序、市容环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公共服务等各个民生领域,都是群众最关心、最普遍的难点热点问题,要把民生的改善落实到位,做到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不虚、不空,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让人民群众在创建过程中有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全县人民参与创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群众满意度才能不断提高
三、突出重点,打好创文“硬仗”
文明城市创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综合性强。今天会议下发了创文工作方案和职责分工等文件,全县各部门各单位要对照任务、履职尽责,突出重点、强力推进,确保创建工作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围绕这一目标,我们要主要打好六场“硬仗”:
(一)基础设施建设“硬仗”。城市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创建文明城市考核评审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道路建设方面,要优化城区路网结构,加强城市道路与干线公路的有效衔接,加快县城西环路与驿城大道、金城大道与兴业大道的联通;加快嫘祖大道建设;积极实施确正路、确刘路、确泌路的升级改造。实施东绕城(东南绕城)、西南绕城等绕城道路的建设工程。实施老城区、新城区、产业集聚区等33条断头路建设工程。在配套设施建设方面,要加快实施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县城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进一步加大城市燃气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扩大城市气化覆盖范围,原则上城市新建小区、单位和完成改造的城中村、棚户区,要同步配套燃气管网及设施。大力实施厕所革命,提升环卫保洁水平,按照省级测评体系具体标准,加快城市公厕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垃圾收运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巩固提升道路扬尘治理效果。在公园绿地建设方面,要加快盘龙山公园、三里河景观文化公园、高铁带状公园建设,加强园林绿化建设,完善街头游园和社区公园建设。在公益项目建设方面,要强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加快实施县一高搬迁工程,扩大城区义务教育资源。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快新区医院和新中医院建设,提升公共卫生保障水平。统筹推进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实施“五中心六场馆”工程,推进街道、社区、乡村基层综合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形成布局合理、梯次清晰的文化设施网络,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确保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常态化、有效化。
(二)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硬仗”。一要持续开展“清洁城市行动”,加强市容卫生整治,突出抓好市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住小区、城中村和各类经营性场所,特别是集贸市场的环境卫生整治。二要抓好城市主要道路、各类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修缮,以及重要站点沿线环境的净化、美化、亮化,保持各种公共设施完好、整洁。三要持续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做好生活垃圾定点分类投放、定时清运。四要加大对沿街乱堆乱放、墙面和线杆乱涂乱画、电线电缆私拉乱扯等现象的整治力度,开展清除违规户外广告和残破污损牌匾专项行动。五要加强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确保工地围挡、材料堆放和搬运运输规范化。对长期占用人行道进行建筑施工和装饰的工地要进行停工整改。六要合理规划建设专业市场,继续推进集贸市场升级改造,综合整治占道经营、流动摊贩和马路市场,依法取缔非法开设和擅自经营的市场。七要加大交通综合管控力度,持续推进整治车辆违章占道、违禁行驶、行人乱穿马路等突出问题。
关键词:农村旅游新农村建设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
农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百年以上历史,新西兰、爱尔兰、法国等国家把乡村旅游作为稳定农村、避免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的重要手段,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加拿大、澳大利亚、东欧和太平洋地区的许多国家,都把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国家旅游局从2006年开始大力推介“中国乡村游”或“中国和谐城乡游”,旨在推动城市和农村实现旅游资源共享、客源互动、共同繁荣,这对促进城乡交流和协调发展,建设和谐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已建成的三万多个旅游景区(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据测算,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4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5.2亿元人民币。本文就这一形势下如何进一步重视发挥好农村旅游的功能,解决好农村旅游目前所出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农村融入到现代旅游大潮之中,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探讨。
1农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众所周知,农村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农村旅游是我国旅游产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最大受惠者应该是农村,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推动新农村的建设。
