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区别范文

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区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区别

第1篇: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初中生;数学素养;核心素养;学生发展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提升教学的数学核心素养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和确定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主线,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所以明确教学目标有助于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素质教育环境下,按照初中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完成三维性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看上去教学目标非常的多,但是三维教学目标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并且在设计中要有所侧重,同时又不是偏薄。初中数学一堂课的时间也就是几十分钟,如此短的时间内,面面俱到只能适得其反,让学生感觉到烦躁和不安,不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所以在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中一定要讲究轻重缓解,并且做到明确清晰。针对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强化目标设计,围绕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在初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定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的教师不重视数学课程的设计,采取的教学模式多数都是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然后依据笔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其实,在一线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从学情出发,优化教学设计,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学生未来在学习和工作中都会遇到数学问题,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同时参与生活实践,把理论的数学学知识转化为生活常识,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一味的让学生死记硬背和机械式的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学生只能考出一个好成绩,但是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很难提高的。新形势下,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采取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翻转课堂、微课课堂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注重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

三、摆正“教”“学”的地位,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教学活动是一种动态化的教育、学习和知识传授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都伴随着两种活动同时进行,一种就是教师的“教”,另外一种就是学生的“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落脚点在学生的学习上,教师的“教”只充当着学生学习多元化途径当中的一条而已。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大多数时候只考虑到个人的讲授,在课堂的设计过程中很少考虑到学情,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淡薄,学习的效果也不容乐观。新形势下,数学教师一定要摆正自身的地位,认清自身的角色,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给学生足够的课堂重视和尊重,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实现有效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起源于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数学课堂要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分析和处理问题,如有质疑的要及时的给与肯定和引导。学生有疑问就说明学生在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在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这是非常难得可贵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妨从学生提出问题开始,提出问题就意味着学生开始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了。

四、巧用微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探究微课程在提升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作用和策略,首先就要清楚微课程的制作方式,一般来说,常用的微课程制作方式有:利用微课笔或者电子白板制作的微课视频、利用手机相机录制的微课程视频、利用PowerPoint办公软件制作的PPT课件微课程;利用屏幕录像软件制作演示或操作微课程等。PPT课件是一种较为常用的也是较为实用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这种教学手段较为简单,在微课教学中通过PPT课件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学习。在利用PPT课件的时候,可以是单一的PPT课件,进行点击操作,也可以通过转变保存方式,把PPT转化为视频,供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渠道学习。初中数学学科在教学内容上区别于其他学科,很多的知识点和内容不易于用文字和D片来说明,而是需要多元化的图像和影像在完成,所以可以依据教学内容的变化选取“屏幕录像专家”等软件,将屏幕显示信息动态地录制下来,形成视频微课程。数学教师在微课程制作的时候,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首先,数学微课程知识教学活动的有机构成部分之一,要想实现有效教学,必须整合其他环节的关系。除了必要的知识讲授外,还可以把数学核心要素的教学设计、习题集、学生测试等辅教学资源与微视频一起呈现给学生。其次,录制微课程视频,微视频是微课程的核心要素和构成部分,针对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取手机、录像机等携带方便的音像录制工具来进行教学视频的录制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录制微视频的时候,要讲究录制的稳定性,不要晃动和抖动画面视频。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也就是在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反思自身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第2篇: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校园核心价值文化;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校企融合

从党的十以来,国家就非常重视对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我国高职院校正在经历从外延发展逐步向内涵发展的变革历程,内涵式发展是一种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的增长模式。在这场变革色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内涵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一、以校园核心价值文化为轴心,进行多元课程设计

核心价值在的定义是“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核心价值就是组织拥有的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不可替代的、最基本最持久的那部分组织特质,是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一个组织DNA中最核心的部分。学校在确立本校的核心价值文化时要从培养的人才的社会需求出发,从而在课程建设上设置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围绕核心价值文化展开。本课题以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展开研究。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确立本校校园核心价值文化,指引校园文化建设方向。

党的十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学校办学特色,设定符合本校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核心价值理念。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为现代服务业培养从业人员的职业院校,服务行业作为主要与人打交道的窗口行业,要求从业人员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文明礼仪,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服务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文化软实力要求标准更高。为此,学院建立了以“礼”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价值体系。学校的“礼”文化核心价值理念是从学校的校训“以礼服人,求知务实”导引出的。礼文化的提升不但是体现在肢体的礼仪与语言的礼貌上,还体现在学生内在的修养上。用统一的礼文化核心价值理念为中心,培养学生知礼、懂礼、循礼,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

(二)采用调研———理论总结———实践———再调研———理论完善———再实践的渐趋递进式研究方法

采用了横向与纵向交织性调研方法。纵向上与本科院校进行比较,横向上与同等学历的高职院校进行对比。课题在第一次调研中主要是从省内的院校开展,分析出高职院校中需要具备的高等性与职业性的条件,在理论总结时主要从课程的设置上展开,课程的设置既能体现高等性,又能彰显职业性。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实践,实践后,再对省外的院校进行性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寻找解答的方法,同时进行理论上的完善,理论完善的同时再进行实践检验,不断的修改,完善。

(三)构建内外兼修的立体式公共课素质教育体系,开设主线与辅线互补式公共课

素质教育课程,拓宽学生活动范围,多角度提升学生素质,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以礼文化为核心价值理念的特色校园文化,首先要从课程设置上体现如何让学生知礼、懂礼。本课题的研究主要从公共课的设置进行研究。

