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支付的优缺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电子商务英语的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
电子商务英语课程具有以下特点:(1)课程的实践性强,例如在讲到电子支付时必然涉及网上银行。如何在网上银行进行支付,有哪些支付手段,都需要用多媒体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实际操作才会让学生获得更感性、更深刻的认识。(2)内容更新快。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英语的课程内容也要时时更新。目前不少讲授电子商务英语的年轻英语教师虽然有着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的学历,但研究的方向大多是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法或跨文化交际等,专门从事电子商务领域研究的教师为数不多,很多担任电子商务英语课程的英语教师都是“半路出家”。由于受到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限制,在教学中往往以词汇和语法教学为重点。而讲授电子商务英语的多数专业教师没有从事英语教学的经验,经常采用翻译法,侧重于讲授商务专业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缺少双向互动交流的机会,因此其运用商务英语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由于课堂气氛沉闷,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在课堂缺少参与动手的机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二、电子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从传统的权威、中心角色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授课时尽量做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生动的讲解和教学活动的组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电子支付手段时,可以把任务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结合起来,教师在具体讲授各种电子支付手段的分类、功能、优势和缺陷等基础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支付手段的异同点、优缺点及针对缺点的改进措施。分组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水平和性格特征均衡考虑,以每组四至六人为宜。学生明确任务目标后首先应在小组内部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在整个班级的范围内讨论,最后教师做总结。通过这一系列环节,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其合作参与的精神,总结归纳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师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的同时不能忽视电子商务基础知识体系的构架例如,在讲授“网络营销”时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即在课堂上引入某个具体企业通过网络营销取得成功的例子,比如以米其林集团通过网络营销策略节约成本,开拓市场和提高客户满意度为例,分小组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辩论,小组内部达成共识后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全班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并要求学生课后用英文撰写案例报告。教师一定要在组织课堂活动前首先把涉及网络营销的基础知识讲清,包括网络营销的发展历史、主要的营销策略、网络营销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其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的异同点。如果没有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在作案例分析时就会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加之不知道相应的英文表达方式和专业术语,必然会遇到很多涉及背景知识和目标语言表达方式的困难,进而影响最终的分析深度和效果。
3.教师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时要做好课堂教学活动各环节的管理者例如,在采纳任务教学法时,教师在使学生明确任务目标并科学合理地完成小组划分后,要做好时间安排,以确保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进行之后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做总结。任务完成之后对完成任务的效果进行及时评估和分析是很必要的。一方面要总结完成任务所涉及的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要总结整个任务完成的过程,包括分析思路的合理性、归纲观点的逻辑性、主旨问题的把握度等。教师的总结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加深理解、增强印象。
4.教师必须博采众长,拓宽知识面在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时,教师要面临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在轻松、积极的教学氛围中往往会提出许多课本以外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在“知识面”上有充分的储备。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在上课前要充分预想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认真选择并仔细研读发给学生的案例材料,全面分析和深入思考布置给学生的课堂任务。只有通过精心的准备才能胜任角色的转变,从容地应对课堂的突发事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发展思维能力。
5.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时,教师要随机挑选不同的小组参与其讨论活动,监督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尤其要鼓励那些性格内向或基础较差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每次在进行全班讨论时,可以尝试让小组成员轮流担当本组代表总结本组的讨论结果,以防止只有少部分性格外向、成绩优秀的学生成为课堂参与的主体,而大部分学生丧失参与的机会。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电子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学方法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所以电子商务英语教师要根据所讲授课程的具体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电子凭证; 会计入账; 可能性
电子商务在市场竞争中已占有相当优势,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已成为生活常态。而未来,我们可以想象,传统的不能适应电子商务活动的企业要生存下去,困难重重。而传统的会计记账凭证,也在这一时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电子凭证为决策者提供最及时的信息,成为正式的会计入账凭证,是时展的趋势。
一、电子凭证正式成为有效会计凭证的可能性
(一)电子凭证纸质化已经实现
电子商务对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我国政府结合国情,采取了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的发展模式,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在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条件日益成熟。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手机网购、手机支付、手机银行等手机商务应用用户年增长分别为63.5%,73.2%和69.2%,远超其他手机应用增长幅度;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61亿,较2013年底增加5953万人,增长率为19.7%;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从48.9%提升至55.7%;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3.04亿,较2013年底增加4411万人,增长率为17.0%;全国使用互联网办公的企业比例为78.7%,全国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推广活动的企业比例为24.2%。①
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日趋成熟,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广泛建立,支付宝、财富通、微信、快钱、银联支付等已经成为日常支付的首选工具,特别是年轻人,轻轻松松付款已成为一种潮流,而付款时,收款方会出具付款凭证,这些凭证通常都可以打印出来,如各大银行开通的网上银行,付款、转账、购买理财产品时都会打印出电子回单,月末还可以打印电子对账单进行对账。事实上,电子票据已经开始试水。作为发改委等八部委在全国选定的电子发票试点项目的承办单位,苏宁于2012年8月启动电子发票试点项目。2015年,支付宝电子凭证功能上线,新推的电子票据功能支持余额资产、收支明细、电子回单等证明开具,统计显示,支付宝电子凭证功能上线仅1个月时间,已经有超过30万的申请量,种种迹象表明,电子凭证正式纳入会计凭证,是可行的。
(二)电子凭证做为记账凭证有一定的法律依据
早在1993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下属的国际支付工作组全面审议了《电子商务示范法》,其第5条:不得仅仅以某项信息采用数据电文形式为理由而否定其法律效力、有效性或可执行性;第9条:对于以数据电文为形式的信息,应给予应有的证据力。这一界定标准无疑为电子原始凭证的有效性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在国内,我国《合同法》也将书面合同形式扩大到数据电文形式。第11条: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在国家政策方面,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加快推广使用电子发票,支持四众平台企业和采用众包模式的中小微企业及个体经营者按规定开具电子发票,并允许将电子发票作为报销凭证。这一切都显示,国家对电子凭证作为正式书面凭据,是允许且提倡的,电子凭证与纸质凭证电子化进程已逐步推进,筹建票据交易场所已指日可待。
二、电子凭证的优缺点
传统书面原始凭证有手写笔迹各异而易于辨认、多联复写便于牵制、权威机构打印而不易修改、印鉴唯一而难以仿造等特性。而电子凭证也有着传统凭证不具备的优点:方便快捷是它最大的优点,不受时间限制,不受人员约束,一部电脑、一台打印机,随时随地就能打出凭证。电子平台确认,真假防伪识别简单,交易透明度高,公开可查,电子号码不易改动等等。消费者在电子商务过程能轻松地保存、查询交易信息,并能实现低成本维权。电子凭证节约环保,电子发票节省的隐形社会成本和能源消耗令人难以相信,如某知名电商,2013年净营业收入为693.4亿元,全年普通发票总用量约1.25亿张,平均每张发票开具递送等费用约1.6元,在不计算人工、库房等其他费用,仅发票开具寄送费用就高达2亿多元,如果这些发票中有50%是电子发票,节省的资金就高达1亿元。电子凭证虽然方便又快捷,但是也有着自己的缺点,与传统凭证相比,首先,电子凭证具有易于精确复制、多次打印的特点,虽然原件与复制件在特性上无本质区别,但每复制一次,失真的风险就增加一分;其次,电子凭证在生成、传输、接收、储存、复制的每个阶段都容易发生变化,可能会出现数据异常,且容易泄漏;第三,电子凭证具有易删改性,在存储、传输、复制过程中易遭到删改、破坏,从而损害电子凭证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虽然电子票据目前也发生了风险案件,但与纸质传统票据相比,及长远角度来看,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作为支付手段的相关凭单与票据的电子化,电子原始凭证的确认也就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电子凭证入账的设想
电子凭证做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出具的票据,其可靠性受到会计人员的质疑,会不会应运而生专门造假的网站?网站人员的专业素质等都会使凭证不规范?入账的真实性、安全性受到很大的考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个人觉得可以借鉴下淘宝网的做法。在网上购物刚刚兴起时,买家怕上当受骗,付了钱,没收到货怎么办?卖家怕货发出后,钱收不到,钱货两失,对于陌生人,没有相互信任时,这确是一个难题,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这时第三方中立平台------支付宝应运而生,买家先将钱打到支付宝中,收到货满意后再通知支付宝将钱付给卖家,卖家也不用担心货物补有着这样一个中立方,双方都很满意。而支付宝利用巨额资金的时间差,也赚个盆满钵满。
让我们也假设,有这样一个第三方平台(暂且叫它K台吧),K台一定要由国家权威机构设立,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实行联网,电子凭证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生成后,消费者需要发票的,可将此凭证发送到K台,由K台统一审核,审核通过后,加上它认可的二维码或是更先进的防仿电子技术后,由消费者自行从K的官方网站打印出纸质电子凭证,由于K台是政府公立网站,有着权威性、防伪性、公信性,经财政、税务、审计部门认可,即可做为原始凭证直接入账,当然,财会人员及相关部门可以用手机扫码或是登陆网站查询真伪。
在K台上,还可以探索政府税收的模式,如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类食品消费领域,自助加油站、自助洗车等,人们往往不索要发票,造成国家税款的大量流失,有了K台后,消费者在网上订的快餐、自助加油点加油,点击索要发票后,消费信息自动进入K台,打印出凭证,而K台也可依据凭证进行税收,对于消费者而言,举手之劳,对于国家来说,则是一大笔税收收入。在金融行业上,低频大额交易及高频小额交易在人工操作情况下,风险大、成本高、利润薄,是慎之又慎的业务,利用电子票据业务恰恰降低了成本,减少了风险,提高了效率。
电子凭证的种种优点与快捷方便之处,相信大家都有所体会,电子商务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它生长的过程中,也许有着很多挫折,但是,做为一名会计人员,我深深地希望,会计工作能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利用日益成熟的各种技术,使原始资料日益完美,期待着有一天,原始凭证真正电子化,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
注释:
①数据来自于:CNNIC: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企业互联网应用发展状况(六)。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53号.
[2]《电子商务示范法》.
