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光伏的发展历程范文

光伏的发展历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光伏的发展历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光伏的发展历程

第1篇:光伏的发展历程范文

薄膜太阳能电池行业高速发展的2007年和2008年两年,恰是多晶硅价格一路飙升至历史峰值的阶段。也就是说薄膜电池成本低廉的优势此时也达到最大化的程度,吸引投资者的大量进入也在情理之中。这也是产业连续几年成长率超过100%的原因所在。而当2009年多晶硅价格一路下跌,薄膜电池成本低廉的优势愈来愈小之时,产业发展的阻力也就一步步凸现出来,即使First Solar高歌猛进,但产业整体的发展受限也是显而易见。

初生牛犊

2010年在全球光伏市场整体景气度不断高涨的大背景下,薄膜太阳能的整体境地依然显得举步维艰。欧瑞康太阳能公司2010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与2009年同期的5100万瑞士法郎《约4444.65万美元)相比,公司今年一季度的销售额下降到3900万瑞士法郎(约3398.85万美元),降幅达24%。今年第一季度的订单额仅为800万瑞士法郎(约697 2万美元),同比09年同期下降了27%。

客观来看,薄膜太阳能电池行业近年来的成长有目共睹。从产量以及市占率来看,2007年薄膜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400Mw,较06年的181Mw大幅增长了120%,2007年薄膜太阳能电池市占率由2006年的8.2%提升至2007年的12%,而2008年已达到15%-20%。在薄膜太阳能电池透过电池转换效率进一步提升以及大面积生产的成本优势,其市占率有进一步提升空间。2008年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产量达892MW,同比增长123%。而2009年First Solar一家公司的产量就达到1.1GW,居全球之首。

虽然只是欧瑞康太阳能一家企业的经营数据,但业内已经有解读;作为全球最主要的薄膜电池设备制造商,欧瑞康销售额的连年下降,也反映了目前在薄膜技术领域的投资已经没有2008年之前的热度,而这也是产业发展回归理性的重要表现。

而在此之后,全球范围内关于薄膜太阳能的利空消息更是接连不断。2010年7月22日,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宣布,将停止向新客户销售其SunFab系列整套非晶硅薄膜技术,并将业务重点从薄膜技术转向晶硅及发光二极管的制造设备和技术发展上;2010年8月6日,无锡尚德在公布二季度财报预测时则表示,公司已经叫停了旗下的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组件生产线的业务;直至12月10日杜邦中国区新任总裁苏孝世“目前其薄膜电池厂还不赚钱”的论调,将薄膜太阳能产业的尴尬完全公开化。

不经意间,薄膜太阳能产业的简短发展历程似乎已经跃然纸上。当然,目前所遭遇的困境,并非是薄膜电池前途黯淡的例证。相反,薄膜电池在BIPV等领域的光明前景已毋庸置疑。

只是从这简短的发展历程中可以总结出,2007年和2008年的急速发展,并非是薄膜太阳能产业本身所积蓄力量的集中爆发,而是受外部因素推动的仓促上位。总体来看,目前全球薄膜太阳能产业的根基并不牢固,技术路径也处于不断完善和突破的过程中,而这或者也可以简单概括为:薄膜太阳能产业仍处于培育期。

前景可期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认为,当前晶硅电池产品在太阳能电池行业内的垄断地位依旧稳固,薄膜太阳能电池产品的竞争优势还远未发挥出来,杜邦在中国兴建的薄膜电池企业盈利能力较弱也在情理之中。目前薄膜太阳能电池产品的盈利情况主要受到企业产能规模和产品价格的影响。

光伏企业薄膜电池的产能大小对该业务盈利能力有着较大影响。光伏产业属于典型的规模经济型产业,多晶硅、硅片和光伏电池和组件等细分行业无一不具有这样的特点。显然只有企业的产能规模达到了一定水平,才能使得其成本控制能力加强。中投顾问的《2010-2015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杜邦设在中国的薄膜电池生产线只有50MW左右的产能,并且刚刚投产,这样的产能规模显然没有达到规模经济的内在要求,所以该业务的盈利能力较弱。

李胜茂指出,薄膜电池的价格长期处在低谷,直接压缩了包括杜邦在内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一方面,自从多晶硅的价格在金融危机期间下降到100美元/千克以下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优势就被大大的削弱了,其价格上涨缺乏必要的支撑。晶硅电池对薄膜电池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也就是说晶硅电池的生产成本越高,薄膜电池的市场需求就会越大,而当前的情况恰恰相反,所以薄膜电池只能长期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价位。

第2篇:光伏的发展历程范文

关键词:能源问题;新能源开发;光伏太阳能;应用现状;开发探讨

中图分类号:TK5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164-02

一、能源问题

围绕能源的问题实在太多,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往往是伴随着能源的开发和运用历程展开的,从农耕时代的人力、蓄力到如今大量机械及电器设备的运用,我们都可以看到能源以不同形式存在和运用的范例,然而至今不到200年应用历程的电能,在所有能源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传输的高效,能量间的转换和控制容易等都是电能的优点,而当今社会生活中大量电器产品的出现,更将我们对电能的依赖推向了极致,你是否想过,如果你的生活中停电了该怎么办?事实上,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所有的生活都很难想象。为避免这样糟糕的事出现,我们建立了强大而复杂的电力供给网络及支撑这些网络的能源基地,其中包括水电站、火电站和核电站等传统能源基地,对于一些重要场所的设备用电,我们采用了UPS等多套的备用电源供给方案。按理说,多重保险已将这样的发生概率降至极点,然而,情况并非如此。人类对电能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追求舒适生活时,能源的消耗也大幅度递增,在我国的重庆、武汉等城市,每年夏季高温,大量家庭空调的集中使用让电力网络远远超过平时的用电负荷,电力公司不得不采取必要的限电措施来维持基本的生活用电所需。当然,这样的状况也给电力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会,也同时给我们关于能源的运用带来了更多思考:传统的能源还能大规模开发吗?传统的能源基地的开发和利用空间究竟有多大?过去的几十年,传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使经济迅速发展,然而过度的开发已导致地球环境越来越糟糕,最近几年,地球上频繁出现的极端气候,洪水、干旱、泥石流频频发生已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二、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