1.文化引领、思想保驾、礼仪护航,构建内外兼修的立体式公共课素质教育体系

培养学生的礼文化内涵,首先要让学生知礼,懂礼,这里的礼既是指提升学生内在修养的文化知识,又是指提升学生外在礼仪规范的礼仪社交知识。为此,我校开设了如下三个层面的课程,构建立体式礼文化教育公共课体系。第一层面:文化引领,提升学生内在修养的《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等课程。第二层面:思想保驾,提高学生思想情操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三层面:礼仪护航,提高学生礼仪举止的《服务礼仪》《形体训练》《健美操》《瑜伽》《民族舞蹈》《爵士舞》。

2.必修为主,选修为补,开设主线与辅线互补式公共课素质教育课程

礼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单纯的必修课程不能满足学生对礼文化内涵的理解,为此,学校开设了围绕必修课的一系列选修课程,采用延伸式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对必修课程在深度与广度上有所延展。同时,还增加了活动课程,形成了主线与辅线互补式的公共课素质教育课程。第一,文化主线,赏析辅线,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主要开设了围绕《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必修课为主的《电影赏析》《艺术赏析》《中外音乐赏析》《POP手绘海报技法》《中国画》《摄影技巧与照片后期处理》等艺术鉴赏和审美素质选修课等课程。第二,政策思想主线,心理健康辅线,提升学生道德修养主要开设了围绕“两课”必修课和《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程。第三,课程为主,活动为辅,全面提升学生内在涵养在开设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基础上,还开展了以课下时间为主的活动课程,用课下课程来拓展课上课程,全面提升学生内在涵养。主要设置了以提升学生文化修养的读百本好书、说好汉语言、用好汉语言、写好规范字等活动课程、《生活英语900句脱口秀》、常用计算机技能培训观影赏析等活动课程。

3.专项培训、专题比赛,开展多视角的学生活动,提升学生素质

课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抓手,对知识掌握的精深还需要有专项的培训与相应的比赛进行检验。从多个视角对知识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从而才能掌握知识。专项培训是指针对某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的讲解与实践。专题比赛是检验成果的方式。主要开展了汉语言口语表达专项训练、应用文写作专项训练、英语口语表达专项训练、体育比赛专项训练、计算机技能专项训练、开展相应的专题比赛:配乐诗朗诵、中文辩论赛、英语脱口秀、读书报告会、硬笔书法比赛、普通话演讲比赛、足球赛、篮球赛、排球赛,计算机输入比赛、心理知识问答比赛等等。

4.组建社团,系统安排校园文化活动

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践行礼文化核心价值,学院团委组建了一系列社团活动,并安排了特定的社团活动时间。同时,我院形成了以学院党委为领导,党委工作部、团委、学生处、思政部、公共教学部牵头,各系部分共合作,各部门广泛参与、积极配合的“礼文化”全员育人体系。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

二、以企业人才需求“软实力”为切入,整合课程内容

校园文化是一种研究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实践文化。高职教育要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就需要学生既接受夯实的系统理论知识学习,又能在与企业零距离接触中学到技能。研究旨在解决二者融合的对接点。从对企业进行的社会调查和对毕业学生的问卷与访谈结果显示,排在前六位的分别是:表达能力(97.41%),个人实际能力(97.03%),社会实践经验(85.93%),专业方向(83.33%),其他道德水准(78.52%),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青睐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毕业生,道德素质被高度重视。

(一)系统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将企业对员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需求纳入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重点植入公共基础课程,将素质教育课程及实践活动进行系统设计并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活动课程纳入全院的教学计划。系统设计公共基础课程素质教育体系,以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为先导,推动学院全面素质教育。

(二)建立校园文化激励制度,在专业课程中植入人文素养培养内容企业对员工的“软实力”需求,体现在学生的创新能力上。人文素养的养成是学生创新的文化基础,为此,在专业课程中将学生的做人、做事要求融入课堂,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经传史集、伦理道德、诗词曲赋、琴棋书画、兵家韬略、中华民俗、旅游文化、餐饮文化、天文地理、医学法学、社会交际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

(三)制定“印记性”的评价体系,采用工作程序式的评分标准学生的专业课学习需要按工作程序进行操作,在评分标准上采用程序化的打分细则。学生最终的分数评定采用“印记性”评价体系,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留下的学习的痕迹。根据这些评定学生的分数。让学生既能掌握了工作过程,又能知晓在工作过程中个人素养提升的所在。

(四)完善活动课程学分制,解决将活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统一管理、持续推进的问题。制定素质教育活动课程学分考核制度,将素质教育活动课程学分纳入学生总学分系统,以必修课学分进行考核。设置素质教育相关机构,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建设教学场所,培养师资队伍,构建课程体系,开展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及各项活动,各项工作统筹设计、协调组织,形成良好的育人机制与育人环境,科学有效地全面推进学院的素质教育工作。主要解决如何以“活动课程”建设为载体,将“活动课程”纳入全院的教学计划,将活动课程成绩以学分形式,纳入学生学分考核范围。