校园一卡通在学校内也称为校园卡系统,是数字校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园一卡通工程是数字校园的标志性工程和前导性工程。校园卡是将广大师生员工与数字校园有机连接在一起的最有效媒介,实现了 “一卡在手,走遍校园”,它是校园数字化的重要形象和重要标志之一。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架构在校园网上,以感应式射频IC卡为媒介,综合提供身份识别与电子支付服务功能的系统平台,以及其架构在此平台上的各种信息化应用系统。
校园一卡通系统主要由系统平台和各种应用系统两大层面组成。
校园一卡通的平台是数字校园总体规划中的基础平台设施之一,与共享数据中心等其它基础平台协调共存,可以为新建的和原有的各种信息化应用系统综合提供统一的身份识别与电子支付服务,凡是需要确认身份及付费的各种应用都可以用校园卡来实现。身份识别可以提供多级安全认证强度,电子支付连接银行系统可以提供各种支付和清算业务。
校园一卡通的平台还包括校内各个区域的人工服务网点(卡务中心、办卡中心)和自助服务设施(圈存机、触摸屏、网站、电话、短信等)。
校园一卡通的应用系统包括数字校园中涉及数字教学、管理、学习、科研、生活各方面的应用系统,主要有:
1.注册系统、缴费系统、迎新系统、宿舍门禁、考勤签到、控水管理。
2.控电管理、食堂收费、超市收费、校车收费、自助洗衣、自助复印。
3.图书管理、医疗管理、上机管理、考试管理、游泳馆管理、体育馆管理等。
校园一卡通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1.对于学校
增收节支、堵塞漏洞,可以创造直接经济效益。
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带来可观的间接经济效益。
统一学校形象、提升学校品牌,带来长远的社会效益。
校园一卡通还是解决各个高校在扩大招生、院校合并、新校区建设等过程中对管理和信息共享迫切需求的有效途径。
2.对于师生员工
在学习、工作、生活上提供了方便、快捷、安全的服务。
集多种证件和多种钱包于一卡,方便简单。
提供安全验证,免除了携带现金的不安全因素。
新中新校园一卡通平台系统
新中新的校园一卡通平台系统是数字校园中的重要平台之一,它和共享数据与交换平台一起,构成了整个数字校园的核心框架平台。新中新校园一卡通的平台系统为“以卡代证”和“以卡代币”提供支持。从形式上包括数据中心和延伸在校内各个区域的人工服务网点(卡务中心、办卡中心)和自助服务设施(圈存机、触摸屏、网站、电话、短信等)。
一卡通平台系统包含身份识别与电子支付两大模块,其中的身份识别模块支持高强度的身份认证功能,电子支付模块还支持无卡交易、多会计主体等功能,它们都有各种灵活的接口,不仅为卡的应用系统提供“以卡代证”和“以卡代币”服务,而且还为MIS系统、OA系统、信息门户等其它无卡的应用系统提供了支付和认证服务。
校园一卡通系统的数据中心与银行业务主机相连,实现银行卡到校园卡的转帐及银行开放的业务,经持卡人授权或在自助终端上操作,就可以自动将银行卡中的金额圈存到校园卡上,免除了使用现金带来的各种不便,提高了安全性。
校园一卡通数据中心的主要功能
1.为数字校园提供电子支付平台。
2.负责本系统的数据存储管理。
3.负责本系统的安全管理,包括全系统各个接入子系统的安全控制、密钥的产生与更新管理。
4.为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提供认证的载体。
5.为统一信息平台提供基础数据。
6.负责对接入一卡通平台的各种子系统的状态进行监控。
7.与银行前置机的专线连接,同时管理、监控遍布各校区的圈存机,提出自动、自助两种方式实时转账业务。
8.采用ISO8583(97)协议与银行进行数据交换。
校园一卡通系统卡务中心(柜员服务系统)
一卡通卡务中心是设立在各校区、为持卡人提供人工服务的窗口,能够综合提供办卡、换卡、咨询等各种服务。提供五大管理中心:
1.持卡人中心
实现校园卡的制作、发放、挂失/解挂、注销等功能。完成对“校园一卡通”用户信息及校园卡数据的日常维护等;提供电子帐户的设定、转帐、存取款。
2.商户中心
实现对商户的管理、调整帐务等。
3.查询中心
实现实时在线查询帐户、帐务信息,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报表中心
面向财务结算、审计系统提供各类汇总报表。
5.维护中心
设定专款专用的电子帐户、多银行、操作权限、地域管理划分等各种参数设置。
校园一卡通的自助服务网点(自动服务系统)
作为卡务中心在时空上的延伸,系统提供各种自动服务方式,例如银行卡――校园卡自助圈存、触摸屏自助查询终端、网站、电话、短信等,提供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全天候服务,大大方便了持卡人,降低了服务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
1.银行卡――校园卡圈存转账
利用计算机网络和终端设备实现持卡人银行账户资金向校园卡账户划转,它将校园卡系统中的手工现金存款方式转变为持卡人自助操作的银行卡与校园卡之间资金转账,减少现金流动,延长服务时间,方便了持卡人,同时也是银行拓展业务的有效手段。系统的应用会给银行、一卡通用户、持卡人三方带来很多益处。
符合银行业务规范和流程。
数据接口灵活,适用于不同银行。
采用金融标准加密算法、硬件加密机制和双网卡方案,保证了数据安全性、一致性和完整性。
采用DDN专线或拨号方式连接、TCP/IP通讯协议,每笔交易时间小于1秒。
自助提交转账申请,充分体现持卡人的主观意愿,资金实时转账到校园卡账户。
界面直观友好,操作简便。
2.网站查询系统
提供持卡人、商户、管理者三种身份人员的实时在线查询功能,对帐户帐务信息实时监控,同时领导者获取决策支持数据。
3.触摸屏查询系统
面向持卡人、商户的自助终端设备,全方位做到在校园各点对持卡人基本查询及业务需求的实时保障。
4.短信提醒系统
对系统运行状况实时监控,遇到故障及时提醒管理者,有效做到故障预警。
校园一卡通的各类应用系统
校园一卡通的各种应用系统分布在校园各个区域和领域,主要有:
1.消费系统
餐饮消费系统
餐饮管理子系统与一卡通中心平台连接,使用校园卡实现餐饮消费功能。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消费扣款、发放补助、现金充值、挂失解挂、报表统计、餐次设定、食谱管理等,同时金融消费信息能够在全系统中实时在线查询。
综合消费管理系统
综合消费系统组成及特点与“餐饮管理系统”类似,主要增加了校内超市、开水房、澡堂、物业管理中心及各类商户的消费、管理和结算等功能。各类商户分布比较分散,可采用商务网关加485POS或以太网POS的两种方式。例如水控子系统能够有效节约资源,体现科学管理。
实现合理收费,多用多收,少用少收。
计量与计时收费相结合,根据学校需要自行设置,方便使用。
变人工收费为自助收费,实现收费自动统计。
以卡控制电磁阀开关,插卡出水,拔卡断水,方便快捷。
读卡和显示部分可与阀表分体安装,便于使用者插卡和观看余额。
具有挂失、操作员口令、管理员口令、权限分级、报表防伪、合法纠错、误操作恢复及阻挡、关键操作示警、PC机双硬盘备份等防范措施,安全系数高。
POS机与电磁阀均为安全电压,充分保证使用者安全。
2.学杂费收缴管理系统
直接提高收缴率,有效防止恶意拖欠学费及助学贷款等现象,为学校解决了困扰已久的管理难题。
该系统将银行、学校财务和教务数据实时同步,将学生基本信息和缴费情况结合在一起,全面整合财务和教务数据,一方面完成学费、住宿费、军训费、杂费等的缴纳或奖学金、补助的发放,另一方面为新生报到登记、学生毕业离校提供缴费信息或信用信息依据。
该系统费用收取可采用银校联网方式,将各学校教务和财务结合生成收费数据,发送银行处理,生成学生缴费信息。学校或学生可随时查询统计缴费信息并依据信息催促欠费生缴费。采用这一方式大大减轻了学校财务处和教务处的工作量,减少差错,杜绝学生恶意欠费,及时反映学校财务现金流,方便学生家长缴费。
3.数字迎新系统
数字迎新系统是一个涉及新生入学各个环节,面向学校各部门、全体新生及家长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基于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数据共享理念,在参与迎新的各相关部门之间实现数据的高度共享和流动,并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业务管理范围;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将学校招生时产生的数据转换为新生数据加入学籍数据库,实现了新生数据与学籍数据的无缝连接,实现了“一站式”的新生入学服务。
特点:
功能全面:迎新系统涵盖了高校新生入学的各项业务,全面支持网络办公模式。
先进的管理思想:迎新系统与数字校园其他系统采用统一的数据结构,从迎新相关各项业务数据库中提取数据,为迎新工作中庞杂的各项业务提供了高度的数据共享和流通,实现了新生入学手续的规范化,新生数据集中管理,各部门实施共享,为学校各管理部门决策支持提供了数据依据。
协同办公机制:根据迎新业务的特点,采用先进的网络、数据库技术,在统一的操作平台上支持各部门协同办公。
便捷的服务体系:系统为学生提供手续办理提示,新生和家长可随时查询尚需办理业务的种类、办理地点、需要等待时间以及顺序要求,方便新生办理各项入学手续,从而可以提供更加周到、及时的服务,提高新生和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加强学校的基础管理工作。
实时的业务处理调控:支持学校领导和各部门对业务处理进程进行实时的查询、统计,便于校方对实际到校人数、学生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杜绝新生欠费,加快绿色通道、检疫等工作的处理。
严密的安全保障:系统的操作安全性由网络登录验证、数据库登录验证、应用系统使用验证三级组成,客户端有分级授权和验证机制,同时在数据传输、存储、备份恢复等过程中保证数据的高度安全性,在方便业务处理的同时保障新生数据的安全。
4.上机管理系统
独特的用户“自助式”管理模式:不需要添加任何附加设备(如IC卡机、磁卡机或条码阅读器),不增加计算中心和用户的额外负担。
实现校园网络的多个机房分布式管理:采取两层管理结构,一方面数据集中存贮,高度共享;另一方面,控制分散到机房,各个机房互不干扰,机房独立入帐,方便财务结算。
强大的监控管理能力:通过驻留在机房每台电脑中的管理程序,实时监视和控制客户端电脑易如反掌。上机、下机、关机、热启动、锁定终端、发消息等十分方便。
管理控制台与刷卡出入验证分离,实现机房无人职守。具有网络管理功能,可对机房的微机进行远程操作(如遥控上机、下机、强制关机等)。
智能识别处理业余自由上机计费/教学实习上课上机;可以设置免费机时,优先使用。
异常处理:断电、死机、网络中断等保障数据安全;可实现客户端程序一次性远程升级,无需到各个微机上单独操作。
完备的上机日志,任意查询任何人、任何电脑、任何时间的操作记录;可实现一天内所有传到后台的流水对帐功能,确保流水上传的准确性。
账目、上课/上机、设备资源汇总报表和明细清单报表齐全;教学报表详细统计上机课程安排及出勤记录。上机统计报表对各种上机类型进行上机时数统计。
5.医疗管理系统
医疗管理系统是在仔细的研究了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医疗管理系统软件的优缺点,利用本公司员工多年的医院信息管理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精心推出的适用于现代化医院的一套软件,它很好地适合了用户的应用环境,对原有系统进行了有效的整合。
