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政治文化的特征范文

政治文化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政治文化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政治文化的特征

第1篇:政治文化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融合 职业性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

On the“Vocational”Characteristics ofCampus 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XU Shengdong

(Ningbo City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Ningbo, Zhejiang 315100)

Abstract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ims to train high-quality technical and applicable talents of enterprise, while campus culture is the most direct and effective way to edify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Only when absorbing excellent enterprise culture, strengthening organic integra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enterprise culture, cultivating campus culture with “vo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can colleges reach the goal of training.

Key wordscamous culture; enterprise culture; integration; vocational

近几年来,由于全社会对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自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实施以来,全国各类职业技术学院蓬勃发展,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许多高职院校已由建校初期的规模发展,转变为内涵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对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统一思想,提高师生综合素质,建设和谐校园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如何培育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职业性”,建设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素质好、知识实、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严峻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1 “校企文化”的差异

高职院校中,校园文化是全体师生在校园内所开展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是一种精神风貌、一种心理状态、一种价值取向,被学校全体师生所共同认同和遵循,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为表现形式,以制度文化为导向。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教育目标,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当具有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能,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高职教育不仅仅是学历教育,而且还是一种职业教育,理应融合教育文化与职业文化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即要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培育校园文化的“职业性”这一特征。

然而,企业文化作为营业性机构,在价值目标和对人才的培养角度,与高职的校园文化必然存在着差异,两者不尽相同: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而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它的最高目标则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2 加强“校企文化”融合,培育校园文化“职业性”特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比较及对高职“职业”特色校园文化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很多地方相融合、相贯通,因此通过对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深入研究,不断加强“校企文化”的融合来培育校园文化“职业性”特征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2.1 培育校园文化“职业性”特征是服务企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高职教育的宗旨是培养面向企业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尤其作为地方性院校,培养满足地方经济需要的人才是高职院校的职责所在。在人才培养的同时,高职院校还应主动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促进企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决定了高职院校要有很强的服务功能。

目前,大多数企业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服务理念不断更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水平远远地走在了高职院校的前面。在高职院校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加强“校企文化”的融合,一方面可以学习优秀企业的“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的理念,借鉴企业完备的服务体系,以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学校与企业全方位的实行“校企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有利于学生从入学起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熟悉、认同企业文化,以至于将来毕业后进入企业缩短适应期。

2.2 培育校园文化“职业性”特征是创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姓“高”也姓“职”,同时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因此它的办学特色离不开高职教育的本质特性。在这一共性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突破学校的常规发展,突出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应从建校初期的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逐步形成某一方面的办学特色。

著名教育哲学家、国学家涂又光先生的“泡菜”理论:“泡菜的味道,主要取决于由糖、盐、生姜、大蒜等构成的泡菜的味道。同理,大学的教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特色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重要标志。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只有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实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吸收不同类型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才能形成各具特点、百花齐放的以“职业”为特色的校园文化。

2.3 培育校园文化“职业性”特征是实现高职毕业生“零距离”就业的重要手段

学生的职业素质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无法养成的,而是需要通过一定职业的文化氛围来陶冶,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规范自身的思想和行为。然而,不同的职业往往有明显不同的职业素质要求,这种包含职业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只有通过“校企文化”的融合才能形成。

现代企业选择人才的依据绝不限于学生的一纸文凭或技能证书,他们更看重应聘者的职业素质。他们认为应聘者除了应具备必要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外,更应具有忠于职守、严谨负责、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当你的职业素质条件不能够适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时,就业困难的问题也就难以避免。一方面不少学生感叹就业难,另一方面,许多用人单位也在四处寻觅,抱怨用工难。

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有机的融合“校企文化”,构建以“职业”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来尽量缩小学生学习与就业之间的距离,高职毕业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将大大促进就业进程与成效,以实现“零距离”就业。

3 吸收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培育校园文化“职业性”的特征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围绕着高职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构建自己的文化特色。

3.1 物质文化上突出“职业”的特点

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是要在社会上、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因此,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在学校接受知识,而是要学习实用就业能力的。然后,在这知识与能力之间有一道“鸿沟”,需要“实训”来填平,因此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设施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在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由过去的偏重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到偏重实验实训教学设备建设,重视校园环境的职业化、社会化建设。鉴于高职院校不仅“姓高”而且“姓职”的实际,高职院校不能一味地模仿普通高校的建设模式,而必须在物质层次上突出“职业”的特点,以适应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3.2 制度文化上引入“职业”的模式

在高职院校,制度文化主要是用制定的规章制度或要求来规范和约束师生的行为,以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因此,高职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中,不仅要考虑到严格完整的规章制度本身在维护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中的作用,而且要考虑到高职校园制度文化与企业制度文化的衔接,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对企业制度文化产生认同,缩短学生今后踏上工作岗位接受企业制度的适应期。如引入“模拟公司”的模式,将公司对员工的一系列要求体现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在考勤制度中,不仅仅要求学生上课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还要从违反考勤制度对企业生产的影响和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的高度去认识,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其遵守纪律与制度的自觉性。高职院校在制度上引入“职业”的模式,让学生在校园内接受企业制度文化要求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职业素质的养成。

3.3 精神文化上培育“职业”的素质

精神文化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这两种文化对接的关键。近年来,用人企业越来越看重高职毕业生的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吃苦耐劳精神、责任感等职业道德素质。他们认为高职毕业生不仅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健康的心理品质等,而且应该对企业的经营观念、企业精神等企业精神文化有所了解,要认同企业的文化,形成与企业相统一的价值观。

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引入企业精神的精髓内涵,让学生了解和熟悉企业精神的基础上,在精神

文化上培育学生的“职业”的素质。

4 校企合作是培育校园文化“职业性”特征的重要途径

高职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上需要实行校企结合,吸收和借鉴不同类型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近年来,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等形式,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努力争取校企的对接,真正地实现了校企文化互融互动。企业的能工巧匠被聘请到学校讲学、传授技能,学校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学生到企业一线顶岗实习,实现校企联动;学校与企业合作举办校企联谊活动、校企合作论坛,拉近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距离;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学生的第二课堂中,如举办“技能节”等竞赛活动,将创新意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等企业文化的内涵融入活动中;经常举办企业家报告会,聘请企业老总来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将学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尽早为就业做好各项准备。

总之,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到校园中来,促进“校企文化”的有机融合,进而真正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这已成为当前众多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首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汪长星.解析高职校园文化的定义及内涵[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2]李国桢.高职教育服务职能的内涵解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6).

第2篇:政治文化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品 产品特征 产品范围 产品价值

引言

根据文字学考证,“文”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形状类似四条线相交,故“文”的原始意义有“交错”之义,指经纬天地自然本身是相互交错的。“化”是回首从人之意(张从益,张苹英等,2004)。《易·贲卦·彖辞》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中国古人有关文化的最早论述。其意思是,观察人类文明的进展,就能用人文精神来教化天下(汤一介,2005)。儒学思想在中国占统治地位后,逐渐形成了“重义轻利”的文化观。义者,礼法也,即精神;利者,经济也,即物质(张从益,张苹英等,2004)。

英国杰出人类学家泰勒(1832-1917)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书中提出“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泰勒的定义似乎更强调精神文化,而不包括物质文化。美国戴维·波普认为文化应由三个主要元素构成:符号、意义和价值观—是人们辨别好坏、正误的标准;规范准则—决定了人们如何思维、感觉和行动;物质文化—实际的和人造的物体。按照现代观点,广义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制度习俗文化(人类活动作用于社会)和精神文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本身)。狭义文化专指精神文化(张从益,张苹英等,2004)。

文化产品的产生可能早于文字的产生。在新石器时代出土的陶罐中已经有了艺术创作。但这时的创作更可能是作为原始人类的共同财富,而非为个别人所专有。随着文化产品类型与单一类型产品量的丰富,更由于私有制的发育,社会分工的专业化与精细化,马克思所追求的商品的条件渐渐得以满足。文化产品因商品化而失去了公共财产的性质,成为贵族和上层社会消遣的专有物。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前期,有一批专门从事文化产品设计与生产的人,他们要么本身就是贵族,如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与他的儿子王献之,要么隶属于或依附于贵族。由于门阀世族的森严等级,文化产品是直接为上层创作的。但是这并不是说平民就无缘接触文化产品,事实上,平民世界的文化生产也不曾间断过,但他们的生产在当时因其地位而不足以主导文化生产的航向。