三、构建“制度-行为-环境”礼文化模式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形成相互交融

高职教育要为企业培养人才,企业与校园管理的差异在于文化的不同。采用校企融合的方式,既是实现高职院校高等性,也是实现高职院校职业性。所谓的校企融合是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渗透,将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内化”入校园文化,构建以高职院校为主体,以企业文化为主导,以精神文化为重点,以制度文化为抓手,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课程文化为亮点,以实践教学为桥梁,以文化活动为平台的校企文化融合体系。既体现高等教育内涵与共性,又能将企业职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将企业文化内化入高职校园文化,形成高职特色文化,能够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一)制度先行,厘定要求

我国的高职院校基本都有着建校时间短,或由中职学校转升高职,在办学理念上,更多的是侧重技能培养,弱化了文化育人功能。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是解除这一症结的良药。用文化教育人、用文化熏陶人、用文化内化人,提升高职办学质量。这里的制度分为校园文化制度与行业行为制度。校园文化制度是学校的一些常规的规章制度,如考核制度、学籍制度等。而将行业行为制度融入到课堂中,则是在践行校企文化融合的一个创举。此项制度的设定需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行业需求,在学生进行实操课程中,融入课堂教学。例如烹饪课程中将《烹饪卫生行为规范》纳入实操课程,使学生知道在实际的烹饪操作中需要养成良好的工作卫生习惯,这样将来到企业工作,才能更具有发展空间。礼文化中的行为举止,不单纯是体现在与人交往中,还体现在工作程序与习惯中。

(二)行业品质培养,纳入课堂

从社会调查来看,企业对用工人员的道德品质要求要重于技能要求。从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来看,高职的学生来源比较复杂,现在全国的高职院校基本有三类学生来源:普通高中高考学生、单招学生、五年一贯制中职学生。因为学生来源的不同,学生接受文化教育的层次不同,大部分的学生在个人素养与素质方面都较弱,需要在高职教育阶段进行知识与行为上的培养。课堂教学中如何将礼文化融入进去,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与人文素质的良好途径,

(三)学生日常行为培养,纳入教学

主要是从学生的行为举止方面进行文字上的梳理,让学生知道如何做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懂礼的人、知礼的人、循礼的人,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培养学生的软实力,为将来就业及家庭生活做好个人内涵的培养。

(四)教师日常行为培养,纳入常规工作管理

将礼文化融入教师的日常行为中,提升教师的内质,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也是无形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文化素质。是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要的环节。

(五)校园环境人文设计,氛围渲染

第3篇: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区别范文

 实施素质教育,要在总体目标下构建具体的目标、途径和方法,做到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课程内容素质教育化。通俗地讲,就是各学科都要研究自己学科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问题。本文探讨“素质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亦即语文学科如何落实素质教育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

一、人的素质与语文素质的关系人的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是人在先天禀赋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固的性质。我们对这“稳固的性质”的判断,以适应环境和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为主要标志,是对人的适应环境、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潜在能力作用的量度。人的素质结构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劳动技术素质等。素质教育,中心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

语文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是最基本的要素。从基础教育角度看,语文素质决定人才素质品格。因为语文学科既是基础工具学科,又是陶冶思想感情的学科,同时又具有丰富的知识性。语文素质是人的文化素养的主要标志,在人才成长过程中,是最先形成素质核心的部分。

语文素质往往是一个人成才的主要制约因素。人才素质和语文素质是两个密切联系的概念,一个是上位概念,一个是下位概念。两者的基本点是一致的,基本点是人的素质。两者大部分是呈重合状态的,且两者的目标、任务相呼应。人才素质目标烛照着语文素质目标,规定着语文素质教育的方向。一个人的语文素质和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是圆点接近,半径几乎相等的两个圆。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对人的教育塑造,坚持语文素质教育目标和人才素质目标相统一,把教学生学语文和指导学生做人结合起来。

二、人的素质教育与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教育者按照“纲要”中指出的素质教育目标,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途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发掘潜能,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与应试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应试教育只强调适应学科要求,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模式,是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学生高分低能”弊病的一种概括。而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界凝聚力强、覆盖面大的一面旗帜,是教育整体改革的必然归宿。

所谓语文素质,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括思想政治、语文情趣、语文交际应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以及交际中涉及到的文化知识。具体地说,语文素质有五个方面:1.语文基础素质——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2.语文智能素质,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3.语文技能素质——听、说、读、写能力;4.语文道德素质;5.语文审美能力。语文素质教育,不只是字、词、句、段、篇的教学及听、说、读、写、书(写字)能力训练。知识和技能只是素质的外在形式,素质教育有更丰富的内涵,是深层的教育,是根本。

语文素质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的认识、情意、操作诸因素的统一,语文素质各要素的和谐发展,不是孤立的某方面的单项指标,也不是几个单项指标的简单相加,是一种综合效应,综合整体水平

三、小语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小学阶段切实打好语文基础,提高语文素质,将对各类人才的成长,从基本素质上打好基矗

为此,在语文教学中——

1.明确认识学科性质小学语文具有语言和思维的辩证统一关系,不但具有工具性、思想性、知识性的特点,而且带有基础性、社会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正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是教好这门学科的基本前提。教好这门学科,不但对于学生学好各门学科十分必要,而且对于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4篇: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区别范文