根据医院的各职能科室的业务、职责不同,医疗系统分成十个子系统:身份登记子系统,门诊挂号子系统,门诊收费子系统,门诊药库(房)管理子系统,公医办子系统,医疗保险管理子系统,住院管理子系统,系统维护子系统,人事管理子系统和体检保健管理子系统。
这些子系统可以作为独立系统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系统特点:
本软件是为学校、量身打造的,更能满足或超越学校对医疗管理系统的需求。
划价的同时进行医疗报销计算,做到了准确划价,减少错收和漏收,减轻划价收费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门诊收费系统与门诊药房管理系统结合使用,可以及时了解药品库存,减少盲目性,方便病人。
支持多种收费方式如现金、一卡通卡交费等(标准版本还支持支票、财务代扣、银行卡等)。
系统中的所有收费数据都能修改,发票可以重打。这些操作后都保留有操作记录,完全符合HIS规范中的“有痕迹的修改”的要求。
医疗和保险有机结合,使得医疗和保险能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充分将一卡通应用到挂号、收费、患者用药查询等各个功能,方便快捷。
6.门禁考勤管理系统
采用B/S架构,系统所有的设置、查询操作都可以通过浏览器操作。
通过与一卡通中心平台连接,共享一卡通的数据库,使用校园卡对教工、职工、学生进行考勤,实现计算机管理。为教务提供教师、学生的上课考核情况,为财务提供职工考勤奖罚的数据依据。
实现从繁琐的人工管理向方便快捷高效的计算机智能管理转变,使门禁、考勤的全电子化和智能化。
远程控制门禁开关门时间:系统可设置开关门时间,到达该时间后,系统将自动对该门禁进行开门或关门控制。
控制方式灵活:管理人员可根据不同场合的特点,定制不同的控制模式:特定人群在指定地点、指定时间段的出入控制。
直接使用一卡通身份库数据,和一卡通无缝集成;通过WEB服务,查询帐户信息和流水记录。
与一卡通后台数据的实时同步。一卡通后台将某个人的帐户挂失后,门禁系统立即更新本地数据库,不允许该人再通过门禁管理子系统。
7.通用场馆管理系统
用“校园卡”代替“场馆会员证”,用“校园卡收费”代替“现金收费”。
基于一卡通平台的身份认证和商务消费的综合管理系统。
采用B/S结构,通过第三方服务器与一卡通中心连接,做上传流水信息和下载会员信息等交易。
实现学校各类场馆会员管理、会费收取和查询消费流水的各种工作。
8.车载管理系统
【关键词】手机支付;电子商务;支付安全
1.前言
目前,手机在国内越来越普及,并且利用手机进行无线付费已成为可能。手机可以代替各种银行卡成为个人的随身电子钱包,这种新的商务模式逐渐被人们所追捧,用户就通过手机付费就能轻松、方便地买到自己所需的商品等,这样就打破了传统的交易模式,向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发展,但是由于手机支付是一种虚拟有支付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探讨和分析手机支付中的安全问题很有必要。
2.手机支付的概述
手机支付,就是允许手机用户使用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手机支付的技术实现整个支付价值链包括移动运营商、支付服务商(比如银行,银联等)、应用提供商(公交、校园、公共事业等)、设备提供商(终端厂商,卡供应商,芯片提供商等)、系统集成商、商家和终端用户。
手机支付是现代电子支付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是通过手机提供支付服务的一种新方式,通过手机支付能完成银行转账、缴费和购物等商业活动。由于支付是一种大众性的需求,而手机支付具有随身、实时、快捷的特性,还能解决一些传统支付无法解决的问题,提高传统商务流程的效率,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手机支付的发展现状
一些发达国家手机用户早已全面进入到了手机结算时代。而日本、韩国等。随着中国居民支付手段和消费能力的提高,中国也步入电子商务移动手机支付的金融方向迅速发展,其中手机支付业务已逐步进入规模化发展的快车道。
3.1 手机支付方式
手机支付分两种支付方式其中一种是小额支付例如:彩铃下载、手机QQ、彩信等。另一种便是大额支付,经常出国的用户需要使用。大额支付的实现需要移动运营商与银行进行合作,开通手机支付功能,只要在POS机上轻轻一划,即可完成款项支付。
由于手机支付方式具有不受时空、地域限制、方便快捷等优点,手机支付的数量逐渐增多有着极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甚至已经成为现金支付、银行卡支付和网上支付等方式之外的一种强有力的支付手段,并逐渐发展成现有金融服务业中一种更具竞争力的服务模式、方便、快捷、高效的提高了支付服务[1]。
3.2 手机支付的特点
(1)不受地域、时空限制、方便易行。即便是目前最为流行的24小时都可以进行的网上支付方式,也需要一台电脑和网线连接才能完成。可手机支付只需有一台手机,拨打相应电话或发送短消息,即可购买急需的物品或完成其他金融服务。(2)兼容性好。以银行卡为例,目前中国的银行卡种类很多,要让POS机能够兼容所有的银行卡显然难度很大,而移动运营商只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因此,很容易解决兼容性的问题。(3)支付成本低。利用手机支付,移动运营商可以只收很低的电话费或短消息费用。同时移动运营商可以通过与商家利润分成或者广告来实现业务收入。
通过对手机支付的应用和了解后其领域不仅能替代原有银行卡使用的范围,还能涵盖银行卡使用不便的场合,当然它必须比现有的磁条卡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用户使用后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安全、支付服务,手机支付打破了传统的支付模式。
4.手机支付安全隐患
在手机支付中资金安全才是银行考虑的第一要素,也是影响消费者体验的首要障碍。目前,我国手机支付有基于短信技术,基于技术原因造成的数据传输中的加密性和数据的实时性、完整性不够,使手机支付就面临着安全隐患,利用SIM卡实现的手机支付是最为常用和最为成熟的一种技术其中GSM卡的诞生融入了SIM卡,在加密技术上提供了更好的安全性;但是即使在待机状态下,手机也要与通信网络保持不间断的信号变换所以很容易被监视和跟踪,SIM卡本身相对容易被复制也存在安全隐患;短信业务作为手机支付的主要手段之一,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比如短信是一种存储转发机制,对于实时支付业务来说就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2]。
4.1 手机支付存在的风险
手机支付的安全性问题、隐秘性问题、易用性问题。大规模使用手机支付,意在“让用户去手机支付的地方消费不用带零钱”。如未来中国移动手机用户只需携带新型SIM卡的手机,就可在麦当劳、必胜客、沃尔玛等地方实现手机支付,甚至还扩展到其他餐饮场所。但相比日韩成熟的手机支付体系,眼下我国电信运营商推出手机支付这方式,却让人疑惑大于兴奋。主要体现在安全性、私密性和易用性是他们对手机支付最为关心的三大因素[3]。
4.2 法律方面存在的风险
目前由于大量的短信金融欺诈,假冒银行网站进行欺诈的事时有发生,引起了人们对手机支付的交易安全的担忧,对于手机支付我国暂时还缺乏强有力的法律和技术保障,因此,导致人们对手机支付也抱着不信任的态度。此外,偷抢手机现象经常发生,一旦手机与个人银行卡挂钩.一部手机将包含更重要的个人隐私信息及所有关于手机支付的一些重要信息、资料将落入不法份子给手机支付用户带来更大的危害。
4.3 银行机构存在的风险
目前手机支付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费用通过手机账单收取。即运营商为用户提供一定的信用,但此方式使运营商有超范围经营金融业务之嫌。第二种是费用从手机用户的银行账户如银行卡或信用卡中扣除。通过这些支付方式,能实现小额支付。此外,手机卡账户将和用户银行账户捆绑,一旦手机卡金额花完,可通过短信将银行账户资金转入手机卡内。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信息安全、信用制度以及政策法规等问题悬而未决,而国内运营商不透明的收费模式和霸王条款,给手机支付用户带来不好的影响,不少人都遭遇过莫名其妙的话费支出。一旦手机与银行卡挂钩,让用户更为担心无故的费用支出,也直接影响了用户对“手机支付”应用的信任[4]。
5.手机支付安全建议
为了使手机支付在电子商务中得健康发展,必须消除或堵住手机支付中的安全隐患,为此笔者提出如下解决措施:(1)提高加密机制。加密的目的是保护数据的机密性通过加密处理保证只有消息的发送者和预定的接收者才能看懂消息的真正内容。由于受到手机计算和存储能力的限制加密机制的算法最好选择对称加密算法,身份认证是确保短信的接收者能够确认短信的来源从而使通信双方能够确定对方的真实身份,在对称密码系统中的物理地址(MAC)可提供身份认证的功能。(2)保证数据完整性。保证数据完整性的目的是保证短信的接收者能够判断短信在传输过程中是否被篡改以及(MAC)也是一种用来保护短信数据完整性的可行方法。由于垃圾短信、电话诈骗和资费陷阱问题的广泛存在,导致移动增值服务的诚信度较低,导致影响用户使用移动增值服务的意愿。(3)建立完善统一标准。行业标准一旦建立,各种不同的支付设备和支付产品就能很好的融合,这样才能形成整个市场的规范和流通。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一些组织开始着眼于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业标准,但仍然缺乏统一和完善。因此,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是当务之急。(4)加强立法和监督工作。因为手机支付行业起步较晚,目前用来规范相应行为的法律和法规相对较少。因此,立法机构应该着力于建立一套完善的手机支付法律体系,从法律的角度来解决手机支付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也为正常的手机支付活动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5)加强推广和引导。这个市场的推广和引导不能期望一蹴而就,应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在市场推广的初期,应该将着眼点放在中高端消费者身上,尤其是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中高端消费者;与此同时,要加大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宣传和推广力度,逐步引导广大消费者改变传统的消费习惯,接纳这种新型的交易支付模式。
6.结语
电子商务发展正如火如荼,而采用手机完成移动支付也是一种大势所趋,虽然目前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这并不能阻碍手机成为未来移动支付行业的领军者。同时,移动手机支付做为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一种趋势,运营商需要在手机支付的普及阶段,切实解决安全、兼容问题,创造良性的产业链合作模式,并提供适用消费产品,才能让手机支付业的发展前景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夏友平.手机支付,老百姓手握电子钱包[J].电子商务世界,2005(7).
[2]孙卫.我国的移动支付问题浅析[J].特区经济,2008(11).