传统能源在开发和利用上存在的诸多问题促使人们将目光转到对环境、生态,尤其是其利用和开发空间即为宽广的新能源方案上,新能源的一个显著特征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较少对环境造成干扰和影响。近年,我国风力资源的开发成效显著,这是新能源应用成功的一个典范,据资料报道:截止至2012年6月,我国已以5258万千瓦的装机并网容量取代美国而成为世界风电第一大国。在我省大理,楚雄州的牟定县,昆明的富民县等都能见到风力发电机组的身影。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大规模(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目前多集中在甘肃、内蒙、山西等所谓的河西走廊一带,由此表明我国近年来对新能源发展的重视,对现有能源结构实施的战略调整已初显成效。另一种可供开发的新能源——光伏太阳能发电,这是人们酝酿已久并终究可以看到应用希望的一种新能源。每天投向大地,东升西落、日复一日,滋养着大地万般生物的太阳给了我们开发运用这种能源的灵感。在地球上,只要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几乎都能见到太阳,这就是我们能应用的能源基地,事实上,我们现今所应用的能源,追根溯源,都是来自太阳,只要太阳存在,其源源不断的能源几乎是无限的。已有详细的资料表明,目前,太阳正处于青壮年时期,到达衰竭期尚有遥遥40亿年之远,因而,太阳能可以认为是一种永不衰竭的能源。经测试表明,太阳投射到地球上的有效能量按地区的不同其年辐射量在3350~8400MJ/m2(大约在930kwh/m2~2333kwh/m2)不等,比较我们普通家庭年用电量大约在1500~4000kwh之间,可以想见只要将不到2平米的太阳能利用上,也就足够一个家庭一年的能源所需。

三、全世界光伏太阳能的开发及应用状况

当电能最先造福人类的时候,已有人想到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方案,1883年在美国出现的第一个大面积硒薄膜光伏太阳能电池是最早的应用原型,到1955年,一个造价达到1500美元/瓦,效率为2%光伏太阳能电池出现在美国的Hoffman电子,到1958年,其效率已提高到10%,并在美国的NASA先锋卫星首次应用,之后,光伏太阳能电池被大量应用于太空,几乎所有送到太空的卫星、航天器、空间站,都用到光伏太阳能电池板,外太空的大规模运用,促进了技术的进步,使发电效率进一步提高,产量持续增加,成本不断下降。大规模光伏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在21世纪开始,最近10年光伏太阳能产量由1997年的125.8MWP,增加到2007年的3730MWP,年平均增长率41.3%,最近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9.5%。2007年,全球光伏太阳能安装量为2.4GWP,德国约占47%,西班牙约占23%(分别为世界第一和第二)。2008年,安装量增至5.5GW,累计安装量已达15GW,按地区排名,西班牙新装机量为2.5GW(占45.4%为世界第一,德国第二)。2011年全球累计安装量已增至2.4GWP,其中,意大利28%,德国26%,美国10%(分别排名第一,第二和第三)。预计到2020年,全球总装机量将达200GWP,绝大部分为并网发电。

四、我国光伏太阳能的发展态势

光伏太阳能产品(或者产业)究竟距离我们还有多远,我国目前应用情况如何,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其一,光伏太阳能发电的效率是否还有提高的空间,目前的效率在15%至18%之间,提高的空间很有限。其二,不同地区的日照年辐射值的差异性,我国土地辽阔,幅员广大,全国各地太阳年辐射分布在3400MJ/m2~8400MJ/m2。其三,光伏产品的市场价格,现在的国内电池模板价格已降到近1$/WP(约6元/瓦),其四,综合发电成本按系统规模大小不同、地区不同使用年限不同,目前的价位大约控制在1~3元人民币/千瓦时之间,这个价位距普通居民0.5元人民币/千瓦时的价位尚有一段距离,但差距已经很小。中国光伏太阳能产业目前面临的是“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90%以上的硅材料依赖进口,90%以上的产品依赖出口,形成了对全球产业链的“依附性发展格局,这样的格局导致原材料的高价进口,产品出口价格受制于国外,国内企业承担产业链中的高污染、高耗能的生产环节,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等不利于光伏市场健康发展态势。我国实现光伏太阳能发电的前景如何走,纵观世界先进国家在光伏太阳能发电所走过的路途,结合我国国情,我们认为采取国家、用户、电力公司三方共同努力,分部实施的办法,国家给政策,电力公司给技术、给服务,用户给宣传、给普及的方式进行。首先,可以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学校、医院及政府机关所在地建立光伏并网发电示范园,在以光伏发电作为补充、后备能源的供给的同时,以科普和宣传的方式让民众认识这种新能源的特性,一旦时机成熟,逐渐推行发达国家屋顶光伏发电的经验,其方法的实施可由电力公司利用建筑屋顶安装光伏太阳能电池,建设发电系统,在白天发电高峰时吸收电能,进入电力系统,通过安装的用户电表抵扣晚上向电力公司买电的数目,用户卖电给电力公司的方式,来发展我国光伏太阳能发电(目前储能蓄电池技术尚不够理想)。总之,我国对光伏太阳能的利用起步较晚,潜力很大,特别是我国地域广袤,太阳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太阳能的空间十分广阔,必须重视其开发利用,为今后我国的能源提供更多选择。

参考文献:

[1]冯垛生,王飞.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M].北京:人们邮电出版社,2011.

[2]周志敏,纪爱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日]滨川圭弘.太阳能光伏电池及其应用[M].王长贵,王斯成,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西]鲁克(Luque·A),等.光伏技术与工程手册[M].王文静,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5]王长贵.王斯成.太阳能光伏发电实用技术[M].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第3篇:光伏的发展历程范文

关键词:无形资产 光伏产业 产业发展

一、引言

光伏产业链是依据光伏效应利用太阳能直接发电,以硅料、铸锭、硅片生产制造为上游,以电池片、组件封装生产环节为中游,以应用系统开发为下游的金字塔结构产业。光伏企业数量依各环节大幅增加,进入门槛越低,利润也逐级递减。

在国际市场和产业政策倾斜的双重鼓励下,我国光伏产业在近年来成为了多地政府与企业抢占低碳经济的制高点,企业为抢占先机,进行了式的盲目投资与扩张,但低利润回报、低竞争成本的规模效应之战使整个行业陷入了产能过剩的困境。经历了产品价格波动与欧盟的“双反”,光伏企业普遍盈利不佳、负债高企。产品质量差、技术含量低、安装与售后服务不规范等现象普遍存在。缺乏核心竞争力是隐藏在产能过剩背后的深层次诱因,过度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行业的技术空心化。

光伏产业在高峰与低谷之间的跌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各地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扶持政策频频出台,《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颁布,表明了政府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发展秩序,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心。加大无形资产的专项投资是实现光伏产业快速调整,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的一条新路径。

二、相关文献总结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按无形资产的形成方式,可将无形资产分为技术型无形资产、权利型无形资产、资源型无形资产三类(于玉林,2005)。

无形资产因其较强的异质性和垄断性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的核心竞争能力与高额回报,是企业专用性资产的集中表现。王建德(2008)认为,企业是不同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企业前期的专用性资产投资构成了企业异质性的来源。李青原、王永海(2006)将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与资产专用性联系起来,指出资产专用性会提高其他企业的进入壁垒,当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时,企业与市场对专用性资产的需求会有所增加。无形资产已成为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价值的关键因素(刘海生,2008)。