探讨与研究学科素养的相关内容,首先要对学科素养的概念界定清楚,包括宏观层面上要对素质、PISA、教学实践以及学科基础等进行界定,还要从具体学科素养的内涵与构成要素上加深理解[2]。

1.宏观层面学科素养的概念界定

宏观层面学科素养的概念界定可以通过以下四种途径来进一步明晰:首先,要明确“素质”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点,其中学科素养指的是“关于各个不同学科相对应的‘四基’、‘四能’与基本思维形式和方法”。其次,学科素养所体现出的教育思想可以通过分析PISA2006、PISA2015对科学素养的定义重新进行归纳总结和升华。进一步可以得出,他们所侧重和关注的是如何应用知识,关注学生对于各个学科的投入状态和感兴趣程度。再次,要学会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并结合教师的实际教学,总结出学科素养指的是作为一名学习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并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素质。最后,分析探讨学科本身的发展,归纳出学科素养指的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习得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培养出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学科思维方法、学科素质等。以上四种研究尽管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但仍属于理论上的判断,不免带有主观性,最终都没有正式总结出学科素养的定义,其中须强调的是学科素养中的学科能力更加注重运用本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2.具体学科的学科素养概念界定与解释

其一,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各个不同学科的特点,分门别类进行探讨。探讨不同学科的学科素养内涵主要包括能力说、素质说以及心理品格说。能力说即是指PISA对某些学科素养的定义;素质说即是指它主张素养是通过后天习得和培养出的;心理品格说即是指提出某个学科素养是学生经过长时间学习之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格。其二,研究不同学科素养的构成要素。不同学科素养的构成要素大致包括学科知识、技能、方法、情感这四个维度。有学者提出每个学科素养都包括相对应的基本素养和核心素养。基本素养是对某个学科的知识、方法、技能、情感的综合体现,核心素养则是对这个学科的认识、理解与运用,两者是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

二、学科素养与课程设计的内在关联

要深入研究学科素养,首先需要对学科素养这一概念进行系统性的基本理解,其中包括学科素养的基本性质、逻辑起点、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以及针对学科素养而构建的课程设计等方面,只有厘清本问题才能够顺利进入下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中。

1.学科素养的基本性质

首先,学科素养通常是学科目标之一。最近几年进行了关于学科素养的教育改革,强调学科素养的重要性并把学科素养作为学科目标。其次,学科素养具有综合性和广泛性。某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相较于学科素养显得相对零碎,但学科素养覆盖面相对较广,不仅仅包括相对应学科的知识、技能,还包括其方法、思维、情感等。学科素养的综合性还体现在解决问题方面,它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综合能力,这也成为在进行教学评估时的侧重考查方面。最后,学科素养具有可教性和可学性。具体来讲就是教师通过不同学科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不断传授学生知识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逐渐培养学生不同学科的学科素养。这些素养也会为之后其他学科的素养打下学习基础,因此,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过程。

2.学科素养的逻辑起点

学科素养在传统学科的课程设计中通常被局限于学科立场,其一般性操作包括以下几点:探讨和总结不同学科的特点、相关学科的专家和学者聚集起来讨论并发表意见、专门组织一次关于学科素养的研讨会、对研究结论进行下一步验证并在不足之处加以调整和改善等。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NAEP)针对学科素养重新制定,这反映出的问题是单纯站在单个学科的立场上来探讨学科素养是远远不够的,研究学科素养应该具有大局观,这种大局观指的是把教育的培养目标作为一个整体来认真对待,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习者通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需要不同学科之间相互整合、相互联系。近年来各个国家和地区通常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来制定确立教育标准,核心素养成为学科素养的逻辑起点[4]。

3.学科素养的表现形式

在界定学科素养概念及明晰学科素养的逻辑起点之后,还须了解学科素养的模型。通过文献查阅及研读发现,学科素养模型在当下分为五大类型。第一种学科素养模型由学科主题和学科素养构成。比如数学素养包括数学推理、数学论证、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等等。第二种学科素养模型由学科主题、学科素养及认知要求三方面构成。譬如语文素养就通过语文主题、语文素养及解决语文方面问题的认知要求来综合描述语文素养模型。第三种学科素养模型由学科主题、学科素养及表现水平共同构成。第三种类型与第二种类型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共同包括学科主题和学科素养,且表现水平和认知要求都是关于解决问题的,区别则在于认知要求是内在的,而表现水平是外在的。第四种学科素养模型由学科主题、学科素养及问题情境构成。此类模型中的科学素养包含转化、推理和探究。第五种学科素养模型由学科主题、学科素养、认知要求及问题情境共同构成。以上五种学科素养模型有相通的地方,也有些许区别,通过综合认识并分析各种模型的特点能够加深对其的理解,以便进行下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4.转向学科素养的课程设计

课程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包含着很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不同的学科课程。在不同的阶段人们关于学科课程的理解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目标,第一是学科知识与技能。在工业程度不高的时期,工作岗位需要的工人仅具备简单的知识与技能即可,这一要求反映在学校便是学校要以各个不同的学科课程为主,学生要能够掌握专业知识并提高专业技能。第二是学科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众多职业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的不仅是简单的单科知识与技能,而是需要职员对所学的学科进行综合整理以便面对日益复杂的问题。这一要求使得学校对学科课程目标作出一定程度上的调整。学科素养成为确立学科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学科课程目标也在回应着社会的需要。这种转变不仅具有学术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基于学科素养的课程改革