1.1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农村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要的物质基础,发展旅游业是旅游资源富集的农村地区发展农村生产的重要内容。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丰富农村生产的内容,还能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有些乡村为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农民自愿退耕还林还草,治荒治污,出现田园风光与山水风光浑然一体的景象。有些乡村对农产品等资源进行深加工,生产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商品、纪念品和工艺品,还为城市宾馆直供绿色农产品。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地方,同时照样发展种植业,但都产生了附加值,有力促进了生产发展,拓宽了传统农业的内涵与外延,农民由种粮为主转向种养植业全面发展,由务农为主转向农商并举。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第一产业、推动了第二产业、拉动了第三产业,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1.2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旅游开发可为旅游目的地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有关研究表明,每1美元的旅游收入可带动国民生产总值增加2美元-3美元,旅游业1个直接就业岗位能带来5个间接就业机会。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贫困人口所占比重较大,不少地区土地贫瘠,耕地较少。发展旅游业是其脱贫致富的一种必然选择。同时农村旅游具有劳动密集、人员需求多层次性等特点,且投资较少,收效较快。这就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容易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如云南大理、丽江一些村镇的农民,直接和间接从事旅游的比例已经达到50%以上,当地农村的就业人员比发展旅游业之前以前增加了8-10倍,实现了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就地市民化,旅游经营户的收入平均达40万元以上。
1.3有利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管理
旅游业属于现代服务业,乡村旅游同样需要对旅游业的“吃、住、行、游、购、娱”6大要素配套发展,在产品运作过程中需要使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进行产品设计、营销及规范化服务,搞好内部管理和经济核算,处理好各种分配关系。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和现代管理概念的引入使农民自主决策、民主决策意识增强,一些农村纷纷成立各种协会,民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农村的基层民主管理,加强了政治文明建设。
1.4有利于农村形成先进文化与文明风尚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旅游业是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农村文明的重要手段。旅游不仅带来人流、资金流,还带来信息流、观念流,发展旅游业能促进农民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树立商品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时间观念、效益观念,促进农民参加各种培训、外出学习参观,参加技能比赛,从而使农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促进农民主动学习旅游服务、礼仪礼节、科学种养、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知识,使农民在与外来游客交往中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文明素养和旅游审美情趣;同时旅游者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会带来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文化知识,从而促进了乡村地区与城市的交流,对于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人们观念的转变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农村良好的文明风尚。
1.5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
农村旅游使人们走进自然、认识自然,促进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增强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乡村旅游消耗资源少,环境成本低,一般不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直接的硬消耗,有利于改变大量消耗资源支撑经济增长的传统方式,形成以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保护当地珍贵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的农村乡镇,通过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使广大农民有了很强的环保意识,促进了当地环境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增强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的策略
2.1统筹规划,政府引导。
发展旅游确实可以促进新农村的全面发展,但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够发展旅游。为此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旅游,不能一哄而起,无序开发。同时政府应该认识到旅游业的重要作用,对城镇旅游业的发展加强引导:第一,通过宣传引导改变城镇居民落后的旅游消费意识,树立新的消费观念。第二,通过有关媒体的宣传,使人们全面了解旅游业,了解旅游产品的丰富性。第三,不断完善健全有关的旅游法规,规范旅游经营行为,以法治旅,为居民出游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第四,做好法定假期的落实工作,如条件允许,还可适当延长带薪假期。第五,联合组织编制辖区内的农业旅游开发规划,指导本地农业旅游健康发展,防止农业旅游开发的冒进现象发生。
【关键词】高中生物 热点话题 热点问题 科技前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B-0142-02
高中生物教学不应只局限于课本,而是应该与社会热点、生活热点以及学生心中的热点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此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以致用,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注重生物知识在内涵上的丰富、结构上的延伸,不断引入“热点”,关注“热点”,以此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就“热点”生物教学进行探讨。
一、话题导入,点燃兴趣
热点话题的引入既能为生物教学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环境,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高中生对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新信息、新问题的导入,能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因此教师需要提高对热点话题的重视程度,并合理设置课堂话题,根据知识点的内容与性质,导入面向全体学生的研究话题。