自隋唐以后,情况出现了变化。其中,两个突出的人物一直为后人所乐道。其一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白诗的特点是通俗易懂,传说白居易每写成一首诗,总要念给不识字的农妇听,然后反复修改,直到她们听懂为止。可见,其诗歌创作是直接面向大众的。其二是唐代中兴之主李隆基,关于其政治是非此处不加评论,单讲其与文化产品的渊源。李隆基被尊为梨园鼻祖,他不仅养了一群戏剧演员,而且自己也在高兴时粉墨登场。由于皇帝陛下对戏剧的喜爱,直接推动了当时戏剧的发展,使戏剧深入到平民阶层。自唐以后,文化生产者及其受众(按照现代经济学术语,即消费者)逐步走向多元化。

元代杂剧,明、清小说和戏曲的创作者与观众以平民居多。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解放前,解放前的一些老照片和文学作品中时常可以看到茶馆中的各种表演者,观众大都是平民,至于达官贵人,他们或者可以采用包场,或者采用包厢的方法来显示与草根阶层的不同。

以上对中国文化产品的历史回顾,至少述及了四种文化产品,即文物(陶罐)、书法、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和戏曲(包括各种戏剧、小曲)。它们都可以归入艺术。事实上,早期的文化产品主要就是艺术。在国外也大抵如此。在世界近代历史中,由于机器发明和文化的渐次普及,文化产品遂得以产业化。

文化产品特征

(一)文化产品的定义

现代意义的文化产品是属于文化产业的。与文化产品不同,文化产业的孕育和产生至今不超过200年。在对文化产品的历史回溯中,一再关注的是文化产品是否接民,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一旦实现了这个条件,那么文化产品的市场化便近在咫尺。

可以为文化产品给出一个定义。文化产品(Cultural Products)是指满足人们精神需要,并且主要用于交换的物品或服务。为了使文化产品能包括属于自然创造而非人造的一部分,我们使用了外延更广的“物品”。从外延上看,物品>产品>商品。在西方经济学(与经济学对应)意义上,产品就是能够买卖的物品,而不管得到该产品的过程是否凝结了劳动。这个概念也许令人感到陌生。原因不难理解,不管是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经济学,都未将文化产品纳入研究范围,尽管在某些文化产品的边缘,也曾侵入该领域。所以,对文化产品的研究属于一个崭新的领域。那么,如何识别文化产品?

(二)文化产品的特征

比较典型的文化产品一般不需要使用许多设备(Heinz Steinert,1998)。比如,青少年拿起一支笔就可以写诗或小说。对于属于内容(Content)、符号(Symbol)或文本(Text)制作的文化产品,这都是真实的。至于在文化产业中占据较大份额的旅游业,就更是如此了,但稍有不同的是,旅游业通常需要在建筑方面有较多的投资。

第3篇:政治文化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特征;价值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6)06-0072-05

辽西,从人文地理学上的角度考察,是指“燕山山地以北,西拉木伦河以南,医巫闾山以西和七老图山以东的区域”[1]。从现有的行政区划考察,辽西地区是指辽河平原以西与河北省、接壤的辽宁省西部地区,共包括锦州、朝阳、阜新、盘锦、葫芦岛五市。因本文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区域文化特质,因此,这里的“辽西”采用的是人文地理学区域概念。

辽西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地域特色凸显,内涵丰富厚重等特征。这里有标志着物种发轫的“古生物化石群”①、具有人类非凡意义的鸽子洞古人类遗址、标志着万年文明起步的查海文化遗址、有中华文明曙光之称的红山文化遗址。同时,较之辽海文化的其他区域,这里有着更为鲜明的民族特色,有着数量大、品类多、高价值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辽西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是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是对区域文化、社会发展、人文精神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遗存,且有着鲜明的特征和独特价值。其主要特征如下:

一、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深远而厚重

在4000年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西辽河、大辽河流域居住的原始人群是汉族的先民,他们创造的红山文化奠定了辽西地区汉文化的底色。在随后的漫长历史进程中,辽西成为少数民族异常活跃的舞台,他们在这里生存、争夺、迁徙,在创造本族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改造着文化板块的结构和元素,使辽西成为民族融合特征明显、少数民族特质不断凸显的文化区域。

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山戎、东胡是辽西最为活跃的少数民族。山戎包括多个大小不同的部落实体,史称“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史记》卷100,“匈奴列传”)。公元前7世纪,山戎被齐击败溃散,后返回原地,因这一部分山戎居住在匈奴东,被称为东胡,“山戎、东胡实为一族,时代不同,名称遂异”[2]。东汉、魏晋时期,乌桓、鲜卑两族自内蒙古草原东北部南下进入辽西地区。乌桓原为东胡的一部分,史载:“乌桓者,本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后汉书》卷120,“乌桓传”)它曾长期臣服于强大的匈奴,居住在大兴安岭南端。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三战击溃匈奴后,乌桓摆脱了沉重的奴役和控制,南迁至辽西的老哈河流域。公元1世纪,随着乌桓的入塞,鲜卑的一支――东部鲜卑也大批南迁至辽西地区。西晋末年,鲜卑族进入空前活跃和繁盛时期,慕容鲜卑以辽西为基地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北燕政权,三燕政权以龙城(今朝阳地区)为都城或留都经营辽西地区,前后共计80年,创造了厚重的“三燕文化”。契丹隶属于宇文鲜卑部,公元4世纪分布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公元5世纪进入辽西腹地,为避高句丽和活动在漠北的柔然人之扰,部分契丹人入居白狼水(今大凌河)以东地区。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壮大,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16年在龙化州(今内蒙古赤峰地区)正式建立契丹政权。后以辽西为中心,以东北为基地,几度征伐,契丹统治者占领了北部中国,并创造了影响深远的契丹文化。女真族的先人,曾世代居住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麓一带,女真部落,长期为辽所控制。公元1114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并于1117年至1120年间,攻占了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及其腹地,将辽西纳入了其统治区域。至1215年蒙古军队占领辽西,女真人统治辽西近100年,进一步改变了该区域地域文化的诸多要素。蒙古族原居额尔古纳河下游的大兴安岭山林地带。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落后,四处征伐。1214年,木华黎率蒙古军队南下,于次年基本控制了辽西地区。由于上述政治及地缘因素,辽西成为蒙古族的重要生活区域,蒙古族人长期与汉、满、朝鲜、锡伯等民族杂居,不但发展和丰富着自身的文化,也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为辽西地区留下了诸多高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具有丰富性和融合性特征

辽西地域文化有着“走廊”和“熔炉”两个鲜明的特性,它既是联接东北与中原地区的主要交通廊道,也是民族迁徙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诸多民族在此流转和共存,并且在文化交流中不断的得到融合。辽西走廊既是交通孔道,也是民族文化廊道,它不但是“历史形成的民族地区”[3],也是堪与藏彝走廊、西北走廊、南岭走廊相比的重要历史――民族走廊。起源于辽西的民族主要有古商族、孤竹、山戎、东胡、徒河、俞人、库莫奚、契丹等,在辽西迁徙流转或长期生存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乌桓、鲜卑、吐谷浑、高句丽、粟末H、女真、蒙古、锡伯族等。且诸多民族长期同时并存,深度融合。隋唐时期,汉、高句丽、契丹、库莫奚、粟末H等民族在辽西混居。辽金元时期,在辽西杂居的民族有汉、契丹、库莫奚、女真、高句丽、蒙古等民族。辽西多民族文化的聚合,主要在两个层面上进行,第一个层面是少数民族之间的聚合。在历史上,这些民族最原始的碰撞状态是血腥的攻略和残酷的战争,只有他们被置于同一政权统治下时,才进入暂时的相对稳定期。这时,他们采取通好、通商、通婚等方式进行交流。暴力也好,温和也罢,无论何种方式,充盈其中的总是民族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第二个层面是汉族和少数民族间的聚合。在远古时期,辽西就有了汉文化的积淀,成为汉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开始了少数民族和汉文化的交融。自夏、商起,在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驱动下,辽西少数民族与汉族在碰撞中不断走向融合。在上述环境下产生并留存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数量多,品类丰富,具有承接历史和民族融合的文化内蕴。