无形资产的专用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投资决策。将资产专用性和沉淀成本的影响纳入考量范围,有助于投资者做出合理的投资策略(叶建木、黄莺,2007)。企业在无形资产的投资过程中,不仅面临着市场风险,还承受着研发压力,尤其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企业承担着相对更高的研发风险,一旦研发失败,资产要素在不同行业间重新配置必然要发生转换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励企业提高对专用性资产的利用率,能有效减少企业盲目的投机主义行为。

三、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受益于欧洲市场的经济拉动和我国政策的扶持。大部分传统制造业在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主业受创。在光伏产业优惠政策的鼓励下,中国光伏企业自2008年起数量激增,企业数量在3年内实现5倍的增长速度。在2008年至2010年间超过80%的新增公司为传统制造业公司。

受全球产品价格波动与欧盟“双反”的影响,光伏企业的平均利润在2012年跌至历史低谷,仅我国十大光伏巨头负债就达到了1110亿元,整个行业陷入了低迷状态。行业的震荡和巨大的研发压力使得80%的多晶硅企业被迫停产。至今,包括光电股份、万家乐在内的近12%的上市公司或以出售光伏项目或以破产清算的方式退出了光伏产业。

近年来,政府频频出台政策,加大对光伏产业的扶持力度,但光伏制造业的亏损状况并未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光伏产业应如何快速调整,实现良性、持续的发展仍是一大难题。

四、光伏产业发展及投资现状分析

新能源是我国积极应对国际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我国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表明,至2020年我国将实现光伏发电的平价上网,我国的光伏市场潜能巨大,我国现阶段的光伏产业并非是达到饱和,而应当是适时转型升级,实现技术和产能有效积累,转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一)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国光伏产业有着典型的金字塔结构,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下游,而在产业中上游的多晶硅制造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由日本、美国、德国垄断,这些国家掌握了产业发展所需的大量创新资本。就上游环节而言,制造工艺与技术专利也日新月异,随着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的崛起,多晶硅的生产技术已非主流,我国光伏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落后,缺少核心竞争能力。

为实现技术优势,光伏企业的研发支出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2013年无形资产平均增长速度为32.8%。研发项目一旦研发成功,研发支出便能成为公司与对手竞争时的一项前瞻性指标。面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光伏企业肩负着更沉重的研发压力。无形资产支撑着企业的后续发展,是产业良性发展的强大牵引力。增加无形资产的投资,对打破光伏企业困境、促进产业良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投机心理与过度投资

按照委托理论,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是当前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投资决策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就是其表现之一。当薪酬契约失效时,容易诱发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过度投资现象的产生(辛清泉、林斌和王彦超,2007)。

传统制造企业向光伏产业的转型,推动了国内的光伏热潮,可大量投机性的新增产能,为市场带来的却是较低劣的产品与不完善的售后服务,长期的过度投资引发了产能过剩。尚未建立的市场准入机制为大量投机性资本涌入光伏产业提供了可能。在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的前提下,从传统制造行业向光伏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多数企业必然要承担着沉重的研发压力,事实也证明这些公司并没能如愿实现转型,光伏生产线维持着较低产能,加上光伏产品持续受累于国内外行业环境的影响,光伏产品的售价和成本持续倒挂,导致日常经营亏损,多数企业最终被迫退出光伏行业。

五、政策分析与总结

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光伏产业在短短几年内经历了与低谷的切换,产能过剩在短时间内仍将阻挠着光伏产业的发展。光伏产业的跌宕起伏给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了警示与提醒――要重视无形资产在产业良性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增加无形资产的投资既能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能以其资产专用性减少投机性产能的盲目增加。

(一)建立市场准入机制

光伏行业若要走出低迷期,政策必定要不断加码,首先就要从企业整顿着手,建立起市场准入机制,在产业规模增量控制的基础上推进存量的深度整合。《光伏制造业规范条件》文件中所新规定的多晶硅和单晶硅的光电转换率,大幅提高了原先的行业标准,并对光伏制造企业每年用于研发及工艺改进的费用作出了明确要求,对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项目严格把控。

设定研发支出的费用标准,增加对无形资产的投入能有效控制企业盲目式的投机主义行为,企业为了最大化利用包括专利技术在内的无形资产,会倾向于降低资产专用性所带来的投资风险,减少纯粹的机会主义行为,缓解投机性产能的无效增加。另一方面,增加对无形资产的投资有助于激励企业发挥自主创新能力,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推进兼并重组进程

当前,那些在光伏热潮中盲目激进的光伏企业陷入了经营不善、负债高企的窘境,80%的多晶硅制造企业处于停产状态。资产要素在不同行业间重新配置必然要发生成本,行业的资产专用性越高,资产的转换成本越高,清算价值越低,在行业内推进兼并重组能减少无形资产等专用性资产的损失。

《光伏制造业规范条件》对光伏企业的生产标准和研发支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能加速行业内不良企业的自然淘汰。在大部分中小光伏企业退出市场的同时,推进光伏行业的兼并重整,促进业内整顿,优化配置行业资源,使拥有技术研发能力的企业受益。

市场准入机制的建立将使光伏行业的产能规模受到严控,而兼并重组能推进中小企业无效产能的加速退出。无形资产作为光伏产业良性发展的新支柱,对把控光伏企业的制造标准、推进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实现光伏产业的去产能化将产生实质性影响。

参考文献:

[1]于玉林. 无形资产概论[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建德.资产专用性、沉没投资与治理结构分析――基于交易成本与企业能力的观点[J].山东大学学报,2008(2):75―80

[3]李青原,王永海.资产专用性与公司资本结构――来自中国制造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6(7):66―71

[4]刘海生.嵌入无形资产的会计恒等式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9):61―68

[5]叶建木,黄莺.沉淀成本与投资决策分析[J].财会月刊,2007(7):34―35

第4篇:光伏的发展历程范文

沿着京珠高速,从北京向南驱车140公里便可到达保定――这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古城。因其地处京畿之地,有“首都南大门”之称,加之其依托国内惟一的国家级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保定高新区),中国电力行业的最高学府(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的这张闪亮的城市名片――“中国电谷”,早已让有志于在此领域寻求合作的企业慕名而来。

爱国者就是其中之一。5月31日,在英利集团位于河北保定的总部内,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与爱国者总裁冯军等,代表双方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两家企业将结合各自在太阳能领域、消费电子领域内的研发和市场推广能力,共同推出符合低碳、绿色概念的新型太阳能应用产品。为此,爱国者专门成立了北京爱国者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爱国者新能源”)负责此次合作,新公司由高出任董事长兼总裁。据了解,就在十年前,也是在高的带领下,爱国者进军移动存储领域。

高表示,由于尚未有定论,爱国者与英利本次合作所涉的资金规模等细节问题目前并不方便贸然公开。不过,双方在研发领域的合作已见初步成效。据他透露,爱国者现在已有几款结合了英利太阳能技术的电子消费新型产品正处于研发之中,或在不久的将来面世。