[3]计世网.http://.cn/.
【关键词】电子商务 应用现状 模式发展
一、我国电子商务几种典型模式的优缺点
(一)、. B2B模式的优缺点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B2B的优点有:我国拥有全球访问量最大的B2B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其所形成的交易市场拥有2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了5300万名注册用户,它的成功可以提供很多的经验给那些想要发展B2B的企业。但是在我国B2B模式中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电子商务环境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法律法规环境不完善、网络安全和电子支付等方面。我国只有很少的法律法规针对于企业间进行的电子商务,缺少一些交易的规则或协议,企业害怕在交易过程中蒙受损失,所以总是变得小心翼翼。
(2)我国的B2B企业很多的业务仅仅是针对于国内市场,对于国外市场的影响力还不是很大。诚如阿里巴巴作为全球最大的B2B商务平台,其海外市场由于英语信息那一块收费比较高,并没有吸引很多的用户关注这一块,其很多的交易都是在国内企业间合作完成的。
(3)大型B2B平台出现以大粘小现象。例如阿里巴巴在这几年的努力中拥有了自己的品牌,走的是品牌战略的道路,它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熟悉,注册的用户也越来越多,规模也越做越大,也开始加大对中小企业B2B的排挤力度。很多中小型企业被其黏住,踟蹰不前。
(二).C2C模式的优缺点
C2C在我国发展的最大优势就是拥有一个很大的用户群体,在网络普及率不断上升的现在,中国的人口和上网人数就是C2C市场繁荣茂盛的一个保证。但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去改进的:
(1)商品质量问题:C2C是个人之间的网上交易,市场上的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很多卖家卖的商品和宣传时会有很大的差别。出现质量问题之后由于我国还没有一部法律法规是针对C2C的,对于实名注册也不是很彻底,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现,所以往往找不到负责人,导致无法解决这些假冒伪劣商品的问题。
(2)物流配送中的问题:1C2C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速度落后于网络购物市场的发展速度。2C2C物流服务的整体服务还存在很大的问题。3我国物流配送企业基本上都有专业化程度低、社会服务意识很缺乏、设备十分落后等问题。经常出现货物不能及时送达,货物损坏、遗失的现象。
(3)售后服务和隐私方面的问题:中国C2C模式中网商承诺的售后服务往往不兑现,对于一些例如数码商品的保修等都是口头承诺,在交易过程中,有些卖家恶意出售买家的信息等都阻碍了网民进行网上购物的想法。
(三).B2C的优缺点
B2C相对于C2C来说其优点在于其商品的质量保证要远远高于C2C,对于B2B来说,B2C涉及的是网上零售业务可以吸引更多的全世界的客户。我国B2C的优点还在于B2C和C2C的结合,可以发现现在很多的企业都把自己的网上业务放在C2C电子商务平台上,利用其广大的客户来源来推销自己的商品,。而且很多的有B2B业务的企业也在B2C市场分一杯羹,这样把B2C就连接了我国的三种电子商务模式,使其一体化进行交易,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关注这个市场。但不少缺点也严重制约着B2C的发展脚步,使其的发展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总的来说,存在的问题在于以下几点:
(1)消费习惯
基于传统的消费习惯,消费者更喜欢可见实物、可以亲身参与的消费形式,一直以来,消费者已习惯了直接面对商品经过自己的体验来选择商品。但是通过网上购物,最多只能看看商品的图片,对于有些无形商品来说根本就如同空气般的存在。并且网上购物时,需要对虚拟商店展示的商品图像以及文字信息长时间研究,而且由于我国消费市场本身就固有很多的弊端,商家很不诚信,欺骗消费者的事情总有发生,而且在遇到消费者要求退货、换货的时候总是种种刁难、拖延,使得消费者对网上购物产生轻微抵触,不乐于从网上购物。
(2)信用问题
对于电子商务和网上银行来说,两者最需要的就是良好的信用等级,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人放心使用,然而中国银行业最有问题的一面就是信用的问题,不仅仅是资信问题,还有商业信用问题。由于B2C是一种虚拟交易,所以其对商业信用的要求也比传统交易的要求更高。但是,在我国商业信用的问题却十分突出,严重降低了消费者和供应商的信心,成为了影响B2C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3)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法律法规尚未健全
部分
严重缺少关于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就算是现有的法律法规都基本上不能适应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仍然缺少电子商务合同法、隐私保护法、网上信息管制等多个法律法规。而且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方面也相对缺乏相应的管理法规,法制环境也需改进。
综合以上几种典型的电子商务模式的优缺点,可以看出,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最大优点是有一个大市场,拥有一个很大的网购群体,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同时也可以总结出我过电子商务总的存在的问题就是物流配送体系不完整、网上交易的安全问题突出、在网站设计上的技术还不到位、我国对于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
二、我国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前景分析
(一)改善共同问题后模式的发展前景
1.改善法律问题后的发展
2011年4月12日,商务部和北京共同举办的“诚信经营、规范服务―2011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高峰论坛”,了《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规范》,提出经营者设置“冷静期”。虽然说这一规范还没有形成法律的强制性规范,但是一旦被采纳,这对我国的B2B、C2C、B2C模式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2.改善物流问题后的发展
我国政府正在积极地改进物流业的规范程度,而且各方都在不断的进行努力,降低物流的成本提高物流的服务。同时更多的企业会建立本公司的物流体系或者结成物流联盟,使自身加入到物流过程,可以第一时间就知道客户对自己商品的需求,还可使物资在全国各地都可以送达,在对国外销售的时候应该与国外物流公司合作,扩大货物可以到达的地域范围。
我国在改善了物流配送的问题之后,我国的B2B和B2C中的大型企业就可以依赖第四方物流,产生一个综合性供应链解决方法,使客户间的供应链一体化,还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对于负担不起第四方物流的中小企业来说,物流的改善,加强了其竞争能力,可以利用优质的物流服务来提高自身在消费者中的形象,以此来获得生存。
3.改善安全问题后的发展
对我国的电子商务来说,包括B2B、B2C和C2C所有的模式,安全问题一直都是第一问题,基于互联网的诈骗层出不穷。虽然很多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监测系统,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今后通过强制纳保证金和加强对商家信誉评价的评价规范,加强法律制度的约束。一旦这个瓶颈被打破,所有的观望者都会积极加入电子商务这个行业,到时,传统商务将会慢慢被电子商务所取代。
(二) 个别问题改善后模式的发展前景
1. C2C模式的发展前景
针对于C2C网站设计不够有个性的问题,可以参考SNS网站的设计和3D技术应用来拓展自己的市场。最近几年,社交网站十分流行,美国的Facebook网站已经上市,它从2004年成立至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效仿Facebook,国内近几年也出现了一大批的SNS网站,像人人网、开心网等。根据AppLeap的《2010年中国社交游戏年度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到2009年,人人网注册用户达到了1.2亿,这说明SNS网站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十分光明。C2C主要的发展方向有以下两点:
(1) C2C的用户环境中会加进去很多SNS网站的模块。在SNS网站里比较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网友可以分享自己的照片甚至是自拍短片,让别的注册用户都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动态。而C2C网站在现今的应用中只有商家商品的照片,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会发展成为所有的购买者拥有自己的主页,可以随时和网友分享自己使用所购买商品后的心得,把使用过程的照片或视频都放入自己的主页,这就使得商品真实性提高,针对于现在淘宝上的评价制度来说,更有说服力。
(2) C2C在技术发展方面会使用3D技术,购买者可以利用该项技术在自己的主页上根据自己的体型设计出自己的模型,在购买服装、鞋子类的时候让模型代替自己试穿,减少货物不合身的现象。在购买配件的时候也可以让模型完成搭配,看整体效果,达到自己最满意的结果。在购物的时候可以买到最适合自己的商品。这样买家就会对网上购物产生一种信赖的信仰,会提高顾客的粘着力。
2.B2C模式的发展前景
在B2C今后的发展中,会有更多的企业来利用微博这个平台,还有很多企业还会利用名人效益来进行宣传,现在很多的企业都会找明星来代言自己公司的产品,而现在明星都会开通自己的微博,随时随地的和粉丝分享自己的心情、状态,现在有些明星的微博关注度都突破了2000万了,这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很多的明星都会把自己代言的产品的详细介绍和自己的心得放上自己的微博,使得粉丝可以在第一时间就了解产品,产品的知名度和关注度一下子就提高了。而且省去了很多的搜索时间,打开自己关注的企业或人就可以直接看到状态。而且在将来对于微博的管理会更加严厉,对于带V的发表言论都是实名制的,这也减少了交易过程中的风险。
3. B2B模式的发展
B2B未来的发展方向,拿阿里巴巴来说,现在的工作重心整顿平台,减少有不良记录的会员,阿里巴巴通过减少不诚信的注册用户来维护自己的形象。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这些数据还会缩减,但是其盈利却会增加。
B2B会向更细分的方向发展,这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的,因为中小型企业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要做全方位的平行商业网站很困难,但是专门针对于一类做深做精还是有很大的发展前途的,而且可以避免中小型企业对大型企业的黏着现象的出现。这就是在电子商务运行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和各种模式内部模式和技术上得到创新以后电子商务会出现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安渝.电子商务e百问[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11
[2] 李琪.电子商务教育、学术、生态及网商发展研究论文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7
[3] 何俊辉.我国C2C电子商务欺诈因素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0(5):204-207
关键词:网络交易;风险;安全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7-6645-03
Analysis on Network Transaction Risk and Security Strategies
GAO Zhan
(Sichu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Computer Engineering,Deyang 618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network transactions constantly challenge the traditional face-to-face transactions, and also change our life. But the securities in the transaction always make the parties be in trouble with some kinds of security, and it is regarded as the bottleneck of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Various security strategies are used to change these situations which are cooperated with each other for the network transaction escort.