辽西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堪称丰富,主要有以下七类,一是古人类活动遗迹,包括山戎、东胡、徒河等游牧民族的徒河城、紫蒙城,乌桓、鲜卑民族的龙城、徒河新城、新昌黎、棘城等城址,契丹、女真、蒙古民族的宜州、懿州、显州、广宁府、乾州、辽上京、辽中京遗址等城址,朝阳西三家辽代村落、喀左南公营子王爷府、赤峰的喀喇沁蒙古亲王府等遗址。二是陵墓等建筑遗产,包括北票喇嘛洞鲜卑贵族墓、北票北燕宰相冯素弗夫妇墓、葫芦岛大卧铺辽金画像石墓、凌源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建平辽墓、医巫闾山辽代皇陵墓群、阜新辽名将古墓群、辽代萧氏古墓群、喀喇沁蒙古右翼王陵、赤峰辽祖州、祖陵遗址等。三是寺庙,包括义县奉国寺、阜新瑞应寺、普安寺、阜蒙县佑安寺、德惠寺、彰武圣经寺、北票惠宁寺、凌源万祥寺、赤峰召庙、福慧寺、寺、龙泉寺等。四是摩崖造像,主要包括阜新海棠山摩崖造像、彰武千佛山摩崖造像等。五是古塔,主要包括朝阳北塔、南塔、锦州广济寺塔、广胜寺塔、阜新闾州辽塔、东塔山塔、凌峰塔、葫芦岛前卫斜塔、大塔、塔子沟塔、赤峰中京大明塔等。六是出土实物,主要有朝阳出土的慕容鲜卑族的金步摇、梯形棺、鸭型玻璃注、七宝塔、龙凤罐、阜新出土的绿釉鸡冠壶、滑石狮、鎏金铜牌饰、白釉黑彩童子灯、钧釉碗、青花玉壶春瓶、各代的墓志铭等。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阜新东蒙短调民歌、蒙古勒津乌力格尔、蒙古勒津婚礼、蒙古勒津安代、蒙古勒津好来宝、蒙古勒津刺绣、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瑞应寺庙会、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吉祥寺扎布、兴城满族秧歌、赤峰阿日奔苏木婚礼、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蒙古族服饰图案、敖汉传说故事等。

由于多民族频繁流徙承继,民族间不断融合,辽西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呈现出强烈的融合性特征。朝阳的北塔,在政权更替与历史传承中实现了佛教与各民族及各民族间的文化融合。北塔的修建,经历了三燕、北魏、隋、唐、辽五个历史时期。北塔所在的位置,是慕容鲜卑修建的和龙宫,北魏在和龙宫基础上创建了土木结构阁楼式塔――思燕佛图;隋代在思燕佛图的基础上修建了方形空洞式十五级密檐砖塔;唐代对此塔进行了装饰和修缮;辽代对北塔进行了两次重修,使其成为一座有着宽大台座、须弥座和塔身雕饰复杂的十三级叠涩密檐式密宗佛塔。今日的北塔,仅从结构上,就能领略到多重文化叠加的神韵,沿廊道可清晰地目睹雕有龙、虎、朱雀等图案的三燕时期的宫殿柱础石,北魏时期“思燕佛图”的夯土台基,隋塔遗迹,唐塔砖砌塔基和辽塔砖砌塔基,五朝遗迹并存一塔,堪称奇迹。朝阳周边隋唐时期的鲁善都墓等出土的“深目高鼻的胡商俑、满载行李的骆驼、昂首嘶鸣的战马、浓眉大眼面施粉彩的H俑”[4],体现了契丹、库莫奚、H、汉族文化及异域文化的相互渗透及融合。位于赤峰宁城县的辽中京遗址,是辽鼎盛时期的标志。城市的整体规划、街道布局、建筑风格,在吸收汉族城市营建模式的同时,充分考虑了契丹族的传统居住习俗和草原生活特点,被誉为“契丹族创造性的吸收汉文化的典范之作”[5]。号称藏传佛教国庙之一的瑞应寺,具有蒙、汉、藏、满等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色。阜新、朝阳、赤峰地区的辽代契丹族古墓众多,古墓中出土的画像石是以中国图案画为特点的石雕艺术品。这些画像石采用的是汉族人的雕刻方法,画像石具备了中国画的特点,以线条作为主要表现手法,是装饰画和线雕、浮雕相结合的产物。画像石的题材是反映契丹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意识、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整体构图既表达了契丹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融进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深刻体现出汉文化对契丹人的影响和浸润。海棠山摩崖造像,是辽传佛教文化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它是由活佛请来和当地的蒙古族能工巧匠,巧妙构思,精心雕刻而成的,是“藏传佛教美术与清代阜新地域蒙古民间艺术深刻融合的代表,充分显示出蒙古族工匠精湛高超的雕刻技艺及其强烈的民族审美取向”[6]。

三、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可辨识性特征

辽西诸多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尽管是在文化传承、民族融合与文化融合中形成的,却丝毫无法遮蔽各民族文化遗产的独特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它们有着强烈的可辨识性特征。

这些文化遗产,都渗透着各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包括价值取向、情感表达、审美情趣等。

三燕鲜卑遗存相对于三燕文化,契丹遗存相对于辽文化,蒙古勒津及藏传佛教遗存相对于辽西蒙古族文化,都是重要的辨识体和核心价值承载体。创造了三燕文化的慕容鲜卑是一个有着开拓、创造精神和艺术特质的民族。他们在公元3-4世纪首创了双马镫,后来通过高句丽人,慕容鲜卑的马具系统应用到整个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使骑射文化发生了质的飞越,对骑兵的发展和战争的作用十分巨大。北票冯素弗墓出土的两件木芯包鎏金铜皮的马镫以及铁马甲等马具[7],北票房身北沟八号墓、朝阳袁台子壁画墓、朝阳十二台乡砖厂一号墓等出土的包括衔镳、鞍、镫等主要构件的马具[8],就是这一创造的明证。冯素弗墓出土的梯形棺,前大后小,前宽后窄,前高后低。梯形棺为慕容鲜卑人最先使用,并逐渐影响中原,到唐代,在全国流行。朝阳多处鲜卑墓出土的金步摇冠饰,“在双塔区他拉皋镇的木营子鲜卑墓、朝阳县柳城乡袁台子三号墓、王坟山一号墓、西营子乡田草沟一号墓、北票市章营子乡房身二号墓、八家子乡喇嘛洞三燕墓、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中都出土金步摇冠饰”[9]。形制各异,设计精巧,结构繁复,纹饰美轮美奂。此外还有冠饰、金牌饰、金扣、金钗、银钗、金戒指、指环、手镯等饰品。三燕的马具同样制作精良,在工艺和装饰上流行铜鎏金、镂孔技术,鎏金包片正面多錾刻各种纹饰,如龟背纹、三肢纹、蟠龙纹、兴龙纹、舞龙纹、单凤纹、对凤纹、鹿首凤纹、羊首凤纹、人首凤纹等。这些华贵的饰品和马具体现了慕容鲜卑人的审美追求和艺术特质。鲜卑民族是草原文化的承继者,他们的艺术承接了匈奴人的造型风格,融入了自身的宗教观和艺术观,极力推崇外部自然力,崇拜神兽。同时,纹饰中龙纹的大量出现,也表明慕容鲜卑的审美观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

开放、流动、进取、兼容并蓄,是辽文化的基本特征,崇山自由、奔放,是契丹人的民族性格,粗犷豪放、稚拙朴素,是辽代的重要美学特征。上述种种,在辽西的契丹族文化遗存中都有着强烈的体现。鸡冠壶是契丹的特色器物,也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瑰丽奇葩,鸡冠壶的形制和纹样多次发生变化,由扁身单孔式,到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矮身环梁式,壶身的纹饰、色彩等多次发生变化,鸡冠壶的产生和演变,是辽代陶瓷精美化的一部分,折射出契丹族因时而动,吸收时代精神与异质文化,充实本民族文化,发展新文化的进取、开放情怀。契丹人钟情于绿草、清水、蓝天、白云,喜爱各种来自大自然的纹饰,在以藏于阜新市博物馆的三彩摩羯壶为代表的三彩器上,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流,多应用了水波、葵花、、牡丹、蝴蝶等来自大自然的纹饰,充分体现了契丹人崇尚自然和自由、奔放的民族性格。契丹人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如鸡冠壶压印的线条粗犷、跳脱,体现着游牧民族的艺术风格。赤峰、朝阳、阜新等地墓葬遗存的壁画,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早期的辽墓壁画,如赤峰克什克腾旗二八地辽墓中的《放牧图》和《契丹住地生活小景》以及喀喇沁旗娄子店辽墓中的《游牧生活图》等[10]多以契丹游牧生活为题材,用笔简约,线条明快,色彩简单,格调清新,这是契丹文化青春期的主基调。中、晚期的辽墓壁画,如赤峰翁牛特旗解放营子辽墓中的《宴饮图》等[11],多以契丹贵族的宴饮、出行、归来为题材,在人物和动物造型上更趋写实和准确,构图略显繁复,色彩较之早期更显鲜艳和绚丽,这既有处于繁盛期及衰退期的契丹文化心态的反映,也有汉文化影响的印记。尽管早期和中、晚期题材、风格有异,但在辽墓壁画中,契丹民族豪放、质朴的美学追求却贯穿始终。