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具体不同学科的教学来展开,因为学科教学是提升学生能力、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最基本途径。由此看出,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两者是不可分割、相互紧密联系的。

1.明晰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的关系,发挥现有课程标准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须通过培养不同学科素养来实现,而上文指出不同学科素养的逻辑起点又是核心素养,因此需要将两者的关系进一步明晰,其中包括各自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两者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构建不同学科素养也同样须考虑多方面因素,诸如国际教育背景、国内教育背景和趋势、课程实施过程以及课程标准等方面的因素。由此产生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如何发挥课程标准的作用或者说如何使课程标准的作用最大化。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将不同学科的课程标准存在的隐性的学科素养显性化,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教学实践之前明晰须培养的学科素养有哪些具体内容,而不是仅仅依靠意会来领悟。第二种方式是整合所有学科的课程标准,并总结归纳出相同的学科素养,有些课程标准能够明确对应到学科素养,但有些相对模糊,相同的课程标准可能指的不是单一的学科素养,因此需要重整使得其能够一一对应。

2.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架必须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

目前我国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修养三大类素养,其中每一类素养又包含其他相关指标,比如自主发展素养包含自我学习、自我审视、自我提升和自我创造这几方面的指标。尽管每一项具体指标不同,但在本质上不外乎知识、技能、情感这三个方面,但需要注意的是,核心素养并不是简单各项指标的叠加,而是所有指标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的综合素养,最终实现“1+12”的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再需要单一素养和能力的人,需要的是能够将各种素养与能力综合起来发挥作用的人。各个不同的学科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为不同学科的构成要素不同,但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或者说是极为相似的。由此可以得出,核心素养是包括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各个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的、多元化的系统。

3.建构本土化的学科素养模型

在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国要在目前教育现状和教育发展基础上建构出本土化的学科素养模型,以便适合我国学生的发展。在此过程中须考虑众多因素,诸如如何描述学科素养、能否用具体的问题情境来描述学科素养、目前我国的教学忽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如何在学科素养中改善等等相关问题。要使学科素养本土化须考虑现有的课程标准、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些都是本土化学科素养模型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6]。在有了学科素养模型之后便能够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提供范式,使教师和学生都不至于茫然无措,教师能够明白在教学过程中侧重讲授什么、着重培养学生什么素养和能力。上文中提到学科素养目前存在五种类型,我国可以通过对这不同视角的五种类型进行深入的研讨,总结出共性和个性,分析出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再依据现有教师水平、学生发展水平制定出我国的学科素养模型。

第5篇: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区别范文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及其他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合格的音乐师资。具体要求是通过教学及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的精神。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具备适应中小学和其他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学需要的理论,知识。能力和素养,奠定终身享受音乐、学习音乐、传授音乐的良好基础。针对过去某些程序上存在的重技能技巧、轻音乐文化,重单项专项、轻综合素质。重某些专业音乐创作流派的音乐作品,轻多元文化的倾向,应当提供培养全面发展型、综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其他阶段、类型的音乐教育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它的基础性。专业性和师范性。

基础性。指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本科阶段,虽然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相比较而言是专业性音乐教育,但是这种专业性音乐教育仍属单位教育专门人才的基础教育,因为在它之后还有硕士阶段、博士阶段的教育,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教育专业。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中,除了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之外,还应当为硕士、博士阶段的教育打好宽厚的基础。

专业性,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普通学校教育在培养目标方面的主要区别。对于普通学习音乐教育来说,音乐学科是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中的艺术审美、音乐审美教育。其目标是在音乐审美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康的人格,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

师范性,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培养目标方面的主要区别。如果说,专业音乐院校是以培养音乐表演艺术专门人才(即歌唱家、演奏家、指挥家),音乐理论、音乐创作专门人才(即音乐理论家、音乐评论家、作曲家)为目标的话,那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就是以培养中小学的教师为主要目标。

三、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

根据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必须要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计划。在这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应包括三大部分。即:素质教育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1、素质教育课程

素质教育课程指的是一般大学本科生。包括音乐教育专业本科生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教育的课程。在以往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称之为公共必修课。包括政治课、文化、教育课程、体育和计算机理论与实践等。由于在高等师范院校中,从培养中小学和其他学校师资这一目标出发,从教育部到各大学都有对素质教育课程的统一规定,各院、乡专业没有太大的自主权,所以,这里主要讨论的是专业课程。

2、专业必修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大致有如下类别:①音乐审判类课程;②音乐表现类课程;③音乐创造类课程;④音乐与相关文化类课程;⑤音乐教育类课程;

音乐审美。是音乐艺术和音乐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人类的音乐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音乐美和接受音乐美的活动。为了适应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音乐专业课程中。也必须以音乐审美的理论作为统领。

音乐表现,是充分体现音乐艺术实践性特点的一种方式。因此在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中,必须重视音乐表现类课程的设置。让学生在声乐、钢琴、合唱与指挥、民族管弦乐器、西洋管弦乐器、合奏、艺术实践等演唱、演奏的实践活动中。表现自己的感情。

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是在《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新创设的教学领域。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的作用,充分注意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应当成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的两个方面,使音乐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课程类别,成为促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素质提高和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腾飞的两扇金色的翅膀。