Key words: network transactions;risk;security strategies
1 绪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交易这种全新的交易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逐渐成为人们消费的重要渠道,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2011年1月6日,中国最大的网络交易平台淘宝网公布了2010年网购数据:2010年其注册用户达到3.7亿,在线商品达到8亿件,平均每分钟售出4.8万件商品,单日交易额峰值达到19.5亿元,每位用户平均交易笔数比2009年增加了35%,而最近一个月内超过5笔交易的用户达到1350万人。
不难看出,网络的价值早已不再局限于设计之初的两大功能――即时通信和资源共享,而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伴随网络交易数量的激增,各种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直接影响到其快速稳定发展的步伐。
2 交易风险
网络交易中,风险主要来自以下方面:
2.1 物理层面
主要是指计算机网络设备、设施可能存在风险,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诸如来自火灾、地震等环境事故;也可能是硬件遭到人为盗抢、毁坏;还可能利用电磁泄漏或搭线窃听等方式截获机密信息,或对信息流向、流量、通信频度和长度等参数的分析,探测有用信息;通过在存储介质建立隐蔽隧道等方式窃取敏感信息等等。
2.2 网络传输
相比物理方面,来自网络的风险在网络交易中占的比重要大的多。在交易的多个环节当中,都会存在不同的安全隐患。
1)数据。在网络交易过程中,为了完成交易,会通过网络发送一些非常重要的数据,包括个人的身份信息、交易账户名称、密码等等,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必然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可能导致身边亲朋好友的财产也受到威胁。
2)身份。由于网络交易和现实交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交易的对象和物品都不是真实可见的,只能通过图片、文字之类的资料了解相关信息,因此如果无法确认对方身份,很有可能遭遇骗局。现在出现的很多鱼网站,也正是利用这一点,通过种种手段诱骗消费者,将其原本的交易对象偷梁换柱,浑然不觉中蒙受损失。
3)抵赖。交易一旦完成,就等同于交易双方建立了一种契约关系。此时,商家如果否认和消费者之间曾经发生过交易,而消费者也无法完成举证,其权益必然会受到侵害。
4)完整性。攻击者若截获了网络上传输的信息,即使无法破译其内容,也可以通过篡改其内容(如修改消息次序、时间,注入伪造消息等),使信息失去真实性和完整性。
5)非授权访问。未经许可就使用网络或计算机资源被称为非授权访问,如有意避开系统访问控制机制,对网络设备及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或擅自扩大权限,越权访问信息等。
2.3 支付流程
传统交易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都是买家先看货,满意之后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在网络交易过程中,主导权更偏向于商家。多数时候,消费者通过虚拟信息了解商品之后,需要先支付全款,商家再通过快递或物流将商品发往消费者。除了前面提到的商家收到钱却否认交易的情况外,消费者在收到购买的商品之后,若发现质量问题,或者商品与网上描述严重不符,钱已经付了,想要退款已属不易,再要追偿就更是难上加难。
除此之外,系统安全漏洞、自身管理漏洞、缺乏应用安全知识等诸多问题也往往会加剧网络交易的风险。
3 安全策略
在电子商务发展中,如何保证在开放的网络平台上交易的安全性,即如何构筑一个安全交易模型,已成为了最重要的问题。一个安全的电子交易模型,主要包括5个方面:数据保密、对象认证、数据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和访问控制。基于该需求,多种安全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交易的各个环节,以达到有效加强网络交易可靠性的目的。其中主要包括:
3.1 数据加密
在数据加密过程中,使用最广泛的两种算法是“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和“公开秘钥算法(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完全不同)”,分别以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算法和RSA算法为代表。
1)DES算法的原理是将输入的明文分成的64位的数据组进行加密,密钥长度为64位(有效密钥长度为56位),通过初试变换、16轮的迭代变换和末置换,最后生成长度为64位的密文。DES算法的密钥数量为256个,若想破解只能使用暴力方式(穷举法),因此安全系数很高。
2)RSA算法是1977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三位教授Ron Rivest、Adi Shamirh和LenAdleman开发的,RSA取名来自三者的名字。RSA算法基于一个十分简单的数论事实:将两个大素数相乘十分容易,但想要对其乘积进行因式分解却极其困难,因此可以将乘积公开作为加密密钥。RSA是目前最有影响力的公开秘钥算法,它能够抵抗到目前为止已知的所有密码攻击,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为公钥数据加密标准。
3)混合加密体系
DES算法和RSA算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RSA算法安全性更强,但加密解密速度较慢;而DES算法安全性稍弱,但速度更快。因此,目前解决网络中信息传输安全的普遍方法,是结合两者的特点,生成混合加密体系,使用DES算法加密传输的数据,使用RSA算法来为DES算法的密钥进行加密。这样,既保证了加密速度,又兼顾了DES算法中密钥的保存和管理,可谓一举两得。
3.2 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是公开秘钥算法在网络安全中的典型应用,在ISO7498-2标准中定义为:“附加在数据单元上的一些数据,或是对数据单元所作的密码变换,这种数据和变换允许数据单元的接收者用以确认数据单元来源和数据单元的完整性,并保护数据,防止被人(例如接收者)进行伪造”。其实现过程为,数据源发送方使用自己的私钥对数据校验和或其他与数据内容有关的变量进行加密处理,完成对数据的合法“签名”,数据接收方则利用对方的公钥来解读收到的“数字签名”,并将解读结果用于对数据完整性的检验,以确认签名的合法性。
通过数字签名,接收方能够核实发送方对报文签名的真实性,发送方事后无法抵赖对报文的签名,接收方无法伪造对报文的签名。数字签名技术是在网络系统虚拟环境中确认身份的重要技术,作用等同于现实过程中的“亲笔签字”,在技术和法律上均有保证。
3.3 报文鉴别
报文鉴别是指在两个通信者之间建立通信联系后,每个通信者对收到信息进行验证,以保证所收到信息的真实性的过程。在网络交易过程中,从计算效率角度考虑,很多报文不需要加密,但要求保证其是由确认的发送方产生的,内容没有被篡改过,同时是按与发送时的相同顺序收到的。
目前,经常采用报文摘要算法来完成报文鉴别,报文摘要一般是采用散列函数(也称哈希函数)来实现,使用最为广泛的是MD5算法。MD5算法将整个文件当作一个大文本信息,通过其不可逆的字符串变换算法,产生了这个唯一的MD5信息摘要。在以后传播这个文件的过程中,无论文件的内容发生了任何形式的改变(包括人为修改,如植进木马病毒,或者下载过程中由于线路不稳定引起的传输错误等),只要对这个文件重新计算MD5时就会发现信息摘要不相同,由此可以确定所得到的只是一个不正确的文件。
3.4 SSL协议
安全套接层协议(Secure Socket Layer,简称SSL)是由网景(Netscape)公司推出的一种安全通信协议,也是国际上最早应用于电子商务的一种安全协议,它能够对信用卡和个人信息提供有效的保护,被广泛地用于Web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身份认证和加密数据传输。在SSL协议中,采用了公开密钥和对称密钥两种加密方法,同时使用了X.509数字证书技术,有助于提高应用程序之间数据的安全系数。SSL协议提供的服务主要有:
1)认证用户和服务器,确保数据发送到正确的客户机和服务器上。
2)加密数据以防止数据中途被窃取。
3)维护数据的完整性,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改动。
由于早期的SSL协议仅提供商家对消费者的认证,而不支持消费者对商家的认证,因而其并不利于消费者。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很多中小型公司也参与进来,他们的信誉程度参差不齐,在电子支付过程中的单一认证问题就显得越发突出。
3.5 SET协议
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简称SET)是由Visa和MasterCard两大信用卡组织联合Netscape,Microsoft等公司,于1997年推出的一种以信用卡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交易安全协议。SET协议采用公开秘钥算法和X.509数字证书技术,在保留对客户信用卡认证的前提下增加了对商家身份的认证,规范了整个商务活动的流程,采用的加密、认证都制定了严密的标准,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商务性、服务性、协调性和集成性。其主要功能如下:
1)防止数据被非法用户窃取,保证信息在互联网上安全传输。
2)使用双签名技术保证电子商务参与者信息的相互隔离。消费者的资料加密后通过商家到达银行,但是商家看不到的帐户和密码信息。
3)解决多方认证问题。不仅对客户的信用卡认证,而且要对在线商家认证,实现三者间的相互认证。
4)保证网上交易的实时性,使所有的支付过程都是在线的。
5)提供一个开放式的标准,规范协议和消息格式,使不同厂家开发的软件具有兼容性和互操作功能,可在不同的软硬件平台上执行。
3.6 第三方支付
所谓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独立机构通过与各大银行签约,提供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的交易支付平台。在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消费者选购商品后,通过其提供的账户支付货款给第三方账户,第三方支付平台将客户已经付款的消息通知商家,并要求商家在规定时间内发货;消费者确认收货后,通知第三方付款给商家,再由其将款项转至商家账户。第三方支付的出现有效的降低了网络交易中的支付风险,有效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第三方支付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第三方支付平台整合了多种银行卡支付方式,在交易结算中与银行对接,使网上购物更加快捷、便利。
2)较之SSL、SET等支付协议,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付操作更加简单而易于接受。
3)第三方支付平台本身往往依附于大型的网上交易网站,以与其合作的银行的信用作为信用依托,能够较好地突破网上交易中的信用问题。
以淘宝网为例,其使用的第三方支付产品“支付宝”,为交易双方提供“代收代付的中介服务”和“第三方担保”。“实名认证”是支付宝的一大特色服务,注册者需要提供在有效期内证件和固定电话登记,能同时核实会员身份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这就等同于一张“互联网身份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交易双方身份的真实性。在交易过程中,消费者如果付款给支付宝,商家却故意不发货,消费者可以申请退款,如果商家不进行相应说明,在一定时间后款项将自动由支付宝退还给消费者。消费者收到货品,如果不满意,也可与商家协商申请退款。交易完成后,消费者还可根据对交易整体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其他消费者能看到这些评价,这对提高商家的诚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见,第三方支付还是能够比较有效的约束网络交易中商家的行为,使消费者和商家在交易过程中尽量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位置。