勇猛善战、刚毅劲健、崇尚自然、适度内敛,是蒙古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蒙古族的性格特质。他们的审美观充满着杂糅性,即糅合着阳光崇高和宁静和谐的审美因子,阳光崇高是蒙古族传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经过藏传佛教的改造,蒙古族的精神世界开始趋向宁静和谐。以蒙古勒津文化和藏传佛教遗址为核心的辽西地区蒙古族文化遗存群,是蒙古族文化精神的集中投射点。辽西的蒙古族,源自多个部落,尤以聚居阜新的蒙古勒津部发展最为强劲,他们在狩猎、游牧和农耕生活中,创造了东蒙短调民歌、胡仁乌力格尔、安代、好来宝、民间器乐曲等非物质文化。东蒙短调民歌利用四胡、马头琴、扬琴、管、竹笛、笙、九音锣等乐器伴奏,节拍鲜明,曲调流畅,旋律风格多样,或微风拂柳,或万马奔腾,或深沉委婉,或情趣横生。歌中常出现虎豹、骏马、雄鹰、羊羔、苍松翠柏等体现蒙古族精神的元素。安代是把歌、舞、踏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音乐、装饰、造型均体现出热情奔放、朴实刚劲、节奏明快的特点。蒙古勒津民间器乐曲,既有蒙古族固有的高阔、辽远、粗犷、豪放的风格,也有着清邈、肃穆、庄重的宗教韵味。作为蒙古族聚居区,阜新又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内联东北各地,外通蒙古族其他聚居区,而被选为藏传佛教东传的基地。一时间,阜新庙宇林立,建于1699年的瑞应寺是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寺庙,民间有“喇嘛寺(即瑞应寺)有名喇嘛三千六,无名喇嘛赛牛毛”之说,“瑞应寺成为当时东蒙地区宗教、医学、文学、艺术的中心”[12]。瑞应寺所包含的文化体系博大精深,不仅包括习俗、礼仪、典章制度、建筑艺术、造型艺术、唐卡佛画等外部文化表现,还有语言文字、历史、哲学、医学、逻辑、美术、音乐舞蹈、天文历法等。如其中的“查玛舞”、“经箱乐”、“哲理论辩”等传承至今,成为融合了藏传佛教文化、蒙古族传统文化、汉民族文化的宝贵文化遗产。这个文化体系的最高价值理念是教育喇嘛实现人生慈悲利众精神,倡导破除自私欲望,为众生效劳、谋福,才能成就佛果。这种理念所寄寓的宗教情怀联通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可以说,瑞应寺所承载的文化与理念,就是那个时代蒙古族民众的灵魂主宰和精神归宿,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特色浓郁的辽西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今人及来者,均有着重要的价值,通过挖掘这些文化遗存,以及人们与文化遗存之间的主客体建构,会产生重要的历史文化认知、艺术濡染、精神提升及助推经济发展等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能强化人们对辽西历史文化的认知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断地强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认为“文化遗产在让人们了解自己是谁,来自何方以及生活的意义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3]。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遗迹、遗物和文化承载体,它必然会被打上时代的印记,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告诉人们,先人是在什么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下,以什么样的方式面对生存的困境,应对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环境中创造着历史,发展着自身,改变着世界。这些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丰富信息,与各阶段的历史文献相互印证,不断强化人们对辽西历史文化的认知。

二是丰富时代的艺术世界,提升人们的精神世界

辽西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包含着种类繁多、价值丰厚的艺术作品,主要有建筑、石窟、壁画、陶瓷艺术、摩崖造像、装饰、音乐、舞蹈等。通过对上述艺术品的发掘、保护、展示和艺术性阐释,会不断地丰富着时代的艺术世界。除了具有审美、愉悦、欣赏和史料价值外,历史文化遗产还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历史文化遗产体现了各个国家和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共同心理结构、意识形态、生活习俗等特点,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象征”[14]。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着重要价值。

三是参与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建构,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历史文化遗产是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文化遗产保护服务和景区游览服务是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是与文化产业关联度较高的行业。因此,充分保护、整合和开发辽西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在发挥它的游览、观光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挖掘它的文化价值,联通图书出版、影视制作、文艺表演、旅游商品制销等产业,能够有效地参与地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建构。同时,上述产业的繁盛,还会带动餐饮、交通、旅店业、娱乐等相关行业的繁荣,有力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向东.论辽西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2]佟冬.中国东北史(一)[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161.

[3].谈深入开展民族调查问题[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2,3.

[4]林声,彭定安.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辽宁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3:102.

[5]潘照东.赤峰在内蒙古草原文化中的区域特色与地位[J].实践,2009,7.

[6]王秋义.辽宁地域文化通览・阜新卷[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3:207.

[7]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J].文物,1973,3.

[8]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A].徐基.关于鲜卑慕容部遗迹的初步考察[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朝阳袁台子壁画墓[J].文物,1984,6;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十二台乡砖厂88M1发掘简报[J].文物,1979,11.

[9]牛驰.辽宁地域文化通览・朝阳传[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3:207.

[10]项春松.克什克腾旗二八地辽石棺画墓[J].内蒙古文物考古,1984,3期;项春松.辽宁昭乌达盟地区发现的辽墓绘画资料[J].文物,1979,6.

[11]项春松.辽宁昭乌达盟地区发现的辽墓绘画资料》[J].文物,1979,6.

[12]刘国友.阜新通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237.

第4篇:政治文化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漳浦;剪纸;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4-110-03

作者:涂慷,集美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福建,厦门,361021

剪纸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品种之一。位于闽南金三角沿海地区的漳浦县,建县一千三百多年,剪纸艺术广泛流传,民间一代接一代出现了许多既会剪又会绣的能手,这些优秀的民间艺人使漳浦剪纸世代相传,源远流长。与北方剪纸的粗犷豪放、造型简练的特点不同,漳浦剪纸以构图繁茂、精巧秀丽而著称,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浓烈的原始趣味和稚拙美感,既可以看到对真善美的追求,也能够看到诉诸于感官的刺激,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对漳浦剪纸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进行分析,从多方面对漳浦剪纸的艺术特征和文化背景进行探讨。

一、漳浦剪纸的起源和发展

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提到漳浦剪纸我们不得不提到漳浦的地理环境,漳浦县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南端,作为人杰地灵的艺术沃土,梁山鹿水,山明水秀,艺术之乡人人心灵手巧,剖析漳浦剪纸的艺术特征,首先要了解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地域与民俗特征。

漳浦剪纸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唐宋时期就非常活跃,据《漳浦县志》载:“元夕自初十放灯至十六夜乃已,神祠家庙,或用鳌山运傀儡张灯烛,剪彩为花,各极工巧。”漳浦剪纸最初只是作为刺绣的底样,随着民间民俗活动的盛行和受北方贴“窗花”等中原文化的影响,漳浦剪纸开始应用于各种结婚、祭拜活动,剪各种猪脚花、饼花、花鸟、飞碟,云朵都是两两相对,极为富丽、吉祥。贴于礼品、祭品上,寄托美好的心愿。明清以后,剪纸艺术在民间广泛流传,不仅各种民俗活动少不了剪纸,平时家居休闲也寄各种悠思于剪纸中,可见当时剪纸的盛行。历史上多次大规模的举族南迁,使北方文化在闽南地区广泛传播,为漳浦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呈现出勃勃生机。可以说,漳浦的民间剪纸艺术是对中原等地区剪纸艺术的继承和创新。

漳浦剪纸是当地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植根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之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漳浦老一辈剪纸艺人林桃、陈金、黄素、陈匏来等大都生活在沿海渔村,剪纸技法、作品表现凸显出漳浦剪纸的地域风神,由于长期的文化积淀,人们已形成了地域性的思维定势、心理特质和审美情趣。这些必然反映到他们创造的艺术作品上来。使漳浦剪纸具有了自己特有的艺术特征。

如今的漳浦剪纸艺术家们敢于突破、直抒胸怀的创作激情赋予了剪纸艺术顽强的生命力,中年群体中出类拔萃者有陈秋日、郑小蕊、高秋云、吴碧娜、洪淑金等民间艺术家,她们较完整地继承了传统的剪纸艺术,创作风格成熟、稳健,在创作题材领域有较大的突破。以高少苹、张峥嵘、陈斯婕、姚爱红、欧阳艳君等为代表的青年创作群体,在继承传统剪纸技法和风格的基础上锐意创新。她们的目光不完全留连于花好月圆、春兰秋菊之中,而更多地投向火热的生活,作品具有明显的创新意识和时代特征。