结缘体育

一位IT大佬,一位新能源领军人物,这两位却因体育营销走到了一起。

作为国内消费电子第一品牌,爱国者相继与F1、奥运会等顶级赛事合作。据了解,爱国者在中国职业足球联赛上,赞助了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在国际上,爱国者是曼联的合作伙伴,冯军还多次被中国足球总教练高洪波邀请给国足球员授课、动员。

在记者的印象中,颇为低调的苗连生也是一位狂热的足球迷。在战略会现场,他以上市公司规定为由,婉言拒绝了所有媒体关于公司业务的采访。但谈起足球,他却劲头十足。

当冯军见到苗连生时,凭借“中国元素”和“绿色可再生能源”的优势,英利已经成为了本届南非世界杯中国惟一的高科技赞助商。然而,这并不是英利集团第一次体育营销。早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英利为凯泽斯劳滕球场提供了1兆瓦的光伏组件,首次结缘世界杯。2007年开始,西班牙甲级球队奥萨苏纳的球衣上,便有了“中国英利”的中文字样。

冯军说,见到苗连生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一是两个人经历和长相很相像;二是公司的发展历程很像,都是从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坚持自主创新:三是两家公司对体育营销的认可。

“您也许过去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但我认为,他是我所见过的最敬业的创业者。您见过与一万一千名员工每个人都谈过话,无论刮风下雨每早都站在工厂门口向他们问好的企业家吗々这位企业家就是的苗连生。”冯军在微博上写道。

冯军表示,“此次‘拜师’于英利,更是完成了他的一次夙愿。爱国者提倡的一个企业文化就是‘1+1=11’的团队精神,相信爱国者和英利和足球以及13亿国内拉拉队的1+1+1+1-定等于1111,共创中国足球、中国品牌国际化的美好未来。”

两厢情愿

正如保定市高新区副主任连书君所言,这是一桩分不清谁是“新郎”,谁是“新娘”的联姻。事实上,爱国者与英利集团本次合作却早有征兆。

早在年初,冯军就曾透露有意进军LED、新能源及环保领域。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冯军在两会期间的一项提案就是“全面推广Power85 PC电源节能标准”。而冯军也曾在微博上表示,有意拜苗连生为大哥。而在工业与大型商业应用领域早已名声大噪的太阳能巨头――英利,为逐步扩大目标市场,早已将目光盯向了民用太阳能市场。

然而,这家很少出现在媒体聚光灯下的英利集团又是怎样一家企业?冯军告诉记者,英利集团主要从事光伏太阳能电池及其原材料的制造,目前是中国惟一拥有太阳能完整产业链的企业。作为全球前四大的太阳能企业,其已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实力与低调――这是记者顺着英利集团的产业链参观完所有的工厂得出的结论。

在太阳能电池领域,中国企业在全球占据了领先优势,并以海外市场作为企业业务的主要区域,海外市场份额占公司总销量的比例最高超过了90%。在海外市场持续扩张的情况下,国内光伏企业在前几年不断扩产,以应对海外市场的需求。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海外对光伏类产品的需求出现急剧下滑,令国内光伏企业陷入产能过剩的困境。2010年,国际光伏市场逐渐复苏,光伏市场重现供不应求局面。但光伏消费大国德国拟调低光伏补贴标准的政策预期,一直是国内光伏企业最大的担忧。

而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在太阳能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主要集中于工业领域以及民商用领域,而民用消费品领域一直是被光伏巨头忽视的一个市场。

第5篇:光伏的发展历程范文

毫无疑问,战略性科技发展深具潜力,必将显著影响中国未来的全面复兴。同时,在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传统实体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之际,如何开拓发展也是中国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从国家到企业,都必须更多地关注未来的科技产业热点,积极地投入开发新型战略性技术。可以说,为确保新成长动力,中国企业的核心技术已经主要集中在了经济价值高且能够实现国家产业升级的领域,并与中国现有的国际竞争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 高速列车

经过几年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加上对高速铁路技术的跟踪与积累,我国高速铁路机车车辆制造技术已大幅提升,现已掌握高速列车总成、车体、转向架、牵引变流、牵引控制、列车网络控制等9项关键技术和10项主要配套技术,整车国产化率超过75%。更重要的是,中国已成为继日、法、德之后少数几个能够自主研制350km/h高速列车的国家之一,铁路装备制造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2 自主GPS构建

一直以来,中国的GPS导航网络都以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和欧洲的伽利略系统为基础,这样的情况持续到自主研发的北斗定位系统成功运行,才实现了GPS国产化。目前,中国已向国际电信联盟申请了用于“北斗”系统的36个卫星轨位,北斗二号系统也将在2009年内发射12颗卫星上天,到2010年即可为我国及周边地区提供基本服务。

3 新能源汽车

随着油价的不断上升和资源持续供给的需要,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面临着新能源汽车的战略选择,主要面临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三种选择。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最终将是纯电动汽车,并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同时,新能源汽车带动了机械、电池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而充电站的基础建设提供了庞大的就业机会。

4 “大飞机”项目

“大飞机”项目在国家经济和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并且与“核反应堆”一起属于国务院直接负责的项目。“大飞机”项目可带动行业进行整合,航空工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望提高。我们看到,整个“大飞机”项目分三步:支线飞机制造,与国外合作研制150座级干线飞机,实现自行设计和制造大飞机。在2008年,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支线客机ARJ21已试飞成功。

5 云计算平台

云计算是一个平台概念,是未来IT重要趋势,它将实现服务、软件、IT基础架构、存储、硬件等IT相关资源在互联网上的自动搜集、承载和分配。我国的云计算平台构建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已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我们众多企业要求大规模的网络用户和信息资源,已具有云计算产业的最佳市场条件。信息安全、软件、互联网搜索和电子商务产业的企业都纷纷推出了与云计算相关产品(如瑞星的“云安全”、百度的“阿拉丁计划”,阿里巴巴也正在建设云计算中心)。

6 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

据研究机构IDC的报告,到2011年手机访问互联网将超过计算机,这一预计无疑将会为整个移动互联网市场带来鼓舞。目前中国移动电话有超过7亿的用户,移动互联网所释放出的能量要远远超出互联网本身。如何发展具有特色的移动互联网,如何将7亿多移动通信人口转变成移动互联网人口,如何建立有助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商业模式,是个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破题之法。幸好,在2009这个“中国3G元年”里,我们已看到了太多的成就。

7 SNS社会化网络技术

SNS是Social Network Software的缩写,是依据六度分割理论,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现在,日本最大的社交网站Mixi已经进入中国市场,xing网、Myspace也已先后进入中国市场。同时,市场频传Facebook、Linkedln即将以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很多创业型公司计划从网页游戏、手机通讯录领域切入SNS:传统门户雅虎正式推出名为“关系”的SNS服务,腾讯、新浪、搜狐和网易等也在加强SNS功能。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开心网”,它的活跃用户已超过4000万了。