3.7 提高个人防范意识
归根结底,人是网络交易的真正主体,即便交易过程中软、硬件的防护措施做得再好,如果交易者本身缺乏相应安全意识,之前的各种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因此,在网络交易中应该尽力做到:
1)不要轻易泄露自己的账户和密码,输入重要信息时防止他人窥视。
2)安装最新版本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注意升级病毒库,定期对自己的计算机进行扫描,确保其处于安全状态。
3)上网时打开杀毒软件的实时监控功能,不要随便访问来历不明的网址,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附件。
4)不要随便接受并运行来历不明的人发送的文件或程序,下载资源后后养成先查毒再执行的习惯。
5)交易时看清交易地址再输入重要数据,不要被钓鱼网站套取重要资料。
参考文献:
[1] 石淑华,池瑞楠.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M].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 石志国,薛为民,尹浩.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网上创业;途径;影响因素;对策
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时代重要的一种网络应用,其快速发展带动了网上创业的发展。基于网络产品销售模式进行网上创业,所需的成本、时间和技能要求相对来说比服务销售和信息交付要低,因此也更容易成为大学生的普遍选择。网上创业是大学生实现就业的途径之一,成为展现大学生自我价值的重要平台。
一、大学生网上创业的途径
21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纪,互联网催生的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使得网上创业成为可能和创业的主要途径之一。许多大学生选择网上创业作为自己的创业途径。
1.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网上创业
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网上创业已经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创业模式,为广大大学生所认同接受。电子商务是与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网络应用,主要包括网上交易、网上支付、旅游预订、网络教育等,其中网上购物占到 50%左右。
对于大学生来说,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网上创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己建立购物网站,二是在服务商提供商网站上开店。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现状,建立购物网站的门槛较高,专业性较强,而选择电子商务平台较为合适,其具有前期投入少、创业成本低,运营简单等特点。目前,我国提供网上开店服务的大型购物网站有上百家,其中,淘宝、易趣、拍拍网无疑是首选。这三家网站都属于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型网络公司开办的,其各有优缺点。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网店及所销售商品的特点来合理选择开店平台。由此可见,利用网上创业市场机会多,前景较好,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网络购物是互联网作为网民实用性工具的重要体现,随着中国整体网络购物环境的改善,网络购物市场的增长趋势明显。越来越多的网民习惯于价格透明和购买方便的网络购物。在经济发达城市中,网络购物中电子支付和物流环节等对网络购物的限制要比其他低一级城市小一些,且这些城市中的网民网龄相对较长,对互联网的使用较为熟悉,很大程度上带动了网络购物的发展。
2.网络服务模式下的网上创业
网络视频、网络音乐也是互联网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国内网民的主要娱乐方式,也是促进新增网民上网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对中国互联网的推广功不可没。作为国内网民的第一大网络应用,目前使用率已达到85.5%,用户量高达2.89亿人。网络音乐的高普及率源自其大众化的内容以及使用的便捷性,用户进入门槛较低,而这些特性也促使其成为推动互联网普及的主力应用。
网络新闻的最大特点是及时快捷,网民可以最大程度地参与网络新闻的互动。另外,网络新闻在表现形式上实现了多媒体整合运作,表现力与感染力更为突出。目前,在国内网民中网络新闻使用率保持稳定,高达78.7%,用户规模超过2.6亿人。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关注新闻事件最便捷的传媒工具之一。
3.技术开发模式下的网上创业
大学生在高校接触高新科技,学习前沿知识,可以以此作为在技术开发服务领域创业的资本。从事网站建设、网站策划、网页设计、网站维护等全方位服务。主流项目:网站设计、软件开发、游戏开发等。
二、网上创业影响因素分析
1.缺少资金支持与社会认可
大学生虽然怀揣创业梦,但缺少资金支持与社会认可一直是困扰大学生创业的问题,网上创业也不例外。大学生网上创业的资金大部分人认为应在000~5000元之间。这笔资金除了平时兼职获得,就是伸手向父母领取,因此,网上创业虽然需要的资金比一般创业来的低,但是,大学生在经济上并未独立,在创业初期,对大学生学习造成压力,对大学生家庭带来负担。并且,很多父母都认为.子女整天泡在网上是不务正业的,这为创业初期的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在资金上或者思想上得到父母的支持.是网上创业成功的因素之一。另外,大学生社会阅历比较浅,对于开店创业缺少经验,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虽然也有学营销类的知识.但是都还局限于理论,当真正行动起来,难免遇到困难。要想网上创业成功,懂得经营技巧也是很重要的。建议政府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时能考虑大学生贷款,推出大学生“零首付”政策等,解决大学生网上创业资金短缺的问题,使得有网上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可以行动起来。给大学生网上创业带来新的契机。希望能有相关法律政策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行为,维护大学生的利益,让创业带动就业。这不仅为大学生上了一堂良好的成长课程,也为大学生踏入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2.缺乏有效的网上创业指导
大学生创业意愿高与实际创业率低的现象,与高校创业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目前,高校对于创业教育还没有一个系统的认知。只是停留在理论上.主要表现为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网上创业教育思想的指导和相关课程,缺乏风险投资和担保基金、在校大学生缺乏创业实践活动。很多学校认为,一般的本专科毕业生应该以就业为主,创业或者网上创业应该是优秀大学生或者研究生的事情,在课程设置上面还不够科学、全面。大学生中对网络交易平台了解较深的人微乎其微,大部分同学对网上创业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其光鲜的表面。但是,在看上去很美的网上创业下,据相关统计,网上创业收入呈现两极分化,从分文不赚到上千万不等。而网上创业的成功率大概只有2%,九成多的店长没法通过网店收入养活自己,网上创业者众多,真正发展起来却并不容易,大学生应该做好全面的心理准备。
高校如何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值得我们思考。建议大学可以增设相关创业选修课程,补充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开设讲座,提高大学生对网上创业的兴趣。不过在做这些事的同时,应注意为大学生做理性分析,让大学生对网上创业有全面的了解,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对自己做合理的大学安排。建立大学生创业团队,并配备创业指导老师,加强对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指导。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战技能,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将来的创新创业积累有益经验。
3.缺少适合自己创业的货源
网上创业的门槛不高,但商品的门槛却越来越高。实际上,作为网络销售,只要能有大量的顾客前来购买,那就一定能够赚到钱。不过想要赚的更多,就需要拥有超低价的货源才可以赚取更多的差价。对于大学生来说,如何找到既个性又便宜的商品更是难上加难。如果选错商品,或者商品价格降不下来,在淘宝网这样网店众多的平台上,就完全没有优势。一般成功的网上创业者都会有固定的货源。网络销售的货源分为虚拟货源和实物货源。虚拟的货源(话费;Q币;游戏点卡等等)通过购买充值软件来完成进货,找到货源,不囤货;实物的货源(衣服;首饰;化妆品;鞋包等)比较多,一方面可以通过阿里巴巴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产品,从网上批发,好处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定位,选购自己的商品,一般支持混批;一种是自己联系厂家,直接厂家进货,前提是进货量很大;一种是以分销方式,分销别人的产品,自己不囤货,由分销商代为存货发货提供客服,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新开店者,关键是要选一个好的分销商。善于交际的大学生可以选择做附近商店的网店,事前跟老板们商量下,直接从他们店里拍照,一般的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商品能得到很好的宣传,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商品能在网上被全国人民看到,从而提高销量。对于在校大学生,主要任务还是学习,网上创业可以作为兼职,网上代销不仅解决了开店的货源问题,也省去了拍照处理,发货等环节。在自己的商店卖别人的货物,中间赚取差价,也是解决货源方式之一。怎样才能寻找到适合自己创业的货源是所有网上开店的创业者很关心的问题,也是网上创业行动的标志,关系到网上创业能否成功,但是比货源更重要的是信用度,不管卖什么,首先得积累信誉,开店在没有任何信誉度和经验的情况下将店铺一步步壮大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不管您开什么店,都需要一定的信誉度,别人才可以敢买你的产品,否则别人一看你的信誉度这么低,直接连你的产品都不看一眼,更别说让人家买了。网店的信誉度就是衡量你销售和利润的指标,这就是为什么网店每隔几天总要封一些不诚信和违规的店铺,而且这当中由于不正当行为刷信誉而被封店铺的占据多数。
总之,网上创业是大学生展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平台,在校大学生利用互联网实现创业空间巨大。大学生实现成功的网上创业,除了创业者自身对创业的深度分析,也离不开客观政策的支持。与传统的创业模式相比,进行网上创业门槛低了许多,但并非没有技巧和知识。大学生要想在网上实现创业梦想,仅仅拥有热情是不够的,不仅要了解客观与主观的因素,更应认真学习相关知识,除了坚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管理知识、会计常识、税务知识、法律常识和营销知识,提高创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具备扎实的知识和过硬的本领,方能使创业过程更加顺利,做到步步为赢。因此,网上创业需要的是不断提升的个人素质和能力。不断地吸取创业成功者的经验,为自己进一步成功创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网络创业研究中心.中国大学生网络创业研究报告[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
[3]陈聂,电子商务引领大学生网上创业[J].商场现代化.2008(5).