二、漳浦剪纸的艺术特征

(一)主要题材

漳浦剪纸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不少民间剪纸艺术家素有制作贺岁窗花、礼品花饰、刺绣花样的习惯,从贴在窗棂上的“窗花”和贴在门楣上的“门笺”,到祭神祀祖的“供花”和婚嫁喜庆时的“喜花”、“礼花”;从美化环境的“炕围花”、“顶棚花”,到用作刺绣花样的“胸花”、“枕花”、“鞋花”、“荷包花”,寓意吉祥的剪纸,深深地融入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思想和情感。

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主要反映现实生活气息的题材为主,诸如渔家的生活:乘船出海、捕鱼、捉虾;农家的生活:养狗以及斗牛、斗鸡;即使那些凤凰牡丹和狮象龟蛇之类,也是按照艺术家的想象和理解,当作美好的事物加以表现的。83岁老人陈匏来的作品《金蛇戏凤》,充分体现了漳浦剪纸纤巧细腻的特点,那种细而又细、成组成排、反复出现的线条丝丝入扣,把蛇身上的装饰花朵、背景花草剪裁得精细之极,显得既夸张,又质朴,极具观赏性。在老艺术家的剪刀下,所有的形象都适应着剪纸的特点而平面化了,在剪刀的处理下表现得合情合理,艺术手法上取得高度统一。这种由艺术家个人构思、自己剪出的独具匠心的作品,往往凝聚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探求。作品中用饱蘸着亲情、友情的累累刀痕塑造而成的生动形象,蕴含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

漳浦剪纸发展到今天,在新一代年轻艺术家高少苹的探索下,剪纸题材已不再局限于农村,表现题材逐步与欣赏功能相结合,表现的内容几乎触及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和社会上的各个层面,她充分运用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成功地把古老的剪纸艺术与现代经济融为一体,创作出具有现代动漫元素的剪纸风格,使之更具现代感。

(二)造型构图特征

漳浦剪纸具有构图丰满匀称,线条连贯简练,细腻雅致的艺术特征。在表现手法上,以阳剪为主、阴剪为辅,阳剪与阴剪互为补充,密切配合,使整个画面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富有立体感。而“排剪”技法的运用,则充分体现了漳浦剪纸纤巧细腻的特点,那种细而又细,成组成排,反复出现的线条,对表现羽毛,花瓣丝丝入扣,令人拍案叫绝。漳浦剪纸还讲究构图的对称平衡,线条连接自然,阳剪线线相连,阴剪线线相断,抓住形象的主要部份,大胆舍去次要部份,使主体一目了然,形成朴实、大方的优美感。

如陈金老人的《又是丰收年》,在构图中擅于吸取民间常用的“物中套物”的造型手法,把不同空的鸡、鸭、鱼、莲、蚌、瓜、粮等形象巧妙而严密地套进主体形象肥猪的轮廓结构中,产生一个有此又有彼的形象群,表达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连年有余、吉祥欢乐的主题。作品阴阳结合,块线衬托,刀法成熟、风格细腻,给人清丽典雅之美感。

漳浦剪纸其风格纤巧、细腻,善于使用极细的线条组织画面,注重剪刻手法的结合,大大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也增强了作品本身的形式美感。细长的线条和细密的锯齿形是创作者造型的主要手段,花团的紧密,线条的圆润流畅,留白的合理,使剪纸作品空灵透气、疏密得当。在焕发着东方艺术唯力的造型体系里,我们看到民间艺术家们非凡的造型能力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灵巧的艺术构思。

(三)抽象表现特征

在造型艺术领域中,抽象表现是相对于具象形态 而言,是对现实客观形态进行提炼、夸张、变形、组合,以赋予其作品新的含义。漳浦的老一辈艺术家的正是深谙这一创作原则,题材直接源于感受过的生活,在创作时大胆取舍、夸张变形,形成独特的抽象艺术风格。

林桃老人的作品《出海》,前面的大木船以直线构图为主,后面的小木船则以曲线为主。一前一后、一曲一直,相映成趣。两只船的船身均用短线条来表现,但也有区别。其中大木船用横线分割、小木船用坚线分割,既体现了木船的质感,又凸显了船体造型的生动。海水和海生物全用弧线表现,与船体形成鲜明的对照。画面简洁明快,动感十足。可以看得出艺术家在塑造和构思艺术形象时、不拘泥客观物象的外在特征,虾、蟹的体积可能比人还要大,正是这种不拘一格的创作方式,其剪纸风格自成一体,被艺术界誉为“民间的毕加索”。

抽象表现虽然不是视觉直接可以感知的形态,但许多抽象表现本身就是具体的形象,漳浦剪纸中的抽象表现虽然不能直接告诉你或客观反映什么,但却通过创作者对这些抽象元素的重新组合,追求最熟悉的生活细节,表达了人类所具有的一切情感,使剪纸作品夸张质朴,真挚自然,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四)创新意识特征

漳浦剪纸的魅力来自其自身的形式美感,而新一代创作者的形象思维不是以创作的目的去观察周围事物,她们善于接受新事物、新工具、新材料等,喜欢把自己亲身的经历融入到作品中更好的反映生活,所以她们的作品没有任何约定俗成的楷模和样板,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她们的创作有一条更为自由宽广的道路,

中年艺术家陈秋日曾经把国画艺术融入剪纸作品之中,无论构‘图还是表现形式,都借鉴了中国画的传统手法。她创作的作品《孔雀牡丹》,构图圆满匀称,线条流畅多变,剪工精细入微,画面繁满却不拥塞,虚实相生、高远着手、工笔与写意结合,或以小见大,或烟波浩淼,皆画面生动,意境悠远。她师承传统,又锐意创新,善于发掘和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其作品被称为“神奇的艺术”。正是这种继承传统的精神,而又溶合了自我而表现出来的艺术画面,既具有中国工笔画的细腻、严谨效果,又具有剪纸艺术的装饰性风格。

追求现代的图形表现,是漳浦剪纸在艺术实践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青年艺术家高少苹在剪纸的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采用多种新型装饰材料,如快贴、泡纸、泡沫板、快贴激光纸等制作成剪纸工艺品,使剪纸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她的剪纸作品《仕女图系列》构图丰满,线条纤细,技法细腻,以阴剪为主、阴阳剪结合的手法,使得虚实对比疏密呼应、错落有致、雄浑豪放,给人以美的享受,此类作品颇受青年人的喜爱。

三、结束语

第5篇:政治文化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体育文化;西部体育;文化特征;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282-01

一、我国西部体育文化的特征分析

(一)融合性、多元性

由于我国西部地区多民族的特点,在西部地区所形成的西部体育文化同样也吸收了来自于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过程中得以发源和发展,并在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中不断得以演化和进步。因此,我国的西部体育文化就相应的带有了融合性和多元性的特征。

(二)和谐性

我国西部体育文化受敦煌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很好的传承了我国古代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就是说,我国西部体育文化同样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且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关注的是过程,而不会过分的去苛求结果,这一点充分的体现了我国文化中的遵循自然规律的和谐思想。

(三)教化性

西部体育文化的教化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道德方面的教化性。西部体育文化道德方面的教化性,实际上就是其重视体育的伦理价值,赋予西部体育文化更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和体育文化的了解,培养和提升人民道德品质的功能和作用;二是精神方面的教化性。中华民族所推崇的积极进取、奋勇拼搏的精神不但在西部体育文化中有着很好的体现,而且西部游牧民族的体育文化还对此进行了很好的诠释,让人们在接触和了解西部体育文化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受到感染和教育,从而实现教化的作用。

(四)宗教性

在西部体育文化中,很多体育形象都是出自于佛教的各类经变画,特别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各种体育形象,例如:在西部佛教壁画中流传的悉达太子成佛之前,在参与射靶运动、相扑运动以及马技等等均属于流传甚广的体育形象。而这些则都或多或少的带上了宗教的色彩。而之所以,西部体育文化具有一定的宗教性的特征,据分析是因为,这与敦煌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对西部体育文化所造成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二、我国西部体育文化的价值分析

(一)我国西部体育文化的健身价值

健身价值是所有体育活动的共性之一,这一点对于我国的西部体育运动来说也不例外。而这一点也同样在我国西部体育文化中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在我国西部体育文化中,很多游牧民族因为放牧、狩猎等日常生活的需求,就必须要具有使用马匹的技术和能力。因此,西部游牧民族的牧民就在日常生活中练就了很高的骑术,而这一项技能就逐渐在体育运动中演化成为了骑射运动、马球运动以及赛马运动等具备良好的健身价值西部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由此可知,我国西部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出现和我国西部体育文化的形成,均与西部地区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系列健身的体育运动,并且让西部体育文化的健身价值更好的得以凸显。