音乐与相关文化类课程包括:民族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世界民族音乐、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音乐与自然社会民族等。此外。应在其他课程中注意音乐与相关文化内容的讲授。一方面从文化脉络中来介绍音乐。另一方面注意音乐中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讲授。

音乐教育类课程,这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区别于专业音乐院校的特色课程。这一课程类别应当包括: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教育学、中外音乐教育理论体系、音乐教育电化技术、音乐教材教学与教案写作、教育实习等。

3、专业选修课程

第6篇: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大学音乐;欣赏教育;素质教育;功能分析;完善策略

音乐教育一直被大学教育所忽视,随着近几年教育改革的推行而有所起色,其从表面上看,与帮助学生就业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从教学的实际影响力来看,对于激发学生创造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大学音乐欣赏教育,其不仅可以让学生发展更加全面,还可以兼顾学生的心理与个人审美。

一、大学生音乐欣赏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功能分析

大学生音乐欣赏教育与素质教育,不仅有助于增加学生的人文关怀,提升其人文素养,而且有助于提升审美水平,疏导学生心理以及优化德育工作,提升学生情操。

(一)增加人文关怀,提升人文素养

学习成绩、知识掌握情况代表着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以及专业程度,而人文素养则代表着学生的精神文明、个人涵养等。大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一直存在缺失,而大学音乐欣赏教育则可以对这一缺陷进行弥补,通过增加课上的人文关怀,带领学生深挖音乐之中的情感内涵等,让学生可以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不断的接受人文教育,最终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

(二)提升审美水平,疏导学生心理

大学生在思想方面不够成熟,但是在行为上却大胆前卫,因此很容易被社会上不良因素所影响,因此必须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是非判断能力,能够时刻保持正确理性的思考。音乐本身是就一门高雅艺术,在音乐的熏陶下学生的审美会有所提上,对真、善、美的感知也会更加的敏感,可以帮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中找寻到美好、质朴的东西,而避免学生被一些缺乏艺术底蕴、没有审美价值的文化所影响。并且,音乐能够进行情感上的宣泄,所以在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学生心中的负面情绪也能有所减少,具有疏导学生心理的功能。

(三)优化德育工作,提升学生情操

拥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德是教师对于学生美好的期望,因此大学的德育工作一直在不断的进行完善。从实践角度来看,随着素质教育的出现,音乐欣赏教育也可以对德育工作进行促进,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音乐家的高尚情怀进行学习。并且经常进行高雅音乐的欣赏,学生的情绪会一直保持在愉悦的状态,用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每一天的生活。

二、大学音乐欣赏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完善策略

(一)确定教育方向,提升教学水平

素质教育是一个大的前提,在素质教育这一前提下各学科都会结合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方案。因此对于大学音乐欣赏教育也不例外,因为之前一直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所以在教学水平以及教学目标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和弊端。鉴于此,大学音乐教师应该加大对素质教育的了解,明确音乐赏析教育的发展方向,将培养学生素质纳入到教学目标之中。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自身的音乐鉴赏水平进行提升,进而促进大学音乐赏析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合理利用资源,提升利用效率

现代大学可以用于进行音乐欣赏教育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并且很多学校因为教育资金有限很难为音乐欣赏课提供完善的教学条件。鉴于此,音乐教师应该发扬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对学校之中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掌握,并结合欣赏内容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例如,可以借助学校的网络教学资源下载音乐欣赏资料以及搜集一些与欣赏作品相关的信息;或者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音乐的播放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对音乐进行欣赏等等。

(三)迎合教学需要,完善教材内容

当前很多大学都没有专门的音乐欣赏教材,音乐欣赏往往与音乐授课结合到一起。而部分院校虽然有音乐欣赏教材,但是教材内容在丰富性以及先进性等方面也都存在不足。所以,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对音乐教材进行重新的编订,针对大学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设置音乐欣赏板块,选取一些代表性强,个性突出的音乐作为音乐赏析的对象,并且适当的加入一些现代的音乐元素,让音乐欣赏可以与时俱进,不再停留在歌剧、民歌的范畴。

(四)加强教师培养,打造教师队伍

音乐欣赏在之前的大学音乐教学中占据的比重并不大,因此很多大学音乐教师并不能很好的完成音乐欣赏的教学,没有充足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作为支撑。鉴于此,大学院校若想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对素质教育进行落实,那么就要在教师培养,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下功夫。首先,要组织大学音乐教师接受音乐欣赏方面的教育,弥补教师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其次,要让教师之间进行经验的交流,避免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中出现失误;最后,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共同进步,在欣赏一个音乐作品时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索和讨论,听取学生的意见,进而对音乐欣赏产生新的认识。这样既有利于减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关注,可以更好的达到音乐赏析的目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欣赏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有着共通性,强化音乐欣赏教育就是对素质教育的实现和深化,能够让大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培养。这不仅有益于大学生增加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实力,同时还能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对生活充满热爱,用一个更加阳光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之中、工作之中,对其今后的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大学音乐教师应该注重音乐欣赏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并且充分的将二者的功能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张又丹.大学音乐欣赏教育及其素质教育功能研究[J].北方音乐,2011(01).

[2]李英玉.音乐欣赏对大学生审美心理发展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第7篇: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美术教育;中国画;面向全体学生

推动义务教育的平衡发展是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新目标,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让孩子受到公平的义务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从学科价值来说,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是一种基础美术,也是一种公民素质教育,那么它就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然而,“面向全体学生”是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如何来实现中国画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目标呢?