[关键词] 物联网;移动医疗;无线射频识别;无线局域网
[中图分类号] R197.32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b)-0149-03
2011年11月28日,工信部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物联网已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规划》以无线射频识别、传感器、公共通信网和互联网以及庞大的机器到机器(PFID)终端市场为产业基础,对物联网的发展全面做了规划,其中智能医疗成为其重点支持的行业之一,在标准化推进工程、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中被专门强调。
智能医疗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借助数字化、可视化模式,将有限的医疗资源让更多人共享,并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未来医疗将融入更多的人工智能、传感技术等高科技,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条码化患者身份管理、诊疗体征自动录入、移动医嘱、移动检验标本管理、移动药物管理、移动病案管理等为医疗服务机构带来的不仅是管理的方便和效率的提升,更是医疗差错、医疗纠纷的减少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2011年2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允许医生使用iPad和iPhone等查看医疗图像和做出诊断,这是FDA首次允许使用移动设备作为医疗影像诊断的辅助工具。欧洲移动医疗影像诊断服务在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普及度比较高,医生可以带着移动超声设备看病,这对活动不便的患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快捷、方便、易于患者访问是引进移动医疗的主要原因,也是其最大优势。对于医疗服务提供者来说,节约成本是其采用移动应用程序的关键诱因,医疗机构的战略核心都在于如何不断以更低的成本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医疗机构的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和劳动力,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医疗服务机构同时面临着很大的扩容压力,因此优化工作流程,使用能够提供高效、便捷、无差错服务的医疗产品将有助于优化信息服务,提高劳动效率,最终降低组织资源的负担。本文探讨物联网技术特点,尤其是其在移动医疗中的成熟应用,并对现有的移动医疗产品优缺点给出自己的看法。
1 物联网产业基础及移动医疗应用
1.1 无线射频识别
无线射频识别(RFID)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当前移动医疗领域热门技术之一。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利用空间电磁感应或者电磁传播进行通信,在通信链路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传递和数据传输,从而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信息。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在各种恶劣环境下工作。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无线传感网技术、GPRS技术和RFID走向融合,并辅之相应的软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基于RFID技术的医疗急救系统正是这一融合的产物,对于推动移动医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使用RFID的优点主要有:监视、跟踪进入高危区域的人员;紧急情况下可以推动限制措施的执行;采用RFID技术的腕带存储了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个人基本资料以及药物过敏史等,允许医院管理员对部分数据进行加密,RFID电子标签上的电子编码可对应到数据库中,医护人员可以对患者尤其是交流困难的患者进行身份的确认,随时随地掌握每一位患者的准确信息;RFID在母婴识别上可以防止母亲抱错婴儿以及在现有管理软件中增加RFID技术,包括腕带、手持读写器、门禁系统等可有效防止婴儿被盗等问题。在药物管理和药品溯源上,可有效记录药物的使用情况,防止药品的管理使用混乱。
1.2 传感器
传感器是物联网应用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传感器的种类很多,压力、拉力、温度、湿度、重量、流量、转速、光敏、红外传感器等,应用在医学上的传感技术无处不在。使用传感器,可以自动获得患者的体温、心跳、脉搏、呼吸等数据,自动监测患者健康状况并发出预警。个人健康监护方面,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加大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爆发出的种种社会问题使得人们尤其关注独居老人或无人照顾的患者的实时监测,家用医学传感设备近年来得到了发展。传感器应用在饮水机以监测老人的活动情况;应用在床铺下以监测人的呼吸和心跳等生命体征;应用在佩戴在身上的求助装置,进行紧急情况的呼叫。
1.3 二维码
二维码是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矩形方阵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新一代条码技术。二维码与一维条形码相比,具有信息量大、纠错能力强、识读速度快、全方位识读等优点。将需要访问、使用的信息编码到二维码中,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实现信息自动处理。二维码技术融合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可实现如药物溯源和防伪、用药提醒、远程医疗和实时监护等功能。随着智能手机终端的普及,二维码应用场景多样化趋势愈发明显。
1.4 无线和移动技术
无线技术使得设计、开发和部署不同性质的移动无线网络成为可能。据统计,全世界仅对无线手持设备交易税收收入就已超越30亿[1]。在未来的几年,无线和移动技术将会实现基于行业特点、位置定位、用户喜好、上下环境等不同因素展开应用,也会被集成到人们的衣物、器械装置、交通工具、库存管理以至于书本、眼镜等繁多的物品中。基于以上应用,无线网络必然在未来的无线健康监护和医疗照护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对无线和移动网络的多样化发展提出了要求[2-5]。
在医疗或其他领域中,无线移动网络按照范围从小到大,可分为:无线个人区域网络,如Bluetooth、ZigBee,RFID等;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还有范围更广的无线网如celluar/3G和卫星通信网等。这些网络在频率、协议、带宽、接收装置等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由于建筑物或障碍物的存在,会使得不同的网络信号具有不同的衰减度。同样,无线链接方面也面临不同的问题,如信号稀疏、快慢衰落、多径传输干扰等,这些问题将影响信号收发质量,单位数据量等内容[6]。
WLAN可支持小范围的移动计算,利用射频技术,为有线网络提供了灵活有效的延伸。通过无线网络,利用电脑或PDA随时随地进行生命体征数据采集、医护数据查询与录入、医生查房、呼叫通信、床边护理、护理监控、患者标识码识别、药物配送以及基于WLAN语音多媒体应用等,支持高速、突发数据业务,充分发挥医疗信息系统的效能,有效突出数字化医院的优势。
WLAN的特点使其在家庭健康监护和护理、生活协助等显得非常适合。首先,WLAN能够覆盖多个房间甚至整层楼房;第二,现有的大量接入点支持,使得WLAN安装方便;第三,无需二次收费,价格低廉;最后,能够支持危险生命体征数据的优先传送。当然,在很多情况下,WLAN也会与其他无线网如cellular/3G网络结合,此时,WLAN被应用于前端监测设施,cellular/3G网络可以连接后台多个卫生保健专家,实现健康监护咨询等[6]。医院使用附WLAN的电子产品取得实时信息,可有效避免对伤患救治的延迟,不必要的人工书写和录入,单据循环的延迟和误诊等。但无线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信号干扰的问题,会影响某些医疗仪器的正常工作,在设计和部署时要特别注意。
WLAN与通信协议、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物联网技术的融合,是移动医疗平台的基础。未来医院HIS、EMR、PACS、OA、分诊系统、互联网接入系统、药品管理、人员定位、设备定位、视频监控、IP语音通信、远程医疗和数据采集、交流培训、教育通知等系统的移动互联必将成为数字化医院和智能医疗发展的主题。
2 医院常见产品分析
国内广泛推广移动医疗的医院并不多,第306医院、浙江邵逸夫医院等是近几年全院性使用移动医疗较好的医院,但对大多数医院来说,推行移动医疗仅初步解决了有和无的问题,规模使用较少。
移动医疗推车、MCA、PDA、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医疗应用均处于发展阶段(图1)。PDA在执行医嘱、输入入院评估单、生命体征如体温单等方面体现出了方便和快捷等优势,但受屏幕大小所限,不可能大范围使用。移动医疗推车在很多医院中也有使用,进行移动查房,但大体积使其方便性大打折扣。MCA实用价值不高,至今未引起重视。
随着全球的一场“苹果风暴”,IPAD也进入了移动医疗领域,并随着用户的增多和公司不断推陈出新,未来在移动医疗领域一定大有可为。但其在表现出超炫移动应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弊端:价格偏贵,对于国内很多医院来说“配不起”;很多应用“只读”,输入新信息困难;相对封闭,与其他平台的兼容性差,扩展或推行电子签名等不方便;IPAD诸多应用程序的使用容易让医生在工作中分心;尺寸偏大,不适合放在一个标准的白大褂口袋中;安全性问题和无线信号干扰问题。
Android系统的开放性使其在平板电脑领域同样具有竞争优势。开放性使其准入门槛或费用偏低,如果业内出现一支龙头企业或规范标准健全的情况下,能迅速带动行业的兴起。但其同样面临安全性等问题,目前扫描和条码识别是其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 制约因素
虽然移动信息化已经走进了部分医院,但仍然存在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与国外差距较大,高端综合集成服务能力不强,缺乏骨干龙头企业,运作模式不成熟,应用水平较低,规模化程度不高,此外还面临成本过高、安全性及隐私问题[7-10]。相对于国内来说,国外智能医疗发展水平及层次较高,电子处方、免费数字手持设备、较高的医疗保险金,均值得国内借鉴和学习。
4 小结
移动医疗对运营商提出了很大的技术挑战,包括大量原始数据要实时通过移动网络传输;稳定可靠、无处不在的网络覆盖以及医疗产品对网络的要求;移动医疗设备之间互操作性的要求;如何避免移动设备对医疗设备产生的干扰等[11]。智能移动医疗解决方案应对网络的架构、协议的标准、用户接入安全、工程部署、平台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围绕智能医疗应用需求做出最佳的选择。
未来智能医疗的发展方向是将物联网技术用于医疗领域,借由无线移动数字化、可视化模式,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并逐步向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定制和提供方向发展。物流业的发展、电子商务、信用卡电子支付将进一步推动移动医疗尤其是远程医疗的实现。移动医疗不仅能推动医药产业以及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更是未来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在我国新医改未来三年8 500亿元的总投入中,医疗信息化占了很大的比重,跨国企业、本土企业与专业的医疗信息化方案商抢滩商机,社会大众对于移动通信医疗服务也颇为期待。
[参考文献]
[1] Dekleva S,Shim J,Varshney U,et al. Evolution and emerging issues in mobile wireless networks [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7,50(6):38-43.
[2] Guest E. M-health:beyond seamless mobility and global wireless healthcare connectivity [J]. IEEE Transaction on IT in Biomedicine,2004,8(4):405-414.
[3] Varshney U. The status and future of 802.11-based WLANs [J]. Computer,2003,36(6):102-105.
[4] Varshney U. Pervasive healthcare and wireless patient monitoring [J]. ACM/Springer Journal on Mobile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MONET),2007,12(2-3):113-127.
[5] Varshney U,Sneha S. Patient monitoring using ad hoc wireless networks:reliability and power management [J].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2006,44(4):49-55.
[6] Varshney U. Pervasive healthcare computing-EMR/HER,wireless and health monitoring [M]. New York:Springer,2009:22.
[7] 边俊士,张伟.医院信息化与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现状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65-166.
[8] 朱超,缑文海,王福义,等.医院体检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效果分析[J].医药杂志,2012,24(3):55-57.
[9] 杨昕,陈建明,马斌,等.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医院保障能力建设的思考和做法[J].医药杂志,2011,23(5):59-60.
[10] 杜云霞,李振兴,杨燕飞.基于军队综合信息网的预约会诊-住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医药杂志,2011,23(4):127-128.