(二)我国西部体育文化的娱乐价值

我国西部体育文化的娱乐价值是构成我国西部体育文化价值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我国西部体育文化中,有着很多具有很好的娱乐价值的体育运动。除此之外,很多西部体育运动不但能够让参与者得到身心的放松和愉悦,还能够让观看者获得同样的体验,从而有效的凸显了其娱乐价值。

(三)我国西部体育文化的教化价值

与我国西部体育文化的教化性特征相对应的,我国西部体育文化的教化价值同样也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一是,西部体育文化中在道德品质教育、审美教育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的教化价值。这一点是我国西部体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承已久、内容丰富的一种文化类型,所具备的教育教化功能的价值。二是,西部体育文化中所蕴含的积极进取、奋勇拼搏、热爱劳动等内容,所具备的意志品质教育的价值。由于西部体育运动发源于西部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因此积极进取、奋勇拼搏、热爱劳动这些均在西部体育运动中得到了良好的体现,而相应的也在西部体育文化中得到了反映,使其具备了良好的意志品质教育或者是精神教化的价值。除了以上两点之外,还因为西部体育与生俱来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西部体育文化还能够有效的培养提升人们的民族认同感,而这也是我国西部体育文化教化价值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第6篇:政治文化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4-0090-02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进程的普及,网络时代已经进入到人类社会,作为高校的大学生率先通过传媒获取科技知识和传递信息。但是,网络的优势中也潜伏着危机,虚拟世界对于心智发展高峰期的当代大学生来说,虽然互联网以其特有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成为学生接触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网络现已成为他们获得大量的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方式也与从前的“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网络中提供的“虚拟社会”正逐渐变成学生的一个新的生活环境。但是,互联网络的实时交互、空间广阔、信息共享与终端用户的独立自由、分散多点、流量巨大、管理复杂,使网络本身对不良信息缺少“天然屏障”。

一、网络文化的特点

“网络文化是一种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出现而产生的新的文化形态,是一种新型的人类生活方式,由网络经济这一全新经济生活方式所引起的、以网络构成和信息交流的全球普遍化和实践操作的高度技术化为基本特征的信息文化。”作为一种新的人类文化,网络文化与现实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一般来讲,网络文化主要由网络技术文化、网络规则文化以及网络观念文化组成,其核心是网络观念文化。

网络文化是一种不分国界,不分地区的建立在Internet(因特网)基础上的信息文化,是一种崭新而又特殊的文化现象,处于一种“虚拟环境”状态,有自己的特点,其主要特征如下:

(一)全球性与开放性

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们置身于更加广泛的联系和接触中,网络体现了最自主、灵活、开放的信息交流方式,任何一个人在网上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做任何自己希望做的事,去自由地访问各种网络信息资源,去和世界各地联网的人交流。因为具有开放性,所以任何一件事,只要在网络上公布,立刻就可以传遍全球,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看到,这件事就会成为全球人所关注。

(二)创新性

网络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创新文化。这是由以信息数字化为核心的网络生存方式决定的。网络永远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中,我们也要随着它的更新而去熟悉他,网络使人们处于一种不断的学习状态中。网络为文化创新的实现铺垫了可实现的途径,不仅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赋予网络鲜活的生命。在网络中,人们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和思想交流,使大量信息不断碰撞与交流,成为民族文化创新的不竭动力之一。网络以他独特的方式,充分展现了人们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正如当下学者的观点:创造和创新,将会成为网络时代人的真正幸福所在,必将会开创出一片全新的大地。

(三)交互性

网络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交互性文化。网络不再是静态的网络,而是具有相互作用的,它可以实现一对多、多对多、一对一的互动关系。“网络传播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双向的信息流通方式,使得网络公民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直接交流信息,实现人际互动。”这种相互沟通,是主体间的交流,是基于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大家参与的机会是平等的,无论何人,只要具备基本的上网条件,就可以将自己富有个性色彩的文化传播到全世界,成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

(四)虚拟性

网络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虚拟性。人们可以以任一名宇、任一性别登陆某一虚拟社区,成为其中的成员;通过想象,借助文字与其他成员开展各种活动。除非双方有过面对面的交谈,否则,两者都不知道对方到底是人还是一条会说话的狗。“尽管人们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可以像现实生活中一样,开展各种活动,例如上学、上班,进行体育锻炼,或与他人聊天等,但是,这一切都是虚拟的,是借助于现代网络通信技术而实现的,这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利络文化的这种虚拟性为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

在因特网上,与现实环境不同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匿名存在。匿名信息,削弱了者的责任感,使得虚假的和不负责任的信息上网的可能性显著增大。匿名聊天如同一场“假面舞会”,参加者谁也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网络技术使匿名表达、超时空交流更为方便,将现实社会中人们深藏于心底而一般很少显之于外的信仰充分展现出来,使网络社区的信仰十分复杂。”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特点

网络一方面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模式,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的价值方向和道德观念。大学生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接受新鲜信息速度快,但自制能力并不强,因此,网络对他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

l. 丰富信息来源

过去大学生的信息和知识来源主要是课堂、图书馆和传统的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介,由于条件限制,难以享受到全球的知识成果。但是互联网几乎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信息海洋”,在这个平台上,大学生的所见所闻更为广博,而且吸收新知识的速度极快。

2. 扩大交流视野

因为受本身身份和地域等因素影响,过去的大学生身在“象牙塔”,交际范围比较狭窄,社会角色没有充分体现。网络交往突破了他们的交际局限,他们可以利用网络工具自主、开放地交流,更为紧密地联系熟悉的同学、朋友,甚至频繁接触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陌生人。他们的交流视野在互联网中得到了放大,开阔了眼界,增加了“阅历”。

3. 提高竞争意识

当今大学生通过网络求职己成为一种重要的求职渠道,大学生只要将自己的简历、所具有的能力素质和求职愿望等信息输入电脑,就有可能获得参加职位竞争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非个人因素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4. 强化主体观念

大学生是一个自主观念很强的群体,对权威往往采取淡化的态度,乐于接受自主、开放、平等的文化。有了互联网这样开放性和平等性很强的媒介,他们开始在网上自由发表见解、表达思想,自我的主体观念在这种氛围中可以得到进一步强化。

5. 缓解心理压力

网络宣泄法是一种将内心的压力在网络上排泄出去,以促使身心免受打击和破坏的方法,通过网络宣泄内心的郁闷、愤怒和悲痛,可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避免引起精神崩溃,恢复心理平衡。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 网络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

由于网络空间不受限制,监督机制也极不完善,大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网络上的灰色信息、黄色内容、一些腐朽的生活态度、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大量输入,给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造成很大的紊乱。有调查表明,超过23%的大学生曾经访问过黄色网站。如果不对辨别能力和生活阅历都比较欠缺的大学生加以疏导,他们难免会在不良信息和观念的传播中迷失方向。

2. 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冲击

现在的大学生己经成为网络游戏的主体消费群,有的学生经常通宵达旦地沉溺于游戏中,造成学习上“红灯高挂”;有的学生因为网络游戏而身负沉重的经济压力,甚至做出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

3. 网络的发展使大学生现实交往观念日益淡漠

有些大学生终日与网络为伴,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现实中与社会其他人交往、接触的机会,导致人际情感的疏远,人际关系紧张。由于网络交往有虚拟的一面,容易造成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不信任,失去诚实待人的心理基础,他们的心理一旦受到打击,就容易造成行为变异、心理孤僻等问题,对学习、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李爱玲.试论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双重影响[J].世纪桥,2008(12).

[2] 李爱玲.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原则[J]. 传承, 2008 (18).

[3] 秦念歌,王天红. 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 文教资料,2008(17).

[4] 张红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及构建策略[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3).

[5] 盖元臣.网络环境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2).