8 手机电视发展

手机电视已被认为是继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之后的第5媒体形式,亦是电讯商、手机商的未来新利润增长点。在我国,手机电视借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获得大量观众,人们的生活习惯在渐渐被改变――使用手机电视,内容供应商可将电视节目数码化,手机用户可在任意时段将节目下载至手机上观看,并可以做到个性化服务。可以预见,在不久的未来,这掌中的“第5屏”会成为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习惯。

9 光伏发电技术

光伏产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巨大投资,并将产生巨大收入。在2008年以前,我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因生产成本高昂主要用于出口,但随着原材料供给量增多、大企业规模优势形成及技术进步将使光伏发电成本降低,光伏发电在国内的应用将对中国光伏企业、产业及国家能源结构带来巨大正面影响,并带动中国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6篇:光伏的发展历程范文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动态模型;动态特性

引言

在全球能源紧缺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充分发挥太阳能这一清洁能源的积极作用,光伏发电以及光热发电系统就应运而生,并在我国的科技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然而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太阳能控制器,也就是常说的MPPT控制器,是以太阳能电池的稳态特性以及稳态模型为依据,来进行参数设计以及控制策略设计的。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就必须要对太阳能电池的动态特性以及动态模型进行研究探索,从而为今后太阳能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1 太阳能电池的内涵

太阳能电池最早出现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并从此开启了它的新纪元。而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中,衍生出许多不同类别,相应的转换频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目前,我国太阳能电池按照材料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即硅材料半导体、有机半导体以及多元化合物半导体。具体如表1所示。

2 太阳能电池的动态模型

经过有关专家学者的长期研究表明,太阳能电池光电流减去暗电流就可以得到它的输出电流。而在对基尔霍夫电流定理研究之后可以发现,太阳能电池动态模型的最佳状态应该为等效结电容、光生电流源以及理想二极管的并联电路。如果考虑引线的寄生电感以及寄生电阻,就可以得到实际的太阳能电池动态模型。具体如图1所示。其中,RD为二极管的小信号动态电阻,CD等效结电容。

3 太阳能电池的动态特性

3.1 太阳能电池特性分析

(1)太阳电池等效电路的最佳状态。太阳能电池中的电流,主要由相反方向的光电流以及暗电流叠加而成,为了便于对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进行表述,通常会把光生电流的方向来当作电流的正方向。太阳能电池光照下的伏安特性曲线,会在输出电压较小时,让电流基本处于恒定状态;在输出电压逐步增加的同时,暗电流也会随之增加;当电池达到开路电压时,暗电流就可以完全抵消光电流。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是PN结,由此可见,太阳能电池等效电路的最佳状态应该是稳定的恒流源以及单向导通的二极管并列。

(2)寄生电阻对太阳能电池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的太阳能电池,它的部分能量会在电池边缘的漏电源以及各种电阻上耗散,其效果可以等效为太阳能电池自身串联电阻以及分流电阻。其中,串联电阻的构成部件有以下几种,即引线、前表面、背表面的接触电阻,基区与发射区的电阻及材料电阻等;而分流电阻则会在太阳能电池的制备阶段产生,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微裂痕以及划痕等缺陷,并在这些部位产生金属电桥漏电短路等现象,这正是诱发分流电阻的主要原因。

3.2 在光照发生变化时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流

当太阳光照发生改变时,过剩载流子会在漂移、扩散以及复合等过程中会受光照影响,而让它本身的分布情况发生改变。想要得出瞬态过程中的过剩载流子含量或者浓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在公式中,?啄n(x,t)代表的是t时刻、P区x处的过剩少数载流子的浓度;Dn为电子扩散系数;?琢为材料的光吸收系数;e(t)为入射光的光强;G(x)=k1e(t)e-?琢(x-xp)为x处的过剩载流子的产生率。

3.3温度对太阳能电池暗电流的影响

对于太阳能电池而言,它的暗电流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来自不可避免的辐射复合;第二,在太阳能电池的制作以及电池材料本身出现问题而产生的暗电流。这些杂质或者缺陷会形成大量的复合中心,并会损失光生载流子。温度想要对太阳能电池造成影响,只有通过暗电流才能有效。在常温下,复合中心的温度越高,则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就越大,而在复合中心温度慢慢降低的同时,这种影响也会逐渐衰退。这是因为在低温环境下,电子的热速度也会慢慢降低,这就使得复合中心能够俘获载流子的概率也会随之减少。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它的研究应用是现阶段所有业内人士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以及精力去完成的任务。而研究太阳能电池的动态模型以及动态特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光伏发电以及光热发电系统的使用效率。因此,相关企业或者人员一定要对这一问题加以重视,从而为未来我国太阳能电池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薛继元,冯文林,赵芬,等.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特性与实际应用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5(1):176-181.

[2]张天慧,朴玲钰,赵谡玲,等.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研究新进展[J].有机化学,2011,31(2):260-272.

[3]任航,叶林.太阳能电池的仿真模型设计和输出特性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29(10):112-115.

第7篇:光伏的发展历程范文

每一扇门窗,都渴求光明。

大光明胶业有限公司,是勇辟行业新路的开拓者,

为品牌创造大光明,为产品带来新风尚,纳下质量的“投名状”,结下诚信的“桃园会”,

从企业领导到普通员工,自上而下流露出执着守信的敬业精神。

居业:李总,您好。请您为我们讲述一下大光明胶业有限公司(使你佳机构)的发展历程好吗?

李总:那就先来讲一个故事吧。40多年前,有一家专业生产硅酮密封胶和精细化工产品的大型企业,就是江门市精细化工厂。它是国家经贸委硅酮密封胶生产认定的企业单位,先后荣获国家二级企业、全国环保先进企业、全国化工百强企业等称号。凭借一鼓作气的斗志与卓越尖端的生产力,江门市精细化工厂生产开发出一系列高质量产品,并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和美国UL认证,年生产硅酮密封胶产品20000多吨,精细化工产品3000 多吨,并且拥有当时最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最先进的检测仪器。至2002 年3月,工厂已获得国家经贸委硅酮结构密封胶领导小组颁发的硅酮结构密封胶生产认定证书。

经历了几十年风雨考验的江门市精细化工厂,为了长远发展与继续壮大,企业领导在2003年进行内部资源改组整合,正式成立了江门大光明胶业有限公司。它承继原来江门市精细化工厂的所有业务,而“大光明”3个字也寓意扩大规模后的企业,将走上一条更加辉煌的道路,这足见领导者的良苦用心。此后,企业就专业生产硅酮密封胶,并大力投入研发生产太阳能光伏组件专用密封胶,并为太阳能光伏组件专用密封胶的研制、开发和生产,提供更全面、多方位、完善和优质的标准化服务。

居业:公司的主打产品有哪些?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大光明胶业的产品有什么优势?