关键词:虚拟人力资源 虚拟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实践依然走在理论的前列。各国学者提出了众多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概念,以期进一步指导研究工作,然而由于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概念的多样性。针对这种现象,本文将对现有的虚拟人力资源以及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进行分析和梳理,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以供大家参考。
虚拟人力资源的概念
(一)现有虚拟人力资源概念分析
倾向于技术特点的虚拟人力资源概念。虚拟人力资源概念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这也正是网络技术大幅度发展推广的时间,在此背景下,早期的虚拟人力资源概念多偏向于技术层面。例如:
McNerney(1995)提出虚拟人力资源是“自主服务(self service)技术在人力资源中的应用”。这些技术包括:语音应答系统、桌面计算机、多媒体。
Connell(1996)表示虚拟人力资源不只是网络技术,“任何一种使员工在没有人力资源部的条件下输入、修改、获得信息的技术都被认为是虚拟的”。这些技术包括:网络、数据库、局域网、浏览器、文件镜像和多媒体。
Anonymous(1998)提出,虚拟人力资源是指“网络技术使人力资源能自化”。LeTart(1998)总结了网络技术应用的五个方面:信息公布、数据库查询、简单人力资源交易、复杂人力资源交易和人力资源工作流程。
Greengard(2001)总结了十大人力资源技术趋势:ASP与技术外包、门户站点、免费PC与员工高速接口、流动桌面电视、流动网站、电子采购、因特网与网络监督、蓝牙技术、电子签名、电子帐单与电子支付。
颜士梅(2006)提出:“从信息技术使用程度来看,如果组织人力资源活动的信息技术使用程度很低,则视为传统人力资源;而当其信息技术使用程度很高时,则视为虚拟人力资源。”
以上概念很明显,单从技术方面对虚拟人力资源进行了描述,然而技术仅仅只是虚拟人力资源的一个特点,一次来表述虚拟人力资源的概念显然是以偏概全,缺乏完整性。
兼顾有组织与技术特点的虚拟人力资源概念。Lepak & Snell(1998)对虚拟人力资源下的定义是“虚拟人力资源是以伙伴关系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帮助组织获得、开发和利用智力资本的一种网络结构”。该定义的四个要素是:网络结构(network structure)、伙伴关系、信息技术和智力资本。这一定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首次提出了技术特征之外的,虚拟人力资源的又一特征即组织间的合作。对虚拟人力资源概念的进一步发展完整起了引导作用。
张国梁(2005)认为:所谓虚拟人力资源(Virtual human resource),是指以伙伴关系为基础,充分利用信息术,帮助组织获取、发展和筹划智力资本的一种基于网络的人力资源新构架。再一次提到了伙伴关系。相对于仅仅涉及技术的虚拟人力资源概念,以上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技术与组织只是虚拟人力资源的两个特点,并非其本质,因此这样的阐述也并非精准。
基于其他视角的虚拟人力资源概念。谢奇志、汪应洛等从目的的角度论述了虚拟人力资源,认为虚拟人力资源是指企业为了抓住某个市场机遇或为了实现某个临时性目标暂时所利用的外部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明确的道出了使用虚拟人力资源的目的,但却忽视了虚拟人力资源其他方面的丰富内涵。
在虚拟人力资源概念发展的后期,概念逐渐接近与管理领域,即虚拟人力资源的概念与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有所混淆,例如:
Anonymous(1998)认为E——人力资源模式使用局域网和互联网,不仅可以完成求职、沟通等简单处理,也可以完成自主管理薪酬体系的复杂应用。虚拟人力资源应该是一个名词性定义,而Anonymous的论述中,已经涉及到了体系的应用,无疑属于管理手段。
马克一(2003)提出:虚拟HR是指基于网络的,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建立伙伴关系结构,帮助组织获取、发展和运用智力资本的HR举措。这种HR举措更加倾向于能动的管理的方式。
从以上的理论罗列中不难发现,目前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中依然存在一些不清晰点。首先,是否虚拟人力资源指具有技术特点?亦或技术特点与组织特点相结合即为虚拟人力资源。其次,论述角度不尽相同。再次,虚拟人力资源与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概念有所混淆。最后,虚拟人力资源概念的落脚点并不清楚,即虚拟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什么?例如张国梁将虚拟人力资源定位为人力资源新构架,而Lepak & Snel定义为网络结构。本文在下文将就此进行辨析。
(二)综合性的虚拟人力资源概念
总结以上概念的优缺点,本文另辟它径,首先从人力资源概念入手,然后在充分理解虚拟的基础上给出虚拟人力资源的概念。
董克用教授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中经过对比总结,提出了目前在国内极具权威并被普遍认可的人力资源的概念:所谓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这一概念有三层含义。首先,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可以统称为劳动能力。其次,这一能力还要能够被组织所利用,这里的“组织”可以大到一个国家或地区,也可以小到一个企业或作坊。最后,这一能力要能够对财富的创造起贡献作用,成为社会财富的源泉。谈到人力资源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能力,而并非某个人。并且这种能力在宏观方面来说可以推动社会体系发展,在微观领域可表述为可以用以实现组织或企业目标的能力。
其次,给出虚拟的含义。“虚拟”一词产生于计算机产业,最初被使用在存贮器的管理上,1991年“虚拟”被移植到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上,由美国Iacocca研究所学者Kenneth Preiss等(1991)富有创造性地提出了“虚拟企业”的概念。虚拟的概念经过推演发展,体现在人力资源层面的虚拟的含义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非真实的。所谓非真实的,其意思并非指企业不存在这种能力,而是指并非完全由自然人产生的能力。即技术与人的脑力与体力相结合,例如员工自主服务的使用,使原本10个人的人力资源部缩减成为5人,节约出来的个人的脑力、体力的总和其实是被技术所代替了,这一部分能力则可以被称为是非真实能力。二是外部的。外部能力是指,对于企业来说,不属于企业headcount(人头),即企业headcount之外的社会其他组织的人力资源所包含的能力,这一部分能力如果通过外包,业务支持等手段为企业所用,为企业创造价值,那么这部分能力即为企业的外部能力。
综上所述,企业所具有的非真实的,外部的,并且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即为企业的虚拟人力资源。
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一)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分析
与虚拟人力资源的现有概念相比,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并非十分纷杂,并且相对完整。而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定义又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2003年,苗青、王重鸣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所提出来的概念为代表:他们认为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在战略伙伴之间架设网络关系,藉此帮助组织获取、开发和配备智力资本。常见的策略是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化、合作化、信息化。在这一概念中,作者是将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等同于虚拟的人力资源的管理。
另外一类概念认为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虚拟,例如:Lepak & Snell(1998)认为虚拟化人力资源管理(virtual human management)是组织在知识经济时代,为适应虚拟组织结构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组织的智力资本进行获取、考绩、薪酬和开发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综合上述两类概念,楼旭明(2008)提出: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组织网络的伙伴关系来完成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一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以下的内涵: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组织网络间的伙伴关系是其存在的结构关系基础;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技术虚拟和组织虚拟两种类型;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战略性。
(二)基于不同角度的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剖析
层次角度。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层次: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既可以运用到宏观的社会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可以运用到微观的企业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鉴于社会层面涉及社会学领域知识过多,以及现代管理理论的强烈的指导现实企业运作的需要,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微观领域。
研究角度。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角度:目前主流的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角度有两个,一为虚拟人力资源的管理,另外一个角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虚拟。两个角度侧重点不同。基于虚拟人力资源的管理角度的研究更加侧重于某一种资源的管理工作,工作中心是高效的利用这一资源,即虚拟的人力资源。例如2003年苗青、王重鸣所进行的研究。而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虚拟角度的研究,则侧重于管理的全面性及完整性,以及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战略的配合性。例如2009年楼旭明所进行的研究。
管理手段角度。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这一问题是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初期,许多学者出现分歧的主要原因也是对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手段没有清晰的认识。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背景决定了学者们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技术方面。20世纪,随着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ERP、SAP、NEXES等软件系统进行企业内部管理,结果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降低的人力成本并且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在这样的背景下,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开始起步,随后的各种自动化,多媒体系统以及自主化技术逐一被列入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中去,本文把这一手段称为技术虚拟。然而由于虚拟人力资源概念本身的明确,学者们忽略了外包,组织协助这些随着社会分工细致化早已出现了的方法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影响。利用外部的,非企业本身的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价值,完全应该被列为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手段的范畴内。与技术虚拟的差别在于,这一手段的主体依然是自然人,而非科学技术。这一手段被称作组织虚拟。
管理内容角度。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相同,同样是六大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运用,赵曙明教授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将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归纳为六大方面: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录用,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开发与员工关系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不同的是,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在六大职能中分别加入虚拟方式,如虚拟招聘,虚拟培训,虚拟绩效管理,虚拟薪酬管理,虚拟人力资源规划及虚拟员工关系管理。
表现形式角度。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表现形式:虚拟招聘、虚拟培训等管理内容在不同虚拟手段下的具体表现形式如何?以虚拟招聘为例,在组织虚拟的手段下,表现为猎头公司的使用、劳动力外包、劳务派遣等,而在技术虚拟的手段下,这就变现为视频面试等。而招聘网站的使用则表现为组织虚拟与技术虚拟两种手段的结合。其他手段亦如虚拟招聘,在技术虚拟和组织虚拟的手段下分别表现为以下具体的形式:薪酬与福利部分中的第三方公司工资,代缴保险、公积金;咨询公司薪酬福利制度设计,Flexible自主福利体系应用等;绩效管理部分中咨询公司绩效制度的设计;PMP虚拟考核等;在培训部分中:网络化培训,培训外包,合作培训,员工自助培训,培训资源共享等;在其他方面也有通过网络手段由专家协助员工完成职业规划及问题指导等形式。
目的及意义角度。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及意义: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依然保持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初目的,即通过合理利用,组织协调企业内部各种资源以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使得这一目标更加易于实现。并且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运用更加突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职能。因为一些行政性的、重复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采用了信息化的手段,或者交由组织外部的合作伙伴来完成,从而调整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职能,使企业聚焦于战略核心的业务。但是企业的战略是多方面的,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战略起到了支持作用,但并非企业的战略管理,仅仅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部分。
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与虚拟组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与虚拟组织密不可分,由于虚拟组织是由不同的组织所组成的,虚拟组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指对不隶属同一实体组织的人力资源的管理,属于虚拟人力资源的管理。如虚拟团队,即指由分散在不同地方的为了同一个市场目标或项目密切配合、共同工作的人们组成的一个敏捷性群体。虚拟团队更加侧重于动态协作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组织整体之间的关系。虚拟组织、虚拟团队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采用虚拟人力资源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因此,虚拟组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同点在于都有对“虚拟人力资源的管理”的内容,不同点在于虚拟组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对虚拟组织中的人力资源所进行的协调活动,其范围是特指虚拟组织,事件为人力资源管理;而本文中的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范围偏向一般的传统组织(企业),事件为虚拟的人力资源管理。
(二)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能够实现目标所进行和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行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有机的体系,由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职能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四部分组成。旨在与组织战略的完全拟合与强力支持上。而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主要还是在传统人力资源六大职能基础上,依靠技术虚拟,组织虚拟的方式等,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当然一切管理工作都是为了配合企业战略,从这方面来说,它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一致的。但是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战略体系。可以说,要实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管理方式。
(三)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与虚拟人力资源的管理
本文讲的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指人力资源管理的虚拟,对象是企业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手段是虚拟,既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或依靠外部组织或个人来完成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功能。虚拟人力资源的管理,指组织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利用组织外的人力资源的现象。如,建筑行业经常雇用临时工,高等院校也不时聘任校外教师。由此可见,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与虚拟人力资源的管理的最大的区别是:虚拟人力资源的管理的对象是组织外部的人力资源,因为是外部的,所以说是“虚拟”的。而虚拟人力资源管理首先是一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中不可或缺的战略部门,管理对象是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中完全可以包括人力资源的虚拟管理。
参考文献
1.MCNEMEY, D. J. Welcome to Virtual HR[J]. HR Focus, 1995(8)
2.SANDRA E. O'CONNELL,Virtual HR an economic reality[J], HR Magazine,19960,41(3)
3.ANONYMOUS. "Why is HR outsourcing activity so slow in greater China"[J].China Staff, 2003,l9(4)
4.JAMES F. LE TAR . A look at Virtual HR: How Far Behind Am I? [J]. HR Magazine, 1998(7)
5.GREENGARD, S. 10 HR technology trends for 2001[J]. Workforce, 2001(80)
6.颜士梅.虚拟人力资源及其影响[J].工业技术经济,2006(11)
7.DAVID P. LEPAK, SCOTT A. SNELL,Virtual HR: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21th Century[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1998.8
8.张国梁. 虚拟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新构架[J]管理科学,2003(5)
9.谢奇志,贾怀京,汪群等.虚拟人力资源的交易费用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4)
10.马可一. SHRM:理论和实践上的新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0)
11.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2.苗青,王重鸣.组织创新前沿: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2)
13.楼旭明.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动因、类型与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4)
14.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