第7篇:政治文化的特征范文

论文关键词:虚涵,澄净,文化意蕴

 

正文:

水景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园林中的灵魂,它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水,是一种“不寻常”的物质,它是液态的,降低或升高水的温度,它又幻化为固态或气态。它充盈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覆盖了地球的大部分表面,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人类自古以来,喜欢选择有水的地方居住,有着天然的亲水性。没有水的地方,人类的灵魂都将干涸。它是生命的馈赠者,人类及万物的起源离不开它,人类及万物的发展也离不开它。水作为维持生命的唯一重要元素,有着远古以来从未停息的魅力。

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傍水而居澄净,人随之产生了对水的感恩、敬畏以及原始崇拜。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先祖,对烟波浩渺的海有着原始的崇拜敬畏心理,而且,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把远方的景物显现在空气中或海面上,形成海市蜃楼的奇异幻境,这种奇异的幻景激发了古人的无穷想象,产生了具有海岸特色的蓬莱神话体系:蓬莱、方丈、瀛洲。那里物质生活富裕,精神生活也充实纯洁,是一种永恒的生活享受。

1.2.1 水的审美特征

(1)水的洁净之美

水具有清洁纯净的品质,这就是它本质的生态美。在气温极低的寒冬,它凝固成为冰晶莹剔透,在温热的季节里,它是液态的,洁净而清澈。一般来说,只有别物污染水,而水绝不会污染别物。在世界万物中,可以说只有水才具有本质的澄净,能洗涤万物,使之清新洁净。除此之外,水还能净化人们的灵魂,引起人们的深思,洗去灵魂的杂质。站在水边,能令人思绪飘荡得很远。

水的这种澄净、清澈、洁净之美,中国古诗中也多有呈现。

水的这一特征在我国园林中也有所体现。在北京皇家园林北海东岸有一画舫斋,前面有一个方池,里面池水清澈明净,成了景区景点的中心。主体建筑画舫斋里挂着“空水澄鲜”,它引导人们欣赏天空水面云日辉映,空水澄清的美。颐和园有个园中之园——谐趣园,建筑采取围池散点周边布局,建筑各命名为“引镜”“洗秋”“饮绿”“澄爽斋”等澄净,它们似乎都以水命名,以水为主题,人们想象中便可见水的洁净美。总之,这都是从园林生态品评的角度揭示水的这种清洁纯净的现象美和本质美。

(2)水的虚涵之美

水的另一个审美特征是因洁净透明而产生的虚涵之美。水借助光线,能反映天物,留下倒影,特别是无风的时候,水平如镜,将岸边树木及天空倒映在水面,产生不可思议的美丽景象。

水的倒影是很迷人的。 但是,究竟美在哪里呢?这是值得探究的。

首先,它是一位高明的写生画家,能如实反应静物,真实地再现。上面有什么,下面便有什么,因此,水面上可以反映出天空白云,船犹如在空中荡漾,鱼可以在云间嬉戏。。。。。“舟如空里泛,人似镜中行。”天空和周围静物能如实地倒映在水中,似实非实,给人虚涵之感。这是真正意义的如实反映。

其次,水中倒影又不全是如实的反映。一方面,静物映入水中都是倒置的,上下相映,一正一反;一方面,根据气候,气温,湿度,可见度以及风力的不同,相同的倒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同一片湖景澄净,在不同的时候,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其景千变万化,有时平静如镜,有时虚涵一片,有时波纹晃动,水中倒影会变形变色,给人奇幻感和变形美。

真实,变形,虚幻,这是水之倒影三美。这三美都源自“虚”,也就是水的虚涵之美。

(3)水的流动之美

水的另一个性格则是流动,水无形无体,只有用池,塘,河道等来限制它,赋予它形状,若地形有高低,水则会自高而低地流动,或者有活的水源,它也会喷涌而流动。正因为水的流动,才产生活水,产生动感,给人以动态之美。“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停息。”从中可见水的不论昼夜,奔流不息的豪迈。 “潺潺流水”, “飞流直下三千尺”,其千姿百态皆取决于“动”。

正因为水是活体,是流动的,所以,在园林的营造中,少不了水的角色澄净,各具特色的水景往往给人不同的审美享受。在四川的峨眉山清音阁,这是著名的道观园林,建在山腰上的两条涧谷之间,两侧的飞瀑奔流直下,拥有山林中最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最精彩的是踞于两瀑之间即将合流处的洗心亭,两边建造曲拱桥,取名“双桥清音”,这里风景秀丽,赏心悦目,清音悦耳动听,离不开这瀑布之水的“流”“活”“动”。

在著名的黄鹤楼上,望大江东去,波涛滚滚,这是一种气势磅礴的雄浑之美,而在听鸿楼听泉,则是另一种境界,潺潺幽静,体现婉约之美。

(4)水的文章之美

在中国美学上,“文”和“章”都主要是指线条或色彩有规律的交织相杂而构成的形式美。“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在春天透绿的平静湖面,一阵微风突然吹起,湖面出现层层的波纹,把那平静的湖面弄绉了,水面上形,线,色交织在一起,颇具美感。

只要是起一阵风或是落物水中,或者轻触水面,都会产生层层涟漪,一波接着一波,十分好看澄净,呈现水的文章之美。

在中国园林中,这种水面的文澜绮丽的水之美观常被题做建筑名称或池沼名称,如,无锡寄畅园的水池题名“锦汇漪”,是融合了水面的绮丽感受而作的。启迪人们去欣赏水的文章之美,欣赏水面明灭闪烁、光彩夺目的景象。

水的审美特征,除了这四种,当然还有一些,如水具有柔性之美,灵性之美,音乐之美……这些审美特征是园林的其他建构元素所不能够代替的。

1.2.2 水的文化意蕴

园林的水承载着与道德相联系的情愫。自古都有把君子比喻成水的解释。荀子将水比作“德”的化身:“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渊泉而不尽,微约而流施,是以德之流润泽均加于万物。”水还被赋予人的性格。“智者乐水”,水有着川流不息的特点,具动的特征。儒家在人生观上强调积极入世,使得他们对水的这种“动”性极为推崇,使其人格化。水也常常被用来比喻人品的端正,衡量道德修养的好坏。用水的清浊比喻人的道德修养之优劣,并且用来暗示世道的清浊,水又作为时间的“意象”,对人起到警示的作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并且,古人亦从水的动静特点体悟到养生之道。水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运动不止,而养生之道首先在“动”。水的静态也能体现养身之说,心静可以明知万物,才可以去体悟。自身的虚静能顺应天道,顺应自然。俗话说:“心平气和”,这样才不会受到烦恼侵袭,悠然自得,长寿延年。“水能淡性为吾友”,洁净清亮的水正如澄净的心境澄净,能隔绝尘世忧烦,如沧浪亭外的一池水,水明恬淡,有“隔绝尘嚣”的意思。让人联想到心灵的净化,对名利的超脱。

正因为水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文化意蕴,在园林中,水有着广泛的应用,人们用各种手段来与水保持亲密的联系,修身养性,人们在园林中建造水池,溪流,瀑布,喷泉,水盘,等形式,为园林景观增色不少,甚至成为整个园林的中心,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天华.画境文心-中国古典园林之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孙旭.细说江南园林.当代中国出版社

[3]曹林娣.中国园林概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8篇:政治文化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民族文化;体质特征;饮食

民族文化的建构中其成员的体质特征对文化的建构赋予区别,因而在文化的建构中,必然会对这些体质特征做出适应性的表达。文化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创建的一套节制系统,是相关民族完成社会生活的工具。要使民族文化更好的服务于成员的体质特征,该文化就必须努力适应并在该民族的各个方面得到明显的表达,并成为民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个民族只有通过对其成员体质特征的适应,并成为文化建构的必备内容。该民族文化才能有效的凝结社会功能,确定该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

藏族、蒙古族等居民酥油茶中添加食盐,这对其他民族看来是十分奇特,但对当地居民来说却是必不可少,这是文化对他们成员的体质特征所作出的适应表达,因为这些成员都属于黄种人。黄种人有一些共同性的体质特征,那就是他们的体质汗腺十分丰富,在正常的生活中排汗量比其他人种大,而且汗液清澈。排汗中不必避免将体内大量的盐分排出体外。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压低,以至于气温偏低,但蒸发量却很大,排出的汗液很容易蒸发。因而生活在期间的黄种人,因为体质特征所使然,即使气温较低也会大量的排汗,从而将体内的盐分排出体外,这就会使这里居住的黄色人种居民体内盐分大量流失而导致PH值失衡,严重的会使消化功能混乱。因而这些民族的文化中要在酥油茶中添加食盐,其实是对其成员体质特征的一种适应表达。通过这种习俗不断的给自己成员补给盐分来确保成员安全。这样的酥油茶对来自其他地区的黄色人种居民是很难适应的,其他黄色人种居民对既腥又咸的东西是难以下咽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都会接受这种特殊的饮料,但对白色人种的居民而言,接受这种饮料的必要性就不大了。

一、对不同民族饮食文化的适应解读

不同的体质特征对文化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那么,由于体质特征的差异性。不同肤色的人种在饮食上也就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中国的汉族居民在做菜的配料中添加食盐,则食盐是必不可少的佐料,这和白色人种的做菜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就这一做法会让白种人不可理解。而这对于中国汉民族居民而言根本就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这只是汉族文化对其成员自身体质的有效适应,因为这些成员都是中国的汉族居民。汉族居民他们本身就有一些共同性的体质特征在适应着相应的满足于自身的文化。

为什么汉族居民要在菜中添加必不可少的食盐为佐料,这和他们的体质有着莫大的关系,那就是他们的汗腺十分丰富,在正常生活中的排汗量要远远大于白色人种。那么在排出的汗液中就会有大量的体内盐分排出体外,如果这些排出体外的盐分得不到补充,就会使这些汉族居民体内的酸碱度失衡而导致脱水或消化功能的混乱,严重的还会导致生命危险。因此,汉族居民在炒菜的时候添加食盐,实际上就是对其汉族居民体质特征的一种适应方式的表达。通过这样的饮食习惯从而也保证的了汉族居民能够正常的生活,能够正常的工作。对于这样的饮食习惯,是很难适应于白色人种体质的需要,即使白色人种在汉民族的聚居地生活多久,他都难以接受这样的饮食习惯。实际上,他根本不用接受这样的饮食习惯,因为对于他自身的体质特征来说,他根本不需要大量的食盐进入体内,多了反而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人种不同,体质结构也各不相同;体质不同,对食品的需求也各不相同”[1].