李总:我们公司以生产硅酮密封胶等胶类产品为主。近些年来,建筑业发展迅速,以硅酮结构胶为代表的建筑密封材料,在幕墙门窗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市场上的密封胶产品可谓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导致很多幕墙工程竣工不久就漏水,不仅损坏了建筑的内装修,还危及到幕墙金属结构的安全,当然更谈不上节能环保。

谈到我们的产品优势,首先,我们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原材料均从海外进口,这就保证了我们第一步就赢在起跑线上。在使用寿命方面,质量的优劣向来显而易见,我们生产的密封胶可使用20~30年,而一般的产品寿命均在10年左右。其次,在绿色建材大行其道的当下,我们的产品当仁不让地走在行业前沿,堪称无污染性的环保胶。比如,用在门窗上的硅酮密封胶,经风干后完全没有异味,可保证放心安全。再次,我们成立了30人左右的专业研发团队,令产品的更新换代与建筑行业的发展保持密切一致。

纵观如今的建筑、建材潮流,中国正在大力倡导建设节能型建筑,对幕墙节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硅酮密封胶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密封胶在幕墙接缝中,承受接缝的变化及环境影响而不被破坏,可断定今后使用率势必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对企业产品的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严格。这对于企业来讲,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在这场机遇之战中,利用自身优势赢得开门红,关键是需要产品质量做强硬的后盾。

居业:一个优秀的企业除了生产优秀的产品外,还要有深厚的企业文化作软实力,大光明堪称一家颇有历史的企业,它又有什么独特的文化氛围?

李总:说到企业文化,先要介绍一下我们公司的团队。在企业经营上,我们采取区域责任制,每片市场区域都有专门负责人。他们年轻有朝气,敢于拼搏梦想,用自身独特的技术与热情为企业开拓市场,他们当之无愧是企业功臣。另外,在企业发展上,他们与公司共存共赢。大光明的员工能够拥有如此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主要取决于企业文化,我们从员工的真正需求出发,真正地关心他们,既然他们为企业奉献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就要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为员工主动分忧解难。

公司历来有个传统,部门领导每年都要去员工家里拜访一次,每月会有专人电话联系员工的家人,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生活情况,及时了解他们的需要,帮助解决他们最大的难处。有人对此不理解,一通电话有如此大的作用吗?能让员工体会到公司用心?我举个例子,有一位来自河南的员工,家中老人年纪较大。有一次,例行电话打到这位老人家里时,很久没有人接听,公司的负责人打过多遍仍是如此。当打电话的负责人发现,另一位员工家人跟这位老人是邻居时,立刻拨打邻居电话,让他去看望一下这位老人是否安全。赶到一看,原来老人突发急性心梗,已躺在床上不能动了,结果因为送医及时,老人最后脱离了生命危险。虽然这种意外事件很少发生,但贵在坚持和负责,一个电话只需一分钟,却可以免去员工几十天的牵挂,我们觉得十分值得和有必要。

居业:李总,请您为我们分析一下我国密封胶行业的发展现状,并预测一下未来发展趋势?

李总:目前,国内胶业产品的质量差距较大。生产密封胶的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早年就开始生产胶的企业,特别是工程胶企业。这些企业口碑颇佳,其技术、人才、设备等,都与国外大型密封胶公司相差无几,产品生产和质量控制方面都很严格,基本上没有重大质量问题,只是在研发能力上亟待加强和提升。另一类,是近几年来新派生出来的小企业。由于密封胶产业门槛较低,导致这些企业启用低素质人员,不具备相当的技术能力,所以产品质量较差。中国企业经历了二三十年的崛起,通过兴建实验室、建立产品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完善售后服务等措施,那些初具规模的国内密封胶企业的产品质量已达到甚至超过国家验证标准,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攀升,应用上已经可以与国际接轨。

第8篇:光伏的发展历程范文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世界能源危机爆发以来,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引起各国政府的极大重视,也开创了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新纪元。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和热利用,生物质利用等项技术日臻成熟,有的已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发展阶段,在总能耗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经过20年的发展,新疆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初步奠定了太阳能、风能利用的产业基础。纵观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过程,分析我区的能源产业现状,探讨新疆多元化能源结构体系的发展,研究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策略,把新疆建成我国21世纪的能源基地,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新疆能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发展新疆多元化的能源结构任重道远

新疆能源结构的多元化是指煤炭,石油,水能和可再生能源均衡发展,互为补充,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和促进洁净的、可再生的能源的广泛应用,构筑多元的能源产业结构。

新疆有丰富的能源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位居全国首位。预测煤炭储量为2.2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3.4%;石油储量209.2亿吨,占全国储量的30.1%;天然气储量10.8万亿立方米,占全国储量的34%;水能理论蕴藏量4054.7万千瓦,占全国可开发量5.0%;风能蕴藏年总量为9100亿千瓦时,约占全国风能总量的41.5%;太阳能年辐射总量为5.0X109-6.6X109焦耳/立方米年,位居全国第二;生物质能总量3000万吨标准煤,由此可见,新疆是我国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为建设我区多元化的能源结构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为发展新疆特色的可再生能源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煤炭和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由于大规模的利用,资源日趋枯竭,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这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寻找和利用洁净的、巨大的、可再生的能源,建立煤炭,石油,电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多元化的新型的能源结构,是重要的能源发展战略。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和较发达的常规能源产业,在能源暂时并不十分紧缺的新疆,如何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立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多元化新型能源结构,逐步取代以煤炭为主的常规能源格局,确保自治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全面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建设多元化的新型能源结构够认识的不足,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多元化的能源结构还未形成,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任重而道远。

2. 政府引导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是关键

自治区各级政府部门为了解决我区农村能源问题,以各种不同形式给予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适当的经济补贴,使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得以生存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研究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是,调查表明,目前仍在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装置不超过40%,其中60%的装置因各种原因,已经废弃,不能发挥作用。“十五”期间国内外各类资金的支持大约6~8亿元,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太阳能、风能开发利用企业,但产业化的水平不高,规模普遍偏小,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维护成本高。从2000年至今,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这极大推进了新疆光伏产业的发展,缓解了农村能源的紧缺状况。但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的集成、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依靠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仍然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初始动力。离开了政府的支助政策的扶持,现在刚刚发展起来的产业队伍将难以发展、壮大。

认真总结我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过程,自治区在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拿出了一些资金,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这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但是,欠缺系统规划,缺少客观指导,新疆可再生能源思路不明确,建设布局不统一,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一些鼓励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不能及时推出,相关的技术标准,规定和行政法规迟迟不能出台,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比较缓慢。