我国在“十三五”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明确的要求,这也是目前社会热点话题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因此笔者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教学中就引入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话题,笔者首先向学生展示生态系统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其次通过展示有关洪涝、火烧、虫害等案例,突出生态环境能够保持现有的景观、维持其正常功能,是因为得益于其自我调节的能力。随后笔者又展示了目前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的相关资料,让学生站在生态系统与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角度上对其进行分析。学生在这种话题的引导下,不仅能够阐述了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稳定性受到影响的原因,而且还能站在生态文明的角度谈论了如何解决生态系统保护的问题,进一步拓展了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认识到,单纯的书本内容是枯燥无味的,社会热点话题的引入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开放的知识结构。但是话题在选择上必须避免范围过大过广,如果话题内容过大过广那么反而不利于学生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也容易造成教学的主次不分。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话题的启发性,让学生能够从自身的角度加以理解。
二、组织辩论,深化思维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养成勇于实践、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让学生自己主动提出新问题。要想形成这种思想与精神,教师必须选择一个切入点,引导学生开展高效的讨论、辨析活动,让学生在其中学会自主学习,逐步掌握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
以“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的教学为例,在正式开展辩论活动之前,笔者就布置下了任务,让学生自己在课下搜集有关于转基因生物的资料,为活动的顺利进行、论点的深入性打下良好的基础。随后,笔者在课堂上提出了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传统育种技术具有哪些特点?转基因技术具有哪些特点?相比较传统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具有哪些优势?结合实际,谈谈转基因技术可能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看待转基因产品?笔者让学生组成小组,通过随堂的辨析得出以上问题的答案,并进行整理与全班一起分享小组的看法。学生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例如在转基因技术存在的问题上,学生就提出:转基因的产品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过敏现象。某一家著名的基因工程公司为了提高番茄储存与运输的便利程度,就采用了转基因技术,但是也造成番茄中产生了对抗抗生素的抗药基因,这种基因会长期存在,且无法被收回或者控制。在此基础上,学生认为应该严格限制转基因技术的使用。但是也有学生从转基因技术的优点入手,充分论证了转基因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就围绕“转基因技术是否值得推行”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为了让学生产生辩论的欲望,教师不仅应该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能够为辩论做好准备,而且同时还要在辩论开展之前,播放相关的视频材料、引入前沿的图片材料、文字材料,让学生辩论的积极性能够被调动起来。
三、结合网络,自主探究
互联网的引入有利于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的丰富与拓展,也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前沿化。教师不仅可以在单纯的讲解中纳入图文并茂的素材,而且同时可以进一步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在生物实验、学生自主学习中灵活运用网络,借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践力、探究力、创新力,让学生能够产生学习生物的乐趣。
例如在讲解“生态环境的保护”时,笔者就利用了网络教学方法。笔者首先登陆了“中国环保网”“中国环境保护部”等相关网站,结合网络上的视频、图片、文字资料,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到环保的前沿信息、中国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不断激发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随后,笔者又组织学生自行在网络上查找与环保相关的资料,将书本上的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将具体的探究课程分成三个课时。第一个课时为知识的讨论,主要是组织学生结合网络资料进行分析,并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展开下一步的探究。第二课时为小组课题展示,即从丰富的网络资源出发,制作ppt汇报小组的研究成果。第三课时为总结评价,由笔者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汇总。很多小组从不同角度出发,运用互联网展开了自主探究活动。有的小组就从植被对城市环境的保护这一角度进行了研究,有的小组从政府规划等角度出发进行了分析。
要想有机结合网络,开展高效教学。教师应该积极指导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机插入中学生物教学资源网、香港生物教育网、生物教学空间、生物科技在线等网站上的信息,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这些网站,并通过社交网站或者其他途径分享生物信息资源。
四、链接生活,学以致用
生活化的生物教学有助于把握学生身边的热点,避免出现生物教学脱离现实的情况。长期以来,生活化生物教学的理念是教师关注的重点,部分教师也尝试在讲解中融入一些生活常识,但是对生活情境的营造、生活实践的开展依然有所局限。对此,教师必须要充分重视和加强知识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以“生命的物质基础”的教学为例,在这节课开展的最初,笔者以生活化的问题为引导,创造出了生动鲜活的教学情境。笔者主要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在一日三餐的饮食中,食物的主要组成物质是什么?哪些物质是用来维持生命正常运转的?随后,笔者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讨论。有的学生指出,我们在生病住院的时候,一般会通过打吊针来补充葡萄糖以维持身体的正常机能,因此食物的主要组成物质肯定包括葡萄糖;有的学生则认为,很多健身中心在顾客运动时会推荐食用蛋白粉,因此食物的主要组成物质中一定包括蛋白质。学生都从不同的生活视角出发,联系实际案例对食物组成进行分析。
广场文化是指在特有的活动区域内组织开展的群众广泛参与的自娱自乐型文化活动。这种文化形式对于集中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充分展示地域经济建设风貌和文化特色,教育人民,激励人民,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
思想教育的阵地
广场不仅仅是一个大型聚会活动的地方,更是一个寓教于乐的大众课堂。利用重大的节庆日、纪念日,组织开展广场文化,举办广场文艺演出、文艺晚会、少儿现场书画、乐器表演、体育比赛、科普宣传、书法美术展览等,将宣传教育的主题寓于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之中,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为一炉,能够吸引广大群众自觉自愿地走进社会教育的大课堂,在喜闻乐见中接受教育,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在启迪感悟中净化灵魂。
陶冶情操的途径