二、体质差异的作用导向

中国一直是一个体育大国、体育强国,但在有的项目中却一直不能鼎立于世界强国之列,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结果呢?像中国的足球项目一直实力不济。有的人说,中国足球实力弱是因为饮食结构的问题。国外足球运动员每天吃牛肉、吃牛排,于是很长一段时间中国足球队掀起了培养足球运动员先从饮食开始,大家都吃牛肉、吃牛排,但是中国的足球运动反而不见好。这里,大家要明白,这足球运动实力的强弱,不单单是饮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类体质差异导致的结果。由于体质差异,盲目的大量吃牛肉、牛排,反而会导致人体的组织器官不适应于自身体质的生理活动程序。如果问题严重还可能产生疾病或更为严重的后果。所以说,中国汉族人他都有着自身的体质特征,那么根据他自身的体质特征都会有他相应的适合自身体质特征的特有生活方式或饮食习惯。有的时候,往往人类自身闯下的祸要远远大于自然所带来的灾难也就是如此。

到这里,大家要明白,体育项目的强弱与人的体质特征的差异性是非常密切。一提起赛跑项目,人们就会想起那些黑人运动员。博尔特在200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以9.58秒,让世人感到震惊。黑人不仅仅拥有很强的爆发力,在耐力上也无与伦比。在短跑,跳远、三级跳远及跨栏等需要速度与爆发力的项目上,保持世界纪录的都是黑人运动员。在关注度最高、代表人类速度极限的男子100米短跑项目上,也只有黑人能跑进10秒。而在极需耐力的长跑项目上,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的黑人选手长期处于霸主地位。

黑人运动员惊人的爆发力来自哪里呢?通过测试显示,黑人运动员的肌纤维进行无氧呼吸的百分比较高,在短跑中,黑人运动员能够忍受短暂缺氧,所以在呼吸的过程中不会明显下降,这就是取胜的关键。黑人脚底屈肌强度约150~200千克,而白人只有50千克左右。若以同样的腿部蹬力作用地面,黑人的弹力比白人高出3~4倍。这使得他们不仅能跑得更快,而且跳得更高。

黄种人的体质特征是以轻便、灵活的表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白种人相比,黄种人个子矮、体重轻,绝对力量和绝对速度都不占优势,其天赋主要表现在与灵巧、技能和心智等有关的项目上。在以往的比赛中,黄种人在体操、跳水、羽毛球等项目上优势明显。此外,黄种人一般身体重心不高,稳定性较好,所以黄色人种在举重的项目中也明显优于高大的黑色人种。

由于黄种人与白色人种的体质差异性,黄种人在身体的坐高和头部宽度方面大于白种人,这些特征极大地限制了黄种人的奔跑速度和弹跳能力,因此在田径、大球等方面取胜是非常艰难的。但在各种需要灵活技巧的运动项目上,如柔道和体操等项目上,黄色人种的体质特征却又有着天然的优势。所以说,中国运动员想在足球、篮球和排球三大球中,以及跑、跳、投等田径项目上赶超世界一流水平,难度确实不小。其实这根本没有必要,因为人类体质特征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如果忽略了人类体质特征的差异性,而盲目的为了争夺冠军而参与体育运动的话,那都是盲目的、愚蠢的做法。

总而言之,民族文化的建构与人类体质特征极为密切。在民族文化的建构中只有对其成员的体质特征做了有效适应,这种文化才得以稳定的延续,也才能满足于民族成员的需要,也才能更好的为该民族成员所服务。(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第9篇:政治文化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高职 校园文化 学生管理 素质教育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提高学生管理水平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GZC1211002

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角色的认识,综合素质尤其创新素质的提高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要打造精品、着眼学生需求,凸显专业优势,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从而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达到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一直以来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制约,就学习成绩而言,不受家长和老师的重视,他们存在内心自信不足,不敢正视自身优点等问题。对于时代性来说,他们都是90后,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成长环境较为优越,存在集体生活适应,缺少团队协作精神,自我为中心和偏执等问题。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营造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为手段,不断克服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此,学院各项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注重时代特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又可以建立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院注重培养学生艺术特长,给学生提供发展平台,成立了学生乐队、主持社团、舞蹈社团、演讲社团、话剧社团、视频编辑社团等多个学生社团,给他们一个展示、表现、提高、发展自己的领域。为学生就业和适应社会的发展练就了“真功夫”。在开展各项活动中,各个学生社团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为他们提供了感情和心理沟通的场所,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培养了学生客观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能力,为步入社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学生也在活动中培养了自己的艺术气质,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多名毕业生因为艺术特长被中海油和美国贝克休斯公司等世界知名企业录用,并收到很好的评价。

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活动是形成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

学校的文化育人需要一种氛围,它是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对学生的内在产生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对学生的外在形成循序渐进的素质培养。为了在全院范围内形成文化育人氛围,学院于2011年一二·九,举办一二·九诗歌朗诵会,抒发全院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于2012年成功举办首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其中既包括传统的卡拉OK大赛、演讲比赛;也包含具有青春气息的舞蹈大赛、健身操大赛;还有石油特色十足的“我是铁人”擂台赛、铁人知识竞赛等27项活动。其中榜样的力量五四颁奖典礼为二十名“青年岗位能手”和“青春榜样”颁奖,表彰“青年岗位能手”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和“青春榜样”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可贵精神。今年“青?中国梦”第二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不但保留了上届艺术节精品活动,又增加了“我的中国梦—美丽中国”主题微电影创作大赛等多项具有时代特征的活动。文化节的全程利用互联网络,海报条幅,校园广播进行全方位宣传,渲染气氛。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到文化氛围的熏陶。学生也在活动的参与和组织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责任心”。学院充分发挥大学生艺术团文化育人的优势,由专业教师担任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各个社团的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尤其是舞蹈社团自编自排自演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石油特色的舞蹈《百湖秋色》、《青春献石油》参加了全省大学生艺术展演。《套马杆》在全国大学生舞蹈大赛中取得佳绩。这些精品节目为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活动成为营造良好文化育人氛围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全面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提高学生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

学生管理水平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平台。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了自身的组织性和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增强,团队精神得以彰显。对于日常早晚自习、早操评比、宿舍管理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爱好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策划和领导能力。在活动中积聚正能量,活动的形式和内涵每次都有新的提高。学生在日常的表现也日趋成熟,克服了刚入学时行为散漫,课余时间浪费在网吧等现象。培养了学生的“好习惯”。学院制定定期开展班会、团课制度。保证班级内的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班会、团课的组织、策划中。经常参加活动的学生在活动中收获了成就感和荣誉感,在课堂表现中也有积极的表现,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进取意识,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学院注重学生感恩教育,每年寒暑假作为社会实践的一项内容,在学生中开展“我为父母洗次脚,为父母做件事”的感恩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学生家长切实感受到了孩子的成熟和成长,每学期都有家长亲自来校或来信来电感谢学院对学生的培养。学生通过文化活动的熏陶和学生社团活动的历练,在集体生活和学习中能够做到换位思考,体谅理解他人的难处,尊重他人的习惯和想法。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近几年,学院学生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了多个省级优秀班级、青年志愿者集体。学生就业工作也居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我们看到:随着校园文化中的人文文化的不断沉淀,青年学生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得以树立。正是由于校园文化强大的感染力和浸润力,才使青年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完善,使他们的视野和思路更宽阔,知识面更宽广、灵魂更趋于高尚,成为和谐发展的人。学生也在参与和营造校园文化的实践中完成了角色目标和人格社会化,从丰富的校园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中完善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对未来的多重社会角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想准备,其人格得到了升华和完善,并使之更切合现实的需要。我们要以德育为突破口,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积极探索校园文化活动的新方法,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提供优越的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