3、 可再生能源产业市场运行机制尚未建立

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规范的市场是保证公平竞争,有序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是,纵观我区20余年的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历程,可再生能源产业市场极不规范,新技术、新成果的市场转化能力很弱,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远未能形成规范的招标投标机制,可再生能源工程项目的监理,质量监督,竣工验收的体系尚未建立,所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了我区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4、 可再生能源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

从新疆的能源资源状况来分析,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小水电)。地热、氢能和燃料电池等可再生能源还处在研究阶段。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种类来看,目前主要集中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方面。而且数量太少,企业规模不大,多数企业实力弱,水平低,管理差,根本没有能力参与市场竞争。新疆可再生能源年产值在新疆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占的比例很小,是一个新兴的弱小产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不平衡,二头小,中间大。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的运行,管理,服务行业非常弱小,这种不完整的产业结构,影响和阻碍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推广,从可再生能源的行业分类来看,太阳能和风能产业发展较快,生物质能和小水电等产业队伍并没有形成,没有基本的研发力量,又没有相关的企业,但是,生物质和水能的利用,技术比较成熟,经济性较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应该得到重视.

5、 技术研究薄弱,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

可再生能源是一种洁净的,无污染的,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多数可再生能源的能量密度较低,受环境气候的影响显著,收集,转换,储存的技术难度较大,开发利用成本较高.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制约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新产品,努力降低成本,是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区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研究非常薄弱,首先是应用技术研究涉及的领域太窄,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和风能利用方面的某些领域,而且处在较低水平的研发阶段.生物质能,小水电的开发应用,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利用技术,大功率光伏发电控制技术、并网逆变技术等项研究尚待开发,农村能源的综合利用技术,地热、氢能、燃料电池的应用技术研究仍是一片空白,多数产品是在低水平上重复开发,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很少,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较差,直接影响可再生能源产业参与市场竞争,阻碍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二、发展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思路

1、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产品的开发,发展具有新疆特色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产品制造业

坚持建设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发展与市场开发相结合原则,总体规划,分类实施,突出重点,滚动发展,构建多元化的能源结构体系,使可再生能源成为新疆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0多年来,我区在太阳能、风能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引进、消化工作。在大功率风机的研制,户用光伏电源、太阳能光伏电站设备、太阳能水泵,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等取得一些实用的技术成果。新疆新源股份公司、新疆金风科技开发公司、新疆太阳能科技开发公司、新疆风能公司就是在依托一批科技成果的开发和利用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可再生能源产业。然而,这些科技成果已不能适应我区可再生能源建设蓬勃发展的需要,也不适应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为了加快发展具有我区特色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产品制造业,必须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产品的开发。

1)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发大型风电机组,努力降低风电成本,利用风力资源,建造大规模的风力发电场,促进新疆风电产业的发展。

2)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应用十分广泛,技术比较成熟,但发电成本较高,是制约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引进新的光电材料,提高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是降低光伏发电成本的重要途径。研究大功率光伏电站监控系统、逆变、并网装置。是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必须在新产品的技术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三方面加大开发力度,推进太阳光伏产业的发展。

3)为建筑物提供洁净的能源,将极大的推动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发展,也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方向,这是一个正在形成的新兴产业。加强研究和开发与建筑物结合的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并网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空调技术,太阳能热泵技术,建立热-电-冷联供太阳能建筑示范基地,促进太阳能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

4)新疆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主要包括薪柴资源、作物秸杆和人畜粪便等,全疆生物能资源可利用量达到3000万吨标准煤,是广大农牧区的重要能源资源。

2.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集成、服务业

随着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项目启动与实施,然而,新疆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集成、管理和服务业不适应可再生能源利用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不但集成技术水平低,企业规模小,管理能力弱,服务质量差,而且以往的农村小水电、太阳能光伏电站以及户用光伏电源的推广应用,因为没有建立具有维护、管理、服务能力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企业,没有建立适合于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发展的运行机制,导致一些电力系统经几年的运行之后,由于管理不善,维护不力,没有服务而被迫废弃,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给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产生不良影响,阻碍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集成和服务业,采用市场运行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依托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的开发,按行业分类,应成立风电公司、太阳能电力公司、农村能源公司、太阳能建筑工程公司、可再生能源燃气公司等,这些企业利用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开发、生产各类高品位的清洁能源,并向最终用户提供完整的服务,为企业创造利润,用于促进本企业的再发展。我们总结以往的失败和教训,正是因为背离了市场运行规律,盲目推广,导致一些扶贫项目失败。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正处在发展和逐步成熟期,如果没有一支专业的技术服务队伍,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就无法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所以,按照市场规则,发展可再生能源系统集成、管理、服务业,调整现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确保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快速、有序、健康发展。

3. 建立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创新基地

世界已探明的化石能源的储量和开采的年限十分有限。原油、天然气分别在40年、60年内基本枯竭,煤炭经济开采年限220年。世界能源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广泛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重要课题。

1) 建立风电技术创新基地

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中技术最成熟、经济性较好、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国际风电市场继续高速增长,平均增长率达31%;国内风电市场快速发展,年装机容量平均增长率达18%。面对广泛的国内、国际和新疆风电市场,建立具有新疆风电技术特点的创新基地,是应对风电技术市场快速发展的举措。风电机组的技术沿着增加单机容量,研究变速恒频并网技术,提高风能利用系数,开发新一代的风电技术产品,积极参与国际、国内风电市场竞争。

2) 建立新疆太阳能光电光热利用技术创新基地

太阳能光伏发电和热发电技术比较成熟,但发电成本很高,几乎是煤电成本的8-10倍。尽管如此,光伏发电仍以30%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这是因为最具可持续发展理想特征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将成为人类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太阳能利用技术的提高和成本的不断下降。据专家估计,到本世纪50年代,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达到30%,太阳能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达到15%。由此证明太阳能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建设太阳能利用技术创新基地,研制太阳光伏发电系统关键技术和设备,研究太阳能热气流、太阳能热电发电技术,开发太阳能建筑技术和产品,保证我区的太阳能产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健康发展。

3) 建立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创新基地

生物质能资源包括农作物秸杆、薪柴、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城市固体有机垃圾,以及能源作物,如甜高粱、甘蔗等,为生物质能源产业化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

生物质能是一种易于转化、储存、运输、经济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我国农村重要的可再生能源。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发了生物质气化供气、气化发电、沼气发电、甜高粱茎杆制取乙醇燃料,生物柴油和能源植物等现代生物质能技术,为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发展新疆生物质能源产业,必须加强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引进、开发。结合新疆生物质能的特点、重点研究生物质能的固化成型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生物质液体燃料转化技术,生物质发电技术,以及“高光效植物”的生物转化培育技术。加快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创新基地的建设,促进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