由于广场敞亮的空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构成了人民群众生存、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广场已经成为调节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文化的广泛开展必然为城市生态环境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广场文化作为一种公共的群体行为,它依靠良好的审美文化生态,不仅展示着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风貌,更重要的是可以塑造和优化市民的群体文化人格,陶冶人们的美好情操,使人们的情绪更加饱满,心情更加开朗,思想更加向上,相互之间更加团结,工作更加努力。
休闲娱乐的场所
广场文化是荟萃群众文化的开放式大舞台,是市民休闲娱乐交际的开放式大客厅。吹、拉、弹、唱、歌、舞、戏、曲不分艺术门类,无论专业还是业余都能登上开放的大舞台。这些群众演、群众看的自娱自乐活动,让群众获得一种心灵的慰藉、自我表现的一种满足和精神上的愉悦。
信息传播的渠道
广场文化成为连接人与人之间、政府与市民之间的纽带,很多全市性的重大节庆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都被安排在广场进行。同时,广场文化也是各种信息、传递和辐射的好频道,成为商家信息的好地方。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商家为扩大知名度也积极参与到广场文化中来,实现了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繁荣文化的举措
广场文化是大众文化的缩影,大众文化的特点和内容在广场文化上都可得到体现。广场以海纳百川的容量,欢迎着来自各行各业的文艺创作者及爱好者,无论专业的还是业余的演员,都得以在这个开放的舞台上尽情展示,进行相互交流、切磋,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在这里得到丰富,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推广,群众也在参与中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因此,广场文化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
广场文化是深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所接受的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整体提高,如何进一步保持广场文化良好的态势,更好地打造广场文化品牌,更好地发挥广场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我认为必须遵循广场文化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
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广场文化的主体
广场文化是大众文化,无论从表演的角度,还是从观赏的角度讲,群众能不能参与,这是一个显著的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生活同样需要丰富,社会愈发展、进步,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就越来越多,需求的层次越来越广,对文化生活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参与文化活动的意识越来越强,广场文化则正是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他们不仅能够观赏到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而且能够身临其境,直接表演文艺节目,以抒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事业的追求,这不单单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更重要的是让使他们在活动的参与中得到极大的精神享受和快慰,以满腔热情投身到生产劳动中去,无疑这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突破。
“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广场文化必须坚持的原则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原则,广场文化则集中体现这一原则。尽管需要文化经费的投入,而这种注入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及转化的经济效益是无法估价的。其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第一,广场文化活动集中的宣传了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提高了人们的思想觉悟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群众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直接取材于他们的自身生活,质朴亲切,对群众的教育更具说服力;第二,广场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促进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第三,广场文化在通过对经济建设成就的宣传中,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热情,鼓舞了人们生产实践的斗志,振奋了人们的精神; 第四,广场文化在录像、歌舞厅、卡拉OK厅、音乐茶庭、台球、电子游戏等多元文化项目兴起的过程中,引导了人们健康的文化消费,消除了赌博、封建迷信等消极颓废的文化消费观点,抵御了黄赌毒的侵袭,保证社会的稳定。由此可见,广场文化是用社会主义文艺占领思想阵地,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封建迷信腐蚀的重要途径,不仅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经济建设和保持社会稳定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市场需求是广场文化发展的动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文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给文艺工作者带来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在多层次文化需求的条件下,文化活动适应不了市场的变化就肯定没有生命力。广场文化之所以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就是广场文化的诸多形式和活动内容迎合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就是市场的需求。广场文化拉近了文艺与群众的距离,使广大群众在活动中得到精神享受,这正是体现了对市场的适应。如果抓不住群众需要什么形式的文化生活,什么样的文化生活,什么时候需要这一基本点,就不能找到突破口,就不可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因此,适应市场需求,这是对广场文化的基本要求。
组织、引导是广场文化健康发展的保证
群众文化活动无论其规模大小,层次高低,政府主管部门必须加以正确引导,离开了政府主管部门的引导和组织,文化活动就有可能出现各种问题,或主题不鲜明,内容不健康,或组织不完善,措施不得力,从而造成活动要么中途而废,要么一盘散沙,而政府主管部门的组织引导,一方面体现在政策上,即对活动的目的、意义,限定在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之内,从活动主题上给以明确,从而使健康的思想内容自始至终贯穿于活动之中;另一方面是对活动的方式、方法、规模上给以界定,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使文化活动能够有组织、有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要开展好广场文化就必须加强活动的组织和领导,这样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