首先,教师必需深信每一位孩子都具备学习美术的潜能,并使学生能在他们差异潜质的基础上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教学内容的抉择上留意选择那些孩子感兴趣的、可以学会的美术常识和技能作为教学的根本内容。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的“面向全体学生”强调了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普及与强制性,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基础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新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其中一方面是指“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美术的权利”,为人师者要注意因材施教,兼顾班级上不同层次学生美术学习的需要使之可以各取所需,并能够做到互为合作。针对像美术课这样教授时间短、实践活动时间长的学科,一般以2-4名同学为一小组围坐在一起进行合作学习为佳。小学三年级孩子的认知进程由具体绘像向抽象绘画过渡,心理活动由不随意性向随意性和自觉性发展,有很强的求知愿望,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团体意识开始形成。然而对于中国画这一较为传统而又枯燥的特殊画种,孩子学习国画能力水平较低,因而选择相对不太复杂的内容组织教学,使学生易接受新知识并善于发问。在了解抽象的生宣纸特性时,教师在课堂上先让学生从观察开始,对比“生宣纸小纸人”与以往的儿童画里的人物在着装上的区别,带动学生回顾学过的着色知识,引出教师另类的着色方法――将生宣纸直接放入彩色水中,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学生观察老师示范,回答发现了什么?培养了学生观察才能、语言表述才能。当学生对这种特有的纸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教师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满足了学生的体验感。全体学生带着这份兴趣自主地参与到国画基本知识的学习当中来。

其次,“面向全体”要求老师做“园丁”,而不是“伯乐”――多一些培养与灌溉,少一些鉴别与选拔。真正表现素质教育真谛的美术教育应该具备广泛的适应性和容纳力。

在美术教育中,老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个孩子的美术文化素养得到进步并使他们喜欢美术,这是美术教师的基本责任和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美术学习上体验胜利、享受快乐,这是每一位美术老师在教学中所应关注得焦点和致力的目标。比如,在《中国画之宣纸篇》中,新授环节中教师特别设计了信封里装两种不同纸质的纸,让所有的学生在动手探索时发现其区别,从而自主地学习、思维并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改变学生传统的思维学习方式,以达到培养学生扩散性思维的效果。此时小组合作学习,彼此之间交流信息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对不同纸质的区分、辨别,用语言把所理解的表述给组员听。此时的学生消除了紧张心理,比较容易开口,且思维得到了扩展,建立起自我价值意识和信心。学生收获了成功,保持了学习的激情,便会很容易接纳一些枯燥乏味的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知识。接着学生将进一步体验中国传统绘画所用到的生宣纸特有的性质,这时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同学之间的协助精神得到培养。通过共同作画学生们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

最后,关注每一位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的表现和发展,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采取教学策略和手段,力争让有差异的学生同样能够取得不同的收获。《标准》强调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一起讨论并选定展示作品的方案。

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设置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独立思考,构造创意并使用美术语言和多种媒材创造性地加以表达,处理问题。这是教育界提倡的“以问题为基础学习”在美术学科的具体运用。正所谓“思维起于问题而至于结论”,此种教学措施更多是对学生个人智慧和探求能力的尊重,教师只需做到有效地引导和适时地启发。《中国画之宣纸篇》这堂课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使课堂教学与学生体验有机的结合起来,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丰富有趣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以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知识,善于发现“不同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述枯燥乏味的中国传统绘画知识。整个教学过程是在友好的、积极的氛围中进行。特别是小组合作创作习作――给花仙子变出五彩的花这一环节,学生的热情更是达到了极至。在习作当中,学生们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懂得了集体的力量大无边、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教师简单的赞赏和鼓励足以让学生更加肯定自身,对美术的兴趣更加浓厚。作为教师,在学业评价中,因人而异,无论是谁,不论作品的质量如何,只要参与学习就能得到肯定与表扬。以关注他们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意识、学习过程和合作精神等综合才能作为评价标准。最终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让全体学生获得了胜利,收获了快乐!

美术课虽非主科,但它关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的眼光,良好的行为,对生活的热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起到了不可漠视的重要作用。甚至对学生将来的生活都有着深远意义的影响。只有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方可让绝大多数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核心素养”,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美术素质教育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姜凤华 著:《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 应湘 著:《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成长》,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 宋秋前 著:《课堂管理问题问诊与矫治》,载《教学与管理》2002年第34期.

[4] 《书画教宛》《论素质教育下的儿童美术教育》 2001年 第十期.