三、 发展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对策和保障措施

1、构筑多元化能源结构体系,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保障措施

近年来,我区能源工业发展很快,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增长的需求,主要城镇能源短缺现象有所缓解,无电区域逐步减小,初步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电力为中心,石油为突破口,可再生能源开发和节能并举的能源结构体系。由于常规能源的不均衡分布,能源短缺在一些地区依然存在。因此,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解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新疆具有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但分布不均,且污染严重,尽管在短时期内仍然是主要的能源,但应改变利用方式,提高利用效率,加大洁净化利用,延长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年限,降低在总能耗中的比例。从我区的能源资源分布状况和需求预测结果分析,总的来讲,可再生能源在整个能源结构中,应逐步增加在总能耗中的比例,“十五”期间将上升到5%,2020年将达到15%,2050年将达到总能耗的50%。首先在常规能源短缺和污染严重的地区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其构成比例可以大一些。随着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提高和经济性的改善,提倡在一切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生产、生活领域尽量利用洁净的可再生的能源,逐步实现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并举发展的多元化能源结构。

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还应该制定出相关的保障措施,制定并出台有利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法规政策、制定符合地方特点的可再生能源市发展规划、引进可再生能源的资源评价和利用规划、设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基金、建立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的补偿机制、建立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建设的保障体系,才能够使可再生能源企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2. 以优惠的政策,宽松的市场环境,强化内引外联,全方位开放新疆可再生能源利用市场

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需要先进技术,专业人才和雄厚资金,仅靠新疆自身的力量和现有的基础,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很难取得突破性的发展。我们应该积极创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优惠的政策,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借助外力,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引进技术、人才和资金。其实,国外许多大企业看好新疆的可再生能源市场,以投石问路的方式,援助新疆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荷兰援助的“新疆光明工程”、德国援建的“再生能源供电工程”、法国支持的“农村电气化工程”、丹麦参与的“大型风电工程”等,总共以数亿元的规模援助新疆的可再生能源建设,期望进一步开拓新疆可再生能源市场。参与这些援助的都是国际上大型的企业,他们有先进的技术,一流的人才和雄厚的资金, 他们进入新疆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和市场,将推动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要引进国内外的技术、人才、资金,吸引他们到新疆来投资、开发、建设。必须有优惠的政策,开放市场,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企业的行为都是以获取最大利益为目标,在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应该出台更优惠的政策,吸引国内外的可再生能源企业来新疆投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以及常规能源的洁净化利用。比如,可再生能源发电优惠入网,独立电站供电优质优价,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政策。尤其应该加快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立法工作,通过各种优惠的政策,合理的法规,吸引全社会各种力量和内引外联国内外企业集团积极参与投入我区可再生能源建设中去。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我区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有效措施。

3. 加强研究开发,大力培养人才,稳定技术队伍。

第9篇:光伏的发展历程范文

【关键词】能源互联网;清洁能源;特高压;智能电网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186-01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关头,也是能源改革的关键时期。“互联网+”概念的提出预示着我国能源行业发展将要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另外,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已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在这一契机下实现对传统能源及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将对人类生存及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解决能源问题,需要从全球的视角出发,采用系统的思维方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靠的技术手段,并结合现状进行问题剖析与研究。换言之,要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树立全球性、历史性、差异性、开放性的观点和立场来研究和解决问题。美国著名学者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首次提出了能源互联的构想,但仅局限于哲学与经济学层次,未能从专业技术方面进行深层剖析。对我国乃至全球能源未来的发展模式,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对能源互联的构想进行了专业的分析,并基于中国能源和电力的发展历程,总结提出了“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构想,并深刻阐述了解决全球能源安全的科学途径。

一、能源互联网含义

所谓能源互联网即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以配电网为基础,以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电源接入为主,实现信息技术与能源基础设施融合,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基础实施实行广域优化协调控制,以实现多种能源优化互补,从而提高用能效率的智能能源管控系统。能源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与现代电力系统的结合,是信息技术与能源电力技术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构建能源互联网的必要性

我国“多煤少油缺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能源消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以煤炭为主,而电力生产也将以火力发电为主。因此,相比于以使用天然气、石油等为主的国家,我国在生态治理方面的负担更重。除了一次能源外,我国还有储量丰富的水资源、生物质能、风能以及太阳能资源等,而这些能源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上无污染,利用其进行发电将可实现对化石能源的替代,达到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因此,为实现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与高效清洁利用,大力科学的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将是调整能源消费格局的必然选择。

此外,为了实现能源的清洁利用,还必须在能源转化和能源使用阶段逐步实现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即在能源消费的源头,鼓励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而在能源的消费阶段则要鼓励消费群体更多的使用清洁的电能。在此基础上,电网配置资源的效益将更加明显,并可逐步实现对清洁能源的联网配置。

三、能源互联网的实现手段

(一)清洁能源开发

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作为清洁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或可循环利用的特点。结合现有的创新技术,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包括陆地发电、海上发电等)、生物质发电等技术可以逐步用于替代化石燃料燃烧发电技术,实现电力生产的清洁化。以太阳能发电为例,随着互联网应用的逐步深入,我国分布式光伏电站已经呈现出快速互联网化的趋势,全国已经有200多个电站、千万数量级的电池组件接入网络,实现大数据实时采集和分析。

在能源消费环节要鼓励实施电能替代。相比于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电能更为高效、清洁。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化石能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如鼓励电动汽车的使用,将减少对石油的消耗,可明显减少污染物排放。

(二)特高压技术

特高压输电技术是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其具有输送容量大、输送距离远、效率高的特点,并且具有抵制各种严重事故的能力,可以满足大容量、远距离的跨区输电要求,能够实现大型能源基地的集约开发和电力的可靠输送,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提供了有力支撑。

特高压交直流将输电距离提升到2000~5000千米,赋予电网更大范围调配资源的能力,能够实现各种清洁能源在世界范围互联互通、优化配置。目前,我国已建成投运了3条特高压交流线路和6条特高压直流线路。我国特高压工程的成功,不仅解决了中国能源发展难题,而且对于解决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

(三)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的覆盖范围包括从需求侧设施到广泛分散的分布式发电,再到电力市场的整个电力系统及所有的相关环节。因此智能电网技术将对发电、输电、配电、用户系统及电力调度等系统产生深远影响。此外,智能电网具有支撑大规模清洁能源发展、适应多样用户需求、实现故障自愈、提高运行经济性等显著优势。智能电网技术是全世界电网发展的重要方向,可为大规模新能源的并网提供可靠依托。

四、结束语

能源互联网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引导能源消费向着集约化、清洁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还可进一步提高我国能源安全水平。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旨在推动我国能源行业的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通过对能源供需结构的根本性变革,解决我国目前所面临的能源与发展问题,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刘振亚.我为什么提出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7):12-13.

[2]杰里米,里夫金,张体伟.第三次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2.

[3]刘振亚.全球能源互联网[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

[4]华鹏伟.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是关键[J].风能,2015(3):22-2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