第8篇: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区别范文

结合乡土文化的特征与这三个方面的阐释为乡土资源的开发与语文课堂相结合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1.乡土文化为实现新课标基本理念提供丰富资源。新课标是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反过来,教材是对新课标的再组织再创造,是新课标精神的体现。目前课堂使用的教材无论是人教版的还是鲁教版、北师大版的,都以此作为编排的依据,但这三版教材作为全国通用教材都只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因此在资源的提供上有一定的限制。而乡土文化既体现中华文化的共性,又体现地方文化的个性,那么在教材的编排上,在体现新课标的大前提下,既是对通用教材的补充,又是新课标精神理念在地方深入贯彻的体现。乡土文化内容的多样性和获得方式的多样性使得它与通用教材相比,体现新课标精神的内容和手段更为丰富。

2.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体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的新课标理念。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而乡土文化多或以语言的方式存在的,如戏曲、楹联、地方历史等;或是借助语言为工具体现其存在,如乡土民俗、名胜古迹等。前者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艺术、语言现象,对其开发也就是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语言的积累;后者需要资源开发者对语言文字准确生动的运用,这更能有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方法的改进:两者相结合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体现“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新课标理念。前文笔者已指出乡土文化此与彼的最大区别主要是审美观和具体文化内容的区别,正是有这种区别,才有乡土资源开发的必要,也正是在对这种区别的深入研究中,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4.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体现“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新课标理念。新课标指出:“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按照具体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发展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业务特长,根据时代的需要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

以上是新课标基本理念给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与语文课堂相结合带来的理论基础,此外,两者相结合也有其现实的基础――学生学习了解家乡文化意义。

一.乡土文化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可操作性

课堂教学作为传统的也是当时当下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在当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条件下不可替代的最有效的主要教学方式,主要的教学方式当然是为了完成主要的教学任务――通用教材文本的教学,但通用教材不是新课标精神的唯一具体呈现方式,新课标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部分明确提到“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

二.但课堂教学也有其局限性

1.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我国,一节课45分钟,教学活动一般在教室开展。时间有限制但教学任务必须完成,教师必须在两者之间平衡。绝大部分教学只能在教室开展,空间的限制也就有了教学手段方式的限定。

2.缺乏直观性。由于课堂空间的限制,大部分乡土文化存在的形式让你不可能将它们搬进教室让学生对其有个直观的了解。如特色建筑、民风民俗等。这些文化形态只有直接接触它们才能真正感知它们的魅力。

第9篇: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区别范文

摘要: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素质教育教学策略的构建。具体来说,教师要顺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转变观念,强化自身素质;要注重学生的个性,不断培养学生自信,提高学生素养;要注重学生兴趣培养,发挥学生潜能,调动学生积极学习数学课程。

关键词: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 策略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全面实践素质教育,既是时代使然,更是责无旁贷。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激发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沟通,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当前,在教学中如何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呢?

一、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教学中,只有教师自觉实践素质教育,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素质教育中,并贯穿到整个课堂,素质教育才会得到落实。作为一线小学教师,承担着学生基础教育的重任,肩负着培养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历史使命,努力强化自身素质,扎实学习教育理论,提升专业技能和内涵修养才能担当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转变观念,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构建正确的育人观和人才观,努力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加强学习,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实践学,从教育理论书籍、杂志、网络、报刊、培训、研修、教科研等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提升素养;要不断学习、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师要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树立现代教学理念,正确处理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关系,进行对话教学、理解教学及反思性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舞台,成为学生创新精神和生命潜能释放的场所,让教师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同时,教师要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给学生更多关爱、帮助和尊重,让他们对教师产生亲近感,教师要更加注重培养学困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鼓励和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见解,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彰显个性,让学生在自信中快乐成长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要“因材施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核心内容。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按照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力争达到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教学目的,教师要充分兼顾到学科特点和学生特性,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让所有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到客观存在个体差异,评价学生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对学困生,特别是中、慢生教师要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要注重他们个性特长和内心世界的培养,使他们的人格和学习的权利得到保护和尊重。在这方面,要十分注重学生学习数学自信心的培养,根据学情设计教学,精心引导,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获得成功中产生自信,从自信中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在教学实践中,不论新课、练习课,还是复习课,都精心设计一些学习程度不同学生都能做的课例。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一道一题多解习题,制定了三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第一类只做自己会做的一种解法的学生,并且解答正确;第二类至少要做两种解法的学生,每种解答是否正确需检验,最后要将解题思路向全班汇报;第三类必须做两种以上解法的学生,每种解答是否正确需要检验,对不同解法的思路、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汇报。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动起来,采用多种解题方法完成练习,让学习较好的学生讲一讲解题的想法和思路,其他同学开阔思路,确保了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数学学习及应用过程,去思考和探索数学问题,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培育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内化了他们的数学素养,拉近了学生与同伴、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让每位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活了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勇气和信心。

三、激发兴趣,着力挖掘学生数学学习潜能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兴趣以及对知识积极探索和拼搏的精神,最大限度调动每位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那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实践中,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用数学知识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并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感悟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要创设一个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与学生零距离沟通,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空问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释放出生命潜能和创造动力。教师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郭沫若说过:“兴趣能创造勤奋,勤奋能创造天才 ”,所以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获得成功的源泉学生一旦产生兴趣,思索问题就会积极主动,就会产生强烈求知欲望。

作为教师,我们要正确灵活处理教材,借助课件、图片及实物,将抽象、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有趣化、简单化、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空间。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的认识”时,我首先将七巧板、红领巾、书本、衣扣、扇子、象棋等常见实物展示给大家,接着经过多媒体演示,将实物抽去,留下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等几何图形,让学生感到几何图形就在自己的周围,摸得着,看得见,消除学生对数学的神秘感和畏惧感,从而产生亲近感和探索新知的浓厚兴趣。学生在趣味性、好奇心的推动下,就会参与到自主、合作、探究的数学活动中,进而找寻规律、培养技能,体验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